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記散文初中(優(yōu)秀17篇)

字號:

    語文是我們與人交流、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總結(jié)要言之有物,表達清晰,讓讀者能夠快速抓住重點。多參加語文活動,可以增強語文學(xué)習(xí)的樂趣和動力。
    游記散文初中篇一
    那是一個好美的季節(jié),秋風(fēng)吹去了樹葉,只留下一根根光光的樹干在風(fēng)中搖曳。然后,一陣的秋風(fēng)又來,把夕陽也吹遠了。月兒還沒有升上樹梢的時候,朦朧的夜里,開始點滴起雨來。微微涼的天氣里,我就淋在雨里,在雨里慢慢地、靜靜地回憶。
    這場秋與冬交。
    替的雨,好美。如一首優(yōu)美的歌,飄自天外,降到人間。讓我想起遙遠的思念----那個初開玫瑰的雨天。那時,有齊秦的一首《冬雨》始終纏綿。
    我愛雨,愛雨的突然,愛它給了我一個靜靜的空間,讓我思念。我愛雨,愛它的遙遠,然后,讓我對它產(chǎn)生久違的愛憐。
    好久,在一個又一個夜里,我對著窗外靜靜地看,一只只沒有飛起的小鳥還在尋找著同行的旅伴。只是,天涯路遠,不知何處才是自已的家園。天冷了,在黎明的時候,窗外,撲撲地飛起一群鴻雁。
    大漠也正孤煙。
    雨中,我點燃了一支香煙。傘下的我,飄著一縷令我想念的煙。隨著煙,我也走遠。我已迷失,迷失的我找尋那南飛的鴻雁,想讓它陪我離開我積蓄的傷感。
    冬天,來了。雪兒,下了。
    生命,就在這個世間。生命,為了與誰結(jié)緣?
    過去的路上,我回頭時,行人都走了。只有我一人還在傷感地回頭顧盼。我的足跡,走的太遠太遠、太偏太偏。
    冬天,雪來了。雨走了,雨慢慢地帶著我的思念,陪著南去的飛雁……。
    游記散文初中篇二
    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晴空飄著朵朵白云。我與媽媽一早就來到了香山公園。這里綠樹成蔭,鳥兒在林間自由地嬉戲。
    我們走了一段,環(huán)境就全變了,從綠茵茵的草地變成了茂密的叢林。我們走在一條林間小道上,空氣格外清新。路越來越難走了,稍不小心就會從山坡上跌下去,有的時候還得手腳并用,才能爬上陡峭的山坡。
    我們終于看到了大路,那是石板與水泥砌成的石階,曲曲折折,高低不平。我們走得非常累,隨著我們“第一瓶水喝完了!”“第二瓶也喝完了!”的喊聲,我們終于登上了玉華岫寺,這是春觀繁花、秋賞紅葉的最佳之地。
    我們沿著山上的長廊來到了一個茶園。這里的椅子是由原木條綁著麻繩制成的,很有特色。往下一看,豪華精致的古建筑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掩映在綠樹叢中?;壹t兩色把屋頂打扮得古色古香,上面還點綴著金色的小花。我望對面的墻看去,不禁嚇了一跳,只見幾棵蒼翠的松樹從那面墻上伸出來。后來,一位服務(wù)員阿姨告訴我,這些樹早就有了,只不過砌墻時把樹砌進了墻里,真有趣。
    我們在上下山途中,看到了許多動物,有松鼠、喜鵲、啄木鳥……香山的松鼠不怕人。每當游人靠近時,松鼠不但不逃跑,還跑到游人跟前,看它的眼神,像是想討點兒吃的。
    這次旅行使我大開眼界,我喜歡旅行。
    游記散文初中篇三
    自小生活在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上,這里沒有起伏的山巒、連綿的丘陵、無垠的草原、浩瀚的海洋。于是每每看到一些關(guān)于此類的精美畫片,心中就十分向往,幻想自己快樂的生活在其間。所以每到有出游的機會,都是說走就走從不錯過。這次和同事們一起去的是抗戰(zhàn)時期鐵道游擊隊的故鄉(xiāng)微山湖和被乾隆皇帝御賜“天下第一莊”的臺兒莊。
    車子在高速路上行駛3個多小時,短短的距離跨越豫皖蘇魯四個省份,直接體驗了各省高速服務(wù)人員不同的微笑服務(wù),也間接反映了各省管理者的管理態(tài)度,山東省的恰到好處,安徽省的夸張刻意,江蘇省的介于二者之間,河南省的笑意里有淡淡的冷漠。
    車子進入微山縣城,這里道路寬敞,也許是臨湖的關(guān)系,天空干凈透明,樹葉一塵不染,雖說都是春天,感覺比家里的樹葉要青蔥許多,縣城隨意的一角,綠化都是很美的!而街頭漂亮的公交站臺,更是不知甩了家里的多少條街道。我對微山縣城最深的印象還是路邊的許許多多寬寬大大的線路板,同事說這是采集太陽能的。原來是通過接收太陽的能量,轉(zhuǎn)化為電能熱能,再投入生產(chǎn)生活中去。這個方法非常好,自然資源被很好地利用,是值得推廣和普及的,可能是我不常出家門的緣故,我在家鄉(xiāng)是沒見過這種集成板的。
    去微山湖濕地公園,行走一條不寬的道路,兩旁載滿了白楊。路亦筆直,樹亦筆直,且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礂?,是景,是心靈舒緩的畫。春看翠綠,夏看葉茂,秋看金黃,冬看枯枝。人看樹,看的是春夏秋冬的交替,看的`是年復(fù)一年的重復(fù)。樹看人,看的是匆匆過客,看的是人生輪回,在這里,心被兩旁的翠綠填得滿滿的,任何文字都稍顯蒼白。微山湖是由四個大小不一的湖泊組成,因為微山湖面積最大,故統(tǒng)稱微山湖。我們登大船環(huán)湖一游,途徑一片水域,導(dǎo)游說這片茫茫水域就是著名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這可是古代南北通衢的交通樞紐呀!目前這段水路仍在使用著,并說從此處乘船沿運河去杭州要用20多天呢,頓時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起來。
    大船在一個小小島旁停下,這個小小島就是拍攝電視劇《鐵道游擊隊》外景的地方。島非常小,上面靜悄悄的,沒有人煙。這里的景區(qū)剛剛開始開發(fā),生態(tài)還沒有被破壞,一切還是自然的原貌。微風(fēng)拂面,使我們涼涼的,陽光溫淡,使我們暖暖的,植物茂密,使見慣了鋼筋混凝土的我們醉醉的。在這里,生命平靜的流逝,沒有聲響沒有浪花,甚至連波紋也看不見,無聲無息,有的只是后來建造的幾處簡易棚子和一個日軍的碉堡,可以想象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這里是多么的艱苦,一群熱血漢子內(nèi)心得有多崇高堅定的信念才能將抗日斗爭堅持到底。坐上船娘的小船,繞著小島慢慢劃著,間或看見到三三兩兩的荷葉浮在水面,通過交談得知,這時荷葉才剛剛出來,每年的6-9月份是最熱鬧的時候。那個季節(jié)滿湖蘆葦,一淀荷花,相似的背景,瞬間讓我想起里孫犁筆下的荷花淀來??