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實用14篇)

字號:

    議論是一種通過辯證推理、論證等方式表達觀點和見解的文字形式,旨在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和討論。寫總結(jié)時,我們需要注意總結(jié)的篇幅和字數(shù),以免過度冗長或過于簡單??偨Y(jié)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總結(jié)本身,更在于思考和改進的過程。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一
    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他們發(fā)現(xiàn)并挖掘出的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經(jīng)歷的一種有效拓展。數(shù)學教學的本質(zhì)是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學會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生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并建立良好的進一步學習的情感,所以很有必要把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數(shù)學學習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筆者認為指導學生寫數(shù)學日記是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和途徑,也是一種新型的師生交往方式,這是一個很新穎的研究課題。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基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活動,數(shù)學日記的撰寫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數(shù)學日記可以不拘泥于課本限制,也不受教師的束縛,是學生綜合運用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大膽進行嘗試,能夠獨立對問題進行探究所完成的。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獨特的個性。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趣。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寫數(shù)學日記的活動,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動手實踐,心理學研究表明,這樣的活動能開啟學生心智,發(fā)揮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潛能。由于知識的獲得是學生自己努力探求的結(jié)果,因此它能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有利于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
    3.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情感,有利于教師反思教學,改進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文章中看出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態(tài)度、信念、挫折感和成就感,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去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的交流,建立友好的師生情感。
    1.一道數(shù)學題的解答。主要是學生對某一道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簡便的或與眾不同的解法。(包括一題多解)如:書后的思考題,奧數(shù)題,老師或家長布置的智慧題,數(shù)學刊物雜志上的挑戰(zhàn)題,平時自己在做題是遇到的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等。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不但發(fā)展了思維,而且還體驗到一種強烈的成就感,這對他以后數(shù)學的學習將是一個巨大的動力。
    2.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分析現(xiàn)實問題。主要指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計算、分析現(xiàn)實問題,獲得一種理性的思考。比如,有學生寫道: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1克水,那全國13億人口每天可以節(jié)約1300噸水,發(fā)出了“人人節(jié)約一滴水,沙漠也能變綠洲”的感慨!還有學生寫道:如果每個去銀行儲蓄的人每次都能為“希望工程”捐1角錢的話,全國那么多儲蓄點捐到的錢可以資助多少貧困學生實現(xiàn)上學的夢想呀!學生能從這些角度通過數(shù)學的計算去思考社會意義,它的價值就能遠遠超過數(shù)學研究的本身。
    3.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主要用來記錄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并有親身體驗的的有關數(shù)學的情景記錄。寫這種數(shù)學小論文的題材特別多,比如有學生寫到了人民幣為什么只有1元2元5元而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的?這些生活中每天要經(jīng)歷的很平常的事,但學生一旦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和思考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問題,就在數(shù)學和生活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4.課堂上的數(shù)學問題。主要指學生在課堂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發(fā)現(xiàn)。這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非常有幫助,比如學習畫三角形高的時候,書上介紹了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高,而鈍角三角形只介紹了一條高。有位學生課后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嘗試,畫出了鈍角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高,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后,欣喜萬分,連忙寫下了“我發(fā)現(xiàn)了鈍角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高”這篇數(shù)學日記。
