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工具,能夠提高課堂互動和學習效果。教案的設計應該多樣化,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推薦閱讀以下教案范文,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編寫方法和技巧。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一
本課的素質目標是學會8個生字,認識14個生字,能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本文描寫了黃山的“仙桃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奇石的樣子和特點,表現了它們的奇妙。從作品看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難度的。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黃山的資料,課文的特點體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為了接近素質目標,我在教學中首先注重了學生讀文,感受原文精神。課文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具體珠方法來介紹黃山的奇石,語言優(yōu)美,用詞精湛,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
引用神話故事進入,“黃山上有這樣一塊奇石,遠遠望去,那奇石好像傳說中的天狗,你知道這‘天狗’是怎么來的嗎?二郎神揚戟有一只非常勇猛的哮天犬,它整天跟著主人打仗,立下了很多功勞。有一次它把玉皇大地送給二郎神的一面鏡子打碎了,這可闖下了大禍,因此被罰下天宮,來到這里,每天晚上,它就會呆呆地望著天上的月亮,回想起在天上的那些日子,它多想重新回到二郎神的身邊啊!‘天狗望月’由此而得名?!苯又孱},《黃山奇石》放錄音,學生邊聽邊感受作品內容,設問:聽完錄音,你知道了什么?(有好幾個學生舉手,我知道了故事中的二郎神的狗就是“天狗望月”還有的說,我知道了‘天狗望月’是怎么來的。)文中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等,我并暗暗驚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二
【教材簡析】
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制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黃山石有趣,作者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也寫得形象有趣。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總述黃山怪石有名,第2―5自然段分別介紹四種有名的石頭。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過程和方法
1、采用多種形式,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黃山奇石激發(fā)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
感受和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關板書內容的'表格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看圖初步感受黃山石的奇妙。
2、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去過黃山嗎?知道黃山有哪四絕?
二、觀察圖畫。
1、出示多媒體課件或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象什么。
2、過渡。課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石頭呢?讀一讀就知道了。
三、讀文識字。
1、第一遍,要求讀正確、讀流利。不會讀的字可通過“桃子”、“樹葉”上的拼音來解決。
2、第二遍,要求邊讀邊想想課文介紹了幾種黃山奇石,用橫線畫出來。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14個生字,讓學生認讀。
4、找一找這些生字在文中組成了什么詞語。
風景區(qū)尤其仙桃石石盤山峰胳膊
巨石每當脖子著名形狀
5、課件出示以上詞語,開火車認讀。注意“膊”在“胳膊”一詞中讀輕聲。
6、鞏固識字。
(1)、猜字謎:橫山上面三根草(當);一個人,在山邊(仙);學者頭上帶草帽(著)。
(2)、讀新組的詞語:山區(qū)其它仙人盤子巨人當然著作圖形形態(tài)
7、指名讀,分組讀,全班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尤、其、區(qū)、巨、它、安“六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發(fā)現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
3、比較字形。區(qū)――巨,都是半包圍結構;尤――其,都是獨體字;它――安,都有寶蓋兒。
4、師范寫生字,請學生認真觀看。
5、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寫好后組織學生評議、參觀。
五、作業(yè)布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感悟課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2、理解“聞名中外”和“尤其”。
(聞名中外:國內國外都有名。尤其:特別、更加。)
3、指導讀,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認真觀察,圖上的石頭是什么樣子?看到石頭你會想到什么?
2、找出寫這幅圖的段落讀一讀。
3、比較句子:
它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它好像從天山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4、小結:這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依次寫了“仙桃石”的名字、樣子、地點。)板書:
先寫再寫然后寫
第二段名字樣子地點
5、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眻D。觀察那石頭的樣子,看到石頭讓你想到什么?
2、找出圖中對應的段落讀一讀。
3、想一想這段寫黃山奇石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試著補充板書。
板書:
先寫再寫然后寫
第二段名字樣子地點
第三段地點樣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兩種石頭的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好不好?(寫的方式有變化,讀起來更有趣。)
5、指導朗讀。
6、比一比誰背得快。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組,每組發(fā)一張卡片(內容同板書),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怎樣補充表格內容,鼓勵學生大膽填寫。
2、評議。
3、指導朗讀、背誦。
4、對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寫法,討論:如果各段寫法相同,好嗎?(寫法有變化,文章才生動)
5、自選一段,試著變換順序說一說。(如:在山頂的石盤上,有一塊巨石好像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一塊像第2、3、4、5自然段那樣說一說。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說“天狗望月”吧,它瞪著眼睛,伸著舌頭望著圓圓的月兒,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兒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幾只可愛的獅子像是你追我趕,搶一個圓溜溜的石球。
六、指導寫字。
1、復習“尤、其、區(qū)、巨、它、安”六個字的寫法。
2、指導寫“塊、站”。
塊:第四筆是橫折。
站:第五筆是提。
3、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
七、作業(yè)布置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三
教科版語文二年級下冊《1、黃山奇石》。
本單元以“自然風光”為主題,要運用音樂、圖像等手段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境,調動學生自身的經驗與情感的儲備,化繁為簡,整體把握,重視朗讀、背誦,注重熏陶感染。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千峰競秀,著名的七十二峰雄姿靈秀,氣勢磅礴。黃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分布遍及峰壑巔坡,構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情趣圖。《黃山奇石》一文正是對黃山奇石的描寫,“奇”字概括出黃山石的特點。
1、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初步辨別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
2、通過與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
山奇石的贊嘆。
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看圖學文、讀文想象、合作交流。
【熱身】。
(播放課件)同學們,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感受快樂。上課之前,請你像我這樣做:學會自信、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好了,上課!
一、錄像引入,激趣質疑。
二、進入文本,初讀感知。
1、(出示讀文提示)帶著問題按照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找一名同學讀要求):
(1)標上自然段序號。
(2)選擇你喜歡的辦法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一句話,用你喜歡的線畫出來。
2、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6個。)請同學們按照自然段讀課文,喜歡讀的同學就可以直接站起來讀。注意不要唱讀。教師糾正讀音。
三、研讀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詳略。
2、(課件出示文后思考題“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課文描寫的奇石的名字。
3、匯報:詳寫“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略寫“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二)深入探究。
這四種詳寫的奇石中,你對哪種最感興趣?課文中有兩幅插圖,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圖片呢?那么我們就先來游覽下這兩處奇石。引導學生先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
(1)觀察:看,這是什么?【板書:猴子觀海?!亢镒釉谀哪兀克诟墒裁??
(2)讀文:看看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的是“猴子觀海”?誰來讀給大家聽?和小伙伴討論一下,寫得好嗎,哪些詞語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滾(云海的動態(tài))”;動詞“抱”“蹲”“望(向遠處看)”。這個自然段寫出了猴子觀海的位置、動作。如果把這句話改為:在面對著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塊大石頭,這就是“猴子觀?!薄:貌缓??(不好,原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得很生動。)請同學們學生做動作體會一下。
(3)想象:一名學生讀短文,其他同學看圖片。想象:為什么猴子這樣望著翻滾的云海?抓住“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蹲”。
(4)有感情地再讀課文。
課文還有一張插圖,畫的'是什么?【板書:仙人指路?!?。
(1)觀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話回答。)。
(2)讀文:看圖,找一名同學讀文,注意動詞“站、指”。全班同學做動作。這是一個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們現在就在這黃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這位仙人你會和他說什么,他又會和你說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應該有人——問路。)。
(4)再讀。
抓住以下幾方面進行點撥。
(1)看圖說仙桃石的樣子。
(2)讀課文,什么樣的,什么地方的?(用書中句子回答。)注意動詞:飛、落。(動畫演示。)。
(3)如果這樣說:就說“仙桃石”吧,它是山頂石盤上的一塊桃形的石頭。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結合課件觀察、聯想。
(1)看圖描述?!景鍟航痣u叫天都?!?。
(3)讀文。
(三)創(chuàng)造提升。
3、讀最后一句?!景鍟浩嫘喂譅睢?。
四、總結升華,激發(fā)欲望。
1、品悟“奇”:黃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狀、引起想象。
2、記得徐霞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比五岳的景色還要美、還要神奇。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黃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四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自由讀一遍課文,回想一下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
出示生字詞,不同形式認讀。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生答。
(板書:神奇、有趣)。
3、生自由讀、畫。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梢越Y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可以通過有感情地讀一讀來表現他的有趣;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愿意把喜歡的石頭用畫圖表示出它的有趣,你就畫。
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同桌可以討論討論,互相介紹一下。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學生提到哪塊石頭就看哪一塊。)。
(1)仙桃石:(出示)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它?這個仙桃會是怎么來的呢?引導學生想象。
這么有趣的一塊石頭你們喜歡嗎?書上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誰愿意帶著你的喜歡來讀讀?(一生讀)。
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讓人一聽就覺得很有趣也不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喜歡的同學可以試著背一背。
(2)猴子觀海:你想用什么樣的方法給大家介紹?(學生介紹)。
(出示圖)師:這只猴子可真大膽,站在山頂上,那它會看到些什么呢?
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介紹。
如果你是這位仙人,會對游客說什么呢?(生說)。
說得真好,那你想不想把“仙人指路”這塊大石頭當小導游介紹給大家?(想)。
自己試一試,最好能背過才能介紹好。試背一遍。引導學生最好能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
(4)金雞叫天都:(強調“都”是多音字)。
學生介紹。
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黃山風景區(qū)是不是就這幾塊有趣的石頭呢?
(生:不是)。
還有哪些?指名說。生齊讀最后一段。
8、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黃山上的石頭可真有趣呀!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出示圖片,生說)。
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說話課,同學們都來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一塊奇石,好嗎?
