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大全(19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使之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編寫教案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設計符合他們的學習活動和任務。以下是一些教案的成功案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啟發(fā)。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一
    1。理解利率,能利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會合理理財,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概念,能利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利率有關知識:稅收的種類,應納稅額,稅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積攢一些零用錢,我們積攢的暫時不用的零用錢,會怎么處理呢?學生回答,由學生的回答引出“儲蓄”。
    3。誰存過錢?怎么存的?將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呢?討論利息的情況。
    4。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相關儲蓄方面的知識,探討利率有關的知識。
    二、新課探究。
    1。自讀教材11頁例4上面的部分內(nèi)容:
    學習要求:理清以下問題。
    (1)存款有哪幾種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樣計算利息?
    學生自學教材,學習后匯報。教師結合學生匯報,考查學生對利息的理解,對利息公式的理解。
    檢測:
    (1)結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說說各種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學以致用,教學例4:
    (1)出示例4。
    (2)讀題思考:兩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取回哪些錢?包括幾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引導學生知道是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
    (4)歸納整理匯報:實際取回的錢數(shù)=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學生計算過程,避免丟落項和計算不準確。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學生運用公式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2。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9題。
    先讓學生觀察存款憑證,從中能獲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時間各是多少?再根據(jù)利息的計算方法進行解答。
    3。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2題。
    (1)媽媽需要慎重選擇嗎?怎么辦?
    (2)第一種方式的時間,利率是多少?第二種呢?
    (3)分別計算后比較并做出決定。學生獨立解答。講一講自己的解題思路。
    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這樣做出選擇,選擇時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過程不要怕麻煩,按照時間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懂得儲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在銀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種,如活期、整存爭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們還知道了計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計算時遇到步驟比較的計算時,要一步一步認真計算,有耐心,保證計算結果正確。
    板書設計。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時間)。
    例45000×(1+3。75%×2)。
    =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二
    生1: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應該把錢存入銀行。
    生2:爸爸媽媽不會把一大筆現(xiàn)金放在家里,這樣太不安全了,他們會存入銀行。
    生3: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安全,還可以獲得利息呢。
    ……。
    師: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錢存入銀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與“利息”相關的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jīng)理過程。
    師:先來大膽地猜一猜,你覺得利息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1:不可能說錢存入銀行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所得的利息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錢存入銀行的時間有關。
    師:對,利息的多少與存入的時間長短有關,存入的這段時間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存期。
    生2:不可能說存入銀行的錢不管多少所得的利息都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存入銀行的錢的多少有關,存入的錢越多,相同時間內(nèi)的利息應該越多。
    師: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把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況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生4:我們小組的同學進行過調(diào)查,在銀行內(nèi)很顯眼的位置公布著不同存期的利率,利息的多少一定與利率有關。
    學生可能會說:
    o我知道了儲蓄的種類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
    o我知道了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為三個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樣。
    o我知道了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隨時用錢隨時取,比較方便。
    ……。
    師:你們知道利息究竟怎么計算嗎?
    生:利息的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師:根據(jù)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diào)整。下面是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利率表)。
    學生觀察利率表。
    師:能運用你所掌握的利率的相關知識幫王奶奶解決問題嗎?試一試。(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錢除了本金還有利息,本金我們已經(jīng)知道是5000元,所以最關鍵的就是算出利息。根據(jù)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我們從上面的利率表中對應找到存期兩年的利率是3.75%,這樣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3.75%×2=375(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錢就是5000+375=5375(元)。
    生2:我們也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單位“1”,這樣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2);這樣到期時可以取回的錢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3.75%×2)=5375(元)。
    只要學生解答正確,講解合理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利率。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三
    教材第11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小組合作調(diào)查,交流儲蓄知識,解決和利率有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能正確解答有關利息的實際問題。
    3.體會儲蓄對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意義,積累關于儲蓄的常識和經(jīng)驗。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利率與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含義。
    難點:解決有關“利率”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導。
    生1: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應該把錢存入銀行。
    生2:爸爸媽媽不會把一大筆現(xiàn)金放在家里,這樣太不安全了,他們會存入銀行。
    生3: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安全,還可以獲得利息呢。
    ……。
    師: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錢存入銀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與“利息”相關的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jīng)理過程。
    師:先來大膽地猜一猜,你覺得利息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1:不可能說錢存入銀行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所得的利息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錢存入銀行的時間有關。
    師:對,利息的多少與存入的時間長短有關,存入的這段時間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存期。
    生2:不可能說存入銀行的錢不管多少所得的利息都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存入銀行的錢的多少有關,存入的錢越多,相同時間內(nèi)的利息應該越多。
    師: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把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況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生4:我們小組的同學進行過調(diào)查,在銀行內(nèi)很顯眼的位置公布著不同存期的利率,利息的多少一定與利率有關。
    學生可能會說:
    o我知道了儲蓄的種類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
    o我知道了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為三個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樣。
    o我知道了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隨時用錢隨時取,比較方便。
    ……。
    師:你們知道利息究竟怎么計算嗎?
