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論文日記(優(yōu)質17篇)

字號:

    總結是一種有益的思維訓練,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能力。寫總結時要注意語言的簡練和準確。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每一次經歷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一
    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用到數字,從一件微小的小事,到一件巨大的工程,都是這樣。下面我所敘述的,也是一個關于數字的小故事。
    我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制作了一把小桿秤,我想通過這把小桿秤來測出雞蛋的密度。我把雞蛋放在秤盤上一稱,測得雞蛋的重量為0.605千克,也就是指:在“質量體積=密度”的過程中,“質量”已經有了,那么關鍵就在于體積是多少。
    要求出體積是多少,那就十分困難了。因為,雞蛋是一個不規(guī)則圖形,雖然看起來是一個橢圓體,但又不是十分標準的橢圓體。
    “不能用橢圓體的體積公式計算,那怎么辦呢?”我正在冥思苦想,“不是可以用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計算體積嗎?”我想到了這個方法,馬山開始動手做起來。我先從廚房里拿出一個碗來,再把它裝上水,可是水必須要裝得滿滿的。
    我把碗放在水龍頭下,水一點一點地流了下來,我瞪大眼睛使勁盯著碗,手不住地開始顫抖,可我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不能抖?!苯K于,水把碗都漲得滿滿的了。
    我趕緊從廁所間里拿出一個臉盆來,這個臉盆必須要沒有一點水,否則就會影響數據,導致誤差太大。我接著用干毛巾把盆子擦得干干凈凈,又將那碗水顫顫巍巍地放進了臉盆。然后,又拿起了那個雞蛋,將它拿到碗的上面,又將它小心翼翼地放進碗中。只見那一瞬間,碗壁四周都溢出了水來。
    那些水都溢進了盆里,這個盆子里水的體積就是雞蛋的體積。我將這盆里的水一點一點地滴進量筒中,并讀出了得數,最后結果是10.3毫升。
    這樣,質量、體積都有了,雞蛋的密度也就算出來了:0.60510.3=0.058(千克/毫升)。雞蛋的密度終于算出來了,我十分高興。
    數學總是這樣,是在不斷探索與摸索中前進的!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二
    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就我所教班級而言,相對于其它班級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已擺在我們的面前的課題。下面淺談如何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方面的一些淺析認識和做法。
    長期以來,教學一向強調“師道尊嚴”。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教師寫,學生抄”的做法,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提高教學質量: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tài)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這時,教師才真真正正地成為學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
    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數學的實際價值,誘發(fā)其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學習的熱情。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明確學習的意義,對探求數學知識產生了樂趣,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就能一直保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獲得優(yōu)良的成績。
    根據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適當開展數學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競賽中,由于強烈的好勝心、好奇心驅使,他們總希望爭第一,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我們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
    4、用“活”教材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總之,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教師,我總認為要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愿學、樂學的學科,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調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大面積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三
    重量王國里亂了套了,大家來看一看吧!
    大象搶先說:“我的重量是5克?!?BR>    馬接著說:“我有300噸重?!?BR>    小螞蟻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有1千克重?!?BR>    麻雀嘰嘰喳喳地說:“我的重量是300千克?!?BR>    小豬也趕來湊熱鬧:“我有10克重。”
    這時,重量國的國王來了,動物們紛紛把剛才說的各自的重量告訴了國王。國王聽了后,哈哈大笑起來。
    國王不慌不忙地說:“照你們的說法,大象還是螞蟻重,小豬還是麻雀重了。你們知道克與千克、噸的關系嗎?它們之間的進率都是一千。你們的重量單位都用錯了,大象應該是5噸;馬是300千克;螞蟻是1克;麻雀重300克、小豬重10千克,大家明白了嗎?”
