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精選15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為教師提供了指導教學的藍圖。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有一些名師精心編寫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在教學設計上有所啟發(fā)。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一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豎式的簡便寫法。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計算細心,書寫整潔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連加、連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問題。
    出示26頁“摘西瓜”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學例1。
    (1)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28+34+23=。
    (3)學生討論:你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同桌互相說說計算方法,然后在練習本上算出來。
    (4)引導學生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
    (5)指名學生板書:
    2862。
    +34+23。
    --------------。
    6285。
    (6)師:為了寫起來方便,可以把兩個豎式連寫,邊說邊板書:
    28。
    +34。
    ------。
    62。
    +23。
    ------。
    85。
    (7)引導學生寫明答案和單位,讓學生分析一下這種寫法和原來的寫法有什么不同,簡便在什么地方。
    (8)課件出示:練習:讓學生完成26頁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訂正。
    2、教學例2。
    (1)測試課本27頁“運西瓜”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3)師:為什么這樣列式?
    (4)師:你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請寫在練習本上。
    (引導學生根據連加的豎式寫法類推出連減的豎式寫法)。
    (5)展示學生的連減豎式。
    師:除了這個豎式寫法,還有不同的寫法嗎?
    如果學生想不出來,引導學生看書本27頁小男孩的算法和寫法:
    (7)學生回答(師引導學生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先算一共運走多少個?再算還剩多少個?)。
    (9)把例1例2進行對比,讓學生發(fā)現算式的特點(連加連減),并板書課題。
    (10)練習:27頁做一做第1題。
    54+20+16=。
    三、實踐運用、拓展思維。
    練習五第1題,車上原來有67人,現在有多少人?
    試一試。
    填一填,跳繩比賽,
    (1)前兩次比賽結束時,小聰共跳下,小明共跳。
    下,小亮共跳下。
    (2)第三次比賽,小聰跳下,小明跳下。
    (3)小亮獲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總數可能是多少?
    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暢談,師小結。
    知識應用: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和每一斜行的三個數加起來。
    附:板書設計。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二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億以上數的認識,學會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億以上數的讀寫過程,體驗類推、遷移的思想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大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使學生掌握改寫、省略的方法。
    2教學難點:
    掌握中間有0的大數的讀寫方法。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數字魔法,有一個數非常難讀,你們想試一試嗎?
    出示:0。
    生回答后,師說:這么難的數也會讀,真不簡單!接下來它要變了,請仔細看:3004,誰會讀?真了不起!請繼續(xù)看,變變變,507000,這個數好大,你們會嗎?(生回答)。
    這么難的數還難不倒大家,看好了,80409000,這下不會了吧?
    也會呀,你讀吧!你們真聰明!讀得又對又快,一定知道它們的讀法,誰來說一說億以內的數如何讀。
    看來同學們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掌握得很好,在我們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比一億更大的數,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認識它們。
    (板書課題:億以上數的認識)。
    2新知探究。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讀一讀下面畫橫線的數。
    2、試讀出下面各數。
    3、怎樣讀億以內的數?
    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讀出下面各數。
    90000026705000000508040003000300700400。
    1、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2、試寫出下面各數。
    3、億以上數的寫法。
    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個數為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4、試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五億寫作:2500000000。
    四百九十億六十萬寫作:49000600000。
    五千零四億零七百萬寫作:500407000000。
    5、讀寫比較。
    讀法與寫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相同點:從高級起,按級讀數,寫數。
    不同點: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鞏固提升。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色,有一只機靈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氣,想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闖關練習。
    第一關:學以致用。
    1.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讀作:(三十七億零五十萬)。
    2.四億零五百九十萬四千二百。這個數寫作:(405904200)。
    第二關:火眼金睛。
    1.6008007200中的每一個0都不讀。(錯誤)。
    2.由三十、三十萬、三十億組成的數300030030。(錯誤)。
    第三關:精挑細選。
    1.用7個十億、8個千萬、5個萬和4個十組成的數寫作(d)。
    a、780050040b、708050040。
    c、708005040d、7080050040。
    2.下面各數中,所有的0都不讀的是(c)。
    a、906307000b、1080060000。
    c、5207500d、5883000600。
    課后小結。
    (一)學生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小組說--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這么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同時我們還發(fā)現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的。我們在學習時要做到舉一反三,運用舊知識來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板書。
    億以上數的認識。
    1、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
    2、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本詩特點(“詩中有畫”、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等)。
    3、通過文本細讀,想象畫面,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二、預習作業(yè):
    2、熟讀,爭取上課前能夠做到接近背誦的程度;。
    3、對不理解意思的字與詞,查一查工具書;。
    4、制作一張簡單的表格,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異同,可從時間、地點、顏色、景物、詩人當時心情等你認為值得比較的方面來進行。
    三、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利用比較閱讀簡析本詩,兼鞏固前詩,初讀本詩。
    用表格對前面一課所學的詩歌《望湖樓醉書》進行簡單分析。
    朗讀詩歌《曉出》。(抽加齊讀)。
    解決重點字詞,相互解釋詩句,全班交流。
    交流預習表,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第二板塊——分析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明示“詩中有畫”,告知這是中國相當部分古詩的典型特點。
    欣賞詩——出示畫《江雪》;。
    欣賞畫——出示本詩。
    討論: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你看到了什么?