    生:利息的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師:根據(jù)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diào)整。下面是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利率表)。
    學生觀察利率表。
    師:能運用你所掌握的利率的相關知識幫王奶奶解決問題嗎?試一試。(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錢除了本金還有利息,本金我們已經(jīng)知道是5000元,所以最關鍵的就是算出利息。根據(jù)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我們從上面的利率表中對應找到存期兩年的利率是3.75%,這樣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3.75%×2=375(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錢就是5000+375=5375(元)。
    生2:我們也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單位“1”,這樣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2);這樣到期時可以取回的錢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3.75%×2)=5375(元)。
    只要學生解答正確,講解合理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我始終“以學生為本”,強調(diào)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歸納出利息的計算方法,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以往計算利息時,學生經(jīng)常把時間漏乘,這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地方。通過簡短的爭論,練習時學生很少把時間漏乘,從簡短的爭論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方法,要比教師反復強調(diào)效果好得多。
    2.儲蓄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密切,本節(jié)課是在百分數(shù)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注重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我們知道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體現(xiàn)數(shù)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考查知識點:利率;能力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b類。
    存期年利率。
    一年4.14%。
    二年4.77%。
    (考查知識點:利率;能力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3000×3.81%×5+3000=3571.5(元)。
    b類:
    存一年再存一年:10000×4.14%×1=414(元)。
    (10000+414)×4.14%×1+414≈845.14(元)。
    直接存入兩年:10000×4.77%×2=954(元)。
    954845.14直接存入兩年比較合適。
    教材習題。
    第11頁“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8000+1900=9900(元)。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四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整年度的利率,只要根據(jù)利率表,把整年度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對應起來,相乘、再乘本金即可求出整年度的利息。但是求半年的利息,學生往往容易出現(xiàn)本金×半年的利息×6??匆姼鶕?jù)公式的有問題,學生的利率和存期的關系一一對應起來。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對什么是利息,概念抽象、理解困難,六年級學生的心理上一看套公式解決問題,心理的松了,機械的帶公式解決問題。學生沒有理解半年的年利率的含義,年利率的和存期沒有一一對應起來,導致錯誤。
    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錯例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利率和存期是一一對應關系,
    2.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學生理解利率和存期一一對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將多余的錢存入銀行即可增加收入,又支援了國家建設。
    2.出示存單,介紹利息,思考利息與什么有關系?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出示利率表,根據(jù)利率表解決第一個問題,王奶奶到銀行存錢,到期后可以取多少錢?思考問題的同時介紹本金、存期、利息的概念,出示求利息的計算公式,解決王奶奶本金5000元,存期1年后可取回多少錢的問題。
    存款是整年:只要用本金×年利率×存期就能求出相應的利息了。
    5.設疑激趣,引發(fā)學生思考。
    改變存期由兩年調(diào)整到半年,半年后的利率是多少呢?
    出示計算方法,5000×1.55%×6=465(元)。
    發(fā)現(xiàn)半年的利息怎么比一年的利息還高呢?問題出在哪里?
