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學設計(匯總13篇)

字號:

    共鳴是一種情感體驗,它可以使我們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和理解彼此的感受??偨Y時,可以用圖表、數(shù)據等形式進行更直觀的展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參考。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1.長江發(fā)源于青海,沿途經過十多個省市后流入東海,其中有個省簡稱為“贛”,誰能說出它的全名?聰明的同學們可以猜想江西境內的長江我們可以稱它為什么?(贛江)。
    2.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藤王閣,(出示圖片)唐初始建,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了。曾多次被毀重建,但因為一個少年的文章《藤王閣序》而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他就是王勃,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書課題,出示王勃圖片)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jié),14歲的王勃受閻都督之邀,寫出了千古傳頌的《滕王閣序》。
    注意多音字“少年shao”
    3.看課題,你最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引出:“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中心話題。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詞。
    1.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王勃。
    2.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
    3.自由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尤其是比較長的句子)、讀通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
    a.用各種方式讀一讀:
    b.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及時正音。說說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讀全文。
    5.嘗試分段,理清課文層次:
    一(1)主要講了藤王閣整修一新,王勃應邀參加宴會。
    二(2~4)主要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
    三(5)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6.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緊扣才氣 順學而導。
    1.通過初讀,誰能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板書:“有才氣”或者“奇才”)。
    2.什么樣的人能稱為奇才?為什么稱他是奇才?
    3.詩文吟誦,圖文對照,品讀“奇才”。
    (一)詩。
    1.板書: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指導“鶩”的書寫)。
    2.看著黑板你能再把這句詩來讀一讀嗎?
    3.讓我們一起來正確流利地讀一讀這句詩吧。
    4.這句詩短短14個字,卻寫出了4種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鶩、秋水、長天。
    5.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句,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6.短短14個字卻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讓我們帶著剛才的感受一起吟誦這句詩吧!
    (二)文。
    1.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描寫這詩句意思的句子。
    2.出示句子: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專題學習網站。
    一、導入。
    播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錄音,請學生欣賞。師:剛才那首詩的作者是誰?(板書: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還寫了一篇千古傳誦的美文,那就是《滕王閣序》。(板書:少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然后說說你通過朗讀了解到什么?
    2.指名請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3.了解滕王閣(學生瀏覽網站視頻、文字解說)。
    過渡:大家讀書的能力很強,真了不起!為了學習更多,請小組合作借助網頁把字詞學會。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主瀏覽網頁。
    2、檢測自學結果:無拼音、加拼音讀生字、詞。
    過渡:字詞也學會了,真不錯!誰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滕王閣序》的?請細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四、精讀課文。
    (一)情境創(chuàng)設,重點突破。
    1、說說哪個自然段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落下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底是怎樣的情景?出示動畫。
    3、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一情景的?(圖、文出示)“遠處,天連著水……輕輕地飄蕩……”。
    4、男生讀、女生讀;師生合作讀。
    5、這么美的句子,你喜歡嗎?人們聽到王勃寫出這么美的句子時有什么反應?指名答。
    6、請學生演一演,理解“拍案叫絕”。
    7、回味詩句。(讀)。
    8、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傳誦。
    9、王勃怎么寫出的?其他客人呢?自讀第2段,指讀第4段。
    出示:胸有成筆、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10、王勃為什么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瀏覽網頁了解王勃的成才故事。
    11、擴展閱讀:王勃還寫過哪些千古傳誦的作品?(學生瀏覽網站資料)。
    五、自由表達。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三
    華靜芳發(fā)表【歡迎瀏覽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課文題目關鍵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
    一早到學校,就收到校長室發(fā)來的飛鴿傳書,有幸聽了尤老師上的《少年王勃》一課。這是一篇寫人物的文章,通過刻畫王勃寫《滕王閣序》的過程,表現(xiàn)王勃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尤老師上的是第一課時,總的感覺在各環(huán)節(jié)上處理得非常到位,基礎知識抓得很扎實。
    1、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
