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匯總22篇)

字號:

    總結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里程碑,是值得回憶的重要片段。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有助于在壓力下保持良好的表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一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詳細復述。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叩、妃、陛、骯”
    4個生字。
    3、通過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圖報答。
    的品質,遣責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可恥行徑。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投影。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激趣導入。
    你們見過九色鹿嗎?聽過關于它的故事嗎?
    2、提示課題:九色鹿。
    初讀課文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問指導。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
    (2)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并理解其意思。
    (3)對于較的長句子,反復多讀幾讀幾遍,讀通為止。
    (4)對于不懂的地方標上問號。
    檢查自學效果。
    指名讀生字。
    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奴仆起誓發(fā)財恩將仇報。
    斥責濫殺無辜背信棄義靈魂皇榜。
    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師小結自由讀課文,想想。
    (1)九色鹿是一只什么樣的鹿?
    (2)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按故事情節(jié)課文該怎樣分段?
    學生讀后交流。
    作業(yè)1、用鋼筆描紅。
    2、抄寫生字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叩、妃、陛、骯”4個生字。
    通過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圖報答的品質,遣責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可恥行徑。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童話--《九色鹿》齊讀課題。
    激趣:你們見過九色鹿嗎?聽過關于它的故事嗎?
    聽故事。
    學生聽完后交流。板書:調達。
    看畫面,聽故事:試著記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
    聽故事。
    指名試述故事,結合出示圖示。學生根據圖示,同桌間講述故事大意。
    讀故事。
    ()的九色鹿。
    ()的調達。
    《九色鹿》的故事一定激起了你的愛恨之情,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在這個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詞句你比較欣賞,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讀讀《九色鹿》的故事。
    暢所欲言。
    課外閱讀請利用課余時間閱讀:
    《格林童話選》。
    《安徒生童話選》。
    《伊索寓言》等書,
    并從中領悟為人處事的道理。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二
    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小數混合運算和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運算律,應用分數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利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混合運算問題等。本單元的內容分為三個情境呈現:在“分數混合運算(一)”中掌握分數混合運算順序,并解決某些實際問題;在“分數混合運算(二)”中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解決某些實際問題;在“分數混合運算(三)”中利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教材編寫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本單元仍然將解決實際問題與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結合起來。每個內容的學習教材都安排了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納計算方法,逐步得出一些結論。如“分數混合運算(一)”中,教材呈現了分步計算和在分步計算基礎上的綜合計算,從而引入了分數混合運算,并得出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又如“分數混合運算(二)”中,教材借助一個問題情境,給出了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讓學生討論這兩種算法之間的聯系,體會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梢哉f,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所學知識的應用,也可以作為學習知識的情境。
    2.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教材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系,并運用圖將這些信息和數量關系表示出來。
    【教學目標】。
    1、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簡單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通過觀察、比較,體會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4、結合具體情境,能利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混合運算順序,并會計算;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分數混合運算,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解決重難點的教學策略。
    1、從情境圖中,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系,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算法之間的聯系,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3、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養(yǎng)成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對于正確計算也有幫助。
    【課時安排】:
    分數混合運算(一)——————————————————2課時。
    分數混合運算(二)——————————————————2課時。
    分數混合運算(三)——————————————————2課時。
    練習五———————————————————2課時。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三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并能正確計算。
    2、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整數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會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整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進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數字信息。
    小紅有6個蘋果,淘氣的蘋果個數是小紅的1/2,笑笑的蘋果個數是小紅的1/3。
    2、提出問題,并解決。
    1、淘氣有多少個蘋果?
    根據學生回答,
    板書:6×1/2=3(個)。
    把6個蘋果看成一個整體,得到6個蘋果的1/2是3個蘋果。
    (2)笑笑有多少個蘋果?板書:
    6×1/3=2(個)。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
    學生觀察、讀題、理解題意,根據題中信息,提高數字問題。
    6×1/2=3(個)。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二、試一試。
    1、創(chuàng)設“今年幾歲”的情境。
    圖文結合,仔細觀察。
    2、解決問題。
    (1)小蘭今年幾歲?
    相當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
    (2)小強今年幾歲了?
    方法同上。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練一練第1題,將法則與分數相結合。
    2、計算。
    3、利用分數乘整數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然后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
    打開教科書p5頁。
    列成算式:36×1/4。
    回顧通過比較進行獨立計算,集體訂正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利用分數乘整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能力。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二)。
    6×1/2=3(個)。
    6×1/3=2(個)。
    把6個蘋果當成一個整體,得到6個蘋果的1/2是3個蘋果。
    教學反思:
    課題分類乘法(三)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1、在操作活動中,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理解計算方法。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從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學生介紹很有關的背景知識,來理解題目。
    2、出示圖。
    依次取出長方形紙條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個過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1)引導學生折一折。
    學生仔細聽,教師介紹我國古代著作。
    然后理解題目的意思。
    拿出紙條動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來表示,可以四人一組說一說怎樣用算式解決問題。
    1、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豎著對折2次,然后再橫著對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3/4×1/4=?
