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樂課春教案大全(14篇)

字號:

    教案能夠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要注意與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緊密結(jié)合。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些巧妙設(shè)計的教案,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
    音樂課春教案篇一
    【引用】第十冊音樂目錄教案第一課(人民音樂出版社)資料積累-03-1914:56:06閱讀0評論0字號:大中小訂閱第一課“春意”聆聽:1鋼琴曲《致春天》2童聲合唱《春水》,表演:1《小鳥小鳥》2《春雨蒙蒙地下》本課四首作品的特點非常的鮮明,通過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作品欣賞和不同情緒的歌曲演唱,讓學生感受濃濃的春意,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二課“歡樂的村寨”聆聽:1管弦樂《北京喜訊到邊寨》2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表演:1《巴塘連北京》2《迷人的火塘》這個課選的都是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旨在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各種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少數(shù)民族的音調(diào)風格極其風土人情,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第三課“幻想”聆聽:1《天地在我心》2看月節(jié)》3管弦樂《水星――飛行使者》,表演:《小白船》、《讓幻想展翅翱翔》通過五個作品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幻想寄托,進一步發(fā)展想象力,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從主題與內(nèi)容來看,第三課與第二課相差極大。第四課“四季”聆聽:1《四季歌》2器樂曲《秋收》表演:1《童心是小鳥》2《一把雨傘圓溜溜》這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學習、工作中的縮影的一方面反映,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體驗兒童們在四季中的歡樂情緒,從樂曲的主題變化、力度變化及不同樂器的不同音色中,體驗樂曲的情緒變化,進步對音樂欣賞的能力。第五課“您好!大自然”聆聽:1合唱《我們的田野》2童聲合唱《鈴兒響叮當》表演:1《田野在召喚》2《鈴兒響叮當》本課通過兩個題材內(nèi)容――“田野”和“雪橇”,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合唱的學習,讓學生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就是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短镆霸谡賳尽泛汀段覀兊奶镆啊窂牟煌囊暯钦故玖酥型馍倌陜和逶≡诖笞匀恢兴憩F(xiàn)的不同情緒:一個活潑,一個優(yōu)美。不同版本的《鈴兒響叮當》從不同層面表現(xiàn)了兒童們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歡樂。第六課“京韻”聆聽:1現(xiàn)代京劇選段《我們是工農(nóng)子弟兵》2《都有一顆紅亮的心》3笛子與樂隊《京調(diào)》表演:1《蟈蟈和蛐蛐》2根據(jù)京劇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調(diào)綴成的戲歌《我是中國人》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京劇“二黃”、“西皮”的唱腔,感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shù)寶庫里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第七課“友誼”聆聽:1《我的朋友在哪里》2《讓世界布滿愛》表演:1學唱歌曲是《手拉手》2《可愛的蘋果》這四首作品主題鮮明,情緒熱獵冬讓學生從***的音色中享受友誼給我們帶來的樂感,表達師生情、生生情及人間最珍貴的友誼,進一步友誼永存,體驗人間的情和愛。第八課“百花園”聆聽:1《牡丹之歌》2器樂曲《花之歌》表演:1四川民歌《盼紅軍》2河南民歌《編花籃》讓學生如同置身于百花園中,享受百花給人們帶來的溫馨與歡快。第一課“春意”教學內(nèi)容:聆聽:1鋼琴曲《致春天》2童聲合唱《春水》,表演:1《小鳥小鳥》2《春雨蒙蒙地下》一、教學目標:1、“春水”、“春雨”、“小鳥”都向人們“致春天”的來臨,本課匯編了一組描繪春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2、聆聽《春水》,感受擬人化的“春水”活潑、頑皮的形象。聆聽《致春天》,感受樂曲對春天的描繪,尤其是第一與第三樂段,相同的曲調(diào),不同的手法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讓我們在聆聽過程中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xiàn)力。3、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懷,運用不同的節(jié)拍、節(jié)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jié)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chuàng)作手法。二、重點難點:1、聆聽樂曲,感受相同曲調(diào)、不同的手法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2、繼續(xù)用自然、甜蜜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習切分音。四、課前預備:錄音機、鋼琴、電腦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表演《小鳥小鳥》教學基本要求1.生態(tài)環(huán)保導進。設(shè)問:(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熱花開,鶯歌燕舞……)2.聆聽范唱《小鳥小鳥》。設(shè)問:(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溫習6/8拍號,該拍號在第9冊第1課講過)(2)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3.學唱曲調(diào)。(1)教師范唱曲調(diào)。設(shè)問:曲調(diào)每一樂句有什么規(guī)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guī)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學第一部分(第一樂段)。a.教師范唱。設(shè)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相似的地方?b.在教師指導下用6/8拍指揮圖式,隨著教師的指揮放慢速度視唱第一樂句(2小節(jié))。c.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其他三個樂句(每句2小節(jié))。d.按教材要求,畫出該三個樂句的圖形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部分。e.按曲調(diào)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調(diào)。