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指讀者在閱讀完畢后,對所讀書籍的主題、情節(jié)等方面進(jìn)行的思考和總結(jié)。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呢?下面給出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以下是一些內(nèi)容豐富、觀點獨到的讀后感范文,值得我們深入學(xué)習(xí)和思考。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一
第一部紀(jì)傳體史書——《史記》
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jīng)典散文作品——《論語》
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文學(xué)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
第一部文學(xué)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文心雕龍》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鐘嶸的《詩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jīng)注》
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的《西游記》
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的《阿q正傳》
第一部雜文集——魯迅的《墳》
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的《吶喊》
第一部散文詩集——魯迅的《野草》
新文學(xué)史上影響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詩集——郭沫若的《女神》
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寫成的民歌體敘事長詩——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
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
第一篇報告文學(xué)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第一個新文學(xué)社團——文學(xué)研究會。1921年成立,發(fā)起人沈雁冰、鄭振鐸、葉紹鈞
第一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遷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
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新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郭沫若
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圣陶
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二
【六義】:風(fēng)、賦、比、興、雅、頌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lán)、正藍(lán)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浚翰澈!ⅫS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三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牡丹〖洛陽〗
水仙〖福建漳州〗
菊花〖浙江杭州〗
山茶〖云南昆明〗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qū)〗
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云山〗
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
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
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
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
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
鐵觀音〖福建安溪縣〗
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襁 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 提:指2——3歲的兒童
垂 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 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 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 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舊迎新
《論語》、《中庸》、《大學(xué)》、《孟子》
《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jīng)卷》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青、黃、赤、白、黑
宮、商、角、徵、羽
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zhèn)窯、福建的德化窯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冠、婚、喪、祭、鄉(xiāng)飲酒、相見
禮、樂、射、御、書、數(shù)
風(fēng)、賦、比、興、雅、頌
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lán)、正藍(lán)
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
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
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
應(yīng)天書院〖河南商丘〗
湖北武當(dāng)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
金、木、水、火、土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fēng)〗、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tài)、女工)
伏羲、女媧、神農(nóng)
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儒教、道教、佛教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鐵拐李、鐘離權(quán)、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心、肝、脾、肺、腎
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喜、怒、哀、樂、愛、惡、欲
仁、義、禮、智、信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尼姑、道姑、卦姑
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
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稻、黍、稷、麥、豆
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
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fù)方
涌金門、 望江門、 錢塘門、 清波門、艮山門、
武林門 、清泰門 、鳳山門、 候潮門、慶春門
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四
1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2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4四夢:《南柯記》《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
5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6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7、歷代文壇“四大家”
8、初唐文壇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9、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10、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11、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洵、元代趙孟頫
12、宋代書法四大家:蔡襄、黃庭堅、米芾、蘇東坡。
13、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14、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張耒、晃無咎、秦觀。
15、南宋詩壇四大家: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1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白樸。
1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五
1、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xué)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干、阮禹、應(yīng)玚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的沈約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0、沈宋:指初唐武后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1、唐代詩人屬于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2、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
13、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fēng)的形象概括。
14、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5、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6、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7、宋代詞人中屬于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18、宋代詞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9、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yuǎn)。
20、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涂中行、吳國倫。
21、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
22、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4、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5、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
26、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
27、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
1、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
3、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5、茍于是戰(zhàn)國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韓非于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思想員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lǐng)袖,開風(fēng)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fēng)。
