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專業(yè)18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的合理運用,以提高教學效果。如何編寫一份有效的教案,是每個教師都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匆幌逻@些教案,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fā)和靈感。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一
    1.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會書寫一個生字“山”,認識一個新筆畫“豎折”。
    3.正確朗讀兒歌。
    1.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朗讀兒歌。
    會書寫一個生字“山”,認識一個新筆畫“豎折”。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我說天,我對地;
    我說黑,我對白;
    我說長,我對短;
    我說遠,我對近。
    看來咱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對子對得真不錯,快把你們說的小對子讀一讀,你們說的這些小對子都是由相反的字組成的。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小對子,這里面也有小對子,可他們就不是反義詞了。出示《對韻歌》。(板書課文題目:對韻歌。)。
    二、識字教學,圖文結合。
    1.齊讀課題,認識對字。
    你能給對字找到他的好朋友,讓他們組成詞語嗎?
    對手、對面、成對、對聯(lián)、對錯。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學習第一句【云對雨,雪對風】。
    讀著讀著,快看,里面有一個生字寶寶跳出來了。
    a:云圖片記憶。
    出示云的象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原來我們的象形文字真有意思,一幅畫就是一個字。
    b:云組詞應用。
    c:圖片學習雨。
    d:聲音導入學習風。
    a:學習花,組詞積累。
    b:圖片認識蟲,組詞識記蟲。
    6.學習第三句【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
    通過圖片理解山清水秀。
    柳綠桃紅。
    7.誦讀兒歌。
    三、加強鞏固,寫字教學。
    1.開火車讀生字。
    2.讀要求寫的生字。
    3.指導書寫。
    (1)一看筆順,認識新筆畫。
    (2)二看結構。
    (3)三看關鍵筆。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練寫,交流反饋。
    你們還想讀這樣的小文章嗎?這篇選自《聲律啟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從古代到現(xiàn)代,吸引了很多人。課下你也可以拿起來這本書讀一讀。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
    2.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3.正確地讀兒歌,結合插圖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3個生字的音、形、義,能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優(yōu)輔差。
    學法:小組合作。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悟漢字的演變過程。
    二、讀兒歌。
    1.自己讀兒歌,把讀不準的字畫上小問號。
    2.學生質(zhì)疑讀不準的字,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3.同桌同學互讀小兒歌,相互糾正讀音。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5.通過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圖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讀一讀,比比誰讀得好。
    3.教師抽讀卡片,順讀,逆讀,打亂讀。
    4.鞏固生字的讀音,做貼字游戲。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讀,讀后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再指名讀生字卡片,讀對的就把卡片獎勵給他,讓他把生字貼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學當裁判共同參與。
    四、了解字義。
    1.這些生字大家讀得真棒,那么你們在生活中用過這些字嗎?想想,一會兒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記憶生字的字形。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讀兒歌。
    二、書寫生字。
    1.要想寫好每個字,光能按筆順描下來是不夠的,還要認真觀察每筆在田格中的位置,這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
    2.請大家先認真觀察4個字的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3.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師問: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水)。
    4.學生看老師是怎樣寫的?
    5.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第二個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6.學生評議。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三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2、在對對子過程中,產(chǎn)生識字興趣。
    教學課件
    (一)激趣導入
    暑假的時候,我看了一部關于兒童的電視劇《少年大欽差》,不知道你們看沒看,我特別喜歡陳文杰這個人物,他非常聰明。他因為對對子對得好而當上了大欽差。你們想不想像他一樣來對對子?那老師就出兩個滿足你們的愿望。天對(地),黑對(白),花對(草)。看來咱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對子對得真不錯。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對韻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兒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對子,你們愿不愿意自己先讀一讀?遇到困難怎么辦?
    (拼音老師來幫忙,認真讀,仔細看,在幫寶寶找伙伴。)
    學生輕聲自由讀。
    (三)精讀課文,學習字詞
    1、精讀
    師:剛才老師感覺有一些同學讀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寶寶在搗亂,現(xiàn)在我們再把第一小節(jié)讀一遍,邊讀邊劃出字寶寶,再用喜歡的方式學一學,同桌互相考一考。
    2、匯報:
    師:誰愿意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字寶寶。
    生讀生字
    師:老師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寶寶。(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演示。(或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
    師:誰能試著讀一讀,這里出現(xiàn)了2個生字,一起讀一下。誰愿意把“霧”(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字介紹給大家。
    (2)課件出示山水畫(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這幅畫的景美不美?你能用書上的哪句話來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綠水)讀一讀這句話并介紹“伴”。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過渡:(課件出示圖畫)(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老師這里還有一幅美麗的圖畫,誰能看的出來這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很多蔬菜瓜果都豐收了,想不想親自去采摘品嘗一下。讓我們一起過一個快樂的采摘節(jié)吧!
