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釣鯽魚用多大線組(五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冬釣鯽魚用多大線組篇一
    光陰荏苒,四季更替。伴隨著冬日的到來,我國北方已是千里冰封,銀妝素裹。在這漫長的冬季,釣癮難耐的北方釣友,只好開冰鑿洞,在“玉河”里尋找著內(nèi)心和冰層深處的快樂。在南方雖然仍是碧波蕩漾,但隨著一次次寒風冷雨的侵襲,水下的精靈也不再似溫暖的季節(jié)里那么歡暢、活躍。因此進入冬季之后,抗寒的鯽魚也就成了垂釣者的首選對象。
    鯽魚雖然是淡水魚類中較抗寒的品種之一,但在這個季節(jié),魚類的趨溫性仍然占著絕對的主導(dǎo)地位,鯽魚也會集群潛在較適宜的深水中,并為保存已儲存的能量而很少活動,攝食量很小,且動作較輕,要釣有所獲,就必須根據(jù)季節(jié)特點有針對性的施釣。
    一、釣點選擇
    在亮水垂釣,要選擇背風向陽,水深適宜(2-5米),最好是靠近水草和水底坑洼不平的地方,或者是水底的陡坎下,較潛水域的“鍋底”等;如果是冰釣,除了要選擇背風向陽之外,要選擇冰面自然凸起的周圍,選擇冰層下白色氣泡密集的地方開冰垂釣。原因是冰面自然凸起的地方就是該水域結(jié)冰最晚的地方,下面很可能就是魚窩;冰層下白色氣泡密集之處,其垂直的水下也很可能就是魚窩。
    二、釣具的選用
    在亮水面冬釣鯽魚,應(yīng)首選磯竿串鉤釣法。冬季魚集群躲在離岸較遠的深水處,使用手竿鞭長莫及,打窩誘魚,因為冬季的魚活動范圍很小,加上低溫環(huán)境中餌料的氣味很難擴散,所以誘魚效果很差。我曾在《野鯽魚釣法漫談》一文中說過:夏秋季節(jié)釣魚是魚找食,冬春季節(jié)釣魚是食找魚(在我的垂釣博客中
    http:///u/1237025207),要達到食找魚的目的,手竿當然是遠不如磯竿和海竿,而海竿的竿稍粗,靈敏度差,冬季鯽魚吃鉤動作小,上魚信號遠不如竿稍細彈性好的磯竿。當然這并不是說手竿和海竿就不能在冬釣鯽魚中使用,海竿可以使用盒飯釣法,手竿也可以使用長竿釣遠點,或者選擇陡岸的深水處作為釣點,只是說其效果不如磯竿而已。釣線的使用要根據(jù)不同釣法選擇,如果使用拋竿,主線可使用2.5-3.5號,綁鉤腦線可使用0.6-1號線;若使用手竿垂釣則使用1號主線,0.6-0.8號子線。鉤要用伊豆2-3號或伊勢尼1號,也可以使用其它型號的細條小鉤,但也不要太小,太小了掛蟲餌
    不方便。
    三、餌料的使用
    冬季釣鯽餌料的氣味選擇主要是腥、膻、甜,顏色應(yīng)選擇紅、黃,形態(tài)當然是首選生物性活餌,如:紅蟲、紅蚯蚓、小地蠶、冬眠的野蜂、蜂蛹、人工培育的面包蟲、米糠蟲等,但冬季垂釣效果最好的莫過于活紅蟲。活紅蟲可以直接掛鉤,也可以扎把掛鉤,又可以摻入挫拉餌中使用,俗稱“肉夾饃”?!叭鈯A饃”的使用方法是:先將挫拉餌倒入和餌盆中,再放入適量的紅蟲,將活紅蟲與餌粉攪拌摻勻之后再按比例加水,開餌宜軟不宜硬,一般搓餌使用,每一鉤搓餌中有1-3條紅蟲即可,效果非常突出。挫拉餌可使用釣魚王的瘋釣鯽2號、瘋(濃腥);龍王恨的紅鯽、黃鯽、藍鯽2號;老鬼的紅蟲鯽、冬鯽等都可以。如果沒有活紅蟲,可按挫拉餌的比例加入20%-30%的紅蟲粉,效果也不錯。如果使用自制餌料,在配餌時要注重腥、膻和適量的甜,顏色以亮紅色為最佳,黃色次之,餌料的狀態(tài)要軟,搓餌上鉤宜小不宜大。只要配制對路,使用得當,效果是很好的。
    四、釣法應(yīng)用
