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熱門16篇)

字號:

    在編寫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教案的評估和反思是編寫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和實施。每個教案范例都經過精心設計和反復修改,具有較高的教學實用性和指導性。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xiàn)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產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尋找等量關系是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
    等式與方程,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1)(課本p1~6)3課時。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課本p7~11)3課時。
    整理與復習(課本p12~14)2課時。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通過折一折、搭一搭、數(shù)一數(shù)、剪一剪、拼一拼等實踐活動,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資源:
    各種圖形的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說說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
    今天啊,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它們上一堂練習課。
    二、練習。
    1、第1題。
    (1)出示第1題,要求觀察這幅圖是由哪些形狀拼成的?
    (2)分類數(shù)一數(shù),并把書上填好。
    (3)交流并說說怎樣才能數(shù)得既對又快。
    2、第2題。
    (1)讀題,理解題意“什么是對折兩次?”
    (2)學生選擇一種折法,在小組中交流,說一說折出的是什么圖形?
    (3)集體交流,并說一說:正方形紙對折兩次一般有哪幾種折法?各折出什么圖形?
    3、第3題。
    (1)請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提問:“你能把它折成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嗎?
    (2)學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4、第4題。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思考怎樣折才能折出一個正方形?(2)學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5、第5題。
    (2)學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方法。
    7、第7題。
    (2)學生動手拼一拼,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拼的?
    (編制者曹靜芳)。
    教學后記: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三
    1課時
    1.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自己心跳的事去寫習作。
    2.要寫清事情的經過,有條理地敘述。
    3.引導學生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之間互相分享交流。
    4.掌握敘述事情的方法,并運用到寫作中。
    5.敘事要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1.圍繞自己心跳的事去寫習作。
    2.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
    1.掌握敘述事情的方法,并運用到寫作中。
    2.敘事要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3.能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去寫習作。
    課件
    導入
    ( )分鐘
    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圍繞“我的心兒怦怦跳”來寫的?,F(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寫“我的心兒怦怦跳”吧。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們盡快搜集寫作的對象及材料?!?BR>    新課
    教學
    ( )分鐘
    1.讀題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書:我的心兒怦怦跳)
    認真讀一讀,打開寫作的思路,從中得到啟發(fā),確定選材的范圍,必須多讀幾遍,做到心中有數(shù)。
    2.你認為這次作文的重點應在什么上下功夫?
    請你以“心兒怦怦跳”為題,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寫下來,與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板書:心跳的過程(詳寫))
    1.想想自己心跳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讓你這樣,是激動,還是害怕。按要求準備。(板書:心跳的事)
    要求:
    (1)說一說是什么事。
    (2)說一說你的心跳的原因。
    2.匯報自己的選材。
    (1)請習作較好的同學先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較為客觀的評價。
    (2)再請中等和有一定困難的學生進行匯報。同學和老師之間進行及時評價,友善地提出不足之處。
    3.互相借鑒習作素材,積累運用。
    2.就剛才同學們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教師總結:描寫心跳的時候,我們要抓住心跳的過程;詳細介紹過程中,你的心理活動,你的想法,動作表現(xiàn),什么后果,獲得什么樣的感受。(板書:獲得的感受)
    根據你剛才的材料進行寫作練習,注意要把過程寫得生動具體。
    【設計意圖:審題指導這個環(huán)節(jié)能讓學生很快了解題目,把握寫作重點?!?BR>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這節(jié)習作課,我們學習了寫“我的心兒怦怦跳”這樣的文章,我們在介紹自己的心跳的事的時候,要抓住心跳來寫,詳略得當,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摯。
    心跳的事
    我的心兒怦怦跳 心跳的過程(詳寫)
    獲得的感受
    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才能讓學生寫好一篇文章,這是值得我深思的問題。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總結了自己的優(yōu)缺點:
    1.在這節(jié)課中,我抓住寫作題目,讓學生深入了解題目,明確寫作目的,在寫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情況,通過設置“組織材料”“匯報”“練筆”這些環(huán)節(jié),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物可寫,有據可依,從而達到預期目的。
    3.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沒能及時把握不同學生的寫作情況,沒能對學生的作品做出及時評價,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四
    1.掌握13個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貓的資料。(比如貓屬于哪一類動物?有什么特點?)。
    第一課時。
    1.出示掛圖。
    2.認識貓。
    (家貓、波斯貓)。
    3.學生介紹貓。
    4.師予以師納。
    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5.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
    (一)自學生字詞后出示生字卡讀、記。
    (二)形近字練習。
    慮()稿()要()。
    虛()搞()耍()。
    (一)理清條理。
    1.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2.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的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寫大花貓小時候很淘氣。
    1.自學第4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生匯報讀懂的內容。
    學生a: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zhí)詺猓猛??找出來,讀一讀。
    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b: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c: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2.歸納引導。
    (1)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貓,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
    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3)你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產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
    (喜歡、喜愛)。
    (4)大家一起讀一讀第4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一只可愛的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我們明天再學。
    1.抄寫詞語。
    2.完成思考·練習第1題。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五
    2、練習創(chuàng)變編童話,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采用對話和擬人的方式構思作文情節(jié)。
    3、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童話的積極性,體驗童話的魅力,感受童話帶來的快樂。
    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話的特點,練習創(chuàng)變編童話。
    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采用對話和擬人的方式構思作文情節(jié)。
    孩子們通過第三組幾篇課文的學習,已經對童話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習作,就是要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通過編童話,講童話,寫童話的環(huán)節(jié),科學地依照思維特定安排教學流程,分層訓練,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童話能力這一目標,讓他們體驗童話創(chuàng)作的喜悅和樂趣,激發(fā)學生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
    一、知識鏈接:
    在我們學過的第三組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篇童話?為什么?
