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通用12篇)

字號:

    總結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隨著經驗的積累,我們的總結能力也會不斷提高。寫總結時,要注重適當運用圖表、數(shù)據(jù)等可視化工具,以增強總結的說服力和可讀性。推薦閱讀以下總結的例子,了解總結的要點和結構。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一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正確讀出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2、能整體地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能找出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能數(shù)出一個自然段中有幾句話,并能簡單地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3、能讀懂一句話或一段話。
    1、重點:目標一、二。
    2、難點:目標二。
    2課時。
    能整體地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能找出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能數(shù)出一個自然段中有幾句話,并能簡單地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會了很多知識,誰來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老朋友.出示“?、!、。、……”
    3、誰來說說,看到他們,你就知道了什么?
    4、今天就來學習一下,這些符號組成的文章……。
    二、出示“畫”
    出示:遠看()有色,近聽()()聲。
    春去()還在,人來()不驚。
    2讀一讀:同學們真棒,一小子找到他們的成員。誰來讀一讀!
    3、這首詩里主要寫了什么?
    4、找到兩對反義詞。
    拓展:遠對近去對來()對()。
    5、這個謎底是什么?
    三、出示。
    向日葵,花兒黃,一天到晚朝太陽。
    盤兒大,籽兒壯,從不驕傲把臉仰。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兒歌,誰想來讀一讀。
    2、請你給這首兒歌起一個題目。
    3、這首兒歌共有()句話?
    4、在寫向日葵樣子的句子下面畫“”
    四、
    小鴨子得救了。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著四個好朋友:小猴、小鴨、小熊和小山羊。他們四個天天在一起。
    (1)哪幾個好朋友天天在一起玩?他們住在哪里?
    (2)你能想出救小鴨子的辦法嗎?
    (3)這文章共有()個自然段?
    五、
    1、能整體地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能找出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能數(shù)出一個自然段中有幾句話,并能簡單地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2、能讀懂一句話或一段話。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老師帶來了“,。?。俊?,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
    二、出示。
    天安門。
    天安門,高又大,
    紅的墻,黃的瓦,
    八盞紅燈兩邊掛,
    風吹紅旗嘩啦啦。
    雄偉壯麗的天安門,
    我們大家都愛她。
    (1)這首兒歌有()句話。
    (2)兒歌中有兩個寫顏色的詞,請用圓圈畫出來。
    (3)我知道天安門在我國的.
    (4)我會讀一讀,連一連。
    很紅很紅的馬路。
    很寬很寬的天安門。
    很高很高的燈籠。
    三、出示。
    我家住在大山里,門前屋后,就是一座座綠色的大山。
    大山上有很多很多的大樹,又高又直。我們在大樹下捉迷藏,蕩秋千……。
    春天,大樹下各種顏色的花兒開了,有紅的,有藍的,有白的,還有粉的。我們在大樹下摘小花,編花籃,做花帽,開心極了!
    我家住在大山里,我愛大山。
    (1)這短文有()段,第二段有()句話。
    (2)我們在大山里玩了哪些游戲活動,用圓圈圈出來。
    (3)照樣子寫一寫。
    紅紅的(大陽)白白的()藍藍的()。
    (5)我會按要求填一填。
    “心”共有()筆,“山”的第二筆是()。
    (6)我會照樣子寫句子(不會寫的字寫拼音)。
    大山上有很多很多的大樹,又高又直。
    小河里有的,。
    四、出示。
    猜一猜。
    1、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2、春風吹,春雨下,小娃娃,長綠芽。
    節(jié)節(jié)高,快長大,熊貓見了最愛它。()。
    3、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
    五、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二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乃至整體素質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要做到“喜歡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0萬字”。讓課外書給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窗,開啟一道道門,讓孩子們遨游在書的海洋里。通過讀書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讓孩子們在讀書中體會到書的無窮魅力。
    進入一年二期的學生,拼音掌握得較牢固,對于有拼音閱讀的課外讀物,學生基本上能獨立完成,這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一)開拓閱讀面,激發(fā)閱讀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量,懂得選擇合適的書籍。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把“閱讀教學”作為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借助閱讀手段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最好伙伴,最佳啟迪者和組織者。
    1.為了有效發(fā)揮圖書角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多讀書、讀好書,班級圖書角利用課外時間定期向同學們開發(fā)。
    2.同學與同學之間,可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的活動。