    1、磯竿串鉤釣法:數(shù)九寒冬,氣溫和水溫都很低,即便是未結(jié)冰的水域,其水溫也與冰下之水的溫度基本接近,鯽魚雖然較其它淡水魚耐寒,但也會潛入較深的水底很少活動,因此冬季釣魚主要靠找,打窩誘魚基本無效。磯竿串鉤釣法既可以大范圍尋找魚群,而且竿稍細、彈性好的磯竿又很靈敏,魚汛準確。使用的磯竿應(yīng)選擇竿稍細、彈性好,長度在2.4-3.6米之間,即便于操作又可以遠投。串鉤以4-5只為宜,串鉤上的鉛墜不要用單個的大鉛墜,用4--5個大一點的空心墜穿在一起,重量相當于3號或4號鉛墜即可(20克左右)。用這種墜一是可以減小墜入水時的聲音和沖擊波,不易使水下的魚受驚,二是這種墜比單墜不易沉入淤泥中 ,魚如果是吃鉤回線會更容易。支架最好用y型小支架每竿用兩個,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竿與岸邊基本平行,只要使竿與主線之間的夾角在60-120度之間都可以,竿尖要低,線和水面的夾角越小越好。用磯竿串鉤釣鯽,最好不用鈴鐺。將鉤餌拋入釣點后,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略微收一收線,感覺鉛墜已經(jīng)移動就可以了。此時竿尖略有彎曲,一旦有魚吃鉤,竿尖是會有動作的,當竿尖連續(xù)點動或彎曲加大或回線時,都是有魚上鉤了,要立即起竿。起竿時不要用力猛甩,只要稍微向后擺一下竿,幅度不要太大,隨即收線就可以了。起竿時用力甩一下是很多釣友常有的動作,以為這樣才可以將魚鉤牢,其實不然,只要稍微用一點點力,鋒利的魚鉤就會刺入魚唇,如果用力過大,只要魚的個體稍
    大,不是斷線,就是拉掉嘴圈,使本該入護的魚反而逃之夭夭。磯竿、串鉤釣鯽魚只適用于冬季和初春溫度低的季節(jié)。到了晚春、夏季、初秋,溫度高了(最低氣溫高于8度以上),這時是手竿釣鯽的好季節(jié)。磯竿串鉤釣鯽效果會很差,甚至根本就釣不到鯽魚。一是溫度高了,鯽魚不再集中躲在深水區(qū),四處游動覓食,拋竿串鉤掛紅蟲或蚯蚓很難誘魚集中成窩。二是溫度高了,魚的感覺器官和身體各部位都變的相當靈敏和靈活,不在象溫度低時那樣遲鈍和吃死鉤。三是溫度高了小雜魚非?;钴S,制造出許多假信號,弄的十竿九空,甚至沒等鯽魚找到餌,小雜魚已經(jīng)把鉤上之餌拽的一干二凈。所以仲春之后,磯竿串鉤不再適合釣鯽魚。
    2、“盒飯”釣法:所謂“盒飯”,既是在盒式炸鉤的餌盒中裝入自制糟食餌。使用“盒飯”釣法可以用磯竿、也可以用海竿,先在盒式炸鉤的餌盒中將自制的糟食餌壓平,再把周圍的鉤折回壓在餌上,鉤的上面再覆蓋一層糟食餌,裝好的“盒飯”要略鼓出餌盒,“盒飯”裝好之后即可拋入水中。因為盒式炸鉤的底部有一個30克左右的鉛墜,再加上餌食的重量,小鯽魚吃鉤時,魚汛很難明顯的通過釣線反應(yīng)到竿稍上,因此這種釣法釣獲的一般都是100克以上的鯽魚,所以“盒飯”釣法適宜專釣底部大鯽,而且這種釣法四季可用。
    3、手竿釣法:冬季手竿釣鯽適宜使用5.4米以上長手竿;線要細,鉤要小,調(diào)標要靈;餌料氣味要濃,狀態(tài)要軟,顏色要鮮紅最好。到達釣場后要多打幾個小窩,然后多窩試釣,那些窩出魚就在那些窩釣,不可一窩死等。手竿釣鯽的各種釣法我已在《野鯽魚釣法漫談》一文中詳細介紹過(在我的博客中:
    http:///u/1237025207,并已發(fā)表在《垂釣》雜志2006第11期),這里不再一一贅述。正所謂釣有法而無定式,釣友們要根據(jù)釣場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定有所獲。獲魚而為物,獲樂而為情,但愿這漫長的冬日因釣獲的滿足而不再寒冷。
    冬釣鯽魚用多大線組篇二
    冬釣鯽魚
