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要保持閱讀的習慣,并學會做好讀書筆記。寫總結時,我們要注重邏輯和結構的合理性,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我們的意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
小班心得隨筆篇一
成成是班的新寶寶,年齡比起班上最大的幼兒要小一歲半,身體體質不是很好,所以在入園時引起我們的重視。由于家長擔心孩子的身體,所以也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初入園時,成成在媽媽離開后會哭鬧,或者自己坐在小椅子上發(fā)呆,臉色也不大好看,出現(xiàn)了輕微的咳嗽現(xiàn)象。午睡入睡困難。
對于初入園的,第一次離開自己的父母,肯定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從而引起生理上的一些不適應,家長的焦慮和不堅定也會影響幼兒適應的速度。
剛入園的一周,他基本上都是在老師懷里的。一天下來,胳膊又酸又痛。漸漸地,他對老師產生了依賴。在生活上,我們對成成很關注,即使在幼兒哭過之后也要檢查是否出汗,來決定增減衣服,鼓勵成成把飯吃完,同時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如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小貼片,就在他早晨來園時發(fā)貼片進行鼓勵,請他來給小朋友放碟片。請別的寶寶來跟天天一起玩游戲,一起拉手站隊。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成成已經能做到基本上每天早上來園不哭鬧,和老師、小朋友也有了一定的交流,還能坐下來參與教學活動呢??吹剿羞@么大的進步,我們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小班心得隨筆篇二
觀察對象:小三班幼兒(章--)。
觀察實錄:
(一)早晨來園。
章恒愷:(跟爸爸再見后)“老師,現(xiàn)在我們去干嗎呀?”
師:“現(xiàn)在是晨間游戲時間,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戲,一起去玩。”
章恒愷:“那玩好游戲又去干嗎呢?”
師:“玩好游戲我們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鍛煉身體呀,還要吃點心?!?BR> 章恒愷聽完我說的話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戲了。
(二)中午吃飯、睡覺時間。
地點、時間:在盥洗間。
洗好手章恒愷:“老師,我們現(xiàn)在要去干什么?”
師:“我們現(xiàn)在要去洗手吃飯啊。”
章恒愷:“那吃好飯我們在去干什么啊?”
師:“吃好飯我們就看一會兒書,就要去小便睡覺了。”
章恒愷:“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嗎呢?”
師:“章恒愷寶貝,那你來告訴老師我們接下來要干嗎呀?”
章恒愷:“是不是應該去午睡房睡覺了啊,對了,我們還應該把衣服、鞋子脫掉,對嗎?”
師:“是的,真棒!章恒愷寶寶真聰明!”
分析與反思:
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分析了章恒愷的一系列反映。章恒愷常常會用詢問的口氣來征求教師的意見,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他想在老師的嘴中得到老師的肯定,從而來證實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確。其實他已經了解在幼兒園生活的每一個步驟,但是往往是因為他對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對老師產生了一種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過老師的鼓勵、肯定等積極的態(tài)度來增加對自己的不自信,從而來滿足自己的一系列疑問。
面對這類幼兒,我們應該采取“反問”的形式來激勵幼兒,對幼兒可以多提一些“你認為呢?”“你想的是怎樣的?”等問題來鍛煉這類幼兒??梢宰屵@些疑問從他們自己的嘴巴里說出來,讓他覺得自己說的也是對的,來逐步鍛煉幼兒的表現(xiàn)力、語言的組織里,更加能鍛煉幼兒的自信心。
小班心得隨筆篇三
實錄:
語言的發(fā)展是反復練習,不斷校正,逐步規(guī)范的過程。故事表演可以為小班幼兒提供大量的規(guī)范的口語練習的機會。如故事《小兔乖乖》,幼兒表演時我用溫柔的語調介紹“兔媽媽”的三個孩子,用緊張的聲調描繪大灰狼的出現(xiàn),用甜美的聲音引出兔媽媽敲門。幼兒模仿表演小兔、兔媽媽、大灰狼的對話惟妙惟肖,特別是小兔拒絕大灰狼,不給他開門時,孩子們一齊和小兔唱兒歌:“不開,不開……”,而趕走大灰狼后,幼兒用甜甜的聲音和兔媽媽一起唱起了兒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表演故事的幼兒練習角色對話,其他幼兒則可以跟著老師一道附誦故事。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學習使用不同的語氣去表現(xiàn)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故事的背景、情節(jié)發(fā)展和故事角色。小班幼兒的特點是喜歡不厭其煩地聽同一個故事,變換幼兒擔任角色,表演故事,其他幼兒聽故事,跟著教師附誦故事,幼兒興趣不減。這樣幼兒就有了大量地練習規(guī)范語言的機會。
分析:
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而故事表演既有語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動作的模仿。孩子們在表演,也是在游戲,會不知不覺進入游戲情境,體驗角色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喜怒哀樂。由于故事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幼兒進入角色后,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表演中表現(xiàn)角色的情感,而這種情感表現(xiàn)在幼兒對角色的模仿中獲得近乎真實的感受:小兔在媽媽身邊快樂地絮語,小兔對大灰狼的恐懼;(《小兔乖乖》)惡狠狠的大灰狼,勇敢的大羊(《三只羊》)等等。就是教師的情境描繪也可以調動幼兒的情緒,豐富的情感體驗更激發(fā)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熱情,使小班幼兒的規(guī)范化語言練習得以經常進行。語言教學、故事表演、游戲活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有機結合,幼兒根據作品內容去操作、表現(xiàn)。幫助幼兒用動作來理解新詞,還可在表演中嘗試運用新詞,以達到掌握新詞的目的。如:“篤篤篤、嘭嘭嘭、夾、著急、狠狠地”。使幼兒比較容易地理解復雜的情緒,幫助幼兒認識周圍的世界,對他們以后語言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反思:
3至4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幼兒學習語言的欲望強烈,表現(xiàn)欲很強。他們學習回答人們的問題,學習用語言向別人提出請求,學習敘述事件,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故事。正因為如此,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故事表演對小班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小班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游戲角色的特點,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語言教學效果的前提。而故事表演正是適合小班幼兒特點的對小班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活動的好形式,經常地、成功地在小班幼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使用這一形式,對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如:豐富詞匯、敘述事件、認識社會及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小班心得隨筆篇四
觀察記錄:
結合主題活動“寶寶的一家”,我請孩子們帶來了全家福的照片并把這些照片貼在了娃娃家里,孩子們在娃娃家游戲中會介紹給同伴。今天在角色游戲中,只見成成指著照片告訴同伴:“這就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成成?!蔽衣犚娏?,馬上問成成:你家有幾個人呀?”成成忙用小手數(shù)起來:“1,2,3,三個人?!逼渌⒆右惨黄饠D過來在照片上認真地數(shù)起來。
在活動中,孩子們逐漸掌握了手口點數(shù),掌握了數(shù)與物一一對應的本領,也能正確說出總數(shù)了。
反思:
將數(shù)活動融入主題活動中進行,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能夠聯(lián)系實際,受到幼兒的喜歡。其實,幼兒生活中充滿了“數(shù)”的環(huán)境中,只要教師有這方面的意識,并加以引導,就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一些粗淺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總之,不管進行的是什么主題,其中的內容本身都包含了許多的數(shù)知識,因此,老師應盡量在其中挖掘可整合的數(shù)學教育因素,并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實際加以設計。
從中也使我認識到幼兒學數(shù)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新經驗的過程,是將抽象概念遷移運用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過程。
小班心得隨筆篇五
我一直把叫孩子起來讀書當作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和鍛煉幼兒的途徑之一。所以,我常請孩子們起來背古詩、讀兒歌。
今天,當我請小朋友們起來背古詩時,許多孩子都爭著起來背。只有詠琪把頭低得很低,我知道她又想躲避背詩。詠琪是一個性格內向、膽子比較小的一個女孩子。以往每次我請她起來念,她都很緊張,聲音也很輕。為了讓她得到更多的鍛煉,我還是請了她。剛開始她很緊張,但在我的鼓勵下,她終于站了起來將古詩背了出來。這次我沒要求她把聲音抬高,而是微笑著對她說:“你背得很好,能不能再背一遍讓我們聽聽?!痹佺魇艿搅斯膭?,不自覺中大聲地背了起來……我和小朋友們給了她以熱烈地掌聲,她笑了…..
