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zhì)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范文(19篇)

字號:

    思考過去,展望未來,總結(jié)是必要的!一個好的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偨Y(jié)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jié)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jié)了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ji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相關范文,供大家參考。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一
    申請人(原判被告、終審上訴人):李,男,×歲,漢族,農(nóng)民。住內(nèi)蒙扎蘭屯市中和鎮(zhèn)庫堤河村;郵寄地址——。
    被申請人(原判原告、被上訴人):吳,男,×歲,滿族,村長;郵寄地址:扎蘭屯市中和鎮(zhèn)庫堤河村二街。
    第三人:荊,男,×歲,漢族,干部,住中和鎮(zhèn)庫堤河村一街。
    申請事由:
    再審申請人因債務糾紛一案,不服呼盟中級法院在內(nèi)蒙高級法院裁定指令再審情形下,做出駁回再審請求的判決;理由如下:
    1、民案原判,定性不準,實體錯誤!違背基本事實和法律。
    2、民案終審,違背法定程序,對上訴案件不審不問維持原判。
    3、民案再審,無視案件性質(zhì),覆轍原判錯誤,做出駁回再審訴求。
    本案三審判決的錯誤,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一款第1項、2項、3項、4項、6項、10項、11項規(guī)定的: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據(jù)是偽造、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力的、原判決遺漏以及第二款違反法定程序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應當再審的事由。
    請求事項:
    1、撤銷兩級法院初、終、再審判決;駁回被申請人的訴求;判令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2、判令被申請人給付拖欠款(原判遺漏)×元。
    3、被申請人的訴求屬于惡意,應于懲罰,判令由此給申請人造成的損害(車旅誤工等)賠償人民幣×元。
    糾紛事實:
    申請人與銀行約定是70平米土瓦結(jié)構房。簽定《抵押合同書》、《賣房契約》。被申請人購買后,索要115平米臨街的磚瓦結(jié)構住宅房;不顧民事行為主體和約定標的,訴求法院判給該房。
    民案原判:
    故意違背基本事實和法律用債務曲解立案、規(guī)避約定審理、做出與約定相悖的判決:被告給原告倒出臨街的土瓦結(jié)構房。
    1、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抵押合同書》、《賣房契約》、《還款憑證》、房屋照片,是確定糾紛事實、案件性質(zhì)、約定標的、民事行為主體的關鍵證據(jù);法院原判未予認證質(zhì)證!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一項“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規(guī)定情形。
    2、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認定的事實是偽造的,沒有質(zhì)證。
    糾紛源之房產(chǎn)抵押買賣;認定債務糾紛,沒有證據(jù)證明。
    署名潘振林、標明63平米土草房的《房照》,來路不明;村委會代簽的日期是在此房出賣并且建成磚瓦結(jié)構房之后,是廢棄無效證件;不具證明力。做定案依據(jù)未質(zhì)證。
    如此審判錯誤,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的2、3、4項規(guī)定情形“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的”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jù)是偽造的”以及“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主要證據(jù)未經(jīng)質(zhì)證的”。
    3、原判適用法律錯誤:房產(chǎn)抵押買賣糾紛用《民法通則》債權條款判決,明顯與糾紛性質(zhì)不符。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第6項“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規(guī)定情形。
    4、原判決遺漏:庭審時,被告反訴原告欠款事項沒有認證。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第12項“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超出訴訟請求的”規(guī)定情形。
    民案終審:
    對上訴案件,不審不問判決維持,違背《民訴法》第152條“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詢問當事人”的法定程序。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二款“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和第179條一款10項“違反法律規(guī)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力的”規(guī)定情形。
    民案再終審:
    對確定糾紛事實、案件性質(zhì)、約定標的、民事行為主體,足以推翻原判的關鍵證據(jù)仍不質(zhì)證認證;覆轍原判錯誤,主觀臆斷做出駁回再審訴求的判決。
    綜上所述:
    兩級法院,對債務案的“兩審一再”的審判,是在故意違背房產(chǎn)抵押買賣基本事實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情形下做出錯誤判決的。
    被申請人,違背依法訴權,惡意訴求;本訴與本訴之外均沒有證據(jù)證明!是以非常手段干擾破壞司法公正,陷無辜的申請人于訴訟中;蒙受人生各方面的慘重損害與精神折磨。由此造成的侵害必須賠償。
    惡意訴訟,禍國殃民法理不容!為有效制裁和遏制民事惡意行為,彰顯正義維護法律尊嚴;故此依法訴求。
    此致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二
    申請再審人:肖,xx省xx縣xx鎮(zhèn)xx街x組號,聯(lián)系電話:
    被申請人:(二審被告):xx市煙草公司
    申請事由:申請再審人肖與xx市煙草公司勞動糾紛一案,不服xx市中級人民法院()昭中民二終字438號附1號判決,申請再審人現(xiàn)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六款之規(guī)定,向xx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的請求:請求撤銷xx市中級人民法院()昭中民二終字438號附1號判決第二項:“上訴人肖認為原審認定其與xx縣煙草公司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失實的理由無據(jù)證明,本院不予支持?!闭埱笠婪ㄒ朗聦嵳J定xx縣煙草公司x年與申訴人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屬性是經(jīng)濟性裁減人員。
    具體事實和理由:
    判決采信《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做為證據(jù)使用。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
    一、第七十七條人民法院就數(shù)個證據(jù)對同一事實的證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則認定 (一)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依職權制作的公文書證的證明力一般大于其他書證;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申訴人做出的《解除勞動合申請書》的證明力遠遠低于煙草公司做出的《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和《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同通知書》。
    二、第七十三條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jù),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jù)否定對方證據(jù)的,人民法院應當結(jié)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jù)予以確認。
    因證據(jù)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jù)舉證責任分配的規(guī)則作出裁判。
    按照這一規(guī)定,就x年xx縣煙草公司解除申訴人勞動合同一案,是因xx縣煙草公司出臺分流安置富余人員規(guī)定在先,并只設68個崗位及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標準遠遠高于規(guī)定時間過后的非正常情況之下(被告一審提交的證據(jù)5),申訴人所做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顯然不是申訴人的真實意思表達。
    三、申訴人領取經(jīng)濟補償之后,煙草公司根據(jù)解除勞動合同的真實情況單方面做出了《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和《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對與申訴人解除勞動合同的性質(zhì)做了最終而真實的認定,就是:解除申訴人的勞動合同關系是依照勞動法二十七條解除的。(見一審證據(jù):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和xx省用人單位解除合同證明書)
    四、《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是雙方簽定的協(xié)議,也沒有明確勞動合同的解除是依照?勞動法?二十四條,只是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進行了要約,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就是按照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也要給予勞動者經(jīng)濟補償,因此,此證據(jù)只能證明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而不能證明勞動合同的法律屬性。
    六、《xx省失業(yè)人員失業(yè)證》(附件):失業(yè)原因一項上明確寫到因企業(yè)減員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且勞動就業(yè)服務局也進行了認定,哪可是由煙草公司和xx縣勞動就業(yè)服務局共同做出的啊!!!
    總之:x年申訴人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真實情況就是,鹽煙公司為實現(xiàn)把大部份職工推向社會的目的開動員大會出臺文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寫申請解除勞動合同領取補償出據(jù)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和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并向xx縣就業(yè)局申請失業(yè)證。
    綜上所述,雖然()昭中民二終字438號判決在第二項判決做出說明,xx縣煙草公司與我們解除勞動合同是雙方經(jīng)過要約、承諾等一系列行為后,最終達成解除勞動合同的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符合?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梢s、承諾也只是對經(jīng)濟補償?shù)囊s和承諾,并沒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屬性進行要約和承諾。何況二審被告在x年4月30日,就是煙草公司已經(jīng)與我們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后,對與我們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屬性證明:就是依據(jù)?勞動法? 27的規(guī)定進行解除的,(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和xx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為證)。這才是xx縣煙草公司真實意思的表達,也就是說:x年與我們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屬性是依照《勞動法》二十七條。而不是終審判決所認定的依照?勞動法?二十四條。
    因此,肖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xx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此案,以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及申訴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省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
    x年九月二十六 日
    附件:()昭中民二終字第438號附1號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三
    申請人:劉金龍,男,1974年11月4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內(nèi)鄉(xiāng)縣夏館鎮(zhèn)葛條爬村許窯溝組。
    被申請人:周曉申,男,1971年6月20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內(nèi)鄉(xiāng)縣城關鎮(zhèn)諸陽大街52號附5號。
    申請人因不服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年1月11日(20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現(xiàn)依法申請再審。
    請求事項:
    一、依法撤銷內(nèi)鄉(xiāng)縣人民法院(20xx)內(nèi)法民初字第37號民事判決和和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重新審理,公正判決。
    二、駁回被申請人原訴訟請求。
    三、依法判決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
    一、原一、二審判決事實不清,所采信的證據(jù)自相矛盾。
    請注意原一、二審判決所認定的以下事件:
    (一)xx年3月11日
    劉金龍向周曉申出具收條一張:“收條,今收到周曉申現(xiàn)金貳拾伍萬元(250000元)。劉金龍,xx年3月11日?!?BR>    (二)xx年7月至9月
    (三)xx年9月12日
    原二審中,周曉申提交股份協(xié)議一份:“股份協(xié)議,今收到周曉申現(xiàn)金叁拾伍萬元,占豪門洗浴股份50%,劉金龍占50%,投資30萬元?劉金龍,xx年9月12日?!?BR>    (四)xx年11月份
    原一審中,劉天柱、尹建中到庭證實:其同原告周曉申于xx年11月份到鄭州問被告劉金龍索要25萬元借款。
    從以上事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矛盾和有違常理之處:如果認定第(一)項中,也即本案所爭訟的25元為借款性質(zhì),那么第(二)項似乎也符合常理,但在第(一)、(二)項事件的背景下,又發(fā)生了第(三)項事件,也即在周曉申在明知劉金龍欠其25萬元錢款,而且經(jīng)其妻子張玉香多次索要未果的情況下,仍然向劉金龍支付35萬元,作為合伙出資。這些違背常理之處不得不讓人懷疑上述事件的真實性。另外,再加上第(四)項事件,周曉申于第(三)項事件之后繼續(xù)向劉金龍索要本案爭訟25萬元借款!