    時值初冬,氣溫漸降,敏感的鯽魚似乎能夠已感受到季節(jié)的變化,開始向水深處遷移。溫度稍高時,它們也抓緊到淺處覓食。初冬釣鯽,首先要對其活動規(guī)律有足夠認識,“跟著溫度走”,這個絕對沒錯。所以我們要選擇岸邊比較深的地方作釣點??紤]到鯽魚膽小謹慎的習性,找深找草還是第一重要的,如果溫度較高,可以釣淺水,但淺水處必須有水草,沒能水草,必須有一定的混度——不能太清了。“水至清則無魚”,這話一點也沒錯。這時的魚,活動性不強,釣草窩時,往往一個窩子里釣了幾條,要得好長時間才能再來魚。所以我們在垂釣前可多做幾個窩子,以圖“廣種薄收”。冬釣底鯽魚,要用比較細小的線和鉤組。至于竿的長度,那不好強求。我以為,對野釣、休閑釣手來說,他們的釣線越細越好!他們認為很細的線,對競技釣手來說,都是十分粗的!比如對付500克左右的鯽魚,如果魚上的慢,競技釣手認為0.4號子號線足夠。休閑釣,如果不帶抄網(wǎng),我想0.6號的也足夠了!而魚鉤,500克的鯽魚,4號袖、6號丸世綽綽有余!冬釣的餌料,香味要腥、濃。紅蚯蚓當然是第一選擇,什么魚都認它。但是它的誘魚速度和能力實在有限。有釣友愛用曲香型的高度白酒,泡碎米和雞飼料打窩子,這也行。直接用成品餌料的話,也可以直接用。加些前面所說的腥味料,更有針對性了。
    幾個小技巧。如果是用蚯蚓作釣餌,而且又是在光水面釣,魚不肯吃鉤的話,可以反復(fù) 在來回拖動、拋出,再拖動,再拋出。而用臺釣法,除了細線小鉤外,還須釣的靈敏一點。野釣,魚吃鉤不會像競技釣?zāi)菢踊?,所以不必釣的太鈍。水冷,魚吃口很輕,釣靈敏了浮漂 的動作大,容易把握。餌料可以在水中有化散、上升等動作,這個和拖動蚯蚓有類似的效果,可以加快魚上鉤速度。傳統(tǒng)釣手,如果不能拖動鉤餌,原地拖動也是可以采用的招數(shù)。鯽魚咬鉤的信號反應(yīng)到浮漂上,因釣法不同而各不相同。
    初冬怎樣能釣到更多的魚
    一、釣天氣與時間差
    1.天氣:每年的“立冬”至“冬至”,在寒潮來臨前夕,氣候多為晴暖或多云天氣,釣魚兒者如能適時掌握天氣變化的特點,往往出釣?zāi)苡泻玫尼灚@量。
    2.時間:魚兒的生活習性是隨著天氣的變化而一日三遷,影響到其洄游活動范圍。當天氣溫度低時,魚兒藏于深水中,當太陽升起,熱輻射水面,淺水域升溫快,鯉、鯽等迥游魚兒類多游向天氣高的水域曬背、嬉戲,此時多在上午九時以后,下午十五時以前,為初冬釣魚的最佳最段。
    二、選好釣魚兒的點位
    冬季出釣,一個好的釣魚兒的點位可以出奇制勝,甚至給人以驚喜的感覺。釣魚兒的點 位選擇一要向陽,二要避風,三要根據(jù)水溫、水域的深淺廣布窩點。
    1.釣深水,釣低洼處:冬季,早晚天氣低,宜釣深水低洼處。每逢北方冷空氣南下時,淺水域多會結(jié)一層薄冰,而向陽、背風的深水面,很少結(jié)冰,依舊水波蕩漾,清晨還會看到冉冉升起的水蒸氣。這說 明深潭水溫暖和,天然餌料也多,是魚兒類聚集、棲息、覓食的窩點。
    2.釣淺灘與流水口:在中午前后,陽光充足的日子,天氣升高,宜釣在向陽、背風,離陸岸近的淺水域、灘 頭。針對魚兒類的趨暖性,打下誘餌、做窩,當魚兒類向水溫高的水域游弋時,有利聚魚兒和釣魚。那些與溝、塘等相通的常年及季節(jié)性的流水口,水流會將各種食物帶進水域,魚兒類有在活水中游弋習性,釣獲的機率也較高。
    三、因水施餌
    冬季自然水域中各種水生植物、水草、蘆葦?shù)然究蔹S,魚兒不再青睞植物的葉、莖。因水施餌是釣魚的關(guān)鍵。
    1.誘餌:根據(jù)冬季水溫低的特點,宜用熱性的粉末狀的濃香甜味重餌打窩。出釣前將麥 麩、玉米粉、芝麻、黃豆粉等用文火炒熟,不待冷卻,即加入部分白酒悶上一晚。白酒具有 濃郁的香,帶甜味,屬熱性。帶入釣點后,如有條件再拌入豆渣等,每次投窩餌團用量宜 2 50 克以上,濃郁、香甜的重餌是冬季誘魚兒、聚魚兒的秘密武器。
    2.釣餌:可根據(jù)水情和魚兒性,靈活使用。葷餌:可用紅蚯蚓、蠅蛆、蝦仁等;素餌: 可用米飯粒、熟山芋丁、紅薯丁等。初冬的鯽魚兒鯉魚兒,因水涼,嘴張不大,咬鉤動作非 常輕,反映到浮漂上的信號弱,往往會稍縱即逝。正確的方法是當浮漂點動沉下一目或二目,即應(yīng)果斷地輕柔揚竿上魚兒。
    初冬,氣溫漸漸降低,并向水中慢慢傳遞。敏感的鯽魚已感覺到了季節(jié)的變化,加緊覓食育肥過冬。此時垂釣鯽魚效果頗佳,冬季氣候寒冷,魚一般進入冬眠狀態(tài),在北方,一般只有鯽魚或鯉魚少量進食。
    怎樣在天寒地凍的狀態(tài)下,釣到較多的鯽魚呢?
