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武夷巖茶心得范文(19篇)

字號:

    只有進行全面的總結,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為自己的進步找到方向。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計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選擇的旅游景點,希望大家能在旅途中留下美好回憶。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一
     導語:武夷巖茶是漢族傳統(tǒng)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產(chǎn)于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fā)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
     第一道:焚香靜氣即焚點一柱檀香,營造祥和肅穆祥的氛圍,讓各位嘉賓更快的進入茶之最佳境界。古人常說: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茶是清靜之物,當然要求品茶者也要清靜而坐,才能品出茶的真神真韻,希望這柱香的點燃能帶領我們一起進入茶境。
     第二道:葉嘉酬賓出示茶葉給各位觀賞。葉嘉出自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葉嘉傳》,意為茶葉之嘉美。在這篇文章中通篇擬人的手法描繪了茶的君子之德,君子之能。
     第三道:巖泉初沸意即水開了。中國茶圣陸羽在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中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說泡茶水是至關重要的。茶圣提出應以山里奔流的山溪水為第一,江河湖泊之水為次,而井下之水只能排在第三了,今天我們選用的是天然礦泉水。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即為明代人,以擅長制作紫砂壺壺而聞名,后人為了紀念他,將上好的紫砂壺壺稱不孟臣壺,孟臣沐淋是提高壺溫之意。
     第五道:若琛出浴是燙洗茶杯之意,若琛清初人,以擅制碗狀的小瓷杯而出名,后人為了紀念他,將上好的小瓷杯稱為若琛杯。若琛出浴為燙洗茶杯之意,其目的是使其清新潔凈,又提高了它們的溫度。這樣我們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茶香不易外漏,因為茶要熱喝才有香氣。
     第六道:烏龍入宮壺燙好之后,并將武夷巖茶投入壺內,由于武夷巖茶統(tǒng)稱為烏龍茶,因此稱之為烏龍入宮。這為茶漏,可防止茶葉外漏;這為茶折,通常用它裝出三下的茶葉,這樣泡出的茶汁即不濃也不淡;這為茶搗,因為武夷巖茶的外形為粗枝大葉,通過這小小的茶漏無法直接到達壺內時,不妨用茶搗將其輕輕的推入,經(jīng)過這幾道程序,烏龍入宮也就完成了。
     第八道:懸壺高沖范仲淹稱為高山流水,高沖可使茶葉在壺內上下翻滾。
     第九道:春風拂面這時壺表層會有一層細致而均勻的泡沫,用壺蓋輕輕的刮去,稱為春風拂面,這樣可使茶葉更為清凈。
     第十一道:玉液回壺通常沖泡武夷巖茶要一分到一分半鐘,在此其間我們不妨先斟出一杯來觀其湯色的濃度,然后在返回壺內,我們稱之為玉液回壺,這時茶就沖泡好了。
     第十二道:關公巡城分茶又分兩個過程,一道關公巡城,即來回依次的往各杯巡斟茶水。
     第十三道:韓信點兵當壺中茶水剩下少許時,再次改為逐個點斟的手法稱之為韓信點兵,經(jīng)過這兩道程序,茶也就分好了,但相同的是每杯茶都是沒有斟滿的,因為古人云:七分茶,八分酒。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茶沒有斟滿是表示主人對大家的尊敬。
     第十四道:三龍護鼎端杯有一定的端杯姿勢,男士收攏您的小指,女士翹起蘭花指并用手輕輕的托住杯底,顯得端莊典雅。
     第十五道:鑒賞三色先觀其色,所謂品茶,品字三個口字組成,而喝這杯茶也分三步:一、先觀色;二、聞香;三、品味。我們不妨先觀看一下茶水在杯中上、中、下三層顏色,上層淡,中層濃,而最底層會有細小的茶沫。
     第十六道:喜聞幽香經(jīng)過觀色后,我們再聞茶湯和杯底的香味,可以嗅到一種淡淡的蘭花或者其他花香和香味。
     第十七道:初品奇茗聞香之后再細細品味茶湯,稱為初品奇茗。初學者應小啜一口,讓茶水在口中翻滾,并發(fā)出響聲,聲音越響表示對制茶人越尊敬,就像我這樣,這樣才能品出茶的韻味。
     第十八道:盡杯謝茶喝盡杯中之茶,以謝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二
     武夷巖茶的形態(tài)特征: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帶褐油潤.內質活、甘、清、香。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品茗武夷巖茶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為茶之母,好水配好茶相得益彰。古人對于品茶用水相當講究,為此也寫了不少關于用水的文章。本山茶泡本山水,蓋水土相宜,但這較難做到。
     品茶用水山泉水為上,純凈水亦可,自來水由于含氯高,須存放二十四小時后用為好。但應考慮其酸堿度,巖茶用水ph值應在6へ7之間。水貴新貴活,燒至外95度以上,現(xiàn)燒現(xiàn)泡,不宜久燒。
     非時勿品、非時勿用。晨起睡前不品,餐前后不品,忙時不品閑時品。因為早晨起床、用餐之前人體血糖低,飲用濃茶極易造成茶醉。臨睡前品茶,茶堿作用于下腦丘體引發(fā)失眠。
     餐后半小時內食物在胃消化,過多飲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巖茶由于內含物質高,初品奇茗之人更要在意。忙時品茶,心不在焉,難以品出真味。是時品茶,心閑手敏,才能做到工夫細。
     品茶與喝茶有如書法與寫字,其實際功用與藝術功用既有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品茶是喝茶的藝術化。品茶須選上好的茶葉,好茶特征明顯、口感純正、益智強身。巖茶由于生長環(huán)境、栽培管理、加工工藝、品種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品茗活動豐富多彩,不同品種的特別的`香氣滋味一定會使你的茶道造詣大有提升。
     選擇巖茶一定要注重是否是正規(guī)廠家、品種、等級,一般說,特級為好。有的人喜歡購買散茶,而且喜歡特定的品種,這應是對巖茶有所了解后的事,否則容易把廢銅當黃金,難以品出巖韻。
     心境與環(huán)境是品茗的兩個重要條件。心無雜想、意無雜念,能夠注意力集中,調動嗅覺、味覺。巖茶有特殊的巖韻,即所謂"巖骨花香",在環(huán)境優(yōu)雅、茶氛圍濃厚或清新自然、瓜棚李下,更能品味出清、香、甘、活來。
     一套配備齊全、制作精美的茶具,不但方便品茗而且也可以帶來美的感受。品巖茶一般需要一只燒水壺、一只茶盤、一只紫砂壺(如用蓋碗亦可)、一只盛茶水的杯、若干品茗杯、一只茶巾、一只茶鑷就可。
     當然還可配上茶道、茶漏(用來過濾茶水)、香爐等。茶具之間大小容量、款式、質地、花色應當匹配??傊?,宜細不宜粗、宜土不宜洋、宜泥不宜金。
     酒有酒友、牌有牌友、戲有戲友,品茶自然有茶友。茶友同道,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不但可以增深茶道造詣,還可以增進友誼,這也是茶道精神之所在。古人云,一人品茶得神、二人品茶得趣、三人品茶得味,意即在此。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三
