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飛機的讀后感(模板13篇)

字號:

    讀后感可以激發(fā)我們對于文學作品的深度思考和獨特觀點的形成。寫讀后感時,可以通過對比和類比等修辭手法,加深對書籍內(nèi)容的理解和表達。以下是我為大家準備的幾篇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參考。大家可以通過閱讀這些范文來了解不同作品的特點和價值,同時也可以從中汲取寫作的經(jīng)驗和技巧。寫讀后感是一種很好的提升語文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方式,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來提升自己。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一
    今天是星期六,又迎來了寫作興趣班。第一節(jié)是活動課,老師帶了一摞白紙?!半y道要辦報?”同學們唉聲嘆氣。老師笑了笑說:“看來你們還沒能猜透我的心思。”“難道折紙飛機?”
    同學們猜測著。老師又笑了笑,把紙發(fā)給了我們。對!就是折紙飛機!老師說:“折好后,到壘球場比賽。看誰在空中停留時間最長?!蓖瑢W們聽后趕緊“研制”自己的飛機,陸續(xù)來到了壘球場。我去時,這里已經(jīng)像個小型飛機場,各種飛機在空中飛舞。比賽開始了,一個又一個飛機飛了起來,但在空中停留時間最多不超過三秒。到任燦時,他拿起自己的“謙虛一號”使勁像空中一擲,接著就一個勁兒的喊加油。飛機像是有靈性似的一起一伏,當快要碰到地面時,任燦不想看到自己飛機墜毀的慘像,蒙上了眼睛,可飛機又奇跡般的浮了起來,轉(zhuǎn)了個圈,最后平穩(wěn)的落了地。5。1秒,同學們都驚呆了,看來謙虛真能使人進步。接下來輪到我了,我想我的飛機肯定比任燦的差的遠,可我還是股起勇氣將我的“f23”拋了出去。它的表現(xiàn)沒有讓我感到失望。
    先是像直升機似的上升,達到一定的高、度,又像龍卷風一樣轉(zhuǎn)了三圈,接著俯沖下來,又敏捷的伏起,像波浪似的降落。把全班同學又一次都看呆了。最后,我以4。93秒的好成績名列第二。
    下課了,同學們都沉浸在歡笑中,而我,更是在回味剛才一個個精彩的鏡頭!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二
    暑假期間,我讀了左軒的“紙飛機”。這本書的主人公楊金蘭,是發(fā)生在1938年的故事,1943年,重慶的日軍轟炸。
    金蘭是一個企業(yè)遇到一些事情自己冷靜分析思考而非常需要勇敢精神的人。在一次重慶轟炸的時候,一個教師教書的金先生就是帶著金蘭,而在我們一次出現(xiàn)意外中,金先生卻不幸受傷了,金蘭勇敢地帶著金先生躲在一個角落里,躲過了一次次災難,一直躲了很久。金蘭保護著金先生,讓金先生認為沒有發(fā)展受到影響太大的傷,可是,金蘭的媽媽已經(jīng)在這場管理混亂狀態(tài)之中離去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金蘭并沒有倒下,她忍受著失去媽媽的痛苦,依然具有堅強、勇敢地活下去。因為她的.心中形成有著更加堅定的信念,她堅信,任何經(jīng)濟困難學生都是這樣可以作為戰(zhàn)勝的!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數(shù)學只考了79分,我坐在一個椅子上有些非常難過,我眉頭緊鎖,手心出著汗,兩只不同眼睛一直盯著卷子或者不敢看別的國家地方,老師見到我就是這樣,便走過來,輕輕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頭,說:“嘉欣呀,要對學生自己有信心哦,來,有什么問題不會的題嗎?老師我們可以說是教你的呀……”老師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讓我感到了很多溫暖。于是,我加倍學習努力,我相信他們只要有信念,堅持中國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絕不能沒有辜負學校老師同學和家人對我的期望?。?BR>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會度過自己各種技術(shù)難關(guān),最后我們?nèi)〉靡粋€成功。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楊金蘭一家在重慶發(fā)生的故事。
    這本書里,楊金蘭他們一家本來團團圓圓的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但因為一場持續(xù)五年的空中大屠殺,使楊金蘭失去了家失去了她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和哥哥;還有這場持續(xù)五年的空中大屠殺,讓楊金蘭最親愛的妹妹楊金云失去了雙眼,失去了歡樂。