上覀儊淼脑缌耍瑳]有觀賞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和”魚戲蓮葉間“的極致美景。不過船娘說他們也不常吃魚,因為湖里魚產(chǎn)量不高,我覺得很是意外。船仍在慢慢行著,湖水清澈,海草覆滿水下,清晰可見,我想有兩三米深吧,就問船娘,船娘說這里有6-7米深,海草還可以做成食品吃呢,呵呵,這可是真正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呀。我忍不住伸手劃了一下水面,湖水涼涼的,在正午的陽光下,卻是舒服極了。這時候從不遠處傳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沂蒙山小調(diào)》的曲子,原來是另一船上年輕的船娘在一展歌喉,熟悉的旋律,讓人不由自主的大聲附和起來,大家笑著唱著喊著開心著。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盡管留戀還是要離去。重登大船來到了游擊隊的大本營----微山島,在島上吃了午飯,又乘觀光車繞島轉(zhuǎn)了一圈。島不大,有鐵道游擊隊的紀念碑,有徽子文化紀念園,有醫(yī)院,最高學(xué)府是一所初中,最多的還是田園風(fēng)光。島上沒有紅綠燈沒有交通警察(據(jù)說治安很好,夜不閉戶),所以小伙子不顧我們的大喊仍把車子開得飛快,因為習(xí)慣了。離島時,每人都買了據(jù)他們說是野生的咸鴨蛋給家人嘗嘗,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野生。
    別了微山湖,來到臺兒莊,它坐落在京杭大運河畔,是大運河僅存的遺產(chǎn)村莊,被世界旅游組織稱為”活著的運河“??谷諔?zhàn)爭時期著名的臺兒莊戰(zhàn)役的所在地。這里有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李宗仁資料館??上覀儊淼竭@里已是他們下班時候了,沒有參觀這些,是我們深深的遺憾。來到古鎮(zhèn)一條街時,天上飄下了細雨,這不但沒有減少游人們游玩的興致,反而細雨更為古鎮(zhèn)增添了絲絲閑情逸致的韻味來。都說臺兒莊古鎮(zhèn)的夜景聞名,今天看來果然名不虛傳。天色還未黑透,大紅燈籠就早早掛起來了,古鎮(zhèn)歷史悠久,古鎮(zhèn)一條街現(xiàn)在開發(fā)成了旅游勝地,每天接納來自天南海北甚至境外的游客。這里所建房屋均為仿古樣式,兩旁商鋪林立,店名古典,印象最深的是綠竹翁,頗有明清遺風(fēng)。夜幕下細雨中的村莊在光與影的互映下分外妖嬈,竟然沒有一絲北方的豪放粗獷,宛若秀美寧靜的江南。我們沿街而行,一個一個商鋪逛過,有手工制作的,有機器制作的,這些美輪美奐精巧的工藝品養(yǎng)眼得很。在一處古樸的酒家,一起來的男同事請我們每人喝了碗糯米酒,哎呀,這酒真好,入鼻是酒香,入口是醇香,喝過是留香。
    有一處大宅院,不得不提。由于天黑看不清上面的字體,里面一片漆黑,只有一堵墻用燈光照著,我深一腳淺一腳走近,只見灰白破舊的墻體滿滿都是洞痕,和這條仿古華麗的街道格格不入,原來這是當年臺兒莊戰(zhàn)役中國軍隊抗擊日軍時留在墻上的彈孔,斑駁的墻體訴說了民族的羸弱與恥辱,也見證了民族的崛起與騰飛。繁華背后的歷史不能忘記,這才是民族精神的所在。
    游完古鎮(zhèn)時,小雨仍在淅淅。我們夜宿附近仙壇山的溫泉小鎮(zhèn)。一夜無眠,晨起,我們姐幾個決定先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雨后的溫泉小鎮(zhèn),空氣冷冽而清新,我們沿坡而上,去欣賞山頂?shù)娘L(fēng)光。遠處霧靄茫茫,近處春意盎然,更有木式別墅時隱時顯在青山綠林之間,風(fēng)景自是美如畫的。我們談笑著,忽然看見路邊有好幾株小樹上掛著小瓶子,同事說,這是給小樹打吊瓶呢,可能是生蟲子了,走近一看,原來是許愿瓶,是政府號召學(xué)生植樹后,學(xué)生寫下的保佑小樹好好成長的美好祝福的小紙條,因為字條上班級姓名清晰可見。既美化了山體,又教育了孩子,我們都覺得山東省有很多正能量的東西值得學(xué)習(xí)。既然來了,溫泉是必須要泡的,姐幾個不安于室內(nèi)的湯池,跑到外面的湯池中挨個泡來。在大自然中,有春風(fēng)吹著,有春花賞著,有春水撩著,無案頭之壓力,無孩哭之亂耳,有的是盈盈笑語,好不快活。
    是說再見的時候了,一路風(fēng)塵一路歌。旅游歸來,洗頭,化妝,穿上浸滿香氣的衣裳,即使在沒人看見的地方,心中也十分快活。此刻,最好的奢侈品是好心情,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我們不是大師,我們是平凡人,我們只能守住一點愛好,樂山樂水,樂在其中。
    游記散文初中篇四
    秋天總讓人生出一絲愁的感覺,雨來得很突然,打亂了愁的思緒,像一縷清泉流入心底。
    坐在窗臺上,手握一束剛采下的茉莉花,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點,涼涼的。這樣的天氣適合讓人幻想,很安靜,很美好。
    閉上眼睛,靜靜地幻想。
    仿佛來到了一片茉莉花海,小小的雨滴親吻著我的臉頰,鳥兒也唱起了歡樂的歌謠。周圍的空氣很清新,沒有一絲雜質(zhì),只有淡淡的花香和著雨的涼。坐在花海的中央,抬起頭,只見天空蔚藍。
    閉上眼睛,靜靜地幻想。
    仿佛來到了一望無際的田野,稻谷已經(jīng)熟了,一眼望去只看見一片金黃。雨很小,輕輕地打在勞動人民的蓑衣上,打在金黃的麥穗上。微風(fēng)拂過,麥浪層層推開,如同海洋一樣浩瀚。
    閉上眼睛,靜靜地幻想。
    仿佛來到了樹林,桂花已經(jīng)開了,一朵朵小小的花兒點綴這枝頭,如繁星點綴著夜空?;ㄏ汴囮?,細雨紛紛,煙霧繚繞。一群小孩子在林子里嬉戲,傳來歡快的笑聲。笑聲和花香和著雨點傳入我的耳中,很甜。
    走出門外,伸出手來,感受一顆顆水珠滋潤悠悠的心田。
    微風(fēng)陣陣,帶著花香飄向遠方。被秋雨洗滌過的天空更藍了,草兒更綠了,我的心情更舒暢了。
    秋雨像一縷清泉流入我心底。
    游記散文初中篇五
    清晨,奔跑在墓春淅淅瀝瀝的雨中,前景模糊又漫長。
    這是一場風(fēng)雨中的賽事,引來八方賓客盈門。運動無可厚非,賽事令人激昂……。
    朦朧的天空,無邊的人群,蜂涌而行。噴薄而出的沖動,在細雨中淅瀝成松散的一行。
    雨水不問清涼,汗水不顧風(fēng)冷,相伴而至。奔走相告的激情,在風(fēng)雨中幻化為對終點的期盼。
    春風(fēng)伴春雨,清風(fēng)送清爽。風(fēng)聲雨聲心跳聲,風(fēng)雨中一路向前,五顏六色在風(fēng)雨中搖曳多彩的風(fēng)景。