    3.每個學生每學期向班級捐一本書,進一步充實班級圖書角。
    4.每周的閱讀課,對學生讀書活動進行針對性指導。
    1.必讀書目:《日有所誦》(下卷)、《小學生必背古詩八十首》。
    2.選讀書目名稱:注音讀物《格林童話》、《窗邊的小豆豆》、《猜猜我有多愛你》、(可以是自己家里有的書)。
    3.選讀的報刊:《少年報》。
    1.以身作則,從老師自身做起,每天定時和學生一起看書。
    2.利用每天的晨讀和剛上課的一兩分鐘時間,讓學生每周背誦一首古詩。
    3.利用黑板報、教室環(huán)境布置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
    4.語文課與課外閱讀相結合,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多讀好書。
    5.準備一本好詞佳句積累本,摘抄好詞、好句。
    6.開展“我和父母共讀書活動”。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利用家長會,把一些家長好的做法介紹給他們聽,讓家長懂得重視環(huán)境的作用,既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物質和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體驗,不斷規(guī)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讓兒童在成長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班級開展背誦古詩、誦讀故事比賽等活動。
    2.學期結束評出一些“讀書之星”進行獎勵。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三
    (在此環(huán)節(jié)利用課件出示新朋友——阿凡提這一學生喜歡的人物形象,充分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調動了學生的常生活積累——在動畫片中看到的阿凡提形象,接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阿凡提的小故事《銅板的響聲》讓我們進一步來了解我們的這位朋友。師板書課題。
    (1)自由讀課文,
    (2)注意同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打招呼。
    (3)過關游戲檢查生字詞認讀。
    第一關:我會認。
    銅板、智慧、幽默、飯館、分辨、扭打、交錢、拉扯。
    第二關:我會說。
    打抱不平、兩相抵消、又罵又打。
    (1)說一說前兩個成語的意思。
    (2)說幾個又___又___的詞語。
    第三關:我會讀。
    阿凡提是一個幽默、智慧的人,專門為弱者幫忙。有一個飯館的老板扭住一個窮漢又打又罵,討要飯錢。阿凡提把那個老板扯開,用銅板的響聲,幫助那個窮漢付了飯錢。
    (1)自瀆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通過玩過關游戲,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生字認讀完成的非常好,如果老師把他們放到課文中,你還會認識它們嗎?請同學們自瀆課文,注意將課文讀通順、流利,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預設:
    在分析人物形象時,可以借助課外檢查到的小故事,來補充說明某一人物的性格特點。適時,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老板說:“他坐在我飯館的門檻上聞了我店里的飯菜香味,當然得付錢。
    老板急了說:“阿凡提,他不給錢能走嗎?”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些什么?
    角色扮演,提升興趣。
    同學們,我們的這篇課文,讀通了,也讀懂了,下面我們該做什么了?(為動畫配音)對,我們要完成我們的任務了。
    (1)分配角色。
    老師將這個動畫放一遍,邊放小組同學可以邊討論,哪個角色該怎樣去演,該由小組內的哪個同學來演,要怎么演。
    (2)小組試演。
    老師在放一遍動畫,每個小組的同學試演一次。
    (3)分組比賽。
    挑選幾個準本較好的小組,到前面為動畫配音,從中評選出的小組,授予“雛鷹”勛章。
    1、課下繼續(xù)搜集阿凡提的相關故事。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一、阿凡提故事會。
    1、師生交流搜集來的關于阿凡提的故事。
    2、評選出講故事的同3、學,4、評為“故事大王”
    二、組字游戲。
    將“銅、板、慧、默窮、館、扭、罵、討、扯、付、辯”等字的上下兩部分,或左右兩部分拆開,寫在小紙片上,以小組為單位,玩組字游戲,組字最多的小組為獲勝組,全班認讀該組同學組出來的生字。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四
    新課標在閱讀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歷,喜愛閱讀、樂于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人的心靈里,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個火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BR>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知識經驗、能力水平、認知規(guī)律等因素,通過各種途徑創(chuàng)設與閱讀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好導入,使學生在閱讀前產生熱烈的情緒,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對于低年級閱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地采用講故事激趣、巧用設問、誘發(fā)興趣、直觀激趣等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學生積極地閱讀課文,更有效地培養(yǎng)閱讀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樂于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教師講出來、問出來的,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自己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在課堂上教師活動的時間要少,要精講少問,集中突破重、難點。要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讓學生多讀多練。如果學生沒有讀熟課文,對課文中的詞語、句子印象不深,就根本談不上正確運用語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多讀的重要性。張?zhí)锶粝壬f得更進一層:“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边@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BR>    在閱讀教學中,我針對低年級兒童的特點,從三方面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和訓練。