(3)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diào)。a.教師分別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diào)。設(shè)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b.在教師指導下,二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2小節(jié))。留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有困難的班級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加唱一條輔助練習:c.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點輔導低聲部。d.合唱合成。要求學生能相互傾聽對方的聲部,做到***。4.學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調(diào),要表達出歡悅、活潑的情緒。(2)用“l(fā)a”唱全歌。留意合唱部分的***;留意用稍快的速度表達喜悅的心情;留意每句的停止符,要唱得“藕斷絲連”狀,以表達歡樂的情緒。(3)填進歌詞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發(fā)表表演歌曲的處理意見,如:演唱形式;編配打擊樂;伴舞;小品表演……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表演。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一)、生態(tài)環(huán)保導進:同學們,平時我們都很喜歡小動物,哪些小動物是key1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生答略)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詞語?(二)、學習歌曲《小鳥小鳥》1、聆聽范唱,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號及情緒。2、學唱曲調(diào):(1)老師范唱曲調(diào):曲調(diào)每一樂句有什么規(guī)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guī)律?(2)學唱第一部分、溫習6/8的指揮圖式。(3)學唱合唱部分曲調(diào)。3、學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調(diào),要表達出歡躍、活潑的情緒。(2)用“l(fā)a”唱全歌。(3)填進歌詞要唱的更有感情4、糾錯:留意指導合唱部分的***;用稍快的'速度表達喜悅的心情;留意停止符。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發(fā)表表演歌曲的處理。(三)拓展:(四)、老師小結(jié)。1、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2、我們要和小鳥做朋友,保護小鳥。第二課時聆聽《春水》教學基本要求1.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導進。設(shè)問:春水從何處來?冬往春來,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樣活動,他們往向哪里?請聽音樂。2.欣賞童聲合唱《春水》。設(shè)問:(1)歌曲創(chuàng)設(shè)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合唱有幾個聲部?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緒?(3)春水像不像活潑、頑皮的孩子?3.再聽《春水》,邊聽邊隨著歌聲朗讀歌詞,并在教材的歌詞上劃上小節(jié)線(如一次不成,可多聽幾遍)。4.童謠與打擊樂。(1)按教材上標出的節(jié)奏,練習徒手拍擊。(2)可以兩人一組練習,即一人朗讀一人拍擊。也可以小組與小組練習,最佳方案是個人邊朗讀邊拍擊。(3)留意速度能與歌曲一樣。5.徒手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錄音,正確地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標出的節(jié)奏譜)。6.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樂器按徒手打擊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7.各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組與音樂配合得最默契。8.拓展與研究。設(shè)問:(1)能否設(shè)計其他形式表演,并說說意圖。如配樂作畫;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設(shè)計節(jié)奏譜,并說說設(shè)計的思路與意圖。9.研究成果表演。教師要積極表揚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表演,表揚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表演《春雨蒙蒙地下》教學基本要求1.氣象知識導進: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種天氣的現(xiàn)象,天氣不可能是永遠“春光明媚”的日子!設(shè)問:(1)還有哪一種天氣現(xiàn)象?(2)人們是怎樣來形容春雨的?(3)春雨給大地帶來了什么生機?2.欣賞歌曲范唱。設(shè)問:(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擬聲?你能模仿唱一下嗎?3.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模擬的下雨聲“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小節(jié)(包括間奏)要求二聲部。(2)結(jié)尾處的5小節(jié)(留意力度的變化)要求。4.師生接唱。教師唱歌曲的歌詞部分,學生接唱雨聲“刷刷刷刷”部分。5.學唱曲調(diào),學習切分音。(1)教師范唱曲調(diào)。(2)講解切分節(jié)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師指導下學唱開始的9小節(jié)曲調(diào)(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弄清強弱拍及后半拍節(jié)奏)。(4)學生自學第17小節(jié)以后的曲調(diào):先弄清節(jié)奏,再學唱曲調(diào),教師有重點地指導有讀譜困難的學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懷地抒發(fā)對春天的贊美,唱好全曲。6.學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后,填進歌詞歌唱。(2)歌詞詞義討論。設(shè)問:第一段歌詞的含義是什么?第二段歌詞:“這
    音樂課春教案篇二
    1、能用對角折的方法表現(xiàn)出郁金香花的基本特征。
    2、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折紙習慣。
    3、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1、初步了解郁金香花的色彩和外形。
    2、彩色紙若干、剪刀、膠水、膠布。
    3、ppt。
    1、春天來了,到處都是美麗的花朵???,有哪些花開了?
    出示ppt。
    2、這是什么花?
    引導幼兒了解春天里不同的花:黃的迎春花,紅的桃花,白的梨花。
    3、這是什么花?它叫什么名字?
    引導幼兒感知郁金香的基本特征,
    1、郁金香真漂亮,這兒有一張彩紙,怎樣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郁金香呢?