其實,詠琪不是不會背,而是不敢勇于表現(xiàn)自己。以前當我要求她大聲說時,無意中強化了她的弱點,使她變得更加緊張。今天,我換取了一種表達方式,增強了和培養(yǎng)了她的自信心,使她在不知覺中超越了自我。
小班心得隨筆篇六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和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提出:“生活即教育”。這是我國現(xiàn)代兒童教育中有價值的思想,為此,我們抓住各種生活機會,大膽嘗試,充分教育幼兒,鼓勵幼兒。
點心前孩子們在廁所內洗手,不一會傳來了哭聲,尋聲一看只見樂樂摔在地上,正在哭泣。原來昊昊洗手推了她,只聽昊昊理直氣壯地說:“我應該排在前面,我個子高。”王月馬上反對說:“不對,洗手時應該大家一起洗。”我就問:“那我們應該怎么洗手呢?”班級中一下子又開始炸開了鍋,三三兩兩地議論起來,阮依陽說:“一組一組去洗?!倍鴺窐凡辉敢饬耍f:“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去洗手的辦法?!薄拔覀円嗷ブt讓著洗手,等其他小朋友洗好再去洗?!边@時我一邊洗手一邊哼著兒歌“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新奇,一下子亂哄哄的教室內安靜了。
之后在一次角色游戲中,幾個小女孩正在排隊打電話,可是昊昊卻要插隊打電話,這時一旁的阮依陽說:“你應該排隊?!薄皩ρ剑梢缘绕渌∨笥汛蚝秒娫挘阍俅??!毙↓埮f,“要謙讓?!毖笱笤谝慌哉f著,不一會傳來了兒歌聲:“你不推,我不擠……?!苯淌乙魂嚉g聲笑語。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爭吵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問題無論,結合于陳鶴琴“生活即教育?!苯逃齺碓从谏睿怯捎谛“嘤變耗挲g特點,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與同伴爭搶,同時喜歡模仿,不能用簡單的說教。所以在案例中,當孩子們發(fā)生爭吵時,對于孩子們爭吵的行為我并沒有一味的阻止,對他們進行說教。而是用小班孩子特別喜歡的兒歌來打動孩子,進行教育,同時兒歌便于小班孩子模仿,兒歌朗朗上口,一方面穩(wěn)定孩子們的情緒,另一方面,又可以用來提示孩子,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一邊洗手一邊念兒歌,孩子們一下子非常地新奇,都模仿起來了,慢慢行為控制情緒的影響漸漸降低了。而我另一成功之處又在于,在角色游戲中,當排隊打電話發(fā)生了“插隊”現(xiàn)象,孩子們懂得解決生活問題,大家唱起了兒歌,一件小事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們漸漸懂得解決生活的方式。
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著重于孩子生活的體驗,同時運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小班心得隨筆篇七
“小朋友們,去洗洗手吧!我們要吃飯了哦?!蔽乙徽f完,小朋友們都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向洗手間,洗手了??刹灰粫?,只聽見,洗手間里傳來了,“嘩嘩嘩”的水聲,我立馬就往洗手間里跑,一進洗手間,就看見水龍頭的水開的很大,而小朋友們都還在不亦樂乎的玩水,全然不知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水濺得濕透了。
我一看見這一情景,火就上來了,當中批評了幾個玩水的小朋友,總以為,他們會吸取教訓,可沒有想到,過幾天玩水的現(xiàn)象又發(fā)生了。玩水是孩子們的天性,對于孩子來說,周圍的事物都是新鮮的、好奇的。其實他們在玩的同時也是在探索、觀察,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其實有時候,覺得孩子們做的事情是不對的,但恰恰相反。只要好好的引導,讓孩子在玩中,慢慢地知道、懂得玩水其實是不多的。而不是滿目的批評。
面對這個問題,我已經專門開展了一個關于“玩水”的一堂教學活動。通過講解和示范正確的吸收方法。還講解了一些“玩水”的壞處和為什么不能玩水。我想,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和老師的督促,孩子們會慢慢的改掉這個壞毛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心得隨筆篇八
知道害羞,光著小屁股,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這是我聽班主任孫老師說的一件豆豆的趣事,很想寫出來一起共享。
一天,孫老師帶孩子們到東院頤養(yǎng)園去玩,頤養(yǎng)園里面大概為給老人們解悶,飼養(yǎng)了幾只全身白毛的小兔子,孩子們長這么大,大概也從未見過小兔子,今天看到,孩子們就圍在小兔子旁邊,再也不愿離開了,有的伸出小手撫摸小兔的脊背,有的戳戳小兔子的長耳朵,有的歪著頭看小兔子的眼睛,“哎呀,小白兔的眼睛怎么紅了,是誰打得它?”有孩子很奇怪地驚叫起來,不等孫老師搭話,小豆豆就解釋了:“不是打的,小白兔的眼睛原來就是紅色的,我書上就有?!?BR> 孫老師見孩子們用手動小兔子,知道兔子急了還咬人,怕出事,連忙制止孩子們:“不要動小兔子,小兔子會咬人的”一邊說,一邊彎腰抱起小兔子,放到離孩子們遠一點的地方去。沒想到小豆豆邊對孫老師擺手,邊開了腔:“老師老師別打他。”原來,他以為老師要打小兔子,趕緊勸孫老師,孫老師笑了,嗐,這個小可愛,這么小的孩子嘴里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人小鬼大。
小班心得隨筆篇九
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聲音都不響亮,一聽就是懶懶的。忽然,聽到周先易一聲響亮的回答,震醒了我,像是久旱逢甘雨。我一下子提起精神,對周先易投去贊許的目光,并朝他笑了笑,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孩子們看到我露出了笑臉,精神一下子提了起來。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確如此。從眼睛里可以看到別人對你的贊許、要求、疼愛、關懷、冷淡、嘲笑、疑問......人生的喜怒哀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從這扇窗戶里看到。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用眼神告訴孩子:你真棒!你這樣做是對的!你需要幫助嗎?老師相信你!......這種無聲的交流會讓你覺得像是夏日里的一縷清風,清涼而舒暢。而且,也會是我們的孩子情感更加細膩。在很多時候,少一些語言交談,多一些眼神交流,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
情況分析:
祎祎小朋友性格比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處不是很融洽;很少參加集體的體育活動,動作發(fā)展很不協(xié)調,對活動項目和有點難度的動作表現(xiàn)出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孩子是早產兒,眼睛有點斜視,腳上有根骨頭沒有發(fā)育好,走路很不穩(wěn)。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務都由奶奶包辦,活動受到父母的諸多限制、不允許做這、不允許做那,怕有危險、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過度依賴、不愿與人交往的個性。
學期總目標:
主動與家長聯(lián)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她特點的教育方案,如:讓她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并為之提供方便;培養(yǎng)她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
階段培養(yǎng)目標及措施:
第一階段目標與措施:
1、多與孩子交流、談心,幫助她排除焦慮的情緒。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第二階段目標與措施:
1、關心與信任,幫助孩子戰(zhàn)勝膽怯心理。
2、發(fā)揮孩子的專長與愛好,使她獲得成功體驗。
第一階段:(9月6日)。
開學一來園,祎祎的表現(xiàn)就是哭:上課哭、吃飯哭,午睡哭,一空或游戲一停,她就“媽媽,我要媽媽”地哭叫。全班小朋友都安靜下來了,只有她還在不停地哭。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讓她停止。今天上課時,她硬要坐在教室靠門口的座位上,說是要向外看媽媽、等媽媽,為了不影響全體小朋友的來園情緒,我只好暫時順從她。
為了讓祎祎盡快地消除這種焦慮情緒,平時我就注意耐心親切地多與她交談、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戲、家訪、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進步就馬上表揚并與她的父母反饋在園情況、利用“五角星、小紅花”等小獎品鼓勵她、請班級中活潑膽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來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這樣過了三星期左右,她已經不哭了,對老師比較喜歡,還能主動和我說說家里有“天線寶寶”的碟片、最喜歡看“東方少兒頻道”等等,在家中也能主動講講幼兒園的事情。
午睡是幼兒園生活的一大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幼兒在家中沒有午睡習慣,祎祎也不例外,她往往擔心“一覺醒來媽媽會不會來,如果睡著了媽媽來領,自己又不知道怎么辦?”等。所以,差不多每天午睡時,她都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發(fā)愣。
要跨過這一門檻,變不習慣為習慣,要花一番大功夫。于是,我一面以“寶寶午睡后照樣可回家”的事實打消她的顧慮,一面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交待下一步的措施,要求不要讓孩子停學,我就慢慢讓她學會午睡。為了照顧全體幼兒不被吵醒,讓她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我采用了“哄睡五步法”:
第一步:讓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做好睡前小便的準備工作,然后坐在午睡位置旁邊的小椅子上,要求不離開椅子,嘴里不發(fā)出聲音。
第二步:脫掉鞋子,踩在床上。不能離開椅子,口頭提醒“如果累了,可以躺一會兒”。
第三步:脫。
掉鞋子,允許坐在被子里,但不能有聲音。
第四步:要求孩子必須躺下。一開始,她不習慣,躺半小時又坐起來,老師一提醒,又躺下去。這樣坐坐、躺躺、趴趴,過了午睡時間。
第五步:老師搬凳子坐在她身邊備課,她的頭一抬,馬上把她的頭輕輕按下去。這時候,孩子已經比較老練,不容易哭了。老師的要求要嚴,不再“心軟”。一抬就按,一抬就提醒,慢慢地,她能睡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了。睡不著或睡醒后也能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將近一個月了,祎祎終于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午睡了。
第一階段小結: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焦慮真實的原因是因為兒童習慣于母親那張親愛而又熟悉的面孔,而當陌生人出現(xiàn)后,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就變成驚駭了”。對于像祎祎這樣焦慮情緒特別嚴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細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愛心。要讓孩子熟悉環(huán)境,覺得老師、小朋友可親可愛,幼兒園真好玩,然后尋找教育的鍥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讓她融入幼兒園大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
第二階段:(11月8日)。
早操時,我們班的小朋友隨著音樂快樂地做著早操,大象走、小鳥飛、青蛙跳。這時,只見祎祎小朋友抿著嘴,兩腿一顛一顛的,兩只小胳膊夾在腰間,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怎么跳也跳不起來,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兩次、三次,都沒有跳起來,最后她干脆蹲下不做了。
這使我聯(lián)想到平時祎祎走路不穩(wěn)、動作發(fā)展明顯不如其他幼兒的狀況。如果總是失敗,孩子就會失去興趣和自信心,怎么辦呢?早操結束了,我在地上劃了一條橫線,讓祎祎在橫線間半跳半邁地就過去了。我微笑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小朋友都拍起了手,第一次的成功使祎祎的信心大增。她用那不協(xié)調的動作,反復練習著跳,還時常舉起雙手,非常興奮。
