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個人在經(jīng)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jié)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一
太原,作為山西的首府,素有“煤海之城”之稱,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文化而聞名。前不久,我有幸在太原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這里的獨特魅力讓我心生敬意和思考。在這600多字的文章中,我將向大家分享我在太原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太原的歷史風貌
太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悠久的歷史使得這座城市擁有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在太原的古城區(qū),可以看到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萬柱寺和雙塔寺了。萬柱寺作為山西省最早的石雕建筑,給人以美輪美奐的震撼;而雙塔寺則是該地最古老、最莊嚴的佛教寺廟,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勤勞。此外,太原的悠久歷史也留下了許多有名的歷史文化名人,如文天祥、辛棄疾等,他們的才華和豪情激勵著每一個到訪太原的人。
第二段:太原的自然景觀
太原的自然景觀同樣讓人難以忘懷。太原周邊山巒疊嶂,山水秀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倒馬關景區(qū)了。倒馬關以其險峻的山峰和清澈的水流吸引了大量游客,這里的自然景觀無疑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此外,太原還擁有數(shù)個公園,如柳巷公園和晉祠公園,這些公園中開滿了花草樹木,空氣清新,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第三段:太原的美食文化
太原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獨特之處。作為山西的省會,太原的美食可以說是山西美食的代表。最有名的要數(shù)太原的刀削面和麻糊糊了。太原的刀削面以其切割薄如蟬翼的手藝而聞名,吃起來口感鮮美,是許多游客必嘗的美食。而麻糊糊則是太原的傳統(tǒng)小吃,以其全程手工制作,口感綿軟,包裹了滿滿的黃豆餡,頗受人們的喜愛。除此之外,太原還有許多其他的特色小吃,如炒河粉、羊肉燉饸饹等,無一不讓人食指大動。
第四段:太原的城市發(fā)展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太原近年來的城市發(fā)展令人矚目。我在太原的幾天里,見證了太原的城市發(fā)展的成果。太原的建筑物經(jīng)過了現(xiàn)代化的改造,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給人一種繁榮和熱鬧的感覺。太原的交通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地鐵和公共交通線路四通八達,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此外,太原還在積極推動城市文化建設,舉辦了許多文化藝術活動,加強了太原市的文化軟實力。
第五段:太原給我留下的思考
在太原的這段時間里,除了欣賞太原的美景和美食,我還思考了一些問題。太原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它的發(fā)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太原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比如,環(huán)境保護問題、城市規(guī)劃問題等。我認為,作為一個游客,我們應該珍惜太原的美好,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積極參與,為太原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總結(jié)一下,太原作為山西的省會,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太原的歷史風貌、自然景觀、美食文化和城市發(fā)展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太原的游覽過程中,我也思考了一些問題,對城市的發(fā)展有了更深的認識。太原,是一座美麗而值得探尋的城市,它給我?guī)砹藷o盡的感慨和啟迪。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二
星期六,我到太原師范學院聽了多位名師的講課,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fā)展以及語文教育了解之廣、鉆研之深。首先,這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所聽的幾節(jié)課較好地將網(wǎng)絡技術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整合到學科中,促進了課堂教學的變革,同時,也提醒了我們,在當前一定要更新觀念,認清課改目標,緊跟改革步伐,才不會落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名師課后的經(jīng)驗交流.
以說,現(xiàn)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趙景瑞老師的趣——趣——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愿學、越愛學。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三
太原,是我曾經(jīng)游歷過的一個城市。她位于中國的華北地區(qū),是山西省的省會。太原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和迷人的風景吸引著無數(shù)的游客。在我短暫的停留中,太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一段美好的回憶。
第二段:太原的歷史文化
太原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太原,我有幸游覽了一些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例如為數(shù)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古城墻——太原古城墻,它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之一,為我展示了太原作為一座古都的底蘊。此外,太原還有許多古寺廟,如懸空寺和小云寺,這些都是體現(xiàn)佛教文化和建筑藝術的重要遺址。通過參觀這些古跡,我不僅了解了太原的歷史發(fā)展,也體會到了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蘊。
第三段:太原的自然風光
除了歷史文化,太原還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太原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以山地和懸崖峭壁而聞名。我曾去過九曲洞,這是一座以洞穴和瀑布著稱的風景名勝區(qū)。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此外,太原還有一些美麗的公園,如兒童公園和晉祠公園。這些公園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是人們休閑、散步和欣賞自然的好去處。太原的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第四段:太原的人文風情
太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活力的城市。在太原的街頭,在市井小巷,我感受到了濃厚的人文氛圍。太原的人們友善熱情,他們向我展示了當?shù)厝说纳罘绞胶土晳T。在太原,我品嘗了當?shù)靥厣〕?,如刀削面和搟面皮。這些美食讓我大呼過癮,并且也是太原本土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太原還有一些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如太原剪紙和太原陶瓷,這些藝術品展示了太原人民的才華和智慧。太原的人文風情使這座城市更具吸引力。
第五段:太原的未來展望
太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城市。如今,太原正在不斷向著現(xiàn)代化城市邁進。太原正在加強城市規(guī)劃和交通建設,提高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和城市的整體形象。與此同時,太原也在積極推動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觀光。我相信,隨著太原的發(fā)展,這座城市將會變得更加繁榮和美麗。
總結(jié):
太原是一個歷史悠久、自然風光迷人、人文氛圍濃厚的城市。我在太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和深刻的印象。太原的發(fā)展和未來給我?guī)砹讼M推诖?。我相信,太原將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探索她的風采。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四
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課堂上的主人。
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chuàng)新精神涌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五
太原,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中國山西省的中部地區(qū)。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和工業(yè)中心之一,太原吸引著眾多游客和投資者前來探索和發(fā)展。在我親身體驗和感受太原的種種風情之后,我有了一些關于這座城市的深刻體驗和心得體會。
首先,太原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其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太原曾是晉陽府,晉陽乃是古代晉國的都城,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太原的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中,我時常能夠看到傳統(tǒng)的元素和歷史的痕跡。例如,古城墻、城樓還有清代的建筑群,都是太原獨特而又迷人的特色。這些歷史文化遺址是太原的寶藏,讓人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和歷史的厚重。
其次,太原的自然景觀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原位于山西盆地的中部,四周環(huán)繞著群山和山河,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在太原的周邊,有著許多迷人的自然景點,如萬柏林、云岡石窟等。這些地方都富有獨特的自然美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此外,太原還以其四季分明的氣候而聞名,春暖花開,夏日涼爽,秋高氣爽,冬雪皚皚,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風景和體驗。太原的自然景觀豐富多樣,給我的旅行增添了無限的樂趣和美好的回憶。
第三,太原的美食文化也是這座城市的驕傲。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太原不僅有獨特的山西菜,還有著豐富多樣的美食選擇。我特別推薦嘗試太原的傳統(tǒng)面食。比如刀削面、炒面、臊子面等等,這些都是太原的特色美食,無論是香味還是口感都令人難以忘懷。此外,山西油潑面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濃郁的口味也深受游客和當?shù)鼐用竦南矏?。太原的美食文化豐富多樣,給我的味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滿足。