    2、教師示范。
    用“好朋友玩?!钡亩叹?,引導幼兒進行對角折。
    3、大角和大角做朋友(對角折),小角和小角做朋友(對角折),好朋友分開了(折成縫),小角和大角做朋友,大角說,我們稍微遠一些(小角靠著大角),形成一朵美麗的郁金香。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給予能力差的幼兒進行指導。
    1、個別指導,綜合評價。
    2、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顏色的郁金香。
    此次活動的設(shè)計意圖,是讓幼兒在簡單的手工操作中感受到原來一張簡單的方形可以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孩子們感受到了神奇,是通過小手的操作來完成的,更滿足,更了解。
    挖掘一種手法,讓幼兒感受美。
    這次折紙活動主要是為了獲得一個新的技巧,因此在整個活動的開始部分,教師進行了過多的進行講解或者指導,之后才請幼兒根據(jù)示范進行操作。
    完成這次的作品也并非容事,因為以往的手工活動一般都是手工加繪畫,而這次的手工活動則是一次全部由手工完成的作品,而且提供的材料較多,幼兒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完成畫面。
    體現(xiàn)一個作品,讓幼兒體驗美。
    由于畫面要求只是郁金香,因此畫面上的內(nèi)容會相對單一,但是因為有大量的豐富材料,因此郁金香的效果會各有不同,因此在最后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幼兒有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們知道郁金香還能怎么做,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不足之處。
    整個活動效果較好,部分能力強的幼兒能獨立自主的完成作品,一部分幼兒能力較弱的幼兒面對較多的材料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或者沒有充分利用所擁有的材料,相信在以后的美工活動中可以多使用這樣的模式,相信會有很大的進步。
    音樂課春教案篇三
    1.積累“朗潤”、“醞釀”、“賣弄”、“宛轉(zhuǎn)”、“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2.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4.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5.感悟作者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激發(f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6.從本文的學習中,初步學會閱讀文章和欣賞文章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詞語:草長鳶飛、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暖洋洋、軟綿綿……。
    色彩:綠色(柳樹、小草)、紅色(山茶花)、粉色(桃花)、白色(梨花)……詩句: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春風。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細無聲,草色遙看近卻無?!薄河甏翰?。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睂懘翰萃⒌纳?。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薄禾掖航壶啞蠹叶紡牟煌姆矫姹磉_了自己對于春天的感覺和印象?,F(xiàn)在呢,我們來一同學習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春》??纯次覀儎倓傉f的和朱自清筆下的春有什么異程祝濤同。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F(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19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后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xù)到畢業(yè)后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shù)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主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朱自清早年創(chuàng)作起步于新詩,代表作有《毀滅》及新詩集《蹤跡》。
    《春》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jīng)沒有初期創(chuàng)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diào),而是鮮明地表現(xiàn)出新鮮的格調(diào)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fā)現(xiàn)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向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生.字、詞將在朗讀中具體鍛煉。
    二、整體把握文章。
    1.聽朗讀,注意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重音的把握,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領(lǐng)略春的風光,春的氣息。在讀的過程中有遇到好的詞和句,就用筆把它劃下來,這不僅是我們學會欣賞,提高鑒賞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閱讀課外文章,積累詞匯的一種常見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1)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xiàn)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師生互動,共同討論以上問題。
    (1)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第二部分:(2-7)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jié)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第三部分:(8-10)頌春,贊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xiàn)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質(zhì)疑。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整齊的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作者期盼的語氣。想一想,這一段哪里寫得好?
    (1)為什么要連用兩個“盼望著”,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們在叫喚朋友或者父母親的時候,叫兩聲往往要比叫一聲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讀者的心懸起來了。(盼望著,盼望著什么?心往上提了一級,沒寫,還是一個盼望著,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級,到底盼望著什么?東風來了,為什么東風來了會讓作者如此興奮?答案還沒出來,心又上了一個臺階,最后作者才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原來作者是在盼望春天。這就給我們讀者一種渴望讀下去,探究他后面到底寫什么的愿望,從而引起共鳴。)通過這樣一種疊用,作者在文章一開頭不僅表達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將讀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讀者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2)為什么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寫它的腳步,仿佛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地向你走來,一種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3)一句很樸實很平凡的語言,為什么我們能體會出這么多的東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閱讀文章的一種能力:品味和欣賞。(課本p51)。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么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guī)律。假如現(xiàn)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么樣的衣服,什么樣的鞋子,什么樣的發(fā)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見面為例。)所以,在這一段里,作者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生動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陽。
    知識點:一切,說明了沒有一個例外,眼睛所看到之處都是。然:“的`樣子”,表示一種狀態(tài)。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張開了眼?!笔菙M人寫法,很形象很具體地寫出了春天剛到時的特點。
    “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為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色彩變得非常鮮明,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zhuǎn)為潤澤。給人一種清晰明亮的感覺。(點擊朗潤的山的圖片。)水漲是因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寫太陽,擬人。用“紅”來描繪,表現(xiàn)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會給你一種烈日的刺通感。
