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讀后感(通用8篇)

字號: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jié)后寫出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擺渡人讀后感篇一
    死亡,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詞。對于死亡,我們總是好奇又極其恐懼。在它不為人知的背后,究竟是萬劫不復的深淵,還是生命的再次輪回?《擺渡人》,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一場愛與死亡的考驗。
    對于生存、死亡與愛,哪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因為不曾經(jīng)歷,所以無從得知。
    想必在“偶遇”崔斯坦以前,迪倫從未思考過如此深刻的問題。十五歲的她正值花季年華,執(zhí)著于對父親的渴望,從而踏上尋父之路。不料發(fā)生意外事故,從火車殘骸中逃出的她,卻成為唯一的幸存者?悲喜交加之時,少年崔斯坦的出現(xiàn)帶給她希望的曙光?;脑穆房烧骈L,仿佛走不完。但是要快點,再快點......
    看著純潔無暇的迪倫,崔斯坦開始不忍心,開始有負罪感,開始掙扎:是否該告訴迪倫真相?她能否承受這殘酷不堪的現(xiàn)實?顯然,崔斯坦的內(nèi)心掙扎遠不及事情發(fā)展的速。“你已經(jīng)死了”,倘若有人對你說這么一句話,你會把他當做瘋子,可是對于迪倫,現(xiàn)實情況由不得她不信?!澳悴皇俏ㄒ坏男掖嬲?,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當崔斯坦忐忑說出真相時,迪倫內(nèi)心的沖擊可想而知,但她反而很淡然,最起碼表現(xiàn)的如此。也許是崔斯坦的出現(xiàn)不符邏輯,也許是荒原的景象不合常理,也許是魔鬼的出現(xiàn)帶來端倪,又或許,這僅僅是她冥冥之中的遇見,是她與命運近距離接觸的結(jié)果。然而,她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一個懷著激動心情渴望見到父親的孩子。不同于以往的靈魂,迪倫沒有傷心欲絕,沒有牢騷吵鬧,她甚至和崔斯坦聊起了荒原的事。她想知道荒原的一切,想知道崔斯坦的一切,在這個她自己的荒原。
    在困難險阻中,他們彼此相依,漸漸產(chǎn)生了別樣的情愫。在崔斯坦無盡的生命中,第一次遇見迪倫這般的女孩,第一次產(chǎn)生了想永遠保護她的心情,甚至有了一份人性的感覺??蛇@不被允許啊,這不合規(guī)矩啊。最終他做出了決定:自己不能自私,不能耽誤迪倫,她在荒原隨時隨地都有被魔鬼吃掉的風險。況且,擺渡人是自己的職責,是亙古不變的使命,還有一個個的靈魂等待著自己的擺渡。所以,迪倫必須穿過去,而他只能留在荒原。
    結(jié)界處,崔斯坦只能選擇放手。對于迪倫的熱切期盼,崔斯坦只能會以不得已的欺騙??粗肴f丈光芒,他才就此心安。在彼岸的天堂,迪倫的生活并不如意,沒有了靈魂伴侶,再美好又有何意義?于是她選擇重回荒原,因為經(jīng)歷過,所以無從畏懼。
    結(jié)局總是出乎意料:他們穿越了荒原,回到最初相遇的地方。對崔斯坦來說這是奇跡,在他無盡生命里不可能做到的奇跡,而正是迪倫改寫了他的命運;對于迪倫來說這是執(zhí)念,在她信念里和所愛之人永不分離的渴望,而正是崔斯坦給了她渴望的動力。在這場超越生死的冒險中,崔斯坦一直是迪倫的擺渡人,這是他的使命。在這場生死離別的最后,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這是源于愛情。
    迪倫用生命與靈魂詮釋了愛情的真諦,通過不懈追求告訴我們:因為心懷信念,所以無所畏懼。禁錮我們的不是黑暗,而是內(nèi)心的懦弱與膽怯。不要讓恐懼成為軟肋,執(zhí)著的信念才是傾盡一切的追求與方向。只要目標確定,不管路有多艱難,也要繼續(xù)堅強的走下去,做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篇二