    從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境引入,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
    讓學生初步感受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在實際操作中,借助圖形語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2)反饋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結果。
    1/3×1/5=2/15。
    1/4×2/33/5×2/9能約分的可以約分。
    三、鞏固練習。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2/5×1/3。
    2、計算。
    3、解決問題。
    練一練,第3、4題3、學生嘗試總結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學生獨立思考。
    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結果。
    學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4×8/91/2×9/7。
    3/8×6/75/24×6/5。
    2/9×6/7。
    根據自己對分數乘法的理解,加深對分數乘法意義的。
    再次借助圖形語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三)。
    1/2×1/2=1/4。
    3/4×1/4=3/16。
    計算分數乘法時,“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教學反思: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四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上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標教材五年級下冊75頁—76頁《分數基本性質》。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談一下教學過程設計及設計意圖。
    一、教材分析。
    著承前啟后、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有著內在的聯系,也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分數的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還是約分、通分的依據。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清楚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
    性質等知識,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學習做了知識上的鋪墊。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種規(guī)律性知識,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分數的大小卻沒變。學生在這種“變”與“不變”中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新知識。
    三、教學目標。
    綜合分析課程標準要求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節(jié)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并會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不同。
    的分數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初步養(yǎng)成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確認識和理解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
    3.受到數學思想的熏陶,養(yǎng)成樂于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它是約分、通分的依據。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和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應用它解決相關的問題。
    四、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認。
    知特點,結合教材內容,本課我主要采用猜想驗證與探索發(fā)現的教學模式。在分數的基本性質過程中,采取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觀察、分析。通過觀察、比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來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五、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分五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故事設疑,揭示課題。以唐僧師徒分餅的故事創(chuàng)設問。
    題情境,揭示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部分:組織討論,動手操作。主要是組織學生動手進行折、畫、標等活動,初步理解分數基本性質。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主要的是學生找出規(guī)律,并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多層練習,鞏固深化。主要是鞏固所學知識并進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識,反思小結。主要是總結全課。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可以細化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動手操作,進行比較。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礎上進行的,我給每組學生三張大小一樣的長條紙,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較大小。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能力。
    環(huán)節(jié)二:呈現問題,引導觀察。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呈現給學生這樣一個問題,“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的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樣,為什么大小相等”,引導學生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兩方面去觀察,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交流匯報,得出規(guī)律。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學生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如果學生沒有概括出“0除外”就設計兩組練習,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結論;如果概括出來了,再追加一個問題“為什么強調0除外”,鞏固結論。最終推導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應該強調的是,無論學生說的多么好,教師最后的總結和確認是不可缺少的。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五
    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通過操作活動,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索計算方法,進行正確計算。
    其中理解意義是這部分教材的難點,這一難點一旦突破,計算方法也將隨之攻破。所以,我下大力量在學生的操作中,讓學生充分的動手折一折、涂一涂,然后展開觀察所涂部分與整張紙的關系。這樣,通過圖形語言,學生們體會到了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感受到分數乘分數為什么是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還體驗到:不管是3/4的1/4還是1/4的3/4,結果都相同的道理。
    因為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作用,所以學生們學習探究的愿望非常強烈,討論也比較積極,算理說得頭頭是道。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六課時分數乘法(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乘以另一個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
    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分數乘以分數,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2題,注意讓學生體驗分數相乘的積于每一個乘數的關系。
    學生做第3題,讓學生理解分數的幾分之幾與占整體“1”之間的關系。
    學生做第4題,讓學生能夠學會比較的和占整體“1”的大小。
    學生做第5題,教師注意讓學生整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學生做第6題,讓學生注意區(qū)分不同標準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占整體的幾分之幾。
    學生做第7題,教師注意讓學生利用分數乘法學會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第8題,學生根據學過的分數乘法知識,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三)。
    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教學反思】。
    1、每節(jié)課的內容不易過多,不能貪多,貪多嚼不爛,學生不易一下全掌握.要分的稍微細致一些,以便學生理解掌握,也有利于知識的擴展與深化。
    2、分數乘法中: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本冊中的重點。本冊所有數與代數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這一中心展開的。
    3、整數乘分數這塊內容學生在約分中書寫還是有不規(guī)范情況出現:課堂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整數約分后的結果往上寫,分母約分后的結果往下寫,結果還是有學生把整數約分后的結果寫在下方,計算時就出現了把它當分母乘了。并且有些學生最后結果不寫最簡分數。
    針對以上失誤,在今后教學中要補充一定的內容。
    第七課時練習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復習分數乘以整數和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乘以整數和一個分數乘以另一個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和分數乘以整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
    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分數乘以分數,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分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2題,注意讓學生用分數乘以整數的知識求出全年我市空氣質量為優(yōu)的天氣是多少天?培養(yǎng)學生從小保護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意識。
    學生做第3題,讓學生計算整數乘以分數和分數相乘的算式。
    學生做第4題,讓學生能夠學會比較整體“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學生做第5題,教師注意讓學生求整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學生做第6題,讓學生用整數乘以分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有關分數的生活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一方有難,多方支援”的人道主義思想。
    學生做第7題,教師注意讓學生利用分數乘法學會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練習一。
    1000×200(克)1000×100(克)。
    整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得要約分。
    教學反思: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六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的父親疼愛女兒,女兒敬愛、體諒父親的真摯情感。
    2、初步了解倒敘及記敘順序。
    3、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內心。
    4、學習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的父親疼愛女兒,女兒敬愛、體諒父親的真摯情感。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內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禮物嗎?從小到大,你都收到過哪些禮物,是誰送給你的呢?
    這些禮物,寄托著親人的關愛和期盼,它們將陪伴著你度過快樂的童年。我們的學習小伙伴冬冬也和你們一樣,收到過很多親人的禮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了一首小詩,題目就是《禮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板書課題)。
    學生暢談。
    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認讀生字新詞,并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讀給同桌聽一聽,讓同桌指出自己的不足,并根據同桌的評價再讀課文。
    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聽。
    再讀課文,想一想。
    品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
    分小組朗讀,并派代表在班上讀。
    班級賽讀,評選班級“朗讀能手”。
    質疑討論“小小的禮物,寄托著親人的關愛和期盼”,親人期盼什么?
    為什么把寄托著親人的關愛和期盼的禮物比喻成“春雨綿綿”,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評選“背誦能手”
    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
    回憶一下親人們平日里對你的關愛,仿照課文前四自然段說一段話,把你的感受用詩歌表達出來。
    自己練說,小組內說。
    擴展閱讀培養(yǎng)能力親人的關愛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幸福,那我們如何回報親人的愛呢?讀一讀下面這篇《樹的故事》,把你的感受跟大家說一說。
    作業(yè)超市自主選擇任選以下兩項作業(yè)內容,獨立完成。
    1.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背一背詩歌。
    3.參照課文前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寫一寫你讀了《樹的故事》后的感受。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七
    知識目標:繼續(xù)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能夠計算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分數乘法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整數乘以分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注意兩種約分方式。)。
    二、講授新課。
    教師讓學生思考這個例題,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學生自己動手填完課本例題上的方格。
    教師提問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1:6×=;學生2:6×=……)。
    教師和學生對比這兩個題目的區(qū)別和聯系。學生初步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數學意義。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5頁試一試,36的和分別是多少?