黃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猴子觀海。
有趣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閃。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五
1.課題
2.黃山奇石(第一課時)
2.課型講讀課
3.輔助工具教具:字卡、掛圖
4.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初讀課文,學會14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詞語的意思。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情感與態(tài)度:初步體會黃山奇石的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美。
5.教學內容
教材簡析: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我們仿佛被作者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重點:1、初讀課文,學會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課堂練習設計:比一比,再組詞:區(qū)()尤()它()塊()巨()龍()安()快()
6.學情分析由于學生年齡特點及已有知識經驗的局限,在引導學生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時要讓學生在聽和讀中去感悟,盡量避免抽象的分析。
7.教學方法
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來。
2.讀想結合,讓學生在誦讀中受到感染,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8.教與學
教師的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文中三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我們看這三幅畫面上的石頭像什么呀?選擇其中的一塊石頭想一想、說一說。
2.同學們想得好,說得好,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剛才,小朋友們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黃山的石頭,它以奇特聞名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最后一筆是豎折。
胳膊都是月字旁。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區(qū):共4畫,最后一筆是豎折。
它:要和安區(qū)別字形。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作業(yè)。
畫、理解詞義。指導書寫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9.
反饋
10.
板書設計黃山奇石區(qū)尤其仙盤峰胳膊巨當脖著形狀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六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各具體形象的介紹了一處奇石的景點,如:“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為了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課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分別與課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對應,便于學生了解這些奇石的形狀,在頭腦中浮現出這些奇石的樣子。
教法建議
課前做好較充分的準備工作:由于不少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查閱有關資料,可以讓孩子找找關于黃山的圖片,還可以觀看有關的風光片,認識黃山,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使學生喜歡黃山。
在讀中感悟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初讀課文時,了解黃山在什么地方,有趣的奇石名稱;再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進一步體會奇石的生動有趣。在學生談體會時借助課文中的插圖,增強感性認識。教師要抓住恰當的時機,注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啟發(fā)學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標點符號,結合課文內容讀出自己對黃山奇石的喜愛。
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課文的`結尾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想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的樣子,動筆畫一畫;還可以結合學生找到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根據奇石的樣子起名字。
解詞導向
風景區(qū):有供人觀賞的優(yōu)美山水、花草樹木等景象或名勝古跡的地區(qū)。
秀麗:(人或景色)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稀奇巧妙。
尤其:特別,表示進一步的意思。
奇形怪狀:物體或圖形外表的樣子。
陡峭:山勢坡度很陡,幾乎直上直下。
近反義詞
近義詞聞名——有名神奇——奇妙陡峭——峻峭
反義詞聞名——無名神奇——無奇陡峭——平坦
釋句導讀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邯;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BR> 這一段共有兩句話,是寫黃山的位置和景物特點。第一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說黃山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氣;二是講黃山的地理位置。第二句話也有兩層意思:前半句是說黃山景色清秀美麗,非常奇妙;后半句講特別是那些怪石,更有趣,后半句比前半句的意思更進了一層。
“……望著翻滾的云海?!?BR> “云?!笔钦f從飛機或高山上看下面的無數云層,就像海一樣?!胺瓭L的云海”是說云海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上下翻動。這是因為,高空氣候變化異常,時常風起云涌,就會出現“翻滾的云海”。
這是文章結尾的一段話,先列舉奇石的名字,再說還沒有名字的奇石也很多,激起人們對黃山的向往,言有盡而意無窮。
課外擴展: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tài)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重點難點:
學會字詞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前學生和老師收集一些黃山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黃山的美麗景色(課件出示)
1、由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黃山的圖片
2、欣賞課件:黃山風景同學們聽說過黃山吧,你對黃山有怎樣的了解呢?
3、學生發(fā)言,談論對黃山的一些認識充實課堂。
4、教師介紹黃山:黃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勝地,連外國人都很喜歡它,古人稱之為“天下第一奇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它為什么這么著名呢?黃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優(yōu)點,兼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峨眉之秀麗,而且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異,你說它能不著名么!
5、導語:黃山風景如此美麗,我們去看看課文是怎么樣給我們介紹它的神奇魅力的。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瀆課文,注意讀準確、讀通順。
2、思考:你知道黃山在哪嗎?黃山奇石奇在哪兒呢?
3、交流問題,指名回答。
三、朗讀感悟
1、指導朗讀第一段:相機認讀“區(qū)、尤、其”三個字。啟發(fā)學生自主識字。
2、展示“奇石”的圖片,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塊奇石?把它貼在相應的圖片下面,并朗讀相應的段落。
3、集體交流
(1)指名讀,注意正音。朗讀困難處,教師范讀。
(2)小組內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相互評價。
(3)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展示讀。
(4)教師隨意挑選段落,愿意朗讀的同學起立朗讀。
(5)引讀:就說“仙桃石”吧――“猴子觀?!庇衷趺礃幽?――:“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組內介紹自己的黃山圖片。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先自由朗讀,不會的學生互相幫忙。
2、各種形式讀,鞏固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邊讀字卡邊組詞。
2、讀兒歌,鞏固識字。
黃山石,形狀奇,山峰巨,石盤立。金雞啼,有名氣,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舉,看仔細。
二、齊讀課文
1、自由朗讀,讀出自己的感情,體會黃山的優(yōu)美。
2、齊讀課文,再次感受黃山奇石的神奇,美麗。
3、趣味背誦:出示某一塊奇石圖片,誰能背誦出該段落,圖片就獎給誰。
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思考第六段中省略號的意義是什么呀?
學生回答因為黃山的奇石多,作者不能一一描述,所以用省略號代替。
師說,事實上,黃山的奇石不僅僅很多,而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觀察“仙人指路”,結合它旁邊的奇松觀察,是不是很像一只大鳥登在枝頭啊!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喜鵲登梅”。還有當沒有太陽金燦燦的光芒時,“金雞叫天都”就變成了“五老上天都”了,你說黃山的奇石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啊。
那我們總結一下黃山的奇石都有什么特點?(板書)最后總結成一個“奇”字。
學完這一課,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啊?
學生暢所欲言。
三、指導寫字
1、字形分析與范寫
2、學生描紅,臨寫
四、想象說話和繪畫
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選一塊說一說,先小組交流,再集體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畫下來。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八
在處理中,我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自主學習,通過讀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總之,我在教學中的確實是按以上的教學思路去做的,學生也讀了,而且反復讀,我出示了一道課內閱讀題,效果很不好,班上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做,稍差的學生是摸頭不知腦,我非常不明白,雖然我把握住了課文中的關鍵字,詞、句,但在理解上沒有得到進一步深化,因此,我認為還是讓學生體會理解,從而進入課文意境,這是我今天教學本課要反思的問題,也是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的認識與認真思考的問題,光多讀,讀不出思想精神,教學效果也是困惑的,只有不斷的摸索,才能得到求實,求真。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初步辨別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
2、通過與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重點難點:
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
山奇石的贊嘆。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看圖學文、讀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學流程:
【熱身】。
(播放課件)同學們,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感受快樂。上課之前,請你像我這樣做:學會自信、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好了,上課!
一、錄像引入,激趣質疑。
二、進入文本,初讀感知。
1、(出示讀文提示)帶著問題按照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找一名同學讀要求)。
(1)標上自然段序號。
(2)選擇你喜歡的辦法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一句話,用你喜歡的線畫出來。
2、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6個。)請同學們按照自然段讀課文,喜歡讀的同學就可以直接站起來讀。注意不要唱讀。教師糾正讀音。
三、研讀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詳略。
2、(課件出示文后思考題“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課文描寫的奇石的名字。
3、匯報:詳寫“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金雞叫天都”,略寫“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二)深入探究。
這四種詳寫的奇石中,你對哪種最感興趣?課文中有兩幅插圖,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圖片呢?那么我們就先來游覽下這兩處奇石。引導學生先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
(1)觀察:看,這是什么?【板書:猴子觀海?!亢镒釉谀哪兀克诟墒裁??
(2)讀文:看看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的是“猴子觀海”?誰來讀給大家聽?和小伙伴討論一下,寫得好嗎,哪些詞語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滾(云海的動態(tài))”;動詞“抱”“蹲”“望(向遠處看)”。這個自然段寫出了猴子觀海的位置、動作。如果把這句話改為:在面對著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塊大石頭,這就是“猴子觀?!?。好不好?(不好,原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得很生動。)請同學們學生做動作體會一下。
(3)想象:一名學生讀短文,其他同學看圖片。想象:為什么猴子這樣望著翻滾的云海?抓住“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蹲”。
(4)有感情地再讀課文。
課文還有一張插圖,畫的是什么?【板書:仙人指路?!俊?BR> (1)觀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話回答。)。
(2)讀文:看圖,找一名同學讀文,注意動詞“站、指”。全班同學做動作。這是一個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們現在就在這黃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這位仙人你會和他說什么,他又會和你說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應該有人——問路。)。
(4)再讀。
抓住以下幾方面進行點撥。
(1)看圖說仙桃石的樣子。
(2)讀課文,什么樣的,什么地方的?(用書中句子回答。)注意動詞:飛、落。(動畫演示。)。
(3)如果這樣說:就說“仙桃石”吧,它是山頂石盤上的一塊桃形的石頭。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結合課件觀察、聯想。
(1)看圖描述?!景鍟航痣u叫天都?!俊?BR> (3)讀文。
(三)創(chuàng)造提升。
3、讀最后一句?!景鍟浩嫘喂譅睢?。
四、總結升華,激發(fā)欲望。
1、品悟“奇”:黃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狀、引起想象。
2、記得徐霞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秉S山比五岳的景色還要美、還要神奇。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黃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注生學生對文本獨特的體驗。于是我就讓學生看著石頭的“可愛”之情,指導學生讀出它們的神奇,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真真切切。如:第一自然段,共兩句話,讓學生自讀,設問:第一句:講什么,第二句:講什么,這自然段講了什么?(第一句交代出黃山的地理位置,這一段概括介紹黃山的秀麗景色,寫出怪石的有趣)。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去讀,去想。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fā)現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從不同地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最終表現為學生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個性化,人性化,盡可能使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喜歡的內容,多讀讀,然后根據學生的愛好,喜歡怎么讀,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向同桌匯報。在朗讀過程中,我還利用了適當演示動作幫助學生理解詞意,文意,這種方式,學生興趣濃厚,產生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一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黃山奇石》作者
《黃山奇石》作者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東萊陽,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qū)教研室主任。
主要著作
于永正
1995年出版《于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
出版《教海漫記》;
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二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陡、峭、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記憶字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師擔任導游的角色,播放黃山的風光片,請學生觀看,并講解: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看,一會兒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說說看到的內容。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山的一大景觀奇石,教師接著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為了讓同學們玩的愉快而有意義,我們先要做好準備工作,請大家拿好介紹的內容,自己先讀一讀,注意讀準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認識的漢字請你畫出來。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2.同桌同學互想幫助,解決認字的問題。如果仍然有不認識的生字,就做好記號。
3.教師走下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4、指名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解決字音的問題。
1、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2、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匯報的形式是。
(1)讀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
(3)擴展詞語。
3、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在理解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也可以聯系課文內容說。)。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進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1.學生在書上把每個字按筆順描寫。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試著把每個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比較,看看哪筆寫得不好再進行修改。
3.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說說哪個字不太好寫?
