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優(yōu)秀17篇)

字號:

    教案的設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教案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熟悉、背誦課文。
    2、簡單了解荀子生平。
    3、學習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課文闡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
    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生活實例,用語言表達對人的啟發(fā)中“言”與“行”的看法。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荀子的生平。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策略說明。
    一、交流信息。
    揭示課題。
    1板書:言行一致,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個詞的?
    2引出中國古代有個名叫荀沅的人就在《口能言之,身能行之》中提出類似的現(xiàn)象。
    板書: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1齊讀板書。
    交流各自理解。
    2齊讀課題后交流有關作者的資料。
    用成語作引子導入本課的主題。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情況。
    二、學習課文。
    理解內(nèi)容。
    1過渡:那么荀子是怎樣說的?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2提問:荀子根據(jù)什么標準,把人分成幾個階段?對這幾種人分別采取什么態(tài)度?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學課文。
    2集體交流。
    3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獨立閱讀淺顯文章的能力。
    創(chuàng)新機會,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悟。
    三、熟讀背誦。
    增加積累。
    1誰能看著板書,把課文背出來?
    2請各學生嘗試。
    1準備試背。
    2積極參與。
    設置鋪墊、降低難度,使學生參與,應當完全背誦積累。
    四、送你兩句話。
    板書荀子的兩句話: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1抄錄。
    2齊讀并試背。
    增加學生的文化積累。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認識“彳、亠、忄”3個偏旁,會寫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題引疑。
    1.點3~5名學生作自我介紹。
    2.板書課題《大還是小》,啟發(fā)學生看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通句子,要把語句讀正確,注意停頓。
    3.檢查學習效果。
    三、嘗試自主識字,識字讀文。
    1.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2.指名讀,開火車讀。
    3.認識新部首“彳、亠、忄”。
    4.小組合作學習。
    5.積極發(fā)言。
    6.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展示生字:自、己、衣。
    2.分析字形,范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1.談談本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知識。
    2.布置作業(y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展示圖片及課文內(nèi)容。
    二、合作探究,細讀體悟。
    1.提出問題:文中的小朋友,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又覺得自己很小?
    2.組織交流,指導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式讀書。
    3.出示課件,分男女生分別朗讀小朋友覺得自己很大和很小的句子。
    4.分小組朗讀。
    三、自由暢談,擴展思維。
    1.夸夸文中的小朋友。
    2.說一說:你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小。
    四、明理導行,課堂總結。
    1.教師引導學生明白:我們覺得有時候很大,有時候很小。這是一種正常的想法。因為在我們的力量范圍內(nèi)有些事能做到,有些事做不到。但是我們能做到的事,我們要盡量去做,不給長輩增麻煩。
    2.小結:我們現(xiàn)在能做到哪些事?哪些事現(xiàn)在做不到?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三
    中國大學網(wǎng)。
    精彩在“我”,真我,真朋友。
    桃李歲歲花開花落博海泛舟夢夢成真22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
    4、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領悟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以及從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領悟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以及從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背誦古詩導入。
    1、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古詩?同學們在課外又學會背誦了哪些古詩?現(xiàn)在請同學們背誦自己喜愛的古詩。
    2、大家背誦的古詩中,有沒有宋代詩人陸游的詩呀?
    二、學習《冬夜讀書示子聿》。
    1、簡介陸游。
    2、解題,釋題。
    示:指示、訓示。子聿:陸游的小兒子。題意:用冬夜讀書生發(fā)的感想來教育兒子子聿。
    3、初讀指導。
    4、理解前兩行詩句。
    學問:讀書學習。無遺力:不遺余力。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
    5、讀第二行詩,理解詩意。
    始:才。青少年時代花的工大,往往要到年老時才取得成就。
    6、理解第三、四行詩句的意思。
    終:到底,畢竟。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躬行:親自實踐。
    7、說說第三、四兩行詩的意思。
    8、體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
    9、指導朗讀,體會古詩的思想感情。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地朗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2、背誦這首古詩。
    二、學習《觀書有感》。
    1、按自學提綱自學古詩。
    a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b、助字典或聯(lián)系詩句理解詞語“鑒”、“徘徊”、“渠”、“如許”等,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c、記下不懂的問題。
    2、邊聽邊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鑒:鏡子。徘徊: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詩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閃耀浮動。渠:它,措方塘。如許:如此。
    3、理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思。
    三、由學生推薦課外自學的古詩。
    1、分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詩。
    2、請二至三名同學當小老師,向全班同學推薦古詩。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默寫古詩。
    23學與問。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fā)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體會真理。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fā)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23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2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疑團殿堂日新月異好奇強健探求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fā)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chǎn)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沈括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nèi)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什么。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情感和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由“文字”引出課題。
    1、板書“文字”。問: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嗎?
