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三體讀后感篇一
暑假期間,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三本厚厚的科幻系列小說——《三體》,也許你會疑惑為什么我一個女生也看這種科幻小說,但我想說的是,它絕不只是單純的科幻故事那么簡單。下面是我想要和你們分享的心得體會。
這本小說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叫三體的外星文明與人類社會建立聯(lián)系后,對人類文明、破壞自然不滿的一群人成立了一個三體組織,旨在毀滅地球文明,迎接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世界為保證順利向地球移民,消滅地球社會和地球人類,利用“智子”技術將人類的科學研究鎖定,使之停止不前。三體組織也在此時暗殺全球的科學家。為吸收會員,三體組織開發(fā)了《三體》游戲。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組成聯(lián)盟應付可能的危機。盡管三體組織后來被摧毀,但地球科技的發(fā)展已經被“智子”鎖定,三體人的移民已經開始,450年后,三體人將降臨地球,人類必須為此開始準備。但最終結果包括兩個文明在內的全宇宙的文明都逃不了物競天擇的命運,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的美,此后便墜入永生的黑暗。
這本小說內容龐雜,故事跌宕起伏,并且由于作者劉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學家,所以其內容帶有很多科學上的名詞,盡管我是文科生,但由于作者描寫細膩生動,文筆流暢,并沒有給我?guī)砝斫馍系睦щy,相反,我認為就是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促使我發(fā)揮想象力去理解這部作品。外界評價該作者時稱:“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xiàn)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我想再貼切不過。
小說中有個場景讓我記憶深刻,那便是地球的毀滅。作者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末日來臨時全太陽系跌入二維平面的壯烈圖景,在地球毀滅時,戀人相擁,父母子女手牽手,整個過程平靜痛苦而又慘烈壯闊。不禁讓我想象要是真的全世界都變?yōu)橐环?,那這幅畫該是多么的靜謐絕望,因它只不過是死神的一片小小收藏罷了。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們能和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畢竟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的賞賜。
三體讀后感篇二
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有一群反人類的三體粉絲們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eto),并將總部設置在一艘名為“審判日”號的大船上。但是后來這艘船在“古箏行動”中被聯(lián)合國部隊摧毀,頭領伊文斯與船同沒。
那么就讓小新在這為您傳到授業(yè)解惑一下……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羅輯悟出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受到了葉文潔的啟發(fā),最基本的公理部分和最關鍵的兩個概念“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葉文潔告訴羅輯的。能迅速的說出整個黑暗森林法則的理論基礎,說明葉文潔是把整件事想清楚了的。
三體讀后感篇三
王學蓮近幾年,隨著劉慈欣的`《三體》獲雨果獎,以及《黑客帝國》《阿凡達》等科幻電影迸發(fā)出熾烈的“科幻熱”。
劉慈欣的是山西本土的科幻作家,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我很喜歡他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它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讀過《三體》系列小說的人應該都能明白,這是其實一部非常宏大的書,三言兩語沒有辦法介紹全面,那我就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章北海,然后以黑暗戰(zhàn)役為背景,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這段故事情節(jié),水滴攻擊地球艦隊后,人類只有五艘戰(zhàn)艦逃入太空,他們建立了星艦地球,以章北海為精神領袖。但是星艦地球距離新的家園約18光年,五艘戰(zhàn)艦上的總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支撐一艘戰(zhàn)艦到達目的地,它們的指揮官都想攻擊對方,壟斷資源,要么一部分人死,要么所有人死。章北海作為自然選擇號的指揮官,他本可以攻擊其它戰(zhàn)艦讓自己活下來,但是最后兩秒他猶豫了,在這兩秒中,來自其它戰(zhàn)艦的攻擊到達了自然選擇號。
是什么讓章北海猶豫了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章北海是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他有過什么樣的經歷。他最開始是海軍政委,進入太空軍后成為了政治部主任,最后成為星艦地球的精神領袖,這期間他做出了兩件對人類歷史走向影響非常大的事:第一件是為了讓研究方向轉向核聚變發(fā)動機以實現(xiàn)自己未來的逃亡計劃而殺死航天政要,第二件事是帶領自然選擇號逃向太空深處。而在章北海剩下的三秒鐘時間里,他轉向東方延緒方向,竟笑了一下,說出了幾個字:“沒關系的,都一樣?!?BR> “沒有永恒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責任?!闭卤焙_@樣說過,對他來說,保證自己所守護的族群的延續(xù)是第一要務。他用如同父親一樣的眼光看著宇宙艦隊上的人,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誰生誰死都一樣,只要將人類的火種保存下來,就足夠了。
這個情節(jié)讓我陷入深深的反思:誠信與欺騙,這兩個對立的詞匯,章北海用盡手段騙過了“三體人”延續(xù)了文明,不惜一切代價去選擇對人類最有益的決定,他的信念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洞悉了人類和三體人戰(zhàn)爭的必敗結局,為此隱瞞了所有人而孤獨地走下去(與面壁者類似)。這是一種怎樣的偉大的精神!
第三部中關一帆與程心見面時,說人類已經在幾個星球上建立了基地,也許只有走出太陽系,成為銀河系人類,文明才真的得以延續(xù),而這一切,都是章北海建立的。也只有章北海,才真正完成了面壁者的使命。
羅輯是四個面壁人中獲得資源最少的,而章北海,獲得的資源可以說比羅輯還少。從他射殺幾個航天政要的縝密計劃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殫精竭慮,又是如何獨自一人苦苦支撐。沒有人能幫助他,更不可能向別人透露他的想法。這是如何的心志與智慧,最終讓他在萬難之中得以完成大業(yè)。僅看三體ii的時候,還是僅僅欣慰于人類星艦沒有全軍覆滅,看了三體iii才知道這是怎樣的豐功偉績。
他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使命,忍受孤獨與質疑,這讓我想到了諜戰(zhàn)小說《潛伏》中的余則成,也想到了至今仍然在求學中的自己,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放棄舒適的溫床,起早貪黑,堅定不移!
