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報告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調研,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編寫報告時,我們可以參考一些優(yōu)秀的報告范例,學習其結構和寫作技巧。請大家參考下面的報告范文,它們展示了優(yōu)秀報告的寫作特點和效果。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一
國內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的建設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各地依據自身優(yōu)勢和實際情況紛紛創(chuàng)建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吸引創(chuàng)意企業(yè)形成集聚發(fā)展的態(tài)勢。我們選取了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基礎較好、具有明顯資源特色優(yōu)勢,并且政府明確提出要鼓勵、支持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的后期之秀廣東省為考察對象,分析我國目前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的發(fā)展狀況。這個經濟大省相較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之都,它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廣闊的資源支持。我們這次選取了廣州和深圳這兩個具有特色的城市進行考察,和深入的剖析。
廣州市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也較為迅速,它成為4個國家網絡游戲和動漫產業(yè)發(fā)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網絡游戲、動漫、手機游戲和與游戲相關的產業(yè)鏈。截止20xx年底,廣東全省已建、在建和規(guī)劃待建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67個,入駐企業(yè)4000多家,園區(qū)數量和入駐企業(yè)數量位居全國各省市前列,其中廣州市占據了34個。這些園區(qū)大致可分創(chuàng)意設計(含動漫設計)、展示交易、旅游休閑和工藝制造四大類,其中,創(chuàng)意設計類占主導地位。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創(chuàng)意深圳的口號,積極構建創(chuàng)意設計之都,在鞏固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發(fā)源地地位的基礎上,加大對影視動漫制作、印刷、傳媒、文化旅游業(yè)的投入,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和基地建設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xx年9月,深圳市規(guī)劃建設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20個,其中田面設計之都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世紀工藝品文化廣場、怡景國家動漫畫產業(yè)基地、漢玉立體藝術創(chuàng)意園等4個園區(qū)位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第二批廣東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深圳市現有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和基地的經營主體以企業(yè)為主,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業(yè)為主體進行營運管理,民營企業(yè)已成為深圳市文化產業(yè)園區(qū)和基地建設的主導力量。
我們選取了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地方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一、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于1957年開始籌備,1959年正式對外開放,是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以及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主要配置有展館、藏品保藏系統(tǒng)、教育服務設施、業(yè)務科研設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務、綜合管理系統(tǒng)等。目前館藏品已達16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404件,二級文物7273件,三級文物12606件,自然標本、化石4萬余件(套)。展館分為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和臨展館四大部分。新館陳列展覽以廣東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為三大主要陳列方向,在展陳內容編寫上遵循功能、經濟、創(chuàng)新、信息、科技、藝術、合理的原則,充分反映了嶺南文化的獨特個性和廣東省博物館的館藏水平。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以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為建設目標,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力爭成為廣東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
二、關山月美術館。
關山月美術館是以我國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政府全額撥款的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機構,以收藏和研究關山月及其所處的20世紀中國美術作品為特色,具備國家美術館的各項功能。建館以來,根據自身特點和美術館發(fā)展的長遠目標,確立了以關山月藝術研究為核心,兼顧20世紀中國美術及當代藝術研究的學術定位,舉辦了人文關懷關山月人物畫作品專題展、激情歲月毛主席詩意和革命圣地作品專題展、建設新中國20世紀50―60年代中期中國畫專題展等一系列學術專題展覽,并出版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成果。關山月美術館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100平方米,擁有8個室內標準展廳、一個中央圓形大廳和一個戶外雕塑廣場。展廳總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總長600米,可同時或分別舉辦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大型藝術展覽。展廳采光柔和,視野開闊,頗具氣派。此外還擁有配備了先進的中央空調、恒溫恒濕和自動防火、防盜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施完善的大型現代化藝術品收藏庫、6層多功能辦公大樓、會議廳、學術報告廳、貴賓休息室、茶藝館、餐廳、藝術家畫廊和國際藝術家交流之家等配套設施,是當代藝術家、學者進行作品展示、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的一個理想場所。
三、考察心得。
這些天的廣州之行,整體來給我夢一般的感受,讓我見識到了我從沒見過的東西。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二
11月28日,人文地理協(xié)會帶領會員參觀xx市博物館,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人文地理協(xié)會的會員對xx的歷史有一個更為詳細的了解,由此擴充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
今晨,會員們準時在校大門集中,9時準,由社團干部帶隊向博物館出發(fā)。雖然去博物館的路有些遠,但是會員們的興致很高,所以一路上較為順利。
到達博物館后,一入大門,會員們就被巨幅白色的浮雕所吸引,浮雕上,或浣洗,或農桑……各式各姿,盡收眼底。這為接下去的參觀定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經過我們的簡單介紹,會員們了解了xx市博物館分為“吳興賦”與“風云激蕩”兩個展廳,“吳興賦”主要是以湖州古代的歷史發(fā)展和湖州地理、自然動植物的概貌為主;而“風云激蕩”是以介紹湖州近現代的歷史歷史名人為主,然后便由會員們自行分組進行參觀。
xx市博物館中的從遠古時代到明清到近現代的展品讓會員們嘆為觀止,相信通過這些豐富的展品,會員們收獲了不少有關湖州的歷史知識。博物館中關于湖州特色的展品,比如說湖筆的制作過程這些蠟像展品,讓會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名揚四海的湖筆古老的制作方法。
另外還有湖州的養(yǎng)蠶技術,湖州的商貿,湖州的名人字畫等等,這種種都是精品,處處透著湖州這座人文城市的古典魅力氣息,而這些展品所蘊含的.文化都在不經意間被會員領略與吸收。
“三千年江南,最湖州”。通過這次的博物館游,一方面是會員們親身領略到了湖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了解到了湖州悠久的歷史,探知到了湖州的地理風貌。而另一方面,更加團結了我們整個社團的內部力量,相信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們將越辦越好。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三
12月15號早上,地質工程專業(yè)的卓越班、1班和2班全體學生搭乘校車赴中國地質博物館進行了一次實習。而這也是我第一次進入這種博物館參觀。 作為亞洲最大的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共有五個基本陳列展廳。分別是一層的地球廳,二層的礦物巖石廳和寶石廳,三層的史前生物廳和四層的國土資源廳。
進入博物館后,一位來自地質大學的大三學姐負責為我們卓越班進行展品的介紹。聽她講得頭頭是道的樣子,我真的好生羨慕。不過,與此同時,她也激發(fā)了我對地質工程專業(yè)的興趣,增強了我對地質知識學習的信心——幾年之后,我也會有質的轉變!
在地球廳中,展館是以地球的內動力地質作用為主線來設計展品的。它為我們呈現了火山噴發(fā)、斷裂和褶皺等地質現象、地震等地質災害和喀斯特地貌等地質景觀,形象地使我們對地球有了一次更深入的了解。
而二層的礦物巖石廳則展出了近千件礦物珍品和典型巖石標本。它以宏觀產出狀態(tài)和微觀結構組合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巖石標本及知識。同時,它也讓我認識到我現在所學的知識僅僅是一點皮毛,要想將來有所建樹,我還需一步步地努力探索。
寶石廳則展出了各種天然寶石和人工寶石,融入了東西方的珠寶文化,介紹了寶石鑒定和鑒賞方面的知識。看著這些色彩繽紛、閃爍耀眼的各類寶石,我不禁有了一個不知該不該有的想法——要是哪天,我能找到一兩塊這樣的寶石,那就太好了!不過,至少目前來說,這還是一個很遙遠的幻想。
史前生物廳則以史前重大事件為線索,為我們介紹了生物的發(fā)展過程。其主要包括早期的生物大爆發(fā)、生物登陸、恐龍和鳥類、生物大滅絕和人類時代等內容。我打小時候就對生物的演化極為感興趣,而參觀過這個展廳之后我對古生物的演化的印象又進一步加深,相信大一下期的古生物學那門專業(yè)課應該不是什么挑戰(zhàn)。
國土資源廳分類展示了我國土地。海洋、礦產資源的基本知識,反映了
我國國土資源工作和地質工作的成果,它是我看到了我國地質工作者艱辛探索的足跡,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總之,參加地質博物館后,我收獲頗多。相信在今后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中,我會一步一個腳印,邁向成功之門!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四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地質博物館。
作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期末考試后,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的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有: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史前生物廳和國土資源廳。地球廳主要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外動力地質作用: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礦物巖石廳展示了自然界種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的礦物巖石,這些精美奇特的礦物標本生動地向我們訴說著它們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和它們自身的特點。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展品。這些展品旁的文字說明簡潔,再加上講解員的認真介紹,使我們很快了解了它們的形成過程。來展廳參觀后,我們還可以基本掌握寶石的鑒別方法,區(qū)分天然品與相似品、合成品與模仿品的本質。還可以在顯微鏡下放大并觀察一些礦物體的顯微結構,直觀地認識寶石。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我們介紹生物的發(fā)展路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fā)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
通過一個下午的參觀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既拍照了許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同時又學到了地質科學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在娛樂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可謂是娛樂、學習雙豐收。
第一次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沒有想到這里有各種礦石,如果跟著懂的人慢慢參觀,收獲肯定很多。但對目前的我來說,只能走馬觀花了。首層展示地球圈層結構布局,各種礦石的形成,地質情況等,不僅有介紹,還有動手操作。二樓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巖石、寶石精品,有的礦石外形奇特,有的顏色誘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寶石廳,這里面可都是寶貝啊!三層主要展示的化石,還有一些關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質量的宣傳;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是個長知識的好地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20xx年,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余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于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為了更好的對這樣專業(yè)性的展覽加深了解,在前去參觀前,我們對相關的背景知識做了些“預熱”。地質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在中國,1920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20xx年南京臨時政府在實業(yè)部礦物司下設立地質科,來年,地質科更名為地質調查所,招收30名學生,計劃學生3年畢業(yè)后充任地質調查所技術人員。如期所至,1920xx年7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yè)典禮在北京豐盛胡同3號(現兵馬司胡同6號)隆重舉行—它伴隨了一個師生們3年來悉心采集的917件礦巖標本、圖說及野外調查照片的“學生成績展覽會”,這一天也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建館日。
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地質部決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萬平方米的全國地質陳列館大樓,1958年9月新館大樓落成,并更名為“地質部地質博物館”,1959年10月,一個4500平方米/展示了17039件地質學標本的展覽正式與公眾見面,成為中國地質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0xx年至020xx年歷時三年,中國地質博物館與時俱進,又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現代化博物館為目標,貫徹落實“以人為本、觀眾至上”建館理念,耗巨資、精設計、善管理,硬件設施整體升級,陳列展覽全面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以達到建成我國國土資源事業(yè)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平臺。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筑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穩(wěn)重大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位于金水路18號中國國土資源局隔壁,建筑新穎別致,獨具風格。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等多個展廳。在上一周的周末,早上八點,我就隨我班一起乘公交出發(fā)去久違的博物館。終于在九點左右到達目的地,我懷著激動的心走向地質博物館。站到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栩栩如生的恐龍,它高8.2米,長超過18米,一個指甲蓋長22厘米、寬10厘米。站在黃河迎賓館的梧桐樹下,不需要抬頭就能“吃”到樹葉。頓時把我們拉進了遠古時代。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參觀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
巖石;親手操控了古大陸的聚合、分裂與漂移;在地震劇場感受地震帶來的震撼和災境;了解風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以及對人類的影響;也體會到了黃河文化。離開地球廳后我們來到了恐龍廳,恐龍廳又稱中生代展廳。在此展廳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陸地霸主恐龍、海洋霸主魚龍、空中霸主翼龍的風采。另外這里還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中國唯一的結節(jié)龍,還有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以及數十件珍貴的早期哺乳動物和長羽毛恐龍及恐龍足跡等珍貴標本。還設有《與恐龍賽跑》《與恐龍比體重》《恐龍拼圖》《恐龍下蛋》《恐龍蓋章留念》。