    2、還記得以前學過的課文《石頭書》嗎?除了石頭,大自然中還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揭示課題。
    二、自學課文。
    要求:
    1、讀通、讀順課文。
    2、勾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為課文題目。
    三、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分節(jié)朗讀課文。正音,評議。
    2、交流字詞的意思。
    鐵砧星座羅盤……。
    3、說說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為課文題目?
    四、引導學生琢磨體味重點句子,體會從小怎樣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1、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舉了哪些例子說明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對人類的作用,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勾畫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如:“飛行員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征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睆倪@句話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飛行員可以根據(jù)砧狀云的位置預測到雷雨,及時避開它,從而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3、朗讀課文2-6自然段。概括主要內(nèi)容。(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別方向,觀察氣象,了解歷史的滄桑。)。
    4、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多的好處,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
    (1)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想一想。
    (2)指名說一說。
    (3)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單元內(nèi)容,導入新課。
    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圍繞“高尚”這一主題,學習了哪些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質?(學生自由回答,可以是一個人物的一種品質)。
    師:這些人物中有的像周總理這樣的偉人值得我們尊敬,有的像桑娜、看林人這樣平凡的人也值得我們尊敬。(板書:尊敬)你認為還有哪些人值得我們尊敬?(學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尊敬普通人》。(板書:普通人)。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
    2、檢查朗讀,糾正學生的讀音,并交流預習中畫出的好詞佳句及生詞,交流文中破折號的作用。
    3、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文章主要內(nèi)容。
    三、質疑問難,合作討論。
    1、分小組再讀課文,互相檢查閱讀情況,在讀中遇到的問題能解決的小組內(nèi)自行解決,不能解決的記下來班內(nèi)交流。
    2、在預習及互讀中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者是難理解的句子?提出來全班交流。
    四、深入閱讀,體會感情。
    1、自學的提示要求:
    (1)思考:我們?yōu)槭裁匆鹁雌胀ㄈ?這些普通人有什么特點?
    (3)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綜合出有價值的討論。
    學生默讀文章,獨立思考,在書的旁邊做相應的批注。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內(nèi)將自己讀書的感受,理解提出來,小組內(nèi)共同探討。
    3、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注意指導小組內(nèi)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
    五、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在文章中有“……”,它的作用是什么?(還有很多的普通人也值得尊敬)。
    2、課堂小練筆:除了作者寫的這些普通人,生活中我們還應該尊敬那些普通人?模仿課文自己寫一寫。(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從他們身上找到值得你尊敬的地方,要合情合理)。
    3、學生自由寫。
    4、全班交流。
    六、總結:
    師生互相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五
    一般常態(tài)教學目標:
    通過“讀—述—析”的形式,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學習先作分析再下結論的說理方法。
    基礎知識積累目標:
    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器、用、惡、妖等),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設計:
    口語訓練的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行”應該包括哪些內(nèi)容|?
    寫作訓練的設計:
    把本文改寫成一篇現(xiàn)代漢語的議論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交流其預習作業(yè):查找關于荀子的資料。
    二、自讀課文: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課文。
    2、交流互答自讀中的困難、
    3、梳理積累重要的實詞。
    三、復述課文:
    請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本文(先小組講述再抽選講述)。
    四、請學生思考、討論:(1)作者將“言”和“行”的表現(xiàn)分成了幾類?(明確:四類)。
    一、能言、能行。
    二、不能言、不能行。
    三、能言、不能行。
    四、言善、行惡。
    (2)對這四種情況作者分別是什么態(tài)度?(請分別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敬、愛、任、除。
    (3)我們很容易看出作者對“能言、能行”者的贊美和“言善、行惡”者的厭惡,那么另外兩種人作者是否全盤肯定或者全盤否定呢?為什么?從中你明白了什么?(學生討論交流)(明確:辨證的看事物,取長補短)。
    五、口語訓練:說說荀子認為“言”和“行”應該是怎樣的關系?你如何認為?