三體讀后感篇四
幾天前,我剛讀完了《三體》三部曲。文革期間,軍方為尋找外星文明的絕密計劃“紅岸行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fā)射鍵的那一刻,歷盡磨難的《三體:地球往事》主人公葉文潔沒有想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fā)出的第一個信號,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朝宇宙飛馳。但四光年外,三體人因為三顆無規(guī)則運動太陽的主導下一百余次毀滅與重生而逃離母星。正好在此時,三體人收到了地球文明發(fā)來的信號。他們鎖死了地球科技,并向地球文明發(fā)起進攻。
為了應付局面,聯(lián)合國政府開始組織反擊,并執(zhí)行“面壁者”計劃。但當最后一位“面壁者”羅輯將權力交給程心時,三體探測器襲擊了地球的廣播系統(tǒng)。而遠在天涯的人類艦隊“萬有引力”號廣播了三體母星的位置。至此,三體文明被歌者文明毀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歸隱的羅輯和程心的最后一次談話。在宇宙從三維空間到二維平面的運行下,人類僅存的五個人中的兩個在冥王星上聆聽著羅輯前輩講著幾個世紀前的故事。雪使世界變小了。
這本書之所以讓我沉迷,是因為它把人性的好壞以科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人類在這荒蕪宇宙中,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不過,《三體》在給人們警示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希望。
其實我們也是這樣的,總會以自己最不喜歡的方式學會成長,即使我們只是小小的塵埃,也要有自己的太空,在那里我們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擴展。
三體讀后感篇五
文化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密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可以發(fā)地球文明的信息發(fā)射鍵時,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fā)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在三顆無規(guī)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千百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這個承載著三體文明太多記憶的星球,飛向浩瀚的宇宙。而恰在此時,他們收到了地球上葉文潔發(fā)來的信息。
在用超技術‘智子’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后,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fā)······。發(fā)展了數(shù)萬年的人類也感到自己的末日悄然來臨、步步逼近。
這本書讓我有了一個啟示,人一定不要放棄想象力。如果人沒有想象力,瓦特會發(fā)明蒸汽機,使工業(yè)革命到來嗎?如果人沒有想象力,愛迪生會發(fā)明電燈,給世界帶來光明嗎?如果人沒有想象力,萊特兄弟會發(fā)明飛機,實現(xiàn)人類像小鳥一樣在天空飛翔的夢想嗎?也許不會。我們現(xiàn)在也要在好好學習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想象力。長大了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職責。
三體讀后感篇六
《三體》讀后感,時間、生命與文化,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三體》讀后感,歡迎閱讀!
作為一名女生,我一直以為對科幻類別的小說不感興趣,但《三體》這本小說完全改變了我這樣的看法。
《三體》系列小說分為三部,而昨天剛剛看完了第一部。
作者劉慈欣在當前的科技基礎之上,向讀者們構造了一個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調宏達、神秘而又悲壯。
在故事當中我遇見了很多物理學的名詞,比如宇宙背景輻射,哈勃紅移,為了搞清楚故事的發(fā)展,我也隨時準備著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詞就查。
故事假設在銀河系之外的一個天狼座中有另一個可適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為三體。
一次偶然的機會,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對方的存在,于是雙方陷入了一種思考。
而地球上,知道對方的存在的人類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會高層當中,由于知識背景的差異,他們對三體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體人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惡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體人永遠都不要登陸地球,因為三體人能夠給地球帶來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盡管地球人對三體人的態(tài)度褒貶不一,但是三體人卻將地球人當做一個敵人。
盡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體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體人要成功登陸地球需4.5個世紀,從中地球可以發(fā)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準,而這對未來的三體人而言是一個大大的威脅。
這就是《三體》小說的總基調。
同時這樣的基調也讓我陷入了一個思考,即兩個之前沒有任何接觸的文明碰撞時帶來的到底是和平還是戰(zhàn)爭。
顯然,就歷史看,這個結論可能并不是那么樂觀。
當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后,歐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奪財產,殺燒擄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復,最終被歐洲人統(tǒng)治且殖民。
我想,這是因為每個文明體都像一個個體一樣,如果讓其走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時,他們便缺乏安全感,而這樣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導致一些殘酷的后果。
歷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犧牲品。
而《三體》小說中也是這樣,盡管三體文明比地球文明先進很多,隨著時間過渡,未來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或許過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會趕超三體文明,到了那個時候三體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個問題了。
所以作為地球人和三體人而言,最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時消滅對方。
或許這樣的一個結論讓很多人感到悲觀,但這卻是一種最為現(xiàn)實的結果,尤其是生活在我們現(xiàn)實的社會當中,可能會常常遇到于此類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類似的選擇。
但是就作為一個個體的我們,我還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種族、宗教、國家等能夠引以為界,找到一條超出武力威脅的和平之路從而相互理解相互認可,共同構建更加美好的將來。
思考宇宙歷史,人類文明在一次次毀滅中重生并發(fā)展。
地球共遭受過四次毀滅性災難,難以否認此前不存在文明。
我們所處的文明是人類文明進化最成功的一次,人類邁過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跨入智能文明,歷時三十五億多年。
當人類文明進入一個階段的頂峰便會出現(xiàn)技術爆炸,幫助人類進入下一代文明,然而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增加,刻錄在人類基因的信息暴露越來越明顯,人類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人們?yōu)榱私ㄔ旆课菘撤ド?,為了耕種與自然爭奪土地,為了生存利益制造核武器、激光導彈……理性使人們變得恐懼,變得軟弱,迫使人們探索宇宙,移民星球。
人類文明存活的目標是生存,不管是現(xiàn)存文明還是已消失的文明。
毀滅是宇宙唯一不變的主題。
至于人們常說的大自然無情,那僅是以螞蟻的目標看待世界,粗淺鄙陋,宇宙無情。
生命、文明的存在僅屬于偶然。
為什么有偶然?高緯度世界與低緯度世界的相對時間差值以及大量物質的隨機組合足夠允許偶然的存在。
這里所指的世界不是人類社會、地球,而是宇宙、宇宙之外以及包含宇宙的物質。
至于物質,沒有明顯的界限,我相信存在比夸克更小的物質。
物質代指一切真實存在的實體。
或許,你撕碎一張紙,成功毀滅了無數(shù)個存在的生命的宇宙。
即使是原子、夸克,又有誰能保證里面沒有“宇宙”。
僅四個脫氧核甘酸的隨機組合便可帶上億萬種遺傳信息,而有機生命又是由無機物質的隨機組合而來,那么一個夸克粒子中沒有生命、沒有文明、沒有宇宙是不能否定的。
人類創(chuàng)建的各種物理定律全部依附于宇宙的存在而存在,但宇宙可以隨時改變,人類的智慧像龍卷風中的蜘蛛網,無論重建、修補多少次,依然渺小,無力掙扎毀滅。
試想:一個莫比烏斯環(huán)首尾反向連接著,紙面中間畫著線,一只螞蟻沿著這條線一直爬行,不停的轉圈,對吧?但從螞蟻的視角看的確一直向前走,這是二維視角與三維視角的區(qū)別。
如果我們處在四維世界里,只能觀察到一維、二維、三維世界,不能觀察四維以上的世界。
莫比烏斯環(huán)是扭曲的,同樣,我們的世界也是扭曲的。
為了生存,人類對宇宙進行研究探索,但結果如同從螞蟻視角得出的結論一樣可悲。
如果有人懇求一個主保護另一個主,那么只有一種可能:那個主是真的,他是我們的宇宙。
存在算是一種幸運,珍惜幸運。
如果我想的這些理論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我被叫起來了,那可真的是宇宙末日萬物滅亡,然而時間差允許我在被提問提前想這些,所以我還活著。
珍惜幸運!