    6.尋找出錯原因。
    (2)介紹另一種計算方法,突出利率和存期可對應關系,
    5000×1.55%÷12×6=38.75(元)。
    (4)通過兩種計算利率的方法,理解利率和存期的對應關系。
    存期用多少年表示,就要用年利率;存期用多少月表示,就要用月利率。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7.鞏固練習。
    王奶奶本金不變,存期三個月,到期可得多少利息?(獨立完成)。
    5000×1.35%×?=16.88(元)。
    5000×1.35%÷12×3=≈16.88(元)。
    四、小結。
    8.擴展思考:存款、貸款、理財產(chǎn)品都涉及到利率的問題。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五
    讓學生綜合運用折扣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促銷”問題,使學生對不同的促銷方式有更深入地認識,經(jīng)歷綜合應用知識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難度。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解題過程中對學生掌握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決問題的熟練度有較高的要求?!吧虉龃黉N”雖對學生來說都不陌生,但學生購買促銷商品的經(jīng)驗還不足,對各促銷方式的實質(zhì)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六
    利率(教材第11頁有關利率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儲蓄以及支援國家、災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重點難點】。
    1.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2.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新課講授】。
    1.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閱讀教材第11頁的內(nèi)容,自學討論例4,理解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例如:王奶奶月8月1日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兩年,到8月1日,王奶奶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50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150元,共5150元。)(注:這里不考慮利息稅)。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guī)定,根據(jù)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diào)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教材第11頁表格,了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把存款憑條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嘗試填寫。然后評講。(要填寫的項目:戶名、存期、存入金額、存種、密碼、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方法:
    若按照207月的銀行利率,如果王奶奶的5000元錢整存整取,兩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學生計算后交流,教師板書:5000×3.75%×2=375(元)。
    加上王奶奶存入的本金5000元,到期時她能得到本金和利息,一共5375元。
    【課堂作業(yè)】。
    本題是有關“打折”和“納稅”的問題,是百分數(shù)的具體應用,在練習時應讓學生說說自己每一步計算的意義,并進行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2.教材第14頁第9題。
    教學反思: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七
    1。復習利率有關知識:稅收的種類,應納稅額,稅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積攢一些零用錢,我們積攢的暫時不用的零用錢,會怎么處理呢?學生回答,由學生的回答引出“儲蓄”。
    3。誰存過錢?怎么存的?將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呢?討論利息的情況。
    4。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相關儲蓄方面的知識,探討利率有關的知識。
    二、新課探究。
    1。自讀教材11頁例4上面的部分內(nèi)容:
    學習要求:理清以下問題。
    (1)存款有哪幾種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樣計算利息?
    學生自學教材,學習后匯報。教師結合學生匯報,考查學生對利息的理解,對利息公式的理解。
    檢測:
    (1)結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說說各種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學以致用,教學例4:
    (1)出示例4。
    (2)讀題思考:兩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取回哪些錢?包括幾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引導學生知道是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
    (4)歸納整理匯報:實際取回的錢數(shù)=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學生計算過程,避免丟落項和計算不準確。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學生運用公式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2。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9題。
    先讓學生觀察存款憑證,從中能獲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時間各是多少?再根據(jù)利息的計算方法進行解答。
    3。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2題。
    (1)媽媽需要慎重選擇嗎?怎么辦?
    (2)第一種方式的時間,利率是多少?第二種呢?