    這四項事件之間相互矛盾,違背常理,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基于此,我們不難認定,將本案所爭訟25萬元認定為借款,于事實嚴重不符。
    二、本案應為合伙糾紛性質(zhì),申請人有新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審判決錯誤認定。
    事實上,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于xx年合伙經(jīng)營“豪門洗浴人家”,本案所爭訟25萬元,正是被申請人的合伙出資款。關于該事實,申請人在(20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作出后,有證人段芳明、趙利剛的證言證實。
    同時,被申請人在原二審中提交的xx年9月12日的“股份協(xié)議”,其內(nèi)容進一步印證了被申請人與申請人之間合伙關系存續(xù)的事實。
    唯有如此,整個案件才能自圓其說,也即將前述中的第(一)項事件中,即本案爭訟的25萬元認定為被申請人的合伙出資而非借款,才會合情合理地發(fā)生第(三)項當中,被申請人后續(xù)為合伙增加出資35萬元的事實。而對第(二)項和第(四)項事件,鑒于其與第(一)、(三)項事件的相互矛盾,申請人也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懷疑張玉香、劉天柱以及尹建中證人證言的真實性。
    三、原審判決判令申請人支付利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其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根本不存在借款糾紛,支付利息一說更無從談起。
    其二、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BR>    綜上所述,原一、二審法院僅依據(jù)本屬于為合伙出資的收條和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證據(jù),便草率地判決申請人承擔并不存在的借款債務,實在難以令申請人服判。為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特向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懇請省高院依法再審,予以改判。
    此致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四
    再審申請人:李,男,x年6月26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人,住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科左后旗吉爾嘎郎鎮(zhèn);電話: .再審被申請人:吳,女,x年3月5日出生,蒙古族,農(nóng)民,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人,住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科左后旗吉爾嘎郎鎮(zhèn)。
    再審申請人因與再審被申請人宅基地糾紛一案,不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內(nèi)民提字第212號]《民事判決書》,現(xiàn)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請求事項:
    二、維持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通民再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和()通民終字第578號民事裁定。
    三、一審、二審、鑒定費用、再審費用等由再審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一、 本案事實x年11月13日,科左后旗人民政府依據(jù)再審申請人李申請,頒發(fā)編號為3-36號宅基地使用證;x年3月19日經(jīng)科左后旗人民政府批的宅基地,再審申請人李比再審被申請人吳(丈夫陳洪奎)早11天取得。x年6月15日科左后旗人民政府以吉政裁(1)號行政裁決書收回了再審申請人和被再審申請人建設用地指標。再審申請人與x年10月向科爾沁左翼后旗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jīng)()后民初字第1344號民事判決書確認宅基地使用權歸再審申請人所有。
    x年9月25日科左后旗吉爾嘎郎鎮(zhèn)政府批地說明:再審申請人李合法取得本案爭議的宅基地。x年11月23日,科爾沁左翼后旗人民法院做出(后民初)字1344號強制執(zhí)行裁定書,再審申請人闊建了再審申請人居住的房屋。被再審申請人不服再審,()后民初字第12號民事判決書撤消了()后民初字第1344號民事判決書;x年1月16日科左后旗國土資源局做出 “陳洪奎、李國梁住宅用地使用權確權面積示意圖”但是再審申請人李沒予認可。
    再審申請人不服向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通民終字第340號民事判決書維持了科左后旗人民法院再審判決,x年9月16日被再審申請人,另案請求再審申請人持有的房屋準建證和房屋所有權證予以撤銷,科左后旗人民法院中止了本案。
    x年4月1日科左后旗人民政府以后政決字第1號行政決定書撤銷了科左后旗人民政府x年9月10日頒發(fā)再審申請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沒有證件號),再審申請人不服向通遼市人民政府提出了行政復議。通遼市人民政府以通政復決字()第18號復議決定書維持了科左后旗人民政府的行政決定書,x年1月經(jīng)科左后旗人民法院單方委托通遼市規(guī)劃測繪院對再審申請人宅基地進行了測量,科左后旗人民法院程序違法。x年1月28日通遼市規(guī)劃測繪院對再審申請人做出了錯誤的鑒定,現(xiàn)依照法律規(guī)定懇請最高人民法院撤消其鑒定結(jié)果重新鑒定。
    經(jīng)x年5月13日以()后民初字第1043號判決后,再審申請人取得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通民終字第528號裁定如下:撤消科左后旗人民法院()后民初字第1043號判決;駁回被再審申請人陳洪奎的起訴。被再審申請人陳洪奎不服向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民事裁定書()通民再終字第20-1號;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通民再終字判決第20號民事判決生效后經(jīng)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x年5月20日作出()內(nèi)民申字第152號民事裁定,提審本案。x年12月9日經(jīng)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內(nèi)民提字第21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如下:撤銷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通民再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和()通民終字第578號民事裁定;維持科左后旗人民法院()后民初字第1043號判決。再審申請人李堅決不服。
    x年10月由科左后旗人民政府頒發(fā)給再審申請人李《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權證》建房注冊號(15043)。在通遼市人民政府以通政復決字()第18號復議決定書生效后,科左后旗人民政府于x年8月20日,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建房注冊號:15043號,給再審申請人李頒發(fā)了科左后旗房權證04-010字第013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權證,建筑面積181.74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住宅房屋所有權證。再審申請人李房屋再x年10月建筑完畢,而被再審申請人吳(丈夫陳洪奎)是在x年建筑完成的房屋?,F(xiàn)在都已經(jīng)投入使用,拆除誰的房屋都會造成損失。
    二、 法律依據(jù)
    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x年9月10日法發(fā)()13號]第9條的規(guī)定:“(一)依法應當受理而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二)有新的證據(jù)可能改變原裁判的;(五)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者適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六)違反法律關于溯及力規(guī)定的;(七)行政賠償調(diào)解協(xié)議違反自愿原則,內(nèi)容違反法律或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八)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及《民事訴訟法》第179條”(一)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未經(jīng)質(zhì)證的;(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diào)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diào)查收集的;(十)違反法律規(guī)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第二款: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之規(guī)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的原文是:”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guī)錯誤的,依法改判“。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通民再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和()通民終字第578號民事裁定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再審申請人李當時沒有取到新證據(jù):科左后旗房權證04-010字第013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權證;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的法律規(guī)定提出申請:申請最高人民法院調(diào)取x年11月23日,科爾沁左翼后旗人民法院做出(后民初)字1344號強制執(zhí)行裁定書卷宗;申請最高人民法院撤消x年1月28日通遼市規(guī)劃測繪院對再審申請人做出了錯誤的鑒定,重新鑒定。懇請最高人民法院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判決,以上這些證據(jù)和新證據(jù)和法律關系再審申請人李可以推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內(nèi)民提字第212號]判決。維護再審申請人李合法權利。
    此致最高人民法院再審申請人:李x x年3月21日附:
    ()后民初字第1344號民事判決書;
    (x年)后民再字第12號民事判決書;
    ()后民初字第1043民事判決書;
    ()通民終字第340號民事判決書;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通民再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書;
    ()通民終字第578號民事裁定書;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五
    再審申請人:涂韻某,女,漢族,1967年7月23日出生,某州省桐梓縣人。住某州省桐梓縣婁山關鎮(zhèn)家某路某號。公民身份證號:電話:
    再審被申請人:徐昌某,男,漢族,1954年12月6日出生,某州省桐梓縣人。住某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某州路長新某港e棟某號別墅。公民身份證號:電話:
    原審第三人:何禮某,女,漢族,1974年7月2日出生,某州省遵義市人。住某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某州路長新某港e棟某號別墅。公民身份證號:電話:
    案由:離婚后財產(chǎn)分割糾紛。
    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原審第三人之間因離婚后財產(chǎn)糾紛一案,不服某州省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遵市法民三終字第148號民事判決及某州省桐梓縣人民法院()桐民初字第1338號民事判決。認為該判決:一是認定案件事實錯誤;二是適用法律錯誤,且有新證據(jù)可以推翻原判決。
    為此,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原審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第(六)項“原審判決、裁定適用法律錯誤,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再審”之規(guī)定,申請人現(xiàn)依法提請再審。
    再審請求。
    3、本案的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用由再審被申請人與原審第三人分擔。
    再審理由。
    一、一二審判決對“隱藏財產(chǎn)420余萬元的去向?以及是否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未作審查,從而導致案件事實認定錯誤、不清,且有新證據(jù)可以足以推翻原審判決。