寒假期間,我讀了《三體》這本書。
輕輕翻動著雪白的書頁,細細品味著優(yōu)美的文字,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如饑似渴,手不釋卷。
精彩的內容,跳躍的思維讓我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于有點埋怨自己從前的閱讀范圍是如此的狹窄,像《三體》這樣精彩的小說竟未曾發(fā)現(xiàn)。
《三體》是一部科幻巨作,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劉慈欣著。
雖說也是一部科幻小說,但它卻與其他的科幻小說大相徑庭,在骨子里就是一本獨特的書。
舉例來說,在大多數(shù)小說中,外星人都有著上帝般的形象,對人類親切至極,會安慰人類,幫助人類,可誰知外星人是善是惡呢?《三體》便一反常態(tài),將外星人刻畫成一個合情合理的形象——迫于生存的危機而侵略地球的生物,存在著缺陷,卻又十分的合于情理。
這一下,就將它們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出來。
書中還提到一個新的詞語 ——智子。
剛開始,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我終于明白,這是一種被三體人(外星人)用我們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賦予了生命,可隨意維度化的微不足道的質子!這想象,真是既天馬行空,卻又有著科學的依據(jù)。
我們當中有幾個人能夠將它想象出來!
這部小說,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別之處,那就是寫作的手法。
它一改以往習慣的“因為——所以”式寫法,使用了“所以——因為”式。
說詳細一點就是將以往一成不變的先寫事情發(fā)生前的事,再寫事情結果的手法變成先寫事情發(fā)生后的事,再寫事情發(fā)生前的原因。
中間一些細微的地方又透露著一些隱隱約約的線索,引人深思。
讀書的時候將這些線索串聯(lián)起來,再仔細一想,對整件事情的理解便簡單明了多了。
這就像小孩子拼拼圖一樣,讓讀者自己一點一點去探索發(fā)現(xiàn),這真是一種高明的寫作手法,讓讀者能夠有充分的空間去想象。
當然,每一部作品都一定會有它想表達的意思,無論深淺。
而三體想表達的則更豐富。
在一開始講述葉文潔的記憶時,還描述了一幅文化大革命時的景象。
我想,在此作者一定是想批評諷刺文化大革命時,人們迫害知識分子的那種無知、可恨。
把歷史與科幻相接合,也就更加大大增加了想象的實在性,絕不是胡思亂想,這也是作者寫作上的一個精煉之處,想象不能無限度。
書中還講到了地球叛軍,雖然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善的`,只希望三體人到地球上來消滅壞風氣,可他們的思想太過于極端,竟然想毀滅人類,毀滅地球!即便我們的社會真的無可救藥,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努力維護這個世界。
這里畢竟是我們賴以呼吸、生活、生存的家園。
試想沒有了它,我們去哪兒生存?如此這般,還有許許多多,等待著讀者去思索,去發(fā)現(xiàn)!
整部三體都以和平——戰(zhàn)爭——生存——毀滅為主線,在我眼前展現(xiàn)出一個廣闊、神秘的世界。
它開闊了我的思維,讓想象不再受到約束,自由飛翔。
其實,每一個人的頭腦里都有一個世界,愿我們用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彩的三體世界!
大劉的這部作品被尊為代表了目前國內硬科幻小說的最高水平,因我腦子不夠使,邏輯思維也不好,平時對科幻小說都繞道走,所以不知道目前國內科幻小說處在什么狀態(tài)。
畢竟我上一次真正看科幻小說已經是小學六年級了。
說起來小學時很愛看凡爾納的書,中學后反而退化了。
還用我介紹內容嗎?估計你是沒看過,還是介紹一下吧,會很羅嗦,要小心。
三體作為一個飄蕩在宇宙中的星球文明一直苦于三個太陽變換排序帶來的惡劣氣候,苦苦尋找宇宙中其他氣候穩(wěn)定的星球,這時處于秘密尋找外星文明的地球發(fā)出的信息被三體通訊員收到。
通訊員恐怕三體世界會摧毀地球于是發(fā)回信息警告地球不要回信,只是已經處于對人類完全失望的文—革時期的葉文潔下定決心要讓高科技外星文明來拯救地球人類,于是地球上出現(xiàn)一個組織叫eto,地球三體組織。
第一部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三體游戲,這是一個仿真游戲,其實我當時沒怎么看懂,到底是現(xiàn)實還是游戲?這本也是被大劉自認為三本中寫的最好的一本,他自認爛尾,但《三體》爆紅是第三本完結開始。
三體游戲非常逼真的模仿了三體世界景象,通常是高智商的知識份子會很感興趣地玩下去,這就給eto提供了高智商人群。
在游戲里可以遇見中外歷史高智商人物比如秦始皇、老子、牛頓、伽利略等等,這些人都湊到一塊兒來商量問題,如果你做的夠好他們會記得你,下次進游戲別人還會表示佩服你。
三體世界利用各種手段來阻撓地球物理發(fā)展,這種方式我很欣賞,但是也很絕望。
你想想,讓一個物理家發(fā)現(xiàn)其實物理是不存在的,此人立刻就能崩潰。
還有什么比摧毀一個人信心更絕望的事兒咧?
