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大全(18篇)

字號:

    演講稿涉及的主題可以是各種不同的領域和話題。要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演講稿,首先要明確演講的目的和受眾。無論是學術演講、慶典演講還是社會發(fā)言,優(yōu)秀的演講稿范文都能給你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示。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一
    很久以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刮著,大雪紛紛地下著。
    一天,有個趕集完的農夫迎著寒風往家里趕路,這時,他看到在路邊有一團黑呼呼的東西。
    他大著膽子走到跟前一瞧,原來呀,這是一條凍僵的蛇,它的呼吸很微弱,眼看就要死了。
    一條快要死了的蛇是不會咬人的,農夫這下放心了。
    于是,他把蛇撿起來,打算扔到院子外面去。
    突然,那條蛇用微弱的聲音說:“別把我扔出去,救救我,救救我?!?BR>    農夫把蛇捏在手里對它說:“救你?把你救活了不是又要去咬人嗎?”
    蛇有氣無力地說:“我連大聲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還會咬人嗎?”
    農夫一想也是,他看著蛇奄奄一息的樣子,很不忍心,就解開衣扣,把它放進懷里,帶回了家。
    農夫家里有個暖烘烘的火爐,他就把蛇輕輕地放在火爐邊,慢慢地溫暖著它。
    一會兒功夫,蛇就醒了過來,蛇動了一下,抬起頭來看看四周。
    忽然蛇張開大嘴,吐著細長的舌頭,沖農夫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蛇大笑了起來,得意地說:“哈哈,我是蛇,我犯不著因為這個就改變我的本性?!?BR>    聽了這話,農夫總算明白了,臨死之前,農夫非常后悔救了一條毒蛇,卻還了自己的性命。
    寓意:這則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要分清善惡,對那些本性難以的人,我們不能存有同情心,否則反而會害了自己。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二
    處有一個大水瓶,看得出還有大半瓶水。
    “終于找到水了!我一定要暢暢快快地喝個夠!”鴿子歡喜得不得了,急不可待地朝那。
    個大水瓶呼呼地猛飛過去。不料那個大水瓶原來是畫在畫板上的,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瓶子。
    鴿子這一撞不要緊,畫板上的瓶子依然故我,安然無恙,只是鴿子的翅膀由于碰撞過急。
    被折斷了,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半天緩不過勁來。
    一個人剛好從畫板下經過,看到了鴿子,于是輕易地把它捉回了家。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三
    從前,有一個人他生來就好吃懶做,一天到晚除了吃飯就是睡覺,什么也不愿干卻總是異想天開,一會兒想著要吃這,一會兒又想著要吃那,又不想費力氣。
    一天,好吃懶做的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該多好呀。
    他曾聽人說鶻烏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門到市場上去買鶻烏。
    他在街上轉來轉去,不知鶻烏是什么模樣。七買八買竟把一只鴨子買回家了,反正他還是不知道。
    第二天,這個人把鴨子帶到野地里,等著野兔跑來。
    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過來了。這人立即將鴨子拋擲出去,讓鴨子去抓野兔。
    可是,這只鴨子飛不起來,一拋出去它就撲打著翅膀落在地上了。這人急了,又抓起鴨子再拋擲出去,鴨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這個人煩死了,他接連三四次把鴨子拋擲出去,鴨子始終是飛不起來。
    這時,只見鴨子摔倒了又從地上站立起來,哀哀地對他說:
    你為什么偏偏要把拋擲的苦處強加到我頭上呢?”
    這個人卻皺著眉頭說:“你怎么會是只鴨子呢?我只當你是只飛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鶻烏呢。”
    鴨子沒辦法,為了讓這個人相信自己的確是只鴨子,它伸出自己的腳蹼給他看,說:“你看我這連在一起的腳丫子,看我這笨手笨腳的樣子,是會捕捉野兔的鶻烏嗎?”