    本案通過一二審審理查明,各方均對被申請人徐昌某隱藏夫妻共同財產(chǎn)4290530.86元沒有異議,且各方對被申請人徐昌某應分割給申請人涂韻某的財產(chǎn)屬于徐昌某的個人債務也沒有異議。因此,根據(jù)《婚姻法解釋(二)》第23條“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之規(guī)定,結(jié)合原告要求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本案一二審法院就應重點查明:被告隱藏財產(chǎn)的去向?即:是否用于與第三人婚后共同生活?如果被告隱藏的財產(chǎn)的確用于了與第三人婚后共同生活,那么第三人就應當在承擔連帶責任。但是,一二審法院卻未予以查明,以致案件基本事實認定錯誤、不清,影響了整個案件的公正判決和法律的準確適用。
    而事實上,通過申請人詳細審閱被申請人徐昌某在某州省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答辯意見(徐昌某已承認所隱藏財產(chǎn)全部用于與第三人婚后共同生活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新發(fā)現(xiàn)并收集了被申請人與第三人因離婚糾紛而在遵義市匯川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庭審筆錄、證據(jù)材料,足以證明:被申請人隱藏的與原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均用于了與第三人婚后的家庭共同生活。現(xiàn)申請人收集并發(fā)現(xiàn)的下列新證據(jù),可以推翻原判決,足以認定第三人應對本案承擔連帶責任。
    1、申請人涂韻某與被申請人徐昌某于12月9日離婚,而徐昌某與第三人何禮某又于9月27日登記結(jié)婚。但通過202月6日被申請人與第三人通過銀行轉(zhuǎn)款150萬元的《轉(zhuǎn)款憑條》、第三人存入150萬元的銀行《存款憑條》,被申請人于7月12日寫給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異議書》(詳見第1頁),遵義市匯川區(qū)人民法院8月19日14時-17時的《審判筆錄》(詳見6、7、9頁)。上述證據(jù)均一致證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大量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即現(xiàn)金被徐昌某隱藏,并用于與第三人何禮某婚后共同生活及經(jīng)營,其中,第三人已認可了“150萬元已用于近幾年的家庭開支”、“被告隱藏了財產(chǎn)近500來萬元,已用于裝修房屋買家具40萬元,買門面100萬元,買轎車40多萬元……等等”,因此,第三人無論怎樣,也應對本案承擔連帶責任,因為,本案的相關證據(jù)已經(jīng)指向,被申請人的個人債務已經(jīng)用于了與第三人的婚后共同生活。
    2、遵義市匯川區(qū)人民法院207月6日上午9-12時的《質(zhì)證筆錄》第一頁,被申請人徐昌某及第三人何禮某均共同陳述:“遵義縣富強順達頁巖磚廠拆遷,獲得補償112萬元,該款屬于被申請人徐昌某與前妻(即申請人)涂韻某共有,而前妻涂韻某沒有提及這筆資產(chǎn),獲得賠償后就直接投資用于茅臺酒廠14號酒庫的建設,將錢打入了茅臺酒廠的對公賬戶,用于婚后共同投資經(jīng)營”。而根據(jù)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及各方的陳述及自認:“遵義縣富強順達頁巖磚廠拆遷獲得的補償112萬元又屬于被申請人隱藏的財產(chǎn)”,這也就充分說明:被告隱藏的財產(chǎn)已經(jīng)用于了與第三人婚后的共同生產(chǎn)生活,第三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根據(jù)被申請人徐昌某于月20日向遵義美潔爾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交納購買別墅支付現(xiàn)金6980006.00元的《付款憑證》,《房屋產(chǎn)權證書》(該房登記為第三人何禮某所有),說明被告與第三人雙方購買的別墅是原告的夫妻共有財產(chǎn),被申請人徐昌某將其轉(zhuǎn)移到了第三人名下。同時,在被申請人于207月12日寫給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異議書》第二頁第二段第6行中,被申請人已明確承認了:“被申請人徐昌某還在不認識何禮某之前買的別墅門面等全部財產(chǎn)的產(chǎn)權證已全部辦理在何禮某名下”的事實,這也說明第三人何禮某依法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二、一二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且判決顯失公正。
    1、被申請人應當少分或者不分所隱藏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被申請人隱藏夫妻共有財產(chǎn)現(xiàn)金4290530.86元是客觀事實,且各方均無異議,而原告發(fā)現(xiàn)這一財產(chǎn),主要是因為被告與第三人起訴離婚。因此,申請人雖然與被申請人是調(diào)解離婚,但申請人無過錯,相反,由于被申請人在主觀上存在故意、且?guī)в袗阂怆[藏性質(zhì),因此,在分割本案隱藏財產(chǎn)時,根據(jù)《婚姻法》第四十七條“離婚時,一方隱藏、轉(zhuǎn)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chǎn),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chǎn)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chǎn)時,對隱藏、轉(zhuǎn)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chǎn)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fā)現(xiàn)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chǎn)”之規(guī)定,應當照顧申請人,而不應當均等分割。申請人請求分割70%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一二審法院對此進行均等分割違背了立法本意,屬于適用法律錯誤。
    2、鑒于被申請人隱藏的財產(chǎn)均用于與第三人婚后共同生活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因此,根據(jù)《婚姻法》(解釋二)第23條“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之規(guī)定,不論第三人是否明知,不論第三人是否存在共同故意,只要該債務已經(jīng)用于婚后共同生活,人民法院就應當判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一二審法院以“沒有證據(jù)證明第三人明知或者故意”從而判決第三人不承擔連帶責任適用法律錯誤。
    綜上,申請人認為:一二審判決認定案件事實錯誤、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且有新證據(jù)可以推翻原判決。為此,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178條“當事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之規(guī)定,再審申請人現(xiàn)依法提請再審,希望及時再審,并依法改判支持訴請為感!
    此致
    某州省高級人民法院。
    再審申請人:涂韻某。
    20xx年6月25日。
    附:1、再審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本申請書副本5份。
    5、被申請人徐昌某于2011年7月12日寫給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異議書》一份;。
    6、徐昌某于年12月20日向遵義美潔爾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交納購買別墅支付現(xiàn)金6980006.00元的《付款憑證》,第三人《房屋產(chǎn)權證書》各一份。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六
    被申請人:格式同上
    申請再審人與被申請人因糾紛一案,不服法院于年月日作出的號民事判決,現(xiàn)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guī)定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一、再審請求:
    二、申請事由: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款第項:(具體法律條文資料);第款第項:(具體法律條文資料)。。。特申請再審。
    三、具體事實和理由:
    1、申請事由:一:貼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款第項,具體理由依據(jù)如下:
    2、申請事由:二:貼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款第項,具體理由依據(jù)如下:
    ......綜上所述......此致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
    申請書當事人數(shù)量+5,并且提交u盤,把原先的判決書做成電子版。
    原一、二審判決書原件,或核對無誤的復印件一式五份。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七
    申請人:劉xx,男、漢族、xx歲,蘭州市人、住蘭州市城關區(qū)廣場南路x號x室。
    委托代理人:xx,男,xx律師。
    被申請人:蘭州xx銀行;地址:蘭州市城關區(qū)xx號。
    法定代表人:xx。
    申請人因與被申請人勞動爭議一案,不服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xx年11月20日作出(20xx)蘭法民三終字第xxx號民事判決,現(xiàn)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179條規(guī)定,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再審,理由如下:
    原判決認定:上訴人蘭州x家銀行于20xx年12月28日下發(fā)“停職通知”,決定對被上訴人劉xx停職查辦,之后被上訴人劉xx再未到上訴人處上班。20xx年2月起,上訴人蘭州x銀行停止發(fā)放被上訴人劉xx的工資。被上訴人劉xx此時應當知道其權利已被侵害,已經(jīng)發(fā)生勞動爭議。但被上訴人劉xx未依法在其權利受到侵害后的60天內(nèi)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而是直到20xx年9月4日才向蘭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事實并非如此:20xx年12月蘭州x銀行總部辦公大樓竣工、職工住宅樓竣工交付職工入住,基建工作基本結(jié)束,工作重心轉(zhuǎn)入后期物業(yè)管理,申請人原來所在的基建辦公室也被撤銷,人員分流待崗;就在這時,申請人接到通知要求在20xx年12月31日前全部移交手頭工作。申請人按照蘭州x銀行的要求辦理工作移交,并且在20xx年12月31日當天會同蘭州x銀行稽核監(jiān)察部、計劃財務部、基建辦公室三個部門七位職工共同辦理了工作交接手續(xù)。交接完手頭工作后,申請人就在家耐心等待蘭州x銀行的崗位安排。此后數(shù)年來,申請人多次找單位安排工作,被申請人均稱暫無崗位安排,也從未向申請人告知或送達過有關解除勞動關系的任何書面通知。直至20xx年xxx月xxx日,申請人從《甘肅日報》上得知蘭州市x銀行更名為蘭州x銀行,申請人去單位了解是否對崗位安排x調(diào)整有影響,被申請人才告知我已與單位無任何關系。
    因此申請人認為,二審判決在以下三個方面存在事實認定不清:
    首先,申請人待崗在家,并非由于所謂“停職查辦”,而是因為被申請人單位機構改革,原工作部門被撤銷,人員待崗分流,申請人才按照單位要求,辦理了工作交接并在家等待另行安排工作崗位。而更為重要的是,在20xx年6月25日之前,被申請人從未向申請人口頭或書面告知、送達過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的任何通知,申請人對此始終并不知情,而申請人數(shù)年來未能參加工作,更是由于被申請人始終不安排工作崗位所致,并非申請人本人有意“再未到上訴人處上班”。
    其次,申請人知道被申請人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應為20xx年6月25日,而非二審判決認定的20xx年2月,故申請人提起勞動仲裁申請的'時效應從20xx年6月25日開始起算,而非20xx年2月。
    第三,二審判決認定申請人于20xx年9月4日才向蘭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但事實是申請人在20xx年8月25日便向仲裁委遞交了申請(見第一組證據(jù)3)。
    綜上,申請人提起勞動仲裁并未超出仲裁申請時效,二審判決對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存在事實認定不清。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nèi)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而20xx年5月1日起生效執(zhí)行的《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27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根據(jù)“新法優(yōu)于舊法”的原則,申請人認為對于本案應當適用《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對于時效的相關規(guī)定。
    申請人自20xx年xxx月xxx日從《甘肅日報》看到被申請人單位更名,去單位要求安排工作被告知無任何關系,并于當天查詢自己工資賬戶得知權利受到侵害,申請人隨即于20xx年8月25日向蘭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了勞動仲裁申請,并未超過《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中一年的仲裁時效。
    同時,由于20xx年8月23、24兩日為法定休息日(周六、日),時效自動順延,所以申請人提起仲裁的時間同樣也未超過60日。
