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糧食安全論文(實用8篇)

字號: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一
    心懷“國之大者”確?!凹Z食安全”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6月27日給安徽省太和縣的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向當地的鄉(xiāng)親們表示問候,對全國的種糧大戶提出殷切期望。__以來,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wěn)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加夯實。作為新時代基層干部,自當始終牢記國家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更加熱愛新時代“三農”工作,鉆研“三農”理論知識、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創(chuàng)新“三農”工作方法,團結帶領廣大種糧大戶在敬業(yè)奉獻、精益求精、敢闖敢試中為“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敬業(yè)奉獻”中確?!凹Z食安全”。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yè)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tǒng),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的一生始終要“執(zhí)事敬”。眾所周知,“三農”工作“多、繁、雜、忙、細”,一些年輕干部剛走上基層工作崗位,或者在基層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浮躁、埋怨、當“逃兵”等現象。因此,只有廣大基層干部對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懷有摯愛之心,從事即十分熱愛黨的“三農”事業(y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新時代“三農”工作中去,發(fā)揚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全心全意服務“三農”,持續(xù)為推動新時代黨的“三農”事業(yè)特別是國家糧食安全高質量發(fā)展集聚強大正能量。
    在“精益求精”中確?!凹Z食安全”?!叭r”工作也是政治性、時代性、專業(yè)性等很強的工作,不僅要掌握日常的“三農”業(yè)務工作,還要及時掌握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新思想、新政策、新要求等。正所謂“藝癡者技必良”,廣大基層干部只有像“金剛石”那般,在實踐的熔爐中不斷打磨、鍛造自己,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成為新時代黨的“三農”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在新時代“三農”工作中厚積薄發(fā),在平常時期“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時刻為推動新時代黨的“三農”事業(yè)特別是守好國家糧食安全站好崗、盡好責。
    在“敢闖敢試”中確?!凹Z食安全”。__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兩藏”戰(zhàn)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夯實糧食生產物質基礎,糧食產能穩(wěn)定提升,產量連續(xù)7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10年再上一個千億斤新臺階,2021年產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一切沒有一項不是在敢闖敢試中助推完成的。在新的趕考路上,廣大基層干部同樣也會面臨諸多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唯有保持敢闖敢試的精氣神,在傳承中大膽創(chuàng)新,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才能不斷開拓新時代“三農”工作新方法新舉措,助推新時代黨的“三農”事業(yè)特別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進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二
    要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強化糧食安全保障,穩(wěn)住農業(yè)基本盤。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揚節(jié)約精神,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增強“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憂患意識,實現藏糧于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泵鎸H形勢繼續(xù)發(fā)生深刻復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全球經濟危機、疫情、氣象災害、部分地區(qū)戰(zhàn)爭等影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把握“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的硬道理,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要扎實開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統(tǒng)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牢牢抓緊“中國糧袋”、端穩(wěn)“中國飯碗”。要保護好耕地,守住糧食“命根子”“生命線”,承擔“保土”“管土”之責,落實“田長制”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以“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
    推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藏糧于技?!敖鉀Q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敝袊怨乓詠碇匾曓r田水利、良種優(yōu)化等農業(yè)技術科技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古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灌溉蜀地萬畝良田,今有袁隆平院士培育推廣超級雜交稻。實踐證明,在耕地總量穩(wěn)定的情況下,必須靠科技支撐保障糧食增產。廣大黨員干部要大力推廣先進農業(yè)種植技術,推進糧食生產規(guī)?;?、機械化和標準化,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控及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做到“向科技要糧”。要在糧食安全領域建設一支具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種子精神”人才隊伍,選拔一批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誘惑、“十年磨一劍”的科技人才到基層服務、“傳經送寶”,推動糧食作物種植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
