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優(yōu)秀15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了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而編寫的詳細計劃。編寫教案時,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學目標的設定和達成路徑的設計。通過教案的制定可以提前預設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一
    1、運用看圖講述及游戲的方法理解并學習兒歌,讀準“巴”、“媽”“菜”、“龜”“娃”等字音。
    2、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兒歌詼諧、有趣的風格,培養(yǎng)朗誦的興趣。
    3、能分析兒歌,培養(yǎng)想象力。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1.課件ppt
    2.頭飾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主題
    師:對我是月亮,我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月亮巴巴。請你們大聲的叫出我的名字好嗎?
    師:我家有一座特別大的房子,里面住著許多人,你們猜猜會有誰住在里面呢?
    師:到底誰住在里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觀看課件ppt 理解學習兒歌
    師:這是誰?(媽媽)媽媽出去會干什么?幼兒自由說,然后出示菜籃。
    師:媽媽出去----買菜,里面住著誰?(出示奶奶)
    師: 奶奶出去干嘛?(起腳)里面住著誰?(小鳥)
    師:小鳥出去又干啥?(小鳥出去飛飛)里面住著誰?(烏龜)
    師:烏龜出去干什么?(烏龜出去爬爬)里面還住著誰?(娃娃)
    師:你覺得娃娃想吃什么?(娃娃想吃雞蛋),變變變,變出一個大雞蛋。
    三、觀看多媒體 完整欣賞兒歌
    1、師:寶貝們,月亮上都住著誰?(媽媽、奶奶、小鳥、小烏龜、娃娃)
    2、師:月亮巴巴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利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四、看圖譜 朗誦兒歌
    師:你們也來念念好嗎?先看看小雪是怎么念的。(看圖譜念)
    師:現(xiàn)在我們看著圖譜,用好聽的聲音念一遍。好嗎?
    五、接龍游戲 分組朗誦
    1、接龍游戲:小雪念第一句,小朋友念第二句。(念上題目)
    2、男女分組念(接龍游戲)男孩念第一句,女孩念第二句。
    六、捉迷藏的游戲
    1、第一次游戲
    說游戲的要求:請云朵姐姐當月亮巴巴,你們五個要藏在月亮巴巴的后面,其他小朋友說兒歌,當說到誰出來了,你就趕緊走出來,要加上好看的動作。我們來試一試。
    2、第二次游戲
    附兒歌:
    月亮巴巴
    月亮月亮巴巴,里面住個媽媽。
    媽媽出來買菜,里面住個奶奶。
    奶奶出來洗腳,里面住個小鳥。
    小鳥出來飛飛,里面住個烏龜。
    烏龜出來爬爬,里面住個娃娃。
    娃娃要吃大雞蛋,變出一個大—雞—蛋。
    《月亮月亮巴巴》是一首詼諧、幽默,瑯瑯上口的兒歌。 “連環(huán)式”結構體式是這首兒歌最大的特點。雖然兒歌的篇幅有些長,但兒歌中的形象“媽媽、奶奶、娃娃”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描述的各個角色典型的動作也是接近孩子生活的,因此比較適合我們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積極參與,有動作、表情、聲音也比較好聽。但在后面朗誦時,王紫嫣、來昊陽、 喬靜榮興趣并不濃,而且互相交流,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私下讓他們朗誦了一下詩歌,都過關了,我分析:首先是時間有些長了,個別孩子的堅持性較短,應關注個別孩子。其次:這幾個孩子坐在后面,前面的孩子做動作回擋住他們,由于沒有老師的關注會逐漸失去興趣,所以上課的位置也應安排好。
    所以,在每次活動之前,教師應將孩子備好,關注到每個孩子,才能讓他們參與積極。
    小百科: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wèi)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wèi)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二
    1、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認識漢字:月亮、星星。
    3、能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
    4、欣賞并理解詩歌,能在集體前復述詩歌。
    5、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詩歌經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
    1、《月亮和星星》課件。
    2、月亮、星星圖片及漢字卡片。
    3、星星頭飾人手一份。
    1、出示星星,吸引幼兒注意力。
    老師邊唱邊出示“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咦?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師:“今天,星星也來做客了,我們和她打個招呼吧!”幼兒: “星星,你好!”師:“小朋友什么時候才能看到星星啊?”幼兒:“晚上”。師:“星星住在哪里?”“那晚上天上除了星星還有誰?”幼兒:“月亮”。
    2、觀看課件,初步欣賞詩歌,感知詩歌內容。
    老師:“晚上的天空中真漂亮,不僅有彎彎的月亮還有許多許多星星,老師這里還有一首好聽的詩歌《月亮和星星》,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第一遍傾聽后提問:
    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里都有誰?