    我的故鄉(xiāng)武夷山,山上有許多茶葉,其中最有名的是武夷巖茶。每當春天來臨,春雨紛飛時,武夷巖茶的每一片葉子都會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喝著雨水,高興的直唱歌。早春后,巖茶越長越旺盛,葉子由嫩綠變成翠綠色,茶葉就可以采摘了。
    武夷巖茶屬于烏龍茶,條形壯結、勻整,光彩綠褐鮮潤,沖泡后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冷,久躲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不知何時,我喜歡上了喝茶。我最喜歡在深秋雨夜,泡一杯清茶,獨坐在窗前,看落葉飄零,聽雨聲。在淡淡的茶香中,品一小口茶,任清清淺淺的苦澀在舌間蕩漾開來,充溢齒喉之后,深吸一口氣,余香滿唇,在肺腑蔓延開來,滌盡了一切的疲憊。人仿佛也醉了,朦朧中,久久不愿醒來。
    輕輕晃動著手中的茶杯,看淡紅色的.茶忽上忽下,簇擁著,沉沉浮浮,變換著不同的位置,試圖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我家開茶葉店,每一次,爸爸把新茶葉拿回來,我都要搶著泡一包,當我把泡好的茶倒入杯子時,茶的顏色像瑪瑙一樣,我忍不住喝了一杯又一杯。我發(fā)現(xiàn)它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喝完了巖茶,過了很久,清香甘爽的味道還是久久回味,我愛武夷巖茶,愛它的顏色,更愛它的香味。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四
    在上星期五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武夷山旅游。我們乘著汽車來到昆山,再乘著火車向武夷山出發(fā)。去武夷山的路程有一晚上。一路上,我覺得火車實在太棒了!我還是第一次乘火車,它既有床睡,還可以走來走去。就是有一點不好,沒有充足的玩具可以玩。
    星期六早上,我們終于到武夷山了!一下火車,我就拉著爸爸媽媽的手,爸爸還讓我拍照。導游來接我們了,他姓周,名字叫周洪剛。周導游先讓我們放好行李,接著就帶我們到有白蝙蝠的'山洞里游玩。那里真的好黑,爸爸租了一個手電筒讓我照路。洞里只有一條路,而且非常的窄,最窄的地方只有三十公分,沈師伯伯要擔心可能走不過去,走不過去的話他就要留在那里做一個廣告了——“請不要吃得太胖”!可是對我于來說正好,可以輕松地走過去。
    從洞里出來,我們又去九曲溪漂流。這個漂流就是乘著竹筏在溪流里前進。坐在竹筏上,我都快熱死了。但是兩岸的風景非常的好,真是太美了!
    下午,我們回到了酒店里,爸爸給我買了一只木頭鱷魚,又給我買了一串翻板。我們還去爬了天游峰,觀賞了玉女峰、大王峰。爬天游峰非常的累,我覺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爬山的時候,爸爸還把天游峰給拍了下來。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正在休息,忽然看見一棵小樹上爬著一只蝸牛,我驚奇地說:“這就是我在學校里救過的那只吧?”爬完天游峰,我們就到農(nóng)村人家吃晚飯了。
    第二天,我們去看了大紅袍茶樹,又去水簾洞玩了一圈。不過這不是孫悟空的老家。下午,我們就在溪邊玩玩水,只有九個人去爬山了,大多數(shù)都沒去。
    星期天傍晚,我們又乘著火車回來了。這次去武夷山旅游真難忘?。?BR>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五
    武夷巖茶作為中國獨特的茶葉品種,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品質而受到廣大茶葉愛好者的喜愛。自從喝過武夷巖茶以來,我深深地感受到它與其他茶葉的不同之處。下面我將分享一下我對武夷巖茶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制作工藝的獨特性
    武夷巖茶的制作工藝是其獨特之處。在制作過程中,將茶葉放置在巖石上晾曬,使其吸收礦物質,增添了茶葉的風味。在烘焙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傳統(tǒng)的木炭進行烘烤,使茶葉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煙熏香氣。這種獨特的制作工藝使武夷巖茶釀造出來的茶湯味道濃郁、香氣獨特,使人無法抗拒。
    第三段:品質的獨特性
    武夷巖茶的品質也是其獨特之處。它有著獨特的口感和香氣。首先,武夷巖茶的湯色鮮亮,清澈透明。茶湯入口柔和醇厚,余味悠長。其次,武夷巖茶的香氣獨特,清幽而不濃烈,散發(fā)出一種自然的花果香氣,使人心曠神怡。這種獨特的品質是其他茶葉所無法比擬的,也是使得武夷巖茶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第四段:對健康的益處
    武夷巖茶不僅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香氣,還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武夷巖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E和鋅、鐵等,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心血管健康。同時,武夷巖茶還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堿,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長期飲用武夷巖茶,可以改善人體的內環(huán)境,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對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五段:與生活的融合
    武夷巖茶作為一種中國傳統(tǒng)茶葉,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社交場合,都少不了一杯武夷巖茶。在家庭聚會中,一壺香氣撲鼻的武夷巖茶可以給人們帶來舒適的感覺,在朋友聚會中,品茗武夷巖茶也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無論何時何地,武夷巖茶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使我們感到溫馨和親近。
    總結:
    武夷巖茶作為中國茶文化的瑰寶之一,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品質而備受推崇。它不僅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香氣,還對我們的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品味武夷巖茶,我們可以體會到傳統(tǒng)的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武夷巖茶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品味,將其帶給更多的人們,傳承和發(fā)揚茶文化的瑰寶。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六