    因此二審法院適用《勞動法》相關規(guī)定,判決申請人勞動仲裁申請時效超過60日,屬適用法律不當。
    首先,被申請人自20xx年開始單位機構改革、部門撤并、工作交接都是客觀發(fā)生的事實,且手續(xù)齊全可查。而被申請人所謂“申請人曠工導致停職查辦”是被申請人一面之詞,并無證據(jù)支持。
    其次,被申請人無證據(jù)證明自20xx年至20xx年6月25日,期間曾向申請人告知、送達過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的任何通知或材料。
    因此二審法院對于申請人超過仲裁申請時效,且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不存在勞動關系的判決,缺乏證據(jù)支持。
    xx年4月申請人從甘肅xxxxxxxxx公司以全民職工身份調(diào)入當時的蘭州xxx銀行(后更名為蘭州xxx銀行,現(xiàn)更名為蘭州x銀行)工作。1999年6月14日,申請人經(jīng)被申請單位考核取得助理會計師任職資格(上述事實見第二至第四組證據(jù)),且至今申請人的人事檔案尚在被申請人單位留存,因此申請人于被申請人在事實和法律上,均存在確實的勞動關系。
    而被申請人單位充分利用強勢地位,借單位機構改革之機,撤銷申請人供職的基建辦公室,命令申請人移交工作待崗,長期不給安排工作崗位,進而發(fā)展到拒不承認雙方勞動關系;更有甚者,被申請人單位停發(fā)申請人工資,利用銀行掌控申請人工資賬戶的便利,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悍然凍結(jié)申請人工資,公然拖欠勞動報酬。同時因被申請人控制著申請人的檔案及養(yǎng)老醫(yī)療手續(xù),申請人的養(yǎng)老醫(yī)療沒有著落,就連去當?shù)厣鐓^(qū)申請國家最低生活保障,都因為被申請人至今不給手續(xù)而無法辦理。申請人至今待崗在家,沒有收入生活貧困,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申請人認為而二審法院的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適用法律不當,現(xiàn)依法向貴院申請再審,懇請貴院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撤銷二審判決,確認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以維護申請人的勞動權利,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申請人:
    日期: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八
    再審被申請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平,該公司董事長
    因勞動爭議一案,申請人不服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法院(20xx)茅民一初字第897號民事判決和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十民終(1)字第479號民事判決依法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事由:
    一、生效的判決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
    二、生效的判決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六)款規(guī)定,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再審訴訟請求:
    3、被申請人承擔一、二審訴訟費。
    事實與理由:
    一、原審法院認為:申請人20xx年以前與被申請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屬的商用車市場銷售部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20xx年以后是否與被申請人建立了勞動關系,無證據(jù)證實,因此判決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不存在勞動關系,且不為其繳納各項社會保險,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申請人認為:原審訴訟過程中,申請人提供證人王昌(班長),孔凡林(同事)證實申請人20xx年以前與被申請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屬的商用車市場銷售總部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被申請人提供的證據(jù)證明同一案件的其他當事人,從20xx年4月起與十堰合美勞務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但并不能說明申請人也和十堰合美勞務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xx]14號)第13條的規(guī)定,被申請人應對申請人的工作年限負舉證責任,而被申請人未予舉證,法院則應采信申請人的主張。
    根據(jù)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fā)[1996]354號)第15條規(guī)定“在勞動者履行了有關義務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出具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原湖北省勞動廳《關于規(guī)范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手續(xù)的通知》(鄂勞力[1999]190號)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應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實體內(nèi)容與程序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以書面形式通知另一方,《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和《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憑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期限應當如何起算問題的批復》(法釋[20xx]8號)規(guī)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fā)生爭議時,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xx〕6號)第一條第(二)項規(guī)定“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產(chǎn)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
    原審訴訟過程中,被申請人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20xx年已經(jīng)解除或終止了申請人的勞動關系,故不能認定20xx年以后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
    二、生效的判決認為申請人超過仲裁時效,屬于運用法律錯誤
    《勞動法》第82條雖然規(guī)定了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nèi)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應當從其規(guī)定。
    《勞動法》第72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國務院《關于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fā)[1991]33號)規(guī)定:“企業(yè)逾期不繳,要按規(guī)定加收滯納金”。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第259號令)第12條規(guī)定:“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第13條規(guī)定:“繳費單位未按規(guī)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的數(shù)額外,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BR>    根據(jù)以上規(guī)定,繳納社會保險如同國家稅收,是具有強制性的,勞動者追索社會保險不應受時效的限制;被申請人沒有證據(jù)證明申請人20xx年以后不在其單位,又沒有證據(jù)證明申請人20xx年已經(jīng)解除或終止了申請人的勞動關系,那么被申請人就應當為申請人繳納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保險費,并支付申請人經(jīng)濟補償金。
    綜上所述,本案事實清楚,雙方權利、義務明確,原審法院故意違背事實、片面理解法律,故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決。為維護申請人合法權益,特向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懇切希望貴院依法撤銷原判,支持申請人的訴訟請求。
    此致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再審申請人:xxx
    xx年xx月xx日
    代書人:楊xx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九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xx
    被申請人:xxxxx股份有限公司xx市xx支公司
    住所地:xxxxx
    法定代表人:xxxx聯(lián)系電話:xxxxx
    申請人因財產(chǎn)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xx市中級人民法院x民二終字第號民事判決,現(xiàn)依法申請再審。
    請求事項:
    一、依法撤銷一、二審法院的錯誤判決,重新審理,公正判決。
    二、由貴院提審或指定xx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外的中級人民法院重審。
    三、依法判決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
    原判決對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在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合同中約定的“固定資產(chǎn)的保險價值是出險時的重置價值”中“重置價值”的理解和認定有誤。
    一、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簽訂的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
    正如原審法院所認可的,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簽訂的保險合同,即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條款第十條規(guī)定“固定資產(chǎn)的保險價值是出險時的重置價值。”這項約定是確定保險價值(計算方式)的一種形式,雖沒有具體數(shù)額的約定,但可以視為對保險價值已經(jīng)作出約定,故應當被認定為定值保險合同。
    對于定值保險合同,一旦保險事故發(fā)生,則保險人只要按照雙方約定的保險價值或保險價值的確定方式進行賠償即可。雖然這有可能造成保險價值高于保險標的實際價值,出現(xiàn)“以舊換新”的局面,在表面上違背財產(chǎn)保險的“補償原則”,但是這是保險雙方意思自治的體現(xiàn),應當予以尊重。同時,20xx年12月9日向社會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根據(jù)保險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在合同中約定了保險價值與保險金額的,保險人以約定的保險價值高于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為由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倍鴮τ诒kU金額或保險價值大大高于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的,保險人也可以按照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以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保險合同。按照約定的計算方式對保險標的進行理賠,實際上并沒有超出保險金額,不可能使貴司從中額外獲益,更不會違反等價有償原則。
    在本案中,對“重置價值”可以有至少以下兩種理解。一種理解是指在估價時點重新建造或購置與保險標的完全相同或基本類似的全新狀態(tài)下的物品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另一種理解是指購置或構建與保險標的出險時相同狀況的財產(chǎn)所需要的金額,可以簡單理解為重置價值減去折舊費。
    申請人認為,采納上述第一種理解更符合本案實際。
    1、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在20xx年4月14日給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關于解釋保險價值和重置價值問題的復函》中明確指出:重置價值是指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以重新購置或重新建造保險標的所需支付的全部費用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并據(jù)以確定保險金額。
    同時,中保財險公司xx省分公司編印的《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條款解釋》對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條款第十條的解釋是:“按照重置價值確定,重置價值即重新購置或重建某項財產(chǎn)所需支付的全部費用。”