    (3)分別計算后比較并做出決定。學生獨立解答。講一講自己的解題思路。
    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這樣做出選擇,選擇時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過程不要怕麻煩,按照時間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懂得儲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在銀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種,如活期、整存爭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們還知道了計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計算時遇到步驟比較的計算時,要一步一步認真計算,有耐心,保證計算結果正確。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八
    1、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會除法計,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及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及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除法的意義。
    2、能熟練地口算整百整十數(shù)的除法口算。
    3、能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的除法。
    4、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5、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6、學習驗算的方法。
    7、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教材分析:本單元以風箏廠的見聞為大的學習背景,使學生學習用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方法,內(nèi)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驗算四部分。
    本冊教材中的除法,每個例題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并在學習中體驗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單元教學建議: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3、結合教學內(nèi)容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和學生一起“走進風箏加工廠”。
    讓學生整體觀察畫面后,重點去仔細品讀情景圖提供的文字信息,并引導學生根據(jù)信息聯(lián)系實際提出“保證按時交貨”“各種風箏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等一系列問題,引入對新知的學習。
    教學時先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出計算方法。
    教學中教師注重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讓學生體會估算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達到初步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能力。
    建議教學課時數(shù):11課時個人補充意見年級三年級課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上課教師第二單元(組)課時第一課時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掌握整百、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九
    稅率(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nèi)容,練習二第6、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jù)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重點難點】。
    1.稅額的計算。
    2.稅率的理解。
    【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nèi)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jù)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稅款計算。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yè)稅與營業(yè)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yè)稅占營業(yè)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yè)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yè)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課堂作業(yè)】。
    1.鞏固練習: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課后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2.教材第14頁第7題。
    教學反思: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jīng)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nèi)數(shù)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
    使學生學會用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shù)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shù)感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身邊的數(shù)據(jù)。
    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shù)?你還記得哪些有關數(shù)的知識?能大聲的說給同學們聽嗎?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更大這樣的數(shù),你瞧:(多媒體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圖。)。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你呢?(請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并展示。)。
    二、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
    1、故事競猜:課件出示故事畫面。
    森林里小豬、小熊、小猴比賽數(shù)數(shù),大象當裁判。它們從989開始數(shù),比比誰先數(shù)到5000。
    小熊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991、992、993……。
    小猴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1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誰先數(shù)到5000?為什么?數(shù)數(shù)都可以怎樣數(shù)?
    (2)你能像小猴這樣繼續(xù)數(shù)下去嗎?試試看。
    (4)今天學了“萬”你覺得應該怎樣補充數(shù)位順序表?
    (5)讀數(shù)位順序表。從右往左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
    2、感知“一萬”。
    問:你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過“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嗎?你們覺得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萬”究竟有多少嗎?我們來看看吧。
    a、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嗎?(25圈)(課件二)。
    b、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萬人大約有多少?(10個我們學校這么多人。)(課件三)。
    c、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課件四)。
    d、如果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連續(xù)不停的數(shù),數(shù)到一萬,大約需要多長時間?(3小時,就是同學們從上早自習起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那么長的時間。)(課件五)。
    3、認、讀、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
    剛才聽你們讀起這些數(shù)時都那么流利,真不錯。那你們是怎么讀的呢?
    (1)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
    教師一次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再在千位上撥上2個千。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千位上的“2”讀作“二千”,百上的“3讀作“三百”,十位上的“6”讀作“六十”,個位上的“5”讀作“五”。)學生齊讀一遍。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并講解:千位上寫2,百位上寫3,十位上寫6,個位上寫5。)。
    學生試讀寫,一生匯報,一生板演。
    (2)認、讀、寫萬以內(nèi)中間有0的數(shù)。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7個十、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怎樣組成的?你能讀出它是多少嗎?(強調(diào):百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要讀作“零”。)你能寫出來嗎?(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由什么組成的?應該怎樣讀?
    學生試讀,指名匯報,強調(diào):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兩個0,只讀一個零。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
    練習:師寫出6003,讓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和讀法。
    獨立練習p17第2題(強調(diào):末尾的0不讀)。
    問:像這樣的萬以內(nèi)的數(shù),你們在生活中遇見過嗎?把你們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讀一讀。
    請幾生匯報:1202,6078,,6008,2260,2200,2000。讀一讀。
    小結萬以內(nèi)數(shù)的讀法與寫法。
    三、練一練。
    1、p18d3。
    2、發(fā)散練習:按要求寫數(shù)。
    (1)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shù)是()。
    (2)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3)4個千和9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4)1個萬、6個千、4個百和8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5)寫一個比3205小的四位數(shù)。
    (6)寫一個比9080大的四位數(shù)。
    (7)寫一個最接近10000的四位數(shù)。
    (8)寫一個比7839小2000的數(shù)。
    (9)寫一個比6045大5的數(shù)。
    (10)組數(shù)游戲:請你用0、6、0、1組成四位數(shù)并讀一讀,寫一寫。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一
    目標:
    1.學習10個生字,會認識8個生字。
    2.感受槐花給人民帶來的美麗和快樂,體會對槐花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是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滿意的季節(jié)”的含義。
    教學準備:
    槐花的圖片。
    生字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
    1.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2.多么美麗的花朵啊,同學們能有自己的話來贊美它嗎?