    迪倫滿心期待的踏上了路程,火車卻在隧道中發(fā)生了事故——她也是唯一的遇難者。當?shù)蟼愋褋頃r候眼前一片黑暗,她穿越隧道來到一片荒原,就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他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脑莻€特別的地方,它的地貌以靈魂的心理而發(fā)生改變。另外荒原中充斥魔鬼,專門抓靈魂,被抓到的靈魂則會成了和他們一樣的魔鬼?;脑镉邪踩?,靈魂在安全屋里面是絕對安全的,不會被魔鬼襲擊。開始的時候,迪倫對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充滿好奇和擔心。崔斯坦面對迪倫的感覺是冷漠和沒有耐心的,因為他像極大多數(shù)的我們一樣早已麻木與自己的工作。當崔斯坦?jié)M滿發(fā)現(xiàn)迪倫和之前他引導的靈魂不同,迪倫在知道自己死了的事情之后很快接受了事實,同時迪倫也是唯一考慮崔斯坦感受的人。這讓崔斯坦覺得她很特別,終于慢慢對她打開心扉。迪倫也對崔斯坦也充滿了依賴和好奇。兩個人在經(jīng)歷過幾次生死后,情愫慢慢在兩個人心中產(chǎn)生。當崔斯坦把迪倫送到了荒原的盡頭的時候,他們互相發(fā)誓永遠在一起,崔斯坦會一直陪著迪倫。這個時候我心里充滿對他們的祝福和對他們的為擔憂而期待。
    然后崔斯坦騙了迪倫說自己也可以穿越荒原盡頭的墻陪著她。當他們互相親吻之后,迪倫穿過了那面墻卻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了崔斯坦。迪倫的內(nèi)心痛苦不堪,因為她深愛著崔斯坦,必須找到他和他永遠在一起。迪倫找到崔斯坦之前引導過的一個靈魂,通過他的介紹找到了一個年紀最大的一個老婆婆。迪倫從老婆婆那里得知她有可能穿回荒原找到擺渡人并且回到人世間,于是毅然決然的重新回到了充滿危險的荒原。當?shù)蟼惇毶硪蝗藖淼經(jīng)]有崔斯坦陪伴的荒原,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恐懼。但是迪倫為了自己的愛,艱難的從一個安全屋到達另一個安全屋。功夫不負有心人,迪倫最終見到了她無比想念的崔斯坦。迪倫成功說服崔斯坦回到發(fā)生事故的隧道。當他們手拉手來到漆黑的隧道的時候,迪倫不小心絆倒......當?shù)蟼愒俅涡褋淼臅r候,她發(fā)現(xiàn)身邊沒有了崔斯坦,她無比悔恨自己因為絆倒而松開崔斯坦的手。醫(yī)生把迪倫放在擔架上,當?shù)蟼惐惶С鏊淼赖臅r候,她還是看到心愛的崔斯坦?!霸瓉砟阍谶@里?!薄拔以谶@里?!?BR>    看完這樣的一個故事,我突然意識到其實迪倫也是崔斯坦的靈魂擺渡人。迪倫為了愛不顧一切的精神值得她最后能擁有這樣的美好。崔斯坦像大多數(shù)現(xiàn)實中的人一樣,沒有目標麻木不仁,不滿自己的工作卻又擺脫不了。但崔斯坦也是偉大的,盡心守護自己的愛人,為自己愛的人的自由割舍和壓抑自己的情感。可能正因為他偉大的愛,才會讓迪倫如此的不顧一切吧。我不禁的想自己是否也能像迪倫一樣勇敢的面對挫折,擺渡我靈魂的那個會是誰,我又該怎么做出回應?對此,我迷茫了,因為我就是“崔斯坦”。
    擺渡人讀后感篇三
    因為封面的導語,一個很普通卻有感染力的句子——“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我看了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奇幻小說《擺渡人》。一個名叫迪倫的女孩坐火車去見素未蒙面的`生父時,遭遇車禍。當她爬出殘骸,遇見名叫崔斯坦的神秘男孩,并跟隨其在荒原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這本書一開始就講述了生與死,和作為主線貫穿全文的愛。
    單親女孩迪倫在一個黑漆漆的隧道里,發(fā)生了車禍,當她從隧道里爬出來時,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寂靜無人。她不知道這次車禍,只有她一人遇難了。此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叫崔斯坦的男孩,并告訴她死亡了,而且要在白天穿越這片荒原,夜里只能呆在荒原的安全屋里,避免被幻象惡魔吞噬,直到到達另一邊的極樂凈土。