    即為重新購置或重新建造,那么就必然意味著是將保險標的恢復到全新狀態(tài)時的情形,而非出險時的情形。我們也可以從上面論述中看出,無論是監(jiān)管機構還是保險公司本身,都認可并允許被保險人以超過當時市價的財產(chǎn)重置價值作為保險金額,允許“以舊換新”。
    2、《保險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可以由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并在合同中載明,也可以按照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若按照上述第二種理解,那么所謂的“按照重置價值確定”,無非是對《保險法》第四十條“按照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的另外一種表達。“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顯然比“出險時的重置價值”意義明確、特定,作為應當由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審批的有關保險價值的條款,用一種有爭議的表達代替是顯然沒有必要,而且是違反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簽訂保險合同時的真實意思表示的。
    3、《保險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應當作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鄙鲜鰞煞N理解都不違背“重置價值”的字面意思,但顯然是第一種解釋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故應當依法采納第一種理解方式。
    4、經(jīng)申請人向中保財險公司xx省分公司及xx市分公司財險部工作人員求證,保險領域及實際理賠中對“重置價值”的理解確指重新建造或購置與保險標的完全相同或基本類似的全新狀態(tài)下的物品所花費的全部費用。而且,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公司xx省分公司曾與3月中下旬下發(fā)內(nèi)部文件,要求轄區(qū)各分公司“吸取在冰凍災害中大量超額理賠的教訓”,“對于固定資產(chǎn)按原值、原值加成或其它方式(估價)投保的財產(chǎn)保險,不得約定按重建重置價值賠償。”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保險公司之前在理賠時對“重置價值”的態(tài)度與第一種解釋吻合。因為若按照第二種解釋,“重置價值”是指保險標的出險時的“實際價值”,那么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公司xx省分公司上述文件就是要求所轄個分公司不得約定“按照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賠償額,這顯然與《保險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相違背。
    但是,由于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稱該份材料屬于內(nèi)部文件,不便外傳,故申請人無法取得該份文件的書面文檔。
    5、鑒于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guī)及監(jiān)管部門都沒有對“重置價值”做出權威、明確的解釋,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在原審訴訟程序中提出的證據(jù)和觀點也都不能分別完全、充分、必然地支持各自對于“重置價值”所作出的理解和解釋。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三條的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jù),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jù)否定對方證據(jù)的,人民法院應當結(jié)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jù)予以確認?!?BR>    綜上,對“重置價值”作出上述第一種解釋,是符合保險雙方當事人簽訂保險合同時的真實意思表示,且較為合理的;也可以較好地平衡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利益,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還可以切實貫徹《保險法》、《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的立法精神,維護法制權威。
    因此,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約定的“重置價值”顯然是指在估價時點重新建造或購置與保險標的完全相同或基本類似的全新狀態(tài)下的物品所花費的全部費用。而原審法院無視當事人之前的約定,錯誤理解和認定“重置價值”的含義,侵害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基于上述理由,為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特向xx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懇請省高院依法再審,予以改判。
    此致。
    xx省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xxx娛樂有限公司
    20xx年4月8日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
    地址:××市××區(qū)××路××號
    法定代表人:趙×× 職務: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齊×× ××律師事
    務所律師
    申請人××市建筑工程安裝公司對××市××區(qū)人民法院××年××月××日(1999)×民和字第××號判決和××市中級人民法院××年××月××日(1999)中民終字第××號判決不服,申請再審。
    請求事項:
    2.退還已執(zhí)行的××萬元人民幣工程款;
    3.返還已付工程款××萬元人民幣。
    事實和理由:
    (應祥述,此略。)
    特申請再審,撤銷一審、二審判決,重新審理本案,公正判決,維護申請人合法權益。
    此致
    ××省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建筑工程安裝公司
    (公章)
    法定代表人:趙××
    ××年××月××日
    附:(1)一審判決書、二審判決書各一份;
    (2)申請人所屬職工余××書面證言一份。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一
    申請人:戴××,男,x年9月1111日生,住泰興市某村。
    申請事項:
    請求撤銷江蘇省××市人民法院()泰廣民一初字第××號民事判決及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泰民一終字第××號民事判決。依法重新裁決,駁回原一審原告訴訟請求。
    事實與理由:
    一、原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不足,且認定事實重大失實,完全是是非顛倒、黑白混淆。
    (一)基本事實與案情。
    1、申請人中標河道疏浚工程。
    申請人戴××原在家務農(nóng),上有雙親,下有兩個未成年子女,迫于生活壓力而外出打工。x年底,因偶然的機會,申請人得知了安徽北淝河治理的消息。在親友的幫助下,經(jīng)過努力得以中標了一小部分工程。01年12月,戴××以江蘇河海科技工程集團泰興市第三疏浚有限公司名義與x縣北淝河治理指揮部簽訂了河道疏浚合同。合同約定:河道施工段長度200米,土方量26305方,單價5.1元/方,總價款134155.5元。
    2、轉(zhuǎn)包給郭××。
    為履行上述合同,申請人與郭××于x年元月9日簽訂轉(zhuǎn)包協(xié)議一份,約定郭××用挖掘機施工,土方量不低于25000方,酬金110000元(折算后單價為4.4元/方)。
    3、戴××工段不適宜挖掘機施工,郭××轉(zhuǎn)至陶延勝工地施工。
    后郭××挖掘機按約開到了現(xiàn)場。因施工段淤泥太深,泥土過爛,不適宜挖掘機施工,勉強施工需加價,雙方未能談妥。恰因附近褚集鄉(xiāng)陶延勝工地需要挖掘機,郭××即轉(zhuǎn)至陶延勝工地,申請人的工地則改由泥漿泵施工,為趕進度,最后一小部分9500方由xx縣土方機械化施工隊的挖掘機完成,申請人為此支付該施工隊47800元(單價5元/方)。同一時段內(nèi),郭在陶延勝工地施工至4月初,陶支付酬金92504元,郭出具了收據(jù)(申請人已作為書證提交法院)。期間,郭××妻子趙×因煤氣中毒,曾在褚集鄉(xiāng)衛(wèi)生院治療。
    此后直到x年,雙方無爭議。
    4、雙方產(chǎn)生矛盾。
    x年,郭××妻子趙×與申請人戴××妻妹祝小蘭因鄰里糾紛發(fā)生矛盾,祝小蘭被趙×打傷后訴至法院,泰興市法院判決趙×賠償祝小蘭醫(yī)藥費等近萬元,執(zhí)行過程中法院采取了張貼封條、查封房屋等強制措施,給趙×名譽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由此,郭××與戴××積下了怨仇。
    5、訴訟與判決情況。
    x年,郭××憑當年的《協(xié)議書》唯一的書證,向泰興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戴××支付工程款110000元。在郭××沒有任何客觀性證據(jù)能夠證明自己履行了協(xié)議的情況下,泰興市人民法院僅憑與郭××有雇用關系的幾個證人的主觀性證言,采用荒唐的邏輯,認定郭××履行了協(xié)議,并判令戴××給付全部110000萬元工程款(見泰興市人民法院()泰廣民初字第××號民事判決)。
    戴××不服,提起上訴,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見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泰民一終字第××號民事判決)。
    (二)原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的證據(jù)不足。
    在沒有任何客觀性證據(jù)的情況下,郭××提供了證人證言,以證實自己的主張。這些證人作證的情況分析如下:
    (1)劉某。當庭陳述:“x年1月26日我去的,我在這個工程上做到底的。2月底工程結(jié)束,戴××的工程80多米長?!?見一審卷宗p81-81)。事實上工段長200米,x年4月底才結(jié)束(安徽方面出具的說明已證實了這一點)。事實上陶延勝的工段是80多米長。
    (2)羅某。原告郭××問:“工程上我的老板是誰?”答:“姓陶的?!痹娈斖ゼm正:“工程后期是姓陶的負責?!鼻也徽f原告當庭糾正的行為已構成干預誘導證人作證,單憑羅某當庭回答“老板姓陶”,已足以證實郭××是在陶的工地上施工,充分證實了申請人的主張。
    (3)盧某?!皒年12月底,簽訂合同后,挖掘機是我送過去的,以后正常施工后我回來的。”可見盧并不清楚以后發(fā)生的事。
    (4)季×。自稱是“第三疏浚有限公司副總”,陳述“戴××夫婦承認使用了靖江姓郭的挖掘機?!笔聦嵣希尽敛⒎堑谌杩S邢薰韭毠?,更談不上副總,季在這一點上已說了謊。為什么要說謊呢?無非是為了圓上后來的謊言!季所知道的情況從哪里來的呢?是聽戴××夫婦講的,這叫傳來證據(jù)。這樣的證據(jù)如果可以采納的話,那么申請人戴××可以找到100個乃至更多的人對他們講“在工程施工上,郭××借了我十萬元未還”,并且請這100人當庭來證實“他們確實聽戴××講過這樣的話”,法院會不會采納這100人的證言呢?真是荒唐至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認定案件事實須達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程度,證據(jù)規(guī)則規(guī)定認定事實須達到“高度蓋然性”標準。對于“郭××是否充分完全履行了合同”這一事實而言,劉某的證言具有很大主觀性,且與其它證據(jù)相矛盾,甚至有偽證嫌疑,達不到“高度蓋然”標準,更達不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程度。所以法院不能僅憑劉某證言來認定郭××已充分完全履行了合同。
    (三)原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的部分證據(jù)系偽證。
    原一審證人季×良心發(fā)現(xiàn),現(xiàn)已寫出書面證詞,承認自己是在郭××承諾給予4萬元好處費的誘惑下作了偽證。
    季愿意出庭重新作證,其書面證詞附后。
    (四)出現(xiàn)了新證據(jù)。
    羅某補充寫出書面證詞,證實施工地點是在安徽褚集鄉(xiāng),沒有到其它工地施過工。而褚集工地是陶延勝的工地。
    羅某愿意出庭作證,其書面證詞附后。
    二、原一、二審判決根本上是錯誤的判決。
    (一)行業(yè)習慣、社會常識、與人之情理
    1、挖掘機行業(yè)的習慣告訴我們,挖掘機施工成本主要由柴油、人工、機械磨損三部分構成,挖掘機施工行業(yè)的慣例一般是機械磨損和人工工資可以拖一拖,但柴油費必須先行支付。
    2、社會常識告訴我們,沒有哪一個施工隊伍在完成施工兩三年后,工程款還是分文未付!更何況機器還要消耗柴油。全社會幾乎找不到這種情況,即使找到,也會有結(jié)算文書或欠據(jù)在手!
    (二)證據(jù)分析
    1、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分配。本案是合同糾紛,舉證責任的分配規(guī)則應當是:主張履行了合同義務的一方負舉證責任。因此,本案應由郭××舉證證明自己履行了合同義務,即完成了25000方的土方任務。工程施工行業(yè)的工程款和工作量計算有一些常規(guī)的做法,按量計酬的一般是日工程量簽單、按時計酬的是出勤表、整體交付的一般是在工程完工后決算報告或結(jié)算后形成欠條。這些常規(guī)做法,所有搞工程的人都是知道的。郭××主張自己完成了25000方,理當按行業(yè)規(guī)矩提供相關的證據(jù)。
    綜上所述,本案原審據(jù)以定案的證據(jù)不足,且部分證據(jù)是偽證,更重要的是,原審判決是一份荒唐至極的判決,是一份極不公正的判決,是一份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判決,是人為制造的錯案。請求上級法院依法啟動再審程序,撤銷錯誤判決,還申請人清白和公正!