    動物們聽了國王的話,才恍然大悟,個個都難為情地笑了起來。
    小朋友們,我們以后可要注意了,否則就要鬧笑話了。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四
    今天早上媽媽帶我去發(fā)聯超市購物。到了店內,琳瑯滿目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該買什么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qū),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干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
    接著我們又到了電器區(qū)買了一臺潤信復讀機,最后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qū)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把所有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接著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丑呢!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五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一道很難的題,我想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一個道理:數學充滿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六
    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他們發(fā)現并挖掘出的身邊的數學問題,是學生數學學習經歷的一種有效拓展。數學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并建立良好的進一步學習的情感,所以很有必要把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數學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筆者認為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是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和途徑,也是一種新型的師生交往方式,這是一個很新穎的研究課題。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基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活動,數學日記的撰寫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數學日記可以不拘泥于課本限制,也不受教師的束縛,是學生綜合運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大膽進行嘗試,能夠獨立對問題進行探究所完成的。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獨特的個性。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寫數學日記的活動,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動手實踐,心理學研究表明,這樣的活動能開啟學生心智,發(fā)揮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由于知識的獲得是學生自己努力探求的結果,因此它能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
    3.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感,有利于教師反思教學,改進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文章中看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tài)度、信念、挫折感和成就感,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去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的交流,建立友好的師生情感。
    1.一道數學題的解答。主要是學生對某一道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簡便的或與眾不同的解法。(包括一題多解)如:書后的思考題,奧數題,老師或家長布置的智慧題,數學刊物雜志上的挑戰(zhàn)題,平時自己在做題是遇到的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等。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不但發(fā)展了思維,而且還體驗到一種強烈的成就感,這對他以后數學的學習將是一個巨大的動力。
    2.用數學的眼光去分析現實問題。主要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計算、分析現實問題,獲得一種理性的思考。比如,有學生寫道: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1克水,那全國13億人口每天可以節(jié)約1300噸水,發(fā)出了“人人節(jié)約一滴水,沙漠也能變綠洲”的感慨!還有學生寫道:如果每個去銀行儲蓄的人每次都能為“希望工程”捐1角錢的話,全國那么多儲蓄點捐到的錢可以資助多少貧困學生實現上學的夢想呀!學生能從這些角度通過數學的計算去思考社會意義,它的價值就能遠遠超過數學研究的本身。
    3.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主要用來記錄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并有親身體驗的的有關數學的情景記錄。寫這種數學小論文的題材特別多,比如有學生寫到了人民幣為什么只有1元2元5元而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的?這些生活中每天要經歷的很平常的事,但學生一旦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和思考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問題,就在數學和生活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課堂上的數學問題。主要指學生在課堂數學學習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發(fā)現。這對學生數學學習非常有幫助,比如學習畫三角形高的時候,書上介紹了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高,而鈍角三角形只介紹了一條高。有位學生課后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嘗試,畫出了鈍角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高,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后,欣喜萬分,連忙寫下了“我發(fā)現了鈍角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高”這篇數學日記。
    5.數學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指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踐,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疑惑,獲得的啟示和得到的結論等。寫出自己在動手實踐過程中的想法和體會,就會讓學生覺得其樂無窮。
    6.數學童話。主要指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用童話的形式來記錄他眼中看到的數學世界。這是語文學科和數學學科一種很好的整合,那種獨特的視角,生動的語言描述,讓老師耳目一新。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七
    每天,都是媽媽買菜付賬。今天買菜的時候,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已經學會使用錢了。今天就讓我驗證一下我的學習成果吧!”媽媽微笑著點點頭。
    我看到媽媽在買西紅柿的地方停下了腳步,知道她要買西紅柿了。我小聲地對媽媽說:“媽媽,西紅柿買多少斤?”媽媽也小聲地我說:“兩斤吧!”我想了想,腦子飛快地思考著:2斤=1000克。于是,我對賣菜的阿姨說:“這西紅柿一斤多少錢?”賣菜的阿姨說:“兩塊五,你買多少斤?”我回答她:“兩斤?!闭f的時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從媽媽那里拿了五元錢,交給了阿姨。
    媽媽又帶著我來到了賣雞翅的地方,知道她要買雞翅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買多少斤雞翅?”