    注意讓學生體驗求一個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學意義。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二)。
    6×=6×=。
    整數乘以分數的數學意義:就是求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分數乘法(二)。
    知識目標:繼續(xù)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能夠計算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加減運算題。
    4×12×=。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每一道算式的意義。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并注意更正學生的錯誤和表揚回答問題的同學。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1題,教師注意讓學生對比好門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進行長度單位的換算。
    學生做第2題,教師注意提醒學生及時約分化成最簡分數。并同桌之間相互說說每個算式的數學意義。
    學生做第3題,教師巡視學生做題情況,并及時對有困難得學生進行幫助。
    學生做第4題,教師注意讓學生能夠區(qū)分最少和最多這個數字范圍,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的答案。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二)。
    480×180(千克)180×=150(千克)。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分數乘法(三)。
    知識目標:學習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乘以另一個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fā)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21×=。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整數乘以分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注意兩種約分方式。)。
    二、講授新課。
    教師讓學生思考這個例題,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那就是。也就是。
    教師讓學生從圖中看出是,讓學生從=中思考,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規(guī)則,讓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
    教師提問學生說說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并對學生的說法給以鼓勵。
    教師和全班學生共同總結出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數乘以分數,分子乘以分子作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為分母。
    驗證法則:讓學生折紙驗證?,并讓學生分析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8頁試一試,
    讓學生運用分數乘以分數的法則來進行計算。注意能約分的先約分,如:中的7和14先約分。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八
    一、在回顧后概括。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成吉思汗和鷹》。
    2、成吉思汗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天驕,鷹是草原上正義的象征,是草原人民的左膀右臂,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了解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板書:殺、救)。
    二、在研讀前梳理。
    1、鷹四次打掉成吉思汗的水杯,可是四次的情形一樣嗎?
    2、那是怎樣的一幕一幕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感受那扣人心弦的一次又一次矛盾沖突。
    4、請一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投影展示本小組所填表格內容。
    次數鷹的動作成吉思汗的心情。
    第一次打掉沒有生氣。
    第二次撞掉有點生氣。
    第三次撞翻真的生氣。
    第四次撲掉氣急敗壞。
    5、對照一下你們小組填寫的表格,覺得自己小組填寫得也不錯的舉手!
    三、在憤怒中殺鷹。
    (一)感受鷹的動作力度。
    2、引導學生發(fā)現:鷹的動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心情一次比一次著急。
    深入引導學生注意兩個、三個詞語之間的比較,后一次到底比前一次猛烈在哪?
    指名讀,指導學生讀得短促、逐漸有加大力度,讀出變化和兩三個詞語比較出的區(qū)別。
    3、僅僅是一個詞,但是用得準確就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幅畫面,讓我們想像著當時的情景朗讀,相信會讀得更好!
    4、讓我們把這些詞語再送回到句子里感受一下?讓畫面更加完整。指名讀,點評,齊讀。
    課件出示句子:
    突然,“嗖”的一聲,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灑在地上。
    這只鷹又俯沖下來,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鷹第三次撞翻了杯子。
    他還沒說完,鷹就飛撲下來,撲掉了他手里的杯子。
    (二)感受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
    1、鷹一次又一次的阻撓,成吉思汗有什么反應呢?看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
    2、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成吉思汗心情的變化嗎?自由練習讀、指名讀、點評、重點指導后兩句,再指名讀。
    課件出示句子:
    成吉思汗抬頭一看,原來是他那只寵愛的鷹干的。這次,他有點生氣了。
    成吉思汗真的生氣了?!澳阍趺锤疫@樣?”他大聲嚷道,“看我不抓到你,擰斷你的脖子!”
    成吉思汗氣急敗壞,他摘下彎弓,仰天向老鷹射去。
    朗讀方法指導:我們朗讀時要先動情,再傳情。小溪都被烤干了,成吉思汗口渴得厲害,一滴一滴地接水,卻被鷹幾次三番地打掉,他得多生氣?。∧鞘蔷醢?,誰敢冒犯他?。→梾s一次又一次打掉他的水杯。
    3、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成吉思汗?(師板書:沖動)。
    (三)感受鷹的忠誠、執(zhí)著。
    1、其實鷹第三次撞翻水杯后,成吉思汗就對它發(fā)出了嚴厲警告,可它是一只鷹??!面對主人的嚴厲威脅和最后通牒,鷹能領會主人的意圖嗎?你的根據是什么?(第4自然段中對鷹的描寫)。
    2、你從哪里可以看出鷹能夠領會主人的意圖呢?讀書方法:聯系前文思考、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3、這是怎樣的一只鷹?
    5、主人的安危重于一切!這是怎樣的一只鷹啊?(板書:忠誠)。
    (四)感受相互聯系。
    忠誠的鷹一次又一次地撞杯,一次又一次激怒成吉思汗。作者通過反復敘事的寫作手法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一次又一次逐漸升級、扣人心弦的的矛盾沖突,讓我們把有關鷹的動作和成吉思汗心情的句子對比著讀一讀,感受其中的變化和聯系。
    先同桌練習讀,再師生合作讀。
    四、在懊惱中念鷹。
    (一)體會懊悔不已。
    1、阻礙成吉思汗喝水的鷹死了,當他費勁地爬上巖石頂峰終于找到水源的時候,他卻愣住了,因為他發(fā)現水池里有一條粗大的--劇毒死蛇。
    2、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巖石下的那只可憐的、死去的鷹。
    讓我們透過他呆呆地眼神,想一想,此時此刻,成吉思汗的頭腦中會浮現出什么情景?(音樂)。
    3、結合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復沓。(“那鷹救了我的命!可我是怎么回報它的呢?我把它殺了呀!”)。
    (二)品味替換“拾起”
    1、他懊悔不已,沿著石壁爬下來,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鷹,放進自己的獵袋。大家注意這個動詞--“拾起”,可以換成--撿起、拿起。
    2、再想一想,在這用個什么詞更能映襯成吉思汗的小心翼翼,更能體現成吉思汗對寵鷹的痛惜與懷念呢?(抱起、捧起)。
    3、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分別放到句子中試著讀一讀,品味品味,推敲推敲,如果覺得哪個詞比原文中“拾起”更合適就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替換。
    4、指名讀讀替換修改后的句子,讀出體會。指名說,讀,教師點評,齊讀。
    抱起,透過這個“抱”字,我仿佛看到成吉思汗像抱起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心翼翼地抱起他的寵鷹。
    捧起,透過這個“捧”字,我仿佛看到成吉思汗像捧起一件不小心被損壞的無價之寶一樣痛惜、自責。
    摟起,透過這個“摟”字,我似乎感受到成吉思汗已痛徹心扉的,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和鷹永不分離!