9、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fù)盛名的作家。
10、陶淵明: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nèi)容進(jìn)行詩歌創(chuàng)作。
11、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12、王維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4、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15、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主要代表。
17、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領(lǐng)袖,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
19、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jì)的改革家”。
21、蘇拭是宋代文藝創(chuàng)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23、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24、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難得的女作家、女詞人。
25、關(guān)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26、馬致遠(yuǎn)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
27、王實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雜劇作家。
28、張養(yǎng)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謙是明代著名的詩人。
3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
31、馮夢龍是明末通俗文學(xué)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詩文理論家。
33、李漁是清初杰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chuàng)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
35、梁啟超是最早高度評價和極為提倡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
36、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
37、龔自珍是近代歷史開端之際得風(fēng)氣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
38、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
39、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40、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41、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42、南社:成立于1909年,發(fā)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六
1.先秦文學(xué)。先秦文學(xué)有兩源,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对娊?jīng)》分為風(fēng)雅頌,反映現(xiàn)實三百篇;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浪漫主義是《楚辭》,《離騷》作者叫屈原。先秦散文有兩派,“諸子”、史書要記全。儒墨道法兵雜名,陰陽縱橫小說農(nóng)。儒家《論語》及《孟子》,墨家《墨子》傳世間。道家《老子》及《莊子》,法家韓非著名篇。歷史散文有兩體,分作“國別”和“編年”。前者《國語》《戰(zhàn)國策》,后者《春秋》與《左傳》。
2.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皹犯p璧”人稱贊,建安文學(xué)推“三曹”。田園鼻祖是陶潛,“采菊”遺風(fēng)見節(jié)操?!妒酚洝肥组_紀(jì)傳體,號稱“無韻之離騷”。班固承續(xù)司馬意,《漢書》斷代創(chuàng)新招。賈誼雄文《過秦論》,氣勢酣暢沖云霄?!俺鰩煛倍砻笫?,《桃花源記》樂逍遙。辭賦盛行易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文學(xué)批評也興起,《文心雕龍》真高超。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學(xué)。唐詩鼎盛巍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高考學(xué)習(xí)方法。王楊盧駱溢華彩,律詩、絕句形初現(xiàn)。浪漫詩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難》?,F(xiàn)實主義有杜甫,“三吏三別”不一般。樂天倡導(dǎo)新樂府,“琵琶”“長恨”留名篇。田園詩派有王孟,高岑詩歌唱塞邊。中唐李賀多奇麗,賈島“推敲”天下傳。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敗如塵煙。韓柳古文創(chuàng)新體,《阿房宮賦》唱千年。唐代傳奇已成熟,名作當(dāng)推《柳毅傳》。
4.宋代文學(xué)。宋詞如海甚汪洋,分成婉約與豪放。柳永秦觀李清照,風(fēng)花雪月多柔腸。蘇軾首開豪放派,“大江東去”氣昂昂。磊落坦蕩辛棄疾,“金戈鐵馬”勢高揚。三蘇王曾歐陽修,繼承韓柳作華章。范公作品雖不多,《岳陽樓記》放光芒。南宋詩人陸放翁,《示兒》猶念復(fù)家邦。人生自古誰無死?后世感懷文天祥。編年通史第一部,《資治通鑒》司馬光?!秹粝P談》小百科,沈括從此美名揚。
5.元明清文學(xué)。元代散曲分兩種,小令、套數(shù)各不同。雜劇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關(guān)漢卿。竇娥悲劇傳千古,人物形象最鮮明。其余三家鄭馬白,還有《西廂》留美名。明清戲劇佳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長篇都是章回體,“四大名著”是高峰。《儒林外史》不能忘,《聊齋志異》甚流行。尚有短篇擬話本,編訂“三言”馮夢龍。方苞開創(chuàng)姚鼐繼,散文流派叫桐城。清末大家龔自珍,《己亥雜詩》勸天公。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七
中國古代氏族社會時,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現(xiàn)象不能科學(xué)地解釋,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創(chuàng)造了許多故事。神話是純粹的虛構(gòu),傳說有歷史的影子,比較著名的有:精衛(wèi)填海、女禍補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黃帝,堯、舜、禹等。
《詩經(jīng)》: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成書于春秋時期,共305篇,亦稱《詩三百》,分為風(fēng)(十五國風(fēng)),雅(大雅、小雅)、頌(高頌,周頌,魯頌),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風(fēng)”。創(chuàng)作方法主要是“賦、比、興”。
《尚書》和《春秋》,“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這是中國古代有記載的(甲骨書)最早的兩部書?!洞呵铩肥怯浭碌模蠖嗌⒇?,僅留下來經(jīng)孔子整理的魯國的《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春秋三傳”,即《公羊傳》、《谷粱傳》,《左傳》。現(xiàn)僅存左丘明編寫的《左傳》?!洞呵铩泛汀蹲髠鳌肥蔷幠牦w史書。
《國語》是依照戰(zhàn)國時國別來記述各國史實的史書?!稇?zhàn)國策》也同樣,稱為“國別體”,《戰(zhàn)國策》同時也是一部歷史散文集,經(jīng)漢劉向重新改編整理,共三十三篇。
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荀況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經(jīng))、莊周的《莊子》(南華經(jīng));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書》、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孫或?qū)O臏的《孫子兵法》雜家的有呂不韋的《呂代春秋》等,這些著作都是語錄體散文(也稱“記言體”)。
西漢時的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分為“本紀(jì)”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表”十篇、“書”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妒酚洝肥且徊俊靶攀贰?,“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開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戰(zhàn)國時楚國的屈原因遭讒貶 ,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的新詩體“楚辭”、名篇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漁父》等。
西漢時的政論散文大家有晃錯,名篇《論貴粟疏》《言兵事疏》等。還有賈誼,名篇《過秦論》。
漢賦是一種直接延續(xù)楚辭的新詩體,主要作家有司馬相如,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等,還有楊雄,作品有《甘泉賦》、權(quán)乘作品有《七發(fā)》。
班固創(chuàng)作了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漢書》。
西漢時的民歌經(jīng)整理成為“漢樂府”。其中的名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壁”。(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蘭辭》。)
魏晉時期的曹氏父子被稱為“三曹”。曹操創(chuàng)作了《觀滄?!?、《蒿里行》、《龜雖壽》第四言體詩。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還撰寫了中國最早的文論,現(xiàn)僅存《典論論文》。曹植則著有《白馬篇》、《洛神賦》等名篇。
“建安七子”指曹丕建安時期的著名詩人。有孔融、陳琳、王桀 、徐干、阮瑀、應(yīng)玚 、劉楨等。他們多慷慨悲涼之風(fēng),被稱為“建安風(fēng)骨”。他們掀起了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高潮。
與“七子”相頡頏并以才華著稱的還有女詩人蔡琰(文姬),她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建安以后,司馬氏篡權(quán),進(jìn)入東晉時期。阮籍的詠懷詩和散文《大人先生傳》,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都對后代文學(xué)產(chǎn)生了影響,而陶淵明更成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散文《桃花源記》、詩歌《歸園田居》等,為中國古典文學(xué)開辟了一個新境界。
東晉的干寶撰出我國第一部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劉義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體小說集《世說新語》。
劉勰是南朝梁代的文藝?yán)碚摷遥形覈谝徊课乃嚴(yán)碚搶V段男牡颀垺贰?BR> 北朝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撰寫《水經(jīng)注》四十卷
唐代是中國文學(xué),尤其是詩歌發(fā)展的頂峰。