再次,太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勢頭迅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原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yè)和交通中心,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在太原,我看到了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各類企業(yè)蓬勃發(fā)展。太原的經(jīng)濟繁榮帶動著就業(yè)機會的增加和社會的穩(wěn)定,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和發(fā)展機會。此外,太原還積極推動城市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文化產(chǎn)業(yè)建設,吸引了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者前來尋求商機。太原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讓我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和潛力。
最后,太原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這里的人民熱情好客。太原人民以其熱情好客和誠信待人的精神而聞名。在我游歷太原的過程中,無論是路上的問路者,還是當?shù)氐木用?,他們都會熱心地給予幫助和指導。太原的市民待人真誠,樂于助人,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種友善與熱情讓我感到賓至如歸的舒適。
總而言之,太原這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以其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獨特的自然景觀、美食文化、快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和熱情好客的人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原是一個令人驚喜和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未來的太原會迎來更加美好的發(fā)展和繁榮。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六
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來太原旅游,而我這次來太原也是為了游玩。在這幾天的旅游過程中,我又重新認識了太原這座城市,也對太原的文化、風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下面,我將分享我的“游太原心得體會”。
第二段:文化體驗
太原是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我首先去了晉祠,這是集中反映晉代文化、歷史和藝術的博物館,讓我感受到了獨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還有太原市博物館,這里不僅有大量的文物古董,還有詳實的介紹,非常有趣。在游覽這些博物館過程中,我對太原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段:自然風光
太原的自然風光也是非常迷人的,尤其是云岡石窟,這處石窟藝術集中表現(xiàn)了唐、北魏時期藝術的高度成就,更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精髓。石窟中的佛像造型精美,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讓人折服。馬致遠墓也是一處好去處,這里的綠蔭掩映、花香四溢,不僅可以緩解城市的喧囂,更可以讓人體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
第四段:美食品嘗
太原的美食也是值得品嘗的。這里的小吃清香可口,不僅有口感豐富的餃子、燒賣,還有香氣誘人的蔥油餅、酸湯水餃等等。我去了太原老城小吃街,這里餐廳林立,小吃豐富,各式各樣的飲食讓人垂涎欲滴。在太原,不僅可以品嘗到美味佳肴,更可以品嘗到中華文化的精髓。如擔擔面這個美食,深得中式飲食之醇厚和靈動,品嘗之后口口留香,回味無窮,這一切讓我更加愛上了太原這座城市。
第五段:總結(jié)
太原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在這里,我獲得了美食、美景和文化的豐厚收獲。在旅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太原雖然不像一些大城市那樣繁華,但是,太原本身就是一座擁有深厚文化的城市,值得游覽,值得體會。從這次旅游中,我也懂得了在旅游的同時,更要去了解目的地的文化、歷史和人文底蘊,從而讓自己的旅游收獲更加豐厚。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七
太原,位于中國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省會,也是華北地區(qū)的重要城市之一。作為一個城市,太原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吸引了無數(shù)人關注和探索。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來到了這座城市,深深地感受到了太原的獨特魅力。以下是我對太原的心得體會。
首先,太原的歷史文化讓人著迷。太原作為山西省的省會,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古城區(qū),我走進了悠久的歷史長廊。巍峨的雙塔寺,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還有那聞名遐邇的懸空寺,讓我著迷不已。每一處古跡都承載著太原的歷史,使人感嘆古人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在太原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里,我深入了解了太原的文化傳統(tǒng)。太原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是這座城市得以保持獨特風貌的重要原因。
其次,太原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太原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城市。登上長治山,我俯瞰著整個太原市區(qū),群山環(huán)繞、綠樹成蔭,美景盡收眼底。在百年老樹掩映下的萬柏林,我感受到了濃郁的山城氣息。太原還有許多自然景點,如龍?zhí)秿{、云巖寺,以及大同市的云岡石窟等。這些風景勝地讓人心曠神怡,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太原的美食更是令人垂涎欲滴。太原是山西菜的發(fā)源地,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聞名于世。我品嘗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名吃——太原菜和舌尖上的太原小吃,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太原菜的特色是注重調(diào)味品的使用,獨特的燉湯技巧及多種傳統(tǒng)烹調(diào)手法。在太原的夜市,街頭小吃琳瑯滿目,令人垂涎欲滴。我嘗試了熱門的燒烤美食和面食,都讓我有了難以忘懷的美食體驗。太原的美食不僅讓我充分體驗了山西地方特色,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人們的熱情好客。
最后,太原的人文魅力令人難以抵擋。太原的人民熱情友善,他們衷心地歡迎每一位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在太原的街頭巷尾,人們過著寬松和諧的生活。每當我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有人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和當?shù)厝私涣鞯倪^程中,我了解到太原人民的世襲家風以及他們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tài)度。他們勤勞、善良、豁達,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太原人的精神。
總之,太原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美麗的自然景觀以及迷人的美食。在太原的旅行中,我親身體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并對太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歷史文化的吸引力,還是自然風光的迷人,太原都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地方。我相信,未來的太原將繼續(xù)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我也期待著再次回到這座城市,繼續(xù)探索太原的魅力。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八
為期一個月的金工實習就這樣輕輕的落下帷幕,回憶這一個月的點點滴滴,真可謂是收獲多多,感慨多多,在這里,我體會到很多成功的喜悅,也讓我明了成功的背后都得付出心酸的汗水,在這個浩瀚的大千世界,才發(fā)現(xiàn)大學生有太多的不足,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去學習,并且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得抱著虛心的態(tài)度去學習。
實習的一個月中,我們做了鑄造、數(shù)控、綜合實踐、焊工、鍛壓、熱處理、銑刨磨、鉗工,一共8個工種。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有新的課程,不可能讓我們快速掌握這門課程。但是,初步了解這門技術的應用,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對于我們是有很大的用處的。首先,金工實習有工廠工作的熟練工人,他們的經(jīng)驗豐富,能夠給予我們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
再次,大學生對于機械方面理論知識很豐富,但是實踐方面卻是盲區(qū),經(jīng)過老師們的詳細教導,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也許對于某些同學來說,金工實習很辛苦,但是對于我來說,我覺得金工實習充滿了樂趣,就算是十分辛苦的鉗工實習,當我磨出一個自己感覺很不錯的小錘頭時,感覺到的只是由衷的成就感。
實習分為四周,每周一是理論課,周二到周五四天實習,第一周實習是鑄造和數(shù)控,前兩天的工種是鑄造,聽做完的同學說,這是個不輕松的活兒!要讓那些沒有形狀的沙子和泥巴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是要我們好好的動一動腦筋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我們的體力,還要我們的耐心,來不得半點馬虎!鑄造成型就是將液態(tài)金屬澆注到鑄型中待金屬冷卻、凝固后獲得鑄件的生產(chǎn)方法,分為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
砂型鑄造:用型砂通過緊實制成鑄型,用來生產(chǎn)鑄件的鑄造方法。特種鑄造:除砂型鑄造以外的其他鑄造方法。我們所接觸的鑄造就是圓形工件,鋁的熔點比較低,是鑄造的好原料。造型的基本操作,造型方法很多,但每種造型方法大都包括舂砂、起模、修型、合箱工序。我們主要學習了兩箱造型,其中包括整模造型和分模造型,大體步驟如下:(1)造型前(2)舂砂(3)撒分型砂(4)扎通氣孔(5)開外澆口(6)起模(7)修型(8)合箱。
合箱是造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對砂型的質(zhì)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合箱前,應仔細檢查砂型有無損壞和散砂,澆口是否修光等。合箱時應注意使上砂箱保持水平下降,并應對準合箱線,防止錯箱。
