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讀書筆記作文(四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書筆記作文篇一
    王小波是可愛的,如王二一般!
    王二是一位21歲的北京知青,來到了極為荒僻的云南南部農(nóng)村。這里只有甘蔗、橡膠和水稻,以及旱季里永不停歇的熱風(fēng),陳清揚是“山上十五隊”的隊醫(yī), 26歲的漂亮少婦,北醫(yī)大畢業(yè)。故事圍繞著這一對男女之間的關(guān)系展開,人世間最復(fù)雜的事情莫過于男女關(guān)系。因為他們是兩類完全不同的人,當他們相遇時由于這種差異而會造成很多變數(shù),使得這種關(guān)系空前復(fù)雜。王小波把一對青年男女放在了一種非常極端的環(huán)境下,在這種極端壓抑,極端落后,極端無聊的狀況下,看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
    王二和陳清揚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屬于異類。王二不招隊長喜歡,又不肯服軟,是知青里的刺頭。而陳清揚如此年輕漂亮,學(xué)歷又如此之高,卻來到了這種窮鄉(xiāng)僻壤,雖然和當?shù)厝私Y(jié)了婚,但是依然與周圍的一切捍格不入。 這樣的兩個人,是如何發(fā)展出所謂“偉大的友誼”的呢?大概是因為雨夜里的那個兩巴掌,書里是這樣說的:那一刻她覺得如春藤繞樹,小鳥依人,她再也不想理會別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間把一切全部遺忘。一向剛強獨立的陳清揚變得無比柔媚,“再也不想理會別的事”,因為從此世界上只有她和王二兩個人了。這兩巴掌,打破了兩個人之間最后的隔膜,從此陳清揚不管不顧、全心全意地愛上了王二,“在那一瞬間她愛上了我,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
    在這段感情里,心如明鏡的是陳清揚,而王二始終是一個渾渾噩
    噩的家伙。陳清揚因為他那無心中的兩巴掌而愛上他,卻也因為這兩巴掌的無心而離開了他,這就是為什么陳清揚為什么老說王二是“混蛋”的緣故。渾有渾的可愛之處,所以多年后還要來找王二,告訴他自己愛他。渾有渾的遺憾之處,所以陳情揚至愛王二,卻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因為本質(zhì)上來說,他和她前夫一樣,根本不了解她,“她和任何人都格格不入”。在《黃金時代》里,最完整的人物是陳清揚而非王二,陳清揚有勇氣、有擔當,引領(lǐng)王二走過了那最艱難的一段,使他終于從一個男孩變成為一個男人。這也可以看出王小波對女性的態(tài)度,她們是靈魂之火,生命之光。沒有哪個現(xiàn)代中國作家如王小波一樣如此尊重女性,哪怕他的小說里有很多粗口和臟話。
    黃金時代的真正寓意在于,有兩個人終于找到并確立了終身的偉大友誼,無論人世如何摧殘也無法改變,而世界上無數(shù)的人一生卻都活在寂寞或虛偽之中。
    只是,至今仍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王二是一直在裝糊涂呢?
    讀書筆記作文篇二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羅爾德·達爾寫的。這本書寫得很精彩,也讓我感觸很深。
    故事是這樣的:查理·巴克特住在大城市邊上的一棟木屋里。他們家很窮,每天都會有一種肚子空空的感覺。但最讓查理向往的就是他家附近的那家全世界最大最有名的巧克力工廠!就是旺卡巧克力工廠,老板是威利·旺卡先生。每個人都很想去這個奇妙的工廠里看個究竟,當然包括查理。
    有一天,威利·旺卡先生說他在五塊普通的旺卡巧克力包裝中分別放了五張金獎卷,得到金獎卷的孩子可以參觀他的工廠,也可以送他(她)足夠吃一輩子的旺卡巧克力和其他糖果!
    聽到這個消息后,全世界的超市都擠滿了人,毫無疑問,他們都是來買旺卡巧克力的!就在這時,第一位金獎卷的得主誕生了,就是每天吃很多巧克力的大胖子—奧古斯塔斯·格盧普!
    第二位是把全城所有的巧克力都買下來的富有家庭—維魯卡·索爾特!
    而在查理家中,查理正小心翼翼的拆開了他生日才有的旺卡巧克力!但是要在這么一個小小的巧克力中找到金獎卷是一個荒唐的想法!
    然而,第三張金獎卷的得主也降臨了,就是打破口香糖記錄的維奧莉特·博雷加德!
    第四個幸運兒是喜歡看電視的小男孩—邁克·蒂維。
    只剩下最后一張金獎卷了!是誰找到的呢?當然是查理了。一天,查理在雪地里找到了一張五十便是,便買了兩塊旺卡巧克力,竟在第二塊巧克力中找到了最后一張金獎卷!
    到了參觀工廠的那一天,除了查理,其他四個孩子都特別調(diào)皮:奧古斯塔斯因為貪吃巧克力溶液被吸上了玻璃管;維奧莉特因為偷吃口香糖大餐變成了一個大藍莓;維魯卡因為要一只松鼠掉進了大垃圾桶;邁克因為貪玩被電視及傳送,變小了!最后,只剩下查理了,威利·旺卡先生也因為查理的自律將自己的巧克力工廠送給了查理!