    此致
    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
    時間: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二
    申請人因與被申請人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xx年8月1日作出的(xx)岳中民一終字第227號民事判決,現(xiàn)提出再審申請。
    1、請求依法再審,糾正原判錯誤;
    3、駁回原審原告的無理訴訟請求。
    湖南省岳陽市兩級法院的審判違背基本法律原則和精神,違法認定相關事實和證據(jù),審判程序嚴重違法,而且在審判中粗俗地對待申請人,該案的審判人員法律職業(yè)道德缺失,法律業(yè)務水平低下,不僅使申請人為本不應該受理的訴訟所累,還錯誤地判決申請人承擔責任,這是對法律的褻瀆,是對申請人利益的嚴重侵害。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其起訴是濫用訴權,立案時應不予受理,受理后應裁定駁回其起訴。
    1、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guī)定,雇員從事雇傭活動受到傷害,雇主應承擔賠償責任。被申請人是死者雇主,是人身損害的賠償義務人,不是受害人,其起訴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guī)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其當然之意就是原告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且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本案中的被申請人,是侵權行為的加害方,其作為原告起訴,與法律的精神原則不符,是濫用訴權的行為,人民法院對其行為應予以制止,立案時應不予受理,受理后應裁定駁回起訴。
    2、被申請人作為雇主行使追償權的前提不存在?!督忉尅返诰艞l: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可見雇主行使追償權的前提是承擔了連帶責任。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連帶責任是一種判決責任,通過訴訟由法院判決承擔。被申請人私自與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xié)議,不構成連帶責任的承擔,其行使追償權的前提不成立。
    申請人:
    日期: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三
    申請人(原審被告):______建設有限公司____分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渝北區(qū)__________;聯(lián)系電話:1366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周____。
    被申請人(原審原告):____,男,出生于________年8月7日,住所地:____縣____鄉(xiāng)____村______號。
    申請人因不服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法院(____)沙法民初字第______號《民事調(diào)解書》,特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現(xiàn)提出申請再審。
    1、撤銷(____)沙法民初字第3509號《民事調(diào)解書》;
    2、改判駁回被申請人訴訟請求;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申請人現(xiàn)有證據(jù)證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法院〈____〉沙法民初字第______號《民事調(diào)解書》協(xié)議內(nèi)容:雙方從____年10月28日起建立勞動關系,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當再審。
    一、原審調(diào)解在程序上沒有遵循《民事訴訟法》第7條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主持雙方達成的調(diào)解協(xié)議與事實完全不符。
    1、本申請人并未將該工程發(fā)包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申請人通過招標方式將承建的某某住房項目部分勞務分包給重慶碩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碩豐公司),碩豐公司委托代理人為王小碧。碩豐公司的所有簽章也是真實的,是該單位曾經(jīng)使用的公章。而碩豐公司系通過報紙公告聲明原公章作廢,本單位顯然沒有能力核實該公章真假。
    2、被申請人受雇于李明全,與李明全一起從吳飛、胡小羽處承攬基礎孔樁水鉆勞務,不屬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規(guī)定之不具備用工主體的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代表碩豐公司與申請人簽訂《勞務分包合同》的是王小碧。而與李明全作為乙方簽訂基礎水鉆工作分包合同的是____和____私人,并非碩豐公司,更非王小碧。雙方簽訂的《基礎孔樁水鉆部份勞動分包協(xié)議》約定,甲方將挖孔樁、獨立樁柱基及條形基礎部分的水鉆勞務以包干價方式承包給乙方。被申請人與李明全是表親,受雇于李明全。被申請人妻子王元翠還代表李明全領取勞務費用,在其領款時出具給胡小羽的《擔保證明》的前言部分載明:"某某項目5—10樓挖孔樁水鉆部份承攬人李明全班組的全權代表王元翠承諾"。顯然,《基礎孔樁水鉆部份勞動分包協(xié)議》和《擔保證明》充分證明被申請人與吳飛和胡小羽等人之間系承攬關系,既非受雇于吳飛和胡小羽,更不是吳飛或胡小羽招用的勞動者。因本申請人并非《基礎孔樁水鉆部份勞動分包協(xié)議》的當事人,也不知曉《擔保證明》證據(jù),故在原審中未能舉示這兩份證據(jù)材料,以致原審法院未查清案情。
    二、原審調(diào)解達成的協(xié)議內(nèi)容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1、被申請人與申請人之間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更不存在直接的勞動關系。
    2、新證據(jù)證明的`事實是:被申請人僅僅是受雇于李明全,與李明全一起承攬了基礎孔樁水鉆部分工作。因此,本案不能適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規(guī)定,認定申請人將工程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三、原審調(diào)解的履行,將給本申請人造成經(jīng)濟利益不當受損的后果,悖離了民事訴訟調(diào)解應當貫徹程序效率與實體正義兼顧的價值取向,也違背了民事訴訟調(diào)解制度主要在于解決糾紛、恢復秩序、實現(xiàn)和保障社會和諧的目的。但是申請人卻根據(jù)原審調(diào)解協(xié)議在認定工傷后,以其承包的勞務費收入9000余元作為每月工資標準要求本申請人賠償其傷殘八級的工傷待遇26萬余元——按正常的社平工資標準,八級工傷待遇僅有10萬余元。無論是承攬關系,還是雇用關系,被申請人在工作中受傷都完全可以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獲得相應的賠償。申請人在與被申請人不存在事實上和法律上的勞動關系之基礎的情況下,在原審主持下與被申請人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自然悖離了民事訴訟調(diào)解應當貫徹程序效率與實體正義兼顧的價值取向。
    綜上,原審民事調(diào)解書未對基本事實進行認定,導致調(diào)解協(xié)議內(nèi)容意思表示不真實;在實體處理上沒有遵循《合同法》第4條、第5條之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導致當事人履行民事調(diào)解協(xié)議內(nèi)容后顯失公平,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當予以撤銷。
    此致
    敬禮!
    申請人:______建設有限公司____分公司
    ____年____月____日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四
    住所地:山東省高唐縣東興路23號
    法定代表人:趙振元職務:廠長
    被申請人(原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再審被申請人):高唐縣供電公司
    單位住所地:山東省高唐縣金城路
    法定代表人:尚桂森職務:經(jīng)理
    申請人因申請人訴被申請人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聊民一初字第22號民事判決;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xx)魯民一終字第19號民事判決。于20xx年10月27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接案法官,當天審査并詢問申請人后,受理了申請再審材料。20xx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20xx)民申字第1717號民事裁定書》駁回了申請人的再審請求。申請人不服該裁定,于20xx年3月15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審申訴至今未果?,F(xiàn)依法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起再審抗訴申請,請求事項如下:
    一、請求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最高人民法院(20xx)民申字第1717號民事裁定書提起抗訴,依法撤銷該裁定。
    二、此后,請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提審或指定再審該案:
    4、請求最高人民法院判令被申訴人承擔一審、二審訴訟費用。
    5、請求最高人民法院復議并撤銷(20xx)民申字第1717號(以下簡稱1717號裁定或1717號案)民事裁定書。
    事實和理由:
    申請人于20xx年3月15日將申訴材料用特快專遞分別寄往最高法院和全國人大。3月17日,兩套材料均已簽收(【中國郵政】11185客服回執(zhí)單ed922491561cs號郵件已妥投:最高法院3簽收。)。
    最高法院立案二庭的胡越法官,在審理(20xx)民申字第1717號一案中,違反了最高法院“《關于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五條(二)、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人民法院可以徑行裁定再審”的規(guī)定。錯裁駁回了申請人的再審請求。
    本案一審承辦法官耿建,在前案一審過半后(一起糾紛引發(fā)兩案)已被申請回避。本案復又出任審判長兼主審法官。對此,申請人在再審申請書中已詳細說明并舉證,兩案一審卷宗內(nèi)的庭審筆錄等證據(jù)亦可證明該事實。
    本案一審合議庭的合法性,因上述事實應視為非法。該案一審判決結(jié)果在二審判決中獲得維持。本案再審立案審查中,以前兩審中的本不能成立的事由作為依據(jù)裁定駁回,顯然是違法的。程序違法之前提足可決定其他一切的`合法性無從談起。
    此外,該案及前案兩審中法官多起違法違紀問題,多年來,申請人一直運用多種途經(jīng)上訪投訴,此一問題密切涉及本案、已嚴重影響了該案審理及判決結(jié)果。對此,再審申請書中亦已述及并附有投訴材料。審查中,胡越法官理應予以考慮。然而,1717號裁定書中只字未作涉及,違規(guī)駁回了申請人再審的合法請求。
    20xx年斷電后至今,申請人因遭受毀滅性致命重擊所致,全部庫存產(chǎn)品及凍存原料化為烏有。實處枯竭狀態(tài)。停電、停產(chǎn)、上百名職工停發(fā)工資。非法斷電所導致的損失,一直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依因果關糸而言,責任應該由加害者來負。
    請求事項二、1—5的事實和理由及相關材料詳見《民事再審申訴書》、《民事再審申請書》及提交材料清單、舉報投訴書等材料(附后)。
    綜上所述,請求人民檢察院對本案予以抗訴。
    特此請求。
    此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申請人:山東魯蜜特食品飲料廠
    20xx年十一月二十日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五
    申請人:
    被申請人:
    案由:申請人與二位被申請人因民間借款糾紛一案,申請人不服__市中級人民法院_內(nèi)民終字第號民事判決,現(xiàn)依法提出申請再審。
    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三)項規(guī)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是偽造的;請求__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再審。