后兩天是數(shù)控,數(shù)控車床的操作是我們實習的第二個工種。就是通過編程來控制車床進行加工。通過數(shù)控車床的操作及編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數(shù)字化控制的方便、準確、快捷,只要輸入正確的程序,車床就會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同時在加工之前還可以進行模擬加工,如果不成功的話,可以修給程序,這樣就減少了因為誤操作而帶來的原料的浪費:并且,只要完成程序的編輯就可以用來重復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通過老師清晰明了重點突出的講解,我們很快掌握了數(shù)控機床編程軟件的應用,對常用的功能能夠熟練操作,并且學會基本語法和常用的編程語句,能夠進行簡單的編程操作。隨后我們開始按照圖紙進行程序編輯工作,開始的時候不太熟悉,總是出現(xiàn)加工出錯的情況,經(jīng)過反復的研究和修改,第一個程序終于順利完成了,看著界面上成功模擬出加工的過程,加工出成品,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成就感。
雖然我們所用的設備是僅供實習而專門設計的,與真正的生產(chǎn)加工用的設備有一定的區(qū)別,而且比較陳舊,但我們還是從中了解了數(shù)控機床加工的基本原理,只要將機床通過一定的接口與計算機相連接,通過一定的應用軟件就可以成功的控制機床,將機床的轉(zhuǎn)速、進刀量、進到速度等通過編程來控制,使加工自動化程度和效率大幅度提高。數(shù)控機床還可以自動完成一些復雜的加工過程。
經(jīng)過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我成功完成了任務,用三種方式(絕對坐標、相對坐標、循環(huán))編出了加工程序。我們所做的只是最基本的加工,相對于真正的生產(chǎn)加工還有很大的區(qū)別,但還是感覺收獲頗多。
在第二周實習的是四個不同的工種,綜合實踐,焊工,鍛壓,熱處理。
1、綜合實踐包括粉末冶金,機器人等,在此是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科學技術,開闊了我的視野,也是的我學到了很多。
2、焊工:焊接就是用熱能或壓力,或兩者同時使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將兩個工件連接在一起的方法。首先在一塊舊鋼管上練習電焊?;緞幼饕I我們都知道,但操作起來手卻不聽使喚,一開始,不是引弧時不能引燃,就是運條時速度控制得不好,焊痕斷斷續(xù)續(xù),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太難看。
但我們并不因此就氣餒,而是繼續(xù)練習。我們幾個人配合默契,幾個回合練習下來,技藝有了明顯的提高。搞電焊確實不容易,高溫,火花,這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工種。就拿我自己來說,實習中就有兩次被弧光刺激了眼睛,為了找準觸點,總是想著先用眼睛直接看一下再用眼罩防護。師傅說,這門手藝要想真正的出師沒有個三五年是不行的,我們只是學習了皮毛。
3、鍛工:鍛工是把金屬材料加熱到一定溫度,鍛造工件或毛坯的工種。鍛工師傅開門見山,上來就說大家肯定見過打鐵的,鍛工通俗的講就是打鐵,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我們逐漸熟悉空氣錘的工作,不斷練習鍛造工藝。給我的感受就是打鐵趁熱,下錘力度均勻。這樣才能保證鍛造的工藝性。鍛造的毛坯加熱火候要掌握好,師傅說熟練地工匠不用溫度計測量,用眼睛觀火色就能判斷出是否可以鍛打。當出現(xiàn)黃色明亮的火焰時,就是鍛打的好時機。
4、熱處理: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zhì)內(nèi)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nèi)部的金相組織結(jié)構(gòu),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師傅主要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基本知識,熱處理的工藝過程,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
第三周的實習是車工。車工是用車床加工的一種方法。車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種回轉(zhuǎn)表面,如內(nèi)、外圓柱面,圓錐面,成形回轉(zhuǎn)表面及端面等,車床還能加工螺紋面。若使用孔加工刀具(如鉆頭、鉸刀等),還可加工內(nèi)圓表面。走進車工實習車間,對一臺臺的整齊排放的車床很是好奇,上面都是操作按鈕和手柄,第一感覺就是復雜。師傅耐心的給我們講解起來,先實習的是手工操作機床,它要求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
車床主要由變速箱、主軸箱、掛輪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絲杠、光杠和操縱桿組成。車床是通過各個手柄來進行操作的,老師又向我們講解了各個手柄的作用。聽起來有些復雜,不能完全理解,我只好強迫自己先記在腦子里。接著師傅講解了車刀的種類,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車刀的組成和主要幾何角度,車刀是最堅硬也是最脆弱的部分,要合理規(guī)范的去使用。
師傅又著重講解了車工操作的注意事項,車床運轉(zhuǎn)時,不能用手去摸工件表面,嚴禁用棉紗擦抹轉(zhuǎn)動的工件,更不能用手去剎住轉(zhuǎn)動的卡盤。當用頂尖裝夾工件時,頂尖與中心孔應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損或歪斜的頂尖,使用前應將頂尖和中心孔擦凈,后尾座頂尖要頂牢,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時,應把刀具移動到安全位置,不要讓衣服和手接觸工件表面。加工內(nèi)孔時,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應用木棍代替,同時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夾具或工件放直接在車床床身上和主軸變速箱上。工作時,必須集中精力,注意頭、手、身體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轉(zhuǎn)的機件,如工件、帶輪、皮帶、齒輪等。
第四周是銑刨磨和鉗工的實習。車銑刨磨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銑工的相關知識以及銑床的種類,原理和使用方法。銑床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要加工的工件夾在工作臺的平鉗上,靠進給轉(zhuǎn)盤對其進行橫向,縱向及上下運動的控制,而刀具保持不動,這與車床剛好相反。銑工的加工效率很高,是金屬切削加工的常用工具。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使用各種工具來完成零件的加工、裝配和修理等的工作。
與機械加工相比,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機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難以完成的工作,同時設備簡單,故在機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種。對鉗工的第一印象就是鋸和搓,在家里看過大人們修理工具,都是又鋸又搓,往往要忙上大半天,老是不出活。自己小時候也是好奇,常常拿著鋼鋸玩,鋸東西不小心鋸條就斷了。師傅是個女的,但是說話操作挺干脆利索,重點講解了鉗工的操作流程。鉗工的常用設備有鉗工工作臺、臺虎鉗、砂輪等。
鉗工的工作范圍有劃線、鏨削、鋸削、銼削、刮削、研磨、鉆孔、擴孔、鉸孔、锪孔、攻螺紋、套螺紋、裝配、和修理等等。鋸削中師傅講解了鋸條的安裝,鋸條要和鋸弓成一定的夾角,以及握鋸用力的姿勢,手腳的位置,身形的保持。接著講解了銼削,銼削是為了讓工件平滑工整,首先要正確的握銼刀,銼削平面時保持銼刀的平直運動是銼削的關鍵,銼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壓力兩種。銼刀推進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手壓力大則后小,銼刀推到中間位置時,兩手壓力相同,繼續(xù)推進銼刀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壓力加大。
銼刀返回時不施加壓力。聽完師傅的講解,我們首先肯定的一點是做鉗工是鍛煉耐心的好方法,然后我們親自動手,裝好鋸條,先在廢鐵上畫線作圖,然后在臺虎鉗上固定好,開始鋸割,我的作品是完成一只帶篷的小船,鋸割出大致形狀后,已經(jīng)是滿頭大汗。鋸條也廢了一根,接著用銼刀使勁打磨,這活真不好干,重復再重復一個動作。最終用汗水收獲了我自己的作品,感覺相當好,雖說還是有些瑕疵,但是心里高興。
鉗工是一種比較復雜、細微、工藝要求較高的工作。目前雖然有各種先進的加工方法,但鉗工所用工具簡單,加工多樣靈活、操作方便,適應面廣等特點,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鉗工來完成。如前面所講的鉗工應用范圍的工作。因此鉗工在機械制造及機械維修中有著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鉗工操作的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鉗工,耐力的考驗。
實習感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我本次實習最深的感觸。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很多事真正去動手做了才會有深切而真實的體會。兩周時間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一共實習了六個工種,不論是從知識操作層面還是從做事態(tài)度方面都有很大收獲,從金工實習中真是受益匪淺。說實話只用一個月時間去實習八個工種,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其中要領,但是至少我們了解認識了基本的工種操作規(guī)程,并且親身實踐了,為以后進入社會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學無止境,就如師傅們所說,我們實習的任一工種沒有個三五年的鉆研是不行的。他們都有二十多年的工齡了,還是在不斷的學習。雖然有些工種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但是并沒有系統(tǒng)科學的知識框架,經(jīng)過這兩周的實習,對于基本的工程操作規(guī)范我們有了比較充分地認識。以后某些場合談論的時候也能有模有樣的說出一二,心里還是很高興的,知識是無價的。金工實習可以說是我們大學生活中為數(shù)不多的實習之一,也是一大亮點,這個實習對于工科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時我感覺學校在課程安排上能適當增加一些實踐操作型的教學任務,這樣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會有很大提升。在這次實習中師傅們所講解的知識,我們感覺一聽就會,但是操作起來手腳總是不聽使喚老是出錯。這也暴露了現(xiàn)在不少大學生學習能力強,動手能力差的問題。我們不應該怕出錯,錯了就改,反復論證,要有敢于嘗試的勇氣。
對于學生期間的每一次實習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從內(nèi)到外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zhì)。學好本領,才能有所成就,有了小成就是自己的,慢慢奮斗,成就大了,你就要有社會責任感,去造福社會。我覺得這可以作為人生的目標,“為人民服務”并不落伍。金工實習僅僅是個開始,是在為我們以后步入社會打基礎,我相信只要基礎牢,肯吃苦,萬丈高樓平地起指日可待。在此特別感謝為我們本次實習辛勤忙碌的老師和師傅們。至此為時兩周的金工實習結(jié)束,帶著收獲踏上新的征程,加油!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九
在學期末,我們有幸走進了一個叫做“游太原”的實踐活動中。這個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以更深入和具體的方式去了解太原這個城市。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我們所體驗到的景點、美食和文化,還有人們的熱情和冷靜。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更加擁抱這個城市和它的人民。
