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教案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該多樣化,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個教案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出發(fā)點,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一
文章中有一幅插圖,月下刺猹。
1、(出示:出示看瓜刺猹圖片)觀察圖片誰能用一個詞,說說對這個少年的印象?(勇敢、機靈、聰明……)
2、用自己的話介紹這張圖片
3、閏土又是怎樣介紹月下刺猹呢?出示第一段
4、將2.3環(huán)節(jié)對比,閏土介紹的好,好在哪?(金黃的圓月一望無際碧綠掛捏……感受重點詞語)
6、師:我陶醉了,多想與閏土一起,望著深藍的天空中……(生接背)
第一課結束,預設的教學目標完成,孩子們基本上會背誦第一段。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二
2、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譯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準確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5、了解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描寫的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
一、學習古漢語的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
二、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辨析疑難語句、準確翻譯文中的句子。
三課時。
導入:下面四副對聯(lián)哪一幅是寫司馬遷的?
1)志潔行廉,愛國忠君真氣節(jié);
辭微旨遠,經(jīng)天緯地大詩篇。
2)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人間疾苦,筆底波瀾。
4)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
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屈原、歐陽修、杜甫、司馬遷。
作者簡介。
魯迅贊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意即它既是史學巨著,又是文學巨著。
明確重點。
時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項羽也起兵江東項梁擁立老楚懷王之孫為“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lián)盟,命主力軍劉、項分南北兩部,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
課文疏通。
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找出通假字,找出成語,通其大意)。
2、串講與翻譯(把握重要的詞語、句式與重點句、難句,同時,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識比如座次、禮節(jié)等調動學生積極性,必要時讓他們翻譯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識點,)。
知識點歸納。
(可作練習用)。
1.距—拒: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2.內—納: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3.要—邀:張良出,要項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1.山東古:指崤山以東地區(qū)。
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非常古:意外的變故。
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黃河以北地區(qū)。
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古:黃河以南地區(qū)。
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5.壽古:敬酒。
今:長壽。
6.細說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地講述。
婚姻古:兒女親家。
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三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觀書有感》,并背誦。
2.能解釋詩中帶點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美,領悟從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一)導入:
常常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那讀書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們將通過《觀書有感》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1.《觀書有感》是南宋時期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全詩在寫法上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xiàn)了出來,很有特色。
如:用:半畝方塘比喻書本,用池塘的水比喻書中的知識、學問、思想;用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用天光云影共徘徊來比喻讀書的感受。
三、四句詩人在寫法上采取了自問自答的方式,給我們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這水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為源頭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來。在一問一答中,詩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書本中的知識、學問、思想,用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這兩句詩看似說明水清的原因,實際上是借此現(xiàn)象告訴讀者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哪怕已經(jīng)學到了不少知識,但如果就此不再讀書了,原有的知識就會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會僵化,只有不斷學習,/article/知識學問、思想觀念才能不斷地得到充實更新。
2.學生分組進行研讀,交流。
3.集體交流,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
(三)朗讀訓練。
1.在你們的學習中相信也有這樣的體會?請把你的體會融入到你的朗讀之中。自由大聲朗讀這首詩。
2.指明學生讀,大家評議。
3.齊讀。試著背一背。
4.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誦,體會古詩吟誦的樂趣。
(四)小結。
(五)輔導學生誦讀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朱熹的《春日》。
誦讀。
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師指導。
再讀,背誦。
(六)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摘抄古詩并配畫。
3.成立陸游古詩研究小組,對陸游人物和他的詩進行研讀。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四
2、全班齊讀《垓下歌》《大風歌》。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曾經(jīng)無限風光,威名遠揚的西楚霸王,此時面對滔滔吳江水卻是“奈若何”,只能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而從容自刎,何等的壯烈!劉邦出身市井最終卻能打敗項羽統(tǒng)一天下。
古人說: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巨鹿之戰(zhàn)”“鴻門之宴”和“垓下之圍”為最。反復詠觀,可欣可泣,在此數(shù)段耳。
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三大精華之一——鴻門宴。
秦始皇創(chuàng)建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集權國家——秦朝,由于對農民實行殘酷的經(jīng)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變。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fā)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戰(zhàn)旗一舉,應者云集,反秦怒濤遍及中原。在農民起義的高潮中,劉邦和項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東,卷入農民起義的洪流。當時劉邦48歲,項羽24歲。不久,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世代楚將”的項梁,為了招納人馬和形成旗號,采納了范增“復立楚之后”的建議,趁機擁立老楚懷王的孫子(名心)為“楚懷王”,作為反秦勢力的傀儡首領。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lián)盟,命令主力軍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人定關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統(tǒng)率南路軍先于項羽人關破咸陽,但為了“待諸侯至而定約束”,退駐霸上(今陜西長安縣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關中,于是派兵守關,“毋內諸侯’’。十一月,項羽率軍西來,聞訊震怒,屯軍新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的項王營),揚言馬上要同劉邦開戰(zhàn)。
所謂“鴻門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項羽在新豐鴻門舉行的一個藏有殺機的宴會。這個“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生動表現(xiàn),是漫長激烈的“楚漢相爭”的序幕。
學生通讀全文,第一遍畫出不懂語句,第二遍結合課下注釋了解文章大意;第三遍結合資料字典,把不懂得語句畫出來。
翻譯“張良告密一段”
作業(yè):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1、找出你認為文中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語句進行點評分析,體會作者寫人的妙處。
提示:精心描寫的每個情節(jié)、每個場面場面的具體情境;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等描寫。
2、總結人物性格。
項羽復雜的性格。
3、對比兩人性格的不同。
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選下面幾個片段,通過對項羽、劉邦二人的不同表現(xiàn),體會二人的不同性格。
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說:在滅秦戰(zhàn)爭中,劉邦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秦軍即聞風瓦解。反觀項羽卻一路苦戰(zhàn),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之中來到咸陽時,已是姍姍來遲。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五
與人類的關系
1.指名三人分讀第1、2、3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太陽的什么特點?
2.交流,29《太陽》第二課時。
板書:離地球遠大得很溫度高
1.作者是如何將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呢?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前個人先獨立思考)。
2.交流。
(1)讀句子。
(2)找規(guī)律。
這三句話有什么共同點?也就是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呢?(用具體數(shù)字)
(3)再讀句子,在數(shù)字下面加點。
3.練習說話
(1)看著板書,用上具體數(shù)字來說明太陽的三個特點。
(2)交流。
4.小結
5.質疑、解疑。
1.學習總起句(出示)
(1)下面的句子有幾層意思?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再選擇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填在在括號里。
太陽( )離我們這么遠,( )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2)交流
(3)齊讀體會
過渡:那么太陽究竟和我們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呢
2.讀課文,理清思路
(2)交流并板書:
動植物、人類生活
雨、雪的形成
風的形成
防病治病
1.學習5、6自然段
(1)雨、雪和風的形成與太陽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呢?
(2)復述第5、6自然段,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9《太陽》第二課時》。
(3)小結
2.學習第7自然段
(1)齊讀
(2)太陽光有殺菌的作用,人們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但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對皮膚會有傷害。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
1.自由讀。
2.師引讀,理清層次
3.學習正反兩方面說明事物的方法
(1)同桌對讀第2、3句話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說明太陽與動植物關系的?