    結合日常生活:說說文章中的道理。
    六、熟讀、背誦本文:品味本文“先分析再下結論”的說理方法。
    七、作業(yè):
    推薦閱讀荀子的其它文章:《勸學》體會荀子議論性文章的嚴密結構和有力論證。
    完成“抄、釋、譯”作業(yè)和練習冊。
    附:電子課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荀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谘陨?,身行惡,國妖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六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時”“候”“覺”等11個生字,會寫“自”“己”“衣”3個生字。掌握3種偏旁“彳”“亠”“忄”。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要學會正視自己,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很大,什么時候自己又很小。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所學生字,能夠按筆順準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每天早上爸爸媽媽送你們上學的時候,當你們看到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自己來上學,有沒有很羨慕呢?(生答:有)。
    2.師:那個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樣大多好啊!)。
    3.師:為什么呢?(因為我再大一些,爸爸媽媽就不用每天辛苦送我上學了。)。
    4.師:有一個小朋友啊,他也和你們一樣,有時候能自己系鞋帶、穿衣服時,他覺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時候呢,夠不到按鈕、害怕打雷時,他又覺得自己很小。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小朋友吧!
    二、看圖讀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課文生字詞,多讀幾遍。
    2.讀一讀,標出自然段序號。
    3.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結合插圖說一說。)。
    4.不明白的地方用橫線畫下來,并向老師請教。
    三、動動腦筋,學習生字。
    1.看拼音讀詞語。(課件出示重點詞語)。
    2.課件出示課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
    3.認讀這些生字,并給這些生字找朋友。(口頭擴詞練習)。
    4.巧識字形。
    (1)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字的字形嗎?
    (2)四人小組討論識記方法。(鼓勵學生結合字形和字義巧識巧記。)。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你是如何記住的,匯報交流識記方法。
    (比一比:己—已自—目)。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本課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2.出示課件“圖圖上小學了”。
    3.師:同學們,圖上這個孩子叫圖圖。你們看一看,圖圖在做什么?
    4.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然后看圖說話。
    5.師:圖圖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時候呢,他又覺得自己很小。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再看一看課文,找找原因吧!
    二、學習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思考問題。
    2.指名回答。
    (1)文中一共講了幾件事?(4件事)。
    (2)“我”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自己穿衣服、系鞋帶)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小?(夠不到按鈕;聽到雷聲喊媽媽。)。
    (3)為什么“我”希望自己不要長大?預設:(長大后,父母會漸漸變老……)。
    (4)為什么“我”又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引導學生從長大后能自己做或幫助父母做很多的事等方面作答。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交流合作解答疑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什么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小?(學生自由交流,發(fā)言)。
    三、指導寫字,體驗成功。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采取多種形式認讀。
    2.自主記憶生字。
    3.仔細觀察生字書寫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好看。
    4.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個別難寫的字。(學生自由練寫,師針對個別指導。)。
    [教學板書]。
    10大還是小。
    大小。
    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夠不到按鈕,聽到雷聲喊媽媽。
    不要長大,快點長大。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七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會認“目”1個偏旁。
    3.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的跌宕起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之情,讓學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2.師: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遠足了。你們知道遠足是什么意思嗎?(去很遠的地方旅行)。
    3.師:走!我們現(xiàn)在悄悄地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噓,大家趕快悄悄打開課本,看看明天要遠足的同學們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課文呀!自己大聲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拼音朋友來幫忙。把生字在文中畫一畫哦!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學生自由舉手朗讀,指名讀)讀得真好,我還想聽,我們一起讀好嗎?(全班齊讀課文)。
    三、動動腦筋,自主識字。
    1.看拼音讀詞語。(課件出示重點詞語)。
    2.分類識字:
    (1)“才”“白”獨體字,注意筆順。
    (2)“明”“的”是由哪幾個“好朋友”組成的?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并組詞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學海拾貝,復習舊知。
    2.鼓勵學生自由舉手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二、學習詩歌。
    1.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出示第一節(jié),女生朗讀。思考問題:
    (1)有一個孩子遠足前翻來翻去睡不著,為什么?