    說到以學生為主體,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天天掛在嘴邊念叨??烧嬲鋵嵉秸n堂上,卻也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在初讀課文時,尤老師讓學生分段朗讀,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讀完后,讓讀的學生自己說說讀得怎么樣,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老師及時鼓勵學生再來一次,在這樣平和的氛圍中,學生沒有了思想上的負擔,朗讀的效果自然比上一次好。反過來看,平時的學生點評,特別是初讀課文時,因對課文語言觸摸次數(shù)少,讀得少流利的現(xiàn)象是很多的,有時點評會出現(xiàn)專給同學挑毛病的現(xiàn)象,這樣一來,朗讀課文的同學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壓力,第二次的朗讀,他會刻意去注意,不能真正投入朗讀。
    在生字教學中,學生自己分析結構后,尤老師問大家:“哪個生字需要老師帶大家一起來寫的?”許多學生都建議教“敢”,尤老師和大家認真學習了這個生字,在范寫后,要求學生檢查下老師書寫的字,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從這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卻反映出了一個老師的教學理念,心里時刻裝著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尊重他們,賞識他們。
    2、注重初讀,掃清閱讀障礙。
    在每段朗讀后,老師都能引導學生把生字詞語讀準,尤老師特別有心地把每段的生字詞在讀完一段后及時出示,和學生一遍遍地讀,正音。課上,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文本親密接觸,基本上達到了讀得通順、讀得流利的教學要求。
    3、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從題目看,這篇課文寫的是少年時候的王勃,突出“少年”一詞,小小年紀的王勃就能寫下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不能不讓人驚奇與敬佩。有的學生會對王勃的另一首詩句印象深刻“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庇纱艘雽ν醪慕榻B,滕王閣更是以王勃的這篇序而名揚海內。看得出來,尤老師班上的學生預習工作做得很好,許多學生都能把課前了解到的,急于和大家分享。
    4、扣“才華”,整體感知文章。
    要說有什么建議的話,我覺得在學生介紹王勃,滕王閣的資料時,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整理能力,有時資料上顯示的是比較綜合的,語言晦澀的文字,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如能把這些信息稍加整理,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其余學生會聽得更清楚明白。另外在介紹時,圖片的輔助功能體現(xiàn)不夠明顯。
    轉載。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掛圖、生字卡片。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錄音,找生字。
    2、交流:
    tanchangpianzhangtudu。
    探昌篇章突讀。
    3、讀。
    4、自己選1—2個記一記。
    5、交流。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滕王閣在哪兒?王勃怎么會被邀請參加宴會的?
    2、指名讀。
    3、交流問題。
    板書:才氣。
    4、質疑。
    四、寫字。
    一、導入??,制訂學習目標。
    1、質疑。
    2、板書:有才氣。
    出示:
    wu。
    落霞與孤鶩齊飛,
    gong。
    秋水共長天一色。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創(chuàng)設,重點突破。
    1、自讀,找出“落……色”的意思。
    2、(圖、文出示)“遠處,天連著水……輕輕地飄蕩……”。
    gong。
    3、指導朗讀,學習生字:共。
    4、這幅圖上表現(xiàn)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美嗎?(出示:秋景、迷人)。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詩句。(讀)。
    2、王勃怎么寫出的?自讀第2段,指讀第4段。
    [出示詞語:胸有成筆、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動作)]。
    學習生字:絕。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傳誦。
    三、寫生字。
    共、絕。
    一、背誦三、四段。
    二、練習。
    1、抄寫詞語。
    2、完成《練習冊》p50頁。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五
    1.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少年,他的名字叫——王勃,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課題——9少年王勃。
    2.同學們,王勃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3.師小結指導學法:同學們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讀出了少年王勃的許多優(yōu)點,真好!那么,作者最想表現(xiàn)的是王勃的哪個優(yōu)點呢?請快速瀏覽課文,然后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夸夸王勃。
    4.板書:“奇才!真是奇才!”這是閻都督夸獎王勃的話,你們看:這個句子連用了兩個感嘆號,可見這位都督當時的心情特別激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奇才!真是奇才!”
    5.有誰注意到了課文中都督說話時的動作?你能加上動作夸一夸嗎?
    6.拍著桌子叫好,這就是成語拍案叫絕。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都督這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絕!
    (一)詩。
    1.板書: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指導“鶩”的書寫)。
    3.讓我們一起來正確流利地讀一讀這句詩吧。
    4.這句詩短短14個字,卻寫出了4種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鶩、秋水、長天。
    5.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句,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6.短短14個字卻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讓我們帶著剛才的感受一起吟誦這句詩吧!
    (二)文。
    1.同學們,當時正是重陽佳節(jié),滕王閣邊的贛江上好一派迷人的秋景,你看!【出示圖片、文字漸入】“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2.這景色美嗎?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3.這段話美在哪兒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4.你愿意把這壯美的(絢麗的、寧靜的)秋景用朗讀送給大家嗎?