(2)交流
(3)仿說練習
a.你還知道太陽與人類有什么關系?
b.出示:按下面句式練習說話
有了太陽……
如果沒有太陽……
c.加個開頭“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說一段話
1.指名讀
思考:哪句話概括寫了太陽與人類的關系?
板書:沒有太陽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
2.學習假設句的不同寫法,練習說假設句: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
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三句雖然都是假設句,但寫法不同)
3.練習說話。
4.齊讀第8自然段。
板書設計:
離地球遠
特點:大得很
溫度高
動植物、人類生活
與人類的關系:雨、雪的形成
風的形成
防病治病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六
《葡萄溝》教案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虛擬的情境,讓孩子在葡萄溝游覽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2: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3:運用角色朗讀、節(jié)目表演、品嘗等形式,在整體感悟課文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一、激勵1、聽說新疆的吐魯番有個好地方(板書:好地方),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葡萄溝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下面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特別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生字更要多讀幾遍。2、檢查朗讀情況。(板書生字帶出來的詞語:最喜愛、山坡、梯田修在、留著、味道、茂密。這樣,為下一步借助詞語定位聯(lián)想生字做鋪墊,注意指導第二段中描寫葡萄的長句子。3、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知道葡萄溝出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以上環(huán)節(jié)從興趣入手,總體上把握全文,認識生字。)二、體驗1、通過剛才的了解,我們知道葡萄溝出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還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既然人們最喜愛吃葡萄,那么老師就帶你們去葡萄園玩一玩好不好?說去就去,快把書打開。2、葡萄溝到了??炜纯雌咸逊N在哪兒?(學生讀文后,畫圖理解“山坡、梯田”。)3、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這里的葡萄生長的怎樣?(學生可能會說枝葉,也可能會說葡萄可以按順序學習)(1)讓大家一起畫圖理解“茂密”。(2)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師用手勢表演讓大家感悟出是“涼棚”)老師只畫了一個涼棚,難道只有這一個棚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句中的“一個個”,并說說自己的理解)趕快鉆進去感覺如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涼快”、“涼爽”、“舒服”等詞語或句子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4、快抬頭看,透過茂密的枝葉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讀書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有什么特點)(1)用圖片,讓孩子到前面認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葡萄,悟出葡萄顏色的不同。并讓孩子“掛”在葡萄架下(教師已經(jīng)畫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在比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師引導學生在詞語中的“光”中發(fā)現(xiàn))(3)實物演示“一大串”,同時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小結:這葡萄串兒這么大,數(shù)量這么多,顏色這么多,種類這么多,而且水靈靈的,像一個個瑪瑙,晶瑩剔透,真是美麗極了!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板書:五光十色,讓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5、(1)葡萄溝的葡萄好,葡萄溝的人怎么樣?有什么優(yōu)點?讀書畫一畫。(2)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讓你們“吃個夠”是怎么吃?(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體會悟這個詞)6、是呀,我們新疆人就是熱情好客,你們就要離開葡萄園,還想不想親眼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想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7、多么熱情的老鄉(xiāng)呀,非要帶咱們去陰房看看,想想陰房是什么樣。(發(fā)散思維,讓學生異想天開)不過。他還有個問題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讀課文,看錄象悟,再講一講,可以創(chuàng)造語言,只要意思對即可。)8、觀察、品嘗葡萄干。(讓學生觀察、品嘗后發(fā)表意見,把感受到的講講。根據(jù)學生的感悟書:色鮮味甜)三、升華1、看出來,同學們參觀游覽的真心。大飽眼福,大飽口福。就要離開葡萄溝了,難道你就沒有什么話要說?新疆老鄉(xiāng)要咱們留言,哪怕寫一句話也好呀,現(xiàn)在請同學們簽名留言。(動動筆,把對葡萄溝之行的感受寫下來,此環(huán)節(jié)既是對課文的總體認識,又是感悟、交際的訓練)小結:千言萬語化做一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板書: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個”句號改成嘆號)沒有發(fā)言的同學一起讀一讀。2、旅游到此結束,回家把見聞講給爸爸媽媽聽。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七
教學目標:
1、從人物的動作、語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質特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短談話后,導入新課。
二、教師引導學習“看瓜刺猹”
1、課文中哪幾件事重點描寫了閏土的動作?
(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看跳魚兒沒有寫出閏土的動作,所以這件事不算。)
2、在這幾件事里,哪件事給你印象最深?為什么?
3、學生暢談
適時板書:聰明、能干勇敢
5、引導同學們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看瓜刺猹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晚上);當時是什么樣的天空,(深藍的天空);什么樣的圓月,(金黃的圓月);什么樣的西瓜地,(碧綠的西瓜地);什么樣的銀項圈,(明晃晃的銀項圈)。作者就是抓住了這幾種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讀、輕聲齊讀……讓大家一次又一次地體會感情。
7、在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中,“其中有一個少年”“其”怎樣講?(那中間,課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學們,作者對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記憶猶新,可見看瓜刺猹這件事給他的印象是很深的?,F(xiàn)在請同學們把描寫少年閏土勇敢刺猹主要動作的詞語找出來。
(1)學生找后回答。
(2)教師板書:聽、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動畫演示
(1)再次體會感情
(2)引導背誦(可以演示動畫進行提示)
三、學生自學“捕鳥、撿貝殼”兩件事
1、說說“看瓜刺猹”這件事我們是如何學習的?
2、誰能給大家說說其它兩件事,又表現(xiàn)了少年閏土的什么特點?
3、學生暢談(先讀原文,再談體會)
4、適時演示“捕鳥”動畫,加深理解和體會。
適時板書:見識廣掃、支、撒、拉
3、師小結:同學們都談得很好。大家通過對少年閏土看瓜刺猹、撿貝殼、捕鳥等事情的學習討論,對少年閏土動作上的特點領會得不錯,一個海邊農村的少年形象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學習“父親允許閏土來管祭器”部分
1、現(xiàn)在同學們想一想,作者和閏土是怎樣認識的?
2、作者為什么又盼望閏土早點來呢?