受到了我們學科的重要性,這些成果都是我們的前輩們用心血研究并積累下來的財富啊。突然發(fā)現我們真的好幸運,能夠在這個層面上對人體進行了解。但我們同時也發(fā)現我們了解的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更艱巨的任務要讓我們這一代去完成,有更加重大的責任要求我們去承擔,我們不能退縮,唯一能做的就是帶著前輩們的期待與厚望堅實的走下去,使后代了解更多的生命組成,解開人類的秘密。骨象廳里,陳放著河南已發(fā)現古象化石。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動物,也是現代陸地上最大的脊椎動物。雖然現在大象不多見,但在遙遠的古代,它們遍布于世界各地,據說黃河流域曾經是大象的王國。
在現在看來固然是不可思議的。在礦產資源廳有天然的巖石礦物,以及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各種礦產。該廳主要展示介紹河南的主要礦產資源和礦業(yè)經濟概況。在礦物廳擺放著各種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瑰寶,經過億萬年的演變,形成了對人類的生活有著廣泛的影響礦物資源。人們的生活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礦物。該廳還展示了數百種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寶石標本。各種各樣的玉石真的是美極了。里面還有各種金銀銅錫等礦產,讓我知到了大家感興趣的貴重的金銀是從什么樣的礦石中產生的,我幻想著那天我會無意中發(fā)現一處金銀礦。
在地質環(huán)境廳,我們領略到了中原大地的各種地質遺跡資源。而且,了解到了地質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影響。比如,由于所處地區(qū)的地質元素的構成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某種化學元素含量大,會造成當地某種疾病高發(fā)或比其他地方多發(fā)。通過對地區(qū)地質環(huán)境的了解,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地方性多發(fā)病。另外,還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質災害,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里面轉了兩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把地質博物館轉了一遍。雖時間不長,但收獲卻不少。既拍照了許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又在科研、科普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了解,娛樂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可謂學習、娛樂雙收啊!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五
不一會,人員到齊了,我們就去坐大巴車,上車了,司機就開大巴車去地質博物館了,去地質博物館的路上,車里的大家有說有笑。
到了博物館,一進門,我們面前就有一個高大的恐龍化石,重量能頂我們四萬人,是一只食草性恐龍。
一會,講解員來了,跟他來到了地球家園廳,一進門,我聽見一個球在說什么,好奇心使我走過去,把耳朵貼上去,原來這個圓球在講地球是怎么來的,聽完后,圓球不說話了,我們又去了二樓。
一進大廳,我看見有許多的礦石,有金子,有鐵,還有許多數不清的礦石,可是,我最喜歡的是水晶石,水晶有的小,有的'大,很好看,二樓還有一個寶貝,是一種特別的金子。
我今天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的知識,好開心啊!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六
名:
學
院:
班級:
學號:
前言:
摘要:
為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常州歷史文化,對常州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認識,通過此次活動帶領大家參加博物館。通過此次大學生對各種文物以及陳列的觀賞,達到對常州古文化的認識。因此,本次實踐活動將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感受歷史、熏陶文化的機會,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歷史文化熏陶。
在我們班長的組織之下,我們于上個周末參觀了常州博物館。常州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兒自然博物館)。下設辦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陳列部、開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衛(wèi)部八個部門。館藏文物2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7件(國寶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166件、三級文物3129件,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化石標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時期的漆器與瓷器以及明清時期的書畫等,都是常州博物館頗具特色的館藏文物精品。
常州博物館新館于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會開放。新館地處市民廣場西側,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外觀新穎、設施齊全、功能先進、富有時代氣息。總體建筑分為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一層到三層為陳列展覽區(qū),地下室和四層為庫房和辦公區(qū)域。新館展區(qū)面積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陳列展覽有:常州歷史文化陳列以常州文物精品為特色,彰顯地方文化底蘊;自然陳列是全省綜合性博物館中的特色展覽;謝稚柳藝術館展示謝稚柳先生的藝術生涯及藝術成就;劉國鈞捐獻紅木家具陳列展陳稀有珍貴的整套紅木家具。同時可以承接各種不同類型和題材的臨時展覽。我們是第一次來到這里,視野很開闊,我們從東大門入口,博物館門前都是很寬闊的水面.進入館內后我們領了票進入展館:。
第一站常州歷史文化陳列館.里面字畫及各種古代的玉器,瓷器,石器及銅器等.展示出了常州的悠久文化底蘊.在二樓展覽的內容很豐富,有裝米的船,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西倉橋就是常州的一個重要的碼頭.在近代以前人們都是靠水路來運輸的.西倉橋是的現在是那么破舊讓人無法想象以前她是城市的最繁華喧嘩吧區(qū)域.看到了常州的手工業(yè)梳子,在沒有機械的時代做一把梳子要幾十道工序吧.心靈手巧來形容這個地方的人民吧.還有織布業(yè),也是常州的特色產業(yè).當然也有文化遺產常州評書還有唱戲的吧.還有許多出土的雕刻.常州這塊人杰地靈的土地孕育的季札、蕭統(tǒng)、唐荊川、趙翼、盛宣懷、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延陵、毗陵、晉陵、蘭陵是不同歷史時期常州的稱呼。龍城則是常州的別稱,是由六朝蕭梁時的六龍城引申而來.又來到了謝稚柳藝術館.謝稚柳先生1910年出生于常州武進一個書香世家,名稚,字稚柳,晚號壯暮翁,卒于1997年。謝稚柳先生是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古書畫鑒定家。展示謝稚柳走過的艱辛道路和取得的藝術成就以此緬懷鄉(xiāng)賢,激勵后學.鼓舞同人.增輝鄉(xiāng)梓.三樓的看到了少兒自然陳列館,展示內容主要分:“地球生命的進化的故事”、“紛繁多樣的美麗自然”、“形形色色的動物世界”、“秀麗多姿的故鄉(xiāng)大地”四大部分。當看到那里有一個仿制的海底世界時,我通過一個眼鏡看到了大海,真的好蔚藍,純凈.一共有10幅圖,每一張都是那么美,不由驚嘆大自然的奇妙.還有那么多真的動物的標本,老虎.獅子,熊,猴子,袋鼠.駱駝.斑馬.還有有多鳥類,從沒見過那么多種類的鳥,還可以對著話和筒按鍵就可以聽到各種鳥的叫聲.出了少兒自然博物館門就來到下個劉國鈞捐獻紅木家具陳列.先看看劉國鈞介紹吧.劉國鈞先生,1887年出生于常州府靖江縣。自幼家境貧寒,依靠在常州奔牛、埠頭等地做學徒、當跑街積累最初的資本,逐步走上實業(yè)救國之路。五十年的風雨兼程,他的足跡遍布全中國乃至海內外,不僅首創(chuàng)了常州機器印花技術,還試制成功平絨、燈芯絨,成為常州近代機器工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為中國現代民族織染業(yè)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紅木是質地優(yōu)良的硬木樹種,在清朝中后期開始受到國人的偏愛。劉國鈞先生捐贈的這批紅木家具做工非常精湛,紋飾十分優(yōu)美,材質以老紅木為主,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初的產品。這些家具對于現代人來講是只好放在展覽館里供人們參觀我,笨重也不夠美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要求了.當然它的存在有它的歷史價值和意義了.博物館作為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文化符號,承載了足夠的文化內涵。有一種“民眾需求”說認為博物館是為了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不同需求。博物館可以滿足民眾不同形式的需求,如觀賞藝術品、鑒賞歷史文物、學習知識、休閑娛樂等;博物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求,如科研人員的專業(yè)研究需求,在校學生“實物教學”的需求,兒童接觸世界、啟迪智力的需求等;博物館還可以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特殊需求,如18世紀后期中國新興民族資產階級將博物館視為學習介紹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工具,如本世紀60年代擺脫殖民統(tǒng)治的亞非國家將博物館做為樹立國家形象、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機構。博物館的存在是為了滿足社會需求,這些社會需求是通過民眾對博物館的具體要求體現出來的。
現代的展覽館充滿現代與科技的氣息.而且這個參觀是免費的.常州近年來加速和加大了對城市的建設,從brt的運行大型開放式青楓公園的開張,以及常州博物館對外開放.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參觀完常州博物館,我感嘆常州這座美麗城市的深厚文化內涵,也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座城市。真心希望常州的明天可以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常州博物館參考文獻。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七
20xx年5月5日調查報告為了體現“以人為本,以實物地質資料為本,為社會服務”的設計理念,為把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20xx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團委的組織下,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著重了解兩個博物館的館藏職能及及先進的辦館理念,結合本中心的館藏職能及發(fā)展特點,調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議。
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qū)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鑒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筑、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并躋身于“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首都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在國內外舉辦了許多頗受好評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如:《北京歷史文物陳列》、《元大都歷史陳列》、《老北京春節(jié)民俗展》、《館藏歷代陶瓷、書畫真?zhèn)无q識展》、《北京歷史文化展》等數百項。內設: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文物庫房、社會教育區(qū)、業(yè)務科研區(qū)、行政辦公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和地下車庫等。新館以完善的功能,先進的設施,躋身于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覽、修復、研究、教育、交流融為一體。
首都博物館新館不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北京地區(qū)文物保護、文物研究、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歷史及科學知識的基地,還是北京市舉辦禮儀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人民群眾旅游和休閑的理想去處。建筑設計重視博物館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圖以清晰的、簡明的、富于邏輯的方法處理好各功能區(qū)間的關系。主要的功能區(qū)分為:展陳區(qū)、社會教育區(qū)、綜合服務區(qū)、業(yè)務科研區(qū)、地下停車庫、行政辦公區(qū)、安全保衛(wèi)區(qū)、藏品庫區(qū)、設備區(qū)。
文物安全的環(huán)境監(jiān)控:首都博物館采用恒濕不恒溫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tǒng),將文物庫房和展廳的相對濕度的變化幅度控制在2%以內,極大地保證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時又使展廳溫度隨外界自然氣溫有一定幅度的浮動,獲得較好的對人舒適度。
觀眾現場服務:在博物館各大門內、大廳均安裝參觀導覽系統(tǒng),讓公眾自由地瀏覽、查詢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和參觀信息。售票驗票系統(tǒng)出售本館的全價、優(yōu)惠價等各種參觀券,能夠自動識別參觀券的真?zhèn)?、面額,并允許觀眾當天即使中途臨時出館、仍可返回繼續(xù)參觀。
信息化服務:信息技術將以往歷史的音視頻數據數字化所建立音視頻節(jié)目數據庫和點播系統(tǒng),可讓觀眾通過計算機屏幕或者電話撥號自由地點播想收聽、收看的曲藝、戲曲節(jié)目。
多功能報告廳:通過數字化網絡、電臺、電視網(有線/無線)和現場視頻直播、數據網絡交互式播發(fā)、后期電子出版物制作,實現現場會議與網絡會議的相結合?;ヂ摼W用戶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瀏覽本館局域網的方式實時地參與現場學術討論。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于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于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余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臺。智能化溫濕度控制系統(tǒng)、安防消防系統(tǒng),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分辨率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輝煌的北京》;今后將制作立體數字影片。
為每一位參觀的游客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以完善先進的設備設施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原則;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咨詢、物品寄存柜、公共飲水臺、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并為殘障人準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準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臺為殘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動的人使用的`觸摸屏。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摸屏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采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休閑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二、調查的收獲與思考。
針對這次調查研究,我深深體會到首都博物館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館不僅在建館理念上還是在基礎建設上都處在國內一流館藏機構行列。對于此次調查,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
1、在文物庫房及文物環(huán)境安全的環(huán)境監(jiān)控方面,首都博物館采用恒濕不恒溫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tǒng)、既保證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獲得較好的對人舒適度。在今后的實物資料收集過程中,我們也會接收到一些特殊環(huán)境下的樣品及標本,比如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采集的樣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環(huán)境的因素考慮進去,做到“零損害存放”。
2、在信息化服務方面上,兩館都在上有相關的信息發(fā)布及專業(yè)知識介紹;同時在館內也有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物品的信息。在這方面,我中心應更完善網站信息服務,應及時向公眾提供館藏更新情況,同時應添加相關實物地質資料的專業(yè)背景知識;在館內設置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樣品的資料及概況。
3、在展廳設置方面,兩館都有主要展廳,可以開展很多主題日和專題的展覽。由于缺少展廳,實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條件下開展一些主題日或者專題的展覽,例如前一階段舉行的“地球日”礦物巖石展覽,為周邊大學的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地球日、了解解相關的地質知識,起到了對社會進行地質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應該多結合主題日舉辦相關的地質展覽,突出我們作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應對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擴大我們的公益影響力。