4.教師指導書寫。
(1)出示帶田格的滾字。
(2)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3)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滾字:三點水旁的提寫得不要太平,在橫中線上收筆。右半部分的點橫和公字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的筆畫是:撇、豎提、撇、捺,最后一筆捺要與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書寫這個字,每字寫一遍。
(6)同桌同學互查,相互糾正。
(7)展示評議。
5.其他生字由于筆畫少,不是很難,學生把每個生字獨立寫一遍。學生有問題舉手,教師個別輔導。
6.展示評議,比比誰寫得最好。三、初步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聽錄音讀課文。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走下去收集問題。
1.看詞語,找出生字卡片,補充完整:
*秀麗(神)奇。
*奇形怪(狀)。
*仙人(指)路。
2、讀詞大比拼: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看電腦隨機出示詞語看誰讀的準確。
1、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抄寫詞語:神奇風景區(qū)彈琴名字翻滾著名巨石。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3、通過觀察圖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引導學生欣賞好詞佳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發(fā)學生展開想像。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師:這節(jié)課我邀請同學們當小導游,結合畫面、課文內容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看看誰是:最佳小導游。下面我們先練習練習怎樣概括地介紹景點。
1、教師請學生當小導游觀察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介紹。
2、然后讓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語氣。談談讀后的感覺。
3、進行朗讀展示。
4、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介紹,指名介紹,大家評議。
同學們知道先從整體進行介紹,黃山風景區(qū)的奇石真是數不勝數,接下來我們練習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介紹。
1.自己讀課文,找找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體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中畫一畫。
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結合學生說的及時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3.在小組內討論: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對照課文插圖,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練習借助插圖介紹其中的一個奇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同學們,我們已經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在介紹時還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語言,做到繪聲繪色,用你的語言去吸引游客。
1、黃山奇石生動有趣,你們能有語氣地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2、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4、以小組為單位讀讀。
讓學生結合手中的畫用自己的話介紹。
師:黃山風景區(qū)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結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像,根據奇石的樣子起名字,給大家介紹。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結合一處奇石景點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競賽。
1、進行現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議。
3、頒發(fā)小導游資格證。
通過大家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云海溫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覺得來到了天上人間。同學們,希望你們前去游覽,感受黃山的美麗神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摘錄文中描寫優(yōu)美的詞句,背誦下來,并抄寫在摘錄本上。(最好能圖文并茂)。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黃山奇石》教學設計十三,黃山奇石,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黃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話復述。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教學課件,黃山的相關圖片、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學難點: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黃山的圖片、資料。課文重點段落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1.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2.此時,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誰愿意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這黃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
1.詞語過關。(開火車)
2.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塊奇石的樣子?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這些奇石,把具體介紹的石名圈出來,讀好后小組交流。
3.你們覺得黃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樣?它們有什么特點?
4.生齊讀這些石名。
1.小組合作學習、觀察圖片,互相說說圖上石頭的樣子。
2.畫出介紹黃山奇石的句子。
3.認真讀,把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那塊奇石的句子多讀幾遍。
第一塊奇石――仙桃石。
圖片展示,找到仙桃石。
課文怎么描寫這塊石頭的?抓住“落”“飛下”。
第二塊奇石――猴子觀海。
自由朗讀,說一說你覺得哪里有趣?
(1)“一動不動”,對比猴子好動的特點,為什么現在一動不動?(觀云海)看得出神了。會想些什么?“一動不動”把猴子認真看云海的神態(tài)寫出來了。
(2)“兩只胳膊抱著腿”,寫出了猴子的動作。真是太有趣了。
(3)體會“翻滾的云海”。觀看圖片,感受云海的美麗。
(4)用讀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猴子觀?!钡挠腥?。
第三塊其實――仙人指路。
(1)請問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里?風景美嗎?
(2)如果你是這位指路的仙人,你會對游客說什么?
第四塊奇石――金雞叫天都。
(1)課文沒有插圖,你能想象出這塊石頭的樣子嗎?金雞對著天都峰說什么?
(2)讀出它的奇特有趣。
2.小組合作,想象這三種“石頭”分別是什么樣的。
3.交流、匯報。
4.。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天狗望月”:做一做“望”的動作。“天狗”望見了什么?可能在想什么?試著一句一句說出來。
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頭,呆呆地望著玉盤似的月亮,正在想:真想把這塊月餅一口吃下去呀?!?BR> “一位美麗的仙女,端坐在山頭,被黃山秀麗的風景吸引,優(yōu)雅地彈奏起美妙的樂曲。”
1.教師小結:徐霞客曾經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秉S山比五岳的景色還要美、還要神奇。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黃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登黃山,天下無山。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3.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讀出自己對黃山奇石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聞名中外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猴子觀海
獅子搶球
仙人指路
仙女彈琴
金雞叫天都
叫不出名字的
詳寫
略寫
秀麗神奇
教后反思: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四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難點:如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3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觀察圖畫,初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筆順是:區(qū)。
滾:右邊中間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著”區(qū)別字形。
狀:要和“壯”區(qū)分形、義。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奥劽型狻保褪窃谥袊屯鈬己苡忻?。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翻:左右結構,“番”寫在豎中線以左,“羽”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高右低。
滾: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在橫中線以上。
?。荷舷陆Y構,“少”在橫中線以上,“目”在橫中線稍靠上起筆。
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接讀課文,生評價。
八、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九、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了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配樂讀出情。
十、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詞。
3.搜集有關黃山景色的圖片或介紹的文字。
一、導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新授: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有趣”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fā)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有趣)。
3、生畫。然后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zhí)岢鰜恚?BR>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結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什么?(這說明作者用詞非常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說。多么奇特、有趣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說。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后一段.