“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時期的`王之渙的《涼州詞》、《登鸛雀樓》是絕句的珍品。邊塞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七絕圣手”。孟浩然,王維則成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作家。王維工音律、善詩畫,宋代蘇軾曾說:“味摩詰詩,詩中有畫。”岑參和高適則是唐代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是中國豪放派浪漫主義詩人的高峰,世稱“詩仙”。
杜甫,字子美,別稱杜工部,世稱“詩圣”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人的高峰。
后人評論:李詩思疾而語豪,杜詩思苦而語奇。“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薄袄疃盼恼略?,光焰萬丈長?!?BR> 中唐時期的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成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為柳宗元和北宋時期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之首。與擅寫寓言體散文的柳宗元并稱“韓柳”。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共同領(lǐng)導(dǎo)了中唐時期的“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名篇《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廣為流傳。
賈島和孟郊是“苦吟詩人”,時稱“郊寒島瘦”。
晚唐時期政治周凋敝,民不聊生。杜牧憂國憂民,李商隱則情思纏綿,詩句含蓄,并稱為“小李杜”。
北宋時期詞大量涌現(xiàn)。其影響源于南唐后主李煜。他與北宋時的柳永、南宋時的女詞人李清照,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而北宋的蘇軾,南宋的辛棄疾,則以“慷慨悲壯”的詞風(fēng)成為“豪放派”詞人的領(lǐng)袖。并稱“蘇辛”。
陸游是南宋最杰出的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等,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九千三百多首詩,在文學(xué)史上當(dāng)屬罕見。
元代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文學(xué)樣式一曲。元曲分為劇曲和“散曲”。元雜劇有四大家 ,關(guān)漢卿(《竇娥冤》)、馬致遠(yuǎn)(《漢宮秋》)、湯顯祖(《牡丹亭》)、王實甫(《西廂記》)。散曲亦有“四大家”之說,即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白樸、鄭光祖。其中馬致遠(yuǎn)被稱為“曲狀元”,他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被稱為“秋思之祖”,其中運用的“鼎足對”被人極為稱頌。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八
一、文學(xué)流派或團體的歸類。
1、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xué)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干、阮禹、應(yīng)玚。
9、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0、唐代詩人屬于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1、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2、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3、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4、宋代詞人中屬于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15、宋代詞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6、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yuǎn)。
17、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18、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二、作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的歸類。
1、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
3、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5、茍子是戰(zhàn)國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韓非子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思想員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lǐng)袖,開風(fēng)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fēng)。
9、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fù)盛名的作家。
10、陶淵明: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nèi)容進(jìn)行詩歌創(chuàng)作。
11、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12、王維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4、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15、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主要代表。
17、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領(lǐng)袖,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
19、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jì)的改革家”。
21、蘇拭是宋代文藝創(chuàng)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23、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25、關(guān)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26、馬致遠(yuǎn)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
27、王實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雜劇作家。
28、張養(yǎng)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謙是明代著名的詩人。
3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
31、馮夢龍是明末通俗文學(xué)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詩文理論家。
33、李漁是清初杰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chuàng)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
35、梁啟超是最早高度評價和極為提倡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
36、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
37、龔自珍是近代歷史開端之際得風(fēng)氣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
三、主要著作的基本內(nèi)容歸類。
1、《詩經(jīng)》分為“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風(fēng)”是采自15個地區(qū)的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產(chǎn)生地王都附近的詩;“頌”有《周頌》、《魯頌》、《商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詩。《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2、《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
3、《戰(zhàn)國策》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洲說各國或互相辯難的言論和行動?!稇?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雜史書,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散文總集。
4、《左傳》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的歷史事實?!蹲髠鳌肥俏覈缙诘木幠牦w歷史著作,同時也是具有文學(xué)價值的散文名著。
5、《史記》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同時它也是一部偉大的傳記文學(xué)作品。
6、《西廂記》寫書生張生與崔相國之女鶯鶯追求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故事。
7、《世說新語》記載了東漢末年至東晉年間許多貴族、名人的言談逸事?!妒勒f新語》是一體按內(nèi)容分類的筆記小說集。
8、《三國演義》以蜀漢與曹魏的斗爭為主線,描寫了自漢末群雄逐鹿至西晉統(tǒng)一歷史進(jìn)程?!度龂萘x》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9、《西游記》以孫悟空為中心,寫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黑暗勢力,要求戰(zhàn)勝自然、克服困難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段饔斡洝肥且徊可窆中≌f。
10、《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籬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著重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
11、《聊齋志異》描寫歌頌愛情。抨擊科舉制度的-敗。揭露現(xiàn)實政治的-敗和政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熱情地歌頌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
12、《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南明王朝興亡的歷史,“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BR> 13、《長生殿》一方面頌揚李、楊之間生死不渝的愛情,表達(dá)了作者的愛情理想;另一方面又譴責(zé)他們荒淫禍國,企圖達(dá)到“垂戒來世”的目的。
14、《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離死合的愛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禮教的主題。
15、《樂府詩集》是唐五代以前樂府詩的總集。
16、《西廂記》是元雜劇,是我國古典雜曲國的不朽著作。
17、《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
18、《國語》是一部國別體史書。
19、《聊齋志異》是清初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文學(xué)成就最高的志怪傳奇文言小說。
20、《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諷刺文學(xué)的代表作。
21、《紅樓夢》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九
二、長沙彗星圖
確的觀測者和記錄的最好保存者。