    一場賽事,傾城而動。一場春雨,淅淅瀝瀝。其實春雨無意攪局,只是風(fēng)兒著急,暮春的風(fēng)想追尋遠去的輕柔,不想帶來雨的綿柔。
    一座城,魅力何在?!不在空巷、不在多彩。不忘初心,才是根本。無論多少陌生的面孔,都是過客。不論多么驚艷的色彩,都是云煙。
    你的風(fēng)采應(yīng)在風(fēng)情萬種的枝頭,就不要向往云端的飄逸。你的怡人在田園的萬紫千紅,就不必迷戀浪花的多情。
    春風(fēng)里萬物萌動隨風(fēng)而綠。綻放在枝頭的桃紅李白正是季節(jié)的風(fēng)采,田間泛起青苗的綠浪與油菜花的金黃才是這小城的迷人的笑容。
    游記散文初中篇六
    今天是處暑。關(guān)于處暑這個節(jié)氣,小時候聽媽媽說:“過了處暑,秋天才真正來臨?!倍阆矚g的那個夏天,將要等到來年才可以遇見。這時,我開始懷念夏天,懷念夏天的雨,還有夏天遇見的你。
    而雨,是天空寫給大地的情書,是大自然譜給人間的戀曲。而你是上天送給我的至寶,是緣分造就的奇跡。
    在雨中,我能感受到雨的心跳和呼吸,聆聽到雨深深淺淺的獨家私語??墒?,在這個不怎么下雨的季節(jié)里,遇見一場雨就成了我的奢侈。可是,在這個沒有你的城市里,和你淋一場雨,更是難上加難。
    于是,在這個不怎么下雨的秋天,我在等一場雨。等一場,在雨聲中喚醒流年沉睡的記憶。等一場,在雨中和你相擁的青春勇氣。然后在聆聽雨滴聲中入眠,在雨滴聲中夢見與你相擁。
    在這一場秋天的雨,一場還未下的雨。這一刻,就讓我靜靜地等待著你的歸來,哪怕是等來了冬天,我也愿意等。因為我愛雨的清幽和透明,愛雨天亦真亦幻的風(fēng)景,也愛飄飄灑灑的你。
    在這一場還未下的秋雨中,如果可以,我愿循著雨的印記,去領(lǐng)悟雨途徑的悲喜。如果可以,我愿意踏著雨的聲音,去找尋你途徑的風(fēng)景。讓心中對雨的癡情,對你的戀歌,一一浮起。
    在這個秋天,我在靜靜地等一場秋雨,也在等一個未歸的你。想讓秋雨將我們夏天的記憶都洗去,然后從新染上冬天白色。在一場紛飛的雪花中,迎來我們的春天。
    而今日,我在這個西南小城的煙波里,悄悄寄一個美好期許。那個期許在雨的紛飛中,連成一行行文字,合成這篇思念你的文章,愿你在下雨時看起。
    游記散文初中篇七
    這個星期六的下午,陽光明媚,萬里無云,帶著我們四(5)班全體去春游。兩點,我們來到集合,們一個個神采奕奕,在的一聲號令下,我們出發(fā)了。
    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大家都高興極了。來到鏡山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的那幾株紫荊花,樹上大部分的花都在這春光明媚的好時節(jié)盛開了,只剩下部分的花骨朵兒嬌羞地猶抱琵琶半遮面。這最搶鏡頭的主角,好像正對我們說:“快來享受這萬紫千紅、風(fēng)光無限的春日盛宴吧!”
    老師為了讓我們不太疲憊,決定在廣場旁邊的涼亭休息半小時。不等老師說完,同學(xué)們就歡呼雀躍,一窩蜂地跑開了。猜猜同學(xué)們都在干嘛?大部分同學(xué)都秒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吃貨,開始大吃特吃起來,有的同學(xué)沒帶零食,就趴在長凳上懶洋洋地曬太陽,還有一些坐不住的男生們?nèi)宄扇旱貣|看看,西瞧瞧,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休息完,在各組隊長的召喚下,我們便來到假山前的臺階上,列好隊,準備開始今天的重頭戲全班合影!這可是我們班有史以來的`集體合影呢!在“攝影師”黃老師的指揮下,我們異口同聲地喊了句“茄子”的口令后,按下快門的黃老師滿意地說了聲“verygood!”不用看相片也知道,我們的笑容有多甜,姿勢有多帥!
    我們沿著綠蔥蔥的小路向廣場前進,經(jīng)過碧波蕩漾的鏡山湖,觀賞著隨處可見的五顏六色的野花,最多的還要數(shù)白色的野草莓花了,雖然他們不起眼,但卻是裝飾這多彩的春日里不可缺少的“配角”。我們浩大的隊伍邁著歡快的步伐,聞著清香撲鼻的花香,走過常青的竹林,來到大家最期待的“櫻雨林”。卻發(fā)現(xiàn)調(diào)皮的櫻花一朵也沒有開放,倒是那細細密密的像子彈似的花骨朵兒占盡了風(fēng)頭。像是在與人們說悄悄話:“下個星期記得來看我美麗嬌艷的風(fēng)姿哦!”
    不知不覺夕陽西下,老師宣布這次春游活動到此結(jié)束,我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這次意義非凡、令人終生難忘的春游活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記散文初中篇八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
    透過窗臺上的盆花看過去,雨,如細線、如牛毛,輕輕地落在路上、落在草上、落在掛滿果實的女貞樹上,也落在怔怔看雨的人心上。
    一盆花能看到一個世界,一場雨能領(lǐng)悟一段人生。
    少年時節(jié)看秋雨,覺得那不過只是一場雨而已,甚至可以赤身走在雨里,心里不帶一絲掛礙。
    青年時節(jié)看秋雨,便能看到戀人的眼睛,那分明是一汪秋水。相會在秋雨里,戀情也便如秋雨一般,欲休還語,纏纏綿綿。即便是單相思,甚或是分離,愁緒都可以伴著秋雨,深深的走進心里,留下青春的印記。
    人近中年看秋雨,秋雨便是朋友相聚的良機。一壺老酒,幾碟兒小菜,三兩個摯友。天南海北,合著沙沙的細雨,蕩盡內(nèi)心的煩憂?;蛘?,沏一杯釅茶,依在床上,就著柔黃的燈光,捧一卷久儀的經(jīng)典,細細的讀進去,渾然間,不知人在哪里,雨在何處。
    四十五歲看秋雨,連沉思都如秋雨一般,一片茫然。追思往事,就似遠處籠罩在霧氣里的樓閣,隱隱綽綽,分明存在,又如夢似幻。想登高望遠,可秋雨,偏不懂人間的風(fēng)情,慢一陣兒緊一陣兒地落著,不肯停歇。讓這大千世界,都變成茫茫一片。這樣的雨里,你的心如何清明。
    或許不怪秋雨,秋雨年年只相似,是看雨的人,心境年年各不同。
    可是,這樣的年齡,怎能躲得開秋雨,更何況,是這淅淅瀝瀝的茫茫秋雨。
    游記散文初中篇九
    五月的某天,我若一只飛翔著的鷺鳥,即將降落在一個陌生的鳥巢,從班機的機窗往下俯瞰,看見碧波中的廈門,如浮現(xiàn)在水中的,一只泛著青綠色的椰子,還沒有到達地面,似乎就聞到她四處散發(fā)的清香,和品味到她內(nèi)在的甘泉。
    飛機到達地面,正是接近中午的時分,廈門在初夏明媚的陽光下,如一個麗雅的成熟海女,海洋、森林和建筑,賦予這個城市一種中西合璧的哲學(xué),并通過初夏之風(fēng),迎面撲來。感覺到這個城市的美麗和熱烈越走越濃烈,沁入心脾;感覺到這個城市的海洋夏天,頃刻間越走越深。
