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信息。教案的編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適應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和能力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案例,希望對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思路。
弟子規(guī)教案篇一
學習《弟子規(guī)》之“入則孝”
【教學目的】
1.通過講解文本,讓學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教學過程】
【一】學習“總敘”
1.誦讀文本: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2.講解文本: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guī)范,他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jīng)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3.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二】學習“入則孝”
1. 誦讀文本: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清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2.講解文本: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nèi)プ?,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jīng)鏊?。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于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于為人子女的本分,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偷偷的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難過。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當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因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傷哭泣起來,自己住的地方也改為簡樸,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辦理父母的喪事要依照禮儀,不可草率馬虎,祭祀時要盡到誠意。對待已經(jīng)去逝的父母親,要像對待父母生前一樣的恭敬。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孔子說:“孩子生下來三年之久,才離開父母的懷抱,能夠自己走自己吃,讓父母稍稍松一口氣,當子女的,我們在父母去逝后,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喪期中時時刻刻想念父母,愛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jié), 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yè),用心經(jīng)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 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huán)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弟子規(guī)》中的這些規(guī)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性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F(xiàn)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yǎng)出這么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弟子規(guī)教案篇二
《弟子規(guī)》第二十三課圍繞“見人善,見人惡”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的行為思考。通過韻文、釋文、明辨是非、悟理四個板塊的設計,體現(xiàn)出課文的文、意、理的統(tǒng)一。告誡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同時,也要反省自身的缺點。以生動的案例詮釋“見善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道理。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讀、會背第二十三課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理解第二十三課弟子規(guī)講述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種不同的方式誦讀第二十三課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通過案例深刻體會“見賢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案例當中知道在學習生活中能見賢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道理。
環(huán)環(huán)相扣。讀文背文、明意、悟理導行三層教學目標,以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讀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導行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層推進,促進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詮釋本文的重點。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含義。
(一)復習。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guī)》的二十二課,大家還會背誦嗎?我們一起來誦讀!
生:集體誦讀《弟子規(guī)》二十二課。
師:同學們的“大合唱”真好聽!老師還想聽聽“獨唱”!誰能用有感情地來背一背,最好加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好嗎?(提問個別學生背)。
(二)導入新課。
2、會聽就是會學習!聽故事的過程中專心聽,認真想是最棒的!
師講“聞過則怒”的故事。
3、請生對故事中的主人公予以評價。
(三)學習新內(nèi)容。
1、師有節(jié)奏地范讀二十三課。
2、朱熹曾說過:“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弊屛覀冊谶@優(yōu)美的境界里,再一次大聲地朗讀每個句子。注意要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3、自由讀文本,師巡視。
4、檢查自讀情況。
5、指名讀,全班同學跟讀。(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能當當小老師,教大伙讀)。
(聽你們讀得津津有味,我也想讀一讀,愿意跟我一起讀嗎?)師范讀,學生跟讀。
6、男女生對讀。
7.演讀課文。(同學們可以加上動作,配上音樂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有創(chuàng)意)。
(四)學意思。
相機板書,進行生字教學“善、惡”
2、同學們的理解能真不賴!書讀通了,意思也明白了,能試著背下來嗎?男女生比賽背,看誰是記憶能手!反饋。
(五)學以致用,明辨是非。同學們表現(xiàn)得真棒!
