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系統(tǒng)地組織教學內容,確保教學的連貫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編寫應該注意教學過程的流程性和邏輯性,使學習內容有機銜接。這個教案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安排合理,教學步驟清晰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一
幼兒進入大班后,語言水平日漸提高,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表現(xiàn)欲望強烈,能夠通過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一些愿望。
幼兒與動、植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lián)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它們,將它們視為朋友。
1、發(fā)展幼兒感受美的能力,激發(fā)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美術的興趣。
2、通過詼諧的模仿表演,感染幼兒,激發(fā)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提高藝術修養(yǎng)。在藝術表現(xiàn)活動中,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對動、植物喜愛的發(fā)展,促進幼兒表演能力。
3、提高幼兒動手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4、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小雨沙沙》和《杜鵑圓舞曲》、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蘋果樹教具、一年四季蘋果樹的頭飾、水粉原料、美術紙。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幼兒跟著教師在歡快的音樂《小雨沙沙》中表演蘋果樹發(fā)芽、長大的律動,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春天來了,下雨了,蘋果樹發(fā)芽了。)
(二)講述蘋果樹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讓幼兒了解有關常識。
1、讓四名幼兒戴頭飾進行表演,通過表演,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提問: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是怎么樣的?
教師放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并讓其他幼兒跟著戴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
3、教師問幼兒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的蘋果樹?為什么?最后教師說:“最喜歡秋天的蘋果樹,因為蘋果成熟了,我們可以吃又紅又大的蘋果了?!保ㄒ朊佬g活動)
(三)美術活動———手指點畫《秋天的蘋果樹》,提高幼兒繪畫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1、教師出示蘋果進行提問:(1)蘋果的形狀、顏色及味道。(2)用什么幾何圖形畫蘋果。
2、教師出示畫好的圖,告訴幼兒今天不用筆畫蘋果,用手指點畫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教師發(fā)給幼兒紙和水粉原料,讓幼兒拿出水彩,開始做畫,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畫。
(1)讓幼兒用綠色的水彩筆畫蘋果樹的樹冠,用棕色畫蘋果樹的樹桿。
(2)教幼兒用右手的食指蘸顏料在畫好的蘋果樹上點紅紅的蘋果。
(3)教師引導幼兒除了會點蘋果外,還可以點太陽、花朵等,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添畫其它的物體。(注意點好畫后,要用衛(wèi)生紙把手擦干凈,再畫其它的物體。紙不能亂丟,放在桌子上,不要把顏料弄在衣服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幼兒做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畫得好。
(5)教師小結,再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并進行表演;教師告訴幼兒我們要愛護樹木,就像今天畫的蘋果樹一樣,只有保護好了,才能結出又紅又大的蘋果(出示蘋果)告訴幼兒要讓他們吃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知道要下課后手洗了才能吃蘋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四)結束活動
師:蘋果樹長的好,結了又紅又大的蘋果,我們是小鳥,來吃蘋果啦!
那我們就像小鳥一樣飛出去把手洗干凈,然后來吃蘋果。放磁帶《杜鵑圓舞曲》,幼兒學小鳥飛出教室。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二
1、在欣賞秋天果樹的造型、色彩的過程中,知道秋天果樹的特征。
2、能流暢的線條畫出果樹的外形。
3、培養(yǎng)對繪畫的興趣。
ppt課件、范畫、圖片、蠟筆、紙。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秋天來了,果園里的果樹上有什么?
請小朋友說說秋天有哪些果子成熟了,它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小朋友看,老師畫了一幅秋天的果樹圖??纯瓷厦娑加心男┕印?BR> 先畫樹干,再畫出樹冠的輪廓,在樹冠中間畫上許多漂亮的水果,用將樹冠部分涂滿。
秋天真美麗,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秋天美麗的果樹。
1、在美術角為幼兒準備有關材料,引導幼兒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出蘋果樹、橘子樹等。
2、幼兒的作品陳列在美術角內,供幼兒互相欣賞,體驗成功的樂趣。
我利用談話的形式開展活動,讓幼兒說一說秋天的特征,孩子們都踴躍發(fā)言,把秋天的特征描述了出來,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接著就是教師的操作示范,在操作示范中一步步講解了作畫的步驟和要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活動的重點,教師運用了擬人的方法講解了樹干就是小樹身體,樹枝就是小樹頭發(fā)、樹葉就是發(fā)夾,這樣的兒童語來講解示范,讓孩子們印象更深刻。因為教師的示范講解到位,所以在孩子操作中,每個孩子都能按要求畫出漂亮的樹來,我對孩子們的進步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三
1、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樹上畫上果實,并涂上相應的顏色
2、了解繪畫活動的`多種形式
3、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常識及審美能力
了解繪畫的多種形式
鍛煉幼兒的審美及生活常識的能力
1、畫好的蘋果樹背景圖
2、彩紙,泡泡泥,雙面膠,油畫棒,水彩筆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小朋友都有沒有見過蘋果樹,蘋果樹上都有什么,都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進行提問,幼兒討論后回答,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組進行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及材料。
2、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提醒幼兒,給予幼兒一定的提示給蘋果樹上的果實進行涂色或粘貼。
3、涂好,粘貼好蘋果后,給蘋果樹涂上顏色。
三、結束部分:
讓幼兒給已經完成的畫涂上好看的背景色,向幼兒進行展示并作出簡單介紹。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四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和孩子一起來到漂亮的蘋果園里,綠色的大樹,紅色的蘋果,在這畫般美麗的果園里一起摘蘋果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我們和孩子一起用畫筆將這美麗的自然景色搬進我們的教室中。
在開展《大自然的語言》這個主題時,帶著孩子一起散步,在學校旁邊正好有一片果林,孩子們對這片果林產生了興趣,大家討論著這里有些什么樹,這些樹上長了哪些水果,秋天的果園里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水果,真漂亮。一個孩子說:“好想去摘一個吃吃呀?!焙⒆觽円呀洷贿@美麗的自然風景吸引住了,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教育契機呀,在美術活動中,設計了這樣一個主題《秋天的蘋果樹》,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對這個繪畫感興趣呢。我把果林的照片和孩子一起散步的照片拍了下來,活動中回憶起這個畫面一定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也充分體現(xiàn)孩子的自主性,教得痕跡很少,主要讓孩子運用自己累計的繪畫經驗進行畫面的構圖布局等。最后,我們一起欣賞蘋果樹的四季變化,讓孩子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不同美感。
1.畫一畫蘋果樹,感受蘋果樹中紅蘋果與綠色大樹的顏色對比美,感受點與面的組合美。
2.注意畫面中蘋果的布局,體驗油墨分離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重點:用油墨分離的方式畫一畫蘋果樹,感受顏色對比,刷顏料的時候要朝著一個方向。
2.難點:畫蘋果時注意畫面布局。
(一)回憶散步場景,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t:“看我?guī)砹耸裁囱??”,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秋天到了,果子都熟了,這個蘋果是我去果園里摘的哦?!?教師播放前幾天散步拍下來的照片)
t:“看看,這些照片是我前幾天散步的時候拍的,還記得我們看到什么了嗎?”(和幼兒一起回憶散步情景,一起討論果園)
(二)欣賞蘋果樹,引起幼兒繪畫興趣
出示ppt秋季的.紅蘋果樹,欣賞蘋果樹。
t:“這棵樹是我去這片果園里拍下來的,誰來用美麗的語言描述一下這顆樹?”