    (3)這一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擬人和排比。排比:“山郎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弊饔茫菏咕渥诱R和諧,有氣勢,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
    春草圖: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么不說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如果說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只能理解為小草本來就是這樣,課文的說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讓小草充滿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鉆”和“偷偷”用得好,說說好在哪里?“鉆”和“偷偷”兩個字用語非常準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堅強的性格,顯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現(xiàn)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使得語言更加的生動形象,同時也使沒有感情的小草變得像人那樣,有感情了。其次,“園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了春草分布廣闊,綠滿大地。剛才是從一顆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現(xiàn)在又從整片的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梢钥闯鲎髡邔κ挛锏挠^察和描寫是多角度的,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體。再次,“坐著,躺著,打兩個滾,??捉幾回迷藏?!边@一組短語作者連用了六個動詞,寫了一群天真活潑小孩子。語言是非常口語化的,就像在和一個小孩子說話一樣,非常親切,仿佛就發(fā)生在身邊一樣。
    (3)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4)這些景象也正映現(xiàn)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強烈的熱愛之情。這種用景物的描寫來寄托作者感情的寫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葉子、風、草為例作對比。)。
    風,心情好的時候是輕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凜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時候是軟綿綿的,更好的時候,甚至是散發(fā)著陣陣清香。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硬梆梆的,針刺般的,甚至是惡臭。
    四、總結(jié)。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fā)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思想感情?!耙荒曛H在于春”,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同學們,你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天:花樣的年華、如歌的歲月!讓我們趁著青春,擁著春光,學著本領(lǐng)去打造一個完美的人生。
    五、作業(yè):
    1、仿照課文結(jié)尾句子春天還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裝扮人生;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用畫筆繪出五彩的世界。
    2、(1)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__________________”,不錯的。
    音樂課春教案篇四
    托班是幼兒園中孩子年齡最小的班,孩子的更方面的能力都在培養(yǎng)中。春天的來臨了,現(xiàn)在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經(jīng)常會帶孩子們出去踏青,同時也會舉行一些關(guān)于春天的活動,讓孩子對春天有更多的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我本節(jié)課給孩子們打算上一節(jié)繪畫課,雖然托班的孩子動手能力較差,也沒有繪畫的基礎(chǔ),但是也不能否定孩子的能力。
    本節(jié)美術(shù)印章畫《春天的花》,我特意給孩子選定了貼近生活的材料,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感受、體驗和創(chuàng)造美,提升孩子們的審美力。這本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簡單,只想讓孩子明白花是多種顏色的,怕孩子把顏料弄的渾身都是,我特意給孩子們準備了棉簽來沾顏料,在一張大紙上畫出半成品貼在小黑板上,讓孩子們一起來完成畫。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合作精神,還能提高孩子們的信心。
    本節(jié)活動最大的不足就是向孩子們展示的圖片太單一,沒有準備各種顏色小花。這次活動讓我發(fā)現(xiàn)開放式教學的益處,在教學中所運用的語言也很重要。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活動的題材也必須是源于生活,這樣的活動才具有更高的價值。
    音樂課春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通過一組多層次的節(jié)奏練習,啟發(fā)學生對風、雨的感受,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積累自己的生活常識。
    教學重點:
    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難點:
    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3、復習《小雨沙沙》。
    二、基本部分:
    1、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這是一組多層次的節(jié)奏練習,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題《春天》安排的。
    (2)啟發(fā)學生對風雨的感受,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積累自己的生活常識。
    (3)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編創(chuàng)其他聲音,表現(xiàn)給大家聽,使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
    (4)在分組設(shè)計更多的象聲詞,使這組多層次節(jié)奏練習更加生動、形象,千萬避免聲硬地讀,要有感情地朗讀。比一比,哪個小組設(shè)計的風雨聲更形象、生動、有趣。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
    課題:放牧課時;2——2。
    教學目標:通過聆聽《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使學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感受牧童生活。
    教學難點:理解音樂,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教學準備;錄音機。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歌曲《小雨沙沙》。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樂課春教案篇六
    《春天的色彩》這首散文通過擬人化的動植物對話,幫助幼兒認識事物的特征,豐富形容詞,感受春天植物的萬物變化,感受春天的美。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感受春天的美好。
    2、能夠集中注意的傾聽散文,大膽想象春天的色彩,并能清楚的表達。
    3、知道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嘗試運用簡單的形容詞來表達觀察到的不同事物的顏色。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利用“春雷”的聲音,創(chuàng)設(shè)“聲音渲染”情境。
    2、利用小熊圖片,創(chuàng)設(shè)“無限想象”情境。
    3、利用視頻課件和班德瑞的輕音樂《春野》,創(chuàng)設(shè)“快樂傾聽”情境和“圖片觀賞”情境。
    4、結(jié)合課件欣賞,創(chuàng)設(shè)“續(xù)編朗誦”情境。
    活動重點。
    知道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嘗試運用簡單的形容詞來表達不同事物觀察到的顏色。
    活動難點。
    續(xù)編散文的最后部分。
    活動過程。
    一、利用“聲音渲染”情境,感受雷聲的巨大。
    師:孩子們,聽,什么聲音?這么響的聲音會把哪些冬眠的小動物驚醒呢?
    二、利用“無限想象”情境,猜想春天的顏色,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三、利用“快樂傾聽”情境,初步感知散文的內(nèi)容。
    四、利用“圖片觀賞”情境,完整欣賞散文,了解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小結(jié):原來小草、草莓和小兔的回答都是和它們自己的特點有聯(lián)系的,而且還用上了“嫩嫩的”“甜甜的”“跳跳的”等形容顏色的詞語,這樣聽起來更好聽。
    五、利用“續(xù)編朗誦”情境,嘗試運用簡單的形容詞來表達觀察到的不同事物的顏色。
    師:除了散文中說到的這些顏色,春天還有什么色彩呢?誰愿意告訴小熊?我們也試著把它編到我們的散文里吧。
    活動結(jié)束。
    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還有哪些色彩,回來告訴小熊!
