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匯總18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制定的一種教學計劃,它可以指導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一
    學習目標:較準確掌握初生的太陽后幾節(jié)操的動作方法。
    學習內(nèi)容:
    1、復習初升的太陽后幾節(jié)操。
    2、短繩活動。
    學習步驟: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進行常規(guī)練習。
    2、組織學生兩人一組,相互進行上次課的廣播操復習,提出要求。
    學生活動:
    1、快速安靜集合隊伍,在老師的口令指揮下認真反復進行隊列隊型的練習。
    2、在老師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相互間自主地進行廣播操練習。
    重點:熟悉全套操的動作方法和名稱。
    難點:動作正確、連貫、協(xié)調(diào)、有節(jié)奏感。
    教師活動:
    1、講解示范后兩節(jié)操的動作方法和要求,并組織學生集體練習。
    2、組織學生集體在音樂下進行完整練習,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
    3、組織廣播操分組展示活動。
    學生活動:
    1、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講解示范,按老師的口令認真反復練習。
    2、認真隨音樂進行完整練習。
    3、積極參與展示活動,表現(xiàn)出較高的集體榮譽感責任心。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各種跳短繩的花樣練習。
    2、組織學生積極思考,用繩子進行各種自己所喜愛的'活動。
    學生活動:
    1、情緒高漲地進行各種花樣練習,能夠相互團結(jié)提示。
    2、積極開動腦筋,能夠創(chuàng)編出新式的活動內(nèi)容。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單腳跳和接力跑的比賽游戲。
    學生活動:學生能夠知道練習方法要求和意義,并能積極地投入到練習中去,從練習中獲得快感。
    組織:無固定隊型,在老師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自由練習。
    場地器材:短繩36根,田徑場一片。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二
    發(fā)展學生有氧代謝能力,促進身體全面發(fā)展;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堅強意志,體驗耐久跑的樂趣。
    部分教學情景。
    教學內(nèi)容運動量教與學的方法。
    時間次數(shù)。
    一、集合整隊,報告上課人數(shù),師生問好,考勤。
    二、宣布本單元教學計劃:根據(jù)《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精神、教材及小學生實際,教學程序及課次安排如下:
    第1次課:學習“途中跑”技術(shù);
    第2次課:學習耐久跑的起跑及加速跑,定時跑的動作方法;
    第3次課:學習全程跑的體力分配方法。
    三、宣布本課教學目標,簡述教學過程、要求及目的`。
    四、安排見習生。
    五、檢查、整理服裝。
    六、隊列隊形練習。
    1、組織:四列橫隊。
    教學要求:
    精神飽滿,專心聽講;
    嚴肅認真,隊伍整齊,遵守紀律記清本單元教學安排,積極主動地學習;
    見習生當好老師的助手;做同伴的知心人、學習中的好幫手。
    一、走、跑約400米。
    二、熱身操:
    (一)各部位關節(jié)活動;
    (二)原地擺臂。
    (三)原地小步跑;
    (四)原地亮抬腿;
    (五)原地弓步交換跳。
    三、誘導練習:
    后蹬跑30~50米乘2~3次。
    7`組織方法:
    教學要求:
    隊伍整齊,放松自然跑進;
    認真做操,動作到位;
    后蹬跑時,注意蹬擺的結(jié)合。
    反思: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堅強意志,體驗耐久跑的樂趣。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三
    教學內(nèi)容:
    1、體操基本動作(前舉、側(cè)上舉)。
    2、柔韌性練習(正壓腿)。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體操基本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培養(yǎng)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通過各種練習發(fā)展學生各個部位的柔韌性。
    教學步驟:
    一、開始部分(10-9)。
    1、學生自己按大小個男女生排成二列橫隊。
    2、隊列練習(看齊、1—2報數(shù)、踏步走等)。
    3、教師領學生進行象形模仿游戲。(螃蟹、小鳥、大象、狗熊、鴨子等)。
    二、基本部分(20)。
    (一)體操基本動作(前舉、側(cè)上舉)。
    1、側(cè)舉(上舉):
    (1)教師下達前舉、側(cè)上舉口令讓學生憑自己的想象感覺做動作。
    (2)教師找出做的比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并讓學生自己說出怎么做的。
    (3)教師講解前舉、側(cè)上舉動作的要領和練習的要求。
    (4)下達口令集體練習(隨時提示方法和要領,鼓勵表揚學生)。
    (5)分組練習后選最好的一組示范并進行鼓勵表揚。
    (6)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
    (7)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
    (8)分散再練。
    (9)驗收成果。
    (二)柔韌性練習(正壓腿):
    (1)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
    (2)教師指導學生分組練習。
    (3)選優(yōu)示范并鼓勵表揚。
    (4)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
    (5)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
    (6)分散再練。
    (7)驗收成果。
    三、結(jié)束部分(5-4)。
    1、復習本課內(nèi)容。