4、在觀眾現場服務方面,我中心也應當加強觀眾現場服務,首先要為來參觀的觀眾提供展覽的信息以及單位的基本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有提供參觀信息的媒介比如說大屏幕滾動播出參觀信息,在網上發(fā)布參觀信息,印制相關展覽信息的宣傳手冊;同時也應該采取參觀者預約參觀的方式,按照我們實際的接待能力,保證觀眾有質有量的參觀活動,實習實名制預約參觀也可以保證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夠安全、有秩地進行。
5、多功能報告廳:我中心有功能齊備的學術報告廳,但未能充分發(fā)揮其職能。在舉辦相關主題日及專題展覽的同時,可以邀請與展覽相關的專家、學者為參觀者做學術報告。這樣就可以加強我中心與其他單位、學者有更多機會、更深層次的學術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實物中心的業(yè)務水平及知名度。
6、數字放映廳:我中心應籌備相關地質資料的影片片段可以為參觀者定時播放,實現展覽手段多樣化。同時也可以結合gis軟件,立體模擬相關地質作用,使得參觀者可以更直觀、更容易地理解地質作用的過程。
7、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從生物角度揭示了地球的發(fā)展進程,而實物中心以地質學的角度為主線向參觀者揭示宇宙與地球的起源、組成以及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依次介紹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層結構、物理性質、年齡和演化;同時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地震作用、巖漿作用、造山運動和板塊運動等。西側主要介紹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向參觀者系統(tǒng)的普及地球科學知識。
8、在館藏標本的種類上,北京自然博物館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級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所以實物中心除了收集區(qū)域地質調查項目及危機礦山項目的實物地質資料外,我們還應當采集國內外具有典型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例如劃分地層依據的“金釘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充分發(fā)揮實物中心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
9、在組織各主題日及專題展覽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及首都博物館都給了我們很多有借鑒意義的啟示。實物中心也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包括主題日展覽及相關專題展覽。在指導思想上要緊貼國際思想趨勢,在組織型式上要體現新穎、寓教于樂等特點,爭取做出我們特有的精品展覽,例如:觀賞石展覽及危機礦山礦石類型展覽等,宣傳出我中心公益性職能的特色。
10、在接待服務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條件,盡可能多的為參觀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從根本上就是要樹立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意識。
11、在導游與講解方面,實物中心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以為參觀者提供專業(yè)的講解,也可以與相關地質大學及科研院所結合,開展相關專業(yè)大學生志愿講解活動。
12、休閑經營服務,要為參觀者提供休閑經營服務:開發(fā)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以上就是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后,根據本單位職能的一些研究、體會,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八
黃河流經的這片沃土,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發(fā)源地和發(fā)祥地。我們這些生長在__的中學生,有必要深切了解家鄉(xiāng)悠久的歷史文化,進一步激發(fā)自小熱愛家鄉(xiāng)、長大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為此,經緯中學八(六)班第三小組商定,暑假期間,集體參觀__博物院。
1參觀目的。
實現偉大中國夢,既是父輩們的光榮職責,也是我們這一代中學生的神圣使命。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激勵我們更加茁壯成長。
1.1觀瞻古代器物,溫故知新。
在七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清朝的中國歷史知識,知道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奮斗和發(fā)展。然而,這都是課本知識,需要有具體的感知來強化。而__博物院,是我國博物院(館)的佼佼者,收藏__境內的歷史文物達十萬余件,足以讓我們徜徉在歷史長河,重溫學過的知識。
1.2探尋先輩智慧,奮發(fā)動力。
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偉大創(chuàng)造都出自__。像新石器彩陶,商周大型青銅器,兩漢冶鐵和灌溉技術,等等,都是歷代__人民的杰出貢獻。而上述典型文物,__博物院應有盡有。我們?yōu)g覽其間,定能探尋到先輩的智慧,奮發(fā)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
1.3梳理燦爛文化,繼承發(fā)揚。
__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文化名人,如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商鞅,發(fā)明地動儀的科圣張衡,著《傷寒雜病論》的醫(yī)圣張仲景,唐代的著名詩人杜甫、韓愈、李商隱,西行取經的玄奘,編撰《資治通鑒》的司馬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而作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__博物院,恰是燦爛的__歷史文化的濃縮。去那里親眼目睹,定能增強為振興中華貢獻力量的使命感。
2參觀過程。
__7月31日上午10時,六名同學如約在__博物院大門口集合。大家先以這座“戴冠的金字塔”為背景,挨個照相留念。然后到領票口,憑學生證,領取免費的參觀磁卡。穿過廣場,踏上臺階,刷卡走進展廳,開始參觀__博物院共有八個展廳組成的《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2.1原始社會展廳。
起初展現眼前的只是一些形狀不一的石塊。我們知道,粗糙的是舊石器,已經像斧頭、鋤頭模樣的是新石器。往里走,我們看到了白衣彩陶缽和彩陶雙連壺。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賈湖骨笛,講解員說,這是用飛禽的翅骨制成,距今已七、八千年,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也是豎吹管弦器的鼻祖。
2.2夏商展廳。
這里有夏代文物群、__商城青銅窖藏坑文物群和安陽殷墟婦好墓文物群,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陶器、青銅容器,還有大型方鼎。其中,有一件文物不屬于這三個文物群,標牌上寫著它的名:獸面紋銅罍。講解員指著上面一個好似烏龜的圖案說:“這應該是商代前期的。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族徽,也有研究者認為這就是‘龜’字。如果真是‘龜’字,那它就是我國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銘文了。”
2.3西周展廳。
這里主要陳列兩個地方出土的文物,一個是鹿邑太清宮的長子口墓,另一個是三門峽虢國墓地的號墓。最耀眼的文物有兩件,一是“保尊”,上有46個字的銘文,雖然我們看不懂,但已感覺很珍貴;二是“柞伯簋”,底部有一喇叭形支座,上部有點像圓口鍋,據說上面的銘文記錄著周王的一次射獵活動,只可惜我們還是一個字也不認得。
2.4東周展廳。
2.5兩漢展廳。
這里陳列的,主要是永城西漢梁王陵出土的文物,有神秘色彩濃濃的墓室壁畫,有電視上曾經見過的金縷玉衣。我們中的大多都學過書法,所以對展廳內豎立的袁安碑特感興趣,異口同聲說,這碑上寫的是篆書。
2.6漢晉展廳。
這里陳列的,多為漢代建筑的明器(古代陪葬的器物)和北朝的白瓷。我們發(fā)現一個小物件特有意思,有兩個陶俑在做著一種古代的賭博游戲,臉上閃露著緊張和興奮。一看標牌,才知道這物件名叫“綠釉陶六博俑”。
2。7隋唐展廳。
在這個展廳里,如果說安陽張盛墓出土的白瓷,如圍棋盤、文官俑、伎女樂俑,證明了隋朝陶瓷業(yè)的興盛,那么使用了西方進口原料的藍釉陶瓷瓶,更是說明了唐朝陶瓷業(yè)的發(fā)展。當然,諸多陳列品中最靚麗的是武則天金簡。講解員說,它以96%的純黃金制成,武則天命人投于嵩山,祈求長壽和福祉。我們感覺,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挺迷信呢。
2.8宋元展廳。
在這里,見到了非常熟悉的清明上河圖,我們知道這幅名畫的作者是張擇端。我們也知道,這里陳列的不會是原畫,應當是仿制品。不過,這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興致。畫的后面擺放著許多實物模型,有人物,有樓閣,有拱橋,絕對是一個立體版的清明上河圖。我們選了幾處比對了一下,還真是絲絲相扣、不差毫厘。
我們還順便參觀了明清珍寶展廳。一看展名就知道,這里陳列的一定都是珍寶。果不其然,精美絕倫的瓷器、織繡、牙雕、漆器、琺瑯器、金銀器,真讓人目不暇接。我們比較過來比較過去,竟然都最喜歡那個象牙雕刻的蘿卜。顏色很自然,跟真的一樣。上面還爬著一只栩栩如生的蟈蟈,正在啃著蘿卜皮解饞。
3參觀收獲。
參觀之后,每位同學都寫了一篇觀后感,抒發(fā)自己的體會、感受和收獲。限于篇幅,都只摘錄了部分語段。
3.1王藝冰的感想。
我們參觀了__博物院,觀看了很多歷史文物,有銅器、陶瓷器、造像、碑刻、貨幣、畫像磚、骨蚌器、金銀玉器、鐵器、繪畫、書法等。這里既有中原文化綿延悠久的博大精深,又有時代建筑的嶄新魅力。參觀過后,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華歷史的燦爛輝煌,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3.2李昊的感想。
__博物院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代能工巧匠精雕細琢而成,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我感覺,古代的工匠都能把每件器物造得沒有瑕疵,我做題也要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里展出的文物都是精美華麗的藝術品,我相信,我也能讓自己做的東西成為當前時代最棒的。
3.3高重九的感想。
__博物院里,精品薈萃,難以盡數。由造型獨特的彩陶雙連壺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充滿了創(chuàng)意和智慧,他們將美好的意愿與藝術融會在了這個壺中。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欣賞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更給了我們心靈上的震撼。
3.4査博群的感想。
進到__博物院,見到了很多文物。首先看到了人類祖先打磨的粗糙用具,接著看到了青銅器,讓人嘆為觀止。然后又看到了唐宋時期的藝術品,了解到當時手工業(yè)的發(fā)達。此次活動讓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增加了我判斷和處理事情的能力,讓我受益匪淺。
3.5翟晨鳳的感想。
正對__博物院大門,放置著兩尊鎏金象,一個鎏金人在象的中間。這個圖像就是__的簡稱“豫”。宏偉的__博物院藏有幾千年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要記住那輝煌而不朽的歷史;只有記住自己國家的歷史,才可以更好地發(fā)展,驕傲地向別人展示自己國家的文化。
3.6康哲析的感想。
__博物院是展示中原燦爛文化的地方,陳列著我們家鄉(xiāng)——__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和科技發(fā)展的結晶。這些,都是我們了解家鄉(xiāng)歷史的重要依據。歷史的腳步不會停止,社會的進步也不會停止。我們生活在一個新時代,就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回報新時代給予的幸福。
結束語。
參觀__博物院的時間雖短,但留給我們小組全體同學的印象很深。大家開闊了眼界,收獲了知識,更增長了立志成才的信心。大家商定,今后要更多地參加這類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自己的成長增添陽光和雨露。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九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媽媽們帶著我們幾個到了普陀博物館去參觀。那是一個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讓人感覺有點茫然??墒钱斈憧邕M大門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好像來到了漁民的皇宮一樣。這是一幢二層中國古式的仿造建筑,欄桿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在里面讓我們回味了前的沈家門漁村風貌,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漁民老前輩們用過的最古老的各種船,有大捕船,雙拖船等……好像只要我們一眨眼,就能回到過去,看到漁民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捕魚工具,如籮筐,魚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墻壁,還有一首有意義的打魚詞:“吃吃雨淘飯,困困濕艙板,褲腳縛草繩,風沙當背心。冬打天暴夏張網,秋柯大捕無沒空,柯得魚蝦滿艙板,剩下只有一竹籃。篙子一甩,上岸討飯”。把過去的人捕魚的辛苦和沈家門漁港做得有聲有色。
來到第二層,走進了大廳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著豬頭和雞鴨魚肉等供品,媽媽告訴這是我們舟山人的習俗,每逢過年時都要祭祀菩薩。在旁邊還有龍椅,龍櫈,和古老的電話機,真是莊嚴氣派。往里走去,里面還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燈,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爐等。在墻壁上還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
學號:100630317指導老師:李建碩。
——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
姓名:劉迎春班級:10港航3班學號:100630317摘要:
教學。
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地質的精髓。在老師與學校的組織與籌劃過后,計劃2011年12月25日圣誕節(jié)到南京地質博物館實習。從而讓我們從課本做出來,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工程地質的精華!關鍵詞:
2011年12月25日的圣誕節(jié)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工程地質實習。目的地南京地質博物館,風和日麗的這一天在我們的盼望下終于來臨了,我深深地記得我6點整就起床了,那一天是我?guī)讉€月來起的最早的一次,我滿載著好奇愉悅的心情坐上了我們本次開往目的地的大巴開始了圣誕南京地質博物館實習之旅。但當大巴開動緩緩離開學校的那一瞬間,我的心情頓時沮喪了起來,我恍然想到兩年后我就要這樣離開這個學校了,現在我學到的知識還是有限,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之旅中能否有我的一席之地。在輾轉反側過后,我想開了,這次實習無論是在金錢還是學院的重視程度上,都是很不容易的。我一定要重視這次實習,抓住這次機會,一定要從中學到地質方面的知識。由于早上起的比較早,于是我就在小憩的狀態(tài)下到達了南京地質博物館,開始了本次真正意思上的實習之旅。
馬鞍山離南京確實很近,小憩一下就到了,下車很快我們就看到博物館的大門了,左中前方有個牌子印著南京地質博物館的字樣,進里面去,據說千年老樹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看到了樹不僅因為它的年代之長久體積之龐大,最讓我敬佩的就是它的頑強的毅力!可想生命力是多么的強大!在感嘆千年老樹的神奇時!
向你的架勢越到了幾億個展示空間中,最,讓驚。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的恐龍化石,及關于恐龍資料的展廳中間的走廊里,走廊兩邊分別介紹了恐龍的逐漸進化和不同種類的恐龍化石等,讓我對恐龍的認識變得清晰起來。接下來,我們又觀賞了美麗的礦石、化石和有趣的古代生物。讓我記憶最深的便是各種各樣奇異的古生物,這里展覽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遠古動物模型。先映入眼簾的是海洋生物,有巨型海蝦、菊石一類,那碧藍又深不可測的海,竟是生命的發(fā)源地。在幾億年前,還有那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耶!接著館內又如時空隧道,帶著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動物世界,陸地上許多遠古動物在玩耍著,有一只叫不出名的野獸全身鋪著黑甲,布滿了鋼角,它搖著尾巴,正撕咬著長長的葉子呢!有種古代孔雀后背的屏兒比現代孔雀更加鮮艷奪目,紅紅的花紋,青青的邊兒,精美極了。此外,那些古河馬、三趾馬、古象、恐龍也都是十分奇異,牢牢吸引住我的眼球。時代隨著自己的腳步向前移動,許多猿人頭骨、化石展現在我面前,這讓我了解古代的猿人也像古獸一樣有許多種類和他們的進化史。原來,我以為遠古只有恐龍這類生物,不料不論天上地下,還是海洋深處,都有那么多奇妙的生物稱霸一方呀!
隨后我們在運動地球區(qū)域,參觀了許多關于熔巖、巖石、地貌和礦物質等一系列的資料。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巖石與礦物質中,每一件都是形態(tài)各異,你根本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他們有的像一個迷你型的小山丘,還帶著一些不同的顏色;有的像一個雞蛋似的沉積巖,上面跌這不規(guī)則的圖形,條紋型的圖案‘還有的只有像黃豆那么大的金剛石,它可是所有巖石中最堅固的,而最容易散架的是滑石。這里還有許多的礦物質,氣宗我最喜歡的是海藍寶石。別看它體形小小的一個,但是湛藍湛藍的發(fā)出那種不想鉆石那么刺眼的光芒。據說,海藍寶石是喲藍的海底住的一群美人魚來打扮自己,并在關鍵時獲得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的寶石。因此,海藍寶石又稱“人魚石”。
新館參觀結束后,我又來到了舊館的中國石文化展廳,我被那些閃爍奪目的鉆石珠寶吸引了過去。可以說好多好多寶石,看的我目不暇接,看著眼前的感覺很好,在看看前面的又會有新的發(fā)現,感覺更好,看的我興奮度一波接著一波地高起!看到手鐲那一欄我最喜歡阿富汗白玉手鐲!那光澤真是玲瓏剔透!對于寶石來言那就更不要說了,雖說沒有那個美女看到寶石不心動的,我這堂堂七男兒看到它們也是心跳加速,興奮的不行??梢哉f沒有特別喜歡,只有都喜歡!