    出示童話特點,加深學生對童話的認識。
    二、指導寫作方法:
    1、出示幻燈片《去年的樹》這篇童話,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
    第一次是鳥與樹的對話。
    第二次是鳥與樹根的對話。
    第三次是鳥與門先生的對話。
    第四次是鳥與小姑娘的對話。
    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
    師:這篇童話中鳥會說話,樹會說話,稱門為門先生,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增添了童話故事神奇的色彩,增強了童話故事的趣味性。(引導學生以對話和擬人方法寫童話。)。
    2、生回憶《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在小木偶身上都發(fā)生了哪些事?
    三、生創(chuàng)編童話:
    (一)出示自學提示:
    之前在小木偶的身上都發(fā)生了什么事?
    在小木偶的身上又會發(fā)生哪些事呢?
    主人公可以是原來課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大膽的想象,無拘無束的想象。
    1、生續(xù)編《小木偶的故事》。
    2、指名匯報。
    (二)出示鋼筆和墨水的圖片。
    1、生創(chuàng)編童話。
    2、指名匯報。
    四、寫童話:
    可以續(xù)寫《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寫鋼筆和墨水的故事,還可以想寫什么寫什么,寫出心中最美的童話。
    五、學生互評。
    六、小結。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六
    《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三個板塊。“交流平臺”是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讓學生在詞語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另一部分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日積月累”是積累、背誦古詩。
    設問句的運用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師在教學“詞句段運用”這個板塊時應著重講解,除了用讀來感受語氣之外,還應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來訓練。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題目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能夠借助工具書和同伴交流的方式讀詞語,并對詞語進行理解和運用。
    3.學習古詩《別董大》,領會詩的大意。
    【過程與方法】。
    通過詞語訓練,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對古詩句的欣賞能力。
    重點。
    積累成語和古詩,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難點。
    學會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描寫人的成語。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學生自由朗讀對話。
    2.分角色朗讀。
    3.圈點批畫出講述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的句子。
    4.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齊讀。
    5.出示例文,學生試概括主要內容。
    二、詞句段運用。
    (一)讀一讀,想想這些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哪些人。
    1.誰能正確地讀一讀下面的詞語。
    (1)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
    (3)然后教師抽查學生認讀情況。
    2.比一比誰聰明,誰能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3.哪些詞語是你不懂的,提出質疑。
    4.誰能說說這些詞語都是用來形容哪些人的?
    5.賽一賽,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二)讀下面兩組例句,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然后想想在后面的兩個情境中你要怎么說,寫下來讀一讀。
    1.復習學過的修辭方法。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我們學了不少修辭方法,誰能舉例說一說。(比喻、擬人、夸張等)。
    2.修辭的好處。
    (1)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文字更優(yōu)美,表達更清楚,語氣不同)。
    (2)自由讀文中兩組話,思考:每組的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之處?
    (3)體會不同(語氣不同,表達意思相同)。
    (4)反問句的特點。
    無疑而問,只問不答。把一個確定了的意思用疑問形式表達出來叫反問。
    (5)出示情境,討論交流打算怎么說?
    (6)交流評價。
    三、日積月累。
    1.自由讀詩句,讀得正確流利。
    2.小組討論,說一說對詩句意思的大致了解,然后全班交流。
    3.配樂齊讀,練習背誦。
    4.拓展延伸:回家把這首詩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園地的教學主要是為了查漏補缺、鞏固,再加上適當?shù)耐卣?,針對這些目標,我制定了這次的教學方案,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當然這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情況來說。相對來說,學生對詞語意思的理解還不夠,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以后要在這一方面有所加強。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七
    一、教材分析:
    《練習四》安排了如下的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五項內容。處處留心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藥;讀讀背背,安排學生積累與課文《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內容有關的成語,積累《三字經》中的一個片段;寫好鋼筆字,要求學生正確、美觀的書寫左右結構的字;口語交際,要求討論班級公約;學寫毛筆字,安排了書字“歌”、“領”。
    二、教學要求:
    1.認識中草藥的名稱,學會讀懂、讀好一份中成藥的說明書。
    2.學會八個成語及《三字經》中的一個片段。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
    5.學寫毛筆字。
    三、教學重難點:
    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7種中藥的藥名,初步了解中藥的功效。
    2.學會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
    教學準備:投影儀一份《小柴胡沖劑》的說明書7種中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我們平常生病了,都會去醫(yī)院看病,吃藥或打針。
    我們吃的藥分成兩類:中藥、西藥。今天,我們來初步認識中藥。2.你們對中藥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醫(yī)中所用的中藥多以植物為材,也有以動物、礦物為材料的。
    4.《本草綱目》中就介紹多種中藥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國醫(yī)學、醫(yī)藥上的一個瑰寶。
    5.今天,書上也出現(xiàn)7種中藥藥名,讀一讀,讀準它們的音。指名讀,齊讀。
    6.出示圖片:讓我們來認識這7種中藥。
    7.你知道這7種中藥有什么功效嗎?
