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互動,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步驟進行詳細規(guī)劃。這里有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對大家的教案編寫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一
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幾張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么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yǎng)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xiàn)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干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中班了,已經(jīng)會干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別說我小。
4、聽完兒歌后,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掛圖)。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別說我小。
欣賞完以后,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隨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著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墻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結束部分:
隨音樂,做著放松活動走出教室,本節(jié)課結束。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二
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1、教師出示幾張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么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yǎng)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xiàn)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 ;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干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中班了,已經(jīng)會干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別說我小。
4、聽完兒歌后,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掛圖)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別說我小。
欣賞完以后,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隨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著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墻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隨音樂,做著放松活動走出教室,本節(jié)課結束。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三
1、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2、愿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一)情境感知:
2、小結:我們長大了,頭發(fā)長長了,個子長高了,變瘦了,所以和小時候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xiàn)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試穿、講述為什么穿不下衣服。)
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fā)現(xiàn):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么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討論: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么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什么新的本領。
5、小結:我們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xiàn)在長大了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后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四
1、通過對成長中不同的照片的比較,初步理解“成長”,激發(fā)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自己成長的樂趣!
3、通過活動體驗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1、 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誰?”幼兒大膽猜測!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什么是成長?”
(1)教師引導幼兒“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兒猜測!
如果猜對了,該幼兒站起來和大家打招呼!
(2)教師:“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么不一樣呀!”
“我們再找找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比一比,你們自己照片上的寶寶都是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在成長中的不同。
(3)教師激發(fā)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成長的樂趣。
3、 教師介紹幼兒的成長檔案冊。
4、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成長照片按序排隊。
5、 幼兒按成長順序將照片貼在成長檔案冊上。
幼兒拿著自己的成長檔案冊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成長照片,共同分享成長的樂趣。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五
1.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和服務被人的意識。
3.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了和語言表達能力。
4.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鞋子(每人一雙)音樂(比賽時放)。
一、講故事《誰真的長大了》,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設計提問。
1、故事中的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是么說這個小朋友長大了?
3、師小結:因為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三、組織幼兒分組交流,談談自己平時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
四、組織幼兒分組比賽(穿鞋子比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然后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帶幾件自己以前穿過的衣服或鞋子,讓他們試一試,通過實際感受,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體變化,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慢慢長大了,從而增進了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通過這此活動,我更加明白幼兒教師應該勤于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點,并實施鼓勵、幫助幼兒大膽嘗試。多用贊揚的語言,用欣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快樂健康團的成長。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六
1、通過活動使幼兒增強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一年來的變化。難點是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聽音樂《長高了,變矮了》,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覺得你有什麼變化?
新年過去了,小朋友又長大一歲,現(xiàn)在實際歲了?
今年你有那些變化?
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總結今年一年幼兒的變化和進步:如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會唱歌了,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吃飯了。
3、欣賞兒歌《長大一歲了》,提問:
布娃娃長大一歲了,還讓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學習朗誦兒歌。
5、游戲《好寶寶才藝展示》
幼兒即興表演一年來自己進步最大的地方,如會自己穿脫衣服,會背兒歌講故事。
提供多材料,讓幼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過新年。
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引導孩子過年期間用不同方式給觀愛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1)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初步學習掌握了兒歌內(nèi)容。
2)支持關注每個幼兒每一滴進步,并及時鼓勵表揚,使幼兒在快樂中再接再厲。
3)通過兒歌,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七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1、教師出示幾張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么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yǎng)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xiàn)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干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中班了,已經(jīng)會干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別說我小。
4、聽完兒歌后,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掛圖)。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別說我小。
欣賞完以后,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隨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著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墻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八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衣服、音樂。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
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5、教師小結。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九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2、學習詞:自己;短句:小不點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地點: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風)。
人物:小不點,(請小朋友扮演)。
道具:錄音機(放起床音樂)。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干什么?(解鈕扣),誰給小不點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么放?”起床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
老師: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干。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不點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后,扣鈕扣一邊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
1、知道自己長大了,學會了很多本領,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2、能大方自信地說出自己學會的本領。
3、了解他人的本領和自己還沒有學會的本領,激發(fā)學習新本領的愿望。
幼兒用書、彩筆。
一、活動導入。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外貌體征的變化以及能做的`事情等其他變化)。
二、活動過程。
——教師請幼兒想一想自己現(xiàn)在會獨立做什么事情。
——教師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學會做什么事情?是怎樣學會的?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說一說別人的本領。
——教師跟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我在逐漸長大》。
——教師請幼兒在自己已經(jīng)學會的本領圖片旁邊畫上笑臉,請幼兒互相看一下,都學會了什么,并且鼓勵還沒有學會某項本領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該項本領。
三、活動總結。
——教師:小朋友們在漸漸長大,都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當然,我們還有好多本領要學,希望小朋友們以后繼續(xù)多多努力,學會更多的本領,成為一個更棒的孩子!
