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認識教學設計(專業(yè)14篇)

字號:

    總結是一種思維的訓練,通過總結我們能夠更好地展望未來。總結還要注意避免過多的主觀感受,要客觀地分析和總結所涉及的事物。寬容是一種重要的品質,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是學生們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下面是一些行業(yè)內的專家觀點和見解,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一
    這一節(jié)課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也很好。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教學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對學習目的尚未樹立明確的認識,全憑好奇和新鮮感,他們的欲望往往是從興趣中產生的。因此,我在這課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多個情境導向,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在《時、分的認識》導入新課時,我按動錄音機,讓同學們聽,這“滴嗒、滴嗒……”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在學生回答出“時鐘發(fā)出的聲音”之后,我說:“對,這是時鐘走時發(fā)出的聲音,是時光老人的腳步聲。上一學期,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有關時鐘的知識,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時鐘的更多奧秘吧!”接著我在講臺上擺出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鐘表。形象的語言,精美的'實物展示,使學生感到很新奇,馬上對這節(jié)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鐘表的面時,不一會兒,生1說:“我看到鐘面上有三根粗細不一的針,最粗的叫時針,幾乎看不到它在走。而那根中中的叫分針,它走得很慢;那根最細的叫秒針,它走得很快。”生2說:“這三根針好比三個兄弟,大哥叫時針,二哥叫分針,三弟叫秒針?!鄙?說:“我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生4說:“老師,我還發(fā)現(xiàn)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這樣整個鐘面就有60個小格。每個小格就是1分鐘?!鄙?說:“我媽媽告訴我說1小時是60分鐘。”……緊接著,我出示“我們贏了”這一情境圖,讓學生觀看掛圖感受20xx年7月13日晚上10時零8分北京申奧成功的喜悅場面。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安排了一個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讓他們感受“分”有多長。我讓一、二小組的同學寫數(shù),看看在指定的1分鐘內能從1寫到幾?同時讓三、四組的同學測脈搏,數(shù)一數(shù)在1分鐘里,你的脈搏能跳動幾次……由于聯(lián)系到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學生無不躍躍欲試,興趣盎然。在本節(jié)課將結束時,我播放課件出示了一位時光老人,生動的畫面,配上時光老人可親的話語,使學生擺脫了以往單調、枯燥的全課總結,而是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理清了全課的學習內容,把整節(jié)課再次推向高潮。
    2、為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
    怎樣看“幾時幾分”的鐘面時刻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在這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鐘面,了解鐘面上的知識后,再通過合作交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幾個特殊時刻:如“我們贏了”這一主題情境圖中的鐘面時針走到數(shù)字10,就是10時,而分針走到了數(shù)字1和2的中間過一小格。我讓學生認真數(shù)一下分針是走幾小格,學生一下子數(shù)出了分針走了8小格。我問:“那就是幾分?”生答:“是8分鐘?!蔽艺f:“所以這時已經不是整小時了,而是幾時幾分呢?”學生脫口而出:“10時8分。”接著,我撥鐘(時針撥過數(shù)字9,分針對準數(shù)字8),我問:“這時時針走到哪里?”生答:“走到數(shù)字9和10的中間?!蔽覇枺骸皶r針剛走過數(shù)字9,還不到10,所以還是9時,只是這時已過9時多了,那多多少呢?”我再引導學生看分針:“分針走到數(shù)字8,就是走了幾個小格?”生答:“走了40個小格?!薄澳欠轴樧吡藥追昼娏??”“分針走了40分?!蔽艺f:“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呢?”學生異口同聲說:“9時40分?!痹谶@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原有認識整點鐘的基礎上,由“幾時多”到“幾時幾分”,完成知識的遷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3、體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學習方式。
    在練習認識幾時幾分時刻時,通過師說作息時間生撥鐘,師撥鐘讓學生說作息時間;同桌合作:一個說幾時幾分,一個撥鐘等形式的練習,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認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jù)路線圖說出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2能結合路線圖介紹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3對學生進行保護大自然,愛護莊稼、樹木的教育,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的路線圖,嫩個根據(jù)路線圖說出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教學難點:
    根據(jù)路線圖介紹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我們要去什么地方春游嗎?我們將要沿著一條什么樣的路線走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春游的路線。板書:認識路線。
    二探索新知。
    (一)示春游路線圖。
    教師由簡單介紹圖中要進行的軍事活動開始,直至講到營地進行野炊的話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誰想按照這條路線圖向大家介紹我們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先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1小組交流。
    2集體交流。
    (1)指名介紹路線圖。
    (2)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想法。
    (3)你喜歡哪一種說法?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在傾聽中交流、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二)接龍游戲。
    1游戲規(guī)則:每人說出從起點到某一地點的方向,前一位同學的終點就是后一位同學的起點。
    2指名表演接龍游戲。師某某同學把我們帶到了營地,這里的風景怎樣呢?
    三、練一練。
    1辨認營地周圍環(huán)境的方位。出示營地方位圖:
    (1)二年級和三年紀的營地分別在指揮中心的什么地方?
    (2)三年級的同學要到小山坡上放風箏,他們可以怎么走?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認識返回路線。
    (1)小組內介紹返回路線。
    (2)指名介紹返回路線。
    3認識學生的回家路線。
    出示本班四位同學從學校回家的路線圖:
    (1)想一想,他們四人回家分別可以怎么走?
    (2)小飛同學回有幾條路可以走?哪條路最近?
    四、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體會和收獲。
    五、反思: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三
    鐘面的認識,并認識鐘面上的時刻,熟記1時=60分。
    小鬧鐘。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如果我們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不珍惜它,讓它從身邊悄悄地溜走,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請猜一猜,這是什么?(生:是“時間”)。
    (生:時、分、秒)。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兩兄弟,哥哥叫時,弟弟叫分(板:時分的認識,齊讀)。
    a、認識鐘面。
    1、師:在生活中有一位好朋友,能準確地告訴我們時間,猜一猜,它是誰?(鐘表)。
    (出示紙鐘)。
    師:你能說說,鐘面上有什么嗎?(12個大格,小格,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
    2、數(shù)大格和小格。
    師:這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幾個大格?(12個)。
    請跟著老師一起數(shù),數(shù)的時候從12開始,1、2…。。12。
    師:每個大格里面都有幾個小格?(5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60個)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5個、10個、……。60個。
    3、認識時針與分針。
    b認識1分、1時。
    1、認識1分。
    (多媒體演示分針走動的動畫)。
    師:能做出手勢表示分針走的方向嗎?