    這場持續(xù)五年的空中大屠殺,是從1938年10月4日開始的,也就是日軍第一次轟炸重慶市區(qū),死亡者不少,但是慶幸的是這一次楊金蘭一家都沒有事。
    第二場和第三場空中大屠殺是1939年5月3日、5月4日,也就是“五三”“五四”大轟炸,這一次炸死的人可就多了,一共2615人,但炸傷的人數(shù)比炸死的人數(shù)還要多,一共3668人,但是毀樓房的數(shù)量更多,一共3686棟。但是這一次楊金蘭最親愛的媽媽為了保護她的妹妹,而被炸彈炸死,也就是在這一年楊金蘭的家就再也不團團圓圓了,但是這一年里還有不少空中屠殺,但都不是空中大屠殺,死亡人數(shù)比較少,炸傷人數(shù)也相對比較少。
    1940年6月5日也就是“八一九”大轟炸,也就是第四次空中大屠殺。炸傷炸死人數(shù)比較少,一共313人,但是無家可歸者可就多了,一共20xx余人毀樓房的數(shù)量也多,一共2224棟,但是這一次也慶幸,楊金蘭他們家除了楊金蘭的媽媽在1939年被炸彈炸死以外,其他楊金蘭的家庭成員都沒有被炸傷或炸死。
    1941年6月5日也就是“六五”大隧道慘案,也可以說是最大也是人數(shù)死亡最多的唯一一次空中大屠殺。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但是死亡人數(shù)是一個噩夢,死亡者一共120xx人以上。而且這一次可就是楊金蘭最痛苦的一次空中大屠殺,因為楊金蘭最親愛的爸爸為了保護她繼母的兒子焦小寶而被炸死,楊金蘭最親愛的妹妹楊金云被炸傷了雙眼,從此以后楊金蘭的妹妹都不能用雙眼去看事物,而楊金蘭的繼弟弟焦小寶被炸傷。
    1943年8月23日也就是日軍最后一次轟炸重慶近郊,死亡人數(shù)比較少,但是楊金蘭最親愛的哥哥楊柏明死于1943年夏天“幾大兇手之一”溺水身亡,這讓她非常非常傷心、非常非常難過,但是楊金蘭不能挽回這一切。
    讀完這本書后,使我懂得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想想以前的人們、我們的祖先,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是我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心中住著一顆愛國的心,一顆想為祖國獻出一份力。但是如果想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那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樣以后我們就可以有更好的成就來報答祖國、報答為我們付出過的人、報答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然后還可以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老爺爺老奶奶,有困難的叔叔阿姨,有困難的哥哥姐姐或者有困難的弟弟妹妹;也可以去給一些小學或者幼兒園建圖書館。所以好的學習、好的成就是多么的好啊!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寫完作業(yè)后,很無聊,我就想做點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平時特別喜歡飛機,于是,我就想那就制作一張紙飛機吧!
    首先,我找來一張長方形的白紙,把紙對折后打開;然后把兩邊的角折到線上,再反過來,對折一次,變成飛機頭之后;再對折一次,把手拿的地方折出來;最后,把翅膀折出來,一架好玩的紙飛機就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看著自己折的紙飛機,心里很高興,迫不及待的想試一下紙飛機的飛行效果。
    于是,我拿著紙飛機來到院子里,舉起飛機,向天空中用力一拋,飛機只是左右搖晃了幾下,就掉在了地上。我趕緊把飛機撿起來,仔細的檢查一下,發(fā)現(xiàn)紙飛機左邊的翅膀比右邊的翅膀大了一點,我又重新把它的翅膀折整齊。這次,我把飛機再次拋向天空,飛機很順利的在天上平穩(wěn)的飛行著,我的心也隨著飛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
    我想:等我長大后,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識去做一架真正的飛機。那時,我就可以坐在里面,透過窗子看到湛藍的天空,看到朵朵白云從我眼前飄過;我還可以俯看地上的青山綠水,高樓大廈,那將是多么美麗的景象??!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五
    我坐在陽臺上慢慢地翻閱著《紙飛機》這本書,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一縷陽光照射在我的身上,似乎也要與我一起用心靈感受書中主人公楊金蘭的童年生活呢!
