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姓氏研究報告(熱門12篇)

字號:

    報告是一種通過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分析數(shù)據(jù)和闡述結論的書面或口頭陳述。報告還可以通過插圖、表格和圖表等輔助資料來更好地展示和解釋數(shù)據(jù)。經過多次實驗和分析,我們總結了一份關于XX技術的報告,希望對行業(yè)發(fā)展有所助益。
    姓氏研究報告篇一
    姓氏的變化,很值得讓人研究?!皠ⅰ毙帐窃趺磥淼??歷有哪些名人姓“劉”?,F(xiàn)在“劉”姓有多少人?帶著這些疑問,我對“劉”姓做了一次研究。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上網(wǎng),了解“劉”姓名人以及來源和人口。
    2。閱讀報刊,上網(wǎng)瀏覽,了解“劉”姓人口分布情況。
    3。詢問身邊的人。
    “劉”姓歷史名人,劉氏始祖劉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蜀漢照烈劉備、前趙光文帝劉淵、南朝宋武帝劉裕、唐代詩人劉禹錫等等。
    人口數(shù)量:據(jù)統(tǒng)計“劉”姓的'人數(shù)大概在幾千萬。是百家姓前幾名,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1。我國“劉”姓歷史悠久。傳說大漢劉累其子孫以字命氏,稱他劉氏。
    2。我國“劉”姓人才輩出。有心胸廣大的劉備,大敗項羽的劉邦以及在位41年的劉禪。其中我最欣賞劉備,他重視人才、心胸廣大、慈善、沉著、冷靜。很有領導的風范。他麾下的大將:關羽、張飛、趙云也都是那個時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劉”姓以后會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希望沖擊中國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進漢字的世界。
    姓氏研究報告篇二
    第一版:中華姓氏文化起源1.圖騰2.氏的出現(xiàn)。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qū)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qū)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后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tǒng),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xiàn)代,這種傳統(tǒng)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fā)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yōu)樾?。?zhàn)國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后,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姓氏研究報告篇三
    在我們的學校里,很少有人姓“曹”,在媽媽的單位里也很少有姓“曹”的同事,“曹”姓是最多的嗎?“曹”姓的名人有哪些?“曹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曹”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曹”姓是不是最多。曹姓,中華姓氏之一,三國時期魏國國姓,主要源自上古時期火正祝融支系和西周王族支系,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xx年排名第三十五。宋代曹姓在川甘地區(qū)和中原比較興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甘肅四省,占全國人口0。58%,總人口約730余萬?,F(xiàn)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約占全國曹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蘇、安徽、山東、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為曹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曹姓總人口的10%這證明了“曹”姓不是最多的'。
    我從書上知道了姓“曹”的曹雪芹。我還查了一下百度。知道了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1],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四、研究結論。
    1、我國“曹”姓歷史悠久,“曹”氏家譜原書在宋代。因為宋代家譜已經走向成熟,加上國家對私家譜的提倡,所以“曹”姓宗譜迅速增多,其中的一些還一直保留到今天。
    3、據(jù)20xx年,曹姓大約占全國的0。59%,全國排第二十七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姓氏研究報告篇四
    我們班上有兩個同學姓王,爸爸經常和我開玩笑說:“五百年前,你和王鈞杰是一家?!眿寢屄牭轿液桶职值膶υ捄?,不緊不慢地說:“姓氏是我國頗具特色的一種文化,很有研究價值!”我心里疑惑不解,心想:姓氏生來就有,有什么好研究的?于是帶著這個疑問,我展開了對王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
    1.瀏覽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上網(wǎng)查閱、了解王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2.通過報刊了解王姓的人口和現(xiàn)狀;。
    3.詢問老師、父母、祖輩,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地區(qū)情況;。
    4.通過其他渠道,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書籍《百家姓》王姓的起源。
    傳說殷商王子比干,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后葬在當時國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
    網(wǎng)絡歷史王姓名人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獻之、王勃、王維、王安石、王昌齡、王之渙等。
    網(wǎng)絡王姓人口數(shù)量據(jù)統(tǒng)計,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7.25g。
    爸爸的陳述王姓族譜在四川珙縣下羅鄉(xiāng)五星村保存著清王廷等主修光緒四年刊印的王氏族譜。
    1.我國的王姓歷史悠久,傳說殷王子比干,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后葬在當時國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下詔說: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文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勿罷,賜曰王姓。這也是王姓人口增長的一大原因之一。
    2.在歷史中王姓名人輩出。有江南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東漢大思想家王充,被譽為“書圣”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唐朝詩人王維、王昌齡、王之渙,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元朝畫家王冕。
    3.經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tǒng)計,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7.25g。
    姓氏研究報告篇五
    我國的姓氏種類繁多,光我們這個班級48個人里面估計就有45種姓氏,其實,姓氏是一個龐大的整體,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中國人用過的姓氏的種類就高達2種,并且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下面我就來講講我們中國人姓氏的起源吧!
