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模板16篇)

字號:

    教案還可以幫助教師提前預設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準備措施,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教案中的教學資源和教具選擇應該與教學內容相匹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教案可以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借鑒,幫助大家更好地編寫教案,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在精心準備教案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達到優(yōu)質教學的效果。教案的編寫雖然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但它將為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編寫出更好的教案,為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一
    1、體驗用紙條創(chuàng)作的樂趣。
    2、學習各種顏色的紙條制作水果、動物等有趣的圖案,發(fā)展小肌肉動作。
    3、嘗試根據紙條作品模仿兒歌。
    全體幼兒。
    1、各種顏色的紙,剪成條。
    2、剪刀、膠水、底紙每人一張,彩筆。
    3、輕柔、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1、老師有個神奇的魔法帽,能變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教師出示魔法帽,從里面拿出長長的系在一起的不同顏色的紙條。請幼兒來抽出長長的紙條,紙條最下層系著紙條制成的手工作品。讓發(fā)現彩色紙條引起幼兒興趣。
    一起觀察欣賞小作品。
    “小朋友紙條還可以做什么東西呢?”
    2、出示紙條制成的各種手工作品,讓幼兒感受作品的美。
    請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怎么做成的?用到了什么東西?如何制作?
    3、教師示范:用現有材料現場制作,邊做邊講解制作方法,引發(fā)幼兒制作興趣。
    小紙條,變變變,變什么?變只蝸牛慢慢爬.......
    讓幼兒學一學蝸牛的動作,說一說兒歌,增加幼兒興趣。
    教師介紹材料,以及使用方法,跟小朋友說悄悄話,注意衛(wèi)生事項。
    4、幼兒操作:教師播放輕柔、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讓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輕松愉快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選用多種顏色的紙條,制作和別人不一樣的畫面,粘貼在底紙上,注意顏色的搭配。
    5、展示作品:讓幼兒用自己的大拇哥二拇弟變成小鑷子,夾起自己的畫讓大家們欣賞,并引導幼兒用兒歌描述作品“小紙條變變變,變成.....”
    6、讓我們一起將制作的作品裝飾在我們的教室里吧!
    孩子們能用紙條變出很多漂亮的作品來,但是由于孩子們年齡的特點,他們的小手還不是那么的靈活,所以再用剪刀剪紙條的時候紙條剪得粗細不太均勻。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二
    1、初步建立節(jié)約用紙的意識。
    2、了解生活中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3、用較完整的話講述自己的想法。
    學習在生活中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能夠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有用紙及紙制品的經驗。
    ppt課件、視頻、廢舊紙制品制作出的作品、收集的廢舊材料、盒子、水噴壺、筷子、抹布等。
    (一)導入部分
    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這些都是什么紙。(衛(wèi)生紙、餐巾紙、紙杯、彩紙、報紙、牛皮紙)
    提問:你認識它們嗎?
    你們知道紙是用什么制造出來的嗎?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視頻了解造紙的過程。
    提問:皮皮去森林郊游它看到了什么?
    這些木頭都被運到了哪里呢?
    紙是由什么造出來的呢?
    我們需要的紙越多,砍伐的樹木會怎么樣呢?
    我們應該怎樣做?(節(jié)約用紙)
    2、討論在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1)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在生活中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提問:小朋友你們平時是怎么用衛(wèi)生紙的呢?
    繪畫時怎樣畫更節(jié)約用紙呢?
    如果我想在一張紙上畫好多個圓形,可以怎么畫呢?那種更節(jié)約呢?