    媽媽說:“買兩個雞翅,一個雞翅三塊五?!蔽倚睦锵?.50+3.50=7(元)。媽媽遞給了我十元錢,我想了想,知道賣雞翅的叔叔要找給我三塊錢。我把錢一邊給叔叔,一邊說:“買兩個雞翅?!笔迨甯纱嗟卣f:“好嘞!”過過了一會兒,叔叔果然給我找了三塊錢。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于是,我的小腦袋又飛快地轉了起來:從學校到我家旁邊的菜市場一個人用掉了三塊,那么3.00+3.00=6(元)。買西紅柿花掉了五元。買雞翅花掉了七元錢。5.00+7.00=12.00(元)。買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錢。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塊錢。
    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八
    今天,老師教了我們“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可不是空穴來風!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細觀察一下兩組數。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說“16:4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過來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說明4:1的前項和后項同時成了4,比值依然是4。
    從這一個例子中就可見一斑了,所以,我們才得出了論”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2,0除外,比值不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如果前項先乘,后項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數”,如果不是相同的數,一個乘3,一個乘4,那就更不行了;當然,0就要除外了!
    我在這里可是給大家提了個醒呦,六年級的朋友們可一定要注意哦!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九
    老師的話讓我們大伙兒瞠目結舌。這是讓我們植樹啊還是讓我們做數學題呀?。廢話少說,趕快算一算吧。
    我對這道題進行了分析:“首先,100米是這條路的總長,5米是它的間隔數??傞L除以間隔數,求出來的是什么?對了,就是棵數??墒穷^尾都種,應該再加上1,不可能讓它頭種尾不種吧?所以,這個算式應該是:
    100÷5+1=21(棵)”
    這時,馬大哈xxx說話了:“太好了,那我們快點兒開始吧?!?BR>    (100÷5+1)×2=42(棵)”
    同學們恍然大悟。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
    今年五月二日,借著黃金周的寶貴時間,我們一家和董燕阿姨、于祺伯伯、李曉明叔叔、李夢菲姐姐一行7人駕車到駐馬店銅山風景游覽區(qū)玩了一天。
    這天早上六點多,陽光似乎還在薄霧中摸索,我們就從油田出發(fā)了。汽車在晨霧中穿行,公路兩邊的楊樹在微風中扭動身軀,仿佛在歡送我們遠行;碧綠的麥田和金黃的油菜在微風中波浪起伏,送過來一陣陣清爽,車窗也結滿露水,仿佛是愉快的汗水,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目的地。
    游覽區(qū)門票20元/人一張,團體票打八折即16元/人一張。一米四以下兒童免費,那時我還不到一米四,所以免票,我們有6人需要購票,又無法享受團體票優(yōu)惠。于是,就和另一家駕車自助游的游客聯合以團隊的名義購票,享受到了團隊優(yōu)惠,我們一共支付門票費96元。比不按團隊購票少花錢24元。
    銅山游覽區(qū)以蹬山為主,海拔只有600多米,確實不算高山,可是,卻很陡,而且,由于剛剛開發(fā)旅游,上山的路修得很不好,因此,上山用了近3個小時,如果,爬一座與它海拔相等卻又開發(fā)較好的山,也就需要一個多小時。也正由于上山困難,山上的食品比山下貴許多,比如涼粉,山腳下1.5元/碗,山上則3元/碗,是山下的兩倍。由于,我們事先預料到山上食品較貴,出發(fā)前準備了足夠的食物、飲料和水果,因此,雖然我們在山上過了一個中午,但是,也沒有在山上購買食品,按照每人每餐一碗涼粉計算,節(jié)約費用7×1.5=10.5元。
    從銅山下來,我們驅車來到10千米外的銅山水庫,乘船游覽了水庫全貌,花了60元租船費,然后,在湖邊戲水、樹林中小息。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一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媽媽要去街上買菜,我就跟著媽媽一起去了。