    1.閱讀與識字緊密結合
    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閱讀的基礎,不識字或少識字就不能閱讀。低年級語文教科書圖文并茂,語言優(yōu)美,通俗易懂,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識字、閱讀的好材料,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這個載體的作用。在閱讀中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有利于識字與語言環(huán)境的結合,還能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幫助。
    如教《雪孩子》這課時,開始讓學生自讀,學生遇到生字就要動腦解決。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經歷一個不會到會的過程,生字就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邊識字邊閱讀,寓識于讀,以識助讀,以讀促識,再通過朗讀鞏固字音,將識字與閱讀有機結合,使之牢牢地印記在學生的心里。
    在閱讀中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有利于識字與語言環(huán)境的結合,還能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幫助。
    2.重視朗讀訓練
    朗讀是理解課文最經常最有效的閱讀方法。低年級學生朗讀課文有一定困難,教師要加強朗讀示范,難度大的還要領讀。語文教師要給學生做出朗讀的表率,做到抑揚頓挫,字正腔圓。老師恰到好處的范讀,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激發(fā)朗讀興趣,讓學生想讀,有不讀不快的強烈欲望。
    低年級的朗讀訓練是一個難點。教師一定要在詞語的節(jié)奏、重音,不同句子的語氣,標點符號的停頓,每段話的韻律等方面做好示范,讓學生模仿。引導和糾正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要讓學生唱著讀,在學生語氣、語調不夠自然的情況下,多示范,多鼓勵,讓學生多練習,調動兒童內心真實的感受,讀出兒童的味道,逐步夯實朗讀基礎。
    3.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但對話之中心是學生,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低年級學生應給予恰當?shù)闹笇Ш蛶椭κ箤W生成為真正的讀者。教師對作品的講解不能代替學生的理解,讓學生與作者、作品直接對話,充分鼓勵學生在閱讀時獨立思考,允許學生擁有情感體會。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就會與作者產生感情共鳴,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和情感熏陶。如《丑小鴨》這篇課文,教師不必過多地講解,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感悟童話的真諦,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教育。
    閱讀教學要做到教有成效,學有收獲,必須多讀,多積累。
    語文是一個海闊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在廣泛的閱讀中才能悟得語文一些規(guī)律性的知識。我每學期期初都向全班學生推薦一部少兒版的經典名著,讓他們利用閑暇時間自由閱讀;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分別推薦適合的童話、寓言、故事等書目;特別注重教科書內容,介紹課文作者的代表作品,供學生閱讀。如教完《狼和小羊》,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伊索寓言》,教完《稻草人穿衣服》推薦楊紅櫻的作品,指導學生課后閱讀。由于這類圖書把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讓課內指導課外,課外輔助、鞏固課內的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鼓勵學生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我每周上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首先,檢查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表揚閱讀多的同學。其次,指導正確的讀書方法,讓他們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最后,有意識地營造讀書氛圍,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如舉行講故事、朗讀、背誦等比賽,評出每周讀書小明星。讓學生感受到大量閱讀正是采集零瓊碎玉,使之日積月累,變成自己的聚寶盆的過程。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使讀書成了自己生活、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拓寬學習視野,在語文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總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讀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教師要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愛讀,提供條件,讓學生多讀,拓寬視野,讓學生常讀,一定會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五
    1、朗讀課文,知道文中毛毛、亮亮、冬冬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來后的不同表現(xiàn),讓閱讀成為“悅讀”。
    2、明辨是非,懂得要熱愛自己的父母、學會體諒父母。
    3、理解課文中有關字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看看插圖。并在圖中毛毛、亮亮、冬冬這三位小朋友的邊上做上簡單的記號,以表明自己對他們的看法。
    2、集體交流:你做了怎樣的記號?說說原因。
    1、賽讀描寫毛毛、亮亮表現(xiàn)的段落。
    (1)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朗讀,準備參賽。
    (2)開展“毛毛隊”和“亮亮隊”的朗讀比賽。(隨機指導:毛毛、亮亮—調皮;爸爸—很累。)。