    2、請求依法糾正"__市中級人民法院_內(nèi)民終字第號"民事判決書中的錯誤判決:依法對____的借款"借條"進行鑒定,判決____與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之間的借款事實是虛假的,依法駁回一審原告____的全部訴訟請求。
    3.本案一審、二審、再審的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____和張某全部承擔。
    1、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因民間借款糾紛一案,__市__區(qū)人民法院以_內(nèi)東民初字第號作出民事判決書(附件1)認定:一審原告____按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負責人張某的要求將借款中的150000元通過自己的公司(__市商貿(mào)有限公司)匯款入被告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的賬戶,就認定原告已履行了借款交付義務。一審中,原告____出示了一張"借條",用以證明借款及約定利息的事實存在;借條一張,是_年3月2日原告____出借了250000元給被告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這并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而是為了進行虛假訴訟的需要而經(jīng)過一審原告____和一審第二被告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負責人張某串通以后,人為編造出的一個虛假借條;具體理由如下:理由之一是:借條約定了產(chǎn)生爭議進行訴訟的管轄法院,不符合平常寫借條的習慣;理由之二是:借條的內(nèi)容其中關于資金的用途中"用于開展公司義務"顯然,在_年12月13日,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與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簽訂《企業(yè)內(nèi)部區(qū)域合同》的第二天即_年12月14日,張某已經(jīng)向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繳了第一筆管理費人民幣100000元整,這人民幣100000元整是管理費,張某和一審原告____二人共同出資(具體出資情況根據(jù)__省_縣介紹人羅某說明是____出150000元,張某出100000元整)。
    2、借用申請人的資質(zhì)成立分公司即分支結(jié)構共同做生意,借用資質(zhì)成立分公司,在目前建筑行業(yè)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總公司收取一定的管理費也是一個正?,F(xiàn)象。因此,_年12月14日,張某向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繳了第一筆管理費人民幣100000元,云分公司還沒有成立和注冊,_年2月22日分公司注冊登記(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顯然,_年12月14日,分公司主體都不存在,談何在合法的主體名義開展義務,這在一審法院的開庭筆錄_內(nèi)東民初字第314號,(第一次開庭)第9頁第8行和第9行清楚記錄,這就驗證申請人的觀點。因此,張某向一審法院所做的陳述,云分公司在創(chuàng)辦過程中需要資金的陳述,與這100000元管理費還不能相提并論,也就是說,這是兩碼事,管理費就是管理費,而不是借條中的借款組成部分。這是兩筆不同性質(zhì)的款項,不同憑主觀推定它們之間有某種關聯(lián),因此,一審法院認為____與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之間借款事實存在,我們認為缺乏因果關系,由此導致一審判決的結(jié)果也不能讓人心服口服。
    3、一審法院認定:原告____按被告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負責人張某的要求將借款中的150000元通過自己的公司即__市商貿(mào)有限公司賬戶匯款入被告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的賬戶,就認定原告已履行了將借款交付給了__省文建設有限公司云分公司負責人張某的義務。這種結(jié)論也是站不住腳的,請__省高級人民法院核查這一事實,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用"借款中的150000元"進行表述,是不能讓人接受的,這150000元在轉(zhuǎn)款單據(jù)摘要一欄中清楚記載資金用途"管理費"三個字,而不是借條中的"借款"二字,更不是借條中的借款組成部分。這是兩筆不同性質(zhì)的款項,同樣不能憑主觀推定它們之間有某種關聯(lián),既然這100000元和150000元都是管理費,那么,____以100000元現(xiàn)金方式付給了張某,這100000元現(xiàn)金是從哪里來的?是哪個銀行取的現(xiàn)金?是什么具體時間交付給張某的`?張某又把這100000元用在何處?有沒有相關正式發(fā)票?等等這些都沒有查清楚。因此,我們認為一審、二審法院均沒有查清楚事實部分,借條中的借款來源和用途,也沒有查清楚借條中的借款到底是否已經(jīng)完成交付。
    4、一審法院認定:"法院依據(jù)本案證據(jù)"借條"和其他證據(jù)材料就認定了當事人雙方的借款合同成立,并判決申請人承擔償還責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規(guī)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同時結(jié)合_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相關精神,可以看出,出借人應對存在借貸關系、借貸內(nèi)容以及已將款項交付給借款人等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但是一審原告并沒相應的證據(jù)加以證明,因此____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
    5、__市中級人民法院以_內(nèi)民終字第號"民事判決書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錯誤判決(附件2):二審法院在法庭調(diào)查過程中沒有對借款"借條"從合理性、真實性、關聯(lián)性等多方面進行調(diào)查,沒有對____的借款借條進行核實,更沒有對申請人書面提出的對"借條"進行鑒定,作出一個合理的說明,而恰恰是這份書證,決定了借款是否虛假,訴訟是否虛假,借款上寫明了在_年10月30日歸還借款,_年12月24日____進行起訴,申請人認為在這個時間開始寫的借條,卻把借款時間寫成_年3月2日,時間相差近一年之久,通過筆記鑒定,可以證明借條是否虛假,時間是否倒簽??墒嵌彿ㄔ褐皇呛唵蔚刈吡艘坏蓝彸绦蚨选ee過了一個很好的糾錯機會,就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錯誤判決。
    綜上所述,依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之規(guī)定,依法提請再審,請求__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糾正錯誤判決,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__省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___
    法定代表人簽字:___
    ___年___月___日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六
    申請人(原判被告、終審上訴人):李_,男,_歲,漢族,農(nóng)民。住址:。;郵寄地址—。
    被申請人(原判原告、被上訴人):吳_,男,_歲,滿族,村長;郵寄地址:。
    第三人:荊_,男,_歲,漢族,干部,住址。
    申請事由:
    再審申請人因債務糾紛一案,不服呼盟中級法院在內(nèi)蒙高級法院裁定指令再審情形下,做出駁回再審請求的判決;理由如下:
    1、民案原判,定性不準,實體錯誤!違背基本事實和法律。
    2、民案終審,違背法定程序,對上訴案件不審不問維持原判。
    3、民案再審,無視案件性質(zhì),覆轍原判錯誤,做出駁回再審訴求。
    本案三審判決的錯誤,貼合《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一款第1項、2項、3項、4項、6項、10項、11項規(guī)定的: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據(jù)是偽造、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力的、原判決遺漏以及第二款違反法定程序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應當再審的事由。
    請求事項:
    1、撤銷兩級法院初、終、再審判決;駁回被申請人的訴求;判令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2、判令被申請人給付拖欠款(原判遺漏)_元。
    3、被申請人的訴求屬于惡意,應于懲罰,判令由此給申請人造成的損害(車旅誤工等)賠償人民幣_元。
    糾紛事實:
    申請人與銀行約定是70平米土瓦結(jié)構房。簽定《抵押合同書》、《賣房契約》。被申請人購買后,索要115平米臨街的磚瓦結(jié)構住宅房;不顧民事行為主體和約定標的,訴求法院判給該房。
    民案原判:
    故意違背基本事實和法律用債務曲解立案、規(guī)避約定審理、做出與約定相悖的判決:被告給原告倒出臨街的土瓦結(jié)構房。
    1、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抵押合同書》、《賣房契約》、《還款憑證》、房屋照片,是確定糾紛事實、案件性質(zhì)、約定標的、民事行為主體的關鍵證據(jù);法院原判未予認證質(zhì)證!貼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一項“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規(guī)定情形。
    2、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認定的事實是偽造的,沒有質(zhì)證。
    糾紛源之房產(chǎn)抵押買賣;認定債務糾紛,沒有證據(jù)證明。
    署名潘振林、標明63平米土草房的《房照》,來路不明;村委會代簽的日期是在此房出賣并且建成磚瓦結(jié)構房之后,是廢棄無效證件;不具證明力。做定案依據(jù)未質(zhì)證。
    如此審判錯誤,貼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的2、3、4項規(guī)定情形“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的”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jù)是偽造的”以及“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主要證據(jù)未經(jīng)質(zhì)證的”。
    3、原判適用法律錯誤:房產(chǎn)抵押買賣糾紛用《民法通則》債權條款判決,明顯與糾紛性質(zhì)不符。貼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第6項“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規(guī)定情形。
    4、原判決遺漏:庭審時,被告反訴原告欠款事項沒有認證。貼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第12項“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超出訴訟請求的”規(guī)定情形。
    民案終審:
    對上訴案件,不審不問判決維持,違背《民訴法》第152條“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詢問當事人”的法定程序。貼合《民訴法》第179條二款“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和第179條一款10項“違反法律規(guī)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力的”規(guī)定情形。
    民案再終審:
    對確定糾紛事實、案件性質(zhì)、約定標的、民事行為主體,足以推翻原判的關鍵證據(jù)仍不質(zhì)證認證;覆轍原判錯誤,主觀臆斷做出駁回再審訴求的判決。
    綜上所述:
    兩級法院,對債務案的“兩審一再”的審判,是在故意違背房產(chǎn)抵押買賣基本事實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情形下做出錯誤判決的。
    被申請人,違背依法訴權,惡意訴求;本訴與本訴之外均沒有證據(jù)證明!是以十分手段干擾破壞司法公正,陷無辜的申請人于訴訟中;蒙受人生各方面的慘重損害與精神折磨。由此造成的侵害務必賠償。
    惡意訴訟,禍國殃民法理不容!為有效制裁和遏制民事惡意行為,彰顯正義維護法律尊嚴;故此依法訴求。
    此致
    敬禮!