    二過度:
    1.在我國的鄉(xiāng)村,一到五月槐花就爭相開放,那時的鄉(xiāng)村真成了——美麗的槐鄉(xiāng)。(板書課題)。
    2.請生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五月的槐鄉(xiāng)是孩子們滿意的季節(jié)?
    2.生自由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洋槐開花的時候,是一副這樣的景象?請同學來讀第一自然段。
    2.生讀第一段,并引用書上的話,回答該問題。
    3.槐花盛開的時候給大家怎樣的感覺?
    4.請大家?guī)е@樣的感覺來讀一讀地一段吧。
    5.生齊讀第一段。
    五練習背誦課文第一段:
    1.小組練習。
    2.大組展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請生個別有感情地背誦第一段。
    2.有感情地一齊背誦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
    1.過度:請同學們一起來讀課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滿意的季節(jié)。
    2.從哪里可以看出,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滿意的季節(jié)?
    3.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邊思考邊做記號。
    4.大組交流:
    把你勾畫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5.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
    1.槐鄉(xiāng)的槐花給孩子們帶來了這么多樂趣,大家喜愛它。
    所以當它盛開的時候才會那么滿意呀。
    2.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總結。
    四練習背誦。
    五書寫生字。
    板書:
    3.美麗的槐鄉(xiāng)。
    吃槐花。
    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滿意的季節(jié)。
    別槐花。
    喜愛槐花。
    裝槐花。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句的意思。
    3.理解孩子們快樂的暑假生活,體會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想象情境,感受夏日海灘的美麗景色及孩子們快樂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播放《趕海的小姑娘》這首歌唱的是哪里?(生答海灘)你去過大海嗎?見過海灘嗎?請你和同學們講一講你見過的海灘。
    2.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夏日的海灘》看一看,領略一下夏日海灘的美麗風光。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用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生們交流自己見過的海灘景色,則將學生帶入了文章特定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過渡到對課文的學習,水到渠成,不露痕跡。)。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感受快樂。
    1.(課件播放音樂,師朗讀課文)想一想你聽懂了什么?
    2.下面請你自由朗讀詩文,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提出來。
    3.你有哪些感受與大家說一說。(學生談感受。)(海灘很美,孩子們很快樂)。
    4.這么美麗的海灘,這么快樂的孩子。如果是我們那該有多好哇!下面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把你的感受溶入到課文中吧!(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三、質(zhì)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體會快樂。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nèi)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1)在學生展示朗讀地一小節(jié)時,出示第一小節(jié)的課件。
    教師引導:在他讀的過程中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用你的話把他描述出來。讓學生體會詩歌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夏日海灘美麗的景色??吹竭@么美麗的海灘,你的心情怎樣?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直到全體同學讀好這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
    在孩子們盡情想象后,教師繼續(xù)引導:我們看這些孩子們都做了些什么?當學生匯報:(掘一條長長的小河,堆一道堅固的城墻,再拾來五彩的貝殼,造成美麗的房子、涼亭、假山后。課件出示第二小節(jié)內(nèi)容,并將“掘”“堆”“拾”“造”幾個動詞劃線,請學生把畫橫線的詞換成別的詞,并說一說哪個詞用得好?從而讓學生體會這四個動詞用得生動傳神)仿寫這一段。
    就這一小節(jié),我還設計了幾個說話練習。