剛才同學們誦讀了古文經(jīng)典,現(xiàn)在讓我們運用它們,說說下面小朋友做的對不對?你有沒有這樣做過?(課件出示)案例:小雅在班上表現(xiàn)優(yōu)異,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小強非常不服氣。一次,小雅把寫好的作業(yè)交給組長。小強趁組長不注意,把小雅的作業(yè)本故意改錯。心想:這回你可得挨批評了!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過“見善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經(jīng)歷嗎?學生談談自己的經(jīng)歷。其他同學發(fā)表各自的看法。
(七)每日一句。
學到這兒,我想起了大思想家孔子說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币馑季褪牵阂姷奖茸约簝?yōu)秀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別人的缺點就應該自我反省。(齊讀)。
板書設計:第二十三課。
善思齊惡內(nèi)省。
附教材內(nèi)容:(第二十三課)。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
弟子規(guī)教案篇三
《弟子規(guī)》第二十課圍繞“誠信”這一行為,通過韻文、釋文、拓展、故事四個板塊的設計,體現(xiàn)出課文的文、意、理的統(tǒng)一。韻文“凡出言,信為先,惟其是”的行為要求上看,這些要求體現(xiàn)出做人應講信用,做到真誠待人的道德準則;“詐與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些要求來看,準則意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待人真誠的人。
釋文表意準確,通俗易懂,為學生自讀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課程資源。拓展結合生活,聯(lián)系實際揭示了課文內(nèi)容的現(xiàn)實意義,又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故事《孟信賣牛》以生動的事例詮釋“只有自己做到真誠守信,才會贏得眾人的信任、尊重。”這一道德修養(yǎng)與道德智慧,體現(xiàn)出《弟子規(guī)》行為準則的道德素養(yǎng)與道德智慧的統(tǒng)一。
第二十課
信
亻言
真誠戒詐與妄
崇高戒刻薄語穢污詞
尊重幫助
附教材內(nèi)容第二十課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弟子規(guī)教案篇四
1.初步感受學習《弟子規(guī)》的樂趣
2.學會和人打招呼
3.熟悉本次活動的經(jīng)典原文,了解漢字"人"的字源故事。
1.小白兔手偶一個
2.制作"弟子規(guī)"書一本、字卡"人"。
3.電子白板
1.出示小白兔手偶一個。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看看它是誰呀?(小白兔)
聽,小白兔在說什么。"嗨,我是小白兔,小朋友們好!"
2.教師:小白兔真有禮貌,跟我們小朋友打招呼呢!來,我們也跟小白兔打個招呼吧!跟你旁邊的好朋友也打個招呼!跟后面的客人老師也打個招呼!
1.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和小白兔一樣有禮貌。小白兔還特別喜歡讀《弟子規(guī)》呢。看--(師出示書本)《弟子規(guī)》是古代小朋友必須學習的一本書,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2.教師范讀。
教師:好聽嗎?你想讀嗎?跟著一起來試試吧!
3.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師:"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行"講的是我們小朋友要孝敬長輩,友愛同伴;做事要細心,要做個誠實的人。
4.朗誦。齊讀,師幼讀,男小朋友讀,女小朋友讀,個別讀(請2個小朋友),打拍子讀。
1."人"字的來源故事。
2.帶領幼兒書空。(教師左手示范,邊講邊演示)
教師: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二拇弟,把我們的二拇弟變成一枝直直的筆,跟著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個"人"字吧。
3.利用dvd播放字寶寶"人"的字源故事
4.故事表演。
(1)教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學寫了"人"字,真有意思啊!現(xiàn)在我們來表演一下這個字吧!看,老師的腿慢慢分開,像不像一個"人"字?對,像極了,你也站起來試一試。
(2)教師:老師再請兩個小朋友來表演"人"字,看仔細嘍!兩名幼兒面對面站好,先互相問好,然后上身抱在一起,組成"人"字。你也想和好朋友表演嗎?那要先問好,再表演哦。找個空的地方去表演吧。
家園共育:回家后讓幼兒將今天所學的知識告知家長,并且與家長一起來玩"人"字的游戲,鞏固所學的知識。
弟子規(guī)教案篇五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教材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三、教學目標。
1、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2、養(yǎng)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zhì)。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fā)》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fā)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guī)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zhàn)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fā)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齊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nèi)容。
4、檢查背誦情況。
5、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6、指名小組發(fā)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集體交流。
10、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無心)非————錯。
(有心)非————惡。
非既是錯。
嚴于律己有錯必糾。
任萬海。
一、教學內(nèi)容。
弟子規(guī)關于誠信的有關內(nèi)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nèi)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愿意與你結交。
三、教學目標。
1、了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于是他進宮拜見齊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并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后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后,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后,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后,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后,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愿意與齊國友好,愿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nèi)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夸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會愿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弟子規(guī)教案篇六
1、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一)復習導入(幼兒朗誦)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二)學習“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案篇七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輪背弟子規(guī),好嗎?