第二部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看了三遍。
這部中心人物有倆,羅輯和章北海。
羅輯莫名作為面壁者很詭異地經歷了大起大落,章北海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有腦子有手段,堅定不移。
因為三體世界對于地球人類任何計劃都能看透所以選定四位面壁者,他們可以做任何事來保護地球,前提是這些想法都在他們的腦子里,除了他們沒有任何人知道。
因為三體世界唯獨不能看透人的想法,也不懂撒謊和陰謀,他們的思想是透明的。
當三位面壁者都失敗的情況下羅輯變成了令人捉摸不透的存在,而章北海進入未來后才透露自己是人類必敗主義者。
當羅輯冬眠后醒來發(fā)現(xiàn)人類技術已經發(fā)展到打敗三體時很開心也很不安,我在看這段兒時一直冷笑:愚蠢又天真的人類啊。
果然,在三體世界的一個小小探測器幾分鐘內就把人類所有太空力量摧毀后人類整體崩潰了,看的我超爽快。
本來么,智子讓你發(fā)展到幾時就是幾時,這種感覺有點兒像某一期世界奇妙物語,一個小女孩玩玩具,抬頭一看,原來她也不過是玩具。
還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因為看了三遍,第二遍時某些細節(jié)才被我注意到,所以私以為這種書都要多看幾遍。
第三部是讓我很期待卻沒有預期心情的一本。
我知道最后是全滅,結果全滅的如此有希望感……想到專訪中大劉說他認為結局很光明,還是很多人不理解。
我理解啊大劉!就是很光明的感覺有沒有!!看的我這叫一個郁悶,一點都不爽快。
寧帆說我一定會討厭女主,事實上我對女主并沒有特別大的反感。
在我看來女主代表了人類,人類就是這樣優(yōu)柔寡斷又自以為是,武斷又易后悔,時而把自己當救世主時而自責到恨不得自殺謝罪,傻逼圣母一個。
本書給最大的感受還是整個人類社會對于某件事態(tài)度轉變之劇烈,令我作嘔,在閱讀過程中幾次隱隱作嘔,生理反應。
這也是從第二部順延下來的最大感覺,人類社會太容易集體轉變態(tài)度,羅輯是最明顯的對象。
在他做事時以為他神秘而崇拜之,在他隱居時又認為他毫無作為唾棄之,在他被三體恐懼時又認為他是上帝,在他冬眠醒來又不屑地取消了他的面壁者,在他的預言成真后又把他送上神壇還要吻他的腳,在他做事時又覺得他自私每個人都辱罵他,在他成為面壁者怒視三體世界時又崇拜他,在他守護地球半個世紀地球安全無事時又覺得他是老怪物是個獨裁者。
感覺怎么樣?我認為這部作品最好的一點就是很明確地點出了人類本性,這點也最為我感受深刻,入戲太深,看的我渾身發(fā)冷,幾次作嘔,惡心地要命。
之前看南方周末對大劉專訪,根本看不懂,看了兩三遍才勉強看懂。
印象最深刻是大劉回應讀者抗議結局全滅,他認為人類文明作為宇宙中很渺小的一員已經存在了這么久已經不錯了,反正人類遲早要全滅的。
而且他認為最后描寫已經很光明了,記者表示無法理解,既然全滅何來光明?但是我這次看,覺得最后全滅的太曲折了,雖然是全滅但真的給我一種光明的感覺,覺得很有希望,甚至有種女主沒有死掉的感覺。
所以看的我這個不爽,難得跟大劉想一塊兒了卻是這么憋屈的情況。
當然了,第三本里頭有很多地方都看不懂,我估計哪怕再看兩遍也看不懂,太專業(yè)了那些術語。
即便如此還是無法掩蓋這是一部非常棒作品的事實,當然之前它已經被捧上天了,我也無需贅言。
分數(shù)不必說啦,如果你有心情有時間一定要看看,不是推薦,是強烈建議。
作為一個反人類分子,真心希望有人類快快滅亡。
其實對于地球來說,人類文明只是一個渺小的存在,在它長長的歷史里人類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同理,對于宇宙來說,地球也不過是一個普通到不行的星球。
這么說起來,人類那些自以為是的小心思和紛爭真是可笑到不行啊,還自以為自己對于地球做了什么大事情整天誠惶誠恐又繼續(xù)糟蹋地球資源。
有兩處想不通,不知道是bug還是伏筆:第一,第二部中和史強一起押送羅輯的警察被史強稱為鄭兒,后面羅輯又遇見他時卻被稱呼為張x。
第二,思想鋼印族后面再也沒提過,我很不解。
千言萬語只匯成一句話:強烈要求加入eto!
三體讀后感篇七
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歌者文明、歸零者、面壁者、破壁人一幅宏大的宇宙圖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最近,我讀了一部90萬字的書《三體》?!度w》共三本,分別為《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和《三體iii·死神永生》,由劉慈欣所著,作者獲得雨果獎。本書同時入圍星云獎、軌跡獎。
本書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葉文杰因經歷劫難對人類失去希望,組織叛軍讓三體人降臨,來對付人類。叛軍之外的人也發(fā)展了太空艦隊應對三體組織,但這個太空艦隊連三體世界中小小的強互作用力宇宙探測器水滴都打不過。最后當黑暗森林威懾結束時,人類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末日打擊逃出來的程心和aa放棄生命,為宇宙重啟貢獻力量。
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但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最后人類以為二向箔(一種使高維空間降至二維的武器,打擊后任何生物都將死亡)是友好的信息,白ice(人名)提醒的那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BR> 故事中人類因驕傲而失敗的事有很多,如人類自以為是,把水滴(三體人的常規(guī)武器)和二向箔當成和平的象征,卻未加防范。
生活中就有一次我因驕傲而失敗的例子。我第一單元考試取得了100分,我還是潛下心來認真考了第二單元,又取得了100分。這時我開始沾沾自喜起來,也變得非常傲慢,覺得拿100分很容易。后來第三單元,80分。第四單元,76分,連連失敗。面對不爭氣的分數(shù),我后悔萬分,當初太不謙虛認真了。
《三體》中描繪了一個奇幻瑰麗的未來世界,但最有意義的是其中的道理。傲慢是無知的產物。希望大家不要傲慢,保持謙虛。
三體讀后感篇八
《三體》一共有三部,分別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體》它不僅僅是科幻小說的巔峰,還是對人類文明的探索,是對宇宙本質的發(fā)掘。
第二部《黑暗森林》講述了三體世界向地球發(fā)射智子監(jiān)督人類的一舉一動,地球選出了四位面壁人,利用智子監(jiān)督不到人類思想的缺陷,設計將三體人消滅。然而三體世界知道這個計劃后選出了破壁人,通過智子看面壁人的一舉一動推動他們的計劃。前三位面壁人的計劃都失敗了,只有羅輯在墜入冰湖時,在他人的點醒下,領悟到了宇宙的生存方式—黑暗森林。羅輯利用精妙的布局,逼迫三體文明解除入侵危機。
第三部《死神永生》講述了在羅輯的威懾時代,人們選擇了第二代威懾人程心,就在程心上任五分鐘后,三體世界乘機摧毀了向宇宙廣播三體世界坐標的發(fā)射儀。人類被迫向澳大利亞移民,“藍色空間”號飛船發(fā)射了三體世界坐標,三體世界毀滅了。程心在云天明的幫助下,知道了地球不被攻擊的方法—用光速的曲率驅動飛船逃出太陽系!但法律已經不允許建造了,維德偷偷建造了一艘曲率驅動飛船,在黑暗森林的打擊中,世界變成二維化,程心和好友艾aa坐著光速飛船逃出了生天。時間加快了流逝,而故事已經結束了。
《三體》中體現(xiàn)作者豐富的知識和用心良苦,人類文明的每一次危機,都可以看出人性的光輝。在現(xiàn)在的世界,人類似乎很厲害,但對于浩渺的世界,我們又如此的渺小,可能連一粒沙子都不算。
在得知三體世界入侵時,各個國家團結一致,立刻想辦法,可我如果面臨危險,卻只會哭鼻子,不想辦法。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要冷靜的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喜歡《三體》!
