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航天小知識摘抄 航天知識讀后感(模板15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一
    讀完這本書后,我想:這些成果肯定得需要航天員叔叔的不斷努力、刻苦鉆研才能總結(jié)出來。我知道航天員叔叔是很辛苦的。他們能成功的飛上天,是因為他們平時刻苦的訓練。他們工作非常認真,值得我學習。和他們比比,我還有很多缺點。每次遇到難題就不寫,數(shù)學題不會就不填,語文不會就寫個問號,英語題不會就畫個圓圈。有的題不會,就給同學打電話,偷偷地問。也問不清楚,作業(yè)還是大叉子和小叉子,還有問號,老師寫的“為何不完成作業(yè)?為何書本上總是大叉子和小叉子?”我很慚愧地低下了頭。我想:航天員叔叔是經(jīng)過艱苦的磨練出來的。我要向航天員叔叔學習。不會的題要思考思考,上課認真聽講。不會的題及時向爸爸或媽媽求助。爸爸和媽媽說:“不會的題,再認真思考思考,或翻書,或查字典,也許你就明白了?!蔽椰F(xiàn)在還不夠努力,跟以前差不多,以后要向航天員叔叔學習,改掉壞毛病,不能像以前一樣上課玩小東西,或者東張西望,寫作業(yè)馬馬虎虎,總是寫不好。以后我要刻苦學習,才能有進步。我許了個愿,我長大以后要成為中國航天部的一員,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爭光!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二
    近日,我有幸參加了一場關于航天知識的專題講座。這場講座震撼了我的心靈,讓我對航天事業(yè)有了全新的理解和熱愛。以下是我對這次講座的心得體會。
    首先,講座以“從地球到宇宙”為主題,全面而系統(tǒng)地介紹了航天知識。在講座中,我了解到航天領域的基礎知識和歷史淵源。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探索地球外生命,傳遞人類的文明和科技,都成為航天事業(yè)的重點。這讓我對宇宙的遼闊和未知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也進一步認識到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仍然任重道遠。
    其次,講座詳細介紹了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與成就。我國自主研制了一系列載人航天器和衛(wèi)星,并成功實施了多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這些成就讓我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更令我振奮的是,我國的航天事業(yè)還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如月球探測器的成功發(fā)射和返回等。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成為世界航天事業(yè)的強國,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接下來,講座還分析了航天事業(yè)的挑戰(zhàn)與前景。航天從業(yè)者需要克服許多技術難題和工程困難。例如,航天器的高速度、高溫度環(huán)境和長時間空間獨立工作都對器件設計和材料研發(fā)提出了高要求。此外,國際航天合作也是航天發(fā)展的一大趨勢,各國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人類航天事業(yè)的進步。講座給我展示了未來航天事業(yè)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挑戰(zhàn),也激發(fā)了我對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的熱情。
    最后,講座還分享了一些成功的航天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經(jīng)驗故事。這些杰出的人物通過堅持不懈和不斷學習,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實現(xiàn)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科學知識和工程專業(yè)技能,還有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聽到他們的故事,我深深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和激勵,讓我對自己的學習和奮斗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通過這次航天知識專題講座,我不僅了解了航天事業(yè)的基礎知識和發(fā)展歷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航天事業(yè)對人類的重要性和意義。它不僅是人類深入探索宇宙的手段,更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推動力量。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將永遠關注和支持航天事業(yè),為其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了解航天知識,關注航天事業(yè),共同見證人類航天的壯麗發(fā)展!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三
    這天晚上,我已經(jīng)鉆進被窩睡覺了,慢慢的就進入了夢鄉(xiāng)。一會兒我就走在了放學的路上,突然,在我身后傳來我從未聽到過的怪怪的聲音,由于害怕我只能慢慢的轉(zhuǎn)過頭去一看,原來是一架非常大的物體在我的后上方停著,然后從它的肚子中間打開了一個門,放下了一個樓梯,只見一個長得跟我完全不一樣的生物慢慢的滑了下來,只聽他用非常機械化的聲音對我說到:”小李,快上來,我?guī)闳ュ塾翁铡蔽耶敃r非常的害怕,畢竟我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它好像讀懂了我的思想一樣它又說道:”別害怕,我叫藍藍,這是我的飛船,我是來邀請你去遨游太空的”終于好奇心戰(zhàn)勝我的恐懼心理,于是我依然登上了飛船。
    一路上藍藍一邊熟練的操控著飛船,一邊和我聊天,一路上我們聊得非常愉快,一直到我問它是來自哪個星球是,只見它神色黯然并沒有直接回答我的話,我們一直就這樣一直沉默著,一直到過了好一會兒它才指著前方慢慢對我說道:”那就是我的星球”,我順著它”手”指的方向看去,我總算明白為什么我一提到它的家鄉(xiāng)它就會非常難過的沉默不語。原來,順著它指的方向看到的哪里是什么家鄉(xiāng)啊,這簡直是個地獄,只見這個星球已經(jīng)被完全摧毀得沒有任何生物,一片狼籍,所有的城市里沒有一棟完整的樓房。藍藍幽幽的說道:”三年前,a星球侵略我們的星球,我們奮起反抗,這場戰(zhàn)爭持續(xù)了兩年之久,直到我們完全被占領,我和其他的幸存者只好逃離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這一年多我們一直在宇宙中流浪著”說著也流下了綠色的眼淚。聽到這,我心里默默的許下了一個心愿,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知識,等我長大了就能將祖國的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壯大,這樣就不會害怕任何的侵略者來侵略我的祖國。正當我在發(fā)呆的時候突然之間我們的正前方出現(xiàn)了一艘比我們大十倍的飛船,只見對方根本沒有和我們有任何對話直接對我們開炮了,藍藍的飛船被擊中了。我和藍藍瞬間象掉入了深淵一樣落入了太空,我害怕得尖叫著,只感覺突然有只手將我抓住,把我救了出來,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爺爺在拉我起床。