    (1)生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畫出字寶寶
    (2)課件出示帶詞的圖片(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讀一讀,去掉圖片再讀詞,再去掉拼音看誰讀的準。
    (3)課件出示(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菜”和“芽”,觀察一下有什么共同點,說說怎么記住它們,再說個詞語。
    (4)課件出示(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葡萄穿紫袍”,讀一讀這句話,給“穿”“紫”找個伙伴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師:現(xiàn)在我們和所有的字寶寶都成了好朋友,再讀課文一定感覺輕松多了,愿不愿意讀一讀?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書讀。
    中間休息:律動
    (四)鞏固練習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剛才的詞語再讀一讀??雌聊唬ㄎ募A里的“對韻歌”課件),這么多詞語誰讀的又準確又響亮,就會有一只漂亮的蝴蝶來為他喝彩,誰愿意讀?(生讀)
    2、感情回讀。
    詞語讀的這么好,放到文中一定能讀的更好!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
    2.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3.正確地讀兒歌,結合插圖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3個生字的音、形、義,能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優(yōu)輔差。
    學法: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悟漢字的演變過程。
    二、讀兒歌。
    1.自己讀兒歌,把讀不準的字畫上小問號。
    2.學生質(zhì)疑讀不準的字,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3.同桌同學互讀小兒歌,相互糾正讀音。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5.通過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圖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讀一讀,比比誰讀得好。
    3.教師抽讀卡片,順讀,逆讀,打亂讀。
    4.鞏固生字的讀音,做貼字游戲。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讀,讀后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再指名讀生字卡片,讀對的就把卡片獎勵給他,讓他把生字貼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學當裁判共同參與。
    四、了解字義。
    1.這些生字大家讀得真棒,那么你們在生活中用過這些字嗎?想想,一會兒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記憶生字的字形。
    板書設計: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五
    1.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會書寫一個生字“山”,認識一個新筆畫“豎折”。
    3.正確朗讀兒歌。
    1.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朗讀兒歌。
    會書寫一個生字“山”,認識一個新筆畫“豎折”。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我說天,我對地;
    我說黑,我對白;
    我說長,我對短;
    我說遠,我對近。
    看來咱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對子對得真不錯,快把你們說的小對子讀一讀,你們說的這些小對子都是由相反的字組成的。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小對子,這里面也有小對子,可他們就不是反義詞了。出示《對韻歌》。(板書課文題目:對韻歌。)。
    二、識字教學,圖文結合。
    1.齊讀課題,認識對字。
    你能給對字找到他的好朋友,讓他們組成詞語嗎?
    對手、對面、成對、對聯(lián)、對錯。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學習第一句【云對雨,雪對風】。
    讀著讀著,快看,里面有一個生字寶寶跳出來了。
    a:云圖片記憶。
    出示云的象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原來我們的.象形文字真有意思,一幅畫就是一個字。
    b:云組詞應用。
    c:圖片學習雨。
    d:聲音導入學習風。
    5.學習第二句【花對樹,鳥對蟲】。
    a:學習花,組詞積累。
    b:圖片認識蟲,組詞識記蟲。
    6.學習第三句【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
    通過圖片理解山清水秀。
    柳綠桃紅。
    7.誦讀兒歌。
    三、加強鞏固,寫字教學。
    1.開火車讀生字。
    2.讀要求寫的生字。
    3.指導書寫。
    (1)一看筆順,認識新筆畫。
    (2)二看結構。
    (3)三看關鍵筆。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練寫,交流反饋。
    你們還想讀這樣的小文章嗎?這篇選自《聲律啟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從古代到現(xiàn)代,吸引了很多人。課下你也可以拿起來這本書讀一讀。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六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2.在對對子過程中,產(chǎn)生識字興趣。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暑假的時候,我看了一部關于兒童的電視劇《少年大欽差》,不知道你們看沒看,我特別喜歡陳文杰這個人物,他非常聰明。他因為對對子對得好而當上了大欽差。你們想不想像他一樣來對對子?那老師就出兩個滿足你們的愿望。天對(地),黑對(白),花對(草)??磥砦覀儼嗟男∨笥岩埠苈斆?,對子對得真不錯。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對韻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兒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對子,你們愿不愿意自己先讀一讀?遇到困難怎么辦?
    (拼音老師來幫忙,認真讀,仔細看,在幫寶寶找伙伴。)。
    學生輕聲自由讀。
    (三)精讀課文,學習字詞。
    1、精讀。
    師:剛才老師感覺有一些同學讀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寶寶在搗亂,現(xiàn)在我們再把第一小節(jié)讀一遍,邊讀邊劃出字寶寶,再用喜歡的方式學一學,同桌互相考一考。
    2、匯報:
    師:誰愿意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字寶寶。
    生讀生字。
    師:老師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寶寶。(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演示。(或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
    師:誰能試著讀一讀,這里出現(xiàn)了2個生字,一起讀一下。誰愿意把霧(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字介紹給大家。
    (2)課件出示山水畫(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這幅畫的景美不美?你能用書上的哪句話來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綠水)讀一讀這句話并介紹伴。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過渡:(課件出示圖畫)(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老師這里還有一幅美麗的圖畫,誰能看的出來這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很多蔬菜瓜果都豐收了,想不想親自去采摘品嘗一下。讓我們一起過一個快樂的采摘節(jié)吧!