總結:
在欣賞一個接一個的驚喜時,半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還有好多細節(jié)都沒有看完,說實在的還真有點遺憾!這次實習真的感受很多,第一次與各種巖石親密接觸,看到了斷層、褶皺、以及其他和我們相關的地質結構,第一次有十大巖石“親密接觸”。之前只聽老師說以及在書上見過,從沒有這樣近距離的接觸到,感觸很深,收獲很大!自然是神奇?zhèn)ゴ蟮?,工程地質也是崇高的一門專業(yè),工程地質實習在我們依依不舍中結束了,多么美好的半天啊,感謝老師,感謝學校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嘛好的實習機會,在這次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在以后的工作中!
南京地質博物館我喜歡你!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這門課我愛你!更愛你的實習!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一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地質寶藏博物館參觀。那里有各種各樣的石頭,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數“生發(fā)石”、“肉石”和“熒光石”最為奇特了。
先說“生發(fā)石”吧!“生發(fā)石”活像一位“老爺爺”,它是乳白色的,和普通的'鵝卵石差不多。石頭的一面有“白發(fā)”,“白發(fā)”長約五到十厘米,比人的頭發(fā)還粗一點。其實,“生發(fā)石”上長的“滿頭白發(fā)”是一種高等無脊椎動物,并被科學家們鑒定為一種新的動物——―多管直板頭盤蟲。再說“肉石”吧!一聽“肉石”這名字,你肯定想到了我們吃的牛肉、豬肉了吧!沒錯,肉石長得就像一大塊肉,上面是瘦肉,下面是肥肉,中間是五花肉。
我剛見到它時還提了一個可笑的問題:“爸爸,博物館在這里放一塊這么大的肉干嗎?”現在該說“熒光石”了。它表面上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只要打開短波紫外線燈,就會發(fā)出紅色和綠色的光,美麗極了。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二
暑假,媽媽帶我去地質博物館參觀。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qū)金水東路,距博物館100多米處,就可以清晰看到兩條青綠色的巨大恐龍屹立在博物館的大門前。
來到博物館,順著那兩條巨龍走,就進入了館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很大的“鹽塊”,看到注解才知道那是方解石,真不知道那些地質專家是怎么辛苦找到挖出來的。順著旋梯向下,可以看到好大的恐龍骨架、翼龍模型十分逼真,就好象隨時要降下來,咬你一口一樣,有一個梁龍骨架保存的十分完整,沒有缺一點點。緊接著我們進入了恐龍蛋內,去看看世界著名的.幼年恐龍化石——“路易貝貝”。根據骨頭可以判斷出他是一只食肉恐龍,但是可憐的小恐龍才剛剛出殼,就遇到了自然災害,最終變成了化石。
通過了“遠古時代”,我們步入了“現代”,去看看礦產資源。走進大廳,就發(fā)現了好多石頭——乳白色的方解石,漂亮的紫水晶,半透明的石膏,還有玉石、自然金礦、自然銀礦、自然銅礦、煤礦、鐵礦……,其中的紫水晶最惹人喜愛,淡紫到深紫的自然搭配,讓人目不轉睛。另我自豪的是館內展出的永城煤礦、破山銀礦都是我姥爺參與探測到的,還獲得了國家頒發(fā)的獎章呢。
看完了礦石,又參觀了古象廳。走出了博物館之后,在后門看到了好多巨石,組成了一個巨石陣,十分宏觀,另人震撼。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勤勞而又能聰慧的中國人,發(fā)現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東西,另我驕傲和自豪。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三
為了加強同學們的愛國之情,4月29號在我班入黨積極分子的號召,班級的組織下我們參觀了xx博物館---一座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展館。
從一樓到三樓分別是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春秋戰(zhàn)國時期,抗戰(zhàn)時期和土地革命,在這里蘊藏著人類的精神文化,是人類的精神支柱。
一樓的問姆渡遺址和良諸文化讓我們重溫了原始人類的生活,望著那些原始的文化,富有價值的展品,所有的人不禁一振,因為這一切就是我們幸福生活得前身,它讓很多人明白了歷史的意義,明白了遠古的生活和經歷,這是很多當代很多大學生所無法想象和體會的,這一切能讓我們明白很多知道很多。
伴隨著時代的前進,我們來到了第二樓,這里的文化更具有價值,那一件件精致的雕塑,一幅幅精美的壁畫,那樂器,那鐵器,銅器無不向我們講述著他們的歷史,他們偉大的功勛,它要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歷史,記住伴隨我們進步的文化。我們的祖先是偉大是他們讓我們的腳步變的如此的矯捷。
隨著沉重的腳步,三樓的氣氛也變的更加的凝重,因為這里的展品是血的教訓,讓人銘記于心的歷史。這里正是抗戰(zhàn),土地革命時期的縮影。那一個個櫥窗里向我們述說著它們的歷程,它們的所見所聞。那一幅幅感人的抗戰(zhàn)畫卷,一具具逼真而讓人熱血的戰(zhàn)士模型,這一切都在向我們表明為保衛(wèi)國土而戰(zhàn),他們不辱他們的使命,用一切向祖國和人民證明著他們的赤膽忠心。
站在窗邊,吹來的是來自xx的涼風和美景。但此刻無人去欣賞這一切,大家的眼神都是凝重而又久遠。我們知道以后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以后我們的路會很長,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俯看坐落在xx邊的博物館,渺小的一點,但又突然變的那么的耀眼。因為這正向世人展示著那些被世人所遺忘的歷史。它要讓我們所有的人都牢記這一歷史階段。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四
該上初中了,可我對地理歷史知識卻一知半解,這將對我今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不便,我總想找一個機會來補充一下我這方面的知識。正好,暑假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便趁這個機會來到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到這里來增長見識。
早上8點半,我們就從家里出發(fā),開車前往目的地。時間過得飛快,當我們到那時,已經9點半了。我們到領票處領了三張票,進入博物館院內。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個非常雄偉的建筑,它由淺灰色和紅色組成,后面是一個長方體,前面是一個半圓柱體。在樓的右邊有兩只大恐龍模型,是綠色的梁龍,很逼真,很可愛。在入口的左右兩邊分別有幾塊大石頭,我很好奇,便跑過去看個究竟。原來他們分別叫做“方解石”和“石膏”。爸爸說,方解石是由碳酸鈣組成的,石膏是由硫酸鈣組成的,碳酸鈣遇到硫酸就會變成硫酸鈣。我點了點頭。
進入博物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還是一塊石膏,這塊石膏很大,是透明的,很像一塊巨大的冰糖,上面還有一些晶瑩剔透的小石花呢!
整個博物館分地球廳、礦物廳、生物演化廳、恐龍廳、古象廳、地質環(huán)境廳和礦產資源廳7個展廳。我們先來到了地球廳。我在這里了解到的宇宙的產生、太陽系的運動軌跡、流星和隕石,還有有關地震和海嘯的知識,我還看到了鄭州市的衛(wèi)星云圖呢!我知道了:流星是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快闖入地球,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它們本來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隕石就是它們在大氣中未然燒盡,掉落到地面上的石頭。我還親身體驗了地震和海嘯的感覺,我們進入一個圓形的屋子,墻壁上有一圈屏幕,里面有一個圓形的'臺子,旁邊有一圈圍欄。我們靠在圍欄上,看著屏幕。屏幕上顯示出一個溫馨安逸的海濱小鎮(zhèn)。這個設備利用視覺誤差,造成一種我們正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的假象。汽車在馬路上疾駛著,不時的轉一個彎。過了一會兒,車停了下來,大地開始震動起來,我們所站的臺子也開始晃動。不一會兒,整個小鎮(zhèn)變成了一片廢墟,樓房倒塌了,汽車被壓癟了。剛剛經歷了地震的小鎮(zhèn)還沒有緩過神來,就被突如其來的海嘯淹沒了。一個小鎮(zhèn),就在這可怕的一瞬間,變成了一片汪洋,從地圖上消失了。大自然就是這么殘忍,我們無法改變自然,就只好試著去改變自我。要想減少傷亡,唯一的辦法就是是每一個人掌握有效的自救方法,在危險的時候保護好自己,使自己不受傷害。我得到了一本《增強防災意識普及救災知識》的手冊,我會在家好好把它讀一讀的。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礦物廳,我見到了各式各樣的石頭,知道了世界上的石頭可以無一例外的被分為沉積巖、變質巖和巖漿巖三類,云南的大理巖就屬于變質巖。
后來我們又參觀了其他的幾個展廳,又了解到了許多我原來不知道的知識,真是讓我受益匪淺?。?BR>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五
第一次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沒有想到這里有各種礦石,如果跟著懂的人慢慢參觀,收獲肯定很多。但對目前的我來說,只能走馬觀花了。首層展示地球圈層結構布局,各種礦石的形成,地質情況等,不僅有介紹,還有動手操作。二樓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巖石、寶石精品,有的礦石外形奇特,有的顏色誘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寶石廳,這里面可都是寶貝啊!三層主要展示的化石,還有一些關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質量的宣傳;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是個長知識的好地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余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于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為了更好的對這樣專業(yè)性的展覽加深了解,在前去參觀前,我們對相關的背景知識做了些“預熱”。地質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在中國,1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南京臨時政府在實業(yè)部礦物司下設立地質科,來年,地質科更名為地質調查所,招收30名學生,計劃學生3年畢業(yè)后充任地質調查所技術人員。如期所至,1916年7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yè)典禮在北京豐盛胡同3號(現兵馬司胡同6號)隆重舉行—它伴隨了一個師生們3年來悉心采集的917件礦巖標本、圖說及野外調查照片的“學生成績展覽會”,這一天也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建館日。
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地質部決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萬平方米的全國地質陳列館大樓,1958年9月新館大樓落成,并更名為“地質部地質博物館”,1959年10月,一個4500平方米/展示了17039件地質學標本的展覽正式與公眾見面,成為中國地質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至0歷時三年,中國地質博物館與時俱進,又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現代化博物館為目標,貫徹落實“以人為本、觀眾至上”建館理念,耗巨資、精設計、善管理,硬件設施整體升級,陳列展覽全面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以達到建成我國國土資源事業(yè)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平臺。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筑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穩(wěn)重大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六
這天是20__年6月9日,星期四。我們年級利用下午上課時刻,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下方我來一下本次活動的感受!