這件事給我啟發(fā)很大,一條線竟有如此的效果。盡管她的動作還不如其她孩子,但在她自身的基礎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二天入園時,她的媽媽對我說:“祎祎昨天回家很高興,叫我在地上畫線讓她跳,而且跳得滿頭大汗?!甭犃藡寢尩脑?,我想,無論她跳的結果怎樣,至少她現(xiàn)在愛跳了,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12月15日。
今天的音樂課“買菜”,我沒有彈琴,而是讓孩子們聽磁帶學唱歌曲。聽著歡快的音樂,我突然發(fā)現(xiàn)祎祎歪著頭,眼睛盯著錄音機,一動不動,聽的特別認真。別看她平時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還是挺喜歡音樂的。孩子發(fā)現(xiàn)我在對著她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接下來,大家一起編起了動作,祎祎站在靠邊的地方,邊看邊做,臉上不時地露出笑容。由于動作比較簡單,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了里面的動作。最后,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表演,祎祎也怯怯地舉起了小手,我馬上請她來表演,為了讓她膽子大一點,還特地邀請了其他兩位小朋友。雖說祎祎的動作很不規(guī)范,但是畢竟完整地表演下來了,在小朋友的掌聲中,祎祎得到了五角星。
第二階段小結:
雖然這是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解決這些問題時,我遵循了幼兒園新綱要中提到的“健康教育的大原則”:“即讓幼兒喜歡并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因人施教”?!耙粭l線”看似簡單,但恰恰給祎祎搭構了一個小臺階,讓她知道如何跳出第一步,并且及時給予她充分的肯定,使她在邁出第一步時就體驗到了成功,因此也就有了信心和進一步練習的勇氣;在上臺集體表演中,讓她擔當一些適當?shù)慕巧?,讓她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孩子直接接觸,彼此互相影響,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意識。
學期小結。
一個學期過去了,由于我們主動與家長聯(lián)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她特點的教育方案,如:讓她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小便洗手等等”,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并為之提供方便;培養(yǎng)她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在家長、老師的共同引導下,祎祎逐漸建立了自信,敢于嘗試新事物,勇于克服困難,還會主動親近老師和小朋友,并積極地參與集體的活動。家長也為此感到開心,同時也更新了教育觀念。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一
幼兒園是兒童的樂園,是現(xiàn)代人成長的必經之地,普遍認為兒童必須上幼兒園學習。幼兒園的學生是小孩,他們的內心世界與成人不同,不能強行他,只能引導他們,方法有四點。一,帶他玩幼兒園的游戲,他會玩了,他就樂意上幼兒園了;二,帶他交友,鄰居不是有小孩在幼兒園嗎,常帶他去玩,這樣他在幼兒園就有了玩伴,在幼兒園中就有了樂趣;三,培養(yǎng)他的學習興趣,買一些幼兒教材,指導他讀,他懂了,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四,多鼓勵,他在幼兒園表現(xiàn)好的時候,獲獎的時候,家長多表揚,讓他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期望方向。另外,多聽聽孩子講幼兒園的趣事,并表示很想聽,很關注,讓他感到上幼兒園是很光榮的事情。
工作十年啦!直至現(xiàn)在,還能憶起當年的場面:一個孩子由五六個家人前來護送,“老師,孩子吃飯是個大問題,在家一頓飯要喂3個小時呢!”“老師,孩子上廁所的時候,麻煩您多注意一下,還不會脫褲提褲?!薄袄蠋?,這孩子不愛說話,您得多費費心啦!”“老師,孩子老是坐不住,就像有多動癥一樣,這方面麻煩您啦!”······聽著這些囑托,看著這些孩子,我在心里默念:寶貝,加油!你一定是最棒的!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此期間,我堅守著自己的承諾,給予我的孩子們無盡的愛與信任,我出奇的發(fā)現(xiàn),寶貝們在一點一滴的進步著,我欣喜地細數(shù)著他們的成功與進步:寅名不再亂跑了,小椅子成為他的好朋友,每時每刻都會守在他的身邊;子哲的眼睛里開始有老師的存在,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老師的話他會記在心間;凱迪的小嘴巴終于張開,主動和老師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涵涵入園不再哭鬧,每天見到的是滿臉笑意的涵涵,還會甜甜的叫一聲:“老師好!”家寶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下午離園還會跟老師說聲再見;惠鑠自己動手吃飯啦!不再讓老師喂,不再讓老師抱,乖乖的吃飽喝足;俊豪愛上了幼兒園,每天會早早的來,跑進幼兒園,大聲叫:“老師,我來啦!”子郡不再沉默寡言,交上了好多新朋友,老師也成為他眾多朋友中的一員······對于孩子們,付出更多的愛,收獲的是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二
老師是幼兒的表率,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盀槿藥煴?,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小朋友,我們來玩?zhèn)€游戲好不好?幼兒很高興的說“好啊!”我說小朋友當老師,老師當小朋友好不好?我們玩的游戲就是“我是小小老師,屬我最聰明,看我教教你!然后,我就叫佟子鈺當小老師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領著讀字卡姿勢,簡直和我一模一樣。然后我立即的表揚了她,然后說“你真棒!”當天晚上,佟子鈺回家就學我當小老師,我上課所說的話,她都能模仿出來,還學我給她的爺爺奶奶發(fā)大紅花,還說:你真棒!她媽媽給我時候,我覺得身上的壓力很大。
孩子在天天的成長,我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做好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三
[案例實錄]:
幼兒園為弟弟朋友安裝了專用便池,新來的孩子們對它十分感興趣,我們小二班的弟弟朋友們也不例外,一到幼兒園就被這個不常用到的東西給吸引住了,特別是便池上控制水量的水龍頭,順時針轉就有水,逆時針一轉水就關了。孩子們只要一到上廁所的時間就爭先恐后的去摸摸轉轉那個有趣的水龍頭。
可是興頭一過,對水龍頭的熱情也就“降溫”了,只有小t每天還是不停的去轉動它,有時甚至就一直開著水龍頭眼睜睜的看著水嘩嘩地流,好幾次我都進行阻止,但是效果都不好,小t仍然轉著,水仍然流著。。。。。。于是有一天,等孩子們都上完廁所,我把小t叫到面前,悄悄地問他:“這個水龍頭好玩嘛?”
“好玩的!!”小t原本膽怯的小臉突然展開了燦爛的笑容,好像還在回味剛才玩的水龍頭。
“知道為什么要裝這個水龍頭嘛?”我用試探性的語言在他耳邊輕輕地問道。
“小好便后很臟的,用水把它沖走?!?BR> “對阿,可是你一直轉,轉壞了,水流不出來,廁所就臟了!”
“我下次就轉一次,好嗎?”
接著,我在生活活動中和孩子們一起交流了為什么廁所沖水的道理,小t因為在前段日子對此事很感興趣,因此,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很活躍。
[案例分析]:
小班幼兒剛入園,會對幼兒園中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而這個便池,也是引起孩子們興趣點之一。以往碰到類似的事,往往簡單批判匆匆了事。但在二期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的教育行為也發(fā)生了變化。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指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發(fā)的經驗價值,盡量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
在幼兒生活活動中,會發(fā)生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有時孩子的想法隱含著教育契機。因此,教師要關注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對平時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要多個心眼,從孩子的角度多想想。玩水是孩子的天性,為什么小t一直玩不停,顯然是好奇心的驅使。如果我一開始用強制性的手段阻止了小t玩水龍頭,可能也阻止了他對事物探索的欲望。我覺得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保護的,只有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們一起交流,才能成為孩子可信賴的朋友。
這個故事以后,每次我們班上上完廁所,小t都會興沖沖的轉開水龍頭沖走污垢,然后又趕緊擰緊,有時看著他這樣的動作,我會忍不住笑起來。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四
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孩子們都來上幼兒園了,唯有小男孩源源沒有來。一周過去了,他還是沒有來。是什么原因導致源源一個星期不來上幼兒園呢?帶著這份疑惑我去源源家進行了家訪。家訪中,源源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源源從小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的溺愛使他脾氣很壞、很犟,在家里經常欺負鄰居家的孩子,愛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齡的孩子,不會自己獨立吃飯穿衣等,我擔心他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點懂事了再讓他上幼兒園。”
從源源的爸爸擔心中可以看出,他對源源的行為習慣問題有自己的認識,要讓他把源源放心地送入幼兒園,僅僅做思想工作是不夠的。我必須指導家長切實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習慣,幫助他對孩子樹立信心,送源源盡快入園。
聽了源源爸爸的話,我解釋說:“孩子還小,有些習慣是可以慢慢改變的……”打消了家長的顧慮后,我真誠地對源源的父親說:“給我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想辦法來改變源源的不良習慣,讓他盡快來上幼兒園,好嗎?”源源父親高興地表示同意。接下來的時間里,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送教上門。(下面選三個指導場景)。
這是第一次上門,我的目的有三點: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二是送一些相關的育兒書籍給家長;三是將班級里開展的主題活動的內容告知家長,讓家長在家教育孩子。
源源一見我就顯得很高興,他說:“老師,爸爸說我乖了以后就可以上幼兒園。”看來小家伙很渴望上幼兒園,我對他點點頭說:“是呀,源源很乖的,老師盼望著你早點來上幼兒園呢?!彼又f:“老師,平時爸爸修摩托車,源源一個人玩積木?!闭f著就去一旁玩起了積木。我就開始和他父母講解起了本月主題活動的內容,源源也時不時地過來聽聽。我講完后,源源父親也講了自己的困惑。他說:“我?guī)状螏г丛慈ニ馄偶遥啻未蛄诵”砀?,我一直批評他,但還是改不掉。該打的也打了,該罵的也罵了,真沒辦法?!?BR> 源源的父親有教育孩子的強烈愿望,但缺乏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心理特點的正確認識,只能簡單地批評和打罵,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實,小年齡幼兒的情緒控制力和表達能力較差,所以會本能地用武力解決問題。
我開導并解釋說,孩子打人總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愿望未被實現(xiàn),也可能是不善于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想法。我建議家長要深入了解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針對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最好能引導孩子從事他感興趣的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罵。