    在很早以前,中國就有了姓氏這個說法。因為那時候是母系社會,只知道有母親這個概念,但是不知道有父親這個概念,所以姓字是由女和生字組成的,形象的表現(xiàn)出當時的社會跟母親有很大的關系,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姓氏是老百姓不能取的。這還要在很早的時候,也就是先秦時代,當時的姓和氏是不一樣的。姓氏的姓指的是血緣關系。而姓氏的氏指的是那些有地位特權的。人有的姓是皇帝恩賜的,歷史悠久,比:張,王,李,趙這幾個姓,另外我的姓氏“朱其實也是一個皇姓,如朱元璋,朱楨。都是明朝的皇帝。
    其實不光在中國有姓這個概念在,德,美,英等國家都有姓這個概念,如懷特,史密斯,伊利莎白等,另外還有很多奇怪的姓,如,黑,白,死,鬼等令人大跌眼鏡的姓氏。
    啊!姓是一個大家族,其實不只有單個字的信,還有兩個字的,如:歐陽黃鋪,上官,諸葛,夏侯,甚至還有三四五個字等不同的姓氏。
    姓氏研究報告篇六
    關于自己的姓氏我有許多問題,因為爸爸說我們其實姓劉。我不相信,好好的金姓怎么會和劉姓扯上關系呢?所以我決定對金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個調查。
    我上網(wǎng)一查,發(fā)現(xiàn)竟然真的如此。金姓的來源有三。
    第一、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時期的少昊帝。黃帝之子少昊死后被尊為西方大帝。五行中西方是金,所以少昊有金天氏之稱。他的后代就用金作為姓氏。
    第二、相傳古代有一個金國。該國居民以金作為姓氏。
    第三、劉邦后裔中的一支改劉姓為金姓。
    那么金姓在我國諸多的姓氏中地位如何呢?查閱了《百家姓》后,我得知金姓排名第29位?,F(xiàn)在,金姓也是擁有400萬人口的大姓。人口數(shù)量在全國姓氏中列第69位。
    從古至今,金姓英才輩出。其中金涓為金姓始祖,字德源,號青村,義烏人。元末明初知名學者和詩人。
    除金涓外,金姓名人還有現(xiàn)代的鐵路運輸專家,鐵路運輸教育家,中國鐵路運輸學科的首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原北方交通大學副校長,國家一級教授金士宣和禮儀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系主任金正昆。
    沒想到我的姓竟然這么了不起,出了那么多名人!這著實讓我倍感自豪!
    姓氏研究報告篇七
    關姓的由來一直很神秘,但是百家姓中有“關”這個姓氏。我自己也姓關,所以特別想知道關姓的由來以及姓關的名人。這樣我對關心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調查。
    使用手機查找資料。
    關氏分為滿族關氏和漢族關氏。滿族關氏,原來是清朝的瓜爾佳氏演變過來的。在八旗中屬于鑲黃旗。而漢族的關氏則是夏朝大臣關龍逢的后代。漢族的關姓普遍比滿族關姓較多。
    關氏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夏朝的大臣關龍逢,也是漢族關姓的祖先。比如三國武將關羽,以及天罡星的大刀關勝。還有元末的關漢卿。關漢卿號己齋,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最偉大的戲劇作家,是元朝前期的劇,文壇領袖是元雜劇的主要契機人。關漢卿的《竇娥冤》和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為元代四大悲劇。關漢卿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1、關氏分為漢族關姓和滿族關姓,漢族關姓是關龍逢的后代,滿族關姓是由清朝瓜爾佳氏演變過來的。
    2、關氏也有很多名人比如武將關羽水滸傳中的大刀關勝還有身為元曲四大家的關漢卿這些人都被中國的建設以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截止到xx年關氏一共150萬余人。
    姓氏研究報告篇八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wǎng)瀏覽,了解陳姓的來源和陳姓歷史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陳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陳姓的名人故事。
    2.春秋時有孔子弟子之一陳元。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先河。漢朝初年的陳平曾輔佐劉邦,漢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學家陳琳。西漢后期的陳湯曾多次出擊匈奴。王莽統(tǒng)治時期的陳遵,權重一時,被封為嘉威侯。三國時有陳登,曾與父合謀離間呂布與袁術。晉朝陳壽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歡迎的史書之一。南北朝時期則有名將陳慶之、陳伯之等,而這一時期最著名的陳姓人就是南朝陳的建立者陳霸先了。
    3.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均有7000多萬。
    姓氏研究報告篇九
    我們班同姓的同學不少、他們常開玩笑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閱《百家姓》發(fā)現(xiàn)許多有關姓氏的故事、于是,我們小組的成員開始了這次姓氏之旅。
    1、查閱《百家姓》等記載著古人姓氏的書籍,閱讀有關報刊,上網(wǎng)查找瀏覽,了解本小組成員的姓氏來源和歷史上的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本小組成員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便捷的途徑,搜集本小組成員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黃姓的來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責備黃國不向楚國進貢,黃國國君錯誤地分析形勢,既不理會楚國的責問,又不進行任何防備,結果于當年夏天被楚國滅掉、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氏,就是黃氏。
    書籍報刊教科書。
    歷史上的黃姓名人。
    黃歇黃霸黃蓋黃巢黃庭堅黃道婆黃宗羲黃遵憲宋代狀元黃定。
    黃姓人口數(shù)量。