    每一天,迪倫都在崔斯坦的幫助下,白天努力抵達下一個安全屋,黑夜在安全屋里擺脫惡魔的糾纏,向極樂世界出發(fā)。就像人生有個遠大的終極目標,路途是孤獨,甚至是茫茫前路望不到盡頭的迷茫,甚至在樹立無數(shù)個小目標,慢慢向它靠近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誘惑,就像書中的魔鬼一樣,妄想把你吞噬,從此止步在荒原的安全屋旁,堅守內(nèi)心才能抵制誘惑。
    迪倫無疑是幸運的,她在崔斯坦的護送下,安全來到了極樂世界,與死去的家人團聚。但我覺得更幸運的是,她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愛是他們互相擺渡的媒介,迪倫的善良,單純,勇敢,引領崔斯坦走向了新生。崔斯坦墨守成規(guī),在荒原里擺渡了無數(shù)人,完美完成了他擺渡人的職責和任務,但在歲月的長河里逐漸麻木,迪倫讓他重新充滿了感情,仿佛枯枝抽發(fā)新芽。甚至在最后她為了感情不懼危險,勇敢折返荒原,帶領崔斯坦重返人間。愛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穿越生和死,它使膽小懦弱的迪倫強大,使虛無的崔斯坦獲得新生。仿佛回應了封面的導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后感篇四
    以前拿到過這本書看一小段,不是喜歡的類型,就還了回去。有段時間老是聽一句話“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特別想弄清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只有親歷了那個故事才能找到最完整的答案。
    說讀后感前,我想先講一個故事............
    父親帶著兒子穿越茫茫無人區(qū),小孩年齡太小,帶著他穿越無人區(qū)難于上青天。第一天,父親帶著兒子走了20公里,孩子的喜怒哀樂就是這位父親的天,第二天,他們走了30公里,途中遇到了一場超級大的風沙,父親為了保護孩子身受重傷,第三天,他們還是走了30公里,路過一個小屋,屋里僅有的幾個吃食和水,父親全讓了孩子,第四天,他受了重傷的身體實在是走不下去,父親感覺自己要到死亡邊緣,但是他的使命不容許他把孩子拋棄,他對孩子說“前面還有10公里,你過去,我就在你后面,我一定會跟上來?!保诤⒆幼吡?0公里出了無人區(qū)后,回頭來看時的路已經(jīng)給風沙掩埋。
    當?shù)厝苏f“風沙過后人畜不存!”,他沒做任何考慮,踏出了回頭的第一步,不論天氣有多么惡劣,不論是否堅難險阻,在他踏出回頭的那一刻,他心智已經(jīng)成為一個壯碩的青年。在第二天時,他找到了父親,不斷的鼓勵,憑著堅強的意志帶著父親走了20公里,第三天,他帶著父親爬山涉水,走了20公里, ......... 在最后他們終于走出了無人區(qū)。
    這個故事當然不是《擺渡人》的故事,他們不是迪倫和崔斯坦。不論在生活還是感情中,我們也是迪倫也是崔斯坦,都在不斷的角色扮演。
    崔斯坦在他的世界里不斷的擺渡鬼魂走向新生世界,偶爾也會人性萌動,從不產(chǎn)生情愫,直到他遇見了迪倫后,他的內(nèi)心深處居然蕩起情愫的波瀾,這是他給迪倫擺渡的一個信號。也許有人會說,迪倫擺渡他的過程,是他們走向那節(jié)車廂的過程,但是他的內(nèi)心如果不是之前就給迪倫擺渡了,他能和她一直堅定不移的走向那節(jié)車廂嗎?迪倫一直是個勇敢的女孩,我總是給她拍案叫絕,在她走出了結(jié)界處,去尋找崔斯坦的過程,她才是真正的展現(xiàn)了女孩性格堅毅、堅韌的光輝,為了愛,她敢于面對恐怖之極的惡魔,為了尋找自己的愛,她根本就沒在意過安樂的生活,為了愛,她成為了一個堅強的擺渡人,此時他對面的不是一片荒原,因為她心中有愛,便有了一切。
    天氣是由心情決定,比較我們現(xiàn)在也都是由自己心境造成,你的喜怒哀樂就是你的天氣,生活都是由自己引導的,只要有陽光,便是一片光明,最終走出自己的荒原,但是走出這個荒原是誰為我們擺渡呢!
