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妮日記讀后感(實用11篇)

字號: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fù)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yīng)以寫“體會”為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一
    安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
    日記
    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1942_1944),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
    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德國納粹的暴行或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fā)生的一切,“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shè)法順應(yīng)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13歲的安妮呢?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BR>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么比這更愉快嗎?”
    前兩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它記述的是一名名叫安妮的猶太女孩從1942年到1994年寫下的日記,在日記中安妮講述了作為一名猶太人為躲避殘忍的德國納粹黨在秘密小屋中的生活狀況。
    在日記中,安妮如實的記錄了當時的希特勒政府攻下荷蘭后制定的一些法規(guī)“法令規(guī)定:猶太人應(yīng)在衣服上繡黃色六角星徽;禁止猶太人深夜出門;禁止去一些娛樂場所!……”看到這些規(guī)定我覺得十分氣憤,他們這樣做完全限制了猶太人的自由,沒有一點民主可言,完全就是將猶太人逼上死路,這樣的情況下,讓他們怎么生活!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妮一家仍然堅強努力生活著,他們不放棄,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等來成功的那一天。七月八日,安妮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召急通知,瑪格當時僅16歲啊!難道這些慘無人道的納粹黨連一個小女孩也不放過嗎?納粹黨的殘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最終,大家決定全家搬進秘密小屋,那是一個辦公樓上的廢棄屋子,由他們的朋友送來食物,他們生活在秘密小屋里,為了防止被別人發(fā)現(xiàn),他們白天夜里不敢大聲說話、走路,只能做一些靜態(tài)的事情。壓抑的生活使大家都變得敏感而易怒,后來秘密小屋中又住進了凡格一家和善良的大夫狄斯亞,自私吝嗇的凡格太太總是找安妮的缺點,甚至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在這樣的情況中,安妮學(xué)會了忍讓,學(xué)會了堅強。
    在秘密小屋生活的這段時間中,安妮并沒有放棄學(xué)習,還是每天認真的學(xué)習各種語言,同時安妮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安妮與皮特戀愛了,可是安妮的父親卻很生氣,他告訴安妮她應(yīng)該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并告訴她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安妮也決定自己應(yīng)該她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在這種時候安妮明白堅持下來就意味著勝利,而放棄就意味著死亡。 在他們住在秘密小屋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同伴都被成群的逮捕,受到蓋世太保無情的對待他們有的被趕上火車送進維斯德堡,還有的被送到遙遠的荒蕪之地,中煤氣而死……1944年,盟軍登陸,他們終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喜訊,可他們的食物卻越來越少,可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相互安慰、鼓勵,相信未來一定會很美好。最終,德國失敗了,可安妮也走了,她終究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通過讀《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即使面臨天大的災(zāi)難也要學(xué)會堅強,,要始終保持的處理事情,要保持堅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下學(xué)習,不可輕言放棄,要相信自己,要學(xué)會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就像安妮說得:“我相信自己”,“包括我的思想、我的愿望以及我的夢想”。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二
    安妮
    日記