t:“這顆蘋果樹的樹冠怎么樣?(茂盛,很大,長滿了樹葉)
t:“樹上有多少蘋果呀?他們是什么樣子的?(樹上掛滿了蘋果,紅色的大蘋果)
t:“我很喜歡這顆蘋果樹,我想把它搬進了我們的教室里來怎么辦?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
(三)和孩子一起畫一畫蘋果樹
t:“今天我們要來畫畫蘋果樹啦,想一想,首先,我們應該畫什么?” (樹干輪廓)
t:“然后畫上什么呀?”(大大的樹冠輪廓)
t:“接下來我們應該畫什么呢?是蘋果還是樹葉呢?”(先畫樹葉的畫我們要等干了才能畫蘋果,所以先畫蘋果)
t:“今天我有一種神奇的繪畫方式與你們分享。老師用蠟筆在樹冠上畫上一些紅色的大蘋果,然后畫上柄?!?BR> t:“蘋果畫好了,蘋果除了在樹上,你覺得它還會在哪里?(有的熟透了掉下來,有的滾到了一邊去,注意蘋果的畫面布局美。)畫好蘋果了還要畫什么呀?”(樹冠的顏色)
t:“我來刷一刷,咦,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呀?”(樹冠變綠了,紅蘋果漏了出來。)
t:“請一個小朋友來刷一刷,刷的時候注意從左到右,或者從上到下朝著一個方向?!?BR> t:“最后看看哪里沒有上色畫完就可以了。”
t:“教師出示畫好的范例,讓幼兒欣賞。”
t:“你們想來試一試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指導幼兒在繪畫的時候注意畫面的布局。
b.指導幼兒注意衛(wèi)生好習慣。
(五)講評
t:“把畫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BR> t:“小朋友們的蘋果樹畫的真好呀,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蘋果樹,誰來說說,這么多的蘋果樹放在一起有什么感覺?”(很多,很漂亮,好像組成了一個蘋果園,好像把果園搬進了教室啦,很想去果園里摘蘋果等)
t:“很多小朋友都忍不住想去摘蘋果啦,誰來說一說,你最想去摘哪棵樹上的蘋果呀?為什么?”(從樹冠又大又茂密,顏色均勻,蘋果又紅又圓等方面進行講評)
t:“誰的蘋果樹最特別呀?”(從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上進行點評)
t:“教師總結:“在茂盛的綠色蘋果園子里,又圓又大的紅蘋果掛在樹枝上,美麗的像一幅畫,讓人忍不住想去果園摘蘋果?!?BR> t:“我這里還有一些蘋果樹,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們在區(qū)域游戲的時候來畫畫好嗎?”
(六)延伸活動:教師播放ppt,欣賞蘋果樹一年四季變化。
幼兒與大自然有緊密的關系,親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變化為幼兒帶來了無盡的享受和樂趣。蘋果是孩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水果,選材貼切孩子的日常生活。這個活動中主要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感受蘋果樹中綠色與紅色的組合產生的畫面美感,對比色對于視覺帶來的美感。而且也讓孩子欣賞到了點線面組合帶來的美感。最后為幼兒設計欣賞蘋果樹的四季變化可以讓孩子產生關注大自然的情感,也能感受到相近色、對比色等多方面顏色對比帶來的視覺效果,最后通過活動也能激發(fā)孩子喜歡吃蘋果的情感。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五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點畫出大小不一的蘋果。
2.對不同的繪畫形式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蘋果樹干圖人手一份。
2.黃、綠、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廢報紙。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一)歌表演:摘蘋果。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結了許多蘋果,我們一起去果園里摘蘋果吧!”引導幼兒站起來表演“蘋果歌”,邊唱邊做動作。
2.教師示范講解。
(一)教師:”我要請兩個好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隨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好朋友是顏料?!俺鍪绢伭媳P?!笨纯搭伭媳P里都有些什么顏色?“(紅色、黃色、綠色)。
(二)老師:”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我們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一念。
(三)老師再次變蘋果,請幼兒幫忙念兒歌。你們看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蘋果、怎么變小蘋果嗎?(食指輕輕一點的時候是小的,食指用力點的時候是大的)。
(四)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寶寶也上來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點蘋果。提醒幼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一起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要重疊)。
(五)師:“果園里還有許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都沒有了,你們愿意來幫它們變蘋果嗎?”
3.提出作畫要求。
a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b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c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d提醒幼兒在換顏色的時候要先用抹布擦干凈手。
e選自己喜歡的顏色變蘋果。
4.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講評。
教師:“蘋果樹上又長滿了蘋果,看一下你自己變的蘋果,再看看其他寶寶變的蘋果,你喜歡哪一棵蘋果樹呢?”引導幼兒放到黑板上(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6.結束。
師:“寶寶們真能干,變了這么多的蘋果,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獎勵每人一個紅蘋果”。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六
1、學習涂色蘋果、并學會用雙面膠將蘋果粘貼在大樹上。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美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涂色紙-蘋果。
2、背景板-大樹、雙面膠。
3、幼兒用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察背景板-蘋果樹(樹干、樹枝)。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棵蘋果樹怎么了?它開心嗎?
師:這棵蘋果樹一點也不開心、因為它沒有朋友、你們愿意幫它找朋友嗎?
二、引導幼兒傾聽大樹的聲音。
大樹:我的好朋友是大大的蘋果、我不知道蘋果朋友在哪兒呢、
小朋友、請你們讓大蘋果回到我身邊好嗎?
三、幼兒涂色:蘋果。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大蘋果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然后送到蘋果樹身邊好嗎?
引導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紅色、綠色、黃色、給大蘋果涂色。
提示幼兒涂色要均勻、按照一個方向涂色、不要把顏色涂到線外。
四、請幼兒把“蘋果朋友”送到蘋果樹身邊。
教師協(xié)助幼兒把雙面膠粘貼在蘋果的背面、幼兒把大蘋果粘貼到蘋果樹上。
師:蘋果樹找到朋友了、它很高興、蘋果樹謝謝小朋友、小朋友要說什么呢?
五、欣賞蘋果樹及其朋友、為蘋果樹找到朋友而快樂。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七
1、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3、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圍裙、棉棒、蘋果。
重點:學習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蘋果。
難點:食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歌表演:摘蘋果。
師:“老師在來上班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片果園,果園里的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摘蘋果吧!看,老師摘的蘋果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呢?”(出示蘋果,讓孩子觀察其形狀、顏色和大?。╇S即打開“蘋果”音樂引導寶寶站起來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師:”老師要請兩個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半S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是紅顏料。“出示顏料盤。”這個顏料盤里面的顏料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教師:”我請的食指跟紅顏料來幫我變蘋果?!斑呎f邊用實物示意。
示范講解:”現(xiàn)在我開始變蘋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變蘋果的?!笆持甘持嘎N一翹,顏料盤里親一親,蘋果樹上變一變|,變、變、……”
2、師:“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貝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二遍。
3、那你們看這里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蘋果、怎么變小蘋果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請幼兒說說--食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食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4、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小朋友也上來也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重疊)。
5、師:“果園里還有很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都沒有了,小朋友們你們愿不愿意給小熊變蘋果呀?”
三、提出作畫要求。
在變之前老師也變了好幾顆蘋果樹,你們來看看這里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就去找喜歡的顏色來變蘋果。
1、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2、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3、強調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4、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5、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干凈手,不弄臟衣服。
四、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五、發(fā)揮想象,鼓勵幼兒添畫作品。
師:“小朋友們,你們?yōu)樘O果樹變出了各種色彩的蘋果,果園里不光有蘋果樹,還有綠綠的草地和芬芳的花朵,請你們?yōu)榍锾斓墓麍@增添豐富的色彩吧。
六、教師講評。
師:”小朋友們,你們把果園裝扮的這么漂亮,小熊可高興了,他想看一下你們?yōu)樗兊奶O果,誰變得好他就采摘誰蘋果樹上的蘋果?!耙龑Ш⒆臃诺脚赃叺拿拦ぐ迳?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師:分別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講評,告訴幼兒好在哪里的原因。
七、活動結束。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八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蘋果樹大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進入大班后,語言水平日漸提高,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表現(xiàn)欲望強烈,能夠通過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一些愿望。
幼兒與動、植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lián)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它們,將它們視為朋友。
1、發(fā)展幼兒感受美的能力,激發(fā)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美術的興趣。
2、通過詼諧的模仿表演,感染幼兒,激發(fā)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提高藝術修養(yǎng)。在藝術表現(xiàn)活動中,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對動、植物喜愛的發(fā)展,促進幼兒表演能力。
3、提高幼兒動手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4、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小雨沙沙》和《杜鵑圓舞曲》、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蘋果樹教具、一年四季蘋果樹的頭飾、水粉原料、美術紙。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幼兒跟著教師在歡快的音樂《小雨沙沙》中表演蘋果樹發(fā)芽、長大的律動,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春天來了,下雨了,蘋果樹發(fā)芽了。)
(二)講述蘋果樹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讓幼兒了解有關常識。
1、讓四名幼兒戴頭飾進行表演,通過表演,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提問: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是怎么樣的?