    發(fā)揚“日儲一勺米,千日一石糧”的節(jié)約精神,實現藏糧于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睂τ谠S多人來說,這是人生中最早接觸到的古詩句之一。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要讓節(jié)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浪費糧食行為,推動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jié)約行動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主題活動,把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挺在前面,珍惜一簞食、一瓢飲,增強節(jié)約意識,引導全民參與節(jié)約糧食。要從餐桌抓起,從大學食堂和各個單位食堂、餐飲業(yè)抓起,從幼兒園、托兒所以及各級各類學校抓起,從每個家庭抓起,特別是黨員干部應當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厲行節(jié)儉,爭做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先鋒,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同心守護“中國糧倉”。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三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近日,為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建立健全糧食安全宣傳教育長效機制,2022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在線上啟動,宣傳主題是“保障糧食供給 端牢中國飯碗”。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保障糧食安全被擺在了突出位置。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障糧食安全,就要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糧食種植面積;在保量的同時,更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從而有效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提高產出效率。今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要求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jié)約用地制度;農業(yè)農村部印發(fā)《“十四五”全國種植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到2025年,糧食播種面積穩(wěn)定在17.5億畝以上。一系列嚴格的政策規(guī)范,為耕地保護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為糧食供給打下了堅實基礎。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 政府要增加資金、人才投入,遴選發(fā)布高產優(yōu)質多抗主推品種,加快優(yōu)良品種選育推廣;還要充分發(fā)揮科技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加快研發(fā)和應用農機裝備,提高農業(yè)機械化生產能力。今年以來,多省布局規(guī)劃種業(yè)藍圖,中國國家級育制種基地新增至216個,覆蓋了糧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農作物。據農業(yè)農村部統(tǒng)計,良種對中國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農業(yè)插上科技的“翅膀”,不但為糧食安全提供了 技術支撐,更推動其在高質、高效、綠色、生態(tài)的現代化道路上不斷邁進。
    此外,還應提高農作物最低收購價格,穩(wěn)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提升農民生產積極性;強化極端天氣災害補救措施,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等。通過落實一系列“長牙齒”的硬舉措,糧食安全保障成果顯現。據統(tǒng)計,2021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8285萬噸,比上年增長2.0%,我國糧食人均占有量超過483.5公斤,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除了保供應,更要節(jié)糧減損,減少不必要的浪費。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實施,節(jié)約糧食在道德要求之外更有了法律約束。“珍惜糧食”應當成為全民共識。在今年的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主題表演、云課堂、倡議書等形式,倡導民眾踐行勤儉節(jié)約、文明健康的飲食新風尚。加大宣傳、科普,讓節(jié)約糧食的觀念更深入人心,中國飯碗也就端得更牢。
    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中國解決好自身糧食安全問題,就是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繼續(xù)把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才能筑牢大國根基,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不竭動力。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四