1、齊背“總敘”。
2、輪背。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guī)。(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guī)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guī),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guī)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 guan),兼漱口。 便溺回,輒(zhe )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guī)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經(jīng)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guī)》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 可馴致。
弟子規(guī)教案篇八
弟子規(guī)關于誠信的有關內(nèi)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BR> 二、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nèi)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愿意與你結交。
三、教學目標
1、了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于是他進宮拜見齊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并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后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后,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后,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后,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后,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愿意與齊國友好,愿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nèi)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夸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會愿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弟子規(guī)教案篇九
幼兒來到幼兒園生活已經(jīng)有三個多月了,對這里的一切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前兩天的早晨又一名家長交還給我一把剪刀,告訴我是孩子悄悄帶回家的。 于是從《弟子規(guī)》中選用了“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边@一段落向幼兒進行正確的品德教育。
我們都是乖孩子
1、幼兒通過學習知道――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時應該采用正確的方式擁有,不要自己私自將物品藏起來。
2、幼兒在成人引導下進行情景行為的對應判斷。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所知道的道理、做法講述出來。
1、情景故事準備:請三名教師進行表演。
故事梗概:元元在幼兒園了悄悄藏起一把剪刀,并把剪刀帶回了自己家里。媽媽發(fā)現(xiàn)后及時教育了孩子并帶著元元把剪刀送回到了幼兒園。
2、劇場準備:桌子2張、小椅子4把、剪刀、彩紙、雜志。
3、生活中各個場所的幻燈圖片。例如:超市、公園、客人家中。
1、 幼兒已經(jīng)基本掌握《弟子規(guī)》前半部分內(nèi)容的背誦。
2、 教師要有意識避免使用敏感詞語。
1、小朋友跟隨著教師一邊誦讀著《弟子規(guī)》,一邊打著節(jié)拍進教室。
小朋友們依次坐回到小椅子上。
介紹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元元?!耙黄鹂纯丛谟變簣@里發(fā)生什么事了?”
2、觀看童話劇。
3、鞏固復習“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BR> 教師以上下句問答式引導幼兒背誦。“潘老師要考考彩虹班的小朋友會不會剛才元元學的那段弟子規(guī)”
“小朋友真聰明,哪個小朋友能夠告訴老師剛才元元在幼兒園里做錯什么事情了?”
“元元做錯事情了,媽媽怎樣了?”
“后來媽媽和元元把剪刀方回到哪里去了?”
“送到幼兒園后老師告訴元元《弟子規(guī)》中的哪句話了?”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钡囊馑际歉嬖V小朋友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走!
4、播放幻燈,請幼兒講講在生活其它場所中應該怎樣做。“小朋友知道了幼兒園的東西不能悄悄帶走,下面就請小朋友想一想在這些地方應該怎樣做呢?”
超市里看到你喜歡的事物、玩具應該放在購物筐里要付款。
公園里我們開到美麗的花兒也不要去摘下它!
去好朋友的家里也不要把人家的玩具帶走!
6、小朋友真聰明,我想請小朋友回家當小老師,把今天學會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7、“現(xiàn)在老師又要把神秘的寶盒請出來了,一會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把今天的神秘禮物取出來好嗎?”每位幼兒聽音樂誦讀《弟子規(guī)》走出教室。
幼兒可以將今天所學的小字卡帶回家里,當小老師給爸爸媽媽講一講!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1、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2、養(yǎng)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zhì)。
1、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fā)》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fā)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guī)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zhàn)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fā)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齊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nèi)容。
4、檢查背誦情況。
5、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6、指名小組發(fā)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集體交流。
10、課堂小結。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一
1. 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二
1.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2.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一)復習導入(幼兒朗誦)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二)學習“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yǎng)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內(nèi)容: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nèi)容:弟子規(guī)——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弟子規(guī)》。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xiàn)出一種無理的態(tài)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或者答應了半天還是不動。
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jīng)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yè)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小結:父母撫養(yǎng)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y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yǎng)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梢愿鶕?jù)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四
1、請小朋友打開健康生活第5頁,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1)為什么小胖胖會特別的胖呢?
(2)小朋友們認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樣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師小結:
(4)回歸課本,教師領讀。
教師小結:
教師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么呢?