    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月亮和星星。
    第二遍傾聽: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詩歌中的月亮和星星都扮演了誰?”
    (1)、詩歌中的月亮是誰?幼兒學習詩句:月亮月亮是媽媽。(教師采用等待、留空的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學念詩歌。)
    (2)、星星是誰呢?幼兒學習詩句:星星星星是娃娃。
    (3)、月亮的嘴巴會怎么樣?(笑一笑)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月亮是怎樣笑的。
    (4)、星星的眼睛又會怎么樣呢?(眨一眨)
    師:誰來學一學星星眨眼睛?
    3、學習朗讀詩歌。
    (1)、師:“這首詩歌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著屏幕跟著念一遍詩歌吧?!?BR>    幼兒看課件學習朗讀一遍。
    (2)、師:“小朋友念的真好,老師想聽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來念這首詩歌”。
    4、認識漢字:月亮、星星。
    (1)、附圖認識。
    (2)、教師手持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幼兒邊讀邊拍漢字卡片。
    (3)、看課件,點擊圖片跳出相應的漢字。
    5、在音樂活動中結束活動。
    師“星星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聰明可高興了,他說要來和小朋友們跳個舞,你們愿意嗎?”
    放音樂《閃爍的星星》幼兒戴頭飾邊唱邊跳結束活動。
    這是一首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兒歌,兒歌中的形象是幼兒熟悉喜愛的月亮和星星,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的把“月亮的嘴巴笑一笑”,“星星的眼睛眨一?!闭宫F(xiàn)了出來,加深了幼兒的印象,喚起了幼兒的真摯情感,它所營造的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顒咏Y束后,感覺此次活動還可以增設一些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更有利于幼兒熟記詩歌。比如,老師戴頭飾扮演月亮,幼兒扮演星星,邊欣賞詩歌,邊表演。也可以師生一對一表演,利用眼神,動作表情的交流增進師幼之間的親切感,使活動氛圍更加溫馨,幼兒能更加投入。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三
    1、培養(yǎng)幼兒聽故事的技巧和觀察畫面的能力。
    2、借助繪本閱讀,在觀察、想象、表演中,讓幼兒享受閱讀的情趣。
    3、以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們引領進豐富的情感世界。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課件
    一、導入,觀察封面
    “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本圖畫書?!?BR>    出示書的封面
    (1)瞪大你的小眼睛仔細看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看了這個漂亮的封面,你最想知道什么?
    讓我們現(xiàn)在打開書,一起去瞧瞧吧!
    二、聽故事,隨機設疑
    1、出示四幅月亮上升。
    寧靜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來了,我們的故事也從這里開始了。
    2、開始分享故事
    (1)師講故事
    一天晚上,小熊抬頭望著天空,心里想:送一個生日禮物給月亮,不是挺好的嗎?可是小熊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該送什么才好。于是,他爬上一棵高高的樹,去和月亮說話?!澳愫?,月亮!”他大叫著(做動作)。月亮沒有回答。小熊想:也許我離得太遠了,月亮聽不到。
    這一下小熊會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說話呢?(幼兒猜一猜)
    (2)誰猜得對呢?繼續(xù)往下聽。
    于是,他劃船渡過小河……走過樹林……爬到高山上
    此時此刻,小熊會對月亮說些什么?
    (3)那故事中小熊會怎樣說?