    (2)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這些廢舊紙張還可以怎么利用。
    畫過畫的紙——背面可以繼續(xù)畫、可以折紙。
    碎紙——用壓花器壓成小花、裝飾紙杯、圖形剪貼畫。
    報紙——服裝、手提袋、拼貼畫
    (3)小結:充分利用,減少用量,循環(huán)使用,就是節(jié)約用紙。
    3、體驗造紙的基本過程
    (1)通過圖片講述再造紙的基本過程。
    (2)幼兒分工合作,體驗造紙的基本步驟。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節(jié)約用紙的好辦法,還學到了廢紙怎樣再利用的方法。小朋友們可以把這些節(jié)約用紙的好辦法介紹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們,告訴他們也要節(jié)約用紙。
    (四)活動延伸:
    1、帶幼兒完成造紙的后續(xù)過程。
    2、收集鞋盒、蛋糕盒、酸奶盒、紙袋等材料制作收納盒。
    3、家園共育:分享生活節(jié)約各種資源的方法。
    在此次活動中,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積極地舉手發(fā)言,特別是在利用教師提供的一些紙張,通過自己的一雙巧手制作紙成品的活動中,氣氛活躍,幼兒的積極參與實驗活動,活動效果好。在此活動中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懂得紙張的寶貴,從而不去浪費紙張,去珍愛書本。但由于孩子動手能力及輔助材料的限制,導致有的一些孩子想到的東西,沒能完美的制作出,對很少部分小朋友還停留在制作環(huán)境中,在教師講述故事過程中,缺少互動性對話與活動,使有些幼兒沒能很認真傾聽教師講述故事,感到有點失望。在以后的教學當中我將更加努力,爭取更好。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三
    1、開展班級紙制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在此基礎上討論并制訂班級紙張使用和廢舊紙張重復使用的可行性方案。
    2、愿意從自身做起,做節(jié)約用紙的環(huán)境保護小衛(wèi)士。
    3、逐步養(yǎng)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jié)約資源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經驗準備:幼兒進行為期一周的紙制品使用情況調查,可記錄自己每天在幼兒園使用各種紙制品的具體數量。并統計出自己一周使用各種紙制品的總量;知道制作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等植物纖維。
    2、材料準備:視頻資料――幼兒使用紙的活動實錄片段(繪畫、折紙、手工制作活動),紙制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匯總表,課件,標記卡,報紙,單面使用過的復印紙,畫報紙(廣告紙),廢舊紙盒,紙杯等。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匯總調查結果。
    (1)師:我們用了一周的時間記錄自己使用的各種紙制品的數量,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一周使用了多少紙制品。
    (2)出示大調查表,請3~4位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推算全班幼兒一周使用的圖畫紙、彩紙、白紙、廢舊紙盒(杯)等的數量。
    2、以幼兒用紙量與一棵樹的造紙量進行對比,讓幼兒感受到節(jié)約用紙的重要性。
    (1)討論:我們真的需要用這么多紙嗎?有沒有可能節(jié)約使用?為什么?
    (2)小結: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它。用紙也有節(jié)約的方法,節(jié)約用紙可以少砍樹,就是一種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
    1、觀看視頻,觀察其中的用紙行為,討論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片段一:一幼兒正用勾線筆在圖畫紙上畫畫,只見他畫一點就換一張畫紙。
    討論:這是我們小朋友畫畫的情景,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能浪費紙,每張紙都要盡量畫完;畫完一幅畫后再拿新紙畫另一幅畫。)
    (2)觀看片段二:一幼兒在用一張白紙折紙,周圍有一些用白紙折的作品;一幼兒在做手工(紙盒造型),正從一張大彩紙中剪一個小圓形;另一幼兒則從一張彩紙的邊緣剪所需的小圓形,旁邊有廢紙簍,簍里有一些紙屑。
    討論:看了這段錄像你們又有什么想法?(可用廢舊紙折紙,剪圖形可以選不同大小的紙,剪的時候要從邊緣開始剪起,用過的廢紙也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2、師幼共同總結:班級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認真畫畫、寫字,畫錯畫寫錯字的紙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報紙、用過的復印紙、畫報紙?zhí)娲糠之嫾垼?BR>    剪小圖形用小紙,剪大圖形用大紙,剪圖形時從紙的角落或邊緣開始;
    利用廢舊紙盒、紙杯做手工或者游戲材料;
    無法再使用的廢紙還可以回收。
    1、提供報紙、畫報紙(廣告紙)、各種彩紙,分三組進行整理。
    師:我們一起來動手整理廢舊紙張。我先來介紹整理方法和要求。
    報紙組:選擇畫面少、干凈清爽的報紙.折疊整齊作為水粉畫的畫紙。
    彩紙組:把紙按大、小和顏色分類擺放。
    畫報紙組:把畫報紙折疊后剪成正方形,當折紙的材料。
    2、幼兒自由選擇分組進行整理。
    3、總結:讓我們從節(jié)約用紙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約習慣.做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吧!