回家觀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時監(jiān)督提醒改正。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將自己的玩具與零食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五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猴子過生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聽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會》
1、安靜聽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小動物們?yōu)槭裁炊甲吡耍?BR> 教師總結:小猴生日,小動物都來為小猴慶祝生日,可是小猴卻說生日蛋糕是媽媽買給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愿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吃嗎?
3、認真看動畫,啟發(fā)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是分享?
(2)寶寶學會分享了嗎?
(3)小朋友,我們以后應該怎樣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jù)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虿シ?,結合劇情節(jié)點,在幼兒已有經(jīng)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故事告訴我們:分享就是將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樣別人也會將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玩具,也會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圖譜演示
教師出示兩張圖片并講述圖片故事,讓幼兒判斷對錯并說明原因。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我們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間分享玩具外,還要跟爸爸媽媽分享幼兒園快樂!
游戲名稱:《我會分享》
游戲準備:圖書、零食、玩具若干
游戲玩法:分組游戲,教師每組發(fā)一件物品,鼓勵幼兒學會分享。
(1)帶領幼兒唱讀《弟子規(guī)》經(jīng)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
(3)和家長聯(lián)系,習慣養(yǎng)成延續(xù)至家庭中落實。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六
1、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
2、弟子規(guī)的大概內(nèi)容是什么。
1、 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
2、 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是什么。
學習《弟子規(guī)》的總序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一、講解題目:
1、《弟子規(guī)》——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nèi)容采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后改叫《弟子規(guī)》。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師念一句,學生重復一句。
3、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4、小組合作學習,比賽讀
二、講解內(nèi)容:
弟子規(guī)——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nèi)容。古人云:學有學業(yè)、退有居業(yè)。弟子規(guī)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圣人訓——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圣人。
訓:可以做為準則的話。指圣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yǎng)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于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準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小結: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1、教師講一個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jié)目后,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么都不會!”客人愕然。
2、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yǎng)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嗎?,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嗎?
4、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嗎?
三、總結
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yǎng)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guī)》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弟子規(guī)教案篇一
學習《弟子規(guī)》之“入則孝”
【教學目的】
1.通過講解文本,讓學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教學過程】
【一】學習“總敘”
1.誦讀文本: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2.講解文本: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guī)范,他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jīng)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3.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二】學習“入則孝”
1. 誦讀文本: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清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2.講解文本: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nèi)プ?,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jīng)鏊?。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于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于為人子女的本分,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偷偷的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難過。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當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因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傷哭泣起來,自己住的地方也改為簡樸,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辦理父母的喪事要依照禮儀,不可草率馬虎,祭祀時要盡到誠意。對待已經(jīng)去逝的父母親,要像對待父母生前一樣的恭敬。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孔子說:“孩子生下來三年之久,才離開父母的懷抱,能夠自己走自己吃,讓父母稍稍松一口氣,當子女的,我們在父母去逝后,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喪期中時時刻刻想念父母,愛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jié), 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yè),用心經(jīng)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 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huán)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弟子規(guī)》中的這些規(guī)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性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F(xiàn)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yǎng)出這么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弟子規(guī)教案篇二
《弟子規(guī)》第二十三課圍繞“見人善,見人惡”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的行為思考。通過韻文、釋文、明辨是非、悟理四個板塊的設計,體現(xiàn)出課文的文、意、理的統(tǒng)一。告誡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同時,也要反省自身的缺點。以生動的案例詮釋“見善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道理。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讀、會背第二十三課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理解第二十三課弟子規(guī)講述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種不同的方式誦讀第二十三課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
2、通過案例深刻體會“見賢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案例當中知道在學習生活中能見賢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道理。
環(huán)環(huán)相扣。讀文背文、明意、悟理導行三層教學目標,以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讀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導行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層推進,促進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詮釋本文的重點。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含義。
(一)復習。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guī)》的二十二課,大家還會背誦嗎?我們一起來誦讀!
生:集體誦讀《弟子規(guī)》二十二課。
師:同學們的“大合唱”真好聽!老師還想聽聽“獨唱”!誰能用有感情地來背一背,最好加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好嗎?(提問個別學生背)。
(二)導入新課。
2、會聽就是會學習!聽故事的過程中專心聽,認真想是最棒的!