     俗話說“嘗盡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頂所生,沖開白色者為第一”,茶葉是武夷山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武夷山茶葉生產(chǎn)的歷史十分悠久。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武夷巖茶的品鑒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別是干茶茶色,褐綠帶寶色,佳者有褐、綠、紅的三節(jié)色,精者深褐油潤;茶湯色,橙黃或金黃,火功高或老茶者色略深至橙紅等;葉底色,軟綠帶紅邊或紅點。
     茶水厚重潤滑,香氣清正幽遠,回甘快速明顯,滋味滯留長久。
     聞干茶香,聞氣香,聞湯水香,聞品飲后的杯底香,聞冷湯冷葉底香。優(yōu)質茶的香氣一般銳者需濃長,幽者需清遠,有芳香馥郁氣的天然香,香氣持久而純則佳。
     清香,清花香,花香,花果香,果香,特征香。
     水仙--蘭花香;肉桂--桂皮香;烏龍--水蜜桃香;佛水--雪梨香;奇蘭--杏仁香;水金龜--臘梅香;鐵羅漢--中藥味。這均指棠規(guī)而言,因植地和工藝不同,又會有所變化。
     一般1:20左右為宜,即1克干茶20ml水,比如常用120ml的蓋碗6-7克干茶即可。無論用壺還是用蓋碗,水要沖滿,利于保持水溫且宜于刮茶沫,水要高沖,即常言的“懸壺高沖”,以促茶葉松動出味。
     浸泡時間的長短,因茶而異。精茶,火功高者,一般只要10-20秒左右,火功低者可略長。二三泡后可視個人可味輕重依次延長浸泡時間。此外,可根據(jù)品種、條索粗細、口味濃淡靈活掌握。
     武夷巖茶“重在吃水”,因此要細心感悟其滋味,端起品杯之時,先觀其色,再聞其香,再品其味。老茶客品飲技巧多是茶水入口后,翹起舌尖,向口中吸氣,使茶湯轉動、充盈整個口腔,此為“啜”。
     意在感覺茶水有無苦澀、苦澀面大小和苦澀程序輕重,是否醇厚甘活。然后徐徐咽入喉,再體味是否順滑潤暢、清冽甘甜活。
     品飲武夷巖茶,最忌粗心大意、三心二意。茶是品出來的,優(yōu)劣是比出來的。除用心品啜之外,可將同一種茶常進行對比品飲,也可以不同種茶進行對比品飲。
     這樣既能分辨同種茶的`優(yōu)異,又能品味出不同茶的不同風格,以增進品飲記憶,茶百科每天都會喝不少茶,并且養(yǎng)成習慣做品茶日記。
     按茶葉專家詹梓金及吳文南等人的說法,熟香烏龍茶無需洗茶,洗茶之意指茶不衛(wèi)生。其實,武夷巖茶炒時鍋溫達200度以上,焙時也超100度,且足火、燉火都要好多個小時,又要經(jīng)風選揚篩等,不衛(wèi)生的情況很少,幾乎不存在。
     有時為了使茶盡快出味,以便品飲,可將茶用開水稍浸一下,即可去水,此我們常稱之為“溫茶”或“潤茶”。
     友們會常參與茶會等,聽到泡茶人會說“一道湯,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這類說法是有此欠妥的。武夷巖茶以茶水厚重為主,第一道會浸出內含物30%左右,只是第一二道咖啡堿、多酚類物質含量大,略有苦澀。
     公道杯多是為了中和茶湯,便于分茶。至于聞香杯以嗅茶香。這兩個茶具,如果泡巖茶掌握熟練,完全可以省略,也建議省略。巖茶水厚香長,品飲宜要有適當?shù)臏珳?,直接通過“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來均分各杯茶湯即可了。
     品飲聞香通過品杯即可,品過后聞杯底冷香,此亦不會因通過公道杯再分湯而太過降低茶湯溫度及香氣。也化繁就簡,不失茶人色。
     有友問,可能會有茶渣或小葉片影響湯美感,這些需要泡茶人出湯心靜,所謂心靜湯清。入茶時心靜,把碎茶末過掉,出湯時心靜氣緩,都可以減少這種情況。
     此說法首見于清代曾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的長樂人梁章鋸。梁晚年因病奏請開缺調理,曾幾度前往武夷山游。一次夜宿天游觀,與靜參羽士談茶事。
     靜參把武夷巖茶分為四等?!耙辉幌?,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則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钪蛔?,須從舌本辨之?!?BR>     這種遞進式的評第是符合規(guī)律的,被茶人奉為經(jīng)典。而今卻很多人把它寫成“活甘清香”,意是“活”最為優(yōu)異,凡此“等而下之”評茶,不符合審評、鑒賞武夷巖茶的程序。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七
    武夷巖茶是中國茶葉的重要品種之一,具有獨特的風味和醫(yī)療保健效果。近期,我有幸品嘗了武夷巖茶,并對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武夷巖茶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增進對武夷巖茶的了解。
    首先,武夷巖茶的獨特風味令人難以忘懷。與其它茶葉相比,武夷巖茶的口感更加濃郁,香氣更加芬芳。每一口茶都帶來濃郁的葉香和石縫的氣息,它的甘甜味稱得上是令人陶醉。在品嘗武夷巖茶時,我仿佛被帶入了一個山間的神秘世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其次,武夷巖茶的醫(yī)療保健功效也是令人欽佩的。根據(jù)相關研究,武夷巖茶富含抗氧化劑和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多益處。它有助于降低血壓和血糖水平,增強免疫系統(tǒng)和抵御癌癥等慢性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武夷巖茶還對減肥和消化系統(tǒng)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飲用武夷巖茶不僅可以滋養(yǎng)身體,還可保護身體免受各種疾病的侵襲。
    第三,武夷巖茶的獨特制作工藝也是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武夷巖茶的生產(chǎn)過程十分繁瑣,需要沖泡、攤晾等細致的步驟。制作武夷巖茶的核心是“攤晾”工藝,即將茶葉在巖石上分層推平,使其保持均勻的濕度,進而使茶葉的風味獨特。這一工藝的存在為武夷巖茶帶來了獨一無二的品質和口感,也讓人更加留戀。
    第四,武夷巖茶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的限制,武夷山茶區(qū)的茶樹野化程度非常高,從而形成了豐富的茶樹資源。這些茶樹生長在山脈之間的石縫中,因此被稱為“巖茶”。這種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賦予了武夷巖茶獨特的品質和味道。在品味武夷巖茶的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對環(huán)境和自然的敬畏。
    最后,飲茶的時刻也是品味生活的時刻。飲茶不僅可以享受到茶葉的美味,還可以感受到沉靜和寧神的效果。在品味武夷巖茶的過程中,我時常將注意力集中到茶香和口感上,隨著每一口茶的入口,我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平靜。這種美好的感覺帶給我一種歸于自然的感覺,使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寧靜時刻。
    總而言之,武夷巖茶是一種具有獨特風味和醫(yī)療保健功效的茶葉。無論是在品味過程中還是在茶葉的效果上,這都是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體驗。通過飲茶,我不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純凈,還能夠品味生活的樂趣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意義。步入武夷巖茶的世界,讓我對茶葉品味的認識更上一層樓。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八
