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系統(tǒng)地組織教學內(nèi)容,確保教學的連貫性和有效性。那么我們該如何編寫一份好的教案呢?首先,教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和達到的預期結果。其次,教案應該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和技能。另外,教案中的教學方法應多樣化,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最后,教案還應有具體的教學評價方法,用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教案是教師教學的法寶,把握好編寫教案的方法和要領對于提高教學水平至關重要。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一
教學目標:
1、讓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3、借助11題對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600÷207×920÷584÷6。
2、計算。
(說說運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觀察101頁2題畫面收集數(shù)學信息。
2、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合作學習。
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說出理由(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選擇其中一種進行匯報)。
四、匯報交流。
對于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鼓勵。
五、教師提升。
解決問題的方法提示:。
1、整理題目中的信息、并找出問題。
2、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思考)。
3、小組內(nèi)交流。
4、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
六、及時反饋。
解決練習二十三9、11、12題(結合11題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七、學生談收獲。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二
教學目標:
1、讓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3、借助11題對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600÷207×920÷584÷6。
2、計算。
(說說運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觀察101頁2題畫面收集數(shù)學信息。
2、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合作學習。
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說出理由(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選擇其中一種進行匯報)。
四、匯報交流。
對于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鼓勵。
五、教師提升。
解決問題的方法提示:。
1、整理題目中的信息、并找出問題。
2、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思考)。
3、小組內(nèi)交流。
4、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
六、及時反饋。
解決練習二十三9、11、12題(結合11題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七、學生談收獲。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圖意列出正確的算式來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提出目標。
1.趣味口算(1)進行口算練習。
8+49+67+76+85+10+86+65+815-513-1014-4。
(2)聽算練習。
2.提出學習目標。
(1)自學課本p107的內(nèi)容,能根據(jù)圖意并列式(2)計算時,能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3)能運用8、7、6加幾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自主學習,同桌展示。
(1)獨立學習課本p107的例4與做一做,并根據(jù)圖意列式.(要求先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nèi)容,再同桌合作交流、探討,教師參與其中,及時幫助。)(2)同桌展示。
2.全班展示,激發(fā)沖突(1)例題展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可用以下方法解決。
a、用數(shù)數(shù)算出兔子的總只數(shù)b、按顏色分類計數(shù)后,算出總數(shù)。10+5=15(只)。
c、按左右群分類計數(shù)后算出總數(shù)。8+7=15(只)。
(2)“做一做”展示。
a、樹上有7只小小鳥,又飛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鳥?7+3=10(只)。
b、草地上原有9個松果,被小松鼠抱走了3個,還剩多少個?9-3=6(個)。
(3)老師和同學隨機質(zhì)疑:a、為什么用加法計算?b、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3.小結:(1)讓學生評議哪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好。
(2)教師結合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兔”問題的情況,肯定學生探索的解決方法,同時特別強調(diào):把小兔按群分成兩部分,用8+7計算出結果,按白色、灰色分成兩部分可以用10+5解決問題。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尋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深化練習,拓展延伸。
1.練習二十的第1題。
(1)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意思,并填空列式。
草地上有()只母雞,有()只公雞。一共有()只雞。口+口=口。
(2)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解決方法。
讓學生尋找另一種解決方法??梢宰约核伎迹部梢詢扇擞懻摻鉀Q辦法。
(3)交流。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決辦法。比如:雞欄有3只白雞、9只花雞。用9加3算出雞的總只數(shù)。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板書9+3=12(只)。
(4)強化認識。讓學生看著8+4=12(只)、9+3=12(只)兩個算式,分別口述出解決“一共有多少只雞”這一問題的思考過程。強化學生對這兩種解決方法的認識。
2.魚缸里有16條魚,小貓撈走了6條。魚缸里還有多少條?口o口=口。
3.思考題:小紅左邊有6個同學,右邊有5個同學,這一排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四、總結反思,激發(fā)求知欲。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新本領,能很好地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出示課題:解決問題)數(shù)學知識可真重要啊,我們一定要學好它,用它來解決更多的問題。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四
教學目標:
1.流利讀文,理解課文。
2.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教學難點: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教學資源:非網(wǎng)絡資源。
教學策略:啟發(fā)式,讀中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朗讀指導(3分鐘)。
認讀詞語:
1)(出示第一組詞語)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a指名讀,糾正字音,這組詞語給我們什么感覺?(痛苦、難受、悲傷等)。
b做做“縮著身子”的動作,理解“輕輕嘆息”,無奈、哀傷;體會“苦苦等待”,你有過“苦苦等待”的時候嗎?帶上感受齊讀。
2)(出示第二組詞語)快活地成長健康的身體操場上奔跑草地上游戲。
a自由讀,感覺心情如何?
b快樂地齊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快樂。
4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二)感悟課文內(nèi)容(17)。
1學習第1小節(jié):
(1)(出示第1小節(jié))自己讀、指名讀、評價:哪里讀得好?
(2)比較句子:
a我要給小樹畫個太陽,讓小樹也能成長。
b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3)感悟句子,想象朗讀,讀出興奮的語氣。
2、學習第2小節(jié):
(1)(出示第2小節(jié))自己讀。師:你有沒有苦苦等待的時候,那時你會想些什么?多可憐呀!小鳥也是這樣的,你想幫助它們嗎?趕快拿起馬良的神筆來實現(xiàn)你的愿望吧!男女生賽讀。(讀出喜悅的語氣)。
(2)師:我不僅關心小樹、小鳥,還關心著身邊的伙伴。
3、學習第3小節(jié):
(1)(出示第3小節(jié))自由讀:你讀到什么地方最想去幫助西西?
生1:我讀到“不幸”時,最想幫助西西。
師:西西怎樣的“不幸”?(雙腿殘疾等)。
生2:他沒有了雙腿,只能坐在屋里,也就是說他不能……(生自由發(fā)言:不能奔跑、不能游戲……)。
(2)啟發(fā)學生想象:這時候,他最需要什么?