第一段:第一次夜游太原
在夜游太原的第一天晚上,我們噓寒問暖地探訪了巨大的云岡石窟和雄偉的華嚴寺。如此壯觀和神奇的景象讓我驚嘆不已,但是我真正被感動的是太原人民的熱情。即便是在夜里,仍然會有很多人陪伴著我們進行探索和拍照。當然,外出時也有了一些意外的困難,比如迷路和不小心迷失在下深的山區(qū)。但是正是在這些逆境當中,我們看到了太原人民特有的冷靜和從容。他們在困境面前絲毫不慌不忙,總能夠把互相的配合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我們逐漸感受到太原的真正力量和美好。
第二段:和人民相約,尋找美食
在夜歸的路上,我們遇到了當?shù)氐木用?,他們給我們推薦了很多當?shù)氐男〕院兔朗场T谶@個城市,食物分為很多種不同的風味和類別。從お肉串到粉鴿子,從牛肉燴面到化腸飯,這里的美食數(shù)量和質(zhì)量讓我們驚訝不已。而且,這些美食都很實惠, 一份面碼只有四塊錢人民幣。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太原的美食文化和人們的豁達和品鑒。
第三段:探究太原的文化和歷史
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是太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游太原期間,我們的宗旨是走近這個城市,深刻了解這里的文化和歷史。我們探訪了省博物館、天龍山石窟和晉祠等文化景點,參加了陳景潤、楊絳等著名文化學者的講座,也體驗了許多文化活動和體驗。我們通過講述故事、來回交流和實地調(diào)研等讓我們明確了太原幾千年的歷史,了解到了這個城市的文化淵源和風俗習慣。這個過程也加深了我們對深刻和淺薄的認識,讓我們對這個城市有了更多的敬佩和感激之心。
第四段:太原的醫(yī)療保健
在了解太原和它的文化之后,我們有幸參觀了太原的醫(yī)院和醫(yī)療保健機構(gòu)。比如說,太原大學附屬醫(yī)療機構(gòu)、太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和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等等。我們也了解到了太原的醫(yī)療制度和醫(yī)療資源,以及它們的運營情況。我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個大城市,太原的醫(yī)療保障體系和醫(yī)療資源非常完善和發(fā)達。雖然區(qū)域不同,醫(yī)療資源和服務類型也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來說,太原的醫(yī)療保健水平已經(jīng)達到頂尖的水平。
第五段:領會“游太原”的感悟
總的來說,游太原的實踐活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讓我們更全面、深入地認識這個城市、這個地方的人們和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面臨了挑戰(zhàn)和困難。但是,我們的體驗和分析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地方的不同面貌和不同層次的生活。我們逐漸融入了它的文化和習慣,也發(fā)現(xiàn)了太原人民身上堅實的精神支柱和智慧光芒。 我想說的是,這些千差萬別的東西都成為了這個城市的魅力之源。游太原,是一次美的體驗,更是一次充滿智慧和靈魂的旅行。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十
位于太原市區(qū)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huán)境幽雅舒適,風景優(yōu)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jīng)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jié)構(gòu)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nèi)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nóng)田水利,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呈現(xiàn)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nèi)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nèi)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jīng)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20xx年),在祠區(qū)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qū)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chuàng)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tài)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tǒng)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tài)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nèi)現(xiàn)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tài)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tài)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jù)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辫F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痹捯宦湟?,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xiāng)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nèi)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cè),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jù)《詩經(jīng)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晉祠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nèi)水母像銅質(zhì)金裝,端坐甕上,束發(fā)未竟,神態(tài)自若。據(jù)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fā)現(xiàn),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jù)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nóng)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nèi)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xù)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闭f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边@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相交織的風景名勝區(qū)。古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內(nèi)有晉水而改唐為晉,后人祀叔虞于晉水之源,因稱晉祠。自《山海經(jīng)》始,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于祠內(nèi)外。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用“經(jīng)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懸甕山的雄偉,晉水的秀麗做了擬人化的評贊:
“其施惠也;則和風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
其剛節(jié)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
??瑩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
住方圓以成象,體圣賢之屈伸;
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
對于晉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詩意的描寫:“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樹?!崩畎自娫唬骸皶r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惫粼娫唬骸笆ツ冈瓉硎且亟址馔┤~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芊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绷只找蛘f:“晉祠的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薄稌x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BR>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十一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___旅行社歡迎您參加本次旅游活動。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庇钟腥苏f:“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彼缘搅颂欢ㄒx祠看看。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位于太原市區(qū)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huán)境幽雅舒適,風景優(yōu)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jīng)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jié)構(gòu)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nèi)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nóng)田水利,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呈現(xiàn)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nèi)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nèi)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jīng)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qū)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qū)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chuàng)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tài)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tǒng)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tài)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一