    (讓學生做出手勢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符號)。
    這樣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齊讀。
    師: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長?(1分,貼出“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
    現(xiàn)在老師讓大家聽1分鐘優(yōu)美的音樂,感受1分鐘到底有多長,請閉上眼睛。
    (放音樂)。
    (生舉例:看一段文字、畫畫、寫字…………)。
    師:大家的發(fā)言都非常精彩,原來在短短的1分鐘里面,我們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1分鐘的時間,從現(xiàn)在做起。
    2、認識1時。
    師:分針是這樣走的,時針又是怎樣走的呢?請看。
    (多媒體演示)。
    師:時針走的方向和分針一樣嗎?(一樣,也是順時針方向)。
    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長?(1時,板,讀)。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分和1時,現(xiàn)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請猜一猜,在鐘面上,時針走的時候,分針會不會跟著走?(會)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多遠?請你猜,請你……。(2-3個)。
    師:要想知道正確的答案,請看:(教師出示實物鐘)。
    現(xiàn)在時針和分針都從12出發(fā),請仔細觀察,時針從12走到1,分針走了多遠?(教師演示)。
    師:現(xiàn)在時針和分針同時停止了,請告訴老師,剛才時針從12到1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多遠?(1圈,也就是60小格。)。
    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小鬧鐘,先把時針和分針都撥到12,然后再撥動時針,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多遠。)。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60小格,想一想,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幾時?(1時)分針走60小格的時間是幾分?(60分)。
    剛才,時針和分針同時出發(fā),同時停止,雖然他們走的路程不同,但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1時和60分的關系怎么樣?(相同)。
    (板:1時=60分)齊讀后閱書。
    師:小朋友們通過仔細看,想和猜,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認識了時間單位“時”與“分”,還知道了時與分之間的關系,下面我?guī)Т蠹襾碚J識鐘面上的時刻。
    d、認識時刻。
    1、認識整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師: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我們說這時的時刻是1時。(齊讀:1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12)。
    你知道這時的時刻是幾時嗎?(2時)。
    (1)請你們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教師撥出4時、8時……。)。
    (2)請你撥出鐘面上的整時。7時、5時……。
    (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撥出,其余同學拿出小鬧鐘試撥)。
    (3)教學整時的寫法:1:00、2:00……。
    學生練寫。
    2、認識幾時幾分。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6)。
    師:現(xiàn)在時針指著幾?(2)是幾時?(2時)分針從12開始,走過了幾小格?(30小格),是多少分?(30分)所以這時的時刻是多少?(2時30分,齊讀)。
    (師撥出4時40分,讓學生說出。,再撥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搶答)。
    (2)請學生撥出同桌所說的時刻;然后老師說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撥出;質疑;
    (3)教學幾時幾分的寫法,強調左邊表示時,右邊表示分,不夠10分用0補寫,讓學生寫出幾個時刻;質疑。
    1、提高性練習。
    (1)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重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試撥,再回答)。
    (2)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成一直線?(讓學生試撥,四人小組討論再回答。)。
    2、游戲:找朋友。
    規(guī)則:5個學生手拿紙鐘站講臺,輪流說:“我的朋友在哪里?”
    其余學生如果手上的卡片時間和他相同的,便站起來說:“在這里,()時()分”
    教師總結:希望學習了這課以后,我們都能遵守時間,掌握好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
    讀法記法。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整時:1時1:00。
    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2時2:00。
    1時=60分4時4:00。
    時8:00。
    幾時幾分:2時30分2:30。
    4時40分4:40。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四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105――107頁的例1、例2和例3。
    教學目標。
    1、讓同學進一步學習有關鐘面的知識,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
    2、初步建立1分、1時的時間觀念,知道1時=60分。
    3、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探索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分析、比較、推理、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
    4、滲透熱愛祖國的教育,并教育同學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時、1分并建立1時、1分的時間觀念。掌握1時=60分。
    教學難點。
    建立1時、1分的具體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
    同學: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信息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在的5月,我們的祖國經歷了一些不平凡的時刻,這里老師向你們公布幾條有代表性的信息。
    最激動的時刻:5月8日上午9時17分,北京奧運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點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終于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中國發(fā)明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
    最凄慘的時刻: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汶川等地發(fā)生了8.0級的強地震,那一刻,數(shù)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二十多萬人受傷,五百多萬人無家可歸。
    最悲哀的時刻:5月19日下午2時28分,全國人民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3分鐘。
    這些難忘的時刻,都是鐘表幫我們記錄下的。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鐘表的作用可大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鐘表有關的知識(齊讀課題:時、分的認識)。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五
    1、注重梳理,引領回顧。
    本人認為整理與復習課的重點首先在于整理,知識的梳理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本領域的知識點相對較少,我還是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去回顧整理學過的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有關知識,在梳理回顧中,引領學生對時、分、秒這部分知識兩個方面的回憶(這是在新授時不少學生認識模糊的):一是認識時分秒之間的關系;二是認讀與計算。
    2、層次分明,引領探索。
    在整理出知識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次練習。整理與復習課上,學生不應是進行專項訓練的機器,而應是認知過程的探索者。因此,在設計上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自主探索。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在綜合練習中通過讓學生幫明明計算路程進一步理解時刻的認讀方法及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在拓展練習中進一步面對優(yōu)等生設計了寫數(shù)學日記的題目,在動手活動中初步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在層次分明的練習中,繼續(xù)引領學生的探索,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教不越位,學的到位。
    學生的關于時分秒的知識,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在有意義的數(shù)學活動中探索得到的,教師的總結概括寬、泛而到位,從而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知識與發(fā)展,體會到數(shù)學的內在魅力。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六
    (此課例在廣東省生本教育研討會交流觀摩)。
    教學目的:
    1、????????在實際生活中認識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間的進率,能夠準確讀出表盤上的時刻。
    2、????????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時鐘。
    教學過程:
    教師的“導”
    學生的活動。
    設計意圖。
    一、激趣。
    放兩段音樂(急噪、抒情)但長短一樣。
    “感覺上這兩段音樂那段長些?可以用什么來衡量呢?(時間)我們要首先學會看(鐘表)。
    “關于鐘面,你知道些什么?”