師:他需要一雙好腿,他有嗎?他只能(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BR>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起奔跑、游戲,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保ㄗx出沉重的語氣)。
(3)此時此刻,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為他做點什么?齊讀第3小節(jié)。
是??!關愛別人,帶給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4、學習第四小節(jié):發(fā)揮想象,依照課文寫一節(jié)詩。
(三)快樂閱讀(10)。
資料城里也有很多關愛別人的小伙伴我們一起去認識、向他們學習一下。
(四)確定主題、練習寫作(10分鐘)。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發(fā)現(xiàn)每個同學都擁有一顆善良關愛的心。
1..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畫()……。
2.畫一畫,寫一寫:在這個世界上幸??偸呛筒恍夜餐嬖诘?,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身邊的人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畫什么?幫助誰呀?把你的愿望畫下來或?qū)懴聛怼?BR>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有兩個層次,由淺入深,有收到放,水到渠成。]。
板書設計:
畫太陽讓小樹成長。
假如畫谷粒讓小鳥吃飽。
(有神筆)畫好腿讓西西奔跑。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假如》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五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4、培養(yǎng)對書法的熱愛及簡單的審美。
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1、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2、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
練習紙課件。
一課時。
導入。
示《坐姿要求》。
1、學生自由讀;齊讀。
2、按《坐姿要求》要求坐端正。
二、新課指導。
出示田字格中的示字旁和衣字旁。
今天,我們一起來一起認識兩個新的朋友——示字旁和衣字旁。
1、“寫寫偏旁”。
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
1)示字旁: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首筆為側點。第二筆為橫撇,與點拉開距離。第三筆寫垂露豎,與側點對齊。末點靠近豎畫起筆處,并注意與首點的變化。
2)衣字旁:與示字旁同理,撇點和末點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應。學習書寫示字旁和衣字旁,可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直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相似之處和細微區(qū)別,力尋求教學突破口。
2、講“穿插”
左右結構的合體字,左右兩部分之間的距離要恰當,太緊太松都不行。為了更好地使左右兩部分融為一體,“穿插”是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邊空間有余,而另一邊又有長筆畫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讓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
如“祝”右邊撇的可適當插入示字旁末點的下面。
三例字指導。
1、學習示字旁及含有示字旁的字。
1)學寫“示字旁”:首筆寫右點,俯點啟下;第二筆寫橫撇,橫宜短,左低右高,夾角莫大;第三筆垂露豎寫在點的正下方;最后在撇和豎的交叉點處寫右點。橫撇可張揚一些,以顯神采。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示字旁,教師巡視,相機知道。
2)學寫“?!薄案!眱蓚€字。
同學們,我們知道許多示字旁的字,你還記得嗎?指名回答。
示字旁的字具有祝福、祈禱的意思。出示“?!薄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如何寫好“?!焙汀案!边@兩個字。請你觀察觀察我們?nèi)绾尾拍軐懞眠@兩個字。指名回答。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一邊強調(diào)重點筆畫,學生書空。
祝福。
“?!?,左右結構,左小右略大。右邊撇的可適當插入示字旁末點的下面。
“?!?,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庇也恳獙懙脤捯恍?。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4)展示評議。
指名回答:這幅作品的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鼓勵學生多發(fā)現(xiàn)同學作品的優(yōu)點。
5)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意見及時修改。
2、學習衣字旁及含有衣字旁的字。
1)學寫“衣字旁”:俯點啟下,橫撇的夾角莫大,折角對點。在撇和豎的交叉點處寫撇點和右點。
衣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示字旁,教師巡視,相機知道。
2)學寫“襯”“衫”兩個字。
“襯”,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寸”字,橫短,豎鉤長,點偏上,靠近短橫,“寸”的橫可穿插衣字旁最后兩筆撇點的上面。
襯
“衫”,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三撇的最后一筆撇的撇尖可穿插到衣字旁末點得下面,三筆撇由短到長,間距相等。
衫
3)同桌互評,看看誰得的紅星多。
四、課堂小結。
談談你的收獲。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六
1、認識筆畫臥鉤。通過觀察分析臥鉤形態(tài)以及“心”字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2、學習書寫含有筆畫臥鉤的字。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
臥鉤的書寫方法。
寫法技巧、運筆方法。臥鉤弧度勢態(tài)的把握,“心”字的結構教學。
自學、講、練法。
田字格紙。
一、導入過渡:
1、欣賞圖片。老師最近在練字,要想把字寫好,必須要選好字帖。個人喜歡田老師的字。今天就把它帶來想和大家一起欣賞。怎么樣,好看嗎?好看在哪了?2、想把字寫好,首先筆畫至關重要。因為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筆畫“臥鉤”的寫法。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寫“臥鉤”筆畫。
1、形象比喻,初識筆畫“臥鉤”的形態(tài)。提問:臥鉤像什么?(月亮、小船、香蕉)(你們說的都很形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彎度。)。
2、觀察臥鉤形態(tài)。提問:臥鉤的彎度是怎樣的?(臥鉤彎度大一點)。
3、師講解示范,臥鉤的寫法,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
a、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運用兒歌,掌握寫法。前邊大彎后略平。輕起漸按鉤前頓,出鉤輕快且有力。
b、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臥鉤”有什么特點。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
4、小結:臥鉤:起筆輕,右下斜,呈弧形,收筆頓,左上鉤。
三、學寫例字:
1)、說說哪些字有這個筆畫呢?
2)、運用多媒體講解并示范“心”第1筆為垂點,略向左斜,從橫中線上起筆,寫在半格中間;第2筆臥鉤,鉤尖略低于起筆的齊平線,起筆處不要與垂點靠得太近;第3筆為挑點、第4筆為右點。教學“心”字時,我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寫了一個“心”字,它有三個點,臥鉤是這個字的重點筆畫。每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臥鉤”像一個人躺在吊床上,第一點最低,因為枕頭要低一些,第二點,因為他的手舉得很高,第三點正好落在橫中線上。
3)、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例字,學生擺好三個點的位置。
4)、教師的直觀示范,把例字的書寫過程展示給學生看,明確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學寫忠、思、想,了解變?yōu)樾淖值缀髮懛ǖ牟煌?BR> 五、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六、總結。
每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要想把這個故事講*,必須把筆畫寫的到位,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收獲滿滿。
寫好鋼筆字的意義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學目標:通過講解寫好鋼筆字的意義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寫好鋼筆字的作用和方法。教學重、難點:掌握正確的寫鋼......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七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馬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jiān)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笔拐卟幻靼?,于是問:“怎么不幸?”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xiàn)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
“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1.款待:親切優(yōu)厚地招待。
2.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3.愜意:滿意,稱心,舒服。課文是說年輕人給大叔捶背后,大叔感到十分舒服,對年輕人的表現(xiàn)滿意。
4.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5.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能有。
(五)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學生a: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
學生b: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4.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
5.全班討論。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jīng)]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后,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b: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tài)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xiàn)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獻態(tài)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干完活再吃飯。
學生c: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后,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jīng)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老師:大家分析得不錯,年輕人為什么非要勞動后才吃飯呢?
學生: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6、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后半句是個因果關系的句子,“他百分是個富翁”是結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么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后,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為一個富翁,這是因為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八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
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zhì)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4、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zhí)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九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yōu)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yè)本上。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梢杂萌沼浀姆绞絹碛洠部梢杂昧斜砀竦姆绞絹碛?,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
教學內(nèi)容:用一位數(shù)乘、除多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2題.。
教師可提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把時間控制在3分內(nèi).