    品德與生活課重視讓學生體驗、參與,重視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在本主題活動中,我引導學生針對生活和學習中使用紙張的不同方面展開調查,從而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采用這些方法來進行研究。在活動中,調查研究的記錄和統計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我激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調查資料或結論,如錄音、圖片、表格等。通過這樣的過程來引導學生研究紙與森林的關系,培養(yǎng)節(jié)約用紙、保護資源的意識,并在此基礎上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名學生能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從而直接參與紙與環(huán)保的實踐活動。在調查身邊的人每天用多少張紙時,出現了個別同學不實事求是,隨便填寫數字的情況。所以,在以后的調查活動中要強調調查的真實性和嚴謹性。調查結束后為了使同學們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用紙的情況,我不僅讓學生統計全班同學一天使用多少張紙,而且還幫助同學們計算清楚全校一天、一年使用多少張紙,讓學生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中浪費紙的情況,從心底領悟到節(jié)約用紙的必要性。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學生們身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們的思維很活躍,能想到很多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能關注到生活中很多細微的方面,能從事調查和研究,并且完成得很出色。原來,學生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四
    1、了解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并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2、利用廢紙進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節(jié)約用紙的意識和習慣。
    1、布布手偶、布布的信件。
    2、圖畫紙、彩筆、雜志紙、廢紙。
    1、出示布布手偶,他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老師問布布為什么不高興,布布拿出一封信,原來是小松鼠寫給布布的信,老師把信的內容讀出來。
    親愛的布布:
    我們要搬家了。這兩天有一大群人帶著像怪獸一樣的鋸刀來砍伐我們的家。聽他們說樹木是制造紙的材料,因為人類需要大量的紙張,所以要砍伐很多很多的樹木,森林里的樹木變得越來越少。我家住的那棵大樹昨天也被人類砍倒了,整個森林就快被砍伐完了,變得光禿禿的,我和森林里的動物們只好搬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你在人類的社會里生活,請為我們做點事,提醒人類節(jié)約用紙吧。
    2、布布與幼兒討論:
    為什么小松鼠要搬家?
    紙是用什么制造的?
    沒有了森林,對動物有什么影響?對人類也有影響嗎?
    3、老師引導幼兒討論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一張紙兩面書寫、用手帕代替紙巾、禮物的包裝盡量簡單。)請幼兒在圖畫紙上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畫下來。
    4、請幼兒分別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
    5、向幼兒出示準備好的各種廢紙,請幼兒利用廢紙自由創(chuàng)作,例如做拼貼畫、剪紙、折飛機等。
    1、能用繪畫方式表達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懂得珍惜用紙。
    2、能利用廢紙進行創(chuàng)作。
    更多幼師講課視頻,公開課比賽課件,請關注幼師ok網。本站長期更新大量評語模板,計劃,總結,優(yōu)秀教案,隨筆,觀察記錄,是幼兒園老師必備的一個資源平臺。
    大班社會主題《升起來》優(yōu)質課視頻+ppt課件+教案+點評。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五
    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要節(jié)約用水,其實,要我們節(jié)約的何止是一滴水呢?!一張紙、一度電、一棵樹……都是我們值得珍惜的資源啊!