    2、演讀描寫冬冬表現(xiàn)的段落。
    (1)選演員:誰能學冬冬把話說得很甜很甜?優(yōu)勝者來當冬冬;誰能讀出爸爸激動的心情?主動性是好的來當爸爸。
    (2)演員上臺表演,集體評議,提出完善的建議。
    (3)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1、有感情朗讀全文。
    2、對毛毛和亮亮說一句心里話:毛毛、亮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寫話。(可任選一題)。
    (1)第二天,爸爸回來了,毛毛、亮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爸爸回來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六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做到不漏字,不加字。
    2、通過朗讀,使學生明白了太陽對我們人類的用處是很大的。
    3、注意讀出文中的問號,并用不同的朗讀來完成。
    能流利的朗讀課文。
    20分鐘。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1、師:陸老師想給大家猜個謎語。學生猜謎語。
    2、出示課題:
    3、太陽。
    4、教師范讀。
    5、學生跟讀。
    6、小組賽讀。教師表揚讀得好的學生。
    二、教師總結。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月亮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能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并讀出問號。
    教學時間:20分鐘。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出課題。
    1、師:今天老師又要請小朋友猜謎了。出示謎語。
    2、請學生猜謎底。
    3、輕聲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讀)。
    4、讀給同桌聽,賽讀。
    二、教師總結。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使學生知道星星很多,而且在還會發(fā)出一閃一閃的光。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師:小星星怎么樣?輕輕讀讀課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
    三、讀給同桌聽。
    四、教師評價。
    教學目標:
    1、知道蝸牛是怎樣爬行的。
    2、通過朗讀課文,了解知識性的內容。
    教學重點和難點:掌握最基礎的知識性內容。
    教學時間:2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師:你們知道蝸牛是怎樣爬行的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有趣的課文。
    二、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一讀)。
    三、簡單回答老師的問題。
    四、同桌賽讀。
    五、教師評價,并范讀。
    六、學生跟讀。
    七、齊讀。教師總結。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知道公雞臉紅的原因,能簡單回答老師的問題。
    2、讀出鴿子的語氣。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七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笨梢姡欢ㄒ铡罢Z”,“語言文字”的語,即既要“細嚼慢咽”、讀懂讀透,體會其人文性,又要“咬文嚼字”、會寫會用,體現(xiàn)其工具性。然而,靜觀當下的語文閱讀課堂,熱鬧有余,而“語味”不足;繁復有余,而簡約不足。學生學習語言文字往往是“囫圇吞棗”,其語言習得只是停留在“認知存儲”的淺層,而達不到“吸收運用”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只知“文”而不得“法”,只懂“意”而不得“言”。
    呂叔湘先生認為,語文教學要走一個來回,即從語言文字出發(fā)到思想內涵,再從思想內涵出發(fā)回到語言文字。其它學科的學習,語言文字也許只是作為表達科學內容的載體,理解了就可不必細究,但語文學習則不然,不但要細究,而且還要將其作為教學目標之一要求學生掌握。小學語文的每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言語表達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要深入鉆研文本,慧眼識“文”,既要洞察文本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內涵;又要關注文本的語言特性,并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語言,引導學生產生新的生成,以文為根,以生為本,滋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面結合教學案例,就此進行初步探討。
    一、凝眸“文眼”,洞察文思。
    好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一雙眼睛,通過“文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洞察文思,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例如,《美麗的丹頂鶴》文如其名,作者緊扣“丹頂鶴”的形態(tài)結構,突顯其美麗的形象,通過生動有致的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又如,《母親的恩情》,作者用以文包詩的手法將膾炙人口的《游子吟》擴寫成一個動人的故事:母親燈下縫衣,情深切切;母子臨行話別,依依不舍。母親的恩情如膠似漆地交織在字里行間,于素淡之中浸潤出血濃于水的親情。
    二、梳理“文脈”,把握整體。
    “文脈”就是文本的結構線索,不同的文本結構常呈現(xiàn)不同的表達效果和言說效應,有些小學低年段教師在教學中對“文脈”梳理不夠,常把簡單的課文復雜化,他們往往過多地關注文中的細枝末節(jié),致使教學臃腫,結構松散,明晰度不高,整體感不強。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fā)揮?!睙o論是作者、編者、還是教者,其語言都不僅僅是感性的表達,更應是一種理性的`思考,語言文字中包含著嚴謹?shù)倪壿嬛腔?,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理清文本的脈絡,才能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邏輯智慧。