    2、象形游戲,放松。
    3、小結(jié)。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四
    學習目標:了解蹦跳步的動作方法;能積極參與不同動物形象的蹦跳步練習,敢于自我表現(xiàn)。
    學習內(nèi)容:舞步――蹦跳步
    學習時間:第十四周
    學習步驟:
    1、集合隊伍,組織學生進行基本隊列練習,重點練習:踏步、向左、向右轉(zhuǎn)。
    2、發(fā)現(xiàn)問題當場解決,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
    3、組織學生進行小游戲活動:喊數(shù)抱團,講解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
    4、教師與學生一起游戲。
    1、樂于反復練習,動作規(guī)范到位,練習時思想集中。
    2、學會提出問題,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3、明白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有序開展游戲活動,能快速做出反應。
    4、積極參與活動,主動交流,相互合作。
    組 織:四列橫隊 圍圈
    1、講解示范“蹦跳步”動作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模仿。
    2、列舉幾種不同動物形象的蹦跳步,如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等動作,指導學生模仿練習。
    3、及時總結(jié)點評學生的練習情況,提出要求。
    4、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模仿不同動物形象的'蹦跳步。
    5、邀請學生進行動作交流展示,引導學生相互觀察、相互學習交流,對學生的展示及時鼓勵表揚。
    6、組織學生分組展示動作,進行小組比賽。
    7、及時評價學生的比賽情況,并提出要求。
    8、播放一段活潑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
    1、通過聽教師講解和看教師示范,領會蹦跳步的動作方法。
    2、跟隨教師模仿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蹦跳步動作。
    3、對照自己的情況,改正自己的錯誤動作。
    4、自行組織學練,模仿不同動物形象的蹦跳步。
    5、積極參與交流展示活動,把自己的動作大膽地展示給同學看。
    6、在比賽中,能大膽的展示自己,把自己自信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家看。
    7、積極改進自己的不足,努力向目標邁進。
    8、在音樂伴奏下,自編自演不同動物形象蹦跳步的組合動作。
    組 織:體操隊形??? 八小組分散
    p
    1、組織學生進行“角力”游戲,圍圈進行先小組游戲,后集體“角力”比賽。
    2、組織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一次。
    3、及時評價學生的練習情況,并提出要求。
    4、組織學生進行比賽,教師指導學生游戲。
    5、及時鼓勵表揚各組的表現(xiàn)。
    1、明確比賽方法及要求。
    2、練習時能認真對待,按要求進行。
    3、對照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糾正。
    4、遵守比賽規(guī)則,相互合作,積極完成任務。
    組 織:圍圈 八小組
    1、帶領學生做簡單放松操。
    2、評價整節(jié)課,及時解決課中問題并提出要求。
    3、宣布下課。
    1、積極投入到放松活動中。
    2、相互交流評價。
    3、師生再見。
    組 織:四列橫隊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五
    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自編操即韻律操,目的增強學生體質(zhì),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課的開始,創(chuàng)設情境(配有音樂)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生態(tài)園模仿動物行走,以達到熱身的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迅速地進入角色,從而能更好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動作技術(shù)。最后,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合作,勇敢面對困難和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從而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和不畏艱難的精神和競爭意識。
    1、認知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讓學生認識自編操,并體驗自編操。
    2、技能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敏性。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合作下,不畏艱難的精神并增強其競爭意識。
    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該班有40名學生,其基本理解動作要領,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識和技術(shù),其身體狀態(tài)良好,但仍需要教師的協(xié)助才能完成學習。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發(fā)展需要出發(fā),為增強學生體質(zhì)。促進健康為目的,以創(chuàng)新情境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
    籃球場、一臺音響、呼啦圈4個、體操8個、皮筋2根、竹竿4根、正方體4個、氣球若干。
    開始部分:
    課堂常規(guī):
    1、集合、整隊。
    2、檢查人物及服裝。
    3、宣布本節(jié)課內(nèi)容并提出要求。
    4、安排見習生。
    組織形式:成四路縱隊集合。
    要求:學生“快,靜,齊”。聽指揮,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
    準備部分:
    熱身運動:模仿動物走。
    組織形式:教師領做,圍成一個圓圈(音樂伴奏)。