    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七
    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原再審申請人):上海杰爾曼尼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顧村鎮(zhèn)寶安公路333號a區(qū)253號。
    法定代表人:虞福根,公司董事長。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原再審被申請人):新疆昊泰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友好北路6號。
    法定代表人:劉軍,公司董事長。
    再審請求:
    二、裁定對該案進行提審。
    事實與理由:
    一、案件訴訟過程梗概
    1、一審:
    20xx年7月,被申請人向申請人提起訴訟,請求判決申請人向其支付逾期交貨違約金。經(jīng)過審理,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xx年1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被申請人的全部訴訟請求。
    2、二審:
    20xx年3月,被申請人提起上訴,要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其訴訟請求。經(jīng)過審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于20xx年9月作出判決,撤銷了一審判決,同時終審判決申請人向被申請人支付逾期交貨違約金110萬元。
    3、再審:
    20xx年1月,申請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于20xx年11月29日作出裁定,指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再審本案。
    經(jīng)過再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于20xx年3月23日作出再審終審判決書,維持其二審判決。
    現(xiàn)申請人對該再審終審判決書不服,特再次提起再審申請。故,此系申請人第二次申請再審。
    二、涉及爭議的事實概況及焦點
    1、雙方確認的相關事實概況:
    本案系家具買賣合同糾紛。申請人系銷售方,被申請人系購買方。雙方于20xx年上班前先后簽訂兩批家具的購銷合同及協(xié)議,前一批貨物價款200萬元,后一批貨款價款253630元;提貨方式均為被申請人自行提貨,費用自理;前一批貨物約定交付時間為當年5月5日前,后一批貨物約定交付時間為當年6月10日前,交付地點為申請人上海倉庫,被申請人赴申請人倉庫驗收貨物視為貨物交付,但申請人應當提前7日書面通知被申請人驗貨和提貨。
    合同簽訂后,申請人組織生產(chǎn),被申請人于當年5月28日赴申請人倉庫驗貨,隨后于7月份分批次提取全部貨物。
    2、雙方存有爭議的事實焦點:
    被申請人認為,申請人延期交貨,構成違約,遂提起違約之訴,引發(fā)辦案。申請人認為,申請人及時備足貨源,按約履行了通知義務,不構成延期交貨,而是被申請人因自身原因延期提貨。
    3、法院審理觀點:
    經(jīng)過審理,一審認為,被申請人沒有證明其在約定交貨期內(nèi)前往提貨而未果的證據(jù),故其主張申請人逾期交貨的理由不能成立。二審認為,被申請人前往驗貨要以申請人提前通知為前提,在申請人沒有通知的情況下,應將被申請人自行前往驗貨的日期視為交付日,故申請人逾期交貨成立,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再審審查后認為,二審判決存在《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一款第(二)、(六)項規(guī)定的依法應當再審的情形,即認為,二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再審認為,申請人的再審申請及理由均不能成立,二審判決應當維持。
    三、原再審判決存在應當再審的情形
    申請人認為,原再審終審判決應當再審的情形如下:
    1、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
    系關于申請人是否構成違約這一節(jié)事實。
    本案案由為買賣合同糾紛,申請人作為銷售方,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向被申請人交付貨物,被申請人作為購買方,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及時驗收并提取貨物和支付貨款。
    被申請人作為主張申請人違約,逾期交付貨物。按照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被申請人應當對此承擔舉證責任。由于被申請人沒有這方面的證據(jù),所以一審認定被申請人主張申請人逾期交貨的事實不能成立,并據(jù)此判決被申請人敗訴。
    二審和再審卻完全背離了這種審判思路,認為,在申請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按照約定向被申請人履行了通知義務且被申請人在約定交貨期屆滿后自行驗貨的情況下,應當直接視作申請人逾期交貨。
    由此可見,認定申請人構成逾期交貨應當以什么證據(jù)來證明,是本案的關鍵所在。
    對此,申請人認為,所謂逾期交貨,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是:購銷雙方約定的交貨期屆滿后,銷售方?jīng)]有準備好貨源,客觀上不能交貨;或者,銷售方雖準備了貨源但怠于交貨或拒絕購方提貨。這也是可以證明銷售方逾期交貨的必要證據(jù)。故此,一審判決未認定申請人逾期交貨是正確的、公正的。
    而本案再審卻認為,作為銷售方的申請人沒有證據(jù)證明自己按照約定通知作為購買方的被申請人驗、提貨,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在約定的交貨時間內(nèi)將貨物妥當存放等待被申請人驗、提貨,這就構成了申請人逾期交貨的充分證據(jù)(第11頁)。如此認定申請人構成逾期交貨這一基本事實,顯然缺乏證據(jù)證明,必然是錯誤的。
    2、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一是購銷合同當事人義務的確定方面。
    如前所述,本案案由為買賣合同糾紛,申請人作為銷售方,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向被申請人交付貨物,被申請人作為購買方,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及時驗收并提取貨物和支付貨款。
    而再審中,卻將通知對方前來驗貨視作銷售方的主要義務,并將銷售方?jīng)]有履行這一通知義務視作其構成為違約的`依據(jù)。
    對此,申請人認為,第一,本案中,盡管雙方的確約定申請人應當提前書面通知被申請人前來驗貨,但該項義務是作為銷售方的申請人的附隨義務而不是主要義務;第二,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交付貨物的最后期限,而交付貨物是購銷雙方合作才能完成的行為,沒有接收貨物的行為便不能發(fā)生交付貨物的行為,況且約定申請人自提自運,即便申請人沒有通知被申請人,也根本不影響被申請人在事先確定的期間內(nèi)前來驗貨、提貨的義務的履行,故雙方約定的最后交貨期限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第三,本案中根據(jù)雙方約定,驗收貨物當日并不要求被申請人提取貨物,故認為被申請人驗收貨物應當以申請人提前通知為前提以使被申請人有必要的備車等準備時間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本案再審中將沒有履行通知對方驗貨的附隨義務視為申請人違約,“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二是關于申請人是否履行了通知義務這一節(jié)事實方面。
    上述已經(jīng)充分表明,即便沒有證據(jù)證明申請人按照約定履行了通知義務,本案中也沒有足以認定申請人逾期交貨的必要證據(jù),同時,通知對方驗貨是銷售方的附隨義務而不是主要義務,不是判斷銷售方是否違約的依據(jù)。
    而本案中需要進一步認定的事實是:申請人究竟有沒有履行了及時通知被申請人驗貨的義務?如果是,則可直接證明申請人沒有逾期交貨,申請人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至今為止所有的訴訟活動中,申請人始終堅持自己按照約定通知被申請人前來驗收貨物。申請人為此的舉證材料一是被申請人的業(yè)務發(fā)展總經(jīng)理劉云的名片,上面記載的傳真號碼是(0991)4832975;二是申請人落款日期為20xx年4月27日,通知被申請人貨物已生產(chǎn)完畢請其前來驗貨的《提驗貨聯(lián)絡函》,三是申請人依法向中國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調(diào)取的電信費賬單,上面明確記錄了申請人于4月27日10點27分11秒開始的成功撥打(0991)xxx號碼的通話記錄。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申請人于該時間前后均撥打過這個傳真電話,第二,該電話是被申請人業(yè)務發(fā)展總經(jīng)理名片上載明的專門用來接收傳真的電話號碼,名片上同時載明的通話電話號碼是另一個號碼。
    在上述證據(jù)材料支撐下,申請人主張已經(jīng)在4月27日向被申請人發(fā)出了傳真要求被申請人前來驗貨。
    再審認為,該組證據(jù)只能證明雙方之間曾于該時間通過話,但不能證明通話或傳真內(nèi)容,故不能認定申請人履行了合同約定的通知義務。
    對此,申請人認為,訴訟當事人對自己主張的事實進行舉證,有一個合理、必要的限度的問題,只要舉證一方提出的證據(jù)符合正常理性人認知水平下的合理條件,就應當認定其舉證充分,進而確認其所欲證明的事項,而不應當是無限度的、不符合常理地過于苛求舉證責任,不能要求舉證材料達到具備一切細節(jié)、排除一切可能的狀態(tài)。
    所以,針對自己已經(jīng)履行通知義務的主張,申請人已經(jīng)進行了如上的舉證,已屬充分,而絕不是作為傳真接收方的被申請人沒有證據(jù)支撐的一句“沒有收到”就可以輕易否定的。在此基礎上,再要求申請人提供其他證據(jù)以證明被申請人收到《提驗貨聯(lián)絡函》,實屬過于苛刻和無理。因為,按照如此邏輯,只有申請人提交載有被申請人簽收的《提驗貨聯(lián)絡函》,方能證明被申請人已經(jīng)收到該函件,而如此要求與當代現(xiàn)實貿(mào)易往來中的通常交易慣例嚴重不符,而即便申請人提交封面上載明內(nèi)容的郵政ems快遞單和“妥投”證明,也不能證明被申請人收到了函件,因為申請人還有郵寄幾張廢紙給被申請人的可能。
    可見,再審中,在舉證責任分配方面,確實存在“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情形,明顯過于苛刻地加重了申請人的舉證責任,嚴重偏離了公正性。
    四、本案不應再指令原再審法院再審
    該再審終審判決書已經(jīng)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后作出,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jiān)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本案不能再指令原再審法院再審。
    綜上,為維護法律的公正、權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申請人請求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原再審終審判決,并提審本案。
    此致
    敬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八
    申請再審人:
    被申請人:
    申請人再審人與被申請人因觸電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云南省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于____年5月14日作出的(____年)云06民終550號民事判決書。申請再審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1款第6項:“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____(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之規(guī)定,向貴院申請再審。
    1.請求撤銷云南省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于____年5月14日作出的(____年)云06民終550號民事判決書。
    2.改判申請再審人不承擔責任。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申請事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1款第6項:“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之規(guī)定,具體理由如下:
    原審以國務院《建設工程質(zhì)量管理條例》第二條和第七條之規(guī)定,認定申請再審人將四層水泥樓房一幢的內(nèi)墻及外墻承包給不具備資質(zhì)的被申請人肖某粉糊,對承攬人具有選任不當?shù)倪^錯,認定申請再審人承擔30%的責任是法律適用錯誤。
    首先,室內(nèi)裝修工程施工無需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規(guī)定的建筑施工資質(zhì)?!吨腥A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并未要求從事室內(nèi)裝修裝飾施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施工資質(zhì),故本案申請再審人將四層水泥樓房一幢的內(nèi)墻及外墻承包給不具備資質(zhì)的被申請人肖某粉糊,并無對承攬人選任不當?shù)倪^錯。
    其次,建設部《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zhì)標準》雖然規(guī)定了核定從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活動企業(yè)資質(zhì)等級的依據(jù),但并未明確規(guī)定未取得資質(zhì)企業(yè)不得進行裝飾裝修工程施工。
    再次,《建筑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涉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jié)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委托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zhì)條件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沒有設計方案的,不得施工。內(nèi)墻及外墻粉糊不是涉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jié)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因此并不需要在施工前委托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zhì)條件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
    此外,參考最高人民法院(____年)民申字第938號朱某與祥云縣某煤礦其他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關于本案《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并未要求從事室內(nèi)裝修裝飾施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施工資質(zhì),故本案朱某及其經(jīng)營的設計室未取得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資質(zhì),不屬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合同無效的情形。建設部《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zhì)標準》雖然規(guī)定了核定從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活動企業(yè)資質(zhì)等級的依據(jù),但并未明確規(guī)定未取得資質(zhì)企業(yè)不得進行裝飾裝修工程施工,且該規(guī)定系部門規(guī)章,不能作為認定民事合同無效的法律依據(jù)。故朱某所持本案《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應認定為無效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因此,室內(nèi)裝修工程施工無需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規(guī)定的建筑施工資質(zhì)。申請再審人沒有過錯。
    綜上所述,原審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申請再審人請貴院依法再審,糾正錯誤,維護申請再審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____高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
    日期:
    民事調(diào)解書再審申請書篇十九
    申請人:(基本情況)
    申請人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申請再審。
    請求事項:
    (寫明申請人要求人民法院解決的具體問題)
    事實和理由:
    (主要闡述申請人對原裁判認定的事實、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不當之處,以及所作出的`判決結(jié)果不公之處。)
    此致
    人民法院
    附:原審書抄件(或復印件)一份
    申請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