    5、透過這一個飽含深情的文字我們似乎看到成吉思汗的心在滴血、痛徹心扉啊!可是,無論如何,這只忠誠的鐵血蒼鷹也不能復活了,然而,成吉思汗失去的僅僅是一只鷹嗎?請同學們想一想,試著填一填。
    我失去了一個勇士。
    五、在悔恨中明理。
    1、他失去了一個伙伴,失去了一個向導,失去了一個勇士,他得到了一個沉痛的教訓--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
    2、這個沉痛的教訓也給我們以啟示,讓我們大家也記住它--齊讀。
    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感悟:
    (1)重讀“永遠”??坦倾懶陌?!成吉思汗真的永遠牢記這個教訓。從這以后,成吉思汗沒有錯殺過一個手下將士,也沒有一個將士背叛過他。
    (2)重讀“發(fā)怒”。處理事情一定要在冷靜的時候。如果當時成吉思汗冷靜一點,他就會發(fā)現他那只寵鷹有多么反常,他就會靜下心來想一想經過訓練的寵鷹為什么這么反常,那么悲劇有可能就不會發(fā)生!可是沖動、唯我獨尊的成吉思汗不動腦筋只動怒,才會盛怒之下冤殺他最寵愛的、對他最忠誠的鷹。
    (3)重讀“任何”。發(fā)怒的時候我們就什么決定都不要做,沖動往往使我們失去理智,做出錯事、傻事。
    4、總結升華:教訓是沉痛的,是用鷹的生命換來的,同學們,我們的身邊不也有許多這樣愛護我們的“鷹”嗎?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正因為他們,我們少犯很多錯誤,少走很多彎路,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些鷹,感謝這些鷹。
    當你怒氣沖天、怒不可遏的時候,別忘了我們今天讀的這個小故事--《成吉思汗和鷹別忘了給我們的啟示--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
    板書設計:救。
    成吉思汗和鷹。
    殺
    沖動忠誠。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九
    單元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與直觀操作,體驗分數生產的實際背景,進一步理解分數,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2、認識真分數、假分數,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能正確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整數的互化。
    3、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4、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會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
    5、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能運用分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能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主動地觀察、操作、分析和推理,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
    教學重點:
    學習分數的再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公因數與公倍數、約分與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
    第17課時。
    教學內容:分數的再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數”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重點: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教學新課。
    現場組織活動:請兩位同學到臺前,每人分別從一盒鉛筆中拿出1/2,結果兩位學生的結果不一樣多,一位學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學生拿出的是3枝。
    師:你準備怎么拿呢?
    生1:我準備把全部的鉛筆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生2:我準備把全部的鉛筆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
    學生活動,一位學生拿出3枝筆,另一個學生拿出4枝筆。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現象,你有什么疑問,或者說你能提出問題嗎?
    生:他們拿出的枝數不一樣多,一個是3枝,一個是4枝,這是為什么呢?
    師:他們兩人都是拿全部鉛筆的1/2,拿出的鉛筆枝數卻不一樣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想一想,然后小組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再全班反饋。
    生:我們認識兩盒鉛筆的總枝數不一樣多。
    生:有可能數錯了。
    師:現在大家的意見都認為是總枝數不一樣,也就是整體“1”不一樣了嗎?
    學生都表示同意。
    師:告訴大家總枝數是多少,1/2是多少枝。
    生1:全部是8枝,1/2是4枝。
    生2:全部的鉛筆是6枝,1/2是3枝。
    師:真的是不一樣多,一盒鉛筆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鉛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枝數不一樣多),所以1/2表示的具體的數量也就不一樣。
    師:原來分數還有這樣一個特點,你對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
    二、練一練。
    1、看數學書說一說,小林和小明一樣多嗎?笑笑和小紅一樣多嗎?
    說說理由。
    2、畫一畫,說說畫法對嗎?為什么?還有別的畫法嗎?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1、2、3,然后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2、第4題讓學生充分說說自己的想法,必要時可以舉例說明。
    3、第5、6題獨立完成,然后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四、思考題。
    放學后獨立完成,課后講評。
    五、課堂作業(yè)。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
    一、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梢缘玫揭恍├ⅰ?BR>    組3:我們調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
    年利率%。
    一年。
    2.52。
    三年。
    3.69。
    五年。
    4.14。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探究思考。
    1、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
    師根據這幅情境圖,你了解到什么?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2、學會算利息。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1)提供算法:
    教師給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時間,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2)嘗試解決問題。
    學生板書。
    300×2.52%×1300×3.69%×3。
    =7.56(元)=33.21(元)。
    答:略。
    (3)介紹利息稅的有關常識。
    師:從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按20%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yè)。
    師:你能算一算淘氣和笑笑應交多少利息稅嗎?
    先讓學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7.56×20%=1.51(元)33.21×20%≈6.64(元)。
    師:那有沒有不用交利息稅的呢?
    生:有。
    師:對,只有國債和教育儲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稅的。
    (4)交流課前調查數據。
    三、練習鞏固。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一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境激趣。
    (媒體演示并配音:話說豬八戒跟著猴哥,通過分西瓜了解了分數的神奇。今天八戒途徑蛋糕店,了不得,這里的蛋糕真是香飄千里。毫不猶豫,八戒買下一個大蛋糕。不行,美味不可獨享,怎么也得給師傅留一塊。想呀,想呀,八戒想出了這樣的四種分法〈出示教材第47頁的圖案〉,他想把陰影部分的留給師傅。)。
    師:請同學們幫幫八戒,哪種分法給師傅的最多?
    (評析: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境,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實踐探究。
    1、引導發(fā)現。
    師:(出示電腦課件例圖)誰來說說看,哪種分法給師傅的最多?
    學生立刻發(fā)現:四種分法給師傅的都一樣多。
    師:為什么給師傅都是一樣多?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下嗎?
    生1:我們可以用4個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1/3、2/6、4/12、8/24。我們學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所以知道這四個分數是相等的,所以4種分法給師傅的都一樣多。
    師:這4個分數之間到底都有怎樣的關系?誰能說得更具體一些?
    (小組內交流,每人選其中兩個分數說一說。)。
    小組交流得出:
    (評析:利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能夠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
    2、明確概念。
    生1:它們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時除以了一個相同的數,所以這些分數的大小都不變。
    生2:我給他補充,是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師:說得非常準確(師用彩粉筆板書),這里的除數都是什么數?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師:像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做約分。
    師:還有什么發(fā)現?