做完的錯誤較多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讓他們做一些補充練習.。
二、復習筆算。
1.做第108頁的`第1題.。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題.。
教師控制時間6分.可以指明哪道題需要驗算.。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先審題,再列式計算.。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4題.。
看誰在10分內(nèi)做完.注意提醒學生要認真計算,首先要計算正確,不能只圖速度.做題時,教師巡視,集體訂正.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處理.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一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
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5、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1、第2題。
“先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再計算”可以使學生在計算時逐步養(yǎng)成“先估算,再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第4題。
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
(1)兩個倍數(shù)為什么不一樣?
(2)再過一年(即小孩7歲時),老人的年齡是小孩的幾倍?小孩8歲時呢?
(3)有什么規(guī)律嗎?
3、第5題。
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周存的錢數(shù)越多,存的周數(shù)就越少”的規(guī)律。
4、第7題。
數(shù)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看誰打的字數(shù)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題。
數(shù)學中要結合這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可以:
(1)理解題意,說說從弄臟的購貨發(fā)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6、小結: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7、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板書: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
2、會在簡單的統(tǒng)計表里反映出整理數(shù)據(jù)的結果,能利用統(tǒng)計表里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
3、使學生在統(tǒng)計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笑一笑,唉,我怎么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有幾個牙沒有了?哪兒去了?
生:我換牙了。
生:誰換了1顆牙?2顆牙?3顆牙。
師:有這么多情況,大家能記住每個同學換幾顆牙嗎?(不能)。
二、調(diào)查整理,體驗過程。
1、暢談想法。
生1:可以請每個同學說一說。
生2:可以請他們分別舉手表示。
2、引出課題:像同學們所說的數(shù)一數(shù),并且把換牙的人數(shù)記下來,這個記下來的過程就是統(tǒng)計。(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出課題。)。
3、小組合作,嘗試統(tǒng)計。
組內(nèi)分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調(diào)查自己組的換牙情況。
4、交流統(tǒng)計結果和記錄方法。
如學生想不出,可由老師來介紹一種方法。
5、比較方法,自我優(yōu)化。
剛才幾位同學介紹了自己的記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6、整理各組數(shù)據(jù),把全班情況統(tǒng)計在黑板上。
7、分析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
說說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圖、表反映的數(shù)據(jù),充分發(fā)表見解。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小組活動,統(tǒng)計自家人口。
(1)下面我們用先記錄再整理的方法來統(tǒng)計一下自己家有幾口人。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小組中每個人家有幾口人記錄下來,再把每家人口的數(shù)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記錄方法和統(tǒng)計結果。
(3)說說從統(tǒng)計結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說什么。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三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秋天的雨部編版(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等方法,正確認讀“涼爽、鑰匙”等詞語。
2、通過不斷品讀感受秋雨之美,理清“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積累第二自然段。
3、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體會比喻和擬人在表達上的好處,能發(fā)揮想象,仿照例句寫句子。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內(nèi)容,會運用聯(lián)系實際和結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初步運用語言。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秋季美麗圖片。(課件ppt展示)
2、這些是哪個季節(jié)?(秋天)是啊,秋天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詩人蘇軾也說過,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秋天,來欣賞——《秋天的雨》。
3、板書課題,指導“秋”字。(左窄右寬,左收右放,右邊先寫兩點,撇捺伸展)
4、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學習把握關鍵句的方法。
1、字詞過關。注意多音字“扇”,難讀的詞“鑰匙”、“五彩繽紛”。
2、把握文章每段話的意思。文中每一自然段中都有一句話能告訴我們這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來找一找。在有些課文里,我們就可以借助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把握文章內(nèi)容。
(三)學歷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1、是啊,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輕輕一轉(zhuǎn),就把秋的大門打開了。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一看這美麗的.秋天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2、在作者眼中,秋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這么多美麗的顏色,秋雨都送給了誰呢?默讀課文,拿起筆來,把表示顏色的部分畫上波浪線,送給了誰畫上橫線。
3、看到這么多顏色,你想說什么?(美)顏色又多又美,這就是、、、(五彩繽紛)。(ppt出示)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我們就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4、生活中還有很多場景可以用上“五彩繽紛”,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生答)
5、現(xiàn)在你們會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了嗎?老師來考考你們,默讀這一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五彩斑斕”的含義。
小結:看,掌握了這個方法我們就不怕遇到難懂的詞語了,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四)學習寫法,研讀品悟。
學習比喻的寫法
過渡:秋雨的顏色真多!給大地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這么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讀一讀吧。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找了有新鮮感的句子,誰來給大家分享一下?(ppt出示有新鮮感的句子)
2、對比感悟?qū)懛ā?BR> 4、這兩句話都那么優(yōu)美,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和“扇哪扇哪”、“飄哇飄哇”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就把句子寫生動,寫美了。
5、秋天的雨還會把什么顏色送給誰呢?
6、仿照句式寫一寫。(出示圖片)【例句】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xxxxxx像xxxxx,xxxxx,xxxxxxxxx!
小結:瞧,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句子就生動了!整個畫面也變美了,我仿佛看到了黃黃的銀杏葉在向我招手,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們要學以致用。
學習擬人的寫法
1、誰還想讀第二段喜歡的其他句子?(ppt出示)
2、這句話中也有一個表示動作的詞語用的特別好,誰能找到?——你擠我碰柿子
3、這句話把它們當成人來寫了,多生動啊。
5、這段中還有一句話也是用了擬人的修辭,誰能找到?(出示)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想象畫面體會到了擬人的好處,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我仿佛看到了秋雨中的美麗的菊花仙子正在向我點頭呢!這畫面真美。
6、男女賽讀,檢查積累。
過渡:秋天的雨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秋雨不光有五彩繽紛的顏料,還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呢!讓我們來聞聞秋雨的氣味。
7、讀第3、4自然段。
總結:這篇課文作者從顏色、氣味、聲音三個方面具體描寫了秋天的雨帶來的變化。
(五)拓展延伸
天高云淡
秋風習習
一葉知秋
金桂飄香層林盡染五谷豐登果實累累
春華秋實
3、課下搜集一下,那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春天、夏天和冬天,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四
3.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敢于提問,自主讀書,合作討論,直至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家人,思念親朋的思想感情。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師:讀了課文你就會知道老師為什么把這個思寫成紅色
讀課題:
師:看一看,思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對,心田。從心田里發(fā)出的聲音才是最真、最美的聲音,讓我們用心里的聲音來讀課題。
師:看到這個課題,小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師:這些問題,你打算怎么解決?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師: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們,是誰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板書:王維
師:王維是誰?誰來告訴我們?
板書:長安
師:讀得真好,但老師還想見一見王維,誰來扮演王維作一個自我介紹?