    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動作形象。同學間距離恰當,注意安全,身體進入準備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佳,注意力集中。
    基本部分:
    一、自編操:
    (一)教師示范教學。
    1、學生列隊練習。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教師動作語言形象,以啟發(fā)學生模仿并練習。
    3、教師巡視。
    4、教師糾正錯誤動作。
    (二)練習。
    1、分組練習:
    (一組和兒組,三組和四組)兩兩面對站立進行練習,互相指導并糾正,教師巡視。
    2、自練:學生原地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并反饋信息教師鼓勵學生。
    3、集體練習:教師進行集中指導,并提出注意事項。
    二、游戲:越過障礙。
    方法:學生分成四組,成四路縱隊站立,并面對起跑線。教師示范游戲過程。教師發(fā)出“預備”口令后,每組的第一名隊員分別走到起跑線上,教師發(fā)出“開始”口令時,各組隊員開始起跑,越過障礙。當本隊前一名隊員原路返回時擊掌(擊一下隊員的手掌),下一隊員繼續(xù)越過障礙,一次類推,先進行完得一組為獲勝組。
    要求:學生按規(guī)則進行。
    結(jié)束部分:
    1、放松操(配樂)。
    2、小結(jié)本次課的情況,鼓勵學生。
    3、師生再見。
    4、收拾器材。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六
    1、體操基本動作(側(cè)舉、上舉)。
    2、柔韌性練習(壓肩)。
    1、通過各種體操基本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培養(yǎng)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通過各種練習發(fā)展學生各個部位的柔韌性。
    一、開始部分(10-9`)。
    1、學生自己按大小個男女生排成二列橫隊。
    2、學習1—2報數(shù)。
    3、教師領學生進行象形模仿游戲。(螃蟹、小鳥、大象、狗熊、鴨子等)。
    二、基本部分(20`)。
    (一)體操基本動作(側(cè)舉、上舉)。
    三、結(jié)束部分(5-4`)1、復習本課內(nèi)容。
    2、象形游戲,放松。
    3、小結(jié)。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七
    學習目標:了解迎面接力游戲的規(guī)則和方法,能做出右手傳接棒的動作,能積極參與游戲,與同伴相互合作。
    學習步驟: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宣布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
    2、組織學生進行隊列練習。
    3、分組自主練習踏步、向左、右轉(zhuǎn),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演練,教師及時點評。
    學生活動:
    1、認真投入地進行隊列練習。體驗“靜、齊、快”。
    2、由組長帶領隊員練習,組長喊口令,相互配合,認真完成練習。
    3、積極參與活動,敢于展示自己,體驗正確與錯誤動作的感覺。
    組織:xx。
    教師活動:
    1、帶領學生做好跑的準備活動。
    2、講解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的同時,請兩位學生試做,重點提示右手傳接棒的方法及跑的規(guī)定路線,避免相互沖撞。
    3、組織學生進行迎面右手傳接棒的練習,練習中不要求學會上跑快,著重強調(diào)傳接棒過程中兩人的動作配合。
    4、請出傳接棒較好的一組示范表演,教師點評后,分組進行游戲比賽。
    5、及時點評比賽情況,并提出要求。
    6、再次組織學生比賽,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調(diào)整比賽次數(shù)。
    學生活動:
    1、在教師帶領下,認真做準備活動。
    2、仔細觀察同伴的試做動作,結(jié)合教師的講解、示范,了解迎面接力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傳接棒的練習。
    3、分組在小組長帶領下,進行兩人傳接棒的動作配合練習,相互觀摩,相互指正。
    4、通過觀察談判的'示范表演,學習好的做法,力爭在游戲比賽中戰(zhàn)勝對手。
    5、相互交流評價。
    6、樂于反復進行游戲比賽,能與同學積極配合完成任務。
    組織:八路縱隊。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橡膠圈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游戲創(chuàng)編,教師巡視指導。
    2、邀請比較有特色的小組進行活動展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3、組織學生進行滾圈接力比賽,講解游戲方法及比賽規(guī)則。
    4、先請學生示范,后組織學生進行嘗試練習一次。
    5、對學生聯(lián)系情況進行及時總結(jié),并提出要求,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學生活動:
    1、積極參與游戲創(chuàng)編活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與同伴合作開展。
    2、大膽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能相互學習。
    3、掌握游戲的方法,認真進行練習。
    4、積極參與比賽,遵守比賽規(guī)則,隊員之間相互指導幫助,團結(jié)協(xié)作,有序開展。
    組織:同上。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感覺進圈”放松練習。
    2、及時對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評價,并提出要求。
    3、宣布下課。
    學生活動:
    1、積極參與放松練習。
    2、學生相互評價。
    3、師生再見。
    組織:八小組分散四列橫隊。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八
    1、體操基本動作(前舉、側(cè)上舉)。
    2、柔韌性練習(正壓腿)。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體操基本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培養(yǎng)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通過各種練習發(fā)展學生各個部位的柔韌性。