    二、請學生介紹鐘面的知識,并做適當?shù)陌鍟?BR>    12大格。
    60小格????????。
    1時=60分……。
    三、揭示課題。
    四、區(qū)分鐘面的三根針,理解??1時=60分。
    1)“鐘面上的三根針分別是什么針?你是怎樣區(qū)分的?”
    3)讓學生撥動分針走一圈,看時針的變化。感受1時=60分。
    五、學會看鐘面的時刻。
    1)指導看鐘面的時間。
    你能說出圖中3個鐘面的時間嗎?看時間時先看什么針?再看什么針?
    2)?????????????組內看圖說說圖中小朋友的作息時間。
    3)?????????????匯報,教師板書并介紹時間的兩種寫法。
    六、游戲。
    1、報時游戲。
    第1人撥針,第2人報時并記錄。
    2、我說時間,你撥針。
    小組內1人說時間,其他幾人撥針,比一比看誰撥得又準又快。
    3、讓學生從游戲中找出較容易看錯、撥錯的時間,提醒大家注意。
    七、體會一分鐘。
    “剛才在游戲中,時間就1分鐘1分鐘過去了,到底一分鐘有多長呢?1分=60秒。
    1)下面我們看秒針走一圈,感受1分鐘。
    2)1分鐘你能做什么?
    3)估計1分鐘。
    全班一起玩。
    小組內玩。
    八、學生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感受音樂,并說出感受。
    觀察表盤,說一說對鐘面的了解。
    讓學生說出想法。
    小組討論,并撥動鐘面說出想法。
    匯報想法。
    用音樂來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把學生從課間活動中引入課堂。
    把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本課的資源。
    讓學生自主探討。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七
    1、認識鐘面和時間單位時、分,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并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知道1時=60分。
    2、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3、讓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魁力。
    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時刻,會認讀分針在各個數(shù)上的時刻。
    知道1時=60分,會看分針在各個數(shù)上的時刻。
    一、復習認識過的鐘面,為新知做鋪墊。
    二、創(chuàng)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課件出示鐘面。
    2、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二)、出示主題圖。
    1、談話:你們想?yún)⒓酉惭笱髢和瘶穲@的活動嗎?先看看開始的時間吧。
    2、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
    三、互動交流。
    1、學生交流,認識鐘面。
    2、師引導學生認識鐘面。
    師:(課件出示鐘面)孩子們,關于鐘面你還知道些什么呢?跟同桌說一說。
    生1:鐘面上有時針,分針。
    生2:鐘面上有一個一個的小格子,還有大格子,有12個數(shù)字。
    (一)認識大格。
    師:剛才有孩子說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
    師:我們來看看這些數(shù)字是怎樣排隊的呢?最中間的這個12呢,是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家,從這里出發(fā)從右向左(師生一起數(shù)數(shù))。
    師:鐘面上有多少個這樣的大格呢?從哪里開始數(shù)?
    師:孩子們,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也剛好有12個大格,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數(shù)字剛好對應每個大格上的點。(課件演示)。
    師:從12開始,第一個大格剛好對著1,第二個大格剛好對著2,那么如果分針或時針。
    從12出發(fā)走到6,是經過了幾大格呢?走到9呢?
    (二)認識小格。
    師:剛才還有孩子說鐘面上有小格,你能指一指這些小格子在哪里嗎?
    生:(用實物投影指出鐘面上的小格子)。
    生:從12開始一格一格的指著數(shù)。(60個小格)。
    師:剛才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5個5個地數(shù)。
    師:來數(shù)給我們看看。這樣數(shù)是不是更快更準確呢!
    (孩子們真能干,經過你們的細心觀察對鐘面又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請你們擦亮眼睛再仔細看)。
    (三)認識1分(用實物鐘演示)。
    師:孩子們,你們看,當分針從12出發(fā)先是走過1小格,就是經過了幾分呢?(1分)(抽生說一說)(分針走過一個小格就是1分)。
    師:分針還在不停的走,走過了2小格,就是經過了幾分?(2分)繼續(xù)走,走過了3小格,經過了4小格,走過了5小格,就是過了幾分?(5分)5個小格也剛好是一個大格。那么分針走過一個大格也就是5分。(抽生說)。
    師:那么分針經過2個大格是幾分?3個大格?6個大格?9個大格?12個大格?
    (四)認識1時,1時=60分。
    師:知道是幾時嗎?(2時)仔細觀察接下來時針、分針又什么變化?(課件演示)。
    生:分針剛好走1圈,時針走一大格。
    師:時針走一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也就是1時=60分。
    生:讀一讀。
    師:我們再看看時針分針的這個變化。
    (五)完成填一填。
    全班交流。
    你們既然掌握了這么多關于鐘面的知識,那老師要拿個鐘來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六)讀鐘面上的時間用實物鐘演示。
    了這(9時08分)你能讀出現(xiàn)在的時間嗎?你是怎樣觀察的呢?(師繼續(xù)用實物鐘演示出下面的時間,請學生讀出時間)。
    2、師:我們剛才是怎樣認識鐘面上的時間的呢?
    3、師:鐘面上時間除了這樣表示,還可以這樣表示,你知道嗎?認識用電子鐘面表示時間的方法。
    4、重點認識第二個鐘面。
    師:怎樣用電子鐘面表示呢?(因為不夠10分,所以在寫分的時候十位用0表示)。
    5、剩下的你能自己寫出來嗎?