    活動反思。
    語言的學習在于創(chuàng)設(shè)一個語言運用的情境。本節(jié)活動中,我以色彩鮮艷的背景圖和抑揚頓挫的語言來吸引幼兒,配以班德瑞的輕音樂《春野》。這首樂曲散發(fā)著一種靜靜地、清新的春天的氣息,靜靜地欣賞會讓人覺得舒適、平靜。它的主題、感覺與《春天的色彩》這首散文很相配,于是我把它當作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背景音樂。美的圖畫,美的音樂,在美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也用各種美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春天美的理解,在各種情境中感受著春天的美好。
    為了和散文內(nèi)容相吻合,更好地吸引幼兒的參與,我利用打雷的聲音,創(chuàng)設(shè)了“雷雨”情境,非常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在問:“這么響的聲音會把哪些冬眠的小動物驚醒”時,有的幼兒猜到驚醒了“小蛇”,有的猜到驚醒了“小熊”,還有的猜到驚醒了“烏龜”等,這種有聲的情境渲染引起了幼兒表達的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為了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引起幼兒的生活聯(lián)想,我創(chuàng)設(shè)了“續(xù)編朗誦”情境。請小朋友來告訴小熊春天的顏色時,幼兒更愿意說,比單純請幼兒來回答“你覺得春天是什么顏色”更容易激發(fā)幼兒說的欲望。雖然是一句簡單的話而已,但在孩子的頭腦中卻是一個有趣的情境。開始續(xù)編時,幼兒對形容顏色的詞語運用有些欠缺,老師進一步提醒和引導后,孩子們的仿編更加精彩:
    恩綺:香蕉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黃色。
    天依:樹葉告訴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綠色。
    偉寧:葡萄告訴小熊,春天是酸酸的紫色。
    夢妍:小雞告訴小熊,春天是漂亮的黃色。
    若熙:太陽告訴小熊,春天是艷艷的紅色。
    宇凡:向日葵告訴小熊,春天是香香的黃色。
    光穎:郁金香告訴小熊,春天是漂亮的紅色。
    正陽:金盞菊告訴小熊,春天是美美的桔色(美麗的桔色)。
    朝陽:小青蛙告訴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綠色。
    涵碩:彩虹告訴小熊,春天是五顏六色的。
    家旭:大地告訴小熊,春天是絢麗多彩的。
    音樂課春教案篇七
    (二)做邊唱邊拍手踏腳選擇結(jié)束音
    (三)聽《良宵》
    (一)知道學生用連貫平穩(wěn)的氣息唱出優(yōu)美舒展的旋律,能運用連音與非連音對比的唱法表達歌曲感情。
    (二)通過邊唱邊拍手踏腳的聲勢練習訓練學生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感受邊唱邊動產(chǎn)生的律動感。
    (三)通過選擇結(jié)束音的練習,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主音感、調(diào)式感。
    (四)讓學生了解二胡的表現(xiàn)力,感受樂曲的情緒,對我國民族音樂家劉天華的生平與成就有所了解。
    課時安排三課時
    師:五一期間,下了幾場春雨,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好與壞的辯論)
    師:瞧,春雨這么多的好,那誰來模仿一下春雨吧。春天的雨跟夏天的感覺一樣嗎?
    1、節(jié)奏(生模仿春雨)xxxx|xxxx|xxxx|xxxx||(體現(xiàn)力度的變化)
    2、旋律(風聲雨聲情境)一陣微風后,春雨唰唰的'下起來。
    (出示歌曲中的二聲部合唱)彈奏——模唱
    3、模唱旋律
    師:仔細聽,彈奏的這兩條旋律。在節(jié)奏上有什么不同。
    a、31|51|356|565|50||
    b、53|12|353|42|2—||
    (邊哼唱邊輕拍手)
    再聽兩條旋律。
    a、656|641|4665|5—||
    b、353|315|3432|2—||
    從這幾句旋律中,你都感受到什么,是在表現(xiàn)春雨的什么特點呢?
    師:那么現(xiàn)在我們再來感受春雨,感受春天,聆聽春雨的聲音。
    師:想一想,怎樣用聲音來表現(xiàn)春雨呢?一起來輕聲唱一唱吧。
    二聲部合唱、節(jié)奏、換氣、力度的處理
    師:有這樣一句話——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相信大家都能珍惜美好的時光。
    唐僧騎馬咚里個咚,后面跟著個孫悟空
    孫悟空跑的快,后面跟著個豬八戒。
    …………
    師:這天,師徒四人來到了一個音樂王國,這里住著所有人都用音樂交流。到處都是美妙的音樂,真是心曠神怡。當師徒四人來到宮殿下,換取關(guān)文時,國王殿下設(shè)下了兩重關(guān)口,只要闖過這兩重關(guān)口,就給他們關(guān)文。大家都來看看呢。
    (1)1=2/4
    666|2123|66565|3—|
    666|2123|5321321|()||
    (2)1=2/4
    553632|11|55653|55|
    11656|5532|52532|()||
    豬八戒蠢蠢欲動,要試一試。左看看,右看看,饒饒頭,就順手把3填了進去,
    大家來唱一唱,覺得怎樣。我們再試試其他的唱唱呢?
    看來是6比較合適,有了樂句結(jié)束的感覺。八戒憨笑著,退了下來。那還有呢,沙僧說我試試吧,聽他正哼著旋律呢(彈奏旋律),看來沙僧塌實多了,大家猜沙僧選擇的是什么呢?你們選擇的是什么。果然沙僧也選擇的1。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吧。
    師:過了兩重關(guān)口,國王殿下就可以給關(guān)文了,奇怪的是,換來的是一張密密麻麻的音樂圖。
    需要手腳的配合,還要一邊唱一邊動。好象難度很大的??墒俏覀冎?,這孫悟空是72番變化,手腳靈活,這個怎么能難倒他呢?(師示范)
    大家想不想也來做個厲害的孫悟空呢?