    這是一個關(guān)于重慶大轟炸中的故事。1983年,日漸頻繁的日本戰(zhàn)機瘋狂轟炸,完全打破了重慶的平靜,也擾亂了女孩金蘭的童年。曠日持久的大轟炸給她帶來巨大的恐懼與痛苦,也讓她漸漸學會了堅強與勇敢。在大轟炸中,金蘭不幸失去了爸爸、媽媽、爺爺……她把對親人的思念,對勝利的期盼與對和平的向往都折進了紙飛機,放飛在她童年的風中。
    我非常敬佩文中里的主人公楊金蘭。在一次“五三”大轟炸后,她的媽媽不幸被炸彈吃掉了。她哭了,我讀到這里我也落淚了,我能夠感受到她失去媽媽和許多親人的極端痛苦,更能夠感受到她繼續(xù)堅強地生活下去的堅定信念。因為她相信,總有一天,她和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會重新?lián)碛幸黄瑢庫o美麗的天空。從這里,我感受到她是一個多么堅強的小女孩??!
    記得在我四年級的時候,因為來到寄宿學校讀書,剛開始有點不適應寄宿生活,所以離開家里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媽媽把我摟在她的身邊,親切地問道:“怎么了,有什么事不開心嗎?”
    “我還適應不了在學校的寄宿生活,所以會在晚上想您。”我擦著眼淚。
    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媽媽也很舍不得你啊,不過你也要慢慢適應著學校的寄宿生活,這樣你才會變得更獨立,更堅強,知道嗎?”
    我聽后點了點頭。自從聽了媽媽對我說的話,我就慢慢試著讓自己堅強起來,學會獨立,就這樣,不久后,我便適應了學校的寄宿生活。
    現(xiàn)在不少國家仍然處于戰(zhàn)爭或者動蕩之中,我們的國家有幸保持和平與穩(wěn)定。我要向書中主人公楊金蘭學習,堅強勇敢地生活,虛心學習,努力創(chuàng)造更好的明天。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六
    星期五下午,我們學校組織觀看影片《紙飛機》。
    影片介紹了兩位主人公——一位叫阿晨的母親和她的兒子何亮。他們原來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可是由于母親阿晨被老五蒙騙吸食xxx,自此,爸爸離開了他們,母子二人過上了四處奔波的日子。
    劇中媽媽為了買xxx,幾乎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賣了,最后不得不搬到又破又黑的工棚里居住。每當媽媽犯毒癮的時候,她就會把家里砸得稀巴爛,有時候還會毒打亮亮。后來在居委會奶奶的幫助下,媽媽阿晨被強制帶進了戒毒所。
    在戒毒所媽媽忍受不了痛苦選擇了自殺,可是亮亮沒有放棄母親,他折了許多紙飛機從戒毒所的高墻外往里飛,每個紙飛機上都寫著:“媽媽,亮亮想你。”媽媽被兒子感動,決心再怎么痛苦也要徹底戒掉毒癮。
    最后媽媽終于戒掉了毒癮,她開了一個“自新洗車場”,和兒子一起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影片告訴我們:一定要“珍愛生命,遠離xxx”。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七
    《紙飛機》這本書講述的是楊金蘭一家在重慶發(fā)生的故事,讀完后令人震撼和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guān)于《紙飛機》的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十分好看的書—《紙飛機》。
    《紙飛機》是一本以重慶轟炸為主題背景的書,作者筆下的小女孩楊金蘭與她的家人栩栩如生,講述了楊金蘭因長期遭到日本轟炸而失去親人,她變得越來越麻木,也變得越來越堅強。
    本文以1938年到1942年分為5個章節(jié),描述了金蘭一家的悲慘經(jīng)歷,先是媽媽死亡,爸爸死亡,哥哥溺水,妹妹被彈片炸瞎雙眼……小金蘭一次次從廢墟中跌倒,又一次次從廢墟中爬起。但她仍然努力練字,她這種好學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小金蘭這勤奮刻苦,不怕艱辛的精神不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
    《紙飛機》這本書像清泉流入了我的心中,使我永遠不能忘記。
    “這里是地獄,還是天堂?”
