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訣課范文(13篇)

字號: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發(fā)掘自己的潛力,找到學習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著重描述實際行為和取得的成就,可增加自己的親身體驗。下面是幾篇值得一讀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乘法口訣課篇一
    練習是流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xù),其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合理的、多樣化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fā)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交流的一個窗口。為了鞏固新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驗口訣的優(yōu)越性,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練習:基礎性練習中設計了“我說你對”“填口訣”等練習;生活性練習中設計了“算錢數”“算胡蘿卜數”等練習。通過這些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作交流,體驗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能力。下面請直接下載使用!
    乘法口訣課篇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85~86頁例題及想想組做。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能熟練地用6的口訣進行計算,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綜合、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復習。
    1、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并指名說說你用了哪句口訣?
    2、列式計算:1個5??????3個4相加??????5的2倍。
    3、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
    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圖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讓學生自己填寫。
    坐的次數?1?2?3?4?5?6?。
    人數?6?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幾個6?怎樣列出稱法算式?你能說一句口訣嗎?
    根據提問依次板書:
    1個6???6×1=6????一六得六。
    提問:“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積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幾個6?用乘法算怎樣列式?請你們編出一句口訣。
    根據提問依次板書:
    2個6???6×2=12??二六十二。
    (5)3個6、4個6、5個6、6個6相加,各是怎樣列乘法算式?可以編怎樣的口訣呢?請學生按次序寫一道算式,編一句口訣,把85頁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訣填完整。
    (6)讓學生說出每道算式和相應的每句口訣,老師依次板書算式和口訣。并指名說出每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7)引導學生比較。
    (8)請學生把口訣齊讀一編。
    再請大家邊輕聲讀邊試著背背看。
    a、師生對口令,開火車說口訣。
    b、請學生齊背口訣,再指名背口訣。
    2、教學“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2×6=()???5×6=??1×6=。
    3×6=????4×6=。
    (2)口算出結果,并說說各用哪一句口訣?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能很快地算出6和幾乘積是多少,我們根據一句口訣可以算出兩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你能背出嗎?
    (2)師生對口令背出1~。
    2、完成“想想做做”2。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還有幾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題口算,要求學生在1分鐘內完成,力求都算對,集體交流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給予表揚。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學生多讀幾遍題后,再列式計算。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題圖,提問:求鴨子有多少只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鴨有多少只)。
    從圖中去數一數。
    (2)獨立列式、口算、集體訂正,指名說說你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業(yè)?:
    1、背。
    六十八?????六得六????六三十六????二十二。
    四六(???)????六三十。
    3、寫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數。
    乘法口訣課篇三
    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搞清運算符號。
    此游戲是針對二年級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動作指導下完成游戲,并達到游戲的目的:乘法口訣。
    5分鐘左右。
    中級適合年級:二年級
    本游戲適用于二年級學生學習“乘法口訣”時的課尾,作為對乘法口訣的鞏固及延伸。
    全班游戲準備:
    記錄紙。
    游戲一。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花樣接龍”的游戲。先請大家看以下幾組題目,請你們算一算,再想一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出示題目)
    學生計算、找特點。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前一個算式的得數是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而后一個算式的得數又是前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前一個算式是乘法,后一個算式有加有減。
    師:我們要做的游戲就是請大家根據老師出示的乘法算式,計算得數,再用上這個得數編寫一道算式,使得數等于乘法算式的第一個數。比一比,誰的反應最快。
    教師出示5的乘法算式,學生計算并編題。反饋,展示不同的答案。游戲二。
    師:大家的反應都非常快,現在老師要增加一點難度,先請看下面這道題(出示例題),想一想是怎么接的。
    學生觀察得出:前一個算式的得數還是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但第二個算式的得數是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的和。
    教師出示5的乘法算式,學生計算并編題。
    乘法口訣: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計算規(guī)則,沿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功。
    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與現在使用的順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又稱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編題能力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得到加強,計算正確率也大大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接龍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同時他可以來用四人小組合作互相當小老師,一人出題,其他人驗答等不同的組象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樂于算、樂于練。
    “當學生學了6、7、8、9的乘法口訣后,也可以采用本游成的形式進一步練習。
    乘法口訣對于剛了解乘法的同學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不能一味的死記硬背來了解口訣,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數學的興趣。更多有關乘法計算的口算題,可以關注下方公眾號,加法口訣來獲得。
    乘法口訣課篇四
    (一)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含義,了解乘法口訣的結構.