首先,在入館之前,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周密的檢查,唯恐我們把這炸了似的,經過重重檢查,我們最之后到了傳說當中的國家博物館大廳。
經過看大廳里的宣傳欄,我才知道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為197月9日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4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同日,更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1959年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兩館大樓竣工,為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國慶十周年之際,開始對外開放。
抱著好奇心,我想知道那里藏著什么寶貝,于是,我走到地圖前,才知道那里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將系統(tǒng)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重文物。展出中國最頂級的文物,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
交流展覽和捐贈品展覽等不一樣形式的展覽,向公眾系統(tǒng)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和當代主流文化精神,并全面地展示與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與輝煌文化,說世界禮貌與優(yōu)秀文化。透過高水平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研究,不斷豐富和深化公眾對歷史文化的明白和認識,推動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國家博物館還將成為首都中心區(qū)供公眾進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場所。
我主要參觀了原始社會的展館!原始社會的陳列為遠古居民約170萬年前-1萬年前)、氏族社會約1萬年前-5000年前)和禮貌的曙光約5000年前-4000年前)三部分。在遠古居民部分能夠看到中國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謀人,稍晚的藍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們同屬于進步智人階段的山頂洞人的形象。展柜中陳列著他們打制的石器、采集的樹籽、狩獵的禽獸殘骸。山頂洞人的骨針和用獸牙、貝殼制成的裝飾品,證明人類已開始縫制衣物和有了審美意識。
距今1萬年前后,人類開始磨制石器,并開始了制陶、紡織等手工業(yè)生產,氏族的分布也更加廣泛。陳列中有8000年前的稻谷,7000年前的骨器、陶器,以及在陜西姜寨發(fā)現的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距今5000年前后,農耕技術有了較大提高,一個人的勞動除能滿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還能帶給必須剩余產品,從而導致了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的產生。這時出現了專門的手工業(yè)生產,出現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藝術和宗教也都有顯著發(fā)展。人們在陳列中能夠看到石犁,最早的銅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鉞、玉龍等重要禮器。
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陳列分為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時期和夏—春秋時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本次活動十分有好處,我們學習了好多知識,受益匪淺!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七
上午,媽媽帶著我來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的國家地質博物館。參觀這些國家級博物館,可是要提前預約的哦。
我仔細看了貓眼展品說明:貓眼效應是當某些寶石沿一定方向切磨成弧面寶石后,因反射而在其表面形成從這一頭到另一頭的明亮光帶。一些寶石如金綠寶石、石英、碧璽、月光石、磷灰石和綠柱石等都有貓眼品種。
我們把二樓參觀完后又上了三樓。三樓全是畫像,沒什么好看的東西。然后我們直接上了四樓,四樓是化石類。突然媽媽用手指著一個柜子跟我說道:“寶寶快看,那個柜子里面,有許多石化的恐龍蛋!”我趕緊跑過來一看,哇,還真的有許多恐龍蛋耶。以前總是看到電視劇里面恐龍蛋像雞蛋一樣,見到了真的恐龍蛋化石,發(fā)現一點也不像雞蛋??铸埖牡伴L長的,和雞蛋完全不一樣。
下午閉館的時間到了,我?guī)еS多關于地質科學知識,結束了這次參觀地質博物館之旅。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一
國內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的建設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各地依據自身優(yōu)勢和實際情況紛紛創(chuàng)建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吸引創(chuàng)意企業(yè)形成集聚發(fā)展的態(tài)勢。我們選取了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基礎較好、具有明顯資源特色優(yōu)勢,并且政府明確提出要鼓勵、支持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的后期之秀廣東省為考察對象,分析我國目前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的發(fā)展狀況。這個經濟大省相較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之都,它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廣闊的資源支持。我們這次選取了廣州和深圳這兩個具有特色的城市進行考察,和深入的剖析。
廣州市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也較為迅速,它成為4個國家網絡游戲和動漫產業(yè)發(fā)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網絡游戲、動漫、手機游戲和與游戲相關的產業(yè)鏈。截止20xx年底,廣東全省已建、在建和規(guī)劃待建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67個,入駐企業(yè)4000多家,園區(qū)數量和入駐企業(yè)數量位居全國各省市前列,其中廣州市占據了34個。這些園區(qū)大致可分創(chuàng)意設計(含動漫設計)、展示交易、旅游休閑和工藝制造四大類,其中,創(chuàng)意設計類占主導地位。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創(chuàng)意深圳的口號,積極構建創(chuàng)意設計之都,在鞏固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發(fā)源地地位的基礎上,加大對影視動漫制作、印刷、傳媒、文化旅游業(yè)的投入,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和基地建設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xx年9月,深圳市規(guī)劃建設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20個,其中田面設計之都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世紀工藝品文化廣場、怡景國家動漫畫產業(yè)基地、漢玉立體藝術創(chuàng)意園等4個園區(qū)位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第二批廣東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深圳市現有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和基地的經營主體以企業(yè)為主,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業(yè)為主體進行營運管理,民營企業(yè)已成為深圳市文化產業(yè)園區(qū)和基地建設的主導力量。
我們選取了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地方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一、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于1957年開始籌備,1959年正式對外開放,是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以及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主要配置有展館、藏品保藏系統(tǒng)、教育服務設施、業(yè)務科研設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務、綜合管理系統(tǒng)等。目前館藏品已達16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404件,二級文物7273件,三級文物12606件,自然標本、化石4萬余件(套)。展館分為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和臨展館四大部分。新館陳列展覽以廣東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為三大主要陳列方向,在展陳內容編寫上遵循功能、經濟、創(chuàng)新、信息、科技、藝術、合理的原則,充分反映了嶺南文化的獨特個性和廣東省博物館的館藏水平。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以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為建設目標,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力爭成為廣東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
二、關山月美術館。
關山月美術館是以我國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政府全額撥款的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機構,以收藏和研究關山月及其所處的20世紀中國美術作品為特色,具備國家美術館的各項功能。建館以來,根據自身特點和美術館發(fā)展的長遠目標,確立了以關山月藝術研究為核心,兼顧20世紀中國美術及當代藝術研究的學術定位,舉辦了人文關懷關山月人物畫作品專題展、激情歲月毛主席詩意和革命圣地作品專題展、建設新中國20世紀50―60年代中期中國畫專題展等一系列學術專題展覽,并出版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成果。關山月美術館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100平方米,擁有8個室內標準展廳、一個中央圓形大廳和一個戶外雕塑廣場。展廳總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總長600米,可同時或分別舉辦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大型藝術展覽。展廳采光柔和,視野開闊,頗具氣派。此外還擁有配備了先進的中央空調、恒溫恒濕和自動防火、防盜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施完善的大型現代化藝術品收藏庫、6層多功能辦公大樓、會議廳、學術報告廳、貴賓休息室、茶藝館、餐廳、藝術家畫廊和國際藝術家交流之家等配套設施,是當代藝術家、學者進行作品展示、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的一個理想場所。
三、考察心得。
這些天的廣州之行,整體來給我夢一般的感受,讓我見識到了我從沒見過的東西。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二
11月28日,人文地理協(xié)會帶領會員參觀xx市博物館,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人文地理協(xié)會的會員對xx的歷史有一個更為詳細的了解,由此擴充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
今晨,會員們準時在校大門集中,9時準,由社團干部帶隊向博物館出發(fā)。雖然去博物館的路有些遠,但是會員們的興致很高,所以一路上較為順利。
到達博物館后,一入大門,會員們就被巨幅白色的浮雕所吸引,浮雕上,或浣洗,或農桑……各式各姿,盡收眼底。這為接下去的參觀定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經過我們的簡單介紹,會員們了解了xx市博物館分為“吳興賦”與“風云激蕩”兩個展廳,“吳興賦”主要是以湖州古代的歷史發(fā)展和湖州地理、自然動植物的概貌為主;而“風云激蕩”是以介紹湖州近現代的歷史歷史名人為主,然后便由會員們自行分組進行參觀。
xx市博物館中的從遠古時代到明清到近現代的展品讓會員們嘆為觀止,相信通過這些豐富的展品,會員們收獲了不少有關湖州的歷史知識。博物館中關于湖州特色的展品,比如說湖筆的制作過程這些蠟像展品,讓會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名揚四海的湖筆古老的制作方法。
另外還有湖州的養(yǎng)蠶技術,湖州的商貿,湖州的名人字畫等等,這種種都是精品,處處透著湖州這座人文城市的古典魅力氣息,而這些展品所蘊含的.文化都在不經意間被會員領略與吸收。
“三千年江南,最湖州”。通過這次的博物館游,一方面是會員們親身領略到了湖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了解到了湖州悠久的歷史,探知到了湖州的地理風貌。而另一方面,更加團結了我們整個社團的內部力量,相信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們將越辦越好。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三
12月15號早上,地質工程專業(yè)的卓越班、1班和2班全體學生搭乘校車赴中國地質博物館進行了一次實習。而這也是我第一次進入這種博物館參觀。 作為亞洲最大的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共有五個基本陳列展廳。分別是一層的地球廳,二層的礦物巖石廳和寶石廳,三層的史前生物廳和四層的國土資源廳。
進入博物館后,一位來自地質大學的大三學姐負責為我們卓越班進行展品的介紹。聽她講得頭頭是道的樣子,我真的好生羨慕。不過,與此同時,她也激發(fā)了我對地質工程專業(yè)的興趣,增強了我對地質知識學習的信心——幾年之后,我也會有質的轉變!
在地球廳中,展館是以地球的內動力地質作用為主線來設計展品的。它為我們呈現了火山噴發(fā)、斷裂和褶皺等地質現象、地震等地質災害和喀斯特地貌等地質景觀,形象地使我們對地球有了一次更深入的了解。
而二層的礦物巖石廳則展出了近千件礦物珍品和典型巖石標本。它以宏觀產出狀態(tài)和微觀結構組合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巖石標本及知識。同時,它也讓我認識到我現在所學的知識僅僅是一點皮毛,要想將來有所建樹,我還需一步步地努力探索。
寶石廳則展出了各種天然寶石和人工寶石,融入了東西方的珠寶文化,介紹了寶石鑒定和鑒賞方面的知識。看著這些色彩繽紛、閃爍耀眼的各類寶石,我不禁有了一個不知該不該有的想法——要是哪天,我能找到一兩塊這樣的寶石,那就太好了!不過,至少目前來說,這還是一個很遙遠的幻想。
史前生物廳則以史前重大事件為線索,為我們介紹了生物的發(fā)展過程。其主要包括早期的生物大爆發(fā)、生物登陸、恐龍和鳥類、生物大滅絕和人類時代等內容。我打小時候就對生物的演化極為感興趣,而參觀過這個展廳之后我對古生物的演化的印象又進一步加深,相信大一下期的古生物學那門專業(yè)課應該不是什么挑戰(zhàn)。
國土資源廳分類展示了我國土地。海洋、礦產資源的基本知識,反映了
我國國土資源工作和地質工作的成果,它是我看到了我國地質工作者艱辛探索的足跡,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總之,參加地質博物館后,我收獲頗多。相信在今后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中,我會一步一個腳印,邁向成功之門!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四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地質博物館。
作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期末考試后,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的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有: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史前生物廳和國土資源廳。地球廳主要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外動力地質作用: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礦物巖石廳展示了自然界種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的礦物巖石,這些精美奇特的礦物標本生動地向我們訴說著它們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和它們自身的特點。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展品。這些展品旁的文字說明簡潔,再加上講解員的認真介紹,使我們很快了解了它們的形成過程。來展廳參觀后,我們還可以基本掌握寶石的鑒別方法,區(qū)分天然品與相似品、合成品與模仿品的本質。還可以在顯微鏡下放大并觀察一些礦物體的顯微結構,直觀地認識寶石。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我們介紹生物的發(fā)展路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fā)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
通過一個下午的參觀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既拍照了許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同時又學到了地質科學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在娛樂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可謂是娛樂、學習雙豐收。
第一次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沒有想到這里有各種礦石,如果跟著懂的人慢慢參觀,收獲肯定很多。但對目前的我來說,只能走馬觀花了。首層展示地球圈層結構布局,各種礦石的形成,地質情況等,不僅有介紹,還有動手操作。二樓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巖石、寶石精品,有的礦石外形奇特,有的顏色誘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寶石廳,這里面可都是寶貝啊!三層主要展示的化石,還有一些關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質量的宣傳;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是個長知識的好地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20xx年,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余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于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為了更好的對這樣專業(yè)性的展覽加深了解,在前去參觀前,我們對相關的背景知識做了些“預熱”。地質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在中國,1920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20xx年南京臨時政府在實業(yè)部礦物司下設立地質科,來年,地質科更名為地質調查所,招收30名學生,計劃學生3年畢業(yè)后充任地質調查所技術人員。如期所至,1920xx年7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yè)典禮在北京豐盛胡同3號(現兵馬司胡同6號)隆重舉行—它伴隨了一個師生們3年來悉心采集的917件礦巖標本、圖說及野外調查照片的“學生成績展覽會”,這一天也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建館日。