9、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0、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最好的課文背誦一下。
11、檢查背誦。
12、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有趣,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么著名的風景區(qū),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有關的課外書。
一、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二)完成課后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背誦。
三、教學過程。
一、讀本課生詞并聽寫。
巖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聞名,著名,名字,風景區(qū)。
二、指導背誦。
1.你喜歡哪段讀哪段,要讀出語氣來。
2.指名有語氣地讀全文。
3.把你喜歡的選兩段試背下來。
4.接龍背,齊背。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組成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讀句子,注意讀出句中的停頓。
(1)聞名中外的()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頭,望著()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猴子觀海,一動不動,望,翻滾。
仙人指路,伸著手臂,巨石。
金雞叫天都,金光閃閃。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五
低年級階段的語文學習,注重識字教學,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2.單元分析
本組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安排了一個識字與4篇課文及語文園地一。分別是《識字1》《1秋天的圖畫》《2黃山奇石》《3植物媽媽有辦法》《4古詩兩首》。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碩果累累。讀著本組教材,我們感到了“爽”,天高云淡,秋高氣爽,金秋時節(jié),神清氣爽;我們感受到了 “美”,大雁南飛,山河壯美,春華秋實,勞動創(chuàng)造美。通過讀本組教材的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通過朗讀導語,走進秋天,了解秋天。教材內容豐富,以秋天為線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體會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秋天景物和氣候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
3.本課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黃山奇石的記敘性短文。課文重點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本課圖文并茂,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不由我們驚嘆黃山的神奇,驚嘆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學習本課應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與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本課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特別適合朗讀,教學中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多在讀中感悟、體驗、領會文意,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老師要指導他們在趣味閱讀中落實識字教學。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山山石的“奇”。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本捅菊n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石,課前我就要求學生通過上網等方式收集關于黃山的資料。在講到“翻滾的云?!睍r,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喚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關注。
整體建構,和諧教學
(一)、單元導入 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現在學習的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秋天,本單元的內容分別是:(知識樹)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 植物媽媽有辦法
秋天的圖畫 古詩兩首
識字1 語文園地一
美麗
的
秋天
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領略一下黃山的怪石。揭題:2 黃山奇石(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由單元知識樹本課內容導入新課,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并通過生動有趣的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節(jié)課做好準備。)
2、明確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設計意圖:在導入新課后,向學生出示了清楚、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為后面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自學指導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黃山石的資料,邊出示邊講解,將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種類及成因介紹給大家。
2.出示介紹奇石或介紹黃山其他奇特風光的資料,針對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讓學生在班上進行交流。
3.自主讀課文,歸納一下書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奇石”。圖文結合,邊讀邊悟、邊悟邊讀。
4、認識生字,把課文中的生字拼讀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資料,結合段落整體了解黃山風景區(qū)的秀麗神奇。,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學生自學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交流匯報
1、檢查識字情況:
(1)讀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認一認。同桌將生字卡片上的生詞互相讀一讀,檢驗字音的掌握情況。
(3) 辨一辨?!帮L景區(qū)”與“巨石”――找出“區(qū)”“石”字型的異同點;給“區(qū)”“石”組出其他的詞語;朗讀詞組:風景區(qū)、地區(qū)、區(qū)分、山區(qū),巨石、巨大、巨人、巨輪?!安弊印迸c“胳膊”――出示人物圖像,指出脖子、胳膊以及臉、腿、腳各部位;觀察字形,說出自己的發(fā)現;小結與身體有關的許多字都帶月字旁。
(4)玩一玩,做變字小魔術。
“著”――課件演示“者”來到草字頭的下面;說一說“著”是怎么變出來的;小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變字?!坝取报D―課件演示“優(yōu)”字的單人旁離開了它;小結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變字。
做個魔術師,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變出字卡中的生字。
2.分段朗讀課文。帶著“我能將藏在文章中的生字認出來”的感受朗讀課文,并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設計意圖:運用自學、辨析、游戲等多種識字形式引導學生初步讀準生字的字音,了解識字的規(guī)律,并通過接下來的閱讀過程掌握字音、理解字義、初識字形。)
(四)、研讀課文,品悟情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并朗讀句子:“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BR> (2)找出中心句所在的段落,朗讀第一自然段。
(3)結合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4)把“尤其”換成“特別”再來讀讀句子。
(5)讀了這句話你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聚焦中心句,結合段落整體了解黃山風景區(qū)的秀麗神奇??圩 坝绕洹?,結合換詞、畫面、朗讀等方式感知奇石的有趣。設問引路,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輔以教師語言的渲染,激發(fā)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
2、學習二到五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像什么。
(2)、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石頭的,體會黃山石的奇。
(4)、指名介紹自己喜愛的“奇石”。
(設計意圖:自主朗讀,讀中感悟,并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找找黃山奇石的圖片,或畫畫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在小組內介紹自己或伙伴的圖片、繪畫,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及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六)、課堂小結 單元回歸
1.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黃山四絕之一的奇石,感受了黃山奇石的神奇,領略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希望同學們以后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相信你會對大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2.單元回歸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是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黃山奇石,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本單元的后兩篇課文,他們又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設計意圖:最后的總結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及時的回歸到它的上位單元系統(tǒng)中,讓學生不斷的把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
(七)板書設計
2、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秀麗神奇 仙人指路 神奇
怪石有趣 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六
1.會認“聞名”等15個生字,會寫“南部些巨狗”5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習生字;初讀課文,理解并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ppt、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導游證。
1.師:(出示導游證)看,這是什么?對,今天的蔡老師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導游――在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蔡導帶大家去旅游,請看――播放視頻。
2.今天我們要去旅游的地方是――板書:黃山
去看看那里的石頭(完整板書)
黃山奇石
指名讀題,“奇”是什么意思?(奇特)
過渡:黃山的石頭究竟奇特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1.出示自讀要求:(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讀完后,圈出黃山奇石的名字。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選擇自己讀得最好的一個自然段讀給同桌聽。
1、黃山奇石有哪些特別的名字的呢?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貼: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指導學生讀好詞卡,你發(fā)現這些名字有什么特點嗎?(仙人
動物)借助生字卡片學習:仙
狗
認識多音字:都
2、仙桃石
讓我們快去看看仙桃石吧!ppt示§2
指名讀,評價讀。
3、猴子觀海
誰愿意帶大家去看看猴子觀海?
ppt示§3
指名讀,借助兩組不同的圖片理解“陡峭”。
理解了這個詞,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再指名讀,誰想和他pk一下?
4、仙人指路
ppt示§4
誰來給我們介紹介紹仙人指路呢?指名讀,還有誰也想來介紹介紹?
什么是“巨石”,指導書寫“巨”。
5、金雞叫天都
“金雞叫天都”又是怎樣奇特的石頭呢?ppt示§5
指名讀
點紅:著名
什么意思?(有名)
6、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ppt示§6
指名讀,點擊課件
奇形怪狀
誰能讀好這個詞?什么意思呢?黃山的石頭是不是都是奇形怪狀的呢?
7、師指板書: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四種奇石用一個自然段詳細介紹,我們稱之為――板書:詳寫,而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只用了一句話簡單介紹,我們稱之為――板書:略寫。
過渡:認識了那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黃山究竟在哪里呢?
1、ppt示§1,指名讀。
2、要想讀好這一自然段,首先要讀好這幾個詞:聞名
景區(qū)
安徽省
秀麗神奇
尤其
指名讀詞語、齊讀。
3、ppt示§1,再指名讀,齊讀。
怪石
云海
溫泉――四絕)
同學們都發(fā)出驚嘆聲,想去嗎?
4、那很簡單,出示中國地圖和安徽地圖,教師:看,這就是黃山風景區(qū),離我們戴埠小學260公里,開車大概需要4個小時。下次全家旅游的時候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去。
5、出示第2句話,指名讀,聯系上下文理解“尤其”是什么意思?
出示:(1)今天課堂上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尤其是xx,發(fā)言最積極。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七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
1、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黃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話復述。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境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生字詞卡片、媒體資源(ppt、動畫、視頻)。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中國有很多風景優(yōu)美的名山。誰能說說?在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華山、嵩山、衡山)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也就是說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當中游遍了中國。他說: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風景最美了。所以,后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黃山的風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學聽說過黃山?黃山的風景中最著名的是:黃山的奇石、松樹、云海和溫泉。
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奇石吧。
二、學習生字詞。
1、播放《黃山奇石》視頻,讓學生對黃山風景特別是黃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學生朗讀課文,并把生字作好標記。
3、學習生字詞。
聞(聞名)(聞一聞)。
名(著名)(姓名)。
景(景區(qū))(景色)。
區(qū)(區(qū)別)(區(qū)分)。
省(節(jié)?。ㄊ×Γ?BR> 部(部分)(南部)。
秀(秀美)(秀麗)。
神(神奇)(神氣)。
尤(尤為)(尤其)。
其(其實)(其他)。
仙(神仙)(仙山)。
巨(巨人)(巨大)。
位(位子)(座位)。
著(著名)(著書)。
形(形象)(形狀)。
(1)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詞。
4、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區(qū)、巨的書寫。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第二課時。
一、解題。
師:奇石是什么意思?(奇形怪狀的石頭)。
二、欣賞黃山奇石圖片,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討論: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在它們給標出來。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2、哪些是具體介紹的?哪些只是簡單舉了名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圖,黃山在哪個省,什么位置?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來。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看圖理解“陡峭”的含義。
4、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猴子觀海)它是什么樣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來形容,并表演其動作。(板書:抱蹲望)。
5、請看圖片,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七、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五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金雞叫天都)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九、小結。
這篇課文形象地描繪了黃山上的奇石。每塊石頭都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八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8個字和一個多音字“都”。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過程與方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朗讀中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難點是體會黃山奇石的奇。
生字卡、詞卡、自制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趣味識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學習五個生字。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3至12自然段,學習三個生字。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 8課,齊讀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指名來讀讀吧!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第3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奇在哪里?
2、理解“陡峭”。
3、出示句子:(看課件)
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
4、指導感情朗讀,理解“云海”。
5、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課文還為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奇在哪里?讀讀第四自然段你們就會知道。
2、出示句子:(看課件)
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3、指導感情朗讀。
4、男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看看第5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奇在哪里?
2、出示句子:(看課件)
3、出示句子:(看課件)
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4、指導感情朗讀。
5、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看看誰讀得最好。
6、指導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6自然段,看看第6自然段還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奇石?
2、出示句子: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3、理解“奇形怪狀”。(看課件)
4、指導感情朗讀。
5、四人小組討論討論,給巖石起名字。
6、女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六、總結全文,朗讀全文。
七、指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八、學寫生字
1、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形、狀、巖”。
2、同位說說有什么好方法記住他們。
3、在田字格里怎么擺才好看了。
4、師范寫“巖”字。
5、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18黃山奇石
仙桃石天狗望月仙人指路仙女彈琴
猴子觀海獅子搶球金雞叫天都――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神韻,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熱情。
1初步學習12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2學習“······像······”的句式
3觀察圖畫,感受黃山石的奇妙神韻,會用“神奇”“翻滾”造句
4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媒體類型媒體來源內容要點教 學 作 用使用方法
cai課件自制12個生字加深學生印象,掃清朗讀障礙隨文點出、拼讀生字
黃山四絕圖感受黃山的自然風光,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導視
黃山風景圖,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黃山風景秀麗神奇,激發(fā)學習興趣導視、朗讀
欣賞全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黃山風景神奇,學習朗讀技巧欣賞、體會
1、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祖國有許多的風景區(qū),你知道的有哪些?(安徽黃山)老師今天就要帶同學們到安徽黃山去看看那兒的絕妙風景。[出示cai(黃山四絕圖)],我們今天只欣賞黃山奇石。
2、這是黃山風景圖(點出理解第一段)讀課文,說說黃山風景怎樣,在描寫的詞語下畫出“——”。點出生字,拼讀生字,齊讀課文。既然黃山石有趣,我們就去看一看吧!