    誰才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篇五
    金黃色的陽光穿透層層厚重的烏云,蕩漾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湖面上,一葉扁舟漂浮于上,舟上一人頂著箬笠,手中一支船槳在湖面投下細細碎碎的影子;湖底之下,漆黑如墨,似乎在醞釀著一場洶涌波濤。
    這便是《擺渡人》一書的封面,初次見到,只覺得這本書將要描述的必定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等到把書讀完,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主人公迪倫決意返回荒原尋找靈魂擺渡人崔斯坦時獨自經(jīng)過的那個湖面嗎,那個幾近吞噬掉她的靈魂的湖面。而令人詫異的是,湖底深不可測般的湖面、藏身于烏黑湖水深處的惡魔、以及頭頂揮之不去的夢魘般的烏云,他們存在的原因,也是因為在主人公迪倫的思想中存在著因童年各種不幸而造成的陰霾。她的思想控制著這一切,而她自己也在承受著這一切。
    而封面上方的一句話,更增添了這個故事的耐人尋味: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不可置否,這句話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由此而開啟了這趟《擺渡人》之旅。單親家庭里無話可說的母親,陌生而充滿敵意的校園,唯一好友的離開,這一切讓迪倫15歲的的世界一片狼藉。但她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迫切想作出改變,便決定坐上火車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怎料天意弄人,路上火車脫軌,迪倫更不幸地成為了火車上唯一的遇難者。
    在知道自己已經(jīng)不幸遇難后,迪倫并沒有萬念俱灰,而是勇敢而堅強地跟著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荒原上歷經(jīng)種種艱險一路跋涉。崔斯坦,這個由迪倫腦海中對愛人的朦朧憧憬而化身所成的有點冷漠有點淡定的年輕男孩,他的使命,是負責護送世間所有靈魂安全到達他們的結(jié)界點,讓他們在不幸離開人世后還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生活。一如文章開頭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迪倫內(nèi)心長期缺乏愛意滋潤而產(chǎn)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蕪感、無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嶇的山路和各種可怕的沼澤,還有破爛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時而出現(xiàn)的如同潑倒了的墨汁的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這些皆由迪倫的思想控制著??v然她自己也不愿承認,縱然這些因素讓她的靈魂之旅變得更加坎坷,她也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這些都是她內(nèi)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內(nèi)心如何,都會一一投射出來,成為她的路,成為她路上的所有。有時候在想,如果迪倫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那這趟擺渡之旅也定能陽光明媚些、鮮花燦爛些了。
    在故事接下來的旅途里,他們之間的感情隨著共同經(jīng)歷越來越多的艱難險阻而發(fā)展得百轉(zhuǎn)千回。他們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識,漸漸地相知,甚至到最后的相愛,這是著著實實打破了擺渡人和靈魂之間的界限。但他們決定在一起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以后太多的事情,畢竟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許就像郭靜的《心墻》里面說的:不去計劃得太多,反而能勇敢冒險。我很佩服他們兩個這種敢于冒險的思想,他們勇敢沖破界限的束縛,努力地為對方著想,努力保護著對方、珍惜著對方。這種思想,讓他們及時表達了自己的心意,讓自己不會在以后的日子為當初的墨守成規(guī)懊悔。
    所以也是因為有著這種思想,到故事發(fā)展到后面的時候,迪倫的靈魂被成功護送到結(jié)界點后,一對戀人被一道看不見的屏障分隔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的時候,迪倫也沒有安安分分守著那本來鐵板釘釘?shù)囊?guī)矩——靈魂完成渡程后不能跨過結(jié)界,返回原來的原來的地方,而是拼盡全力想要奔回荒原去找到她的靈魂擺渡人。本以為擺渡成功后他們會從此生死兩茫茫,但迪倫那顆不肯向現(xiàn)實屈服的心卻讓她一心一意地只想奔回荒原,奔回那個處處皆是嗜血惡魔的萬劫不復之地,那個稍有差池便是魂飛魄散、灰飛煙滅的荒蕪之地。