    “重慶大轟炸,一場持續(xù)五年的空中大屠殺?!?BR>    “一個女孩,一個家,一座城與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BR>    “與兩千枚炸彈賽跑的日日夜夜”
    “不屈服,不投降,不放棄。生活本身,即是希望。”
    路遙曾在《平凡的世界》里說過:“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在為自己而戰(zhàn)斗!世界上的每一天,都不是平凡的?!?BR>    《紙飛機》一開篇就寫到:謹以此書,獻給中華大地上我們不屈的祖輩們。是啊,正是祖輩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才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迎來美好的生活。
    就像書中所描寫的:日漸頻繁的日本戰(zhàn)機轟炸打破了重慶的平靜,也攪亂了女孩金蘭的童年。曠日持久的大轟炸給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痛苦,在轟炸中她痛失雙親,哥哥淹死,妹妹也看不見了,但也讓她漸漸學會了堅強與勇敢。在猛烈的轟炸中,金蘭與她的家人飽受折磨,但她們沒有放棄,靠著一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一次又一次從廢墟中站起來,最后終于迎來了光明。
    書中的第四章天地歌描寫了1941年6月5日的“六五”大隧道慘案。金蘭的爸爸就是這時候死去的。深夜里,她和焦家媽媽坐在一起,眼淚肆意地往外流。看到這里,我的心也不禁顫抖,我感受到了那種親人離去的痛苦,感受到了父母雙亡使金蘭產(chǎn)生的恐懼和悲憤。她悲她的父母都離開了人世;她憤日本飛機投下的炸彈殘忍地奪走了父母的生命。但生活還要繼續(xù),日本飛機還會來,她們只能躲,躲到日本飛機不再轟炸重慶為止。終于,1943年8月23日,日軍最后一次轟炸近郊,之后再也沒有來過。痛苦的日子終于過去,終于不用再在日本飛機轟炸之后,一次又一次從廢墟中撿拾僅存的東西,再搭一個家,之后再被轟塌,再建,再轟塌……雖然她們的親人再也不會回來了,但她們還會活著,一如往常地活著!
    女孩金蘭折的一架架紙飛機,不僅承載著她的歡喜與悲傷,信念與希望,還有她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勝利的期盼與渴望!當她將紙飛機放飛天空,她相信,終有一天,重慶的上空,一定會重新?lián)碛幸黄瑢庫o美麗的天空!