師:佳節(jié)指什么節(jié)日?什么時間?又有哪些風俗呢?
板書:九月九日
板書:興高采烈
師:請你接著老師的話說下去,用上興高采烈。
師: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
師:誰還能用興高采烈說一句話?
師:誰能用你的聲音讓我們感覺到長安人們的興高采烈?
師:王維興高采烈嗎?那他怎么樣?他想到了哪些人?還想到了哪些事?
板書:山東兄弟
師:這就叫思緒萬千。
板書:思緒萬千
師:你有過思念的.感覺嗎?你會用什么方法表達你的思念?
師:可是當時還沒有如此先進的通訊設備,就連寫一封信,也要很長時間才有可能寄到家鄉(xiāng)。作為詩人的王維表達思念的最好方式是寫詩。
1.朗誦:
師:下面我們掌聲有請?zhí)瞥笤娙送蹙S為我們朗誦他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學生讀詩
師:詩寫得棒,讀得也棒!連我都想讀了。誰敢和我比一比?
師:我讀詩的水平可不簡單,要想和我比,你可得多讀幾遍。
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配樂
3.小比賽
4.誰能背誦這首詩?
師:現(xiàn)在誰明白了老師為什么把這個思寫成紅色?
師:誰來幫幫老師,把黑板上的這首詩寫完整。其余的同學請在底下默寫。
(提醒書寫和握筆姿勢)
評價:
師:連粉筆字都寫得這么好看,你的鋼筆字一定更好看!
茱萸這個詞書本不要求會寫,你都能寫出來,真不簡單。
師:你回家還想做什么?
師:課后小朋友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
板書:
興高采烈
長安
九月九日
山東
思緒萬千
(王維)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兄弟)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五
1、同學們,上節(jié)課大家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矛和盾的集合》,我們不但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而且也讀通了課文,了解了大意,提出并解決了一些問題。
下面我們再來與課文中的詞語寶寶打個招呼吧。課件出示詞語。
3、我們從哪里鉆到課文這個湖里去研究呢?
師:其實呀,“鉆進”課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從題目鉆下去,也可以從插圖鉆下去,還可以從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或句子鉆下去。今天,我們就從課文的題目“鉆下去”吧!請讀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4、課題中強調(diào)的是哪個詞?“集合”是什么意思?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1、過渡:矛和盾的這一次交鋒,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把它們的優(yōu)點集中在了一起。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矛和盾互相集合會變成什么了呢?矛和盾的集合,厲害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文中哪部分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2、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這一新鮮事物。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點?請從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話來解答這個問題。
4、你見識過坦克的威力嗎?匯報收集的資料。
5、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說說“合二為一”的意思。
師: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
(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哦。你是從德國兵的害怕和失敗看出來的。你能讀出德國兵的害怕嗎?
師:讀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國兵逃跑的場面,坦克的確是“大顯神威”呀!來,我們一起讀讀。
(從“龐然大物”這個詞語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
(從“首次”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
師:“首次”是什么意思?這個句子中,還有哪一個詞語是“第一次”的意思?
師:讀得不錯!大家都想讀?那自由練習練習吧。
師:大家讀了這段話,都在笑,笑什么?
師:大家看看課文的題目,再想一想。
師:你體會得真好!的確,文章什么時候該詳,什么時候該略,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來確定。大家才上三年級就能體會到這一點,不簡單。
三、學習第1~4自然段。
過渡:坦克一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就顯示出強大的威力。發(fā)明家是怎樣想到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合起來,發(fā)明了大顯神威的坦克呢?請大家默讀1-4自然段,一邊默默地讀,一邊細細地想,一邊輕輕地畫,思考這個問題。
1、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說說這個問題。其余同學注意傾聽,想一想他說得怎么樣?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三個句子,這三個帶有“然”字的詞在這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師:從“忽然”這個詞語,我們知道了發(fā)明家產(chǎn)生想法的情形。板書:產(chǎn)生想法。
師:“固”是本來的意思。“然”呢?
師:大家真能干,從一個“固然”讀出了發(fā)明家修正想法的過程板書:修正想法。
師:說得真好,不但用上了三個帶“然”字的詞語,還抓住了課文中的關鍵句子,把課文1-4自然段的內(nèi)容說得清清楚楚。這些內(nèi)容都是圍繞課文的題目來寫的。
師:那,我們再一起讀讀課文的題目吧!
四、學習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維。
過渡:為什么這次矛和盾相處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變成威力無比的坦克呢?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請齊讀——課件出示:
1、這里的“誰”可以指哪些?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師:除了課文中的坦克,還可以指什么?
師:這個“誰”除了指這些物體外,還可以指什么?
4、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很豐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們善于集合別人的優(yōu)勢,就能成為強者,勝利者。祝大家夢想成真!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吧。
5、至此,我們從題目“鉆進”課文,細細地把課文研讀了一遍。請大家再讀讀課文題目,看看這篇課文題目強調(diào)的是什么呢?(集合)。
6、同學們,其實“集合”,不僅僅是一個詞語,也是一門學問,大家到了高年級,還會在數(shù)學中學到許許多多關于集合的知識(板書“?”);“集合”,不僅僅是一個道理,也是我們生活中永遠也離不開的法寶,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有了“集合”,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你看,我們學習的教室,生活的城市,沒有哪一樣東西不是集合的產(chǎn)物(板書“!”);“集合”,也不光限于相互融洽的事物,有些事物,盡管看似矛盾的,但也可以如矛和盾一樣,可以集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東西(板書“?!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帶著這樣三個標點符號(?!。),到生活中去尋找集合的學問、集合的法寶,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生事物來。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從課文的題目鉆進課文中去研究,又回到課文題目中來,讀得深透,讀出了滋味,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因為我和聰明的你們“集合”在這里,學了一篇關于“集合”的課文,懂得了“集合”的道理,讓“集合”成為智慧的種子,伴隨我們?nèi)ラ_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吧!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產(chǎn)生想法?
修正想法!
延伸想法。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六
筆算乘法(教材第49頁例2及第50頁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認真細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78×11=33×21=24×12=14×12=(組織學生獨立計算,并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師:上面這幾道計算題都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探討較復雜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揭示課題:筆算乘法(進位)。
新課講授。
1、導入:仔細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呢?