    心之所向,便無所披靡。不管不顧,只為奔赴心中的那個念頭——她不能就此放棄這段戀情,不能就此放棄自己苦心經(jīng)營得來的收獲,在自己原來15的人生中缺乏了太久的東西,怎能輕易讓它得而復失。所有的規(guī)則在迪倫腦海里都留不下一絲痕跡,她想并且只想奔回荒原去找到崔斯坦,她想拼盡全力帶他返回人世,她想讓他擺脫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擺渡人宿命,她想和他一起返回人生,去享受她短短15年里還沒來得及享受的那么多的美好事物。她知道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但她不怕。她覺得,心里有一件很想去做的事情,她為之拼盡全力。試問我們當中的人,有幾個能做到如此?像她那樣拼盡全力。
    所幸的是,她最后成功了。
    一路上的艱險重重自是不必多說,看到他們最后成功返回人世,我覺得過程中經(jīng)歷的任何艱難險阻都是值得的。最后在火車殘骸處崔斯坦找到迪倫說的那句“原來你在這里”,真真催人淚下。平平淡淡的語氣,是歷經(jīng)無數(shù)大劫大難后塵埃落定的平靜心緒。還好是等到了一個圓圓滿滿的結(jié)局,也不枉我這一路下來心情的跌宕起伏。
    有人說這是一部愛情小說,教會我們?nèi)绾稳?。但在我看來,這更是一部描寫思想的力量的作品,它把思想的力量通過描寫主人公迪倫以及她在荒原中經(jīng)歷的一切而娓娓道來,而迪倫后來通過努力甚至得到她和崔斯坦兩個人的重生、得到她原本缺失的愛情這個結(jié)果,不能不說是一份給讀者的驚喜,同時也是更深刻地告訴我們思想的力量有多強大。思想控制人的一切,它決定是否要去努力,并引導你應該從哪個方向去努力。就像那句話說的: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學會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朝那個目標去努力,堅持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到最后的時候,你想要的東西都在你手中,你的明天由你創(chuàng)造。
    一日,閑的實在無聊,便翻出《擺渡人》認真看了起來。15歲的迪倫在學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zhuǎn)學,加之和母親關(guān)系太過一般,她才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脫離這種生活現(xiàn)狀。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只是世間有種奇妙的事情被稱之為意外。當?shù)蟼悘某鍪碌幕疖嚻D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這時只有她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活著,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繼續(xù)尋找那些所謂的幸存者,只是崔斯坦并未答應她的要求,繼續(xù)帶著她向前走。她們走過山峰,也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fā)出惡臭的湖水,躲過無數(shù)惡魔,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迪倫發(fā)現(xiàn)在和崔斯坦的相處中,她漸漸愛上了這個屬于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在回憶自己過去所擺渡的那些靈魂中,只有迪倫最特殊,他也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善良堅定的小姑娘。
    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或者是去看去世的親人,也就是在這個分界線,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
    倔強的迪倫不是去找尋自己去世的親人,而且看了崔斯坦擺渡的名單,她試圖找到他曾擺渡的那個士兵,并由他帶領找到了這里最古老的靈魂,她想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于她的崔斯坦。她不顧別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
    她是幸運地,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她多么希望把崔斯坦帶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復始地擺渡著靈魂,重復著同樣的路線,同樣的方式。小說的最后一幕,是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正如迪倫所想,崔斯坦真的來到了她的世界,她最親的人終于可以和她相守一生了。