    生3:約分后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越來越小,但分數值都相等。
    師:很好,這是約分的特點,誰來再說一遍?
    生4:最后一個式子的得數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生:因為1和3沒有公因數。
    師:回答得真棒。像1/3這樣的分數,當分子和分母沒有公因數的分數,我們把它叫做最簡分數。
    (評析: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理解約分的含義,)。
    生:是最簡分數。
    師:誰能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最簡分數?
    (評析:數學概念一定要聯系實際才能理解得更加清楚,不能簡單的機械記憶。)。
    3、實踐探究。
    師:再看八戒為我們帶來的這4個分數,哪個是最簡分數?
    生:這4個數中,1/3分數。
    師:說說其它的3個為什么不是最簡分數。
    師:現在,請你從3個分數中任選一個進行約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約分的方法。
    師:請這兩個同學來介紹一下約人的過程。
    生2:我直接看,8和24的最大公因數是8,直接約分8/24=1/3。
    (評析: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要求學生不是簡單的模仿,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同時為學生提供小組學習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更有助于內向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比較兩個同學的方法,有什么異同?你更喜歡哪一種?
    生1:這兩個同學都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去除,結果都是1/3。不同的地方,第一種方法,除了好幾次,第二種方法只除了1次就行,所以我喜歡第二種方法。
    師:為什么第二種方法可以只除1次?
    生:因為他求出了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所以只除了1次就行。
    師:都這樣想嗎?
    生:我喜歡第一種方法,因為計算準確,不容易錯。
    師:兩種方法都可以,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我們在約分的時候都應該注意什么?
    (評析:不同方法的比較使學生對于約分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但是對于學生的選擇應當給予充分的尊重,我們認為好的對于學生來說并不一定也是最好的。)。
    生1:用公因數去除。
    師:誰的公因數?能完整地說一遍嗎?
    生2:約分的結果應該是一個最簡分數。
    接著學生匯報2/6和4/12約分方法。
    師:誰能完整的說一說約分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評析:教師的提問有思考的價值,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但是當學生的發(fā)言無序而散亂時,教師充分發(fā)揮了主導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師:八戒感謝大家?guī)椭鉀Q了今天遇到的難題,想請大家一起去賞燈。讓我們和八戒一同前往吧!
    1、第48頁第2題。
    (1)學生獨立連線。
    (2)集體交流,為什么這樣連?(媒體演示)。
    2、第48頁第1題。
    (1)學生試做。
    (2)集體交流。
    師:約分時怎樣才能又對又快,你的心得是什么?
    生1:看分子和分母的個位,如果是2和5的倍數就可以直接除以2和5。
    師:也就是說需要我們準確判斷出是幾的倍數,快速進行約分,對嗎?
    生2:像分子和分母之間是倍數關系的,可以直接得到幾分之一。
    ……。
    師:這些方法都很好,我們在約分的時候,注意觀察和思考,不要盲目進行。
    (評析:練習的設計應該是這樣,每一道題都使學生有所收獲,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及時收集這些方法,提高學生的熟練程度。)。
    3、教材第48頁第3題,比較大小。
    (1)學生試做。
    (2)小組內交流比較好的方法。
    (3)反饋信息。
    4、小小投遞員。
    師:噫!八戒哪里去了?(出示電腦課件)原來在這里。八戒又遇到了什么難題?
    (課件演示)要求每個同學一封信,信封上的分數的分數值與哪個小房子上的數相同,就把信送到那所小房子的下面。
    生完成送信活動,集體評議。
    (評析:游戲是學生最愿意參與的學習方式,寓教于樂。)。
    (四)全課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教學反思。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二
    教科書第10~11頁例3、例4。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從而掌握計算方法。
    2、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1、根據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每個學生準備一張長15cm、寬10cm的長方形紙。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談話,以學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裝修新房等學生身邊的實例引入。
    出示粉刷墻壁的畫面,給出條件: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1/5。
    師: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
    以分數乘整數的問題作研究內容,如“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
    師:怎樣列式?(板書1/5×4)。
    師:列式的依據是什么?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讓學生計算,并說說怎樣計算。
    學生討論匯報。(根據“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的列式類推出,或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可以列出1/5×1/4)。板書算式。
    師:(結合板書講解)我們已經知道求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4個1/5是多少。求1/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二、操作探究計算算理。
    學生操作。
    學生交流是怎樣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紙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圖)。
    小組匯報(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學生自己涂色。
    師:從涂色的結果看,1/5的1/4占這張紙的幾分之幾?1/20。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板書)。
    三、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提出問題:3/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
    師:“3/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組討論并操作:怎樣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樣計算?
    (板書)。
    根據板書的兩個計算算式討論歸納計算方法。
    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饋提高,鞏固計算。
    出示例4,讀題。
    師:怎樣列式?依據什么列式?
    由學生討論得到:根據“速度×時間=路程”,列出3/10×2/3。
    讓學生獨立計算。通過請學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學生的演算過程及結果交流計算情況,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乘,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并結合學生的演算情況說明約分的書寫格式。
    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三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算理和法則。
    2.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學生對計算法則的掌握,以及在計算中能約分的要約分。
    學生對算理掌握。
    1、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
    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么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么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并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么算簡便?
    3/18×62/5×153/7×6。
    你認為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四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再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把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推及分數與整數相乘,幫助學生形成對分數乘法相對完整的認識。
    例4先讓學生借助直觀圖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義;再讓學生聯系示意圖所顯示的結果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算出兩個分數相乘的積,建立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讓學生驗證猜想,在操作探究中進一步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啟發(fā)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結果。然后組織學生觀察例4、例5中幾道題目的計算過程和結果,比較分析,歸納出分數和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其后,通過填空形式啟發(fā)學生用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計算整數與分數相乘,把計算方法推及分數與整數相乘,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最后,教材舉例介紹了計算分數乘法時更為簡單的一種約分方法,簡化計算過程。
    1、通過例題的直觀操作,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初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主動進行分析、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認知起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作好鋪墊。)。
    二、教學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長方形紙,學生觀察。
    2、依次呈現長方形圖,逐步提問。
    (1)出示長方形紙的涂色部分。問:涂色部分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2)出示斜線。問:畫斜線的`部分各占的幾分之幾?