教師放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并讓其他幼兒跟著戴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
3、教師問幼兒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的蘋果樹?為什么?最后教師說:“最喜歡秋天的蘋果樹,因為蘋果成熟了,我們可以吃又紅又大的蘋果了?!保ㄒ朊佬g活動)
(三)美術活動——手指點畫《秋天的蘋果樹》,提高幼兒繪畫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1、教師出示蘋果進行提問:
(1)蘋果的形狀、顏色及味道。
(2)用什么幾何圖形畫蘋果。
2、教師出示畫好的圖,告訴幼兒今天不用筆畫蘋果,用手指點畫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教師發(fā)給幼兒紙和水粉原料,讓幼兒拿出水彩,開始做畫,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畫。
(1)讓幼兒用綠色的水彩筆畫蘋果樹的樹冠,用棕色畫蘋果樹的樹桿。
(2)教幼兒用右手的食指蘸顏料在畫好的蘋果樹上點紅紅的蘋果。
(3)教師引導幼兒除了會點蘋果外,還可以點太陽、花朵等,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添畫其它的物體。(注意點好畫后,要用衛(wèi)生紙把手擦干凈,再畫其它的物體。紙不能亂丟,放在桌子上,不要把顏料弄在衣服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幼兒做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畫得好。
(5)教師小結,再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并進行表演;教師告訴幼兒我們要愛護樹木,就像今天畫的蘋果樹一樣,只有保護好了,才能結出又紅又大的蘋果(出示蘋果)告訴幼兒要讓他們吃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知道要下課后手洗了才能吃蘋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四)結束活動
師:蘋果樹長的好,結了又紅又大的蘋果,我們是小鳥,來吃蘋果啦!
那我們就像小鳥一樣飛出去把手洗干凈,然后來吃蘋果。放磁帶《杜鵑圓舞曲》,幼兒學小鳥飛出教室。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九
1、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xiàn)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
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
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
師: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
1、傾聽故事,萌發(fā)愛護鳥類的情感。
2、能圍繞問題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3、知道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特殊本領,了解其它鳥的特殊本領。
1、《小蘋果樹找醫(yī)生》課件。大蘋果樹婆婆和小蘋果樹圖
2、小蘋果樹、老蘋果樹、喜鵲、貓頭鷹、啄木鳥的頭飾。
一、導入活動
2、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好不好
二、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內容。
1、播放錄音,要求幼兒認真聆聽。
3、小蘋果樹到底請了哪些朋友了來給老蘋果樹看病我們一一看吧
三、分段欣賞故事,采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進一步的理解故事內容。
3、第三段:到底是誰給樹婆婆看的???邊出示啄木鳥的圖片。怎么看的?
4、最后:樹婆婆的病被啄木鳥治好了嗎?
四、了解故事里鳥和其它鳥的特殊本領。
1、提問:故事中的喜鵲、貓頭鷹、啄木鳥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大自然的鳥類多著了呢,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都是益鳥,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鳥客人,我們一看吧!
3、教師出示ppt,引導幼兒了解其它鳥的本領。
3、教師:喜鵲的本領是捉樹葉上的害蟲,貓頭鷹的本領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鳥的本領是捉樹干里的蟲子。每種鳥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領。
2、提問:哪些鳥也有自己特別的本領?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一
豐收而美麗的秋天來到了,小朋友們又有了新的玩具,那就是飄落的樹葉、成熟的種子、美麗的風箏等。秋天真美麗啊,選用綜合活動教材中散文欣賞活動"秋天真美麗",讓幼兒在優(yōu)美的散文中,感受濃濃的秋意,豐富對秋天的認知。為了讓幼兒充分享受散文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我選用了童易課件《秋天真美麗》?;顒又?,我利用肢體動作引導幼兒模仿大叔、小河,不僅加深對散文的理解,增強對優(yōu)美語句的記憶,同時也避免了語言課光說不動的枯燥,能更有效地達成活動的目標。
1、感受散文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培養(yǎng)幼兒喜歡聽讀散文的興趣。
2、初步嘗試創(chuàng)編散文詩。
3、陶冶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件《秋天真美麗》。
一、看圖導入。
幼兒觀看圖片,回答問題。
二、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內容。
三、組織幼兒朗誦散文。
師:秋天多美呀,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大聲朗誦他呢,我們試試吧。(幼兒跟著朗誦散文)。
四、評析散文,創(chuàng)想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篇散文嗎,為什么?
師:小結:散文語句優(yōu)美,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形象地描述了秋天美麗的景色。
師:秋風姐姐那么高興,她還會對誰吹口氣,她又會怎么樣?請個別幼兒說說。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幅《美麗的秋天》。
附:散文:秋天真美麗秋天,秋天,真美麗。
天高了,地寬了,秋風姐姐快樂得到處跑……。
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搖啊搖。一會兒抖落一只金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紅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花蝴蝶。
媽媽說,大樹落葉了,送給小樹作肥料,盼它快長高。
秋風姐姐對著小河吹口氣,小河笑啊笑,一會兒抖動披著的紗巾,一會兒掀起一個浪花花,一會兒抱著白鵝搖啊搖。
媽媽說:小河高興了,它養(yǎng)的鮮魚、螃蟹肥又壯,寶寶吃了有營養(yǎng)。
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聽,大膽表達。根據(jù)《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在導入后,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說一說?”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借助圖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想說。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這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了語言美,達到會用優(yōu)美語言的目的,這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說話有點……嗦,語言不夠精煉,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語言的精煉,多積累精煉、優(yōu)美的詞語。后面的游戲時間也有點倉促。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二
1、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xiàn)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
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
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
師: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三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點: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活動難點: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xiàn)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guī)煟鹤哪绝B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啄木鳥》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右邊是圖,畫的是一只啄木鳥正在一棵大樹干上捉蟲子。由于啄木鳥專吃樹上的害蟲,捉蟲的本領很大,素有森林“醫(yī)生” 之稱,所以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啄木鳥人格化為專門給老樹治病的醫(yī)生,具體描寫他是怎樣給老樹治好病的。課文第二幅圖展示了老樹的病治好后,又長出茂密的綠葉,可見啄木鳥“治病”的本領之高。
教學本課時,我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樹的顏色的不同,再觀察啄木鳥的樣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讓學生通過看圖明白,老樹生病了,啄木鳥正在給老樹治病,后來老樹的病治好了,長出了新葉子。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并想象他治病的樣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內容來解答這個問題,我隨之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啄木鳥為什么要給老樹治病呢?學生連聲回答:“它喜歡吃蟲子?!蔽艺f:“是的,啄木鳥不僅救了樹木,又讓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舉雙得?!蔽揖o接著讓學生說說哪些是一舉雙得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鍛煉了自己,又解決了別人的困難,這也是一種幸福。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四
欣賞就是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自我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音樂是表現(xiàn)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音樂欣賞題材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在選擇音樂作品時充分考慮音樂對兒童的可感性、可接納性?!蹲哪绝B》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樂曲節(jié)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qū)分。適合4——5歲的兒童欣賞。a段音樂平穩(wěn)、流暢,猶如啄木鳥在逐一檢查哪些蘋果樹病了。b段音樂節(jié)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篤篤篤”地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較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如往日那樣欣欣向榮,充滿朝氣。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fā)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綱要》為依據(jù),我確定了知識、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知識目標: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分辨樂曲的結構和強音。
2、能力目標: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樂曲不同的音樂形象。
3、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同情、關心他人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根據(jù)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如何幫助兒童理解樂曲樂曲結構對強音的掌握和分辨。