    一、適宜氣候是條件:冬天氣溫低是一般規(guī)律,但冬天也有風和日麗的時候,特別是寒 流過后,氣溫回升,此時是釣鯽好時機,下雪前,小雪中,也是好機會;不同風向往往有很 大差別,南風、東南風、西南風一般戰(zhàn)果較好,北風、西北風、東北風則效果較差。另外,在氣溫和水溫不一致時,施釣很有講究。如果氣溫低于水溫時,則南風宜釣?zāi)项^,北風宜釣 北頭,東風西風也是一樣。而如果氣溫高于水溫,則南風宜釣北頭,北風宜釣?zāi)项^,東風西 風的道理相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以氣溫低于水溫為例,南風一吹,魚塘北頭是低 于原來水溫的水吹到深層,然后延深層反向向南走,使南頭水下的溫度略高于北頭,此時鯽 魚、鯉魚都聚向南頭。其余幾種情況道理相同。
    二、釣具的配制:因釣鯽魚為主,手竿以6.3米長軟調(diào)竿為宜,釣線越細越好,對付 500克以下的鯽魚,0.6號線足夠。浮漂使用碎粒漂,方便于野塘中坑凹不平的水底使 用,將直徑很細的白鴨毛梗剪成等長的7段穿在線上即可。魚鉤要求倒刺適中,鉤尖鋒利,在揚竿的瞬間能夠迅速刺透魚嘴,避免跑魚,伊勢尼、伊豆和無錫的丸袖型鉤均是釣鯽魚的 好鉤。
    三、餌料的選用:野外釣鯽考慮到塘中魚的密度,一定要打窩子誘魚。誘餌香味要濃一 些,先用曲香型的高度白酒,泡碎米和雞飼料,再滴少些香精(玫瑰香型最好)悶幾天。使 用時可添加一些粗玉米粉和碎菜籽餅,以增加誘魚效果。釣餌以葷餌為主,紅蚯蚓和蛆蟲是 釣鯽魚的佳餌,穿鉤時蚯蚓用半條而蛆蟲用整個的。鉤尖外蚯蚓過長易使魚兒叼食而不吞,難以判斷魚咬鉤信號,從而跑魚過多還易“炸窩”。
    四、釣位的選擇:冬天釣魚當然要選向陽背風處,在風和日麗時,釣淺一點的地方;在 陰天、刮風天魚釣深一點的地方。針對冬季魚的活動少,愛扎堆的特點,可以在塘中央多下 幾個窩,哪個窩上魚,就釣?zāi)膫€窩。鯽魚喜歡在洗菜的碼頭,水中的木樁、水草,有活水的 進出水口等處活動。所以在選釣位時要考慮到鯽魚膽小謹慎的習性,找水中有障礙物的地方做窩。垂釣前可多做幾個窩子,“多種薄收”,只要一個窩子能釣幾條,收獲便可觀了。
    五、釣組靈敏是關(guān)鍵:冬天釣鯽,線要細,要短,鉤要小,用伊勢尼 1~2 號鉤。無論 是單鉤還是雙鉤,腦線離鉤子 3~4 厘米處要加一鉛皮墜,雙鉤各加一個,剩下重量加在鉛 皮座上,這樣的設(shè)置保證魚一動鉤,馬上可以反應(yīng)到漂上來。漂用小漂,調(diào)一目鉤半目,一 旦發(fā)現(xiàn)漂尾上升半目,或露出的半目不見了,便可立即提竿,有時漂尾抖動幾下,也可立即 提竿中魚。
    六、餌料對路是保證:冬季釣鯽,誘餌宜香甜,釣餌用葷的比素的好,可以用蛆、紅蟲、蚯蚓。這三者以蛆最好,蛆不易破碎,有時一個蛆蟲釣幾條鯽魚仍然完好。
    七、施釣技巧:做好窩子后,不慌下鉤垂釣,要先觀察而后行。鯽魚泛星一般是兩個氣 泡從水底冒出水面,魚越大則泡越大,魚聚的越多則泛起的魚星越多??吹礁C中起星后,才
    可裝食下鉤,下鉤時盡量不要將鉤子直接拋到窩子里,垂直下落的鉤墜易掉在覓食的魚身上會驚魚??善盎蚝笠稽c下鉤,待鉤落底后再輕輕牽線把鉤拉到窩中,既不驚魚又能使魚看到釣餌而咬鉤。鯽魚咬鉤的信號反應(yīng)到浮漂上是先點動數(shù)下,然后送漂或黑漂。經(jīng)驗證明,淺水鯽魚黑漂多;深水鯽魚送漂多。鯽魚的個頭越大漂動的幅度相對要小,而小鯽魚咬鉤,漂動的幅度則大而快。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鯽魚咬鉤浮漂無規(guī)律,如在經(jīng)常有人垂釣的塘中,浮漂點動不已,就是不送不黑漂,這是脫過鉤的鯽魚所為。還有就是浮漂慢慢橫移,在排除蝦子咬鉤的可能性后,這是一種彎嘴的大鯽魚在咬鉤。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等到浮漂橫移20厘米后迅速揚竿,則十拿九穩(wěn)。垂釣中若發(fā)現(xiàn)窩中魚星很密,就是魚不咬鉤,可先檢查是否露鉤尖,或更換釣餌,提動釣線,使釣餌上下飄動,逗引魚兒開口。逗引的幅度不要過大,輕提輕松,待浮漂穩(wěn)定一會無反應(yīng)再提再放,往往在 提引過程中浮漂出現(xiàn)違背常規(guī)的停頓、加速,就是鯽魚咬鉤信號,應(yīng)迅速提竿。
    野釣鯽魚的一些體會