太原,作為山西的首府,素有“煤海之城”之稱,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文化而聞名。前不久,我有幸在太原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這里的獨特魅力讓我心生敬意和思考。在這600多字的文章中,我將向大家分享我在太原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太原的歷史風貌
太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悠久的歷史使得這座城市擁有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在太原的古城區(qū),可以看到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萬柱寺和雙塔寺了。萬柱寺作為山西省最早的石雕建筑,給人以美輪美奐的震撼;而雙塔寺則是該地最古老、最莊嚴的佛教寺廟,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勤勞。此外,太原的悠久歷史也留下了許多有名的歷史文化名人,如文天祥、辛棄疾等,他們的才華和豪情激勵著每一個到訪太原的人。
第二段:太原的自然景觀
太原的自然景觀同樣讓人難以忘懷。太原周邊山巒疊嶂,山水秀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倒馬關景區(qū)了。倒馬關以其險峻的山峰和清澈的水流吸引了大量游客,這里的自然景觀無疑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此外,太原還擁有數(shù)個公園,如柳巷公園和晉祠公園,這些公園中開滿了花草樹木,空氣清新,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第三段:太原的美食文化
太原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獨特之處。作為山西的省會,太原的美食可以說是山西美食的代表。最有名的要數(shù)太原的刀削面和麻糊糊了。太原的刀削面以其切割薄如蟬翼的手藝而聞名,吃起來口感鮮美,是許多游客必嘗的美食。而麻糊糊則是太原的傳統(tǒng)小吃,以其全程手工制作,口感綿軟,包裹了滿滿的黃豆餡,頗受人們的喜愛。除此之外,太原還有許多其他的特色小吃,如炒河粉、羊肉燉饸饹等,無一不讓人食指大動。
第四段:太原的城市發(fā)展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太原近年來的城市發(fā)展令人矚目。我在太原的幾天里,見證了太原的城市發(fā)展的成果。太原的建筑物經(jīng)過了現(xiàn)代化的改造,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給人一種繁榮和熱鬧的感覺。太原的交通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地鐵和公共交通線路四通八達,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此外,太原還在積極推動城市文化建設,舉辦了許多文化藝術活動,加強了太原市的文化軟實力。
第五段:太原給我留下的思考
在太原的這段時間里,除了欣賞太原的美景和美食,我還思考了一些問題。太原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它的發(fā)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太原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比如,環(huán)境保護問題、城市規(guī)劃問題等。我認為,作為一個游客,我們應該珍惜太原的美好,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積極參與,為太原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總結(jié)一下,太原作為山西的省會,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太原的歷史風貌、自然景觀、美食文化和城市發(fā)展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太原的游覽過程中,我也思考了一些問題,對城市的發(fā)展有了更深的認識。太原,是一座美麗而值得探尋的城市,它給我?guī)砹藷o盡的感慨和啟迪。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二
星期六,我到太原師范學院聽了多位名師的講課,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fā)展以及語文教育了解之廣、鉆研之深。首先,這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所聽的幾節(jié)課較好地將網(wǎng)絡技術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整合到學科中,促進了課堂教學的變革,同時,也提醒了我們,在當前一定要更新觀念,認清課改目標,緊跟改革步伐,才不會落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名師課后的經(jīng)驗交流.
以說,現(xiàn)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趙景瑞老師的趣——趣——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愿學、越愛學。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三
太原,是我曾經(jīng)游歷過的一個城市。她位于中國的華北地區(qū),是山西省的省會。太原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和迷人的風景吸引著無數(shù)的游客。在我短暫的停留中,太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一段美好的回憶。
第二段:太原的歷史文化
太原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太原,我有幸游覽了一些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例如為數(shù)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古城墻——太原古城墻,它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之一,為我展示了太原作為一座古都的底蘊。此外,太原還有許多古寺廟,如懸空寺和小云寺,這些都是體現(xiàn)佛教文化和建筑藝術的重要遺址。通過參觀這些古跡,我不僅了解了太原的歷史發(fā)展,也體會到了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蘊。
第三段:太原的自然風光
除了歷史文化,太原還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太原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以山地和懸崖峭壁而聞名。我曾去過九曲洞,這是一座以洞穴和瀑布著稱的風景名勝區(qū)。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此外,太原還有一些美麗的公園,如兒童公園和晉祠公園。這些公園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是人們休閑、散步和欣賞自然的好去處。太原的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第四段:太原的人文風情
太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活力的城市。在太原的街頭,在市井小巷,我感受到了濃厚的人文氛圍。太原的人們友善熱情,他們向我展示了當?shù)厝说纳罘绞胶土晳T。在太原,我品嘗了當?shù)靥厣〕?,如刀削面和搟面皮。這些美食讓我大呼過癮,并且也是太原本土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太原還有一些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如太原剪紙和太原陶瓷,這些藝術品展示了太原人民的才華和智慧。太原的人文風情使這座城市更具吸引力。
第五段:太原的未來展望
太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城市。如今,太原正在不斷向著現(xiàn)代化城市邁進。太原正在加強城市規(guī)劃和交通建設,提高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和城市的整體形象。與此同時,太原也在積極推動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觀光。我相信,隨著太原的發(fā)展,這座城市將會變得更加繁榮和美麗。
總結(jié):
太原是一個歷史悠久、自然風光迷人、人文氛圍濃厚的城市。我在太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和深刻的印象。太原的發(fā)展和未來給我?guī)砹讼M推诖?。我相信,太原將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探索她的風采。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四
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課堂上的主人。
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chuàng)新精神涌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五
太原,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中國山西省的中部地區(qū)。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和工業(yè)中心之一,太原吸引著眾多游客和投資者前來探索和發(fā)展。在我親身體驗和感受太原的種種風情之后,我有了一些關于這座城市的深刻體驗和心得體會。
首先,太原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其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太原曾是晉陽府,晉陽乃是古代晉國的都城,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太原的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中,我時常能夠看到傳統(tǒng)的元素和歷史的痕跡。例如,古城墻、城樓還有清代的建筑群,都是太原獨特而又迷人的特色。這些歷史文化遺址是太原的寶藏,讓人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和歷史的厚重。
其次,太原的自然景觀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原位于山西盆地的中部,四周環(huán)繞著群山和山河,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在太原的周邊,有著許多迷人的自然景點,如萬柏林、云岡石窟等。這些地方都富有獨特的自然美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此外,太原還以其四季分明的氣候而聞名,春暖花開,夏日涼爽,秋高氣爽,冬雪皚皚,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風景和體驗。太原的自然景觀豐富多樣,給我的旅行增添了無限的樂趣和美好的回憶。
第三,太原的美食文化也是這座城市的驕傲。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太原不僅有獨特的山西菜,還有著豐富多樣的美食選擇。我特別推薦嘗試太原的傳統(tǒng)面食。比如刀削面、炒面、臊子面等等,這些都是太原的特色美食,無論是香味還是口感都令人難以忘懷。此外,山西油潑面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濃郁的口味也深受游客和當?shù)鼐用竦南矏?。太原的美食文化豐富多樣,給我的味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滿足。