    ……。
    我作為這個“鷺島”之島城的一只鷺鳥,抖一抖旅途的疲憊和興奮,便停棲在海邊“環(huán)島路”,一張潔凈的長凳上。讓身后排排依偎的四季桂花樹的花香,以及眼前淋漓的海濤,沐浴我的中午??吹斤L(fēng)的顏色多姿多彩,最濃郁的,是那從身后的山麓上,透過高大的棕櫚和溫柔的桂花,吹拂而來的風(fēng),碧綠碧綠,帶著甜滋滋的味道,宛如一條無形的空中的綠流,流進游子干燥的心窩;而眼前茫茫大海里吹拂過來的海風(fēng),帶著一絲咸味,帶著風(fēng)的藍色,毫無顧忌地拽著我的衣角,親吻著我,讓我無法躲閃。兩種顏色的風(fēng),兩種風(fēng)的味道,在身邊流連忘返,此起彼伏,似那舞蹈著的山澗的仙女,和跳躍著的美人魚之風(fēng),輪班誘惑我的眼簾。
    廈門女神,我坐在簇擁你的海的身旁,讓海和她的波瀾也簇擁著我,我坐在銀色裙帶一樣沙灘的身旁,讓這系著你的裙帶的美麗也系著我,令我無法逃脫;我背靠著身后的巨大的山椅,也讓這綠色海洋的風(fēng),簇擁著包圍我。就讓我的心思,在這兩種色彩之間蕩漾,讓我的愛情,在這兩種風(fēng)的誘惑中迷茫。
    我坐在藍綠之間,回望身后的山和遙望眼前的海,遙望海的夏天,遙望遙遠的北方。
    廈大青春綠。
    曾經(jīng)在幾所國內(nèi)大學(xué)學(xué)習(xí)培訓(xùn)過,再沒有比廈門大學(xué)更能喚起濃郁的學(xué)子情懷,還有那已逝去的回憶。這天,遠遠看著傍晚的夕陽,在廈大的綠云中伏落,我便像一只登陸的海龜,慢悠悠地光著腳丫子,從海浪的喧鬧和沙灘的柔軟中離開,“爬”向通往廈大的白城天橋,讓一種寧靜的歡喜潛入廈大。
    走在校園潔凈的銀色水泥小路,五彩的石子路,嚴謹?shù)陌赜吐?,欣賞著風(fēng)格別具的教學(xué)樓和宿舍樓,傾聽蟋蟀和蟬的鳴叫,和校園里沉思的雕塑,敘說勞累和向往;綠茵場上的球賽,悻悻學(xué)子的微笑,以及夾著公文包,匆匆行走的教授,從我身邊河水般流過……我在一洼漂浮著蓮蓬的池塘邊蹲下,想像自己成為校園的一條鯉魚,快活地蹦入水中,然后傾聽夕陽下的瑯瑯讀書聲,和天空中已經(jīng)出來的一只月亮鳥遙相呼應(yīng)。夜色漸漸滲入校園,漸漸滲入一個曾經(jīng)書生的我的遐想。身邊的迎春花和塔松,以他們守護的姿態(tài)陌生地看著我,我也看著他們的姿態(tài),雞蛋花的香味沁入心池,那是最愜意的`空中美餐。
    從不遠處傳來了悠揚頓挫的簫笛聲,一時喚醒我歲月少年的旅程。記不起是二十多年前的哪一天,也是在這樣的傍晚,也是這樣的褪去夕陽色彩的夜晚,在新舊建筑交錯的杭州,留下金融干部管理大學(xué),我吹奏一支剛從西子湖畔買來的斑竹簫,在學(xué)院嶄新寬敞的宿舍樓,沉靜在吹奏的樂趣中,同宿舍的學(xué)長,也拿出他拿手的口琴,和著我一起,吹奏我們自認為天下最美好的樂曲。但那生疏尖銳的笛音,引來了無數(shù)的抗議,同樓的許多學(xué)兄學(xué)長掩耳逃走,說我們的吹奏聲功力太深,猶如那電視連續(xù)劇《射雕英雄傳》里黃藥師的蕭笛聲,會不戰(zhàn)而傷人,實在不敢恭維。結(jié)果第二天早上,班主任便把我們班整個遷移,住進那低矮的平房子。哈哈!而眼前的銀笛聲如流水流暢,如蟲鳴鳥叫,如秋云閑散,如露珠閃爍,聽了叫人如雪梨潤肺,荔枝甜心。
    是一個玉石一樣的小伙子,身邊依偎著一個紫羅蘭一樣的姑娘,在夜幕中吹奏著一曲愛情。我遠遠地離開,不愿哪怕只一絲的干擾,但那悠遠的笛音不會走遠,已經(jīng)留在我的記憶里,如一小段美好的歲月。我們也曾經(jīng)年少多情,我們也曾經(jīng)風(fēng)華正茂,如夜幕中不遠處婉轉(zhuǎn)唱歌的黃鸝鳥,如早晨照耀環(huán)島路廈大白城天橋的初夏的陽光……肚子餓了,我便去廈大的食堂里,吃了許多物廉價美的海鮮美食,廈大食堂里的美食很豐富,有蛋煎牡蠣餅,各種活蹦亂跳的魚,爬行還無憂的海蟹,新鮮的蔬菜,鮮美的各種肉食……我在這里,從視覺到聽覺和味覺里,裝下了一個廈大的美好夜晚。
    廈大在夜晚,如銀笛吹奏出的一個森林大學(xué),在這個島城里幻成為許多美好的名片,從瑰麗天空的星辰里,散發(fā)下來,像那溫暖的令人懷念的雪花。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
    陽春三月最愜意的活動莫過于踏春,而已定居在國外,幾十年鮮有聯(lián)系的中學(xué)同學(xué)阿玉說:想在出國前邀上幾位好友去登瀟湘八景之一的昭山。此意一出就讓人興奮,很快讓阿玲、阿蘭及男生躍紅和我熱情響應(yīng)。一個雨后的晴日,我們相約來到這個也曾留下童年腳印和快樂的山市晴嵐之地。
    在城市建設(shè)飛速的今天,城市周邊的綠地和森林越來越少,更別說樹木、花草、文物都保存完好的風(fēng)景勝地了,但處在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匯處的昭山則是個難得的另類,她依然以古樹參天、花卉爭艷、濤聲悅耳、空氣清新、風(fēng)景秀美、文化獨特、傳說誘人等吸引著人們涌向此地。雖然山頂千年古寺正在修建,景區(qū)尚在封閉之中,我們幾位仍興致極高地踏進了這塊圣地??赡苁怯捎诜忾],幾乎只有我們幾個游人,本有儒雅風(fēng)度的昭山,顯得更加清秀、安寧,置身此地有種身處世外桃源的特殊感。站在江邊透過仲春的嫩綠和春花欣賞那滿江春水的湘江,鼻腔中迅速被滿滿灌入帶著江味的濕潤潤空氣,一下就讓我們這些長期處在鬧市中的人們心花怒放起來。女生此時急急地選起了景色,拍照留念。
    登昭山在一個登字的樂趣。從山下到山頂全長1300多米,有著“三十六道彎”,700多階石階。雖然我們都已“白了少年頭”,但心中青春依然蕩漾,諾大的景區(qū)沒有人因累而發(fā)出的氣喘吁吁聲,只有我們那快樂、有力的腳步聲和談笑聲……不覺中我們就來到了接近頂峰的偉人亭。這是個建在臨江陡峭崖上的小亭,自然是個好去處,既可以歇息、感受偉人當年在此“指點江山”的豪情,也可讓我們細細地領(lǐng)略極目之處的山川景色。我們從身邊的景物開始欣賞著。阿玉摸著那枝繁葉茂的樹欣喜地說:“這就是植滿我們屋房前屋后的杜英?!笔茄?此樹種常年翠綠,生長極快,卻無污染之物就植在我的窗下,十多年來給我們帶來清新的空氣和小鳥的翠鳴,我卻一直未能識得,經(jīng)她這一說,我對此樹一下肅然起敬了。
    正值春潮時節(jié),又是雨后的晴日,我們置身在這秀色中,耳邊真真切切聽到了宋代大畫家、大詩人米芾對昭山的贊美:“亂峰空翠晴猶濕,山市嵐錯近覺遙。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從此不須招。”那種山市晴嵐的仙境我想只有在這樣的時節(jié)里才能最深切地感受到。