    (2)哪一句最能體會到那個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跟大家說一說。(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
    3.老師指導朗讀“翻過來,唉——睡不著。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翻過去,唉——睡不著。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學說的,那么潔白柔軟嗎?”讀出好奇的語氣。
    4.請孩子們自由讀一遍。女生讀第一節(jié),男生讀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齊讀。
    [教學板書]。
    9明天要遠足。
    睡不著?!鞣N顏色。
    云——潔白柔軟。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八
    【單元綜述】本單元主要講述了秦漢時期的歷史。它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初步建立、發(fā)展和大一統(tǒng)時期,第三單元在整個中國古代史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秦漢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第一次發(fā)展高峰,也是中國封建政治、經(jīng)濟制度奠基的時代,還是中外文化交融、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科技文化輝煌的時代。對后世及世界文明有深遠影響。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了解秦的統(tǒng)一及其作用、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等史實,認識到秦皇漢武對我國歷史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2、了解冒頓統(tǒng)一蒙古草原、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等史實,認識到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歷程,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等能力。
    過程與方法:
    補充大量的歷史史料、圖片、歷史典故、視頻等資料,結合課本資料,引導學生多方面感知歷史,通過對歷史材料的閱讀、理解和歸納,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歷史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由秦漢時期的昌盛認識到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重用人才是國家強盛的重要因素。
    2、由秦漢時期和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認識到少數(shù)民族和邊疆地區(qū)在我國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
    3、由昌盛的秦漢文化成就認識到當時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學情分析】學生雖然有前面的基礎了,但了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即要給接受能力好的學生傳授以更多知識,也要照顧基礎較差的學困生。
    【教學重點】秦的統(tǒng)一及其作用;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冒頓統(tǒng)一蒙古草原;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地動儀;佛教、道教在我國的傳播情況和《史記》。
    【教學難點】焚書坑儒、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秦亡前后,項羽和劉邦所領導的戰(zhàn)爭性質的變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確理解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正確認識絲路文化內(nèi)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張衡制造地動儀涉及的科技名詞和物理學原理;宗教得以傳播的原因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情境導入法:利用生動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圖片分析法:使用相關圖片,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察、分析歷史圖片,掌握一定的圖片分析方法。
    問題教學法:通過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學案導學法:運用導學案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分為課前預習、課上探究和課堂鞏固練習三個部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實施】。
    第9課-第15課共7課時。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九
    一,習作要求。
    “據(jù)古巴《起義青年報》9月29日報道,一群憨態(tài)可掬的小鴨子正在鴨媽媽的帶領下漫步在溫哥華街頭。突然,幾只小鴨子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機時刻,鴨媽媽沉著冷靜,向巡警求救,并帶領他們趕到出事地點。巡警從下水道中撈出了將要被沖走的小鴨子,目送它們搖搖擺擺地上路了?!保ㄕ浴秴⒖枷ⅰ?001.10.9)。
    根據(jù)上面的圖片報道,進行合理想象,然后寫一個故事,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下面的一組圖片。這些圖片告訴你們什么?(在播放圖片的過程中,教師做簡要的介紹。學生總結:人與動物相處得十分和諧,幸福?。┦堑?,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動物的陪伴,人與動物之間也發(fā)生了許多或是感動的,或是有趣的事。
    (二)明確習作要求。
    認真觀察這張圖,你看到了什么?通過這個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
    生
    生
    生
    3、這是一幅人和鴨子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友好相處。
    師:大家說的多好啊,這是一幅有趣的圖片,繁華的大街上出現(xiàn)了一排小鴨子,讓我們都覺得特別驚奇。那么他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在街頭,他們又有怎樣的經(jīng)歷呢,讓我們一起看書第133頁關于這則圖片的報道。(大屏幕出示報道的內(nèi)容,指名讀)師:看了這篇報道相信大家已經(jīng)明白了,這可是一件的的確確發(fā)生過的真實的故事。報道介紹的很簡單,但是我們相信,這個小鴨子得救的過程一定是個不簡單的故事,今天我們就根據(jù)圖片的報道,發(fā)揮我們的想象,來寫一寫這個故事。(板書:看圖作文)同學們先看這篇習作的習作要求:
    1、根據(jù)上面的圖片報道,進行合理想象,寫一個故事,2、故事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
    (三)寫什么,如何寫。
    (敘事性的文章要寫清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經(jīng)過:鴨媽媽怎么求助?巡警怎么救?