2、例2: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師:你從題目中獲得了什么信息?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引導學生列式:48×37=。
3、各組討論:怎樣計算48×37。
師: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4、組織交流。
師: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1)48≈5037≈40。
50×40=20xx。
大約20xx盒。
(2)40×37=1450。
8×37=296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給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師:先用個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結果的末位同個位對齊,計算中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結果的末位同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xiàn)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6、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計算方法:
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先用一個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去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2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jù)班上出現(xiàn)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課堂小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diào):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哪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課后作業(yè)。
完成數(shù)學書第51頁練習十一第6—7—8—9題。
板書設計:
筆算乘法(進位)。
例2: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一
教學目標:
1、讓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3、借助11題對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600÷207×920÷584÷6。
2、計算。
(說說運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觀察101頁2題畫面收集數(shù)學信息。
2、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合作學習。
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說出理由(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選擇其中一種進行匯報)。
四、匯報交流。
對于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鼓勵。
五、教師提升。
解決問題的方法提示:。
1、整理題目中的信息、并找出問題。
2、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思考)。
3、小組內(nèi)交流。
4、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
六、及時反饋。
解決練習二十三9、11、12題(結合11題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七、學生談收獲。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二
教學目標:
1、讓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3、借助11題對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600÷207×920÷584÷6。
2、計算。
(說說運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觀察101頁2題畫面收集數(shù)學信息。
2、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合作學習。
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說出理由(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選擇其中一種進行匯報)。
四、匯報交流。
對于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鼓勵。
五、教師提升。
解決問題的方法提示:。
1、整理題目中的信息、并找出問題。
2、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思考)。
3、小組內(nèi)交流。
4、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
六、及時反饋。
解決練習二十三9、11、12題(結合11題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七、學生談收獲。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圖意列出正確的算式來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提出目標。
1.趣味口算(1)進行口算練習。
8+49+67+76+85+10+86+65+815-513-1014-4。
(2)聽算練習。
2.提出學習目標。
(1)自學課本p107的內(nèi)容,能根據(jù)圖意并列式(2)計算時,能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3)能運用8、7、6加幾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自主學習,同桌展示。
(1)獨立學習課本p107的例4與做一做,并根據(jù)圖意列式.(要求先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nèi)容,再同桌合作交流、探討,教師參與其中,及時幫助。)(2)同桌展示。
2.全班展示,激發(fā)沖突(1)例題展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可用以下方法解決。
a、用數(shù)數(shù)算出兔子的總只數(shù)b、按顏色分類計數(shù)后,算出總數(shù)。10+5=15(只)。
c、按左右群分類計數(shù)后算出總數(shù)。8+7=15(只)。
(2)“做一做”展示。
a、樹上有7只小小鳥,又飛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鳥?7+3=10(只)。
b、草地上原有9個松果,被小松鼠抱走了3個,還剩多少個?9-3=6(個)。
(3)老師和同學隨機質(zhì)疑:a、為什么用加法計算?b、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3.小結:(1)讓學生評議哪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好。
(2)教師結合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兔”問題的情況,肯定學生探索的解決方法,同時特別強調(diào):把小兔按群分成兩部分,用8+7計算出結果,按白色、灰色分成兩部分可以用10+5解決問題。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尋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深化練習,拓展延伸。
1.練習二十的第1題。
(1)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意思,并填空列式。
草地上有()只母雞,有()只公雞。一共有()只雞。口+口=口。
(2)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解決方法。
讓學生尋找另一種解決方法??梢宰约核伎迹部梢詢扇擞懻摻鉀Q辦法。
(3)交流。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決辦法。比如:雞欄有3只白雞、9只花雞。用9加3算出雞的總只數(shù)。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板書9+3=12(只)。
(4)強化認識。讓學生看著8+4=12(只)、9+3=12(只)兩個算式,分別口述出解決“一共有多少只雞”這一問題的思考過程。強化學生對這兩種解決方法的認識。
2.魚缸里有16條魚,小貓撈走了6條。魚缸里還有多少條?口o口=口。
3.思考題:小紅左邊有6個同學,右邊有5個同學,這一排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四、總結反思,激發(fā)求知欲。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新本領,能很好地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出示課題:解決問題)數(shù)學知識可真重要啊,我們一定要學好它,用它來解決更多的問題。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四
教學目標:
1.流利讀文,理解課文。
2.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教學難點: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教學資源:非網(wǎng)絡資源。
教學策略:啟發(fā)式,讀中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朗讀指導(3分鐘)。
認讀詞語:
1)(出示第一組詞語)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a指名讀,糾正字音,這組詞語給我們什么感覺?(痛苦、難受、悲傷等)。
b做做“縮著身子”的動作,理解“輕輕嘆息”,無奈、哀傷;體會“苦苦等待”,你有過“苦苦等待”的時候嗎?帶上感受齊讀。
2)(出示第二組詞語)快活地成長健康的身體操場上奔跑草地上游戲。
a自由讀,感覺心情如何?
b快樂地齊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快樂。
4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二)感悟課文內(nèi)容(17)。
1學習第1小節(jié):
(1)(出示第1小節(jié))自己讀、指名讀、評價:哪里讀得好?
(2)比較句子:
a我要給小樹畫個太陽,讓小樹也能成長。
b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3)感悟句子,想象朗讀,讀出興奮的語氣。
2、學習第2小節(jié):
(1)(出示第2小節(jié))自己讀。師:你有沒有苦苦等待的時候,那時你會想些什么?多可憐呀!小鳥也是這樣的,你想幫助它們嗎?趕快拿起馬良的神筆來實現(xiàn)你的愿望吧!男女生賽讀。(讀出喜悅的語氣)。
(2)師:我不僅關心小樹、小鳥,還關心著身邊的伙伴。
3、學習第3小節(jié):
(1)(出示第3小節(jié))自由讀:你讀到什么地方最想去幫助西西?
生1:我讀到“不幸”時,最想幫助西西。
師:西西怎樣的“不幸”?(雙腿殘疾等)。
生2:他沒有了雙腿,只能坐在屋里,也就是說他不能……(生自由發(fā)言:不能奔跑、不能游戲……)。
(2)啟發(fā)學生想象:這時候,他最需要什么?