我國古代在創(chuàng)制天文儀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xiàn),創(chuàng)造性地設(shè)計和制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我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此外,西漢的落下閎改制了渾儀,這種我國古代測量天體位臵的主要儀器,幾乎歷代都有改進(jìn)。東漢的張衡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為動力的渾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創(chuàng)制和改進(jìn)了10多種天文儀器,如簡儀、高表、仰儀等。
三、折疊登封觀星臺
四、登封觀星臺
古人勤奮觀察日月星辰的位臵及其變化,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這類天象,掌握他們的規(guī)律性,用來確定四季,編制歷法,為生產(chǎn)和生活服務(wù)。我國古代歷法不僅包括節(jié)氣的`推算、每月的日數(shù)的分配、月和閏月的安排等,還包括許多天文學(xué)的內(nèi)容,如日月食發(fā)生時刻和可見情況的計算和預(yù)報,五大行星位臵的推算和預(yù)報等。一方面說明我國古代對天文學(xué)和天文現(xiàn)象的重視,同時,這類天文現(xiàn)象也是用來驗證歷法準(zhǔn)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測定回歸年的長度是歷法的基礎(chǔ)。我國古代歷法特別重視冬至這個節(jié)氣,準(zhǔn)確測定連續(xù)兩次冬至的時刻,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回歸年。
根據(jù)觀測結(jié)果,我國古代上百次地改進(jìn)了歷法。郭守敬于公元1280年編訂的《授時歷》來說,通過三年多的兩百次測量,經(jīng)過計算,采用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數(shù)值與現(xiàn)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歷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么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比歐洲的格里高列歷早了300年。
五、折疊甲骨文干支表
夜的長短不一樣,但晝夜的總長是不變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包括天文學(xué)在內(nèi)的現(xiàn)代自然科學(xué)的極大發(fā)展,最早是從歐洲的文藝復(fù)興時期開始的。文藝復(fù)興時期大致從14世紀(jì)到16世紀(jì),大體相當(dāng)于我國明初到萬歷年間。我國天文史學(xué)家認(rèn)為,這200年間,我國天文學(xué)的主要進(jìn)展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幾項:翻譯阿拉伯和歐洲的天文學(xué)事記;從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間,鄭和率領(lǐng)艦隊幾次出國,船只在遠(yuǎn)洋航行中利用"牽星術(shù)"定向定位,為發(fā)展航海天文學(xué)做出了貢獻(xiàn);對一些特殊天象做了比較仔細(xì)的觀察,譬如,1572年的"閣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這是兩顆難得的超新星。
我國古代觀測天象的臺址名稱很多,如靈臺、瞻星臺、司天臺、觀星臺和觀象臺等?,F(xiàn)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觀星臺和北京古觀象臺。
之像"。更早的觀察和記錄,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關(guān)太陽黑子的記載,離今天已有3000多年。從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當(dāng)中,我國共有100多次翔實可靠的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不僅有確切日期,而且對黑子的形狀、大小、位臵乃至分-裂、變化等,也都有很詳細(xì)和認(rèn)真的描述。這是我國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寶貴的科學(xué)遺產(chǎn),對研究太陽物理和太陽的活動規(guī)律,以及地球上的氣候變遷等,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世界天文史學(xué)界公認(rèn),我國對哈雷彗星觀測記錄久遠(yuǎn)、詳盡,無哪個國家可比?!妒酚洝ㄇ厥蓟时炯o(jì)》記載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國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記錄。實際上,我國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我國已故著名天文學(xué)家張鈺哲在晚年考證了《淮南子〃兵略訓(xùn)》中"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這段文字,認(rèn)為當(dāng)時出現(xiàn)的這顆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計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軌道,并從其他相互印證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紂的確切年代應(yīng)為公元前1056年,這樣又把我國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獅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別出名。從公元902~1833年,我國以及歐洲和阿拉伯等國家,總共記錄了13次獅子座流星雨的出現(xiàn),其中我國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紀(jì)事。從公元前7世紀(jì)算起,我國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這類流星雨紀(jì)事。
2015教師資格考試小學(xué)《綜合素質(zhì)》高頻考點七: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e#
位考生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園丁”夢想!
考點七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qū),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2.參商: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3.流火: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4.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5.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
6.農(nóng)歷: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tǒng)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jié)氣以指導(dǎ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故稱農(nóng)歷,俗稱陰歷。
7.二十四節(jié)氣: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nóng)歷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類推。
9.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紀(jì)年法:我國古代紀(jì)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jì)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shù)來紀(jì)年。
(2)年號紀(jì)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jì)年。
(3)于支紀(jì)年法。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jì)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
《后漢書?梁鴻傳》中介紹漢代梁鴻和孟光的愛情故事時說:“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绷壶櫭刻齑蚬せ貋恚拮用瞎舛紴榱壶櫆?zhǔn)備好了飯菜,跪在梁鴻面前,不敢仰視丈夫,雙手舉著盛有飯菜的托盤,舉得與自己的眉一樣高,請自己的丈夫吃飯。梁鴻呢,也是跪著將托盤接下來。梁鴻與孟光的愛情故事,其精髓就在于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要有距離,距離產(chǎn)生美。太過親昵,沒有距離,反而會適得其反。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一
1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2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4四夢:《南柯記》《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
5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6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7、歷代文壇“四大家”
8、初唐文壇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9、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10、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11、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洵、元代趙孟頫。
12、宋代書法四大家:蔡襄、黃庭堅、米芾、蘇東坡。
13、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14、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張耒、晃無咎、秦觀。
15、南宋詩壇四大家: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1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白樸。
1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二
“宮商角徵羽,琴棋書畫唱……”,這是歌曲《龍文》里的一句歌詞,我開始不懂什么叫做“宮商角徵羽”,只覺得譚晶唱得婉轉(zhuǎn)動聽,充滿中華古風(fēng)的詩情畫意,更誤認(rèn)為是作詞人為了押韻而賣弄的文字把戲。近期,我看了一本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書,方知“宮商角徵羽”就是我們上學(xué)時音樂課上的“12356”,此乃古代文化里有關(guān)樂律方面的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涵蓋了“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共14個范疇的古代文化內(nèi)容,幾乎是無所遺漏地將日常生活里碰到的常識項目一一列舉。
常識,百度百科給出了如下定義。普通知識,即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應(yīng)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基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勞作技能、基礎(chǔ)自然科學(xué)以及人文社會科學(xué)知識等,一切基于敬畏自然。此書封面上“常識”字,給很多人造成一種直覺:“‘常識’?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還要花錢買嗎?”但是,我要說,不讀這本書,中國古代文化里的很多東西,我們永遠(yuǎn)都不得知。
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成年人,一個自詡為生活在科技高度發(fā)達(dá)的智能社會的成年人,在讀完王力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書后,內(nèi)心如打翻的調(diào)味瓶,五味雜陳。咱在古人的常識面前,就是一個無知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鮮、那么神奇、那么有趣。只能忽閃著雙眼,連連發(fā)出一聲聲的喟嘆!