三體讀后感篇一
暑假期間,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三本厚厚的科幻系列小說——《三體》,也許你會疑惑為什么我一個女生也看這種科幻小說,但我想說的是,它絕不只是單純的科幻故事那么簡單。下面是我想要和你們分享的心得體會。
這本小說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叫三體的外星文明與人類社會建立聯(lián)系后,對人類文明、破壞自然不滿的一群人成立了一個三體組織,旨在毀滅地球文明,迎接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世界為保證順利向地球移民,消滅地球社會和地球人類,利用“智子”技術將人類的科學研究鎖定,使之停止不前。三體組織也在此時暗殺全球的科學家。為吸收會員,三體組織開發(fā)了《三體》游戲。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組成聯(lián)盟應付可能的危機。盡管三體組織后來被摧毀,但地球科技的發(fā)展已經被“智子”鎖定,三體人的移民已經開始,450年后,三體人將降臨地球,人類必須為此開始準備。但最終結果包括兩個文明在內的全宇宙的文明都逃不了物競天擇的命運,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的美,此后便墜入永生的黑暗。
這本小說內容龐雜,故事跌宕起伏,并且由于作者劉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學家,所以其內容帶有很多科學上的名詞,盡管我是文科生,但由于作者描寫細膩生動,文筆流暢,并沒有給我?guī)砝斫馍系睦щy,相反,我認為就是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促使我發(fā)揮想象力去理解這部作品。外界評價該作者時稱:“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xiàn)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我想再貼切不過。
小說中有個場景讓我記憶深刻,那便是地球的毀滅。作者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末日來臨時全太陽系跌入二維平面的壯烈圖景,在地球毀滅時,戀人相擁,父母子女手牽手,整個過程平靜痛苦而又慘烈壯闊。不禁讓我想象要是真的全世界都變?yōu)橐环?,那這幅畫該是多么的靜謐絕望,因它只不過是死神的一片小小收藏罷了。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們能和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畢竟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的賞賜。
三體讀后感篇二
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有一群反人類的三體粉絲們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eto),并將總部設置在一艘名為“審判日”號的大船上。但是后來這艘船在“古箏行動”中被聯(lián)合國部隊摧毀,頭領伊文斯與船同沒。
那么就讓小新在這為您傳到授業(yè)解惑一下……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羅輯悟出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受到了葉文潔的啟發(fā),最基本的公理部分和最關鍵的兩個概念“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葉文潔告訴羅輯的。能迅速的說出整個黑暗森林法則的理論基礎,說明葉文潔是把整件事想清楚了的。
三體讀后感篇三
王學蓮近幾年,隨著劉慈欣的`《三體》獲雨果獎,以及《黑客帝國》《阿凡達》等科幻電影迸發(fā)出熾烈的“科幻熱”。
劉慈欣的是山西本土的科幻作家,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我很喜歡他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它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讀過《三體》系列小說的人應該都能明白,這是其實一部非常宏大的書,三言兩語沒有辦法介紹全面,那我就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章北海,然后以黑暗戰(zhàn)役為背景,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這段故事情節(jié),水滴攻擊地球艦隊后,人類只有五艘戰(zhàn)艦逃入太空,他們建立了星艦地球,以章北海為精神領袖。但是星艦地球距離新的家園約18光年,五艘戰(zhàn)艦上的總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支撐一艘戰(zhàn)艦到達目的地,它們的指揮官都想攻擊對方,壟斷資源,要么一部分人死,要么所有人死。章北海作為自然選擇號的指揮官,他本可以攻擊其它戰(zhàn)艦讓自己活下來,但是最后兩秒他猶豫了,在這兩秒中,來自其它戰(zhàn)艦的攻擊到達了自然選擇號。
是什么讓章北海猶豫了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章北海是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他有過什么樣的經歷。他最開始是海軍政委,進入太空軍后成為了政治部主任,最后成為星艦地球的精神領袖,這期間他做出了兩件對人類歷史走向影響非常大的事:第一件是為了讓研究方向轉向核聚變發(fā)動機以實現(xiàn)自己未來的逃亡計劃而殺死航天政要,第二件事是帶領自然選擇號逃向太空深處。而在章北海剩下的三秒鐘時間里,他轉向東方延緒方向,竟笑了一下,說出了幾個字:“沒關系的,都一樣?!?BR> “沒有永恒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責任?!闭卤焙_@樣說過,對他來說,保證自己所守護的族群的延續(xù)是第一要務。他用如同父親一樣的眼光看著宇宙艦隊上的人,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誰生誰死都一樣,只要將人類的火種保存下來,就足夠了。
這個情節(jié)讓我陷入深深的反思:誠信與欺騙,這兩個對立的詞匯,章北海用盡手段騙過了“三體人”延續(xù)了文明,不惜一切代價去選擇對人類最有益的決定,他的信念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洞悉了人類和三體人戰(zhàn)爭的必敗結局,為此隱瞞了所有人而孤獨地走下去(與面壁者類似)。這是一種怎樣的偉大的精神!
第三部中關一帆與程心見面時,說人類已經在幾個星球上建立了基地,也許只有走出太陽系,成為銀河系人類,文明才真的得以延續(xù),而這一切,都是章北海建立的。也只有章北海,才真正完成了面壁者的使命。
羅輯是四個面壁人中獲得資源最少的,而章北海,獲得的資源可以說比羅輯還少。從他射殺幾個航天政要的縝密計劃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殫精竭慮,又是如何獨自一人苦苦支撐。沒有人能幫助他,更不可能向別人透露他的想法。這是如何的心志與智慧,最終讓他在萬難之中得以完成大業(yè)。僅看三體ii的時候,還是僅僅欣慰于人類星艦沒有全軍覆滅,看了三體iii才知道這是怎樣的豐功偉績。
他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使命,忍受孤獨與質疑,這讓我想到了諜戰(zhàn)小說《潛伏》中的余則成,也想到了至今仍然在求學中的自己,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放棄舒適的溫床,起早貪黑,堅定不移!