    6、集體交流。
    7、你們現(xiàn)在能很快讀出剛開始的這個鐘面上的時間了嗎?(課件出示,開始闖關)。
    五、拓展測評。
    1、連一連,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2、讀一讀,學生讀寫出鐘面上的時間,全班交流。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規(guī)定的時間。
    4、游戲:我撥你說。
    六、課堂小結。
    孩子們,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收獲呢?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3、在教學中,盡量創(chuàng)設現(xiàn)實具體的情境,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操作、交流、實踐,在活動中去主動建構知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1時=60分,并能準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
    課件、教具鐘面。
    一、激趣導入。
    1、故事引入。
    (1)小朋友,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誰失敗了?
    2、提出問題。
    (1)比賽結束了,烏龜跑了多少?
    (2)怎樣的一點?用圖上的物體做參照物說一說。(兩棵樹之間的一小節(jié))。
    (3)多媒體顯示相鄰的一小節(jié)。
    (4)小白兔呢?(小白兔跑了一圈。)。
    (5)是怎樣的一圈?多少小段呢?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多媒體顯示,圓圈上標上1~12的數(shù))。
    (6)小白兔跑得真快啊!烏龜和小白兔跑過的路程不同,時間一樣嗎?
    (7)請你想一想這像不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樣東西,你猜的到是什么嗎?(鐘表)。
    (8)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繼續(xù)認識鐘表。(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
    活動一:認識鐘面。
    1.關于鐘面,你都知道什么?
    2.剛才大家說了這么多,那他們說的對不對呢?請你獨立觀察。
    3.請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4.請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大家說一說。
    (鐘面上面時針、分針和秒針)請你說一說你是怎樣區(qū)分他們的。
    (鐘面上有12個大格)師生齊數(shù)。
    (鐘面上有60個小格)你是怎樣數(shù)出來的呢?
    師生齊數(shù)。
    5.鐘面上有這么多大格和小格,那他們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多媒體演示)時針走了多少?表示多少時間?
    時針走一大格表示的時間是1時。
    時針都2大格表示2時。
    時針走6大格表示6時。
    (多媒體演示)分針走了多少?表示的時間是多少?
    分針走1小格表示的時間是1分。
    分針走2小格表示的時間是2分。
    分針走4小格表示的時間是4分。
    (多媒體演示)那分針走一大格呢?(5分)。
    分針走了5小格,也就是走了一大格。
    所以分針走一大格就是5分。
    分針走2大格也就是10分。
    分針走4分表示的時間是20分。你是怎么算的這么快的?
    (5x4=20)你說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那分針走9大格,也就是45分。
    那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
    6.剛才老師讓時針和分針分開來動了,現(xiàn)在老師讓他們倆一起動起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他們倆在相同的時間里面分別走了多少。
    請男生觀察時針,女生觀察分針。
    (多媒體演示)現(xiàn)在請男生女生交換,女生觀察時針,男生觀察分針。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時針走了一大格,分針走了一圈)。
    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分針走一圈是60分。所以1時=60分)。
    7.分大組比賽填空。
    活動二:認識時間,表示時間。
    1.(多媒體出示9:00和9:30)這是我們一年級學習過的時間,你還認識他們嗎?說一說你是怎么認的。
    9時到9時半,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
    所以我們說9時半也就是9時30分。
    (多媒體出示9:08)你會認這個時間嗎?說一說你是怎么認的。
    (多媒體出示9:45)那這個時間你會認嗎?說一說你是怎么認的。(時針走過9,,還不帶10,就是9時多,分針走過了9個大格,5x9=45)。
    2.剛才我們認了這么多時間,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時間認的又快又好?
    小結:認時間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先看時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幾分,算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借助乘法口訣來算。
    三、練習。
    1.師撥時間學生來認。5:058:163:4010:30。
    2.剛才我們認識了時間,同學們想不想也試試自己撥一撥,
    我們每天早上8:00做早操。
    我們每天中午11:45放學。
    我們每天下午2:30上第一節(jié)課。
    我們每天下午4:05放學。
    剛才老師說了一些學生們生活中的作息時間,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作息時間呢?
    老師每天5:55下班,請同學們自己撥一撥。
    (展示2個學生撥的結果)他們撥的誰對誰錯?
    (1)5:55時針走過4還沒到5快到5.
    (2)5:55時針走過5還沒到6,快到6.
    學生反饋。
    3.連線。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都有什么收獲?
    五、愛惜時間教育。
    時間不停的走,卻再也不會回來,請同學們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六、實踐作業(yè)。
    請同學們課后根據(jù)我們平時的作息時間,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重點:鐘面的認識,并認識鐘面上的時刻,熟記1時=60分。
    教學難點:幾時幾分的讀寫。
    教具:實物鐘、游戲卡片、多媒體課件、紙條、紙鐘、口算紙。
    學具: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如果我們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不珍惜它,讓它從身邊悄悄地溜走,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請猜一猜,這是什么?(生:是“時間”)。
    (生:時、分、秒)。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兩兄弟,哥哥叫時,弟弟叫分(板:時分的認識,齊讀)。
    二、新授。
    a、認識鐘面。
    1、師:在生活中有一位好朋友,能準確地告訴我們時間,猜一猜,它是誰?(鐘表)。
    (出示紙鐘)。
    師:你能說說,鐘面上有什么嗎?(12個大格,小格,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
    2、數(shù)大格和小格。
    師:這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幾個大格?(12個)。
    請跟著老師一起數(shù),數(shù)的時候從12開始,1、2…。。12。
    師:每個大格里面都有幾個小格?(5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60個)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5個、10個、……。60個。
    3、認識時針與分針。
    b認識1分、1時。
    1、認識1分。
    (多媒體演示分針走動的動畫)。
    師:能做出手勢表示分針走的方向嗎?