    每一種茶的沖泡方法都是不一樣的.,那么武夷巖茶該怎么沖泡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于武夷巖茶的沖泡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茶具的溫度,讓茶香更好地被激發(fā)。
    將干茶投入蓋碗內,讓余溫與干茶結合,受熱后香味更為明顯,聞起來舒服潤心。
    濾茶時,蓋碗與公道杯離得不要太遠,以減小茶水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更好的保持茶香。出湯時需輕緩,茶湯也一定要瀝干凈。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九
     武夷肉桂,屬烏龍茶類。被發(fā)現(xiàn)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質優(yōu)異,性狀穩(wěn)定。是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且被外地廣為引種。
     相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成分,對于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癥有一定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武夷巖茶肉桂中茶多酚含量高,常飲此茶,有助于預防癌癥。
     武夷巖茶肉桂含有豐富的茶多酚,有助于清除人體內的生物自由基,從而起到延緩人體衰老的功效。常飲武夷巖茶肉桂,還能起到美容養(yǎng)顏的效果呢。
     武夷巖茶肉桂中的咖啡堿成分,能刺激人體中樞神經(jīng),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有提神益思、振奮精神、舒緩疲勞之功,對于偏頭痛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哦,不妨試試。
     醫(y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功效。經(jīng)常飲用武夷巖茶肉桂,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哦。
     武夷巖茶肉桂富含氟元素,能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粘膜,有防治齲齒、增強骨骼堅韌度的功效。每天飯后用武夷巖茶肉桂茶湯漱口,還能預防口臭。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
    張強教授的“隱逸棲息三十二立意之圖”采用大處方面著手的方法,頗有些像站在遠處來觀賞黛色云霧縹緲之中的群峰,不僅可以清楚地欣賞到無數(shù)山峰的形態(tài)特色、形體氣勢、朝云暮雨的無窮流變意趣,也可以瀏覽到更多的群峰整體變化意趣,這樣敘述出來的內容,形成一種遠觀群山天地間,山色空蒙雨亦奇,使讀者能夠通過作者的敘述閱讀后,了解更多的整體變化意境。
    筆墨是水墨畫的主要“語言”。作為傳遞繪畫內涵的媒介與手段,它本身也具有文化符號性和精神意義;作為特殊的傳達方式和接受方式,它凝聚著中國文化獨有的意味與氣質。
    “儒、道、禪、玄”精神內涵與現(xiàn)今時代審美情趣糅和為一體后,胸有成竹的暢達抒發(fā)呈現(xiàn),是一種繪畫藝術與藝術思想精神結合后的釋放,也是一種藝術情感綻放的過程。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一
    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fā)展中蒙俄市長峰會,將于11月15日至17日在武夷山市舉行,這是弘揚“萬里茶道”文明,促進“萬里茶道”中蒙俄三國沿線城市文化傳承、經(jīng)濟合作、共贏發(fā)展的一大盛事。
    就本屆峰會的籌備情況,本報記者10日采訪了武夷山市市長徐春暉。
    問: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fā)展中蒙俄市長峰會為什么選擇在武夷山舉辦?
    徐春暉:“萬里茶道”是始于17世紀、繁榮兩個半世紀,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古商貿通道,與“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齊名,被高度評價為保障中、蒙、俄三國文化交流、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世紀動脈”。
    歷史上海陸“萬里茶道”起點都在武夷山,陸上“萬里茶道”南起武夷山,經(jīng)江西、湖北、河南、山西、內蒙古等地向北延伸,貫通亞歐大陸,抵達俄羅斯恰克圖;海上“萬里茶道”從武夷山出發(fā),沿著信江、鄱陽湖到贛州,跨越梅嶺進入廣州,經(jīng)馬來西亞吉隆坡、南非好望角等地,抵達英國利物浦。鑒于武夷山市在“萬里茶道”中擁有特殊的文化地位、起點優(yōu)勢,在第二屆市長峰會上,與會31個沿線城市和地區(qū)代表一致認同,共同推選武夷山為第三屆市長峰會的舉辦城市,武夷山因而從內蒙古二連浩特市接過了市長峰會會旗,承擔起舉辦新一屆市長峰會的大任。
    問:作為萬里茶道的起點城市,近年來武夷山的發(fā)展情況如何?
    徐春暉:武夷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chǎn)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譽。境內擁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qū)。人文底蘊豐厚,擁有朱子文化、宗教文化、閩越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同時,武夷山還擁有“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首批5a級旅游區(qū)”、“全國十佳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等品牌。
    近年來,武夷山充分發(fā)揮生態(tài)、人文、品牌三大發(fā)展優(yōu)勢,主動對接高鐵時代到來,突出“項目建設年”工作主線,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顯著成就。2013年,全市生產(chǎn)總值109.89億元,比增12%;財政總收入11.24億元,比增16.28%,縣域經(jīng)濟實力提升到全省縣市第12位,經(jīng)濟發(fā)展質量在全省縣市中排第16位。今年1-8月,財政總收入7.17億元,比增7.3%;上半年,gdp、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chǎn)值、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等10項主要經(jīng)濟指標增幅均高于全南平平均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nóng)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排在南平市第一。
    問: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fā)展中蒙俄市長峰會籌備情況有何進展?