    黃姓的人口約為2876萬,為全國第八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2%爺爺?shù)闹v述。
    黃姓族譜。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王姓的.來源。
    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使王上大怒,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瑯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姓氏研究報告篇十
    我們班同姓的同學不少。他們常開玩笑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閱《百家姓》發(fā)現(xiàn)許多有關姓氏的故事。于是,我們小組的成員開始了這次姓氏之旅。
    1、查閱《百家姓》等記載著古人姓氏的書籍,閱讀有關報刊,上網(wǎng)查找瀏覽,了解本小組成員的姓氏來源和歷史上的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本小組成員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便捷的途徑,搜集本小組成員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黃姓的來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責備黃國不向楚國進貢,黃國國君錯誤地分析形勢,既不理會楚國的責問,又不進行任何防備,結果于當年夏天被楚國滅掉。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氏,就是黃氏。
    書籍報刊教科書。
    歷史上的黃姓名人。
    黃歇黃霸黃蓋黃巢黃庭堅黃道婆黃宗羲黃遵憲宋代狀元黃定上網(wǎng)。
    黃姓人口數(shù)量。
    黃姓的人口約為2876萬,為全國第八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2%。
    黃姓族譜。
    浙江杭州·武林黃氏宗譜:清光緒間禮耕堂鈔本一冊藏地:美國浙江余杭·黃氏宗譜四卷: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藏地:浙江余杭縣文化管理委員會。
    姓氏研究報告篇十一
    爸爸常說,姓氏是一種文化,里面的傳統(tǒng)氣息博大精深,會讓我們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于是,我對自己的姓進行了一次調查。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報刊,上網(wǎng)瀏覽,了解黃姓的來源和關于黃氏的傳說。
    2、通過多種方法,了解黃姓人口分布的情況。
    3、詢問爸爸黃姓歷史名人。
    略
    1、在我國,黃姓源遠流長,傳說伯益的后裔就有14支。春秋時期,南方楚國稱霸,只有黃、隨國敢於抗衡。公元648年,楚成王責備黃國不向楚國進貢,黃國國君錯誤地分析形勢,既不理會楚國責問,又不進行任何防備,結果於當年夏天被楚國滅掉,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就是黃姓。
    2、黃姓是今中國大陸第七大姓氏,臺灣島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占全國黃姓人口的19%。
    3、在歷史的長河中,黃姓人才輩出,數(shù)不勝數(shù):黃興、黃飛虎、黃生、黃金榮……姓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姓氏研究報告篇十二
    我看過課本上關于李姓的調查報告以后,對姓氏感了興趣,想知道“張”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張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張”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于是,我決定對張氏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一次調查。
    1、上網(wǎng)瀏覽。
    2、詢問家長。
    3、查閱書籍。
    張姓來源。
    1、出自黃帝之后揮。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fā)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改姓張氏的。
    歷史名人:
    張騫:西漢外交家,陜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fā)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仲景:東漢醫(yī)學家,河南鎮(zhèn)平人。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后人尊為醫(yī)圣。
    張飛:三國時名將。為蜀國五虎上將,戰(zhàn)長坂名震于時。傳與劉備、關羽結義于桃園,世稱桃園三結義,被后世所傳誦。
    張擇端北宋畫家,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
    張大千:著名畫家。
    現(xiàn)狀:張姓人口約為7800萬,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
    1、在歷史的長河中,張姓人才輩出。有漢初大臣張良、唐朝名相張九齡、晉代文學家張翰、現(xiàn)代國畫家張大千、清代詞畫家張子祥、宋代詩人張耒、西漢外交家張騫、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
    2、張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揮。得姓始祖:張揮。黃帝少昊青陽氏第五子,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他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了啟發(fā),發(fā)明了弓。于是黃帝封揮為制造弓的官叫“弓正?!?BR>    3、張姓是中國三大姓氏之一,據(jù)統(tǒng)計,張姓人口數(shù)量已接近一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