活動的難點是:能根據(jù)樂曲的變化幫助兒童對找準跳音。
總之,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為使活動呈現(xiàn)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戲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進行過有關于樹木的病了該怎么辦的問題的討論。
2、物質準備:關于樂曲的多媒體課件、磁帶。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
難點:對于難點的'處理則是運用了節(jié)奏圖譜幫助孩子對跳音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很快找到跳音的位置。
重點: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特地在網(wǎng)上下載了和制作了音樂課件動畫啄木鳥的故事和動畫vcd,兒童通過觀看課件獲的直觀經驗,幫助了幼兒對音樂結構的理解。同時又采用啟發(fā)試教學,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和方式來表示強音。
準備:
二、說教法。
科學教法——輕松引領師幼互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還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兒童進行欣賞音樂時,我選擇了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式的方法,讓孩子通過多種感觀的參與活動知識、能力和情感經驗。先讓幼兒耳聽音樂、欣賞課件、眼看節(jié)奏圖,幼兒則按音樂結構隨著教師的手在節(jié)奏圖前一起練習。教師則把樂曲分為啄木鳥為蘋果樹檢查身體、治病和蘋果樹病愈的三個過程。
2、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運用課件和vcd讓孩子充分理解樂曲的結構。
三、說學法。
有趣學法——學海無涯樂作舟。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xiàn)活動,精選的學法有:
1、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觀看課件、情境模擬等手段,讓幼兒體驗樂曲中體驗和表現(xiàn)出啄木鳥對樹木的親切關懷、愛護的感情和啄木鳥為樹木治病的愉快心情,和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
2、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首先,老師讓幼兒耳聽音樂、眼看老師、手隨教師設計做“啄木鳥撫摸樹干——啄木鳥啄蟲——樹葉重新長出來”的律動表演動作。要求幼兒最終能達到:在脫離節(jié)奏圖和老師示范的情況下,在集體中,能隨音樂做動作并能基本準確地放映出音樂的結構、性質。我將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幼兒對音樂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教學流程:激發(fā)興趣——欣賞音樂——掌握重點和難點——分角色合作表演——延伸活動。
(一)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故事導入:果園里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fā)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蘋果樹治病呢?(教師)。
師:你們猜猜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該怎么辦呢?
《綱要》中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樣的環(huán)境就需要老師多提開放性的問題,盡量一問多答,充分挖掘幼兒的思維能力。在這個問題里,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為什么會讓他們積極地去思考的可能性,并能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回答問題。也許孩子會說:請猴子來;也許會說請小兔來;也許會說請啄木鳥來給大樹治病……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答案,只要孩子愿意動腦筋,愿意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就是我要求達到的目的。而且這樣設疑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也為下面的音樂學習做了恰到好處地引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很想知道到底是誰來給蘋果樹治病”這時多媒體課件和音樂同步進行,孩子們不用你去費心地組織,都認真去聽了。
(二)欣賞樂曲。
1、第一遍無畫面欣賞音樂后,師:“小朋友們,聽了音樂后你想到了什么?感覺怎樣?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是一個概括性的問題,我認為大班孩子已有培養(yǎng)這方面能力的必要了,在孩子回答時,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回答,老師要鼓勵他們表述完整,并給予積極的肯定。)。
2、第二遍無畫面欣賞音樂請孩子們把剛剛自己發(fā)表的想法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模仿和想象能力,幫助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捉著重與引導孩子傾聽和想象,并對不同的孩子詢問他們的感受。
教師:你們聽出來了嗎?到底啄木鳥是怎樣為蘋果樹檢查身體的?
3、分段欣賞。
1、a段:共四句,每樂句由上而下均勻地撫摸樹干,表示啄木鳥在為蘋果樹作檢查。
師:“聽了這首音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啄木鳥醫(yī)生來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兒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那就需要老師不僅要博學多才,還要靈活機智了。
幼一:“啄木鳥在為蘋果樹檢查身體。”(這個孩子富有同情心,他可能正在同情生病的蘋果樹,那我們可趁機教育幼兒要富有愛心,并鼓勵他們向啄木鳥學習,并引導孩子模仿啄木鳥為蘋果樹檢查身體。)鼓勵孩子的發(fā)言。
師: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啄木鳥為蘋果樹仔細的檢查出是哪生了病?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要求孩子能聽出啄木鳥為幾可蘋果數(shù)檢查身體,沒一句的開始要求幼兒拍一下手。(4棵)。
師生共同游戲分組游戲為蘋果樹檢查。
3、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個跳音,第4句一個跳音,表示啄木鳥在捉蟲。(難點)。
教師努力引導孩子能聽出跳音,而且前三句是三個跳音,最后一句是一個跳音。在這里我出示了節(jié)奏圖譜,讓孩子能直觀感受到啄木鳥在捉蟲的動作和節(jié)奏。
在這里我設計了讓孩子來聽一聽、說一說、動一動、演一演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音樂并模仿啄木鳥有節(jié)奏的表演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4、啄木鳥醫(yī)生為蘋果樹看了病,結果會怎樣?第三段音樂欣賞。
師:接下來的這段音樂蘋果樹怎么樣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c段:每四個小節(jié)畫半個樹冠,表示蘋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
孩子對一種表現(xiàn)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強音。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幼一:“這首樂曲真優(yōu)美,我聽了還想聽。”(。
幼二:音樂聽起來有點斷。
幼三:活潑……。
教師適時引導孩子找準強音,鼓勵幼兒有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強音。《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此環(huán)節(jié)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請他們上來表演,肯定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師:這段音樂講的是什么?
(三)完整欣賞:
師:這首曲子有幾段?講了幾件什么事?
孩子在單純享受樂曲的旋律美呢!老師在這時就可以順勢引導幼兒了解歌曲的性質了。認識樂曲結構,音樂和故事一樣(說了三件事)有三段。(重點)。
教師和幼兒一起為三段音樂編不同的表演動作,并一起表演。
分角色合作表演。
幼兒每5個為一組,四個幼兒演果樹,一個幼兒演啄木鳥。表現(xiàn)啄木鳥為蘋果樹治病的過程和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認為我設計的音樂情境表演是孩子領會樂曲的一種升華,也會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延伸活動:
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討論如何用配器和節(jié)奏型的變化表現(xiàn)三段不同的音樂。
a)如a段用x—/x—/節(jié)奏、b段用xx/x0/節(jié)奏、c段用x—/x—/節(jié)奏為樂曲伴奏。
b)組織幼兒為樂曲配器進行演奏。如用碰鈴演奏a段,響板演奏b段,鈴鼓搖奏演奏c段的基礎上,根據(jù)幼兒現(xiàn)有打擊樂器的條件,看指揮變化演奏方法,累加樂器種類,逐步豐富演奏效果。
《啄木鳥》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右邊是圖,畫的是一只啄木鳥正在一棵大樹干上捉蟲子。由于啄木鳥專吃樹上的害蟲,捉蟲的本領很大,素有森林“醫(yī)生”之稱,所以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啄木鳥人格化為專門給老樹治病的醫(yī)生,具體描寫他是怎樣給老樹治好病的。課文第二幅圖展示了老樹的病治好后,又長出茂密的綠葉,可見啄木鳥“治病”的本領之高。
教學本課時,我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樹的顏色的不同,再觀察啄木鳥的樣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讓學生通過看圖明白,老樹生病了,啄木鳥正在給老樹治病,后來老樹的病治好了,長出了新葉子。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并想象他治病的樣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內容來解答這個問題,我隨之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啄木鳥為什么要給老樹治病呢?學生連聲回答:“它喜歡吃蟲子?!蔽艺f:“是的,啄木鳥不僅救了樹木,又讓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舉雙得?!蔽揖o接著讓學生說說哪些是一舉雙得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鍛煉了自己,又解決了別人的困難,這也是一種幸福。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一
幼兒進入大班后,語言水平日漸提高,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表現(xiàn)欲望強烈,能夠通過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一些愿望。
幼兒與動、植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lián)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它們,將它們視為朋友。
1、發(fā)展幼兒感受美的能力,激發(fā)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美術的興趣。
2、通過詼諧的模仿表演,感染幼兒,激發(fā)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提高藝術修養(yǎng)。在藝術表現(xiàn)活動中,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對動、植物喜愛的發(fā)展,促進幼兒表演能力。
3、提高幼兒動手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4、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小雨沙沙》和《杜鵑圓舞曲》、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蘋果樹教具、一年四季蘋果樹的頭飾、水粉原料、美術紙。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幼兒跟著教師在歡快的音樂《小雨沙沙》中表演蘋果樹發(fā)芽、長大的律動,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春天來了,下雨了,蘋果樹發(fā)芽了。)
(二)講述蘋果樹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讓幼兒了解有關常識。
1、讓四名幼兒戴頭飾進行表演,通過表演,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提問: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是怎么樣的?