3、“仿佛”在這里當什么講?(類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誰能結合句子再給大家說說作者為什么又盼望閏土早點來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者的父親答應讓閏土來管祭器,作者非常高興,因為他早聽說閏土這個名字,而且知道閏土年齡和他差不多,還會裝弶捉小鳥雀,所以盼望他早點來。)
板書:“我”盼望
五、引導學生學習體會人物的語言
1、現(xiàn)在同學們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少年閏土的幾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講的?(四件事,對話形式。)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閏土的語言,“我”的語言及作者的插說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劃出來。
3、學生默讀勾劃。
4、誰把閏土的話給大家讀讀。
5、在閏土講的這幾段話中,你對哪一段話最感興趣。請在小組內給同學們講講。
6、小組講。
7、小組討論結束,請把你最感興趣的話給大家說說。
8、剛才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確實感到閏土所講的這幾件事,都是生長在海濱的農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兒童生活中的樂趣。這幾件事,生動地顯示出少年閏土確實是一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從小就熱愛農村生活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現(xiàn)在集體朗讀插敘部分,體會這幾段話的意思。
2、“那時候……只是無端地……”這一段話插在了“我”與閏土的對話中間有什么作用?“無端”如何講?兩個破折號有什么用?(說明“我‘知識貧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脫離實際,脫離生活,并非”我“念書不用功。兩個破折號的用法一樣,表示注釋作用。)
七、學習“分別“部分
1、自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加以體會(急、躲、托、送)
2、課件演示第二幅插圖,想象“我”和閏土是得怎樣告別的,再說一說。
板書:難舍難分
八、小結學習情況
1、反饋重難點的質疑
2、讓學生自己談談在寫人文章的學法上及快速閱讀方法上的體會、收獲。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碧綠鄭重允許仿佛廚房刺猬胯下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知閏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閏土喜愛地感情
1、(多媒體出示圖片)教師描述畫面后,要求學生找出閏土講的四件事。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概括這四件事。
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學習,理解課文,讀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分小組討論,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以組為單位談理解,說感受,練習把選出的段落讀出感情。
2、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內容的學習,實際順序以課堂上學生的選擇為主)
捕鳥:
1、引導學生想象閏土捕鳥時的情景,不僅把這件事情讀出趣味來,還要能演示出來。
2、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
3、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撿貝殼、看跳魚兒:
指導朗讀。
2、重點理解“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這句話,想象“鬼見怕、觀音手”的樣子,指導朗讀。
3、出示圖片感受貝殼色彩的'鮮艷豐富。
看瓜刺猹:
重點指導朗讀“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和“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牲畜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緊張、驚險、刺激的情境,體會閏土的感想。
三、運用多媒體手段,理解重點句子,體會我對閏土的羨慕贊美之情
四、小結
五、運用多媒體手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畫面,體會文中描繪的意境。
板書設計:
捕鳥
20.少年閏土拾貝
刺猹
看跳魚兒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九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找出閏土與“我”所說的4個小故事;
2、學會“閏”字,并感受第1小節(jié),的語言美;
3、能試背第1節(jié)。
重點(難點):以讀為主,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了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
課時板書: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
1.積極想象,大膽用畫筆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太陽。
2.學會用多種顏色的涂畫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膽運用色彩的能力。
3.能根據(jù)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4.訓練幼兒的繪畫太陽的能力。
1.經(jīng)驗準備:了解關于太陽的粗淺知識,欣賞過有關太陽的美術作品。
2.物質準備: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
1.講故事,導入課題。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陽的顏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見太陽它都很想知道:“太陽是什么顏色?”小白兔去問小鳥。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您瞧,太陽照在樹葉上,樹葉綠油油的。”小白兔跑去問小蜜蜂,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您瞧,太陽照在花朵上,花朵紅艷艷的?!毙“淄门苋栃∏嗤?,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您瞧,太陽照在稻穗上,稻穗黃燦燦的。"小白兔想: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提問:剛才小動物們都怎么說太陽的顏色的?)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這時天上下起雨來了,不一會雨停了,太陽又出來了,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陽的顏色,就跑去問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讓小白兔數(shù)數(shù)她身上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啊!共七種顏色。”小白兔說。于是,彩虹阿姨就說:“對啦!我身上的七種顏色全是太陽公公給的?!毙“淄每旎畹卣f:“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2.討論:讓幼兒談談對太陽的認識和感受。
師:提問,小白兔明白了,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那你們想一想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幼:沒有太陽,花、草、樹木,它們會都死掉。沒有太陽我們也會生病。
3.教師講解,請幼兒示范太陽的畫法。
師: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太陽,讓其他幼兒觀察討論畫法。
師: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涂畫太陽,增加幼兒對色彩表現(xiàn)力的認識。
師:這兩個小朋友畫的都漂亮,那你們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提示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心中想象的太陽,越夸張、越擬人化越好。
5.引導評價、互相欣賞。
(1)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師:可請畫好的小朋友把畫展示給其他的幼兒看,互相說一說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把幼兒畫好的作品拿到教室布置主題墻。
活動以“故事”為線索,引導幼兒大膽暢想,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說出不同形態(tài)的太陽形象。在活動中首先通過故事導人,讓幼兒在聽聽、說說、講講的過程中了解太陽的顏色。緊接著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思考、了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過程充分展示幼兒想象、用語言大膽地表述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下伏筆。接下來,結合了課件太陽的圖片讓幼兒觀看,讓幼兒感受色彩美,通過太陽的七種顏色的美和色彩帶來的心里感覺,有效的將心理健康滲透到美術活動中,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美術活動中感受色彩美;為下文的繪畫作鋪墊。整節(jié)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放手讓幼兒去畫。從而幫助幼兒感受到藝術活動的夸張性,體驗藝術活動中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的快樂、有趣,萌發(fā)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一
分析文中人物言行,體會人物性格形象。
學會用現(xiàn)代的眼光、自己的眼光,評價人物。
結合時代,結合人物,結合文本(三結合)。
其中文本閱讀最重要,也最理性,最具有說服力。
1、項羽大怒曰。
2、項王默然不應。
3、項王未有以應。
1、項羽為何大怒。
1)沛公欲王關中(欲和項羽爭奪天下)。
2)使子嬰為相(秦項不兩立—收買人心)。
3).(占有財物。
2、項王的怒,說明了什么。結合史記項羽本紀,一生最多的表情就是大怒。
不理智,因個人好惡而做決策。
3、項王默然不應,為什么?
項王已經(jīng)不想殺劉邦,為什么不想殺?
劉邦:
1、戮力攻秦——敘舊(事實:早就想爭奪天下)。
2、不自意先入關——奉承(蓄謀已久)。
3、今有小人之言——討好(回避劉項不兩立的重點)。
——劉邦以情動人,以退為進。
而項羽反應如何——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項羽內心慚愧,拋出曹無傷,掩飾自身的理虧(缺乏政治眼光,局限于個人情感)。
4、項王未有以應,為什么?
1)秦末之亂。
2)懷王之約。
3)劉邦之功。
——樊噲以理服人,直言進諫,殺劉則將走秦朝滅亡之路。
歸納:1、不理智、重感情、重道義。
對比項羽和劉邦的兩首詩歌,分析形象。
項羽。
勇武過人,但至死都迷信武力,有情有義,但不懂政治;
劉邦。
人品低劣,但精于政治,渴望人才,善于用人,終成帝業(yè)。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二
1。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的志向。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白楊本質特性和爸爸的心愿。難點:領悟爸爸的心愿。
【課前準備】。
1。向學生介紹沙漠和白楊樹的有關知識。
2。準備一幅能夠分步拼貼的教學掛圖和幻燈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審題:
1。課文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呢?
2。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老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
(1)或根據(jù)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
分辨介紹撫摸表白沉思。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大戈壁是什么樣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的?