    這個暑假,我讀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說----紙飛機。
    在背面,寫著一行行感觸的數(shù)據(jù):193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轟炸重慶市區(qū);1939年5月3、5月4月,“五三、五四大轟炸。炸死2615人,炸傷3668人;毀房3686棟;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轟炸。死傷313人、毀房2224間、無家可歸者20xx余人;1947年6月5日,“六五”大隧道慘案。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死亡者在120xx以上;1943年8月23日,日軍最后一次轟炸重慶近郊。
    主人公楊金蘭便住在著被戰(zhàn)爭籠罩著的年代中。曠日持久的大轟炸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恐懼,痛苦,也讓她漸漸學會堅強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毀,她的親人也一個個相繼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傷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為命,她與家人彼此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有過最為慘痛的分離,但始終心懷希望。用平凡高貴的生活堅守著,抗戰(zhàn)著,直至曙光驅(qū)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間。
    村民們在逃離轟炸的時候也能繼續(xù)拌拌嘴,依然能保持著快樂。他們表現(xiàn)出那樣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令我驚訝,記得有一次,老師發(fā)了一張小試卷。題量就幾道,剛發(fā)的時候同學們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簡單。他們的聲音都傳到我耳朵里,“哈哈,這簡單。趕緊做完放學回家?!笨蛇^了一會兒。一堆同學都在那嚷嚷著,一連聲的嘆氣。于是,我也看了看。嚇得出了身冷汗,這也太難了吧?我才幾年級,那么難?老師說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這件事情過后,我十分懊悔,連去挑戰(zhàn)的勇氣都沒有,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退縮。后來,每天激勵自己,遇到困難不退縮要勇敢面對。加油!
    一架架紙飛機,乘載著金蘭成長中的歡喜與悲傷,信念與希望;也乘載了人們的那份樂觀的心態(tài)!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八
    學校組織看電影,片名叫做《紙飛機》。一直覺得學校里組織看的電影不會是有多吸引人,不會有《哈利·波特》的神奇,不會有《變形金剛》的特技,更加不會有《關(guān)云長》的明星陣容。沒想到,影片結(jié)束時,我已淚流滿面。
    電影講述的是一對深情母子苦盡甘來的命運:小主人公何亮的母親阿晨因染上毒癮導致家庭離異,后來阿晨吸毒敗露被送進了戒毒所。亮亮深愛媽媽,折了很多紙飛機拼命朝戒毒所圍墻內(nèi)扔去,每一只紙飛機上都寫著“媽媽我是亮亮,我想你、我愛你、我等你”。痛苦而自責的阿晨在內(nèi)心掙扎下選擇了自殺,卻被送進醫(yī)院活了下來。亮亮在同學的歧視和生活的困苦下對媽媽愛恨交加,最終在社會的關(guān)懷下懂得媽媽現(xiàn)在最需要自己。于是一封封信裝著一架架紙飛機承載著亮亮的一份份思念再次飛像了阿晨。終于,媽媽回家了,亮亮的生活開始有了溫暖。
    一只兩只三只,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固執(zhí)而失望的盯著滿地掉落的紙飛機。我看著亮亮倔強的眼神,心隱隱在痛?!皨寢專蚁肽?”當我看到飛進戒毒所的飛機上赫然寫著這些字,我終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這個社會太丑陋。如果不是毒梟老五的引誘與欺騙,阿晨就不會染上毒癮,亮亮也不必經(jīng)歷父母離異貧窮饑餓和他人的歧視。老五為了一己的利益,枉顧了他人的家庭幸福和人生,更加枉顧了法律。金錢的誘惑蒙蔽了老五的心,他自私冷漠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天下之大,有多少人像老五一樣,又會有多少人像阿晨一樣被拐上了一條不歸路。
    這個社會太美好。在亮亮忍受著貧困和饑餓,不知是該恨媽媽還是該愛媽媽的時候,社會給了他關(guān)懷,讓他漸漸明白,這是媽媽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能放棄媽媽。于是就有了一只又一只不知疲倦的紙飛機。這些載著滿滿的愛的紙飛機,讓阿晨找回來活下去的勇氣,讓亮亮找回了從前的媽媽。如果這個社會始終冷漠對待亮亮,也許亮亮會恨阿晨,也許阿晨會再次自殺,也許會有更多的人對這個世界絕望,是社會給予的溫暖讓他們重新振作了起來。