這時候源源又過來了,向我問長問短,還不停地說著同一句話。他爸爸馬上阻止說:“不可以這樣的,說這么多的話太沒有禮貌了。”接著又對我說:“他平時在家也是如此,總喜歡喋喋不休地模仿別人講話?!蔽艺f:“沒關系的,孩子是這樣的,喜歡模仿。源源喜歡模仿別人及反復說同一句話,其實也是在學習語言。你還可以讓孩子將他說的幾句話連起來一起講述,這樣有助于孩子口語的發(fā)展?!?BR> 小班孩子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為習慣。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會自動模仿看見或聽見的行為和語言。因此我告訴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和制止孩子“喋喋不休地模仿別人講話”,在孩子喜歡表達時,家長首先要傾聽,然后再引導孩子用恰當?shù)姆绞竭\用這些通過模仿習得的語言和行為等。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五
晨間體育活動是幼兒入園后的第一個集中性活動,組織好晨間活動,可以充分地發(fā)展幼兒基本動作、技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機體的正常發(fā)育,增強其體質,同時能給予幼兒更多的“自由”,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活動,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添加劑,是促進孩子身心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在一日生活的管理及研究上,晨間鍛煉是容易忽略的一環(huán),因此存在著材料貧乏、指導隨意、參與低效等問題。通過系列化的研究與實踐。
幼兒園晨間體育器械活動是指幼兒入園后至早操前,利用器械、設備等材料開展的體育鍛煉活動。優(yōu)質的晨間體育活動,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然而在小班年齡的晨間體育活動往往不受重視。
1、教師主觀認識欠缺,阻礙幼兒發(fā)展。
案例一:今天又玩小型玩具。
現(xiàn)象描述:聽到早操的音樂響起,老師讓孩子們拉好小火車走出教室。跑道上,大班的孩子正做著早操,中班早已占領大型玩具,孩子們紛紛響應也想玩,老師搖搖頭,還是組織孩子們小型玩具,孩子們沮喪,因為每天早上都是一樣的內容,早已厭煩,但還是跟著老師來到場地上活動起來,沒多久,就一個一個或坐、或站停在那里聊起天來,或是你追我趕自己玩起來。
分析:許多老師在晨間鍛煉時不敢放手讓小班孩子去活動,更甚者很少讓小班孩子參加晨間體育鍛煉:有人認為一日生活中的戶外自由活動足夠替代晨間體育活動;有認為小班孩子小,易出事故,還是安全為先;有的出于各方原因,長期選擇單一的運動材料、單一的活動內容、單一的活動場地,使孩子對晨間活動缺乏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讓孩子漸漸失去了參與鍛煉的興趣,這諸多的干預最終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
2、活動內容組織盲目,鍛練流于形式。
案例二:放羊班的早晨。
分析:晨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本是讓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幼兒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練、練中玩。但是從在案例里教師安排的鍛煉內容來看,這種“放羊吃草”的組織活動過于隨意性了,沒有對幼兒的鍛煉活動價值作深入思考。教師在組織幼兒晨間鍛煉時,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指導,放任自流,浪費了晨間鍛煉的時間,即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保證不了幼兒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導致晨間體育活動流于形式。
1、現(xiàn)有器械——探索創(chuàng)新。
每一種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與特點,對于幼兒園的常規(guī)器械,如球、圈、繩、墊子、沙包等,都是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出新的玩法。在熟悉各種活動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后,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玩出花樣。引導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一器材的多種玩法,同伴互玩,教師及時表揚,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案例四:紙球玩出新花樣。
現(xiàn)象描述:今天,教師帶幼兒去玩報紙游戲。孩子們利用已有的經驗和技巧制作紙球、玩紙球。教師鼓勵孩子們玩出多種花樣,有的踢球射門,有練習拋接紙球,還有的用紙球當子彈互相追逐射擊。
教師看這個游戲玩得差不多了,就提議說:“現(xiàn)在咱們玩一個趕小豬的游戲,看誰最先到終點又遵守規(guī)則?!焙⒆觽儎偼媪藘纱?,aa就大聲說:“真沒意思?!苯處熴读艘幌?,說:“那你說一說,不玩這個游戲還有什么游戲可以讓我們大家一塊兒玩吧?”他想了一會兒說:“咱們可以玩運球比賽?!苯處焼柎蠹倚胁恍校⒆佣纪?。
分析:孩子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幼兒園無法在活動器材上做到經常更換,通過這件事,我更深地認識到,孩子有很大的潛能,老師要相信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既鍛煉身體,又學會一物多玩。
2、自制器械——豐富資源。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各種廢舊物品,自制了體育活動器械。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六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fā)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宇飛膽怯的說。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宇飛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文文面前說:文文,我的小汽車少了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七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一些獨生子女在家里像個小太陽,但是一走出家門后就膽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顯較弱??墒窃鯓幼層變喝谌氲桨嗉w中去,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F(xiàn)在就我們小班情況略談兩點感想:
詹凌尉和鄭欣彥是這學期新來的小朋友,詹凌尉是個活潑好動的自由主義者;鄭欣彥性格溫和愿意幫助別人,懂得謙讓,她做事比較細心,喜歡畫畫等。詹凌尉小朋友剛來的時候很自由主義而且行為習慣還比較差,如果僅僅是因為自由主義還不至于交不到朋友,他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出手比較重,坐在邊上的小朋友不太愿意和他玩,我們觀察了一下,和他一桌的小朋友經常上來打小報告,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把我手弄壞了。”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和我搶積木,敲我腦袋了?!庇械男∨笥颜f:“詹凌尉踢我了。”這樣時間久了,詹凌尉就成了我們班的重點人物,玩的時候盡量讓他一個人玩,避開其他小朋友,可是這樣一來,他就更難交到朋友了。一直以來我們老師都想盡辦法幫詹凌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希望他能夠融入到我們小班的大集體中來。偶然一次在外面玩沙時,我們又像以往一樣,讓詹凌尉小朋友一個人在空池塘做飯,這時只聽詹凌尉在那邊喊:“老師沒有米飯了?”這時,只見鄭欣彥快速拿著沙走過去說:“詹凌尉給你米飯,我能幫你做飯嗎?”詹凌尉說:“好的。”我正擔心鄭欣彥會不會被詹凌尉欺負,正想把他們分開呢?沒想到出乎意料的一幕發(fā)生了:只見詹凌尉對鄭欣彥說:“我把家里的奧特曼帶給你玩好嗎?”鄭彥說:“好的?!薄拔野鸭依锖贸缘慕o你吃好嗎?”“好的”“那我們是好朋友嗎?”“是的”看到這一幕,我問詹凌尉:“你喜歡和鄭欣彥交朋友嗎?”他說:“喜歡”?!盀槭裁茨阆矚g和鄭欣彥交朋友?”“因為她好呀,聽話呀?!蔽矣謫栢嵭缽骸澳阆矚g和詹凌尉交朋友嗎?”“喜歡”“為什么你喜歡和詹凌尉交朋友?”“因為他把好東西都給我?!编嵭缽┦钦擦栉窘坏降牡谝粋€好朋友,也許這就是以柔克剛吧!和乖巧的人在一起,詹凌尉好像也變得柔和了。
故事《小鴨找朋友》一天,天氣真好。小鴨子一個人到池塘里游泳。游呀游呀,小鴨子覺得很孤單。這時,一只小鳥飛過來,小鴨子說:“小鳥,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說:“小鴨子,對不起,我不會游泳。”小鳥拍拍翅膀飛走了。……一只烏龜慢慢的爬過來,小鴨子說:“小烏龜,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烏龜說:“好呀,好呀!我們一起游泳吧!”兩個好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這是徐老師上的一節(jié)閱讀課。沒想到就這節(jié)課的內容也讓詹凌尉運用到交朋友當中去了。就在草地上玩輪胎時,詹凌尉一個人玩輪胎覺得沒勁,他跑過去找鄭欣彥,這時鄭欣彥已經有好朋友玩了,他只好沮喪的跑回輪胎邊上,這時龐文潔從邊上走過,詹凌尉走過去對龐文潔說:“你能和我一起玩嗎?”龐文潔說:“好的,我們一起玩吧?!庇捎谡擦栉颈容^搗蛋,龐文潔跟他玩了一會兒就走開了,可是看得出來,詹凌尉還是很開心的,趁機把詹凌尉叫到身邊表揚了他,他知道會說好聽的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雖然詹凌尉身上有很多的不良習慣,但他卻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通過觀察,讓老師了解幼兒的不同差異。老師能理解每個幼兒的基本能力、情感、行為和不同的學習特點等,并發(fā)現(xiàn)幼兒的潛能和需要。可是再聰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與人合作、交往,那只是一個“孤家寡人”式的神童。這種孩子不可能在將來有所作為。能與人交往并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交往的人永遠是快樂的人,不能與人合作交往則顯得孤獨和不幸。孩子只有具備較強的合作、交往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而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會交往的人如同擁有開啟人們心門的金鑰匙,也為我們的發(fā)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學會交往,會讓每一個孩子在今后的成長中走出自己亮麗的人生。
小班心得隨筆篇一
成成是班的新寶寶,年齡比起班上最大的幼兒要小一歲半,身體體質不是很好,所以在入園時引起我們的重視。由于家長擔心孩子的身體,所以也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初入園時,成成在媽媽離開后會哭鬧,或者自己坐在小椅子上發(fā)呆,臉色也不大好看,出現(xiàn)了輕微的咳嗽現(xiàn)象。午睡入睡困難。
對于初入園的,第一次離開自己的父母,肯定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從而引起生理上的一些不適應,家長的焦慮和不堅定也會影響幼兒適應的速度。
剛入園的一周,他基本上都是在老師懷里的。一天下來,胳膊又酸又痛。漸漸地,他對老師產生了依賴。在生活上,我們對成成很關注,即使在幼兒哭過之后也要檢查是否出汗,來決定增減衣服,鼓勵成成把飯吃完,同時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如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小貼片,就在他早晨來園時發(fā)貼片進行鼓勵,請他來給小朋友放碟片。請別的寶寶來跟天天一起玩游戲,一起拉手站隊。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成成已經能做到基本上每天早上來園不哭鬧,和老師、小朋友也有了一定的交流,還能坐下來參與教學活動呢??吹剿羞@么大的進步,我們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小班心得隨筆篇二
觀察對象:小三班幼兒(章--)。
觀察實錄:
(一)早晨來園。
章恒愷:(跟爸爸再見后)“老師,現(xiàn)在我們去干嗎呀?”
