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古詩詞讀書心得(案例15篇)

字號:

    總結(jié)是對我們所經(jīng)歷和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的過程,是對學習的一種回顧。閱讀時可以做好標記,方便后續(xù)的復習和查找。最后,希望大家在總結(jié)寫作中能夠靈活運用這些范文中的寫作技巧,寫出更優(yōu)秀的總結(jié)。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一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0、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11、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督^句》。
    1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睹献印けM心下》。
    1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娊?jīng)·衛(wèi)風·淇奧》。
    1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15、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辖肌秳駥W》。
    1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豆沤褓t文》。
    18、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拍痢读粽d曹師等詩》。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二
    一年級學生的古詩詞讀書之路,是一條博大精深的文化之路。在這條路上,他們會獲得豐厚的文化滋養(yǎng),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情感,鍛煉著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在我為期一年的古詩詞學習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古詩詞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古詩詞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益匪淺。
    第一段:古詩詞開啟了我的詩意之門
    我上小學時,學過很多兒童詩歌和歌謠。但這些內(nèi)容多少有些平淡,沒有太多的藝術魅力。直到我讀到了《古詩詞鑒賞》這本書,才真正領略到了古詩詞的妙處。我喜歡上了古詩詞中那優(yōu)美、優(yōu)雅的旋律,那句句造句精煉,意境深遠的文字,讓我拓寬了視野,也激發(fā)了我的寫作欲望。在我的課外閱讀時間里,我也開始關注起了詩歌和文學類的書籍,獲得了更多的閱讀意愿。
    第二段:古詩詞培養(yǎng)了我對文化的敏感度
    古詩詞涉及到的歷史、文化知識,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緊密相連。我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對中國人民五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這些古代先賢們的智慧和經(jīng)驗,為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多啟示和指導。古詩詞中傳遞的文化,讓我養(yǎng)成了對文化內(nèi)涵的敏感度,也提高了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聚焦。
    第三段:古詩詞提升了我的語文水平和閱讀能力
    古詩詞的語言格調(diào)高雅,給人以很美的感覺。而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也必須了解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所以對語文學科各個方面的提高都有所幫助。在學習中我還通過背誦、朗讀、分析這些詩詞的形式、結(jié)構(gòu)和意義來提高了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且在寫作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靈感和感悟。
    第四段:古詩詞讓我有了情感共鳴和體驗
    讀古詩詞不僅僅是辨認字詞和理解意思,還有很多情感體驗。一些古詩詞中表達的情感,如愛情、離別、懷念、鄉(xiāng)愁等等,都會使我產(chǎn)生共鳴,讓我對自己的情感體驗變得更敏感,也讓我在生活中體察汲取更多的“詩意人生”。
    第五段:古詩詞為我打開了藝術之門
    古詩詞中展現(xiàn)的美和意境,是人們能夠感受到的最高藝術形式之一。在詩歌和其他文學作品中,形式與意境的并重使藝術效果更為突出。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我逐漸理解了一些常識性的詩學概念,如形如神、情境交融等,也開始對其他文學類作品,包括典故、歌詞等藝術形式更有了欣賞與鑒賞的眼光。
    總之,我認為學習古詩詞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在這一年的古詩詞學習中,我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都得到了提升。我喜歡古詩詞中那美好的意境和富有感情的藝術表達,這也為我將來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文學作品,有了更強的興趣和信心。我也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古詩詞的精神將一直照耀著我們。同時,我也期待著以后能夠持續(xù)不斷地學習古代文化,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為自己的成長打下更為堅實的文化基礎。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三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一年級的課程中,我們開始學習古詩詞,通過誦讀和解說,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和領悟中華文化。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我學到了許多關于古詩詞的知識和感悟,下面是我的讀書心得體會。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承的產(chǎn)物。古詩詞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思想,也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鑒賞古詩詞不僅是為了學習文學知識,更是為了領悟中華文化的背景和精神內(nèi)涵,學會用古詩詞來表達和傳承中華文化。
    第二段:誦讀古詩詞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它們。
    在一年級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古詩詞不僅要讀,更要誦。通過誦讀,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古詩詞的韻律以及詩人所賦予的情感,更好地領悟它們的含義。每次誦讀,我們要始終保持心境平和,感受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領悟它們的意義。
    第三段:古詩詞獨特的意境和藝術美。
    古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藝術美風靡于世。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它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美學價值。古詩詞無論從意境上、形式美上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上都堪稱精品,領悟它們的意境和藝術美,對于我們的審美素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都有極大的裨益。
    第四段:古詩詞傳達的中華文化精神。
    古詩詞傳遞著中國文化的精髓,包括文化的深度、廣度、厚度與高度。通過誦讀古詩詞,我們能夠受到古人的啟示,深入領悟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并將其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古詩詞傳達的中華文化精神在現(xiàn)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精神層面的富足還是文化交流上的成功,單從中華文化這個維度來說,古詩詞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閱讀古詩詞需要耐心、體會和多讀。通過反復讀、多角度分析、多次思考古詩詞,我們能夠在讀懂古詩詞的基礎上更好地領悟其內(nèi)在的意義。古詩詞是有靈魂的作品,我們有責任把它們傳承下去,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做出我們的貢獻。
    總結(jié):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典藏,我們應該多了解、多學習、多欣賞它們。通過誦讀、欣賞古詩詞,我們能夠領悟它們所傳遞的中華文化精神,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以及弘揚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貢獻。因此,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和鑒賞古詩詞,弘揚我們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四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月亮都鐘愛有加,曾有許多偉大的詩人吟誦它,代言過它,例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等等,可是今天我要講的是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詩,這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華麗又空靈,深沉又壯美,它沿用陳隋的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全詩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婉轉(zhuǎn)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詩人還把對月亮的喜愛寄托在詩中,它好像對一輪明月有說不盡的話,有講不盡的愁。雖然張若虛只給我們留下兩篇詩歌,但這些詩也是聞一多先生眼中的“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詩人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本詩題目以人世間最美好的幾個事物組成,在張若虛的筆下顯得生機勃勃,一輪明月也顯得更加明亮透徹,讀著讀著,就能體會到作者的心靈?!敖煲簧珶o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種景色純潔、高雅、潔靜,讓人神游。