    二、教學第二部分。
    1.閱讀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話。
    2.自己讀這份中成藥的說明書,邊讀邊想:從這份說明書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交流。
    3.現(xiàn)在你能代小芳來回答奶奶的問題嗎?
    4.好,我們下面來演一演這個場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臺表演。評比。
    6.老師這幾天有感冒,到醫(yī)院開了一盒《小柴胡沖劑》,你能幫老師看看說明書,然后告訴我該怎么吃?注意什么?7.指名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所學課文《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學會八個成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三字經》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能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一)教學第一部分。
    1.自己讀讀這8個成語,讀準字音。
    2.你會其中哪個成語的意思?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回憶曾學過的《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來理解成語的意思。
    3.讀了這些詞,你腦中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場面?
    4.有感情朗讀八個成語。
    5.指導背誦。
    (二)教學第二部分。
    1.讀一讀《三字經》的片段。
    2.互相討論、交流《三字經》這個片段的意思。
    3.指名說《三字經》的意思。
    4.有感情讀一讀,注意抑揚頓挫。
    5.指導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羽、弱、器”。
    2.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3.對,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樣才能寫美觀呢?
    4.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師總結:右半邊比左半邊上頭略高一點,下頭略低才顯得勻稱端正。
    5.師范寫“羽”。
    6.學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7.反饋。展示寫得好的字,再展示寫得不好的字,師生共同評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班級之情。
    3.學寫毛筆字。
    教具準備:紙毛筆。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自讀課文中的討論要求.。
    2.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
    1.班級公約的制定從哪些方面作思考呢?
    2.互相討論、交流,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師可以做一些補充。
    3.師總結,學生干部在一旁記錄。
    三、把班級公約用筆抄寫紙上,貼在墻上。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八
    教學要求: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shù)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shù)據的平均數(shù)(結果是整數(shù))。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三年級第一小組的男生和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比賽情況。
    (出示p94的情境圖和兩張統(tǒng)計圖表)。
    這兩張統(tǒng)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shù)??匆豢矗瑥闹心阒佬┦裁??
    (參加人數(shù)、每人的成績等)。
    2、探索解決問題:
    那你認為是男生套的準一些還是女生套的準一些呢?說說你的理由。
    (讓學生充分從多個角度設法表示男、女生的套中情況。在嘗試中體會到用平均數(shù)能較好的說明問題)。
    如果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shù),比較起來的確就很容易了。那么怎樣才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shù)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試試看,然后說給大家聽一聽。
    先求男生的。
    a、通過統(tǒng)計圖中涂色方塊的“移多補少”,為學生提供感性基礎。
    b、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一般方法。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和同桌說說你的方法。
    全班交流。
    為什么這里要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現(xiàn)在你知道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了嗎?
    3、交流。
    問題解決了?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fā)表意見。(用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來分析得到的數(shù)據,常常能反映一些一般情況,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
    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中,男生的平均數(shù)是7個,這“7個”就說明了男生套圈的一般情況,我們也用它來和女生的情況進行比較。但這“7個”是不是表示每個男生都套中7個?(不是)。
    二、想想做做。
    “1”:讓學生根據要求操作,加深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
    “2”:獨立練習。
    “3”:籃球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什么意思?(所有的隊員身高如果變得同樣高的的話,是160厘米,說明有的隊員身高不到160厘米,有的超過160厘米)。
    “4”:注意培養(yǎng)學生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信息的能力。
    板書:教學心得:
    課題:(統(tǒng)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p(兩課時)。
    教學要求: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使學生在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理解平均數(shù)意義。
    “1”:說一說題目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處處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淺)。
    “2”:自己看題,同桌討論。
    全班交流:
    你認為哪些平均數(sh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數(shù)的練習:
    1、“3、4、6、7”
    “3”:從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獨立解答(1)、(2),全班交流。
    “4”:
    (1)先算一算三年級平均每組植樹的棵數(shù)。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數(shù)是11棵,不計算,你能不能判斷它是錯的?為什么?
    假如是6棵呢?為什么?
    看著這張統(tǒng)計圖,你能不能給出平均數(shù)的范圍?
    (2)哪些小組植樹棵數(shù)比平均棵數(shù)多?哪些比平均棵數(shù)少?
    “6”:(1)同桌討論,可以怎么估計?
    介紹自己是怎么估計的。
    (選取6個數(shù)據中處于較中間位置的一個,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補少后是否和它較接近,進行調整,學生有合理的方法也應給予肯定)。
    (2)你還能說出這個小組同學身高的哪些情況?
    “7”:獨立練習。
    “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盡量讓學生從多角度說一說。
    2、“5、8”
    “8”:先說一說這一題的解決過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記錄、解答問題。
    “5”:課堂上老師指導說清要求,課后學生完成。
    三、“你知道嗎?”