    1、教師當導演,全班動員扮演:一張被丟棄的紙
    2、分演角色:演種樹人;樹林;水資源;紙張。
    3、對紙張制作流程圖進行解釋:
    4、紙的發(fā)明(自述部分引用)
    古書上還記載了蔡倫造紙的工藝方法,如《博物志》中說:“蔡倫煮樹皮以造紙”,“蔡倫始搗故魚網造紙”,《后漢書集解》稱:“蔡倫挫搗故布網抄作紙”。這里的挫、煮、搗、鈔,相當于現在的切料、蒸煮、打漿、抄紙等主要造紙工序?!霸煲狻?、“始搗”有首先發(fā)明之意,說明蔡倫首先以破布、魚網和韌皮植物的莖皮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蔡倫造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藝仍為當今世界所共用。
    5、如果沒有紙的發(fā)明,世界會怎么樣?
    1、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
    2、改用毛巾、手帕代替紙巾。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4、減卡救樹,盡量以打電話、發(fā)e-ail、電子賀卡等方式代替紙質賀卡。
    5、回收廢紙。把廢書報、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6、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7、一次性木筷消耗了大量森林資源,我們要抵制使用。
    1、把廢紙撕成小片,泡在清水中。
    2、用木棍加水進行攪拌。
    3、加了一些漿糊調勻。
    4、用抄紙臺抄紙漿。
    5、用舊報紙吸干水分,陰干后一張再生紙就做好了。
    1、同學們的鉛筆用到什么時候才會淘汰?
    2、節(jié)約不分貧富,節(jié)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節(jié)約是美德更是責任。
    3、介紹一些發(fā)達國家崇尚節(jié)約的事例
    節(jié)約不是刻意地做一兩件事,而是要將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落實到生活的時時處處,方面方面。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六
    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要節(jié)約用水,其實,要我們節(jié)約的何止是一滴水呢?!一張紙、一度電、一棵樹……都是我們值得珍惜的資源?。?BR>    1、 教師當導演,全班動員扮演:一張被丟棄的紙
    2、 分演角色:演種樹人;樹林;水資源;紙張。
    3、 對紙張制作流程圖進行解釋:
    4、 紙的發(fā)明(自述部分引用)
    古書上還記載了蔡倫造紙的工藝方法,如《博物志》中說:“蔡倫煮樹皮 以造紙”,“蔡倫始搗故魚網造紙”,《后漢書集解》稱:“蔡倫挫搗故布網抄作紙”。這里的挫、煮、搗、鈔,相當于現在的切料、蒸煮、打漿、抄紙等主要造紙工序。“造意”、“始搗”有首先發(fā)明之意,說明蔡倫首先以破布、魚網和韌皮植物的莖皮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蔡倫造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藝仍為當今世界所共用。
    5、 如果沒有紙的發(fā)明,世界會怎么樣?
    1、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
    2、改用毛巾、手帕代替紙巾。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4、減卡救樹,盡量以打電話、發(fā)e-ail、電子賀卡等方式代替紙質賀 卡。
    5、回收廢紙。把廢書報、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6、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7、一次性木筷消耗了大量森林資源,我們要抵制使用。
    1、把廢紙撕成小片,泡在清水中。
    2、用木棍加水進行攪拌。
    3、加了一些漿糊調勻。
    4、用抄紙臺抄紙漿。
    5、用舊報紙吸干水分,陰干后一張再生紙就做好了。
    1、 同學們的鉛筆用到什么時候才會淘汰?
    2、節(jié)約不分貧富,節(jié)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節(jié)約是美德更是責任。
    3、介紹一些發(fā)達國家崇尚節(jié)約的事例
    節(jié)約不是刻意地做一兩件事,而是要將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落實到生活的時時處處,方面方面。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七
    一、分享調查結果,初步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紙制品的用量非常大,體會節(jié)約用紙的必要性。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匯總調查結果。
    (1)師:我們用了一周的時間記錄自己使用的各種紙制品的數量,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一周使用了多少紙制品。
    (2)出示大調查表,請3~4位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推算全班幼兒一周使用的圖畫紙、彩紙、白紙、廢舊紙盒(杯)等的數量。
    2、以幼兒用紙量與一棵樹的造紙量進行對比,讓幼兒感受到節(jié)約用紙的重要性。
    (1)討論:我們真的需要用這么多紙嗎?有沒有可能節(jié)約使用?為什么?