    在討論中,將對詩句的理解融為一個整體。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第三板塊——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
    通過和《飲湖上初晴后雨》比較,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這也是本詩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通過和《望湖樓醉書》比較了解本詩夸張手法的運用。
    第四板塊——精細化朗讀詩歌。
    教師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本詩的朗讀;。
    個人揣摩朗讀;。
    小組交流朗讀;。
    全班交流朗讀——要說出如此朗讀的理由。
    第五板塊——作業(yè)。
    可以搜集描寫西湖和荷花的詩歌,嘗試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賞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四
    兩位數加兩位數。
    口算方法:
    1.先把其中一個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再用另一個兩位數依次加整十數和一位數。
    2.把兩個兩位數都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再算一位數加一位數,最后把兩次所得的和相加。
    注意: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如果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一定不要忘記向十位進1。
    兩位數減兩位數。
    口算方法:
    把減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用被減數減整十數,再用所得的差減一位數。
    注意: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如果個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再減。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方法。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百位進1。
    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十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再減。
    用估算解決問題。
    可以先把每個三位數都看成與它接近的整百數,再進行計算;也可以先把每個三位數都看成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再進行計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數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直觀地認識幾分之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體會分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敘述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準備:
    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帶了一個蛋糕來為他祝賀,他們倆會怎么分這個蛋糕?(對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討論)。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認識。
    1、(交流,匯報)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呢?(半個)。
    2、半個蛋糕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
    3、在數學中,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指導的讀法和寫法。
    4、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個蛋糕。
    5、動手操作。
    (1)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紙片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顏色,并說一說。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圓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圓形紙片的,是(。
    )個圓形紙片。
    b、把一個三角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紙片的,是(。
    )個三角形紙片。
    c、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們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個正方形、圓……都是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認識。
    1、小胖和小丁丁正準備切蛋糕時,小巧和小亞也來祝賀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們決定四個人平分這個蛋糕,那又該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個圓形紙片替代蛋糕,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樣想的?
    (3)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會寫嗎?一起來書空一下。
    2、動手操作。
    (1)你能從另外一些圖形中找到嗎?(每人再選一個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這些圖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沒有它的?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正方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紙片的(。
    ),是(。
    )個正方形紙片。
    b、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正方形和圓形紙片的涂色部分同樣都是它們的,大小相同嗎?為什么?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六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確地比較幾個數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2.學生經歷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比較類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比較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據體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比較多個數的大小。
    教學工具。
    四年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知識鋪墊。
    (一)復習億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填空。
    (1)80是()位數,最高位是()位;它與71的位數()(相同或不相同)。
    (2)101010是()位數,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個()。
    (3)34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個()。
    2.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356○12802010○1020。
    5693○52978064○8046。
    3.引導學生口答: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是怎樣的?