    徐春暉:2013年9月,武夷山市長峰會的會旗之后,就緊鑼密鼓地開展籌備工作,上下聯(lián)動、全力運作,目前峰會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武夷山成立了以中華文化促進會領導為主任,武夷山市主要領導為副主任的峰會組委會,組委會下設執(zhí)行委員會。根據(jù)具體活動內容,設立籌備辦公室、項目工作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工作組、外事翻譯組,把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具體人員。市長峰會將與茶博會同期舉辦,既做到節(jié)儉辦會,又使兩場盛會充分融合、相得益彰,更好地向海內外及沿線城市嘉賓展示武夷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我們積極開展邀請工作,既突出沿線重要節(jié)點城市,又兼顧海上沿線城市和關聯(lián)城市,使參會嘉賓具有廣泛代表性。截至10月8日,已有38個城市回函確定參會。同時,配套建設扎實推進。突出“萬里茶道”起點下梅村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的開發(fā)建設,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有序推進古村落修復、城市雕塑及廣場、景隆碼頭、鄒氏家祠等八項工程建設。
    問:本屆市長峰會在武夷山舉辦,對武夷山而言具有什么意義?
    徐春暉:我們認為,辦好此次市長峰會,將為武夷山增創(chuàng)四個方面新優(yōu)勢。
    一是新創(chuàng)一個“萬里茶道”文化品牌。通過前兩屆市長峰會,特別是今年5月在武夷山舉辦的八省“萬里茶道”文化遺產(chǎn)保護利用座談會,沿線城市已形成共識——推動“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二是開辟一條國際觀光旅游線路。“萬里茶道”沿線分布著眾多歷史古跡,沿線城市和地區(qū)具有各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市場、客源、服務和管理優(yōu)勢。通過深度合作、互相補充,有望將“萬里茶道”打造成為一條國際旅游黃金帶。
    三是贏得一批友好交流合作城市?!叭f里茶道”以茶為媒,將沿線200多個城市和地區(qū)串聯(lián)在一起,互惠共贏延續(xù)兩個半世紀。如今,越來越多沿線城市和地區(qū)有意借復興“萬里茶道”文化之機,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舉辦峰會,有助于推動武夷山走向世界。
    四是獲得一次國際活動舉辦經(jīng)驗?!叭f里茶道”市長峰會是一次綜合性國際會議,本屆市長峰會預計有超過50個城市和地區(qū)參加,經(jīng)過多屆茶博會考驗的武夷山,將迎來涉外翻譯、民族習俗等新挑戰(zhàn)新磨練,為未來舉辦更多國際會議積累經(jīng)驗。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二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然而,中國在茶業(yè)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fā)現(xiàn)了茶這種植物,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fā)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茶,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文化,既可意會,又能言傳,不需技巧、不溯淵源,不分高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隨心所欲,這或許也是一種禪意。
    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品茶,可以在喧嘩中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可以幾人對坐,高談闊論,古今付之于笑談;可以兩人相對,或輕言細語,或不置一詞而心有靈犀;更可以一杯在手,獨自品茗,茶洗塵埃,不覺心靜如水,物我兩忘。
    茶,這一葉承載中華五千年智慧的文化方舟,隨著中國這一東方睡獅的覺醒,將拉起昨日的鐵錨、揚起萬眾一心的風帆,駛離歷史的港灣,遠航未來的彼岸。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三
    武夷巖茶是漢族傳統(tǒng)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武夷巖茶茶藝十八道程序,歡迎參考閱讀!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愿你的心會伴隨著這悠悠裊裊的香煙,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jīng)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被钪蟾嗜从猛饋碇蠓袎刂械纳饺?。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借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鑒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制作的紫砂壺被后代茶人嘆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后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并提高壺溫。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备呱搅魉磳㈤_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按猴L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刮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清沏潔凈。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鳖^一泡沖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爸叵聪深仭北臼俏湟木徘系囊惶幠ρ率蹋谶@里意喻為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后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溫,有利于茶香的散發(fā)。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于泡茶,稱為“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于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為“海壺”或子壺。現(xiàn)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為“母子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干凈后,乘著壺熱再沖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當海壺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回快速斟茶改為點斟,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jié)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征著向嘉賓行禮致敬。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的解說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違茶道以“和”為貴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聞香杯中斟滿茶后,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為夫妻和合,也可稱為“龍鳳呈祥”。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升天而去。我們借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yè)發(fā)達。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后把茶傳給他??腿私拥讲韬蟛荒塥氉韵绕窞榭?,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并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在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然后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通過捧杯敬茶眾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鑒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wěn),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熱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隨著品茗杯溫度的升高,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yōu)槲宀?。這時還要注意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艷麗的琥珀色。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銳無異味。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wěn)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后不要馬上咽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詩云:“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碧m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云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岸吩齐椤奔凑埧腿似返诙啦琛6分饕凡璧淖涛?,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叭迨椤奔凑宓谌啦??!笆帤饣啬c”是第三次聞香。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從鼻腔呼出,連續(xù)三次,這樣可以全身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征。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回腸”。第三次聞香還在于鑒定茶香的持久性。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并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里含著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后,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咽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咽下白開水后,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shù)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坝锡垜蛩笔前雅莺玫牟枞~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后的茶葉,行話稱為“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fā)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為“綠葉紅鑲邊?!痹诓杷嚤硌輹r,由于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戲水,故名“游龍戲水?!?BR>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為國飲。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薄帮嫴柚畼?,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請大家盡情享受的人生的甘霖吧。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四
     武夷巖茶的制作工藝屬烏龍茶制作,區(qū)別于臺灣烏龍茶追求鮮爽的輕發(fā)酵輕焙火、安溪烏龍茶追求花香的深發(fā)酵低焙火,采用深發(fā)酵重焙火做法。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武夷巖茶的制作工藝流程,一起來了解吧!