    5.評價:多么迷人的景色呀,連小野鴨也陶醉啦!/多么絢麗的美景?。∧菭N爛的云霞仿佛依偎著遼闊的天空,久久不愿離去。
    6.讓我們再次來欣賞這贛江秋景吧!【齊讀】。
    8.在王勃的《騰王閣序》里像這樣的名句還有很多。
    9.難怪,當那位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指板書:“奇才!真是奇才!”
    插敘:原本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學士,事先準備了一篇文章,打算在這次宴會上展示一下的,讓別人寫也只是客套話,這么短的時間,寫出一篇好文章,確實很難,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寫成了,還寫得特別好,難怪都督要----拍案叫絕。王勃讓都督從很生氣到很欣賞,的確靠的自己的才氣。
    今天是詩文將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我們通過詩領略到了少年王勃的豐采,我也通過詩再一次感受了教學的快樂。最后再以王勃的一句話來結束本課吧。多媒體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我們有一顆真誠的心,那么普天之下,到處都有好朋友。
    1.讀課文2--4自然段,課文還有哪些詞句可以體現(xiàn)王勃真是個奇才?一邊讀課文一邊劃出有關的句子。
    2.生交流。
    (一)王勃邊看邊想,……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2.為了做到寫詩的時候胸有成竹,王勃是怎樣做的?
    (1)【紅顯:邊看邊想】他是怎樣看的,他又在想什么呢?
    (2)正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所以他才做到了——胸有成竹。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像王勃學習。
    4.你知道嗎?王勃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寫下的這篇《騰王閣序》洋洋灑灑共有700多字啊!
    5.讀了文章,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6.這段話中通過神情,動作,語言的描寫,將奇才王勃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7.700多字的《騰王閣序》,一揮而就,一氣呵成,奇才,真是奇才!
    (二)都督要求客人寫一篇慶賀文章,……誰也不敢答應。
    1.同學們,王勃為什么要寫《騰王閣序》呢?
    2.都督的客人都是些什么人?面對都督的這個要求客人們是怎么表現(xiàn)的?
    3.為什么這些文人墨客都不敢答應呢?
    4.可是王勃是怎樣做的?你還記得嗎?
    6.當那些知難而退的賓客們,讀到王勃寫的《騰王閣序》時,他們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7.也許有后悔,也許有嫉妒,但我相信更多的一定是對奇才王勃的贊嘆。都督夸獎王勃的話也正是他們最想說的一句話:“奇才!真是奇才!”
    四.。
    1.最后,老師有一個問題留給大家:為什么王勃這么小的年紀就成為了文學界的奇才呢?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宴時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藤王閣序》,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與才氣橫溢。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緣起,點明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第二、三、四自然段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第五自然段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婺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藤王閣景象視頻、圖片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理清層次,學習生字,教學第一自然段。
    1、長江發(fā)源于青海,沿途經過十多個省市后流入東海,其中有個省簡稱為“贛”,誰能說出它的全名?聰明的同學們可以猜想江西境內的長江我們可以稱它為什么?(贛江)。
    2、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藤王閣,(出示圖片)唐初始建,已經有1300多年歷史了。曾多次被毀重建,但因為一個少年的文章《藤王閣序》而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他就是王勃,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書課題,出示王勃圖片)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jié),14歲的王勃受閻都督之邀,寫出了千古傳頌的《滕王閣序》。
    注意多音字“少年shao”
    3、看課題,你最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引出:“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中心話題。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1、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王勃。
    2、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
    3、自由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尤其是比較長的句子)、讀通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
    a、用各種方式讀一讀: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文章野鴨披著燦爛讀《藤王閣序》才氣秋景。
    慶賀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千古傳誦。
    b、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及時正音。說說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讀全文。
    5、嘗試分段,理清課文層次:
    一(1)主要講了藤王閣整修一新,王勃應邀參加宴會。
    二(2—4)主要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
    三(5)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7、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1、指讀。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地點:南昌。
    原因:藤王閣整修一新,都督邀請王勃參加宴會。
    3、你還知道王勃的哪些事情?