    看完整本小說,我認為迪倫是個單純善良,但不缺乏勇氣的女孩,正是她的堅持,她才能和崔斯坦來到同一個世界,才能讓崔斯坦有自己的選擇。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是照亮我們的一面鏡子,今天的我們總是在說夢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試問一下,我們又有多少人堅持下去了?為實現(xiàn)夢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每天我們只是像崔斯坦那樣沒有選擇,沒有目的地活著,我們的夢想或許只會被我們埋進黃土里。我們在被迪倫感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著面對挫折和困難,除了失去生命,我想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當我們今天在抱怨人際關(guān)系越來越復雜的時候,我們也要敲開心扉,問問自己是否真心對待他人了,也要問問自己這個人值得你那么付出嗎?當我們還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多多想想面對惡魔的迪倫,這個15歲的女孩都能從容面對,生活中還有多少事情能打敗我們。
    故事雖然結(jié)束了,我們只能滿心祝福迪倫和崔斯坦,祝他們能永遠相愛。
    擺渡人讀后感篇六
    我想,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會經(jīng)歷一些人,一些事,他們也許只是我們?nèi)松械倪^客,也許會給我們的人生畫上一筆,雖小,卻就在那里,不輕不重,卻不可忽視。
    在一個陽光傾落的夏日午后,蟬鳴聲從小區(qū)下方茂盛的樹上傳來,不甚清晰。我看著手機不斷變幻的屏幕,忽然看到了“擺渡人”三個字,再一凝神看去,卻又消失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但是這三個字我卻記住了。他們讓我想起了我以前偶然看到的一本書。不過卻沒有翻開,只是驚鴻一瞥。那時,這本書的名字、封面都吸引了我?,F(xiàn)在經(jīng)過這一次,完全勾起了我心中的念想。于是,我托媽媽在網(wǎng)上幫我買下這本書。經(jīng)歷了4天的漫長等待,我終于等到了這本書。
    找尋我愛的書?也許這就是吧。
    又要來一次充實而豐盈的心靈旅行了。
    我滿心歡喜又滿含期待地翻開了這本書。我先看了看內(nèi)容簡介,一個簡單的介紹,最后一句話卻再次加深了我的期待:“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憤、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翻到正文內(nèi)容,一排排字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好像有生命。接著我沒有停歇地看完了這本書,已經(jīng)好久沒有這般酣暢淋漓了。這應該是今年迄今為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了。書中迪倫(女主)和崔斯坦(男主)的感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以至于看到在中間他們分開時的那個場景我甚至落了淚。這是一個比較“玄幻”的小說吧,死亡后的故事,的確很吸引人。可以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和迪倫一起成長。他們一起走尋,一起逃脫惡魔的追殺,一起來到每一座安全屋,在這過程中,他們對彼此漸漸生出了情愫,但是現(xiàn)實迫使他們分開,很殘忍。后來迪倫想要重新回到那片荒原和崔斯坦在一起,但是她來到的所謂的“家”那兒知道她的想法的每一個人都勸她算了吧,她沒有放棄,她打破了所謂的“天道規(guī)則”,迪倫又來到了那片荒原。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上天被感動了?他們居然真的走到了一起,不可思議地一起來到了人世。最后的“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看的我心口的大石頭落了地,也五味雜陳,感動又遺憾。遺憾的是看的我意猶未盡。這是不是所謂的“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迪倫正因為沖破了所謂的“規(guī)則”“不可能”,才爭取了和崔斯坦在一起的機會。當?shù)蟼愔雷约嚎赡軙r卻依然選擇尋找崔斯坦,當崔斯坦知道他們這樣做有極大的可能不會成功卻依然選擇和迪倫去那個世界時,不可否認的是我真的很感動和震撼,也許這兩個詞已經(jīng)說明不了我的感受,我的文字已不能說出千萬分之一。
    毫無疑問,這本書已經(jīng)對我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影響可以在大事也可以在小事上表現(xiàn)。我以前是一個比較死板、墨守成規(guī)的人,但顯然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不再遵循那些死板的規(guī)矩,這讓我體驗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快樂。我開始勇敢追求那些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想法。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不是么?我很感激這本書的作者克萊爾,她創(chuàng)造了這本書,我很慶幸我看了這本書,而不是放任它在我的記憶長河中逐漸被湮滅。
    謝謝。謝謝克萊爾·麥克福爾,即使你聽不到遠在另一國家的我小小的感謝。謝謝迪倫和崔斯坦,即使你們不活在我的世界。不勝感激。