    (二)初步熟記2,3,4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計算有關的乘法.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點:乘法口訣的含義,熟記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計算有關乘法.
    難點:乘法口訣的結構,相鄰口訣之間的聯系.
    教具:29根同樣長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張.
    學具:16根同樣長的小棒.
    教師啟發(fā)性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乘法,下面有幾道乘法算式,誰能讀一讀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
    2×3讀作()乘以(),表示()個()相加;
    3×4讀作()乘以(),表示()個()相加;
    4×5讀作()乘以(),表示()個()相加;
    6×7讀作()乘以(),表示()個()相加.
    你們已經知道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數.現在教師和你們比賽,看誰算得快.(由于學生用加法計算,教師用乘法口訣計算,教師必然比同學算得快)。
    你們想知道教師為什么算那么快嗎?因為我是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乘法口訣是我國的一大發(fā)明,中國小朋友比外國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為中國小朋友會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4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1.教學例1。
    教師演示。
    提問:(1)每組有幾根小棒,有幾組?
    (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計算?(學生說出;2+2=4,2×2=4,教師板書)。
    (3)誰能說一說2×2=4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2個2是4)。
    教師敘述:我們編成口訣是二二得四,教師板書.表示2個2得4.乘法口訣中的第一個二表示乘數的2,第二個二表示被乘數的2.口訣的后半部分是積.
    (4)我們知道2個2得4,請觀察小棒圖說一說1個2得幾,乘法算式怎樣列?怎樣編成乘法口訣.(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逐一板書)。
    板書排列為:
    22×1=2一二得二。
    2+2=42×2=4二二得四。
    2.教學例2。
    (1)指導學生操作。
    我們學過三角形,誰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
    請同學們用一根小棒表示三角形的一條邊,擺出兩個同樣大的三角形.(指名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演示)。
    擺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2個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誰能按例1的順序根據圖意寫出加法算式,再寫出乘法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3+3=6,3×2=6)。
    3×2表示什么意思,試一試編一句乘法口訣.(相鄰兩個同學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二三得六)。
    請同學擺出3個三角形(指名一位同學在黑板上擺).
    在小組內試著說一說:1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3個三角形共用多少很小棒怎樣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再編出口訣.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3+3+3=93×3=9三三得九。
    3.教學例3。
    以兩人小組為單位,按一擺、二列、三編的順序,口頭編出4的乘法口訣.
    一擺:每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
    二列: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教師板書如下:
    44×1=4一四得四。
    4+4=84×2=8二四得八。
    4+4+4=124×3=12三四十二。
    4+4+4+4=164×4=16四四十六。
    教師在“三四十二”,“四四十六”這兩句口訣編寫時,為了讀起來順口便于記憶,凡是積為兩位數時,不要寫“得”,直接寫出積就可以了.
    4.整理找規(guī)律。
    啟發(fā)提問:
    (2)每句口訣各表示什么意思?
    (3)2的乘法口訣后一句的積比前一句多幾?3的乘法口訣呢?4的乘法口訣呢?找到這些規(guī)律,可以幫助我們熟記乘法口訣.
    1.基本練習。
    指名背、分組背.
    2.發(fā)展性練習。
    (1)教師把口訣中的積擦掉,打亂順序,任意指一句,由學生說出完整口訣.
    (2)對口令。
    一二()二三()一四()。
    三三()二二()三四()。
    二四()一三()四四()。
    3.應用性練習。
    用乘法口訣,算出乘法算式中的得數.