    教學步驟:
    1、學生自己按大小個男女生排成二列橫隊。
    2、隊列練習(看齊、1—2報數(shù)、踏步走等)。
    3、教師領學生進行象形模仿游戲。(螃蟹、小鳥、大象、狗熊、鴨子等)。
    (一)體操基本動作(前舉、側(cè)上舉)。
    1、側(cè)舉(上舉):
    (1)教師下達前舉、側(cè)上舉口令讓學生憑自己的'想象感覺做動作。
    (2)教師找出做的比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并讓學生自己說出怎么做的。
    (3)教師講解前舉、側(cè)上舉動作的要領和練習的要求。
    (4)下達口令集體練習(隨時提示方法和要領,鼓勵表揚學生)。
    (5)分組練習后選的一組示范并進行鼓勵表揚。
    (6)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
    (7)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
    (8)分散再練。
    (9)驗收成果。
    (二)柔韌性練習(正壓腿):
    (1)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
    (2)教師指導學生分組練習。
    (3)選優(yōu)示范并鼓勵表揚。
    (4)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
    (5)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
    (6)分散再練。
    (7)驗收成果。
    1、復習本課內(nèi)容。
    2、象形游戲,放松。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九
    水平一
    難點進一步熟悉課堂常規(guī)及安全意識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一、引出(體育課堂的要求?)
    二、課堂常規(guī)的.教育(學生)
    1、學生要在上課鈴響前到達操場,上課鈴響后,立即靜、齊、快地按規(guī)定隊形排好隊、等候老師上課。
    2、在體育委員整隊,向老師報告人數(shù)和老師宣布本課的內(nèi)容時,學生要立正。
    3、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因故不能上體育課的,要課前請假,并寫好請假條(事假由班主任簽字,病假由校醫(yī)證明)。
    4、上室外課時不戴帽子、圍巾、手套、不穿大衣、裙子;不帶鋼筆、小刀等尖利物品和穿膠底鞋上課。
    5、嚴格組織紀律性,注意安全,嚴防傷害事故發(fā)生。
    6、愛護場地器材;未經(jīng)許可,不得動用教師課堂前布置的場地和器材。課前體育委員要組織同學協(xié)助老師布置場地、器材。課后教師指定組要收交器材,并及時收交器材室。
    三、師生互相討論
    四、拍手游戲:
    分組進行練習(同桌)
    五、歸納小結(jié)下課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jié)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會比較角的大小。
    學具教具準備:
    釘板、皮筋、彩紙、硬紙條、折扇、剪刀、三角板、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紅和小華相約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給小明作生日禮物。瞧,他們做得多認真?。。ǔ鍪局黝}圖)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細看,這些物品上有沒有我們以前認識過的圖形???(鬧鐘的面是圓形、紙工袋的面是長方形)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鬧鐘圖)評:教師創(chuàng)設小明過生日這一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在觀察各種實物圖形的基礎上,教師的一句簡短的問話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聯(lián)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認識角。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兒呢?(拿出剪刀,開、合)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角。(電腦閃現(xiàn))三角形紙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紙指)三角形的這里也是一個角。(電腦閃現(xiàn))剪刀、三角形紙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zhuǎn)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電腦閃現(xiàn))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角。(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有什么特點呢?(相交于一點,兩條邊都是直的)小結(jié):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畫角。角怎樣畫呢?畫的時候,我們先畫一點,這是它的(頂點)再從頂點畫一條很直的線,這是它的(邊),再從頂點起往不同方向再畫一條邊。這樣,(用手指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就是角。
    評:生活中學生對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角的幾何圖形的認識還是第一次。教學時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剪刀、鐘面、三角形紙等實物上找角,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屏幕,利用多媒體動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質(zhì)屬性,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特點,再通過觀察角、畫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特點。
    3、找角。