    (1)生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畫出字寶寶。
    (2)課件出示帶詞的圖片(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讀一讀,去掉圖片再讀詞,再去掉拼音看誰讀的準。
    (3)課件出示(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菜和芽,觀察一下有什么共同點,說說怎么記住它們,再說個詞語。
    (4)課件出示(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葡萄穿紫袍,讀一讀這句話,給穿紫找個伙伴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師:現(xiàn)在我們和所有的字寶寶都成了好朋友,再讀課文一定感覺輕松多了,愿不愿意讀一讀?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書讀。
    中間休息:律動。
    (四)鞏固練習。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剛才的詞語再讀一讀。看屏幕(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這么多詞語誰讀的又準確又響亮,就會有一只漂亮的蝴蝶來為他喝彩,誰愿意讀?(生讀)。
    2.感情回讀。
    詞語讀的這么好,放到文中一定能讀的更好!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對、云、雨、風、花、鳥、蟲”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讀準“風、蟲、云”的字音。
    教學重點:
    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等方法,識記生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大自然有很多我們的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自然景物有關的《對韻歌》。(板書課題)。
    4.認識“對”字。
    課件出示“又”,再出示“寸”。邊演示邊說順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這個字寶寶念“對”,齊讀三遍。出示字卡:對隨機貼字卡。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對韻歌”又叫“對子歌”。自然界中誰和誰是對子呢,請大家打開書到13頁,仔細聽老師讀,找出答案。
    2.學生匯報,師相機板書。
    3.自由練讀。請孩子們自己學著讀一遍吧!學生自由讀課文。
    4.檢查讀文。誰來試著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后,同桌兩人聽讀。
    5.師生合作讀兩遍。(老師當大喇叭,孩子們當小喇叭。)。
    三、圖文對照,隨文識字。
    1.過渡:孩子們,兒歌中還藏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你能找出來了嗎?2.出示字卡“云”,指名學生領讀。
    2.指導學生圈要求認識的生字。(課件出示課文及圈出的生字)。
    你認識哪個生字,領大家讀一讀。說說你是怎樣認識的。選生字進行組詞,說話練習。
    四、游戲鞏固生字。
    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識字。出示字卡,找對子。
    五、課中游戲,編對子歌。
    1.出示《金木水火土》,讀一讀,找出對子。
    2.過渡:孩子們學得真認真,一定有點累了,我們來做個課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們請起立,小手伸出來。跟著黃老師的口令來做拍手操。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眼睛——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耳朵——1、2、3(耳對——眼);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鼻子——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嘴巴——1、2、3(鼻對——口);拍拍我的小手,跺跺你的小腳——1、2、3(手對——足)。
    隨機大屏幕出示:耳對眼,鼻對口,手對足??偨Y:我們也能編對子,我們也是小小作家了,了不起!掌聲送給自己!”請坐下。
    引導學生讀一讀自己編的對子。
    六、朗讀訓練,合作對讀。
    1.(出示課文)指名學生讀。
    2.我們來觀察韻文,無論單字對還是雙字對,他們字數(shù)相等,讀起來朗朗上口,這就是韻文。我們把對應的事物名稱略讀重一點兒,“對”字輕讀。
    3.師范讀。
    4.帶上節(jié)奏讀。
    5.師生接讀。
    6.總結:通過讀,我們發(fā)現(xiàn),對韻歌讀起來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輕,這就是讀書的抑揚頓挫,這樣才能讀出書中的味道。
    7.背誦。
    七、拓展延伸,推薦讀書。
    總結:孩子們學得真快,真是聰明的寶寶,古代有一個叫陳文杰的人,他也非常聰明,他還寫了一本書,叫《聲律啟蒙》,小朋友可以買來讀一讀。孩子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下課!出示課件《聲律啟蒙》封面。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八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認識兩個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現(xiàn)的反義詞(遠-近,有-無,來-去)。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g、教學聲:強調(diào)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資料城。
    1、課件準備“資料城”模塊,學生朗讀。
    2、學生閱讀。
    3、學生匯報。
    七、說話訓練,評價交流。
    1、資源準備:課件中的說話訓練材料。
    2、學生思考交流。
    3、學生表達,教師評價。(鼓勵為主)。
    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九、作業(yè):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diào)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yè)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近()京()聲()。
    運()聽()驚()色()。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jù)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tǒng)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資料城。
    1、課件準備“資料城”模塊,學生閱讀。
    2、學生閱讀、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評價。
    四、寫話訓練,評價交流。
    1、資源準備:課件中的寫話訓練材料。