    我起來后回想起昨晚的夢,心里默默的下定決心從現(xiàn)在開始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可以等我長大后為自己祖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航天的600字初一作文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四
    剛讀這篇課文,感覺還挺不錯,把孩子們引向那似乎很遙遠的航空領域,激發(fā)孩子們對航天科技的興趣。賦予枯燥的科學數(shù)據(jù)以童趣,把高深的尖端技術說得那么淺顯、生動,這都得歸功于生動的語言,靈活的敘述。
    教參對此篇課文的評價是:在將普通飛機與航天飛機進行比較的過程中介紹了航天飛機的相關知識,既滲透了科學知識,又提供了語言學習的范例。并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更擴大了他們的閱讀視野,特別適合中年級學生閱讀。
    這些評價可以說,幾乎都是切合實際的。但是唯一不敢茍同的就是:提供了語言學習的范例。應該說,課文敘述時的遣詞造句確實也可取之處,如“衛(wèi)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衛(wèi)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請看智慧老人的采用“對比式”向普通飛機講解:“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你能飛兩萬多米高,他卻能飛幾十萬米高。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你要飛行四個多小時,他只需要飛行七分鐘?!贝搜砸怀觯瑐€人覺得智慧老人不智慧,甚至是個連兒童心理學都不懂的人。
    這分明就是我們平時最不足取的橫向比較法,這一比的結(jié)果肯定是:人比人,氣死人!況且你當著我普通飛機的面兒,拿著我的短處比人家的長處,我怎么受得了,難怪后來“飛機越聽越不自在”。還好,智慧老人還有察言觀色的智慧,看出了小飛機的不自在,安慰他“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飛機替代不了的呀”,安慰是安慰了,我小飛機心里能不留下一些自卑的陰影嗎?我小飛機雖然也有自己的長處,但我怎么也趕不上人家的速度和高度。
    其實,我們都知道人生來還有差異呢!所以,千萬不能盲目地與他人進行對比,應該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可多讀了幾遍后發(fā)現(xiàn):課文這樣的表達方式也有它合理的地方。也難怪智慧老人毫不客氣地點出他人之長,說出你小飛機之短,因為開始的時候,小飛機實在太意滿志得了,且看課文開始的描述:他一會兒俯沖,一會兒爬升,一會兒翻筋斗,覺得很得意。對于太得意忘形的人給予當頭棒喝還是必要的,更何況我們的智慧老人還是說得也不算太尖銳。平時我們對一些心浮氣躁的學生適時潑點冷水,有時確實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更何況最后智慧老人還指出了小飛機的長處,也算是讓小飛機能清醒地看清自己的優(yōu)缺點,也能理智地看到別人的長處了。
    這兩種解讀出的感受總在沖突著,再看書后的練習: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為航天飛機寫一段自我介紹。覺得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做了,可能會讓學生更看重航天飛機,而小視了普通飛機。會滲透給學生厚此薄彼的思想。
    焦灼之中,突然想到一個方法:何不改換一下介紹方式,讓小飛機來介紹航天飛機,以自豪的心情來介紹家族中杰出一員——航天飛機,為它感到自豪的同時,最后也不忘承認一下自己的優(yōu)點,好給學生滲透一種意識:別人的優(yōu)點我們要看到,要學習。同時也要認定,我就是我,看清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五
    航天,是人類追求未來的夢想,擴展視野的方式。在如今的高科技時代,航空航天科技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使得人類在征服高空的路途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對于普通人而言,航空航天科技似乎遙不可及。但事實上,我們只需要參加一些航空知識實踐活動,就能夠了解航天知識,開啟一次未知領域的體驗之旅。
    二、實踐讓我了解到更多的航天知識
    在航天知識實踐活動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體驗真實的航天場景,如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模型展示、模擬艙體、駕駛模擬器等,這些實際的物品和場景讓我更真實地了解了航天知識。比如說,在駕駛模擬器的操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航天員在太空中飛行的不易,即使是簡單的動作也需要經(jīng)過精心設計和訓練,才能抵御太空中難以預料的情況。通過這些體驗,我不僅僅了解到了航天知識,還深刻地感受到了航天員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素養(yǎng)。
    三、實踐教我如何參與航天科技的研究與實踐
    除了了解航天知識,參與航天科技研究與實踐是實踐活動的另一重要目的。在活動中,我們不僅僅能夠觀看航天實驗室,還可以親手操作航天設備。比如說,在天文館里,我們能夠使用望遠鏡觀看黑洞和銀河系等遙遠的星球,而這也為我們以后的航天科研工作提供了參考。在我看來,能夠參與航天科技的研究與實踐,不僅可以加深對航天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將得到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實踐,并對今后的科研工作有所幫助。
    四、參與航天實踐活動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
    參與航天實踐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實踐活動所需要的觀察、操作等能力都需要掌握,而且需要諸如溝通、合作等關鍵技能。在航天科技實踐活動中,不僅關于技術操作的素質(zhì)獲得了更加深入的鍛煉和完善,還能夠在眾多活動中學習到協(xié)作、團隊合作的技能。在實踐過程中,我不斷地學習,嘗試,會議一起討論有關航天科技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為了達到目標的我們必須進行多次實踐,不斷地調(diào)整方案,尋求新的突破口 ---這一切需要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耐心。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不僅需要領導者的指導,還需要團隊協(xié)作才能順利完成預期目標。
    五、結(jié)語
    總之,參加航空航天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航空航天科技,還能夠培養(yǎng)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綜合素質(zhì)等重要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磨練我們面對挫折時的意志力和支持上升斗志。這場旅程雖然短暫,但它讓我們真正了解到了“太空是無限的遠方,航天是無限的夢想!”。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六
    航天知識作為現(xiàn)代科技領域的重要一環(huán),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當今社會,航天知識的普及,尤其在教育領域是不可或缺的。作為一名航天知識普及教師,我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本文將從組織形式、課程內(nèi)容、學生反響以及個人收獲等方面來暢談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組織形式
