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實用14篇)

字號: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寫心得體會時要注意文字的流暢和連貫,避免跑題和冗長造成讀者的困擾。下面是一些學生在學習中的心得體會,或許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一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和媽媽去新一佳購物廣場買湯圓,我們來到面食區(qū),看到了一個大牌子,牌子上寫著:“年月日到年月日,舉行包湯圓大賽,自愿報名,自己包的可以帶走,有獎品,先到先得,送完為止?!?BR>    我看了之后問媽媽:“媽媽,你會不會包湯圓?”媽媽說:“會包?。 蔽腋吲d的說:“那你今天能不能參加這個比賽,我今天想嘗嘗你包的湯圓好不好吃。”媽媽說:“好吧,今天就讓你常常我包的湯圓怎么樣?!?BR>    我們來到報名處,看到那里站滿了許許多多正在包湯圓的人,我問服務員:“中午還可以報名嗎?”服務員說:“中午不可以報名了,下午吧。”
    我盼望著,盼望著,終于到了三點,我和媽媽走到新一佳購物廣場,來到了報名處,我們報了名,我拿了一點面給媽媽,又拿了一點給自己,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第一個,我拿了一張面皮,小心的把豆沙放到里面,揉了起來,結果做成了個“花湯圓”,經過教、訓,我漸漸的'包的好了起來。
    我們包了二十幾個湯圓,看到自己包的湯圓,我特別高興,我們帶著湯圓和禮品,回到了家。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二
    “元宵佳節(jié),合家團圓”,這不僅是傳統(tǒng)的文化表達,也是現代社會人們的共同愿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無論是公公外婆、還是寒門貴子,都會為迎接家庭團聚、慶賀祥和而準備著美食盛宴。而在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包湯圓”,在活動中我領略了家庭團聚的美好,也深刻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友愛。
    第二段,活動內容敘述。
    這次元宵節(jié),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包湯圓”的活動,所有學生都可以自愿報名參加?;顒忧?,學校安排了專業(yè)的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如何制作湯圓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后讓我們自己動手,大家興致勃勃地開始了制作湯圓的過程。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們不僅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想出了各種花樣,還彼此幫助,分享經驗,更重要的是,在緊張而又快樂的氣氛中,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誠摯、友善和互助。
    第三段,收獲和體會。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了很多。首先,我學會了包湯圓的方法,掌握了制作技巧,這對日后的生活也十分有幫助;其次,我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相互關心和扶持。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沒有人是孤立無援的,我們彼此幫助、鼓勵,共同完成了這個任務。這也使我更加珍惜身邊的友情和親情,意識到,只有在相互支持、取長補短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快樂、更幸福地生活。
    第四段,活動中感受到的人際關系與社會和諧。
    在這個活動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之前,我們不認識對方,但通過這個活動,我們都成為了一個大團體,共同實現了一個目標。在這個團體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做面團,有的人搟皮,有的人拌餡,有的人揉團,但每個人都十分盡職盡責,井井有條。我們相互依賴,互相支持,這樣才能完成湯圓的制作,取得這個美好的成果。這種和諧,不僅僅是為了制作湯圓,更是社會和諧的縮影。
    第五段,總結。
    這次元宵節(jié)的“包湯圓”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協(xié)作,感受到了家庭團聚的喜悅和社會和諧的美好。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制作湯圓的手藝,更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關注他人,如何尊重他人。這是我這個家庭、社會中的一份追求,也是我對未來的期許和向往。我相信,在這樣的和諧關系下,我們不僅可以完成一個小小的制作任務,也可以共同建構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三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今天我們家包湯圓!
    只見媽媽,包湯圓時又快又好,可麻利了!我也想試一試,可是我包的湯圓成了一瓣兒一瓣兒的,就是揉不成球形。后來,只能和姐姐一起包湯圓。包了一個小湯圓,我將小湯圓放在了媽媽包的大湯圓上,像極了雪人,所以我給它起名叫“雪人湯圓”。
    所有的湯圓都包好了,就開始煮嘍!沒一會兒湯圓就煮好了,我吃到了自己包的雪人湯圓,一半是芝麻餡的.一半是山楂餡兒的!味道棒極了!