    學生計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學生計算(78+80+81+82)/4約為80分。
    看一下評為給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這個情況,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是有一位評委打分過低,所以為了保證最后的結果更客觀、公平、合理,一般在評比打分時,會去掉一個最低分和一個最高分。
    板書教學心得: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九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語。
    2.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試著把問題分類,選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并解決。
    3.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多種形式理解重點詞語。
    2.讀與品詞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在讀中加深對詞句和課文內容的理解,在讀中升華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對蝴蝶的憐惜,激發(fā)學生關愛弱小生命的情感。
    重點。
    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學習中嘗試著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2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語。
    2.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試著把問題分類,選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并解決。
    3.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落實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那你能說說家是什么嗎?學生自由發(fā)言。(家是溫馨的港灣,讓我們的心暖和,家是遮風擋雨的港灣,讓我們休息??俊?。
    教師引入:(出示課件)同學們看,花叢中、陽光下,小動物們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青鳥、麻雀都回家躲避起來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探尋蝴蝶的家。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生字詞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2.剛才同學們讀課文都很認真,我們先來檢查一下生詞。
    出示第一組詞語: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壓壓、水淋淋。
    指名讀。齊讀。
    這些詞中你有不理解的嗎?
    3.出示第二組詞語:輕盈、素潔、沾污、柔弱。
    誰想讀讀這幾個詞?
    這幾個詞語都是描寫誰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詞嗎?
    讀了這幾個描寫蝴蝶的.詞語,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學們還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學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轉不定、家雀兒)。
    5.指名讀課文。
    1.交流所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下節(jié)課學習。
    3.整理問題,每小組保留三個問題。
    1.理解了詞語,我們對課文的理解會有所提高,下面讓我們帶著自己的問題,來讀一讀1、2自然段。
    2.請同學們談談你剛才提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有強烈的對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卻很弱。這讓作者為蝴蝶捏了一把汗,產生了著急的情緒。就讓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書設計:
    蝴蝶的家。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
    1、能初步理解乘法結合律。
    2、初步感知應用乘法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發(fā)展應用意識。
    過程與方法
    經歷乘法結合律的探究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重點
    能理解乘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
    能運用乘法結合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課件、圖片
    ppt
    自主合作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迅速口算下面的算式。
    23×3= 70×5= 13×100= 25×4= 125×8=
    師:有誰愿意試一試,直接告訴我答案
    生1:69;350;1300;100;1000。
    師:好!請坐,太棒了!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觀察這兩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可能說:含有相同的乘數(shù),積相等;都用乘法計算,但運算順序不同。
    師:任意三個數(shù)連乘,改變運算順序,積都不會變嗎我們來找出三個數(shù),算算看。
    先獨立舉例子,再在小組內交流,說說想法。為了節(jié)省時間,遇到較大的數(shù)可以借用計算器。
    生匯報列舉的等式。先展示,再板書。
    師:剛才大家列舉了那么多的算式,三個數(shù)相乘,雖然運算順序變了,但結果怎樣(不變)
    學生嘗試回答。
    師:其實把大家剛才說的共同點總結起來,就是數(shù)學中的乘法結合律。
    師:如果用a、b、c三個字母分別表示這三個數(shù),你能寫出乘法結合律嗎
    學生口頭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結合律。
    (a×b)×c=a×(b×c)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把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過程用語言表示出來,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舉例驗證――概括規(guī)律”。以后,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規(guī)律。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說給你的小伙伴聽聽吧。
    根據老師講課適當板書
    完成本節(jié)課題。第四單元運算律
    課題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一
    我十分喜歡小動物,其中我最喜愛那小巧玲瓏的小鴨子。
    有一次,我在學校門口買了一只小鴨子。它全身金黃金黃的,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說多可愛,它就有多可愛!尤其是它“嘎嘎”的叫聲,猶如高山流水一般。久而久之,我一無聊,就來到小鴨子面前,逗逗她,讓它倒立一會,我就會感覺到生活充實了一些。不到幾天,它變成了我的掌上明珠。我做作業(yè)帶著它,吃飯帶著它,哪怕是睡覺我也把它放在我的床底下,我還給它取了個外號“小鬧鐘”,我們彼此生活在一起,快樂極了。
    可是,有一天,平時一大清早就起來亂叫的“小鬧鐘”一聲不吭,我心里十分奇怪,于是,我拿出一根手指去碰碰它,它依然一動不動,我不禁生氣起來,將它“修理”了一番,但它還是靜靜地躺在那兒。我無意間意識到這只鴨子再也不會醒了。它,我最好的動物朋友就這樣一曲不復返了。
    無奈之下的我,只能傷心地把它埋起來,以示悲哀……。
    直到現(xiàn)在,我想起我們倆的幸福時光,心里還會產生一絲遺憾……。
    你如果問我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當然是我養(yǎng)的小金魚了!