    (1)拿出三角形紙。在這個三角形里我們已經(jīng)找到一個角了,你還能在這個三角形里找出其它的角嗎?(個別上來指一指,說出頂點和邊)。
    (2)不僅在剪刀、鐘面和三角形紙上能找到角,生活中還有物體上也有角,你能在你身邊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嗎?(自由說一說,全班交流)。
    (3)看到小朋友們找到了這么多的角,老師也想?yún)⑴c進來,歡迎嗎?(出示金字塔、高壓電塔、五角大樓等圖片)你們想看哪一幅圖?(逐一出示,稍作介紹,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4)小結(jié):生活中藏著很多角,只要做個有心人,還能發(fā)現(xiàn)更多。
    評:在初步認識角的本質(zhì)屬性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找身邊的角,再讓學生欣賞金字塔、高壓電線桿、五角大樓、戰(zhàn)斗機、橋梁等物體中的角,使學生了解到建筑物上、藝術(shù)品中、軍事武器及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角,學生不僅深化了對角的認識,同時也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的思想。
    (二)做角。
    1、提出要求:老師給每組發(fā)了一些材料:有小棒、皮筋、釘子板、紙條、圖釘、彩紙等,請組長帶領,小組合作用這些材料做角,并且指出所做出的角的頂點和邊??茨膫€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做得多、做得好,并且說得好。
    2、匯報交流,展示各組作品。
    3、小結(jié):同學們可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種做角的方法,雖然它們材料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表示的都是――角。
    評: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存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直觀感知角的基礎上教師又提出明確的做角要求,在小組同學合作下,通過拉一拉、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匯報、展示,也使教師了解到學生對角的認識程度和掌握情況,學生通過親自操作,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體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三)角的大小。
    1、拿出學生做的活動角,慢慢拉大一條邊,問:現(xiàn)在角和剛才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大了)繼續(xù)拉大,問: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得更大了)慢慢合攏一條邊,問:現(xiàn)在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了?(變小了)。
    小結(jié):看來角是有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
    2、出示四面鐘,你能看出鐘面上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為什么?那么2、4號鐘面上的角哪個大呢?(學生出現(xiàn)爭論)究竟哪個角大,你有什么好辦法判斷出來嗎?小組里商量一下。(提醒:看看你身邊有沒有什么可利用的工具。)。
    3、交流匯報各小組想法。(數(shù)格子,用硬紙條做的角比,用紙折出的角比)。
    4、結(jié)合學生回答,教師重點用電腦演示書上介紹的重合方法。
    (四)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1、剛才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角,那么角在我們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2、出示挖土機工作圖、學生用指甲鉗剪手指甲動態(tài)圖,先讓學生明確角在哪里,再仔細觀察,說明角的大小變化有什么用。
    3、除了這些,你還找出一些角的大小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小組交流)。
    評:生活是學習數(shù)學的大課堂,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shù)學的最終目的。本節(jié)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挖土機工作時的場景錄象、剪指甲時指甲剪的運動過程等讓學生看到,由于角的大小變化解決了實際問題,由此更進一步了解角在現(xiàn)實中的作用,體會角的重要性。
    三、全課小結(jié)。(略)。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一
    經(jīng)過激烈的比賽,最后小猴得到了冠軍,現(xiàn)在由我來為小猴頒發(fā)王冠。(頭飾)。
    同學們現(xiàn)在小猴子是森林之王了。那么我們都去體驗一下小猴子當上國王的滋味好不好(好)。
    放松:現(xiàn)在跟著老師一起做,小猴子睡覺醒了以后,先伸一伸腰,踢一踢腿,(教師領做)最后由小動物們給國王按摩。后面的愛生給前面的學生按摩(揉肩,打背……)。
    總結(jié):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了一趟大森林,不知道同學們玩的高興不高興呀(高興)。好,同學們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非常好,那么下節(jié)課老師要帶領大家去一趟海底,我們?nèi)タ纯春5子惺裁春猛娴?。學生歡乎。好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收器材。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二
    1.復習拍手操。
    2.雙手體前向前拋實心球。
    3.游戲——搶占座位。
    1.通過多種游戲和練習發(fā)展學生靈敏.協(xié)調(diào)和平衡能力。
    2.初步掌握雙手體前向前拋實心球的動作要領,體會蹬地展體,協(xié)調(diào)用力揮拋的方法發(fā)展學生靈敏,速度素質(zhì)及奔跑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逐步學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方法和正確對待勝負的良好心態(tài).