    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恐怖,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日記》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nèi)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yōu)槌墒斓纳倥?BR>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記里寫道。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愿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xiàn)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fā)動的戰(zhàn)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zhàn)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zhàn)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彼龅搅?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BR>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是一位猶太小女孩安妮在納粹主義戰(zhàn)爭時的真情實錄。和平的時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媽媽和姐姐瑪戈生活在一個和諧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記,她將自己生活中真實的情感記錄在其中。1942年7月9日,他們一家由于收到傳訊通知,與凡丹一家和牙醫(yī)杜瑟爾先生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的“密室”里。從此過著隱姓埋名、暗無天日的生活。除了他們的保護人庫拉勒先生、克萊斯先生和艾莉與米普小姐和一對蔬菜商夫婦外,沒人知道他們的行蹤。
    1944年8月4日上午,納粹黨衛(wèi)軍官和荷蘭綠衣警察逮捕了隱藏在密室里的八個人和他們的保護人庫拉勒和克萊斯。后來,庫拉勒和克萊斯分別獲釋和逃脫,而其余八個人被送進波蘭的奧西維茲集中營,除了安妮的爸爸外,其余人都慘死。最后,艾莉和米普撿到了安妮的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爸爸。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傳揚安妮的日記,讓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兩年,她每天都企盼戰(zhàn)爭的結(jié)束,期盼和平與幸福的到來。在密室中無聊困乏的生活里,安妮經(jīng)歷了大人無數(shù)的責罵,經(jīng)歷了她心中情感的轉(zhuǎn)變,對密室里人的理解和對戰(zhàn)爭的恐懼,她每天都在憧憬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美好的未來……但是,在密室里生活的他們卻像被軟禁在囚籠中的鳥兒,聽著外面轟隆隆的炮響和噠噠噠的子彈聲,和平和希望又似乎離他們是那樣的遙遠。安妮在這樣的生活中成熟了很多,她不再對不稱心的事對大人發(fā)脾氣,她將自己痛苦的心靈緊緊地鎖在自己的心里。大人們哪里知道,安妮開朗的外表里邊包含的是一顆多么脆弱的心啊,她缺少一個家庭的溫暖,缺少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她只有在自己心碎的時候強忍住自己的眼淚,對她的日記述說自己的悲傷,用學(xué)習和寫日記來消磨難熬的時光!對于安妮來說,她身邊所有活生生的人還不如一本沒有情感,沒有語言的日記本!
    讀了這本書,我想:安妮他們的苦難生活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安妮在那樣的生活中都能表現(xiàn)得那樣堅強,正如杏林子所說的,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三
    安妮
    日記
    是一本值得我們?nèi)タ吹臅?,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日記讀后感500字,歡迎閱讀!
    有一本書讓我感動不已,思緒萬千。那一本關(guān)于“美好生活”的書叫做《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德國猶太女子,安妮·弗蘭克家里并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起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難么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嗎”?安妮·弗蘭克是個活潑、可愛的猶太女孩,由于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屠殺,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進“后屋”。在后屋里,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也不能開燈,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但是他們?nèi)匀粓猿值幕钕聛怼?BR>    一個個志向遠大,才智過人的猶太青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惡啊!
    從這本日記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愛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討厭的甚至厭惡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雖然身陷逆境,卻仍然有顆善良、愛學(xué)習、隨時約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錯事會把話說重了,自己都會認真的面對,及時糾正,還要自己反省,并為之道歉。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學(xué)習!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后的學(xué)習,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樣時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快樂!