    這個人無可奈何地看看鴨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這個人只好沮喪地返回家去。
    所以說,單憑自己的主觀想象,不顧客觀實際,強人所難,終究是達不到應有效果的。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四
    在山的南邊,住著一個老農夫和他的三個兒子。這個老農夫有一大片的葡萄園,每年都會長許多紫紅色、甜美多汁的大葡萄??墒抢限r夫年紀大了,體力漸漸衰弱,再也不能到園里工作,而他的三個兒子雖然已經成年,卻十分懶惰,眼看著園子一天天地荒蕪了。
    臨終前,他把三個兒子叫到身邊,對他們說:“我的孩子們,在葡萄園里,我埋藏著一批珍寶,你們生活困難時就挖出來補貼家用吧?!闭f完他就去世了。兒子們見父親已死,立即找來鋤犁,挖的挖,耕的耕,翻土三尺,可是始終也沒有找到那批財寶,而整座葡萄園由于他們的耕、挖等于來了一次精耕細作。雖然他們沒有找到意外之財,而土地卻給了他們獎賞。第二年,葡萄獲得了大豐收。
    每顆葡萄都圓滾滾的,像一顆顆紫紅色的大珍珠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三兄弟高興極了,他們把一部分葡萄運到鎮(zhèn)上去賣,一部分釀成了葡萄酒,賺了一大筆錢。
    “雖然沒有找到珍寶,但把園子松了土總是對的!”老三開心地說道。
    老二說:“現在我總算明白父親的用心了!其實他是要咱們辛勤勞動,這樣才能收獲無數珍寶?!?BR>    老大感慨地說:“你們看,那滿園的葡萄不就像珍寶嗎,它們是那樣的閃亮、美麗!”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五
    有人認為放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身體比羊高的人都能干好這件事情。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世上不是人多過羊,而是羊多過人了。群羊必須由頭羊率領才能找到肥美的嫩草吃,走起來也不會亂成一團。羊倌只要管好頭羊,照顧一下調皮分子,就可將羊群管好。不過頭羊卻需要調教,它才肯聽羊倌的號令。牧羊鞭只能對付擅自離群的調皮分子,牧羊鏟卻是專門用來指揮頭羊的工具。羊倌都有一手絕活,他隨便用牧羊鏟鏟起一塊土,擊向頭羊,使頭羊感到十分疼痛,又不受傷,頭羊即乖乖聽命,服從羊倌的指揮。
    一個流浪漢到草原上找活干。他認為放羊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便到有羊群的人家請求受雇。剛好有一戶人家養(yǎng)了百十只羊,缺少羊倌,流浪漢便來到這戶人家,向主人表示愿意受雇。主人對流浪漢缺乏信心,就盤問起來:“你過去放過羊嗎?”
    流浪漢擔心找不到工作,只好吹牛,說:“過去一直放羊。羊主人將羊全部賣掉了,我才流落到這里?!?BR>    主人覺得這種說法很可信,立即將羊群交與流浪漢放牧,流浪漢從此當上了羊倌。
    這位假羊倌不知道牧羊鏟怎么用,便將牧羊鏟斜插在腰帶上,用牧羊鞭將羊群趕到草原上。
    羊倌沒有調教過頭羊,頭羊也聽不懂羊倌的口令,沒辦法率領羊群按羊倌的意圖行走,弄得羊倌大為惱怒,生氣地用石頭把頭羊的犄角打傷,頭羊疼得大叫。
    頭羊的聲音實在太大了,羊倌害怕主人聽到,他趕忙伸手去捂住頭羊的嘴巴,頭羊給了羊倌一腳,說:“你這個傻瓜,你以為你堵住我的嘴就會沒事了嗎?錯了,主人遲早會辭掉你的?!?BR>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六
    老狼派遣小狼出洞,到林邊散步,兼帶巡風??纯从袩o運氣吃頓午飯,要討得便宜,要由牧人作東。小狼已該學會以父業(yè)謀生。
    小狼跑回來說:“快,跟我走,我的情報準確,午飯已現成。山腳下有一個大羊群。羊兒一只比一只肥美,隨便拖只來吃都很稱心?!?BR>    老狼說:“且慢,我先要弄清,牧羊的是個怎樣的人?!?BR>    “聽說牧人不錯十分精,我已從四周把牧群查清,那些獵狗都很差勁、消瘦,看上去并不那么太兇?!?BR>    老狼搖頭說:“這樣說,不會成功。弄不好我們會把性命斷送,牧人精干,獵狗哪會稀松?走吧!我引你去找別個去處,我們的安全將會大有保證。那里的牧人實在大大糊涂,牧人糊涂,獵狗再多也無用?!?BR>    一只公雞在肥料堆里翻掘扒找,它忽然發(fā)現一顆珍珠,它說道:“這東西有什么用處?它無非是毫無價值的廢物!人們把它抬得這么高豈不愚魯?在我看來,如果能找到大麥的顆粒,要使我高興得多,盡管它并不起眼,但是能夠吃飽下肚?!?BR>    無知的人總是這樣判斷事情,凡是他們不理解的東西,他們都覺得無用。