    師講:小熊心里想:現(xiàn)在我離月亮近多了,他又開始大叫:“嗨!”這一次從另一個山頭傳來了回聲:“嗨!”小熊高興極了。他想:哇,好棒!我在和月亮說話了呢!“告訴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小熊問?!案嬖V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月亮回答說?!班?,我的生日剛剛好就是明天耶!”小熊說?!班?,我的生日剛剛好就是明天耶!”月亮說。“你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呢?”小熊問?!澳阆胍裁瓷斩Y物呢?”月亮問。小熊想了一會兒,然后回答說:“我想要一頂帽子?!薄拔蚁胍豁斆弊??!痹铝琳f。小熊想想:太棒了!現(xiàn)在我可知道該送什么給月亮了。“再見了,”小熊說?!霸僖娏?,”月亮說。
    剛才小熊和月亮說什么話了?(出示字)
    小熊真的在和月亮說話嗎?(回聲)
    你聽到過回聲嗎?你在什么地方聽到回聲的?
    回聲有什么特點呢?(聲音高低不同,內容是一樣的)
    我們也來學一學小熊和月亮的對話吧?。◣熡妆硌菪⌒芎驮铝恋膶υ?。)
    (4)這下小熊去干什么了?
    師講:小熊回到家,就把小豬儲錢罐里的錢,全部倒了出來。然后他上街去……為月亮買了一頂漂亮的帽子。
    帽子是買到了,那小熊該怎樣給月亮戴上呢?(幼兒猜一猜)
    (5)那故事中的小熊是怎樣做的?(幼兒觀察圖,說一說)
    那小熊這個辦法行嗎?月亮能戴上嗎?讓我們和小熊一起在樹下靜靜地等吧!
    師講(配合畫面)看,月亮慢慢地穿過樹枝,爬到樹枝頭,戴上帽子?!巴?!”小熊高聲歡呼著?!按髌饋韯倓偤靡?!”
    幼兒觀察:你看,現(xiàn)在這只小熊和前面的小熊一樣嗎?
    想不想和小熊一起高聲歡呼?(幼兒歡呼)
    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只小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觀察神態(tài)、動作,想象語言)
    那小熊最后能追到它的帽子嗎?
    是呀,一陣風把帽子吹走了,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7)師接著講:那天晚上,小熊劃船渡過小河……走過樹林……來到高山上,去和月亮說話。
    問:小朋友猜一猜,這次小熊可能會對月亮說什么呢?
    讓我們走進故事吧!好一陣子,月亮都不說話,小熊只好先開口了?!澳愫?!”他叫著?!澳愫?!”月亮回答了?!拔野涯闼臀业哪琼斊恋拿弊痈銇G了,”小熊說。“我把你送我的那頂漂亮的帽子搞丟了,”月亮說?!皼]關系,我還是一樣喜歡你!”小熊說?!皼]關系,我還是一樣喜歡你!”月亮說?!吧湛鞓?!”小熊說。“生日快樂!”月亮說。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故事講到這里就結束了,好聽嗎?你喜歡這只小熊嗎?為什么?
    小結:是的,朋友之間有快樂就要一起分享。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四
    1、萌發(fā)對月相變化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欣賞故事,能通過談話、觀看圖片了解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3、通過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1、兔媽媽、小兔子頭飾各1個。
    2、紙制大餅1塊,單月日歷1張。
    3、畫有月亮變化的圖案1套。
    1、情景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小兔子頭飾,引導幼兒與兔媽媽、小兔子相互問好。
    (2)教師: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子只能在家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很據(jù)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
    2、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提問:兔媽媽要多久才會回家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是多久嗎?
    (2)教師出示日歷,引導幼兒數(shù)日歷,了解半個月時間有多長。
    (3)教師提問:除了用數(shù)數(shù)的辦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借助教具“大餅”,邊演示邊講述故事,幼兒認真欣賞。
    (2)提問: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吃大餅的呢?(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3)教師提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子?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4)提問: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手中的餅也變成了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5)教師提問:最后一天晚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月亮變化的圖片,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幼兒觀察月亮變化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jù)所出示的月相圖片順序進行講述。
    (2)教師小結半個月時間里月亮變化的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觀察每晚的月亮,并將自己看見的月亮形狀畫下來。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五
    1、通過仿編句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啟發(fā)幼兒用繪畫的方式進行續(xù)編故事,并用完整的語句表達繪畫的內容。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
    1、小石頭、森林背景圖、小雞、小貓圖片。
    2、句式“xx你把腳借給我好嗎?”“不行,我的x只腳要用來xx”。
    3、白板、繪畫紙、繪畫筆。
    師:森林里,有許多的小動物在走來走去,一塊小石頭看見了,心里可羨慕了!