    來到菜市場,這里一片討價還價聲,很是熱鬧。媽媽問我要吃什么菜,我說今天買點排骨,買點冬筍,再買幾個番茄回家炒雞蛋就好了,媽媽說:“好,今天就聽女兒的,不過你既然來了,等一下可要幫我算賬哦?!蔽掖饝艘宦暎骸皼]問題?!?BR>    我們首先來到賣肉的攤位,媽媽問:“排骨多少一斤?”老板說“18元1斤?!薄拔屹I兩斤。”老板稱好了遞過來,媽媽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這容易,18乘以2,不就等于36元嗎。我爽快回答:“36元?!眿寢尶粗椅⑿χf:“答對了,那我再問你,我付100元,要找回多少元?”我想了想回答道“64元”,媽媽拍拍我的肩說,對了。
    我們來到賣蔬菜的攤位,媽媽讓賣菜阿姨稱了一棵冬筍,2個西紅柿,又分別讓我算出價格,我很快算出冬筍23元,西紅柿8元,一共要付23元加8元等于31元。賣菜的阿姨說:“這小朋友真能干,還會算賬了?!蔽腋械胶芨吲d,我和媽媽拎著菜回家了,路上媽媽又問我:“今天我們買菜一共花了多少錢???”我在心里慢慢算著36元加31元等于,我回答媽媽:“67元?!眿寢屨f:“對了。”
    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是一直用到的,我以后一定要更努力的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二
    第一部分是復習,將當天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加以歸納總結,并做到熟知。
    第二部分是預習,預習明天的內容。先將書上的內容讀一遍,看看劃劃,在記下自己對書中重點內容理解的摘要。同時,可以做做a、b冊上的題目,檢查預習的效果。
    第三部分是自我練習,主要做一些提高題或思維性較強的題目,一般做1-2題,一題是今天學的內容,另一題是預習的內容。我提議,你盡量要一題多解,盡量思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考試時方法不當更容易扣分(我就吃過這個個虧)。做提高題,一定要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但那些基礎題一定要多多練習。
    第四部分是評價,是對數學學習的心情故事,可以寫上課的收獲、對數學的思考、想法等等,隨時把自己對數學學習的動向、態(tài)度、思考、快樂記載下來。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數學的!其實我當初就是因為做了許多數學題,類似這樣總結經驗,發(fā)現學數學的樂趣的。
    另外,我還建議你,在考試之后把錯誤的原因總結出來,仔細想想錯在那里、為什么錯了,以便以后考試之前提醒自己。我就是這樣的.,覺得很有幫助。
    以上這些有的是我自己的經驗,有的是從報紙上摘錄的,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三
    隨著新系統(tǒng)vista的發(fā)布,我那臺老的像蝸牛的機子,是該徹底換換了。
    在著寬屏橫行的時代,你要不是19或22寬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
    看著電腦書,上面介紹著多大多便宜,我也心動了,可是22寸到底多呢?
    那就先看看老機子的crt到底有多大吧!經過查詢,終于找到了關于英寸的最新資料(熱淚盈眶)。1英寸等于2.54厘米。這個問題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由來了:怎么量?是四個邊一起量?還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咨詢了我家的數學"教授"——爸爸。他對我說:"現在量屏幕用對角線量,寬屏只是調個角度罷了。"我沒顧的上向我爸道謝就急匆匆地來到電腦前,拿起尺從左上角量到右下角,共是43厘米,我算了一下:43÷2.54=17(英寸)這么說,老機子crt顯示器是17寸的了。
    量完老機子,現在開始動手算一下22寸有多大了。1寸是2.54厘米,22寸就是22×2.54=56(厘米)好大呀!我試著畫了一下(條件是普屏的話)就像兩個大毛巾橫著并排在一起,長38厘米,寬42厘米,面積約有38×42=1600(平方厘米)。都可以當電視用了,玩游戲就是一個"爽"字!
    掌握了方法以后,買顯示器就不會買錯了。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數學,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學好數學。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四
    我們平時看見的足球是用黑白兩種顏色的的皮縫制而成的。黑皮是正五邊形的,白皮是正六邊形的.,那么如果其中黑皮有12塊,白皮有多少塊,這就是一個足球幾塊白皮的數學問題。
    怎么樣?是不是覺得非常困難,無處下手啊?