    河中漂流著一個瓦鍋和一個銅鍋。瓦鍋對銅鍋說:“請離我遠一些,不要靠近我。那怕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你,我也會碰碎?!?BR>    這是說,與強硬的人相伴是很不安全的。
    一個醫(yī)生給病人治病。病人最終還是死了,醫(yī)生對那些送葬的人們說:“如果病人生前戒了酒,洗了腸,就不至于喪命。”在場的另一個人回答說:“高明的大夫,事到如今,你說這些話,已是毫無用處的了,你應該在病人生前患病的時候,用這些話去勸告他?!?BR>    這故事說明,當朋友處于困難的時候,應及時給與幫助,而不應該在事后去說一些毫無用處的空話。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七
    兩只小狗在草叢中發(fā)現了一塊香噴噴的肉,于是它們都搶著要那塊又大又香的肉。
    這時,一只狐貍躲在草叢中,聽見了兩只狗的對話,決定拿到那塊肉。它坐在那里抓耳撓腮的。突然,它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只見狐貍立刻跑出來,裝作很熱心的樣子對兩只小狗說:“我來幫你們分肉吧!”
    兩只小狗點了點頭答應了。
    狐貍分肉了,它故意把肉分成一半多,一半少,兩只狗看了又吵了起來,狐貍連忙說:“別著急!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想辦法吧!”
    接著,狐貍拿起那一塊大點的肉,塞進嘴里,咬了一口,這一塊肉立刻變得比另一塊小了。然后,狐貍把兩塊肉拿給兩只狗看:“可以了吧?”有一只狗對狐貍說:“為什么我的肉那么小,而它的肉卻那么大呀?”
    狐貍馬上說:“沒關系!沒關系!我來幫你把它的肉也咬一口吧!”
    那只小狗說:“好吧!”
    狐貍就拿起另一只狗的肉也咬了一口。就這樣,兩只狗等狐貍還給它們肉時,都發(fā)現只剩一點點了,它們倆后悔極了!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八
    秋天的時光如蝴蝶般蹁躚而來,紛飛的旋律在夕陽下獨自歌唱。夕陽影下,獨自并肩而坐的兩小童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他們訴說著,幻想著,掉進漩渦里的童話。
    黑夜不經意似的悄然降臨,萬家燈火亮了起來。被路燈照亮的夜晚顯得那么迷人。"看啊!"坐在路上的兩個孩子指著天空上一閃一閃的星星,編著自己的童話。"我們可以坐到星空上,和月亮姐姐說說話。她一定會請我們吃桂花糕,讓我們住在星空里和星星玩耍。"哥哥溫柔地對妹妹說,他的眼神好似一束溫馨的月光,照著妹妹稚嫩的臉龐。
    "不,哥哥,你看云層里多舒服啊。我們就把云朵當床,用彩虹做門,鑄造一個柔軟的家!"妹妹的幻想總是帶著舒適的味道。
    月光輕柔地透過云層,給這兩顆純真的童心鍍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輝。
    一聲嘈雜打破了兩兄妹的幻想。一個劍眉倒豎,滿臉橫肉的男人找過來了。"小兔崽子,要不是我收養(yǎng)你,你現在早餓死啦!還敢在路邊編什么童話,這能當飯吃嗎?回家給你姨媽做飯去!"。
    哥哥瞪了大叔一眼,默默地拉著妹妹回家去了。那大叔一雙惡毒的眼睛始終不離開他們身上。嘴里還在絮絮叨叨地念著:"哼,幻想什么,只不過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吃上飯比它更重要!"。
    天上的月亮好圓好圓,但其中似乎也蘸著淚花,目送兩個孩子遠去。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九
    鷹正在奮力追逐一只兔子。兔子一時無處求助,只好拼命地奔跑。這時,正巧看見一只屎殼郎,兔子便向他求救。屎殼郎一邊安慰兔子,一邊向鷹懇求不要抓走向他求救的兔子。而鷹卻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里,還是在他的眼前把兔子吃掉了。屎殼郎極為遺憾,深感受到侮辱。從此以后,他便不斷地盯著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高高地飛上去,把鷹蛋推滾下來,將它摔得粉碎。鷹四處躲避,后來竟飛到宙斯那里去,請求給她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容許她在自己的.膝上來生。屎殼郎知道后,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高高地飛到宙斯的上面,把它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即起身抖落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以后,屎殼郎出現的時節(jié),鷹就不孵化小鷹。