    我看了這本書,感觸很深,查理雖然家境貧窮,但他很懂事、自律,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我要向查理學(xué)習(xí),做一個懂事、自律的好孩子。
    讀書筆記作文篇三
    這是一本可怕的書!書里的主人公讓我毛骨悚然。在我還不知道他是怎么變得怎么可怕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一個可怕的人物了。
    愛是什么?我無法從希刺克厲夫身上得到滿意的答復(fù),也無法從凱瑟琳那里得到正確的答案。“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厲夫的悲痛,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強的思念。如果別的一切都毀滅了,而他還留下來,我就能繼續(xù)活下去;如果別的一切都留下來了,而他卻毀滅了,這個世界對于我將成為一個陌生的地方?!边@是多么深切的真情告白!可是為了身份,為了物質(zhì),為了虛榮凱瑟琳不顧希刺克厲夫的感受自以為是的背叛了他,還天真地以為可以利用丈夫的名譽和地位、財富來幫助并提升希刺克厲夫。多么具有諷刺意味的愛??!
    也許,希刺克厲夫就是從哪一刻開始變得吧。世界除了恨和占有,再也沒有別的顏色,為了報復(fù)、漠視一切,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只有利用和xx,再也沒有多余的感情。
    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也死了,想占有的都占為已有了。一直背負的仇恨痛快地報復(fù)了。那一刻,我想希刺克厲夫是無法承受生命之輕了。凱瑟琳的離去,仇恨的長期占據(jù)使他失去了快樂的功能!當他看到他所要報復(fù)的兩家人的孩子在他的眼皮底下戲劇性的幸??鞓返慕Y(jié)合在一起時,他徹底的崩潰了!他要算計的是什么?他要毀滅的又是什么?最后一無所有的又是誰?恩蕭家有兒子哈里頓在他魔鬼般的教育下健康地成人,林頓家有女兒凱蒂在他惡魔般的xx下也找到了快樂。而他希刺克厲夫得到了什么?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是幸福的歸宿。
    有多少愛就有多少恨!
    小凱瑟琳是最有溫度的人。是她撫去我心中對這本書的寒顫,我愿意看到她得回屬于她的一切,包括和哈里頓的幸福!
    這是世界名著,如果再次欣賞我會選擇在自己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候,如果是晚上,必須是燈火通明,家人都在;如果是白天也必須要選在有外界聲音干擾的時候。我害怕這種被仇恨、惡毒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世界是可怕的,世界是美好的!
    讀書筆記作文篇四
    從我讀《挪威森林》到今天寫讀后感已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書中提到的一些人物的名字已記不太清,村上是如何描寫自然的美景也已有些模糊,但是大致的情節(jié)卻又一一在目。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又專門抽出時間將甲殼蟲樂隊演奏的《挪威的森林》和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聽了數(shù)遍。記得渡邊君就是在機場聽到《挪威的森林》這支曲子并回憶起他年輕時的經(jīng)歷的。
    人都有一種懷舊的心理尤其是在他失落的時候。一個人經(jīng)歷了許多人事的變遷,心態(tài)上應(yīng)該是比較平和的,而最讓人難忘的恰恰是年輕時的愛情,一首熟悉的歌曲會令我們想起當年喜歡過的男孩(女孩)的模樣,一幅相同的場景也會讓我們記起當年的故事。不管是怎樣一個人成功的,或不成功的男人,或女人在他(她)的心底深處,總是銘記著一段往事。
    所以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小說中的開頭并沒有詳細的交代渡邊現(xiàn)在的生活情況,僅僅因為那感傷的曲調(diào),令他想起了往事。對于全文我在印象中主要把問題歸成了以下幾點:
    首先,小說中絕大部分內(nèi)容寫的是渡邊上高中的事情。一個高中生的憂郁和孤獨,卻用性的方式來緩解,我不認為是件好事。我認為生理的宣泄,只能緩解暫時的困惑,卻不能徹底擺脫掉抑郁,反而會養(yǎng)成依賴。如同不能忍受疼痛的人,用毒品來減輕疼痛,一般并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記得當年歌德寫《少年維特之煩惱》之后,有很多的年輕人向維特學(xué)習(xí),選擇自殺??磥砦膶W(xué)的導(dǎo)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那么我們的文學(xué)評論者在極力抬高這部作品的價值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它有可能會引起的負面效果。
    其次,渡邊是不是好學(xué)生。當然沒有固定的評價標準,但是一個被父母辛辛苦苦送出家門去讀書的學(xué)生,心思卻不放在學(xué)習(xí)上,那他還不如直接告訴他的父母,再不要浪費他們的血汗錢了。所以從這點來看,渡邊的苦悶極不成熟,完全是一種青春期綜合癥了。
    再次,有人認為:當一個人對現(xiàn)實社會感到恐懼,而無法逃避的時候,只有選擇死亡。直子是這樣做的。當然渡邊不是這樣做的,他選擇出去流浪一個月,這是逃避??珊髞碛只貋砹?,這卻不是逃避,這也正是我們大都數(shù)人的生活經(jīng)歷。
    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一個路人呢!我以路人的眼光來看渡邊,反之亦然。人與人完全默契,并與之溝通完全無障礙,簡直如同天方夜譚。我們應(yīng)該怎樣去評價一部文學(xué)作品呢?如果人人都叫好,是不是真的完美無缺呢?我認為人性的完美,就在于它的真實,優(yōu)點與缺點,健全與殘缺,理智與感性,清醒與糊涂等等等等。
    所以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渡邊。因為年輕,所以憂愁。
    每一部文學(xué)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對社會與時代有所反映。六十年代的日本的具體情況,我不了解,但是我想渡邊之所以有如此的苦悶與孤獨,一定與大時代背景分不開的。社會的低迷狀態(tài),自然使得人頹廢。我不能理解渡邊那時的行為,這恐怕就是所謂的時代與時代間的代溝吧!
    對《挪威森林》一書我沒有要求大家接受我的觀點,就如同你不能強求我接受你們的觀點一樣,知人論世或者論世知人同樣重要!正如馬克思所說:人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人不可能脫離社會獨立存在,所以人的思想與行為,必然受到時代的影響。那么渡邊的失落與頹廢,就有了它存在的理由與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