    航天知識普及課程的組織形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講座、參觀與實踐、競賽等多種形式。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更傾向于選擇以講座為主的組織形式。因為講座能夠讓學生有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能夠更好地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和熱情。此外,在與其他學科的結(jié)合以及運用多媒體和實踐展示等方面的嘗試,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三段:課程內(nèi)容
    航天知識的課程內(nèi)容在不同年級和學科中可能會有所不同。在我教授的高中物理課上,我將航天知識與力學、熱學、光學等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通過精心設計的講解和習題示范,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識的原理和應用。在內(nèi)容選擇上,我注重選取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話題,如航天器發(fā)射、太空探索等,以便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第四段:學生反響
    學生對于航天知識的反響是衡量教學成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航天知識普及課程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并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實踐活動。許多學生在上完這門課后,表示對航天領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產(chǎn)生了進一步學習和從事相關研究的興趣。這使我深感航天知識的普及教育對于激發(fā)學生的科學熱情和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第五段:個人收獲
    作為航天知識普及教師,我不僅能夠傳授知識,也從中獲得了許多個人收獲。首先,航天知識的普及教育使我與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的交叉學習,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其次,我通過與學生們的互動和討論,也提升了自己的師生溝通能力和教學技巧。最重要的是,我能夠在見證學生們對航天知識的熱情和進步的同時,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總結(jié):
    作為航天知識普及教師,組織形式、課程內(nèi)容、學生反響以及個人收獲都是非常關鍵的方面。通過將航天知識普及教育融入教學實踐中,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科學熱情,還可以使教師能夠在其中獲得豐富的收獲和滿足。希望航天知識普及教育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以推動科學教育的發(fā)展和全民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七
    “我是神舟十三號,我已安全著陸,返回艙正立,01感覺良好?!薄?2感覺良好?!薄?3感覺良好?!?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建造階段。
    2003年“神五”落地時楊利偉“感覺良好”,2008年翟志剛首次完成出艙活動任務時“感覺良好”,而今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太空出差三人組”一句“感覺良好”,分外鏗鏘,再次讓億萬中華兒女心潮澎湃,托舉起了祖國和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每一名中華兒女心中念茲在茲。這正是航天員們?nèi)諒鸵蝗湛炭嘤柧?,挑?zhàn)身體極限,和一代代航天人攻堅克難、要強前行的結(jié)果。廣大黨員應讀懂“感覺良好”背后的“精神密碼”,接續(xù)奮斗再出發(fā),奔赴星辰大海,相信更加美好的未來可期,皆可“感覺良好”。
    讀懂“感覺良好”背后匯聚的夢想與奮斗。航天不是一門容易的“功課”,但中國航天人也從來不懼挑戰(zhàn),越是艱險越向前。邁向太空的旅程,中國航天人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始終心懷一股堅韌不拔、永不止步的信念。夢想開花結(jié)果,從來離不開奮斗汗水的澆注。不管是楊利偉、聶海勝、景海鵬、劉洋等航天員以小家為輕、大國為重,千錘百煉的艱苦訓練,經(jīng)過重大考驗、突破重重困難,沖鋒在前的航天英雄;還是“黃偉芬”“張元?!钡葦?shù)十年埋頭苦干,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鋪就華美壯麗中國航天路的幕后英雄,他們都是以青春與奮斗為“基石”,努力追趕、并跑、領跑,讓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用一生的堅守與奮斗鑄就一個個“高光時刻”。從“嫦娥奔月”到“祝融馭火”,從“天和筑穹”到“墨子傳信”,從“北斗聯(lián)網(wǎng)”到“天舟穿梭”,浩瀚太空中出現(xiàn)了更多中國身影,留下了更多中國足跡??梢?,路在腳下,朝著自己夢想方向前進,亦會創(chuàng)造一次次“感覺良好”。
    讀懂“感覺良好”背后凝結(jié)的自信與自強。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中國航天自信自強的特質(zhì)成就了自身在科技自立自強道路上的邁進,也為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提供著強大激勵,也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從“飛船時代”進入“空間站時代”,中國人已然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也已成為世界和平的維護者和捍衛(wèi)者,誰也不敢再對中國小覷?!疤粘霾钊私M”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183天,中國人的太空在軌“日?!币渤掷m(xù)“上新”,神舟飛船首次太空徑向交會對接、中國人連續(xù)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中國女性首次出艙活動、中國人首次在太空過春節(jié)、天宮課堂“美國分?!闭介_課、神舟飛船首次快速返回……這些成績背后,是一個日益強大的祖國,以航天人的創(chuàng)新自信、航天技術的創(chuàng)新突破,推動著飛天夢想不斷揚帆遠航,凝聚了無數(shù)人的夢想、奮斗和堅持。為此,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再立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新標桿新高度,成就新“感覺良好”。