    腳——手——協(xié)調(diào)
    我來唱,大家做。
    都來試試自己一邊唱一邊動呢。(自主練習)
    (個人展示;分組合作展示)
    終于,師徒四人拿到了關(guān)文又上路了。聽,音樂王國的人們正用音樂為他們送行呢。
    音樂課春教案篇八
    1、培養(yǎng)學生用圓潤、連貫的聲音唱歌及正確地理解歌曲內(nèi)容。
    2、了解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
    3、教育學生熱愛民族英雄,學習英雄為祖國、為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
    準確表達歌曲感情。
    長音的保持。
    討論法、視唱法。
    對“嘎達梅林”的解釋,最普遍的解釋是:“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釋為:英雄的名字叫那達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犧牲。“嘎達”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銜。總之,對“ 嘎達梅林”的解釋還要做深入細致的考證工作。
    《嘎達梅林》這首內(nèi)蒙古民歌 ,唱的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jié)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陽去控告。但是,事與愿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并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后,帶領(lǐng)群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tǒng)治的大規(guī)模武裝斗爭。后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后在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
    原歌歌詞有五百多段,人們經(jīng)常演唱的四段歌詞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個詞運用了形象化的比興手法,抒發(fā)了人民對英雄崇敬懷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diào)式作基礎(chǔ),用上下句單樂段結(jié)構(gòu)的曲式寫成。兩個樂句的節(jié)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復,旋律低沉??偲饋砜矗枨墓?jié)奏舒展從容、穩(wěn)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xiàn)了廣大群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歡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顯示:蒙古草原風情圖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長期生活著一個古老民族――蒙古族,他們分成許多部,過著游牧和狩獵生活。蒙古族又是個善戰(zhàn)的民族,嘎達梅林就是蒙古族歷史英雄人物之一。
    1、? 找一個學生講述歷史上一件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jié)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陽去控告。但是,事與愿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并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后,帶領(lǐng)群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tǒng)治的大規(guī)模武裝斗爭。后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后在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
    2、? 放電影《嘎達梅林》片段。
    (二)學唱歌曲。(大屏幕顯示:歌名《嘎達梅林》,背景是騎馬善戰(zhàn))
    1、教師范唱,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2、跟琴視唱1、2段歌詞。(注意長音唱夠拍)
    3、? 視唱3段,注意換氣的地方唱得要準確。
    4、? 視唱4段,分析有幾個樂句及樂句之間的關(guān)系。
    5、? 完整演唱歌曲。
    6、? 聽錄音,體會歌曲情緒。
    7、? 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組討論,介紹有關(guān)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共分5個組,課前每個組已準備好了自己的內(nèi)容,并制作成課件)
    每組派一名代表到電腦前展示課前準備的內(nèi)容。
    一組:內(nèi)蒙古的風光片。
    二組:蒙古族是怎樣待客的?并表演。
    三組:蒙古族的服飾及生活習慣。
    四組:蒙古族的音樂(歌曲、樂曲、樂器、音樂家等)、舞蹈。(帶動全班學生跳蒙族舞蹈。)
    五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動(那達慕會等)(介紹完后,一個學生演奏古箏曲《喜奔那達慕》)
    (四)我們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讓我們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達梅林》吧!
    (五)口風琴齊奏《嘎達梅林》。
    (六)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樂、舞蹈、風土人情等,如果同學們有機會可以到內(nèi)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結(jié)成好朋友。
    本節(jié)課通過充分展示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使學生非常感興趣,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學習。
    這使一節(jié)唱歌課,我想讓學生們在一節(jié)課當中,不但學會這首歌曲,而且還要更廣泛地了解蒙古族。
    1.? 首先通過大屏幕展示圖片,一下把學生帶到蒙古草原來;
    2.? 講解蒙古族的特征,引出“嘎達梅林”;
    3.? 電影片段使學生感受歌曲演唱時的情緒;
    4.? 順其自然,學唱歌曲,解決難點;
    5.? 分組討論、展示,給學生主動參與及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
    6.? 通過以上各種活動,學生更能很好的演唱歌曲;
    7.? 展示器樂教學,所以讓學生用口風琴吹奏這首歌曲。
    音樂課春教案篇九
    1、樂于模仿小樂手,在玩小樂隊游戲中學唱歌曲“小指揮”。
    2、嘗試分角色唱歌游戲,體驗和朋友共同游戲的快樂。
    重、難點:唱清歌曲不同樂器唱歌的歌詞和旋律。
    1、物質(zhì)準備:ppt、樂器(小鈴、沙球、木魚)。
    2、經(jīng)驗準備:掌握樂器的打擊方法、熟悉歌曲旋律、交流過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戲。
    一、說說喜歡玩的游戲——有節(jié)奏地說說喜歡的游戲,回憶和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ppt出示新朋友樂樂:想想我們玩過一些什么游戲。請你有節(jié)奏地告訴樂樂。
    小結(jié):小朋友愛玩的游戲真不少,和好朋友一起游戲的時候是最快樂的。
    二、玩玩“小樂隊”游戲——學唱歌曲,嘗試游戲,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1、熟悉歌曲,模仿樂器演奏的聲音和動作。
    (完整欣賞)樂樂想和我們一起玩一個什么游戲呢?
    (完整欣賞)小指揮說了些什么?
    (欣賞教師清唱)小樂器分別是怎么唱歌的?
    重點:分段聽辨旋律音樂,猜猜唱唱三種樂器唱歌的歌詞和旋律。
    2、學唱歌曲,嘗試玩“小樂隊”游戲。
    (1)集體學唱歌曲。
    (看ppt)跟樂樂一起唱歌。
    跟琴伴奏唱歌。
    重點:聽清前奏唱歌,唱清歌詞旋律。
    (2)分角色演唱,玩“小樂隊”游戲。
    老師做指揮,和幼兒共同游戲。(幼兒自主選擇樂器)。
    樂樂做指揮,和幼兒共同游戲。(幼兒交換樂器)。
    小結(jié):小指揮和小樂手一起唱歌游戲,現(xiàn)在我們小樂隊多熱鬧呀!