在天文、歷法兩章中,看著二十八星宿那陌生而又怪異的名字,捧著厚厚的古代漢語詞典,像是在啃一個風(fēng)干了五千年的燒餅,硌牙!但在堅持不懈的咀嚼中,一個被遺忘了的世界慢慢在心中復(fù)活,在宗法、禮俗、職官、科舉幾章里,為我們呈現(xiàn)了遠(yuǎn)古的禮樂之邦,禮崩樂壞后的百家爭鳴,以及在儒道思想維系了兩千多年的皇權(quán)時代。隨著閱讀的深入,卻發(fā)現(xiàn)古代先祖在天文、歷法、地理、樂律上的常識,與我卻是猶如天書,除了對祖先的高山仰止,內(nèi)心悄然升起一絲惴惴不安。自己作為一個年近不惑的中國人,對祖先的常識竟然只剩驚嘆和嘆服,不得不反思是什么模糊甚至抹掉了祖先們遺留下來的常識。
王力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書中,行文非常樸實平靜,不疾不徐的羅列著遙遠(yuǎn)過去的點滴常識,但這種羅列,竟然有一種考古般的儀式感和莊嚴(yán)感,慢慢的清理著那層歷史的塵土,給我們證實著這片土地上曾經(jīng)存在過的璀璨,這璀璨的歷史之光,逼視著我們的眼神,拷問著我們的靈魂。讓口口聲聲號稱自己是那個偉大民族的后裔的我們,實在羞愧難當(dāng),除了方方正正的漢字字型以外,還有哪一點傳承證明今與古的的聯(lián)系?祖先生活的常識竟能以陌生的美感讓我驚訝;時光流轉(zhuǎn)的太快總是把后人的記憶匆匆填滿。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每一步都好象踩在前人的腳印上,俯身就能擷取昔日的生活片斷,看真切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不曾偏離片刻。
反觀當(dāng)今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之光讓我們一個個都淹沒在數(shù)據(jù)的海洋里,忘卻了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意蘊,就我而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與其說是求知,更像是一種“掃盲”,了解未知領(lǐng)域或不精通的領(lǐng)域,是一種自我學(xué)習(xí)和修養(yǎng)的過程。作為新時期的檢察人應(yīng)該讀書多一點,發(fā)現(xiàn)多一點,懂得多一點,學(xué)有所用,學(xué)有所悟,然后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發(fā)揚下去,這是一種責(zé)任,需要堅持。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三
3.戰(zhàn)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白樸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洵元-趙孟?
10.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11.文房四寶:湖筆微墨宣紙端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棋書畫。
14.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15.書四庫:經(jīng)史子集。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一
第一部紀(jì)傳體史書——《史記》
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jīng)典散文作品——《論語》
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文學(xué)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
第一部文學(xué)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文心雕龍》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鐘嶸的《詩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jīng)注》
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的《西游記》
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的《阿q正傳》
第一部雜文集——魯迅的《墳》
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的《吶喊》
第一部散文詩集——魯迅的《野草》
新文學(xué)史上影響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詩集——郭沫若的《女神》
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寫成的民歌體敘事長詩——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
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
第一篇報告文學(xué)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第一個新文學(xué)社團——文學(xué)研究會。1921年成立,發(fā)起人沈雁冰、鄭振鐸、葉紹鈞
第一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遷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
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新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郭沫若
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圣陶
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二
【六義】:風(fēng)、賦、比、興、雅、頌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lán)、正藍(lán)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浚翰澈!ⅫS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三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牡丹〖洛陽〗
水仙〖福建漳州〗
菊花〖浙江杭州〗
山茶〖云南昆明〗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qū)〗
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云山〗
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
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
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
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
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
鐵觀音〖福建安溪縣〗
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襁 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 提:指2——3歲的兒童
垂 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 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 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 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舊迎新
《論語》、《中庸》、《大學(xué)》、《孟子》
《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jīng)卷》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青、黃、赤、白、黑
宮、商、角、徵、羽
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zhèn)窯、福建的德化窯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冠、婚、喪、祭、鄉(xiāng)飲酒、相見
禮、樂、射、御、書、數(shù)
風(fēng)、賦、比、興、雅、頌
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lán)、正藍(lán)
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
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
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
應(yīng)天書院〖河南商丘〗
湖北武當(dāng)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
金、木、水、火、土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fēng)〗、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tài)、女工)
伏羲、女媧、神農(nóng)
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儒教、道教、佛教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鐵拐李、鐘離權(quán)、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心、肝、脾、肺、腎
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喜、怒、哀、樂、愛、惡、欲
仁、義、禮、智、信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尼姑、道姑、卦姑
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
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稻、黍、稷、麥、豆
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
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fù)方
涌金門、 望江門、 錢塘門、 清波門、艮山門、
武林門 、清泰門 、鳳山門、 候潮門、慶春門
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四
1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2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4四夢:《南柯記》《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
5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6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7、歷代文壇“四大家”