    讀懂“感覺良好”背后彰顯的實力與成就?!罢切堑膵寢尰貋砝?!”“點贊”“比心”,返回現(xiàn)場里,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位航天員神態(tài)自若。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30年,而自2003年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飛行任務以來,中國已經(jīng)完成了7次載人飛行任務并獲得巨大成功。從逗留太空數(shù)天到入駐空間站半年,再到“太空家園”更寬敞、更舒適,經(jīng)歷過“飛船時代”的航天員們想必感受尤深。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回家”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飛船從與空間站分離到返回艙降落東風著陸場,用時僅9個多小時。同時,返回艙表面光滑明亮,完整度好,直立姿態(tài)落地,時間地點快速精準,將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技術更加成熟,可靠度進一步提高彰顯無疑,為中國航天再創(chuàng)輝煌寫下了堅實的注腳??梢哉f,“感覺良好”的“招牌式回答”,不僅是航天員身體健康的真實感受,更是中國航天人雄厚的實力所在,彰顯中國航天事業(yè)越來越“感覺良好”。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國航天人奮楫星海的腳步從未停滯。造宇蒼穹,奔赴星辰大海,中國人長期駐留太空的夢想不再遙遠,我們皆可“感覺良好”。我們將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讓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遠不止是“星辰大?!?。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八
    第一段:引入航天知識普及的重要性和教師的角色(200字)
    航天是人類探索宇宙、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領域。隨著航天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航天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普通大眾對于航天知識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航天普及的關鍵人物,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通過普及航天知識,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他們將航天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
    第二段:航天知識普及策略的選擇與應用(300字)
    在進行航天知識普及工作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互動教學技術,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展示,讓學生感受到航天的神秘與美妙。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航天科技展覽,參觀航天發(fā)射基地,讓學生親身體驗航天科技的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實踐興趣,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與航天有關的實驗和科研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精神。
    第三段:航天知識普及的心得與體會(300字)
    在開展航天知識普及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了航天知識對學生的啟迪作用。通過引入航天知識,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發(fā)生了積極的變化。航天知識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而且拓展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航天知識往往與具體的實踐和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科學的奧妙。因此,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多地引入航天話題,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第四段:航天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結(jié)合(200字)
    航天知識不僅是一種抽象的學科知識,更是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生在學習航天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發(fā)現(xiàn)航天科技在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應用。例如,學習航天知識可以讓學生了解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原理,從而更好地利用導航軟件進行路線規(guī)劃;學習航天知識可以讓學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增強個體對于地球環(huán)境的珍惜和保護。通過將航天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結(jié)合,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航天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福祉。
    第五段:教師角色與責任的轉(zhuǎn)變(200字)
    作為航天知識普及的教師,我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航天科技的興趣和理解的導師。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航天知識水平,更新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以便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求。同時,我們也應該拓寬學生的航天知識渠道,開展課外航天活動,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科技競賽,并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就業(yè)的指導。通過航天知識普及工作,我們希望培養(yǎng)出更多對于航天科技感興趣且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貢獻。
    總結(jié):
    航天知識普及是教師肩負的重要使命之一。教師通過選擇適宜的策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有效地普及和傳承航天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同時,教師還需要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幫助他們將航天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為航天科技的發(fā)展和我國的崛起做出貢獻。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九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三份賀詞,從大黨大國領袖,到航天強國主力軍,到液體動力國家隊,每一份賀詞,都催人奮進、鼓舞人心!