    一.課堂常規(guī)(2")。
    1.整隊,檢查人數(shù),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nèi)容。
    二.隊列:向左(右)看--齊(2")。
    1.用簡明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
    2.講解隊列方法。
    方法:聽到口令后排頭左(右)手迅速叉腰,目視前方,其余各排學生左右手迅速叉腰轉(zhuǎn)頭向左(右)看鄰近學生的腮部.
    1.精神飽滿認真聽講。
    2.積極參與。
    3.練習2-4次.
    組織:四列橫隊。
    要求:快靜齊。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三
    樂于參與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展示簡單的動作。
    一、 運動參與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隊列練習。
    2、小游戲——看看誰反應快。
    3、教師講解示范正確姿勢的自然走,前腳掌走。
    上體正直,自然挺胸,腳尖朝前,走成直線。
    4、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通過場地上的標線行走。
    學生活動:
    1、認真投入地進行隊列練習。體驗“靜、齊、快”。
    2、注意看和聽,反應速度快。
    3、學生邊看邊模仿。
    4、積極參與活動,敢于展示自己體驗正確與錯誤動作的感覺。
    組 織:
    xxx
    二、 展示自我
    教師活動:
    1、與學生一切參與游戲——老鷹和小雞。
    2、提示啟發(fā)學生怎樣才能不被老鷹抓到。
    3、給學生發(fā)標志性飾物,引起學習興趣。
    學生活動:
    1、以小隊為單位,選派一位同學扮演老鷹。
    2、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
    組 織:
    xxx
    三、 交流評價,“我顯我個性”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走的方法。
    2、師生評價,教師鼓勵。
    學生活動:
    1、學生個人表演走的姿勢。
    2、體會成功的喜悅。
    組 織:沿籃球場線走
    四、 評價放松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放松練習。
    2、及時對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評價,表揚優(yōu)秀,鼓勵后進。
    3、宣布下課。
    學生活動:
    1、進行放松練習。
    2、學生相互評價。
    3、師生再見。
    組 織:四列橫隊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四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并借助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能夠結(jié)合情景,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提出解決數(shù)學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直觀地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來,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fā)現(xiàn)信息,提問選擇信息,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
    2、小兔安家的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chuàng)設。
    生1:圖中有大樹、房子、許多小兔。
    生2:圖中有12只小兔,他們正在快樂地做游戲。
    生3:一共有四間房子。
    通過創(chuàng)設小白兔安家的情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積極地在情景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
    問題探究。
    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整理(重點解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進行個別指導。
    生1:有4間房子,每間住幾中小兔子?
    生2:如果12只小兔要住3間房子,每間住幾只小兔?
    生3:如果12只小兔要住2間房子,每間住幾只小兔?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問題,并把算式寫下來。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體驗感悟。
    好,下面哪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都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列式的?
    隨著各組學生的回答,老師整理板書如下:
    12÷2=6(只)12÷6=2(間)。
    12÷3=4(只)12÷4=3(間)。
    12÷4=3(只)12÷3=4(間)。
    12÷6=2(只)12÷2=6(間)。
    下面我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爭著進行回答。
    各小組討論匯報:
    每間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間房子住的兔子少多,用的房子少。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一是讓學生體會除法算式之間的關系。二是讓學生從中體會在小白兔只數(shù)不變的前提下,每間房子住兔子只數(shù)與房子的間數(shù)中相對的。
    實踐應用。
    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84頁,我們看“填一填”請根據(jù)我們剛才說把這們表填完整。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小兔,3間能住下嗎?請同學們討論一下。
    引導學生明確,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兔子,3間可以住15只小兔,而現(xiàn)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1、請同學們打開書84頁,我們看練一練第1題,同學們獨立做在書上,做完后組長負責檢查下,全部做對的由小組長獎勵一朵小紅花。
    教師巡回指導。
    2、我們看第2題,請同學們把第2題做在書上,我們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好,下面誰愿意把你填的結(jié)果讀給大家聽?