    提問:
    1、小石頭羨慕什么呢?
    2、小石頭想長腳,它會用什么辦法?(引出借腳)。
    師:小雞走來了,小石頭會對小雞說什么呢?小雞是怎樣回答的呢?
    1、出示句式:“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不行,我的2只腳要用來走路”
    2、仿編:“小貓,你把腳借給我好嗎?”“不行,我的4只腳要用來跑步”
    3、小結:小石頭向小動物們借腳,小動物都沒有把腳借給它,為什么?
    (小動物們的腳都有自己的用途)。
    1、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會怎樣幫助小石頭?會帶小石頭去到哪里走走、看看呢?
    2、請幼兒使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帶領小石頭游玩的地方。(要求:簡單的,能看懂的)。
    2、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學說:“我去xx,小石頭也跟著我去xx”
    1、請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都幫助過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
    2、給故事起名字,結束活動。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六
    學習太陽和月亮的英語單詞:sun、moon.
    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月亮、太陽圖片一張。
    幻燈片。
    手指韻律操、兒歌《我上幼兒園》。
    教師提問:“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天空中看見了誰?”
    (引出太陽公公)。
    1.介紹單詞sun。
    教師提問:“太陽公公距離我們太遠了,大點聲音喊?!?BR>    2.引起幼兒好奇心。
    (幻燈片,太陽公公不高興,學生每人說一遍。展示太陽公公高興的圖片。)。
    3.學習單詞moon。
    教師說:“太陽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爬上來了。
    (幻燈片,介紹圓月和小月牙)。
    4.游戲:
    (圖片未圖色,讓小朋友圖色,增加學習興趣。)。
    教師說:“月亮姐姐為什么不開心?因為沒有穿漂亮的衣服,我們給它穿小衣服!
    (鞏固月亮的單詞)。
    太陽升起來,小朋友起床。月亮爬上來小朋友睡覺。
    通過學習英語單詞,使兒童簡單了解月亮的圓缺。增強學英語的興趣及知識的了解。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七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有些什么美麗的景物呢?”
    (3)師幼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習欲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猜測蒲公英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傷心難過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心,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幼兒幫助蒲公英的愿望。懸念的討論,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fā)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
    -整個活動中,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注重提問的啟發(fā)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此之間的銜接,對于孩子的回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答予以適當?shù)靥嵘?,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币婚_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換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然后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說自己祖國有什么美麗景色,孩子們經驗不足,回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如果改為請孩子們談談自己家鄉(xiāng)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xiāng)才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該選擇幼兒會說,有話說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八
    1.了解故事情節(jié),學習故事中的詞匯,用句式那兒有…那兒有…那兒有…大膽講述自己和蒲公英所見的海南的美麗山河。
    2、感受家鄉(xiāng)海南的美麗和美好,愛家鄉(xiāng),愛海南。
    1.教學掛圖。
    2.實物小圖:月亮船、仙女、小兔。
    3.故事磁帶。
    4.幼兒用書。
    1.活動重難點:學習運用恰當?shù)脑~組、句式講述故事和海南的美景。
    2.指導要點:通過聽錄音故事、教具演示等方式幫助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學習詞組和句式。
    1.導入活動:
    2.幼兒完整聽一遍錄音故事,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描述美麗景色的詞匯和句式。
    提問:
    3.教師演示教具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學習用故事中的詞匯和句式大膽講述。
    (1)教師演示教具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
    (2)教師繼續(xù)演示教具講述第二段故事提問:
    月亮仙女帶它飄呀飄,蒲公英看見了哪里?(亞龍灣)讓幼兒說說亞龍灣的美景(藍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及海南其它的美麗海灣。(引發(fā)幼兒經驗講述)蒲公英又看到了什么?(清清的河流,密密的雨林)仙女告訴它那里是什么地方?(萬泉河、尖峰嶺森林公園)蒲公英的家在哪?(五指山下的一棵椰樹旁)。
    (1)幼兒閱讀圖畫故事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涵、內化所學詞組和句式。
    (2)討論交流:蒲公英的家在五指山,你們的家在哪兒呢?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培養(yǎng)幼兒愛家鄉(xiāng)、愛海南的情感。
    5.說一說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恰當?shù)脑~匯和句式描述自己熟悉的其它的海南美景。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九
    1、學習“連環(huán)式”結構的兒歌,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和趣味。
    2、借助提示(動作、嵌入式圖片)學習兒歌。
    3、嘗試用奔牛方言進行兒歌朗誦。
    4、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5、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1、小圖片:媽媽、奶奶、小鳥、烏龜、娃娃和雞蛋各一張,夜晚背景圖一張以及能容納小圖片的彎月亮一個。
    2、布一塊。
    3、月亮餅若干塊。
    1、引起幼兒興趣。
    ——談話引出月亮。
    ——教師出示“月亮”。
    提問:我們一起來猜猜月亮家里會住著誰呢?(幼兒自由講述)
    2、學習兒歌《月亮巴巴》
    ——老師完整地念兒歌,了解兒歌中的角色。
    提問:你聽到了月亮家里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學念兒歌。
    ——在玩“捉迷藏”的游戲情境中有興趣的學習兒歌。
    師:現(xiàn)在,月亮家里的人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不能偷看哦。(此時,教師將小圖片摘去,只剩下小圖片的輪廓圖。)
    提問:誰藏起來了呀?