    4、結合剛才所介紹王勃的事例,想象都督邀請情景。
    5、齊讀。
    1、分析字形。
    學生各自用自己的辦法識記生字。
    2、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督:監(jiān)督別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個目。
    宴:上中下結構,寫得應緊湊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學生描紅。
    1、朗讀課文。
    2、抄詞,組詞。
    督—都;宴—焰;章—張;披—批;序—野。
    3、搜集像王勃一樣才思敏捷的人物故事。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六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眼、時寫下千古名片藤王閣序的事,顯示了王勃非凡的才華。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課文配有彩色插圖,有助于學生體會詩句意境,加深記憶。
    學生對少年王勃比較陌生,老師揭示課題后,先介紹少年王勃在滕王閣會上,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讓學生帶著對少年王勃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時,抓住重點段落,通過理解詞句、圖文對照、朗讀想象等方法,感受課文描繪的迷人秋景,體會詩句蘊含的優(yōu)美意境。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16少年王勃)。
    3、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們還對這篇文章贊不絕口。王勃是怎樣《滕王閣序》的呢?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想一想: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1、認讀生字詞。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一篇秋景突然朗讀邀請文章共同拍案叫絕《藤王閣序》千古傳誦。
    2、討論:你從哪個詞可看出王勃寫的《藤王閣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1、自由讀1、2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怎么說?
    (2)簡介《藤王閣》。學“閣”。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4)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人們的表現(xiàn)怎樣?(齊讀)。
    第二課時。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指導觀察圖)站在滕王閣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自由讀,畫出你認為比較的句子。
    3交流。
    (1)讀詞。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背誦。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出示、讀)。
    (1)理解句意。
    (2)這句話好在哪?
    (3)指導朗讀。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樣寫這句話的?
    3、交流。
    (1)出示圖,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為王勃邊看邊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氣,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書: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文思如泉:指寫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筆走如飛:動作表演。
    4、指名讀最后一句話。
    你從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為王勃的詩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絕)。
    如果你是都督,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表演)。
    5、指導背誦。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的句子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幾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書:《騰王閣序》千古傳誦奇才)。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說筆順。
    2、讀寫詞語。
    南昌慶賀才氣文思如泉。
    宴會叫絕秋景筆走如飛。
    二、通讀全文,練習背誦3、4自然段。
    三、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篇()決()誦()。
    遍()絕()解()。
    2、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然后讀一讀。
    ()的余輝()的云霞()的秋景。
    3、背誦、默寫“落日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片斷1:
    師:文中的哪幾個詞直接寫出了王勃的才華?
    生: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師出示這兩個詞)。
    師: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文思如泉是說寫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樣汩汩流出。
    生:筆走如飛是說寫文章的時候下筆很快,像飛一樣。
    生齊:不是的。
    (生找到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師:從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讓你知道王勃從沒來過滕王閣?
    生:“路過”這個詞說明他這次到滕王閣只是偶然路過而已,以前沒來過。
    生:“路過”也能說明王勃不是住在這里的,所以肯定不是早就去過滕王閣。
    生:“聽說”也可以說明王勃不是住在這個地方的,如果是住在這個地方的,他的名氣很大,就不會用“聽說”這個詞了。
    生:“邀請”就是說他是被邀請才來滕王閣的。
    生:我從“剛剛整修一新”這里知道滕王閣才剛剛整修過,以前沒有的,所以王勃不可能來過。
    師:以前沒有的?
    生:不對,是有的,但只是又裝修了一下而已。
    (指名讀2-4自然段)。
    (反思:“剛剛整修一新”能否說明王勃是頭一次來滕王閣呢,似乎不是很確鑿的證據,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善于從一個個詞語中去發(fā)掘體會,說明他們已經動了腦筋。)。
    教學片斷2。
    師:當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時,王勃正在干什么?
    生:他正站在窗前,看著江上迷人的秋景。
    師:你們仔細聽剛才這位同學的回答了嗎?他是怎么說的?
    生:應該是“凝望著”,他讀成了“看著”。
    師:有什么不可以嗎?我覺得也挺好的啊。
    生:我覺得不好,“看著”的意思好像說江上的景色不吸引他?!澳本湍苷f明江上的景色很美。
    師:那凝望是什么意思?
    生:是遠遠地看著。
    師:那應該說“眺望”了啊。
    生:我覺得凝望是很認真的看著。
    生:“凝望”就是盯著看。
    師:說的好,誰來表演一下“凝望”的樣子?
    (一生表演)。
    師:大家看看,這是一種怎樣的看?