再次,太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勢頭迅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原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yè)和交通中心,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在太原,我看到了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各類企業(yè)蓬勃發(fā)展。太原的經(jīng)濟繁榮帶動著就業(yè)機會的增加和社會的穩(wěn)定,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和發(fā)展機會。此外,太原還積極推動城市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文化產(chǎn)業(yè)建設,吸引了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者前來尋求商機。太原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讓我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和潛力。
最后,太原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這里的人民熱情好客。太原人民以其熱情好客和誠信待人的精神而聞名。在我游歷太原的過程中,無論是路上的問路者,還是當?shù)氐木用?,他們都會熱心地給予幫助和指導。太原的市民待人真誠,樂于助人,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種友善與熱情讓我感到賓至如歸的舒適。
總而言之,太原這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以其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獨特的自然景觀、美食文化、快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和熱情好客的人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原是一個令人驚喜和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未來的太原會迎來更加美好的發(fā)展和繁榮。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六
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來太原旅游,而我這次來太原也是為了游玩。在這幾天的旅游過程中,我又重新認識了太原這座城市,也對太原的文化、風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下面,我將分享我的“游太原心得體會”。
第二段:文化體驗
太原是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我首先去了晉祠,這是集中反映晉代文化、歷史和藝術的博物館,讓我感受到了獨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還有太原市博物館,這里不僅有大量的文物古董,還有詳實的介紹,非常有趣。在游覽這些博物館過程中,我對太原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段:自然風光
太原的自然風光也是非常迷人的,尤其是云岡石窟,這處石窟藝術集中表現(xiàn)了唐、北魏時期藝術的高度成就,更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精髓。石窟中的佛像造型精美,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讓人折服。馬致遠墓也是一處好去處,這里的綠蔭掩映、花香四溢,不僅可以緩解城市的喧囂,更可以讓人體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
第四段:美食品嘗
太原的美食也是值得品嘗的。這里的小吃清香可口,不僅有口感豐富的餃子、燒賣,還有香氣誘人的蔥油餅、酸湯水餃等等。我去了太原老城小吃街,這里餐廳林立,小吃豐富,各式各樣的飲食讓人垂涎欲滴。在太原,不僅可以品嘗到美味佳肴,更可以品嘗到中華文化的精髓。如擔擔面這個美食,深得中式飲食之醇厚和靈動,品嘗之后口口留香,回味無窮,這一切讓我更加愛上了太原這座城市。
第五段:總結(jié)
太原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在這里,我獲得了美食、美景和文化的豐厚收獲。在旅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太原雖然不像一些大城市那樣繁華,但是,太原本身就是一座擁有深厚文化的城市,值得游覽,值得體會。從這次旅游中,我也懂得了在旅游的同時,更要去了解目的地的文化、歷史和人文底蘊,從而讓自己的旅游收獲更加豐厚。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七
太原,位于中國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省會,也是華北地區(qū)的重要城市之一。作為一個城市,太原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吸引了無數(shù)人關注和探索。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來到了這座城市,深深地感受到了太原的獨特魅力。以下是我對太原的心得體會。
首先,太原的歷史文化讓人著迷。太原作為山西省的省會,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古城區(qū),我走進了悠久的歷史長廊。巍峨的雙塔寺,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還有那聞名遐邇的懸空寺,讓我著迷不已。每一處古跡都承載著太原的歷史,使人感嘆古人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在太原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里,我深入了解了太原的文化傳統(tǒng)。太原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是這座城市得以保持獨特風貌的重要原因。
其次,太原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太原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城市。登上長治山,我俯瞰著整個太原市區(qū),群山環(huán)繞、綠樹成蔭,美景盡收眼底。在百年老樹掩映下的萬柏林,我感受到了濃郁的山城氣息。太原還有許多自然景點,如龍?zhí)秿{、云巖寺,以及大同市的云岡石窟等。這些風景勝地讓人心曠神怡,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太原的美食更是令人垂涎欲滴。太原是山西菜的發(fā)源地,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聞名于世。我品嘗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名吃——太原菜和舌尖上的太原小吃,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太原菜的特色是注重調(diào)味品的使用,獨特的燉湯技巧及多種傳統(tǒng)烹調(diào)手法。在太原的夜市,街頭小吃琳瑯滿目,令人垂涎欲滴。我嘗試了熱門的燒烤美食和面食,都讓我有了難以忘懷的美食體驗。太原的美食不僅讓我充分體驗了山西地方特色,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人們的熱情好客。
最后,太原的人文魅力令人難以抵擋。太原的人民熱情友善,他們衷心地歡迎每一位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在太原的街頭巷尾,人們過著寬松和諧的生活。每當我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有人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和當?shù)厝私涣鞯倪^程中,我了解到太原人民的世襲家風以及他們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tài)度。他們勤勞、善良、豁達,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太原人的精神。
總之,太原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美麗的自然景觀以及迷人的美食。在太原的旅行中,我親身體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并對太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歷史文化的吸引力,還是自然風光的迷人,太原都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地方。我相信,未來的太原將繼續(xù)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我也期待著再次回到這座城市,繼續(xù)探索太原的魅力。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八
為期一個月的金工實習就這樣輕輕的落下帷幕,回憶這一個月的點點滴滴,真可謂是收獲多多,感慨多多,在這里,我體會到很多成功的喜悅,也讓我明了成功的背后都得付出心酸的汗水,在這個浩瀚的大千世界,才發(fā)現(xiàn)大學生有太多的不足,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去學習,并且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得抱著虛心的態(tài)度去學習。
實習的一個月中,我們做了鑄造、數(shù)控、綜合實踐、焊工、鍛壓、熱處理、銑刨磨、鉗工,一共8個工種。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有新的課程,不可能讓我們快速掌握這門課程。但是,初步了解這門技術的應用,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對于我們是有很大的用處的。首先,金工實習有工廠工作的熟練工人,他們的經(jīng)驗豐富,能夠給予我們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
再次,大學生對于機械方面理論知識很豐富,但是實踐方面卻是盲區(qū),經(jīng)過老師們的詳細教導,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也許對于某些同學來說,金工實習很辛苦,但是對于我來說,我覺得金工實習充滿了樂趣,就算是十分辛苦的鉗工實習,當我磨出一個自己感覺很不錯的小錘頭時,感覺到的只是由衷的成就感。
實習分為四周,每周一是理論課,周二到周五四天實習,第一周實習是鑄造和數(shù)控,前兩天的工種是鑄造,聽做完的同學說,這是個不輕松的活兒!要讓那些沒有形狀的沙子和泥巴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是要我們好好的動一動腦筋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我們的體力,還要我們的耐心,來不得半點馬虎!鑄造成型就是將液態(tài)金屬澆注到鑄型中待金屬冷卻、凝固后獲得鑄件的生產(chǎn)方法,分為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
砂型鑄造:用型砂通過緊實制成鑄型,用來生產(chǎn)鑄件的鑄造方法。特種鑄造:除砂型鑄造以外的其他鑄造方法。我們所接觸的鑄造就是圓形工件,鋁的熔點比較低,是鑄造的好原料。造型的基本操作,造型方法很多,但每種造型方法大都包括舂砂、起模、修型、合箱工序。我們主要學習了兩箱造型,其中包括整模造型和分模造型,大體步驟如下:(1)造型前(2)舂砂(3)撒分型砂(4)扎通氣孔(5)開外澆口(6)起模(7)修型(8)合箱。
合箱是造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對砂型的質(zhì)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合箱前,應仔細檢查砂型有無損壞和散砂,澆口是否修光等。合箱時應注意使上砂箱保持水平下降,并應對準合箱線,防止錯箱。