    就在我家的魚缸里,那些活潑可愛的小金魚悠閑地游來游去。它們小小的腦袋上面長著一雙透明的,圓圓的大眼睛。高興的時候,小巧的嘴巴會吐出大小不一的泡泡。它們身上穿著五彩繽紛的“錦衣”,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美極了。一條條五彩斑斕的大尾巴,自由自在地擺來擺去。
    小金魚進食非常小心。每次我把魚食投入魚缸,它們都不會一哄而上,總是等我離開魚缸后,它們才會小心翼翼地靠近魚食。在確認沒有危險后,才會爭先恐后地搶吃起來。
    別看小金魚在水缸里游得歡,可它們非常機警。當我輕輕地敲幾下魚缸,它們馬上就會停止活動。有的躲到水草后面,有的鉆進“水晶宮”里。
    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我最喜歡的“小花”在魚缸里一動不動,我原以為它死了??删驮谖覀牡叵氚阉鼡瞥鰜淼臅r候,它又“復活”了。我竟被它給戲弄了!后來我才知道小金魚沒有眼皮,所以它是一動不動地睜著眼進入夢鄉(xiāng)的。
    看著小金魚每天快樂地生活,連我也想做一條無憂無慮的小金魚了。
    我喜歡的動物可多了,有機靈的小猴、聰明的小狗。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可愛、調皮的小龍蝦了。
    小龍蝦威風凜凜,就像一位穿著堅硬鎧甲的大將軍?;沃蟮端频你Q子,搖著天線般的胡須,蹬著退,伸縮著扇子一樣的尾巴。別提多神氣了。
    小龍蝦剛剛到我家時,非常警惕。如果有人走過來,它會舉起鉗子,一陣亂揮,好像在說:“不要靠近我!”
    可是沒一會兒,它就和我熟悉了。每次我走到魚缸前,它都會豎起胡須。有時候,它還會做動作給我看呢!只見小龍蝦把胡須向前伸直,鉗子也伸得直直的;尾巴翹起來,身體下面的幾條小腿也伸得筆直,一副霸氣十足的樣子。好像在說:“小主人,看我,帥不?”
    一次,我把魚缸的一面傾斜過來,想逗逗小龍蝦。沒想到,卻惹怒了它。就在我想把魚缸平放原來的地方時,小龍蝦突然迅速翻身,猛地抖了一下尾巴,潑出水珠,直接打到我的臉上。結果,把我弄得狼狽不堪。
    瞧小龍蝦那機靈威武的樣子,長大準是個又兇猛又好斗的“大將軍”!
    我很喜歡小動物。以前養(yǎng)過好多小動物,金魚、鸚鵡、兔子、小雞、母雞、牛蛙、鴿子、蠶寶寶……我也玩過小動物。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一只兔子,晚上,我把小兔子放在床上,讓它蹦蹦跳跳。爸爸來的時候,我就把它藏在被子里,坐在它身上,以免它亂動,差點壓死。我也玩過金魚。媽媽給我買了一只金魚,午睡時,我拿著金魚瓶子到廚房,把筷子放到里面攪拌,過不了多久,金魚就被我玩死了。
    我還在奶奶家買過一只大野兔,我叫她乖乖。這是我頭一次見到最乖的兔子。乖乖的眼睫毛很長,簡直漂亮極了!她那短短的尾巴,似乎像個絨球;小雞也少不了,它們都是爺爺養(yǎng)的,長著毛茸茸的身體,很可愛;我的鴿子是很“難”買到的,可是,在我的再三懇求下,它們不勝其煩,就答應了;鸚鵡是在日本買的,雖然不會說話,但那兩只水汪汪的眼睛,使我一下子就喜歡上它們;蠶寶寶是朋友送給我的。它的身體白色的,摸上去比海綿還要軟,還有黏黏的小腳、小小的頭,身體旁長著小黑點;我也喜歡養(yǎng)小貓,可爸爸不同意。
    我的朋友就是小動物。我終生地愛它們!
    我喜歡的小動物有很多,如:可愛的小雞、小貓和小白兔,還有會學人說話的鸚鵡,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我的忠實伙伴——小狗,我給它取名叫歡歡。
    小狗全身的毛是白色的,像一只小絨球。小狗的鼻子黑黑的,像一個小黑點鑲嵌在小絨球里,別看它這么小,鼻子可特別靈敏,一聞到家里有生人的味道,就會“汪汪”直叫。小狗的眼睛大大的、亮亮的,像兩顆寶石嵌在小絨球里。小狗的嘴巴小小的,吃起東西來一動一動的,特別可愛。小狗的腳短短的,走起路來卻是挺快的,在我家的地毯上留下一個個梅花印。小狗的尾巴短短的,走起路來尾巴一跳一跳的,可愛極了。小狗性情溫順,不高不低的叫聲也很斯文,給人一種文雅的感覺。
    小狗是我的好伙伴,是我的知心朋友。每天它好像知道我放學的時間似的,我一開門,就可以看見小狗早已站在門口搖著尾巴迎接我。隨后,小狗還會叼著拖鞋放在我面前。而我會拿出小狗最喜歡吃的狗糧,當作給它的獎勵。
    我非常喜歡我的小狗,因為它每天都能給我?guī)砜鞓贰?BR>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反復誦閱讀古詩,體會詩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課可先引導學生解詩題,知作者,并通過設計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自讀古詩,把握節(jié)奏,再通過自由交流理解詩意,其間適時引導朗讀,體會詞語的用法、詩的意境,在理解品讀中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難點。
    體會詩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古箏曲《漁舟唱晚》。
    學生:搜集三首詩的作者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并背誦古詩。
    3.通過在讀中想象意境,描繪意境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4.想象詩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難點。
    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2.觀看多媒體(走進作者及課文內容),了解詩人及作詩背景。
    1.理解題意。
    (1)題目“暮江吟”你是怎樣理解的?