    三、跳跳快樂舞“快樂在一起”——進一步激發(fā)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經(jīng)驗分享:讓孩子快樂歌唱。
    音樂課春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歌唱祖國》,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并能運用雄渾有力的聲音來表現(xiàn)歌曲雄壯激昂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熟悉主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疑自探。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要求學生在氣息控制下快速有彈性的演唱。
    同學們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然后說說感受。
    生:我有一種堅定不移、勢不可擋之感。
    師:國歌是我們?nèi)巳吮爻母枨?,今天再來學習一首國歌《歌唱祖國》。我們先來聽一聽感受一下。
    播放《歌唱祖國》音樂。
    設(shè)問:
    1.你聽過這首歌嗎?什么時間聽到的?
    2.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齊唱還是合唱?
    生:每當我們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始的時候唱這首歌。
    生:我們在看新聞聯(lián)播的時候也聽到這首歌。
    師:同學門真棒,每當我們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國新聞聯(lián)播時,都可聽到“開始曲”雄渾有力的音樂聲,這就是歌曲《歌唱祖國》的曲調(diào)。這首歌曲誕生于1950年5月,表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嶄新面貌,記錄了剛剛解放的中國人民雄偉奮進的步伐。
    師:同學們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生:1.歌曲分幾部分?每個部分講述什么內(nèi)容?
    2.旋律中那些樂理符號是什么?
    3.這首歌曲的主要節(jié)奏型有哪些?
    師: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再次聆聽歌曲。
    播放《歌唱祖國》音樂。
    二、解疑合探。
    師: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問題誰可以回答?
    生甲:歌曲出現(xiàn)反復記號。
    生乙:歌曲用了大量弱起小節(jié)和附點音符。
    師:這些同學回答的`真好。那么歌曲的主要節(jié)奏是什么?分小組討論一下,三分鐘后演板。
    生討論后演板:
    1.2/4ox.x|xx|xx|x.x|xx.x|xx|x|x-||。
    2.2/4x.xx|x.o|x.x|x。
    x.x|xxxx|x-||。
    師問:同學們,這兩位同學寫的全面嗎?
    一學生回答:不夠全面,有一個地方?jīng)]寫出來。
    師:那你能寫出來嗎?
    這位同學上臺演板:
    3.2/4xxx|xxx|xx|xox|x|x.x|x|xo||。
    師總結(jié):這些同學寫的很好,大家一起來把這些節(jié)奏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師帶領(lǐng)學生練習節(jié)奏。
    師再次播放音樂,讓同學們解決第一和第四個問題。
    師:這首歌曲分幾部分?每一部分講述什么內(nèi)容?
    (分小組討論兩分鐘)。
    生:歌曲有四段,每段分兩部分。
    師總結(jié):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組成,在號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從弱拍開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構(gòu)成的上行音調(diào)和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給人以豪邁雄壯的感覺。主歌包含三段歌詞,在雄壯有力的音調(diào)中,柔合了真摯深切的贊美之情。主歌與副歌在節(jié)奏、音調(diào)、結(jié)構(gòu)方面形成強烈的對比。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結(jié)束全曲,構(gòu)成了帶再現(xiàn)的三段體曲式。
    師: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讓我們唱應該怎樣唱?
    生:歌曲比較雄渾有力。
    生:我們應該用有力的聲音來表現(xiàn)這首歌。
    師:同學門說的真好,我們一起再來聽聽歌曲。
    (播放音樂)。
    三、質(zhì)疑再探:
    師出示一組選擇題: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選擇:
    a、歡快活躍b、親切抒情c、雄渾有力。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a、婉轉(zhuǎn)細膩柔美b、粗獷豪放抒情c、中版壯大行進地。
    3.我們應該怎樣唱?
    a、用雄渾有力的聲音b、婉轉(zhuǎn)細膩柔美的聲音。
    師: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來做一組選擇題,鞏固一下我們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
    (學生做完題后學生評價,師總結(jié))。
    四、拓展延伸。
    (1)跟琴輕輕地把歌詞填入。
    (2)分成三組或四組討論歌曲的情感處理。
    (三組分為每組一段歌詞;四組分為另一組討論第二樂段的處理。)。
    (3)各組簡單匯報一下對各段歌詞的處理設(shè)想。(速度、各樂句的力度、特殊詞句的處理等),并進行試唱,大家集體幫助處理完善。
    (4)選出領(lǐng)唱的同學,按教材上的要求試唱。請四、五位同學用打擊樂伴奏。
    (5)讓學生討論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按他們設(shè)計的形式歌唱表演。
    (6)小結(jié)。
    通過對歌唱祖國的學習,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新中國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捍衛(wèi)她,現(xiàn)在我們要發(fā)奮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lǐng),將來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繁榮、更昌盛、更富強。
    音樂課春教案篇十一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游戲的最后包剪錘游戲中,根據(jù)輸贏,分為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為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游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xiàn)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huán)游戲。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chǔ)上,學玩游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jīng)驗遷移等嘗試創(chuàng)編與理解音樂規(guī)則。
    3、在游戲“包剪錘”和“拾豆子”游戲中體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游戲。
    (1)觀看示范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xiàn)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么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xiàn)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游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才第一段完了一個什么輸贏游戲?贏的人?輸?shù)娜??那如果平局了怎么辦呢?(快速商量)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zhuǎn)換。
    指導語:猜拳游戲結(jié)束后,誰到里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面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游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游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游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么時候交換朋友?