    牢守糧食安全底線端牢“中國飯碗”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既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認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扛起糧食安全責任,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牢守耕地紅線,有效防止糧田“非糧化”。__以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明確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耕地保護思維,熟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各項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條例,做到糧田“非糧化”治理心有所尺、管有所據,強化耕地用途管理。同時,做好耕地保護普法宣傳,為老百姓解讀好各項政策知識、法律法規(guī),避免老百姓出現“耕地政策盲區(qū)”,為“牢守18億畝耕地紅線”保駕護航。
    推動高標準農田改造,有效提升耕地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必須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穩(wěn)產高產。根據科學數據評估,耕地質量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可見推動高標準農田改造勢在必行。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40%,推動高標準農田改造依然任重而道遠。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要強化農田改造學習,多向專家學者請教、多去田間地頭走走,因“地”施策、科學施策,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讓老百姓的“望天田”變成“囤糧田”,真正端牢“中國飯碗”。
    規(guī)范土地流轉,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由于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再加上農民從事農業(yè)生產成本上漲,導致農村土地撂荒、利用率不高。農業(yè)發(fā)展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強化土地利用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當前全國各地都有根據地方現實情況,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相關細則,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走進百姓,在廣泛宣傳相關辦法的同時,了解群眾需求、化解群眾顧慮,根據百姓反饋,積極探索符合地方實情的高效穩(wěn)定的土地流轉關系,強化縣鄉(xiāng)村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設,在消除百姓疑慮、保障百姓利益的同時,有效提升農村土地利用率,筑牢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五
    有一次吃飯,我感到飯菜很不好吃,剛進嘴里就吐了出來,弄得滿地滿桌子都是掉落的飯菜。爸爸見了我這樣,很是生氣,質問我說:“明明,你知道我們碗里的飯菜從哪兒來的嗎?”“從田地里種出來的唄?!蔽覞M不在乎地說?!澳悴恢擂r民伯伯多么辛苦才種出來的糧食嗎?”我搖搖頭。于是,爸爸決定周末帶著我去農村,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種地的。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爸爸帶我來到了農村的田地里,我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老爺爺在拿著鋤頭吃力地鋤著草,已經汗流浹背,上衣已經濕透了,喘不過氣來。我想:農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這樣烈日炎炎的天氣下干如此勞累的活兒,真不容易呀!老爺爺把雜草清理的是那么干凈,在看看他那雙長期勞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結滿了厚厚的老繭,這時我才真切地感覺到我們的糧食飯菜真的來之不易啊!對自己以往浪費糧食的行為倍感愧疚。
    我們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多億人口。一人一碗飯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億碗飯,但我們農村里的田地正急劇地減少,一片片良田正變成高樓大廈,供我們食用的糧食也正逐年減少。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糧食,那么一天就可以節(jié)約五十億粒糧食,可以去幫助那些因為貧窮、自然災害等原因正在挨餓的人們免受饑餓之苦。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鞭r民伯伯們?yōu)榱思Z食,冒著嚴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勞作,從而我們才有糧食吃。每當我再望著香噴噴的米飯時,農民那辛苦的背影總能在我眼前浮現,心中不由然想起這首詩。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六
    記得有一次,我在學校里吃飯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特別的挑食。今天中午,他又遇到了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又開始浪費了。他“趁熱打鐵,”趁老師打電話的時候,拿著自己的垃圾袋,偷偷地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倒了進去,他以為老師不會發(fā)現,可還是被老師發(fā)現了。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現在吃的這些米飯,還有菜都是從哪里來的嗎?”很多同學都說去超市買的,去菜市場買的唄。老師卻搖了搖頭說:“其實不是的,我們來看一下相關的影片吧!”
    在影片中,農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辛勤的勞作著,一刻都不停歇。他們?yōu)榱俗屛覀兂缘较銍妵姷娘埐?,一會兒除草,一會兒犁地,一會兒播種,累得滿頭大汗。盡管只有一條擦汗的毛巾,他們還是不停地工作著。再看看他們的雙手,布滿了厚厚的老繭,像是干裂的松樹干一樣??粗遣紳M老繭的雙手,我真切體會到了,糧食飯菜真是來之不易?。《俏焕速M糧食的男生看后也羞愧地低下了頭說:“我以后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另一個影片在山區(qū)里,許多小學生的家庭非常貧窮,每天背著幾個土豆去上學,土豆就是他們一天的口糧。放學后,他們還要幫助家人干活,全身被曬得黑黝黝的。他們干活的樣子特別認真,每次他們回家時,總是汗流浹背,衣服濕了一大片??吹竭@些,我感到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我為我以往在家浪費糧食的行為而感到慚愧,可恥。
    為了讓全班同學都有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我決定帶頭做一個好榜樣。吃飯的時候,吃不完的飯菜不要浪費,也不能挑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真正做好“光盤”行動的好榜樣!正如名言“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蔽覀內绻刻旃?jié)約一粒糧食,那么一年就可以節(jié)約四千萬噸左右的糧食,也就可以幫助在山區(qū)里的貧困人家3.5億多戶。