    1,初冬季節(jié)總體來說應(yīng)該釣 3 米以上深水,但晴天午后淺水水溫升高,淺水效 果會更好。
    2,冬天鯽魚不愛游動,喜扎堆,打窩不宜重,宜多點布窩,少補勤補??勺哚灐?,釣餌可選紅蟲蚯蚓,紅蟲鬧小魚,上鯽魚個體小,吃口亂,蚯蚓上魚個體大,口實。魚口瘋狂的時候可用拉餌,以提高上與速度。
    4,誘餌,我一般用買現(xiàn)成的黑米,也用自作的酒泡小米。
    5,野釣釣法,由于用竿為長竿,臺釣往往不如傳統(tǒng)笨釣上魚個體大,可支三四把長竿用傳統(tǒng)笨釣。
    冬釣鯽魚用多大線組篇三
    冬釣鯽魚的技巧
    鯽魚文靜膽小,吃鉤品味高叫人看了舒心,釣上岸來開心。而垂釣鯽魚則又是最基本的技巧鍛煉,所以釣魚人也最喜愛釣鯽魚了。
    鯽魚一年四季都可垂釣,只不過冬季難釣一點而已。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是比較寒冷的季節(ji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季。整個冬季釣鯽魚時也有所區(qū)別:
    1、初冬釣鯽
    ①初冬釣鯽,宜釣兩頭
    在初冬時節(jié)釣鯽以早上8—10時,下午2—4時最好。早上8—10時,水表層經(jīng)過一夜的寒氣侵襲,水溫要比水下底層冷得多了,溫差較大。換句話說,就是水下的溫度還能適應(yīng)鯽魚的生活。此時,鯽魚便開始一天的覓食。下午2時至4時,陽光把上下水溫曬得相差不大,魚兒又到淺水區(qū)曬陽覓食,在這些時間里垂釣把握性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初冬釣鯽還是釣“兩頭”為好。
    ②初冬釣鯽,好天為宜
    在初冬時節(jié)釣鯽,要以無風晴、陰天最好。因為上層水溫比下層水溫低,鯽魚都在水底棲息活動。
    ③看風向,選釣點
    初冬釣鯽,不管晴天陰天,重要的是看好風向再選釣點。入冬以后,常刮西北風,無論是魚池還是水庫,垂釣風向決定著魚區(qū)。在有風時,應(yīng)當在逆風處找弱風區(qū),在弱風區(qū)再尋找坡沿,向陽面,水草區(qū)或凹凸區(qū)。
    2、隆冬釣鯽
    ①隆冬釣鯽,宜釣魚窩
    冬天由于天氣寒冷,水下的鯽魚也都游往深水區(qū),特別是水底有凹處的深水區(qū)過冬。它們也相對地比較集中,也就自然形成了魚窩。因此,在隆冬釣鯽魚時,必須尋找魚窩垂釣。
    ②找魚窩要看、找、問、試
    “看、找、問、試”是尋找魚窩的好方法??词堑侥吧牡胤?,先看好魚塘的地形;找是努力找到魚窩的位置;問是到了陌生的地方要了解一下魚塘的情況(地形、水下地貌、水深、有無魚及魚種等);試是試水深撒誘餌。平底的魚塘必須前后、左右反復(fù)試探。
    ③隆冬釣鯽,天氣要好
    冬天天氣寒冷,但鯽魚在水溫10℃以下也常能釣到。鯽魚在天寒地凍時,最好選擇有太陽,風小或無風的天氣。雖然水溫在10℃以下時,魚兒的覓食程度很差,但是,如將魚餌送到了魚的嘴邊,鯽魚,鯉魚甚至草魚也會照樣上鉤。所以垂釣時,要在水深、向陽、避風暖和的地方下鉤。
    3、冬釣鯽魚的釣具、釣餌及釣法
    a、釣具
    ①釣竿:采用3.3—5.4米的軟調(diào)碳素竿。
    ②釣鉤:日產(chǎn)丸形、袖形4—6號小鉤。同號的朝天鉤也可選用。單鉤、雙鉤均可。因天冷魚嘴張幅不大,所以鉤宜小不宜大。
    ③釣線:選用0.5—1號陶線,不宜粗。
    ④浮漂:三星浮、七星漂、立漂都行,但不要選大,否則不靈敏。
    ⑤鉛墜:在進行釣具配匹時,選用24號保險絲作墜,分兩段纏繞。
    b、釣餌
    ①誘餌:市售專用誘餌,自制誘餌。
    ②釣餌:紅子孓、蝣絲蚓、蠶豆粉,太平2號紅蚯蚓,市售專用餌、自制面餌等,再配以蘸餌。
    c、釣法
    首選臺釣法,傳統(tǒng)釣法亦可。因人因地,各施其
    長。
    冬天臺釣只要在各方面注意一下,一樣可以釣得很好的。
    竿:冬天釣魚因為主要釣鯽魚,所以線用得比較細,此時如果選擇比較硬的竿子恐怕不太合適,碰上大的鯽魚,硬竿容易斷子線。所以冬天我個人比較傾向于使用軟竿子,越軟越好,特別是本調(diào)的并繼竿。至于是多長的竿,可以根據(jù)水域情況來決定,冬天并非釣得越遠越好。