3、屏?顯示:仙桃石。學習第二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點出猴子觀海圖、仙人指路圖,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說這兩幅圖,讀課文,點出生字,拼讀生字,把三幅圖編成一個故事。
5、點出金雞叫天都圖,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說這幅圖,讀課文,把“著名”換成另外的詞,說說這個句子,讀課文,點出生字,讀生字。
6、學習最后一段,齊讀最后一段,點出生字“琴、狀、巖”,讀生字。觀察圖,說出這些“石頭像什么”
7、欣賞課文,朗讀全文。
風景——秀麗
仙桃石
猴子觀海 神奇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一)讀生字卡片
(二)說一段話,用上“翻滾”、“神奇”
(三)填空,點出(書面作業(yè))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一
本課的素質目標是學會8個生字,認識14個生字,能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本文描寫了黃山的“仙桃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奇石的樣子和特點,表現了它們的奇妙。從作品看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難度的。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黃山的資料,課文的特點體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為了接近素質目標,我在教學中首先注重了學生讀文,感受原文精神。課文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具體珠方法來介紹黃山的奇石,語言優(yōu)美,用詞精湛,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
引用神話故事進入,“黃山上有這樣一塊奇石,遠遠望去,那奇石好像傳說中的天狗,你知道這‘天狗’是怎么來的嗎?二郎神揚戟有一只非常勇猛的哮天犬,它整天跟著主人打仗,立下了很多功勞。有一次它把玉皇大地送給二郎神的一面鏡子打碎了,這可闖下了大禍,因此被罰下天宮,來到這里,每天晚上,它就會呆呆地望著天上的月亮,回想起在天上的那些日子,它多想重新回到二郎神的身邊啊!‘天狗望月’由此而得名?!苯又孱},《黃山奇石》放錄音,學生邊聽邊感受作品內容,設問:聽完錄音,你知道了什么?(有好幾個學生舉手,我知道了故事中的二郎神的狗就是“天狗望月”還有的說,我知道了‘天狗望月’是怎么來的。)文中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等,我并暗暗驚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二
【教材簡析】
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制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黃山石有趣,作者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也寫得形象有趣。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總述黃山怪石有名,第2―5自然段分別介紹四種有名的石頭。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過程和方法
1、采用多種形式,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黃山奇石激發(fā)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
感受和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關板書內容的'表格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看圖初步感受黃山石的奇妙。
2、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去過黃山嗎?知道黃山有哪四絕?
二、觀察圖畫。
1、出示多媒體課件或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象什么。
2、過渡。課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石頭呢?讀一讀就知道了。
三、讀文識字。
1、第一遍,要求讀正確、讀流利。不會讀的字可通過“桃子”、“樹葉”上的拼音來解決。
2、第二遍,要求邊讀邊想想課文介紹了幾種黃山奇石,用橫線畫出來。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14個生字,讓學生認讀。
4、找一找這些生字在文中組成了什么詞語。
風景區(qū)尤其仙桃石石盤山峰胳膊
巨石每當脖子著名形狀
5、課件出示以上詞語,開火車認讀。注意“膊”在“胳膊”一詞中讀輕聲。
6、鞏固識字。
(1)、猜字謎:橫山上面三根草(當);一個人,在山邊(仙);學者頭上帶草帽(著)。
(2)、讀新組的詞語:山區(qū)其它仙人盤子巨人當然著作圖形形態(tài)
7、指名讀,分組讀,全班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尤、其、區(qū)、巨、它、安“六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發(fā)現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
3、比較字形。區(qū)――巨,都是半包圍結構;尤――其,都是獨體字;它――安,都有寶蓋兒。
4、師范寫生字,請學生認真觀看。
5、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寫好后組織學生評議、參觀。
五、作業(yè)布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感悟課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2、理解“聞名中外”和“尤其”。
(聞名中外:國內國外都有名。尤其:特別、更加。)
3、指導讀,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認真觀察,圖上的石頭是什么樣子?看到石頭你會想到什么?
2、找出寫這幅圖的段落讀一讀。
3、比較句子:
它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它好像從天山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4、小結:這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依次寫了“仙桃石”的名字、樣子、地點。)板書:
先寫再寫然后寫
第二段名字樣子地點
5、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眻D。觀察那石頭的樣子,看到石頭讓你想到什么?
2、找出圖中對應的段落讀一讀。
3、想一想這段寫黃山奇石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試著補充板書。
板書:
先寫再寫然后寫
第二段名字樣子地點
第三段地點樣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兩種石頭的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好不好?(寫的方式有變化,讀起來更有趣。)
5、指導朗讀。
6、比一比誰背得快。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組,每組發(fā)一張卡片(內容同板書),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怎樣補充表格內容,鼓勵學生大膽填寫。
2、評議。
3、指導朗讀、背誦。
4、對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寫法,討論:如果各段寫法相同,好嗎?(寫法有變化,文章才生動)
5、自選一段,試著變換順序說一說。(如:在山頂的石盤上,有一塊巨石好像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一塊像第2、3、4、5自然段那樣說一說。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說“天狗望月”吧,它瞪著眼睛,伸著舌頭望著圓圓的月兒,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兒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幾只可愛的獅子像是你追我趕,搶一個圓溜溜的石球。
六、指導寫字。
1、復習“尤、其、區(qū)、巨、它、安”六個字的寫法。
2、指導寫“塊、站”。
塊:第四筆是橫折。
站:第五筆是提。
3、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
七、作業(yè)布置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三
教科版語文二年級下冊《1、黃山奇石》。
本單元以“自然風光”為主題,要運用音樂、圖像等手段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境,調動學生自身的經驗與情感的儲備,化繁為簡,整體把握,重視朗讀、背誦,注重熏陶感染。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千峰競秀,著名的七十二峰雄姿靈秀,氣勢磅礴。黃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分布遍及峰壑巔坡,構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情趣圖。《黃山奇石》一文正是對黃山奇石的描寫,“奇”字概括出黃山石的特點。
1、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初步辨別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
2、通過與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
山奇石的贊嘆。
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看圖學文、讀文想象、合作交流。
【熱身】。
(播放課件)同學們,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感受快樂。上課之前,請你像我這樣做:學會自信、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好了,上課!
一、錄像引入,激趣質疑。
二、進入文本,初讀感知。
1、(出示讀文提示)帶著問題按照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找一名同學讀要求):
(1)標上自然段序號。
(2)選擇你喜歡的辦法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一句話,用你喜歡的線畫出來。
2、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6個。)請同學們按照自然段讀課文,喜歡讀的同學就可以直接站起來讀。注意不要唱讀。教師糾正讀音。
三、研讀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詳略。
2、(課件出示文后思考題“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課文描寫的奇石的名字。
3、匯報:詳寫“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略寫“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二)深入探究。
這四種詳寫的奇石中,你對哪種最感興趣?課文中有兩幅插圖,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圖片呢?那么我們就先來游覽下這兩處奇石。引導學生先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
(1)觀察:看,這是什么?【板書:猴子觀海?!亢镒釉谀哪兀克诟墒裁??
(2)讀文:看看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的是“猴子觀海”?誰來讀給大家聽?和小伙伴討論一下,寫得好嗎,哪些詞語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滾(云海的動態(tài))”;動詞“抱”“蹲”“望(向遠處看)”。這個自然段寫出了猴子觀海的位置、動作。如果把這句話改為:在面對著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塊大石頭,這就是“猴子觀?!薄:貌缓??(不好,原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得很生動。)請同學們學生做動作體會一下。
(3)想象:一名學生讀短文,其他同學看圖片。想象:為什么猴子這樣望著翻滾的云海?抓住“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蹲”。
(4)有感情地再讀課文。
課文還有一張插圖,畫的'是什么?【板書:仙人指路?!?。
(1)觀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話回答。)。
(2)讀文:看圖,找一名同學讀文,注意動詞“站、指”。全班同學做動作。這是一個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們現在就在這黃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這位仙人你會和他說什么,他又會和你說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應該有人——問路。)。
(4)再讀。
抓住以下幾方面進行點撥。
(1)看圖說仙桃石的樣子。
(2)讀課文,什么樣的,什么地方的?(用書中句子回答。)注意動詞:飛、落。(動畫演示。)。
(3)如果這樣說:就說“仙桃石”吧,它是山頂石盤上的一塊桃形的石頭。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結合課件觀察、聯想。
(1)看圖描述?!景鍟航痣u叫天都?!?。
(3)讀文。
(三)創(chuàng)造提升。
3、讀最后一句?!景鍟浩嫘喂譅睢?。
四、總結升華,激發(fā)欲望。
1、品悟“奇”:黃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狀、引起想象。
2、記得徐霞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比五岳的景色還要美、還要神奇。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黃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四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自由讀一遍課文,回想一下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
出示生字詞,不同形式認讀。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生答。
(板書:神奇、有趣)。
3、生自由讀、畫。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梢越Y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可以通過有感情地讀一讀來表現他的有趣;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愿意把喜歡的石頭用畫圖表示出它的有趣,你就畫。
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同桌可以討論討論,互相介紹一下。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學生提到哪塊石頭就看哪一塊。)。
(1)仙桃石:(出示)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它?這個仙桃會是怎么來的呢?引導學生想象。
這么有趣的一塊石頭你們喜歡嗎?書上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誰愿意帶著你的喜歡來讀讀?(一生讀)。
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讓人一聽就覺得很有趣也不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喜歡的同學可以試著背一背。
(2)猴子觀海:你想用什么樣的方法給大家介紹?(學生介紹)。
(出示圖)師:這只猴子可真大膽,站在山頂上,那它會看到些什么呢?
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介紹。
如果你是這位仙人,會對游客說什么呢?(生說)。
說得真好,那你想不想把“仙人指路”這塊大石頭當小導游介紹給大家?(想)。
自己試一試,最好能背過才能介紹好。試背一遍。引導學生最好能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
(4)金雞叫天都:(強調“都”是多音字)。
學生介紹。
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黃山風景區(qū)是不是就這幾塊有趣的石頭呢?
(生:不是)。
還有哪些?指名說。生齊讀最后一段。
8、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黃山上的石頭可真有趣呀!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出示圖片,生說)。
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說話課,同學們都來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一塊奇石,好嗎?