    提示一下:利用“所有正六邊形的總邊數=所有正五邊形的總邊數”來求解。
    過程如下:
    每塊黑皮有五條邊,十二塊黑皮共有5×12=60條邊,每塊白皮有三條邊與黑皮在一起,因此白皮共有60÷3=20塊。我檢驗了一下,足球真的是有20塊白皮。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五
    星期天,我表哥要來我家做客,我便要求媽媽到市場上買西瓜,媽媽剛出門數久表哥就到,我與表哥玩了很久,突然一聲門鈴,哇!媽媽買了一個大西瓜,我高興地拿起刀來剛要切下去,表哥笑著說:
    “等一等,我先問你,你一刀能把西瓜切成幾塊?”
    “兩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兩刀能把西瓜切成幾塊呢?”表哥繼續(xù)問。
    我想了想回答說:
    “如果第一刀切下去,不把西瓜分開,那兩刀可以把西瓜切成四塊?!?BR>    “回答得好。如果在沒有切完以前,仍將西瓜并在一起,那么三刀最多可將西瓜切成幾塊?”
    “六塊?!?BR>    “不對了,六塊并不是最多的”
    “噢,想起來了。兩刀切成四塊后,再橫過來在腰上切一刀,就成了八塊。”
    “對!那末四刀最多可切幾塊呢?”
    “十二塊?!?BR>    “又不對了。不過,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難一些。我來告訴你,最多可切成十五塊,少一點可切成十四塊。
    接著表哥教了我以下的方法。1、四刀切十四塊的切法;開始三刀兩兩相交得七,再橫切一刀就可得十四塊。2、四刀切十五塊的.切法:先用三刀將西瓜切成八塊,然后在靠近西瓜心{但不經過中心}的位置再斜切一刀.在八塊中,這一塊可以得到七塊,這樣就成了十五塊。
    通過這次切西瓜,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數學來自于生活。
    簡評: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它帶給我們思考與快樂!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六
    今天,作文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夾玻璃球大賽。規(guī)則是:分為三組,時間為一分鐘,夾多者勝。如果玻璃球掉出去了,就不可以再夾回來了。
    我想:用筷子應該每個人都會呀!那我肯定不在話下。于是,我滿不在乎地舉起了手,老師點了點我的名字,我便大步流星地走過去。先上場的是練語彤,只見她拿起筷子,老師一聲令下,她面不改色地夾著球,玻璃球就好像在等她似的,連動都不動一下,這不,她一下就加了20個呢!
    輪到我上場了,我看前面的練語彤這么輕松,就放了心,可到夾的'時候,這群玻璃球就像一只頑皮的猴子,不停地在威脅我:“來呀!來夾我呀!”我一下子慌了手腳,結果只夾了6個。我怕隊友們說我,就像匹夾著尾巴的狼,灰溜溜地跑回了座位。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非我們組的嚴嘉怡了。在她手下的球,不全像練語彤的球那么聽話,又不像我的那么頑皮。最神奇的是,還有一個球本來要掉了,可那個球卻正好落到了碗面了。我激動地想要馬上跑到前面去,親那個球一口,然后把它奉為掌上明珠,恨不得和它一起拍照留念呢!
    最后,我們以40分成了最后一名,但我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下一次的游戲課,我們小組一定會成功的,真盼望下次游戲課的到來。
    數學小論文日記篇十七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準備給我買幾本書,給我做生日禮物。
    我不甘愿地來到了書柜,爸爸他東找找,西挑挑,過了一會兒,才從書堆中挑出4本書《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塊錢。我說:“呀,太貴了,76除以4等于19,一本書19元,比一個公仔還貴。”這時,我想起上次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小布娃娃,一個才8元,76除以8等于9,可以買9個布娃娃,還剩4元呢,那多合算呀!這時,我對爸爸說:“買布娃娃多合算呀,干嗎要買書呢?”爸爸笑著對我說:“這四本書的知識何止值76塊錢。”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這幾本厚厚的書知識可豐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呀!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作者善于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實際,自己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小就有合理、正確消費的觀念,實現數學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