    結果:小鴨子得救后,鴨媽媽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下面就請同學們根據(jù)這幾方面,對故事進行合理的想象,并想辦法把你的故事內(nèi)容講的具體一些,想好后也可以與你們小組的成員交流一下,為了便于一會發(fā)言,老師建議大家把你的猜想適當?shù)脑诒咀由蠈憘€提綱或記上關鍵詞。學生自由想象,小組討論。指名回答。(學生說的是故事的梗概,也算是習作的提綱,學生說的時候要把起因、經(jīng)過、結果都說全,其他同學對他說的進行評議,評議的出發(fā)點是想象的是否合理;是如何把內(nèi)容寫具體,還可以怎么寫?)(師在此處重點指導要把內(nèi)容寫具體,感情寫真實要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
    聽了同學們的猜想,我們已經(jīng)把故事想象的很合理,很生動了,但我們每寫一篇文章都應該表現(xiàn)一個中心,我們在寫一篇文章也應該做到詳略得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你覺得這篇文章想告訴我們的中心是什么呢?你想詳寫哪部分內(nèi)容來表達這個中心呢?(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動物間濃濃的親情。)。
    師:大家說的非常有道理,對于這篇文章,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寫作的角度。待會在寫的時候你覺得在哪個地方詳寫可以突出你自己對這件事的想法就在哪個地方詳寫,其他的可以略寫,寫文章要做到詳略得當。任何文章都應該有個題目,好的題目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篇文章的題目你想好了嗎?(學生說題目的時候引導學生說說為什么會想到這個題目)。
    (四)例文引路,寫草稿。
    現(xiàn)在相信大家都選好了自己作文的題目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寫出更出色的作文來。在動筆之前先看一篇老師帶給大家的習作,看看在寫作方法上有沒有你值得借鑒的地方,是否會給你帶來一點啟示。(師讀例文,學生簡單評議有什么地方可以借鑒學習)。
    下面就動筆把你想寫的寫出來吧!
    (五)找?guī)酌瑢W讀習作,其他同學找出這些同學哪些優(yōu)點及不足,幫忙改正。(從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及用詞準確上進行指導修改。)。
    四、板書設計。
    看圖作文。
    動作描寫。
    環(huán)境描寫內(nèi)容具體。
    語言描寫。
    心理活動。
    神態(tài)描寫。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
    三、運用表達。(共38分)。
    1、本學期你一定讀了很多課外書,其中一本是《》,書中的主人公是,這本書給你的啟示是:。(2分)。
    2、仿照例子接著寫句子。(2分)。
    例: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了,她攜著神奇的花籃,把五彩的鮮花撒向人間。
    秋姑娘。
    冬姑娘。
    3、請選用合適的詞語填空。(3分)。
    不僅就會由于如果所以而且。
    ()激光發(fā)光方向集中,()特別亮,最亮的比太陽還要亮一百億倍。()讓眼睛對著激光看,()造成嚴重的后果。這個特別之處引起了軍事家的注意。正在研制的激光槍()能使人的眼睛受到嚴重傷害,()還能灼傷人體。
    4、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一段話。(共6處錯誤,3分)。
    今年,我們學校開展了爭當“朗讀之星”。上個星期,學校已經(jīng)即將公布了第三批“朗讀之星”名單。我班的尹棟同學三次連續(xù)榜上有名。同學們都夸耀他。而且他絲毫一點也不驕傲。
    5、加標點。(3分)。
    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6、習作。(25分)。
    仔細觀察漫畫,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
    可以編寫童話故事,可以寫由這幅漫畫聯(lián)想。
    到的生活中的故事。題目自定。要求文通字。
    順,主題明確。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一