    我吃了好多好多,今年的元宵節(jié)真是有意思啊!希望自己以后還可以參與到大家的活動中,學到知識!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四
    下午,媽媽說:“你要吃湯圓嗎?”“要吃?!蔽腋吲d地說。媽媽馬上拿來面粉,倒在面盆里,然后放一些水,用手搓著面粉。我已經迫不及待了,說:“快點!快點!”
    過了一會兒面粉搓好了,我叫媽媽示范。媽媽先把面粉搓成一個圓形,然后中間按下去變成一個“小碗”把豬油芝麻餡放進去,慢慢把它搓圓。我照媽媽這樣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完成了一個。我急忙給媽媽檢查,讓媽媽打分,但是媽媽還來不及看上一眼,就露出狐貍尾巴了——餡已經露出來了。只能再繼續(xù)努力了。過了好一會兒,我終于能包出一個像樣的湯圓了。媽媽把湯圓煮好,我迫不及待地盛來一碗,非常倒霉第一個就是沒餡的。
    唉,看來學點東西真不容易呀!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五
    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華夏節(jié)日,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等。而包湯圓也是元宵節(jié)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活動之一。包湯圓既是一種傳統(tǒng)的食品,也是一種傳統(tǒng)的文化活動。元宵節(jié)包湯圓活動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活動,它可以增進人們的感情、激發(fā)人們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活動中,人們可以學習如何包湯圓,品嘗到自己制作的湯圓,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
    在參加元宵節(jié)包湯圓活動中,我們首先要了解泥團由淀粉和水組成,包湯圓的原理也是一樣,需要將淀粉和水充分混合。我們在混合的過程中,發(fā)現水和淀粉的比例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平衡,如果淀粉過多,會使泥團太硬而難以操作;如果水過多,泥團又會太軟。通過反復練習,我們逐漸掌握了技巧,能夠包出各種形狀的湯圓。在打磨、揉面的過程中,我們沐浴在豐富的湯圓文化中,感受到古老化學知識與傳統(tǒng)的漢族文化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讓我們體驗到了極其獨特的文化氣息。
    第三段:感受湯圓文化。
    除了體驗制作湯圓的過程,包湯圓活動還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湯圓文化的底蘊。湯圓在我國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傳統(tǒng)食品,它代表了家庭團聚、團結和睦的精神,也是人們對于美好未來生活的憧憬。每年的到來,象征著家人的團圓和社會的祥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期待著讓這種美好得以延續(xù)下去的時刻。
    第四段:呼吁保護傳統(tǒng)文化。
    在今天這個現代化的社會,很多傳統(tǒng)文化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尤其是在城市成長的年輕人中,很多人對這些傳統(tǒng)習俗的了解甚至不如外國的文化。這無疑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未曾重視的疏漏。為了保護傳統(tǒng)文化,我們需要把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它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只有將湯圓文化傳承下去,這項傳統(tǒng)文化才能在華夏大地上長流不息、永不消逝。
    第五段:總結。
    總的來說,元宵節(jié)包湯圓活動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活動。通過參加這個活動,我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包湯圓,感受到湯圓文化的底蘊,進一步地體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文化習俗。同時,這個活動也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該珍惜和傳承它們。希望在未來的元宵節(jié)中,這項傳統(tǒng)活動可以變得更加有趣、豐富、愉悅,來展示我們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六
    星期天,也是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我上完奧數課后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干媽家,因為我要和干媽、最好的好朋友侯元一起包湯圓。待我急匆匆的趕到干媽家的時候,干媽和侯元已經準備好了水、面粉、黑芝麻和糖。
    我趕緊洗洗手到干媽跟前說:“干媽,我想包一個?!备蓩尳o了我一個面皮,并提醒我說:“不要放太多的黑芝麻,水要少弄一點,接口處要使點勁,揉的時候要輕輕的......”。干媽的話沒說完,我就亟不可待的動手包起湯圓來。