    2、學生思考交流。
    3、學生匯報,教師評閱。
    4、展示優(yōu)秀作品。
    五、作業(yè)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九
    今天教學閱讀課文第一篇《畫》。這是一首謎語詩。早讀時我領著學生讀了兩遍。一上課,我給學生出了兩個簡單的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河里看不見?!睂W生猜出是“雨水”?!吧线吤?,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蓖ㄟ^猜謎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這時,我用很小的聲音在給大家出個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睂W生一下子就猜出是“畫”。趁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給這首古詩編動作,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來向遠看的動作,近處側耳傾聽的動作,春天過去了花還在盛開的動作。人走近了,人趕鳥,鳥仍不走的動作。通過這些靈動的動作的配合,學生上課想玩兒一樣輕松有趣。
    我鼓勵動作做得好的學生在講臺前帶著全班學生讀課文、背課文,做動作。完成了讀書課文任務后,又讓學生用手指著字讀了兩遍。抽出文中要認識的11個生字,學生通過學前班的學習,加上古詩朗讀時的學習,這些字基本都認識。我又加了“畫”這個生字讓學生學,想想如何記住這些字,學生用了加一加,比一比等方法進行記憶。效果較好。
    接著我又復習了前邊所學的反義詞,讓學生找找本課中的反義詞,學生迅速找出了“遠——近”“有——無”“來——去”三組反義詞。教學中,通過復習鋪墊,學生基本能很快通過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得到新知。
    在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讓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都有哪些收獲時,學生說認識了12個生字,會讀會背課文,能從文中找出三組反義詞等。我也接著對反義詞進行了拓展練習“黑——白“”晚——早“”前——后“等。通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在輕松愉悅中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
    本課有幾個亮點:
    1、重視識字方法的總結。教人學會不如教人會學,在低年級必須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學能力。
    2、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在復習音節(jié)時,能利用周邊的有效資源。如,說到“大米”,讓學生明白香噴噴的米飯是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榜R路”上車輛來來往往要注意安全?!疤げ健?,每天早操時,都要踏步入場?!澳嗤痢狈N子種在泥里。
    3、課堂靈活運用鼓勵性評價。如復習“努力”,我一名學困生來讀,并告訴他,努力了就會讀了。他高興點點頭,整堂課非常專注。在學生發(fā)現(xiàn)了課文的特點,我欣喜地獎勵他“發(fā)現(xiàn)星”。在學生讀課文時,分別獎勵預習星、朗讀星。在教學生字時,表揚寫好的同學,并獎勵“書寫星”。遺憾的是在本課的教學中,由于讓學生自由拼讀浪費太多時間,后面的整體朗讀做得不夠。這一點,讓我明白一篇看似簡短的文章要教出韻味來,真的需要把讀步步落實到位。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多么重要。應當加強指讀的訓練,聽讀能力的提高。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yè)、本、平、書”4個字。認識新偏旁:雙人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句。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4、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2﹑利用多種方法認識生字。
    課前準備:
    積木多媒體課件。
    計劃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揭題導入。
    1、激情引趣。(出示積木)你們瞧,這是什么?你們搭過積木嗎?你們都搭過什么?
    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積木的能手。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平平和大家認識,他可是搭積木的高手!
    2、出示課題:平平搭積木。
    誰能看著拼音把課題讀得準確?生字“平、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熟悉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
    2、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
    3、三讀課文,邊讀邊想:平平搭了幾間房子?都給誰住?
    三、讀準字音,再讀句段。
    1、讀準字音。
    讀準前后鼻音:間、很、平。
    (1)學生自由拼讀,對比分析字音。
    (2)學生讀詩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3)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讀準輕聲音節(jié):呢啊。
    (1)指名讀。
    (2)學生讀詩句:“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BR>    (3)說一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組合作學習:小朋友已經(jīng)學習了六個生字,請小組長指導小組學習剩下的五個生字。
    2、精讀句段。
    小朋友學得真棒!下面考考你,是不是都掌握了。
    (1)平平,平平,這些房子給誰住?
    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這話是誰對誰說的?
    想一想,平時奶奶是怎么跟你說話的?
    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2)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
    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指名讀。想一想,這兩句話是誰說的?
    學生朗讀評議。
    分角色賽讀。
    (3)平平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選四名學生代表本組進行朗讀比賽。
    3、朗讀全文。
    四、自主識字。
    1、小組學習,你是怎么記住這些新朋友的?
    2、全班交流。
    五、寫字指導。
    1、學生觀察兩個字“業(yè)、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豎筆的位置及長、短的變化。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分層次復習鞏固。
    1、談話導入:我們結識了許多新伙伴,還記得嗎?