    游戲兩到三次。
    3、幼兒欣賞方言兒歌。
    ——提問:什么是巴巴?
    幼兒講述,教師小結:這里的巴巴,不是小朋友稱呼爸爸、媽媽的爸爸,而是可以吃的一種餅,這里說的是像月亮形狀的餅。
    ——出示月亮餅。
    ——老師用奔牛方言念兒歌。
    ——老師和幼兒一起用奔牛方言念兒歌。
    《月亮月亮巴巴》是一首詼諧、幽默,瑯瑯上口的兒歌?!斑B環(huán)式”結構體式是這首兒歌最大的特點。雖然兒歌的篇幅有些長,但兒歌中的形象“媽媽、奶奶、娃娃”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描述的各個角色典型的動作也是接近孩子生活的,因此比較適合我們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積極參與,有動作、表情、聲音也比較好聽。但在后面朗誦時,王紫嫣、來昊陽、喬靜榮興趣并不濃,而且互相交流,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私下讓他們朗誦了一下詩歌,都過關了,我分析:首先是時間有些長了,個別孩子的堅持性較短,應關注個別孩子。其次:這幾個孩子坐在后面,前面的孩子做動作回擋住他們,由于沒有老師的關注會逐漸失去興趣,所以上課的位置也應安排好。
    所以,在每次活動之前,教師應將孩子備好,關注到每個孩子,才能讓他們參與積極。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2、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月亮和星星》教學課件。
    音樂磁帶,錄音機,熒光筆。
    月亮頭飾一個,星星頭飾若干,上面分別寫上月亮和星星的字寶寶。
    活動過程:
    一、閱讀封導入,并學習漢字月亮和星星。
    1、(播放課件封面)咦,你們看這里有什么?(月亮和星星)這是白天還是晚上呢?
    2、晚上的天空中月亮和星星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說說月亮和星星(教師用熒光筆指著月亮和星星的漢字寶寶,引導幼兒認讀漢字。)。
    3、有幾個月亮?多少星星?就像媽媽和誰在一起(娃娃)。
    4、誰是媽媽?(月亮)我們一起說,月亮月亮是媽媽。
    誰是娃娃?(星星)我們一起說說,星星星星是娃娃。
    5、月亮和星星在一起會這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圖7)。
    月亮的嘴巴怎么樣?(笑一笑)我們怎么笑?我們也來學學月亮的嘴巴笑一笑,滲透兒歌,月亮的嘴巴笑一笑,并引導幼兒學做動作。
    6、星星的什么在動?(眼睛)怎么動?(眨一眨)我們也來學學星星眨眼睛。
    二、引導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兒歌。
    1、提問:
    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這首兒歌真好聽,我們一起用最好聽的聲音跟著課件學學兒歌。
    2、小朋友念的真好,現(xiàn)在我們來分角色念兒歌,老師念月亮這句,小朋友念星星這句老師念月亮月亮是媽媽,小朋友們念星星星星是娃娃。
    三、表演兒歌。
    播放《閃爍的小星》音樂伴奏,設置配樂朗誦情景,請幼兒帶上星星頭飾,老師帶上月亮頭飾,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表演兒歌結束活動。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十一
    1.能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根據(jù)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在朗讀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5.拓展學生的想象,仿照教師的改編從而口頭說詩句。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生:荷葉。
    師板書“荷葉”
    師:它是什么樣的?