    生:全神貫注地看。
    生:聚精會神地看。
    生:看得很投入。
    生:目不轉睛地看。
    (反思:學生的錯誤回答,往往能成為很好的教學資源,“看著”固然是“凝望”的本意,但為什么學生會說“凝望”是“遠遠地看著”?這是我本沒有料到的,后來我仔細想了一下,覺得也有道理,“望”自然是“遠遠地看著”,王勃當時是站在滕王閣的窗前看秋景的,滕王閣地勢較高,所以“遠遠地看著”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文中用了“凝視”的話,才少了“遠遠地看著”這個意思。)。
    教學片斷3:。
    師:江上的美景是什么樣的?請位同學來讀。
    (指名一生讀)。
    師:聽了她的朗讀,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同學們把眼睛閉起來,邊聽邊想像,仿佛看見了什么。
    (師朗讀,生想像)。
    生:我好像看見了五顏六色的云霞在輕輕地飄蕩。
    生:我也看見了燦爛的云霞,還有水和天好像連接了起來。
    師:為什么那云霞是五顏六色的?(生沉默)。
    師:你看到的是什么時候的云霞?
    生:傍晚的。
    師:你從哪個詞語聽出是傍晚?
    生:“落日的余暉”。
    師: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云霞是五彩的了嗎?
    生:哦,因為落日的余暉照耀在云霞上,所以云霞看起來是五顏六色的。
    生:因為夕陽西下,太陽光紅彤彤的,照在云霞上顯得很燦爛。
    師:是呀,這是一幅多么絢爛的秋景圖!(板書:絢爛)還看到了什么?
    生:我還看到了一只野鴨在飛翔。
    師:是幾只?
    生:一只。
    師:是怎樣的飛翔著?
    生:緩緩地飛翔。
    師:一只野鴨在天空中緩緩地飛翔,這幅畫面給你什么感覺?
    生:我覺得有點孤獨。
    生:它很寂寞。
    生:我想如果是一群野鴨的話,會看起來很熱鬧的,但現(xiàn)在只有一只,孤零零的感覺。
    師:是呀,這是一幅多么寧靜的秋景圖!(板書:寧靜)。
    (反思:這幅秋景圖實際上蘊藏著十分豐富的信息,從中不僅能體會到:絢爛、寧靜之美,還有一種壯麗之感,所以在課堂上我還缺少了對“壯麗之美”的引導體會,因增加以下環(huán)節(jié):
    師:除了云霞和野鴨外,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生:我還看到水連著天,天連著水,水天一色。
    師:水天一色的畫面我們哪篇課文也學過?
    生:《美麗的南沙群島》。
    師:這個畫面又讓你感覺怎么樣?
    生:看起來很遼闊。遠遠望不到邊。
    師:是呀,這又是一幅多么壯麗的秋景圖?。ò鍟簤邀悾?。
    如果能將:絢爛、寧靜、壯麗這三種因素綜合起來呈現(xiàn)給學生,那么對于他們意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會有更好的幫助。唉,真想重新上一遍,有些遺憾。)。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八
    一、感知人物,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朱德總司令和李廣將軍的故事,其實,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在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聰明才智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他就是:少年王勃!
    2、你了解他嗎?你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簡單交流預習后的了解,并質疑。(一個什么樣的人?做了什么令人佩服的事呢?)(課文中的評價很有才氣、奇才;積累的資料如: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背誦他寫的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說說王勃做了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三、再讀課文,厘清字詞。
    1、再讀課文,鞏固字詞。
    (一)檢查預習及初讀情況。
    課文都預習了,生字能記住了嗎?
    (1)誰來響亮地讀一讀?
    (2)在你自學生字時,發(fā)現(xiàn)哪個生字比較難記?(注意:探右邊不是寶蓋頭。督的下邊是目(監(jiān)督要用眼睛)?序的下邊沒有一撇)。
    (3)齊讀。
    (二)指名讀課文。
    1、分小節(jié)讀課文,讀時相機指導學生讀不好的長句。
    四、詞句導讀,切入重點。
    1、老師這兒還有一些詞,你能讀好嗎?
    出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
    a、指名讀。
    c、讀讀這些詞,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d、帶著理解再來讀一讀詞語。
    e、到課文中讀讀這些詞語。
    這些詞都是贊美王勃在寫作上具有超人才華的,那他寫出了怎樣杰出的名句呢?
    2、學生找出名句,誰來讀?