活動應變。
可以請幼兒準備自己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照片,在活動中請幼兒互相說說自己和他人的變化。
1、制定班級“我能行”條例,將目前幼兒可以做的事情列舉出來,請幼兒按照條例,激勵幼兒逐漸豐富自己的“本領”。
2、跟幼兒一起將“我能做的事情”創(chuàng)編為兒歌,例:我會一個人睡覺,我會幫忙倒垃圾,我還會掃地抹桌子,我真棒!
語言區(qū):請幼兒提供自己做某件事情的照片,貼在該區(qū)域,鼓勵幼兒向其他幼兒大膽表達,展示自己的本領。
科學區(qū):讓幼兒記錄某一植物或動物的成長,感受植物或動物成長的過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把幼兒提供的照片貼在班級主題墻上,讓幼兒相互了解,看看大家都學會了什么本領。
1、鼓勵幼兒自主或協(xié)助家人做事情。
2、制定成長畫冊(相冊),記錄幼兒成長變化。
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給幼兒制定適當?shù)娜蝿杖缱鲋等丈鷰兔Σ磷雷印补嘀参锏取?BR>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一
一、設計意圖:
隨著幼兒生理的不斷成熟,幼兒活動能力及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斷增強,本課將讓幼兒在感知自身機體的發(fā)展下,進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發(fā)幼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的經(jīng)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成長,引導幼兒對自身發(fā)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現(xiàn)出來。
3、幫助幼樂極生悲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每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和現(xiàn)在的照片各一張。
2、ppt。
四、活動過程: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了解自己在漸漸地長大。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么時候的照片?
(3)請幼兒上來分別說說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3、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yōu)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他們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yōu)點,能勇敢地將自己的優(yōu)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4、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后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后努力,爭取不斷進步。
5、給幼兒觀看ppt。
(1)和幼兒一起欣賞從小到大的模樣。
(2)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的小趣事。
(3)再讓幼兒上來表演小時候的模樣,學一學小時候是怎么說話的。
五、課后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大家還很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表演小時候的我”,大家紛紛學嬰兒“咿呀咿呀”說話聲音,還有的孩子學起了小時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歡笑聲。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二
1.學會動物長大需經(jīng)歷的過程。
2.培養(yǎng)愛惜生命的觀念。
3.身體動作的開發(fā)。
4.體會長大的意義。
5.認識各種動物的特性。
6.了解動物的'習性。
7.學會動物的不同分類方式。
8.知道家庭的組合方式。
圖書-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后長怎樣;分類圖卡、家人圖卡、彩色筆、圖畫紙。
1.介紹‘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后長怎樣’來讓幼兒說說動物或自己小時后的模樣及動作。
2.利用分類的方式,讓幼兒討論不同動物應該會有哪些成長過程。
a.魚類-覓食、游泳、結婚、生子。
b.兩棲類-覓食、游泳、適應陸地生活、結婚、生子。
c.爬蟲類-覓食、行進、結婚、生子。
d.鳥類-啄破蛋殼、覓食、飛翔、結婚、生子、育兒。
e.哺乳類-喝奶、站立、覓食、行進方式練習、結婚、生子、育兒。
3.討論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模仿幼兒剛出生到長大的過程并讓幼兒分享經(jīng)驗。
4.利用游戲‘家人接龍’來認識家里的人都會做哪些事情,并認識稱謂。
5.畫出動物家庭的圖并與大家分享。
1.能說出動物小時后的長相。
2.能說出長大的意思。
3.能說出不同動物的生長環(huán)境。
4.能說出不同動物的飲食習慣。
5.能分辨人類和動物不同的地方。
6.能和大家一起玩接龍游戲。
7.能畫出家庭組成人員。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三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經(jīng)可以自理,但經(jīng)過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家吃飯穿衣還是要依靠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設計了此節(jié)課。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動準備:故事、衣服、音樂。
五、活動進程。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5、教師小結。
六.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jié)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huán)節(jié)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四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經(jīng)可以自理,但經(jīng)過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家吃飯穿衣還是要依靠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設計了此節(jié)課。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衣服、音樂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5、教師小結。
本節(jié)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jié)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huán)節(jié)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五
1、畫畫長大的自己,能關注自己各部分的特征。
2、體會自己在長大,為自己的成長而高興。
【活動重點】把自己畫大。
【活動難點】添畫各部分的特征。
【活動準備】三色卡紙人手一張、記號筆、范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知。
1、我們現(xiàn)在是小班朋友還是中班朋友呢?為什么會從小班升到中班?(體會我們在長大)。
2、觀察三張畫面,比較大小進行排列。
(1)老師帶來了三張畫,排一排,我們是怎么長大的?