    例如,《美麗的丹頂鶴》,文章開篇寫丹頂鶴從遙遠的北方飛來,繼而以特寫的鏡頭捕捉其“顏色之美”和“姿態(tài)之美”,最后以丹頂鶴在其第二故鄉(xiāng)――黃海之濱的無憂生活結尾。全文行筆流暢,動靜交替,首尾呼應,有一氣呵成之感。又如,《云房子》以小鳥造云房子為敘事線索,從造云房子、用云房子、失云房子三個層次來呈現(xiàn)白云生成、變幻、消失的全過程,全文構思奇特,妙趣橫生。再如,《梅蘭芳學藝》開篇寫梅蘭芳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后文寫梅蘭芳經過勤學苦練,彌補了先天的不足,雙眼漸漸靈活起來,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v觀全文,從“學藝遇挫”到“堅定決心”再到“勤學苦練”最終“功成名就”,文章篇幅短小,卻跌宕起伏,情節(jié)曲折,耐人尋味。
    三、咬文嚼字,品詞析句。
    語言是思想情感的載體,讀者通過語言文字這個介體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閱讀任何一篇文章,對文本語言的正確理解、感悟,都是讀懂文章最基本、最關鍵的起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文本語言,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間,對“語”動情,對“言”生思,在揣摩、辨析、感悟、欣賞中品味語言文字的內蘊。
    例如,《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中“我來到小小的荷塘,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小小的荷塘與大大的荷葉形成了一組鮮明的對比。照常理,荷塘應該是大的,荷葉相對則要小許多,但課文卻以“小小的荷塘”來反襯出“大大的荷葉”,給人無盡的遐想。那圓盤似的荷葉一片連著一片,荷葉用自己圓潤的身體撐滿了整個荷塘,原本的荷塘仿佛真的是變小了。又如,“我想變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逼渲幸粋€“睡”字很有意蘊,如果換成別的詞“躺”、“停”、“落”、“歇”、“滾”……總覺得沒有“睡”字那樣愜意,那樣舒適,一個“睡”字足以把我們帶入雨滴那甜美的夢鄉(xiāng)。再如,《云房子》中有一段描寫云房子外形的語言十分生動,給人以很強的畫面感?!霸品孔釉旌昧耍河械南翊蠖夏菢由瞪档貦M著,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著?!币粋€“傻”字透出云房子的萌態(tài),而“美”字卻又顯出它的出眾。“有很高的大樓房,有很寬的大禮堂”,高矮寬窄之間勾勒出云房子的姿態(tài)萬千、形態(tài)各異?!耙灿幸稽c點小的,小得只可以住進一只小麻雀?!币痪湓捴芯褂昧巳齻€“小”字,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云房子的玲瓏精巧所吸引。
    四、吸收內化,學以致用。
    書本中的語言是固定、靜止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用環(huán)境,使學生克服死記硬背,學會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從而實現(xiàn)文本語言的吸收和轉化,滋養(yǎng)出自己的語言。
    例如,《水鄉(xiāng)歌》從“水多”、“船多”、“歌多”三個角度來描繪水鄉(xiāng)的詩畫美景和幸福生活,數(shù)量詞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亮色?!扒l渠,萬條河”讓人感嘆水鄉(xiāng)河流交錯的奇景;“千只船,萬只駁”使人驚異于水鄉(xiāng)白帆競渡的盛況。以“千萬”來表達數(shù)量的“多”是語言的常規(guī)表達,但本文卻用“一”來表達“多”的特質,更顯其言語的智慧?!俺靥烈粋€連一個”“歌曲一籮又一籮”,“連”與“又”的短語組合就把數(shù)量從一擴展到了無窮多,真是妙不可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展示語言組合的魅力,以插圖為背景,讓學生模仿練說,如青山一座連一座;綠樹一片連一片;小鳥一只又一只;白云一朵又一朵……水鄉(xiāng)的靈動與秀美便在學生的仿說中逐一地鋪展開來,日積月累,就能給學生豐富的語言積累。
    總之,小學低年段的語文課就是要從文本語言出發(fā),循著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瞄準設定的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真切地設計有效教學情境,以自己的個人魅力和教學智慧引導學生建構知識與技能,體驗學習過程與方法,內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滋生每位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所在,也是實現(xiàn)師生互動,共同成長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八
    3.有一個人一年才上一天班又不怕被解雇他是誰?答案:圣誕老人。
    4.9個橙分給13個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答案:榨成汁。
    5.拿著雞蛋扔石頭,為什么雞蛋沒有破?答案:拿著的是雞蛋而扔出去的是石頭。
    7.如果你有一只下金蛋的母雞,你該怎么辦?【答案:不要再做夢了】。
    8.哪兒的海不產魚?【答案:辭?!?。
    9.迄今為止,你所見到的最大的影子是什么?【答案:黑夜,哪是地球的影子】。
    11.冰變成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去掉冰字哪二點】。
    13.有一個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卻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誰?【答案:你自己】。
    14.什么東西天氣越熱,它爬的越高?【答案:溫度計】。
    15.什么東西在倒立之后會增加一半?【答案:數(shù)目字】。
    16.為什么人們要到市場上去?【答案:因為市場不能來】。
    17.為什么青蛙可以跳得比樹高?【答案:樹不會跳】。
    19.一架空調器從樓掉下來會變成啥器?【答案:兇器】。
    20.為什么現(xiàn)代人越來越言而無信?【答案:打電話當然比寫信方便】。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九