    舉目遠眺,對著濤濤湘江水逆上,我看到了偉岸雄姿、氣度不凡的湘潭文化圣樓——萬樓,而萬樓之上則是有著千年繁榮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湘潭。在這云蒸霞蔚中的湘潭城,此時我的眼前很自然地跳出了“鐘靈毓秀”一詞。是呀!400多年前明萬歷年間在京任尚書的湘潭才子李騰芳為了將流經(jīng)湘江的財氣、福氣留在湘潭,倡導(dǎo)在城區(qū)下游處,即今天的萬樓地址建一座福樓。萬樓就這樣在人們的美好期盼中首建起來。說也巧,這400多年來,湘潭一直是人杰地靈、物華天寶之地,特別是近代史以來湘潭更是出了以曾國藩、毛澤東兩位領(lǐng)袖領(lǐng)銜的兩大波歷史風(fēng)云人物,以致改變、創(chuàng)造著中國的歷史,讓湘潭這塊人口、遠古文化并不占優(yōu)的小城名揚四海,更讓敢為人先、敢于擔(dān)當?shù)暮婢衩鹛煜隆.斎?,這400多年來,湘潭的經(jīng)濟也是亮點不斷,湘潭米市曾是中國江南四大米市之一,而且數(shù)百年不衰。湘潭更由于地處長江中段支流、黃金水道湘江上的重要位置,除米外,還是木材、藥材、手工作品等物資通江達海的重要集散地,那時九省通衢的大武漢及其中下游的繁華都市都離不開湘潭運來的源源不斷的各種物資,而今湘潭更是以重要工業(yè)城市之實力雄踞中國中部。
    歸途中,我在想;昭山是我們近在咫尺的旅游勝地,她依然盡心盡力地向人們提供清新的空氣;依然向游人述說著周昭王沉潭、洞庭龍王攜公主南游昭山、彭德懷大將軍除惡霸夜渡湘江等大量傳說;依然是供人們舒展筋骨、感受春光……讓人們緊張勞累的身心放松、心靈放飛的圣地,但愿她繼續(xù)能保持這份自然、這份秀美、這份仙境,令人神往。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一
    按慣例,六月,要見證一批學(xué)子的命運翻轉(zhuǎn),我們不是監(jiān)考就是帶隊。帶隊是高三老師的事情,那年我?guī)Ц叨?,只要不監(jiān)考就可以休息幾天。對于長年加班的我們來說,這可是一筆大福利!
    左等右盼,監(jiān)考表出來了,我和其他不監(jiān)考的老師像中了大獎似的興奮異常,盤算著怎么去消費這一年僅有的一次長假。
    6月2日中午下班路上,碰見虹,她打算去云南,前幾天聯(lián)系了一個旅行社,臨時出了點狀況,想去門口旅行社再看看,邀我陪同。
    到了旅行社,值班小姑娘推薦了云南的幾條線路,她都不太中意。無意間,我看到了一張廈門旅游的廣告彩頁,費用不到兩千元。廈門,享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可是我盤算已久的去處,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一問,小姑娘說那條線路已經(jīng)滿員了,建議看看其它的,可沒中意的。
    下午,旅行社的小姑娘打電話過來,告訴我6月3日前往廈門的線路清出了四個名額,還是品質(zhì)游。線路不錯,就是報價稍貴一點,不過也在承受范圍內(nèi)。打電話聯(lián)系可能出行的人,只有寇堅決響應(yīng),虹的目標是云南,她還在等同學(xué)消息,竇最近身體狀況不好,怕?lián)尾幌聛怼N揖陀悬c打退堂鼓了,出遠門,人還是多點好。就在打算回復(fù)女孩的時候,虹和竇電話過來了,她倆改變了主意,都想去廈門。她們決定了,我也不能再動搖了。
    好風(fēng)景是無法抗拒的,在它面前,疲累什么的統(tǒng)統(tǒng)都不是問題。就這樣,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神一樣降臨到我頭上,想想心花都怒放!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二
    6月3日上午十一點從西安國際機場出發(fā),合肥轉(zhuǎn)機,下午四點多就到了濱海城市廈門。
    從機場到酒店,道路兩旁都是現(xiàn)代化樓宇,也沒什么新奇的。走著走著,猛然發(fā)現(xiàn)道旁樹頂閃過一抹紅。一抹紅,紅紅的一抹紅,星星一樣一下子點亮了我的眼,有人驚呼:“快看!什么花?那么燦爛!”
    是呀!什么花如此燦爛,如此奔放地燃燒在枝頭?請教接機的師傅,他以“不知道”三個字回答,且表情冷漠,語調(diào)生硬。也許是司空見慣了,不屑于我們北方人的少見多怪,也許真的不知道。
    在行進的車上,透過車窗遠觀那些倏忽而過的紅色倩影,盡力在腦海搜尋著關(guān)于它的信息。
    急性子的同伴掏出手機查詢,查到廈門市花是三角梅。她說,那抹紅應(yīng)該是三角梅,可我總感覺到哪里不對勁,三角梅是玫紅的,這里看見的是火一樣的大紅;葉子感覺也不一樣,三角梅的葉片橢圓形,這里的葉子好像細長一些。
    疑惑還沒解開,酒店就到了。
    酒店蜷縮在一個偏僻的小巷盡頭,門前地方狹窄,連個像樣的停車場都沒有。安頓停當后,我們下樓去吃飯,經(jīng)過路人多次指點,好不容易七拐八拐在樓房的夾縫中找到一條街道,轉(zhuǎn)了幾圈才選好一家飯館,湊合著吃了一頓飯。
    從機場到飯店,沒有看見海的影子,晃在眼前的,只有別樣的一抹紅。
    本來是看海的,卻邂逅了神奇的“一抹紅”,沉醉,真的沉醉!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三
    淀山湖離我很近,常常覺得在我身邊??墒?,曾經(jīng),我對淀山湖這個地方,不是陌生就是生疏。我小的時候,常聽村上說過,有個楊湘涇的地名,只知道離我們石浦鄉(xiāng)下較遠。那遠去的時代,交通很不便,幾乎我們當?shù)卮迕穸己苌偃ミ^那個地方。后來,我讀了書,就知道了,是稱淀東鄉(xiāng)。改革開放后,當?shù)卣拿麨榈砩胶?zhèn)。從那一天起,淀山湖鎮(zhèn)因湖而名,在建設(shè)與發(fā)展中開始出名的。
    不過,我后來參加工作,去過淀山湖鎮(zhèn)上,主要從事一些新聞、文學(xué)、攝影、地方志等各類文字寫作的社交活動。但沒有真正去游覽淀山湖鎮(zhèn)上那些名不經(jīng)傳的地理風(fēng)情,一些歷史風(fēng)物,卻總覺得有些地情風(fēng)貌,還存封在記憶中。
    雖說是鄰鎮(zhèn),但多少年過去了,還是在同仁與文友的相約邀請中,去了多次,走進了淀山湖鎮(zhèn)的一些風(fēng)景地帶,才明白了淀山湖真正美麗是一條環(huán)湖大道,深深吸引人們的視線,解讀小鎮(zhèn)風(fēng)情的魅力,一個不經(jīng)意令人刮目相看。
    那年秋,應(yīng)文友相約,游覽了淀山湖里的風(fēng)光。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為什么叫淀山湖呢?這個問題也許是誰也答不上來的。有點異想天開,游湖不見山的感覺,也沒敢問當?shù)匚挠眩约河X得很幼稚,只能讓自己到湖中去探索山在何處?!