    認讀:這些都搭平時住沒有很多四間房子。
    2、看圖畫,用“啊、呢”說話。
    如:啊!這房子真美!工人叔叔真能干啊!
    這房子是給誰住的呢?這房子用來干什么呢?
    二、分角色朗讀。
    2、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
    (1)啟發(fā)學生回憶平時在家里是怎么跟奶奶說話的,奶奶又是怎么說的?
    (2)要求:奶奶的話要讀得親切,讀出疑問的語氣;平平的話要讀得天真、自然,透露出平平自豪的心情。
    (3)先指導一個小組,再讓大家分頭在小組內(nèi)朗讀。
    3、談話。
    (1)你知道平平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嗎?。
    (2)平平為什么還要搭很多房子給大家住?
    (3)你喜歡平平嗎?為什么?
    三、說話練習,擴展延伸。
    1、結合畫面,朗讀。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綠很綠的樹。
    2、看畫面填空。
    很紅很紅的()(西紅柿、蘋果、楊梅等)。
    很大很大的()。
    很()很()的路。
    很()很()的()。
    3、看畫面說句子,用上下面的詞語。
    很美很美的花很長很長的火車。
    很綠很綠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
    4、練習說話。
    以“我長大了干什么”為題進行說話比賽。
    四、寫字指導。
    1、出示“平、書”兩個生字,讀一讀。
    2、學生觀察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別注意豎筆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做事要有實際行動,不要光說不做。
    教學重點:
    認、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因為他的橋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橋架在河上”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河上沒有橋……。
    這是一條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沒有橋,怎樣才能過河呢?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吧!
    (生自由發(fā)言)。
    2、師小結導入。
    是啊!如果在河上架一座橋,那就方便多了。我們的朋友小猴和小熊也是這樣想的。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自己讀讀課文,畫出生字。
    2、學習生字。
    (1)師帶讀生字,齊讀,比賽讀。
    (2)師重點提示“森、便、劃”的讀音。
    (3)說說音節(jié)的特點。
    (4)游戲鞏固。
    課件出示架橋游戲:將木板上的詞語讀出來,讀對一個就在橋上架一塊木板,全部讀對就架好了一座橋。
    (5)將生字寶寶帶入課文,比一比誰能將課文讀得更流利。
    三、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2、小組內(nèi)說說字的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3、將你認為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輕輕地提醒你的同桌。
    4、師重點指導“橋、要、沒”,師范寫,生描紅。
    5、展示優(yōu)秀作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做事要有實際行動,不要光說不做。
    教學重點:
    認、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因為他的橋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橋架在河上”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課件出示詞語,認讀。
    二、熟讀課文,情境學文。
    1、播放課文錄音。
    思考:誰和誰想要架橋?
    2、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3、讀句子,誰來說說,他們?yōu)槭裁匆軜蚰?
    4、理解:方便。
    5、學習第2自然段。
    (2)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課件。
    (3)繼續(xù)出示課件。
    讀一讀,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準備些什么東西來造橋?
    (4)表演讀上面兩句話:男生讀寫小猴的話,女生讀寫小熊的話,邊讀邊演。
    6、學習第3、4、自然段。
    (1)課件出示:河上架好了橋,是誰架的呢?
    (2)課件出示:大家都在夸獎小熊,只有小猴很不好意思地站在河邊。
    此時此刻,小猴心里怎么樣呢?為什么?
    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你想向誰學習?為什么?
    三、再讀全文,總結拓展。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了課文,我想對小熊說什么?想對小猴說什么?
    3、師小結。
    我們做事情,不能光說不做,要有實際行動。
    1、在生字的教學上,還要多花一點點時間,課文分析的時間可以短一些。
    2、學習生字時要重點指導“便”這個字。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認識6個詞語,認識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讀課文。
    3、能夠發(fā)現(xiàn)課文中事物相對應的方面,并且激發(fā)起學生尋找發(fā)現(xiàn)相對事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讀課文。
    2、能夠發(fā)現(xiàn)課文中事物相對應的方面,并且激發(fā)起學生尋找發(fā)現(xiàn)相對事物的興趣。
    三、教學難點:能夠發(fā)現(xiàn)課文中事物相對應的方面,并且激發(fā)起學生尋找發(fā)現(xiàn)相對事物的興趣。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詞語卡片。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畫面激趣導入。
    1.我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請同學們認真看,用心去感受你所看到的圖畫(幻燈片展示組圖)。
    2.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生匯報,師提醒說完整、說優(yōu)美)。
    3.有位小作者,他看到這些水果和我們一樣激動,寫下了一首別出心裁的詩歌。
    4.先跟老師把詩的名字寫到黑板上,就在我們課本p56頁。我們一起打開課本,讀出詩歌的名字,將它寫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對韻歌》)。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同學們,這首詩整齊優(yōu)美,自己先讀一讀,感受感受。(要求:左手壓書,右手指字,手指字,眼看字)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請你用鉛筆將它圈起來。
    2、讀的這么認真,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呢?(及時評價)。
    3、誰還愿意給大家展現(xiàn)一下自己?