    (1)出示:落下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點多名學生讀,對于如何停頓引發(fā)爭議)。
    (2)到底該如何停頓呢?如果你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你就會讀了。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哪一段話描寫的就是這句話的情景?用橫線畫下來。
    (4)再輕輕的讀一讀句子,想一想哪一句寫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哪一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5)真厲害,再考考你們:
    理解“孤鶩”(野鴨)、“齊飛”(野鴨緩緩地飛翔、云霞輕輕地飄蕩,好象在一起飛。)。
    指名讀,賽讀與評點。(從你的目光中,老師看到了你心中的畫面)(省略號給人韻味無窮的感覺,從省略號,你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師配樂朗讀。
    來,讓我們輕輕地閉上眼睛,老師想把這美妙的感受通過朗讀帶給大家。請你邊聽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讓我們一起沉醉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中。)。
    (8)這么美的景色把王勃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他的眼中仿佛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我們一起來吟誦詩句。學生齊讀。
    五、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練讀課文。
    請大家分組進行討論,討論時要說一說這樣分段的理由哦。
    交流:把學生的分法寫在黑板上。
    2、朗讀全文。
    六、作業(yè)設計。
    1、背誦第三自然段和王勃相應的名句。
    板書:???????????少年王勃??。
    寫??????????。
    《滕王閣序》。
    一(1)參加宴會。
    二(2-4)寫成名文。
    三(5)傳誦千古。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像“文思如泉、筆走如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
    3、從本課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課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體會詩句意境。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體會唐代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就有非凡的才華。
    教輔資源:蘇教版教師用書。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9??少年王勃)。
    2.簡介滕王閣。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的大概內容。
    2.聽師范讀,感受當時的氛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
    2.檢查長句子的朗讀。
    3.討論:你從哪個詞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四、學寫生字。
    范寫,學生完成課后描紅。
    六、作業(yè)。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指名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現(xiàn)怎樣?
    2.過渡: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指導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
    (1)理解句意。
    (2)你覺得這句話好在哪?
    2.指名朗讀最后一句話。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絕”?
    3、如果你也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4.指導背誦。
    三、積累內化。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
    3.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結。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四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一、談話揭示課題。
    1.生齊讀可提,請學生介紹王勃。(教師補充)。
    2.專心聽介紹?。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按要求自讀課文。
    2.注意聽老師的范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練讀,開火車讀,齊讀。?。
    2.練讀長句。
    3.初步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四、學寫生字。
    練習寫字。
    六、完成作業(yè)。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討論,交流。?。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同學們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
    2.指導觀察圖畫,自由讀,劃一劃,全班交流。
    3、朗讀第三自然段。
    4、練習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結合圖畫和第三自然段內容。
    (2)全班交流。
    2.說一說,演一演。
    3、學生回答。
    4.練習背誦。
    三、積累內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讀?。
    3.全班讀課文。
    四、小結。
    學生認真聽師小結。
    五、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布置】:1、抄寫并聽寫生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3、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胸有成竹。
    9 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筆走如飛。
    《騰王閣序》 拍案叫絕 千古傳誦? 奇才。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
    3、從本課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體會詩句意境。
    通過朗讀體會唐代詩人王勃在少年時期就有非凡的才華。
    :蘇教版教師用書。
    :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能力。
    :生字卡片,掛圖。
    2課時。
    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板書:9少年王勃)。
    2.簡介滕王閣。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的大概內容。
    2.聽師范讀,感受當時的氛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
    2.檢查長句子的朗讀。
    3.討論:你從哪個詞看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非常有名?
    四、學寫生字。
    范寫,學生完成課后描紅。
    六、作業(yè)。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指名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為什么請王勃參加宴會?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寫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現(xiàn)怎樣?
    2.過渡:王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這篇千古傳誦的名文的呢?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指導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它寫出來了。
    (1)理解句意。
    (2)你覺得這句話好在哪?
    2.指名朗讀最后一句話。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絕”?