    回顧碩果累累2021年,在院、所兩級黨委和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801所發(fā)動機事業(yè)部為運載48次成功、天問一號火星漫步、空間站建造五戰(zhàn)五捷、15顆衛(wèi)星成功入軌提供了強勁精準動力,實現(xiàn)了高質(zhì)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的目標。
    展望充滿希望的2022年,我們將繼續(xù)以舍我其誰的擔當、舉棋若定的冷靜、敢為人先的闖勁、攻城拔寨的拼勁、日拱一卒的韌勁,應變局開新局,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交出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精彩答卷,為航天強國建設和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航天科技干部職工2022年新年賀詞學習感悟4
    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新年賀詞,我久久不能平靜。短短一千多字的賀詞,多次點贊航天,深感自豪激動。他向我們每一個奮斗者發(fā)出了“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一起向未來”的偉大號召,更激勵我們不畏艱難,勇毅前行。
    從集團公司黨組和六院院長書記的新年賀詞中,我們強烈感受到了過去一年中國航天和液體動力取得的輝煌成就,更體會到新一年肩負的責任。選擇航天就是選擇了奉獻和堅守,新的一年里我將不辱使命,堅定“八年九機、爭創(chuàng)第一”宏偉目標和“232421”基本戰(zhàn)略,把對航天事業(yè)的忠誠和熱愛轉(zhuǎn)化為實干苦干巧干的實際行動,像擰螺絲釘一樣把自己擰在工作崗位上,堅守初心匠心,干好每一件產(chǎn)品,帶好每一名徒弟,完成好每一項任務,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十
    航天知識普及心得體會教師的職責重大而神圣。作為一名航天知識普及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通過多年的授課實踐,我體會到了航天知識對于學生成長的積極影響,更加堅定了我作為一名教師的使命感。以下將從教學理念、方法選擇、課程設計、學生反應和個人感悟五個方面,闡述我作為一名航天知識普及教師的心得體會。
    首先,教學理念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影響。我深信,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個體差異。在航天知識普及教學中,我盡量使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舉例、圖文并茂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希望能夠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航天事業(yè)的熱愛和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其次,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航天知識普及教師至關重要。在我教學過程中,我嘗試運用多媒體、游戲和討論等多種方法,以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例如,在介紹航天知識的過程中,我常常引入一些有趣的小實驗或模擬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航天技術的魅力。通過實踐操作,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第三,課程設計是航天知識普及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航天領域的科學技術和相關知識,我在課程設計中注重內(nèi)容的分層次、連貫性和可操作性。我將航天知識劃分為不同的模塊,每個模塊都設置了相應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同時,我還精心挑選了一些生動有趣的案例,結(jié)合實際展示航天技術的應用,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思維發(fā)展,激發(fā)他們對航天知識的深入研究。
    第四,學生的反應和參與對于教師來說是對教學成效的直接反映。在我的航天知識普及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航天知識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他們踴躍提問、互相討論,表達自己對航天的疑惑和好奇。這讓我深感舒心和滿足,也為我提供了不斷改進教學的動力。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我還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關注他們的學習進展和困惑,及時調(diào)整和補充教學內(nèi)容,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最后,作為一名航天知識普及教師,我深感光榮和自豪。通過教學實踐,我更加了解了航天技術的廣闊前景和它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意義。在實踐中,我也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進行了交流,加深了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同時,我也鍛煉了我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一切都是我成為一名有責任感而敬業(yè)的教師的重要體驗。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航天知識普及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但也樂在其中。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選擇適合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合理的課程設計、關注學生反應和反饋以及不斷實踐探索,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航天知識的普及需要我們每位教師投入更多的心血和努力,為學生帶來更廣闊的世界。我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在航天普及教育的一線,用我的知識和經(jīng)驗,引領學生走向未知的航天探索之路。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十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對宇宙的探索和理解也在不斷加深。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宇宙依然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存在。因此,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航天領域的知識,提高大眾科學素質(zhì),航天科普知識講堂應運而生。這個講堂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航天科技、探索宇宙的平臺,旨在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將復雜的科學知識傳遞給普通民眾。
    第二段:對講堂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評價
    在講堂上,講師們通過圖片、視頻、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生動地向大家介紹了太空探索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讓聽眾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介紹月球探測器時,他們通過視頻展示了探測器的發(fā)射、著陸、科學探測等過程,讓聽眾們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整個探測過程的刺激和驚險。同時,講師們也十分耐心地回答了聽眾們的疑問,使得整個講堂充滿了互動和探究的氛圍。
    第三段:探討航天科普知識的價值
    航天科普知識可以拿來激勵年輕人學習科學知識和熱愛探索。同時,學習航天科普知識也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zhì),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和目標。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航天科技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yè),比如醫(yī)療、農(nóng)業(yè)等,因此,學習航天科普知識也有助于發(fā)掘更多的應用領域和機會。
    第四段:談談如何讓航天科普知識更加普及
    要讓航天科普知識更加普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對學生的科技教育,讓更多的孩子在學校接觸到航天科普知識;二是通過舉辦科普講座、開展科普活動等形式,讓更多的民眾了解航天科技的發(fā)展歷程和應用前景;三是加強對科普人才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更多懂科技、會科普的人才。通過上述措施,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航天科技,提高人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認知水平。
    第五段:總結(jié)
    通過航天科普知識講堂,我們不僅了解了太空探索的歷史和現(xiàn)狀,還深刻認識到探索宇宙的重要性與意義。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航天科普教育,不斷加強科學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了解科技的發(fā)展和應用領域,激發(fā)更多年輕人的科學興趣和學習熱情。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十二
    2、神舟5號飛船由哪幾部分組成?
    3、發(fā)射神舟號飛船的是哪種型號的運載火箭?
    4、中國是世界上第幾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5、乘坐神舟5號飛船的是哪位航天員?
    6、為什么在太空中兩個人面對面說話彼此也聽不見?
    注:以上問題答案可在航宇科普中心尋找。
    1、實現(xiàn)航天飛行為什么要采用多級火箭?(多級火箭可以逐漸提高速度)
    2、載人航天必須闖過哪四大難關?