    做了這么多游戲,拾了那么多貝殼,如果是你你會拾到什么樣的貝殼呢?請你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說拾來的貝殼是什么樣的?如果是你造的房子、涼亭、假山又會是什么樣的呢?這樣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可謂一舉兩得。
    此刻,學生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海灘玩耍的情境之中,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假如你就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接著讓學生們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體會在海灘上玩耍的快樂。
    4.在學生朗讀第三小節(jié)詩文,教師提問在你讀的過程中哪個詞重讀了呢?(學生會答多么)兩個“多么”抒發(fā)了孩子們怎樣的心情?把這種心情帶到這一小節(jié)。用你的朗讀再次把它表達出來!孩子們?yōu)槭裁锤械娇鞓纺?請你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沉浸快樂。
    1.出示本詩配樂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體會孩子們的快樂。
    2.朗誦詩文。
    (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海灘,想不想做一回詩中的小朋友感受美麗的海灘,體會暑假的快樂呢?下面就請你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五、表達訓練,拓展思維——延伸快樂。
    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使自己感到快樂的活動。
    (同學們,小作者把自己在海灘上玩耍過程中的快樂表達出來了,那么你還在哪些活動中感到了快樂呢,快來說一說。)。
    六、自主作業(yè),遷移能力。
    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在活動中的快樂表現(xiàn)出來。(這是一個開放式的作業(yè),教師應充分的放手,學生既可以畫一幅畫,也可以寫一首小詩感情朗讀,甚至允許孩子們用歌唱或舞蹈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快樂,也許有的老師會認為語文課就應該將作業(yè)落到語言文字上,然而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他們都有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當孩子們從課文中體會到美、體會到快樂時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屗齻儗⑦@種美和喜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表達出來呢?新課程強調(diào)學科間的整合,而我也相信所有的美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他們一定能將詩篇變成流動的音符、將樂曲變成斑斕的畫面,將色彩寫成動人的詩篇。相信我們的孩子,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會還我們一個精彩!)。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二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了解,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1.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2.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太壯觀了!太漂亮了?。?。
    視頻: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又有什么感想?
    (這個瀑布沒有剛才的瀑布雄偉壯觀)。
    師:“其實這兩個短片播放的是同一條瀑布——賽特凱達斯瀑布”
    出示: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你知道這些人在做什么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特殊的葬禮》這一課。
    板書課題。
    看到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誰的葬禮?為什么特殊?等等)。
    二、激發(fā)興趣,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nèi)讀課文。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糾正不正確的讀音,讀得不流利的語句反復練習。
    三、自然感悟、交流。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悟。
    (一)賽特凱達斯瀑布的今昔對比中感受大瀑布消亡的迅速、環(huán)境破壞的嚴重。
    結合重點次與理解。
    昔日: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雄偉壯觀;(板書:雄偉壯觀)。
    今日:逐漸枯竭、無奈的低下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書:逐漸枯竭)。
    (二)賽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的原因。
    人類毫無節(jié)制的用水。
    亂砍濫伐。
    四、擴展:
    師:假如你是菲格雷總統(tǒng),在這個葬禮上,將對著巴西人民演講,你會怎么說?