    3、如果你也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4.指導背誦。
    三、積累內化。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
    3.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結。
    讀到這兒,我們也不禁為王勃寫叫好。他寫這首詩時只有十四歲,這么小的年紀就寫出千古傳誦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一、談話揭示課題。
    1.生齊讀可提,請學生介紹王勃。(教師補充)。
    2.專心聽介紹。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按要求自讀課文。
    2.注意聽老師的范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練讀,開火車讀,齊讀。
    2.練讀長句。
    3.初步理解“千古傳誦”一詞。
    四、學寫生字。
    練習寫字。
    六、完成作業(yè)。
    一、復習導入。
    1.默寫詞語。
    2.讀1、2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討論,交流。
    三、學習第2——4自然段。
    1,同學們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
    2.指導觀察圖畫,自由讀,劃一劃,全班交流。
    3、朗讀第三自然段。
    4、練習背誦。
    二、精讀第四段。
    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結合圖畫和第三自然段內容。
    (2)全班交流。
    2.說一說,演一演。
    3、學生回答。
    4.練習背誦。
    三、積累內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讀。
    3.全班讀課文。
    四、小結。
    學生認真聽師小結。
    五、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布置】:
    1、抄寫并聽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胸有成竹。
    筆走如飛。
    《騰王閣序》拍案叫絕千古傳誦奇才。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一
    1,初讀課文,交流預習情況,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自主預習專題研究課教案。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知道王勃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
    3,學習本課生字,正確規(guī)范書寫。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預習課文,查找和課文有關的資料。
    第一板塊: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在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聰明才智和優(yōu)良品質,如司馬光,懷素,孫中山等等,今天再來認識一位這樣的少年。
    2,板書課題:少年王勃(學生書空。師口述“年”的筆順,“勃”的寫法。)(紅點圈出“少”,這個字還讀什么?板書,學生組詞。)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交流讀書情況。
    1,交流預習情況。課前大家預習了這一課,你是怎樣預習的?根據學生交流出示課文生字詞,檢查字音。
    1)第一段:指名讀。板書:都督。這個詞怎么讀?學習“都”,多音字組詞。預習時理解這個詞了嗎?(都督:古時候的官名,相當于現(xiàn)在的軍區(qū)司令)。
    2)第二段:指名讀,教案《自主預習專題研究課教案》。
    3)第三段: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好長句。出示句子: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這句話比較長,誰能讀好?(先同位互相讀,生推薦讀)指名讀。書上有幅插圖畫的就是這兩句話寫的景色,先看一看圖,再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著圖上的情景。自由練讀。指生再讀。師范讀。自讀全段,指名讀。
    4)第四段:指名讀。這一段有幾個成語,能不能讀好?出示,指名讀。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嗎?指名說一說。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能把課文讀得更好。誰再讀一讀?出示詩句。指名讀。指導斷句。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明白了意思就能正確地讀好這句話。(理解字面意思,聯(lián)系上文看圖理解,師范讀引領讀好詩句。)自由讀全段。指讀全段。
    5)第五段:指讀。
    第三板塊:交流資料,整體把握。
    1)自由讀全文。
    2)提問:王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他很有才氣?(先用課文中的語句,再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出示:“滕王閣序”片段。這就是王勃寫的千古傳誦的名文“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共有954字。(紅字映出課文中詩句,這就是課文中寫到的詩句。讀。)。
    除了這一句,文中還有好多詞句很有名,如......師朗讀名句。
    3)繼續(xù)交流。你還了解了王勃的那些資料?交流后小結王勃生平。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章齊名,稱初唐四杰。他的的詩歌和散文都寫得非常好,不愧為四杰之首,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杰作,久為人們所傳誦,“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已成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們引用。出示古詩。讀。
    第四板塊: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自己讀一讀,交流。你覺得哪些字在寫時需要注意?
    2,指導寫“昌,宴,章”。這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日”的位置不同,寫法也不一樣。板書。學生在習字冊上寫字。
    預習的要求:
    1,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理解詞語。
    3,標上課文自然段序號,標注文中不懂的地方。
    4,查找和課文相關的資料,讀讀想想大概意思。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二
    《少年王勃》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人物故事,也是一篇文包詩的文章。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即興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的`故事,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與才華橫溢。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緣起,點明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第二、三、四自然段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滕王閣序》。第五自然段點明《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婺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在朗讀、品悟課文的過程中形成的。本設計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訓練,不論是生字詞的學習,還是王勃才氣的感悟,都是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組織交流。將讀作為重點。根據教材的特點,可以將教學劃分為2課時。下面著重要論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教學大致的思路分為五大板塊:一、導入新課:由滕王閣引出文章《滕王閣序》,引出少年王勃。二、初讀課文:練習讀通讀順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聯(lián)系課文具體語句談談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王勃的才氣。四、學習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練習描紅、書寫。