黃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猴子觀海。
有趣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閃。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五
1.課題
2.黃山奇石(第一課時)
2.課型講讀課
3.輔助工具教具:字卡、掛圖
4.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初讀課文,學會14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詞語的意思。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情感與態(tài)度:初步體會黃山奇石的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美。
5.教學內容
教材簡析: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我們仿佛被作者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重點:1、初讀課文,學會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課堂練習設計:比一比,再組詞:區(qū)()尤()它()塊()巨()龍()安()快()
6.學情分析由于學生年齡特點及已有知識經驗的局限,在引導學生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時要讓學生在聽和讀中去感悟,盡量避免抽象的分析。
7.教學方法
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來。
2.讀想結合,讓學生在誦讀中受到感染,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8.教與學
教師的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文中三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我們看這三幅畫面上的石頭像什么呀?選擇其中的一塊石頭想一想、說一說。
2.同學們想得好,說得好,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剛才,小朋友們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黃山的石頭,它以奇特聞名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最后一筆是豎折。
胳膊都是月字旁。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區(qū):共4畫,最后一筆是豎折。
它:要和安區(qū)別字形。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作業(yè)。
畫、理解詞義。指導書寫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9.
反饋
10.
板書設計黃山奇石區(qū)尤其仙盤峰胳膊巨當脖著形狀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六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各具體形象的介紹了一處奇石的景點,如:“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為了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課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分別與課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對應,便于學生了解這些奇石的形狀,在頭腦中浮現出這些奇石的樣子。
教法建議
課前做好較充分的準備工作:由于不少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查閱有關資料,可以讓孩子找找關于黃山的圖片,還可以觀看有關的風光片,認識黃山,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使學生喜歡黃山。
在讀中感悟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初讀課文時,了解黃山在什么地方,有趣的奇石名稱;再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進一步體會奇石的生動有趣。在學生談體會時借助課文中的插圖,增強感性認識。教師要抓住恰當的時機,注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啟發(fā)學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標點符號,結合課文內容讀出自己對黃山奇石的喜愛。
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課文的`結尾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想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的樣子,動筆畫一畫;還可以結合學生找到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根據奇石的樣子起名字。
解詞導向
風景區(qū):有供人觀賞的優(yōu)美山水、花草樹木等景象或名勝古跡的地區(qū)。
秀麗:(人或景色)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稀奇巧妙。
尤其:特別,表示進一步的意思。
奇形怪狀:物體或圖形外表的樣子。
陡峭:山勢坡度很陡,幾乎直上直下。
近反義詞
近義詞聞名——有名神奇——奇妙陡峭——峻峭
反義詞聞名——無名神奇——無奇陡峭——平坦
釋句導讀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邯;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BR> 這一段共有兩句話,是寫黃山的位置和景物特點。第一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說黃山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氣;二是講黃山的地理位置。第二句話也有兩層意思:前半句是說黃山景色清秀美麗,非常奇妙;后半句講特別是那些怪石,更有趣,后半句比前半句的意思更進了一層。
“……望著翻滾的云海?!?BR> “云?!笔钦f從飛機或高山上看下面的無數云層,就像海一樣?!胺瓭L的云海”是說云海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上下翻動。這是因為,高空氣候變化異常,時常風起云涌,就會出現“翻滾的云海”。
這是文章結尾的一段話,先列舉奇石的名字,再說還沒有名字的奇石也很多,激起人們對黃山的向往,言有盡而意無窮。
課外擴展: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tài)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重點難點:
學會字詞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前學生和老師收集一些黃山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黃山的美麗景色(課件出示)
1、由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黃山的圖片
2、欣賞課件:黃山風景同學們聽說過黃山吧,你對黃山有怎樣的了解呢?
3、學生發(fā)言,談論對黃山的一些認識充實課堂。
4、教師介紹黃山:黃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勝地,連外國人都很喜歡它,古人稱之為“天下第一奇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它為什么這么著名呢?黃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優(yōu)點,兼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峨眉之秀麗,而且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異,你說它能不著名么!
5、導語:黃山風景如此美麗,我們去看看課文是怎么樣給我們介紹它的神奇魅力的。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瀆課文,注意讀準確、讀通順。
2、思考:你知道黃山在哪嗎?黃山奇石奇在哪兒呢?
3、交流問題,指名回答。
三、朗讀感悟
1、指導朗讀第一段:相機認讀“區(qū)、尤、其”三個字。啟發(fā)學生自主識字。
2、展示“奇石”的圖片,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塊奇石?把它貼在相應的圖片下面,并朗讀相應的段落。
3、集體交流
(1)指名讀,注意正音。朗讀困難處,教師范讀。
(2)小組內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相互評價。
(3)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展示讀。
(4)教師隨意挑選段落,愿意朗讀的同學起立朗讀。
(5)引讀:就說“仙桃石”吧――“猴子觀?!庇衷趺礃幽?――:“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組內介紹自己的黃山圖片。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先自由朗讀,不會的學生互相幫忙。
2、各種形式讀,鞏固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邊讀字卡邊組詞。
2、讀兒歌,鞏固識字。
黃山石,形狀奇,山峰巨,石盤立。金雞啼,有名氣,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舉,看仔細。
二、齊讀課文
1、自由朗讀,讀出自己的感情,體會黃山的優(yōu)美。
2、齊讀課文,再次感受黃山奇石的神奇,美麗。
3、趣味背誦:出示某一塊奇石圖片,誰能背誦出該段落,圖片就獎給誰。
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思考第六段中省略號的意義是什么呀?
學生回答因為黃山的奇石多,作者不能一一描述,所以用省略號代替。
師說,事實上,黃山的奇石不僅僅很多,而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觀察“仙人指路”,結合它旁邊的奇松觀察,是不是很像一只大鳥登在枝頭啊!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喜鵲登梅”。還有當沒有太陽金燦燦的光芒時,“金雞叫天都”就變成了“五老上天都”了,你說黃山的奇石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啊。
那我們總結一下黃山的奇石都有什么特點?(板書)最后總結成一個“奇”字。
學完這一課,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啊?
學生暢所欲言。
三、指導寫字
1、字形分析與范寫
2、學生描紅,臨寫
四、想象說話和繪畫
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選一塊說一說,先小組交流,再集體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畫下來。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八
在處理中,我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自主學習,通過讀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總之,我在教學中的確實是按以上的教學思路去做的,學生也讀了,而且反復讀,我出示了一道課內閱讀題,效果很不好,班上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做,稍差的學生是摸頭不知腦,我非常不明白,雖然我把握住了課文中的關鍵字,詞、句,但在理解上沒有得到進一步深化,因此,我認為還是讓學生體會理解,從而進入課文意境,這是我今天教學本課要反思的問題,也是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的認識與認真思考的問題,光多讀,讀不出思想精神,教學效果也是困惑的,只有不斷的摸索,才能得到求實,求真。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初步辨別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
2、通過與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重點難點:
區(qū)分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
山奇石的贊嘆。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看圖學文、讀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學流程:
【熱身】。
(播放課件)同學們,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感受快樂。上課之前,請你像我這樣做:學會自信、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好了,上課!
一、錄像引入,激趣質疑。
二、進入文本,初讀感知。
1、(出示讀文提示)帶著問題按照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找一名同學讀要求)。
(1)標上自然段序號。
(2)選擇你喜歡的辦法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一句話,用你喜歡的線畫出來。
2、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6個。)請同學們按照自然段讀課文,喜歡讀的同學就可以直接站起來讀。注意不要唱讀。教師糾正讀音。
三、研讀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詳略。
2、(課件出示文后思考題“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課文描寫的奇石的名字。
3、匯報:詳寫“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金雞叫天都”,略寫“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二)深入探究。
這四種詳寫的奇石中,你對哪種最感興趣?課文中有兩幅插圖,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圖片呢?那么我們就先來游覽下這兩處奇石。引導學生先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
(1)觀察:看,這是什么?【板書:猴子觀海?!亢镒釉谀哪兀克诟墒裁??
(2)讀文:看看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的是“猴子觀海”?誰來讀給大家聽?和小伙伴討論一下,寫得好嗎,哪些詞語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滾(云海的動態(tài))”;動詞“抱”“蹲”“望(向遠處看)”。這個自然段寫出了猴子觀海的位置、動作。如果把這句話改為:在面對著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塊大石頭,這就是“猴子觀?!?。好不好?(不好,原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得很生動。)請同學們學生做動作體會一下。
(3)想象:一名學生讀短文,其他同學看圖片。想象:為什么猴子這樣望著翻滾的云海?抓住“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蹲”。
(4)有感情地再讀課文。
課文還有一張插圖,畫的是什么?【板書:仙人指路?!俊?BR> (1)觀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話回答。)。
(2)讀文:看圖,找一名同學讀文,注意動詞“站、指”。全班同學做動作。這是一個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們現在就在這黃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這位仙人你會和他說什么,他又會和你說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應該有人——問路。)。
(4)再讀。
抓住以下幾方面進行點撥。
(1)看圖說仙桃石的樣子。
(2)讀課文,什么樣的,什么地方的?(用書中句子回答。)注意動詞:飛、落。(動畫演示。)。
(3)如果這樣說:就說“仙桃石”吧,它是山頂石盤上的一塊桃形的石頭。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結合課件觀察、聯想。
(1)看圖描述?!景鍟航痣u叫天都?!俊?BR> (3)讀文。
(三)創(chuàng)造提升。
3、讀最后一句?!景鍟浩嫘喂譅睢?。
四、總結升華,激發(fā)欲望。
1、品悟“奇”:黃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狀、引起想象。
2、記得徐霞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秉S山比五岳的景色還要美、還要神奇。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黃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注生學生對文本獨特的體驗。于是我就讓學生看著石頭的“可愛”之情,指導學生讀出它們的神奇,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真真切切。如:第一自然段,共兩句話,讓學生自讀,設問:第一句:講什么,第二句:講什么,這自然段講了什么?(第一句交代出黃山的地理位置,這一段概括介紹黃山的秀麗景色,寫出怪石的有趣)。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去讀,去想。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fā)現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從不同地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最終表現為學生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個性化,人性化,盡可能使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喜歡的內容,多讀讀,然后根據學生的愛好,喜歡怎么讀,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向同桌匯報。在朗讀過程中,我還利用了適當演示動作幫助學生理解詞意,文意,這種方式,學生興趣濃厚,產生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一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黃山奇石》作者
《黃山奇石》作者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東萊陽,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qū)教研室主任。
主要著作
于永正
1995年出版《于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
出版《教海漫記》;
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二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陡、峭、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記憶字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師擔任導游的角色,播放黃山的風光片,請學生觀看,并講解: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看,一會兒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說說看到的內容。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山的一大景觀奇石,教師接著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為了讓同學們玩的愉快而有意義,我們先要做好準備工作,請大家拿好介紹的內容,自己先讀一讀,注意讀準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認識的漢字請你畫出來。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2.同桌同學互想幫助,解決認字的問題。如果仍然有不認識的生字,就做好記號。
3.教師走下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4、指名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解決字音的問題。
1、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2、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匯報的形式是。
(1)讀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
(3)擴展詞語。
3、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在理解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也可以聯系課文內容說。)。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進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1.學生在書上把每個字按筆順描寫。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試著把每個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比較,看看哪筆寫得不好再進行修改。
3.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說說哪個字不太好寫?