    (2)從題目看出這首詩是寫景還是敘事?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
    2.學生讀詩自學,初步弄清古詩的含義,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大膽想象,用彩筆繪畫一幅《暮江吟》的圖畫。
    1.從學生的繪畫中挑選出幾份具有代表性錯誤的圖畫張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對比詩文進行評析。
    3.多媒體出示后兩句詩:“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釋,學生自讀自悟后兩句詩。
    可憐:可愛。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師指點回答。(因為這是可愛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還是彎彎的月牙。)。
    4.最后一句詩用了兩個比喻,它們分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們能說出來嗎?
    師指點: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瑩發(fā)亮的珍珠。
    (1)提問:詩中描繪的.是什么時候江邊的景色?(從傍晚到夜幕降臨的江邊景色,可見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新月升起的時候)。
    (2)從詩中描繪的景物,你可以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可以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5.朗讀指導。
    (1)請大聲地自由地朗讀古詩,看誰能讀出詩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讀出詩人的情感。
    (3)有與他不同理解的嗎?以你的理解讀讀吧!全體同學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
    (4)看同學們讀得熱火朝天,我心里直癢癢,誰來和老師比試讀一讀。
    (5)聽范讀。(出示課件: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緩,輕柔;第二句,驚嘆;后兩句贊美)。
    (6)大家看著畫面,聽著音樂再次齊聲讀一遍。(呈現(xiàn)秋景圖,播放古典樂)。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三
    1937年8月28日,我們一家走在上?;疖嚹险緯r。突然,天上出現(xiàn)幾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導彈。頓時,人群慌亂??墒菍椷€是向火車站炸了過來。在彌漫著硝煙的火車站內,大概只有我一個人活了下來那時我覺得我被整個世界給遺棄了。無論我怎么哭怎么叫,都沒有人回應我。映入我眼簾的卻是一滴滴鮮血和無數(shù)的生命,它聯(lián)系著一個字,是“殺”。當時我的眼里只有仇恨,殺死日本人,為我的爸爸媽媽報仇血恨。彌漫著的硝煙伴隨著孤零零的我,哭喊聲在火車站內蕩漾。就連天上的云也被染成血紅色了,沒有小鳥的歡叫,再也沒有往日那熱鬧的情景了。
    罪惡滔天的日本人,這個仇我一定會報的。如果你們要悔改,那就不要再侵犯我們中國吧!讓我們向全世界呼吁:“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BR>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疖嚹险尽!稗Z”的一聲巨響,使原本人山人海、熱鬧十足的火車南站瞬間炸成了一堆廢墟,成千上萬的人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亂成一片。頓然間,硝煙滾滾,血肉橫飛。
    這時,從廢墟堆里傳來一個孩子的哭聲,聞聲過去,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坐在廢墟堆里,他的周圍全是血肉模糊的尸體,身上也濺滿了血。顯然,小男孩被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嚇怕了,他一臉驚恐,眼睛瞪得大大的,臉上都是灰塵,還張著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著,連脖子、臉上的青筋都露出來了??蓱z的孩子用他拼命的哭聲尋找自己的爸爸媽媽,然而,這凄慘的聲音沒有驚動他的爸爸媽媽,唯一的答案,就是爸爸媽媽已經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彈奪去了生命。
    頭頂上一只只的“大蚊子”還在盤旋,一枚枚的炸彈繼續(xù)攻擊著地面,人們死的死,傷的傷,血流成河,悲慘得難以想像。就在這時,小男孩聽到旁邊廢墟堆里傳來一個微弱的聲音,他知道這是他媽媽的聲音。于是,又拼命地爬過去,手上腳上都被碎片劃破了一道道口子,鮮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顧,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小大人,因為他有一個希望,媽媽還活著。終于,小男孩爬到媽媽身邊,看到媽媽一臉的鮮血,就趕緊伸手去幫媽媽擦,媽媽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孩子”,就斷了氣。就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轟炸,這個孩子就成了孤兒。
    同學們,戰(zhàn)爭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我真心祈盼,讓世界停止戰(zhàn)爭,讓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不再生活在戰(zhàn)爭的陰影下。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微笑著看著它融入遠方的天空。
    翻開語文課本,一張已經泛黃的舊照片映入眼簾……。
    就在這時,一批轟炸機來了,它們再一次在中國的領土上狂轟濫炸,小男孩被嚇壞了,炸彈一次又一次的在他的身邊爆炸著,他撒心裂肺地哭著,仿佛在向蒼天控訴著殘忍的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行為。
    和平,和平!我們需要永久的和平!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保衛(wèi)和平,制止戰(zhàn)爭。和平,請你永駐人間!