師:他需要一雙好腿,他有嗎?他只能(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BR>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起奔跑、游戲,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保ㄗx出沉重的語氣)。
(3)此時此刻,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為他做點什么?齊讀第3小節(jié)。
是??!關愛別人,帶給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4、學習第四小節(jié):發(fā)揮想象,依照課文寫一節(jié)詩。
(三)快樂閱讀(10)。
資料城里也有很多關愛別人的小伙伴我們一起去認識、向他們學習一下。
(四)確定主題、練習寫作(10分鐘)。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發(fā)現(xiàn)每個同學都擁有一顆善良關愛的心。
1..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畫()……。
2.畫一畫,寫一寫:在這個世界上幸??偸呛筒恍夜餐嬖诘?,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身邊的人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畫什么?幫助誰呀?把你的愿望畫下來或?qū)懴聛怼?BR>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有兩個層次,由淺入深,有收到放,水到渠成。]。
板書設計:
畫太陽讓小樹成長。
假如畫谷粒讓小鳥吃飽。
(有神筆)畫好腿讓西西奔跑。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假如》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五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4、培養(yǎng)對書法的熱愛及簡單的審美。
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1、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2、寫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襯、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
練習紙課件。
一課時。
導入。
示《坐姿要求》。
1、學生自由讀;齊讀。
2、按《坐姿要求》要求坐端正。
二、新課指導。
出示田字格中的示字旁和衣字旁。
今天,我們一起來一起認識兩個新的朋友——示字旁和衣字旁。
1、“寫寫偏旁”。
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
1)示字旁: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首筆為側點。第二筆為橫撇,與點拉開距離。第三筆寫垂露豎,與側點對齊。末點靠近豎畫起筆處,并注意與首點的變化。
2)衣字旁:與示字旁同理,撇點和末點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應。學習書寫示字旁和衣字旁,可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直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相似之處和細微區(qū)別,力尋求教學突破口。
2、講“穿插”
左右結構的合體字,左右兩部分之間的距離要恰當,太緊太松都不行。為了更好地使左右兩部分融為一體,“穿插”是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邊空間有余,而另一邊又有長筆畫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讓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
如“祝”右邊撇的可適當插入示字旁末點的下面。
三例字指導。
1、學習示字旁及含有示字旁的字。
1)學寫“示字旁”:首筆寫右點,俯點啟下;第二筆寫橫撇,橫宜短,左低右高,夾角莫大;第三筆垂露豎寫在點的正下方;最后在撇和豎的交叉點處寫右點。橫撇可張揚一些,以顯神采。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示字旁,教師巡視,相機知道。
2)學寫“?!薄案!眱蓚€字。
同學們,我們知道許多示字旁的字,你還記得嗎?指名回答。
示字旁的字具有祝福、祈禱的意思。出示“?!薄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如何寫好“?!焙汀案!边@兩個字。請你觀察觀察我們?nèi)绾尾拍軐懞眠@兩個字。指名回答。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一邊強調(diào)重點筆畫,學生書空。
祝福。
“?!?,左右結構,左小右略大。右邊撇的可適當插入示字旁末點的下面。
“?!?,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庇也恳獙懙脤捯恍?。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4)展示評議。
指名回答:這幅作品的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鼓勵學生多發(fā)現(xiàn)同學作品的優(yōu)點。
5)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意見及時修改。
2、學習衣字旁及含有衣字旁的字。
1)學寫“衣字旁”:俯點啟下,橫撇的夾角莫大,折角對點。在撇和豎的交叉點處寫撇點和右點。
衣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示字旁,教師巡視,相機知道。
2)學寫“襯”“衫”兩個字。
“襯”,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寸”字,橫短,豎鉤長,點偏上,靠近短橫,“寸”的橫可穿插衣字旁最后兩筆撇點的上面。
襯
“衫”,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三撇的最后一筆撇的撇尖可穿插到衣字旁末點得下面,三筆撇由短到長,間距相等。
衫
3)同桌互評,看看誰得的紅星多。
四、課堂小結。
談談你的收獲。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六
1、認識筆畫臥鉤。通過觀察分析臥鉤形態(tài)以及“心”字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2、學習書寫含有筆畫臥鉤的字。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
臥鉤的書寫方法。
寫法技巧、運筆方法。臥鉤弧度勢態(tài)的把握,“心”字的結構教學。
自學、講、練法。
田字格紙。
一、導入過渡:
1、欣賞圖片。老師最近在練字,要想把字寫好,必須要選好字帖。個人喜歡田老師的字。今天就把它帶來想和大家一起欣賞。怎么樣,好看嗎?好看在哪了?2、想把字寫好,首先筆畫至關重要。因為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筆畫“臥鉤”的寫法。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寫“臥鉤”筆畫。
1、形象比喻,初識筆畫“臥鉤”的形態(tài)。提問:臥鉤像什么?(月亮、小船、香蕉)(你們說的都很形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彎度。)。
2、觀察臥鉤形態(tài)。提問:臥鉤的彎度是怎樣的?(臥鉤彎度大一點)。
3、師講解示范,臥鉤的寫法,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
a、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運用兒歌,掌握寫法。前邊大彎后略平。輕起漸按鉤前頓,出鉤輕快且有力。
b、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臥鉤”有什么特點。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
4、小結:臥鉤:起筆輕,右下斜,呈弧形,收筆頓,左上鉤。
三、學寫例字:
1)、說說哪些字有這個筆畫呢?
2)、運用多媒體講解并示范“心”第1筆為垂點,略向左斜,從橫中線上起筆,寫在半格中間;第2筆臥鉤,鉤尖略低于起筆的齊平線,起筆處不要與垂點靠得太近;第3筆為挑點、第4筆為右點。教學“心”字時,我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寫了一個“心”字,它有三個點,臥鉤是這個字的重點筆畫。每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臥鉤”像一個人躺在吊床上,第一點最低,因為枕頭要低一些,第二點,因為他的手舉得很高,第三點正好落在橫中線上。
3)、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例字,學生擺好三個點的位置。
4)、教師的直觀示范,把例字的書寫過程展示給學生看,明確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學寫忠、思、想,了解變?yōu)樾淖值缀髮懛ǖ牟煌?BR> 五、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六、總結。
每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要想把這個故事講*,必須把筆畫寫的到位,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收獲滿滿。
寫好鋼筆字的意義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學目標:通過講解寫好鋼筆字的意義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寫好鋼筆字的作用和方法。教學重、難點:掌握正確的寫鋼......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七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馬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jiān)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笔拐卟幻靼?,于是問:“怎么不幸?”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xiàn)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
“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1.款待:親切優(yōu)厚地招待。
2.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3.愜意:滿意,稱心,舒服。課文是說年輕人給大叔捶背后,大叔感到十分舒服,對年輕人的表現(xiàn)滿意。
4.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5.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能有。
(五)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學生a: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
學生b: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4.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
5.全班討論。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jīng)]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后,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b: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tài)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xiàn)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獻態(tài)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干完活再吃飯。
學生c: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后,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jīng)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老師:大家分析得不錯,年輕人為什么非要勞動后才吃飯呢?
學生: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6、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后半句是個因果關系的句子,“他百分是個富翁”是結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么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后,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為一個富翁,這是因為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八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
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zhì)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4、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zhí)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九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yōu)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yè)本上。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梢杂萌沼浀姆绞絹碛洠部梢杂昧斜砀竦姆绞絹碛?,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
教學內(nèi)容:用一位數(shù)乘、除多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2題.。
教師可提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把時間控制在3分內(nèi).