4.教師指導書寫。
(1)出示帶田格的滾字。
(2)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3)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滾字:三點水旁的提寫得不要太平,在橫中線上收筆。右半部分的點橫和公字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的筆畫是:撇、豎提、撇、捺,最后一筆捺要與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書寫這個字,每字寫一遍。
(6)同桌同學互查,相互糾正。
(7)展示評議。
5.其他生字由于筆畫少,不是很難,學生把每個生字獨立寫一遍。學生有問題舉手,教師個別輔導。
6.展示評議,比比誰寫得最好。三、初步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聽錄音讀課文。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走下去收集問題。
1.看詞語,找出生字卡片,補充完整:
*秀麗(神)奇。
*奇形怪(狀)。
*仙人(指)路。
2、讀詞大比拼: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看電腦隨機出示詞語看誰讀的準確。
1、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抄寫詞語:神奇風景區(qū)彈琴名字翻滾著名巨石。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3、通過觀察圖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引導學生欣賞好詞佳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發(fā)學生展開想像。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師:這節(jié)課我邀請同學們當小導游,結合畫面、課文內容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看看誰是:最佳小導游。下面我們先練習練習怎樣概括地介紹景點。
1、教師請學生當小導游觀察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介紹。
2、然后讓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語氣。談談讀后的感覺。
3、進行朗讀展示。
4、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介紹,指名介紹,大家評議。
同學們知道先從整體進行介紹,黃山風景區(qū)的奇石真是數不勝數,接下來我們練習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介紹。
1.自己讀課文,找找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體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中畫一畫。
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結合學生說的及時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3.在小組內討論: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對照課文插圖,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練習借助插圖介紹其中的一個奇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同學們,我們已經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在介紹時還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語言,做到繪聲繪色,用你的語言去吸引游客。
1、黃山奇石生動有趣,你們能有語氣地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2、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4、以小組為單位讀讀。
讓學生結合手中的畫用自己的話介紹。
師:黃山風景區(qū)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結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像,根據奇石的樣子起名字,給大家介紹。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結合一處奇石景點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競賽。
1、進行現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議。
3、頒發(fā)小導游資格證。
通過大家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云海溫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覺得來到了天上人間。同學們,希望你們前去游覽,感受黃山的美麗神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摘錄文中描寫優(yōu)美的詞句,背誦下來,并抄寫在摘錄本上。(最好能圖文并茂)。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黃山奇石》教學設計十三,黃山奇石,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黃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話復述。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教學課件,黃山的相關圖片、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學難點: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黃山的圖片、資料。課文重點段落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1.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2.此時,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誰愿意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這黃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
1.詞語過關。(開火車)
2.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塊奇石的樣子?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這些奇石,把具體介紹的石名圈出來,讀好后小組交流。
3.你們覺得黃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樣?它們有什么特點?
4.生齊讀這些石名。
1.小組合作學習、觀察圖片,互相說說圖上石頭的樣子。
2.畫出介紹黃山奇石的句子。
3.認真讀,把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那塊奇石的句子多讀幾遍。
第一塊奇石――仙桃石。
圖片展示,找到仙桃石。
課文怎么描寫這塊石頭的?抓住“落”“飛下”。
第二塊奇石――猴子觀海。
自由朗讀,說一說你覺得哪里有趣?
(1)“一動不動”,對比猴子好動的特點,為什么現在一動不動?(觀云海)看得出神了。會想些什么?“一動不動”把猴子認真看云海的神態(tài)寫出來了。
(2)“兩只胳膊抱著腿”,寫出了猴子的動作。真是太有趣了。
(3)體會“翻滾的云海”。觀看圖片,感受云海的美麗。
(4)用讀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猴子觀?!钡挠腥?。
第三塊其實――仙人指路。
(1)請問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里?風景美嗎?
(2)如果你是這位指路的仙人,你會對游客說什么?
第四塊奇石――金雞叫天都。
(1)課文沒有插圖,你能想象出這塊石頭的樣子嗎?金雞對著天都峰說什么?
(2)讀出它的奇特有趣。
2.小組合作,想象這三種“石頭”分別是什么樣的。
3.交流、匯報。
4.。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天狗望月”:做一做“望”的動作。“天狗”望見了什么?可能在想什么?試著一句一句說出來。
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頭,呆呆地望著玉盤似的月亮,正在想:真想把這塊月餅一口吃下去呀?!?BR> “一位美麗的仙女,端坐在山頭,被黃山秀麗的風景吸引,優(yōu)雅地彈奏起美妙的樂曲。”
1.教師小結:徐霞客曾經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秉S山比五岳的景色還要美、還要神奇。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黃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登黃山,天下無山。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3.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讀出自己對黃山奇石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聞名中外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猴子觀海
獅子搶球
仙人指路
仙女彈琴
金雞叫天都
叫不出名字的
詳寫
略寫
秀麗神奇
教后反思: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四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難點:如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3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觀察圖畫,初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筆順是:區(qū)。
滾:右邊中間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著”區(qū)別字形。
狀:要和“壯”區(qū)分形、義。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奥劽型狻保褪窃谥袊屯鈬己苡忻?。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翻:左右結構,“番”寫在豎中線以左,“羽”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高右低。
滾: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在橫中線以上。
?。荷舷陆Y構,“少”在橫中線以上,“目”在橫中線稍靠上起筆。
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接讀課文,生評價。
八、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九、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了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配樂讀出情。
十、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詞。
3.搜集有關黃山景色的圖片或介紹的文字。
一、導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新授: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有趣”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fā)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有趣)。
3、生畫。然后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zhí)岢鰜恚?BR>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結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什么?(這說明作者用詞非常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說。多么奇特、有趣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說。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后一段.
9、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0、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最好的課文背誦一下。
11、檢查背誦。
12、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有趣,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么著名的風景區(qū),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有關的課外書。
一、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二)完成課后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背誦。
三、教學過程。
一、讀本課生詞并聽寫。
巖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聞名,著名,名字,風景區(qū)。
二、指導背誦。
1.你喜歡哪段讀哪段,要讀出語氣來。
2.指名有語氣地讀全文。
3.把你喜歡的選兩段試背下來。
4.接龍背,齊背。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組成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讀句子,注意讀出句中的停頓。
(1)聞名中外的()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頭,望著()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猴子觀海,一動不動,望,翻滾。
仙人指路,伸著手臂,巨石。
金雞叫天都,金光閃閃。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五
低年級階段的語文學習,注重識字教學,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2.單元分析
本組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安排了一個識字與4篇課文及語文園地一。分別是《識字1》《1秋天的圖畫》《2黃山奇石》《3植物媽媽有辦法》《4古詩兩首》。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碩果累累。讀著本組教材,我們感到了“爽”,天高云淡,秋高氣爽,金秋時節(jié),神清氣爽;我們感受到了 “美”,大雁南飛,山河壯美,春華秋實,勞動創(chuàng)造美。通過讀本組教材的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可通過朗讀導語,走進秋天,了解秋天。教材內容豐富,以秋天為線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體會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秋天景物和氣候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
3.本課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黃山奇石的記敘性短文。課文重點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本課圖文并茂,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不由我們驚嘆黃山的神奇,驚嘆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學習本課應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與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本課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特別適合朗讀,教學中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多在讀中感悟、體驗、領會文意,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老師要指導他們在趣味閱讀中落實識字教學。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山山石的“奇”。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本捅菊n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石,課前我就要求學生通過上網等方式收集關于黃山的資料。在講到“翻滾的云?!睍r,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喚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關注。
整體建構,和諧教學
(一)、單元導入 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現在學習的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秋天,本單元的內容分別是:(知識樹)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 植物媽媽有辦法
秋天的圖畫 古詩兩首
識字1 語文園地一
美麗
的
秋天
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黃山奇石。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領略一下黃山的怪石。揭題:2 黃山奇石(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由單元知識樹本課內容導入新課,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并通過生動有趣的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節(jié)課做好準備。)
2、明確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設計意圖:在導入新課后,向學生出示了清楚、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為后面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自學指導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黃山石的資料,邊出示邊講解,將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種類及成因介紹給大家。
2.出示介紹奇石或介紹黃山其他奇特風光的資料,針對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讓學生在班上進行交流。