    首先我在面皮上放了大大一勺黑芝麻,又撒了半勺糖,嘿嘿我可喜歡吃甜的,一定要多放些糖,那才好吃,然后用蠻力使勁的把口封上,由于用力過大,就成了扁扁的,猛一看像個餃子。呵呵,不管那么多了,我開始使勁在手掌中揉起來,因為沒有弄水,黑芝麻和糖又放的太多,所以湯圓在我的野蠻操作下慢慢裂開了。
    心想:呀,你這小湯圓還敢跟我較勁,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我把湯圓直接按在了水里,瞬間湯圓變成了“糊糊”,水里到處都是黑芝麻,像一個個頑皮的小蝌蚪,還朝我吐泡泡。我急得直撓頭,這可不打緊,干媽和侯元看著我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手上的面都沾到頭發(fā)上了,像個小老頭。
    干媽重新給我一個面皮,這回我可小心了,先在面皮的中間輕輕按一個小窩,然后放了半勺黑芝麻,撒了一點點糖,弄了點水把口牢牢封上,最后放在手掌中輕輕的轉著圈揉,不一會兒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呈現在手中,均勻圓潤,好看極了,心里樂滋滋的。
    學會包湯圓后我和侯元開始比賽,干媽當裁判。在干媽的一聲令下,我和侯元雙手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盤子慢慢被我的湯圓占滿了。半個小時后我們的比賽結束了,侯元比我多包了三個,但我包的湯圓又圓又大還好看,最終干媽裁決為平局。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七
    第一段:引言(150字)。
    元宵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合稱為中國傳統(tǒng)的四大節(jié)日。元宵節(jié)是在農歷正月十五日,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有很多慶祝活動。其中,包湯圓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tǒng)活動,寓意團圓和平安。我也參加了本地的元宵節(jié)包湯圓活動,并且獲得了很多收獲和體驗。
    第二段:活動過程(250字)。
    今年元宵節(jié),我和一些朋友報名參加了本地的包湯圓活動。我們來到了活動現場,心情非常興奮。我們首先聽了一段有關包湯圓的講解,然后開始展開制作自己的湯圓。制作湯圓需要先把粘米粉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揉成小圓球,接著把餡料放進去,最后再捏成一顆湯圓。整個過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其實需要很多技巧和耐心。我們不停地嘗試,終于在一輪又一輪的失敗之后,做出了一顆完美的湯圓。
    第三段:收獲和體驗(250字)。
    參加活動不僅僅是為了體驗制作湯圓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我們在制作湯圓的時候,還聽到了一些關于元宵節(jié)的故事和傳說。這讓我們不僅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加強了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熱愛。除此之外,我們也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了制作湯圓的樂趣,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第四段:感悟和啟示(300字)。
    通過參加元宵節(jié)包湯圓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它在新的時代有新的發(fā)展。同時,也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多樣性,學會共存、共榮。此外,活動也教會了我一些實用的技能,如如何包制湯圓,和他人合作完成任務等等,這對我之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極大的幫助。
    第五段:總結(250字)。
    在這個元宵節(jié)包湯圓的活動中,我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也是一個探索者、學習者,這給我?guī)砹撕艽蟮膸椭蛦⑹?。我相信,我們只有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才能充實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因此,我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都能以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和迎接新的挑戰(zhàn)。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八
    媽媽和了一大塊柔軟的面團,調好餡,我們一起包。我可是“新手上路”,于是對媽媽說:“請多多關照,我可是新手上路??!”
    “嗯”媽媽笑著點了點頭。
    我們開始包了,根據媽媽教我的方法,先擰一小塊面團,把它搓成圓圓的球形,再把它捏成碗狀,然后把里面放上豆沙餡,現在要“封頂”了。不好,露餡了,弄得像是個“雙色球”。再看看媽媽,哼著歌,玩著手機,神態(tài)自如,不緊不慢,而且包的都白嫩嫩,見了就想一口吃下去,一點餡色也沒有,太奇妙了!