三體讀后感篇四
幾天前,我剛讀完了《三體》三部曲。文革期間,軍方為尋找外星文明的絕密計劃“紅岸行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fā)射鍵的那一刻,歷盡磨難的《三體:地球往事》主人公葉文潔沒有想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fā)出的第一個信號,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朝宇宙飛馳。但四光年外,三體人因為三顆無規(guī)則運動太陽的主導下一百余次毀滅與重生而逃離母星。正好在此時,三體人收到了地球文明發(fā)來的信號。他們鎖死了地球科技,并向地球文明發(fā)起進攻。
為了應付局面,聯(lián)合國政府開始組織反擊,并執(zhí)行“面壁者”計劃。但當最后一位“面壁者”羅輯將權力交給程心時,三體探測器襲擊了地球的廣播系統(tǒng)。而遠在天涯的人類艦隊“萬有引力”號廣播了三體母星的位置。至此,三體文明被歌者文明毀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歸隱的羅輯和程心的最后一次談話。在宇宙從三維空間到二維平面的運行下,人類僅存的五個人中的兩個在冥王星上聆聽著羅輯前輩講著幾個世紀前的故事。雪使世界變小了。
這本書之所以讓我沉迷,是因為它把人性的好壞以科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人類在這荒蕪宇宙中,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不過,《三體》在給人們警示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希望。
其實我們也是這樣的,總會以自己最不喜歡的方式學會成長,即使我們只是小小的塵埃,也要有自己的太空,在那里我們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擴展。
三體讀后感篇五
文化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密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可以發(fā)地球文明的信息發(fā)射鍵時,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fā)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在三顆無規(guī)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千百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這個承載著三體文明太多記憶的星球,飛向浩瀚的宇宙。而恰在此時,他們收到了地球上葉文潔發(fā)來的信息。
在用超技術‘智子’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后,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fā)······。發(fā)展了數(shù)萬年的人類也感到自己的末日悄然來臨、步步逼近。
這本書讓我有了一個啟示,人一定不要放棄想象力。如果人沒有想象力,瓦特會發(fā)明蒸汽機,使工業(yè)革命到來嗎?如果人沒有想象力,愛迪生會發(fā)明電燈,給世界帶來光明嗎?如果人沒有想象力,萊特兄弟會發(fā)明飛機,實現(xiàn)人類像小鳥一樣在天空飛翔的夢想嗎?也許不會。我們現(xiàn)在也要在好好學習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想象力。長大了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職責。
三體讀后感篇六
《三體》讀后感,時間、生命與文化,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三體》讀后感,歡迎閱讀!
作為一名女生,我一直以為對科幻類別的小說不感興趣,但《三體》這本小說完全改變了我這樣的看法。
《三體》系列小說分為三部,而昨天剛剛看完了第一部。
作者劉慈欣在當前的科技基礎之上,向讀者們構造了一個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調宏達、神秘而又悲壯。
在故事當中我遇見了很多物理學的名詞,比如宇宙背景輻射,哈勃紅移,為了搞清楚故事的發(fā)展,我也隨時準備著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詞就查。
故事假設在銀河系之外的一個天狼座中有另一個可適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為三體。
一次偶然的機會,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對方的存在,于是雙方陷入了一種思考。
而地球上,知道對方的存在的人類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會高層當中,由于知識背景的差異,他們對三體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體人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惡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體人永遠都不要登陸地球,因為三體人能夠給地球帶來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盡管地球人對三體人的態(tài)度褒貶不一,但是三體人卻將地球人當做一個敵人。
盡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體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體人要成功登陸地球需4.5個世紀,從中地球可以發(fā)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準,而這對未來的三體人而言是一個大大的威脅。
這就是《三體》小說的總基調。
同時這樣的基調也讓我陷入了一個思考,即兩個之前沒有任何接觸的文明碰撞時帶來的到底是和平還是戰(zhàn)爭。
顯然,就歷史看,這個結論可能并不是那么樂觀。
當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后,歐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奪財產,殺燒擄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復,最終被歐洲人統(tǒng)治且殖民。
我想,這是因為每個文明體都像一個個體一樣,如果讓其走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時,他們便缺乏安全感,而這樣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導致一些殘酷的后果。
歷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犧牲品。
而《三體》小說中也是這樣,盡管三體文明比地球文明先進很多,隨著時間過渡,未來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或許過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會趕超三體文明,到了那個時候三體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個問題了。
所以作為地球人和三體人而言,最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時消滅對方。
或許這樣的一個結論讓很多人感到悲觀,但這卻是一種最為現(xiàn)實的結果,尤其是生活在我們現(xiàn)實的社會當中,可能會常常遇到于此類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類似的選擇。
但是就作為一個個體的我們,我還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種族、宗教、國家等能夠引以為界,找到一條超出武力威脅的和平之路從而相互理解相互認可,共同構建更加美好的將來。
思考宇宙歷史,人類文明在一次次毀滅中重生并發(fā)展。
地球共遭受過四次毀滅性災難,難以否認此前不存在文明。
我們所處的文明是人類文明進化最成功的一次,人類邁過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跨入智能文明,歷時三十五億多年。
當人類文明進入一個階段的頂峰便會出現(xiàn)技術爆炸,幫助人類進入下一代文明,然而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增加,刻錄在人類基因的信息暴露越來越明顯,人類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人們?yōu)榱私ㄔ旆课菘撤ド?,為了耕種與自然爭奪土地,為了生存利益制造核武器、激光導彈……理性使人們變得恐懼,變得軟弱,迫使人們探索宇宙,移民星球。
人類文明存活的目標是生存,不管是現(xiàn)存文明還是已消失的文明。
毀滅是宇宙唯一不變的主題。
至于人們常說的大自然無情,那僅是以螞蟻的目標看待世界,粗淺鄙陋,宇宙無情。
生命、文明的存在僅屬于偶然。
為什么有偶然?高緯度世界與低緯度世界的相對時間差值以及大量物質的隨機組合足夠允許偶然的存在。
這里所指的世界不是人類社會、地球,而是宇宙、宇宙之外以及包含宇宙的物質。
至于物質,沒有明顯的界限,我相信存在比夸克更小的物質。
物質代指一切真實存在的實體。
或許,你撕碎一張紙,成功毀滅了無數(shù)個存在的生命的宇宙。
即使是原子、夸克,又有誰能保證里面沒有“宇宙”。
僅四個脫氧核甘酸的隨機組合便可帶上億萬種遺傳信息,而有機生命又是由無機物質的隨機組合而來,那么一個夸克粒子中沒有生命、沒有文明、沒有宇宙是不能否定的。
人類創(chuàng)建的各種物理定律全部依附于宇宙的存在而存在,但宇宙可以隨時改變,人類的智慧像龍卷風中的蜘蛛網,無論重建、修補多少次,依然渺小,無力掙扎毀滅。
試想:一個莫比烏斯環(huán)首尾反向連接著,紙面中間畫著線,一只螞蟻沿著這條線一直爬行,不停的轉圈,對吧?但從螞蟻的視角看的確一直向前走,這是二維視角與三維視角的區(qū)別。
如果我們處在四維世界里,只能觀察到一維、二維、三維世界,不能觀察四維以上的世界。
莫比烏斯環(huán)是扭曲的,同樣,我們的世界也是扭曲的。
為了生存,人類對宇宙進行研究探索,但結果如同從螞蟻視角得出的結論一樣可悲。
如果有人懇求一個主保護另一個主,那么只有一種可能:那個主是真的,他是我們的宇宙。
存在算是一種幸運,珍惜幸運。
如果我想的這些理論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我被叫起來了,那可真的是宇宙末日萬物滅亡,然而時間差允許我在被提問提前想這些,所以我還活著。
珍惜幸運!