(5)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2。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四)學生質疑問難。
(五)課內練習:
1。寫近義詞:介紹撫摸()分辨()高大挺秀()。
2。寫反義詞:清晰()動搖()軟弱()消失()。
3。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三個問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找出三個問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旅客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并借白楊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樣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這是這節(jié)課學習重點。
先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三個問句。
這節(jié)課我們就順著這三個問句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列車在哪兒前進呢?齊讀第一小節(jié),讀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樣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掛圖。教師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黃沙。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涼呀!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麗。最高的白楊有35米高,相當于十層樓房那么高。)。
4。老師在大戈壁的背景圖上貼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楊樹。
5??吹竭@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的呢?分角色朗讀4—13小節(jié)。
(三)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朗讀14小節(jié)。讀后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然后逐句講讀。
第一句:“這白楊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BR> (1)“從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2)朗讀比較,體會感情。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1)這句話講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2)指導有感情朗讀。
第三句:“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這句話贊揚了白楊什么特點?
(2)幻燈再現(xiàn)白楊與風沙、雨雪、干旱、洪水抗爭的情景。
(3)老師描述:
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墻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干旱面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砥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2。小結,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部分。
3。引讀16小節(jié)。讀后討論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6。老師在大白楊樹的旁邊貼上兩棵小白楊樹。
(五)總結課文。
1。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借以表達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成長。
2。抓住三個問句,總結文章的結構特點。
3。交流感受、升華中心。
(六)布置作業(yè)。
1。造句:(1)哪兒……哪兒……。
(2)不管……不管……總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三
周次日期教者胡慧娟
教學內容鴻門宴。
課型講讀課時5累計3。
教學目標賞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評價歷史人物的得失(重點是項羽)。
教學重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討論劉邦、項羽人物形象。
劉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謀善斷。多謀機詐,很講策略。見風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虛偽、善于推諉。果斷。
項羽:缺乏政治遠見,沽名釣譽,為人不忍,剛愎自用,不畏強暴,不用陰謀。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許同學有不同認識,只要有理有據(jù)即可。
項羽的“自高自大”可結合鴻門宴的.座次來談。
二、賞析評價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劃人物形象的?
要點:(1)在矛盾斗爭中刻劃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爭中,圍繞著是否對劉邦發(fā)動進攻,是否在席間殺死劉邦,對樊噲的越禮行為采取什么態(tài)度,對劉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態(tài)度展開。
(2)用對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劉邦和項羽的矛盾是鴻門宴中最尖銳的矛盾,因此作者將這兩個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如劉邦的虛偽狡詐,項羽的直率粗獷。這一步應在分析項羽形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點明四組人物的對照關系)。
第二步:如何認識項羽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紹,以突出項羽性格的悲劇性。
第三步:作者對項羽的評價如何?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峰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母之中,三年,將遂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項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矣。自矜功伐,奮起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史記項羽本紀。
提示:作者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描寫的,他有英雄的氣魄及行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導致了他的悲劇。
第四步:對手(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如何?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高祖本紀。
提示:劉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項羽正是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所以他失敗了??梢娔芊裆朴萌瞬艑σ粋€領袖人物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
第五步:項羽本人又是怎樣認識的呢?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對項羽的評價又是怎樣?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改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詠項羽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明確:
杜牧:男兒應當能屈能伸,不輕言失敗。應從“包羞忍恥”“卷土重來”分析入手。
王安石:軍民離心,敗勢難回。由“壯士哀“勢難回”“肯與君王卷土來”分析入手。
李清照:氣勢豪壯,令人敬仰。結合李清照身世簡要點撥。
三:小結。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四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學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五
烏江亭長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師生總結:
無論對我們在作文,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人、事的評價,都是非常重要的。
4、拓展延伸。
項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英雄,有人批評他的剛愎自用、沽名釣譽。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積累,談談后人對項羽的看法。
交流、討論。
詠項羽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三、作業(yè)。
根據(jù)你的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項羽或劉邦的看法,要注意客觀、公正地評價人物。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六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前部)。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前一部分)。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目標3
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慍罔殆謂哉焉誨
2.看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fā)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由此導入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三、文言文入門:
教師講解: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3.通假字
4.朗讀與背誦
5.四種特殊句式:
四、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3.抽二個學生朗讀,眾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五、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
(l)弄懂每個字的含義。(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xiàn)代雙音詞。(3)弄清虛詞的用法。(4)補充適當?shù)脑~語。(5)調整句子的`語序。(6)揣摩句子的語氣。(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1.第一則由老師示范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后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fā)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3.分別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七、指導背誦
八、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冊明白了什么學習方面的道理.
自由發(fā)言,不拘對錯.
九、作業(yè)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七
1.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2.理解課文詞語句子的含義(后半部分)。
4.朗讀與背誦.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辨別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檢查復習
朗讀全文。
二、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理解、翻譯幾段文言句子。這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自己來試翻譯余下的課文。
三、翻譯課文6-10則
l.教師講解下列難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2.學生嘗試自己翻譯,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講座,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答.
3.抽查二個學生翻譯,其他同學進行評價糾正補充。
四、獨立思考:本課所選各則都是談學習的,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有的談學習方法,請各舉例說明。
獨立思考后抽查發(fā)言,學生互相補充:
(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識之。
(2)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五、片斷.寫作:
當堂完成學習本文的體會,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應該怎樣去做。100字左右
寫完后班內交流。(有關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六、小結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積極意義。我們在學習中應進行借鑒、參考。
七、背誦指導:
抓關鍵詞的背誦法
八、作業(yè)
a1.課后練習三、四題。b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學以致用,本課注意引導學生注意這一點
--#endeditable--
《論語》十則(第一課時)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八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1、正確書寫卵、桑、裳、嫩、蛾、漸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1、出示蠶的圖畫
今天,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
2、出示生字蠶
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美麗的絲巾。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蠶姑娘(齊讀)
3、蠶姑娘非??蓯?,我們先來聽一聽課文錄音。
很多同學都了解蠶,有的同學可能還養(yǎng)過蠶,對蠶感到很親切,相信讀了課文,你會更喜歡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1〉出示詞語(帶拼音)
蠶卵
桑葉
蠶床
脫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繭子
漸漸
長胖
吐出
舊衣裳
又黃又瘦
蠶卵
又白又嫩
舊衣裳
蠶床
〈2〉、請你再看看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哪個難寫而你又用好辦法記住了,請你介紹一下。重點指導卵的筆順(指名說學生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個)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挑選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
3、反饋、評議。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評的重點就是上面兩方面。
可作如下點評:
〈1〉你一個字都沒讀錯,真行??!
〈2〉這個詞語你讀的特別準,你再讀一遍。
〈3〉你讀得太心急了,把字給丟了,慢慢來再讀一遍。
〈4〉你這一小節(jié)沒讀好,沒關系,你可以請同學幫你讀。
當學生讀第六小節(jié)時,教師板書繭。讀第七小節(jié)時板書蛾
(1)自由準備
(2)抽四人小組賽讀。(2組)
(3)你們看,這就是蠶的一生。(課件出示圖畫)你記住了嗎?
