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模板9篇)

字號: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心得感悟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感悟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一
    暑假在家閑來無事就把以前在大學買的書整理一下發(fā)現(xiàn)有好多書自己竟然沒有好好的讀完都是聽老師說要看什么書自己去買來了結果隨便翻幾頁就扔在那里。心里實在有點過意不去就決定在這個假期里好好彌補一下。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fā)展歷程。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筑、數(shù)學等許多方面。至于近現(xiàn)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于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催@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催^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xiàn)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心里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后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沒有事先對它了解與認識的情況下開始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我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個全新的世界,哲學的世界。《蘇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論語》這樣以平時生活的素材來給人哲學領悟的書,而是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就像評論家所說的,對于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于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滿智慧的奇書,首先,作者在書中創(chuàng)造了兩對人物:少女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親。然而這兩對人物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你在撲朔迷離中跟著作者一路去思考“我們是誰”、“我們?yōu)楹卧谶@里”這些問題。你是誰?可愛的小蘇菲第一次看到這個命題時倉皇失措,在鏡子面前反復的追問。我想大多數(shù)人開始都會有這種感覺,因為無法給自己一個清楚的定位。那我和他人的區(qū)別在哪里?姓名?外貌?思維?倘若我換個姓名整下容換種思維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嗎?這是人存在的意義問題,初看似乎有些迷惑,但是我想,作者正是將我們生活的世界當成透明的,并與一些可能存在而我們未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結合在一起才寫的這本書。
    翻開第一章,你會立刻被蘇菲收到的匿名信“你是誰”所吸引,也正是“你是誰”這個問題帶著蘇菲走進一個哲學的世界。接著你又會接觸到例外一些明信片,那是一張張需要蘇菲代轉席德明信片,之后各種怪事在蘇菲身上發(fā)生,當然蘇菲的哲學老師也跟著浮出水面。當整本書看到一半時,你會被故事角色的真實性搞得腦袋發(fā)脹,到底蘇菲和他的哲學老師是現(xiàn)實的還是席德和她的父親是現(xiàn)實的,這是你就會不知不覺和莊子有同樣的感慨——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我想這也是作者要達到的目的吧。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當你看完全書,一切都會水落石出的。其實僅僅看書的目錄你就會覺得很有意思,如“伊甸園……在某個時刻事物必然從無到有……”、“少校的小木屋……鏡中女孩的雙眼眨了一?!?、“中世紀……對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錯……”等,這些小標題有時是為我們說明一些哲學觀點,有時是為了向我們透露蘇菲將要遇到的神秘事件。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本西方哲學的發(fā)展史書,看完之后可以感覺到哲學的發(fā)展與科學的進步是密不可分的,它與人類文明的足跡點滴相印,因此與其說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說是人類文明的通史。在浩瀚的歷史文明的發(fā)展史中,每一個我不過是道星光、一點水滴。書中有一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時為單位計算歷史進程的對白再明白不過,如果把文明是當成是一天,那么各個階段的發(fā)展便有了一個更加明晰的概念。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去看這個世界了,不要總是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么東西的產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們要抱著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發(fā)掘。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二
    ——題記
    我們對于時間變遷,空間更移心存的諸多疑惑,就像我們總是疑慮魔術師從“空空如也”的禮帽中拉出來的用絲巾做成的小白兔。
    關于大變活兔,我們固然知道這不過是魔術師耍的把戲,但我們的好奇心仍然驅使我們探索她(她)是如何辦到的。
    然而如果一下話題,情況便有些不同了。我們知道,世界的更替不僅只是魔術師禮帽里面的把戲小伎倆。
    我們可以把小白兔比作整個宇宙,那么地球則是它眾多毛發(fā)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根。而我們這些蕓蕓眾生,從月球俯瞰,不見蹤影,就暫且稱之為寄居在小白兔毛皮中的微生蟲。