    3、電腦出示第85頁第3題:
    二(1)班有36人參加體操比賽,請你們幫他們設計一下,怎樣排隊,請畫出相應的圖,并列出算式,看哪組想出的辦法最多。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一組一問一答。
    學生集體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完成在書上。
    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設計方案,并把圖畫下來,列出算式。
    一題多變拓展思維,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體驗和感悟。
    學生通過說一說,算一算,畫一畫,讓學生親自感悟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反饋,及時對討論好的小組發(fā)放小紅旗,并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補充小結(jié)。
    4、請同學們打開書上85頁,看第四題,誰得第一。小組之間展開比賽。
    5、電腦出示第85頁的第5題,誰來說說圖的意思。
    請同學們完成在書上,然后教師訂正。
    教師小結(jié)。
    學生說圖意。
    板書設計:小兔安家。
    12÷2=6(只)12÷6=2(間)。
    12÷3=4(只)12÷4=3(間)。
    12÷4=3(只)12÷3=4(間)。
    12÷6=2(只)12÷2=6(間)。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五
    二年級三面轉(zhuǎn)法和踏步走的教學內(nèi)容,一直是讓我頗感頭痛的教學任務,在過去的一年里我沒有教學生這些口令動作的要領,其原因是教學內(nèi)容比較枯燥,學生分不清左右方向,特別是在轉(zhuǎn)腳這一動作我沒有找到很適合小朋友學習的方法和樂趣。如果采取生硬的示范模仿教學,要使動作協(xié)調(diào)一致有很大的難度,他們活潑好動而且注意力又很難長時間集中,師生也都非常辛苦。如原地踏步走,先提哪只腳、先擺哪只手…這些一直是困擾學生進行練好此動作的關鍵。所以,即使在練習中反復地示范和強調(diào),注意力比較集中的學生容易模仿,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就不會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做起動作來總是反的。所以有些隊列的內(nèi)容我就沒有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教學,而是采取了放一放等一等的措施。
    通過一年的相互了解,我調(diào)整了我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弄清身體的方位左、右、前、后;然后規(guī)定”預令”的標志化動作即提前預備動作;最后強調(diào)隊列的整齊與精神。如原地踏步走時,先讓每一個學生找準了自已的左腳,左腳為起動腳,稍微抬起左腳腳后跟,寫字的手向前擺臂,就把右臂稍向前欲動一點,當學生聽到口令后,我就檢查學生欲動的動作是否正確,讓后再下完整口令,這樣就沒有順拐的了。在這里預令動作很關鍵,事實證明以上訓練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zhuǎn)法“的學習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一節(jié)課就解決了三面轉(zhuǎn)法的動作要領。我的預備動作是這樣練習的:
    (1)抬腳后跟,抬腳尖扭動,轉(zhuǎn)動練習,讓學生體驗以腳后跟為軸轉(zhuǎn)動方法。
    (2)抬腳后跟變清方向練習。抬右腳向左轉(zhuǎn),抬左腳向右轉(zhuǎn)。
    (3)下口令前詢問,抬哪個腳的腳后跟?讓學生做好口令的準備動作,那么做完整動作時就沒有問題了。最后就是鞏固熟練動作。“轉(zhuǎn)”是主要的,這樣練習學生就沒有了拿腳的錯誤動作了。為了使隊列整齊,在學生掌握“轉(zhuǎn)“和”方向“的關系后,再進行一轉(zhuǎn)二靠腳的兩節(jié)拍普通教學練習。
    通過隊列隊形的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老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更要求一定的技巧,所以從教學形式上多加考慮,使學生有新鮮感,這樣才能克服隊列、隊形練習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達到練習的效果。同時,也要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出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更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信心。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六
    較準確掌握初生的太陽前四節(jié)操的動作方法。
    1、復習廣播操。
    2、游戲活動。
    1、集合隊伍,進行課堂常規(guī)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學生明了在體育課中,應該做些什么和應該怎樣做。
    2、簡單的隊列練習(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精神飽滿,充滿生機和力量)。
    1、快速安靜地集合隊伍,和老師一起總結(jié)這學期我們要如何來上體育課。
    2、在自己定好規(guī)章后,身體力行,積極進行隊列練習。
    重點:前四節(jié)操的動作名稱和方法路線。
    難點:手腳間配合協(xié)調(diào),不僵硬,動作較熟練。
    1、講解做好操的意義,示范動作方法,并帶領學生集體復習,對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
    2、播放音樂,利用同伴間相互比試和比賽的方法進行鞏固提高練習,達到較熟練的程度。