寒假期間,我讀了《三體》這本書。
輕輕翻動著雪白的書頁,細細品味著優(yōu)美的文字,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如饑似渴,手不釋卷。
精彩的內容,跳躍的思維讓我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于有點埋怨自己從前的閱讀范圍是如此的狹窄,像《三體》這樣精彩的小說竟未曾發(fā)現(xiàn)。
《三體》是一部科幻巨作,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劉慈欣著。
雖說也是一部科幻小說,但它卻與其他的科幻小說大相徑庭,在骨子里就是一本獨特的書。
舉例來說,在大多數(shù)小說中,外星人都有著上帝般的形象,對人類親切至極,會安慰人類,幫助人類,可誰知外星人是善是惡呢?《三體》便一反常態(tài),將外星人刻畫成一個合情合理的形象——迫于生存的危機而侵略地球的生物,存在著缺陷,卻又十分的合于情理。
這一下,就將它們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出來。
書中還提到一個新的詞語 ——智子。
剛開始,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我終于明白,這是一種被三體人(外星人)用我們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賦予了生命,可隨意維度化的微不足道的質子!這想象,真是既天馬行空,卻又有著科學的依據(jù)。
我們當中有幾個人能夠將它想象出來!
這部小說,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別之處,那就是寫作的手法。
它一改以往習慣的“因為——所以”式寫法,使用了“所以——因為”式。
說詳細一點就是將以往一成不變的先寫事情發(fā)生前的事,再寫事情結果的手法變成先寫事情發(fā)生后的事,再寫事情發(fā)生前的原因。
中間一些細微的地方又透露著一些隱隱約約的線索,引人深思。
讀書的時候將這些線索串聯(lián)起來,再仔細一想,對整件事情的理解便簡單明了多了。
這就像小孩子拼拼圖一樣,讓讀者自己一點一點去探索發(fā)現(xiàn),這真是一種高明的寫作手法,讓讀者能夠有充分的空間去想象。
當然,每一部作品都一定會有它想表達的意思,無論深淺。
而三體想表達的則更豐富。
在一開始講述葉文潔的記憶時,還描述了一幅文化大革命時的景象。
我想,在此作者一定是想批評諷刺文化大革命時,人們迫害知識分子的那種無知、可恨。
把歷史與科幻相接合,也就更加大大增加了想象的實在性,絕不是胡思亂想,這也是作者寫作上的一個精煉之處,想象不能無限度。
書中還講到了地球叛軍,雖然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善的`,只希望三體人到地球上來消滅壞風氣,可他們的思想太過于極端,竟然想毀滅人類,毀滅地球!即便我們的社會真的無可救藥,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努力維護這個世界。
這里畢竟是我們賴以呼吸、生活、生存的家園。
試想沒有了它,我們去哪兒生存?如此這般,還有許許多多,等待著讀者去思索,去發(fā)現(xiàn)!
整部三體都以和平——戰(zhàn)爭——生存——毀滅為主線,在我眼前展現(xiàn)出一個廣闊、神秘的世界。
它開闊了我的思維,讓想象不再受到約束,自由飛翔。
其實,每一個人的頭腦里都有一個世界,愿我們用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彩的三體世界!
大劉的這部作品被尊為代表了目前國內硬科幻小說的最高水平,因我腦子不夠使,邏輯思維也不好,平時對科幻小說都繞道走,所以不知道目前國內科幻小說處在什么狀態(tài)。
畢竟我上一次真正看科幻小說已經是小學六年級了。
說起來小學時很愛看凡爾納的書,中學后反而退化了。
還用我介紹內容嗎?估計你是沒看過,還是介紹一下吧,會很羅嗦,要小心。
三體作為一個飄蕩在宇宙中的星球文明一直苦于三個太陽變換排序帶來的惡劣氣候,苦苦尋找宇宙中其他氣候穩(wěn)定的星球,這時處于秘密尋找外星文明的地球發(fā)出的信息被三體通訊員收到。
通訊員恐怕三體世界會摧毀地球于是發(fā)回信息警告地球不要回信,只是已經處于對人類完全失望的文—革時期的葉文潔下定決心要讓高科技外星文明來拯救地球人類,于是地球上出現(xiàn)一個組織叫eto,地球三體組織。
第一部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三體游戲,這是一個仿真游戲,其實我當時沒怎么看懂,到底是現(xiàn)實還是游戲?這本也是被大劉自認為三本中寫的最好的一本,他自認爛尾,但《三體》爆紅是第三本完結開始。
三體游戲非常逼真的模仿了三體世界景象,通常是高智商的知識份子會很感興趣地玩下去,這就給eto提供了高智商人群。
在游戲里可以遇見中外歷史高智商人物比如秦始皇、老子、牛頓、伽利略等等,這些人都湊到一塊兒來商量問題,如果你做的夠好他們會記得你,下次進游戲別人還會表示佩服你。
三體世界利用各種手段來阻撓地球物理發(fā)展,這種方式我很欣賞,但是也很絕望。
你想想,讓一個物理家發(fā)現(xiàn)其實物理是不存在的,此人立刻就能崩潰。
還有什么比摧毀一個人信心更絕望的事兒咧?