后兩天是數(shù)控,數(shù)控車床的操作是我們實習的第二個工種。就是通過編程來控制車床進行加工。通過數(shù)控車床的操作及編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數(shù)字化控制的方便、準確、快捷,只要輸入正確的程序,車床就會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同時在加工之前還可以進行模擬加工,如果不成功的話,可以修給程序,這樣就減少了因為誤操作而帶來的原料的浪費:并且,只要完成程序的編輯就可以用來重復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通過老師清晰明了重點突出的講解,我們很快掌握了數(shù)控機床編程軟件的應用,對常用的功能能夠熟練操作,并且學會基本語法和常用的編程語句,能夠進行簡單的編程操作。隨后我們開始按照圖紙進行程序編輯工作,開始的時候不太熟悉,總是出現(xiàn)加工出錯的情況,經(jīng)過反復的研究和修改,第一個程序終于順利完成了,看著界面上成功模擬出加工的過程,加工出成品,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成就感。
雖然我們所用的設備是僅供實習而專門設計的,與真正的生產(chǎn)加工用的設備有一定的區(qū)別,而且比較陳舊,但我們還是從中了解了數(shù)控機床加工的基本原理,只要將機床通過一定的接口與計算機相連接,通過一定的應用軟件就可以成功的控制機床,將機床的轉(zhuǎn)速、進刀量、進到速度等通過編程來控制,使加工自動化程度和效率大幅度提高。數(shù)控機床還可以自動完成一些復雜的加工過程。
經(jīng)過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我成功完成了任務,用三種方式(絕對坐標、相對坐標、循環(huán))編出了加工程序。我們所做的只是最基本的加工,相對于真正的生產(chǎn)加工還有很大的區(qū)別,但還是感覺收獲頗多。
在第二周實習的是四個不同的工種,綜合實踐,焊工,鍛壓,熱處理。
1、綜合實踐包括粉末冶金,機器人等,在此是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科學技術,開闊了我的視野,也是的我學到了很多。
2、焊工:焊接就是用熱能或壓力,或兩者同時使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將兩個工件連接在一起的方法。首先在一塊舊鋼管上練習電焊?;緞幼饕I我們都知道,但操作起來手卻不聽使喚,一開始,不是引弧時不能引燃,就是運條時速度控制得不好,焊痕斷斷續(xù)續(xù),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太難看。
但我們并不因此就氣餒,而是繼續(xù)練習。我們幾個人配合默契,幾個回合練習下來,技藝有了明顯的提高。搞電焊確實不容易,高溫,火花,這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工種。就拿我自己來說,實習中就有兩次被弧光刺激了眼睛,為了找準觸點,總是想著先用眼睛直接看一下再用眼罩防護。師傅說,這門手藝要想真正的出師沒有個三五年是不行的,我們只是學習了皮毛。
3、鍛工:鍛工是把金屬材料加熱到一定溫度,鍛造工件或毛坯的工種。鍛工師傅開門見山,上來就說大家肯定見過打鐵的,鍛工通俗的講就是打鐵,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我們逐漸熟悉空氣錘的工作,不斷練習鍛造工藝。給我的感受就是打鐵趁熱,下錘力度均勻。這樣才能保證鍛造的工藝性。鍛造的毛坯加熱火候要掌握好,師傅說熟練地工匠不用溫度計測量,用眼睛觀火色就能判斷出是否可以鍛打。當出現(xiàn)黃色明亮的火焰時,就是鍛打的好時機。
4、熱處理: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zhì)內(nèi)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nèi)部的金相組織結(jié)構(gòu),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師傅主要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基本知識,熱處理的工藝過程,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
第三周的實習是車工。車工是用車床加工的一種方法。車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種回轉(zhuǎn)表面,如內(nèi)、外圓柱面,圓錐面,成形回轉(zhuǎn)表面及端面等,車床還能加工螺紋面。若使用孔加工刀具(如鉆頭、鉸刀等),還可加工內(nèi)圓表面。走進車工實習車間,對一臺臺的整齊排放的車床很是好奇,上面都是操作按鈕和手柄,第一感覺就是復雜。師傅耐心的給我們講解起來,先實習的是手工操作機床,它要求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
車床主要由變速箱、主軸箱、掛輪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絲杠、光杠和操縱桿組成。車床是通過各個手柄來進行操作的,老師又向我們講解了各個手柄的作用。聽起來有些復雜,不能完全理解,我只好強迫自己先記在腦子里。接著師傅講解了車刀的種類,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車刀的組成和主要幾何角度,車刀是最堅硬也是最脆弱的部分,要合理規(guī)范的去使用。
師傅又著重講解了車工操作的注意事項,車床運轉(zhuǎn)時,不能用手去摸工件表面,嚴禁用棉紗擦抹轉(zhuǎn)動的工件,更不能用手去剎住轉(zhuǎn)動的卡盤。當用頂尖裝夾工件時,頂尖與中心孔應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損或歪斜的頂尖,使用前應將頂尖和中心孔擦凈,后尾座頂尖要頂牢,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時,應把刀具移動到安全位置,不要讓衣服和手接觸工件表面。加工內(nèi)孔時,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應用木棍代替,同時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夾具或工件放直接在車床床身上和主軸變速箱上。工作時,必須集中精力,注意頭、手、身體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轉(zhuǎn)的機件,如工件、帶輪、皮帶、齒輪等。
第四周是銑刨磨和鉗工的實習。車銑刨磨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銑工的相關知識以及銑床的種類,原理和使用方法。銑床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要加工的工件夾在工作臺的平鉗上,靠進給轉(zhuǎn)盤對其進行橫向,縱向及上下運動的控制,而刀具保持不動,這與車床剛好相反。銑工的加工效率很高,是金屬切削加工的常用工具。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使用各種工具來完成零件的加工、裝配和修理等的工作。
與機械加工相比,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機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難以完成的工作,同時設備簡單,故在機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種。對鉗工的第一印象就是鋸和搓,在家里看過大人們修理工具,都是又鋸又搓,往往要忙上大半天,老是不出活。自己小時候也是好奇,常常拿著鋼鋸玩,鋸東西不小心鋸條就斷了。師傅是個女的,但是說話操作挺干脆利索,重點講解了鉗工的操作流程。鉗工的常用設備有鉗工工作臺、臺虎鉗、砂輪等。
鉗工的工作范圍有劃線、鏨削、鋸削、銼削、刮削、研磨、鉆孔、擴孔、鉸孔、锪孔、攻螺紋、套螺紋、裝配、和修理等等。鋸削中師傅講解了鋸條的安裝,鋸條要和鋸弓成一定的夾角,以及握鋸用力的姿勢,手腳的位置,身形的保持。接著講解了銼削,銼削是為了讓工件平滑工整,首先要正確的握銼刀,銼削平面時保持銼刀的平直運動是銼削的關鍵,銼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壓力兩種。銼刀推進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手壓力大則后小,銼刀推到中間位置時,兩手壓力相同,繼續(xù)推進銼刀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壓力加大。
銼刀返回時不施加壓力。聽完師傅的講解,我們首先肯定的一點是做鉗工是鍛煉耐心的好方法,然后我們親自動手,裝好鋸條,先在廢鐵上畫線作圖,然后在臺虎鉗上固定好,開始鋸割,我的作品是完成一只帶篷的小船,鋸割出大致形狀后,已經(jīng)是滿頭大汗。鋸條也廢了一根,接著用銼刀使勁打磨,這活真不好干,重復再重復一個動作。最終用汗水收獲了我自己的作品,感覺相當好,雖說還是有些瑕疵,但是心里高興。
鉗工是一種比較復雜、細微、工藝要求較高的工作。目前雖然有各種先進的加工方法,但鉗工所用工具簡單,加工多樣靈活、操作方便,適應面廣等特點,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鉗工來完成。如前面所講的鉗工應用范圍的工作。因此鉗工在機械制造及機械維修中有著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鉗工操作的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鉗工,耐力的考驗。
實習感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我本次實習最深的感觸。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很多事真正去動手做了才會有深切而真實的體會。兩周時間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一共實習了六個工種,不論是從知識操作層面還是從做事態(tài)度方面都有很大收獲,從金工實習中真是受益匪淺。說實話只用一個月時間去實習八個工種,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其中要領,但是至少我們了解認識了基本的工種操作規(guī)程,并且親身實踐了,為以后進入社會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學無止境,就如師傅們所說,我們實習的任一工種沒有個三五年的鉆研是不行的。他們都有二十多年的工齡了,還是在不斷的學習。雖然有些工種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但是并沒有系統(tǒng)科學的知識框架,經(jīng)過這兩周的實習,對于基本的工程操作規(guī)范我們有了比較充分地認識。以后某些場合談論的時候也能有模有樣的說出一二,心里還是很高興的,知識是無價的。金工實習可以說是我們大學生活中為數(shù)不多的實習之一,也是一大亮點,這個實習對于工科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時我感覺學校在課程安排上能適當增加一些實踐操作型的教學任務,這樣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會有很大提升。在這次實習中師傅們所講解的知識,我們感覺一聽就會,但是操作起來手腳總是不聽使喚老是出錯。這也暴露了現(xiàn)在不少大學生學習能力強,動手能力差的問題。我們不應該怕出錯,錯了就改,反復論證,要有敢于嘗試的勇氣。
對于學生期間的每一次實習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從內(nèi)到外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zhì)。學好本領,才能有所成就,有了小成就是自己的,慢慢奮斗,成就大了,你就要有社會責任感,去造福社會。我覺得這可以作為人生的目標,“為人民服務”并不落伍。金工實習僅僅是個開始,是在為我們以后步入社會打基礎,我相信只要基礎牢,肯吃苦,萬丈高樓平地起指日可待。在此特別感謝為我們本次實習辛勤忙碌的老師和師傅們。至此為時兩周的金工實習結(jié)束,帶著收獲踏上新的征程,加油!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九
在學期末,我們有幸走進了一個叫做“游太原”的實踐活動中。這個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以更深入和具體的方式去了解太原這個城市。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我們所體驗到的景點、美食和文化,還有人們的熱情和冷靜。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更加擁抱這個城市和它的人民。
第一段:第一次夜游太原
在夜游太原的第一天晚上,我們噓寒問暖地探訪了巨大的云岡石窟和雄偉的華嚴寺。如此壯觀和神奇的景象讓我驚嘆不已,但是我真正被感動的是太原人民的熱情。即便是在夜里,仍然會有很多人陪伴著我們進行探索和拍照。當然,外出時也有了一些意外的困難,比如迷路和不小心迷失在下深的山區(qū)。但是正是在這些逆境當中,我們看到了太原人民特有的冷靜和從容。他們在困境面前絲毫不慌不忙,總能夠把互相的配合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我們逐漸感受到太原的真正力量和美好。