    (克服地球引力、克服真空、適應劇烈變化的溫度、防護有害輻射的傷害)
    3、航天器有哪些種類?(無人航天器和載人航天器)
    4、載人航天器又可分為哪幾類?(載人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
    5、近代航天的奠基人是誰?(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
    6、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何時何國發(fā)射的?(1957、10、4前蘇聯(lián))
    7、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lián)第一艘“東方號”載人飛船上天,誰成為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
    8、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什么飛船在月球成功著落,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登月的理想?(阿波羅飛船)
    9、1981年4月12日,什么型號的航天飛機實現(xiàn)了人類第一架可重復使用、往返近地軌道之間的首航成功?(哥倫比亞號)
    10、1970年4月24日,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顆衛(wèi)星叫什么名稱?(東方紅1號)
    11、1988年9月,中國的太陽同步氣象衛(wèi)星上天,實現(xiàn)了我國氣象衛(wèi)星零的突破,這顆氣象衛(wèi)星叫什么名稱?(風云1號)
    12、人類火箭的故鄉(xiāng)是哪個國家?(中國)
    13、哪個國家最早研制出v-2火箭?(德國)
    14、1956年10月8日,中國成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制機構(gòu)——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由誰任院長?(錢學森)
    15、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南匯縣發(fā)射成功第一枚試驗探空火箭的高度達多少米?(8000米)
    16、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酒泉用什么型號的火箭發(fā)射入軌?(長征1號)
    17、1981年9月20日,中國首次用一枚什么火箭,把“實踐2號”等3顆不同用途的衛(wèi)星送入太空,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風暴1號)
    18、運載火箭的任務是什么?(將各種航天器送入預定的軌道)
    19、從1961年起到現(xiàn)在,前蘇聯(lián)發(fā)射了哪三種型號的載人飛船?(東方號、上升號、聯(lián)盟號)
    20、從1962年起到現(xiàn)在,美國發(fā)射了哪三種型號的載人飛船?(水星號、雙子星座號、阿波羅號)
    21、“禮炮號”空間站是什么國家發(fā)射的?(前蘇聯(lián))
    22、“和平號”是什么國家制造的空間站?(前蘇聯(lián))
    23、“天空實驗室”是什么國家制造的空間站?(美國)
    24、目前美國、俄羅斯等國正在聯(lián)合起來建造什么型號的國際空間站?(阿爾法)
    25、請說出航天飛機的主要用途(2個即可)?
    (釋放各種人造衛(wèi)星、捕捉有故障的人造衛(wèi)星、向空間站接送宇航員、為空間站運送貨物、進行太空科學實驗)
    26、世界上發(fā)射的第一架航天飛機叫什么?(哥倫比亞號)
    27、中國有哪三座航天發(fā)射中心?(酒泉、太原、西昌)
    28、1975年7月15日,“聯(lián)盟19號”飛船和“阿波羅號”飛船在太空對接成功,蘇美兩個航天大國的幾名宇航員完成了首次國際合作考察飛行?(5名宇航員)
    29、1969年7月21日,什么飛船上的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
    30、航天飛機在軌道上飛行一周需要多長時間?(90分鐘)
    31、太空有哪5種資源?(高度資源、太陽能資源、失重資源、高真空資源、礦產(chǎn)資源)
    32、對全球而言,需要幾顆靜止通信衛(wèi)星組成通信網(wǎng),就可實現(xiàn)全球范圍的實時通信?(3-4顆靜止通信衛(wèi)星)
    33、氣象衛(wèi)星采用幾種不同的運行軌道?(2種,太陽同步軌道、地球靜止軌道)
    34、載人飛船“神舟6號”是哪年、哪月、哪日發(fā)射升空的?(2005、10、12)
    35、哪兩位宇航員搭乘載人飛船“神舟6號”上天?(費俊龍、聶海勝)
    36、航天飛機在軌道運行時是否受到地球的引力?(受到)
    37、航天飛機除什么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重復使用?(大油箱)
    38、飛船重返大氣層與空氣摩擦時所產(chǎn)生的溫度最高可達多少度?(2500度)
    39、航天飛機飛行軌道距離地球的高度不能超過多少英里?(400英里)
    40、航天飛機上天一次的平均費用是多少?(4、7億美元)
    41、迄今為止航天飛機載員最多的一次是幾個人?(8個)
    42、從頂部還是從底部開始點燃火箭?(頂部)
    43、航天發(fā)射窗指的是什么?(最適合發(fā)射的一個時間范圍)
    44、宇航員在太空不借助儀器能交談嗎?(不能,因為沒有空氣)
    45、宇航員在航天飛機內(nèi)不借助儀器能交談嗎?(能,因為航天飛機內(nèi)有空氣)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十三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十分重視青年工作,常常鼓勵青年追求夢想、努力奮斗。他強調(diào)“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踐行人民至上之旨、永葆清正廉潔本色,爭做一名有志、有為、有德的時代新人。
    青春向黨,信念堅定,做“不改其心,不移其志”的有志青年。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jīng)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帮w天英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秉持“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克服“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危險、巨大的心理壓力”等重重困難,在空間站駐留了183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連續(xù)在軌飛行時長紀錄,為我國建造“天宮”打下重要基石。新時代,無數(shù)的“90后”“00后”,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逆行者”;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領頭雁”;成為社區(qū)志愿服務的“紅馬甲”。他們用行動踐行了“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錚錚誓言。青年干部要立鴻鵠之志,做奮斗者,腳踏實地,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新業(yè)績。