    5.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指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踐,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惑,獲得的啟示和得到的結(jié)論等。寫出自己在動手實踐過程中的想法和體會,就會讓學生覺得其樂無窮。
    6.數(shù)學童話。主要指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用童話的形式來記錄他眼中看到的數(shù)學世界。這是語文學科和數(shù)學學科一種很好的整合,那種獨特的視角,生動的語言描述,讓老師耳目一新。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二
    今天早上媽媽帶我去發(fā)聯(lián)超市購物。到了店內(nèi),琳瑯滿目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該買什么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qū),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干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
    接著我們又到了電器區(qū)買了一臺潤信復讀機,最后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qū)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把所有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接著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丑呢!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三
    老師的話讓我們大伙兒瞠目結(jié)舌。這是讓我們植樹啊還是讓我們做數(shù)學題呀?。廢話少說,趕快算一算吧。
    我對這道題進行了分析:“首先,100米是這條路的總長,5米是它的間隔數(shù)。總長除以間隔數(shù),求出來的是什么?對了,就是棵數(shù)??墒穷^尾都種,應該再加上1,不可能讓它頭種尾不種吧?所以,這個算式應該是:
    100÷5+1=21(棵)”
    這時,馬大哈xxx說話了:“太好了,那我們快點兒開始吧?!?BR>    (100÷5+1)×2=42(棵)”
    同學們恍然大悟。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四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一道很難的題,我想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zhì)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zhì)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結(jié)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zhì)因數(shù)驗算這道題,結(jié)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角蟆?BR>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五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媽媽要去街上買菜,我就跟著媽媽一起去了。
    來到菜市場,這里一片討價還價聲,很是熱鬧。媽媽問我要吃什么菜,我說今天買點排骨,買點冬筍,再買幾個番茄回家炒雞蛋就好了,媽媽說:“好,今天就聽女兒的,不過你既然來了,等一下可要幫我算賬哦?!蔽掖饝艘宦暎骸皼]問題?!?BR>    我們首先來到賣肉的攤位,媽媽問:“排骨多少一斤?”老板說“18元1斤?!薄拔屹I兩斤?!崩习宸Q好了遞過來,媽媽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這容易,18乘以2,不就等于36元嗎。我爽快回答:“36元?!眿寢尶粗椅⑿χf:“答對了,那我再問你,我付100元,要找回多少元?”我想了想回答道“64元”,媽媽拍拍我的肩說,對了。
    我們來到賣蔬菜的攤位,媽媽讓賣菜阿姨稱了一棵冬筍,2個西紅柿,又分別讓我算出價格,我很快算出冬筍23元,西紅柿8元,一共要付23元加8元等于31元。賣菜的阿姨說:“這小朋友真能干,還會算賬了?!蔽腋械胶芨吲d,我和媽媽拎著菜回家了,路上媽媽又問我:“今天我們買菜一共花了多少錢?。俊蔽以谛睦锫阒?6元加31元等于,我回答媽媽:“67元?!眿寢屨f:“對了。”
    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數(shù)學在生活中是一直用到的,我以后一定要更努力的學習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六
    今天,老師教了我們“比的基本性質(zhì)”。
    “比的基本性質(zhì)”與“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這可不是空穴來風!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細觀察一下兩組數(shù)。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說“16:4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過來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說明4:1的前項和后項同時成了4,比值依然是4。
    從這一個例子中就可見一斑了,所以,我們才得出了論”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2,0除外,比值不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如果前項先乘,后項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數(shù)”,如果不是相同的數(shù),一個乘3,一個乘4,那就更不行了;當然,0就要除外了!
    我在這里可是給大家提了個醒呦,六年級的朋友們可一定要注意哦!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七
    每天,都是媽媽買菜付賬。今天買菜的時候,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已經(jīng)學會使用錢了。今天就讓我驗證一下我的學習成果吧!”媽媽微笑著點點頭。
    我看到媽媽在買西紅柿的地方停下了腳步,知道她要買西紅柿了。我小聲地對媽媽說:“媽媽,西紅柿買多少斤?”媽媽也小聲地我說:“兩斤吧!”我想了想,腦子飛快地思考著:2斤=1000克。于是,我對賣菜的阿姨說:“這西紅柿一斤多少錢?”賣菜的阿姨說:“兩塊五,你買多少斤?”我回答她:“兩斤?!闭f的時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從媽媽那里拿了五元錢,交給了阿姨。
    媽媽又帶著我來到了賣雞翅的地方,知道她要買雞翅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買多少斤雞翅?”