教師放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并讓其他幼兒跟著戴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
3、教師問幼兒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的蘋果樹?為什么?最后教師說:“最喜歡秋天的蘋果樹,因為蘋果成熟了,我們可以吃又紅又大的蘋果了?!保ㄒ朊佬g活動)
(三)美術活動———手指點畫《秋天的蘋果樹》,提高幼兒繪畫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1、教師出示蘋果進行提問:(1)蘋果的形狀、顏色及味道。(2)用什么幾何圖形畫蘋果。
2、教師出示畫好的圖,告訴幼兒今天不用筆畫蘋果,用手指點畫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教師發(fā)給幼兒紙和水粉原料,讓幼兒拿出水彩,開始做畫,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畫。
(1)讓幼兒用綠色的水彩筆畫蘋果樹的樹冠,用棕色畫蘋果樹的樹桿。
(2)教幼兒用右手的食指蘸顏料在畫好的蘋果樹上點紅紅的蘋果。
(3)教師引導幼兒除了會點蘋果外,還可以點太陽、花朵等,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添畫其它的物體。(注意點好畫后,要用衛(wèi)生紙把手擦干凈,再畫其它的物體。紙不能亂丟,放在桌子上,不要把顏料弄在衣服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幼兒做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畫得好。
(5)教師小結,再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并進行表演;教師告訴幼兒我們要愛護樹木,就像今天畫的蘋果樹一樣,只有保護好了,才能結出又紅又大的蘋果(出示蘋果)告訴幼兒要讓他們吃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知道要下課后手洗了才能吃蘋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四)結束活動
師:蘋果樹長的好,結了又紅又大的蘋果,我們是小鳥,來吃蘋果啦!
那我們就像小鳥一樣飛出去把手洗干凈,然后來吃蘋果。放磁帶《杜鵑圓舞曲》,幼兒學小鳥飛出教室。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二
1、在欣賞秋天果樹的造型、色彩的過程中,知道秋天果樹的特征。
2、能流暢的線條畫出果樹的外形。
3、培養(yǎng)對繪畫的興趣。
ppt課件、范畫、圖片、蠟筆、紙。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秋天來了,果園里的果樹上有什么?
請小朋友說說秋天有哪些果子成熟了,它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小朋友看,老師畫了一幅秋天的果樹圖??纯瓷厦娑加心男┕印?BR> 先畫樹干,再畫出樹冠的輪廓,在樹冠中間畫上許多漂亮的水果,用將樹冠部分涂滿。
秋天真美麗,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秋天美麗的果樹。
1、在美術角為幼兒準備有關材料,引導幼兒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出蘋果樹、橘子樹等。
2、幼兒的作品陳列在美術角內,供幼兒互相欣賞,體驗成功的樂趣。
我利用談話的形式開展活動,讓幼兒說一說秋天的特征,孩子們都踴躍發(fā)言,把秋天的特征描述了出來,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接著就是教師的操作示范,在操作示范中一步步講解了作畫的步驟和要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活動的重點,教師運用了擬人的方法講解了樹干就是小樹身體,樹枝就是小樹頭發(fā)、樹葉就是發(fā)夾,這樣的兒童語來講解示范,讓孩子們印象更深刻。因為教師的示范講解到位,所以在孩子操作中,每個孩子都能按要求畫出漂亮的樹來,我對孩子們的進步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三
1、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樹上畫上果實,并涂上相應的顏色
2、了解繪畫活動的`多種形式
3、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常識及審美能力
了解繪畫的多種形式
鍛煉幼兒的審美及生活常識的能力
1、畫好的蘋果樹背景圖
2、彩紙,泡泡泥,雙面膠,油畫棒,水彩筆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小朋友都有沒有見過蘋果樹,蘋果樹上都有什么,都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進行提問,幼兒討論后回答,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組進行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及材料。
2、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提醒幼兒,給予幼兒一定的提示給蘋果樹上的果實進行涂色或粘貼。
3、涂好,粘貼好蘋果后,給蘋果樹涂上顏色。
三、結束部分:
讓幼兒給已經完成的畫涂上好看的背景色,向幼兒進行展示并作出簡單介紹。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四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和孩子一起來到漂亮的蘋果園里,綠色的大樹,紅色的蘋果,在這畫般美麗的果園里一起摘蘋果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我們和孩子一起用畫筆將這美麗的自然景色搬進我們的教室中。
在開展《大自然的語言》這個主題時,帶著孩子一起散步,在學校旁邊正好有一片果林,孩子們對這片果林產生了興趣,大家討論著這里有些什么樹,這些樹上長了哪些水果,秋天的果園里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水果,真漂亮。一個孩子說:“好想去摘一個吃吃呀?!焙⒆觽円呀洷贿@美麗的自然風景吸引住了,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教育契機呀,在美術活動中,設計了這樣一個主題《秋天的蘋果樹》,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對這個繪畫感興趣呢。我把果林的照片和孩子一起散步的照片拍了下來,活動中回憶起這個畫面一定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也充分體現(xiàn)孩子的自主性,教得痕跡很少,主要讓孩子運用自己累計的繪畫經驗進行畫面的構圖布局等。最后,我們一起欣賞蘋果樹的四季變化,讓孩子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不同美感。
1.畫一畫蘋果樹,感受蘋果樹中紅蘋果與綠色大樹的顏色對比美,感受點與面的組合美。
2.注意畫面中蘋果的布局,體驗油墨分離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重點:用油墨分離的方式畫一畫蘋果樹,感受顏色對比,刷顏料的時候要朝著一個方向。
2.難點:畫蘋果時注意畫面布局。
(一)回憶散步場景,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t:“看我?guī)砹耸裁囱??”,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秋天到了,果子都熟了,這個蘋果是我去果園里摘的哦?!?教師播放前幾天散步拍下來的照片)
t:“看看,這些照片是我前幾天散步的時候拍的,還記得我們看到什么了嗎?”(和幼兒一起回憶散步情景,一起討論果園)
(二)欣賞蘋果樹,引起幼兒繪畫興趣
出示ppt秋季的.紅蘋果樹,欣賞蘋果樹。
t:“這棵樹是我去這片果園里拍下來的,誰來用美麗的語言描述一下這顆樹?”