    (讓學生做出手勢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符號)。
    這樣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齊讀。
    師: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長?(1分,貼出“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
    現(xiàn)在老師讓大家聽1分鐘優(yōu)美的音樂,感受1分鐘到底有多長,請閉上眼睛。
    (放音樂)。
    (生舉例:看一段文字、畫畫、寫字…………)。
    師:大家的發(fā)言都非常精彩,原來在短短的1分鐘里面,我們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1分鐘的時間,從現(xiàn)在做起。
    2、認識1時。
    師:分針是這樣走的,時針又是怎樣走的呢?請看。
    (多媒體演示)。
    師:時針走的方向和分針一樣嗎?(一樣,也是順時針方向)。
    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長?(1時,板,讀)。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分和1時,現(xiàn)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請猜一猜,在鐘面上,時針走的時候,分針會不會跟著走?(會)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多遠?請你猜,請你……。(2-3個)。
    師:要想知道正確的答案,請看:(教師出示實物鐘)。
    現(xiàn)在時針和分針都從12出發(fā),請仔細觀察,時針從12走到1,分針走了多遠?(教師演示)。
    師:現(xiàn)在時針和分針同時停止了,請告訴老師,剛才時針從12到1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多遠?(1圈,也就是60小格。)。
    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小鬧鐘,先把時針和分針都撥到12,然后再撥動時針,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多遠。)。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60小格,想一想,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幾時?(1時)分針走60小格的時間是幾分?(60分)。
    剛才,時針和分針同時出發(fā),同時停止,雖然他們走的路程不同,但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1時和60分的關系怎么樣?(相同)。
    (板:1時=60分)齊讀后閱書。
    師:小朋友們通過仔細看,想和猜,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認識了時間單位“時”與“分”,還知道了時與分之間的關系,下面我?guī)Т蠹襾碚J識鐘面上的時刻。
    d、認識時刻。
    1、認識整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師: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我們說這時的時刻是1時。(齊讀:1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12)。
    你知道這時的時刻是幾時嗎?(2時)。
    (1)請你們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教師撥出4時、8時……。)。
    (2)請你撥出鐘面上的整時。7時、5時……。
    (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撥出,其余同學拿出小鬧鐘試撥)。
    (3)教學整時的寫法:1:00、2:00……。
    學生練寫。
    2、認識幾時幾分。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6)。
    師:現(xiàn)在時針指著幾?(2)是幾時?(2時)分針從12開始,走過了幾小格?(30小格),是多少分?(30分)所以這時的時刻是多少?(2時30分,齊讀)。
    (師撥出4時40分,讓學生說出。,再撥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搶答)。
    (2)請學生撥出同桌所說的時刻;然后老師說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撥出;質疑;
    (3)教學幾時幾分的寫法,強調左邊表示時,右邊表示分,不夠10分用0補寫,讓學生寫出幾個時刻;質疑。
    三、練習。
    1、提高性練習。
    (1)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重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試撥,再回答)。
    (2)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成一直線?(讓學生試撥,四人小組討論再回答。)。
    2、游戲:找朋友。
    規(guī)則:5個學生手拿紙鐘站講臺,輪流說:“我的朋友在哪里?”
    其余學生如果手上的卡片時間和他相同的,便站起來說:“在這里,()時()分”
    四:總結。
    教師總結:希望學習了這課以后,我們都能遵守時間,掌握好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
    讀法記法。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整時:1時1:00。
    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2時2:00。
    1時=60分4時4:00。
    時8:00。
    幾時幾分:2時30分2:30。
    4時40分4:40。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十
    .一、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四點:
    1、正確地理解教材
    能夠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實,劃出概念圖或思維導圖。能夠整體把握學段教材。首先,讓我們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實。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
    2、實證性地分析學生情況
    3、清晰地確定與表述課時目標
    (1)教學目標符合課標要求。
    (2)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表述具體,具有可觀察或可檢測性。
    (3)過程與方法目標與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表述有可操作性。
    (4)三維目標表現(xiàn)為一個過程的多個方面,能進行有機整合。
    4.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
    二、教學實施主要包括以下七點內容:
    1.教學語言精練、生動
    (1)運用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語和副語言加強信息傳達的效果。
    (2)根據(jù)學情靈活地進行講解、闡釋、舉例。
    ;..2.熟練運用板書
    板書設計巧妙,突出重難點和知識間的聯(lián)系,有一定結構性。板書的呈現(xiàn)隨著課堂進程有生成性。板書字體端正,大小合宜,有一定書寫速度。板書包括正板書和副板書。
    3.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4.恰當?shù)靥釂柵c有效追問
    (1)根據(jù)教學設計時構想的主問題,選擇恰當?shù)臅r機和對象、以恰當?shù)姆绞教釂?。必要時對主問題進行變通處理。
    (2)根據(jù)課堂上變化的學情,臨時提出一些散問題,或引起學生注意,或促進知識掌握,或啟發(fā)思考。
    (3)問題本身及其表述能讓學生理解。提問精當并有一定順序,避免雜亂、膚淺等弊端。
    (4)掌握重復問題、重新表述問題、停頓、擱置、分配等提問技術對學生進行靈活有效的追問。
    (5)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5、對重難點內容和學生的反應做出強化
    6、合理調控課堂節(jié)奏與內容的走向
    ;..7、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學生
    (1)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滿足于少數(shù)積極學生烘托的課堂氣氛,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予以特別關注,利用提問、目光交流、走動接近、個別指點等形式,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進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
    (2)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面談、筆談等形式,進行有效的個別化指導。
    三、教學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標準:
    1.學生的學業(yè)評價
    (1)能夠利用提問、活動觀察、態(tài)度表現(xiàn)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并及時利用評價結果促進學生學習。
    (2)能夠選擇題目或命題,以考察學生當談學習的效果。
    2.具有教學反思能力
    (1)能夠評課。
    (2)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分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的成敗,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并能夠根據(jù)反思結果提出自己近期改進教學的想法。
    ;.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十一
    “時分的認識”一課是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時、分、秒”中的第一課時。時間與生活有著特別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的工作、學習、娛樂、休息等都要合理安排時間。這一單元的教學是使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經歷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的過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知道時間的`重要性,養(yǎng)成遵守時間,愛惜時間的好習慣。本課時教材通過看圖說話、觀察鐘面兩個教學活動讓學生知道1小時、1分鐘的時間,并通過具體的事例和實踐活動感受1小時、1分鐘的時間。教材中首先呈現(xiàn)了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情境,使學生了解“時刻”的含義,同時了解天安門的國旗每天都“與日同升”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接著設計了“看圖說話”的內容,一方面了解學生以有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使學生受到遵守時間、愛惜時間的教育,最后設計了進一步認識鐘表和體驗1小時、1分鐘時間的實踐活動。在此使學生充分感受1小時、1分鐘到底有多長,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初步認識鐘面,會看整時、半時、大約是幾時、快幾時了等知識,加之在平時生活中經常要用到有關時間的知識,所以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基礎。但是對于時間的概念是不清晰,不準確的。