8、初唐文壇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9、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10、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11、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洵、元代趙孟頫
12、宋代書法四大家:蔡襄、黃庭堅、米芾、蘇東坡。
13、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14、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張耒、晃無咎、秦觀。
15、南宋詩壇四大家: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1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白樸。
1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五
1、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xué)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干、阮禹、應(yīng)玚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的沈約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0、沈宋:指初唐武后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1、唐代詩人屬于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2、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
13、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fēng)的形象概括。
14、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5、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6、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7、宋代詞人中屬于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18、宋代詞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9、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yuǎn)。
20、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涂中行、吳國倫。
21、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
22、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4、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5、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
26、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
27、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
1、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
3、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5、茍于是戰(zhàn)國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韓非于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思想員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lǐng)袖,開風(fēng)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fēng)。
9、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fù)盛名的作家。
10、陶淵明: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nèi)容進(jìn)行詩歌創(chuàng)作。
11、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12、王維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4、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15、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主要代表。
17、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領(lǐng)袖,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
19、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jì)的改革家”。
21、蘇拭是宋代文藝創(chuàng)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23、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24、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難得的女作家、女詞人。
25、關(guān)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26、馬致遠(yuǎn)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
27、王實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雜劇作家。
28、張養(yǎng)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謙是明代著名的詩人。
3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
31、馮夢龍是明末通俗文學(xué)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詩文理論家。
33、李漁是清初杰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chuàng)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
35、梁啟超是最早高度評價和極為提倡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
36、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
37、龔自珍是近代歷史開端之際得風(fēng)氣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
38、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
39、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40、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41、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42、南社:成立于1909年,發(fā)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六
1.先秦文學(xué)。先秦文學(xué)有兩源,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对娊?jīng)》分為風(fēng)雅頌,反映現(xiàn)實三百篇;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浪漫主義是《楚辭》,《離騷》作者叫屈原。先秦散文有兩派,“諸子”、史書要記全。儒墨道法兵雜名,陰陽縱橫小說農(nóng)。儒家《論語》及《孟子》,墨家《墨子》傳世間。道家《老子》及《莊子》,法家韓非著名篇。歷史散文有兩體,分作“國別”和“編年”。前者《國語》《戰(zhàn)國策》,后者《春秋》與《左傳》。
2.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皹犯p璧”人稱贊,建安文學(xué)推“三曹”。田園鼻祖是陶潛,“采菊”遺風(fēng)見節(jié)操?!妒酚洝肥组_紀(jì)傳體,號稱“無韻之離騷”。班固承續(xù)司馬意,《漢書》斷代創(chuàng)新招。賈誼雄文《過秦論》,氣勢酣暢沖云霄?!俺鰩煛倍砻笫?,《桃花源記》樂逍遙。辭賦盛行易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文學(xué)批評也興起,《文心雕龍》真高超。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學(xué)。唐詩鼎盛巍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高考學(xué)習(xí)方法。王楊盧駱溢華彩,律詩、絕句形初現(xiàn)。浪漫詩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難》?,F(xiàn)實主義有杜甫,“三吏三別”不一般。樂天倡導(dǎo)新樂府,“琵琶”“長恨”留名篇。田園詩派有王孟,高岑詩歌唱塞邊。中唐李賀多奇麗,賈島“推敲”天下傳。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敗如塵煙。韓柳古文創(chuàng)新體,《阿房宮賦》唱千年。唐代傳奇已成熟,名作當(dāng)推《柳毅傳》。
4.宋代文學(xué)。宋詞如海甚汪洋,分成婉約與豪放。柳永秦觀李清照,風(fēng)花雪月多柔腸。蘇軾首開豪放派,“大江東去”氣昂昂。磊落坦蕩辛棄疾,“金戈鐵馬”勢高揚。三蘇王曾歐陽修,繼承韓柳作華章。范公作品雖不多,《岳陽樓記》放光芒。南宋詩人陸放翁,《示兒》猶念復(fù)家邦。人生自古誰無死?后世感懷文天祥。編年通史第一部,《資治通鑒》司馬光?!秹粝P談》小百科,沈括從此美名揚。
5.元明清文學(xué)。元代散曲分兩種,小令、套數(shù)各不同。雜劇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關(guān)漢卿。竇娥悲劇傳千古,人物形象最鮮明。其余三家鄭馬白,還有《西廂》留美名。明清戲劇佳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長篇都是章回體,“四大名著”是高峰。《儒林外史》不能忘,《聊齋志異》甚流行。尚有短篇擬話本,編訂“三言”馮夢龍。方苞開創(chuàng)姚鼐繼,散文流派叫桐城。清末大家龔自珍,《己亥雜詩》勸天公。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七
中國古代氏族社會時,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現(xiàn)象不能科學(xué)地解釋,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創(chuàng)造了許多故事。神話是純粹的虛構(gòu),傳說有歷史的影子,比較著名的有:精衛(wèi)填海、女禍補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黃帝,堯、舜、禹等。