    追問:的、的又各是這個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明確:的是,的是。(板書)。
    3、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列怎樣的算式?求的呢。
    口答。
    4、小結:求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計算。
    5、完成填空:
    6、比一比:
    這兩個算式與以前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分數乘分數。
    7、猜想:觀察這2個式子,猜猜分數與分數相乘是怎么計算的?
    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初步說出自己的猜想。
    (設計意圖: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是一個難點,因此在教學中,結合直觀圖,逐步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在不斷的追問、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數乘法的意義,獲得獨特體驗,同時建立了初步的計算方法的猜想。)。
    (二)驗證猜想。
    談話:這個猜想很有價值,對不對呢?我們還要舉一些例子來驗證。
    1、出示例5的填空題和長方形圖。
    2、結合題意提問。
    (1)說一說和分別表示的幾分之幾?
    (2)你能根據剛才的猜想寫出這兩個算式的結果嗎?學生完成填空。
    3、操作驗證:。
    (2)學生操作活動,一生板演,師巡視。
    (3)組織交流,證實猜想是正確的。
    (三)比較歸納。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問:在這些算式中,你發(fā)現積的分子、分母與兩個因數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關系?
    2、在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再在小組里交流。
    3、在交流中歸納總結方法;分數和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的分母。
    (設計意圖:計算方法的得出是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等一系列的數學思維活動后得出的,教師在活動中適時引導,學生則主動建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試一試。
    1、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核對時說一說怎樣想的?
    2、明確:計算過程中,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算出結果。
    1、出示:請用分數和分數相乘的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提示:整數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
    3、學生嘗試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追問: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適用于分數與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5、說明:分數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這樣計算,教師示范:
    6、小結:今后計算分數乘法時,照上面的樣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數改寫成分母是1的分數,這樣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在前面探究的基礎上,提供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再加以介紹點撥,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1、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四名學生板演。
    交流時選擇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注意書寫格式。
    2、完成練習九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組織交流。使學生明白,要求小時耕地公頃,就是求公頃的是多少。
    3、完成練習九第3題。
    學生獨立判斷,分析錯誤原因,并進行訂正。
    4、完成練習九第4題。
    學生先直接在書上寫出得數,再引導學生比較每組的兩道題,說說計算的過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設計意圖:由學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識,最希望得到應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練一練、改錯比一比等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新知,并學會反思,養(yǎng)成檢驗的好習慣。)。
    本節(jié)課學習了分數乘分數,你有什么收獲?我們是怎么得到這個計算方法的?
    (設計意圖:必要的學習小結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他們自我梳理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習方法。)。
    練習九第2題、第5題。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五
    1、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tǒng)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二、組織探究。
    1、教學例4出現教材中的圖形。
    然后問:畫斜線部分是1/2的幾分之幾?又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由此明確:1/2的1/4是1/8,1/2的3/4是3/8。
    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求1/2的1/4是多少,可以怎樣列式?
    求1/2的3/4呢?
    師問:你能列算式并看圖填寫出書中的結果嗎?
    打開書p45完成。
    提示:根據填的結果各自想想怎樣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
    學生進行討論得出: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學例5。
    (1)讓學生說說23×15和23×45分別表示23的幾分之幾?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結論計算這兩道題嗎?
    學生試做。
    訂正完后問:你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呢?
    (2)驗證比較。
    讓學生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紙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畫斜線表示23的15和23的45。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學困生進行指導。
    看看操作的結果與你計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學生觀察比較。
    3、歸納總結。
    比較剛才計算的每個積的分子、分母與它的因數的分子分母,討論有什么發(fā)現?
    得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三、練習。
    1、完成p46的試一試。
    提醒學生注意: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時,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在計算。
    通過交流進一步明確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下面著幾道題你回計算嗎?
    出示:2/11×3=。
    4×5/6=。
    請同學們先完成p46的填空,提醒學生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來計算。
    討論: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
    (3)也可以整數與分數直接進行約分后再計算。這樣更簡便。
    教師進行示范如p46。
    2、練習。
    完成p46的練一練。
    引導學生用直接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
    五、綜合練習。
    1、做練習九的第1題。
    先在圖中畫一畫再列式計算。
    2、做練習九的第3題。
    說出錯的原因。
    3、做練習九的第4題。
    看誰算的最快。
    六、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七、作業(yè)。
    練習九的第2、5題。
    教后記:本課的目的是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tǒng)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具_到教學要求。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六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10頁例3,第11頁例4。
    【理論依據】。
    力。
    【教材分析】。
    《分數乘分數》屬于數與代數領域,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數乘法》的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第二節(jié)課,是學生在掌握分數與整數相乘的基礎上進行的,由于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是分數乘整數意義的擴展,且計算算理較難理解,這部分內容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材第10頁例3從實際問題引入,用工作粉刷墻壁的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出條件,提出問題。
    從解決“幾分之一與幾分之一相乘”到“兩。
    個一般分數相乘”,力圖讓學生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探究過程。為突破重難點,教材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讓學生根據操作的過程與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經歷算理的推導過程。教材第11頁例4從蜂鳥飛行的實際問題引入。通過計算,使學生明確分數乘分數計算也應該先約分再乘,這樣計算比較簡便,并掌握怎樣先約分。教材接著提出“5分鐘飛行多少千米?”的問題,這是分數乘整數的計算,前面已經學過,這里一方面把分數乘法的兩種形式集中呈現,加強它們之間的對比與聯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數和整數相乘怎樣約分的問題,使學生知道分數的分母與整數可以直接約分。
    【學生分析】。
    (1)理解分數乘分數意義和算理。(3)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會用分數乘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基本數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1)體驗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探索性,經歷知識生成的過程,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2)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多媒體課件【學具準備】。
    1張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條。【教學過程】。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七
    教材分析: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能根據應用題的特點理解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一、談話激趣,復習輔墊。
    1.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體內含量最好多的物質是什么嗎?(水)。
    師:老師查到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
    2.復習舊知。
    學生回答后說明理由。
    師:算一算你們自己體內水分的質量吧!
    生答。
    生回答后出示:兒童的體重×5(4)=兒童體內水分的重量。
    35×5(4)=28(千克)。
    師:誰還能根據另一個信息寫出等量關系式?