(2)為什么這一張是“長大的我”?
2、討論:怎樣可以把自己畫大呢?(頂天立地)。
小結:“大大的我”有大大的頭,大大的身體,粗粗的胳膊,粗粗的腿。要頭頂著天,腳踩著地,這樣才能把自己畫大。
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在紙上畫個“大大的我”。(師示范:從上到下進行繪畫,在每個部分添畫細節(jié)。)。
2、檢查一下,長大的我是否健康。(檢查畫面,是否有遺漏)。
3、幼兒繪畫“長大的我”,師巡回指導。
關注:
1、幼兒是否把自己畫大。
2、幼兒是否遺漏細節(jié)。
三、展現(xiàn)交流。
出示孩子的作品,猜猜“他是誰?他長大了嗎?”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一
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幾張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么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yǎng)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xiàn)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干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中班了,已經(jīng)會干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別說我小。
4、聽完兒歌后,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掛圖)。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別說我小。
欣賞完以后,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隨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著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墻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結束部分:
隨音樂,做著放松活動走出教室,本節(jié)課結束。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二
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1、教師出示幾張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么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yǎng)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xiàn)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 ;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干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中班了,已經(jīng)會干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別說我小。
4、聽完兒歌后,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掛圖)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別說我小。
欣賞完以后,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隨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著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墻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隨音樂,做著放松活動走出教室,本節(jié)課結束。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三
1、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2、愿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一)情境感知:
2、小結:我們長大了,頭發(fā)長長了,個子長高了,變瘦了,所以和小時候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xiàn)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試穿、講述為什么穿不下衣服。)
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fā)現(xiàn):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么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討論: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么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什么新的本領。
5、小結:我們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xiàn)在長大了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后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四
1、通過對成長中不同的照片的比較,初步理解“成長”,激發(fā)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自己成長的樂趣!
3、通過活動體驗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1、 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誰?”幼兒大膽猜測!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什么是成長?”
(1)教師引導幼兒“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兒猜測!
如果猜對了,該幼兒站起來和大家打招呼!
(2)教師:“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么不一樣呀!”
“我們再找找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比一比,你們自己照片上的寶寶都是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在成長中的不同。
(3)教師激發(fā)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成長的樂趣。
3、 教師介紹幼兒的成長檔案冊。
4、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成長照片按序排隊。
5、 幼兒按成長順序將照片貼在成長檔案冊上。
幼兒拿著自己的成長檔案冊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成長照片,共同分享成長的樂趣。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五
1.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和服務被人的意識。
3.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了和語言表達能力。
4.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鞋子(每人一雙)音樂(比賽時放)。
一、講故事《誰真的長大了》,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設計提問。
1、故事中的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是么說這個小朋友長大了?
3、師小結:因為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三、組織幼兒分組交流,談談自己平時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
四、組織幼兒分組比賽(穿鞋子比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然后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帶幾件自己以前穿過的衣服或鞋子,讓他們試一試,通過實際感受,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體變化,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慢慢長大了,從而增進了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通過這此活動,我更加明白幼兒教師應該勤于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點,并實施鼓勵、幫助幼兒大膽嘗試。多用贊揚的語言,用欣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快樂健康團的成長。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六
1、通過活動使幼兒增強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一年來的變化。難點是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聽音樂《長高了,變矮了》,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覺得你有什麼變化?