師講“聞過則怒”的故事。
3、請生對故事中的主人公予以評價。
(三)學習新內(nèi)容。
1、師有節(jié)奏地范讀二十三課。
2、朱熹曾說過:“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弊屛覀冊谶@優(yōu)美的境界里,再一次大聲地朗讀每個句子。注意要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3、自由讀文本,師巡視。
4、檢查自讀情況。
5、指名讀,全班同學跟讀。(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能當當小老師,教大伙讀)。
(聽你們讀得津津有味,我也想讀一讀,愿意跟我一起讀嗎?)師范讀,學生跟讀。
6、男女生對讀。
7.演讀課文。(同學們可以加上動作,配上音樂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有創(chuàng)意)。
(四)學意思。
相機板書,進行生字教學“善、惡”
2、同學們的理解能真不賴!書讀通了,意思也明白了,能試著背下來嗎?男女生比賽背,看誰是記憶能手!反饋。
(五)學以致用,明辨是非。同學們表現(xiàn)得真棒!
剛才同學們誦讀了古文經(jīng)典,現(xiàn)在讓我們運用它們,說說下面小朋友做的對不對?你有沒有這樣做過?(課件出示)案例:小雅在班上表現(xiàn)優(yōu)異,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小強非常不服氣。一次,小雅把寫好的作業(yè)交給組長。小強趁組長不注意,把小雅的作業(yè)本故意改錯。心想:這回你可得挨批評了!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過“見善思齊,見惡內(nèi)省”的經(jīng)歷嗎?學生談談自己的經(jīng)歷。其他同學發(fā)表各自的看法。
(七)每日一句。
學到這兒,我想起了大思想家孔子說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币馑季褪牵阂姷奖茸约簝?yōu)秀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別人的缺點就應該自我反省。(齊讀)。
板書設計:第二十三課。
善思齊惡內(nèi)省。
附教材內(nèi)容:(第二十三課)。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
弟子規(guī)教案篇三
《弟子規(guī)》第二十課圍繞“誠信”這一行為,通過韻文、釋文、拓展、故事四個板塊的設計,體現(xiàn)出課文的文、意、理的統(tǒng)一。韻文“凡出言,信為先,惟其是”的行為要求上看,這些要求體現(xiàn)出做人應講信用,做到真誠待人的道德準則;“詐與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些要求來看,準則意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待人真誠的人。
釋文表意準確,通俗易懂,為學生自讀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課程資源。拓展結合生活,聯(lián)系實際揭示了課文內(nèi)容的現(xiàn)實意義,又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故事《孟信賣牛》以生動的事例詮釋“只有自己做到真誠守信,才會贏得眾人的信任、尊重。”這一道德修養(yǎng)與道德智慧,體現(xiàn)出《弟子規(guī)》行為準則的道德素養(yǎng)與道德智慧的統(tǒng)一。
第二十課
信
亻言
真誠戒詐與妄
崇高戒刻薄語穢污詞
尊重幫助
附教材內(nèi)容第二十課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弟子規(guī)教案篇四
1.初步感受學習《弟子規(guī)》的樂趣
2.學會和人打招呼
3.熟悉本次活動的經(jīng)典原文,了解漢字"人"的字源故事。
1.小白兔手偶一個
2.制作"弟子規(guī)"書一本、字卡"人"。
3.電子白板
1.出示小白兔手偶一個。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看看它是誰呀?(小白兔)
聽,小白兔在說什么。"嗨,我是小白兔,小朋友們好!"
2.教師:小白兔真有禮貌,跟我們小朋友打招呼呢!來,我們也跟小白兔打個招呼吧!跟你旁邊的好朋友也打個招呼!跟后面的客人老師也打個招呼!
1.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和小白兔一樣有禮貌。小白兔還特別喜歡讀《弟子規(guī)》呢。看--(師出示書本)《弟子規(guī)》是古代小朋友必須學習的一本書,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2.教師范讀。
教師:好聽嗎?你想讀嗎?跟著一起來試試吧!