    這次包湯圓告訴了我“熟能生巧”這個詞的'內涵。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九
    為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文化氛圍,豐富轄區(qū)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前,我市多個社區(qū)開展各類元宵節(jié)活動,近百戶社區(qū)家庭參與其中,祈愿新的一年平安喜樂。
    2月14日,在元宵節(jié)到來之際,復興區(qū)嶺南二社區(qū)組織轄區(qū)的志愿者和熱心居民開展“迎元宵包湯圓送溫暖”活動,以宣揚愛老、敬老、互助的`志愿文化精神。
    活動中,在社區(qū)居民趙俊芳的指導下,“心靈手巧”的志愿者們和熱心居民開始揉面、拌餡、搓湯圓,放入餡料,下鍋,一步到位。不一會兒,一鍋鍋熱乎乎的湯圓就煮好了。隨后,志愿者們把熱氣騰騰的湯圓送到空巢老人、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家中,也送去了一份節(jié)日的祝福。“能吃到大家親手包的湯圓,真是太溫暖了?!币晃焕先诉叧詼珗A邊開心地說。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十
    星期天,也是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我上完奧數課后懷學習方法著激動的心情去干媽家,因為我要和干媽、最好的好朋友侯元一起包湯圓。待我急匆匆的趕到干媽家的時候,干媽和侯元已經準備好了水、面粉、黑芝麻和糖。我趕緊洗洗手到干媽跟前說:“干媽,我想包一個?!备蓩尳o了我一個面皮,并提醒我說:“不要放太多的黑芝麻,水要少弄一點,接口處要使點勁,揉的時候要輕輕的……”。干媽的話沒說完,我就亟不可待的動手包起湯圓來。
    首先我在面皮上放了大大一勺黑芝麻,又撒了半勺糖,嘿嘿我可喜歡吃甜的,一定要多放些糖,那才好吃,然后用蠻力使勁的把口封上,由于用力過大,就成了扁扁的,猛一看像個餃子。呵呵,不管那么多了,我開始使勁在手掌中揉起來,因為沒有弄水,黑芝麻和糖又放的太多,所以湯圓在我的野蠻操作下慢慢裂開了。心想:呀,你這小湯圓還敢跟我較勁,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我把湯圓直接按在了水里,瞬間湯圓變成了“糊糊”,水里到處都是黑芝麻,像一個個頑皮的小蝌蚪,還朝我吐泡泡。我急得直撓頭,這可不打緊,干媽和侯元看著我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手上的面都沾到頭發(fā)上了,像個小老頭。
    干媽重新給我一個面皮,這回我可小心了,先在面皮的中間輕輕按一個小窩,然后放了半勺黑芝麻,撒了一點點糖,弄了點水把口牢牢封上,最后放在手掌中輕輕的轉著圈揉,不一會兒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呈現在手中,均勻圓潤,好看極了,心里樂滋滋的。
    學會包湯圓后我和侯元開始比賽,干媽當裁判。在干媽的一聲令下,我和侯元雙手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盤子慢慢被我的湯圓占滿了。半個小時后我們的比賽結束了,侯元比我多包了三個,但我包的湯圓又圓又大還好看,最終干媽裁決為平局。
    看著一盤盤晶瑩剔透的湯圓,我和侯元都開心的笑了。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十一
    寒假里,每一天我都過得很充實、有意義,最難忘的要數元宵那天。
    在我們家鄉(xiāng),元宵有吃湯圓的習俗,意味著一家團團圓圓。一大早,我和爸爸早早的起床,為包湯圓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
    第一步:搓面粉。我們把一袋面粉倒下,邊搓邊放熱水來搓,搓好面粉后,一切準備就緒。
    第二步:包湯圓。我把面粉搓成一個圓柱形后,把面團弄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把少許面粉撒在桌上,好啦!包湯圓正式開始啦!
    剛剛開始弄的時候我不是很熟悉,漸漸地就會了。
    第三步:把面團壓成圓形,但皮不要太保,把它弄成一個帽子的樣子,之后,把配料放下后,搓成圓形,就這樣我的第一個湯圓就包好啦!
    兩個小時后,我和爸爸齊心協(xié)力把湯圓包好了,爸爸包的湯圓明顯要大,而我的卻很小。無論如何,卻是我用了心去包的。
    下鍋啦!下鍋啦!湯圓要下鍋啦!我開心的不得了!