    我喜歡《春江花月夜》,它的存在是唐詩的一個里程碑,它優(yōu)美的句子和美景使人浮想聯(lián)翩?!洞航ㄔ乱埂返脑娀曛两袢园肯柙谥袊说木袷澜?,并將永遠照耀著唐詩的偉大路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秋之際,這輪明月就是我心中最美最圓之月!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五
    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3、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4、路漫漫其道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6、一日不書,百事荒蕪。
    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8、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9、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10、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1、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
    1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1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1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16、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1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8、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19、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
    20、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21、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
    2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23、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24、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2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6、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2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28、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2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3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3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38、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
    39、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4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4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42、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4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44、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45、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
    46、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47、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48、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
    49、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5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5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52、令伯支離晚讀書,豈知詞賦稱相如。
    5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4、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BR>    5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56、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57、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58、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59、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60、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61、吃一塹,長一智。
    6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64、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6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66、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67、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6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69、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7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六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作為一年級的學生,我受到了老師對古詩詞的深入講解,收獲頗豐,今天我想將這一次學習古詩詞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第二段:古詩詞帶來的美好情感體驗
    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我們能夠領略到古人精神世界的博大和美好。比如在學習《清明上河圖》后,我們深深感受到古人對家園的熱愛和真摯情感,同時這也激發(fā)了我們童心未泯的情感。在學習《靜夜思》時,我們的內(nèi)心會隨著李白的筆調(diào),漸漸陷入到寂靜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寧靜和美好。
    第三段:古詩詞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道風景線,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之一。古人的豪放和文人的文韻,促使古詩詞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代表作和精神瑰寶。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我們被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述中華文化中古詩詞的地位,進一步認識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這對于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有一定的幫助。
    第四段:古詩詞對文學藝術的提升
    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我們識別出了大量的文學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手段,這些文學手法一直貫穿于中國文學歷史上,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賞祖先留下來的文學藝術品。同時,在學習中我們也逐漸意識到文學的多元和完美,發(fā)掘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使我們的文學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第五段:古詩詞的啟示和引導
    在古詩詞的世界里,我們不僅僅收獲到了感官上的美好和文化上的含義,同時還收獲到了很多的啟示和引導。在學習過程中,我們?nèi)缥虼猴L不改,凈化人心;如悟人生幾何,激勵自己勇往直前,追求最好的自己。總的來說,古詩詞啟示我們?nèi)绾紊?,如何做人,提供了更高層次的人生智慧?BR>    總之,一年級的古詩詞學習體驗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對古詩詞有了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開闊了我的思維視野和文化素養(yǎng)。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古詩詞的美好和精髓將繼續(xù)指引著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七
    2、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9、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7、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8、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9、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2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2、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4、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2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9、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3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4、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7、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八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BR>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荀子。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九