     讓茶葉的苦水走失,達到突出香氣、滋味的目的,通常人們把這個過程叫萎凋或者做青。做青過程中有走水、搖青、等青、發(fā)酵等工序交替進行,多次繁復。
     搖青的目的是促進葉邊緣摩擦,可以讓水分走失更快。等青是讓水分走失的過程中,在溫度和濕度的作用下起發(fā)酵作用,促進茶的酚類物質轉化,達到氣香味醇的目的。
     要根據(jù)茶青的'轉化因素來決定搖次數(shù),搖速度,搖多久,等多久等等,還要根據(jù)天氣、濕度原因決定怎么搖。
     做青好了以后,把茶葉堆放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可以進一步讓茶葉的滋味醇和,這個時間比較短暫。
     茶廠采用薪炭加溫的辦法,比采用的油燃和氣燃方法多了一種煙香,發(fā)現(xiàn),煙是香的。
     烘干技術看似簡單,溫度的控制是關鍵,其實用多少溫度把茶葉焙到幾成干燥需留意。乘熱揉碾,看似做型,其實揉碾過程讓剩余茶汁擠壓出來,在茶葉表面形成“霜”,也是聞干茶香的主要味覺來源。
     武夷巖茶是半發(fā)酵茶,在加工過程中還多了一道特殊的制作工藝——焙火。傳統(tǒng)的巖茶火功高,焙好后立即飲的話,火氣未除會有燥感。
     所以一般要存放一段時間后再飲,這樣滋味會更醇和。而且經(jīng)過焙火的茶葉不但可以穩(wěn)定和提高茶葉的品質,還可以長時間的存放。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五
    我的故鄉(xiāng)在南平,我愛故鄉(xiāng)的武夷巖茶。
    我的故鄉(xiāng)武夷山上有許多茶葉,其中最有名的是武夷巖茶。武夷巖茶屬于烏龍茶,綠葉紅鑲邊,形態(tài)艷麗,深橙亮黃。每當春天來臨,春雨紛飛時,武夷巖茶的每一片葉子都會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喝著雨水,高興的直唱歌。早春后,巖茶越長越旺盛,葉子由嫩綠變成翠綠色,茶葉就可以摘撿起了。
    我小時候很喜歡泡茶,爸爸工作也要用到茶葉。每一次,爸爸把茶葉拿回來,我都要去泡一泡當我把開水倒入輩子的時候,湯色像瑪瑙一樣。我喝了喝,呀!剛入口時滿口的苦味,但喝進去就覺得一陣陣清香徘徊在嘴里,我忍不住喝了一杯又一杯。我發(fā)現(xiàn)它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喝完了巖茶,過了很久,清香甘爽的味道還是回味悠悠。我還記得美食大師袁枚說過:“盡嘗天下之茶,以無疑山頂所生,沖開白色者為第一?!蔽蚁耄骸拔壹亦l(xiāng)的武夷巖茶真的是很棒的`!”
    歡迎你有空到我的家鄉(xiāng)——南平,來品武夷巖茶!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六
    武夷山,一個山靈水秀、仙境般的圣地,令人深往。這里有一路煙霞的意境,鶯飛草長的氣息,鳥語花香的絮語,品茗悠茶的淡雅——但是,在這美麗之中倍受萬物矚目的焦點,無疑是作為這兒一顆綠色靈珠的“鎮(zhèn)茶之寶”大紅袍。
    大紅袍——武夷巖茶之首。雖說巖茶中有像君子一般立骨錚錚,品上去頓時身心清爽的肉桂;有像淑女風姿般濃韻淳厚,品上去茶意悠長的水仙,可曾今披過圣上御賜的紅袍,幫助秀才考上狀元,金榜題名的大紅袍在眾多巖茶之中成為佼佼者,最為有王者風范。它仿佛凝聚了武夷山水萬物所有的靈氣為一身,勝過了肉桂的立骨錚錚;它仿佛細品有賽貂蟬般千回百轉神韻,勝過了濃韻淳厚的水仙?;磺芯A為己的大紅袍,外形是那樣的嬌小柔美,可褐綠色的'葉子又顯得那樣鮮潤而富有生機,加上葉片紅綠相漸,更有一種配上紅鑲邊的美感,透著生生的貴氣。而那制茶的茶坊里,無不飄散著陣陣幽香的氣息,那就是茶天然獨有的香味。因為任何一株茶苗在這里都要經(jīng)過:嗮青、炒青、復揉、攤涼等十六道精心的制作、加工才可稱得上是大功告成。
    要知道,大紅袍是武夷山的“鎮(zhèn)茶之寶”,這可不是徒有虛名。用它泡出來的茶水,色澤度極好,湯色橙亮,細看又像有著榧木藏品般的純木感,自然、清新。端起這一杯茶,細細的聞,那香味淳厚而不失風韻;悠香而不失淡雅;那香味不重、不淡,令人聞過之后頓時神清氣爽。這也許就是大紅袍那種獨特,引人入勝的氣息吧。看過,聞過之后,就剩下品了。品茶是最有韻味的,也是最能享受到茶的唯美的。輕輕泯上一口,閉上疲憊的雙眼,那茶水順著食道灌流你的身體,令人霎時間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煩惱,忘記了疲倦,腦海里久久浮現(xiàn)的是茶影的身姿,茶味的悠揚。就會覺得“有這樣一些東西,霧一般美麗空靈、惹人追尋,可努力走進了,卻又覓尋不見。一直體會下去,最終得到的是比霧本身更美好的啟示……”這就是品茶的意境,也是大紅袍的特點,永遠意欲悠長、茶味意猶未盡。
    如果你要想親自體驗來自于茶的這種無與倫比的美麗享受,那么——武夷山,這個擁有大紅袍作為“鎮(zhèn)茶之寶”的地方,在這里品上一口大紅袍,一定會讓你徹底嘆服茶文化的悠長,嘆服茶香的淳樸動人,嘆服茶味的千回百轉,更讓你嘆服武夷山是這樣般的美輪美奐。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七
    (一)。
    物以稀為貴,茶因少而發(fā)。
    狀元國寶是,紅袍圣上加。
    噙香盈口齒,錦上添個花。
    絕壁巖崖處,不需炒作奢。
    (二)。
    云游雋嶺綠林連,巖放奇葩紅襖穿。
    御賜頭銜君不負,眾呼上品古為傳。
    蜻蜓點水壺騰霧,蟾背浮砂粒蘊肩。
    清澈橙黃湯爽口,醇香淡雅久生煙。
    (三)。
    武夷山內九龍窠,上品天成笑雀舌。
    桑苧曾烹溪水沸,雪芽未染世俗濁。
    茶樅獨步石崖壁,帝位孤標茗飲國。
    御賜紅袍巖韻裊,人間玉椀漾朱波。
    (四)。
    九曲緣溪霧攏紗,九龍窠上起紅霞。
    披袍樂道明朝事,邀月悠斟寒食茶。
    香逗嫦娥循桂落,雅追仲淹作詩夸。