    線:釣鯽魚當然不能用太粗的線,且冬天的魚開口小,動作小,線越細越好,如果釣小鯽魚,0.4#主線、0.2#子線最為合適。如果釣大鯽,0.6#主線、0.3#子線也挫挫有余。甚至有人在三九嚴寒之時用到了0.4#主線,0.15號子線。不用擔心冬天碰上大魚,就算碰上,冬天的大魚也不會有太大的掙扎力,只要竿子軟,遛魚得當,0.3的子線釣5斤的魚絕對沒問題。
    標:不要一味的用小標,如果水深在1.5米以下,推薦使用1號甚至0號標,如果水深超過2米,2、3、4號標也未嘗不可。標選擇標身纖細,碳腳較長的標,如果碰上滑魚,用小號的軟尾標也是不錯的選擇。
    餌:冬天釣鯽魚,搓餌拉餌都可以,如果是搓餌,和餌時要盡量把餌和得軟一些,餌要小,甚至小到米粒的大小。拉餌,也要拉小餌。盡量別用含粗顆粒的餌料,餌料的比重可大可小,可根據(jù)水深來決定,冬天配置拉餌時,小麥蛋白別太多了,魚開口小,如果小麥蛋白多了,絮狀的厲害,魚開口只能吸動絮狀的餌料,而不能把鉤吸入口中,所以會出現(xiàn)有信號,提竿空竿的現(xiàn)象。
    鉤:冬天魚吃口非常小,小鉤是首選。0.5號袖、0.8號袖、1號袖都是冬天常用的釣小鯽魚的鉤子,如果是大鯽魚可以用到3號袖。如果天特別冷,魚開口很小很小,有時標只動1/3或1/4目,此時要用鉤條非常細的上黑袖,鉤條細方便于魚吸食。
    調(diào)標:硬尾標,調(diào)靈點,10目的標尾,調(diào)5目,釣1目半或2目半。軟尾標,調(diào)2~3目,釣1~2目。當然這種調(diào)法并非固定程式,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修正。
    冬天釣鯽魚使用臺釣,只要注意好上面幾個環(huán)節(jié),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冬釣鯽魚用多大線組篇四
    冬釣鯽魚的一般原則
    要根據(jù)垂釣水域長期用餌的習慣配餌,或者使用鮮活蟲餌及動物性粉餌。在人工養(yǎng)殖塘內(nèi)釣魚,可以先用本塘飼料打窩,用紅蟲、蚯蚓或當?shù)佤~愛吃的其他蟲餌施釣。如果魚塘一直沒有斷料,用飼料配制的釣錯也能釣上魚來。每次投料做窩不易過大,可以多選幾個地方做窩,輪換著釣。因為冬季魚不再離窩覓食,只能尋窩而釣,沒有的地方打再大的窩子,也難把魚誘過來選擇釣點時要找向陽背風、水流平穩(wěn)、深淺適中、水底坑洼不平的主水域分支上游或轉(zhuǎn)彎處。如果主水域中有溫度較高的支流和進水口,也是首選之地一些有枯草、雜枝、木樁、石堆的地方,也是魚群窩集的本要場所。
    冬季釣魚,無論你是“傳統(tǒng)釣”還是“臺釣”或是“競技釣”,都要盡量使用細線小鉤和靈敏度高的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線組的靈敏程度,便于魚吃餌和信號的足量傳遞。一般的塑料漁線,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水中會變僵硬,導(dǎo)致浮標過于靈敏,經(jīng)常出現(xiàn)虛假信號。拴鉤用的子線可以改用釣魚專用的軟質(zhì)黑絲線,這樣可以減少浮標的假信號,提高中魚率。
    釣具使用上沒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切以適用為原則。
    在釣法上,冬季釣魚“傳統(tǒng)釣”更占優(yōu)勢,如果釣魚人對“臺釣”吃得透,使用又得當,那么“臺釣”在冬季釣魚中照樣能發(fā)揮出很好的作用。
    “統(tǒng)臺”式釣法
    近兩年來,在北方的初冬和初春季節(jié),釣友廣泛使用一種被戲稱為“統(tǒng)臺”式的釣法其實就是“傳統(tǒng)釣”和”臺釣”科學有機的結(jié)合體,屬“傳統(tǒng)釣”的升級改良型釣法。這種釣法從外觀上看與傳統(tǒng)釣”并無二致,其實內(nèi)在的東西已有重大改進和實質(zhì)性的提高。
    首先,它拋棄了過去那種粗線大鉤不重視線組配置的舊傳統(tǒng),在大線和子線的搭配和組合上更為精細,釣500克的魚,絕不用750克以上拉力的線。由過去強調(diào)線的保險系數(shù),轉(zhuǎn)變?yōu)閺娬{(diào)浮標的信號質(zhì)量其次,在魚鉤的使用方面,也轉(zhuǎn)變了過去那種大約不跑魚的思路,理解了只有讓魚吃得深些才能提高中魚率的道理,盡量用小鉤。對用單雙鉤問題,也顯得十分靈活。只要釣點條件允許,就裝上下鉤,一鉤釣魚,一鉤打窩,如釣草窩就用單鉤,不再堅持到哪兒都只用單鉤的老思想。