    當我和文友們坐上小汽艇上,駛進了淀山湖里,眼前一片白茫茫湖面,秋色景致,讓人有一種精神氣爽的感覺。汽艇在湖面上飄泊著,繞著一個很大的圈,飛濺的水花白得像雪,一眼望到遠處那一幢幢湖邊鄉(xiāng)村人家,白色的墻壁,映照得格外明亮。當換一個角度卻看到正在建設(shè)中淀山湖堤岸,氣勢雄偉;遠處湖岸開發(fā)的別墅群,更讓人覺得適宜居住;同樣能看到水面上的漁船,曾想起了漁民捕魚的情景,各類魚在很大的網(wǎng)中快樂跳躍??此嫔巷w著的白色群鳥,汽艇在湖中游動,一路風(fēng)景讓你看得目不暇接。卻在湖中看風(fēng)光更有那么的景味兒,視覺立體感強。也許站在湖岸大堤上看風(fēng)景,更有另一番景象。
    一邊看著湖面的風(fēng)景,一邊聊著有趣的話題,都在為那個淀山湖風(fēng)景只見湖不見山,為何要叫淀山湖?卻問不出緣由,也許就是先有雞先有蛋的爭論,永遠是個謎。當然,我們這些人是誰也想不出所以然,一笑了知。大家不去管它有湖沒有山,來了看風(fēng)光最好的感覺。在這秋色天氣里,我們的心情一下子開朗,拋開了一切煩惱,靜靜地去享受著這么美好的大自然風(fēng)景。
    淀山湖這個地方,有很大的特殊性,是上海青浦與昆山的交界處,淀山湖、錦溪、朱家角、商榻四個古老的集鎮(zhèn)四方對稱。圍繞著這么大的一個湖泊,隔湖相望,古老的人們?yōu)榱松睿x擇在這里居住,想當初人們對這樣的環(huán)境,魚米之鄉(xiāng)的生活向往,是多么美好啊。
    近年來,淀山湖鎮(zhèn)打造了環(huán)湖風(fēng)景帶,開辟一道景觀環(huán)湖大道。沿著一條新開辟的環(huán)湖大道。在湖中看岸,岸中看湖,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風(fēng)景,茫茫浩大的淀山湖面,放眼望出去一片無限風(fēng)光,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美景。
    后來,交通很方便的,來的次數(shù)也多了。
    特別是我們文友的散文沙龍活動,常到淀山湖去看看鄉(xiāng)村田園風(fēng)光。還有我的攝影朋友,深入到最難忘的楊湘老街、六如墩的葫蘆湖村莊、磧礇千年古銀杏、度城村的雙橋處、小涇村的桃花園風(fēng)景、七彩田園風(fēng)光……讓我留下非??鞓酚钟须y忘的足跡。
    當走進紅星村的百姓舞臺,在當?shù)卮謇飸蚯嫌眩瑹崆榈慕哟?,友好的講解,感覺是生活中透徹了美好的追求和向往,這種平淡的愛,慢慢的浸透到百姓的生活中,把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無私的奉獻給當?shù)氐娜罕姡@才是難能可貴的精神,值得回味,真正所付出的人生價值,是愛好支撐著他們夢想。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四
    十月四日,不想呆在家里,便和好友相約去黃山旅游。一來可以清洗多日勞累之煩,二來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第二天清晨,我們自駕小車由德興直赴黃山。當車進入安徽境內(nèi)時,看到路邊的民房,皆白墻黑瓦,兩側(cè)山墻砌有高高的騎馬墻,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據(jù)說這種建筑是很有講究的,安徽古稱徽州,自古山多而地平,成年男子多外出經(jīng)商,遠行前父母為其娶一女子為妻,意為留根。那高墻小窗加大了攀爬難度,是為家中的女子能更好的守節(jié)。在遐想與感嘆中,黃山已在眼前了。
    我們來到黃山的南大門,在一個意韻悠然的地方下了車,環(huán)顧四周,空氣中彌漫著絲絲甜味,心也隨之舒展開來。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如玉般碧綠的池子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是“天下名泉”之稱的黃山老溫泉口了,只見一橋飛架于山間,橋下溪水潺潺,橋為雙拱石橋,橋身有三字曰“名泉橋”。雖然不知道此橋建于何年何月,從橋身的古樸來看歷史悠久。由此向東不遠處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視遠方,果斷中透著剛毅。徐老先生贊黃山曰“游黃山天無下山”。多年以來,人們在想:是黃山美景成就了徐老先生的游記,還是徐老先生的游記成就了黃山的美名呢。
    我們沿著逶迤的山路走去,山路崎嶇不平,山勢奇特,一會兒要走上坡路,一會兒又要走下坡路,山峰越來越險,氣溫越來越低,空氣中透出陰涼,冷風(fēng)陣陣,云來霧去,仿佛走進了世外仙山,似乎隔絕了人間。走過很長的一段石階,來到了茲光閣,這里有一塊巨大的花崗石碑,上面鐫刻著“世界地質(zhì)公園”幾個朱紅大字。茲光閣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彰顯出中國古建筑獨有的神韻,正門的匾額題有“茲光閣”三字,字體大氣而端莊,仔細一看,是董必武題筆。立于茲光閣前,向上仰望,只見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蒼松翠柏屹立在險峰之上,宛如一副渾然天生的水墨畫。
    我和好友要乘玉屏索道,去玉屏樓看黃山奇松——迎客松。在陣陣的轟鳴聲,纜車徐徐開動,車窗外景色多彩秀麗,山勢陡峭而崎嶇,林木蔥郁而挺拔,真是“橫看成嶺側(cè)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奧地利進口的纜車速度很快,沒給我們太多的時間去遠眺那些美好的風(fēng)光,只不過用了十幾分鐘,玉屏樓就在我們眼前了。走下纜車就感到陣陣涼意,山間薄霧蒙蒙,忽見不遠處有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石象前面的迎客松,籠罩在空蒙的山霧中,猶如身著輕紗的少女,玉手輕揚,婷婷玉立。有詩云:“美目盼兮,巧笑靚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經(jīng)歷了千年風(fēng)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如此的淡定與從容。忽然霧散了,人們大聲叫了起來,迎客松從云霧中走來,如美人輕撩面紗攝人心魄,清秀而溫婉。迎客松周圍的石崖上有許多石刻,其中一副刻得是“岱宗遜色”,夫岱宗者,泰山也。我認為黃山之美在景色秀麗,東岳之尊在歷史厚重,實不可相提并論。
    接著,我們向蓮花峰進發(fā),蓮花峰海拔1864。8米,險峭雄奇。在我腿微微發(fā)酸的時候,進抵百步云梯,環(huán)顧四周,真是景如其名。百步云梯高聳入云,兩側(cè)萬丈深淵,是登蓮花峰最險的一段狹長山道。我抬頭仰望前方的石階,陡峭異常,幾近垂直,狹窄得只容一人通過,手腳并用艱難而上,爬行過半,霧氣重重,好像飄起片片雪花,大家進退不得,隊伍停在半空,有人大吼一聲“兄弟們上啊!”,一行人奮力向前,沖過云梯天險。穿過窄窄的一線天,再向上走了不遠,看見一圓形石碑上寫道“黃山蓮花峰高程1864。8米”,我們終于登上了蓮花峰。真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緊接著,我們下山向光明頂進發(fā)。一路上迤邐而行,低頭看路,抬頭看霧,兩邊看樹,途中有一亭,古樸而雅致,在此小憩只覺得人在畫中,畫在心中。我們終于來到了光明頂,果然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里地勢開闊,遠遠望去,黃山奇景,俱收眼底。黃山氣象站高大奇巧,觀望臺是一個白色的大圓球,遠遠便可以看到。旁邊是光明頂山莊,一些房屋下面有燕子筑巢,還可見許多燕子飛來飛去。很多游客在這里匆忙地攝影,我們靜靜地佇立在這萬仞高峰之上,感受著這里的一切。