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地質部決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萬平方米的全國地質陳列館大樓,1958年9月新館大樓落成,并更名為“地質部地質博物館”,1959年10月,一個4500平方米/展示了17039件地質學標本的展覽正式與公眾見面,成為中國地質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0xx年至020xx年歷時三年,中國地質博物館與時俱進,又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現代化博物館為目標,貫徹落實“以人為本、觀眾至上”建館理念,耗巨資、精設計、善管理,硬件設施整體升級,陳列展覽全面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以達到建成我國國土資源事業(yè)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平臺。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筑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穩(wěn)重大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位于金水路18號中國國土資源局隔壁,建筑新穎別致,獨具風格。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等多個展廳。在上一周的周末,早上八點,我就隨我班一起乘公交出發(fā)去久違的博物館。終于在九點左右到達目的地,我懷著激動的心走向地質博物館。站到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栩栩如生的恐龍,它高8.2米,長超過18米,一個指甲蓋長22厘米、寬10厘米。站在黃河迎賓館的梧桐樹下,不需要抬頭就能“吃”到樹葉。頓時把我們拉進了遠古時代。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參觀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
巖石;親手操控了古大陸的聚合、分裂與漂移;在地震劇場感受地震帶來的震撼和災境;了解風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以及對人類的影響;也體會到了黃河文化。離開地球廳后我們來到了恐龍廳,恐龍廳又稱中生代展廳。在此展廳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陸地霸主恐龍、海洋霸主魚龍、空中霸主翼龍的風采。另外這里還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中國唯一的結節(jié)龍,還有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以及數十件珍貴的早期哺乳動物和長羽毛恐龍及恐龍足跡等珍貴標本。還設有《與恐龍賽跑》《與恐龍比體重》《恐龍拼圖》《恐龍下蛋》《恐龍蓋章留念》。
受到了我們學科的重要性,這些成果都是我們的前輩們用心血研究并積累下來的財富啊。突然發(fā)現我們真的好幸運,能夠在這個層面上對人體進行了解。但我們同時也發(fā)現我們了解的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更艱巨的任務要讓我們這一代去完成,有更加重大的責任要求我們去承擔,我們不能退縮,唯一能做的就是帶著前輩們的期待與厚望堅實的走下去,使后代了解更多的生命組成,解開人類的秘密。骨象廳里,陳放著河南已發(fā)現古象化石。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動物,也是現代陸地上最大的脊椎動物。雖然現在大象不多見,但在遙遠的古代,它們遍布于世界各地,據說黃河流域曾經是大象的王國。
在現在看來固然是不可思議的。在礦產資源廳有天然的巖石礦物,以及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各種礦產。該廳主要展示介紹河南的主要礦產資源和礦業(yè)經濟概況。在礦物廳擺放著各種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瑰寶,經過億萬年的演變,形成了對人類的生活有著廣泛的影響礦物資源。人們的生活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礦物。該廳還展示了數百種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寶石標本。各種各樣的玉石真的是美極了。里面還有各種金銀銅錫等礦產,讓我知到了大家感興趣的貴重的金銀是從什么樣的礦石中產生的,我幻想著那天我會無意中發(fā)現一處金銀礦。
在地質環(huán)境廳,我們領略到了中原大地的各種地質遺跡資源。而且,了解到了地質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影響。比如,由于所處地區(qū)的地質元素的構成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某種化學元素含量大,會造成當地某種疾病高發(fā)或比其他地方多發(fā)。通過對地區(qū)地質環(huán)境的了解,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地方性多發(fā)病。另外,還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質災害,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里面轉了兩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把地質博物館轉了一遍。雖時間不長,但收獲卻不少。既拍照了許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又在科研、科普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了解,娛樂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可謂學習、娛樂雙收啊!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五
不一會,人員到齊了,我們就去坐大巴車,上車了,司機就開大巴車去地質博物館了,去地質博物館的路上,車里的大家有說有笑。
到了博物館,一進門,我們面前就有一個高大的恐龍化石,重量能頂我們四萬人,是一只食草性恐龍。
一會,講解員來了,跟他來到了地球家園廳,一進門,我聽見一個球在說什么,好奇心使我走過去,把耳朵貼上去,原來這個圓球在講地球是怎么來的,聽完后,圓球不說話了,我們又去了二樓。
一進大廳,我看見有許多的礦石,有金子,有鐵,還有許多數不清的礦石,可是,我最喜歡的是水晶石,水晶有的小,有的'大,很好看,二樓還有一個寶貝,是一種特別的金子。
我今天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的知識,好開心啊!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六
名:
學
院:
班級:
學號:
前言:
摘要:
為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常州歷史文化,對常州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認識,通過此次活動帶領大家參加博物館。通過此次大學生對各種文物以及陳列的觀賞,達到對常州古文化的認識。因此,本次實踐活動將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感受歷史、熏陶文化的機會,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歷史文化熏陶。
在我們班長的組織之下,我們于上個周末參觀了常州博物館。常州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兒自然博物館)。下設辦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陳列部、開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衛(wèi)部八個部門。館藏文物2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7件(國寶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166件、三級文物3129件,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化石標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時期的漆器與瓷器以及明清時期的書畫等,都是常州博物館頗具特色的館藏文物精品。
常州博物館新館于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會開放。新館地處市民廣場西側,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外觀新穎、設施齊全、功能先進、富有時代氣息。總體建筑分為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一層到三層為陳列展覽區(qū),地下室和四層為庫房和辦公區(qū)域。新館展區(qū)面積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陳列展覽有:常州歷史文化陳列以常州文物精品為特色,彰顯地方文化底蘊;自然陳列是全省綜合性博物館中的特色展覽;謝稚柳藝術館展示謝稚柳先生的藝術生涯及藝術成就;劉國鈞捐獻紅木家具陳列展陳稀有珍貴的整套紅木家具。同時可以承接各種不同類型和題材的臨時展覽。我們是第一次來到這里,視野很開闊,我們從東大門入口,博物館門前都是很寬闊的水面.進入館內后我們領了票進入展館:。
第一站常州歷史文化陳列館.里面字畫及各種古代的玉器,瓷器,石器及銅器等.展示出了常州的悠久文化底蘊.在二樓展覽的內容很豐富,有裝米的船,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西倉橋就是常州的一個重要的碼頭.在近代以前人們都是靠水路來運輸的.西倉橋是的現在是那么破舊讓人無法想象以前她是城市的最繁華喧嘩吧區(qū)域.看到了常州的手工業(yè)梳子,在沒有機械的時代做一把梳子要幾十道工序吧.心靈手巧來形容這個地方的人民吧.還有織布業(yè),也是常州的特色產業(yè).當然也有文化遺產常州評書還有唱戲的吧.還有許多出土的雕刻.常州這塊人杰地靈的土地孕育的季札、蕭統(tǒng)、唐荊川、趙翼、盛宣懷、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延陵、毗陵、晉陵、蘭陵是不同歷史時期常州的稱呼。龍城則是常州的別稱,是由六朝蕭梁時的六龍城引申而來.又來到了謝稚柳藝術館.謝稚柳先生1910年出生于常州武進一個書香世家,名稚,字稚柳,晚號壯暮翁,卒于1997年。謝稚柳先生是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古書畫鑒定家。展示謝稚柳走過的艱辛道路和取得的藝術成就以此緬懷鄉(xiāng)賢,激勵后學.鼓舞同人.增輝鄉(xiāng)梓.三樓的看到了少兒自然陳列館,展示內容主要分:“地球生命的進化的故事”、“紛繁多樣的美麗自然”、“形形色色的動物世界”、“秀麗多姿的故鄉(xiāng)大地”四大部分。當看到那里有一個仿制的海底世界時,我通過一個眼鏡看到了大海,真的好蔚藍,純凈.一共有10幅圖,每一張都是那么美,不由驚嘆大自然的奇妙.還有那么多真的動物的標本,老虎.獅子,熊,猴子,袋鼠.駱駝.斑馬.還有有多鳥類,從沒見過那么多種類的鳥,還可以對著話和筒按鍵就可以聽到各種鳥的叫聲.出了少兒自然博物館門就來到下個劉國鈞捐獻紅木家具陳列.先看看劉國鈞介紹吧.劉國鈞先生,1887年出生于常州府靖江縣。自幼家境貧寒,依靠在常州奔牛、埠頭等地做學徒、當跑街積累最初的資本,逐步走上實業(yè)救國之路。五十年的風雨兼程,他的足跡遍布全中國乃至海內外,不僅首創(chuàng)了常州機器印花技術,還試制成功平絨、燈芯絨,成為常州近代機器工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為中國現代民族織染業(yè)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紅木是質地優(yōu)良的硬木樹種,在清朝中后期開始受到國人的偏愛。劉國鈞先生捐贈的這批紅木家具做工非常精湛,紋飾十分優(yōu)美,材質以老紅木為主,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初的產品。這些家具對于現代人來講是只好放在展覽館里供人們參觀我,笨重也不夠美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要求了.當然它的存在有它的歷史價值和意義了.博物館作為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文化符號,承載了足夠的文化內涵。有一種“民眾需求”說認為博物館是為了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不同需求。博物館可以滿足民眾不同形式的需求,如觀賞藝術品、鑒賞歷史文物、學習知識、休閑娛樂等;博物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求,如科研人員的專業(yè)研究需求,在校學生“實物教學”的需求,兒童接觸世界、啟迪智力的需求等;博物館還可以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特殊需求,如18世紀后期中國新興民族資產階級將博物館視為學習介紹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工具,如本世紀60年代擺脫殖民統(tǒng)治的亞非國家將博物館做為樹立國家形象、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機構。博物館的存在是為了滿足社會需求,這些社會需求是通過民眾對博物館的具體要求體現出來的。
現代的展覽館充滿現代與科技的氣息.而且這個參觀是免費的.常州近年來加速和加大了對城市的建設,從brt的運行大型開放式青楓公園的開張,以及常州博物館對外開放.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參觀完常州博物館,我感嘆常州這座美麗城市的深厚文化內涵,也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座城市。真心希望常州的明天可以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常州博物館參考文獻。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七
20xx年5月5日調查報告為了體現“以人為本,以實物地質資料為本,為社會服務”的設計理念,為把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20xx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團委的組織下,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著重了解兩個博物館的館藏職能及及先進的辦館理念,結合本中心的館藏職能及發(fā)展特點,調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議。
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qū)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鑒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筑、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并躋身于“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首都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在國內外舉辦了許多頗受好評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如:《北京歷史文物陳列》、《元大都歷史陳列》、《老北京春節(jié)民俗展》、《館藏歷代陶瓷、書畫真?zhèn)无q識展》、《北京歷史文化展》等數百項。內設: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文物庫房、社會教育區(qū)、業(yè)務科研區(qū)、行政辦公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和地下車庫等。新館以完善的功能,先進的設施,躋身于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覽、修復、研究、教育、交流融為一體。
首都博物館新館不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北京地區(qū)文物保護、文物研究、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歷史及科學知識的基地,還是北京市舉辦禮儀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人民群眾旅游和休閑的理想去處。建筑設計重視博物館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圖以清晰的、簡明的、富于邏輯的方法處理好各功能區(qū)間的關系。主要的功能區(qū)分為:展陳區(qū)、社會教育區(qū)、綜合服務區(qū)、業(yè)務科研區(qū)、地下停車庫、行政辦公區(qū)、安全保衛(wèi)區(qū)、藏品庫區(qū)、設備區(qū)。
文物安全的環(huán)境監(jiān)控:首都博物館采用恒濕不恒溫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tǒng),將文物庫房和展廳的相對濕度的變化幅度控制在2%以內,極大地保證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時又使展廳溫度隨外界自然氣溫有一定幅度的浮動,獲得較好的對人舒適度。
觀眾現場服務:在博物館各大門內、大廳均安裝參觀導覽系統(tǒng),讓公眾自由地瀏覽、查詢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和參觀信息。售票驗票系統(tǒng)出售本館的全價、優(yōu)惠價等各種參觀券,能夠自動識別參觀券的真?zhèn)?、面額,并允許觀眾當天即使中途臨時出館、仍可返回繼續(xù)參觀。
信息化服務:信息技術將以往歷史的音視頻數據數字化所建立音視頻節(jié)目數據庫和點播系統(tǒng),可讓觀眾通過計算機屏幕或者電話撥號自由地點播想收聽、收看的曲藝、戲曲節(jié)目。
多功能報告廳:通過數字化網絡、電臺、電視網(有線/無線)和現場視頻直播、數據網絡交互式播發(fā)、后期電子出版物制作,實現現場會議與網絡會議的相結合?;ヂ摼W用戶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瀏覽本館局域網的方式實時地參與現場學術討論。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于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于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余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臺。智能化溫濕度控制系統(tǒng)、安防消防系統(tǒng),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分辨率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輝煌的北京》;今后將制作立體數字影片。
為每一位參觀的游客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以完善先進的設備設施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原則;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咨詢、物品寄存柜、公共飲水臺、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并為殘障人準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準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臺為殘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動的人使用的`觸摸屏。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摸屏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采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休閑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二、調查的收獲與思考。
針對這次調查研究,我深深體會到首都博物館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館不僅在建館理念上還是在基礎建設上都處在國內一流館藏機構行列。對于此次調查,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