    一天,鴨媽媽帶著幾只小鴨子出去覓食,但是有一條公路橫在了面前,汽車還比較多。鴨媽媽只好帶領小鴨子們橫穿公路,它先搖搖擺擺地走上公路,‘嘎嘎’地大叫著,時不時還跺跺地面,一副焦急的樣子。過了一會兒,汽車這種在小動物眼里的鋼鐵怪物竟被一只鴨子所‘征服’,可還是有一些汽車鳴笛表示不滿。這時鴨媽媽轉向汽車,好像鞠躬似地彎下脖子,眼中仿佛露出期盼和歉意的神情,似乎在說:“對不起,謝謝你們,我們馬上就好!”鴨媽媽走下公路,迅速將小鴨子們領上馬路,‘嘎嘎’地叫著,好像又在感謝司機們。這時沒有汽車鳴笛聲,司機們都耐心地等待鴨子們橫穿馬路。忽然‘嘎’地一聲叫,一只小鴨子掉進了下水道中,鴨媽媽快速地扇動著翅膀,焦急地向下水道奔去,小鴨子可憐地在下水道里掙扎著,小嘴兒嗚嗚地嘟著。其它小鴨子也跑過來,鴨媽媽卻大聲叫了一聲,用翅膀撲趕小鴨子們,原來它是不想讓更多的小鴨子落水。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二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抄寫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4、練習續(xù)寫課文。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練習續(xù)寫課文。
    課前搜集資料、課件。
    兩課時。
    一、出示課題、解題。
    1、窮人是什么意思?(窮苦的人)看著這個課題,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2、為了解開同學們的疑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篇課文的作者和當時的時代背景。
    3、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
    教師和學生共同了解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4、師:托爾斯泰晚年時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窮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鄰居西蒙病死后,主動收養(yǎng)了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3、抽生檢查讀書情況,并正音。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三、自讀課文,理解文意。
    1、窮人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寫了哪些窮人?課文哪些內(nèi)容描寫了他們的窮?
    同學們讀課文,完成填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四、抄寫生字詞。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三
    我家養(yǎng)有三只小鴨。每天清晨上學前,我就把小鴨放養(yǎng)在門前的那條河里。出了籠子的小鴨拍扇著翅膀飛快地向水里游去,我高興地回家拿米飯喂小鴨。我來到河邊,剛把碗放下,我家的小鴨吃便飛到我的身邊來搶食,鄰居家養(yǎng)的八只小鴨也來搶吃,不一會兒,11只小鴨就把滿滿一碗米飯吃光了。小鴨吃飯有一個特點,要把飯放到水里才它才吃。
    小鴨那白而帶黃的絨毛,摸上去是軟綿綿的,當你把它抱起,它就害怕地嘎嘎地叫。小鴨的腳像楓葉,能當小漿用,小鴨就是靠這“小漿”在水里游泳的呢。
    有一天,我奶奶把小鴨趕回家時,我看見有一只小鴨的腳軟了,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我傷心極了,便把那只小鴨抱起來,放進它住的籠子里,奶奶拿飯去喂小鴨時,那只腳軟的小鴨不再像平時那樣搶東西吃了,而是懶洋洋地睡在一邊。我馬上拿來今天抓的小魚和小蝦,放在手掌上喂那只小鴨,小鴨很快吃飽了。喂飽小鴨后,我去問媽媽,說:“媽媽,有一只小鴨腳軟了,有什么辦法嗎?”媽媽不緊不慢地說:“有,你含一口酒噴灑在小鴨的身上,它就會好了?!蔽野丫坪谧炖铮讨鴽_天的酒氣,嘟著嘴,把酒噴在了小鴨的身上。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四
    說起小動物,我養(yǎng)過很多:小狗、金魚、小雞等好幾種動物。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數(shù)小狗“黑皮”了!