    媽媽說:“買兩個雞翅,一個雞翅三塊五。”我心里想3.50+3.50=7(元)。媽媽遞給了我十元錢,我想了想,知道賣雞翅的叔叔要找給我三塊錢。我把錢一邊給叔叔,一邊說:“買兩個雞翅。”叔叔干脆地說:“好嘞!”過過了一會兒,叔叔果然給我找了三塊錢。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于是,我的小腦袋又飛快地轉(zhuǎn)了起來:從學校到我家旁邊的菜市場一個人用掉了三塊,那么3.00+3.00=6(元)。買西紅柿花掉了五元。買雞翅花掉了七元錢。5.00+7.00=12.00(元)。買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錢。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塊錢。
    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八
    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用到數(shù)字,從一件微小的小事,到一件巨大的工程,都是這樣。下面我所敘述的,也是一個關于數(shù)字的小故事。
    我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制作了一把小桿秤,我想通過這把小桿秤來測出雞蛋的密度。我把雞蛋放在秤盤上一稱,測得雞蛋的重量為0.605千克,也就是指:在“質(zhì)量體積=密度”的過程中,“質(zhì)量”已經(jīng)有了,那么關鍵就在于體積是多少。
    要求出體積是多少,那就十分困難了。因為,雞蛋是一個不規(guī)則圖形,雖然看起來是一個橢圓體,但又不是十分標準的橢圓體。
    “不能用橢圓體的體積公式計算,那怎么辦呢?”我正在冥思苦想,“不是可以用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計算體積嗎?”我想到了這個方法,馬山開始動手做起來。我先從廚房里拿出一個碗來,再把它裝上水,可是水必須要裝得滿滿的。
    我把碗放在水龍頭下,水一點一點地流了下來,我瞪大眼睛使勁盯著碗,手不住地開始顫抖,可我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不能抖?!苯K于,水把碗都漲得滿滿的了。
    我趕緊從廁所間里拿出一個臉盆來,這個臉盆必須要沒有一點水,否則就會影響數(shù)據(jù),導致誤差太大。我接著用干毛巾把盆子擦得干干凈凈,又將那碗水顫顫巍巍地放進了臉盆。然后,又拿起了那個雞蛋,將它拿到碗的上面,又將它小心翼翼地放進碗中。只見那一瞬間,碗壁四周都溢出了水來。
    那些水都溢進了盆里,這個盆子里水的體積就是雞蛋的體積。我將這盆里的水一點一點地滴進量筒中,并讀出了得數(shù),最后結(jié)果是10.3毫升。
    這樣,質(zhì)量、體積都有了,雞蛋的密度也就算出來了:0.60510.3=0.058(千克/毫升)。雞蛋的密度終于算出來了,我十分高興。
    數(shù)學總是這樣,是在不斷探索與摸索中前進的!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九
    又是一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我滿懷著信心去打最后一仗——數(shù)學階段性檢測。
    一大早,我便到了學校,忙著收作業(yè),到了7:30分夏老師捧著一疊練習卷到了教室,她朝氣蓬勃的樣子讓我感到這次的題目并不難。開始考試了,我急急忙忙寫完名字便開始審題了,“平方分米到平方米往左移還往右移?”我小聲嘀咕道,“應該是往左移?!毕肫鹎皫状螖?shù)學測驗,我總是沒有時間檢查,就加快了速度。做到了后面的解決問題的第一題時,我一開始做的還算順利,但一到后面的計算就愣住了,我算了好幾遍都是不同的答案“怎么辦呢?只能再算咯。”我自言自語道?!斑€有15分鐘?!毕睦蠋熞粋€響亮的聲音傳入了我的耳朵,我心想:要來不及了,隨便寫一個吧。于是我就把“1”字開頭的數(shù)字寫在了試卷上。下一題又來了什么又是“100倍”,又是“534.6”的。做不出來也不能干等著呀,先坐下一題。我心中想著。我剛做到一半下課鈴就響了“怎么辦呀,誰教教我?!蔽壹痹甑卣f著。我稀里糊涂亂寫了一陣。
    我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上我喜歡的語文課也沒勁了,但在沈老師的一番開導下,我很快就明白了:人不能總想著過去的事,要先前看。于是我們打起了精神上好了每一節(jié)課,到了中午,夏老師又捧著一疊試卷進來了,但這一次,她的.表情很嚴肅,我心里打起了小鼓。交到我名字時,我趕快走了上去,一看,天??!怎么才只有這么可憐的一點點!我不都是優(yōu)以上的嗎?我很想哭,但馬上就打住了,想道:我哭又有什么用呢?難道就會讓我考到優(yōu)嗎?分數(shù)已經(jīng)是過去了,我要下次加油才行呀!
    放學了媽媽在校園外等著我,我看得出來她對我很有信心,但是我一說成績,馬上笑容就沒了,很嚴厲地批評了我,這時天也灰蒙蒙的,好像也在批評我的成績。
    反思過后,我決定,以后一定要努力,我想這次沒考好與我的態(tài)度也有一定的關系。以后我要把自己最好的水平發(fā)揮出來,讓我的成績名列前茅,做作業(yè)時我會多檢查幾遍,盡量做到少錯,不錯。夏老師請您相信我,爸爸媽媽也請相信我!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十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訴一個占面積和另一個三角形面積,這怎么求嗎?坐在椅子上母親看了一眼,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母親用是激將法,目是激怒我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母親認為她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并沒灰心,繼續(xù)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jù)圖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紅三角形占了矩形一半,一個黃三角形和一個綠三角形又占矩形一半,而綠色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15%那么黃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積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來這么簡單,多虧了母親激將法??!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一
    我是一個熱愛數(shù)學的女孩子,或許,你會問:“你一個女孩子怎么會喜歡數(shù)學呢?”其實,真正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因為我的不屈不撓,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勇于探求吧!
    愛數(shù)學,從小就應該去培養(yǎng),我小班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大疊大疊的加、減、乘、除的口算讓我做,起初我很討厭,因為,做口算是最枯燥乏味的一件事情。
    但是,有一次我哥哥到我家之后,我的態(tài)度完全改變了,我哥哥向我挑戰(zhàn):“我們來比口算,怎么樣?”當時,我心里很膽怯,我的膽怯似乎被哥哥看穿了,他說:“膽小鬼!”當時,我就很生氣!一時之下說:“比就比!怕你了?”