    每當我端起飯碗,就提醒自己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的使命,刻不容緩。為了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從自身做起,讓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吧!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七
    糧食安全對于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而言,關系重大?,F在中國的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很高,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水平較高。但中國糧食生產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突出表現為大豆、玉米等雜糧缺口較大,而稻谷出現了階段性過剩的情況。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中國多措并舉:第一,實施黨政同責政策,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各地糧食的播種面積總體實現穩(wěn)中有增;第二,大力培育推廣優(yōu)良品種,達到糧食產量的增長;第三,在極端災害天氣發(fā)生后,采取補種、田間管理等補救措施,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最后,提高最低收購價格,并擴大農業(yè)政策性保險覆蓋范圍和力度,進而提升農民生產積極性。
    中國把自身的糧食安全問題解決好,就是對全球糧食安全的貢獻。和美國將糧食援助作為政治外交手段不同,中國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xx召開,有利于凝聚國際社會在糧食減損方面的共識,構建全球共同節(jié)糧減損的良好氛圍,增強疫情下世界糧食安全韌性,推動形成長效合作機制,擴大全球農業(yè)合作。
    除了保障中國14億人的飯碗,中國還積極承擔大國義務,向全球低收入國家和糧食危機比較嚴重的國家提供糧食援助,幫助他們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緩解糧食危機。同時開展技術合作,派遣科技人員到發(fā)展中國家,推廣中國的雜交稻等農業(yè)技術和先進機械,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提高糧食產量。
    當前,中國的糧食安全仍面臨許多挑戰(zhàn)。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市場上糧食供應鏈不穩(wěn)定,對糧食進口的影響不可忽視。從國內生產的角度看,中國資源有限,對于耕地的保護建設仍需提高;農業(yè)科技水平也有待提高,當今生物技術突飛猛進,中國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部分農業(yè)機械有待升級。另外,農民的利益問題難以解決,農民收入過低,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導致農村無人種糧。
    面對國際糧食市場的波動,中國應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通過國際合作來增強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對內,首先要保護和建設耕地,穩(wěn)定糧食的種植面積;其次,要調整糧食產業(yè)結構,擴大大豆油料的種植面積。同時,使用無人機等智能設備,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動農業(yè)機械化、智能化,可以有效解決勞動力減少的問題。通過以上措施,在保障本國糧食安全的同時,為世界做出示范。
    中國糧食安全論文篇八
    斯里蘭卡總理古納瓦德納在視頻致辭中說,提高水稻產量對于解決糧食危機、保障糧食安全和減少貧困至關重要。中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高產水稻品種,將其推廣到其他國家,這有助于這些國家實現水稻自給自足,從而實現糧食安全。
    “包括莫桑比克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受益于雜交水稻技術。”莫桑比克駐華大使古斯塔瓦說,中國通過與非洲國家共享農作物種植技術,持續(xù)助力提高非洲國家農業(yè)生產力,幫助當地民眾擺脫貧困。這種援助模式注重實效,增強了農民自身的生產能力。
    “中國在數十年間一直致力于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分享雜交水稻技術,這一做法得到全球贊譽?!彼_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雜交水稻援助已成為中國對外援助的標志性項目,是真摯情誼和良好互信關系的體現。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持續(xù)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qū)提供農業(yè)技術支持,幫助各國加強農業(yè)能力建設?!爸袊c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農業(yè)合作,成立農業(yè)示范中心,開展農業(yè)人才培訓,提供大量糧食援助?!眹覈H發(fā)展合作署署長羅照輝介紹說。
    “糧食與營養(yǎng)安全不僅是單個國家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球性議題,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苯虬筒柬f總統(tǒng)姆南加古瓦在視頻致辭中說,中方在農業(yè)灌溉方面的投入和對訂單農業(yè)的推動等使津方持續(xù)受益,增加了津巴布韋農業(yè)生產總產量。他表示,津方愿與中方及其他國家繼續(xù)加強農業(yè)合作,進一步鞏固和推進世界糧食安全。
    目前,全球糧食安全面臨新的挑戰(zhàn)。農業(yè)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表示,中方將在提升國內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深化農業(yè)對外開放合作,推動農業(yè)經貿合作高質量發(fā)展,把雜交水稻國際合作作為共促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內容,為實現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作出更多中國貢獻。
    本次論壇由國家國際發(fā)展合作署、農業(yè)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共同主辦。來自約6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中國援外相關部門負責人、國內媒體代表等170余人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