    4、一起來讀課文。
    5、課文中的這些字你們都認識了嗎?那老師來考考你們。這些詞語就隱藏在大蘿卜后面,讀出詞語蘿卜就會被你拔起。
    個別讀——開火車讀詞語-------齊讀詞語。
    6、老師把這些詞語分開,單獨出現(xiàn)一個個字的時候,你們還能認識它嗎?花姑娘的花瓣凋落了,好心的小朋友能幫它找到花瓣嗎?讀出這些詞,花瓣就會回到花姑娘的身邊了。
    7、在大家的幫助下,蘿卜被我們拔完了,花姑娘的花瓣也找回來了??蓯鄣纳衷~又回到了我們課文中。一起翻書,讀讀課文。看我們還能不能認識它們。
    三、分析課文。
    聽你們讀,老師也想讀一讀了。老師讀的時候,請你用手指字,邊聽邊思考,這里寫了哪些水果。
    1、(幻燈片出示第一小節(jié))誰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要求:讀得同學聲音要宏亮,聽的同學用手指著他讀的字,想想小作者寫到了哪些水果)。
    2、生匯報:(葡萄、蘋果、李子、西瓜)葡萄生長在哪里呢?(架子上),蘋果呢?(園子里),看來啊,架和園分別是葡萄和蘋果生長的地方,所以作者說(葡萄架,蘋果園)。
    3、看到小作者寫的這兩句,老師也寫了兩句。你們來當小裁判,說一說我和小作者誰寫得更好,并且要說出為什么(幻燈片展示)。
    (1)同學們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也請大家仿照課文這兩句話的格式,除了它們生長的地方之外,我們再從其他方面來自己寫一句,看看你們和小作者誰更聰明。
    (2)我們把自己寫的讀給大家聽一聽好不好?
    (3)(學生齊讀“李苦對瓜甜”)從這一句中,你認識了哪些水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李子苦,西瓜甜)。
    4、那我們再來齊讀第一小節(jié)。(學生齊讀第一節(jié))。
    5、課文中相對應的句子還有好幾處,我們來讀讀第二小節(jié)找出相對應的句子。
    6、同學們,我們剛才在課堂上學了這么久,累不累???好,那就請大家把書扣在桌子上,和老師一起聽聽音樂,欣賞美麗的景色。(幻燈片展示音樂及圖片)。
    7、你覺得這種情景美嗎?那就美美地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讀出美的感受吧。
    (自讀——個別讀——集體讀)。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畫面找出相對應的詞語。
    2、杜相對應的詞語。
    3、找朋友游戲。(拓展認讀相關生字詞)。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特別的《對韻歌》,發(fā)現(xiàn)了很多事物都有相對應的方面,以后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更多的特點。
    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對韻歌???2、尋找生活中事物相對應的方面。
    七、板書設計(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對韻歌。
    葡萄(貼圖)???蘋果(貼圖)。
    紫紅。
    小大。
    酸甜。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借助拼音讀準“黃、浦、江、架、什、夜、前、進”8個生字并能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以認讀。正確描摩“浦、江、進”3個生字。
    2.掌握部首“氵”三點水,“辶”走之底及筆畫橫折折撇。
    3.能看圖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做一問一答的對話游戲。
    4.通過感情朗讀課文,讓學生理解上海在前進,對家鄉(xiāng)有種自豪的感覺。
    教學重點:
    1.能在閱讀過程中借助拼音讀準“黃、浦、江、架、什、夜、前、進”8個生字并能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以認讀。正確描摩“浦、江、進”3個生字。
    2.掌握部首“氵”三點水,“辶”走之底及筆畫橫折折撇。
    教學難點:
    能看圖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做一問一答的對話游戲。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放大豎琴音樂,你覺得這段音樂怎么樣?。
    2.交流,出示:豎琴。誰來拼一拼?
    3.揭示課題:30、大豎琴(指名讀,齊讀)。
    4.豎琴我們可以用“架”來數(shù),出示:一架大豎琴。
    學習生字:架。
    二、整體感知,學習兒歌,讀拼音識字。
    (一)學習課文1-4句話。
    1.今天,老師要介紹兩架非常特別的大豎琴給你們。
    聽課文錄音,思考:文中的兩架大豎琴指的分別是什么?
    2.交流,出示南浦和楊浦大橋圖片。
    3.那這兩架大豎琴在什么地方呢?(黃浦江)。
    學習生字:黃、浦、江。
    4.師引讀1-4句,學習生字:什。
    5.奇怪了,大橋不是琴,為什么要叫它大豎琴呢?出示圖片,交流。
    6.誰愿意再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指導朗讀1-4句。
    (二)學習5---7句話。
    1.橋不僅長的像大豎琴,它也和大豎琴一樣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自讀課文,思考:彈的什么曲?