t:“這顆蘋果樹的樹冠怎么樣?(茂盛,很大,長滿了樹葉)
t:“樹上有多少蘋果呀?他們是什么樣子的?(樹上掛滿了蘋果,紅色的大蘋果)
t:“我很喜歡這顆蘋果樹,我想把它搬進了我們的教室里來怎么辦?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
(三)和孩子一起畫一畫蘋果樹
t:“今天我們要來畫畫蘋果樹啦,想一想,首先,我們應該畫什么?” (樹干輪廓)
t:“然后畫上什么呀?”(大大的樹冠輪廓)
t:“接下來我們應該畫什么呢?是蘋果還是樹葉呢?”(先畫樹葉的畫我們要等干了才能畫蘋果,所以先畫蘋果)
t:“今天我有一種神奇的繪畫方式與你們分享。老師用蠟筆在樹冠上畫上一些紅色的大蘋果,然后畫上柄?!?BR> t:“蘋果畫好了,蘋果除了在樹上,你覺得它還會在哪里?(有的熟透了掉下來,有的滾到了一邊去,注意蘋果的畫面布局美。)畫好蘋果了還要畫什么呀?”(樹冠的顏色)
t:“我來刷一刷,咦,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呀?”(樹冠變綠了,紅蘋果漏了出來。)
t:“請一個小朋友來刷一刷,刷的時候注意從左到右,或者從上到下朝著一個方向?!?BR> t:“最后看看哪里沒有上色畫完就可以了。”
t:“教師出示畫好的范例,讓幼兒欣賞。”
t:“你們想來試一試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指導幼兒在繪畫的時候注意畫面的布局。
b.指導幼兒注意衛(wèi)生好習慣。
(五)講評
t:“把畫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BR> t:“小朋友們的蘋果樹畫的真好呀,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蘋果樹,誰來說說,這么多的蘋果樹放在一起有什么感覺?”(很多,很漂亮,好像組成了一個蘋果園,好像把果園搬進了教室啦,很想去果園里摘蘋果等)
t:“很多小朋友都忍不住想去摘蘋果啦,誰來說一說,你最想去摘哪棵樹上的蘋果呀?為什么?”(從樹冠又大又茂密,顏色均勻,蘋果又紅又圓等方面進行講評)
t:“誰的蘋果樹最特別呀?”(從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上進行點評)
t:“教師總結:“在茂盛的綠色蘋果園子里,又圓又大的紅蘋果掛在樹枝上,美麗的像一幅畫,讓人忍不住想去果園摘蘋果?!?BR> t:“我這里還有一些蘋果樹,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們在區(qū)域游戲的時候來畫畫好嗎?”
(六)延伸活動:教師播放ppt,欣賞蘋果樹一年四季變化。
幼兒與大自然有緊密的關系,親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變化為幼兒帶來了無盡的享受和樂趣。蘋果是孩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水果,選材貼切孩子的日常生活。這個活動中主要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感受蘋果樹中綠色與紅色的組合產生的畫面美感,對比色對于視覺帶來的美感。而且也讓孩子欣賞到了點線面組合帶來的美感。最后為幼兒設計欣賞蘋果樹的四季變化可以讓孩子產生關注大自然的情感,也能感受到相近色、對比色等多方面顏色對比帶來的視覺效果,最后通過活動也能激發(fā)孩子喜歡吃蘋果的情感。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五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點畫出大小不一的蘋果。
2.對不同的繪畫形式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蘋果樹干圖人手一份。
2.黃、綠、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廢報紙。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一)歌表演:摘蘋果。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結了許多蘋果,我們一起去果園里摘蘋果吧!”引導幼兒站起來表演“蘋果歌”,邊唱邊做動作。
2.教師示范講解。
(一)教師:”我要請兩個好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隨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好朋友是顏料?!俺鍪绢伭媳P?!笨纯搭伭媳P里都有些什么顏色?“(紅色、黃色、綠色)。
(二)老師:”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我們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一念。
(三)老師再次變蘋果,請幼兒幫忙念兒歌。你們看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蘋果、怎么變小蘋果嗎?(食指輕輕一點的時候是小的,食指用力點的時候是大的)。
(四)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寶寶也上來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點蘋果。提醒幼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一起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要重疊)。
(五)師:“果園里還有許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都沒有了,你們愿意來幫它們變蘋果嗎?”
3.提出作畫要求。
a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b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c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d提醒幼兒在換顏色的時候要先用抹布擦干凈手。
e選自己喜歡的顏色變蘋果。
4.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講評。
教師:“蘋果樹上又長滿了蘋果,看一下你自己變的蘋果,再看看其他寶寶變的蘋果,你喜歡哪一棵蘋果樹呢?”引導幼兒放到黑板上(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6.結束。
師:“寶寶們真能干,變了這么多的蘋果,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獎勵每人一個紅蘋果”。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六
1、學習涂色蘋果、并學會用雙面膠將蘋果粘貼在大樹上。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美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涂色紙-蘋果。
2、背景板-大樹、雙面膠。
3、幼兒用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察背景板-蘋果樹(樹干、樹枝)。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棵蘋果樹怎么了?它開心嗎?
師:這棵蘋果樹一點也不開心、因為它沒有朋友、你們愿意幫它找朋友嗎?
二、引導幼兒傾聽大樹的聲音。
大樹:我的好朋友是大大的蘋果、我不知道蘋果朋友在哪兒呢、
小朋友、請你們讓大蘋果回到我身邊好嗎?
三、幼兒涂色:蘋果。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大蘋果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然后送到蘋果樹身邊好嗎?
引導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紅色、綠色、黃色、給大蘋果涂色。
提示幼兒涂色要均勻、按照一個方向涂色、不要把顏色涂到線外。
四、請幼兒把“蘋果朋友”送到蘋果樹身邊。
教師協(xié)助幼兒把雙面膠粘貼在蘋果的背面、幼兒把大蘋果粘貼到蘋果樹上。
師:蘋果樹找到朋友了、它很高興、蘋果樹謝謝小朋友、小朋友要說什么呢?
五、欣賞蘋果樹及其朋友、為蘋果樹找到朋友而快樂。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七
1、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3、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圍裙、棉棒、蘋果。
重點:學習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蘋果。
難點:食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歌表演:摘蘋果。
師:“老師在來上班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片果園,果園里的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摘蘋果吧!看,老師摘的蘋果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呢?”(出示蘋果,讓孩子觀察其形狀、顏色和大?。╇S即打開“蘋果”音樂引導寶寶站起來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師:”老師要請兩個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半S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是紅顏料。“出示顏料盤。”這個顏料盤里面的顏料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教師:”我請的食指跟紅顏料來幫我變蘋果?!斑呎f邊用實物示意。
示范講解:”現(xiàn)在我開始變蘋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變蘋果的?!笆持甘持嘎N一翹,顏料盤里親一親,蘋果樹上變一變|,變、變、……”
2、師:“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貝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二遍。
3、那你們看這里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蘋果、怎么變小蘋果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請幼兒說說--食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食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4、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小朋友也上來也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重疊)。
5、師:“果園里還有很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都沒有了,小朋友們你們愿不愿意給小熊變蘋果呀?”
三、提出作畫要求。
在變之前老師也變了好幾顆蘋果樹,你們來看看這里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就去找喜歡的顏色來變蘋果。
1、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2、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3、強調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4、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5、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干凈手,不弄臟衣服。
四、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五、發(fā)揮想象,鼓勵幼兒添畫作品。
師:“小朋友們,你們?yōu)樘O果樹變出了各種色彩的蘋果,果園里不光有蘋果樹,還有綠綠的草地和芬芳的花朵,請你們?yōu)榍锾斓墓麍@增添豐富的色彩吧。
六、教師講評。
師:”小朋友們,你們把果園裝扮的這么漂亮,小熊可高興了,他想看一下你們?yōu)樗兊奶O果,誰變得好他就采摘誰蘋果樹上的蘋果?!耙龑Ш⒆臃诺脚赃叺拿拦ぐ迳?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師:分別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講評,告訴幼兒好在哪里的原因。
七、活動結束。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八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蘋果樹大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進入大班后,語言水平日漸提高,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表現(xiàn)欲望強烈,能夠通過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一些愿望。
幼兒與動、植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lián)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它們,將它們視為朋友。
1、發(fā)展幼兒感受美的能力,激發(fā)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美術的興趣。
2、通過詼諧的模仿表演,感染幼兒,激發(fā)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提高藝術修養(yǎng)。在藝術表現(xiàn)活動中,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對動、植物喜愛的發(fā)展,促進幼兒表演能力。
3、提高幼兒動手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4、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小雨沙沙》和《杜鵑圓舞曲》、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蘋果樹教具、一年四季蘋果樹的頭飾、水粉原料、美術紙。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幼兒跟著教師在歡快的音樂《小雨沙沙》中表演蘋果樹發(fā)芽、長大的律動,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春天來了,下雨了,蘋果樹發(fā)芽了。)
(二)講述蘋果樹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讓幼兒了解有關常識。
1、讓四名幼兒戴頭飾進行表演,通過表演,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提問: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是怎么樣的?