    不同的是,若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分類,白兔無法像人類一樣進一步思考,它并不清楚它參加了一場魔術表演。而人類則相反,我們知道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帶著好奇心,去了解其中的奧秘。
    雖都為蟲,亦有害蟲、益蟲之分。有兩種可能會成為在毛皮深處蠕動的寄生蟲。一類人閉上眼睛,不理會他人,假裝用所有的知識武裝自己而自欺欺人,就如當年清政府閉關,結果卒。而另一類人,太過自我,放棄一切迄今為止的探究結果,漠不關心,亦卒也。
    還有一類人既不篤定也不漠然,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努力沿著兔子毛皮上的細發(fā)向上攀登,希望能一睹偉大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希望能洞察技巧。雖然他們以個人綿薄之力并不一定會成功,但若他們像疊羅漢一般一層層往上加,他們會愈來愈接近頂端。而這也同時證實了:正因為多位哲學家對于概念的定義及修改,今天的科學才會如此達到巔峰。
    所以說:要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優(yōu)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新生兒般的好奇心!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三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zhí)K菲轉交給席德(hilde)”,郵戳來自黎巴嫩。
    在一位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莫名其妙的函授課程持續(xù)進行著,聯(lián)絡方式也一變再變,痛苦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終于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并開始教她哲學史。他用淺顯易懂的筆觸帶著蘇菲回顧從先蘇期的希臘直到尚—保羅·沙特時代的哲學發(fā)展。
    同時,“席德”的名字不斷在她身邊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頻繁出現(xiàn)。而后,席德出現(xiàn)了,原來蘇菲這個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聯(lián)合國部隊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為慶祝女兒席德生日而虛構出來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編寫成一個富有哲學趣味的故事當作女兒的生日禮物。
    不可思議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蘇菲漸漸意識到自己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識的一部分,在忠實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務之余,他們開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爭。在他們的努力下,書中世界漸漸扭曲了,變得古怪而難以駕馭。
    最終,這本書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告終,艾伯特和蘇菲莫名的逃出了書中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四
    哲學的最后是我們頭頂?shù)哪瞧强铡?BR>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到哪里去?
    也許你可以逃避這些問題,只管享受當下豐富多彩的現(xiàn)代生活。這沒有什么錯。況且,我認為,這樣挺好。你不能指望每一個人花費大把時間去思索令人煩惱的問題,否則,我們的世界會枯燥很多。
    可是,當我們嘗試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世界的真諦時,這一切又都是那么讓人驚訝,我們可能連我們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更何況這廣袤無垠的繁空?我們會越來越感覺自我的渺小,越來越感覺自己多么的無知,也越想去揭開這些讓人費解的問題的答案。
    雖然這幾乎是注定失敗的,可就像薩特的存在主義所說,我們在追尋意義的途中不斷確認自我的存在,也不斷強化自身的意義。我們挑戰(zhàn)虛無,像西西弗一般堅定,在這短暫的時刻,我們至少還明白什么。
    當上帝只給你謎面時,每一個人都渴望知道那個謎底。我們以哲學的姿態(tài)向世界發(fā)問,并嘗試給出答案,就是幾千年來尋找謎底的過程。
    當我們累時坐在長椅上,去仰望星空,去思考世界,哪怕是一秒鐘都代表著我們的好奇心還沒有泯滅,世界的意義對我們依然強烈,這就足夠叻。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五
    當14歲的少女蘇菲收到這封信的那一剎,她一定感到好笑與了然??僧斔诙嗡伎紩r,便只有困惑。我倒底是誰?她走到鏡子面前,想象自己不叫蘇菲,叫莉莉。并嘗試著對著鏡子呼喚自己,眨眼睛,但這并沒有效果。于是在哲學課程中,這個問題像一個影子,如影隨形地糾纏著她。最后她發(fā)現(xiàn)事情比自己能想象的更為離奇。她,蘇菲,是少校為了給席德慶祝她十五歲生日而虛構的人物,少??刂浦乃妓耄慌e一動。但更具有反諷意義的是,少校,他創(chuàng)造了蘇菲的世界,但他卻被我們所創(chuàng)造。
    這個故事像一個無底洞。在令人驚奇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思考。我們是否也是被創(chuàng)造的,活在另一種生物的腦海中?那么我們倒底是什么呢?是單純的人?還是作家筆下的一個人物?抑或是一個夢?我們擁有自我意識?還是被別人所控制?這個別人,是否就是被我們稱之的命運?本書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但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哲學史上數(shù)以千計的大師們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最精辟的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提出的哲學思考: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所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不斷發(fā)問,在思辨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世界從哪里來?