    亮亮與阿晨的悲劇都因毒而起。阿晨毒癮發(fā)作時的情景我還歷歷在目。全身顫抖,大口喘氣,大汗淋淋,那面目猙獰的表情,那被摔的東西,讓我心中充滿了恐懼。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遠離xxx的思想,xxx已經(jīng)成為當今社會名副其實的毒瘤。xxx把真誠變成虛偽,把美善變成丑惡,把強大變成了懦弱,它無情的摧毀了無數(shù)理想、信念、自尊和健康,拆散了無數(shù)幸福的家庭。就像是一直說的那句宣傳語“珍愛生命,遠離xxx”,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關(guān)心你愛護你的人,我們都應該潔身自好遠離這種罪惡的事物。
    在遠離xxx的同時,我們不能對誤入歧途的人以一味的冷眼歧視,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力量,幫助他們早日回到正途。社會不需要xxx,但社會需要愛。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九
    暑假期間,我讀了左]的《紙飛機》。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楊金蘭,講的是1938年到1943年日本對重慶的轟炸中發(fā)生的故事。
    金蘭是一個遇到事情冷靜思考而非常勇敢的人。在一次重慶轟炸的時候,一個教書的金先生帶著金蘭,而在一次意外中,金先生卻不幸受傷了,金蘭勇敢地帶著金先生躲在一個角落里,躲過了一次次災難,一直躲了很久。金蘭保護著金先生,讓金先生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可是,金蘭的媽媽已經(jīng)在這場混亂之中離去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金蘭并沒有倒下,她忍受著失去媽媽的痛苦,依然堅強、勇敢地活下去。因為她的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她堅信,任何困難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數(shù)學只考了79分,我坐在椅子上有些難過,我眉頭緊鎖,手心出著汗,兩只眼睛盯著卷子不敢看別的地方,老師見到我這樣,便走過來,輕輕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頭,說:“嘉欣呀,要對自己有信心哦,來,有什么不會的題嗎?老師可以教你的呀……”老師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讓我感到了溫暖。于是,我加倍努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念,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絕不能辜負老師和家人對我的期望??!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會度過各種難關(guān),最后取得成功。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十
    20xx年3月24日,也就是星期三晚上,學校組織我們?nèi)w師生以及學生家長一起觀看了一部拒絕毒品的教育片――《紙飛機》。19點30分,各班的同學們抬著椅子,排著整齊的隊伍,有秩序的來到電影放映場――學校體育館,靜候著工作人員放映電影。漸漸地,家長們也陸續(xù)走了進來。
    在同學們的焦急等待下,電影終于放映了。我煞有其事地看著屏幕。慢慢地,看著看著,久違的眼淚滋潤了我的眼眶。我深深地被影片中的小主人公――一個想當飛機師的男孩何亮的故事感動了。本來他也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有一天他的媽媽頭疼了。一個身份不明的人給了幾片藥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吃了那幾片藥,頭不疼了。
    可是,過了幾天,她沒有那種藥吃,頭就又疼了起來。從此,何亮的媽媽就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正因為這樣,他的爸爸棄他們母子而去。媽媽進了戒毒所,孤苦無依的他只好投靠已組建新家庭的爸爸。但他沒過幾天,又回到那破舊的工棚里棲身。他不辭辛苦地折紙飛機,希望媽媽可以收到紙飛機,收到他真誠的問候……看到這里,我的眼睛里流出了感動的淚水,內(nèi)心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一個想當飛機師的小男孩,一個稚嫩的小男孩,一個與我同齡的男孩用兒童的方式挽救了一個差點兒走上了犯罪道路的人世間與眾不同的母親。
    如果像我們這些嬌生慣養(yǎng)的“小太子”、“小公主”們,能受得住這樣的打擊嗎?能面對這樣殘酷的事實嗎?能有這樣的處事態(tài)度嗎?有一個問題不能不說。毒品,向來是人民的公敵。
    但是,為了那把殺人不見血的刀――金錢,不少不法分子利用人們的無知,用各種方法引誘人們吸毒,從中獲取暴利。人們一旦染上毒癮,發(fā)作時如萬箭穿心,像千百萬螞蟻抓心,極難把毒癮徹底戒掉。所以,在此,我奉勸人們:“想珍愛生命,先要做到遠離毒品!”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十一
    我看過很多有關(guān)抗戰(zhàn)的書籍,每次看完心里總是不能平靜。生逢盛世,我們的眼睛里,記憶里,少有戰(zhàn)火烽煙,然而,抗日戰(zhàn)爭那些過往,那些血淚,那些屈辱,它們刻在中國每寸國土里,幾十年的風雨沖刷后依然傷痕累累,那痕跡靜靜地荒蕪著,講訴著,記錄著—提醒我們時刻不要忘記:落后總是要被挨打。