    再次,浮標的選用上,也與“臺釣”用標的原理接近.接受了釣什么魚用什么標的道理,不再幻想一支浮標能釣遍天下。真正理解了釣具之中最不能馬虎的就是浮標,并且舍得投資買好標,按他們自己的話講就是:舍得花錢買好竿卻舍不得買好標,就等于舍得花錢買好鞍子卻舍不得買馬一樣,本末倒置了。
    最后,在鉛墜同浮標的配比上,更加注重浮力與重力的平衡及等量變化的關(guān)系?!皳渫ǖ降讐嫛币严У脽o影無蹤了。一般都把鉛墜調(diào)整到等于或略小于整支浮標的浮力,盡量保證魚在吃餌后不太費力就能影響浮標下沉或上送,并隨著魚情的變化,及時增減鉛皮進行調(diào)整。子線長短是“隨行就市”,該長就長,當短則短。釣的過程中,鉛墜的“懸”與?臥”更是視魚情而變。這種釣法名副其實,真正做到了“統(tǒng)臺”結(jié)合,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冬季釣魚最讓人頭疼的同樣是小雜魚的追食鬧搶。遇到這種現(xiàn)象又無法避開時,一般是加大鉛重。要么,就是把子線盡可能縮短一些,加快釣餌沉底速度,減小小魚吃餌時拉舉釣餌的活動半徑,降低浮標的虛假信號率,識別浮標的平穩(wěn)足量的上送信號。
    選餌與用餌
    冬季釣鯽魚用活餌蚯蚓、紅蟲的效果較好。蚯蚓要選用不太粗、顏色紅潤、外表光滑、輕輕一碰就翻滾不止有活力的那種。紅蟲要用體大皮厚頭部黑亮、用手一捏富有彈性的公蟲,體細綿軟的母蟲鯽魚不太愛吃。用活蚯蚓釣魚,要用有倒刺的魚鉤,避免因蚯蚓的掙扎而在水下脫落。如果釣的魚比較小,可以用細一點的蚯蚓,或者把蚯蚓分成幾段順穿到鉤上;釣體型較大的魚,可以從中段橫穿整條蚯蚓。用蚯蚓釣魚也可以變變方法,比如在身旁放一瓶水和一罐能誘魚的干粉餌,掛上蚯蚓后把它反復(fù)在水和干粉中沾涮、搖動,使其像搖元宵似的搖成彈球一樣大,再投人釣點。這樣粉餌在水底霧化后,蚯蚓四周形成較集中的窩子,會產(chǎn)生奇效。用紅蟲釣魚,要事先把它捆成小把,每把用三四條、七八條都行,要視魚的大小而定(紅蟲捆綁器一般漁具店都有賣)。上餌時,不要刺破紅蟲,并在釣上拴緊。在某些水域中,使用紅蟲釣魚,用無倒刺細條鉤,穿單蟲垂釣效果更好。鉤尖要從紅蟲嘴中間穿入至蟲尾,以不把紅蟲扎破出血為標準,一巳扎破了,要換蟲重新再來,并巨每上一條魚換一次餌。
    為了更好地刺激魚的食欲。也可以在當天出門之前,把一部分蚯蚓或紅蟲剁碎,連肉帶湯一同裝人瓶中(蚯蚓、紅蟲不要混裝)。在打窩子時,把它拌進食里一同投人釣點,這樣誘魚快,窩子持續(xù)的時間長。
    另外特別提醒釣魚愛好者注意:在使用蟲餌釣魚時,一定要留神,當手指受傷出血時,最好不要讓傷曰接觸紅蟲,以免染l一種血管寄生紅蟲病。如果釣魚時不注意于部衛(wèi)生而誤食了蚯蚓卵,也會得一種類似蛔蟲病的腸道寄生蚯蚓病。以上兩種病例,在同內(nèi)外已多次出現(xiàn),尤其是紅蟲病極難治愈。
    調(diào)靈釣鈍
    冬季釣魚一般都不釣靈,盡量不讓魚餌離底,基本卜堅持“調(diào)靈釣鈍”這個原則。我所說的“調(diào)靈”是指視標露出水面越少,也就是釣的目數(shù)越低為越靈,反之為鈍。使用活蟲餌釣魚時,如果鉛墜離底,浮標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假動作。魚吃蟲餌有多種方法,大魚會一日把餌吞下,小魚通常是先咬住一頭,然后拉扯、甩動蟲餌,再逐漸下咽。如果釣得過靈,在小魚拉扯、甩動蟲餌的過程中,浮標就會不停黑標、送標,此時提竿必然是空竿,因為這時魚還沒有把鉤吃進嘴里。所以冬季用活蟲餌釣魚,最好是讓鉛墜的重量等于或大于浮標的浮力,一定要調(diào)整水線到鉛墜臥底。在釣的過程中,浮標的輕頓。輕送的信號一般不提竿,專釣浮標平穩(wěn)足量上迭或下拉的信號。如果黑標、迭標還足約不上魚來,可以再逐漸加鉛到上魚為止,也可以根據(jù)魚的大小,把掛在鉤上的蚯蚓剪短或減少每把的紅蟲數(shù)量,盡量把蟲餌做得能讓龜一下吸進嘴里。使用懸墜方法掛粉餌釣魚,一定要選用細身細尖子浮標,并且要調(diào)得靈一些(視甘露出水面調(diào)整浮標后的找底也不容忽視。為了確保雙鉤到底,最好的辦法是在上鉤掛一粒小橡皮球(重兩目左右),調(diào)整水線使浮標露出到所調(diào)的目數(shù)為準。比如說,空鉤凋的是兩目,上鉤掛橡皮球后把浮標向下移動一目,如果露出水面的目數(shù)變成了一目,說明前面的找底是準確的。如果還在兩目,說明已找過了底,需要繼續(xù)下移浮標,直到露出一目,最后再把浮標升回一目到兩目為止。我把它稱為“反向驗證法”。