    生:圓圓的、綠綠的。
    補充課題(圓圓)(把荷葉貼在黑板上)。
    師:荷葉什么季節(jié)才有?
    生:夏季。
    2、師:是呀,(看課件)荷葉是夏季里一首清涼的小詩,荷葉是陽光。
    下跳動的綠色音符。多美的荷葉呀!下面就讓荷葉帶我們去感受充滿樂趣的夏天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齊讀課題。
    生:根據(jù)形旁識字,草字頭跟植物有關。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師: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62頁,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讀時注意預習時畫出的生字新詞。
    生自由讀課文。
    師:(課件出示生字,帶拼音)同學們,這些生詞寶寶在給你們打招呼呢,請你們叫出他們的名字吧!
    1.小老師帶讀(帶拼音)。誰來當小老師帶大家一起讀?
    2.開火車檢測(帶拼音)。
    3.自由讀(脫拼音)師:讀得很準確。請大家在座位上也讀讀這些字。師:同學們我們以前用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編兒歌、猜字謎的方法記住了很多字寶寶。你能用這些方法記住今天的要認識的生字寶寶嗎?先小組交流,再指名說(重點識記“晶”“籃”)。
    生:三日是“晶”,亮晶晶的“晶”。提土加平是草坪的“坪”。王加朱是珠寶的“珠”。喜歡小口左邊站,笑嘻嘻的嘻。
    生:竹籃、籃球、花籃、籃子。
    師:生詞寶寶很愿意跟同學交朋友,也跑來和你們見面了。(出示生詞)。
    1.指名讀。
    2.齊讀。
    3.認讀詞卡,獎給學生:搖籃、停機坪、涼傘、歌臺。
    師:同學們,這些字寶寶可調皮了,他們藏在句子里等你找他們呢!出示句子:同位互讀,再分小組讀(做動作),齊讀。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同學們認識了這么多字寶寶,真的很不錯。這些字寶寶在課文里為大家鼓掌呢!請大家再讀課文,找一找圓圓的荷葉吸引了哪些小伙伴,用圓圈畫出來。
    2.學生自讀,畫圈,教師巡視。
    3.指名講,教師板貼: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4.圓圓的荷葉綠得可愛,它給四個小伙伴帶來了歡樂。小伙伴們又把荷葉當作什么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
    5.讓學生在相對應的小伙伴后面貼上。
    6.按照句式,讓學生看著板書講。
    7.品讀句子,滲透詩歌。(課件一句一句出示)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
    啊。誰能讀出小水珠躺在搖籃里自由自在的心情?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小水珠為什么說荷葉是自己的停機坪呢?看圖理解停機坪。小蜻蜓飛行員說得沒錯,荷葉又寬又大又平整,的確像飛行降落用的停機坪。誰來當一回俊朗的小蜻蜓飛行員,把它說的話讀給大家聽?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
    師:為什么說荷葉是它的歌臺?而不是說是它的舞臺?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涼傘。
    師:為什么說荷葉是小魚兒的涼傘?而不是說是它的搖籃?