師:“現(xiàn)在是晨間游戲時間,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戲,一起去玩。”
章恒愷:“那玩好游戲又去干嗎呢?”
師:“玩好游戲我們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鍛煉身體呀,還要吃點心?!?BR> 章恒愷聽完我說的話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戲了。
(二)中午吃飯、睡覺時間。
地點、時間:在盥洗間。
洗好手章恒愷:“老師,我們現(xiàn)在要去干什么?”
師:“我們現(xiàn)在要去洗手吃飯啊。”
章恒愷:“那吃好飯我們在去干什么啊?”
師:“吃好飯我們就看一會兒書,就要去小便睡覺了。”
章恒愷:“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嗎呢?”
師:“章恒愷寶貝,那你來告訴老師我們接下來要干嗎呀?”
章恒愷:“是不是應該去午睡房睡覺了啊,對了,我們還應該把衣服、鞋子脫掉,對嗎?”
師:“是的,真棒!章恒愷寶寶真聰明!”
分析與反思:
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分析了章恒愷的一系列反映。章恒愷常常會用詢問的口氣來征求教師的意見,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他想在老師的嘴中得到老師的肯定,從而來證實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確。其實他已經了解在幼兒園生活的每一個步驟,但是往往是因為他對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對老師產生了一種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過老師的鼓勵、肯定等積極的態(tài)度來增加對自己的不自信,從而來滿足自己的一系列疑問。
面對這類幼兒,我們應該采取“反問”的形式來激勵幼兒,對幼兒可以多提一些“你認為呢?”“你想的是怎樣的?”等問題來鍛煉這類幼兒??梢宰屵@些疑問從他們自己的嘴巴里說出來,讓他覺得自己說的也是對的,來逐步鍛煉幼兒的表現(xiàn)力、語言的組織里,更加能鍛煉幼兒的自信心。
小班心得隨筆篇三
實錄:
語言的發(fā)展是反復練習,不斷校正,逐步規(guī)范的過程。故事表演可以為小班幼兒提供大量的規(guī)范的口語練習的機會。如故事《小兔乖乖》,幼兒表演時我用溫柔的語調介紹“兔媽媽”的三個孩子,用緊張的聲調描繪大灰狼的出現(xiàn),用甜美的聲音引出兔媽媽敲門。幼兒模仿表演小兔、兔媽媽、大灰狼的對話惟妙惟肖,特別是小兔拒絕大灰狼,不給他開門時,孩子們一齊和小兔唱兒歌:“不開,不開……”,而趕走大灰狼后,幼兒用甜甜的聲音和兔媽媽一起唱起了兒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表演故事的幼兒練習角色對話,其他幼兒則可以跟著老師一道附誦故事。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學習使用不同的語氣去表現(xiàn)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故事的背景、情節(jié)發(fā)展和故事角色。小班幼兒的特點是喜歡不厭其煩地聽同一個故事,變換幼兒擔任角色,表演故事,其他幼兒聽故事,跟著教師附誦故事,幼兒興趣不減。這樣幼兒就有了大量地練習規(guī)范語言的機會。
分析:
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而故事表演既有語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動作的模仿。孩子們在表演,也是在游戲,會不知不覺進入游戲情境,體驗角色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喜怒哀樂。由于故事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幼兒進入角色后,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表演中表現(xiàn)角色的情感,而這種情感表現(xiàn)在幼兒對角色的模仿中獲得近乎真實的感受:小兔在媽媽身邊快樂地絮語,小兔對大灰狼的恐懼;(《小兔乖乖》)惡狠狠的大灰狼,勇敢的大羊(《三只羊》)等等。就是教師的情境描繪也可以調動幼兒的情緒,豐富的情感體驗更激發(fā)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熱情,使小班幼兒的規(guī)范化語言練習得以經常進行。語言教學、故事表演、游戲活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有機結合,幼兒根據作品內容去操作、表現(xiàn)。幫助幼兒用動作來理解新詞,還可在表演中嘗試運用新詞,以達到掌握新詞的目的。如:“篤篤篤、嘭嘭嘭、夾、著急、狠狠地”。使幼兒比較容易地理解復雜的情緒,幫助幼兒認識周圍的世界,對他們以后語言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反思:
3至4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幼兒學習語言的欲望強烈,表現(xiàn)欲很強。他們學習回答人們的問題,學習用語言向別人提出請求,學習敘述事件,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故事。正因為如此,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故事表演對小班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小班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游戲角色的特點,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語言教學效果的前提。而故事表演正是適合小班幼兒特點的對小班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活動的好形式,經常地、成功地在小班幼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使用這一形式,對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如:豐富詞匯、敘述事件、認識社會及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小班心得隨筆篇四
觀察記錄:
結合主題活動“寶寶的一家”,我請孩子們帶來了全家福的照片并把這些照片貼在了娃娃家里,孩子們在娃娃家游戲中會介紹給同伴。今天在角色游戲中,只見成成指著照片告訴同伴:“這就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成成?!蔽衣犚娏?,馬上問成成:你家有幾個人呀?”成成忙用小手數(shù)起來:“1,2,3,三個人?!逼渌⒆右惨黄饠D過來在照片上認真地數(shù)起來。
在活動中,孩子們逐漸掌握了手口點數(shù),掌握了數(shù)與物一一對應的本領,也能正確說出總數(shù)了。
反思:
將數(shù)活動融入主題活動中進行,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能夠聯(lián)系實際,受到幼兒的喜歡。其實,幼兒生活中充滿了“數(shù)”的環(huán)境中,只要教師有這方面的意識,并加以引導,就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一些粗淺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總之,不管進行的是什么主題,其中的內容本身都包含了許多的數(shù)知識,因此,老師應盡量在其中挖掘可整合的數(shù)學教育因素,并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實際加以設計。
從中也使我認識到幼兒學數(shù)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新經驗的過程,是將抽象概念遷移運用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過程。
小班心得隨筆篇五
我一直把叫孩子起來讀書當作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和鍛煉幼兒的途徑之一。所以,我常請孩子們起來背古詩、讀兒歌。
今天,當我請小朋友們起來背古詩時,許多孩子都爭著起來背。只有詠琪把頭低得很低,我知道她又想躲避背詩。詠琪是一個性格內向、膽子比較小的一個女孩子。以往每次我請她起來念,她都很緊張,聲音也很輕。為了讓她得到更多的鍛煉,我還是請了她。剛開始她很緊張,但在我的鼓勵下,她終于站了起來將古詩背了出來。這次我沒要求她把聲音抬高,而是微笑著對她說:“你背得很好,能不能再背一遍讓我們聽聽?!痹佺魇艿搅斯膭?,不自覺中大聲地背了起來……我和小朋友們給了她以熱烈地掌聲,她笑了…..