    成人的體重×3(2)=成人體內的水分的重量。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以前的知識學得可真好,如果老師告訴你們小朋友們體內有28千克水分,你們能算出他的體重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研究的分數除法應用題。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題。
    2.合作探究。
    師: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決這個問題,數量關系是怎樣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表示出來并解答出來。
    3.學生匯報。
    生1:根據數量關系式:兒童的體重×5(4)=兒童體內水分的重量,再根據關系式列出方程進行解答。(師隨著學生的發(fā)言隨機出示課件)。
    生2:直接用算術方法解決的,知道體重的5(4)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來做。
    28÷5(4)=35(千克)。
    4.比較算法。
    比較算術做法與方程做法的優(yōu)缺點?
    (讓學生進行何去討論,通過比較使學生看到列方程解,思路統(tǒng)一,便于理解。)。
    5.對比小結。
    和前面復習題進行比較一下,看看這題和復習題有什么異同?
    (1)看作單位“1”的數量相同,數量關系式相同。
    (2)復習題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例1單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為它們的數量關系式相同,所以這兩種題目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根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再確定是用乘法解還是方程解。
    6.試一試:一條褲子的價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3(2)。一件上衣多少元?
    問: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誰和誰在比?哪個量是單位“1”?
    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的?
    根據學生回答畫線段圖。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找學生列出等量關系式。
    學生根據等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找學習板演,其它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師:這道題你還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嗎?
    (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只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為用除法計算。)。
    三、聯系實際,鞏固提高。
    1.(投影)看圖口頭列式,并用一句話概括題中的等量關系。
    (1)。
    (2)。
    2.練一練:
    (1)、小明體重24千克,是爸爸體重的3/8,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3.對比練習。
    (1)一條路50千米,修了5(2),修了多少千米?
    (2)一條路修了50千米,修了5(2),這條路全長是多少千米?
    (3)一條路50千米,修了5(2)千米,還剩多少千米?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八
    1、經歷運用面積模型探索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2、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分數乘分數的乘法運算。
    3、會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乘分數的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重點: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
    難點:能運用分數乘分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情境導入。
    教師說明: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
    師:莊子的這句話對不對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二、自主探究。
    1、操作探究。
    教師和學生都拿出準備好的紙條,按照課本上的樣子來操作驗證莊子的'話。
    根據對折,對折,再對折,得出:1111×=×=2242。
    師:照這樣的方式截下去,永遠也截不完。
    2、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按照書上的方法折,涂色。
    折一折,涂一涂。
    31×=44。
    331小組合作完成,先用圖形表示出,再表示出的444。
    3、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結果。
    小結:分數與分數相乘與相乘的積作為分子,
    與相乘的積作分母。
    思考:此法與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嗎?
    兩個分數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嘗試練習】。
    351、填空:(1)×表示()78。
    43(2)米的是()米。
    54。
    3、計算,結果約分成最簡分數。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十九
    蘇教國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98—99頁例1和“試一試”“練一練”,第100頁練習十九第1—3題。
    1、讓學生體驗百分數的產生過程,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的練習與區(qū)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使學生能用百分數的知識描述、處理生活中的有關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案預習,搜集百分數,ppt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設境。
    師:(出示課件)請看“新聞播報”,誰來讀。指名讀。
    (1).高郵市在郵文化節(jié)期間,與外商正式簽約項目數量占投資項目總數的73.3%。
    (2).三垛鎮(zhèn)今年的工業(yè)產值是去年的215%。
    2、引題。
    師:同學們認識這些畫橫線的數嗎?(認識)是什么數?(百分數)。
    怎么讀?指名讀。
    師: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置身情境,探究意義。
    教學例1。(出示課件)。
    1、探究。
    (1)、請注意觀察,如果只看投中數,你們認為誰投籃最準?為什么?
    (2)、這種方法公平嗎?(不公平)為什么呢?指名說。那么,怎樣找出投籃最準的人呢?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3)、根據學生回答在課件上出示:先求每人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__分之__。各是多少?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你們能直接看出誰投籃最準嗎?(不能)有辦法進行比較嗎?(通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那么,64/100表示的是的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65/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個數都表示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____________。
    (4)、求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百分之幾,而不求幾分之幾,這樣有什么好處?
    (5)、你們課前看到的百分數是像92/100這樣寫的.嗎?可以怎樣寫?試一試。
    (6)、(出示課件)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7)、指導寫法:寫百分數時,例86%,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分子86,再寫%。在寫百分號時,也要注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左上角的小圓,接著寫斜杠,最后寫右下角的小圓。這樣一個百分數就寫成了。
    讓學生練寫這三個百分數。
    2、交流。
    (1)、師:剛才,我們借助了百分數選中了投籃最準的人;看來百分數真是個好幫手。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搜集的百分數。指名說。小組內交流。
    (2)、師:我們再來說說新聞播報中百分數的實際意義。指名說。
    3、概括:
    生交流匯報,出示意義,齊讀。
    (2)小組討論:
    1、百分數為什么又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數不僅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什么?
    3、為什么百分數不能用來表示某個具體的數量?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4、對比。
    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a運用百分數時要注意哪些?
    b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
    小組交流、匯報。
    三、組織練習,鞏固提高。
    (一)、讀讀寫寫。
    1.讀出下面的百分數(導學案第5題)。
    指名讀,齊讀。
    2.寫出下面各數(導學案第6題,為了方便,可在加一二題,如百分之零點八)。
    你寫了幾個百分數,同學們能用剛學的百分數說說他完成題數的情況,完成了___%,還剩____%沒完成,希望你能達到100%。
    現在請寫好的同學舉手。好,同學們都完成了作業(yè),可以說“這次作業(yè)我們班完成了____%。
    (二)會讀、會寫,更要會用,請看下題。
    3.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50%3.9%120%100%。
    (1)武寧小學學生每月所用零花錢占學校買圖書錢數的25%,開展節(jié)約活動后,明顯減少,現在只占()。
    (2)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3)只要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單元考試的及格率一定能達到()。
    (三)讀出下面每一句話,你能體會句中百分數要表達的意思嗎?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一本書已看了40%。
    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生產計劃的60%。
    (四)輕松一刻。生活中有許多成語也和數學有關,請看——————妙解成語。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二十
    1、使學生懂得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并能運用算理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3、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培養(yǎng)數形結合意識。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明白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教學過程。
    1、2/15×9=5×12/11=6×2/9=。
    2、強調: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1、出示例3。
    2、確定方法。
    師:如何列式?為什么?