(4)拿出課堂作業(yè)本,填一填。反饋、校對
蠶姑娘從卵轉變?yōu)槔O再轉變?yōu)槎辏鼈兪窃鯓訚u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蠶
卵
繭
蛾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一
文章中有一幅插圖,月下刺猹。
1、(出示:出示看瓜刺猹圖片)觀察圖片誰能用一個詞,說說對這個少年的印象?(勇敢、機靈、聰明……)
2、用自己的話介紹這張圖片
3、閏土又是怎樣介紹月下刺猹呢?出示第一段
4、將2.3環(huán)節(jié)對比,閏土介紹的好,好在哪?(金黃的圓月一望無際碧綠掛捏……感受重點詞語)
6、師:我陶醉了,多想與閏土一起,望著深藍的天空中……(生接背)
第一課結束,預設的教學目標完成,孩子們基本上會背誦第一段。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二
2、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譯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準確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5、了解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描寫的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
一、學習古漢語的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
二、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辨析疑難語句、準確翻譯文中的句子。
三課時。
導入:下面四副對聯(lián)哪一幅是寫司馬遷的?
1)志潔行廉,愛國忠君真氣節(jié);
辭微旨遠,經(jīng)天緯地大詩篇。
2)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人間疾苦,筆底波瀾。
4)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
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屈原、歐陽修、杜甫、司馬遷。
作者簡介。
魯迅贊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意即它既是史學巨著,又是文學巨著。
明確重點。
時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項羽也起兵江東項梁擁立老楚懷王之孫為“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lián)盟,命主力軍劉、項分南北兩部,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
課文疏通。
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找出通假字,找出成語,通其大意)。
2、串講與翻譯(把握重要的詞語、句式與重點句、難句,同時,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識比如座次、禮節(jié)等調動學生積極性,必要時讓他們翻譯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識點,)。
知識點歸納。
(可作練習用)。
1.距—拒: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2.內—納: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3.要—邀:張良出,要項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1.山東古:指崤山以東地區(qū)。
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非常古:意外的變故。
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黃河以北地區(qū)。
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古:黃河以南地區(qū)。
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5.壽古:敬酒。
今:長壽。
6.細說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地講述。
婚姻古:兒女親家。
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三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觀書有感》,并背誦。
2.能解釋詩中帶點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美,領悟從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一)導入:
常常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那讀書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們將通過《觀書有感》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1.《觀書有感》是南宋時期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全詩在寫法上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xiàn)了出來,很有特色。
如:用:半畝方塘比喻書本,用池塘的水比喻書中的知識、學問、思想;用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用天光云影共徘徊來比喻讀書的感受。
三、四句詩人在寫法上采取了自問自答的方式,給我們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這水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為源頭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來。在一問一答中,詩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書本中的知識、學問、思想,用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這兩句詩看似說明水清的原因,實際上是借此現(xiàn)象告訴讀者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哪怕已經(jīng)學到了不少知識,但如果就此不再讀書了,原有的知識就會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會僵化,只有不斷學習,/article/知識學問、思想觀念才能不斷地得到充實更新。
2.學生分組進行研讀,交流。
3.集體交流,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
(三)朗讀訓練。
1.在你們的學習中相信也有這樣的體會?請把你的體會融入到你的朗讀之中。自由大聲朗讀這首詩。
2.指明學生讀,大家評議。
3.齊讀。試著背一背。
4.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誦,體會古詩吟誦的樂趣。
(四)小結。
(五)輔導學生誦讀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朱熹的《春日》。
誦讀。
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師指導。
再讀,背誦。
(六)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摘抄古詩并配畫。
3.成立陸游古詩研究小組,對陸游人物和他的詩進行研讀。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四
2、全班齊讀《垓下歌》《大風歌》。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曾經(jīng)無限風光,威名遠揚的西楚霸王,此時面對滔滔吳江水卻是“奈若何”,只能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而從容自刎,何等的壯烈!劉邦出身市井最終卻能打敗項羽統(tǒng)一天下。
古人說: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巨鹿之戰(zhàn)”“鴻門之宴”和“垓下之圍”為最。反復詠觀,可欣可泣,在此數(shù)段耳。
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三大精華之一——鴻門宴。
秦始皇創(chuàng)建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集權國家——秦朝,由于對農民實行殘酷的經(jīng)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變。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fā)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戰(zhàn)旗一舉,應者云集,反秦怒濤遍及中原。在農民起義的高潮中,劉邦和項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東,卷入農民起義的洪流。當時劉邦48歲,項羽24歲。不久,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世代楚將”的項梁,為了招納人馬和形成旗號,采納了范增“復立楚之后”的建議,趁機擁立老楚懷王的孫子(名心)為“楚懷王”,作為反秦勢力的傀儡首領。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lián)盟,命令主力軍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并約定“先人定關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統(tǒng)率南路軍先于項羽人關破咸陽,但為了“待諸侯至而定約束”,退駐霸上(今陜西長安縣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關中,于是派兵守關,“毋內諸侯’’。十一月,項羽率軍西來,聞訊震怒,屯軍新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的項王營),揚言馬上要同劉邦開戰(zhàn)。
所謂“鴻門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項羽在新豐鴻門舉行的一個藏有殺機的宴會。這個“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生動表現(xiàn),是漫長激烈的“楚漢相爭”的序幕。
學生通讀全文,第一遍畫出不懂語句,第二遍結合課下注釋了解文章大意;第三遍結合資料字典,把不懂得語句畫出來。
翻譯“張良告密一段”
作業(yè):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1、找出你認為文中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語句進行點評分析,體會作者寫人的妙處。
提示:精心描寫的每個情節(jié)、每個場面場面的具體情境;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等描寫。
2、總結人物性格。
項羽復雜的性格。
3、對比兩人性格的不同。
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選下面幾個片段,通過對項羽、劉邦二人的不同表現(xiàn),體會二人的不同性格。
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說:在滅秦戰(zhàn)爭中,劉邦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秦軍即聞風瓦解。反觀項羽卻一路苦戰(zhàn),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之中來到咸陽時,已是姍姍來遲。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五
與人類的關系
1.指名三人分讀第1、2、3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太陽的什么特點?
2.交流,29《太陽》第二課時。
板書:離地球遠大得很溫度高
1.作者是如何將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呢?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前個人先獨立思考)。
2.交流。
(1)讀句子。
(2)找規(guī)律。
這三句話有什么共同點?也就是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呢?(用具體數(shù)字)
(3)再讀句子,在數(shù)字下面加點。
3.練習說話
(1)看著板書,用上具體數(shù)字來說明太陽的三個特點。
(2)交流。
4.小結
5.質疑、解疑。
1.學習總起句(出示)
(1)下面的句子有幾層意思?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再選擇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填在在括號里。
太陽( )離我們這么遠,( )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2)交流
(3)齊讀體會
過渡:那么太陽究竟和我們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呢
2.讀課文,理清思路
(2)交流并板書:
動植物、人類生活
雨、雪的形成
風的形成
防病治病
1.學習5、6自然段
(1)雨、雪和風的形成與太陽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呢?
(2)復述第5、6自然段,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9《太陽》第二課時》。
(3)小結
2.學習第7自然段
(1)齊讀
(2)太陽光有殺菌的作用,人們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但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對皮膚會有傷害。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
1.自由讀。
2.師引讀,理清層次
3.學習正反兩方面說明事物的方法
(1)同桌對讀第2、3句話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說明太陽與動植物關系的?