3.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師:"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行"講的是我們小朋友要孝敬長輩,友愛同伴;做事要細心,要做個誠實的人。
4.朗誦。齊讀,師幼讀,男小朋友讀,女小朋友讀,個別讀(請2個小朋友),打拍子讀。
1."人"字的來源故事。
2.帶領幼兒書空。(教師左手示范,邊講邊演示)
教師: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二拇弟,把我們的二拇弟變成一枝直直的筆,跟著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個"人"字吧。
3.利用dvd播放字寶寶"人"的字源故事
4.故事表演。
(1)教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學寫了"人"字,真有意思啊!現(xiàn)在我們來表演一下這個字吧!看,老師的腿慢慢分開,像不像一個"人"字?對,像極了,你也站起來試一試。
(2)教師:老師再請兩個小朋友來表演"人"字,看仔細嘍!兩名幼兒面對面站好,先互相問好,然后上身抱在一起,組成"人"字。你也想和好朋友表演嗎?那要先問好,再表演哦。找個空的地方去表演吧。
家園共育:回家后讓幼兒將今天所學的知識告知家長,并且與家長一起來玩"人"字的游戲,鞏固所學的知識。
弟子規(guī)教案篇五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教材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三、教學目標。
1、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2、養(yǎng)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zhì)。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fā)》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fā)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guī)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zhàn)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fā)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齊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nèi)容。
4、檢查背誦情況。
5、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6、指名小組發(fā)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集體交流。
10、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無心)非————錯。
(有心)非————惡。
非既是錯。
嚴于律己有錯必糾。
任萬海。
一、教學內(nèi)容。
弟子規(guī)關于誠信的有關內(nèi)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nèi)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愿意與你結交。
三、教學目標。
1、了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于是他進宮拜見齊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并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后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后,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后,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后,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后,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愿意與齊國友好,愿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nèi)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夸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會愿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弟子規(guī)教案篇六
1、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一)復習導入(幼兒朗誦)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二)學習“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案篇七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輪背弟子規(guī),好嗎?
1、齊背“總敘”。
2、輪背。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guī)。(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guī)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guī),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guī)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 guan),兼漱口。 便溺回,輒(zhe )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guī)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經(jīng)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guī)》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 可馴致。
弟子規(guī)教案篇八
弟子規(guī)關于誠信的有關內(nèi)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BR> 二、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nèi)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愿意與你結交。
三、教學目標
1、了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于是他進宮拜見齊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并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后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后,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后,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后,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后,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愿意與齊國友好,愿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nèi)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夸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會愿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弟子規(guī)教案篇九
幼兒來到幼兒園生活已經(jīng)有三個多月了,對這里的一切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前兩天的早晨又一名家長交還給我一把剪刀,告訴我是孩子悄悄帶回家的。 于是從《弟子規(guī)》中選用了“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边@一段落向幼兒進行正確的品德教育。
我們都是乖孩子
1、幼兒通過學習知道――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時應該采用正確的方式擁有,不要自己私自將物品藏起來。
2、幼兒在成人引導下進行情景行為的對應判斷。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所知道的道理、做法講述出來。
1、情景故事準備:請三名教師進行表演。
故事梗概:元元在幼兒園了悄悄藏起一把剪刀,并把剪刀帶回了自己家里。媽媽發(fā)現(xiàn)后及時教育了孩子并帶著元元把剪刀送回到了幼兒園。
2、劇場準備:桌子2張、小椅子4把、剪刀、彩紙、雜志。
3、生活中各個場所的幻燈圖片。例如:超市、公園、客人家中。
1、 幼兒已經(jīng)基本掌握《弟子規(guī)》前半部分內(nèi)容的背誦。
2、 教師要有意識避免使用敏感詞語。
1、小朋友跟隨著教師一邊誦讀著《弟子規(guī)》,一邊打著節(jié)拍進教室。
小朋友們依次坐回到小椅子上。
介紹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元元?!耙黄鹂纯丛谟變簣@里發(fā)生什么事了?”