    生1:第一個列式是1/2×1/5,因為是求1/2公頃的1/5是多少,。
    生2:第二個列式是1/2×3/5,因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用這個數乘分數,所以用乘法計算。
    師:1/2×1/5和1/2×3/5如何計算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引出課題。(板示)。
    (1)、(各拿出自已備好的白紙。)學生猜測,如何通過操作得出1/4×1/5的結果。
    (2)、抽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3)、教師引導,小組合作完成。
    師:用這張紙表示一塊地。用淺色涂它的一半。(如圖板示)學生動手折紙。
    提問,1/2的1/5怎樣涂呢?
    啟發(fā):把1/2在看做單位“1”,將單位“1”平均分成5份,再涂其中的一份(如圖板示)。
    (4)、師:觀察這個圖,從涂色的結果看,1/2×1/5的結果是多少?生:是1/20(5)、交流涂色的過程,分享成果。
    (1)、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2)、填空:
    分數乘分數等于(分母)乘(分母)的積作(新分母),(分子)乘(分子)的積作(新分子)。
    (3)、練習:3/10×2/9=(要求在紙上操作得出結果)(4)、生匯報。抽一名學生結合圖用語言敘述。(5)、師評價并引生概括。
    師:3/10×2/9=6/90=1/15能把這句話補充嗎?
    分數乘分數等于(3)乘(2)的積作(分子),(10)乘(9)的積作(分母)。能(約分)要(先約分后計算)。
    2、師:從這道題中你發(fā)現了什么信息?又根據什么列式?
    3、結合學生回答,要求生獨立完成。
    4、抽生板示:3/10×2/3=6/30=1/5(千米)(說說計算過程)。
    1、計算。(抽生板示,說明計算過程)。
    1/3×2/5=8/9×3/10=6/7×14=。
    2、填空。
    8/15×4表示(4個8/15是多少)8/15×1/4表示(8/15的1/4是多少)。
    4、解決問題。
    1枝粉筆長分米,2枝粉筆長多少分米?1/2枝長多少分米?2/3枝長多少分米?
    這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求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你掌握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呢?
    教學反思。
    上了這節(jié)課感覺還是可以的。課堂上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有成效地學習,總的來說教學效果還好。本節(jié)課有這些特點:
    我把導入問題設計成學生要去旅游,而要經過家長檢查合格后才同意,讓學生們幫一幫解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興趣。而又無形中教育學生要好好學習,達到一石二鳥的教學效果。
    本課的教學,我始終做好學生與自己的角色轉變。出示問題讓學生說說從中發(fā)現了什么信息,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獨立思考、完題。傾聽學生答題的理由,發(fā)現錯誤,及時幫學生糾正。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快樂、有效地學習。
    學生在上一節(jié)課已經學習了《分數乘整數》,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2小時能涂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學生很快就能回答結果并說明理由。那么在下面的問題中讓學生自己拿出學具,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去發(fā)現×的計算結果,感受到知識是動手探究中得來的,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懂得方法,這何樂不為呢?然后在這種情況把學法遷移到求×的結果上,可以說輕車駕路。
    學生通過有效地探究得出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我精簡練習讓學生既鞏固基礎,又提高學生的判斷思維能力,加強算理的理解。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二十一
    1.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2.通過練習練習,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
    難點重點:鞏固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難點: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準備
    掛圖
    環(huán)節(jié)過程
    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2.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1)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yè),交流計算結果。
    (2)指導探索規(guī)律
    教師指出: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加,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子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減,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子的差。
    (3)請學生舉出幾個類似的可以用這樣的規(guī)律計算的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左邊兩組題的計算。
    學生進行觀察,并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再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學生明確規(guī)律后根據規(guī)律直接寫出右邊兩組題的結果。
    學生舉例,互相交流。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綜合練習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通過第6,7題的練習提高學生估計及對計算結果的把握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觀察實物圖進行估計,再利用估計的數據解決相關問題,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對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梳理。
    1.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判斷后教師組織匯報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分數是否接近1/2,看分子是否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數是否接近0,看分子是否接近0;分數是否接近1看分子與分母是否很接近。
    2.完成第7題。
    教師組織匯報交流,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讓學生通過計算來驗證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確。
    3.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明確兩個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2)指導方法:400毫升和800毫升應該等于多少升呢?你是怎樣想的?
    4.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題意。
    (2)指導方法:估計一下每種蔬菜擺放的面積大約各占貨架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3)讓學生獨立完成(2)(3)題的計算,教師組織交流結果。
    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第41頁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1/2+1/3=(2+3)/(2×3)
    1/2-1/3=(3-2)/(2×3)
    接近0:1/10,2/25
    接近1/2:4/7,9/20,7/15
    接近1:8/9,11/13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判斷,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小組中先估計,然后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與估算結果比較估算是否正確。
    學生觀察圖片,先得出兩個量杯中分別有2/5升,4/5升,再獨立完成(1)(2)問題的解答。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指名上臺指圖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2)(3)題的計算,并進行匯報。
    學生自由發(fā)言。在分數大小比較的練習中可以滲透類似的題目,讓學生用運用估算的方法比較大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篇二十二
    1、這節(jié)課是在數與代數這個板塊中,在課標教學中要求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聯系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把百分數、分數互相轉化。
    2、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掌握百分數與分數互相轉化的方法,為百分數的計算和解答百分數應用題打下基礎,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發(fā)現互化的規(guī)律;培養(yǎng)逆向思維能力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優(yōu)良品質。
    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以前學過小數與分數互化的基礎上教學,因此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對學生來說并不會很困難,學得比較靈活,知識點掌握比較好。在學習新課程中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復習百分數的三種寫法,分數化小數,百分數化小數的知識和方法;在教學中運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互相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知識能力目標:
    理解、掌握百分數和分數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練運用。
    過程方法目標:
    1、在掌握百分數化分數方法的基礎上,利用逆向思維發(fā)現分數化百分數的.規(guī)律和方法,感受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利用已有知識遷移、類推、發(fā)現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規(guī)律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合作交流、探索發(fā)現等數學學習活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優(yōu)良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合作交流、探索發(fā)現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規(guī)律和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合作交流、探索發(fā)現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規(guī)律和方法,并能熟練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