    冬釣鯽魚以調(diào)靈釣鈍為主,但也不能不分具體情況一概而論,需要根據(jù)當時垂釣水域的具體條件和魚情來靈活對待。比如說:在水底很臟,醬層(粥樣虛底)厚而稀軟的水域中垂釣,釣得過鈍會使雙餌陷人虛底,因鯽魚輕易不會掘泥而食,從而失去被自發(fā)現(xiàn)的機會。此時就需要調(diào)鈍釣靈,讓魚餌能停在醬層之卜,甚至需要上餌離底。鉛墜的重量不要大于或等于浮標的總浮力,要略小一些,就像空鉤半水調(diào)三目、調(diào)兩日那樣。如必須釣“底墜”,也不要讓鉛墜過重,臥進醬層把餌也拽進去。
    總之,關(guān)于釣靈釣鈍的問題,要釣友自己用心揣摩,并善于用反向思維,跨越教條,大膽實踐。我始終認為釣魚是:釣有法,而無定式;勝在應(yīng)變,敗于教條。而且任何釣魚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地方性。釣魚愛好者要善于廣采博納,把外來的東西科學地融人到自己的釣法中去,既不盲目追隨、趕時髦,也不固執(zhí)己見、拒絕新生事物。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垂釣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樂趣無窮。
    冬釣鯽魚用多大線組篇五
    春季如何才能多釣鯽魚?
    一、暖。指風和日麗的天時。春陽高照,春風輕拂或春雨霏霏,都是出釣春鯽的好時日。除北方早春的晨、昏氣溫水溫偏低不宜外,仲、暮春皆可全日投鉤。原因是早春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早晚水涼,魚兒很少活動。而上午9時至下午3時,溫度漸升,魚兒便活躍起來,并積極索食。至于仲春后尤其是暮春時,氣溫已明顯升高,早晚不僅可釣,而且往往獲魚多。
    二、淺。是釣春鯽選位總的原則。其理由有四:①淺水日照升溫快,所以淺水域溫度明顯高于深水區(qū)。魚類系變溫動物,加之其趨暖性特點便紛紛游向淺水。②淺水區(qū)溶氧量大,春風不斷地將氧氣輸送至水中,而淺水域因其淺則加速了氣體的交換和溶氧。在溶氧多的淺水里魚兒感到格外舒適,亦即促進了覓食活動。③淺水處多食餌。植(作)物籽實、蟲卵幼蟲、浮游生物、有機質(zhì)屑等都是鯽魚的美味佳肴,鯽們前來就餐便是順理成章之事。④風吹浪涌,水流波泛,是鯽魚喜歡的環(huán)境。因魚有喜小風小浪,逆流而上的習性,便爭先恐后地游上淺水流兒。
    三、邊。指江河湖庫的岸邊水畔。岸畔多為淺水,是春鯽主要的索食之地。
    四、灘。其概念是:①河邊淤積成的平地。②水中沙洲。③水淺多石水流急處,即我們常說的淺灘:草灘、沙灘、石灘,為春釣鯽魚的理想釣位。
    五、灣。水流彎曲處。即河灣、湖灣:主河道或大湖面靠近邊緣的緩流或洄流水域,多為鯽魚的棲游之地。
    六、涵。指橋涵,即橋墩、涵洞附近及進、出水口等活水區(qū),為鯽魚游弋覓食之地。
    七、澗。是夾在兩山(丘)之間的水溝,大至河渠湖汊的上游,小至涓溪細流的淺水域,這些地方多有逆流而上的鯽魚群。
    八、田。河岸湖畔的稻田、大田、菜地,或者撂荒地,由于河湖春季蓄水水位上漲而被淹沒,有些地方雖只有幾十厘米深的水,卻招來成群鯽魚,因其食源豐富:稻谷顆粒、菜葉、草籽、昆蟲等使然。稻田釣鯽收獲頗多即是典型例子。
    九、軟。指春釣鯽用餌要軟。首選紅蟲,紅蚯蚓之類軟體動物。面餌,制作時也是宜軟不宜硬,搓粒掛鉤宜小不宜大。就索食而言,魚類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鯽魚是食近不食遠,食小不食大,食軟不食硬。所以制作軟硬如唇、搓黃豆大餌粒為佳。
    十、甜。春鯽喜食甜香型餌料,制作面餌時應(yīng)添加適量白糖或蜂蜜。如以蚯蚓為餌,可在培養(yǎng)土中拌入少量糖或奶粉,以增加甜味,誘釣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