其實,詠琪不是不會背,而是不敢勇于表現(xiàn)自己。以前當我要求她大聲說時,無意中強化了她的弱點,使她變得更加緊張。今天,我換取了一種表達方式,增強了和培養(yǎng)了她的自信心,使她在不知覺中超越了自我。
小班心得隨筆篇六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和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提出:“生活即教育”。這是我國現(xiàn)代兒童教育中有價值的思想,為此,我們抓住各種生活機會,大膽嘗試,充分教育幼兒,鼓勵幼兒。
點心前孩子們在廁所內洗手,不一會傳來了哭聲,尋聲一看只見樂樂摔在地上,正在哭泣。原來昊昊洗手推了她,只聽昊昊理直氣壯地說:“我應該排在前面,我個子高。”王月馬上反對說:“不對,洗手時應該大家一起洗。”我就問:“那我們應該怎么洗手呢?”班級中一下子又開始炸開了鍋,三三兩兩地議論起來,阮依陽說:“一組一組去洗?!倍鴺窐凡辉敢饬耍f:“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去洗手的辦法?!薄拔覀円嗷ブt讓著洗手,等其他小朋友洗好再去洗?!边@時我一邊洗手一邊哼著兒歌“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新奇,一下子亂哄哄的教室內安靜了。
之后在一次角色游戲中,幾個小女孩正在排隊打電話,可是昊昊卻要插隊打電話,這時一旁的阮依陽說:“你應該排隊?!薄皩ρ剑梢缘绕渌∨笥汛蚝秒娫挘阍俅??!毙↓埮f,“要謙讓?!毖笱笤谝慌哉f著,不一會傳來了兒歌聲:“你不推,我不擠……?!苯淌乙魂嚉g聲笑語。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爭吵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問題無論,結合于陳鶴琴“生活即教育?!苯逃齺碓从谏睿怯捎谛“嘤變耗挲g特點,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與同伴爭搶,同時喜歡模仿,不能用簡單的說教。所以在案例中,當孩子們發(fā)生爭吵時,對于孩子們爭吵的行為我并沒有一味的阻止,對他們進行說教。而是用小班孩子特別喜歡的兒歌來打動孩子,進行教育,同時兒歌便于小班孩子模仿,兒歌朗朗上口,一方面穩(wěn)定孩子們的情緒,另一方面,又可以用來提示孩子,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一邊洗手一邊念兒歌,孩子們一下子非常地新奇,都模仿起來了,慢慢行為控制情緒的影響漸漸降低了。而我另一成功之處又在于,在角色游戲中,當排隊打電話發(fā)生了“插隊”現(xiàn)象,孩子們懂得解決生活問題,大家唱起了兒歌,一件小事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們漸漸懂得解決生活的方式。
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著重于孩子生活的體驗,同時運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小班心得隨筆篇七
“小朋友們,去洗洗手吧!我們要吃飯了哦?!蔽乙徽f完,小朋友們都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向洗手間,洗手了??刹灰粫?,只聽見,洗手間里傳來了,“嘩嘩嘩”的水聲,我立馬就往洗手間里跑,一進洗手間,就看見水龍頭的水開的很大,而小朋友們都還在不亦樂乎的玩水,全然不知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水濺得濕透了。
我一看見這一情景,火就上來了,當中批評了幾個玩水的小朋友,總以為,他們會吸取教訓,可沒有想到,過幾天玩水的現(xiàn)象又發(fā)生了。玩水是孩子們的天性,對于孩子來說,周圍的事物都是新鮮的、好奇的。其實他們在玩的同時也是在探索、觀察,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其實有時候,覺得孩子們做的事情是不對的,但恰恰相反。只要好好的引導,讓孩子在玩中,慢慢地知道、懂得玩水其實是不多的。而不是滿目的批評。
面對這個問題,我已經專門開展了一個關于“玩水”的一堂教學活動。通過講解和示范正確的吸收方法。還講解了一些“玩水”的壞處和為什么不能玩水。我想,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和老師的督促,孩子們會慢慢的改掉這個壞毛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心得隨筆篇八
知道害羞,光著小屁股,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這是我聽班主任孫老師說的一件豆豆的趣事,很想寫出來一起共享。
一天,孫老師帶孩子們到東院頤養(yǎng)園去玩,頤養(yǎng)園里面大概為給老人們解悶,飼養(yǎng)了幾只全身白毛的小兔子,孩子們長這么大,大概也從未見過小兔子,今天看到,孩子們就圍在小兔子旁邊,再也不愿離開了,有的伸出小手撫摸小兔的脊背,有的戳戳小兔子的長耳朵,有的歪著頭看小兔子的眼睛,“哎呀,小白兔的眼睛怎么紅了,是誰打得它?”有孩子很奇怪地驚叫起來,不等孫老師搭話,小豆豆就解釋了:“不是打的,小白兔的眼睛原來就是紅色的,我書上就有?!?BR> 孫老師見孩子們用手動小兔子,知道兔子急了還咬人,怕出事,連忙制止孩子們:“不要動小兔子,小兔子會咬人的”一邊說,一邊彎腰抱起小兔子,放到離孩子們遠一點的地方去。沒想到小豆豆邊對孫老師擺手,邊開了腔:“老師老師別打他。”原來,他以為老師要打小兔子,趕緊勸孫老師,孫老師笑了,嗐,這個小可愛,這么小的孩子嘴里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人小鬼大。
小班心得隨筆篇九
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聲音都不響亮,一聽就是懶懶的。忽然,聽到周先易一聲響亮的回答,震醒了我,像是久旱逢甘雨。我一下子提起精神,對周先易投去贊許的目光,并朝他笑了笑,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孩子們看到我露出了笑臉,精神一下子提了起來。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確如此。從眼睛里可以看到別人對你的贊許、要求、疼愛、關懷、冷淡、嘲笑、疑問......人生的喜怒哀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從這扇窗戶里看到。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用眼神告訴孩子:你真棒!你這樣做是對的!你需要幫助嗎?老師相信你!......這種無聲的交流會讓你覺得像是夏日里的一縷清風,清涼而舒暢。而且,也會是我們的孩子情感更加細膩。在很多時候,少一些語言交談,多一些眼神交流,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
情況分析:
祎祎小朋友性格比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處不是很融洽;很少參加集體的體育活動,動作發(fā)展很不協(xié)調,對活動項目和有點難度的動作表現(xiàn)出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孩子是早產兒,眼睛有點斜視,腳上有根骨頭沒有發(fā)育好,走路很不穩(wěn)。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務都由奶奶包辦,活動受到父母的諸多限制、不允許做這、不允許做那,怕有危險、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過度依賴、不愿與人交往的個性。
學期總目標:
主動與家長聯(lián)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她特點的教育方案,如:讓她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并為之提供方便;培養(yǎng)她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
階段培養(yǎng)目標及措施:
第一階段目標與措施:
1、多與孩子交流、談心,幫助她排除焦慮的情緒。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第二階段目標與措施:
1、關心與信任,幫助孩子戰(zhàn)勝膽怯心理。
2、發(fā)揮孩子的專長與愛好,使她獲得成功體驗。
第一階段:(9月6日)。
開學一來園,祎祎的表現(xiàn)就是哭:上課哭、吃飯哭,午睡哭,一空或游戲一停,她就“媽媽,我要媽媽”地哭叫。全班小朋友都安靜下來了,只有她還在不停地哭。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讓她停止。今天上課時,她硬要坐在教室靠門口的座位上,說是要向外看媽媽、等媽媽,為了不影響全體小朋友的來園情緒,我只好暫時順從她。
為了讓祎祎盡快地消除這種焦慮情緒,平時我就注意耐心親切地多與她交談、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戲、家訪、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進步就馬上表揚并與她的父母反饋在園情況、利用“五角星、小紅花”等小獎品鼓勵她、請班級中活潑膽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來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這樣過了三星期左右,她已經不哭了,對老師比較喜歡,還能主動和我說說家里有“天線寶寶”的碟片、最喜歡看“東方少兒頻道”等等,在家中也能主動講講幼兒園的事情。
午睡是幼兒園生活的一大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幼兒在家中沒有午睡習慣,祎祎也不例外,她往往擔心“一覺醒來媽媽會不會來,如果睡著了媽媽來領,自己又不知道怎么辦?”等。所以,差不多每天午睡時,她都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發(fā)愣。
要跨過這一門檻,變不習慣為習慣,要花一番大功夫。于是,我一面以“寶寶午睡后照樣可回家”的事實打消她的顧慮,一面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交待下一步的措施,要求不要讓孩子停學,我就慢慢讓她學會午睡。為了照顧全體幼兒不被吵醒,讓她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我采用了“哄睡五步法”:
第一步:讓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做好睡前小便的準備工作,然后坐在午睡位置旁邊的小椅子上,要求不離開椅子,嘴里不發(fā)出聲音。
第二步:脫掉鞋子,踩在床上。不能離開椅子,口頭提醒“如果累了,可以躺一會兒”。
第三步:脫。
掉鞋子,允許坐在被子里,但不能有聲音。
第四步:要求孩子必須躺下。一開始,她不習慣,躺半小時又坐起來,老師一提醒,又躺下去。這樣坐坐、躺躺、趴趴,過了午睡時間。
第五步:老師搬凳子坐在她身邊備課,她的頭一抬,馬上把她的頭輕輕按下去。這時候,孩子已經比較老練,不容易哭了。老師的要求要嚴,不再“心軟”。一抬就按,一抬就提醒,慢慢地,她能睡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了。睡不著或睡醒后也能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將近一個月了,祎祎終于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午睡了。
第一階段小結: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焦慮真實的原因是因為兒童習慣于母親那張親愛而又熟悉的面孔,而當陌生人出現(xiàn)后,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就變成驚駭了”。對于像祎祎這樣焦慮情緒特別嚴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細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愛心。要讓孩子熟悉環(huán)境,覺得老師、小朋友可親可愛,幼兒園真好玩,然后尋找教育的鍥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讓她融入幼兒園大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
第二階段:(11月8日)。