    這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沒有人弱小到連自己受了侮辱都不能報復。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漸地升高了。最后,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母蟹對小蟹說:“你不要橫爬,為什么不直著走?”他答道:“媽媽,請您親自教我怎樣直走,我將照著你的樣子走?!笨赡感犯静粫弊撸谑切⌒氛f她笨。
    這是說,教育者自己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走,才能去教導別人。
    駱駝見牛炫耀自己漂亮的角,羨慕不已,自己也想要長兩只角。于是,他來到宙斯那里,請求給他加上一對角。宙斯因為駱駝不滿足已有龐大的身體和強大的力氣,還要妄想得到更多的東西,氣憤異常,不僅沒讓他長角,還把他的耳朵砍掉一大截。
    這故事說明,許多人因為貪得無厭,一見別人的東西就眼紅,不知不覺連自己已具有的東西也失去了。
    有頭瞎了一只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防備獵人的攻擊,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對著大海,他認為海那邊不會發(fā)生什么危險。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過這里,看見了這頭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將要咽氣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不幸,我防范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guī)砹藶碾y。”
    這故事是說,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料相反,以為是危險的事情卻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
    的卻更危險。
    兩個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頭大熊,其中的一個立即閃電般地搶先爬上了樹,躲了起來,而另一個眼見逃生無望,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屏住呼吸,假裝死了。據說,熊從來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轉身就走了。躲在樹上的人下來后,問熊在他耳邊說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說:“熊告訴我,今后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一起同行?!?BR>    這故事說明,不能共患難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一
    農夫替牛解下犁套,牽著它去喝水。這時,有只窮兇極惡的餓狼正出來覓食,望見那犁,起先僅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覺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覺地將頸項漸漸地伸了進去,結果再無法拔出來,只好拉著犁在田里耕起田來。那農夫回來后,望見了它,便說:“啊,可惡的東西!但愿你從今棄惡從善,回來種田吧?!?BR>    這故事是說,盡管有些惡人做了一點善事,但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無奈。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二