    語文書上的一張照片,深深的觸動著我的心:
    小男孩一家打算去鄉(xiāng)下看望病重的奶奶,剛進火車站;爸爸就去人山人海的購票處買票。剛買著火車票;突然天上出現(xiàn)了幾個黑點,原來是日本人轟炸上海火車站的飛機。小男孩一家趕緊逃命。幾秒后,幾個炸彈從天而降;有許多人都被炸死了,小男孩的爸爸就是其中一個。媽媽帶著小男孩繼續(xù)逃命,媽媽把小男孩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就不幸去世。過了一會,"轟隆?。⒌穆曇粝Я恕P∧泻⑷矶际茄E,頓時被前的景象嚇哭了:本來人山人海的火車站變成了尸橫遍野,房屋被炸成廢墟。血流成河。男孩無助、稚嫩的聲音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聲音蓋過了求救聲和恐慌聲,還好被好心的記者阿姨看到了,把小男孩送進了福利院。小男孩漸漸長大;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永遠忘不了這些可惡的日本人。
    戰(zhàn)爭是不好的,為了讓母親不失去了兒子,為了讓妻子不失去丈夫,為了讓孩子不失去父親。請停止戰(zhàn)爭。
    1937年8月28日,一場慘無人道的災難上海發(fā)生了。
    那天,無數(shù)的人們?yōu)樘与x上海這個被戰(zhàn)火波及的地方,涌向上海火車南站,想乘火車逃走?;疖嚲従彽伛偝龌疖囌?,他們本以為可以避免戰(zhàn)火的波及,可幾架飛機的出現(xiàn)把這美好的夢想打破了。頓時炮彈像冰雹一樣砸向火車站,站臺及周圍的房屋一間間地倒塌了。這時,幾枚炮彈擊中了火車,幾節(jié)車廂爆炸了,引發(fā)的熊熊大火逼向剩余的不知所措的人們。這時,一個不滿一歲的小男孩和他的父親被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驚醒了,大火向他們逼來,此時不容得片刻的猶豫,母親果斷地把懷中的孩子通過窗戶往車外一扔,隨即被大火吞沒了。
    很快,敵機飛走了,周圍一片狼籍,火車的殘骸上布滿了被燒焦的尸體。那個孩子看到這可怕的景象,嚇得放聲大哭。他還不懂得什么叫險惡,不懂得什么叫恐懼,也不懂得什么叫死亡。他只知道期盼,媽媽會回來給他喂奶,給他講故事,給他換尿布,給他……但他的爸爸媽媽永遠不回來了,永遠,永遠…...
    后來,他被一位記者發(fā)現(xiàn)了,那位記者拍下了這張照片,并收養(yǎng)他。他長大后做了一名邊境軍人,他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守衛(wèi)祖國的邊境,不讓別國侵犯。
    我們要牢牢地記著這國恥,等我們長大后,一定為世界和平出力,不要這人間悲劇再重演!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語文書里看到了一張照片。
    這是一張1937年8月28日的舊照片,日本侵略者狂轟濫炸上?;疖囌?。
    幾顆炸彈從天空中劃過,撕破了寧靜、和平的火車站。那一陣陣爆炸聲就像一個惡魔,殺死了許多無辜的人。
    一顆炸彈飛瀉下來,還沒上火車的人,哭的哭,喊的喊,到處驚慌。有一對夫婦,手里抱著個小男孩。小男孩好像知道當時很危險,乖乖的躺在媽媽懷里。
    就在這時,炸彈又飛了下來,小男孩的媽媽開始緊張起來。炸彈就要落下來了,小男孩的媽媽把他扔老遠,天橋掉下來了,正好壓到了小男孩的父母身上,死了。
    小男孩爬到他爸爸媽媽的遺體旁,悲痛欲絕地嚎啕大哭。他一邊哭,一邊說:“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別丟下我。”“我一定要把日本侵略者打入十萬大牢,幫爸爸媽媽報仇!
    看完這張照片,我的心猶如漲潮的海水,一浪高過一浪,久久難以平靜。我不禁為小男孩著想,他以后該怎樣生活,怎樣保護自己?我都10歲了,還要媽媽超心,我想也許拍這張照片的記者,會幫助、收留小男孩的。
    我希望世界能夠和平,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四
    一、引入:
    熱身小游戲。
    二、復習舊知:
    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想一想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35+34=48+29=。
    230+540=360+240=。
    三、新課導入: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濕地嗎?(學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領略一下濕地的美。(出示濕地圖片)。
    濕地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野生動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吧!(課件出示四種野生動物)。
    2、下面是關于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tǒng)計表,說一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數(shù)學問題嗎?(課件出示:第36頁表格)學生自由回答。
    四、新課教學。
    1、教學例1。
    師:出示問題:我國濕地鳥類和爬行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該怎樣計算呢?
    生:就是把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種數(shù)相加:271+122=。
    師:這兩個數(shù)有點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數(shù),不容易口算,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用豎式計算。
    師:想一想豎式應該怎樣寫呢?自己試一試。(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師: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與之前我們學習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相同嗎?
    生:都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出示問題:我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算式:271+31=。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
    指名學生展示豎式的計算方法,重點說清楚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寫0,同時向百位進1.
    師:想一想,271+903=?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并說一說你在計算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當百位上相加滿十,不知道怎么辦了?