    在這個暑假里,我閱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德國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大屠殺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shù)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shù)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shù)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選擇了躲藏,他們與幾個鄰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樓,生活了25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里,有警察來訪的恐懼,有生日到來的歡樂,有小偷拜訪的絕望,還有安妮戀愛的興奮……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樂觀,勇敢面對內(nèi)心的恐懼。她天真、可愛、活潑、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責備后,仍未笑著面對生活。他們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顧一切的去尋找活下來的希望。安妮也在這里學(xué)習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長了許多。但,不幸的是,他們最后無奈還是被送往了集中營,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還。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么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么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xué)會思考,沉著和冷靜。
    在這之后,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當時的生活處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單》的電影,我很震驚,一個人的生命居然這么的沒有價值,人的尊嚴被踐踏:一個軍官早上起來拿著槍對著下面的猶太人亂打;一些人試圖躲在房子里,卻被納粹兵發(fā)現(xiàn),士兵對著他們掃射……這部影片除了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兒和和給與人希望的紅色火苗是有顏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唯一看到一個穿紅色大衣的小女孩兒,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終還是死了,這么可愛的孩子被這樣無情的殺死,也等同于希望破滅了。
    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德國納粹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今年暑假,我讀了安妮·弗蘭克寫得《安妮日記》,讀完之后,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面對德國對猶太人殘酷的迫害,她們一家人只好躲進她父親公司大樓后面的一些蔭蔽房屋里,在這不見陽光的日記里,安妮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給它取名為吉蒂,這本書對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青春期少年與父母的關(guān)系,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其中,我最欣賞的人是安妮,安妮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是在密室里面是極其枯燥和煩悶的,這里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恐懼和饑餓不斷折磨著她們一家人。安妮對自己的情感,對別人的感情都直言不諱,坦率地表現(xiàn)在文字之中,她在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扭曲的人際關(guān)系中,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個性,她還是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對將來能出去的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她是一個有理想的小女孩。
    安妮在與世隔絕的密室里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在這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中,她沒有享受到花季女孩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只有日記本陪伴著她。她向日記訴說自己的苦悶,講述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描述和親人間的各種沖突和情感,同時,她以勇敢的態(tài)度控訴了法西斯邪惡的戰(zhàn)爭,譴責了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描述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zāi)難。讓我感到由衷佩服的地方,是她敢于深刻剖析自己,在碰到家人對她有過分的批評時,她正視自己的缺點,盡量做得合大家心意,并努力想做得更好。安妮的母親不怎么為孩子的精神方面考慮,對安妮很苛刻,使得安妮對她很反感,不過,安妮盡量地理解母親,她聽見樓梯上有了腳步聲,就盼著媽媽來向她道早安,然后安妮又會熱烈地問候媽媽,渴望看著媽媽親切地注視著她目光。如果媽媽指責她說錯了話或做錯了事,她的心情就一落千丈,但是過一會兒,安妮心里就原諒了媽媽,還為媽媽找理由,因為她煩心的事情太多了,安妮覺得,如果我們與人相處,彼此互相友善,都心胸開闊一些,不是只看到別人不好的一面,那么關(guān)于教育、飲食等問題的沖突都可以變成一種友好的討論,簡潔的文字,卻包含了真理!
    《安妮日記》是一本值得認真讀的好書,愿安妮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伴我們成長!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四