    謹以此文,表達我對《擺渡人》的感情。復雜而又至真至純。
    擺渡人讀后感篇七
    《擺渡人》講述的是一位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籍: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jīng)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fā)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擺渡人》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地區(qū)的格拉斯哥附近的一個小鎮(zhèn),平日的工作是中學的英語教師。此書是她成名的處女作。
    一:面對現(xiàn)實,不屈服于命運
    當?shù)蟼惻莱龌疖?,只見男孩崔斯坦坐在山坡上。周圍是一片荒原,沒有城鎮(zhèn)、不能打電話。男孩告訴迪倫,他沒有坐這趟火車,是專門在此等候她的,而她是這列火車上唯一沒有逃出來的人。
    迪倫聽了整整一分鐘過去了,接著又—分鐘過去了。她紋絲不動,只有嘴唇間的—顫才讓她看上去不至于像一尊雕塑。崔斯坦察覺到她的眼睛眨了兩下,看著她慢慢明白過來了。現(xiàn)在她隨時有可能情緒失控。他幾乎不敢呼吸了,提心吊膽地等待著,他害怕她的眼淚。
    迪倫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瓊和凱蒂了,再也不能和父親見面,享受本該有的天倫之樂了,再也不能進入職場、結(jié)婚生子了。她感到悲從中來,心情沉重,然而一種內(nèi)心的寧靜感又遮住了憂傷的思緒。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木已成舟。迪倫覺得沒什么可怕的,心里反而如釋重負,盡管連她自己也說不清這是為什么。
    現(xiàn)實生活中,只有像迪倫一樣勇敢面對現(xiàn)實的人,才能不被命運所打倒。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稱為樂圣。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耳朵日益作響,他的內(nèi)臟也受到劇烈的痛楚和折磨。他憑著對生活的愛和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頑強地戰(zhàn)勝了苦痛和絕望。讓苦難變成了他創(chuàng)作力量的源泉。貝多芬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創(chuàng)作了《英雄交響曲》、《第九交響樂》。貝多芬的這種不被病痛所屈服的精神,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生活中有的人遇到困難、遇到挫折,就自曝自棄,怨天憂人。認為上天不公平,為什么受苦受難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其實真正打敗他們的,不是困難、不是挫折,而是他們自己。
    二:不懼黑暗,做內(nèi)心強大的人
    擺渡人崔斯坦曾跟迪倫說:荒原里之所以出現(xiàn)山坡、烏云,一切阻礙,全是因為你內(nèi)心的擔憂、恐懼。簡單來說,所謂黑暗,均是源自于內(nèi)心。初到荒原的迪倫也曾經(jīng)是需要被保護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樣,在面對惡魔的攻擊時恐懼無力。是愛的力量讓她迅速成長,利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逃離天堂,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迪倫一路戰(zhàn)勝惡魔,最終清除所有橫亙在他們之間有形或無形的羈絆。她用愛的堅持,為自己推開了一扇幸福之門,也將崔斯坦引渡到一個嶄新的世界。當看到最后,“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時,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他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松開。
    曾經(jīng)自卑、軟弱的迪倫變得勇敢而堅強,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她為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我也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算命先生看他的面像,說他70歲時有一大坎,而且這道坎是很難跨過去的。老人從此以后,再也不能像平常一樣,高高興興的過日子了??偸菗淖约荷眢w會不會出什么問題,或者會不會出什么意外。于是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穩(wěn),每天憂心忡忡。
    曰以繼夜,老人因過度憂慮,精神挎了,身體漸漸出現(xiàn)了各種不適,還沒等到70歲,真的就一命烏夫了。如果老人不去算命,也不知道有什么坎坷,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他的命運可能就會完全不同了。