    在20xx年四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外面玩。突然發(fā)現(xiàn)垃圾桶上面有一個紙箱。便把它搬下來看看,只見里面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抱到燈底下一看,才看清原來是一只小狗,一身黑乎乎的毛,怪不得剛才看不清。這小家伙比一個易拉罐大不了多少,估計出生一個星期都不到吧??粗@只可憐的小狗,我萌生了把它帶回家養(yǎng)的念頭。抱著紙箱回家一問,老爸老媽居然同意了!我們趕緊找來報紙墊在地上,把它從箱子里抱出來喂了點奶喝。不一會,小家伙就睡了。我連夜給它起了名字,叫“黑皮”
    在我們一家人的精心呵護下,黑皮熬過了剛出生的幾個星期。轉眼間就已經(jīng)兩個月大了。放暑假了,我騰出了很多時間陪“黑皮”下樓玩。
    有一次,我?guī)鋈ネ?。碰上了一只叫“豆豆”的狗,兩只狗一見面,先互相嗅了嗅。然后二話不說,就打了起來。你打它一爪子,它打你一爪子。互不相讓。最后居然在地上開始邊滾邊打。這時候,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現(xiàn)了?!岸苟埂蓖蝗粌春莸慕辛艘宦暎@一下可把“黑皮”嚇壞了,一下子跑出去三五米遠。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轉眼間,一個暑假過去了。開學了,我媽媽為了不影響我的學習,也為了“黑皮”好。把它送到了鄉(xiāng)下。為此我還痛哭了幾場。最后我明白了媽媽的用意。慢慢適應了“黑皮”不在的日子。
    我不知道黑皮現(xiàn)在怎么樣了,但“黑皮“帶給我的一切,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都被我深深的記在了心里。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4、正確、規(guī)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
    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番茄盲童天使清脆蔬菜捐獻親戚忙碌
    5、再讀書。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ハ嗵魬?zhàn)。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茄:上下結構,注意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還有“蔬”字。
    艱: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還有“碌、脆、捐”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番茄太陽”》(齊讀課題)
    番茄,太陽,太陽,番茄,這是一個怎樣的奇妙組合呢?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去感悟。
    二、精讀感悟,合作探究。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BR>    (2)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3)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3、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二指明明的笑臉三指盲童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5、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6、交流,可能有以下答案:
    (1)雖然失明,卻是個美麗的女孩。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來像個天使。
    (2)活潑開朗,愛笑,笑聲感人。
    出示:每次從菜場經(jīng)過都能……特別愛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也在旁邊笑。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陽?!?BR>    明明咯咯的笑聲……追著人走。
    看著她的笑臉……“番茄太陽”。
    那個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臉。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態(tài)度。]
    (3)機靈聰明的孩子,充滿好奇。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嗎?”
    明明好奇地問……
    她問我許多奇怪的問題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4)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出示:我彎下腰……給你,好不好?”