新年過去了,小朋友又長大一歲,現(xiàn)在實際歲了?
今年你有那些變化?
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總結今年一年幼兒的變化和進步:如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會唱歌了,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吃飯了。
3、欣賞兒歌《長大一歲了》,提問:
布娃娃長大一歲了,還讓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學習朗誦兒歌。
5、游戲《好寶寶才藝展示》
幼兒即興表演一年來自己進步最大的地方,如會自己穿脫衣服,會背兒歌講故事。
提供多材料,讓幼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過新年。
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引導孩子過年期間用不同方式給觀愛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1)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初步學習掌握了兒歌內(nèi)容。
2)支持關注每個幼兒每一滴進步,并及時鼓勵表揚,使幼兒在快樂中再接再厲。
3)通過兒歌,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七
教師: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們小朋友小時候也是這樣啼哭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誰。
1、教師出示幾張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讓幼兒猜一猜。
小結:對了這是我們班幾個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那么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長大的呢?引導幼兒進行談話: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撫養(yǎng)我們長大的。
2、比一比說一說自己與現(xiàn)在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幼兒1;我比以前長高了。
幼兒2: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兒3:我還學到了本領,會唱歌了。
幼兒4:我還會干活了。
3、談話: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中班了,已經(jīng)會干很多事情,這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兒歌:別說我小。
4、聽完兒歌后,講一講兒歌李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回答。
5、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跟學。(出示掛圖)。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話把水澆。
現(xiàn)在我都要長大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學三―五遍,幼兒基本就能學會。
7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很認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們來欣賞說唱表演:別說我小。
欣賞完以后,問幼兒: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下面,我們也隨音樂來動一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跟著音樂動一動。
9、活動延伸:教育幼兒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在班級墻壁上建立一個記錄表,記錄幼兒在家做得事情,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八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衣服、音樂。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
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5、教師小結。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九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2、學習詞:自己;短句:小不點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地點: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風)。
人物:小不點,(請小朋友扮演)。
道具:錄音機(放起床音樂)。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干什么?(解鈕扣),誰給小不點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么放?”起床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
老師: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干。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不點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后,扣鈕扣一邊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
1、知道自己長大了,學會了很多本領,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2、能大方自信地說出自己學會的本領。
3、了解他人的本領和自己還沒有學會的本領,激發(fā)學習新本領的愿望。
幼兒用書、彩筆。
一、活動導入。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外貌體征的變化以及能做的`事情等其他變化)。
二、活動過程。
——教師請幼兒想一想自己現(xiàn)在會獨立做什么事情。
——教師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學會做什么事情?是怎樣學會的?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說一說別人的本領。
——教師跟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我在逐漸長大》。
——教師請幼兒在自己已經(jīng)學會的本領圖片旁邊畫上笑臉,請幼兒互相看一下,都學會了什么,并且鼓勵還沒有學會某項本領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該項本領。
三、活動總結。
——教師:小朋友們在漸漸長大,都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當然,我們還有好多本領要學,希望小朋友們以后繼續(xù)多多努力,學會更多的本領,成為一個更棒的孩子!
活動應變。
可以請幼兒準備自己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照片,在活動中請幼兒互相說說自己和他人的變化。
1、制定班級“我能行”條例,將目前幼兒可以做的事情列舉出來,請幼兒按照條例,激勵幼兒逐漸豐富自己的“本領”。
2、跟幼兒一起將“我能做的事情”創(chuàng)編為兒歌,例:我會一個人睡覺,我會幫忙倒垃圾,我還會掃地抹桌子,我真棒!
語言區(qū):請幼兒提供自己做某件事情的照片,貼在該區(qū)域,鼓勵幼兒向其他幼兒大膽表達,展示自己的本領。
科學區(qū):讓幼兒記錄某一植物或動物的成長,感受植物或動物成長的過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把幼兒提供的照片貼在班級主題墻上,讓幼兒相互了解,看看大家都學會了什么本領。
1、鼓勵幼兒自主或協(xié)助家人做事情。
2、制定成長畫冊(相冊),記錄幼兒成長變化。
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給幼兒制定適當?shù)娜蝿杖缱鲋等丈鷰兔Σ磷雷印补嘀参锏取?BR>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一
一、設計意圖:
隨著幼兒生理的不斷成熟,幼兒活動能力及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斷增強,本課將讓幼兒在感知自身機體的發(fā)展下,進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發(fā)幼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的經(jīng)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成長,引導幼兒對自身發(fā)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現(xiàn)出來。
3、幫助幼樂極生悲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每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和現(xiàn)在的照片各一張。
2、ppt。
四、活動過程: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了解自己在漸漸地長大。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么時候的照片?