    一只小烏鴉,非常羨慕當了算命先生的烏鴉。
    那只烏鴉能預知兇吉,占盡了人們的寵愛。
    看到這一切,小烏鴉在自言自語?!拔乙且材芟衲侵粸貘f那樣能占卜人的命運,該多好?!?BR>    可百般羨慕,小烏鴉也無法擁有那只烏鴉的才能。
    于是它決定先靠瞎編胡謅來占上一卜。
    正好它看到從山路上下來的路人們。
    小烏鴉撲啦啦飛到樹枝上坐著。
    它望著樹下,猶豫了一會兒,鼓起勇氣說道。
    “咯咯,咯咯!各位,我來為大家的前路占上一卜。”
    路人們抬起頭,覺得很不可思議,嘲笑小烏鴉:“哎咦,嚇了一跳。呵,你這只小烏鴉占什么卜,笑死人了?!?BR>    可是小烏鴉纏著要為路人們占卜,直到路人們受不了了,拿起石頭砸它。
    這荒唐的算命先生,挨了一頓石頭后,只好回自己的巢。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三
    在阿基普很小的時候,他的祖母就告訴他有一些鳥類很神奇,她舉了喜鵲和烏鴉的例子。她說喜鵲是報喜不報憂。而烏鴉卻是報憂不報喜。
    幼年時,阿基普對奶奶的話深信不疑,只不過沒有驗證過。因為他很少留心這件事,更沒有出過門,漸漸地將奶奶的話給忘卻了。阿基普長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要出門去做生意。第一次出遠門,祖母的說法突然從他潛意識中跳了出來。雖然他還是不太相信鳥類有這樣的能力,但又認為祖母的話不會說錯,決定驗證一下。他剛出門,一只烏鴉從他頭上掠過,飛上樹枝。按照祖母的說法,這是很不吉利的預兆,他猶豫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無論如何,小心些總不會出差錯。
    他辦事時小心翼翼,深恐出差錯。他做了一筆生意,結算下來居然賺了一筆小錢。他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從此他再也不相信那些關于鳥能預測吉兇的屁事。他高興地走進小酒館,決定好好地犒勞一下自己。他喝下一斤酒后,覺得沒有盡興,又喝一斤,覺得有些飄飄然,拎起錢袋,準備早些回家。走著走著,他覺得自己頭重腳輕像是踩在棉花上,搖搖晃晃,恨不得一步趕回家中。他醉眼迷離,一個踉蹌撞到樹上,險些撞昏了過去。他倚在樹上,打算休息一會兒,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一個小偷從林子里經過,發(fā)現有人背靠大樹,睡得正酣。小偷走近了,聞到一股濃烈的酒氣,又看到醉鬼手中攥著錢袋,心中一陣驚喜,伸出手打算把錢袋偷走。阿基普雖然睡著了,可心里卻十分清醒,恍惚中睜開醉眼,發(fā)現有人偷錢,猛地站起來,將小偷嚇了一跳。小偷不甘心,和阿基普搶起了錢袋。阿基普賺錢很不容易,情急之下,酒醒了一半,力氣大增,小偷見不能得手,只好逃走了。阿基普匆匆趕回家中,數錢時才發(fā)現,錢袋撕開了個小洞,漏掉了一些銅錢,幸而損失不大。他突然想起早晨出門時,遇到了烏鴉,不覺自言自語,真不敢相信,烏鴉真能給人帶來厄運。
    阿基德與阿基普是同村的鄰居,認為阿基普善于做生意,要求與阿基普合作。阿基普認為這沒什么不好,就同意了。兩人結伴上路,又遇見一只烏鴉,它身上滴著血,哀叫著從他們頭上飛過。
    阿基普嚇了一大跳,他急忙勸阿基德:“烏鴉滴血,大事不好,我們還是回去吧!”
    阿基德哈哈大笑:“那只烏鴉真能測人的命運的話,那為什么它受傷流血都預測不到呢?”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四
    驢馱重物,走了很長時間的路,感到十分勞累,它遇到了牛,就對牛說:“幫我馱一點東西吧,我很累,累得走不動了?!迸4饝?,就幫驢馱了一些東西。
    牛到家了,把替驢背的東西給了驢。驢馱著東西又趕路了。
    驢喘著氣,走了一段路,看見了馬,對馬說:“我很累,請你幫我背些東西吧?”
    馬搖搖頭,不同意。
    驢不高興地說:“一路上我都得到幫助,沒想到遇著你這樣身強力壯的,卻拒絕了我的請求?!?BR>    馬拒絕說:“你這樣不知休息地背下去,我?guī)湍惚骋粫r又能有什么用呢?”
    驢終于累死了,大家都說是馬的責任,如果馬能幫助驢一下,驢怎么能累死呢?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五
    有一個老先生,到集市上買了一支蠟燭,蠟燭看著老先生,好奇地問:“老公公,你需要我為你做什么呢?”