    因為讀之前就知道作者安妮的命運結(jié)局,所以跟著日記上的日期一天一天往前走,就有死亡一步一步逼近的壓迫感。在安妮的日記里看到了密室中生活的八個猶太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凡。丹太太的愛慕虛榮、自私、愛出風頭、愛挑撥是非,但是也會妥協(xié);凡。丹夫婦愛吵架,皮特性格安靜、不善表達、孤獨、不獨立,愛上了安妮;瑪格特善良、優(yōu)秀、上進,愛每一個家人;弗蘭克太太總是不理解安妮,和女兒交談的語言不恰當導(dǎo)致母女關(guān)系不親密;弗蘭克先生善良、謙虛、寡言,照顧每一個人;杜塞爾是個牙醫(yī),自私,自大、總是違反密室規(guī)則。安妮在別人的眼中是個話癆,沒有規(guī)矩,但是在內(nèi)心她有自己對于命運、人類、戰(zhàn)爭、和平、政治、民族和宗教的思考。
    還有一些幫助他們的善良的人們,雖然這些人都飽受生活困難和身體疾病的困擾,但他們總是竭盡全力滿足密室中人們物質(zhì)和精神的需求,并為密室中的人帶來外面世界的空氣。
    在《安妮日記》這本書中所有這些與她密室生活接觸的人們都使用的是真名。真實的姓名讓這些生命更鮮活更親近,所以當他們被慘絕人寰的奪去生命時,心里會有陣陣痛襲來。這就是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一個具體人身上都是一座山一樣沉重的感覺。當他們距離與我們越近,我們就越能感受到歷史悲劇帶來的撕裂般的痛苦和恐懼。
    但安妮日記中還是讓我看到了安妮在災(zāi)難恐慌和恐怖的生活中仍然奮力追求生命的火光和激情,她探索如何改善和周圍人的關(guān)系,如何站在旁觀者角度反思自己的說話方式。同時她思索人類為什么要把大量的財富花在戰(zhàn)爭和破壞中,而不是花在藝術(shù)、科學(xué)、教育和改善窮人的生活中?她思索如何在危險中將這種苦難的生活當作有趣人生的開始,如何帶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快樂、堅強和幸福?她思索猶太民族為何如此多難?如何拯救猶太民族?同時又為自己的民族和宗教自豪。這些都是日記黑暗壓頂氛圍中的那一縷陽光,密閉空間中那一絲新鮮空氣。
    安妮的日記中很清晰看到猶太人在如此黑暗和恐怖的環(huán)境中一直堅持學(xué)習,堅持讀書的韌性。外面幫助他們的人除了帶給他們食物外,一直源源不斷的給他們運送書籍,就單從這一點就讓我們感受到猶太民族的優(yōu)秀。安妮整理了密室八個成員的興趣,幾乎都與學(xué)習和閱讀有關(guān)。
    安妮的日記還通過記錄收聽廣播記載了二戰(zhàn)1942—1944年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例如墨索里尼政府倒臺,意大利投降,蘇聯(lián)的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聯(lián)軍的諾曼底登陸等,他們感受到勝利曙光的臨近,但是他們還是沒有看到最后解放的光明,他們在黎明到來前最黑暗的時刻逝去了,安妮的日記也戛然而止,沒有任何征兆,沒有任何感知,但似乎這一天的到來在無數(shù)日記的伏筆中早已預(yù)言。
    “我的建議則是:走出去,走進鄉(xiāng)間田園,享受陽光、自然美景;走出去,試著重新尋找幸福;想想你內(nèi)心的美、周遭蘊藏的美,高興起來吧?!?BR>    “美麗一直存在,即使在苦難之中也有美的蹤影。如果你尋找它,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快樂,從而找回內(nèi)心的和諧。一個快樂的人,會將快樂傳遞給周圍的人;一個勇敢的人,永遠不會在苦難中死去”
    讀完安妮日記,再回想方方日記,紐約藍藍日記,這些日記的價值是什么呢?日記描述的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人物,他們既不崇高也不偉大,但是他們有血有肉鮮活的在我們的眼前,他們像我們的鄰里朋友,他們的音容笑貌是真實、伸手可以觸及的感覺。只有當這些人寫進歷史,我們的歷史才是有溫度有感情的,才不是冰冷冷的數(shù)字和文字,只有這些真實能觸動我們悲慟心情的生命才會讓我們徹底反思歷史,真正從歷史中汲取教訓(xùn),不再讓人間悲劇重演。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五
    我經(jīng)過朋友的介紹讀了 《安妮的日記》,這是安妮·弗蘭克留下來的日記 ,安妮的日記讀后感。她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zhàn)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xiàn)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一個正值花季的少女,若是成天被關(guān)在密室里茍且偷生,或許她的生活就從此黯淡無光,然而安妮就是這樣一個不服命運的人。
    安妮,猶太人,身處二戰(zhàn)時期,為躲避納稅的迫害,躲進父親公司大樓的幾間密室。在密室生活,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甚至不能開窗,密室里暗無天日,夏日里灼熱的空氣令人窒息,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安妮一臉陽光,將內(nèi)心的從容保持到了最后。
    最可怕的不是知道自己下一刻就要面臨死亡,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死亡的陰影下生存。人們往往面臨困境便輕言放棄,在絕境下失去信念,他們竟然都不如一個13歲的小女孩。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最壞的結(jié)局,迷茫著不知所錯,在困境中迷失了自己,被軟弱蠱惑了信念,便喪失了判斷的能力。有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結(jié)局,卻自以為看透了一切,在胡猜亂想中淪陷……信念便是最好的良藥,有信念的人會在黑暗中看見希望,在孤島上看見船只,在寒冷中觸摸溫暖,他們不會無所事事,而是想著如何讓生命更有意義,他們會充滿理想,不會在悲傷里沉淪。