    1.結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經歷認識時和分的過程。
    2.了解時刻的含義,知道1小時、1分鐘的時間。結合具體事例和實踐活動,感受1小時、1分鐘的時間。
    3.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在具體的情境和實踐活動中了解時刻的含義,知道1小時、1分鐘的時間,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讓學生在實際事例和實踐活動中感受1小時、1分鐘的時間,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多媒體課件、鐘表和鐘表學具、跳繩、皮球。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天安門看過那里的升旗儀式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感受一下那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吹臅r候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你仔細聽,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信息?(放錄像)。
    師:誰來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回答從錄像中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
    師:每天日出的時刻就是升國旗的時刻,小朋友,你最喜歡一天中的哪個時刻?學生回答。
    1、師:同學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鐘表。
    師:關于鐘表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復習學過的知識。
    2、師:你會讀鐘面上的時刻嗎?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咱們的好朋友亮亮生活中的幾個時刻。
    師:亮亮在什么時間正在做什么?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幅圖,你就說哪個。
    小組合作編故事,然后找一組到前邊來講。
    3、師:同學們已經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除了這些鐘面上還有許多小秘密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鐘面,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并說給你的同桌聽。(大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鐘面,學生先觀察,再小組交流)。
    4、學生匯報交流:
    (1)、鐘面上有1——12個數(shù)字。
    (2)、鐘面上有許多格子,有大格還有小格。
    師:請你指一指什么叫大格?
    生:兩條粗線之間的叫大格。
    (3)、鐘面上有三根針,分針、時針、秒針,并分別指一指。
    1、師:鐘面上有三根針,它們各自有各自的任務,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時針和分針。
    2、師:老師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你們,第一個: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有的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知道是1時。
    4、師:好,第一個問題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學生回答是1分??蠢蠋煹溺娒妫轴樧吡?個小格是1分鐘嗎?走2個小格呢?走5個小格呢?教師用課件展示。
    5、師: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們知道了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時,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6、師:閉上眼睛想一想,時針走多少是1時?分針走多少就是1分?
    學生閉上眼想一想。
    學生可能會回答:中午午休約1小時,晚上看動畫城是半小時,坐汽車回老家約1小時……。
    2、師:1小時我們就說到這,1分到底有多長呢?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靜靜的感受一下1分鐘有多長。教用多媒體播放1分鐘的輕音樂,既能夠讓學生靜靜的感受1分鐘,還能讓孩子放松一下。
    3、師:1分鐘比1小時要短的多,下面老師想請幾名同學到前面來做跳繩、拍球的游戲,分組、記數(shù)。
    找?guī)酌麑W生到前面來做跳繩、排球的游戲。
    4、剛才我們做了1分鐘跳繩和拍球的游戲,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組調查,做口算、讀文章、數(shù)數(shù)任選一種。
    學生做口算、讀文章、數(shù)數(shù)的活動。
    5、匯報結果。
    6、教師出示一組數(shù)據(jù):1分鐘能做什么?用大屏幕出示:
    會計一分鐘能數(shù)300張人民幣。
    鉛筆廠一分鐘可生產1600枝鉛筆。
    噴氣式客機一分鐘飛行18公里。
    高速火車一分鐘能開1980米。
    師:同學們,1分鐘的時間雖短,但是能做許多事情,所以我們要利用好每一分鐘。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3、會數(shù)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重、難點] 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數(shù)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1、從生活情境中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組織學生討論直線、線段與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直線無限長,沒有端點;射線無限長,只有一個端點;線段有限長,有兩個端點;射線與線段都是直線的一部分。二、字母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 1、自學第15頁的“說一說”
    2、全班交流用字母讀直線、線段與射線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線的讀法只有一種,一般從端點讀起;而直線和
    1 / 7
    線段的讀法都有兩種。三、數(shù)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1、畫一畫:
    通過第一題的操作讓學生了解過一點可以畫無數(shù)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通過第二題的畫與量,了解兩點之間的最短線段。2、練一練:
    第1題:數(shù)線段時,指導學生有規(guī)律地數(shù),即按一定的順序數(shù);同時,要與線段的表示方法結合起來,如線段ad、線段dc等。
    第2、3題:在比較這兩題的線段的長短時,學生容易受視覺的影響。所以,在講這兩道題時,先讓學生估一估這些線段中哪一條線段長,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然后組織學生討論用什么辦法來確定自己估計的正確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來驗證。
    [板書設計] 直線、線段與射線
    直線: 射線: 線段:
    無限長 無限長 有限長
    無端點 只有一個端點 有兩個端點
    2 / 7
    《線的認識》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線的認識》。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線與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學習習近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最后通過闖五大關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征的印象。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對線的感知基礎,因此動手畫一畫可以做到知識的銜接和過渡。學生通過畫一畫、看一看、讀一讀以及交流活動來學習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但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較難理解,學生可能不能完整準確的表示出他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因此,這些都是我上課要著重強調的地方。教學目標:
    3 / 7
    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認知規(guī)律,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
    1、借助實物情境,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并知道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會用字母正確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3、會數(shù)簡單圖形的線段。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4 / 7
    今天這節(jié)課李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線。(課件展示圖,板書課題線)
    請同學們在這張紙上畫一條你最喜歡的線。(生畫線,師巡視,收集有特點的線)
    這節(jié)課我們不研究曲的線,我們只研究直的線(板書:直的線)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找一找:請同學們在你身邊找一條直的線,同學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線
    5 / 7
    師:想一想,我們找的這些直的線有什么特點呢?