    2×1=()口訣:_______。
    3×2=()口訣:_______。
    2×2=()口訣:________。
    4×2=()口訣:________。
    3×3=()口訣:________。
    4×4=()口訣:_______。
    4×1=()口訣:_______。
    4×3=()口訣:_______。
    1×1=()口訣:_______。
    課堂小結:今天大家一起編出了1~4的乘法口訣,希望大家熟記它.
    這一節(jié)是乘法口訣教學的第一節(jié),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的含義,認識口訣的結構,初步知道怎樣編乘法口訣,就可以為后面5~9的乘法口訣教學打好基礎.
    本節(jié)課一開始,采用師生比賽的方式,以激發(fā)學生學乘法口訣的積極性.在新課部分,2的乘法口訣是由教師演示,具體指導得出來的.3,4的乘法口訣則由學生操作,逐步放手,在教師的幫助下,由學生編出口訣.編出本節(jié)課要學的口訣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整理找規(guī)律,目的使學生對口訣進行整體把握,便于熟記口訣.
    鞏固反饋時注意由淺入深,先按順序記,打亂順序記,對口令,最后應用口訣計算乘法算式的得數,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一)通過實例,幫助學生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為后面推導相鄰的乘法口訣打下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求異的思維能力.
    重點: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加、乘減是兩步計算式題,第一步計算的得數要記在心里,是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
    教具:實物圖.
    1.基礎訓練。
    (1)卡片口算(抽回幾道題用哪句口訣)。
    3×2=4×3=1×2=1×1=。
    2×4=4×4=3×3=2×2=。
    2×3=4×2=2×1=3×1=。
    (2)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2×3=6,3×2=6)。
    一四得四(4×1=4,1×4=4)。
    三四十二(4×3=12,3×4=12)。
    二四得八(4×2=8,2×4=8)。
    (3)列出算式說出得數。
    4個2是多少?(2×4=8)。
    3乘以4是多少?(3×4=12)。
    被乘數是3,乘數是2,積是多少?(3×2=6)。
    2.引入新課。
    教師拿出3盤桃,每盤3個的實物圖.
    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桃,怎樣列式計算?
    有的學生用加法:3+3+3=9。
    有的學生用乘法:3×3=9。
    教師肯定兩種方法都對,哪種方法簡便呢?(第二種方法)。
    1.教師又拿出一盤桃,盤里只有2個桃與上面的3盤桃放在一起.即。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桃,怎樣計算呢?你能想出幾種方法?”小組內討論,再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想出兩種方法.
    第一種:把每個盤子中的桃的個數加起來.
    3+3+3+2=11。
    第二種:先求前3個盤一共多少個,再加上第4盤中的2個桃.
    3×3+2=11。
    這時教師在第4個盤里又添上1個桃,每盤都是3個桃,有4盤,一共有多少個桃?
    學生列出算式:3×4=12.
    學生會想到:3×4-1=11.
    2.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看上面兩個算式.
    3×3+23×4-1這兩個算式有幾個運算符號(乘加、乘減),教師板書課題.
    有兩個運算符號就要分兩步計算,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算出得數來的呢?
    第一個算式3×3+2,先求出3盤有多少個,再加上第4盤的2個,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
    再看第二個算式,3×4-1,先求4盤有多少個,再去掉1個.先算乘,再算減.因此,乘加、乘減的式題,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1.嘗試性練習。
    我們用剛才同學們總結出來的方法,試一試做下面的題.
    3×2+3=3×2-3=。
    4×3+4=4×4-9=。
    你們在試算過程中,做兩步計算式題,發(fā)現應注意什么?(要記住第一步的得數,再做第二步)。
    2.鞏固性練習。
    下面用同學們總結的經驗計算各題.
    (1)3乘以2是()再加上17是().
    3×2+17=。
    (2)4個3相加是(),再減5得().
