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說明文優(yōu)秀范文(3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說明文優(yōu)秀范文篇一
    海豚的種類很多,有白海豚、鼠海豚、港灣海豚、太平洋灰海豚等。它們體重可達200千克以上。海豚的身體像魚一樣呈流線型,全身光滑無鱗,體長2?3米。身體兩側長有鰭狀肢,像兩只手掌,用來劃水;背部還有保持平衡的背鰭,形如一?個小三角;尾鰭扁平,中間分叉。
    海豚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嘴,吻很突出,寬細長。上下頷長有約94?100枚圓錐形的同型齒。你可別小看它們的嘴,這可是有力的防衛(wèi)武器,海豚與鯊魚較量的時候,就用嘴猛戳鯊魚的肚皮,能使鯊魚一命嗚呼。海豚媽媽的嘴還有另一個特殊的功用,如果小海豚吃得多了,肚子脹得鼓鼓的,很不舒服,媽媽會用嘴輕輕愛撫它的肚子,咕嚕咕嚕,小海豚便打出嗝來。
    海豚的鼻子長在頭頂上,鼻孔朝天,并有開關自由的活瓣。通常情況下,海豚在貼近水面的地方游泳,每隔幾分鐘就需要換一次氣。這樣,朝天鼻便顯得很合適了。當海豚呼吸時,空氣被吸入鼻孔后進入喉,從喉進入氣管和肺。海豚沒有聲帶,它們利用肺和喉中的空氣發(fā)聲,聲音在鼻腔內產生,可高達120千赫。單是它們發(fā)出的哨聲就有32種,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意思,友好、憤怒、懷疑、憂傷。海豚還能發(fā)出另一種聲音——卡嗒聲,這是它們發(fā)出的超聲波。海豚的超聲波發(fā)生器位于頭部的瓣膜和氣囊系統(tǒng)。當海豚倒吸氣時,回聲定位氣囊的栓就會震動,聲波隨后聚集到一塊兒,如同照像機鏡頭聚集光波一樣,再由位于前額的像西瓜似的脂肪器官傳送。當聲波碰到物體后以回波形式反射回來時,海豚下額的特殊脂肪便會接收,傳入耳朵,最后進入大腦進行整理分析?,F(xiàn)在人們模仿海豚這一系統(tǒng)制造出人造聲納,被廣泛用于海洋調奄、礦產開發(fā)、航海、漁業(yè)和軍事。
    海豚是游泳健將,時速可達六七十公里,令正在巡航的潛艇望塵莫及。它為什么會有這么快的游泳速度呢?原來它們除了擁有流線型的形體,強有力的肌肉系統(tǒng)和推進效率很高的鰭狀尾外,還有結構特殊的皮膚,表皮薄而富有彈性,里面的真皮遍布海綿狀的小管,充滿了液體。游泳時,隨著水流的壓力變化,液體流入或流出細管,使皮膚收縮或擴張,就像一個減振器,消除高速運動時產生的旋渦。再有,它們的皮下血管分布不均,尾部較多,這樣便可提高周圍的水溫,使水的密度減小,摩擦力減小,速度自然快了。美國海軍的研究部門根據(jù)海豚皮膚的構造,制成了人工海豚皮,套在潛艇表面,竟使阻力減少了50%,航速顯著提高。
    科學家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海豚已進化到高等階段,人們測定它的腦量與休重之比,遠遠超過黑猩猩,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動物中腦量最發(fā)達的。所以,海豚不僅能學會打乒乓球、跳火圈,而且還會思考。英國博物學家威勒德?普賴斯曾在他的書中描述了這樣一件事:一只海豚在崖洞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海鱔,它立刻咬住海鱔的尾巴,想揪出海鱔,享受這頓美味佳肴。但是,它越拽,海鱔往崖縫里鉆得越深,用肌肉撐住洞壁,硬是拉不出來。海豚只得放棄,到水面換了一口氣。一會兒,它又游回來,沉思似的望著海鱔。突然,海豚用它堅硬的嘴閃電般向一條鋸袖的肚皮戳去,鋸鈾送了命。海豚咬住它的肚皮,用鋸鈾有毒的背鰭去刺海鱔的尾巴,海鱔馬上就癱軟下來,海豚沒費什么事便吃到了美味。
    海豚是人類的朋友,人們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保護海豚,與它共享綠色家園的幸福。
    這是一篇介紹海豚的說明文,科學的介紹中流露出作者對海豚的深愛之情。海豚媽媽用嘴愛撫吃得過飽的孩子,利用鋸魚由有毒的背鰭吃到美味佳肴,讀來很有興味。
    短短的一篇小文,為什么能把海豚有關的科學知識寫得清晰又饒有情趣呢?作者是一位年僅十三安的初一學生,閱歷不深,也沒有與海豚接觸的機會,但她喜愛動、植物,尤其鐘情于海洋生物,讀了許多這方面的書,又留心積累資料,勤動筆,此文便是她多讀、多思、多寫的成文之一。所以文章能緊緊抓住海豚的特征,用科學的方法闡釋海豚發(fā)聲、是游泳健將的原理,生動地介紹海豚嘴的功用,合這的朝天鼻,會思考的特性,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借鑒海豚某些生理機制在仿生學上取得的成就。
    本文寫作的成功,啟示我們多讀書,善思考,勤動筆,對寫作大有裨益。
    初中說明文優(yōu)秀范文篇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薄扒锝哆吷徸佣?,采蓮女兒憑船歌。”自古以來,蓮就深受世人的喜愛,它究竟有什么獨特之處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去瞧瞧吧!