    (2)小結: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它。用紙也有節(jié)約的方法,節(jié)約用紙可以少砍樹,就是一種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
    二、觀看視頻,討論并提出班級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視頻,觀察其中的用紙行為,討論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片段一:一幼兒正用勾線筆在圖畫紙上畫畫,只見他畫一點就換一張畫紙。
    討論:這是我們小朋友畫畫的情景,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能浪費紙,每張紙都要盡量畫完;畫完一幅畫后再拿新紙畫另一幅畫。)
    (2)觀看片段二:一幼兒在用一張白紙折紙,周圍有一些用白紙折的作品;一幼兒在做手工(紙盒造型),正從一張大彩紙中剪一個小圓形;另一幼兒則從一張彩紙的邊緣剪所需的小圓形,旁邊有廢紙簍,簍里有一些紙屑。
    討論:看了這段錄像你們又有什么想法?(可用廢舊紙折紙,剪圖形可以選不同大小的紙,剪的時候要從邊緣開始剪起,用過的廢紙也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2、師幼共同總結:班級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認真畫畫、寫字,畫錯畫寫錯字的紙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報紙、用過的復印紙、畫報紙?zhí)娲糠之嫾垼?BR>    剪小圖形用小紙,剪大圖形用大紙,剪圖形時從紙的角落或邊緣開始;
    利用廢舊紙盒、紙杯做手工或者游戲材料;
    無法再使用的廢紙還可以回收。
    三、實踐操作:動手整理廢舊紙張,為再利用作準備
    1、提供報紙、畫報紙(廣告紙)、各種彩紙,分三組進行整理。
    師:我們一起來動手整理廢舊紙張。我先來介紹整理方法和要求。
    報紙組:選擇畫面少、干凈清爽的報紙.折疊整齊作為水粉畫的畫紙。
    彩紙組:把紙按大、小和顏色分類擺放。
    畫報紙組:把畫報紙折疊后剪成正方形,當折紙的材料。
    2、幼兒自由選擇分組進行整理。
    3、總結:讓我們從節(jié)約用紙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約習慣.做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吧!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八
    品德與生活課重視讓學生體驗、參與,重視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在本主題活動中,我引導學生針對生活和學習中使用紙張的不同方面展開調查,從而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采用這些方法來進行研究。在活動中,調查研究的記錄和統計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我激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調查資料或結論,如錄音、圖片、表格等。通過這樣的過程來引導學生研究紙與森林的關系,培養(yǎng)節(jié)約用紙、保護資源的意識,并在此基礎上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名學生能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從而直接參與紙與環(huán)保的實踐活動。在調查身邊的人每天用多少張紙時,出現了個別同學不實事求是,隨便填寫數字的情況。所以,在以后的調查活動中要強調調查的真實性和嚴謹性。調查結束后為了使同學們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用紙的情況,我不僅讓學生統計全班同學一天使用多少張紙,而且還幫助同學們計算清楚全校一天、一年使用多少張紙,讓學生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中浪費紙的情況,從心底領悟到節(jié)約用紙的必要性。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學生們身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們的思維很活躍,能想到很多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能關注到生活中很多細微的方面,能從事調查和研究,并且完成得很出色。原來,學生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九
    1、開展班級紙制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在此基礎上討論并制訂班級紙張使用和廢舊紙張重復使用的可行性方案。
    2、愿意從自身做起,做節(jié)約用紙的環(huán)境保護小衛(wèi)士。
    3、逐步養(yǎng)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jié)約資源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
     1、了解古代造紙的方法。
     2、結合生活經驗,知道多種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課件3組:《古代造紙過程》、《浪費紙張帶來的危害》、《廢紙的回收利用》。
     2、實物:不同材質的紙張、各類廢舊紙制品
     3、活動前已排練好的情景劇“這樣做對嗎?”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一
    1、經驗準備:幼兒進行為期一周的紙制品使用情況調查,可記錄自己每天在幼兒園使用各種紙制品的具體數量。并統計出自己一周使用各種紙制品的總量;知道制作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等植物纖維。
    2、材料準備:視頻資料——幼兒使用紙的活動實錄片段(繪畫、折紙、手工制作活動),紙制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匯總表,課件,標記卡,報紙,單面使用過的復印紙,畫報紙(廣告紙),廢舊紙盒,紙杯等。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了解紙的生產過程,知道紙的來之不易。
    2、探討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3、建立節(jié)約用紙的意識,養(yǎng)成節(jié)約用紙的習慣。
    4、學習利用紙漿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白紙、手工紙、衛(wèi)生紙、報紙。
    2、紙的生產過程視頻和ppt。
    3、行為辨析圖片。
    4、紙漿畫作品ppt。
    5、輪廓圖、各種顏色紙漿、小抹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張,說說紙的不同用途
    1、出示實物
    師:孩子們,這里有很多紙,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2、師幼交流
    師:這是什么紙?它能做什么?