《詩經(jīng)》: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成書于春秋時期,共305篇,亦稱《詩三百》,分為風(fēng)(十五國風(fēng)),雅(大雅、小雅)、頌(高頌,周頌,魯頌),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風(fēng)”。創(chuàng)作方法主要是“賦、比、興”。
《尚書》和《春秋》,“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這是中國古代有記載的(甲骨書)最早的兩部書?!洞呵铩肥怯浭碌模蠖嗌⒇?,僅留下來經(jīng)孔子整理的魯國的《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春秋三傳”,即《公羊傳》、《谷粱傳》,《左傳》。現(xiàn)僅存左丘明編寫的《左傳》?!洞呵铩泛汀蹲髠鳌肥蔷幠牦w史書。
《國語》是依照戰(zhàn)國時國別來記述各國史實的史書?!稇?zhàn)國策》也同樣,稱為“國別體”,《戰(zhàn)國策》同時也是一部歷史散文集,經(jīng)漢劉向重新改編整理,共三十三篇。
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荀況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經(jīng))、莊周的《莊子》(南華經(jīng));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書》、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孫或?qū)O臏的《孫子兵法》雜家的有呂不韋的《呂代春秋》等,這些著作都是語錄體散文(也稱“記言體”)。
西漢時的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分為“本紀(jì)”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表”十篇、“書”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妒酚洝肥且徊俊靶攀贰?,“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開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戰(zhàn)國時楚國的屈原因遭讒貶 ,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的新詩體“楚辭”、名篇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漁父》等。
西漢時的政論散文大家有晃錯,名篇《論貴粟疏》《言兵事疏》等。還有賈誼,名篇《過秦論》。
漢賦是一種直接延續(xù)楚辭的新詩體,主要作家有司馬相如,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等,還有楊雄,作品有《甘泉賦》、權(quán)乘作品有《七發(fā)》。
班固創(chuàng)作了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漢書》。
西漢時的民歌經(jīng)整理成為“漢樂府”。其中的名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壁”。(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蘭辭》。)
魏晉時期的曹氏父子被稱為“三曹”。曹操創(chuàng)作了《觀滄?!?、《蒿里行》、《龜雖壽》第四言體詩。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還撰寫了中國最早的文論,現(xiàn)僅存《典論論文》。曹植則著有《白馬篇》、《洛神賦》等名篇。
“建安七子”指曹丕建安時期的著名詩人。有孔融、陳琳、王桀 、徐干、阮瑀、應(yīng)玚 、劉楨等。他們多慷慨悲涼之風(fēng),被稱為“建安風(fēng)骨”。他們掀起了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高潮。
與“七子”相頡頏并以才華著稱的還有女詩人蔡琰(文姬),她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建安以后,司馬氏篡權(quán),進(jìn)入東晉時期。阮籍的詠懷詩和散文《大人先生傳》,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都對后代文學(xué)產(chǎn)生了影響,而陶淵明更成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散文《桃花源記》、詩歌《歸園田居》等,為中國古典文學(xué)開辟了一個新境界。
東晉的干寶撰出我國第一部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劉義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體小說集《世說新語》。
劉勰是南朝梁代的文藝?yán)碚摷遥形覈谝徊课乃嚴(yán)碚搶V段男牡颀垺贰?BR> 北朝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撰寫《水經(jīng)注》四十卷
唐代是中國文學(xué),尤其是詩歌發(fā)展的頂峰。
“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時期的`王之渙的《涼州詞》、《登鸛雀樓》是絕句的珍品。邊塞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七絕圣手”。孟浩然,王維則成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作家。王維工音律、善詩畫,宋代蘇軾曾說:“味摩詰詩,詩中有畫。”岑參和高適則是唐代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是中國豪放派浪漫主義詩人的高峰,世稱“詩仙”。
杜甫,字子美,別稱杜工部,世稱“詩圣”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人的高峰。
后人評論:李詩思疾而語豪,杜詩思苦而語奇。“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薄袄疃盼恼略?,光焰萬丈長?!?BR> 中唐時期的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成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為柳宗元和北宋時期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之首。與擅寫寓言體散文的柳宗元并稱“韓柳”。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共同領(lǐng)導(dǎo)了中唐時期的“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名篇《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廣為流傳。
賈島和孟郊是“苦吟詩人”,時稱“郊寒島瘦”。
晚唐時期政治周凋敝,民不聊生。杜牧憂國憂民,李商隱則情思纏綿,詩句含蓄,并稱為“小李杜”。
北宋時期詞大量涌現(xiàn)。其影響源于南唐后主李煜。他與北宋時的柳永、南宋時的女詞人李清照,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而北宋的蘇軾,南宋的辛棄疾,則以“慷慨悲壯”的詞風(fēng)成為“豪放派”詞人的領(lǐng)袖。并稱“蘇辛”。
陸游是南宋最杰出的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等,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九千三百多首詩,在文學(xué)史上當(dāng)屬罕見。
元代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文學(xué)樣式一曲。元曲分為劇曲和“散曲”。元雜劇有四大家 ,關(guān)漢卿(《竇娥冤》)、馬致遠(yuǎn)(《漢宮秋》)、湯顯祖(《牡丹亭》)、王實甫(《西廂記》)。散曲亦有“四大家”之說,即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白樸、鄭光祖。其中馬致遠(yuǎn)被稱為“曲狀元”,他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被稱為“秋思之祖”,其中運用的“鼎足對”被人極為稱頌。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八
一、文學(xué)流派或團體的歸類。
1、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xué)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干、阮禹、應(yīng)玚。
9、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0、唐代詩人屬于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1、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2、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3、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4、宋代詞人中屬于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15、宋代詞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6、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yuǎn)。
17、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18、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二、作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的歸類。
1、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
3、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5、茍子是戰(zhàn)國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韓非子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思想員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lǐng)袖,開風(fēng)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fēng)。
9、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fù)盛名的作家。
10、陶淵明: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nèi)容進(jìn)行詩歌創(chuàng)作。
11、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12、王維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4、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15、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主要代表。
17、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領(lǐng)袖,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