早操時,我們班的小朋友隨著音樂快樂地做著早操,大象走、小鳥飛、青蛙跳。這時,只見祎祎小朋友抿著嘴,兩腿一顛一顛的,兩只小胳膊夾在腰間,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怎么跳也跳不起來,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兩次、三次,都沒有跳起來,最后她干脆蹲下不做了。
這使我聯(lián)想到平時祎祎走路不穩(wěn)、動作發(fā)展明顯不如其他幼兒的狀況。如果總是失敗,孩子就會失去興趣和自信心,怎么辦呢?早操結束了,我在地上劃了一條橫線,讓祎祎在橫線間半跳半邁地就過去了。我微笑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小朋友都拍起了手,第一次的成功使祎祎的信心大增。她用那不協(xié)調的動作,反復練習著跳,還時常舉起雙手,非常興奮。
這件事給我啟發(fā)很大,一條線竟有如此的效果。盡管她的動作還不如其她孩子,但在她自身的基礎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二天入園時,她的媽媽對我說:“祎祎昨天回家很高興,叫我在地上畫線讓她跳,而且跳得滿頭大汗?!甭犃藡寢尩脑?,我想,無論她跳的結果怎樣,至少她現(xiàn)在愛跳了,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12月15日。
今天的音樂課“買菜”,我沒有彈琴,而是讓孩子們聽磁帶學唱歌曲。聽著歡快的音樂,我突然發(fā)現(xiàn)祎祎歪著頭,眼睛盯著錄音機,一動不動,聽的特別認真。別看她平時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還是挺喜歡音樂的。孩子發(fā)現(xiàn)我在對著她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接下來,大家一起編起了動作,祎祎站在靠邊的地方,邊看邊做,臉上不時地露出笑容。由于動作比較簡單,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了里面的動作。最后,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表演,祎祎也怯怯地舉起了小手,我馬上請她來表演,為了讓她膽子大一點,還特地邀請了其他兩位小朋友。雖說祎祎的動作很不規(guī)范,但是畢竟完整地表演下來了,在小朋友的掌聲中,祎祎得到了五角星。
第二階段小結:
雖然這是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解決這些問題時,我遵循了幼兒園新綱要中提到的“健康教育的大原則”:“即讓幼兒喜歡并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因人施教”?!耙粭l線”看似簡單,但恰恰給祎祎搭構了一個小臺階,讓她知道如何跳出第一步,并且及時給予她充分的肯定,使她在邁出第一步時就體驗到了成功,因此也就有了信心和進一步練習的勇氣;在上臺集體表演中,讓她擔當一些適當?shù)慕巧?,讓她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孩子直接接觸,彼此互相影響,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意識。
學期小結。
一個學期過去了,由于我們主動與家長聯(lián)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她特點的教育方案,如:讓她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小便洗手等等”,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并為之提供方便;培養(yǎng)她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在家長、老師的共同引導下,祎祎逐漸建立了自信,敢于嘗試新事物,勇于克服困難,還會主動親近老師和小朋友,并積極地參與集體的活動。家長也為此感到開心,同時也更新了教育觀念。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一
幼兒園是兒童的樂園,是現(xiàn)代人成長的必經之地,普遍認為兒童必須上幼兒園學習。幼兒園的學生是小孩,他們的內心世界與成人不同,不能強行他,只能引導他們,方法有四點。一,帶他玩幼兒園的游戲,他會玩了,他就樂意上幼兒園了;二,帶他交友,鄰居不是有小孩在幼兒園嗎,常帶他去玩,這樣他在幼兒園就有了玩伴,在幼兒園中就有了樂趣;三,培養(yǎng)他的學習興趣,買一些幼兒教材,指導他讀,他懂了,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四,多鼓勵,他在幼兒園表現(xiàn)好的時候,獲獎的時候,家長多表揚,讓他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期望方向。另外,多聽聽孩子講幼兒園的趣事,并表示很想聽,很關注,讓他感到上幼兒園是很光榮的事情。
工作十年啦!直至現(xiàn)在,還能憶起當年的場面:一個孩子由五六個家人前來護送,“老師,孩子吃飯是個大問題,在家一頓飯要喂3個小時呢!”“老師,孩子上廁所的時候,麻煩您多注意一下,還不會脫褲提褲?!薄袄蠋?,這孩子不愛說話,您得多費費心啦!”“老師,孩子老是坐不住,就像有多動癥一樣,這方面麻煩您啦!”······聽著這些囑托,看著這些孩子,我在心里默念:寶貝,加油!你一定是最棒的!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此期間,我堅守著自己的承諾,給予我的孩子們無盡的愛與信任,我出奇的發(fā)現(xiàn),寶貝們在一點一滴的進步著,我欣喜地細數(shù)著他們的成功與進步:寅名不再亂跑了,小椅子成為他的好朋友,每時每刻都會守在他的身邊;子哲的眼睛里開始有老師的存在,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老師的話他會記在心間;凱迪的小嘴巴終于張開,主動和老師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涵涵入園不再哭鬧,每天見到的是滿臉笑意的涵涵,還會甜甜的叫一聲:“老師好!”家寶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下午離園還會跟老師說聲再見;惠鑠自己動手吃飯啦!不再讓老師喂,不再讓老師抱,乖乖的吃飽喝足;俊豪愛上了幼兒園,每天會早早的來,跑進幼兒園,大聲叫:“老師,我來啦!”子郡不再沉默寡言,交上了好多新朋友,老師也成為他眾多朋友中的一員······對于孩子們,付出更多的愛,收獲的是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二
老師是幼兒的表率,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盀槿藥煴?,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小朋友,我們來玩?zhèn)€游戲好不好?幼兒很高興的說“好啊!”我說小朋友當老師,老師當小朋友好不好?我們玩的游戲就是“我是小小老師,屬我最聰明,看我教教你!然后,我就叫佟子鈺當小老師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領著讀字卡姿勢,簡直和我一模一樣。然后我立即的表揚了她,然后說“你真棒!”當天晚上,佟子鈺回家就學我當小老師,我上課所說的話,她都能模仿出來,還學我給她的爺爺奶奶發(fā)大紅花,還說:你真棒!她媽媽給我時候,我覺得身上的壓力很大。
孩子在天天的成長,我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做好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三
[案例實錄]:
幼兒園為弟弟朋友安裝了專用便池,新來的孩子們對它十分感興趣,我們小二班的弟弟朋友們也不例外,一到幼兒園就被這個不常用到的東西給吸引住了,特別是便池上控制水量的水龍頭,順時針轉就有水,逆時針一轉水就關了。孩子們只要一到上廁所的時間就爭先恐后的去摸摸轉轉那個有趣的水龍頭。
可是興頭一過,對水龍頭的熱情也就“降溫”了,只有小t每天還是不停的去轉動它,有時甚至就一直開著水龍頭眼睜睜的看著水嘩嘩地流,好幾次我都進行阻止,但是效果都不好,小t仍然轉著,水仍然流著。。。。。。于是有一天,等孩子們都上完廁所,我把小t叫到面前,悄悄地問他:“這個水龍頭好玩嘛?”
“好玩的!!”小t原本膽怯的小臉突然展開了燦爛的笑容,好像還在回味剛才玩的水龍頭。
“知道為什么要裝這個水龍頭嘛?”我用試探性的語言在他耳邊輕輕地問道。
“小好便后很臟的,用水把它沖走?!?BR> “對阿,可是你一直轉,轉壞了,水流不出來,廁所就臟了!”
“我下次就轉一次,好嗎?”
接著,我在生活活動中和孩子們一起交流了為什么廁所沖水的道理,小t因為在前段日子對此事很感興趣,因此,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很活躍。
[案例分析]:
小班幼兒剛入園,會對幼兒園中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而這個便池,也是引起孩子們興趣點之一。以往碰到類似的事,往往簡單批判匆匆了事。但在二期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的教育行為也發(fā)生了變化。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指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發(fā)的經驗價值,盡量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
在幼兒生活活動中,會發(fā)生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有時孩子的想法隱含著教育契機。因此,教師要關注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對平時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要多個心眼,從孩子的角度多想想。玩水是孩子的天性,為什么小t一直玩不停,顯然是好奇心的驅使。如果我一開始用強制性的手段阻止了小t玩水龍頭,可能也阻止了他對事物探索的欲望。我覺得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保護的,只有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們一起交流,才能成為孩子可信賴的朋友。
這個故事以后,每次我們班上上完廁所,小t都會興沖沖的轉開水龍頭沖走污垢,然后又趕緊擰緊,有時看著他這樣的動作,我會忍不住笑起來。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四
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孩子們都來上幼兒園了,唯有小男孩源源沒有來。一周過去了,他還是沒有來。是什么原因導致源源一個星期不來上幼兒園呢?帶著這份疑惑我去源源家進行了家訪。家訪中,源源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源源從小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的溺愛使他脾氣很壞、很犟,在家里經常欺負鄰居家的孩子,愛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齡的孩子,不會自己獨立吃飯穿衣等,我擔心他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點懂事了再讓他上幼兒園。”
從源源的爸爸擔心中可以看出,他對源源的行為習慣問題有自己的認識,要讓他把源源放心地送入幼兒園,僅僅做思想工作是不夠的。我必須指導家長切實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習慣,幫助他對孩子樹立信心,送源源盡快入園。
聽了源源爸爸的話,我解釋說:“孩子還小,有些習慣是可以慢慢改變的……”打消了家長的顧慮后,我真誠地對源源的父親說:“給我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想辦法來改變源源的不良習慣,讓他盡快來上幼兒園,好嗎?”源源父親高興地表示同意。接下來的時間里,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送教上門。(下面選三個指導場景)。
這是第一次上門,我的目的有三點: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二是送一些相關的育兒書籍給家長;三是將班級里開展的主題活動的內容告知家長,讓家長在家教育孩子。