    人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品德便是:尊嚴,志向,信念。浮華一生,人生如夢,誰愿意寄人籬下,在挫折與自卑中度過一生,倘若失去信念,便不再有追夢的力量,失去了志向和尊嚴,生命的意義又何在?人生苦短,信念也顯得尤為重要。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在密室中度過,而她生命的華彩樂章便在一本日記上奏響。她沒有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多遠,卻通過日記在成長道路上走得這么遠,她的年齡很容易讓人想成一個不懂人事的孩子,可是她的內(nèi)心世界早已超脫她的年齡,她內(nèi)心的溫柔,從容,淡定譜寫了一曲壓抑下綻放陽光的青春歌謠……更重要的是,她憑借心中那堅定的信念,走過了看似兩年,實際如一生般的時光。
    她的夢很美,她的微笑從來沒有消失……
    要知道,信念在,陽光也在,幸福尾隨。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六
    去年暑假,我讀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它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安妮·弗蘭克曾被世界人民稱作——永遠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十三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里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zhàn)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為了紀念這位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安妮日記》這部電影,造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安妮·弗蘭克在寫完《安妮日記》這本書后,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到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边@句話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令人的淚水流個不停,但卻讓我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現(xiàn)在,看了我介紹的《安妮日記》,大家一定也喜歡上了這本書了吧,也很想讀它了吧!找個機會一定要讀!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七
    舉期里,跟媽媽一起去書店買回了老師推薦的《安妮日記》,看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有八個人為了躲避德國人的逮捕和屠殺,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一家公司大樓的一處密室,做了“隱匿者”。其中就有安妮一家。安妮是一個13歲的猶太少女,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過著富裕、舒適的生活??墒牵捎趹?zhàn)爭的爆發(fā),她不得不生活在與外界隔離的小屋里,過著無聊、寂寞、充滿恐懼的日子。這時安妮得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記日記。正是這個日記本陪伴安妮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
    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愛學(xué)習、愛思考的女孩。在那樣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里,她還堅持學(xué)習英語、代數(shù)、歷史等知識。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非常堅強、非常有個性的女孩,她能在痛苦的時候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現(xiàn)實,不屈服于失敗。從安妮的日記中,我還感受到安妮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精神上的充實來彌補肉體上饑餓,從不抱怨。從她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擁有超強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的安妮,正像“譯本前言”中說的“假如不是黑暗勢力扼殺了這個弱小生命,今天,世界上可能會多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
    當我合上《安妮日記》這本書,我為安妮的悲慘命運而惋惜,我痛恨戰(zhàn)爭,痛恨侵略者。
    親愛的安妮,你已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八
    好久沒有看到這么讓人心痛的故事了。由于安妮一家是猶太人,在二戰(zhàn)期間為了躲避納粹的逮捕,一家人躲進了閣樓,一躲就是兩年多。在這兩年里,安妮在她的日記“吉蒂”里記錄了這兩年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
    從安妮的文字不難看出,她年紀雖小,但卻心智成熟,天性樂觀,洞察一切,明辨是非。之所以會讀《安妮日記》是因為知道阿姆斯特丹有這么一個博物館叫安妮之家。這個博物館因《安妮日記》而聞名于世。于是懷揣好奇,開始看這本書。從序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折射的是二戰(zhàn)時期被陰霾籠罩下的歷史。也是從序言便知道,安妮一家的最終結(jié)局。直到現(xiàn)在寫下“安妮一家的最終結(jié)局”,仍然抑制不住留下眼淚。安妮記錄了他們在密室里的日常生活;記錄了住在一起的人們心情變化,喜怒哀樂;記錄了她對生活的惶恐和希望。文字生動而活潑,看書的過程中我分明看到了一部活生生的電影,看到安妮可愛的樣子。
    如果,如果在看安妮的日記之前,我不知道她們的結(jié)局該有多好。安妮一次次的寫到戰(zhàn)爭到年底有可能就結(jié)束了,她們有可能就重獲自由了。每次看到這些字眼,反而更加心痛,心痛即使她生性樂觀,但現(xiàn)實卻不是如她所愿。如果提前不知道結(jié)局,我一定像安妮一樣,滿懷希望,雖然當下生活艱難,煎熬,但終會過去。我會期待安妮回歸自由的那一天,我會期待她穿上合身的漂亮裙子那一天,我會期待她暢快的呼吸自由空氣的那一天。讀日記的整個過程中自己的心情復(fù)雜而糾結(jié),好像越往后她離自由越近,又好像越往后讀,越接近她的悲慘命運。