    2.交流,出示5-7句。
    學習生字:夜、前、進。
    3.讓我們來聽聽大橋彈奏的樂曲。播放圖片,交流感受。
    身處美麗上海的你們,對上海有著什么樣的感情呢?能不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感情呢?自己先試著讀一讀。(指名讀)。
    4.我聽出了你們都是非常熱愛上海、為上海感到自豪的,就讓我們一起把這種自豪的感情讀出來。(齊讀最后一句)。
    三、復習鞏固及拓展練習。
    1.看,大豎琴又開始彈奏美妙的音樂了。(認讀詞語)。
    2.游戲“你問我答,難不倒”。
    出示例句。
    (1)黃浦江上兩架琴。
    什么琴?
    大豎琴。
    (2)黃浦江邊有座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會認讀生字“黃、浦、江、什、架、夜、前、進”。積累7個詞語“豎琴、黃浦江、什么、日夜、家鄉(xiāng)、上海、前進”。
    2、會正確地朗讀句子和課文。
    3、背誦課文。
    4、根據(jù)課后的說話要求,做一問一答的對話游戲。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積累詞語,能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課后的說話要求,做一問一答的對話游戲。
    教具準備:錄音、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師:老師知道你們在家里學了好多的本領。說說你會什么琴?
    2、教師介紹豎琴(出示投影)。
    3、借助拼音,讀好課題:
    4、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5、學習生字:豎(字音——字形)。
    二、整體感知,學習兒歌,讀拼音識字:
    1、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師:課文中的豎琴是不是剛才看見的豎琴?
    學生交流。
    2、學習生字:“浦、黃、江”
    3、引讀課文1——4句。
    比較大豎琴與兩座大橋,再先現(xiàn)生字。
    出示句子:兩架大豎琴,日夜彈不停。
    4、再次引讀1——4句。
    5、學習生字“夜”和詞語“什么”。
    6、學生自由讀課文。
    思考:黃浦江上的兩架大豎琴為我們帶來了什么樂曲?(出示句子:我的家鄉(xiāng)——上海在前進)。
    7、學習生字“海、前、進”。
    8、看圖體會“上海在前進”。
    9、指導讀句子:我的家鄉(xiāng)——上海在前進。
    10、引讀5——7句。
    11、朗讀全文。
    三、復習鞏固,練習穿插:
    1、叫號游戲:聽音拍手游戲鞏固。
    2、完成課后練習:讀好句子。
    3、游戲:你問我答。
    4、朗讀全文。
    四、拓展練習:
    1、你還知道黃浦江上還有哪些橋?
    2、暢想上海。
    五、寫字練習。
    1、復習已學過的筆畫。
    2、學習筆畫。
    3、學習描寫。
    4、及時糾正。
    5、師生共同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在課堂上注重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字詞教學中,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有好表現(xiàn)的天性,用小老師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小老師”的活動,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每次“小老師”一上臺,其他小朋友的情緒會異常高漲,注意力也分外集中?!靶±蠋煛苯痰谜J真負責:“跟我讀”,“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我要提醒大家……”?!靶±蠋煛币徽幸皇竭€真像模像樣,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效率。當然“小老師”并不局限于幾個人,人人都有機會當。通過當“小老師”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變“被動”為“主動”。在字詞鞏固階段安排了學生最喜歡的競賽游戲:讀詞語比賽、猜字游戲,充分調(diào)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在形象,直觀為主這一階段,媒體的運用不容忽視。因為大豎琴不是一種常見的樂器,大部分的學生是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們又如何將豎琴與大橋聯(lián)系起來,又怎能體會到上海在前進?對于這個教學難點,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認識大豎琴,并親耳聆聽大豎琴演奏的樂曲,然后通過圖片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大豎琴和南浦、楊浦大橋的相似之處,最后通過句子的朗讀進一步來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這樣既突破了難點,又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字詞。注重課外的拓展,通過大量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上海的面貌在不斷的改變,不斷地進步,上海也在越變越美。
    4、不但重視課堂里的教學,還能激發(fā)學生在課外利用手中的筆寫出、畫出上海的未來,進行交流。對于這個課外作業(yè),學生們都很感興趣,完成的質(zhì)量也比較高。既拓展了思維,又提高了能力。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
    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
    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yè):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diào)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yè)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近()京()聲()。
    運()聽()驚()色()。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jù)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tǒng)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yè)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有色,近聽/水/無聲。
    我講的是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懂嫛愤@首詩是一個謎語,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利用謎語進行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并且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猜猜謎語。當我說完課文,孩子一下子都說出了“畫”,似乎很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帶著這種愉悅的心情,我們進入了課文。其一,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了解課文,知道題目與詩句的關系。其二,識字是課文學習的重點,其中“遠”、“近”、“還”都是走之兒的,所以我進行了歸類教學,“遠”、“近”還是一組反義詞,在識字時進行了教學,并讓孩子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反義詞。識字方法不斷地滲透,并進行歸類,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能力。反義詞教學也是這一課的重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找朋友。學生學得開心,課堂氣氛。
    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材和教案都爛熟于胸,自認為胸有成竹,但是,不論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都出現(xiàn)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jīng)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jié)課上,我認為: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于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后,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后,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因為擔心讓學生自己組詞浪費時間,而不能完成后面安排的寫字教學,故而直接讓學生讀卡片上的詞語,沒能聽聽孩子們的的發(fā)言,就不能很好的發(fā)現(xiàn)問題。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diào)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蔽以谧约旱膫湔n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2.在對對子過程中,產(chǎn)生識字興趣。
    教學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暑假的時候,我看了一部關于兒童的電視劇《少年大欽差》,不知道你們看沒看,我特別喜歡陳文杰這個人物,他非常聰明。他因為對對子對得好而當上了大欽差。你們想不想像他一樣來對對子?那老師就出兩個滿足你們的愿望。天對(地),黑對(白),花對(草)??磥碓蹅儼嗟男∨笥岩埠苈斆?,對子對得真不錯。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對韻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兒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對子,你們愿不愿意自己先讀一讀?遇到困難怎么辦?