    青春向黨,人民至上,做“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的有為青年。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己心”,只有把人民的冷暖放心上,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叭珖撠毠阅7丁睆埿【?,主動放棄北京工作,毅然回鄉(xiāng)幫助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用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成為新時代青年干部的楷模。青年干部要少坐凳子、勤動腦子、多動步子,把黨的群眾路線延伸到田間地頭,常走鄉(xiāng)村小路,常睡農(nóng)家土炕,常吃農(nóng)家飯菜,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在“拉家?!敝新犆褚?、察民情、解民憂,找準工作著力點,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以個人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樹立和踐行為民造福的正確政績觀,傾心傾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青春向黨,清正廉潔,做“正直如山,清廉如水”的有德青年。
    清正廉潔是為政之本,是青年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線。貴州“90后”女干部張藝因信念缺失、價值觀扭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貪污了40余萬元,當本應是“人民公仆”的青年干部與腐敗分子的身份疊加在一起,難免讓人感到震驚和痛心。青年干部應系好第一粒廉潔扣,賡續(xù)黨一貫倡導的清正廉潔作風,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要牢記“廉者,政之本也”“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清白為人,干凈做事,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在新征程上,廣大青年干部要握好時代的“接力棒”,跑出好成績,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架橋鋪路、添磚加瓦。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十四
    作為一名對航天科技深感興趣的人,我非常榮幸能參加航天科普知識講堂。這次講堂不僅給我?guī)砹岁P于航天的豐富知識,還讓我認識了一些優(yōu)秀的航天科技專家和研究人員。在這次講堂中,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對這次講堂的體會和心得。
    第一段:講堂內(nèi)容的簡述
    這次講堂涵蓋了從火箭到衛(wèi)星的一系列內(nèi)容。在講堂開始之前,主講人就先以一張火箭的圖片作為開場,引入我們的話題。隨后,主講人詳細介紹了火箭的構(gòu)造和發(fā)射過程。接下來,我們了解了人造衛(wèi)星的制作過程和衛(wèi)星的作用。這次講堂的重頭戲是關于深空探測的介紹。講堂最后,主講人向我們介紹了太空的適應性,講解了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即將實施的深空探測計劃。
    第二段:對火箭發(fā)射的理解
    在聽完主講人關于火箭的介紹之后,我對火箭發(fā)射的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鸺l(fā)射分為發(fā)射前、發(fā)射中和發(fā)射后三個階段。在發(fā)射前的準備中,需要進行復雜而嚴密的系統(tǒng)檢測,以確保整個發(fā)射過程順利進行。在發(fā)射中,火箭需要面對多方面的問題,如大氣層和重力的影響。經(jīng)過一個漫長而冒險的旅途之后,火箭會進入預定的軌道中,并將目標載荷準確地送達目的地。通過講堂,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嘆:我們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真的是厲害!
    第三段:對人造衛(wèi)星的認識
    在講堂中,我還了解到了人造衛(wèi)星的制造和使用。人造衛(wèi)星一般由質(zhì)量較小的研究組織、大型企業(yè)、政府機構(gòu)等制造和使用。人造衛(wèi)星可以在許多領域中發(fā)揮作用,如通信、天氣預報和導航等。除此之外,一些衛(wèi)星還可以用于地球探測,還具有為世界解決嚴峻機遇,監(jiān)測環(huán)境變化等功能。感到非常震驚的是,我們在講堂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國際合作,還有一些國內(nèi)的企業(yè)也在參與著人造衛(wèi)星的制作和應用。
    第四段:太空生活的適應性
    在講堂最后,主講人介紹了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即將實施的深空探測計劃。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極其艱難的,他們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訓練,而且必須接受艱苦的環(huán)境,例如失重和空氣的稀薄。在航天探測的發(fā)展歷程中,從創(chuàng)造到神秘,再到挑戰(zhàn)黑暗的未知領域,實現(xiàn)幾乎無與倫比的飛躍,讓人們真正了解了太空的魅力和生命的意義。這次講堂,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太空探索的意義和重要性。
    第五段:總結(jié)
    通過這次講堂,我收獲了許多,最主要的是對太空科技的新認識。在這個數(shù)碼時代,太空科技的發(fā)展已經(jīng)走在了人類最前沿,未來的探索之路也越來越寬廣。同時,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航天夢想是團隊力量的體現(xiàn),每一個人都要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付出努力。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要時刻關注科技的發(fā)展,從不同的角度來關注航天事業(yè),積極地參與到航天科技的發(fā)展中,為人類的探索之路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小知識摘抄篇十五
    1、最早發(fā)明火箭的國家是(中國)。
    2、為紀念一位傳奇式的人物,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是(萬戶)。
    3、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機構(gòu)——國際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是(錢學森)。
    4、世界上第一顆粒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前蘇聯(lián))發(fā)射的,從而開創(chuàng)了人類航天的新紀元。
    5、人類第一位成功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叫(尢里?加加林),他是(前蘇聯(lián))人。
    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國)人。他首先實現(xiàn)了人類登上月球的理想。
    7、人類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在首次飛行時繞地球飛行了(一)圈,在太空飛行了(108分鐘)。
    8、我國神舟號試驗飛船是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fā)射的。
    9、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第三級所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