    [讀好這句話,感悟明明的關愛他人。]
    7、那么明明給我?guī)淼氖鞘裁茨?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可能會有以下答案:
    (1)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溫暖)
    (3)看著她,讓人隱隱心疼。(喜歡)
    (4)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線,帶給了我許多快樂。(快樂)
    (5)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感動)
    三、小練筆
    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想說什么?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勸學》這首古詩的學習,體會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3、在識字、寫字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識字與寫字的方法。
    4、認識10個生字,會寫更、書、勸、學、首、遲、發(fā)7個生字,掌握一個新部首。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要求會認的字,會寫7個要求會寫的字。學會新部首。
    2、在識字、寫字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識字與寫字的方法。
    教學準備:
    1、關于讀書、學習的名人名言。
    2、生字卡片。
    3、學生提前查閱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以及顏真卿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大家進入學校,每天都在讀書、學習,大家知道關于讀書、學習的名人名言嗎?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師也找到了一些這們的名人名言。出示:學而不厭;天才出于勤奮;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學過書法的同學都知道,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書法家,他創(chuàng)造的書法具有雄偉剛勁、大氣磅礴的獨特風格,被稱為顏體。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他所有的這些成績都來自于他從少的.勤奮好學,后來他把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會寫了出來,為后人留下《勸學》這首詩。
    二、朗讀古詩,初步體會詩意。
    1、教師示范讀詩,詩的節(jié)奏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教師領讀。
    3、學生自由讀詩。
    4、個別學生讀詩,教師糾正字音。
    5、學生齊讀古詩。
    6、學生自由讀詩,同時找出要求會寫的字。
    三、在文本中學習要求會寫的字。
    2、學習學:朗讀詩的前兩句。
    3、學習更:指導發(fā)音。
    4、學習書:前兩句詩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燈夜讀,早上雞叫就要起訂讀書。
    5、學習發(fā):發(fā)是多音字。
    6、學習首。
    7、學習遲:后兩名詩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時期不勤奮,等到白頭時再想學習,恐怕已經(jīng)晚了。
    8、認讀要求會認的字:學習燈讀勤悔。
    四、再讀古詩,感情詩意。
    詩的用意是勉勵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虛度光陰。
    五、背誦古詩。
    六、鞏固生字。
    1、送字寶寶回家。將詩文抄在黑板上,學生將生字卡片貼到正確的位置。
    2、多音字練習。
    3、字理識字練習。
    出示道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練習講述。
    七、課后作業(yè)。
    熟練背誦古詩。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七
    1、熟讀、背誦古詩,感知大意。
    2、認識13個二類生字,會寫7個一類生字。
    3、處理課后練習,積累詞語。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的方法識記一類生字,正確書寫一類生字。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感悟詩中大意,學習文中二類生字。
    一、導入。
    在宋代有一個人叫范成大,與尤、楊萬里、陸游合稱“四大家”。他很有才氣,多次做官,他常常寫一些描寫農(nóng)村風俗的詩。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帶農(nóng)忙的時候,他來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黃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麥也到了揚花授粉的階段,油菜花多數(shù)都已經(jīng)謝了,可是卻不見人影,原來人們在大忙的季節(jié)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飛過??吹搅舜饲榇司埃娙朔冻纱髮懴铝恕断娜铡愤@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新授。
    (一)讀詩、賞詩,感悟詩意。
    1、老師配樂范讀,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2、學生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3、學生感悟古詩大意。
    小組合作學習,說一說詩中的意思。匯報。
    (二)處理文中的二類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類生字,請同學們在詩中找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進行出聲認讀。
    2、通過組詞的方式學會應用這些二類字,重點講肥、稀、惟、蛺、籬。
    3、鞏固復習二類字。
    猜字游戲完成。
    三、朗讀、背誦古詩。
    四、作業(yè):熟背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一類生字的認讀及其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
    2。復習二類生字(卡片)。
    二、學習一類生字。
    梅:形聲字,可用拆字法識記。木﹢每=梅。
    1、梅,落葉喬木,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味酸。2、梅花。3、梅的果實,本課取此意。
    杏:會意字,指一種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種果樹,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藥,所以木下加個“口”。
    肥:會意字。從肉,從巴。肉作偏旁變寫為月。本義指胖,左“月”是肉的變寫,右“巴”像一低頭坐睡的人形??伸`活識記為:懶人整天吃了就低頭坐著打瞌睡,所以肉很肥。引申為土地富饒、肥沃。
    字謎:月兒長尾巴,胖得像豬娃;莊稼一枝花,全靠他當家。
    麥:字謎“春夏交替”?!跋旅嬲畚哪_,上面王出頭;此物獲豐收,餐餐吃饅頭”
    采:爪字頭兒。
    菜:字謎:采草而非草,每餐離不了。
    一種植物(草字頭)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這當然是“菜”了。比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來用腳踩,加上草頭就是菜。
    無:字謎“天腳下拐彎”
    三、練習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復習鞏固所學生字、古詩,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古詩。
    2、復習一、二類生字。
    二、處理課后練習。
    1、連一連。
    2、讀一讀。先讀一讀,再寫一寫。
    3、寫一寫。先讀后寫。
    4、說一說,你還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針對學生反義詞的訓練。
    5、背一背作為知識的積累,初曉詩中大意,背誦全詩。
    三、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