    蓮一般生長在池塘或水田里,原產于印度,秦漢前就已傳入我國。它的種類有大中花群、小花群、并蒂蓮等。
    蓮是一種生性喜溫不耐陰的植物,種植蓮時不能缺水或遭受大風天氣的危害,最佳催芽溫度大約在26℃—至30℃,25℃的氣溫會讓蓮生長得更快些,等到蓮立葉后,就進入旺盛的生長期。
    蓮葉通稱“荷葉”,為大型單葉。花、種子就著生于部分較大的立葉節(jié)位上。蓮花開敗后留下蓮蓬,蓮藕呈蜂窩狀,一般有15—30個小孔,多時達40個以上,每孔含一顆蓮子,蓮子呈卵圓形或近圓形,蓮子成熟后殼變堅硬,水分、空氣都不易透入,所以落入水中也很難發(fā)芽,能長期保存,故有“千年不爛蓮子”之說。蓮子去殼后,有一層薄而軟的種皮,剝去種皮即為白色的蓮肉,蓮肉兩片肥厚的子葉中間夾生有綠色的胚芽,即“蓮心”,蓮心微苦,是清火的一劑良藥,將蓮肉中的蓮心剔去,即為通心蓮子。
    蓮的根是須狀不定根,著生在地下莖節(jié)上,束狀,每束有不定根7—12條。根系多分布較淺,長勢弱。根系再生能力弱,易受濃度肥料和鹽分的危害。
    蓮的地下莖就是我們常吃的蓮藕。蓮藕長在土中10—20厘米深處。生長前期是細長如手指粗的分枝——“蓮鞭”,生長后期,蓮鞭的節(jié)間明顯膨大變粗,成為蓮藕。撇斷蓮藕,斷裂處會有許多又細又長的絲線,成語“藕斷絲連”就是這樣來的。
    蓮藕不僅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糖等物質,藕節(jié)中還含有鞣質和天門冬素,具有清涼、易消化的特點,是病人的良好食品。
    蓮葉、蓮花、蓮藕等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藥膳食品,如傳統(tǒng)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等,舉不勝舉。
    聽了我的介紹,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蓮會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了吧!
    初中說明文優(yōu)秀范文篇三
    于崖上俯瞰,江南梅雨之時,頓失“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之妙,“煙雨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之鬧亦已消盡。
    此時無春之盎然新生,無夏之炎日激情,無秋之清涼舒暢,亦無冬之多變幻化,如此觀之,江南梅雨之季乃冷清乏味。
    然非也!循一泥濘小徑至農家小院,鄉(xiāng)間小謠伴耳遠來。“春雨霧,如白幕,共邀戲,樂無盡,汝前行,吾后行?!痹褐斜妰糊R戲,歡聲笑語,滴答雨聲,共成歡頌。眾兒樂之無忌,白布衫小涼帽,繡花肚兜彩頭巾,皆汗雨交雜。黃泥野間,群兒拖泥筑堡,衣褲上下亦泥沙石子,不亦樂乎。門前檐下,雨若珠簾傾下,一兒執(zhí)盆以匯水,后置紙船于水中,觀之尋趣。
    石橋洞底,其樂無窮焉,群兒閉目仰臥靜聽雨聲,此起彼落,靈動惟妙,如此奇妙之樂,安有凡者可及之?
    梅雨亦添古城朦朧之韻。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于江南偏遠古鎮(zhèn),登樓遠眺,白墻黑瓦灰柵,綠樹紅符繁花,小橋流水人家。泛舟小湖,望艙外煙雨迷蒙景,似有“山色空蒙雨亦奇”之韻,雨點稀疏散落,浮于水之荷挺拔晶瑩。
    忽而,雨又如難盡之蠶絲,纏綿而下,遠處似一背井離鄉(xiāng)之子,立于舟上,回首探岸。待至長夜漫漫之寂,圓月冰冰之涼,伴晚風而去。若立古樓聽雨,似有鄉(xiāng)音,定消爾等萬千愁耳。
    梅雨之時,樹綠如翡翠,而吾心亦“綠”也。萬物飽受甘露,山溪勐漲,即入炎夏,而吾等亦即臨“期末梅雨”,克之,即可安渡暑期,吾等皆同于萬物,必經(jīng)磨練與沖涮,方可有炎夏之果。梅雨之季,雖難以出入自如,然其亦通靈也。
    “寶劍自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樹木花草亦可力克梅雨之苦,況人乎?
    江南梅雨多變、奇幻、靈動、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