    (1)先看有幾位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
    (2)如果位數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類推。
    二、合作探究,教學新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幅圓遼闊,山河壯麗,氣象萬千,物產豐富,歷史文化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創(chuàng)造和天開萬物造就的自然景觀為我們留下了景象驕人、數量繁多的名勝古跡,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化藝術,招徠各國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有課來到我國旅游。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個國家來我國旅游的具體人數。
    師出示課件幾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單位:人)。
    美國:2116100日本:3658200泰國:608000。
    俄羅斯:2536300印度:606500韓國:4185400。
    2.正確地讀出上面各數。
    3.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4.學生同桌兩人合作,在這6個國家中隨意選取兩個國家的人數,比較它們的大小,一人出問題,一人來比較,解答。
    自學提示:試著比較一下數的大小。
    5.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
    歸納比較方法:位數多的數就大。(板書)。
    (二)初步研究新知。
    1.兩個億以內不同位數的數大小比較。
    216110○608000。
    師:哪一個數大?小組內討論交流。
    小結: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__。
    2.兩個億以內相同位數的數的大小比較。
    608000和606500。
    師:位數相同情況怎樣比較?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小組匯報:都是六位數,就比最高位,它們最高位上都是6,就比下一位萬位,萬位都是0,就比下一位千位,千位上一個是8,一個是6,所以608000大于606500。
    找多個學生說。
    讓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
    3.多個數大小比較。
    要求:根據到我國旅游人數多少,將這6個國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學生小組內嘗試。
    小組內交流各自比較方法。
    引導比較:分類----七位數相比較---六位數相比較。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1)比較每組兩個數的大小。
    92504○10360050140○61340。
    28906○28890620300○307300。
    (2)按照從小到大順序排列大小。
    505005005005500040005。
    四、教師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經過今天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與我們學過的萬以內數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發(fā)現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方法:
    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___。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為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___,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
    五、布置作業(yè):評測練習。
    板書。
    億以內數的認識。
    位數不同兩個數的大小比較位數多的數就大。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大小比較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
    多個數大小比較先分級再分類比較。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七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口算:
    0×1242×00+2529+09×014×0。
    1、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292÷2358÷62147÷7605÷5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頁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四幅畫的內容。
    2.嵌入數學問題:(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生:4÷4=1。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引導學生想到:三人一個西瓜業(yè)沒分到,怎樣用算是表示呢?這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寫出:0÷3=0,并深刻領會其中的含意。
    (3)設置另一情境:當零為除數時的結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由于這個內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三、做一做。
    0÷20÷40÷50÷1023843930÷0。
    四.出示例。
    1、問: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
    2、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說說,教師板書。
    3、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4、你有什么看法?學生討論后,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是怎樣計算的?
    5.試一試。
    505÷56018÷6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么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強調簡便寫法。
    6.出示計算420÷3。
    學生說,教師板書。問:商末尾這個0能省略嗎?為什么?強調簡便寫法。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
    17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經過多練多想,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練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重點難點:
    注意發(fā)現學生錯多,難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題給學生講解。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算。
    二、估算比賽。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297÷4469÷8194÷6。
    三、筆算比賽。
    8÷280÷2800÷28000÷218÷3180÷31800÷390÷3。
    四、再現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人發(fā)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估算?板書估算列式。
    3、教師小結。
    五、指導練習。
    1、練習三第5題。
    學生獨立做后全班交流。
    2、練習三第6題。
    學生讀題,然后在書上填寫,全班評價交流。
    3、練習三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第(1)小題,然后再提問題。
    4、完成練習三后的思考題。
    六、課堂小結。
    1、說說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體會,你有什么發(fā)現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積累了那些經驗?
    七、總結。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總結了那些經驗?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九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介、訂、糾、邁、壽、攻、噸、礦、妻、巖、臨”等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礦礦是怎樣查閱資料完成他關于“藍鯨”的研究的,了解礦礦寫的論文的大致內容。
    3、從閱讀“礦礦的研究”中,使自己生發(fā)感慨、感悟,甚至研究與創(chuàng)造的沖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從閱讀“礦礦的研究”中,使自己生發(fā)感慨、感悟,甚至研究與創(chuàng)造的沖動。
    策略與方法: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教師和學生提前準備黃全愈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首先向孩子介紹黃全愈,而后過渡到他在國外上小學的孩子。
    黃全愈,美籍華裔教育的學者。2000年出版《素質教育在美國》,成為當年國內非文藝類的第一暢銷書。2003年,黃全愈又推出了“新書”《生存教育在美國》和《“高考”在美國》。其他的請學生介紹。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這些詞語在小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全班交流。
    比如:“糾纏”;另外“邁阿密大學”可以看圖片或由教師介紹;。
    (除了要求認的字、詞語外,學生還有可能提出“抱怨”等,教師給予及時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3、我明白了礦礦要寫藍鯨的研究論文,得去圖書館查閱資料,爸爸對兒子的能力表示懷疑。
    4、礦礦在媽媽的陪同下借閱了許多關于藍鯨的書籍,在礦礦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爸爸也學到許多知識。
    5、講礦礦完成了他的藍鯨研究報告,這是爸爸看到的最簡短最感興趣的論文。
    以上交流的重點是體會礦礦的認真和執(zhí)著,并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教師可以補充礦礦在美國學習的一些常識。(見參考書)。
    6、討論:讀了課文,你有過礦礦這樣類似的研究成果嗎?