    眼看我的湯圓就要熟了,我趕忙把碗準備好。
    開吃啦!開吃啦!終于開吃啦!我的心里樂開了花。
    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心里一陣甜蜜。雖然技術不太好,也不大好吃,但那卻是自己的一份成功一份收獲,自己為此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可謂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呀!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十二
    今天是元宵節(jié),奶奶說要包湯圓,我一想:平時我吃的湯圓都是奶奶包的,這一次,我要抓住機會,好好的包一包湯圓,吃上自己親手包的湯圓。
    奶奶端來一個大盆,先往盆里倒入一些面粉,然后又加入一些水,卷起袖子,開始和面。然后,我們把一個個小面團捏成一個個像碗一樣的`厚片,開始包湯圓。
    我先拿起一個厚片,把芝麻餡放進去??墒牵W放多了,包出來的湯圓,連芝麻都流出來了,包湯圓難看極了。我沒灰心,又包了一個,這次餡放少了,我心想:這個湯圓吃起來肯定沒什么味道。包湯圓我有些失望了,爺爺在一邊鼓勵我,我又認真地包了一個,這個湯圓不胖不瘦,真好看。
    奶奶煮好了湯圓,端上桌,我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個又一個,真香,真好吃!
    我從包湯圓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經過自己親手做,才能知道平時家人做得是多么的辛苦。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十三
    今天,我和奶奶、姐姐一起包湯圓。
    奶奶先拿出幾袋糯米粉,又拿來一個臉盆,在里面和起了面。奶奶和一會兒面加一點兒水,揉了好長時間才和好了面。然后,奶奶拿出了一碗芝麻加糖的餡就開始包了。我拿了一團面,揉成圓形,大拇指朝圓心轉,做成了一個碗狀的圖形,雖然有點像圣誕老人的帽子,可我不灰心,又重做了一個,這次做得比較好,我就往里放餡了。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芝麻餡,感到不夠多又放了一點,這次夠了,我就像奶奶一樣用手把口子捏牢,不讓餡流出來,等我包好第一個的時候,奶奶和姐姐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們先煮幾個嘗嘗味道看吧。”奶奶說。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說:“好的。好的。”
    奶奶先煮了一鍋熱開水,然后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入鍋中,一個個湯圓像游泳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蓋上鍋蓋,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浮在了水面上,真是可愛極了。我仔細辨認,非讓奶奶把我自己包的'那個湯圓舀上來,奶奶舀了幾個,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自己包的那個湯圓雖然樣子丑點,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繼續(xù)開工……”正當我們還有回味湯圓的美味時,奶奶又發(fā)出了指令,我們又繼續(xù)包湯圓了。
    元宵節(jié)包湯圓心得體會篇十四
    20xx年2月15日,寥廓街道首屆微公益創(chuàng)投園林社區(qū)“暖夕陽”關愛老年人服務項目之“溫情元宵·愛在夕陽紅”元宵關愛老年人服務活動在曲源小區(qū)球場上順利舉行,共4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歡歌鬧元宵?;顒蝇F場,園林社區(qū)社會組織田園文藝協(xié)會的成員們?yōu)樾^(qū)里的長者精心準備了歌舞表演,從《開門紅》到《祝福祖國》,現場洋溢著佳節(jié)的熱鬧氣氛,在健身太極表演活動上,現場的老年人也隨表演者做起了太極健身運動,大家歡聲笑語,共慶佳節(jié)。攜手做元宵。元宵佳節(jié)當然少不了吃湯圓,歌舞結束后,大家開始煮湯圓,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著想,阿姨們貼心選擇了低糖的小湯圓。湯圓煮好后,阿姨們立即將湯圓送到了小區(qū)里高齡、獨居的老年人手中。吃著熱騰騰的湯圓,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活動現場紅紅的`裙擺,在幸福中搖曳;晶瑩的湯圓,在甜蜜中發(fā)酵;溫馨的服務,在志愿中傳遞;暖心的祝福,在喜慶中送上!此次元宵節(jié)活動,充分調動了社區(qū)的居民積極性,在活動中提高了社區(qū)社會組織志愿服務能力,緊跟新時代文明腳步,讓轄區(qū)高齡獨居老人感受來自身邊的貼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