    左昡的《紙飛機》中楊金蘭童年的安寧被日軍頻繁的轟炸打破了,媽媽、爸爸、爺爺、外婆……等親人相繼在戰(zhàn)爭中遇難。楊金蘭的紙飛機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勝利的期盼、對和平的向往不斷地放飛,她也一次次在恐懼和痛苦中變得越來愈堅強,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廢墟中被重建。
    重慶只是全國的一個小小的投影,經(jīng)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得出,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chǎn)及戰(zhàn)爭消耗達十余億美元。單是南京大屠殺,就有30萬人遇難。
    從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驚心動魄,每一天危機四伏,日本軍隊狂轟濫炸,多少繁華之地變成廢墟,多少英雄為國捐軀,多少無辜平民丟了性命,多少個楊金蘭失去親人,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日寇鐵蹄肆意踐踏,而我們的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新的長城,力挽狂瀾。張自忠將軍說“我死則國生”,戴安瀾將軍在給妻兒的遺書中這樣說: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yǎng)育,為國戰(zhàn)死,事極光榮!楊靖宇、佟麟閣、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一個個名字刻在歷史的豐碑上。雖然離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遙遠,然而槍炮聲猶在耳邊回蕩。在國家危難、山河破碎的時刻,將軍和士兵并肩作站,軍人和百姓一起抗敵,上至將軍,下至百姓,為國家和民族而站,國家淪陷,唯有自救,再無退路。
    前方在戰(zhàn)斗,后方像楊金蘭這樣的家庭也在自救,一個個小家在廢墟中重建,并且不斷支援前線,直至抗戰(zhàn)勝利。我最佩服楊金蘭的勇敢。媽媽被炸死,她沒哭;爸爸、爺爺、外婆……一個個親人失去,她也沒哭,也許她的眼淚留在心底吧!生活教會我們堅強,她堅強面對生活的磨難,克服恐懼,一次次勇敢地面對。我知道,有時候流了眼淚對生活是無濟于事的,還不如擦干眼淚勇敢面對,而不是一蹶不振。只要不放棄,生活是永遠還有希望在前方的。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后的彩虹才是最美的風景。
    千千萬萬個中國人在黑暗中摸索著,堅持著,趕跑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赝麃頃r路,我們的前輩用鮮血與抗爭趕跑了屈辱,也明白一個道理:壯大自己,才能昂首挺胸地做自豪的'中國人。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我身上的擔子還很重。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十二
    這個暑假,我讀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說----紙飛機。
    在背面,寫著一行行感觸的數(shù)據(jù):110月4日,日本首次轟炸重慶市區(qū);1月、月4月,“五三、五四大轟炸。炸死261人,炸傷668人;毀房686棟;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轟炸。死傷1人、毀房2224間、無家可歸者20xx余人;1947年6月日,”六五“大隧道慘案。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死亡者在1以上;194年8月2日,日軍最后一次轟炸重慶近郊。
    主人公楊金蘭便住在著被戰(zhàn)爭籠罩著的年代中。曠日持久的大轟炸給他們帶了前所未有的恐懼,痛苦,也讓她漸漸學會堅強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毀,她的親人也一個個相繼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傷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為命,她與家人彼此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有過最為慘痛的分離,但始終心懷希望。用平凡高貴的生活堅守著,抗戰(zhàn)著,直至曙光驅(qū)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間。
    村民們在逃離轟炸的時候也能繼續(xù)拌拌嘴,依然能保持著快樂。他們表現(xiàn)出那樣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令我驚訝,記得有一次,老師發(fā)了一張小試卷。題量就幾道,剛發(fā)的時候同學們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簡單。他們的聲音都傳到我耳朵里,”哈哈,這簡單。趕緊做完放學回家。"可過了一會兒。一堆同學都在那嚷嚷著,一連聲的嘆氣。于是,我也看了看。嚇得出了身冷汗,這也太難了吧?我才幾年級,那么難?老師說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梢曰丶依玻∵@事情過后,我十分懊悔,連去挑戰(zhàn)的勇氣都沒有,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退縮。后,每天激勵自己,遇到困難不退縮要勇敢面對。加油!