    想:十位上相加滿十,向百位上進一;那么百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千位上進一。
    五、總結提升。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一下: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六、作業(yè)布置:
    完成數(shù)學書37頁的做一做。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五
    本組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文章,題材、體裁與第二組相同,但表達的主題不同。本組以執(zhí)著的追求為主題,選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義。訓練的重點是: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還要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描寫一個人精神風貌的方法。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伽利略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的實驗過程,體會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難點,要引導學生弄明白。
    《全神貫注》,注意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物神態(tài)和動作的語句,從而體會羅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藝術創(chuàng)作狀態(tài)。再讓學生抓住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結合實際談自己的體會。有關羅丹的資料袋可先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讀讀,以豐富對課文人物的理解。
    《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心里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課文理解上的重點,也是難點,可抓住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場景來理解。
    《父親的菜園》要了解父親是怎樣開墾菜園的,從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梢砸龑W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樣,要抓住對人物描寫的語句重點學習和體會。
    口語交際、習作:這是本學期第二次寫人的作文(第二組實際上也是寫人的)。指導的重點是怎樣選擇材料,即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把一個人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風貌寫出來,把自己對這個人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梢蕴崾緦W生注意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
    1. 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選擇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方式,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
    教時:13課時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教案篇十六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意思,并能欣賞有關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
    教學重、難點:
    1、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通課文,講述故事。
    1、檢查預習。
    (2)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2、講述故事。
    誰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愿意來講一講。
    (稍作準備后請兩位學生講述并簡評)。
    二、細讀品析,積累詞句。
    1、說說在這個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詞句比較欣賞。
    (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芳香撲鼻?!?BR>    引導體會花的美:多,嬌嫩,顏色鮮艷,香氣濃。并指導朗讀。
    老師讀句子,學生閉眼想象,然后看插圖,再感情朗讀。
    (2)“大雨如注”引導從課文中找個近義詞,幫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BR>    引導體會野薔薇花在大雨中柔弱無援的樣子,并指導朗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可分為哪兩個部分?每部分講的是什么?
    2、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薩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點明薩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寫最小的薩莎在家人的影響下,學會了保護弱小者,表明薩莎不承認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讀第一段。
    1、自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討論:時間:假日地點:森林天氣:悶熱人物:一家人。
    3、小結。
    五、指導寫字。
    “薔薇”兩個字上小下大,草字頭占整個字長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嬌、纖”要寫得左窄右寬,注意“垂”的筆順。
    六、作業(yè)。
    1、鋼筆描紅。
    2、抄寫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讀題),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課文。先來復習一下生字詞。
    (1)開火車讀詞語。
    (2)導入:這是發(fā)生在一個外國家庭的故事。誰來介紹一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天氣、人物。(指名說)。
    二、精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
    1、過渡:在一個假日里,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郊外度假。(放音樂)引讀第二小節(jié)的前兩句話。聽著這么美的音樂,讀著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薩沙一家人分別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詳和的畫面啊,拿好書一起來讀第2小節(jié)的前3句話。
    4、突然(放音樂)描述:雷聲大作,先是-,接著-,什么叫大雨如注,你還知道哪些詞是形容雨大的?(傾盆大雨狂風暴雨滂沱大雨)。
    5、過渡:一場大雨打亂了一家人的度假計劃,卻也讓我們看到了親情的可貴。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相機板書)。
    6、雨下得這么大,爸爸、媽媽卻把雨衣給了薩沙,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學習第3-8小節(jié)。
    2、學習第一次對話(3-4小節(jié))。
    (1)引讀:薩沙問道-。
    (2)理解重點句子(出示: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3)讀讀、想想、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4)聯(lián)系上文說說:薩沙的父母在大雨到來時是怎樣保護弱小者的。
    (5)指導朗讀。(肯定的語氣)。
    3、學習第二次對話(5-6小節(jié))。
    (1)聽了媽媽的話,薩沙的表現(xiàn)怎樣?
    (2)媽媽的話應該怎樣讀?
    (3)比較句子(知道反問句可以加強語氣,更能表明媽媽的意思)。
    (a)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導朗讀出反問的語氣。
    5、學習7-8小節(jié)。
    6、聽了媽媽的第二次答話:薩沙是怎么做的?
    7、看圖想像:薩沙會說些什么?爸爸、媽媽和姐姐會說些什么?
    8、書上是怎么說的?(出示小黑板:用筆畫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用曲線畫出表示薔薇花弱小的詞語;聯(lián)系上文說說薩沙為什么要這樣做;把這小節(jié)讀好)。
    9、討論交流。
    10、給薔薇花蓋好雨衣的薩沙,會說些什么呢?(出示:現(xiàn)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11、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現(xiàn)在我保護了比我弱小的薔薇花,我應該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導讀好反問句(自豪的語氣)。
    13、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3-8小節(jié)。
    14、討論反饋。
    四、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2、指名說說。
    3、小結: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應該自覺保護弱小者,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同學們之間更應和睦相處,對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動物以及花草樹木應該愛護、關心,這樣世界才會更美好。
    五、作業(yè):
    1、把自己最想說的話或感受最深處寫下來。
    2、抄摘自己欣賞的詞和句,并試著運用其中的一、二個詞語。
    3、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或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