教師放詩歌磁帶《我的蘋果樹》并讓其他幼兒跟著戴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
3、教師問幼兒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的蘋果樹?為什么?最后教師說:“最喜歡秋天的蘋果樹,因為蘋果成熟了,我們可以吃又紅又大的蘋果了?!保ㄒ朊佬g活動)
(三)美術活動——手指點畫《秋天的蘋果樹》,提高幼兒繪畫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1、教師出示蘋果進行提問:
(1)蘋果的形狀、顏色及味道。
(2)用什么幾何圖形畫蘋果。
2、教師出示畫好的圖,告訴幼兒今天不用筆畫蘋果,用手指點畫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教師發(fā)給幼兒紙和水粉原料,讓幼兒拿出水彩,開始做畫,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畫。
(1)讓幼兒用綠色的水彩筆畫蘋果樹的樹冠,用棕色畫蘋果樹的樹桿。
(2)教幼兒用右手的食指蘸顏料在畫好的蘋果樹上點紅紅的蘋果。
(3)教師引導幼兒除了會點蘋果外,還可以點太陽、花朵等,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添畫其它的物體。(注意點好畫后,要用衛(wèi)生紙把手擦干凈,再畫其它的物體。紙不能亂丟,放在桌子上,不要把顏料弄在衣服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幼兒做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畫得好。
(5)教師小結,再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一年四季蘋果樹的變化,并進行表演;教師告訴幼兒我們要愛護樹木,就像今天畫的蘋果樹一樣,只有保護好了,才能結出又紅又大的蘋果(出示蘋果)告訴幼兒要讓他們吃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知道要下課后手洗了才能吃蘋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四)結束活動
師:蘋果樹長的好,結了又紅又大的蘋果,我們是小鳥,來吃蘋果啦!
那我們就像小鳥一樣飛出去把手洗干凈,然后來吃蘋果。放磁帶《杜鵑圓舞曲》,幼兒學小鳥飛出教室。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九
1、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xiàn)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
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
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
師: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
1、傾聽故事,萌發(fā)愛護鳥類的情感。
2、能圍繞問題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3、知道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特殊本領,了解其它鳥的特殊本領。
1、《小蘋果樹找醫(yī)生》課件。大蘋果樹婆婆和小蘋果樹圖
2、小蘋果樹、老蘋果樹、喜鵲、貓頭鷹、啄木鳥的頭飾。
一、導入活動
2、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好不好
二、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內容。
1、播放錄音,要求幼兒認真聆聽。
3、小蘋果樹到底請了哪些朋友了來給老蘋果樹看病我們一一看吧
三、分段欣賞故事,采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進一步的理解故事內容。
3、第三段:到底是誰給樹婆婆看的???邊出示啄木鳥的圖片。怎么看的?
4、最后:樹婆婆的病被啄木鳥治好了嗎?
四、了解故事里鳥和其它鳥的特殊本領。
1、提問:故事中的喜鵲、貓頭鷹、啄木鳥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大自然的鳥類多著了呢,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都是益鳥,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鳥客人,我們一看吧!
3、教師出示ppt,引導幼兒了解其它鳥的本領。
3、教師:喜鵲的本領是捉樹葉上的害蟲,貓頭鷹的本領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鳥的本領是捉樹干里的蟲子。每種鳥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領。
2、提問:哪些鳥也有自己特別的本領?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一
豐收而美麗的秋天來到了,小朋友們又有了新的玩具,那就是飄落的樹葉、成熟的種子、美麗的風箏等。秋天真美麗啊,選用綜合活動教材中散文欣賞活動"秋天真美麗",讓幼兒在優(yōu)美的散文中,感受濃濃的秋意,豐富對秋天的認知。為了讓幼兒充分享受散文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我選用了童易課件《秋天真美麗》?;顒又?,我利用肢體動作引導幼兒模仿大叔、小河,不僅加深對散文的理解,增強對優(yōu)美語句的記憶,同時也避免了語言課光說不動的枯燥,能更有效地達成活動的目標。
1、感受散文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培養(yǎng)幼兒喜歡聽讀散文的興趣。
2、初步嘗試創(chuàng)編散文詩。
3、陶冶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件《秋天真美麗》。
一、看圖導入。
幼兒觀看圖片,回答問題。
二、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內容。
三、組織幼兒朗誦散文。
師:秋天多美呀,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大聲朗誦他呢,我們試試吧。(幼兒跟著朗誦散文)。
四、評析散文,創(chuàng)想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篇散文嗎,為什么?
師:小結:散文語句優(yōu)美,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形象地描述了秋天美麗的景色。
師:秋風姐姐那么高興,她還會對誰吹口氣,她又會怎么樣?請個別幼兒說說。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幅《美麗的秋天》。
附:散文:秋天真美麗秋天,秋天,真美麗。
天高了,地寬了,秋風姐姐快樂得到處跑……。
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搖啊搖。一會兒抖落一只金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紅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花蝴蝶。
媽媽說,大樹落葉了,送給小樹作肥料,盼它快長高。
秋風姐姐對著小河吹口氣,小河笑啊笑,一會兒抖動披著的紗巾,一會兒掀起一個浪花花,一會兒抱著白鵝搖啊搖。
媽媽說:小河高興了,它養(yǎng)的鮮魚、螃蟹肥又壯,寶寶吃了有營養(yǎng)。
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聽,大膽表達。根據(jù)《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在導入后,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說一說?”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借助圖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想說。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這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了語言美,達到會用優(yōu)美語言的目的,這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說話有點……嗦,語言不夠精煉,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語言的精煉,多積累精煉、優(yōu)美的詞語。后面的游戲時間也有點倉促。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二
1、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xiàn)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
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
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
師: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三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點: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活動難點: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xiàn)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guī)煟鹤哪绝B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啄木鳥》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右邊是圖,畫的是一只啄木鳥正在一棵大樹干上捉蟲子。由于啄木鳥專吃樹上的害蟲,捉蟲的本領很大,素有森林“醫(yī)生” 之稱,所以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啄木鳥人格化為專門給老樹治病的醫(yī)生,具體描寫他是怎樣給老樹治好病的。課文第二幅圖展示了老樹的病治好后,又長出茂密的綠葉,可見啄木鳥“治病”的本領之高。
教學本課時,我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樹的顏色的不同,再觀察啄木鳥的樣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讓學生通過看圖明白,老樹生病了,啄木鳥正在給老樹治病,后來老樹的病治好了,長出了新葉子。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并想象他治病的樣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內容來解答這個問題,我隨之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啄木鳥為什么要給老樹治病呢?學生連聲回答:“它喜歡吃蟲子?!蔽艺f:“是的,啄木鳥不僅救了樹木,又讓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舉雙得?!蔽揖o接著讓學生說說哪些是一舉雙得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鍛煉了自己,又解決了別人的困難,這也是一種幸福。
秋天的果樹教案大班篇十四
欣賞就是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自我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音樂是表現(xiàn)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音樂欣賞題材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在選擇音樂作品時充分考慮音樂對兒童的可感性、可接納性?!蹲哪绝B》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樂曲節(jié)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qū)分。適合4——5歲的兒童欣賞。a段音樂平穩(wěn)、流暢,猶如啄木鳥在逐一檢查哪些蘋果樹病了。b段音樂節(jié)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篤篤篤”地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較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如往日那樣欣欣向榮,充滿朝氣。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fā)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綱要》為依據(jù),我確定了知識、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知識目標:根據(jù)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分辨樂曲的結構和強音。
2、能力目標: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樂曲不同的音樂形象。
3、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同情、關心他人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根據(jù)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如何幫助兒童理解樂曲樂曲結構對強音的掌握和分辨。
活動的難點是:能根據(jù)樂曲的變化幫助兒童對找準跳音。
總之,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為使活動呈現(xiàn)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戲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進行過有關于樹木的病了該怎么辦的問題的討論。
2、物質準備:關于樂曲的多媒體課件、磁帶。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
難點:對于難點的'處理則是運用了節(jié)奏圖譜幫助孩子對跳音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很快找到跳音的位置。
重點: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特地在網(wǎng)上下載了和制作了音樂課件動畫啄木鳥的故事和動畫vcd,兒童通過觀看課件獲的直觀經驗,幫助了幼兒對音樂結構的理解。同時又采用啟發(fā)試教學,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和方式來表示強音。
準備:
二、說教法。
科學教法——輕松引領師幼互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還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兒童進行欣賞音樂時,我選擇了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式的方法,讓孩子通過多種感觀的參與活動知識、能力和情感經驗。先讓幼兒耳聽音樂、欣賞課件、眼看節(jié)奏圖,幼兒則按音樂結構隨著教師的手在節(jié)奏圖前一起練習。教師則把樂曲分為啄木鳥為蘋果樹檢查身體、治病和蘋果樹病愈的三個過程。
2、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運用課件和vcd讓孩子充分理解樂曲的結構。
三、說學法。
有趣學法——學海無涯樂作舟。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xiàn)活動,精選的學法有:
1、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觀看課件、情境模擬等手段,讓幼兒體驗樂曲中體驗和表現(xiàn)出啄木鳥對樹木的親切關懷、愛護的感情和啄木鳥為樹木治病的愉快心情,和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
2、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首先,老師讓幼兒耳聽音樂、眼看老師、手隨教師設計做“啄木鳥撫摸樹干——啄木鳥啄蟲——樹葉重新長出來”的律動表演動作。要求幼兒最終能達到:在脫離節(jié)奏圖和老師示范的情況下,在集體中,能隨音樂做動作并能基本準確地放映出音樂的結構、性質。我將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幼兒對音樂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教學流程:激發(fā)興趣——欣賞音樂——掌握重點和難點——分角色合作表演——延伸活動。
(一)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故事導入:果園里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fā)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蘋果樹治病呢?(教師)。
師:你們猜猜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該怎么辦呢?