    三:心里陽光,才能遇見陽光的人
    崔斯坦告訴迪倫,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影。你不喜歡鍛煉,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當你生氣時,這里就陰云密布,狂風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陰郁,夜晚就越黑暗。你的心里是陽光的、快樂的,你遇到的也是晴好的。
    當?shù)蟼愋睦餂]有愛,只有厭惡時,風勢也加強了,狂風掠過山巒,鉆進他們衣服上的每一個縫隙;當?shù)蟼愋刂袧M是對崔斯坦的同情時,烏云忽然散開了,一縷陽光破云而出;當?shù)蟼悓Υ匏固孤辛藧垡鈺r,隱隱約約感覺霧靄,正在變薄,太陽的光線開始奮力透出來?!爸灰愕暮眯那槟鼙3肿?,我們就會安然無恙的?!按匏固箤Φ蟼愓f。迪倫感覺陽光似乎立刻亮了一點點。迪倫心里的感情被周圍天氣出賣得一覽無遺。
    這使我想起小區(qū)的微信群里,經(jīng)常有人在抱怨,小區(qū)人員素質(zhì)低,行車不禮讓,車又亂停了,又擋住了道路,物業(yè)又不作為。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負面信息。但我卻認為小區(qū)的人素質(zhì)比較高,至少我所遇到的基本上都是高素質(zhì)的人。
    我每次開車外去時,遇到路窄的地方,我會遠遠地停下來,等待對方的車先通過。對方的車也總是謙讓,主動倒車、退后。在小區(qū)我所見到的,車主規(guī)范行車,沒有強行開霸王車的。我想,自己開車禮讓,遇到的也是禮讓的人。如果自己習慣搶道、占道,你遇到的人可能就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了。
    我特別喜歡一位朋友發(fā)的朋友圈: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常常聽到職場上是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而我卻遇到了最好的師傅、最好的伙伴,是他們無私的行為,教會了我,職場上也有友情、也有真情。
    只有心存感恩、心里陽光的人,才能看到別人對自己一絲一毫的好,這樣的人也正是我們的擺渡人。你的心里是陽光的,你遇到的人也是陽光的。即使對方心存私欲,遇到心里健康陽光的你,可能也會被感染,也會變成陽光的人。
    《擺渡人》一書,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受是:每個人的荒原,是自己的心像投射,天氣隨自己的心情而變,地形隨自己的性情而成。我們內(nèi)心的荒原,在冒起點點小花,或許它們微不足道,但是,也能點綴這片荒原。種下為對方留下的花,也可以蔓延到荒原的每個地方。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陽光的朋友、無私的親人是你的擺渡人;而健康陽光的你也將成為別人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篇八
    擺渡人,兩部全看完了。擺渡人:引領各自負責的靈魂穿越荒原走向靈魂最終的歸屬地。
    第一部中,擺渡人崔斯坦與其負責指引的靈魂迪倫在穿越荒原的途中歷經(jīng)種種磨難,并互生好感。最終崔斯坦選擇放棄了擺渡人的職責,跟隨自己負責的靈魂迪倫穿越回了人世,做了回凡人。并因此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一條隱形的紐帶,彼此無法分離。
    第二部中,擺渡人蘇珊娜見認識已久的擺渡人崔斯坦與其靈魂迪倫成功的離開荒原,穿越回人世后,也有了要跟隨崔斯坦一起做回凡人的念頭。因此決定利用其負責指引的靈魂杰克,并跟隨杰克一起成功穿越回了人世。兩人之間同樣產(chǎn)生了一條隱形的紐帶。
    擺渡人崔斯坦與擺渡人蘇珊娜跟隨各自的靈魂穿越回了人世后,荒原與人世之間留下了一個破洞,給荒原中的惡魔穿越到人世大開殺戮留下了機會。
    審判官降臨,先數(shù)落擺渡人崔斯坦的種種罪行,崔斯坦與審判官約定,給三天的期限消滅來到人世的惡魔,并修補好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在與迪倫一起踏上消滅來到人世的惡魔與修補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途中,遇上了另一擺渡人(相識已久)的蘇珊娜與杰克。
    起初蘇珊娜對崔斯坦謊稱是跟著崔斯坦與迪倫的那個留下的破洞一起穿越過來,之后不得不坦白,自己利用靈魂杰克穿越回來并留下了另一個破洞。最終在四人的努力下,把所有穿越來到人世的惡魔消滅并修補好了兩個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在此過程中,蘇珊娜意識到自己只是崔斯坦相識已久的朋友,而迪倫才是崔斯坦真正的靈魂伴侶。
    三天期限到,審判官再度降臨,同樣的數(shù)落擺渡人蘇珊娜的種種罪行,蘇珊娜無可辯駁,而杰克選擇離開蘇珊娜(離開的結(jié)果意味著選擇死亡)。
    審判官最終判決,讓蘇珊娜回到荒原,重返自己的崗位(相當于死刑判決)。并說:蘇珊娜與杰克之間的紐帶是黑色邪惡的,全由貪婪和自私結(jié)成。而崔斯坦與迪倫之間的紐帶明亮、凈朗,閃著光芒,不愿將這光熄滅。假如今后還有任何惡鬼出現(xiàn)在此地,并要崔斯坦與迪倫來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