第二部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看了三遍。
這部中心人物有倆,羅輯和章北海。
羅輯莫名作為面壁者很詭異地經歷了大起大落,章北海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有腦子有手段,堅定不移。
因為三體世界對于地球人類任何計劃都能看透所以選定四位面壁者,他們可以做任何事來保護地球,前提是這些想法都在他們的腦子里,除了他們沒有任何人知道。
因為三體世界唯獨不能看透人的想法,也不懂撒謊和陰謀,他們的思想是透明的。
當三位面壁者都失敗的情況下羅輯變成了令人捉摸不透的存在,而章北海進入未來后才透露自己是人類必敗主義者。
當羅輯冬眠后醒來發(fā)現(xiàn)人類技術已經發(fā)展到打敗三體時很開心也很不安,我在看這段兒時一直冷笑:愚蠢又天真的人類啊。
果然,在三體世界的一個小小探測器幾分鐘內就把人類所有太空力量摧毀后人類整體崩潰了,看的我超爽快。
本來么,智子讓你發(fā)展到幾時就是幾時,這種感覺有點兒像某一期世界奇妙物語,一個小女孩玩玩具,抬頭一看,原來她也不過是玩具。
還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因為看了三遍,第二遍時某些細節(jié)才被我注意到,所以私以為這種書都要多看幾遍。
第三部是讓我很期待卻沒有預期心情的一本。
我知道最后是全滅,結果全滅的如此有希望感……想到專訪中大劉說他認為結局很光明,還是很多人不理解。
我理解啊大劉!就是很光明的感覺有沒有!!看的我這叫一個郁悶,一點都不爽快。
寧帆說我一定會討厭女主,事實上我對女主并沒有特別大的反感。
在我看來女主代表了人類,人類就是這樣優(yōu)柔寡斷又自以為是,武斷又易后悔,時而把自己當救世主時而自責到恨不得自殺謝罪,傻逼圣母一個。
本書給最大的感受還是整個人類社會對于某件事態(tài)度轉變之劇烈,令我作嘔,在閱讀過程中幾次隱隱作嘔,生理反應。
這也是從第二部順延下來的最大感覺,人類社會太容易集體轉變態(tài)度,羅輯是最明顯的對象。
在他做事時以為他神秘而崇拜之,在他隱居時又認為他毫無作為唾棄之,在他被三體恐懼時又認為他是上帝,在他冬眠醒來又不屑地取消了他的面壁者,在他的預言成真后又把他送上神壇還要吻他的腳,在他做事時又覺得他自私每個人都辱罵他,在他成為面壁者怒視三體世界時又崇拜他,在他守護地球半個世紀地球安全無事時又覺得他是老怪物是個獨裁者。
感覺怎么樣?我認為這部作品最好的一點就是很明確地點出了人類本性,這點也最為我感受深刻,入戲太深,看的我渾身發(fā)冷,幾次作嘔,惡心地要命。
之前看南方周末對大劉專訪,根本看不懂,看了兩三遍才勉強看懂。
印象最深刻是大劉回應讀者抗議結局全滅,他認為人類文明作為宇宙中很渺小的一員已經存在了這么久已經不錯了,反正人類遲早要全滅的。
而且他認為最后描寫已經很光明了,記者表示無法理解,既然全滅何來光明?但是我這次看,覺得最后全滅的太曲折了,雖然是全滅但真的給我一種光明的感覺,覺得很有希望,甚至有種女主沒有死掉的感覺。
所以看的我這個不爽,難得跟大劉想一塊兒了卻是這么憋屈的情況。
當然了,第三本里頭有很多地方都看不懂,我估計哪怕再看兩遍也看不懂,太專業(yè)了那些術語。
即便如此還是無法掩蓋這是一部非常棒作品的事實,當然之前它已經被捧上天了,我也無需贅言。
分數(shù)不必說啦,如果你有心情有時間一定要看看,不是推薦,是強烈建議。
作為一個反人類分子,真心希望有人類快快滅亡。
其實對于地球來說,人類文明只是一個渺小的存在,在它長長的歷史里人類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同理,對于宇宙來說,地球也不過是一個普通到不行的星球。
這么說起來,人類那些自以為是的小心思和紛爭真是可笑到不行啊,還自以為自己對于地球做了什么大事情整天誠惶誠恐又繼續(xù)糟蹋地球資源。
有兩處想不通,不知道是bug還是伏筆:第一,第二部中和史強一起押送羅輯的警察被史強稱為鄭兒,后面羅輯又遇見他時卻被稱呼為張x。
第二,思想鋼印族后面再也沒提過,我很不解。
千言萬語只匯成一句話:強烈要求加入eto!
三體讀后感篇七
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歌者文明、歸零者、面壁者、破壁人一幅宏大的宇宙圖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最近,我讀了一部90萬字的書《三體》?!度w》共三本,分別為《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和《三體iii·死神永生》,由劉慈欣所著,作者獲得雨果獎。本書同時入圍星云獎、軌跡獎。
本書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葉文杰因經歷劫難對人類失去希望,組織叛軍讓三體人降臨,來對付人類。叛軍之外的人也發(fā)展了太空艦隊應對三體組織,但這個太空艦隊連三體世界中小小的強互作用力宇宙探測器水滴都打不過。最后當黑暗森林威懾結束時,人類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末日打擊逃出來的程心和aa放棄生命,為宇宙重啟貢獻力量。
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但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最后人類以為二向箔(一種使高維空間降至二維的武器,打擊后任何生物都將死亡)是友好的信息,白ice(人名)提醒的那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BR> 故事中人類因驕傲而失敗的事有很多,如人類自以為是,把水滴(三體人的常規(guī)武器)和二向箔當成和平的象征,卻未加防范。
生活中就有一次我因驕傲而失敗的例子。我第一單元考試取得了100分,我還是潛下心來認真考了第二單元,又取得了100分。這時我開始沾沾自喜起來,也變得非常傲慢,覺得拿100分很容易。后來第三單元,80分。第四單元,76分,連連失敗。面對不爭氣的分數(shù),我后悔萬分,當初太不謙虛認真了。
《三體》中描繪了一個奇幻瑰麗的未來世界,但最有意義的是其中的道理。傲慢是無知的產物。希望大家不要傲慢,保持謙虛。
三體讀后感篇八
《三體》一共有三部,分別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體》它不僅僅是科幻小說的巔峰,還是對人類文明的探索,是對宇宙本質的發(fā)掘。
第二部《黑暗森林》講述了三體世界向地球發(fā)射智子監(jiān)督人類的一舉一動,地球選出了四位面壁人,利用智子監(jiān)督不到人類思想的缺陷,設計將三體人消滅。然而三體世界知道這個計劃后選出了破壁人,通過智子看面壁人的一舉一動推動他們的計劃。前三位面壁人的計劃都失敗了,只有羅輯在墜入冰湖時,在他人的點醒下,領悟到了宇宙的生存方式—黑暗森林。羅輯利用精妙的布局,逼迫三體文明解除入侵危機。
第三部《死神永生》講述了在羅輯的威懾時代,人們選擇了第二代威懾人程心,就在程心上任五分鐘后,三體世界乘機摧毀了向宇宙廣播三體世界坐標的發(fā)射儀。人類被迫向澳大利亞移民,“藍色空間”號飛船發(fā)射了三體世界坐標,三體世界毀滅了。程心在云天明的幫助下,知道了地球不被攻擊的方法—用光速的曲率驅動飛船逃出太陽系!但法律已經不允許建造了,維德偷偷建造了一艘曲率驅動飛船,在黑暗森林的打擊中,世界變成二維化,程心和好友艾aa坐著光速飛船逃出了生天。時間加快了流逝,而故事已經結束了。
《三體》中體現(xiàn)作者豐富的知識和用心良苦,人類文明的每一次危機,都可以看出人性的光輝。在現(xiàn)在的世界,人類似乎很厲害,但對于浩渺的世界,我們又如此的渺小,可能連一粒沙子都不算。
在得知三體世界入侵時,各個國家團結一致,立刻想辦法,可我如果面臨危險,卻只會哭鼻子,不想辦法。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要冷靜的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喜歡《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