    3×4-5=。
    (3)被乘數是4,乘數是2,積是(),再加上25得().
    4×2+25=。
    3.書面練習。
    在練習本上做下面的題.
    4×2+26=4×4+14=3×2+60=。
    4.思考性練習。
    4+4+4+4+-3=?你還能寫出別的算式來嗎?
    可以寫成4×4-3或4×3+1。
    乘加、乘減是兩步計算式題.教學設計中采用通過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減法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
    在組織練習時,先讓學生試算,親自體會一下兩步計算式題,容易錯在什么地方.引起學生重視一定要把第一步計算的得數記住,再算第二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乘法口訣課篇五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1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的:。
    1、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一5的乘法口訣。
    2、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3、過乘法口訣的學習,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努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我先學。
    學一學:
    試一試:
    二、?課堂交流。
    三、?鞏固練習。
    課本51頁“做一做”
    背口訣,對口令。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練習十的第1、2、3、4題。
    乘法口訣課篇六
    1、本課內容編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也就是當若干份中有一份與其他份的數量不同時,可以先用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數,也可以假設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減去所多部分。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由于觀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3、讓學生在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體驗策略的多樣化。
    學生已初步認識了乘法,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感受了乘法運算的意義,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來計算的意識。這樣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起點出發(fā),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切入點,為學生提供了可觀察、思考的素材,易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有關的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乘加、乘減,實現算法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探究精神。
    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
    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乘法口訣課篇七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根據教材的特點,教者在深入鉆研與把握教材的基礎上,力求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課程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知識遷移作用,引導學生自我完成對7的乘法口訣的探究、編制,在初步經歷"觀察、嘗試、操作、交流、欣賞"等數學活動中形成相關的活動經驗,體驗數學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課堂上,力求創(chuàng)建一種開放的、浸潤的、積極互動的課堂文化,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扎實有效。把學習的空間還給了學生,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體驗到學習是快樂的。
    在這樣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不僅吸納了知識,形成了良好的思維品質,還真正達到師生互動生成新知識,教師已經將學生數學思維的的觸角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大課堂!本節(jié)課努力遵照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體現教材編寫意圖,體現教學的開放性。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教者采用了: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里觀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不過如此簡單,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游戲教學法――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培養(yǎng)了學生以下學習方法:學生觀察圖畫,共同討論,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在游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歸納起來本課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本節(jié)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學生愛好的猜謎活動(飛機――汽車――輪船),學生們非常感興趣。一只小船由7個三角形拼成的,讓學生根據數字的規(guī)律,接著寫出后面的數,這樣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訣所有得數,分散了后面的教學難點,同時學生發(fā)現這些數字在用幾個幾表示時都與數字7有關系,從而順利地引入新課,也使學生在課的一開始就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獲得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