    一導入新課。
    1、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顯示滕王閣的圖片)唐初始建,已經有1300多年歷史了。曾多次被毀重建,但因為文章《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在圖片的下面出示《滕王閣序》四個字)在這篇文章里有一句最為著名。(出示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保┧且晃?4歲的少年,叫王勃。(出示少年王勃的圖片)。
    2、一座樓,一篇文章,一個句子,一個少年,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了解《滕王閣序》背后的故事,了解少年王勃。板書課題,指導讀準“少年”的“少”。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兩遍。
    2、學生自由讀,教師行間巡視。
    3、組織學生交流讀詞、讀句情況。
    出示詞語,
    南昌藤王閣都督宴會文章野鴨。
    披著燦爛讀《滕王閣序》才氣秋景。
    慶賀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千古傳誦。
    采用個別讀、開火車讀等方式,鞏固學習的效果。
    認識一個多音字“都”,會用兩種讀音分別組詞。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交流長句子的朗讀。
    (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自讀,看看在哪兒停頓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再讀課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梢栽谙嚓P的句子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5、組織學生交流,梳理課文的內容。
    教師引述,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理清課文的脈絡層次。
    故事發(fā)生在一年的。少年王勃路過南昌去探望父親。一位姓閻的都督宴請客人,邀請了。席間,都督讓客人們,大家誰也不敢。王勃地說:“讓我來試試吧!”于是,他,,一會兒就寫成了。都督看到“,?!边@兩句時,連聲贊道:“?。 ?BR>    6、初讀了課文,少年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聯(lián)系文中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看法。
    文中具體的句子有很多,教師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相機出示,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王勃的才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少年王勃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人,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說一說。
    2、組織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一位姓閻的都督正準備在滕王閣舉行宴會,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BR>    指名讀這句話,從“聽說”感受到都督覺得王勃怎么樣?
    補充相關的資料: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勃小時候很聰慧,從小就能寫詩作賦,世人目為神童。年方十四的王勃上書劉右相,其中第一條就是抨擊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對討伐高麗。劉祥道看后,為其“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之語驚異,贊王勃為“神童”,此時的王勃雖然才14歲,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華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并稱為“初唐四杰”。
    此時的少年王勃已經很有名氣,所以文中說都督聽說他很有才氣,想邀請他來參加宴會。3、練習感情朗讀。
    四、總結。
    少年王勃是否像傳說中說的那樣有才氣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
    五、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學生各自用自己的辦法識記生字。
    2、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督:監(jiān)督別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個目。
    宴:上中下結構,寫得應緊湊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學生描紅。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美麗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江邊的美麗景色,理解少年王勃的奇特。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讀詞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少年(王勃),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少年王勃》。(齊讀)。
    2、文中有很多詞很美:(多媒體出示詞語)誰來讀一讀?(指讀,師相機評價)。
    都督???????宴會??????邀請(評:讀得準)。
    凝望秋景???緩緩飛翔??輕輕飄蕩(評:讀出了賜予的美)。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評:讀出了人物的才干)。
    (二)、理解詩意,詩文對照。
    1、出示古詩。
    知道最后三個詞語是描寫誰的嗎?(王勃)說起王勃的才華,我們不能不提到騰王閣,瞧(出示滕王閣圖)同學們看,這就是滕王閣,凡是到過騰王閣的人,都會在這停留,因為這里的一塊石碑上刻有王勃14歲時寫的《滕王閣序》,其中有這樣一句千古流傳:(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請小朋友自由地讀一讀。
    (2)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導讀準詩句。
    評:讀得字正腔圓;讀出這句詩的節(jié)奏??????齊讀。
    2、這句詩寫得什么意思呢?對照讀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找找哪一句寫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用“————”劃出來。哪一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用“﹏﹏﹏﹏”劃出來。
    3、交流:哪一句寫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
    生答。
    (1)問:孤鶩、落霞、齊飛的意思。
    追問:誰跟誰一起飛?(野鴨與云霞)。
    野鴨怎么飛?(緩緩地飛翔)指導讀。
    云霞怎么動?(輕輕地飄蕩)指導讀。
    (2)落日的余暉、燦爛的云霞、加上緩緩飛翔的鴨鴨、輕輕飄蕩的云霞,這一切是那么令人陶醉。
    指導讀該句。師相機點評???女生齊讀。
    (3)景能讀美,相信詩也能讀美。
    讀詩???師相機點評???齊讀。
    (4)女生讀景,男生讀詩。
    4、交流:哪一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生答。
    (?。﹩枺呵锼?、長天、一色的意思。
    (2)讀該句??師相機點評?男生一起讀。
    (3)這一幅景就是這樣一句詩????讀詩句???齊讀。
    (4)男生讀景,女生讀詩。
    5、師生讀這一段話。
    (1)師范讀。
    (2)生邊聽邊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同時揭示省略號的作用。(同學們說的都藏在省略號里呢)。
    (3)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