    3、教師小結
    師:白紙能夠寫字和繪畫,手工紙能夠折各種各樣的物品,衛(wèi)生紙能夠幫助我們去掉臟東西,報紙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一些信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種紙,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途。
    二、觀看視頻,講講紙的生產過程
    1、播放視頻
    師:紙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請大家仔細看,認真聽,一會兒咱們要來說一說紙的生產過程。
    2、師幼交談
    師:誰來說一說紙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
    3、教師小結
    師:首先,要將原材料打碎成漿。然后,濾去廢渣,再將干凈的紙漿平鋪在網上。通過壓榨、烘干除去水分,經過這么多道工序,紙才被生產出來。我們要節(jié)約用紙。
    三、行為辨析,談談行為的對與錯
    1、出示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怎樣用紙?
    2、師幼交流
    (1)看,他們在怎樣用紙?這些紙還能做些什么?
    (2)她這樣用紙對嗎?為什么不對?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3)她在用紙做什么?(她將廢舊的報紙做成了可愛的瓶子娃娃,這是一種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四、師幼討論,議議節(jié)約用紙方法
    1、提出問題
    師:那還有哪些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呢?快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2、幼兒討論
    3、教師提問
    師:誰來說一說你知道的節(jié)約用紙的方法?
    4、個幼回答
    5、教師小結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節(jié)約用紙從生活的點滴做起,不要將沒有充分利用的紙,隨便撕壞、扔掉,一張紙可以正反兩面用。用過的廢書報、廢紙可回收再利用可以做成不同的手工作品。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手帕代替衛(wèi)生紙,擦手和擦鼻涕等等一些節(jié)約用紙的好方法。
    五、作品欣賞,感知廢紙的再利用
    1、教師引題
    師:大家看,這些是我們用過的一些廢紙,做成的各種顏色的紙漿,這些紙漿可以粘貼出漂亮的紙漿畫作品。
    2、作品欣賞
    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六、動手操作,學做紙漿畫的方法
    1、示范講解
    輪廓鋪滿。
    2、提出要求
    完成。注意,不要將紙漿鋪在輪廓線外也不要鋪的太厚。完成好以后別忘了把手擦干凈。開始作畫吧!