(3)請幼兒上來分別說說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3、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yōu)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他們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yōu)點,能勇敢地將自己的優(yōu)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4、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后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后努力,爭取不斷進步。
5、給幼兒觀看ppt。
(1)和幼兒一起欣賞從小到大的模樣。
(2)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的小趣事。
(3)再讓幼兒上來表演小時候的模樣,學一學小時候是怎么說話的。
五、課后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大家還很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表演小時候的我”,大家紛紛學嬰兒“咿呀咿呀”說話聲音,還有的孩子學起了小時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歡笑聲。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二
1.學會動物長大需經(jīng)歷的過程。
2.培養(yǎng)愛惜生命的觀念。
3.身體動作的開發(fā)。
4.體會長大的意義。
5.認識各種動物的特性。
6.了解動物的'習性。
7.學會動物的不同分類方式。
8.知道家庭的組合方式。
圖書-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后長怎樣;分類圖卡、家人圖卡、彩色筆、圖畫紙。
1.介紹‘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后長怎樣’來讓幼兒說說動物或自己小時后的模樣及動作。
2.利用分類的方式,讓幼兒討論不同動物應該會有哪些成長過程。
a.魚類-覓食、游泳、結婚、生子。
b.兩棲類-覓食、游泳、適應陸地生活、結婚、生子。
c.爬蟲類-覓食、行進、結婚、生子。
d.鳥類-啄破蛋殼、覓食、飛翔、結婚、生子、育兒。
e.哺乳類-喝奶、站立、覓食、行進方式練習、結婚、生子、育兒。
3.討論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模仿幼兒剛出生到長大的過程并讓幼兒分享經(jīng)驗。
4.利用游戲‘家人接龍’來認識家里的人都會做哪些事情,并認識稱謂。
5.畫出動物家庭的圖并與大家分享。
1.能說出動物小時后的長相。
2.能說出長大的意思。
3.能說出不同動物的生長環(huán)境。
4.能說出不同動物的飲食習慣。
5.能分辨人類和動物不同的地方。
6.能和大家一起玩接龍游戲。
7.能畫出家庭組成人員。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三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經(jīng)可以自理,但經(jīng)過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家吃飯穿衣還是要依靠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設計了此節(jié)課。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動準備:故事、衣服、音樂。
五、活動進程。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5、教師小結。
六.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jié)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huán)節(jié)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四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經(jīng)可以自理,但經(jīng)過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家吃飯穿衣還是要依靠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設計了此節(jié)課。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衣服、音樂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5、教師小結。
本節(jié)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jié)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huán)節(jié)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中班教案我長大了篇十五
1、畫畫長大的自己,能關注自己各部分的特征。
2、體會自己在長大,為自己的成長而高興。
【活動重點】把自己畫大。
【活動難點】添畫各部分的特征。
【活動準備】三色卡紙人手一張、記號筆、范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知。
1、我們現(xiàn)在是小班朋友還是中班朋友呢?為什么會從小班升到中班?(體會我們在長大)。
2、觀察三張畫面,比較大小進行排列。
(1)老師帶來了三張畫,排一排,我們是怎么長大的?
(2)為什么這一張是“長大的我”?
2、討論:怎樣可以把自己畫大呢?(頂天立地)。
小結:“大大的我”有大大的頭,大大的身體,粗粗的胳膊,粗粗的腿。要頭頂著天,腳踩著地,這樣才能把自己畫大。
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在紙上畫個“大大的我”。(師示范:從上到下進行繪畫,在每個部分添畫細節(jié)。)。
2、檢查一下,長大的我是否健康。(檢查畫面,是否有遺漏)。
3、幼兒繪畫“長大的我”,師巡回指導。
關注:
1、幼兒是否把自己畫大。
2、幼兒是否遺漏細節(jié)。
三、展現(xiàn)交流。
出示孩子的作品,猜猜“他是誰?他長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