    沒有春光,只有秋風蕭瑟;沒有江水,只有車流如濤;菊花殘留瓣,百花待明年,無花來點綴,只有這寂靜的夜給人一種離愁之感。我沒有張若虛那般才華,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可是那一分情感我卻約么捕捉到幾分。
    浮華中總?cè)菀淄鼌s自己是誰,累了,是該一個人出來靜靜走走的。除了空氣,不要誰陪,除了心靈,不需要誰來交流。看那風景,風景好似打開回憶的鑰匙,一下把思緒拉到記憶與想象之中,昨日與期望的將來在腦海熒屏上沒有中場的播放。
    看那車流滾滾,如之江水,載來也許是欣喜,載走的或許是憂愁。時間也是在這浮華無意中悄然流去,想想自己,已將成大人,可是擁有什么呢,又得到什么呢,只有記憶中年輕嬉戲玩鬧。想起春江花月夜中一句,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便感慨人生之渺小,相對于宇宙之無限,人生這一輩子也至多一彈指間罷了。正所謂,天地無極限,人命若朝霜,在人生這短短幾十年中,我們又能留住什么做些什么呢。
    一片美景之中,是不該有太多憂愁的,多的應該是激情與喜悅。塔頭望天,那匆忙中早以不曾仔細去望過的星空依然明亮。似盛開的花,似江水中跳出的魚,何等美妙。怪不得多少詩人的名篇中中不乏星星來點綴呢。比起月兒,星星就好似一個玩鬧的孩子,也的確活潑可愛多了。
    風吹樹葉飄,有一絲冷。也似有一絲古道西風瘦馬的'凄涼之感。但我此刻奢求的不是這一份孤單的凄涼之意,我要尋的是一番美景之中安慰,落葉飛揚,黑色之中只能看到一點一點,但那卻不像樹與葉分別時的傷感。更像一曲生命贊歌下的舞蹈,葉飛如蝶舞,美好不帶憂傷。
    美景雖好,終須歸來,夜深終要歸于寧靜,我雖不貪于睡眠,但困意也悄然爬上眼角,睡吧,夢里也許會到一個地方,那里,春江美景,皎皎明月......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十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5、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8、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9、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10、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11、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12、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峥死蕖?BR>    13、當以讀書通世事?!咴础?BR>    14、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
    15、書籍是巨大的力量?!袑?。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18、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
    20、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21、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22、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23、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則殆——陳獨秀。
    2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25、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26、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27、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富蘭克林。
    2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3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1、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shù)行書?!兆趦x。
    3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33、雖天才雋朗,而實須墳誥以廣知?!鸷椤?BR>    34、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朱舜水。
    35、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36、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jié)問》。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8、讀書,人才更加像人?!獓牢木?。
    39、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jié)晶,文化是寶石放出來的光澤?!└隊枴?BR>    40、外韌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41、憐君白面一書生,讀書千卷未成名。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4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盾髯印?。
    4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45、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4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47、陸游《寒夜讀書》。
    48、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禮。
    50、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獏顷?。
    51、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旌殁x。
    5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BR>    53、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孫中山。
    54、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韓愈《勸學詩》)。
    55、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56、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57、沒有求知欲的學生,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薩迪。
    58、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59、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嵃鍢?。
    6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61、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トR格。
    62、僅次于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考爾德。
    63、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醴?。
    64、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晉?陳壽。
    65、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66、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6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68、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萜諣?。
    6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7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71、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臃苿?。
    7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
    7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75、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
    76、良書即益友,今明永如斯?!?英國)。
    7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78、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7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8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十一
    有幸參加了在諸暨市教師進修學校和城東實驗小學舉行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培訓活動,聽了5位老師的精彩課堂,以及4位特級教師的講座,我感受頗深。
    每一位授課老師以配樂、吟唱、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華古詩文誦讀成果匯報演出,這幾堂課讓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震。唐宋、明清的歷史脈絡,盡顯古今詩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發(fā)出濃郁的書香氣息,蕩氣回腸,令全體老師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總而言之,從這樣一堂集古典與現(xiàn)代、文學與藝術之美于一體的課堂中傳遞出了中華文化的神韻和不朽魅力,并足見各位老師的功底之深厚!