    1、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講解示范,按老師節(jié)拍反復認真練習。
    2、對自己充滿信心,積極參與比評活動。
    1、分發(fā)紅繩,提示紅繩的作用,組織學生自行體驗,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應該如何來用這根紅繩。
    2、紅繩飄飄,健兒飛馳,組織學生進行接力游戲。
    1、積極思考,利用紅繩想出各種活動的方法。
    2、全力投入到活動中去,各個小組的成員出沒劃策,為自己隊伍的勝利而奮斗。
    3、集體總結(jié)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然后集體討論。
    組織:四列橫隊(左右間隔兩臂,前后一臂距離)——四路縱隊。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柔韌性練習。
    學生活動:充分展示自己,積極進行練習。
    組織:四列橫隊。
    場地器材:田徑場一片錄音機一臺。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七
    1、體操基本動作(前舉、側(cè)上舉)。
    2、柔韌性練習(正壓腿)。
    1、通過各種體操基本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培養(yǎng)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通過各種練習發(fā)展學生各個部位的.柔韌性。
    一、開始部分。
    1、學生自己按大小個男女生排成二列橫隊。
    2、隊列練習(看齊、1—2報數(shù)、踏步走等)。
    3、教師領學生進行象形模仿游戲。(螃蟹、小鳥、大象、狗熊、鴨子等)。
    二、基本部分。
    (一)體操基本動作(前舉、側(cè)上舉)。
    1、側(cè)舉(上舉):
    (1)教師下達前舉、側(cè)上舉口令讓學生憑自己的想象感覺做動作。
    (2)教師找出做的比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并讓學生自己說出怎么做的。
    (3)教師講解前舉、側(cè)上舉動作的要領和練習的要求。
    (4)下達口令集體練習(隨時提示方法和要領,鼓勵表揚學生)。
    (5)分組練習后選的一組示范并進行鼓勵表揚。
    (6)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
    (7)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
    (8)分散再練。
    (9)驗收成果。
    (二)柔韌性練習(正壓腿):
    (1)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
    (2)教師指導學生分組練習。
    (3)選優(yōu)示范并鼓勵表揚。
    (4)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
    (5)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
    (6)分散再練。
    (7)驗收成果。
    三、結(jié)束部分。
    1、復習本課內(nèi)容。
    2、象形游戲,放松。
    3、小結(jié)。
    小學二年級體育教案例篇十八
    學習目標:能較準確掌握希望風帆前四節(jié)操的動作方法;培養(yǎng)相互配合,互相幫助的精神。
    學習步驟:
    一、統(tǒng)一規(guī)章、身體力行。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進行課堂常規(guī)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學生明了在體育課中,應該做些什么和應該怎樣做。
    2.簡單的隊列練習(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精神飽滿,充滿生機和力量)。
    學生活動:
    1.快速安靜地集合隊伍,和老師一起總結(jié)這學期我們要如何來上體育課。
    2.在自己定好規(guī)章后,身體力行,積極進行隊列練習。
    組織:四列橫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前四節(jié)操的動作名稱和方法路線。
    教師活動:
    1.講解做好操的意義,示范動作方法,并帶領學生集體復習,對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
    2.播放音樂,利用同伴間相互比試和比賽的方法進行鞏固提高練習,達到較熟練的程度。
    學生活動:
    1.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講解示范,按老師的節(jié)拍認真的反復練習。2.對自己充滿信心,積極參與比評活動。
    教師活動:
    1.分發(fā)紅繩,提示紅繩的作用,組織學生自行體驗,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應該如何來用這根紅繩。
    2.紅繩飄飄,健兒飛馳,組織學生進行接力游戲。
    學生活動:
    1.積極思考,利用紅繩想出各種活動的方法。
    2.全力投入到活動中去,各個小組的成員出沒劃策,為自己隊伍的勝利而奮斗。
    3.集體總結(jié)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然后集體討論。
    組織:四列橫隊(左右間隔兩臂,前后一臂距離)四路縱隊。
    三、創(chuàng)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柔韌性練習。
    學生活動:充分展示自己,積極進行練習。
    組織:四列橫隊,圖示同??
    場地器材:田徑場一片錄音機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