    8.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今天要學寫的生字:是(課件把全部的“是”變紅,再出現(xiàn)一個在田字格里的“是”字。)。
    9.仔細觀察,“是”字是什么結構?(上下結構)上面是一個“日”,下面其實是“正”字演變而來的(課件在田字格邊出示:正)請同學們跟老師寫一次。學生在書上寫,口頭組詞。
    10.學寫“我”字。出示“我”的演變過程,本義,引申義。(結合學生上課舉手的積極表現(xiàn)“我”“我來”理解引申義)。
    四、拓展想象,口頭說詩。
    1.課件再出示小詩。老師把小伙伴們的話編成一首小詩,大家讀讀看。
    荷葉圓圓。
    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
    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
    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涼傘。
    2.請同學看看下面的圖(課件課文插圖):你還能介紹池塘里新的小伙伴給荷葉認識嗎?它們又把荷葉當作什么呢?小組交流。
    3.課件出示:()說:“荷葉是我的運動場。
    ()說:“荷葉是我的綠裙子。
    ()說:“荷葉是我的()。
    4.同學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為了表揚你們,現(xiàn)在,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美的地方――就是荷花池,這池里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有含苞欲放的蓮花,還有亭亭玉立的仙子??吹竭@幅圖,你們又能想到什么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誰寫的?(楊萬里)大詩人楊萬里很喜歡荷葉荷花,還寫了一句千古絕唱也是形容荷葉荷花,那就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示課件)。(課堂口頭語言訓練設計意圖:在課文中,句式是比較固定的,在掌握了固定的句式后,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學生通過想想說說,盡情表達。這環(huán)節(jié)把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得到了收獲。)。
    5.鋪墊下一節(jié)課:下節(jié)課,我們會進一步認識這些小伙伴。板書設計:
    荷葉圓圓。
    小水珠搖籃。
    小蜻蜓停機坪。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十二
    有一天晚上,小熊望著天空想,送個生日禮物給月亮不是挺好的嗎?于是,它爬上一棵高高的樹上大叫:嘿,月亮,月亮沒有回答。小熊心想:也許是我離月亮太遠了。于是小熊劃船渡過小河,走過樹林,爬到高山上,現(xiàn)在我離月亮近多了于是又大叫“嘿,你好!從那個山頭傳來了回聲:嘿,你好!告訴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小熊說:我的生日剛好是明天喲!
    我的生日剛好是明天喲!月亮說:
    你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小熊說:
    你想要什么生日禮物?月亮說:
    小熊想了一會兒說:我想要一頂帽子。
    我想要一頂帽子月亮說:
    再見了。
    再見了。
    我把你送給我的帽子搞丟了。
    沒關系,我還是一樣喜歡你。
    沒關系,我還是一樣喜歡你。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十三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3個新部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優(yōu)美、歡快的語言,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或課件等。
    學生:觀察月亮的變化,把形狀畫下來,并收集有關寫月亮的兒歌。
    教學重點:激發(fā)閱讀興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4個生字。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月亮的各種形狀圖。
    2、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你們喜歡圓圓的月亮嗎?為什么?
    4、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自主識字,先畫出生字,再把難度的字多讀幾遍,同桌互讀,記住生字。
    4、教師采用不同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5、讓學生用生字口頭組詞。(你能給“石、邊、過、還”找?guī)讉€朋友嗎?
    6、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個新朋友,應記住它)。
    7、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通過自由讀、齊讀、比賽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抓住圓又圓像玉盤,結合有關句子想像體會)。
    2、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描述課文內容。
    3、根據(jù)文意,展開想像,師生交流。(想一想月亮還像什么?)。
    (1)說說月亮還像什么。(2)畫畫你想像中的月亮。(3)評評,比比,看誰畫得好。(4)賽一賽,看誰最先讀好課文。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交流如何記住生字,寫好生字的關鍵點。
    2、學生練習,展示評議。
    五、仔細觀察,想像拓展。
    1、課后觀察,什么時候月兒圓?什么時候月兒彎?
    2、收集寫月亮的兒歌,全班交流。
    3、找《十萬個為什么》查閱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教學反思。
    今天我講的是一課《月亮圓圓》開始,設計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猜謎導入,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樂趣。接著,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讓他們說說平時見過的月亮是什么樣的,隨著孩子們的介紹,板畫出來。接著很自然地引入課題。
    因為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讀書水平和能力都處于剛剛起步學習的階段,所以初讀課文時我先范讀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接下來教學生怎樣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讀拼音,再把這句話讀通順。然后細致地教學生的讀書方法,使學生讀書有了明確感、有了讀好書的自信心。在講本課前,我讓孩子們回家做了一個實驗:用臉盆盛半盆水,等水面平靜后丟一塊石子,看水面有什么變化。在講到一群魚兒游過來,玉盤碎成兩三片。沒有講我問學生玉盤怎么碎了?學生通過昨天的實驗馬上有同學告訴我老師不是碎了,是水面上起了波紋。
    這樣的難題就這樣被學生解決了。在生字的學習中,不僅讓學生借助了拼音識字,還把生字的`意思蘊涵其中,每個字都象一個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孩子們既有興趣,又避免了單調、生硬講解。學習字詞不僅要會認還要會用,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積累水平,在學生自己擴詞之后,我出示了一些常用詞語,給學生了一個完整的印象,豐富了學生了詞匯積累。再進行句子的訓練時讓學生練習說話:圓圓的月亮像玉盤。圓圓的月亮還像什么?在這里我沒有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對于他們的回答我給與肯定和指導。
    緊接著我又問:剛才我們說的是圓圓的月亮,那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呢?