2、觀看童話劇。
3、鞏固復習“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BR> 教師以上下句問答式引導幼兒背誦。“潘老師要考考彩虹班的小朋友會不會剛才元元學的那段弟子規(guī)”
“小朋友真聰明,哪個小朋友能夠告訴老師剛才元元在幼兒園里做錯什么事情了?”
“元元做錯事情了,媽媽怎樣了?”
“后來媽媽和元元把剪刀方回到哪里去了?”
“送到幼兒園后老師告訴元元《弟子規(guī)》中的哪句話了?”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钡囊馑际歉嬖V小朋友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走!
4、播放幻燈,請幼兒講講在生活其它場所中應該怎樣做。“小朋友知道了幼兒園的東西不能悄悄帶走,下面就請小朋友想一想在這些地方應該怎樣做呢?”
超市里看到你喜歡的事物、玩具應該放在購物筐里要付款。
公園里我們開到美麗的花兒也不要去摘下它!
去好朋友的家里也不要把人家的玩具帶走!
6、小朋友真聰明,我想請小朋友回家當小老師,把今天學會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7、“現(xiàn)在老師又要把神秘的寶盒請出來了,一會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把今天的神秘禮物取出來好嗎?”每位幼兒聽音樂誦讀《弟子規(guī)》走出教室。
幼兒可以將今天所學的小字卡帶回家里,當小老師給爸爸媽媽講一講!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1、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2、養(yǎng)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zhì)。
1、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fā)》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fā)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guī)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zhàn)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fā)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齊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nèi)容。
4、檢查背誦情況。
5、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6、指名小組發(fā)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集體交流。
10、課堂小結。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一
1. 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二
1.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2.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一)復習導入(幼兒朗誦)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二)學習“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yǎng)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內(nèi)容: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nèi)容:弟子規(guī)——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弟子規(guī)》。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xiàn)出一種無理的態(tài)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或者答應了半天還是不動。
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jīng)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yè)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小結:父母撫養(yǎng)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y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yǎng)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梢愿鶕?jù)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四
1、請小朋友打開健康生活第5頁,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1)為什么小胖胖會特別的胖呢?
(2)小朋友們認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樣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師小結:
(4)回歸課本,教師領讀。
教師小結:
教師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么呢?
回家觀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時監(jiān)督提醒改正。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將自己的玩具與零食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五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猴子過生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聽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會》
1、安靜聽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小動物們?yōu)槭裁炊甲吡耍?BR> 教師總結:小猴生日,小動物都來為小猴慶祝生日,可是小猴卻說生日蛋糕是媽媽買給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愿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吃嗎?
3、認真看動畫,啟發(fā)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是分享?
(2)寶寶學會分享了嗎?
(3)小朋友,我們以后應該怎樣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jù)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虿シ?,結合劇情節(jié)點,在幼兒已有經(jīng)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故事告訴我們:分享就是將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樣別人也會將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玩具,也會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圖譜演示
教師出示兩張圖片并講述圖片故事,讓幼兒判斷對錯并說明原因。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我們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間分享玩具外,還要跟爸爸媽媽分享幼兒園快樂!
游戲名稱:《我會分享》
游戲準備:圖書、零食、玩具若干
游戲玩法:分組游戲,教師每組發(fā)一件物品,鼓勵幼兒學會分享。
(1)帶領幼兒唱讀《弟子規(guī)》經(jīng)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
(3)和家長聯(lián)系,習慣養(yǎng)成延續(xù)至家庭中落實。
弟子規(guī)教案篇十六
1、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
2、弟子規(guī)的大概內(nèi)容是什么。
1、 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
2、 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是什么。
學習《弟子規(guī)》的總序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一、講解題目:
1、《弟子規(guī)》——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nèi)容采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后改叫《弟子規(guī)》。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師念一句,學生重復一句。
3、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4、小組合作學習,比賽讀
二、講解內(nèi)容:
弟子規(guī)——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nèi)容。古人云:學有學業(yè)、退有居業(yè)。弟子規(guī)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圣人訓——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圣人。
訓:可以做為準則的話。指圣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yǎng)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于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準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小結: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1、教師講一個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jié)目后,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么都不會!”客人愕然。
2、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yǎng)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嗎?,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嗎?
4、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嗎?
三、總結
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yǎng)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guī)》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