做完的錯誤較多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讓他們做一些補充練習.。
二、復習筆算。
1.做第108頁的`第1題.。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題.。
教師控制時間6分.可以指明哪道題需要驗算.。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先審題,再列式計算.。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4題.。
看誰在10分內(nèi)做完.注意提醒學生要認真計算,首先要計算正確,不能只圖速度.做題時,教師巡視,集體訂正.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處理.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一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
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5、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1、第2題。
“先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再計算”可以使學生在計算時逐步養(yǎng)成“先估算,再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第4題。
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
(1)兩個倍數(shù)為什么不一樣?
(2)再過一年(即小孩7歲時),老人的年齡是小孩的幾倍?小孩8歲時呢?
(3)有什么規(guī)律嗎?
3、第5題。
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周存的錢數(shù)越多,存的周數(shù)就越少”的規(guī)律。
4、第7題。
數(shù)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看誰打的字數(shù)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題。
數(shù)學中要結合這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可以:
(1)理解題意,說說從弄臟的購貨發(fā)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6、小結: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7、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板書: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
2、會在簡單的統(tǒng)計表里反映出整理數(shù)據(jù)的結果,能利用統(tǒng)計表里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
3、使學生在統(tǒng)計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笑一笑,唉,我怎么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有幾個牙沒有了?哪兒去了?
生:我換牙了。
生:誰換了1顆牙?2顆牙?3顆牙。
師:有這么多情況,大家能記住每個同學換幾顆牙嗎?(不能)。
二、調(diào)查整理,體驗過程。
1、暢談想法。
生1:可以請每個同學說一說。
生2:可以請他們分別舉手表示。
2、引出課題:像同學們所說的數(shù)一數(shù),并且把換牙的人數(shù)記下來,這個記下來的過程就是統(tǒng)計。(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出課題。)。
3、小組合作,嘗試統(tǒng)計。
組內(nèi)分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調(diào)查自己組的換牙情況。
4、交流統(tǒng)計結果和記錄方法。
如學生想不出,可由老師來介紹一種方法。
5、比較方法,自我優(yōu)化。
剛才幾位同學介紹了自己的記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6、整理各組數(shù)據(jù),把全班情況統(tǒng)計在黑板上。
7、分析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
說說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圖、表反映的數(shù)據(jù),充分發(fā)表見解。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小組活動,統(tǒng)計自家人口。
(1)下面我們用先記錄再整理的方法來統(tǒng)計一下自己家有幾口人。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小組中每個人家有幾口人記錄下來,再把每家人口的數(shù)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記錄方法和統(tǒng)計結果。
(3)說說從統(tǒng)計結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說什么。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三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秋天的雨部編版(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等方法,正確認讀“涼爽、鑰匙”等詞語。
2、通過不斷品讀感受秋雨之美,理清“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積累第二自然段。
3、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體會比喻和擬人在表達上的好處,能發(fā)揮想象,仿照例句寫句子。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內(nèi)容,會運用聯(lián)系實際和結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初步運用語言。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秋季美麗圖片。(課件ppt展示)
2、這些是哪個季節(jié)?(秋天)是啊,秋天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詩人蘇軾也說過,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秋天,來欣賞——《秋天的雨》。
3、板書課題,指導“秋”字。(左窄右寬,左收右放,右邊先寫兩點,撇捺伸展)
4、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學習把握關鍵句的方法。
1、字詞過關。注意多音字“扇”,難讀的詞“鑰匙”、“五彩繽紛”。
2、把握文章每段話的意思。文中每一自然段中都有一句話能告訴我們這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來找一找。在有些課文里,我們就可以借助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把握文章內(nèi)容。
(三)學歷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1、是啊,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輕輕一轉(zhuǎn),就把秋的大門打開了。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一看這美麗的.秋天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2、在作者眼中,秋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這么多美麗的顏色,秋雨都送給了誰呢?默讀課文,拿起筆來,把表示顏色的部分畫上波浪線,送給了誰畫上橫線。
3、看到這么多顏色,你想說什么?(美)顏色又多又美,這就是、、、(五彩繽紛)。(ppt出示)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我們就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4、生活中還有很多場景可以用上“五彩繽紛”,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生答)
5、現(xiàn)在你們會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了嗎?老師來考考你們,默讀這一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五彩斑斕”的含義。
小結:看,掌握了這個方法我們就不怕遇到難懂的詞語了,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四)學習寫法,研讀品悟。
學習比喻的寫法
過渡:秋雨的顏色真多!給大地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這么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讀一讀吧。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找了有新鮮感的句子,誰來給大家分享一下?(ppt出示有新鮮感的句子)
2、對比感悟?qū)懛ā?BR> 4、這兩句話都那么優(yōu)美,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和“扇哪扇哪”、“飄哇飄哇”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就把句子寫生動,寫美了。
5、秋天的雨還會把什么顏色送給誰呢?
6、仿照句式寫一寫。(出示圖片)【例句】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xxxxxx像xxxxx,xxxxx,xxxxxxxxx!
小結:瞧,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句子就生動了!整個畫面也變美了,我仿佛看到了黃黃的銀杏葉在向我招手,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們要學以致用。
學習擬人的寫法
1、誰還想讀第二段喜歡的其他句子?(ppt出示)
2、這句話中也有一個表示動作的詞語用的特別好,誰能找到?——你擠我碰柿子
3、這句話把它們當成人來寫了,多生動啊。
5、這段中還有一句話也是用了擬人的修辭,誰能找到?(出示)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想象畫面體會到了擬人的好處,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我仿佛看到了秋雨中的美麗的菊花仙子正在向我點頭呢!這畫面真美。
6、男女賽讀,檢查積累。
過渡:秋天的雨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秋雨不光有五彩繽紛的顏料,還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呢!讓我們來聞聞秋雨的氣味。
7、讀第3、4自然段。
總結:這篇課文作者從顏色、氣味、聲音三個方面具體描寫了秋天的雨帶來的變化。
(五)拓展延伸
天高云淡
秋風習習
一葉知秋
金桂飄香層林盡染五谷豐登果實累累
春華秋實
3、課下搜集一下,那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春天、夏天和冬天,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四
3.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敢于提問,自主讀書,合作討論,直至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家人,思念親朋的思想感情。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師:讀了課文你就會知道老師為什么把這個思寫成紅色
讀課題:
師:看一看,思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對,心田。從心田里發(fā)出的聲音才是最真、最美的聲音,讓我們用心里的聲音來讀課題。
師:看到這個課題,小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師:這些問題,你打算怎么解決?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師: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們,是誰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板書:王維
師:王維是誰?誰來告訴我們?
板書:長安
師:讀得真好,但老師還想見一見王維,誰來扮演王維作一個自我介紹?
師:佳節(jié)指什么節(jié)日?什么時間?又有哪些風俗呢?
板書:九月九日
板書:興高采烈
師:請你接著老師的話說下去,用上興高采烈。
師: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
師:誰還能用興高采烈說一句話?