    低年級學生雖說年齡小、認知水平低,但他們的數(shù)學認知建構,也同樣應是在他們自我認知實踐中完成的。許多老師對低年級的學生不放心、不敢放手,害怕學生不會自主學習,一般采用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我們應該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各個數(shù)學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去,使他們積累大量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教學數(shù)的'組成時,根據(jù)一年級學生愛動、好勝的年齡特點,我們要為學生搭建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平臺,強化他們的實踐經驗。使每個學生都有較多的動手機會和活動空間,促使他們積極地“做數(shù)學”,在操作中思考,在動手中創(chuàng)新,在活動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如:教學6的組成時,設計了孩子們喜歡的小猴子來進行教學:猴媽媽從桃園帶回來6個桃子,它要分給兩個小猴吃,可以怎么分?讓學生用小棒或其他學具代替桃子擺一擺,分一分,學生排出可能的幾種不同分法,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再讓大家想一想,哪種分法兩個小猴都滿意?從而讓兒童自己由“同樣多”獲得公平的印象,初步引出“平均分”,并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低年級就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審題,在審題中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讓學生尋找關鍵句子,關鍵詞,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重要的地方圈圈點點,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如: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數(shù):紅花有14朵,藍花比紅花多5朵,藍花有多少朵?關鍵句子——藍花比紅花多5朵,關鍵詞——多5朵,判斷以誰為標準,誰是大數(shù),誰是小數(shù),求大數(shù)用加法計算,求小數(shù)用減法計算。
    很多實踐表明,在教學中越是放手,活動和交流越是充分,兒童分析解決問題的經驗就越是多樣,表達也會有所不同,對學生的啟示就越大。放手的結果尤其會使原有知識、經驗水平不同的學生都得到啟示,獲得較多的經驗積累和認知發(fā)展。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十
    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有如下三點較為成功的體會:
    一、閱讀課教學必須以學生實實在在的閱讀為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要進行實實在在的閱讀,而且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閱讀。也就是說,學生在進行閱讀過程中,應該始終伴隨著大腦的深入思考。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如面對的是還未養(yǎng)成一定閱讀習慣的學生,就給出問題,讓其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如面對的是已形成閱讀習慣的學生,就要求他(她)們在閱讀過程中自己提出問題;如面對的是有相當閱讀能力的學生,就要求其閱讀之后,談談對課文的理解、看法、認識等。
    第二層的含義,也不能準確地劃分第三層,除定的數(shù)學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還是語文閱讀能立不高。
    三、對數(shù)學教材的閱讀不應該只停留在數(shù)等課文上面,而應該是對包括例題、練習、習題在內的全方位閱讀。從對例題的閱讀過程中,可以提煉出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題技巧等;而有自練習、習題本是一些優(yōu)美的結論,是對課文的補充或延續(xù)??傊?,對數(shù)學教材的閱讀需要逐章逐節(jié),反復揣摩,有些甚至還可揣測編者的意圖。
    成功的閱讀就要做到從現(xiàn)象深入本質,從少許見多許。因此,成功的閱讀必然伴隨著深入的思考。所以,一堂有效的數(shù)學閱讀教學課,也就是使學生進行積極而深刻的思考的數(shù)學課。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十一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一談及閱讀,人們聯(lián)想的往往是語文閱讀,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數(shù)學社會化,僅具語文閱讀能力的社會人已明顯地顯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產品使用說明書、股市走勢圖等.由此可見,加強小學數(shù)學閱讀教學及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姚玉華作者單位:劉豐小學,江蘇,興化,225746刊名:華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12)分類號:g623.5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閱讀數(shù)學
    低年級閱讀教學心得篇十二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陣地。教師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變得趣味盎然?!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惫湃嗽疲骸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尤其是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更以讀為主。但是一味地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為了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教學實踐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文與圖畫相結合。
    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jié)。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么,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大熊貓》時,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看后說說大熊貓長得什么樣?大熊貓愛吃什么?由于這些插圖非常生動具體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就這樣由圖象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這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這樣安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閱讀與思考讀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讀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教學《特別的作業(yè)》一文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教學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自主讀書,然后引發(fā)思考:1、文中小麗帶來的作業(yè)特別在那兒?2、為什么大家認為小麗的作業(yè)最好?最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學生的思維異?;钴S。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就水到渠成。