第二段:和人民相約,尋找美食
在夜歸的路上,我們遇到了當?shù)氐木用?,他們給我們推薦了很多當?shù)氐男〕院兔朗场T谶@個城市,食物分為很多種不同的風味和類別。從お肉串到粉鴿子,從牛肉燴面到化腸飯,這里的美食數(shù)量和質(zhì)量讓我們驚訝不已。而且,這些美食都很實惠, 一份面碼只有四塊錢人民幣。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太原的美食文化和人們的豁達和品鑒。
第三段:探究太原的文化和歷史
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是太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游太原期間,我們的宗旨是走近這個城市,深刻了解這里的文化和歷史。我們探訪了省博物館、天龍山石窟和晉祠等文化景點,參加了陳景潤、楊絳等著名文化學者的講座,也體驗了許多文化活動和體驗。我們通過講述故事、來回交流和實地調(diào)研等讓我們明確了太原幾千年的歷史,了解到了這個城市的文化淵源和風俗習慣。這個過程也加深了我們對深刻和淺薄的認識,讓我們對這個城市有了更多的敬佩和感激之心。
第四段:太原的醫(yī)療保健
在了解太原和它的文化之后,我們有幸參觀了太原的醫(yī)院和醫(yī)療保健機構(gòu)。比如說,太原大學附屬醫(yī)療機構(gòu)、太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和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等等。我們也了解到了太原的醫(yī)療制度和醫(yī)療資源,以及它們的運營情況。我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個大城市,太原的醫(yī)療保障體系和醫(yī)療資源非常完善和發(fā)達。雖然區(qū)域不同,醫(yī)療資源和服務類型也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來說,太原的醫(yī)療保健水平已經(jīng)達到頂尖的水平。
第五段:領會“游太原”的感悟
總的來說,游太原的實踐活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讓我們更全面、深入地認識這個城市、這個地方的人們和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面臨了挑戰(zhàn)和困難。但是,我們的體驗和分析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地方的不同面貌和不同層次的生活。我們逐漸融入了它的文化和習慣,也發(fā)現(xiàn)了太原人民身上堅實的精神支柱和智慧光芒。 我想說的是,這些千差萬別的東西都成為了這個城市的魅力之源。游太原,是一次美的體驗,更是一次充滿智慧和靈魂的旅行。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十
位于太原市區(qū)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huán)境幽雅舒適,風景優(yōu)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jīng)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jié)構(gòu)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nèi)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nóng)田水利,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呈現(xiàn)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nèi)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nèi)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jīng)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20xx年),在祠區(qū)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qū)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chuàng)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tài)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tǒng)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tài)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nèi)現(xiàn)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tài)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tài)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jù)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辫F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痹捯宦湟?,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xiāng)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nèi)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cè),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jù)《詩經(jīng)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晉祠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nèi)水母像銅質(zhì)金裝,端坐甕上,束發(fā)未竟,神態(tài)自若。據(jù)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為嫌臟,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并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fā)現(xiàn),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圣寺,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蒼郁古樸,獨具一格。據(jù)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干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nóng)歷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內(nèi)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里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xù)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闭f罷,他將膏藥貼于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边@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蘇醒的緣故。
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相交織的風景名勝區(qū)。古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內(nèi)有晉水而改唐為晉,后人祀叔虞于晉水之源,因稱晉祠。自《山海經(jīng)》始,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于祠內(nèi)外。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用“經(jīng)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懸甕山的雄偉,晉水的秀麗做了擬人化的評贊:
“其施惠也;則和風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
其剛節(jié)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
??瑩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
住方圓以成象,體圣賢之屈伸;
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
對于晉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詩意的描寫:“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樹?!崩畎自娫唬骸皶r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惫粼娫唬骸笆ツ冈瓉硎且亟址馔┤~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芊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绷只找蛘f:“晉祠的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薄稌x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BR> 太原心得體會革命烈士紀念塔篇十一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___旅行社歡迎您參加本次旅游活動。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庇钟腥苏f:“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彼缘搅颂欢ㄒx祠看看。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位于太原市區(qū)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huán)境幽雅舒適,風景優(yōu)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jīng)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jié)構(gòu)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nèi)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nóng)田水利,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呈現(xiàn)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nèi)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nèi)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jīng)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qū)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qū)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chuàng)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tài)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tǒng)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tài)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