    3、幼兒操作
    4、個別指導
    5、作品展示
    師:請你們把完成好的作品放到前面的桌子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七、提出要求,生活中要節(jié)約用紙
    師:請你們回去之后搜集有關節(jié)約用紙的好方法,回來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并在生活中做到節(jié)約用紙。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三
     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幼兒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以“環(huán)?!睘橹黝}的活動,極易陷入“教師說教、幼兒被動傾聽”的局面,因此在本次活動中,以“動起來,找朋友”的游戲形式引出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在活動中,各環(huán)節(jié)間做到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動靜交替,幼兒了解了紙的來歷,并在思考的過程中懂得了節(jié)約用紙和廢紙回收的原因,初步了解了紙張的二次回收與其生活中的替代物,樹立了初步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如何將情感教育內容的深入與教育手段、教育觀念的轉變有機結合在一起,讓教育不再流于表面,是活動留給我靜心反思的問題。同時,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現象與對幼兒的教育顯得“背道而馳”,孩子們看到的和聽到的往往并不一致,造成了他們情感認知的混亂,這也更加的提醒我們——教育并不只是對孩子的教育,成人世界更加需要。只有成人身正,才可為幼兒做出好的榜樣。
     幼兒的社會性培養(yǎng)需要家、園、社會保持一致,一次教育教學活動遠遠達不到我們的教育目的,與主題緊密相關的延伸活動使整個活動更加完整,通過“親子參觀”、“親子手工制作”,讓家長了解并走進了我們的`教育,家園教育的同步是幼兒發(fā)展的堅實基礎,更是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四
     《指南》中指出:“要讓幼兒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注意節(jié)約資源?!奔埵侨祟惐夭豢缮俚挠闷罚谌粘I?、學習、工作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年幼的孩子并不了解紙的來歷,不知道廢紙還是寶貝,經過回收可以再次重新造紙。我設計本次活動,就是要讓幼兒知道紙的來歷,意識到節(jié)約用紙和廢紙回收的重要性,使幼兒明白浪費紙張就是在浪費木材,也就是在破壞環(huán)境;同時,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一些節(jié)約紙張的方法,從小樹立環(huán)保理念,學習保護環(huán)境,培養(yǎng)節(jié)約用紙的好習慣。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五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她需要用到什么紙?
     二出示組圖說紙是如何被造懂得節(jié)約用紙的重要
     ——我們用的紙張的越多,需要砍伐的樹木就越多。這樣下去森林會怎樣?
     三出示材料組圖鼓勵幼兒討論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1.出示材料“用過的畫紙”及組圖“節(jié)約用紙-1”,引導幼兒先自由討論,再看圖學習回收利用畫紙的方法。
     2.出示材料“用過的紙制品”及組圖“節(jié)約用紙-2”,引導幼兒先自由討論,再看圖學習回收利用紙制品的方法。
    幼兒園節(jié)約用紙教案篇十六
    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要節(jié)約用水,其實,要我們節(jié)約的何止是一滴水呢?!一張紙、一度電、一棵樹……都是我們值得珍惜的資源啊!
    二、紙的心聲;
    1、教師當導演,全班動員扮演:一張被丟棄的紙
    2、分演角色:演種樹人;樹林;水資源;紙張。
    3、對紙張制作流程圖進行解釋:
    4、紙的發(fā)明(自述部分引用)
    古書上還記載了蔡倫造紙的工藝方法,如《博物志》中說:“蔡倫煮樹皮以造紙”,“蔡倫始搗故魚網造紙”,《后漢書集解》稱:“蔡倫挫搗故布網抄作紙”。這里的挫、煮、搗、鈔,相當于現在的切料、蒸煮、打漿、抄紙等主要造紙工序?!霸煲狻?、“始搗”有首先發(fā)明之意,說明蔡倫首先以破布、魚網和韌皮植物的莖皮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蔡倫造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藝仍為當今世界所共用。
    5、如果沒有紙的發(fā)明,世界會怎么樣?
    三、如何節(jié)約用紙。
    1、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
    2、改用毛巾、手帕代替紙巾。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4、減卡救樹,盡量以打電話、發(fā)e-ail、電子賀卡等方式代替紙質賀卡。
    5、回收廢紙。把廢書報、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6、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7、一次性木筷消耗了大量森林資源,我們要抵制使用。
    四、自己制作一張再生紙:(附圖)
    1、把廢紙撕成小片,泡在清水中。
    2、用木棍加水進行攪拌。
    3、加了一些漿糊調勻。
    4、用抄紙臺抄紙漿。
    5、用舊報紙吸干水分,陰干后一張再生紙就做好了。
    五、為了什么
    1、同學們的鉛筆用到什么時候才會淘汰?
    2、節(jié)約不分貧富,節(jié)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節(jié)約是美德更是責任。
    3、介紹一些發(fā)達國家崇尚節(jié)約的事例
    六、總結:
    節(jié)約不是刻意地做一兩件事,而是要將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落實到生活的時時處處,方面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