    不敢想象,安妮被抓到集中營會是怎樣的心情。她聰明,成熟,心思細膩,活生生,該如何面對納粹集中營地獄一般的摧殘。不敢想象,當自己的所有希望全部幻化成泡影,該有多絕望,心痛。集中營的日子里,她還會不會經(jīng)常想起她的日記本“吉蒂”。安妮逝世后的一個周,德軍宣布投降。她最終的最終沒有堅持到最后,沒有看到黎明。戰(zhàn)后,只有安妮的父親生存了下來,此時的父親又該是怎樣的痛徹心扉。他為了保護妻女,從德國搬家到了阿姆斯特丹,又進而攜全家搬進密室,可是,所有一切努力最終還是敗給了殘酷的戰(zhàn)爭。他拿到安妮的日記后,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讀她心愛的小女兒的心路歷程,躍然紙上的明明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明明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很久沒有讀到一本書,像《安妮日記》一樣,給我?guī)砣绱藦娏业男耐?。愿世界和平,愿不再有任何人因為?zhàn)爭顛沛流離。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九
    《安妮日記》中安妮·弗蘭克假借給朋友吉蒂的寫信形式,真實的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日志。在日記中,安妮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成長中的困惑、期待及對和平年代的向往。她不畏強敵,勇敢的用筆墨控訴了法西斯戰(zhàn)爭的邪惡。講述了戰(zhàn)爭帶給人民深深的災(zāi)難。這本《安妮日記》不僅僅是安妮這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德軍占領(lǐng)區(qū)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是對人性和平與安寧的迫切呼喚。
    讀著這本安妮用生命寫就的日記,我深深的感受到法國人對猶太人的不公平:猶太人必須佩戴一顆金色六角星;猶太人必須上交自行車;猶太人不能乘坐一切交通工具;猶太人只許在下午3~5時出行買東西;猶太人只能上猶太人開的商店、理發(fā)店;猶太人禁止到娛樂場所、體育場去……如此種種,簡直是把猶太人整天關(guān)在家里!我還了解了歷史,戰(zhàn)爭與種族迫害。真是太不公平了!大家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何必互相殘殺呢!
    安妮,我敬佩你。我敬佩你的勇敢和堅強,尤其是你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永遠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
    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我深受啟發(fā)。
    安妮。弗拉克是個猶太少女,他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經(jīng)營這一家公司,一家四口過著富裕安寧的生活。
    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權(quán)執(zhí)政以后,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殘酷的迫害。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生日,他受到了一個禮物是一本日記。這是德國法西斯已經(jīng)侵占拉荷蘭。為了避免遭受警察的逮捕和屠殺,安妮的父親帶著一家人,躲進拉公司大樓的一間隱秘的房屋。
    安妮。在與世隔絕的密室里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時間,沒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快樂,只有日記本陪伴著她。她向他訴說心中苦悶,講述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描寫各種感受和幸福。她衣少女特有的青春和語言,記錄了成長中的困惑和好奇以及青春的萌動和期待。同時,她以勇敢的筆墨,控訴了法西斯邪惡的戰(zhàn)爭,譴責了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描述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安妮對在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扭曲的人際關(guān)系的不適應(yīng)。
    我還要學(xué)習安妮善于思考,認真反省自己,看清自己的缺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品格的精神。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一
    后來,安妮被抓到了集中營,但是她依然是那樣的樂觀,那樣的充滿希望……但是,在安妮16歲生日的前3個月,她卻去世了,帶著絕望……不,帶著那么一定點的希望走的……她的精神垮了。
    戰(zhàn)爭就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習以為常的美好的東西?;蛟S,在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會是激動人心的,但興奮過后,將是對和平的漫長而痛苦的等待。
    但是她留給我們的作品卻讓我們深刻的記住了,這是個只存在了十六年的年輕生命,卻正如她日記里寫的那樣“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她做到了,用她的心記錄了仿佛發(fā)生在一個美麗天使身上的故事。記住了一個天使一樣的少女,踏著凡間的塵埃,撫摸著戰(zhàn)爭的傷口,在痛苦和絕望的世界里種下星星點點的種子,漫浸希望的火種,灌注勃發(fā)的力量,儲蓄著對于光明、和平的一切美好設(shè)想,對于未來世界的無限展望和期許。靜靜地躺在那本泛黃的日記里,淌在后人對于這段歲月無盡的沉思里。
    讀完了全本書,我有很多的感嘆,為這個美麗感性的女孩。同時也深深觸動了內(nèi)心的和平,珍視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fā)生了。祈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