    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非知識的灌輸者,因而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是要教師將現成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行舟的槳,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并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中,教者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主動、自主的獲取新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了主導、主體作用。根據數字,利用學生編口訣的經驗獨立編口訣。學生因為有了前面口訣的學習經驗,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經驗,可以很容易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可能這時學生頗感困難的是口訣的得數,教師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已為學生搭建了腳手架,于是教師就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訣的編制,并且進行小組交流,利用集體的智慧,寫出所編寫的口訣,從后面口訣的匯報可以看出教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編排是非常的成功的,學生完全可以獨立編寫出7的乘法口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梢姡献鹘涣髟跀祵W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體現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中,教師花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次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訣。這正是《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口訣最終是幫助學生進行計算的工具,既然是如此,那么,讓學生準確的記憶口訣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不能讓學生機械的記憶口訣,怎樣讓學生快速、準確的記憶口訣呢?老師可謂是廢了一番腦子的,先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學習經驗方法記憶口訣,接著讓學生談談哪些口訣比較難記?哪些口訣記憶比較容易?教師再利用一些生動的素材(西游記動畫片斷)來幫助學生記憶,并且理清口訣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溝通口訣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明白即使自己忘記了哪一句口訣,也是可以憑借他們之間的關系,找出結果。在記憶口訣時教師緊密聯系學生實際情況,從學生中來,回到學生中去,使口訣的記憶充滿挑戰(zhàn)和快樂。
    練習中先設計了每組三題的練習比較,主要是對7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然后設計了“小螞蟻背糧食”和“保護糧倉”的游戲,對7的乘法口訣和算式進行綜合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人人主動參與學習,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探索、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習精神,同時也對學生進行著關愛他人、保護弱小的熏陶。
    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拓展練習環(huán)節(jié)從內容上講,涉及了語言自然、音樂、社會生活、數學、人文等多個方面,匠心獨運的這些練習,充分體現了教師“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數學理念,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及學科之間的整合性,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都隱藏著乘法口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挺高,處處體驗著成功的快樂。
    這節(jié)課給我?guī)砹烁畹膯⑹荆涸谒刭|教育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并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化為教學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改變長期形成的、習慣了的舊的教學方式,才會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實踐和探索中豐富和改善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探究活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地發(fā)展!這正如教者課堂結語所說:“學習是快樂的事,學會了更是幸福的事”。
    乘法口訣課篇八
    今天,媽媽收到了一條校訊通,讓我的心情變得有些糟糕。假期作業(yè)好不容易完成了,總算可以好好玩幾天了,就是這條短信息把這一切都打亂了。
    暑假開學,我就是二年級的學生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好地掌握知識,讓我們先預習“乘法口訣”。老師說的是預習,但媽媽卻理解為背會。媽媽下達了命令,在開學之前必須背會。我真的好不情愿,但又不敢違背。大清早,我就被叫起來,開始了“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嗚嗚嗚”,我什么時候能背會呢?真理解不了大人們,布置任務很簡單,但完成任務卻好難。
    8月15日多云。
    我今天起的特別早,知道干什么嗎?當然是繼續(xù)背“乘法口訣”了。和昨天不同的是,今天是我自覺起床的,因為我發(fā)現“乘法口訣”里有好多奧秘,特別是“五的乘法口訣”,它們的`得數之間都相差五,還有就像我們五個、五個的數數一樣,還挺好玩。經過昨天和今天早上的努力,我已掌握了一到六的“乘法口訣”了。哈哈,這些小難題是難不倒我的!
    乘法口訣課篇九
    做完暑假作業(yè),總算松了一口氣!吃過午飯媽媽提示我,你是否可以學著背誦乘法口訣表啊!
    我驚奇地問:媽媽,乘法口訣表是什么呀?媽媽笑了笑告訴我:乘法口訣表,是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代人發(fā)明的`,距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我國人發(fā)明的乘法口訣表是最簡練,也是最經典和全面的,被全世界人所使用。在數學運算中有著重要的意義?,F在背誦乘法口訣表已經列為小學的基本功課了。
    所以人人都得會。聽了媽媽的話,我這才明白了一些,我就找來爸爸從網上給我下載了乘法口訣表,并且打印出來。我第一次看到:1*1=11*2=22*2=4……9*9=81。真漂亮,像個樓梯。爸爸告訴我:一一得一,就是一個一相加等于一;一二得二,就是一個二相加等于二或者兩個一相加等于二;二二得四,就是兩個二相加等于四;...九個九相加等于八十一。爸爸讓我橫著背誦。于是我就一邊念一邊想一邊用手比劃著,不知不覺的就背會了一到五。我非常高興,我一定要在上學前全部背會!