師:誰能用你的聲音讓我們感覺到長安人們的興高采烈?
師:王維興高采烈嗎?那他怎么樣?他想到了哪些人?還想到了哪些事?
板書:山東兄弟
師:這就叫思緒萬千。
板書:思緒萬千
師:你有過思念的.感覺嗎?你會用什么方法表達你的思念?
師:可是當時還沒有如此先進的通訊設備,就連寫一封信,也要很長時間才有可能寄到家鄉(xiāng)。作為詩人的王維表達思念的最好方式是寫詩。
1.朗誦:
師:下面我們掌聲有請?zhí)瞥笤娙送蹙S為我們朗誦他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學生讀詩
師:詩寫得棒,讀得也棒!連我都想讀了。誰敢和我比一比?
師:我讀詩的水平可不簡單,要想和我比,你可得多讀幾遍。
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配樂
3.小比賽
4.誰能背誦這首詩?
師:現(xiàn)在誰明白了老師為什么把這個思寫成紅色?
師:誰來幫幫老師,把黑板上的這首詩寫完整。其余的同學請在底下默寫。
(提醒書寫和握筆姿勢)
評價:
師:連粉筆字都寫得這么好看,你的鋼筆字一定更好看!
茱萸這個詞書本不要求會寫,你都能寫出來,真不簡單。
師:你回家還想做什么?
師:課后小朋友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
板書:
興高采烈
長安
九月九日
山東
思緒萬千
(王維)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兄弟)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五
1、同學們,上節(jié)課大家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矛和盾的集合》,我們不但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而且也讀通了課文,了解了大意,提出并解決了一些問題。
下面我們再來與課文中的詞語寶寶打個招呼吧。課件出示詞語。
3、我們從哪里鉆到課文這個湖里去研究呢?
師:其實呀,“鉆進”課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從題目鉆下去,也可以從插圖鉆下去,還可以從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或句子鉆下去。今天,我們就從課文的題目“鉆下去”吧!請讀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4、課題中強調(diào)的是哪個詞?“集合”是什么意思?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1、過渡:矛和盾的這一次交鋒,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把它們的優(yōu)點集中在了一起。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矛和盾互相集合會變成什么了呢?矛和盾的集合,厲害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文中哪部分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2、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這一新鮮事物。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點?請從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話來解答這個問題。
4、你見識過坦克的威力嗎?匯報收集的資料。
5、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說說“合二為一”的意思。
師: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
(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哦。你是從德國兵的害怕和失敗看出來的。你能讀出德國兵的害怕嗎?
師:讀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國兵逃跑的場面,坦克的確是“大顯神威”呀!來,我們一起讀讀。
(從“龐然大物”這個詞語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
(從“首次”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
師:“首次”是什么意思?這個句子中,還有哪一個詞語是“第一次”的意思?
師:讀得不錯!大家都想讀?那自由練習練習吧。
師:大家讀了這段話,都在笑,笑什么?
師:大家看看課文的題目,再想一想。
師:你體會得真好!的確,文章什么時候該詳,什么時候該略,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來確定。大家才上三年級就能體會到這一點,不簡單。
三、學習第1~4自然段。
過渡:坦克一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就顯示出強大的威力。發(fā)明家是怎樣想到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合起來,發(fā)明了大顯神威的坦克呢?請大家默讀1-4自然段,一邊默默地讀,一邊細細地想,一邊輕輕地畫,思考這個問題。
1、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說說這個問題。其余同學注意傾聽,想一想他說得怎么樣?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三個句子,這三個帶有“然”字的詞在這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師:從“忽然”這個詞語,我們知道了發(fā)明家產(chǎn)生想法的情形。板書:產(chǎn)生想法。
師:“固”是本來的意思。“然”呢?
師:大家真能干,從一個“固然”讀出了發(fā)明家修正想法的過程板書:修正想法。
師:說得真好,不但用上了三個帶“然”字的詞語,還抓住了課文中的關鍵句子,把課文1-4自然段的內(nèi)容說得清清楚楚。這些內(nèi)容都是圍繞課文的題目來寫的。
師:那,我們再一起讀讀課文的題目吧!
四、學習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維。
過渡:為什么這次矛和盾相處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變成威力無比的坦克呢?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請齊讀——課件出示:
1、這里的“誰”可以指哪些?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師:除了課文中的坦克,還可以指什么?
師:這個“誰”除了指這些物體外,還可以指什么?
4、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很豐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們善于集合別人的優(yōu)勢,就能成為強者,勝利者。祝大家夢想成真!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吧。
5、至此,我們從題目“鉆進”課文,細細地把課文研讀了一遍。請大家再讀讀課文題目,看看這篇課文題目強調(diào)的是什么呢?(集合)。
6、同學們,其實“集合”,不僅僅是一個詞語,也是一門學問,大家到了高年級,還會在數(shù)學中學到許許多多關于集合的知識(板書“?”);“集合”,不僅僅是一個道理,也是我們生活中永遠也離不開的法寶,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有了“集合”,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你看,我們學習的教室,生活的城市,沒有哪一樣東西不是集合的產(chǎn)物(板書“!”);“集合”,也不光限于相互融洽的事物,有些事物,盡管看似矛盾的,但也可以如矛和盾一樣,可以集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東西(板書“?!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帶著這樣三個標點符號(?!。),到生活中去尋找集合的學問、集合的法寶,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生事物來。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從課文的題目鉆進課文中去研究,又回到課文題目中來,讀得深透,讀出了滋味,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因為我和聰明的你們“集合”在這里,學了一篇關于“集合”的課文,懂得了“集合”的道理,讓“集合”成為智慧的種子,伴隨我們?nèi)ラ_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吧!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產(chǎn)生想法?
修正想法!
延伸想法。
三年級硬筆書法教案課時篇十六
筆算乘法(教材第49頁例2及第50頁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認真細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78×11=33×21=24×12=14×12=(組織學生獨立計算,并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師:上面這幾道計算題都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探討較復雜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揭示課題:筆算乘法(進位)。
新課講授。
1、導入:仔細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呢?
2、例2: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師:你從題目中獲得了什么信息?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引導學生列式:48×37=。
3、各組討論:怎樣計算48×37。
師: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4、組織交流。
師: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1)48≈5037≈40。
50×40=20xx。
大約20xx盒。
(2)40×37=1450。
8×37=296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給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師:先用個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結果的末位同個位對齊,計算中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結果的末位同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xiàn)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6、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計算方法:
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先用一個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去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2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jù)班上出現(xiàn)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課堂小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diào):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哪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課后作業(yè)。
完成數(shù)學書第51頁練習十一第6—7—8—9題。
板書設計:
筆算乘法(進位)。
例2: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