    丹山碧水難移走,巖韻風情抱俺家。
    (五)。
    幽蘭之友為高品,綠錦芬芳雅意深。
    半盞觀音參禪性,一壺龍井對丹心。
    毛尖明目除油膩,茉莉清肝生唾津。
    久醉馨香吟唱起,氤氳裊裊有精神。
    (六)。
    石徑幽深半壁光,一畦丹桂沐斜陽,
    懸瀑飄起千重雪,流泉瀉下百丈廊,
    秀甲東南云巖壑,留香九曲丹霞旁,
    晚甘侯潤烏龍飲,袖里乾坤羅漢藏。
    (七)。
    云游雋嶺綠林連,巖放奇葩紅襖穿。
    御賜頭銜君不負,眾呼上品古為傳。
    蜻蜓點水壺騰霧,蟾背浮砂粒蘊肩。
    清澈橙黃湯爽口,醇香淡雅久生煙。
    (八)。
    昨晚微聊與君識,盛情寄我武夷茶。
    汲泉洗得煩塵盡,活火煎來詩興賒。
    綠甲蟬膏浮翠味,紅丁螃眼泛金華。
    舉杯一啜泠然醉,欲御天風弄紫霞。
    (九)。
    武夷絕壁產(chǎn)巖茶,稀世之珍唇齒奢。
    精湛特醇香韻醉,狀元美譽國賓夸。
    丹碧水連山,溝壑綿綿,武夷圣茗美名傳。
    九曲溪茶香馥郁,貢品之源。
    御室縱橫觀,閩北居巔,大紅袍屢出邊關。
    珍貴烏龍飛世界,譽滿人間。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八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產(chǎn)于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fā)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
     產(chǎn)于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巖茶。根據(jù)國家標準分類,武夷巖茶可分為: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奇種等五大系列。
     武夷巖茶大紅袍系列茶品,根據(jù)茶青產(chǎn)地不同,分為:正巖、半巖和洲茶。大紅袍武夷巖茶是烏龍茶中的代表茶,只有武夷山獨有。
     武夷水仙茶是武夷巖茶中的望族名茶,傳聞發(fā)現(xiàn)于祝仙洞下,而得名。武夷水仙系列茶品有淡淡的蘭花香氣,滋味濃醇。
     武夷肉桂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來命名的名茶,其系列茶品桂皮香明顯,香氣辛銳持久,久泡猶存,入口醇厚鮮爽,回甘甜潤。
     名樅系列武夷巖茶,選取獨特風格的.茶樹單樅制成,其成品茶獨具巖韻。武夷巖茶有四大名樅: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和半天腰。大紅袍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后才成為單獨品種。
     武夷巖茶奇種系列茶品,由當?shù)氐牟瞬杵贩N采制而成。這一系列的茶葉有天然的花香,細而含蓄;滋味醇厚鮮爽,候韻明顯。
    品武夷巖茶心得篇十九
    摘要:本文綜合闡述了近幾年來對影響武夷巖茶品質相關生態(tài)因素的研究,主要通過對武夷山地區(qū)主要產(chǎn)茶區(qū)的生態(tài)條件,即氣候、地形地貌、土壤三個方面的分析,淺談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對武夷巖茶品質的影響,對武夷巖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進行初步的探討,期望能為進一步的實驗研究打好堅實基礎。
    一、引言。
    自從武夷山被冠以“雙世遺”名號后,跟隨著以“大紅袍”為核心的茶文化推廣和武夷山旅游的逐漸發(fā)展,武夷巖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它特有的品質魅力,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掀起一股武夷巖茶熱。生長在武夷山獨特丹霞地貌內的武夷巖茶,經(jīng)過傳統(tǒng)的栽培、制作加工等工藝而形成其特有的色、香、味、形、韻等品質特征(即武夷茶人通常說的“巖韻”),這與其生長的環(huán)境是關系密切的。
    2.1武夷山地理環(huán)境概況。武夷山地處東經(jīng)118度、北緯27度附近,平均海拔達六百多米,是屬中海拔地區(qū)。武夷山地處閩北地區(qū),境內東、西、北部峰巒疊嶂,群山環(huán)抱,中南部較為平坦,是山地丘陵區(qū),屬于中亞熱帶地區(qū)。按地理學來說,武夷山隆起于崇安盆地之上,溪谷縱橫、巖崖重疊,九曲溪橫貫東西,最高的海拔達到750公尺,而最低處則不到200公尺,地形較為復雜,是屬于典型的丹霞地形。武夷山巖石是由頁巖,礫巖,石英班巖,紅沙巖等巖石所構成,而巖石表層以紅壤、黃壤為主。
    2.2不同地形地貌造就了不同品質的茶葉。所謂的“巖韻”是衡量武夷巖茶品質的重要標志,不一樣的地形地貌使得產(chǎn)出的茶葉有著不同品質,從而形成不同的“巖韻”。武夷巖茶因原產(chǎn)地的不同可劃分為三種,即洲地、正巖區(qū)和半巖區(qū)。所謂的`洲地是指產(chǎn)于溪流兩岸和公路兩邊的平地產(chǎn)茶區(qū),包括武夷山以外的其他地區(qū);正巖區(qū)則指囊括武夷山三坑兩澗地區(qū)(通常說的名巖區(qū))以及名巖區(qū)以外的其余山巖與山峰;而半巖區(qū)則是指在武夷山境內,除了正巖區(qū)以外的巖茶產(chǎn)區(qū)。這三類產(chǎn)茶區(qū)的茶葉品質差異很大,是受各自獨特的產(chǎn)地地理條件所影響。歷史記載凡產(chǎn)于武夷山的中心如三坑兩澗者為絕品,“巖韻明顯”;半巖茶品質略次于正巖茶,產(chǎn)于碧石中巖,但“巖韻尚好”;品質稍低于半巖茶的是洲茶,也還尚有“巖韻”。產(chǎn)地屬于洲茶以外地區(qū)的“武夷巖茶”因品質與上述三種茶有著較明顯的區(qū)別,且沒有“巖韻”,歸屬于武夷山當?shù)厝怂f的“外山茶”。