    然后,我們朝始信峰進發(fā),到了始信峰,方信黃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沿路的黑虎松、連理松、豎琴松、探海松,形態(tài)各異,生動形象,更有許多無名松讓我連連稱奇。立于始信峰,登頂環(huán)顧,云海茫茫、險峻壯觀。
    云開霧散時,經(jīng)云谷索道下山。這次游黃山,雖然沒有如愿盡攬黃山之奇妙,但在山水之間領(lǐng)悟到黃山之美。黃山好像羞怯的少女,躲在閣樓上脈脈含情的窺望;黃山又好像聰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霧鎖雙眉。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算不旺此行也。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五
    摘要:一望無際的龍眼園里,棵棵樹上都長著碩大的龍眼,把枝頭都壓彎了,放眼望去,龍眼園成了一道風(fēng)景線。
    鄉(xiāng)村趣游記
    在這個充滿歡樂的暑假的一個周末,本以為雨會繼續(xù)下,但老天卻開了眼,將一連下了一星期的雨打了個句號。于是,我們與叔叔他們決定,去“山水田園”玩。
    一出門,我就像破籠而出的小鳥,直奔叔叔的車,上車后,也無心欣賞城市的美景,只是靜靜地等著到達目的地。時間跑得飛快,一會兒就到了“山水田園”的停車場,我迫不及待的打開車門,急急忙忙下車,眼前的景色不由得讓人垂涎三尺:一望無際的龍眼園里,棵棵樹上都長著碩大的龍眼,把枝頭都壓彎了,放眼望去,龍眼園成了一道風(fēng)景線?!蔽覀儼咽率露嫉卯敽螅闵下妨?。沒走幾步路,就看到了一個湖,名叫君子湖。湖面上波光粼粼,,酷似少女那金黃的卷發(fā)。。在湖的對岸,有許多供人度假的小木屋,那里避開了城市的喧鬧,可以悠閑釣魚,享受田園生活,真不愧有“城市中的世外桃源”這樣的美稱。在湖中心,有一個鴨子“島”,“島”上有許多鴨子在休息,還有的鴨子在水中嬉戲,它們還伸長脖子“嘎嘎”叫,真是百“鴨”爭鳴。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著,不一會兒,便到了游樂場,我們看到了一個自旋滑車的游樂項目,看見別的孩子都有點害怕,我和弟弟便躍躍欲試,想嘗嘗到底是一個什么滋味。爸爸爽快地答應(yīng)了,順便讓妹妹一起來坐一下。坐完后,覺得沒什么可怕的,這讓我明白了:凡事不能只看事物的外表,要親身體會才知道其內(nèi)質(zhì)。
    我們又繼續(xù)沿路走著,走到龍眼園的入口時,媽媽給我錢,讓我進去美美地吃了一頓,使我大飽口福了一餐。臨近中午,我吃了飽,但還想多吃幾顆,如果不是媽媽來叫我,我才不想這么早就離開這兒。
    山水田園,不愧是城市人世外桃源,在這里度假,既能與城市之喧鬧隔絕,又能體會鄉(xiāng)村樂趣,真是一舉兩得。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六
    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趣立方玩,到了趣立方,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職業(yè)可以體驗。我首先體驗了美發(fā)設(shè)計,然后又體驗了育嬰師、模特、壽司師、武裝押運員等。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育嬰師,那里的阿姨教我怎樣抱寶寶,怎樣給寶寶洗澡、喂奶、換尿布等常識。我想媽媽把我從小帶大多不容易呀!
    不知不覺四個小時過去了,我要回家了。這真是一次有趣的體驗,讓我從中學(xué)到了很多常識。
    寧夏銀川西夏區(qū)第九小學(xué)三(3)班三年級:劉凱宜
    上一篇:參觀銀川艦
    下一篇:過年啦
    游記散文初中篇十七
    我的家鄉(xiāng)文登隸屬于威海市,是一座依山傍海景色怡人的城市。文登學(xué)公園位于文登城東,北靠連綿起伏的峰山余脈,南岸是玉帶一樣清柔寬闊的抱龍河緩緩穿城而過,與清雅幽靜的抱龍河公園遙遙相對,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變化的自然環(huán)境讓文登學(xué)公園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成為文登最大的集休閑,娛樂,觀光與一體的現(xiàn)代化公園。
    公園南北長845米,東西寬300米。沒有圍墻,將其蘊含的文登學(xué)文化和親民性特征展露無遺,公園北入口正中,是一部翻開的巨書石雕,右刻“文登學(xué)”三個金色大字,剛勁有力,左刻蘇軾“至今東魯遺風(fēng)在,十萬人家讀書聲”的詩句,皆用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字跡,以弘揚“文登學(xué)”為主題,自北向南分別設(shè)有詩學(xué)文化、道教文化、李龍文化、紅色文化與和諧文化五大文化景區(qū),充分體現(xiàn)了文登學(xué)悠久的歷史淵源與博大精深。
    詩學(xué)文化、道教文化、李龍文化、紅色文化四大文化鑄就了“文登學(xué)”的千年風(fēng)韻:崇文尚學(xué)、修身養(yǎng)德、仁孝樂善、忠義勇敢。詩學(xué)文化景區(qū),面積66萬平方米。主要由秦始皇文山召士、龍石曬字、秦權(quán)出土、百名進士金榜提名、文登先賢、徐士林講學(xué)6組群雕組成,群雕分布在東西兩側(cè)的綠壇叢中。沿公園中心線自北向南,分別有旱式噴泉、半圓形演藝廣場、六大風(fēng)物浮雕石柱和地圖廣場。六大風(fēng)物浮雕石柱,每柱直徑1米,高8米。分別雕刻著千年古城、秀麗山水、富饒物產(chǎn)、便捷通途、特色工藝和多彩文化,線條流暢,巧奪天工。石柱臺階下的地圖廣場,按1:700的比例,描制全市行政版圖,不同的花崗巖石顏色代表一個行政區(qū),據(jù)實際位置刻全市所有村莊名字。
    從文登學(xué)石刻向南走幾步便是“秦始皇召士”石刻,高大的松樹前方,秦始皇威嚴地坐在片松簇成的綠色花壇中,兩側(cè)分別是李斯和彈琴的樂師。綠色草坪上,正中是一個方形的司母戊鼎,旁邊8位文人雅士或手持書卷站立,或躬身行禮,或凝視諦聽,整組雕像栩栩如生,生動再現(xiàn)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詩作賦、歌功頌德、留下“文人登山”的傳說,“文登”也因此得名。