(2)交流
(3)仿說練習
a.你還知道太陽與人類有什么關系?
b.出示:按下面句式練習說話
有了太陽……
如果沒有太陽……
c.加個開頭“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說一段話
1.指名讀
思考:哪句話概括寫了太陽與人類的關系?
板書:沒有太陽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
2.學習假設句的不同寫法,練習說假設句: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
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三句雖然都是假設句,但寫法不同)
3.練習說話。
4.齊讀第8自然段。
板書設計:
離地球遠
特點:大得很
溫度高
動植物、人類生活
與人類的關系:雨、雪的形成
風的形成
防病治病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六
《葡萄溝》教案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虛擬的情境,讓孩子在葡萄溝游覽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2: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3:運用角色朗讀、節(jié)目表演、品嘗等形式,在整體感悟課文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一、激勵1、聽說新疆的吐魯番有個好地方(板書:好地方),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葡萄溝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下面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特別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生字更要多讀幾遍。2、檢查朗讀情況。(板書生字帶出來的詞語:最喜愛、山坡、梯田修在、留著、味道、茂密。這樣,為下一步借助詞語定位聯(lián)想生字做鋪墊,注意指導第二段中描寫葡萄的長句子。3、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知道葡萄溝出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以上環(huán)節(jié)從興趣入手,總體上把握全文,認識生字。)二、體驗1、通過剛才的了解,我們知道葡萄溝出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還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既然人們最喜愛吃葡萄,那么老師就帶你們去葡萄園玩一玩好不好?說去就去,快把書打開。2、葡萄溝到了??炜纯雌咸逊N在哪兒?(學生讀文后,畫圖理解“山坡、梯田”。)3、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這里的葡萄生長的怎樣?(學生可能會說枝葉,也可能會說葡萄可以按順序學習)(1)讓大家一起畫圖理解“茂密”。(2)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師用手勢表演讓大家感悟出是“涼棚”)老師只畫了一個涼棚,難道只有這一個棚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句中的“一個個”,并說說自己的理解)趕快鉆進去感覺如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涼快”、“涼爽”、“舒服”等詞語或句子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4、快抬頭看,透過茂密的枝葉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讀書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有什么特點)(1)用圖片,讓孩子到前面認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葡萄,悟出葡萄顏色的不同。并讓孩子“掛”在葡萄架下(教師已經(jīng)畫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在比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師引導學生在詞語中的“光”中發(fā)現(xiàn))(3)實物演示“一大串”,同時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小結:這葡萄串兒這么大,數(shù)量這么多,顏色這么多,種類這么多,而且水靈靈的,像一個個瑪瑙,晶瑩剔透,真是美麗極了!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板書:五光十色,讓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5、(1)葡萄溝的葡萄好,葡萄溝的人怎么樣?有什么優(yōu)點?讀書畫一畫。(2)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讓你們“吃個夠”是怎么吃?(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體會悟這個詞)6、是呀,我們新疆人就是熱情好客,你們就要離開葡萄園,還想不想親眼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想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7、多么熱情的老鄉(xiāng)呀,非要帶咱們去陰房看看,想想陰房是什么樣。(發(fā)散思維,讓學生異想天開)不過。他還有個問題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讀課文,看錄象悟,再講一講,可以創(chuàng)造語言,只要意思對即可。)8、觀察、品嘗葡萄干。(讓學生觀察、品嘗后發(fā)表意見,把感受到的講講。根據(jù)學生的感悟書:色鮮味甜)三、升華1、看出來,同學們參觀游覽的真心。大飽眼福,大飽口福。就要離開葡萄溝了,難道你就沒有什么話要說?新疆老鄉(xiāng)要咱們留言,哪怕寫一句話也好呀,現(xiàn)在請同學們簽名留言。(動動筆,把對葡萄溝之行的感受寫下來,此環(huán)節(jié)既是對課文的總體認識,又是感悟、交際的訓練)小結:千言萬語化做一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板書: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個”句號改成嘆號)沒有發(fā)言的同學一起讀一讀。2、旅游到此結束,回家把見聞講給爸爸媽媽聽。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七
教學目標:
1、從人物的動作、語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質特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短談話后,導入新課。
二、教師引導學習“看瓜刺猹”
1、課文中哪幾件事重點描寫了閏土的動作?
(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看跳魚兒沒有寫出閏土的動作,所以這件事不算。)
2、在這幾件事里,哪件事給你印象最深?為什么?
3、學生暢談
適時板書:聰明、能干勇敢
5、引導同學們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看瓜刺猹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晚上);當時是什么樣的天空,(深藍的天空);什么樣的圓月,(金黃的圓月);什么樣的西瓜地,(碧綠的西瓜地);什么樣的銀項圈,(明晃晃的銀項圈)。作者就是抓住了這幾種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讀、輕聲齊讀……讓大家一次又一次地體會感情。
7、在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中,“其中有一個少年”“其”怎樣講?(那中間,課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學們,作者對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記憶猶新,可見看瓜刺猹這件事給他的印象是很深的?,F(xiàn)在請同學們把描寫少年閏土勇敢刺猹主要動作的詞語找出來。
(1)學生找后回答。
(2)教師板書:聽、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動畫演示
(1)再次體會感情
(2)引導背誦(可以演示動畫進行提示)
三、學生自學“捕鳥、撿貝殼”兩件事
1、說說“看瓜刺猹”這件事我們是如何學習的?
2、誰能給大家說說其它兩件事,又表現(xiàn)了少年閏土的什么特點?
3、學生暢談(先讀原文,再談體會)
4、適時演示“捕鳥”動畫,加深理解和體會。
適時板書:見識廣掃、支、撒、拉
3、師小結:同學們都談得很好。大家通過對少年閏土看瓜刺猹、撿貝殼、捕鳥等事情的學習討論,對少年閏土動作上的特點領會得不錯,一個海邊農村的少年形象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學習“父親允許閏土來管祭器”部分
1、現(xiàn)在同學們想一想,作者和閏土是怎樣認識的?
2、作者為什么又盼望閏土早點來呢?