    光我家書架上,就有五六百本書,而這些書一書一世界。想象一下,我們活在一本浩如煙海的巨作中,作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擬星球地球,地球上生活了幾十億人。你身邊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作者的設計,你的生活是作者思考下的小小情節(jié),你的結局由作者主宰。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小到你剛剛拉開門的動作,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這么一想,你是否感到毛骨悚然。
    在科學與哲學上,這都造成恐慌。科學上意味著所有科學定律都具有不確定性。哲學上意味著探尋的本源可能并不是客觀存在。我們的世界成為了一個脆弱而不穩(wěn)定的肥皂泡。而這種世界,正是蘇菲的世界。
    在這種世界里的蘇菲并沒有放棄。本書的最后,她拿起扳手,敲了敲席德的額頭,而席德奇跡般地感受到了。這可真像個福音!沒準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能給另一個世界帶來影響呢。
    人生是星塵,我們是星塵,世界也是星塵。
    我們都很美。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六
    “我是誰?”
    “我從哪里來?”
    “我來到這里的目的是什么?”
    “我要到哪里去?”
    這看是幼稚園小朋友好奇的四個問題卻引發(fā)了一個又一個世紀哲學家們的思考直到今天。難怪說孩子們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本書《蘇菲的世界》作者構思布局精巧,用哲學的的理性,浪漫的筆法,虛實結合,把晦澀難懂模糊不清時間久遠的千年哲學發(fā)展史分解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讀者悅讀的同時理解接受。
    “我是誰?”
    蘇菲是席德的投影,是席德鏡子對面的人物,艾伯特是艾勃特的投影也是艾勃特鏡子里的自己。但艾勃特的意識是處于高維空間的,因此他可以看到蘇菲(席德)前前后后的事情。哲學家們具有高維認知,他們說出的真理能夠經受時間的檢驗如同攝影360度無死角。“我”也只是思維空間的一個投影。
    “我從哪里來?”
    無論是從泰利斯的萬物起源于水萬物皆有神性還是恩培竇可里斯的四根說(大自然由土氣火水組成)還是后來達爾文物種起源的進化論以及后來的宇宙大暴暴,幾千年的西方哲學發(fā)展史都遵循一個規(guī)律:建立——推倒——重來——建立,哲學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提供深思的訓練,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
    “我來到這里的目的是什么?”
    我作為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么?難道和那些沒有思維的存在是一樣的嗎?當然不是,此存在非彼存在。我的存在是為了思考創(chuàng)造。薩特認為生命應該有意義,“這是一個命令。但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chuàng)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BR>    “我要到哪里去?”
    這是一個關于焦慮關于死亡關于靈魂的問題,我來自哪里我就回到哪里。饒了一大圈又回到我是誰我來自哪里。物理科學家研究結果:我們是光,是振動的粒子,太陽星光是我們的家。我們有永生的靈魂。
    我們的物質肉身是一個可見的存在,但我們的思想?yún)s可以容納無限的空間并且擁有非凡的力量。蘇菲,艾伯特,還有那些童話故事里許許多多的人物事件場景都是我們的思想意識創(chuàng)造的。這也是人的智慧之處。書中艾勃特是巨人的肩膀,席德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艾勃特從黎巴嫩回家一路的經歷足以說明這些。哲學走到今天從蘇格拉底洞穴里的人到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正是哲學家們的肩膀搭起來的天梯!