《綱要》中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樣的環(huán)境就需要老師多提開放性的問題,盡量一問多答,充分挖掘幼兒的思維能力。在這個問題里,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為什么會讓他們積極地去思考的可能性,并能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回答問題。也許孩子會說:請猴子來;也許會說請小兔來;也許會說請啄木鳥來給大樹治病……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答案,只要孩子愿意動腦筋,愿意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就是我要求達到的目的。而且這樣設疑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也為下面的音樂學習做了恰到好處地引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很想知道到底是誰來給蘋果樹治病”這時多媒體課件和音樂同步進行,孩子們不用你去費心地組織,都認真去聽了。
(二)欣賞樂曲。
1、第一遍無畫面欣賞音樂后,師:“小朋友們,聽了音樂后你想到了什么?感覺怎樣?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是一個概括性的問題,我認為大班孩子已有培養(yǎng)這方面能力的必要了,在孩子回答時,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回答,老師要鼓勵他們表述完整,并給予積極的肯定。)。
2、第二遍無畫面欣賞音樂請孩子們把剛剛自己發(fā)表的想法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模仿和想象能力,幫助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捉著重與引導孩子傾聽和想象,并對不同的孩子詢問他們的感受。
教師:你們聽出來了嗎?到底啄木鳥是怎樣為蘋果樹檢查身體的?
3、分段欣賞。
1、a段:共四句,每樂句由上而下均勻地撫摸樹干,表示啄木鳥在為蘋果樹作檢查。
師:“聽了這首音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啄木鳥醫(yī)生來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兒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那就需要老師不僅要博學多才,還要靈活機智了。
幼一:“啄木鳥在為蘋果樹檢查身體。”(這個孩子富有同情心,他可能正在同情生病的蘋果樹,那我們可趁機教育幼兒要富有愛心,并鼓勵他們向啄木鳥學習,并引導孩子模仿啄木鳥為蘋果樹檢查身體。)鼓勵孩子的發(fā)言。
師: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啄木鳥為蘋果樹仔細的檢查出是哪生了病?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要求孩子能聽出啄木鳥為幾可蘋果數(shù)檢查身體,沒一句的開始要求幼兒拍一下手。(4棵)。
師生共同游戲分組游戲為蘋果樹檢查。
3、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個跳音,第4句一個跳音,表示啄木鳥在捉蟲。(難點)。
教師努力引導孩子能聽出跳音,而且前三句是三個跳音,最后一句是一個跳音。在這里我出示了節(jié)奏圖譜,讓孩子能直觀感受到啄木鳥在捉蟲的動作和節(jié)奏。
在這里我設計了讓孩子來聽一聽、說一說、動一動、演一演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音樂并模仿啄木鳥有節(jié)奏的表演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4、啄木鳥醫(yī)生為蘋果樹看了病,結果會怎樣?第三段音樂欣賞。
師:接下來的這段音樂蘋果樹怎么樣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c段:每四個小節(jié)畫半個樹冠,表示蘋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
孩子對一種表現(xiàn)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強音。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幼一:“這首樂曲真優(yōu)美,我聽了還想聽。”(。
幼二:音樂聽起來有點斷。
幼三:活潑……。
教師適時引導孩子找準強音,鼓勵幼兒有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強音。《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此環(huán)節(jié)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請他們上來表演,肯定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師:這段音樂講的是什么?
(三)完整欣賞:
師:這首曲子有幾段?講了幾件什么事?
孩子在單純享受樂曲的旋律美呢!老師在這時就可以順勢引導幼兒了解歌曲的性質了。認識樂曲結構,音樂和故事一樣(說了三件事)有三段。(重點)。
教師和幼兒一起為三段音樂編不同的表演動作,并一起表演。
分角色合作表演。
幼兒每5個為一組,四個幼兒演果樹,一個幼兒演啄木鳥。表現(xiàn)啄木鳥為蘋果樹治病的過程和蘋果樹恢復健康的愉悅情感。《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認為我設計的音樂情境表演是孩子領會樂曲的一種升華,也會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延伸活動:
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討論如何用配器和節(jié)奏型的變化表現(xiàn)三段不同的音樂。
a)如a段用x—/x—/節(jié)奏、b段用xx/x0/節(jié)奏、c段用x—/x—/節(jié)奏為樂曲伴奏。
b)組織幼兒為樂曲配器進行演奏。如用碰鈴演奏a段,響板演奏b段,鈴鼓搖奏演奏c段的基礎上,根據(jù)幼兒現(xiàn)有打擊樂器的條件,看指揮變化演奏方法,累加樂器種類,逐步豐富演奏效果。
《啄木鳥》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右邊是圖,畫的是一只啄木鳥正在一棵大樹干上捉蟲子。由于啄木鳥專吃樹上的害蟲,捉蟲的本領很大,素有森林“醫(yī)生”之稱,所以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啄木鳥人格化為專門給老樹治病的醫(yī)生,具體描寫他是怎樣給老樹治好病的。課文第二幅圖展示了老樹的病治好后,又長出茂密的綠葉,可見啄木鳥“治病”的本領之高。
教學本課時,我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樹的顏色的不同,再觀察啄木鳥的樣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讓學生通過看圖明白,老樹生病了,啄木鳥正在給老樹治病,后來老樹的病治好了,長出了新葉子。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并想象他治病的樣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內容來解答這個問題,我隨之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啄木鳥為什么要給老樹治病呢?學生連聲回答:“它喜歡吃蟲子?!蔽艺f:“是的,啄木鳥不僅救了樹木,又讓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舉雙得?!蔽揖o接著讓學生說說哪些是一舉雙得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鍛煉了自己,又解決了別人的困難,這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