    老先生說:“我要把你給放在燈塔上,給海面的船只指引方向。”
    原來,這個老先生是一座小燈塔的管理員。蠟燭嚇了一大跳!趕忙惶恐地對老先生說:“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小蠟燭。”
    老先生響應:“別擔心,你只管全力以赴,我有我的安排與方法。”
    海面上船只的船員們看著發(fā)亮的燈塔,個個露出了感激的微笑。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也像這根蠟燭焦慮的一樣,也會誠恐地對別人說:“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年輕人?!被蚴钦f“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小角色?!薄安?我不行,我沒有高學歷?!薄安?我不行,我缺乏響亮的頭銜?!薄安?我不行,我不夠優(yōu)秀?!薄安?我不行,我的職業(yè)平凡?!?BR>    但,只要您愿意“發(fā)光”,在上帝的巧妙安排、運用之下,你我的微光也可以照亮身旁的人們。上天對每個人的生命都必有美意與安排,面對您所處的環(huán)境,您的心準備好了嗎?發(fā)光,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呼喚,亦是上帝今天要對你講的話,您愿意響應上帝的邀請嗎?不要猶豫,不要遲疑,只要用你的恩賜,以及愛的言行、見證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朋友,該你發(fā)光了!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六
    有一只神龜被一個打魚人捉住了,于是神龜托夢給宋國國王宋元君。
    這天夜間,宋元君睡夢中只見一個人披頭散發(fā)、探頭探腦地在側門窺視,并對宋元君說:“我住在一個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漁人捉住了?!?BR>    宋元君早上醒來,想起夜間的夢,覺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這個夢。占卜的人說:“這是一只神龜給大王托的夢。”宋元君問左右的人說:“有沒有一個叫余且的漁人?”左右回答說:“有一個漁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傳余且來朝見。
    第二天,余且來見宋元君。元君問他說:“你打魚捉到了什么東西?”余且回答說:“我用魚網捕到了一只大白龜,龜的背圍足有五尺長哩?!彼卧钣嗲覍敨I上。余且趕忙回家將捉到的白龜獻給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這只神龜后,幾次想殺掉它,又幾次想把它養(yǎng)起來,心中總是猶豫不決,最后只好請占卜的人來做決斷。占卜的結果是:“殺掉這只龜,拿它做占卜用,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將白龜殺死,剖空它的腸肚,用龜殼進行占卜,總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靈驗。
    后來,孔子對這件事深有感慨地說:“這只神龜有本事托夢給宋元君,卻沒有本事逃脫余且的網;它的智慧能達到72次占卜沒有一次不靈驗的境地,卻不能避免自己被開腸剖肚的災禍。這樣看來,聰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應不到的事情?!?BR>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因此,只有萬眾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較周全。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七
    有一些沒主的蜂蠟被發(fā)現,黃蜂想認領走,但蜜蜂不答應。細腰蜂受理了這個案子,它也難辨其中的真假。證人說,它曾在看到了一些昆蟲,深褐色,身子稍比較長,樣子像蜜蜂,它們扇動著翅膀,圍繞在蜂蠟周圍。但這些證詞并不能證明什么,因為其特征也適用于黃蜂。
    這個案子調查了半年,沒有任何結果。最后,一只聰明的蜜蜂提出了個好建議,它說:“案子進行了半年,卻絲毫沒有任何進展,蜂蠟再不處置將會變質。我想讓黃蜂和我們一起去采蜜,看看誰能用這么好的甜漿造出如此漂亮的房。”
    黃蜂拒絕了這個合理的要求,因為憑借它掌握的本領,是不可能辦到的。經過簡單的推理,細腰蜂把蜂蠟判給了蜜蜂。
    人們往往將一件簡單的`事情看得特別復雜。如果你勤于思考的話,你會發(fā)現,一件看似復雜的事情其實很容易解決。
    伊索寓言故事演講稿篇十八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很久以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刮著,大雪紛紛地下著。
    一天,有個趕集完的農夫迎著寒風往家里趕路,這時,他看到在路邊有一團黑呼呼的東西。
    他大著膽子走到跟前一瞧,原來呀,這是一條凍僵的蛇,它的呼吸很微弱,眼看就要死了。
    一條快要死了的蛇是不會咬人的,農夫這下放心了。于是,他把蛇撿起來,打算扔到院子外面去。
    突然,那條蛇用微弱的聲音說:“別把我扔出去,救救我,救救我。”
    農夫把蛇捏在手里對它說:“救你?把你救活了不是又要去咬人嗎?”
    蛇有氣無力地說:“我連大聲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還會咬人嗎?”
    農夫一想也是,他看著蛇奄奄一息的樣子,很不忍心,就解開衣扣,把它放進懷里,帶回了家。
    農夫家里有個暖烘烘的火爐,他就把蛇輕輕地放在火爐邊,慢慢地溫暖著它。
    一會兒功夫,蛇就醒了過來,蛇動了一下,抬起頭來看看四周。忽然蛇張開大嘴,吐著細長的舌頭,沖農夫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農夫氣壞了,指著它喊:“你這條忘恩負義的毒蛇,我好心救了你,你怎么能恩將仇報呢?”
    蛇大笑了起來,得意地說:“哈哈,我是蛇,我犯不著因為這個就改變我的本性?!?BR>    聽了這話,農夫總算明白了,臨死之前,農夫非常后悔救了一條毒蛇,卻還了自己的性命。
    寓意:這則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要分清善惡,對那些本性難以的人,我們不能存有同情心,否則反而會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