    乘法口訣課篇十
    1、通過讓學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訣表,使學生知道利用表格來整理知識比較簡潔、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訣表,掌握整體記憶全部乘法口訣的基本方法。
    2、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能熟練的利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式題。
    3、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整理知識的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整理乘法口訣是重點。掌握乘法口訣表示難點。
    提問:我們學了幾的乘法口訣?各有幾句?全部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怎樣知道的?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回憶、計算。然后請部分小組向全班同學匯報結果。
    2、師生共同歸納學過的乘法口訣。
    (2)、全部乘法口訣的句數是:1+2+3+4+5+6+7+8+9=45(利用湊整的方法計算或利用加法結合律把算式變形為同數相加的形式進行簡算。)。
    問:怎樣整理45句口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1)、小組合作給學具袋里的乘法口訣卡片分類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理,把口訣卡片擺成自己喜歡的口訣表。
    3、匯報小組的分類方法即發(fā)現。
    引導學生回答。展示評價,表揚大家認為整理的好的小組。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學的乘法口訣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整理知識的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及體驗方法的多樣性,在分析、比較中找出比較簡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問:觀察這張乘法口訣表,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這張表,說說有什么規(guī)律或特征。
    學生仍然以小組為單位,先在組里說然后在全班交流。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對乘法口訣表的觀察發(fā)現,找出乘法口訣表的特征,加深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交流等能力。
    1、回憶口訣的含義,任意說出一句口訣表示的意義。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
    (1)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出示卡片,學生對口訣。(已知兩個因數求積;已知積求兩個因數。)。
    (2)想一想:89頁3題完成后總結做題的方法。
    (3)、開放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對乘法口訣的記憶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這一節(jié)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隨堂練習。
    乘法口訣課篇十一
    你應該已經猜到要干什么了,不錯就是讓孩子抄寫乘法口訣表。每天抄寫1次,記住只是1次,千萬不要貪多,否則會適得其反。
    核心點:要求孩子在抄寫時一定要將抄寫的那一句讀出聲音來,必須讀出聲音來,不然效果不明顯喲。一定要記住這個點。也就是邊寫邊讀的方式進行。好了,1個月下來,口訣表記憶問題就可以輕松搞定。溫馨提示,可以持續(xù)時間更久一點。
    只要孩子記憶力夠好,按照這個方法,基本上1個星期左右就能把口訣表記住了!
    乘法口訣課篇十二
    一、根據口訣寫算式。
    二七十四。
    ()×()=()。
    ()×()=()。
    三七二十一。
    ()×()=()。
    ()×()=()。
    五七三十五。
    ()×()=()。
    ()×()=()。
    二、連一連。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四七二十八。
    4×76×77×72×71×75×7。
    五七三十五。
    二七十四。
    一七得七。
    三、看誰做得都對。
    4×7=2×6=3×3=5×7=。
    3×6=4×4=6×5=5×5=。
    4×3=7×2=3×6=7×7=。
    列式計算。
    (1)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
    (2)兩個因數都是7,積是多少?
    (3)3乘6再加上6,得數是多少?
    乘法口訣課篇十三
    聽了張老師上的《8的乘法口訣》,高老師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那從容的教態(tài),學生在復習了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自主地學習,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從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出發(fā),先讓學生通過生活實際問題發(fā)現乘數是八的式子,自由的說出8的乘法口訣,但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時總覺得好象蜻蜓點水卻濺不起生成的浪花。建議:充分利用學生的資源,從多層面上記憶、應用8的乘法口訣。
    張老師從容的教態(tài),抑揚頓挫的語調吸引了學生及聽課的各位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學過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為這節(jié)課增色不少。
    一是在新授部分讓學生自己編口訣,學生在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自主地學習,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從學生匯報交流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很好地歸納出了乘法口訣,而且對于口訣的.意義也能表述清楚。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二是張老師比較注重學生對口訣的記憶。張老師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隱藏的規(guī)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受之以魚。
    新課完成后,張老師設計了許多習題,在習題的設計上別出心裁,很好的對本課內容作出鞏固。
    本節(jié)課我的課堂特色如下:
    一節(jié)課下來,也發(fā)現了設計中的紕漏:
    1、學案對于識記口訣設計得不夠好,識記口訣有困難,有待改進。
    2、對學生缺乏信心,不敢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