1、在文物庫房及文物環(huán)境安全的環(huán)境監(jiān)控方面,首都博物館采用恒濕不恒溫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tǒng)、既保證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獲得較好的對人舒適度。在今后的實物資料收集過程中,我們也會接收到一些特殊環(huán)境下的樣品及標本,比如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采集的樣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環(huán)境的因素考慮進去,做到“零損害存放”。
2、在信息化服務方面上,兩館都在上有相關的信息發(fā)布及專業(yè)知識介紹;同時在館內也有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物品的信息。在這方面,我中心應更完善網站信息服務,應及時向公眾提供館藏更新情況,同時應添加相關實物地質資料的專業(yè)背景知識;在館內設置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樣品的資料及概況。
3、在展廳設置方面,兩館都有主要展廳,可以開展很多主題日和專題的展覽。由于缺少展廳,實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條件下開展一些主題日或者專題的展覽,例如前一階段舉行的“地球日”礦物巖石展覽,為周邊大學的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地球日、了解解相關的地質知識,起到了對社會進行地質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應該多結合主題日舉辦相關的地質展覽,突出我們作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應對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擴大我們的公益影響力。
4、在觀眾現場服務方面,我中心也應當加強觀眾現場服務,首先要為來參觀的觀眾提供展覽的信息以及單位的基本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有提供參觀信息的媒介比如說大屏幕滾動播出參觀信息,在網上發(fā)布參觀信息,印制相關展覽信息的宣傳手冊;同時也應該采取參觀者預約參觀的方式,按照我們實際的接待能力,保證觀眾有質有量的參觀活動,實習實名制預約參觀也可以保證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夠安全、有秩地進行。
5、多功能報告廳:我中心有功能齊備的學術報告廳,但未能充分發(fā)揮其職能。在舉辦相關主題日及專題展覽的同時,可以邀請與展覽相關的專家、學者為參觀者做學術報告。這樣就可以加強我中心與其他單位、學者有更多機會、更深層次的學術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實物中心的業(yè)務水平及知名度。
6、數字放映廳:我中心應籌備相關地質資料的影片片段可以為參觀者定時播放,實現展覽手段多樣化。同時也可以結合gis軟件,立體模擬相關地質作用,使得參觀者可以更直觀、更容易地理解地質作用的過程。
7、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從生物角度揭示了地球的發(fā)展進程,而實物中心以地質學的角度為主線向參觀者揭示宇宙與地球的起源、組成以及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依次介紹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層結構、物理性質、年齡和演化;同時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地震作用、巖漿作用、造山運動和板塊運動等。西側主要介紹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向參觀者系統(tǒng)的普及地球科學知識。
8、在館藏標本的種類上,北京自然博物館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級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所以實物中心除了收集區(qū)域地質調查項目及危機礦山項目的實物地質資料外,我們還應當采集國內外具有典型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例如劃分地層依據的“金釘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充分發(fā)揮實物中心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
9、在組織各主題日及專題展覽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及首都博物館都給了我們很多有借鑒意義的啟示。實物中心也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包括主題日展覽及相關專題展覽。在指導思想上要緊貼國際思想趨勢,在組織型式上要體現新穎、寓教于樂等特點,爭取做出我們特有的精品展覽,例如:觀賞石展覽及危機礦山礦石類型展覽等,宣傳出我中心公益性職能的特色。
10、在接待服務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條件,盡可能多的為參觀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從根本上就是要樹立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意識。
11、在導游與講解方面,實物中心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以為參觀者提供專業(yè)的講解,也可以與相關地質大學及科研院所結合,開展相關專業(yè)大學生志愿講解活動。
12、休閑經營服務,要為參觀者提供休閑經營服務:開發(fā)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以上就是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后,根據本單位職能的一些研究、體會,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八
黃河流經的這片沃土,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發(fā)源地和發(fā)祥地。我們這些生長在__的中學生,有必要深切了解家鄉(xiāng)悠久的歷史文化,進一步激發(fā)自小熱愛家鄉(xiāng)、長大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為此,經緯中學八(六)班第三小組商定,暑假期間,集體參觀__博物院。
1參觀目的。
實現偉大中國夢,既是父輩們的光榮職責,也是我們這一代中學生的神圣使命。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激勵我們更加茁壯成長。
1.1觀瞻古代器物,溫故知新。
在七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清朝的中國歷史知識,知道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奮斗和發(fā)展。然而,這都是課本知識,需要有具體的感知來強化。而__博物院,是我國博物院(館)的佼佼者,收藏__境內的歷史文物達十萬余件,足以讓我們徜徉在歷史長河,重溫學過的知識。
1.2探尋先輩智慧,奮發(fā)動力。
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偉大創(chuàng)造都出自__。像新石器彩陶,商周大型青銅器,兩漢冶鐵和灌溉技術,等等,都是歷代__人民的杰出貢獻。而上述典型文物,__博物院應有盡有。我們?yōu)g覽其間,定能探尋到先輩的智慧,奮發(fā)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
1.3梳理燦爛文化,繼承發(fā)揚。
__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文化名人,如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商鞅,發(fā)明地動儀的科圣張衡,著《傷寒雜病論》的醫(yī)圣張仲景,唐代的著名詩人杜甫、韓愈、李商隱,西行取經的玄奘,編撰《資治通鑒》的司馬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而作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__博物院,恰是燦爛的__歷史文化的濃縮。去那里親眼目睹,定能增強為振興中華貢獻力量的使命感。
2參觀過程。
__7月31日上午10時,六名同學如約在__博物院大門口集合。大家先以這座“戴冠的金字塔”為背景,挨個照相留念。然后到領票口,憑學生證,領取免費的參觀磁卡。穿過廣場,踏上臺階,刷卡走進展廳,開始參觀__博物院共有八個展廳組成的《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2.1原始社會展廳。
起初展現眼前的只是一些形狀不一的石塊。我們知道,粗糙的是舊石器,已經像斧頭、鋤頭模樣的是新石器。往里走,我們看到了白衣彩陶缽和彩陶雙連壺。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賈湖骨笛,講解員說,這是用飛禽的翅骨制成,距今已七、八千年,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也是豎吹管弦器的鼻祖。
2.2夏商展廳。
這里有夏代文物群、__商城青銅窖藏坑文物群和安陽殷墟婦好墓文物群,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陶器、青銅容器,還有大型方鼎。其中,有一件文物不屬于這三個文物群,標牌上寫著它的名:獸面紋銅罍。講解員指著上面一個好似烏龜的圖案說:“這應該是商代前期的。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族徽,也有研究者認為這就是‘龜’字。如果真是‘龜’字,那它就是我國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銘文了。”
2.3西周展廳。
這里主要陳列兩個地方出土的文物,一個是鹿邑太清宮的長子口墓,另一個是三門峽虢國墓地的號墓。最耀眼的文物有兩件,一是“保尊”,上有46個字的銘文,雖然我們看不懂,但已感覺很珍貴;二是“柞伯簋”,底部有一喇叭形支座,上部有點像圓口鍋,據說上面的銘文記錄著周王的一次射獵活動,只可惜我們還是一個字也不認得。
2.4東周展廳。
2.5兩漢展廳。
這里陳列的,主要是永城西漢梁王陵出土的文物,有神秘色彩濃濃的墓室壁畫,有電視上曾經見過的金縷玉衣。我們中的大多都學過書法,所以對展廳內豎立的袁安碑特感興趣,異口同聲說,這碑上寫的是篆書。
2.6漢晉展廳。
這里陳列的,多為漢代建筑的明器(古代陪葬的器物)和北朝的白瓷。我們發(fā)現一個小物件特有意思,有兩個陶俑在做著一種古代的賭博游戲,臉上閃露著緊張和興奮。一看標牌,才知道這物件名叫“綠釉陶六博俑”。
2。7隋唐展廳。
在這個展廳里,如果說安陽張盛墓出土的白瓷,如圍棋盤、文官俑、伎女樂俑,證明了隋朝陶瓷業(yè)的興盛,那么使用了西方進口原料的藍釉陶瓷瓶,更是說明了唐朝陶瓷業(yè)的發(fā)展。當然,諸多陳列品中最靚麗的是武則天金簡。講解員說,它以96%的純黃金制成,武則天命人投于嵩山,祈求長壽和福祉。我們感覺,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挺迷信呢。
2.8宋元展廳。
在這里,見到了非常熟悉的清明上河圖,我們知道這幅名畫的作者是張擇端。我們也知道,這里陳列的不會是原畫,應當是仿制品。不過,這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興致。畫的后面擺放著許多實物模型,有人物,有樓閣,有拱橋,絕對是一個立體版的清明上河圖。我們選了幾處比對了一下,還真是絲絲相扣、不差毫厘。
我們還順便參觀了明清珍寶展廳。一看展名就知道,這里陳列的一定都是珍寶。果不其然,精美絕倫的瓷器、織繡、牙雕、漆器、琺瑯器、金銀器,真讓人目不暇接。我們比較過來比較過去,竟然都最喜歡那個象牙雕刻的蘿卜。顏色很自然,跟真的一樣。上面還爬著一只栩栩如生的蟈蟈,正在啃著蘿卜皮解饞。
3參觀收獲。
參觀之后,每位同學都寫了一篇觀后感,抒發(fā)自己的體會、感受和收獲。限于篇幅,都只摘錄了部分語段。
3.1王藝冰的感想。
我們參觀了__博物院,觀看了很多歷史文物,有銅器、陶瓷器、造像、碑刻、貨幣、畫像磚、骨蚌器、金銀玉器、鐵器、繪畫、書法等。這里既有中原文化綿延悠久的博大精深,又有時代建筑的嶄新魅力。參觀過后,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華歷史的燦爛輝煌,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3.2李昊的感想。
__博物院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代能工巧匠精雕細琢而成,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我感覺,古代的工匠都能把每件器物造得沒有瑕疵,我做題也要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里展出的文物都是精美華麗的藝術品,我相信,我也能讓自己做的東西成為當前時代最棒的。
3.3高重九的感想。
__博物院里,精品薈萃,難以盡數。由造型獨特的彩陶雙連壺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充滿了創(chuàng)意和智慧,他們將美好的意愿與藝術融會在了這個壺中。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欣賞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更給了我們心靈上的震撼。
3.4査博群的感想。
進到__博物院,見到了很多文物。首先看到了人類祖先打磨的粗糙用具,接著看到了青銅器,讓人嘆為觀止。然后又看到了唐宋時期的藝術品,了解到當時手工業(yè)的發(fā)達。此次活動讓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增加了我判斷和處理事情的能力,讓我受益匪淺。
3.5翟晨鳳的感想。
正對__博物院大門,放置著兩尊鎏金象,一個鎏金人在象的中間。這個圖像就是__的簡稱“豫”。宏偉的__博物院藏有幾千年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要記住那輝煌而不朽的歷史;只有記住自己國家的歷史,才可以更好地發(fā)展,驕傲地向別人展示自己國家的文化。
3.6康哲析的感想。
__博物院是展示中原燦爛文化的地方,陳列著我們家鄉(xiāng)——__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和科技發(fā)展的結晶。這些,都是我們了解家鄉(xiāng)歷史的重要依據。歷史的腳步不會停止,社會的進步也不會停止。我們生活在一個新時代,就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回報新時代給予的幸福。
結束語。
參觀__博物院的時間雖短,但留給我們小組全體同學的印象很深。大家開闊了眼界,收獲了知識,更增長了立志成才的信心。大家商定,今后要更多地參加這類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自己的成長增添陽光和雨露。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九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媽媽們帶著我們幾個到了普陀博物館去參觀。那是一個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讓人感覺有點茫然??墒钱斈憧邕M大門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好像來到了漁民的皇宮一樣。這是一幢二層中國古式的仿造建筑,欄桿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在里面讓我們回味了前的沈家門漁村風貌,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漁民老前輩們用過的最古老的各種船,有大捕船,雙拖船等……好像只要我們一眨眼,就能回到過去,看到漁民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捕魚工具,如籮筐,魚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墻壁,還有一首有意義的打魚詞:“吃吃雨淘飯,困困濕艙板,褲腳縛草繩,風沙當背心。冬打天暴夏張網,秋柯大捕無沒空,柯得魚蝦滿艙板,剩下只有一竹籃。篙子一甩,上岸討飯”。把過去的人捕魚的辛苦和沈家門漁港做得有聲有色。
來到第二層,走進了大廳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著豬頭和雞鴨魚肉等供品,媽媽告訴這是我們舟山人的習俗,每逢過年時都要祭祀菩薩。在旁邊還有龍椅,龍櫈,和古老的電話機,真是莊嚴氣派。往里走去,里面還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燈,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爐等。在墻壁上還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
學號:100630317指導老師:李建碩。
——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
姓名:劉迎春班級:10港航3班學號:100630317摘要:
教學。
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地質的精髓。在老師與學校的組織與籌劃過后,計劃2011年12月25日圣誕節(jié)到南京地質博物館實習。從而讓我們從課本做出來,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工程地質的精華!關鍵詞:
2011年12月25日的圣誕節(jié)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工程地質實習。目的地南京地質博物館,風和日麗的這一天在我們的盼望下終于來臨了,我深深地記得我6點整就起床了,那一天是我?guī)讉€月來起的最早的一次,我滿載著好奇愉悅的心情坐上了我們本次開往目的地的大巴開始了圣誕南京地質博物館實習之旅。但當大巴開動緩緩離開學校的那一瞬間,我的心情頓時沮喪了起來,我恍然想到兩年后我就要這樣離開這個學校了,現在我學到的知識還是有限,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之旅中能否有我的一席之地。在輾轉反側過后,我想開了,這次實習無論是在金錢還是學院的重視程度上,都是很不容易的。我一定要重視這次實習,抓住這次機會,一定要從中學到地質方面的知識。由于早上起的比較早,于是我就在小憩的狀態(tài)下到達了南京地質博物館,開始了本次真正意思上的實習之旅。
馬鞍山離南京確實很近,小憩一下就到了,下車很快我們就看到博物館的大門了,左中前方有個牌子印著南京地質博物館的字樣,進里面去,據說千年老樹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看到了樹不僅因為它的年代之長久體積之龐大,最讓我敬佩的就是它的頑強的毅力!可想生命力是多么的強大!在感嘆千年老樹的神奇時!
向你的架勢越到了幾億個展示空間中,最,讓驚。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的恐龍化石,及關于恐龍資料的展廳中間的走廊里,走廊兩邊分別介紹了恐龍的逐漸進化和不同種類的恐龍化石等,讓我對恐龍的認識變得清晰起來。接下來,我們又觀賞了美麗的礦石、化石和有趣的古代生物。讓我記憶最深的便是各種各樣奇異的古生物,這里展覽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遠古動物模型。先映入眼簾的是海洋生物,有巨型海蝦、菊石一類,那碧藍又深不可測的海,竟是生命的發(fā)源地。在幾億年前,還有那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耶!接著館內又如時空隧道,帶著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動物世界,陸地上許多遠古動物在玩耍著,有一只叫不出名的野獸全身鋪著黑甲,布滿了鋼角,它搖著尾巴,正撕咬著長長的葉子呢!有種古代孔雀后背的屏兒比現代孔雀更加鮮艷奪目,紅紅的花紋,青青的邊兒,精美極了。此外,那些古河馬、三趾馬、古象、恐龍也都是十分奇異,牢牢吸引住我的眼球。時代隨著自己的腳步向前移動,許多猿人頭骨、化石展現在我面前,這讓我了解古代的猿人也像古獸一樣有許多種類和他們的進化史。原來,我以為遠古只有恐龍這類生物,不料不論天上地下,還是海洋深處,都有那么多奇妙的生物稱霸一方呀!
隨后我們在運動地球區(qū)域,參觀了許多關于熔巖、巖石、地貌和礦物質等一系列的資料。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巖石與礦物質中,每一件都是形態(tài)各異,你根本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他們有的像一個迷你型的小山丘,還帶著一些不同的顏色;有的像一個雞蛋似的沉積巖,上面跌這不規(guī)則的圖形,條紋型的圖案‘還有的只有像黃豆那么大的金剛石,它可是所有巖石中最堅固的,而最容易散架的是滑石。這里還有許多的礦物質,氣宗我最喜歡的是海藍寶石。別看它體形小小的一個,但是湛藍湛藍的發(fā)出那種不想鉆石那么刺眼的光芒。據說,海藍寶石是喲藍的海底住的一群美人魚來打扮自己,并在關鍵時獲得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的寶石。因此,海藍寶石又稱“人魚石”。
新館參觀結束后,我又來到了舊館的中國石文化展廳,我被那些閃爍奪目的鉆石珠寶吸引了過去。可以說好多好多寶石,看的我目不暇接,看著眼前的感覺很好,在看看前面的又會有新的發(fā)現,感覺更好,看的我興奮度一波接著一波地高起!看到手鐲那一欄我最喜歡阿富汗白玉手鐲!那光澤真是玲瓏剔透!對于寶石來言那就更不要說了,雖說沒有那個美女看到寶石不心動的,我這堂堂七男兒看到它們也是心跳加速,興奮的不行??梢哉f沒有特別喜歡,只有都喜歡!