    10、我國在(1980年)向太平洋發(fā)射了遠程火箭。
    11、1975年,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wèi)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wèi)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12、(長征三號)火箭把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通信衛(wèi)星送上太空。
    13、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三)級火箭。
    14、我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號是在(1999年11月20日)發(fā)射成功的。
    15、宇航員升空時乘坐的飛船艙段是(返回艙)。
    16、人類用空間探測器進行地外探測的第一個天體目標是(月球)。
    17、地球靜止衛(wèi)星軌道的軌道高度距地球表面約為(36000)千米。35786
    18、地球同步軌道衛(wèi)星在順行軌道上繞地球運行時,其運行周期約為(18)小時。
    19、1988年9月7日,長征四號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了我國自行研制的(風云二號)氣象衛(wèi)星,促進了我國氣象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21、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彈道導彈叫(v-2導彈)。
    22、我國的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一般從(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
    23、(1989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將哈勃空間望遠鏡送入太空軌道。
    24、世界上第一顆氣象衛(wèi)星“泰羅斯”號由(美國)發(fā)射。
    25、月球表面在太陽直射時與夜間的溫差是(300℃左右)。
    26、維持衛(wèi)星儀器設備長時間在太空中工作的能源主要是(自帶高性能的電池)。
    27、聯(lián)合國第54屆大會核準了第三次外空會議提出的建議,將每年的(10月4日至10月10日)定為“世界空間周”。
    28、月球上的重力比地球上的(小),人在月球上像(袋鼠那樣一跳一跳地行走)。
    29、月球土壤中有一種熱核聚變的理想燃料叫(“氦-3”),可供人類使用(幾百)年。
    30、液氧的沸點溫度是(-183、0℃),液氫的沸點溫度是(-252、7℃)。
    31、1999年10月14日,我國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由(中國)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資源一號衛(wèi)星,開創(chuàng)了發(fā)展中國家在航天高科技領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32、前蘇聯(lián)于(1961年4月12日)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飛船的名字叫(東方)號。
    33、1990年,長征三號火箭成功地發(fā)射(亞洲一號)衛(wèi)星,首次證明中國擁有國際商業(yè)衛(wèi)星的發(fā)射能力,中國航天從此躍登國際舞臺。至2000年1月,長征火箭共把(27)顆外國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升空。
    34、1970年4月,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升空。這顆衛(wèi)星是用(長征一號)火箭發(fā)射成功的,這標志著我國進入太空時代。
    35、宇航員在太空中飲水的方法是(裝水的瓶子帶有一根導管和一個橡皮嘴,水從橡皮嘴直接擠到嘴里)。
    36、迄今為止,(液氫和液氧)是人類發(fā)現(xiàn)的用于航天運載器最為理想的、并已經(jīng)成功使用的推進劑。
    37、1968年2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兼首任院長。
    38、第一個乘航天飛機上太空的美籍華人是(王贛駿)。他除完成科學實驗任務外,還帶了一件有紀念意義的(五星紅旗)上天。
    39、運載火箭主要是由(動力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和(箭體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三大系統(tǒng)組成的。
    40、太空稱為人類的第(四)環(huán)境。
    41、航天器的發(fā)射和運行,除受到微流星體嚴重威脅外,還有(太空垃圾)是它們的天敵。
    42、人類利用衛(wèi)星的功能,實現(xiàn)救險防災的作用,(氣象)衛(wèi)星是防災的先鋒。
    43、發(fā)射火箭要朝(順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
    44、航天飛機軌道器可重復使用(100)次左右。
    45、世界上第一個載人空間站為(禮炮1號空間站)。
    46、宇航理論的奠基人是(齊奧爾科夫斯基(俄))。
    47、美國女宇航員露西德在和平號空間站上生活了(188)天,創(chuàng)造了女宇航員在太空生活的最高紀錄。
    48、我國第一枚潛地導彈在(1982年10月12日)從水下發(fā)射成功。
    49、宇航員在太空睡覺是(不要床,怎么睡都一樣,但要用帶子捆好)。
    50、在航天飛機或空間站里,所有液體包括水是(球)狀。
    51、航天飛機是世界上第一種也是目前惟一的可(重復)使用的航天運載器,同時,它又是一種(多用途)載人航天器。
    52、1986年1月28日,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53、我國的運載火箭發(fā)射場有三個,即(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這3個發(fā)射場各有特點,承擔著不同的發(fā)射任務。
    54、1995年3月22日,俄羅斯宇航員波利亞科夫從和平號空間站返回地面,他在太空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飛行(438)天的紀錄。
    55、通信衛(wèi)星是世界上應用最早、應用最廣的衛(wèi)星之一。(美國)是最先發(fā)射成功通信衛(wèi)星的國家。
    56、航天是指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等航天器在(地球大氣層以外)進行的飛行活動。
    57、從地球表面發(fā)射的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自由旋轉(zhuǎn)而不落回地面,其旋轉(zhuǎn)半徑等于地球半徑時所具有的速度稱為第一宇宙速度,其數(shù)值為7、91千米/秒;航天器擺脫地球引力圍繞太陽運動應具備的速度稱為第二宇宙速度,其數(shù)值為11、18千米/秒;使航天器擺脫太陽系引力飛向太陽系以外的空間應具備的速度稱為第三宇宙速度,其數(shù)值為(16、63千米/秒)。
    58、1963年6月,(前蘇聯(lián))的(捷列什科娃)獨立一人駕駛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女宇航員,證明婦女也能在太空正常工作。
    59、我國第一艘神舟號試驗飛船是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的。
    60、把阿爾法磁譜儀送入太空進行人類探索宇宙形成奧秘的試驗計劃是由(丁肇中)主持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