    一架架紙飛機,乘載著金蘭成長中的歡喜與悲傷,信念與希望;也乘載了人們的那份樂觀的心態(tài)!
    紙飛機的讀后感篇十三
    我讀過很多關(guān)于抗戰(zhàn)的書,讀了之后總是感到不安。在繁榮時期,我們的眼睛和記憶中很少有戰(zhàn)爭。然而,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過去,血淚,屈辱,都深深地刻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經(jīng)過幾十年的風雨,他們?nèi)匀粋劾劾?,小路靜靜地躺著,荒涼地,訴說著,記錄著,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當我們落后的時候,我們總是被打敗。
    左昡的《紙飛機》中楊金蘭童年的安寧被日軍進行頻繁的轟炸打破了,媽媽、爸爸、爺爺、外婆……等親人之間相繼在戰(zhàn)爭中遇難。楊金蘭的紙飛機可以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勝利的期盼、對和平的向往就是不斷地實踐中放飛,她也通過一次次在恐懼和痛苦中變得發(fā)展越來愈堅強,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廢墟世界中被不斷重建。
    重慶只是全國的一個小小的投影,經(jīng)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得出,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chǎn)及戰(zhàn)爭消耗達十余億美元。單是南京大屠殺,就有30萬人遇難。
    從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驚心動魄,每一天進行危機四伏,日本人民軍隊狂轟濫炸,多少經(jīng)濟繁華發(fā)展之地可以變成一個廢墟,多少中國英雄為國捐軀,多少以及無辜群眾平民不能丟了自己性命,多少個楊金蘭公司失去父母親人,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日寇鐵蹄開始肆意破壞踐踏,而我們的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新的長城,力挽狂瀾。張自忠將軍說“我死則國生”,戴安瀾將軍在作文給妻兒的遺書中通過這樣說:決以全部都是犧牲以報國家養(yǎng)育,為國戰(zhàn)死,事極光榮!楊靖宇、佟麟閣、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一個個學生名字就是刻在社會歷史的豐碑上。雖然他們離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遙遠,然而沒有槍炮聲猶在耳邊回蕩。在國家企業(yè)危難、山河破碎的時刻,將軍和士兵并肩作站,軍人和普通百姓之間一起共同抗敵,上至將軍,下至基層百姓,為國家和中華民族而站,國家已經(jīng)淪陷,唯有提高自救,再無任何退路。
    在戰(zhàn)斗面前,像楊金蘭這樣的家庭背后也在拯救自己,小家庭重建成廢墟,繼續(xù)支持前線,直到抗戰(zhàn)勝利。我最佩服楊金蘭的勇敢。媽媽被殺了,她沒有哭;爸爸,爺爺,奶奶...一個個親人失去了,她沒有哭,也許她的眼淚在心底!生活教會我們堅強,她面對生活的磨難,克服恐懼,一次又一次地勇敢面對。我知道,有時眼淚對生活是無用的,最好是擦干眼淚面對,而不是永遠無法恢復。只要你不放棄,生活就會永遠有希望。我相信“太陽總是在風雨后”,風雨后的彩虹是最美麗的風景。
    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在黑暗中摸索,堅持不懈,趕走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回顧過去,我們的祖先用鮮血和斗爭,戰(zhàn)勝了屈辱,并且明白只有加強自己,我們才能站起來,成為驕傲的中國人。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我肩上還有很重的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