3.自主讀課文,歸納一下書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奇石”。圖文結合,邊讀邊悟、邊悟邊讀。
4、認識生字,把課文中的生字拼讀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資料,結合段落整體了解黃山風景區(qū)的秀麗神奇。,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學生自學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交流匯報
1、檢查識字情況:
(1)讀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認一認。同桌將生字卡片上的生詞互相讀一讀,檢驗字音的掌握情況。
(3) 辨一辨?!帮L景區(qū)”與“巨石”――找出“區(qū)”“石”字型的異同點;給“區(qū)”“石”組出其他的詞語;朗讀詞組:風景區(qū)、地區(qū)、區(qū)分、山區(qū),巨石、巨大、巨人、巨輪?!安弊印迸c“胳膊”――出示人物圖像,指出脖子、胳膊以及臉、腿、腳各部位;觀察字形,說出自己的發(fā)現;小結與身體有關的許多字都帶月字旁。
(4)玩一玩,做變字小魔術。
“著”――課件演示“者”來到草字頭的下面;說一說“著”是怎么變出來的;小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變字?!坝取报D―課件演示“優(yōu)”字的單人旁離開了它;小結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變字。
做個魔術師,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變出字卡中的生字。
2.分段朗讀課文。帶著“我能將藏在文章中的生字認出來”的感受朗讀課文,并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設計意圖:運用自學、辨析、游戲等多種識字形式引導學生初步讀準生字的字音,了解識字的規(guī)律,并通過接下來的閱讀過程掌握字音、理解字義、初識字形。)
(四)、研讀課文,品悟情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并朗讀句子:“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BR> (2)找出中心句所在的段落,朗讀第一自然段。
(3)結合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4)把“尤其”換成“特別”再來讀讀句子。
(5)讀了這句話你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聚焦中心句,結合段落整體了解黃山風景區(qū)的秀麗神奇??圩 坝绕洹?,結合換詞、畫面、朗讀等方式感知奇石的有趣。設問引路,激起學生進一步研讀的積極性,輔以教師語言的渲染,激發(fā)學生探究“黃山奇石”的熱情。)
2、學習二到五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像什么。
(2)、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石頭的,體會黃山石的奇。
(4)、指名介紹自己喜愛的“奇石”。
(設計意圖:自主朗讀,讀中感悟,并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找找黃山奇石的圖片,或畫畫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在小組內介紹自己或伙伴的圖片、繪畫,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及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六)、課堂小結 單元回歸
1.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黃山四絕之一的奇石,感受了黃山奇石的神奇,領略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希望同學們以后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相信你會對大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2.單元回歸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是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黃山奇石,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本單元的后兩篇課文,他們又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設計意圖:最后的總結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及時的回歸到它的上位單元系統(tǒng)中,讓學生不斷的把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
(七)板書設計
2、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秀麗神奇 仙人指路 神奇
怪石有趣 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六
1.會認“聞名”等15個生字,會寫“南部些巨狗”5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習生字;初讀課文,理解并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ppt、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導游證。
1.師:(出示導游證)看,這是什么?對,今天的蔡老師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導游――在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蔡導帶大家去旅游,請看――播放視頻。
2.今天我們要去旅游的地方是――板書:黃山
去看看那里的石頭(完整板書)
黃山奇石
指名讀題,“奇”是什么意思?(奇特)
過渡:黃山的石頭究竟奇特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1.出示自讀要求:(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讀完后,圈出黃山奇石的名字。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選擇自己讀得最好的一個自然段讀給同桌聽。
1、黃山奇石有哪些特別的名字的呢?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貼: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指導學生讀好詞卡,你發(fā)現這些名字有什么特點嗎?(仙人
動物)借助生字卡片學習:仙
狗
認識多音字:都
2、仙桃石
讓我們快去看看仙桃石吧!ppt示§2
指名讀,評價讀。
3、猴子觀海
誰愿意帶大家去看看猴子觀海?
ppt示§3
指名讀,借助兩組不同的圖片理解“陡峭”。
理解了這個詞,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再指名讀,誰想和他pk一下?
4、仙人指路
ppt示§4
誰來給我們介紹介紹仙人指路呢?指名讀,還有誰也想來介紹介紹?
什么是“巨石”,指導書寫“巨”。
5、金雞叫天都
“金雞叫天都”又是怎樣奇特的石頭呢?ppt示§5
指名讀
點紅:著名
什么意思?(有名)
6、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ppt示§6
指名讀,點擊課件
奇形怪狀
誰能讀好這個詞?什么意思呢?黃山的石頭是不是都是奇形怪狀的呢?
7、師指板書: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四種奇石用一個自然段詳細介紹,我們稱之為――板書:詳寫,而天狗望月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只用了一句話簡單介紹,我們稱之為――板書:略寫。
過渡:認識了那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黃山究竟在哪里呢?
1、ppt示§1,指名讀。
2、要想讀好這一自然段,首先要讀好這幾個詞:聞名
景區(qū)
安徽省
秀麗神奇
尤其
指名讀詞語、齊讀。
3、ppt示§1,再指名讀,齊讀。
怪石
云海
溫泉――四絕)
同學們都發(fā)出驚嘆聲,想去嗎?
4、那很簡單,出示中國地圖和安徽地圖,教師:看,這就是黃山風景區(qū),離我們戴埠小學260公里,開車大概需要4個小時。下次全家旅游的時候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去。
5、出示第2句話,指名讀,聯系上下文理解“尤其”是什么意思?
出示:(1)今天課堂上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尤其是xx,發(fā)言最積極。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七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
1、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黃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話復述。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境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生字詞卡片、媒體資源(ppt、動畫、視頻)。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中國有很多風景優(yōu)美的名山。誰能說說?在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華山、嵩山、衡山)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也就是說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當中游遍了中國。他說: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風景最美了。所以,后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黃山的風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學聽說過黃山?黃山的風景中最著名的是:黃山的奇石、松樹、云海和溫泉。
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奇石吧。
二、學習生字詞。
1、播放《黃山奇石》視頻,讓學生對黃山風景特別是黃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學生朗讀課文,并把生字作好標記。
3、學習生字詞。
聞(聞名)(聞一聞)。
名(著名)(姓名)。
景(景區(qū))(景色)。
區(qū)(區(qū)別)(區(qū)分)。
省(節(jié)?。ㄊ×Γ?BR> 部(部分)(南部)。
秀(秀美)(秀麗)。
神(神奇)(神氣)。
尤(尤為)(尤其)。
其(其實)(其他)。
仙(神仙)(仙山)。
巨(巨人)(巨大)。
位(位子)(座位)。
著(著名)(著書)。
形(形象)(形狀)。
(1)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詞。
4、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區(qū)、巨的書寫。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第二課時。
一、解題。
師:奇石是什么意思?(奇形怪狀的石頭)。
二、欣賞黃山奇石圖片,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討論: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在它們給標出來。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2、哪些是具體介紹的?哪些只是簡單舉了名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圖,黃山在哪個省,什么位置?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來。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看圖理解“陡峭”的含義。
4、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猴子觀海)它是什么樣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來形容,并表演其動作。(板書:抱蹲望)。
5、請看圖片,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七、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五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金雞叫天都)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九、小結。
這篇課文形象地描繪了黃山上的奇石。每塊石頭都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八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8個字和一個多音字“都”。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過程與方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朗讀中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難點是體會黃山奇石的奇。
生字卡、詞卡、自制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趣味識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學習五個生字。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3至12自然段,學習三個生字。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 8課,齊讀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指名來讀讀吧!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第3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奇在哪里?
2、理解“陡峭”。
3、出示句子:(看課件)
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
4、指導感情朗讀,理解“云海”。
5、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課文還為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奇在哪里?讀讀第四自然段你們就會知道。
2、出示句子:(看課件)
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3、指導感情朗讀。
4、男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看看第5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奇在哪里?
2、出示句子:(看課件)
3、出示句子:(看課件)
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4、指導感情朗讀。
5、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看看誰讀得最好。
6、指導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6自然段,看看第6自然段還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奇石?
2、出示句子: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3、理解“奇形怪狀”。(看課件)
4、指導感情朗讀。
5、四人小組討論討論,給巖石起名字。
6、女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六、總結全文,朗讀全文。
七、指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八、學寫生字
1、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形、狀、巖”。
2、同位說說有什么好方法記住他們。
3、在田字格里怎么擺才好看了。
4、師范寫“巖”字。
5、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18黃山奇石
仙桃石天狗望月仙人指路仙女彈琴
猴子觀海獅子搶球金雞叫天都――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篇十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神韻,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熱情。
1初步學習12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2學習“······像······”的句式
3觀察圖畫,感受黃山石的奇妙神韻,會用“神奇”“翻滾”造句
4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媒體類型媒體來源內容要點教 學 作 用使用方法
cai課件自制12個生字加深學生印象,掃清朗讀障礙隨文點出、拼讀生字
黃山四絕圖感受黃山的自然風光,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導視
黃山風景圖,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黃山風景秀麗神奇,激發(fā)學習興趣導視、朗讀
欣賞全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黃山風景神奇,學習朗讀技巧欣賞、體會
1、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祖國有許多的風景區(qū),你知道的有哪些?(安徽黃山)老師今天就要帶同學們到安徽黃山去看看那兒的絕妙風景。[出示cai(黃山四絕圖)],我們今天只欣賞黃山奇石。
2、這是黃山風景圖(點出理解第一段)讀課文,說說黃山風景怎樣,在描寫的詞語下畫出“——”。點出生字,拼讀生字,齊讀課文。既然黃山石有趣,我們就去看一看吧!
3、屏?顯示:仙桃石。學習第二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點出猴子觀海圖、仙人指路圖,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說這兩幅圖,讀課文,點出生字,拼讀生字,把三幅圖編成一個故事。
5、點出金雞叫天都圖,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說這幅圖,讀課文,把“著名”換成另外的詞,說說這個句子,讀課文,點出生字,讀生字。
6、學習最后一段,齊讀最后一段,點出生字“琴、狀、巖”,讀生字。觀察圖,說出這些“石頭像什么”
7、欣賞課文,朗讀全文。
風景——秀麗
仙桃石
猴子觀海 神奇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一)讀生字卡片
(二)說一段話,用上“翻滾”、“神奇”
(三)填空,點出(書面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