    五、自學生字。
    調(diào)動學生動腦識字,逐步掌握識字方法。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三
    2、憑借課文第2自然段,學習作者如何把看到的事物寫具體;。
    3、在美的熏陶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預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為大家介紹你知道的,我國美麗的地方。
    2、揭題《五彩池》。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疏通難點詞語。
    2、自由朗讀課文。
    (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下你對五彩池的印象)。
    三、細讀文本,感受美麗與神奇。
    找出文章中具體描寫五彩池的一個段落。
    1、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喜歡的地方自己多讀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生反饋:
    (那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從中你讀出了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
    (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
    感知一畝和一丈,并體會觸覺在寫作中的作用。
    (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水池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輝。)。
    對比兩個句子,體會作者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地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朗讀指導,并體會五彩池的形狀奇特,理解省略號的作用。
    3、總結在本段中作者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4、齊讀第3自然段,劃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有些水池的水還不止一種顏色,上層是咖啡色的,下層卻成了檸檬黃;左半邊是天藍色的,右半邊卻成了橄欖綠;可是把水舀起來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個樣,什么顏色也沒有了。)。
    探討朗讀技巧,如何讀出變化來。
    5、研讀第四自然段,探討五彩池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
    給出一定的詞語,學生嘗試概括大意。
    四、總結。
    1、將優(yōu)美的詞、句抄寫在課文插圖里。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四
    1.讓學生主動與人交流、結為朋友。
    2.培養(yǎng)學生勇于發(fā)言,積極參與討論,與人溝通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勇于展示自我,與人相處、合作共事的精神。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法指導:
    完成活動一、交友之道。
    1.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教材,教師將全班同學分為6-8個小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詩歌、、典故、成語故事、經(jīng)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組。
    2.小組內(nèi)分工,組長將搜集材料的任務分配到成員,搜集時間一周。
    3.小組內(nèi)整理搜集的資料,形成手抄報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內(nèi)展示。
    4.學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動二。
    1.班委會或語文學習組長策劃活動,設計好活動的名稱、組織形式、小組設置分工、主持人、場地布置、實施過程。注重設計好細節(jié)、設計好后請語文老師過目,征求意見。
    2.設計邀請卡,學好邀請詞。針對不同學科不同性格的老師寫上有針對性的邀請詞、語言要有禮貌、有感染力。
    3.組員要圍繞“自我介紹”擬好發(fā)言提綱,反復練習,小組內(nèi)交流改進。
    4.活動舉例,展示交流。
    5.活動后教師點評,小組及個人總結反思提高。
    學法指導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為“我”與眾不同,因此,要著重寫出這個“不同”來。首先要寫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先整體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態(tài)、服飾。再重點抓住一兩個與眾不同的個性來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寫出“我”的內(nèi)在性格。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個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結交一個好朋友能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學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詩詞。
    (1)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歐陽修)。
    (2)說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須。(唐張籍)。
    (3)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5)丈夫會應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論。(唐張謂)。
    (6)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唐李賀)。
    (7)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晉傅玄)。
    2.學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誼應當是不朽的?!偬乩罹S。
    (4)真誠的友誼好像健康,失去時才知道它的可貴。——哥爾頓。
    (5)友誼!你是靈魂的神秘膠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會性的連接物!——羅布萊爾。
    (6)在無利害觀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誼的另一要點?!鍋?。
    3.學生展示搜集的真誠的友誼。
    (1)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2)抗戰(zhàn)老兵歐興田,生為戰(zhàn)友守墓,死與戰(zhàn)友同眠。
    抗戰(zhàn)時歐興田和戰(zhàn)友們訂立了一個生死約定——“誰要是活下來就要為死去的戰(zhàn)友守陵!”最終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難。1981年12月,歐興田離休,回到了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尋找烈士遺骨,把包含同班戰(zhàn)友在內(nèi)的2400余具烈士的遺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牽頭籌建的烈士陵園里。1991年春,歐興田和老伴一起住進了陵園,從此不曾離開。20xx年3月,歐興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園里。今年3月26日,這位抗戰(zhàn)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歲。臨終前他把看護烈士陵園的接力棒交給自己的孫子歐陽,并特別交代家人:生為戰(zhàn)友守墓,死與戰(zhàn)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園里。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五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能根據(jù)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正方體。
    正方體,彩筆。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jù)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fā)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jù)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三)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搭一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習三。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六
    多媒體課件。
    讓同學們試著計算兩位數(shù)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豎式計算),并讓同學們說出各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進位次數(shù)不同。)。