    7、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8、整體回顧全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本課要求認識11個生字,要求掌握“介、訂、糾、邁、壽、攻、噸、礦、妻、巖、臨”等11個生字。教學中注意比較“介——分”是“人”字頭,不是“八”字頭。
    2、用形聲字比較字形的方法記憶“訂、攻、噸、礦”等生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把孩子領到圖書室,或者把孩子引導到豐富的生活,去問父母、大人或者街坊鄰居,或者某些專業(yè)人士,讓孩子從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yǎng),也像礦礦一樣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
    1、使學生了解數據整理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繪制簡單統(tǒng)計表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
    2、問:你有什么想法?(作用、制作方法、和統(tǒng)計表的區(qū)別)
    3、認識統(tǒng)計圖
    (1)讓學生看剛才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反映的情況都是學生轉圈的情況,請大家認真觀察、仔細對比,想一想他們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統(tǒng)計圖比統(tǒng)計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板書(形象具體、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條形統(tǒng)計圖的結構、意義和作用。
    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對比,比統(tǒng)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現在以這一幅統(tǒng)計圖為例,誰能說一說統(tǒng)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標題、制圖日期……)
    你從這幅統(tǒng)計圖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師:怎么看出來的呢?
    生:直條越長,數量越多。
    師:說明直條的長度是根據什么畫出來的?
    生:數量的多少。
    師:(畫出豎軸)垂直射線也可叫做縱軸或y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數。
    師:(畫出x軸)水平射線也可叫做橫軸或x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統(tǒng)計的`項目。
    師生談話制出條形統(tǒng)計圖。
    師:這幅圖說明了什么?
    師:這樣的統(tǒng)計圖是條形統(tǒng)計圖。
    條形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比較,你覺得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
    生: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較大小。
    小結:條形統(tǒng)計圖比統(tǒng)計表更形象、直觀、具體,更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
    (板書:條形統(tǒng)計圖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聯系實際: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條形統(tǒng)計圖?它們的y軸表示什么?x軸表示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還有哪些數據可用條形統(tǒng)計圖來展示?可以怎樣設計?(討論后再回答)
    三、自主練習
    四、總結
    1、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本領?
    2、這些知識和方法你是怎樣學會的?(觀察對比、自學課本、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一
    1、鬧鬧尋寶。
    (1)課件演示。
    (2)學生交流多種尋寶路徑。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1)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說出校園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教師指著校園廁所,問:廁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根據回顧的內容板書:
    (7)觀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說一說校園西北和東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2、鞏固新知。
    (1)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爬行館、水族館、飛禽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1)說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與,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1)教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二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x)班數學科教學工作,全班共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三年級是新分的班,但班里有許多學生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已經教過的,對于他們的一些情況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但有一部分學生是插轉來的和以前是其他班的,對這些學生我還不太熟悉,因此,本學期重點工作除了繼續(xù)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對新來的學生的了解和教育,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數字編碼、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和總復習等。其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三
    1、經歷市場調查、消費、家庭消費情況、與同學交流的全過程。
    2、會搜集、記錄信息,并進性,能應用掌握得計算技能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3、在“今天我當家”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紙、筆、小黑板。
    一、市場調查:
    1、老師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并幫助學生看懂統(tǒng)計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讓學生到菜市場調查,記錄各種蔬菜的價錢。(2)、讓學生記下自己買東西花了多少錢,然后填在表中。
    2、老師與家長聯系,請他們協助搞好這項活動。
    二、消費:先讓學生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1、把自己親手花的錢記錄下來。
    2、了解家中其他人花的錢,并記錄下來。
    3、完成“算一算”的要求。如果自己計算問題(2)有困難,可請家長幫助一起算。
    4、寫己的實踐。
    三、課內交流: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當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經歷、解決的問題、獲得的感受。
    二、議一議:
    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三、:交流教法和學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四
    1、經歷市場調查、消費、家庭消費情況、與同學交流的全過程。
    2、會搜集、記錄信息,并進性,能應用掌握得計算技能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3、在“今天我當家”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紙、筆、小黑板。
    一、市場調查:
    1、老師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并幫助學生看懂統(tǒng)計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讓學生到菜市場調查,記錄各種蔬菜的價錢。(2)、讓學生記下自己買東西花了多少錢,然后填在表中。
    2、老師與家長聯系,請他們協助搞好這項活動。
    二、消費:先讓學生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1、把自己親手花的錢記錄下來。
    2、了解家中其他人花的錢,并記錄下來。
    3、完成“算一算”的要求。如果自己計算問題(2)有困難,可請家長幫助一起算。
    4、寫己的實踐。
    三、課內交流: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當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經歷、解決的問題、獲得的感受。
    二、議一議:
    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三、:交流教法和學法。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F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