    這些直的線都有兩個點,誰知道這里的兩個點叫什么名字?端點。對。同學們找的這些點在數(shù)學上叫端點。我們把這有兩個端點的直的線叫做線段。
    3、找生活中的射線,直線,理解它們的特點。
    4、讀一讀:自學讀一讀,學生明白線段和直線有兩種讀法,而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并且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三)闖關練習,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闖關練習:
    6 / 7
    學生動手畫直線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shù)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過兩點可以畫出多少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四):拓展創(chuàng)新,感知提升
    第五關:數(shù)線段(讓學生能夠有順序地,有規(guī)律地數(shù)線段)。(五):全課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最后教師對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給予肯定性評價,并鼓動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爭取取得更多的收獲。
    7 / 7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科書38——39頁及相應的練習。
    1、結合具體活動情景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在操作體驗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有大小,感悟到角的大小只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3、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交流能力。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活動角、繩子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紅旗上的五角星的名稱緣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的精神面貌真不錯,老師準備把這幾顆五角星獎勵給表現(xiàn)最好的同學。(課件出示五角星)這幾顆星星為什么叫五角星呢?師:角到底是什么樣的圖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 。(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通過學生熟悉的“五角星”,很自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重點問題——角是什么樣的圖形,既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又溝通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1、找角
    師:老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角的家,在畫面中,哪兒有角?
    師:不僅這里有角,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認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生生互動)
    2、摸角
    師:誰愿意說說你們找到的角?
    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的角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圖形(點)。想想怎樣才能把你們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來呢?(點、邊、邊)
    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這個點,還指了這兩條直直的線。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嗎?你們能像老師這樣指角嗎?試試看。
    師生一起指三角形的角、課本封面上的角。
    3、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同桌合作指一指課件中的角。
    師:角到底是什么模樣呢?讓我們給這些角脫掉漂亮的外衣。(課件演示)
    師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并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后板書(1個頂點、2條邊)生再次指認實物角的各部分名稱。
    4、判斷角
    (學生用手勢判斷,并說明理由,如五角的角與幾何中的角的區(qū)別)
    5、創(chuàng)造角
    師提供學具:一條繩子、兩根塑料條、圓或不規(guī)則紙片。講故事:“藍角、紅角比大小”(課件出示圖)。
    (在創(chuàng)造角的教學中,通過學生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說一說等方法,讓學生通過操作及同桌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探索,使學生感受角有大小,更好的認識角的特征,建立角的表象。在學生介紹角的時候選擇一個角來比一比兩個角誰大誰小,這樣可以更自然的引到活動角的比較大小。)
    6、畫角
    a、請學生想想說說,應該怎樣畫角。
    b、教師規(guī)范畫角的步驟。教師邊畫邊說:先點一個點,從這個點起,尺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教師板演)。c、學生練習畫角,教師給予鼓勵。
    d、學生反饋后,再畫一個跟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
    三、練習反饋,實際應用
    1、師: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三角形有幾個角,再數(shù)一數(shù)每個小組桌面上其他圖形的角。
    2、給你一個長方形,只能剪一刀,你能把它變成幾個角學生操作后交流:不同的剪法,得到角的個數(shù)不一樣。(電腦演示幾種情況)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1、談收獲
    2、學唱《角的歌》: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邊兒是兩條
    一個頂點兩條邊
    所以我叫角角角(課中安排學唱《角的歌》,旋律是學生熟悉并喜愛的,加上簡明扼要的歌詞和動作,是對“角”的一個特寫,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五、課外延伸
    老師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回去后仔細地觀察一下,你還見過哪些地方有角,聽說過哪里有角,然后把它們寫下來,題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和線段的基礎上教學的。在這里,不給角下定義,也不講角的度數(shù),而是從觀察事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圖形,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活動,如折疊、拼擺、制作學具等,加深其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我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講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學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萬倍。學生的思維應在學生自己的頭腦里產生,在嘗試操作、討論的過程中親自去發(fā)現(xiàn)盡可能多的東西。
    縱觀整節(jié)課,能夠做到環(huán)節(jié)緊湊,思路清晰,從而形成一個較好的教學框架:首先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其次是放手學生,探究新知;最后是歸納總結,拓展延伸。其中第二部分又分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據(jù)自己對角的感受制作角、結合課本和實踐小結角的特征、畫角等幾個部分。