    3.1武夷山氣候條件概況。武夷山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潤氣候區(qū),四季氣候差異較大。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武夷山地區(qū)全年平均氣溫17.90℃左右,平均相對濕度達到80%,降雨量接近2千毫米。春季春雨連綿,氣溫回升,較常出現(xiàn)春寒氣候。每年5-6月期間(春末夏初)為雨季,且多為暴雨,有些地區(qū)還經(jīng)常發(fā)生洪澇災害。到了盛夏,天氣變得炎熱,不時出現(xiàn)地區(qū)性雷陣雨以及隨著臺風而來的降雨,雨后又經(jīng)常出現(xiàn)干旱情況。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天氣比較干燥,雨量較少。冬季氣溫低且多風,以西北風為主,經(jīng)常出現(xiàn)結冰、凝霜、下雪等情況。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在武夷山山區(qū),境內多云霧天氣,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武夷山全年氣候表現(xiàn)綜合為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云霧迷漫,這種日照少、云霧多的地形條件,為茶樹生長提供適度的光照和良好的水熱條件,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3.2不同地域小氣候影響茶葉品質。各產(chǎn)區(qū)武夷巖茶品質存在差異,是受各產(chǎn)區(qū)茶葉所在區(qū)域氣候條件不同的影響。正巖茶產(chǎn)區(qū)在武夷山主景區(qū),由于夾于兩側懸崖峭壁,寬窄不等,曲折幽深,森林和巖崖的遮陰造成了漫射光多,使得積溫高,并且降雨量多。致使生長于該產(chǎn)區(qū)的茶樹,到了夏季沐浴于散射光,到了冬季又有高崖抵擋冷風,非常有利于芳香物質和含氮化合物增加,再加上常年源源不斷的石縫水流,巖石區(qū)坑谷的小氣候更為優(yōu)越,生產(chǎn)出的茶香氣持久、滋味醇厚。半巖產(chǎn)區(qū)的降雨量次于正巖區(qū),且積溫最低,但因森林茂密,產(chǎn)生的漫射光也多,云霧繚繞,利于芳香物質和含氮化合物的積累,該產(chǎn)區(qū)巖茶香氣仍較為馥郁。洲茶產(chǎn)區(qū)雖然平均雨量和氣溫與武夷山相差不大,但直射光過多,降雨量最小,常年平均積溫較高,不論從光質和水熱條件上均不如上述兩產(chǎn)區(qū),導致茶葉品質不如上述兩產(chǎn)區(qū)。
    4.1武夷山地區(qū)土壤條件概況。武夷山脈大致與海岸平行,呈東北-西南走向,受氣候、生物、母質、地形、時間多重因素作用下,武夷山土壤主要是垂直性差異分布,主要類型是紅壤、黃壤、黃紅壤、草甸土。武夷山的土壤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頁巖、紅砂巖、凝灰?guī)r、礫巖以及火山礫巖等五種巖石混合的巖石。多數(shù)武夷巖茶茶園種茶表層土壤有機物多、富含養(yǎng)分,常年有適量水分的供給,土壤ph值在4-5.5之間,十分有利于茶樹的栽培和成長。
    4.2不同土壤條件適宜于不同品質的茶葉。武夷山茶園只有小部分為黃土,大部分介于礫壤與爛石之間,所以產(chǎn)出的茶都普遍具有巖骨花香的品質。但武夷山景區(qū)和景區(qū)以外茶區(qū)土壤中的ph值和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異顯著,直接導致了各類茶葉存在品質的差異。陸羽在《茶經(jīng)》中指出:“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則恰當?shù)母爬瞬铇渖L、茶葉品質與土壤質量密不可分的關系。武夷茶區(qū)因產(chǎn)制茶類不同和茶園土壤類型不同而對不同茶類區(qū)分的劃分,雖在相同的采制工藝下,往往品質差異懸殊。正巖產(chǎn)地的礫質沙壤,其保水性能良好,通氣性能也較好,因為茶區(qū)巖壁擋光的作用和對光線的熱輻射,正巖的日照相對較短些,空氣的濕度也稍高些。因此,使得正巖地區(qū)的茶樹較為緩慢的生長,利于茶樹里面含有物質的積累,茶香高、味醇厚,巖韻特別明顯,品質最佳。半巖產(chǎn)區(qū)的保水性能、土壤通氣性和空氣相對濕度都不及正巖區(qū),但由于土壤質地、土層深厚、空氣和水分協(xié)調,所以該產(chǎn)區(qū)的茶樹生長適中,味較醇和,茶香平正,巖韻稍次于正巖茶,但仍然較為明顯。洲地土質結構是以沙礫為主,主要是溪流兩岸的沖積沙壤土,雖然通氣性能好,但保肥性能較差、保水也差,再加上日照時間較長、茶樹生長速度較快,不利于茶樹內所含物質的積累,所以此類茶區(qū)制出的茶葉香較低沉、味醇欠厚,略帶苦澀,無巖韻。
    綜上簡述可知,影響武夷巖茶品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條件造成茶樹栽培和茶葉生長好壞的差異,而鮮葉的質量又是形成武夷巖茶品質優(yōu)劣的基礎,因此進一步探索生態(tài)因素對巖茶品質的影響十分必要,這對于改善茶園建設、改進茶樹栽培、提高巖茶品質以及進一步促進武夷巖茶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后續(xù)將結合相關的實驗研究和數(shù)據(jù)分析進一步跟進此項研究。
    參考文獻:
    [3]馮衛(wèi)虎.武夷巖茶“巖韻”形成的體會[j].福建茶葉.(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