    我們兩提起筆,只聽見一聲“開始!”,我們兩的'筆就像小雞啄米,寫個不停!時間過的飛快,一聲“停止!”打斷了我和哥哥的思維,我看了哥哥的口算本,哇!我竟然比他做得多整整一條!等爺爺批出來,我比他多做對整整十題!當時,那高興勁就別提了!
    從那以后,我就天天練口算,后來,媽媽訓練我口算能力的方法變了!她讓我面壁,然后她讀口算題目,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說出答案,漸漸的,我的口算能力就這樣,一天一天提高了。
    其實,對我在數(shù)學方面引想很大的,應該是小學里的一件事情。
    記得,我那年兩年級,因為,我扎實的口算功夫,所以很讓數(shù)學老師陸老師看好,第一節(jié)課,我只要發(fā)言他就叫我,而且,就在那節(jié)課上,我解了一道很難的數(shù)奧題,解出那道題,并得到老師肯定的時候,我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在舞動。
    后來的幾年,陸老師就開始培訓我數(shù)奧,因為陸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所以那時數(shù)學尖子都在我們班,我也在一個很好的數(shù)學氛圍下,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活。
    如果,平時你看見有四五個女生男生湊在一起的話,那肯定是我們在討論關于數(shù)學的問題,我們“會為一個新策略而討論,會為一個新結(jié)論而爭執(zhí)。”但是,當?shù)贸鲂路椒ǖ哪强蹋覀兠總€人都沸騰了!
    也是因為陸老師,我在學數(shù)學的時候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他教書的方法很特別,他會那你把每課重要的概念拿好一本專門的小本摘上去,我現(xiàn)在翻以前的書籍,還可以早到那本筆記本。
    我要感嘆的是,我很幸福,因為我碰到的都是些好的數(shù)學老師,他們上課生動活潑,課后耐心教同學不懂的題目。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二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準備給我買幾本書,給我做生日禮物。
    我不甘愿地來到了書柜,爸爸他東找找,西挑挑,過了一會兒,才從書堆中挑出4本書《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塊錢。我說:“呀,太貴了,76除以4等于19,一本書19元,比一個公仔還貴。”這時,我想起上次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小布娃娃,一個才8元,76除以8等于9,可以買9個布娃娃,還剩4元呢,那多合算呀!這時,我對爸爸說:“買布娃娃多合算呀,干嗎要買書呢?”爸爸笑著對我說:“這四本書的知識何止值76塊錢?!?BR>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這幾本厚厚的書知識可豐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呀!
    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作者善于用數(shù)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實際,自己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小就有合理、正確消費的觀念,實現(xiàn)數(shù)學的真正價值。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三
    今天,我們是在數(shù)學課上學習的是《乘車》,通過乘車學習加減混合計算,我知道了當加法在算式的前面時先算加法,減法在算式的.前面就先算減法,在計算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先從各位加減起。
    進位要加,借位后要減,我最喜歡數(shù)學課了。
    數(shù)學小論文日記篇十四
    今天,作文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夾玻璃球大賽。規(guī)則是:分為三組,時間為一分鐘,夾多者勝。如果玻璃球掉出去了,就不可以再夾回來了。
    我想:用筷子應該每個人都會呀!那我肯定不在話下。于是,我滿不在乎地舉起了手,老師點了點我的名字,我便大步流星地走過去。先上場的是練語彤,只見她拿起筷子,老師一聲令下,她面不改色地夾著球,玻璃球就好像在等她似的,連動都不動一下,這不,她一下就加了20個呢!
    輪到我上場了,我看前面的練語彤這么輕松,就放了心,可到夾的'時候,這群玻璃球就像一只頑皮的猴子,不停地在威脅我:“來呀!來夾我呀!”我一下子慌了手腳,結(jié)果只夾了6個。我怕隊友們說我,就像匹夾著尾巴的狼,灰溜溜地跑回了座位。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非我們組的嚴嘉怡了。在她手下的球,不全像練語彤的球那么聽話,又不像我的那么頑皮。最神奇的是,還有一個球本來要掉了,可那個球卻正好落到了碗面了。我激動地想要馬上跑到前面去,親那個球一口,然后把它奉為掌上明珠,恨不得和它一起拍照留念呢!
    最后,我們以40分成了最后一名,但我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下一次的游戲課,我們小組一定會成功的,真盼望下次游戲課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