    這里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識,自主學習,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也是整堂課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驗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和對所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因為教師很難預料到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教學中,我對于自己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及時做出了靈活處理,沒有生硬地把學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設計的思路。如在讓學生自己制作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用兩條硬紙條做出三種不同情況的“角”,一種是常見的只有一個角,另一種是十字形的“角”,還有的是t字形的“角”。這里學生做的時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幾個角,只認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則是自己知道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出來。教師此時應因勢利導,先讓學生說出他說的角是指哪個,再問僅此一個角嗎,還有嗎,能比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嗎?并及時給予表揚,這樣既能鼓勵其積極性,又能鞏固對角的認識,一舉兩得。
    一、只備教材,而對學生卻備得不夠。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時,老師意在引著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尖、線等,從而再轉到數(shù)學中的語言:角、邊等。但孩子的認知前提卻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說不到點上,只說成折、橫,他們的回答讓老師也無所適從。而有的學生則無所不知,直截了當?shù)卣f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讓老師又覺得心中不甘,意猶未盡。
    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研討我覺得自己定位的知識目標對初次接觸角的二年級學生來說難度太大,特別是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而新課標中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角,直觀建立角的表象即可。
    通過這次校內公開課,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并時時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進取,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
    時分認識教學設計篇十四
    1、結合熟悉的事情,經歷看圖說話、觀察鐘面、撥動表針等認識時和分的過程。
    2、知道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1時=60分。
    3、結合具體事例,體驗1分有多長,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了解時刻的含義,知道1小時、1分鐘的時間。通過具體事例和實踐活動,感受1小時、1分鐘多長。
    :通過具體事例和實踐活動,感受1小時,1分鐘有多長。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焕吓笥?,你們猜猜它是誰?(課件出示:謎語)。
    生:鐘表。
    1、引出時間:
    師:說到時間,當然離不開我們可愛的小鬧鐘了,亮亮就在可愛的鬧鐘下學習生活,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六幅圖)。
    (生看圖)。
    師:我們看一看亮亮在什么時刻都做了什么事情,和同桌照圖說一說。
    師:好,誰來說一說亮亮在什么時刻做了什么事情,你想說哪幅圖就說哪幅圖,比一比看誰說的既準確又流利,其他同學要認真看認真聽。
    生1:我說第一幅圖,早晨6點半,亮亮起床了,他先把被子疊好,然后穿好衣服,洗臉、刷牙、吃飯,最后準備上學。
    生2:我說第二幅圖,晚上9點剛過,亮亮就躺在床上睡覺了。
    生3:晚上6時剛過,亮亮坐在電視機前正在看著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
    生4:8時,亮亮正在教室里認真聽講。
    師:上課了,亮亮聽講很認真,咱們聽講也很認真。
    生5:12點10分,亮亮正在吃午飯。
    師:他說到12點10分,說明你早就認識鐘表了,很不錯。
    生6:我說第五幅圖,晚上4點55分,亮亮寫完作業(yè),正在外面和小朋友打羽毛球。
    師:他說4點55這個時間是對的,但要說下午。
    生7:我說第三幅圖,晚上6點半,亮亮正在看精彩的電視。
    生8:不對,是6點剛過。
    師:對,是6時剛過。
    師:剛才我們分別說了亮亮在什么時刻在干什么,那么下面誰能把這六幅圖按時間的順序串起來講一講,同桌之間先說一說。
    生同桌互說。
    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說。(略)。
    生1:我6點半起床,7點去上學,晚上8點半睡覺。
    生2:我6點起床,7點上學,8點半的時候睡覺了。
    生3:我6點起床,7點上學,8點一刻就睡覺了。
    師:通過你們說的,老師知道,你們和亮亮一樣都是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2、認識鐘面。
    師:看老師這兒是什么?那它缺少了什么?
    對鐘面上有格,像這樣的大格,還有數(shù)字,大格中間還有小格。還有分針和時針。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多少個大格?
    生紛紛說有12個大格。
    師:和老師一起數(shù)一數(shù)。
    師生一起數(shù)。
    師:剛才一個同學說一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那么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師生一起數(shù)(5個5個的數(shù))60個小格。
    3、認識時分:
    師:現(xiàn)在的時刻是3時,請同學們觀察時針的變化?
    生:3時。
    師:在走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時針走過了一個大格,是一小時,那么我們就可以說(板書)時針走一大格時間是一時。
    生隨著師寫說(師馬上制止:不用說了。)。
    一起讀這句話。
    師:1時,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一小時。
    師再撥時針,生認是幾時,同時說出是怎么想的?
    師再撥,生答6時。
    師:走了幾個大格。
    4、體驗時分:
    師:一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
    生1:早自習加一節(jié)課的時間大約是一小時。
    生2:上課的時間加上下課的時間大約是一小時。
    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一小時干什么?
    生1:我們大掃除時大約用一小時。
    生3:考試時,用的時間大約是一小時。
    師:剛才我們體會了時,我們看分。
    師撥鐘表:分針每走過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分。
    師板書:分針每走過一小格的時間是一分。
    (師板書中生不自禁的說,師馬上制止:不要出聲音了。)。
    師:一分鐘到底有多長,請同學們聽,(放音樂)。
    師:我看到有的同學都陶醉了,這就是一分鐘,我們感到一分鐘的時間快不快呀?
    生齊說:快。
    師:一分鐘很快很短,那么一分鐘我們可以干什么?我們一起坐一分鐘的活動。出示小黑板:朗讀、寫字、畫畫、折紙、數(shù)數(shù)、豎式計算。
    師:我們以組為單位。
    第一組你們想干什么?(折紙)。
    你們組……。
    ……。
    師:給你們時間,各小組長把任務分到各組員手中。
    (各組分任務)。
    師:你一分鐘活動結束后,寫出你一分鐘的收獲。好,準備、開始。
    學生各自做自己的事。
    師:告訴同學們你一分鐘干了什么?
    生1:我數(shù)了117個字。
    生2:我寫了8個字。
    生3:我畫了一個太陽一座橋。
    生4:我做了5道口算題。
    生5:我從1數(shù)數(shù)到101。
    ……。
    師:下面老師再帶你們做一分鐘的小游戲。
    (學生站出來。)。
    注意:老師放一段音樂,你隨音樂跳、蹦都可以,你估計一分鐘有多長,你就做多少動作。
    (生隨音樂動起來)。
    師:你晚上幾時睡覺,幾時起床?
    生1:9時睡,6時起。
    生2:9:306:30。
    生3:8:156:00。
    生4:8:006:00。
    師:誰是8時到9時睡?第二天6點到6:30起床。
    師撥表。
    師:我們就以你們?yōu)闇剩?時睡,6時起床,時針走了多少具大格。
    生1:經過了10個大格。
    師:也就是10個小時。
    像我們這個年齡每天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對我們身體的發(fā)育是有好處的。有的同學睡的很晚,從今天起,要按時睡覺。
    四、實踐作業(yè):
    師:給你一分鐘的時間,你最想干什么?
    生1:扔沙包。
    生2:拍球。
    生3:跑步。
    生4:踢毽子。
    生5:跳皮筋。
    ……。
    師:我們想干的事很多,那么老師讓大家利用一分鐘干你最想干的事,下節(jié)課上課的時候反饋給老師好不好。
    生:好。
    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老師把這句話送給你,希望你們做一個遵守時間、愛惜時間的好孩子,做時間的小主人。
    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