3、“仿佛”在這里當什么講?(類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誰能結合句子再給大家說說作者為什么又盼望閏土早點來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者的父親答應讓閏土來管祭器,作者非常高興,因為他早聽說閏土這個名字,而且知道閏土年齡和他差不多,還會裝弶捉小鳥雀,所以盼望他早點來。)
板書:“我”盼望
五、引導學生學習體會人物的語言
1、現(xiàn)在同學們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少年閏土的幾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講的?(四件事,對話形式。)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閏土的語言,“我”的語言及作者的插說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劃出來。
3、學生默讀勾劃。
4、誰把閏土的話給大家讀讀。
5、在閏土講的這幾段話中,你對哪一段話最感興趣。請在小組內給同學們講講。
6、小組講。
7、小組討論結束,請把你最感興趣的話給大家說說。
8、剛才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確實感到閏土所講的這幾件事,都是生長在海濱的農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兒童生活中的樂趣。這幾件事,生動地顯示出少年閏土確實是一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從小就熱愛農村生活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現(xiàn)在集體朗讀插敘部分,體會這幾段話的意思。
2、“那時候……只是無端地……”這一段話插在了“我”與閏土的對話中間有什么作用?“無端”如何講?兩個破折號有什么用?(說明“我‘知識貧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脫離實際,脫離生活,并非”我“念書不用功。兩個破折號的用法一樣,表示注釋作用。)
七、學習“分別“部分
1、自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加以體會(急、躲、托、送)
2、課件演示第二幅插圖,想象“我”和閏土是得怎樣告別的,再說一說。
板書:難舍難分
八、小結學習情況
1、反饋重難點的質疑
2、讓學生自己談談在寫人文章的學法上及快速閱讀方法上的體會、收獲。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碧綠鄭重允許仿佛廚房刺猬胯下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知閏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閏土喜愛地感情
1、(多媒體出示圖片)教師描述畫面后,要求學生找出閏土講的四件事。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概括這四件事。
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學習,理解課文,讀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分小組討論,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以組為單位談理解,說感受,練習把選出的段落讀出感情。
2、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內容的學習,實際順序以課堂上學生的選擇為主)
捕鳥:
1、引導學生想象閏土捕鳥時的情景,不僅把這件事情讀出趣味來,還要能演示出來。
2、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
3、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撿貝殼、看跳魚兒:
指導朗讀。
2、重點理解“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這句話,想象“鬼見怕、觀音手”的樣子,指導朗讀。
3、出示圖片感受貝殼色彩的'鮮艷豐富。
看瓜刺猹:
重點指導朗讀“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和“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牲畜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緊張、驚險、刺激的情境,體會閏土的感想。
三、運用多媒體手段,理解重點句子,體會我對閏土的羨慕贊美之情
四、小結
五、運用多媒體手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畫面,體會文中描繪的意境。
板書設計:
捕鳥
20.少年閏土拾貝
刺猹
看跳魚兒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九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找出閏土與“我”所說的4個小故事;
2、學會“閏”字,并感受第1小節(jié),的語言美;
3、能試背第1節(jié)。
重點(難點):以讀為主,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了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
課時板書: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
1.積極想象,大膽用畫筆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太陽。
2.學會用多種顏色的涂畫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膽運用色彩的能力。
3.能根據(jù)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4.訓練幼兒的繪畫太陽的能力。
1.經(jīng)驗準備:了解關于太陽的粗淺知識,欣賞過有關太陽的美術作品。
2.物質準備: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
1.講故事,導入課題。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陽的顏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見太陽它都很想知道:“太陽是什么顏色?”小白兔去問小鳥。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您瞧,太陽照在樹葉上,樹葉綠油油的。”小白兔跑去問小蜜蜂,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您瞧,太陽照在花朵上,花朵紅艷艷的?!毙“淄门苋栃∏嗤?,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您瞧,太陽照在稻穗上,稻穗黃燦燦的。"小白兔想: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提問:剛才小動物們都怎么說太陽的顏色的?)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這時天上下起雨來了,不一會雨停了,太陽又出來了,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陽的顏色,就跑去問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讓小白兔數(shù)數(shù)她身上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啊!共七種顏色。”小白兔說。于是,彩虹阿姨就說:“對啦!我身上的七種顏色全是太陽公公給的?!毙“淄每旎畹卣f:“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2.討論:讓幼兒談談對太陽的認識和感受。
師:提問,小白兔明白了,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那你們想一想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幼:沒有太陽,花、草、樹木,它們會都死掉。沒有太陽我們也會生病。
3.教師講解,請幼兒示范太陽的畫法。
師: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太陽,讓其他幼兒觀察討論畫法。
師: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涂畫太陽,增加幼兒對色彩表現(xiàn)力的認識。
師:這兩個小朋友畫的都漂亮,那你們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提示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心中想象的太陽,越夸張、越擬人化越好。
5.引導評價、互相欣賞。
(1)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師:可請畫好的小朋友把畫展示給其他的幼兒看,互相說一說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把幼兒畫好的作品拿到教室布置主題墻。
活動以“故事”為線索,引導幼兒大膽暢想,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說出不同形態(tài)的太陽形象。在活動中首先通過故事導人,讓幼兒在聽聽、說說、講講的過程中了解太陽的顏色。緊接著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思考、了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過程充分展示幼兒想象、用語言大膽地表述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下伏筆。接下來,結合了課件太陽的圖片讓幼兒觀看,讓幼兒感受色彩美,通過太陽的七種顏色的美和色彩帶來的心里感覺,有效的將心理健康滲透到美術活動中,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美術活動中感受色彩美;為下文的繪畫作鋪墊。整節(jié)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放手讓幼兒去畫。從而幫助幼兒感受到藝術活動的夸張性,體驗藝術活動中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的快樂、有趣,萌發(fā)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一
分析文中人物言行,體會人物性格形象。
學會用現(xiàn)代的眼光、自己的眼光,評價人物。
結合時代,結合人物,結合文本(三結合)。
其中文本閱讀最重要,也最理性,最具有說服力。
1、項羽大怒曰。
2、項王默然不應。
3、項王未有以應。
1、項羽為何大怒。
1)沛公欲王關中(欲和項羽爭奪天下)。
2)使子嬰為相(秦項不兩立—收買人心)。
3).(占有財物。
2、項王的怒,說明了什么。結合史記項羽本紀,一生最多的表情就是大怒。
不理智,因個人好惡而做決策。
3、項王默然不應,為什么?
項王已經(jīng)不想殺劉邦,為什么不想殺?
劉邦:
1、戮力攻秦——敘舊(事實:早就想爭奪天下)。
2、不自意先入關——奉承(蓄謀已久)。
3、今有小人之言——討好(回避劉項不兩立的重點)。
——劉邦以情動人,以退為進。
而項羽反應如何——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項羽內心慚愧,拋出曹無傷,掩飾自身的理虧(缺乏政治眼光,局限于個人情感)。
4、項王未有以應,為什么?
1)秦末之亂。
2)懷王之約。
3)劉邦之功。
——樊噲以理服人,直言進諫,殺劉則將走秦朝滅亡之路。
歸納:1、不理智、重感情、重道義。
對比項羽和劉邦的兩首詩歌,分析形象。
項羽。
勇武過人,但至死都迷信武力,有情有義,但不懂政治;
劉邦。
人品低劣,但精于政治,渴望人才,善于用人,終成帝業(yè)。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二
1。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的志向。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白楊本質特性和爸爸的心愿。難點:領悟爸爸的心愿。
【課前準備】。
1。向學生介紹沙漠和白楊樹的有關知識。
2。準備一幅能夠分步拼貼的教學掛圖和幻燈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審題:
1。課文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呢?
2。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老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
(1)或根據(jù)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
分辨介紹撫摸表白沉思。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大戈壁是什么樣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的?