    出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
    出示課本第15頁圖片,讓同學們認識這些動物,并引導學生回答這四種動物分別屬于哪個種類。
    接著讓同學們看圖下面的《中國部分動物種數(shù)統(tǒng)計表》,試著分析。教師讓學生試著講解“已知種類”、“中國特有種數(shù)”以及“瀕危和受威脅的種數(shù)”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滲透保護動物的思想,讓同學們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讓同學們試著從15頁的《中國部分動物種數(shù)統(tǒng)計表》找出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頁上面的簡化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觀察統(tǒng)計表。
    由學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種)。
    再讓同學們不用筆算,是這估計一下結果是多少?(教師指導估算的方法。)。
    再讓同學們用筆算計算出,讓一名同學上黑板列式計算并點評。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寫“答”。并根據(jù)學生計算的實際情況做單獨指導。
    讓同學們先估算、后用豎式計算第16頁“做一做”第1題。
    65+7839+8667+9543+88。
    教師巡視,并對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給與提示與解答,特別是不要忘了進位,計算要認真……。
    著重提示計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的方法,滲透估算的思想。
    1。第16頁“做一做”第2題(用豎式計算);
    2。練習四第2、3題。
    98。
    +215。
    ————————。
    123。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七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時節(jié),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一次越野比賽,現(xiàn)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xiàn)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么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顒又写_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靠近哪個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距離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內(nèi)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xiàn)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jù)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八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認識萬以內(nèi)的數(shù),是學生認數(shù)范圍又一次擴展。全單元的內(nèi)容包括一千到一萬間各數(shù)的認、讀、寫,大小比較,相應的口算與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教材在編寫時充分考慮了以下一些問題:
    1、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認數(shù)經(jīng)驗,運用學具引導學生主動地認、讀、寫整千數(shù)。
    (1)從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引入新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
    教材首先出示一幅體育館的照片,并告訴學生:這座體育館大約能坐一萬人。“一萬”是學生未曾學過的數(shù),教材希望這個情境能激起一萬有多大、一萬怎樣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一萬等疑問,引起學生繼續(xù)認數(shù)的愿望。
    (2)利用教具和學具幫助認識整千數(shù)及一萬,擴展數(shù)位順序表。
    (3)及時安排口算。把認數(shù)與口算密切結合在一起能促進學生對數(shù)意義的理解。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獲得的基礎知識。
    2、科學地安排非整千數(shù)認、讀入寫的教學。
    (1)由一般到特殊、從形象到抽象合理安排。
    (2)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
    3、在開放情境中教學比較數(shù)的大小。
    (1)由一般到特殊、從形象到抽象合理安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數(shù)數(shù)、操作、計算、解決問題等活動,認識萬以內(nèi)的數(shù),知道計數(shù)單位“萬”,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知道萬以內(nèi)的數(shù)的`組成和含義,正確口算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以及整千數(shù)加整百數(shù)與相應的減法,能靈活的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2、進一步體會十進制計數(shù)法的基本特點,加深對數(shù)的意義、數(shù)的表示方法以及數(shù)的大小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提高用數(shù)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重點:
    認、讀、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會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粫嬎阏?shù)加、減整千數(shù),整十數(shù)加整百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
    體驗萬以內(nèi)這些較大的數(shù)的實際含義,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課時劃分:
    5課時。
    認識整千數(shù),1課時。
    認識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2課時。
    比較數(shù)的大小,1課時。
    練習三,1課時。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九
    教學內(nèi)容:
    教材有關成數(shù)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事物,經(jīng)歷認識成數(shù)、解答有關成數(shù)實際問題的過程。
    1、了解成數(shù)的含義,會解答有關成數(shù)的實際問題。
    2、對成數(shù)問題有好奇心,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成數(shù)與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關系。
    教學難點:
    解決有關成數(shù)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商業(yè)上與百分數(shù)有關的術語是折扣,你知道農(nóng)業(yè)上與百分數(shù)有關的術語是什么嗎?
    農(nóng)業(yè)收成,經(jīng)常用成數(shù)來表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成數(shù)的相關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jīng)歷過程。
    1、成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十。二成呢?三成五呢?(學生交流)。
    2、除了農(nóng)業(yè)上,你還在其它地方見過成數(shù)嗎?舉例說說。
    (工業(yè)生產(chǎn)、在旅游業(yè)等說出實例)。
    3、成數(shù)與折扣相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材第9頁例2。
    學生交流理解題意。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老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生。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對于學生的解法不強求統(tǒng)一,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課堂練習。
    第9頁做一做。
    四、課末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2、某水泥廠5月份銷售水泥875噸,比4月份減少二成。4月份水泥銷售量是多少噸?
    板書設計:
    成數(shù)。
    幾成就是百分之幾十。
    二成就是20%三成五就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