    對面的石刻是“龍石曬字”兩個年輕的后生一位手持樹皮站立,一位半蹲正把地上的樹葉撿拾到身旁的籮筐里。他們身后是一枚樹葉石刻,上面紅字刻著:相傳始皇東巡,來到昆崳山尋找長生不老藥,官軍到處,百姓四散逃跑,黃氏兄弟棄衣物家產(chǎn),收拾在村東龍形大石上曬著的樹葉樹皮逃走,丞相李斯起了疑心,黃氏兄弟解釋道“衣服可以織出來,糧食可以種出來,詩文丟失是找不回來的。”秦始皇聽后連勝稱贊:“爾等龍石曬字,難能可貴?!薄皶褡执濉庇纱硕鴣?。
    前方一塊山一樣形狀的大石,秦權(quán)安放在山石的一角。這便是秦權(quán)出土。秦權(quán),1973年于文登蔄山鎮(zhèn)出土,國家一級文物,高20.31厘米,地徑25.2厘米,略呈圓形,平底,頂部有環(huán)形鼻,側(cè)鑲銅牌,刻小篆,這是文登地區(qū)發(fā)現(xiàn)唯一的秦代原始文件。秦鐵權(quán)既是度量標準的器具,是權(quán)利的象征,又是文登歷史悠久的見證。
    秦權(quán)的南面是金榜題名石刻,長方形且?guī)е鴥?yōu)美弧線的石榜上鐫刻著明朝至清朝末期文登籍108名舉人的名字,有父子同榜有兄弟同榜,金榜的背面是徐士林和叢蘭的感人小故事。雕塑群的中間還穿插著孔雀石雕和高大嶙峋溝壑縱橫交錯的特選景石,景石平坦的背面刻著“學(xué)無止境蘇軾”6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文登先賢石雕居?xùn)|,正面背面分別刻著林洙、叢蘭、郭長倩、鄭玄、申棖、王士任、徐士林、于漣、宋延訓(xùn)、劉必紹10位先賢的清晰石刻頭像和生平簡介,看后讓人肅然起敬。先賢雕塑再向前走幾步就是許士林講學(xué)雕刻,皇子弘歷雙手持書,目光聚精會神地凝視著展開的書卷,旁邊是皇子老師徐士林,目光炯炯凝視前方,左手握著卷起的書卷,展開的右手堅定有力,整座雕刻人物形象心里刻畫都非常逼真,隔著千年的時光,仿佛能聽到當年朗朗的讀書聲。人物的后面是鐵框鑲嵌的石刻屏風(fēng),屏風(fēng)背面,刻著徐士林身為皇子老師的感人故事?!耙淮耆恕薄扒锏浞丁笔乔』实蹖蠋煹母叨仍u價。‘俯無怍于人、仰無愧于天’一代圣賢的完美人格魅力必將激勵著后來的文登人把文登學(xué)精神更好地發(fā)揚光大。
    詩學(xué)文化景區(qū)南面是道教文化景區(qū)。文登境內(nèi)的圣經(jīng)山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fā)祥地。道教真人王重陽,率門下丘處機、王處一等七大弟子,踏遍千山萬水,尋找修仙洞府,最終選擇在文登的圣經(jīng)山修道,創(chuàng)立了道教全真派,留下了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太上老子道德經(jīng)巨幅摩崖石刻等古跡景觀,也留下了豐富的道教養(yǎng)生文化。
    景區(qū)內(nèi)有一塊碩大的巨石,上面鐫刻著《太上老子道德經(jīng)篇》,洋洋灑灑,飄逸俊秀,猶如行云流水般清雅超脫,巨石的南面是一組王重陽與全真七子的'雕像,真人王重陽雙膝盤坐,慈眉善目。七大弟子神態(tài)自若,讓我時隔千年時空仍然能夠一睹真人與七子的仙風(fēng)道骨。雕像后面佇立著一塊刻著老子眉眼形象的高大石像。全真七子南面有圍棋廣場和太極廣場,對面有旱冰場。
    繼續(xù)向南走便是李龍文化景區(qū),文登是李龍王神話傳說的發(fā)源地。李龍王俗稱禿尾巴老李、李龍爺?shù)?,是由古代勞動人民?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神話人物。清康熙本、雍正本、道光本、光緒本《文登縣志》,以及清代文學(xué)家袁枚的《子不語》等古籍典志,對李龍王神話傳說發(fā)源于文登的歷史均有明確記載。
    世代相傳,明朝弘治五年(1492)夏,文登昌陽山下山東村一對夫婦,李姓妻郭氏,神奇懷孕,數(shù)年后分娩,竟是一條小龍,墜地即騰飛無影,每晨必飛回吮吸其母乳?!案笎憾值吨鹬?,斷其尾,小龍從此不歸?!薄H私哉f去了黑龍江,總管東北地區(qū)氣候。后其母故,禿尾龍當夜乘風(fēng)挾雨飛返,厚葬其母。龍母墳至今還在文城南20公里處的柘陽山上??滴跷迨辏铨埻躏@于文城西南15公里的一座“金”字形山上,此山遂改名為“回龍山”。據(jù)說龍母生日為農(nóng)歷三月二日,所以,每年三月初二,回龍山要舉行盛大山會,遠近百姓蜂擁而至,規(guī)模之大之隆在膠東東部無以能比。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山東巡撫徐澤醇奏請敕加神龍封號,“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龍遂列祀典。”這種親筆御題、皇家敕封現(xiàn)象在全國的李龍文化中是獨一無二的。每年六月初八,文登人家家戶戶都蒸最大最好的餑餑,供奉“李龍爺”回鄉(xiāng)。李龍爺雖掌管東北三省的氣象,但年年六月初八正午時分要返回故里,一是答謝百姓,二是祭典母親。2006年11月,“禿尾巴老李的傳說”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8年2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李龍爺?shù)墓适鲁浞终宫F(xiàn)了中華民族忠、孝、仁、義等方面的優(yōu)秀品質(zhì),因而在民間倍受尊崇,其傳說經(jīng)久不衰。
    李龍文化南面是紅色文化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矗立著天福山起義雕像,再現(xiàn)了發(fā)生在文登大地上的一次轟轟烈烈的武裝起義。1937年12月24日,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等同志領(lǐng)導(dǎo)和發(fā)動了威震膠東的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以昆崳山紅軍游擊隊為骨干組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打響了膠東抗戰(zhàn)第一槍。這支軍隊如燎原之火,在戰(zhàn)斗中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中國地方抗日戰(zhàn)場上的一支勁旅,膠東抗日的大旗自此高高飄揚,成為膠東革命的搖籃。整幅起義雕塑氣勢恢宏,風(fēng)起云涌,波瀾壯闊,雕像的兩邊,分別刻著起義的過程和文登將軍錄。文登不僅科舉時代產(chǎn)生了100余名進士,進入現(xiàn)代,又成為著名的“將軍縣”,石刻上文登籍的共和國將軍多達120余名。
    文登學(xué)公園是文登不同歷史時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以來,千年古城文登煥發(fā)出勃勃英姿,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綜合勢力躋身全國百強縣。進入新時期,文登學(xué)精神被賦予了“自強不息,和諧向上”的新內(nèi)涵,“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毕嘈徘趧谥腔鄣奈牡侨嗣褚欢〞盐牡堑拿魈旖ㄔO(shè)得更加美麗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