(5)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2。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四)學生質疑問難。
(五)課內練習:
1。寫近義詞:介紹撫摸()分辨()高大挺秀()。
2。寫反義詞:清晰()動搖()軟弱()消失()。
3。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三個問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找出三個問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旅客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并借白楊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樣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這是這節(jié)課學習重點。
先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三個問句。
這節(jié)課我們就順著這三個問句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列車在哪兒前進呢?齊讀第一小節(jié),讀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樣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掛圖。教師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黃沙。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涼呀!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麗。最高的白楊有35米高,相當于十層樓房那么高。)。
4。老師在大戈壁的背景圖上貼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楊樹。
5??吹竭@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的呢?分角色朗讀4—13小節(jié)。
(三)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朗讀14小節(jié)。讀后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然后逐句講讀。
第一句:“這白楊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BR> (1)“從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2)朗讀比較,體會感情。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1)這句話講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2)指導有感情朗讀。
第三句:“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這句話贊揚了白楊什么特點?
(2)幻燈再現(xiàn)白楊與風沙、雨雪、干旱、洪水抗爭的情景。
(3)老師描述:
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墻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干旱面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砥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2。小結,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部分。
3。引讀16小節(jié)。讀后討論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6。老師在大白楊樹的旁邊貼上兩棵小白楊樹。
(五)總結課文。
1。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借以表達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成長。
2。抓住三個問句,總結文章的結構特點。
3。交流感受、升華中心。
(六)布置作業(yè)。
1。造句:(1)哪兒……哪兒……。
(2)不管……不管……總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三
周次日期教者胡慧娟
教學內容鴻門宴。
課型講讀課時5累計3。
教學目標賞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評價歷史人物的得失(重點是項羽)。
教學重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討論劉邦、項羽人物形象。
劉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謀善斷。多謀機詐,很講策略。見風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虛偽、善于推諉。果斷。
項羽:缺乏政治遠見,沽名釣譽,為人不忍,剛愎自用,不畏強暴,不用陰謀。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許同學有不同認識,只要有理有據(jù)即可。
項羽的“自高自大”可結合鴻門宴的.座次來談。
二、賞析評價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劃人物形象的?
要點:(1)在矛盾斗爭中刻劃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爭中,圍繞著是否對劉邦發(fā)動進攻,是否在席間殺死劉邦,對樊噲的越禮行為采取什么態(tài)度,對劉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態(tài)度展開。
(2)用對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劉邦和項羽的矛盾是鴻門宴中最尖銳的矛盾,因此作者將這兩個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如劉邦的虛偽狡詐,項羽的直率粗獷。這一步應在分析項羽形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點明四組人物的對照關系)。
第二步:如何認識項羽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紹,以突出項羽性格的悲劇性。
第三步:作者對項羽的評價如何?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峰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母之中,三年,將遂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項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矣。自矜功伐,奮起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史記項羽本紀。
提示:作者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描寫的,他有英雄的氣魄及行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導致了他的悲劇。
第四步:對手(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如何?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高祖本紀。
提示:劉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項羽正是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所以他失敗了??梢娔芊裆朴萌瞬艑σ粋€領袖人物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
第五步:項羽本人又是怎樣認識的呢?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對項羽的評價又是怎樣?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改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詠項羽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明確:
杜牧:男兒應當能屈能伸,不輕言失敗。應從“包羞忍恥”“卷土重來”分析入手。
王安石:軍民離心,敗勢難回。由“壯士哀“勢難回”“肯與君王卷土來”分析入手。
李清照:氣勢豪壯,令人敬仰。結合李清照身世簡要點撥。
三:小結。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四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構,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構,第3筆是捺。
她: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學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五
烏江亭長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師生總結:
無論對我們在作文,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人、事的評價,都是非常重要的。
4、拓展延伸。
項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英雄,有人批評他的剛愎自用、沽名釣譽。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積累,談談后人對項羽的看法。
交流、討論。
詠項羽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三、作業(yè)。
根據(jù)你的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項羽或劉邦的看法,要注意客觀、公正地評價人物。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六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前部)。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前一部分)。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目標3
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慍罔殆謂哉焉誨
2.看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fā)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由此導入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三、文言文入門:
教師講解: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3.通假字
4.朗讀與背誦
5.四種特殊句式:
四、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3.抽二個學生朗讀,眾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五、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
(l)弄懂每個字的含義。(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xiàn)代雙音詞。(3)弄清虛詞的用法。(4)補充適當?shù)脑~語。(5)調整句子的`語序。(6)揣摩句子的語氣。(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1.第一則由老師示范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后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fā)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3.分別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七、指導背誦
八、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冊明白了什么學習方面的道理.
自由發(fā)言,不拘對錯.
九、作業(yè)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七
1.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2.理解課文詞語句子的含義(后半部分)。
4.朗讀與背誦.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辨別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檢查復習
朗讀全文。
二、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理解、翻譯幾段文言句子。這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自己來試翻譯余下的課文。
三、翻譯課文6-10則
l.教師講解下列難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2.學生嘗試自己翻譯,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講座,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答.
3.抽查二個學生翻譯,其他同學進行評價糾正補充。
四、獨立思考:本課所選各則都是談學習的,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有的談學習方法,請各舉例說明。
獨立思考后抽查發(fā)言,學生互相補充:
(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識之。
(2)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五、片斷.寫作:
當堂完成學習本文的體會,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應該怎樣去做。100字左右
寫完后班內交流。(有關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六、小結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積極意義。我們在學習中應進行借鑒、參考。
七、背誦指導:
抓關鍵詞的背誦法
八、作業(yè)
a1.課后練習三、四題。b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學以致用,本課注意引導學生注意這一點
--#endeditable--
《論語》十則(第一課時)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鴻門宴教案設計課時篇十八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1、正確書寫卵、桑、裳、嫩、蛾、漸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1、出示蠶的圖畫
今天,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
2、出示生字蠶
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美麗的絲巾。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蠶姑娘(齊讀)
3、蠶姑娘非??蓯?,我們先來聽一聽課文錄音。
很多同學都了解蠶,有的同學可能還養(yǎng)過蠶,對蠶感到很親切,相信讀了課文,你會更喜歡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1〉出示詞語(帶拼音)
蠶卵
桑葉
蠶床
脫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繭子
漸漸
長胖
吐出
舊衣裳
又黃又瘦
蠶卵
又白又嫩
舊衣裳
蠶床
〈2〉、請你再看看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哪個難寫而你又用好辦法記住了,請你介紹一下。重點指導卵的筆順(指名說學生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個)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挑選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
3、反饋、評議。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評的重點就是上面兩方面。
可作如下點評:
〈1〉你一個字都沒讀錯,真行??!
〈2〉這個詞語你讀的特別準,你再讀一遍。
〈3〉你讀得太心急了,把字給丟了,慢慢來再讀一遍。
〈4〉你這一小節(jié)沒讀好,沒關系,你可以請同學幫你讀。
當學生讀第六小節(jié)時,教師板書繭。讀第七小節(jié)時板書蛾
(1)自由準備
(2)抽四人小組賽讀。(2組)
(3)你們看,這就是蠶的一生。(課件出示圖畫)你記住了嗎?
(4)拿出課堂作業(yè)本,填一填。反饋、校對
蠶姑娘從卵轉變?yōu)槔O再轉變?yōu)槎辏鼈兪窃鯓訚u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蠶
卵
繭
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