    有學生說像眉毛。我說應該說完整話,應說:彎彎的月亮像眉毛。經過我的提醒,下面學生的回答就很完整了。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在識字教學中我用找朋友的游戲,應該讓手拿卡片的小朋友上臺進行展示,方便下面同學看的更加直觀等等。我會認真的總結,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注意,多聽取老師們的建議和意見,讓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十四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中心句“荷葉是……”,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錄音機、磁帶、課件或掛圖。
    【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演示課件,播放課件:
    在微風吹拂下荷葉美景的畫面。學生欣賞后說一說見到的荷葉是什么樣的,教師板書:荷葉圓圓。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情境,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2、啟發(fā)談話:
    教師畫簡筆畫(荷葉):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板書課題)再畫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魚兒:他們來到荷葉上做什么?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對話平臺。
    自學(初讀感知,掃除字詞障礙,逐步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學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可以小聲讀、大聲讀、同桌互讀或下座位找學習伙伴一起讀)。
    2、同桌交流讀:
    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請教伙伴或教師。
    三、識字(利用已有識字經驗,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
    1、同桌拿出生字卡:
    抽讀生字,看誰讀的準認得多。
    2、教師出示去拼音生字:
    這些生字你是怎樣認識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哪些字不認識可請別人幫忙。
    四、討論(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使學生感受夏天的美好)。
    1、讀文思考:
    你讀懂了什么?都有誰喜歡荷葉?
    2、看圖細讀文:
    他們?yōu)槭裁聪矚g荷葉?
    引導學生用“荷葉是……是……是……是……”進行說話訓練。
    3、討論:
    為什么說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
    學生以四人學習小組合作研討。教師適時利用課件、體態(tài)語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搖籃、停機坪、歌臺、涼傘”等詞語。
    五、朗讀(在理解中感悟讀文,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生體會小水珠、小蜻蜓、青蛙和小魚的心情,練習感情朗讀,教師適時范讀指導。
    六、練習(摘記好詞佳句,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能力)。
    每日積累:
    從課文中找出喜歡的詞句,并記住它。
    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并記住它。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豐富語文知識,又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
    七、寫字(從學生寫字實際情況入手,彈性要求,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
    1、認讀“是、朵、關”三個字:
    學生先觀察再描紅。
    2、教師根據(jù)學生書寫具體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3、學生練習寫字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寫幾個都行,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幼兒故事月亮船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升起來了,天黑了,要睡覺。教育幼兒養(yǎng)成早早入睡的良好生活習慣。
    2、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活動準備:
    抒情音樂的磁帶、錄音機、詩歌《月亮對我笑》。
    活動過程:
    一、幼兒一起進行簡單的生活常識討論,為欣賞詩歌做鋪墊。
    1、月亮出來了,天變得怎樣了?
    2、這個時候,小朋友要做什么?
    二、播放音樂,教師朗讀詩歌。
    1、詩歌里寫的是白天還是夜晚,你怎么知道的?
    2、在夜晚,小朋友要做一件什么事?
    三、教師再次有表情地朗讀兒歌。
    1、詩歌開始時,月亮為什么生氣?
    2、“我”改了之后,月亮又怎么樣了?
    四、組織幼兒討論:
    1、在家里,你是什么時候睡覺的?
    2、以后,“我”該怎么辦?
    附詩歌:
    月亮越爬越高,老對我著笑。
    問她笑什么,她說我該睡覺了。
    “哎,不急,還早哩,再看會兒電視多好!”
    月亮生氣了,鉆進云里不理我。
    我說:“好,聽你話,趕緊上床去睡覺?!?BR>    她又對我瞇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