源源一見我就顯得很高興,他說:“老師,爸爸說我乖了以后就可以上幼兒園。”看來小家伙很渴望上幼兒園,我對他點點頭說:“是呀,源源很乖的,老師盼望著你早點來上幼兒園呢?!彼又f:“老師,平時爸爸修摩托車,源源一個人玩積木?!闭f著就去一旁玩起了積木。我就開始和他父母講解起了本月主題活動的內容,源源也時不時地過來聽聽。我講完后,源源父親也講了自己的困惑。他說:“我?guī)状螏г丛慈ニ馄偶遥啻未蛄诵”砀?,我一直批評他,但還是改不掉。該打的也打了,該罵的也罵了,真沒辦法?!?BR> 源源的父親有教育孩子的強烈愿望,但缺乏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心理特點的正確認識,只能簡單地批評和打罵,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實,小年齡幼兒的情緒控制力和表達能力較差,所以會本能地用武力解決問題。
我開導并解釋說,孩子打人總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愿望未被實現(xiàn),也可能是不善于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想法。我建議家長要深入了解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針對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最好能引導孩子從事他感興趣的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罵。
這時候源源又過來了,向我問長問短,還不停地說著同一句話。他爸爸馬上阻止說:“不可以這樣的,說這么多的話太沒有禮貌了。”接著又對我說:“他平時在家也是如此,總喜歡喋喋不休地模仿別人講話?!蔽艺f:“沒關系的,孩子是這樣的,喜歡模仿。源源喜歡模仿別人及反復說同一句話,其實也是在學習語言。你還可以讓孩子將他說的幾句話連起來一起講述,這樣有助于孩子口語的發(fā)展?!?BR> 小班孩子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為習慣。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會自動模仿看見或聽見的行為和語言。因此我告訴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和制止孩子“喋喋不休地模仿別人講話”,在孩子喜歡表達時,家長首先要傾聽,然后再引導孩子用恰當?shù)姆绞竭\用這些通過模仿習得的語言和行為等。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五
晨間體育活動是幼兒入園后的第一個集中性活動,組織好晨間活動,可以充分地發(fā)展幼兒基本動作、技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機體的正常發(fā)育,增強其體質,同時能給予幼兒更多的“自由”,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活動,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添加劑,是促進孩子身心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在一日生活的管理及研究上,晨間鍛煉是容易忽略的一環(huán),因此存在著材料貧乏、指導隨意、參與低效等問題。通過系列化的研究與實踐。
幼兒園晨間體育器械活動是指幼兒入園后至早操前,利用器械、設備等材料開展的體育鍛煉活動。優(yōu)質的晨間體育活動,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然而在小班年齡的晨間體育活動往往不受重視。
1、教師主觀認識欠缺,阻礙幼兒發(fā)展。
案例一:今天又玩小型玩具。
現(xiàn)象描述:聽到早操的音樂響起,老師讓孩子們拉好小火車走出教室。跑道上,大班的孩子正做著早操,中班早已占領大型玩具,孩子們紛紛響應也想玩,老師搖搖頭,還是組織孩子們小型玩具,孩子們沮喪,因為每天早上都是一樣的內容,早已厭煩,但還是跟著老師來到場地上活動起來,沒多久,就一個一個或坐、或站停在那里聊起天來,或是你追我趕自己玩起來。
分析:許多老師在晨間鍛煉時不敢放手讓小班孩子去活動,更甚者很少讓小班孩子參加晨間體育鍛煉:有人認為一日生活中的戶外自由活動足夠替代晨間體育活動;有認為小班孩子小,易出事故,還是安全為先;有的出于各方原因,長期選擇單一的運動材料、單一的活動內容、單一的活動場地,使孩子對晨間活動缺乏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讓孩子漸漸失去了參與鍛煉的興趣,這諸多的干預最終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
2、活動內容組織盲目,鍛練流于形式。
案例二:放羊班的早晨。
分析:晨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本是讓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幼兒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練、練中玩。但是從在案例里教師安排的鍛煉內容來看,這種“放羊吃草”的組織活動過于隨意性了,沒有對幼兒的鍛煉活動價值作深入思考。教師在組織幼兒晨間鍛煉時,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指導,放任自流,浪費了晨間鍛煉的時間,即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保證不了幼兒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導致晨間體育活動流于形式。
1、現(xiàn)有器械——探索創(chuàng)新。
每一種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與特點,對于幼兒園的常規(guī)器械,如球、圈、繩、墊子、沙包等,都是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出新的玩法。在熟悉各種活動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后,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玩出花樣。引導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一器材的多種玩法,同伴互玩,教師及時表揚,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案例四:紙球玩出新花樣。
現(xiàn)象描述:今天,教師帶幼兒去玩報紙游戲。孩子們利用已有的經驗和技巧制作紙球、玩紙球。教師鼓勵孩子們玩出多種花樣,有的踢球射門,有練習拋接紙球,還有的用紙球當子彈互相追逐射擊。
教師看這個游戲玩得差不多了,就提議說:“現(xiàn)在咱們玩一個趕小豬的游戲,看誰最先到終點又遵守規(guī)則?!焙⒆觽儎偼媪藘纱?,aa就大聲說:“真沒意思?!苯處熴读艘幌?,說:“那你說一說,不玩這個游戲還有什么游戲可以讓我們大家一塊兒玩吧?”他想了一會兒說:“咱們可以玩運球比賽?!苯處焼柎蠹倚胁恍校⒆佣纪?。
分析:孩子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幼兒園無法在活動器材上做到經常更換,通過這件事,我更深地認識到,孩子有很大的潛能,老師要相信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既鍛煉身體,又學會一物多玩。
2、自制器械——豐富資源。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各種廢舊物品,自制了體育活動器械。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六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fā)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宇飛膽怯的說。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宇飛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文文面前說:文文,我的小汽車少了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小班心得隨筆篇十七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一些獨生子女在家里像個小太陽,但是一走出家門后就膽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顯較弱??墒窃鯓幼層變喝谌氲桨嗉w中去,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F(xiàn)在就我們小班情況略談兩點感想:
詹凌尉和鄭欣彥是這學期新來的小朋友,詹凌尉是個活潑好動的自由主義者;鄭欣彥性格溫和愿意幫助別人,懂得謙讓,她做事比較細心,喜歡畫畫等。詹凌尉小朋友剛來的時候很自由主義而且行為習慣還比較差,如果僅僅是因為自由主義還不至于交不到朋友,他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出手比較重,坐在邊上的小朋友不太愿意和他玩,我們觀察了一下,和他一桌的小朋友經常上來打小報告,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把我手弄壞了。”有的小朋友說:“詹凌尉和我搶積木,敲我腦袋了?!庇械男∨笥颜f:“詹凌尉踢我了。”這樣時間久了,詹凌尉就成了我們班的重點人物,玩的時候盡量讓他一個人玩,避開其他小朋友,可是這樣一來,他就更難交到朋友了。一直以來我們老師都想盡辦法幫詹凌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希望他能夠融入到我們小班的大集體中來。偶然一次在外面玩沙時,我們又像以往一樣,讓詹凌尉小朋友一個人在空池塘做飯,這時只聽詹凌尉在那邊喊:“老師沒有米飯了?”這時,只見鄭欣彥快速拿著沙走過去說:“詹凌尉給你米飯,我能幫你做飯嗎?”詹凌尉說:“好的。”我正擔心鄭欣彥會不會被詹凌尉欺負,正想把他們分開呢?沒想到出乎意料的一幕發(fā)生了:只見詹凌尉對鄭欣彥說:“我把家里的奧特曼帶給你玩好嗎?”鄭彥說:“好的?!薄拔野鸭依锖贸缘慕o你吃好嗎?”“好的”“那我們是好朋友嗎?”“是的”看到這一幕,我問詹凌尉:“你喜歡和鄭欣彥交朋友嗎?”他說:“喜歡”?!盀槭裁茨阆矚g和鄭欣彥交朋友?”“因為她好呀,聽話呀?!蔽矣謫栢嵭缽骸澳阆矚g和詹凌尉交朋友嗎?”“喜歡”“為什么你喜歡和詹凌尉交朋友?”“因為他把好東西都給我?!编嵭缽┦钦擦栉窘坏降牡谝粋€好朋友,也許這就是以柔克剛吧!和乖巧的人在一起,詹凌尉好像也變得柔和了。
故事《小鴨找朋友》一天,天氣真好。小鴨子一個人到池塘里游泳。游呀游呀,小鴨子覺得很孤單。這時,一只小鳥飛過來,小鴨子說:“小鳥,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說:“小鴨子,對不起,我不會游泳。”小鳥拍拍翅膀飛走了。……一只烏龜慢慢的爬過來,小鴨子說:“小烏龜,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烏龜說:“好呀,好呀!我們一起游泳吧!”兩個好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這是徐老師上的一節(jié)閱讀課。沒想到就這節(jié)課的內容也讓詹凌尉運用到交朋友當中去了。就在草地上玩輪胎時,詹凌尉一個人玩輪胎覺得沒勁,他跑過去找鄭欣彥,這時鄭欣彥已經有好朋友玩了,他只好沮喪的跑回輪胎邊上,這時龐文潔從邊上走過,詹凌尉走過去對龐文潔說:“你能和我一起玩嗎?”龐文潔說:“好的,我們一起玩吧?!庇捎谡擦栉颈容^搗蛋,龐文潔跟他玩了一會兒就走開了,可是看得出來,詹凌尉還是很開心的,趁機把詹凌尉叫到身邊表揚了他,他知道會說好聽的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雖然詹凌尉身上有很多的不良習慣,但他卻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通過觀察,讓老師了解幼兒的不同差異。老師能理解每個幼兒的基本能力、情感、行為和不同的學習特點等,并發(fā)現(xiàn)幼兒的潛能和需要。可是再聰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與人合作、交往,那只是一個“孤家寡人”式的神童。這種孩子不可能在將來有所作為。能與人交往并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交往的人永遠是快樂的人,不能與人合作交往則顯得孤獨和不幸。孩子只有具備較強的合作、交往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而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會交往的人如同擁有開啟人們心門的金鑰匙,也為我們的發(fā)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學會交往,會讓每一個孩子在今后的成長中走出自己亮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