    音樂課春教案篇十二
    本課主要是意圖通過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唱《多么快樂多么幸?!?、《我的家在日喀則》,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并且學習簡單的藏族舞蹈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兩課時。
    感受藏族民歌獨具特色的音樂特點。
    一、學唱時,對于藏族民歌風格的把握。
    二、踢口達基本步的學習。
    一、通過學唱《多么快樂多么幸?!贰段业募以谌湛t》和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
    二、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三、能夠準確地、有感情地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能夠聽著鼓聲走和停,鍛煉自己的節(jié)奏感和內(nèi)心聽覺以及動作的反應與控制能力。
    音樂課春教案篇十三
    1、感受歌曲情緒的變化,了解領(lǐng)唱與合唱在塑造音樂藝術(shù)形象方面發(fā)揮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來歷及歌曲的詞作者蔣開儒老人。
    3、引導學生簡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緒和演唱形式。
    重點: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難點:欣賞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通過音樂作品引申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的發(fā)展歷程,增強學生對祖國母親的認識,并體會歷史背景與音樂作品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教學過程:
    《春天的故事》的詞作者是76歲的蔣開儒老人。創(chuàng)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蔣開儒曾任黑龍江省穆棱縣政協(xié)副主席。蔣開儒1935年9月出生,籍貫廣西,當兵后落戶北大荒。當被記者問道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來謳歌鄧爺爺?蔣開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鄧爺爺總是喜歡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鄧爺爺提出辦經(jīng)濟特區(qū);1984年,鄧爺爺?shù)谝淮文涎玻?992年,鄧爺爺?shù)诙文涎病?,蔣開儒對鄧爺爺?shù)幕顒右恢碧貏e關(guān)注。蔣開儒形容自己寫出《春天的故事》“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因為家里有海外關(guān)系,在“那樣的一種特殊年代特別盼望春天的到來,而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蔣開儒就感覺“春天已經(jīng)到來”――當然,這個春天不僅僅對于他個人而言。
    1、完整聆聽《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緒?“老人”?“圈”?“春天”?
    2、再次聆聽,歌曲的結(jié)構(gòu)及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3、分段聆聽《春天的故事》
    4、完整聆聽《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
    音樂課春教案篇十四
    《誰在叫》是一首兒童歌曲,2/4拍,七聲宮調(diào)式。歌曲描繪了小動物不同的叫聲,生動形象,極富童趣。歌曲的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重復、變化著,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流暢上口。歌詞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為什么小動物叫了?它們都在做什么?意在調(diào)動小朋友的想像力。同時也在教育學生細心觀察事物,了解小動物之間的生態(tài)關(guān)系。
    本教學設(shè)計以“主體、創(chuàng)新、探索”為主題,面向全體學生,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fā)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重點,提高素質(zhì)為宗旨。
    1、針對兒童“好奇”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畫面,讓學生通過教師繪聲繪色講述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2、隨著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樂器的名稱及演奏方法。
    3、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直感,整堂課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教學,學生帶各種小動物頭飾做“動物學生”,教師帶一種小動物頭飾做“動物教師”。
    一、通過聆聽、表演和編創(chuàng)活動,突出“汪汪與咪咪”的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與觀察能力。二、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創(chuàng)歌詞,并能發(fā)揮想像力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三、能選擇適當?shù)拇驌魳菲鳛楦枨樽唷K?、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關(guān)小動物的歌曲。
    1、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能力。
    2、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演唱歌曲。
    3、自主探索樂器的名稱及演奏方法。
    教師:多媒體課件、教學光盤、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木魚、碰鐘、動物頭飾。
    1、律動《動物說話》,分組做不同的動作進入教室。
    2、師生問好!
    1、發(fā)聲練習:今天,我們小動物學校又來了許多小動物和我們一起上課,(出示一幅動物學校的畫面上貼有各種小動物卡片)你們歡迎嗎?我們說兩首動物音階來歡迎它們。
    小熊跳舞111一只小鴨222。
    小貓小貓333小鳥飛飛444。
    公雞公雞555青蛙青蛙666。
    小猴小猴777小熊跳舞111。
    唱音階。
    小動物非常喜歡你們送的禮物,它們也有一首歌送給你們,不過,聽完以后要告訴小動物,這首歌里都有誰的叫聲,看誰的聽力好。(播放《誰在叫》歌曲)。
    1、聽錄音范唱,讓學生找出反復的地方。
    2、齊讀歌詞,解決生字。
    3、跟錄音伴奏讀歌詞。
    4、教師有表情范唱。
    5、學生跟琴學唱。(采用聽唱法,難點處重點教唱。)。
    6、你們喜歡小動物嗎?那應該怎樣唱才能表現(xiàn)出你們的心情呢?用你的聲音告訴老師好嗎?(啟發(fā)學生演唱時要有情感,聲音要輕快而富有彈性。)。
    7、歌表演。(盡量讓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動作)。
    大家唱得真不錯,我已經(jīng)看出你們喜歡小動物。那么你會不會用你喜歡的小動物把這首歌重新編歌詞呢?(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
    老師這里有兩件樂器,誰能說出它們的名字?誰又會演奏呢?(學生創(chuàng)想樂器的名稱并探索、實踐樂器的演奏,然后由教師講述正確的名稱及演奏方法。)。
    為歌曲伴奏。
    以前我們已經(jīng)學過許多有關(guān)動物的歌曲,今天,我們又學了一首。下面讓我們開一個小小音樂會吧,看哪個小歌唱家能用動聽的歌喉歌唱小動物。
    這節(jié)課我們唱了這么多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與它們和睦相處,還要關(guān)心、愛護它們。
    好啦,動物王國小動物學校的音樂課就要結(jié)束了,喜歡的話,下次再見吧!
    (聽《誰在叫》音樂做小動物動作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