    (拼音老師來幫忙,認真讀,仔細看,在幫寶寶找伙伴。)。
    學生輕聲自由讀。
    (三)精讀課文,學習字詞。
    1、精讀。
    師:剛才老師感覺有一些同學讀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寶寶在搗亂,現(xiàn)在我們再把第一小節(jié)讀一遍,邊讀邊劃出字寶寶,再用喜歡的方式學一學,同桌互相考一考。
    2、匯報:
    師:誰愿意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字寶寶。
    生讀生字。
    師:老師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寶寶。(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課件演示。(或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
    師:誰能試著讀一讀,這里出現(xiàn)了2個生字,一起讀一下。誰愿意把“霧”(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字介紹給大家。
    (2)課件出示山水畫(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這幅畫的景美不美?你能用書上的哪句話來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綠水)讀一讀這句話并介紹“伴”。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過渡:(課件出示圖畫)(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老師這里還有一幅美麗的圖畫,誰能看的出來這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很多蔬菜瓜果都豐收了,想不想親自去采摘品嘗一下。讓我們一起過一個快樂的采摘節(jié)吧!
    (1)生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畫出字寶寶。
    (2)課件出示帶詞的圖片(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讀一讀,去掉圖片再讀詞,再去掉拼音看誰讀的準。
    (3)課件出示(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菜”和“芽”,觀察一下有什么共同點,說說怎么記住它們,再說個詞語。
    (4)課件出示(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葡萄穿紫袍”,讀一讀這句話,給“穿”“紫”找個伙伴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師:現(xiàn)在我們和所有的字寶寶都成了好朋友,再讀課文一定感覺輕松多了,愿不愿意讀一讀?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書讀。
    中間休息:律動。
    (四)鞏固練習。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剛才的詞語再讀一讀??雌聊?文件夾里的“對韻歌”課件),這么多詞語誰讀的又準確又響亮,就會有一只漂亮的蝴蝶來為他喝彩,誰愿意讀?(生讀)。
    2.感情回讀。
    詞語讀的這么好,放到文中一定能讀的更好!
    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由等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讀課文。
    3、掌握形象地編順口溜等方法識記漢字的方法。
    :
    生字詞卡,實物投影儀。
    直觀法、談話法、講授法。
    第一課時
    1、教師板書己和已,指名讀,并組詞。
    2、出示詞語自己和已經(jīng),大家讀。
    3、教師板書課題:小粗心秋風己和已
    4、指導讀課題。
    ,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1)從課文中找出生字。(2)標出自然段。
    2、認讀本課的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新詞。
    3、指名讀從詞中抽出本課的生字。
    4、分段指名讀課文。
    5、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三、理解課文,掌握區(qū)分己和已的方法。
    1、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思考:小粗心是怎樣區(qū)分己和已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2、指名反饋讀課文,檢查自讀課文的情況。
    3、文中指誰和誰很難分辯?
    4、引導學生觀察己和已難分辯的原因。
    5、指導讀相關的句子:
    己:己字彎彎像條蛇,蛇口大開,自己的`己。
    已:已字彎彎像條蛇,蛇口半開,已經(jīng)的已。
    四、總結深化,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練習鞏固。
    二、識記生字
    1、抽讀生字,正音。
    2、開火車用生字進行擴詞或說話。
    3、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2、逐字認讀指名擴詞
    3、教師指導學生書寫。
    4、學生仿寫。
    5、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評價。
    板書設計:
    1、小粗心區(qū)分己和已
    己:蛇口大開自己
    (像條蛇)
    已:蛇口半開已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