    蘇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這本關于哲學的啟蒙書,是小說是故事。讀的過程中感覺自己就是蘇菲席德,坐在哲學門口的小板橋瞪著眼睛兩手肘關節(jié)尊在膝蓋上,兩只小手托著下巴津津有味的聽哲學大師講課。第一次讀關于哲學的書籍,雖然內容有些長但因為作者巧妙的用筆而增加了閱讀的吸引力,感覺幾千年的哲學發(fā)展史也像一次短暫有刺激的穿越。讀完雖然我形式上還是我,但思想意識上已不是穿越前的我。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七
    近來看了《蘇菲的世界》,這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的一本書。未看時,我就聽同事說起這書,說是講哲學的,有點難看下去。一聽“哲學”二字,我的頭一下子大了,心想一定是枯燥無聊透了。但這次由于開展名著推薦閱讀,幾本書在班級間相互輪換,《蘇菲的世界》是我所教的班級首輪分到要閱讀的書。推薦給學生看,做老師的豈能置身書外?于是我翻開扉頁,僅僅看了這書的概述和幾位大家的評點,我就知道我錯了,同時也為結緣此書而慶幸。
    這本書記述了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信,——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就這樣,蘇菲每天都會收到這種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走進哲學,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拂絡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仍不斷接受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作者喬斯坦.賈德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正如馬德蘭·藍格爾說:“《蘇菲的世界》一書讀來清新可喜。作者喬斯坦·賈德不僅文筆不俗,也是一個絕佳的教師,使讀者能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瀏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整部哲學史,而不覺枯燥厭煩?!边@本書吸引著我們跟隨蘇菲在神秘的哲學導師艾伯特指引下,走進哲學,使我們從困惑走向覺悟。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你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等,涉及藝術、科學、建筑、數(shù)學等許多方面。至于近現(xiàn)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于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催@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人類的文明史。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
    看《蘇菲的世界》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形而上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xiàn)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
    讀完這本書,當你把一個又一個哲學家和他們的故事及理論連接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西方哲學史已經變成一條河,源遠流長,曲折蜿蜒,靜靜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見底。
    《蘇菲的世界》就是這樣一條閃爍著生命智慧靈光的河流,我們也許未能在這條河流中暢游或深潛,但我們一定能領略到它的瀲滟波光。它會啟迪我們的智慧,教會我們思考問題認知世界的方法。所以我想說我們真該好好讀讀賈德這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蘇菲的世界》,你一定會為她著迷哦!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八
    這本書有關哲學史的敘述與傳統(tǒng)學院的敘述方法大相徑庭,它力求與時代的發(fā)展及社會之演變搭上線,哲學因而能夠不被架空成學究的觀念游戲,無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學至少因此而變得比較可讀起來。同時它也提示出了另一個重點,那就是哲學是有用的。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將哲學的原理演繹出來,在描述德誤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論時,小說中是通過蘇菲玩積木的過程進程講述的;通過皇帝的新衣來講述蘇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類并非萬能和無所不知的;通過戴眼鏡等方式讓人們理解康德的時間和空間直觀形式”;作品中通過光著身體的男人,來表現(xiàn)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理論。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九
    當我看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我就被書中的蘇菲的經歷深深的吸引,那么多的問題、那么多的疑問、那么多的奇妙神奇的事情,蘇菲的疑問似乎就是我的疑問,我真的想搞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我?guī)е蓡柡秃闷?,讀起了這本書,這是我看過的比較厚的一本書,也是我看的最入迷的一本書,每當我看起這本書,好像我自己就是蘇菲,我走進了蘇菲的世界,帶著那么多搞不懂的問題,認真的看了起來。
    爸爸說,這是一本哲學的.書,什么是“哲學”?我要去看第二遍。偶然的機會,發(fā)現(xiàn)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覺得還挺有點味道,淘來給女兒看看,不知道她能看出什么名堂,這是一本充滿哲學的書,理解起來還是挺有難度的。
    誰知女兒看了兩日,非常著迷,還問起了一個個奇怪的問題,我也加入了《蘇菲的世界》認真的研究起來,一個個哲學問題把我也吸引了,想想我們何嘗不是也在心里問著同樣的問題,只是生活的磨礪早就忘了那一份的童心。這次能和女兒同時在看一本書,讓我獲得了些啟發(fā)。
    不指望通過這本書讓女兒能明白多少哲學的道理,希望能通過蘇菲的世界讓女兒明白好奇和疑問是探索未來世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