總結:
在欣賞一個接一個的驚喜時,半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還有好多細節(jié)都沒有看完,說實在的還真有點遺憾!這次實習真的感受很多,第一次與各種巖石親密接觸,看到了斷層、褶皺、以及其他和我們相關的地質結構,第一次有十大巖石“親密接觸”。之前只聽老師說以及在書上見過,從沒有這樣近距離的接觸到,感觸很深,收獲很大!自然是神奇?zhèn)ゴ蟮?,工程地質也是崇高的一門專業(yè),工程地質實習在我們依依不舍中結束了,多么美好的半天啊,感謝老師,感謝學校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嘛好的實習機會,在這次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在以后的工作中!
南京地質博物館我喜歡你!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這門課我愛你!更愛你的實習!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一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地質寶藏博物館參觀。那里有各種各樣的石頭,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數“生發(fā)石”、“肉石”和“熒光石”最為奇特了。
先說“生發(fā)石”吧!“生發(fā)石”活像一位“老爺爺”,它是乳白色的,和普通的'鵝卵石差不多。石頭的一面有“白發(fā)”,“白發(fā)”長約五到十厘米,比人的頭發(fā)還粗一點。其實,“生發(fā)石”上長的“滿頭白發(fā)”是一種高等無脊椎動物,并被科學家們鑒定為一種新的動物——―多管直板頭盤蟲。再說“肉石”吧!一聽“肉石”這名字,你肯定想到了我們吃的牛肉、豬肉了吧!沒錯,肉石長得就像一大塊肉,上面是瘦肉,下面是肥肉,中間是五花肉。
我剛見到它時還提了一個可笑的問題:“爸爸,博物館在這里放一塊這么大的肉干嗎?”現在該說“熒光石”了。它表面上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只要打開短波紫外線燈,就會發(fā)出紅色和綠色的光,美麗極了。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二
暑假,媽媽帶我去地質博物館參觀。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qū)金水東路,距博物館100多米處,就可以清晰看到兩條青綠色的巨大恐龍屹立在博物館的大門前。
來到博物館,順著那兩條巨龍走,就進入了館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很大的“鹽塊”,看到注解才知道那是方解石,真不知道那些地質專家是怎么辛苦找到挖出來的。順著旋梯向下,可以看到好大的恐龍骨架、翼龍模型十分逼真,就好象隨時要降下來,咬你一口一樣,有一個梁龍骨架保存的十分完整,沒有缺一點點。緊接著我們進入了恐龍蛋內,去看看世界著名的.幼年恐龍化石——“路易貝貝”。根據骨頭可以判斷出他是一只食肉恐龍,但是可憐的小恐龍才剛剛出殼,就遇到了自然災害,最終變成了化石。
通過了“遠古時代”,我們步入了“現代”,去看看礦產資源。走進大廳,就發(fā)現了好多石頭——乳白色的方解石,漂亮的紫水晶,半透明的石膏,還有玉石、自然金礦、自然銀礦、自然銅礦、煤礦、鐵礦……,其中的紫水晶最惹人喜愛,淡紫到深紫的自然搭配,讓人目不轉睛。另我自豪的是館內展出的永城煤礦、破山銀礦都是我姥爺參與探測到的,還獲得了國家頒發(fā)的獎章呢。
看完了礦石,又參觀了古象廳。走出了博物館之后,在后門看到了好多巨石,組成了一個巨石陣,十分宏觀,另人震撼。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勤勞而又能聰慧的中國人,發(fā)現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東西,另我驕傲和自豪。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三
為了加強同學們的愛國之情,4月29號在我班入黨積極分子的號召,班級的組織下我們參觀了xx博物館---一座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展館。
從一樓到三樓分別是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春秋戰(zhàn)國時期,抗戰(zhàn)時期和土地革命,在這里蘊藏著人類的精神文化,是人類的精神支柱。
一樓的問姆渡遺址和良諸文化讓我們重溫了原始人類的生活,望著那些原始的文化,富有價值的展品,所有的人不禁一振,因為這一切就是我們幸福生活得前身,它讓很多人明白了歷史的意義,明白了遠古的生活和經歷,這是很多當代很多大學生所無法想象和體會的,這一切能讓我們明白很多知道很多。
伴隨著時代的前進,我們來到了第二樓,這里的文化更具有價值,那一件件精致的雕塑,一幅幅精美的壁畫,那樂器,那鐵器,銅器無不向我們講述著他們的歷史,他們偉大的功勛,它要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歷史,記住伴隨我們進步的文化。我們的祖先是偉大是他們讓我們的腳步變的如此的矯捷。
隨著沉重的腳步,三樓的氣氛也變的更加的凝重,因為這里的展品是血的教訓,讓人銘記于心的歷史。這里正是抗戰(zhàn),土地革命時期的縮影。那一個個櫥窗里向我們述說著它們的歷程,它們的所見所聞。那一幅幅感人的抗戰(zhàn)畫卷,一具具逼真而讓人熱血的戰(zhàn)士模型,這一切都在向我們表明為保衛(wèi)國土而戰(zhàn),他們不辱他們的使命,用一切向祖國和人民證明著他們的赤膽忠心。
站在窗邊,吹來的是來自xx的涼風和美景。但此刻無人去欣賞這一切,大家的眼神都是凝重而又久遠。我們知道以后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以后我們的路會很長,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俯看坐落在xx邊的博物館,渺小的一點,但又突然變的那么的耀眼。因為這正向世人展示著那些被世人所遺忘的歷史。它要讓我們所有的人都牢記這一歷史階段。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四
該上初中了,可我對地理歷史知識卻一知半解,這將對我今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不便,我總想找一個機會來補充一下我這方面的知識。正好,暑假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便趁這個機會來到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到這里來增長見識。
早上8點半,我們就從家里出發(fā),開車前往目的地。時間過得飛快,當我們到那時,已經9點半了。我們到領票處領了三張票,進入博物館院內。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個非常雄偉的建筑,它由淺灰色和紅色組成,后面是一個長方體,前面是一個半圓柱體。在樓的右邊有兩只大恐龍模型,是綠色的梁龍,很逼真,很可愛。在入口的左右兩邊分別有幾塊大石頭,我很好奇,便跑過去看個究竟。原來他們分別叫做“方解石”和“石膏”。爸爸說,方解石是由碳酸鈣組成的,石膏是由硫酸鈣組成的,碳酸鈣遇到硫酸就會變成硫酸鈣。我點了點頭。
進入博物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還是一塊石膏,這塊石膏很大,是透明的,很像一塊巨大的冰糖,上面還有一些晶瑩剔透的小石花呢!
整個博物館分地球廳、礦物廳、生物演化廳、恐龍廳、古象廳、地質環(huán)境廳和礦產資源廳7個展廳。我們先來到了地球廳。我在這里了解到的宇宙的產生、太陽系的運動軌跡、流星和隕石,還有有關地震和海嘯的知識,我還看到了鄭州市的衛(wèi)星云圖呢!我知道了:流星是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快闖入地球,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它們本來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隕石就是它們在大氣中未然燒盡,掉落到地面上的石頭。我還親身體驗了地震和海嘯的感覺,我們進入一個圓形的屋子,墻壁上有一圈屏幕,里面有一個圓形的'臺子,旁邊有一圈圍欄。我們靠在圍欄上,看著屏幕。屏幕上顯示出一個溫馨安逸的海濱小鎮(zhèn)。這個設備利用視覺誤差,造成一種我們正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的假象。汽車在馬路上疾駛著,不時的轉一個彎。過了一會兒,車停了下來,大地開始震動起來,我們所站的臺子也開始晃動。不一會兒,整個小鎮(zhèn)變成了一片廢墟,樓房倒塌了,汽車被壓癟了。剛剛經歷了地震的小鎮(zhèn)還沒有緩過神來,就被突如其來的海嘯淹沒了。一個小鎮(zhèn),就在這可怕的一瞬間,變成了一片汪洋,從地圖上消失了。大自然就是這么殘忍,我們無法改變自然,就只好試著去改變自我。要想減少傷亡,唯一的辦法就是是每一個人掌握有效的自救方法,在危險的時候保護好自己,使自己不受傷害。我得到了一本《增強防災意識普及救災知識》的手冊,我會在家好好把它讀一讀的。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礦物廳,我見到了各式各樣的石頭,知道了世界上的石頭可以無一例外的被分為沉積巖、變質巖和巖漿巖三類,云南的大理巖就屬于變質巖。
后來我們又參觀了其他的幾個展廳,又了解到了許多我原來不知道的知識,真是讓我受益匪淺?。?BR>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五
第一次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沒有想到這里有各種礦石,如果跟著懂的人慢慢參觀,收獲肯定很多。但對目前的我來說,只能走馬觀花了。首層展示地球圈層結構布局,各種礦石的形成,地質情況等,不僅有介紹,還有動手操作。二樓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巖石、寶石精品,有的礦石外形奇特,有的顏色誘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寶石廳,這里面可都是寶貝啊!三層主要展示的化石,還有一些關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質量的宣傳;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是個長知識的好地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余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于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為了更好的對這樣專業(yè)性的展覽加深了解,在前去參觀前,我們對相關的背景知識做了些“預熱”。地質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在中國,1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南京臨時政府在實業(yè)部礦物司下設立地質科,來年,地質科更名為地質調查所,招收30名學生,計劃學生3年畢業(yè)后充任地質調查所技術人員。如期所至,1916年7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yè)典禮在北京豐盛胡同3號(現兵馬司胡同6號)隆重舉行—它伴隨了一個師生們3年來悉心采集的917件礦巖標本、圖說及野外調查照片的“學生成績展覽會”,這一天也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建館日。
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地質部決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萬平方米的全國地質陳列館大樓,1958年9月新館大樓落成,并更名為“地質部地質博物館”,1959年10月,一個4500平方米/展示了17039件地質學標本的展覽正式與公眾見面,成為中國地質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至0歷時三年,中國地質博物館與時俱進,又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現代化博物館為目標,貫徹落實“以人為本、觀眾至上”建館理念,耗巨資、精設計、善管理,硬件設施整體升級,陳列展覽全面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以達到建成我國國土資源事業(yè)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平臺。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筑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穩(wěn)重大方。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六
這天是20__年6月9日,星期四。我們年級利用下午上課時刻,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下方我來一下本次活動的感受!
首先,在入館之前,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周密的檢查,唯恐我們把這炸了似的,經過重重檢查,我們最之后到了傳說當中的國家博物館大廳。
經過看大廳里的宣傳欄,我才知道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為197月9日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4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同日,更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1959年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兩館大樓竣工,為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國慶十周年之際,開始對外開放。
抱著好奇心,我想知道那里藏著什么寶貝,于是,我走到地圖前,才知道那里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將系統(tǒng)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重文物。展出中國最頂級的文物,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
交流展覽和捐贈品展覽等不一樣形式的展覽,向公眾系統(tǒng)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和當代主流文化精神,并全面地展示與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與輝煌文化,說世界禮貌與優(yōu)秀文化。透過高水平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研究,不斷豐富和深化公眾對歷史文化的明白和認識,推動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國家博物館還將成為首都中心區(qū)供公眾進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場所。
我主要參觀了原始社會的展館!原始社會的陳列為遠古居民約170萬年前-1萬年前)、氏族社會約1萬年前-5000年前)和禮貌的曙光約5000年前-4000年前)三部分。在遠古居民部分能夠看到中國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謀人,稍晚的藍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們同屬于進步智人階段的山頂洞人的形象。展柜中陳列著他們打制的石器、采集的樹籽、狩獵的禽獸殘骸。山頂洞人的骨針和用獸牙、貝殼制成的裝飾品,證明人類已開始縫制衣物和有了審美意識。
距今1萬年前后,人類開始磨制石器,并開始了制陶、紡織等手工業(yè)生產,氏族的分布也更加廣泛。陳列中有8000年前的稻谷,7000年前的骨器、陶器,以及在陜西姜寨發(fā)現的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距今5000年前后,農耕技術有了較大提高,一個人的勞動除能滿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還能帶給必須剩余產品,從而導致了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的產生。這時出現了專門的手工業(yè)生產,出現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藝術和宗教也都有顯著發(fā)展。人們在陳列中能夠看到石犁,最早的銅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鉞、玉龍等重要禮器。
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陳列分為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時期和夏—春秋時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本次活動十分有好處,我們學習了好多知識,受益匪淺!
參觀地質博物館報告篇十七
上午,媽媽帶著我來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的國家地質博物館。參觀這些國家級博物館,可是要提前預約的哦。
我仔細看了貓眼展品說明:貓眼效應是當某些寶石沿一定方向切磨成弧面寶石后,因反射而在其表面形成從這一頭到另一頭的明亮光帶。一些寶石如金綠寶石、石英、碧璽、月光石、磷灰石和綠柱石等都有貓眼品種。
我們把二樓參觀完后又上了三樓。三樓全是畫像,沒什么好看的東西。然后我們直接上了四樓,四樓是化石類。突然媽媽用手指著一個柜子跟我說道:“寶寶快看,那個柜子里面,有許多石化的恐龍蛋!”我趕緊跑過來一看,哇,還真的有許多恐龍蛋耶。以前總是看到電視劇里面恐龍蛋像雞蛋一樣,見到了真的恐龍蛋化石,發(fā)現一點也不像雞蛋??铸埖牡伴L長的,和雞蛋完全不一樣。
下午閉館的時間到了,我?guī)еS多關于地質科學知識,結束了這次參觀地質博物館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