    三、閱讀與說話相結合
    如果說“讀”是對信息的輸入,那么“說”就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說的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學完《拔苗助長》,我就及時引導學生“說”:“你想對文中的種田人說點什么?”寓言所蘊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學生說透了。不僅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而且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閱讀與演講相結合
    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故事情節(jié),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活靈活現(xiàn),將課文內容演繹得淋漓盡致,教學效果令老師非常滿意。
    五、讀與畫結合
    這里講的“畫”有兩層意思:一是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優(yōu)美的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表現(xiàn)出來。如學習《看花燈》后,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花燈畫下來。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語文學科要整合其它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一種手段。
    六、讀與寫相結合
    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好基礎。盡管是低年級,也要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在低年級重點讓學生借助讀學會寫生動形象的一句話或幾句話,為中高年級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口語交際《夸家鄉(xiāng)》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一起來夸夸自己的家鄉(xiāng):有的夸家鄉(xiāng)的迷人風光,有的夸家鄉(xiāng)的豐富物產,也有的說家鄉(xiāng)的變化,還有的暢想家鄉(xiāng)的未來。接著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看看誰寫得最棒。結果學生興致勃勃,文章中充滿希望。雖然是低年級的學生,但也喜歡觀察生活中一些事物,有時也觀察得十分細致,寫出的話自然形象生動,充滿了童稚。 大藝術家羅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彼?,作為寫話教學,也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去發(fā)現(xiàn)自然、發(fā)現(xiàn)社會、發(fā)現(xiàn)自我,從而不斷豐富學生寫話的素材儲備。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然
    要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用自己的聽覺、視覺、觸覺、味覺等去感受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傾聽大自然。然后,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寫好一段話。按時間順序寫,寫日出、日落等;按方位順序寫,寫出某地前后左右的景物(景色);按總分關系寫,“大自然真美啊……”“哪里真(啊……”;按并列關系寫,“這里,有……有……有……”等等。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社會
    現(xiàn)在的孩子從幼兒開始,就生活在以家庭和學校為主的小社會里,他們承受著父母、親友、老師和其他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們往往將大人們的這種關愛、呵護視為理所當然而毫無感覺。因此,我們作為教師就要喚起、引導孩子們對周圍人的感覺。如,經常問問學生:“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老師的眼睛會說話?它會說什么話呀?”“在媽媽撫摸你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是怎樣愛的?”……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味父母、老師及其他人的愛,并以“感謝”等為話題,引導學生寫一段話。
    七、謎語激趣
    謎語可以說是一種智力游戲。由于謎底的隱含性,對小學生特別是理解能力不夠強的低年級學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然而,正因為它具有一定難度,又契合了兒童渴望表現(xiàn)、取得榮譽的心理,因此,謎語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在教學《畫風》一課時,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謎面以進行課堂導入:“禾苗見它招手,小樹見它彎腰,云兒見它讓路,花朵見它點頭?!庇捎谥i面很淺顯,學生一想便知,這對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字謎在識字、寫字教學中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正月沒了初一”“二小二小,頭上長草”“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自己猜一猜,不要人幫忙”“右邊有左邊無、后邊有前邊無、哥哥有弟弟無、周家有李家無、聽說有讀寫無、加減有乘除無、語言有文字無、古文有今文無(口)” 等謎語,學生不僅樂于去學習漢字,而且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輕而易舉地記住一個個生字。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要把聽、說、讀、寫、思、畫等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就會相得益彰,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