    這次活動有省內(nèi)特級教師設計全新的觀摩課,各位老師雖然授課的風格、運用的教學藝術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師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富有魅力的語言藝術,將我們帶到經(jīng)典詩文教學的神圣殿堂,讓我們回味無窮。每一場報告都呈現(xiàn)出老師們精湛獨到的教學藝術,一個個教學案例讓我們感到真情蕩漾,自然流暢,活潑生動,受益匪淺。其中讓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淺的是黃吉鴻老師上午講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小學語文教材的熟悉讓我們深深折服。整場報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語如珠,他對古詩詞文本獨到的理解與深刻的解讀,是我在過去的教學中所不曾用心關注過的,這一點讓我們望塵莫及,帶給大家的震憾是無窮的。張英老師教《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聽課的人如同走進了一個詩意的天地,整堂課中,張老師始終是如此的沉穩(wěn),一字一句,細細推敲,優(yōu)美的視頻,生動并帶有回味的聲音將學生們慢慢地帶入詩境中,學生也在學習過程中領略到了古詩文的經(jīng)典魅 力,同時用朗讀、吟誦、想象、小練筆等教學手段更是將詩文教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四個部分有機組合互為支撐,融為一體,看似簡單,卻把孩子們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極大的調(diào)動起來,讓他們在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反復誦讀與想象中,既弄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看到各位名師的風采,使我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我的心中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和認識,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還缺乏更多的思考與鉆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積淀,因此要想在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就必須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腳踏實地,不斷總結(jié),不斷反思,也只有這樣,我們方能點燃和引發(fā)教學的火花,不斷提高教學的境界,譜寫美麗的教育人生。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十二
    5、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
    8、窗間白發(fā)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獪@祖《正覺寺示弟儒祖》。
    9、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拍痢蹲x韓杜集》。
    10、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許渾《寄殷堯藩》。
    14、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15、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獥钛额}書櫥》。
    1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洹?BR>    18、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稀秳e賈島》。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十三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十四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Α?BR>    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獎⑾?。
    5、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悏?。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印?BR>    7、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煊眉儭?BR>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9、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諟Y明。
    10、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A羅庚。
    11、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古詩詞讀書心得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fā)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了解思鄉(xiāng)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通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積累并內(nèi)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xiāng)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xiāng)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
    借用注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zhì)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教學理念: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jù)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xiāng)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jīng)驗和規(guī)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jù)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nèi)容有側(cè)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xiāng)、人生履歷有所了解,并做簡要地記錄。
    簡要的記錄:
    王安石
    張籍
    納蘭性德
    2.借助注釋、工具書、聯(lián)系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并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jīng)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但思鄉(xiāng)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課前互動:
    播放《思鄉(xiāng)曲》,師生合作背誦思鄉(xiāng)的詩詞。
    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師:思鄉(xiāng)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來讀三首思鄉(xiāng)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詩。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檢查朗讀,讀通古詩。
    (重點強調(diào)“間”“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滲透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確定多音字讀音的學習方法。)
    三、借助注釋和課外搜集的資料自讀疏通詩歌大意。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問題。
    2.同學交流,解決不懂的字詞。
    3.老師質(zhì)疑檢測:“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身在何處呢?”引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兩首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1.小結(jié)過渡。
    2.引導品讀《泊船瓜洲》。
    (1)自讀批注,讀解語境。
    透過詩中哪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梢栽跁先σ蝗Α嬕划?,還可以寫寫簡單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預設“一水間”“只隔”“綠”“又”“何時”“還”。
    (3)還原詩境,感情朗讀。
    (4)角色替換,自由吟詠。背誦詩文。
    3.自讀體會《秋思》。
    (1)小結(jié)過渡:在奉詔進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風,家鄉(xiāng)的春景勾起了詩人無限的鄉(xiāng)愁,那引發(fā)了客居洛陽的張籍鄉(xiāng)愁的又是什么呢?思鄉(xiāng)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邊,明月下,想著自己的家鄉(xiāng),發(fā)出了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蹦撬监l(xiāng)的張籍又做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詩文,深入體會。
    (2)自由朗讀體會。
    (3)交流匯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五、對比梳理,整體朗讀。
    1.總結(jié):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xiāng),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xiāng)。
    2.朗誦兩首詩詞。
    營造情境,引讀朗誦,體會情感,表達感情。
    作業(yè)設計(課件出示):
    1.背誦、默寫兩首思鄉(xiāng)的詩詞。
    2.積累摘抄課外的思鄉(xiāng)的詩詞。
    板書設計:
    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奉詔進京
    春意濃
    追問
    明月何時還
    秋思
    客居洛陽
    見秋風
    寄寫家書
    意萬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默寫兩首古詩。
    二、對比學習《長相思》。
    三、總結(jié)三首詩詞,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xiāng)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題目
    作者
    背景
    思鄉(xiāng)緣由
    作者表現(xiàn)表達特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詔入京
    春意濃
    追問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張籍
    客居洛陽
    見秋風寄寫家書
    敘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長相思
    納蘭性德征旅途中
    遇風雪輾轉(zhuǎn)難眠
    寫景敘事
    傾訴心聲
    四、根據(jù)上面的表格,小組合作寫小論文。
    提示:
    豎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較《×××》和《×××》兩首思鄉(xiāng)詩(詞)的異同”“古代人離開家鄉(xiāng)的原因略談”“觸動古人的思鄉(xiāng)愁緒的意象有哪些”等題目寫小論文。橫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賞析”論文題目。
    王謙,男,25歲,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任教于陜西省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小學。陜西省小學語文研究會會員。曾獲“陜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工作者”“市級教學能手”“市級首屆學科帶頭人”等稱號。三次在省級閱讀教學評優(yōu)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參與《為遷移而教》等多項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發(fā)表論文多篇,參編《發(fā)展性評價教學用書》《快樂語文——語文閱讀與全能訓練》等教學用書共7冊。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05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六,古詩三首,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