19、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jì)的改革家”。
21、蘇拭是宋代文藝創(chuàng)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23、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25、關(guān)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26、馬致遠(yuǎn)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
27、王實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雜劇作家。
28、張養(yǎng)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謙是明代著名的詩人。
3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
31、馮夢龍是明末通俗文學(xué)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詩文理論家。
33、李漁是清初杰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chuàng)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
35、梁啟超是最早高度評價和極為提倡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
36、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
37、龔自珍是近代歷史開端之際得風(fēng)氣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
三、主要著作的基本內(nèi)容歸類。
1、《詩經(jīng)》分為“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風(fēng)”是采自15個地區(qū)的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產(chǎn)生地王都附近的詩;“頌”有《周頌》、《魯頌》、《商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詩。《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2、《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
3、《戰(zhàn)國策》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洲說各國或互相辯難的言論和行動?!稇?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雜史書,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散文總集。
4、《左傳》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的歷史事實?!蹲髠鳌肥俏覈缙诘木幠牦w歷史著作,同時也是具有文學(xué)價值的散文名著。
5、《史記》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同時它也是一部偉大的傳記文學(xué)作品。
6、《西廂記》寫書生張生與崔相國之女鶯鶯追求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故事。
7、《世說新語》記載了東漢末年至東晉年間許多貴族、名人的言談逸事?!妒勒f新語》是一體按內(nèi)容分類的筆記小說集。
8、《三國演義》以蜀漢與曹魏的斗爭為主線,描寫了自漢末群雄逐鹿至西晉統(tǒng)一歷史進(jìn)程?!度龂萘x》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9、《西游記》以孫悟空為中心,寫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黑暗勢力,要求戰(zhàn)勝自然、克服困難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段饔斡洝肥且徊可窆中≌f。
10、《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籬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著重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
11、《聊齋志異》描寫歌頌愛情。抨擊科舉制度的-敗。揭露現(xiàn)實政治的-敗和政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熱情地歌頌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
12、《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南明王朝興亡的歷史,“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BR> 13、《長生殿》一方面頌揚李、楊之間生死不渝的愛情,表達(dá)了作者的愛情理想;另一方面又譴責(zé)他們荒淫禍國,企圖達(dá)到“垂戒來世”的目的。
14、《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離死合的愛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禮教的主題。
15、《樂府詩集》是唐五代以前樂府詩的總集。
16、《西廂記》是元雜劇,是我國古典雜曲國的不朽著作。
17、《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
18、《國語》是一部國別體史書。
19、《聊齋志異》是清初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文學(xué)成就最高的志怪傳奇文言小說。
20、《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諷刺文學(xué)的代表作。
21、《紅樓夢》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九
二、長沙彗星圖
確的觀測者和記錄的最好保存者。
我國古代在創(chuàng)制天文儀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xiàn),創(chuàng)造性地設(shè)計和制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我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此外,西漢的落下閎改制了渾儀,這種我國古代測量天體位臵的主要儀器,幾乎歷代都有改進(jìn)。東漢的張衡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為動力的渾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創(chuàng)制和改進(jìn)了10多種天文儀器,如簡儀、高表、仰儀等。
三、折疊登封觀星臺
四、登封觀星臺
古人勤奮觀察日月星辰的位臵及其變化,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這類天象,掌握他們的規(guī)律性,用來確定四季,編制歷法,為生產(chǎn)和生活服務(wù)。我國古代歷法不僅包括節(jié)氣的`推算、每月的日數(shù)的分配、月和閏月的安排等,還包括許多天文學(xué)的內(nèi)容,如日月食發(fā)生時刻和可見情況的計算和預(yù)報,五大行星位臵的推算和預(yù)報等。一方面說明我國古代對天文學(xué)和天文現(xiàn)象的重視,同時,這類天文現(xiàn)象也是用來驗證歷法準(zhǔn)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測定回歸年的長度是歷法的基礎(chǔ)。我國古代歷法特別重視冬至這個節(jié)氣,準(zhǔn)確測定連續(xù)兩次冬至的時刻,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回歸年。
根據(jù)觀測結(jié)果,我國古代上百次地改進(jìn)了歷法。郭守敬于公元1280年編訂的《授時歷》來說,通過三年多的兩百次測量,經(jīng)過計算,采用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數(shù)值與現(xiàn)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歷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么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比歐洲的格里高列歷早了300年。
五、折疊甲骨文干支表
夜的長短不一樣,但晝夜的總長是不變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包括天文學(xué)在內(nèi)的現(xiàn)代自然科學(xué)的極大發(fā)展,最早是從歐洲的文藝復(fù)興時期開始的。文藝復(fù)興時期大致從14世紀(jì)到16世紀(jì),大體相當(dāng)于我國明初到萬歷年間。我國天文史學(xué)家認(rèn)為,這200年間,我國天文學(xué)的主要進(jìn)展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幾項:翻譯阿拉伯和歐洲的天文學(xué)事記;從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間,鄭和率領(lǐng)艦隊幾次出國,船只在遠(yuǎn)洋航行中利用"牽星術(shù)"定向定位,為發(fā)展航海天文學(xué)做出了貢獻(xiàn);對一些特殊天象做了比較仔細(xì)的觀察,譬如,1572年的"閣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這是兩顆難得的超新星。
我國古代觀測天象的臺址名稱很多,如靈臺、瞻星臺、司天臺、觀星臺和觀象臺等?,F(xiàn)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觀星臺和北京古觀象臺。
之像"。更早的觀察和記錄,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關(guān)太陽黑子的記載,離今天已有3000多年。從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當(dāng)中,我國共有100多次翔實可靠的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不僅有確切日期,而且對黑子的形狀、大小、位臵乃至分-裂、變化等,也都有很詳細(xì)和認(rèn)真的描述。這是我國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寶貴的科學(xué)遺產(chǎn),對研究太陽物理和太陽的活動規(guī)律,以及地球上的氣候變遷等,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世界天文史學(xué)界公認(rèn),我國對哈雷彗星觀測記錄久遠(yuǎn)、詳盡,無哪個國家可比?!妒酚洝ㄇ厥蓟时炯o(jì)》記載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國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記錄。實際上,我國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我國已故著名天文學(xué)家張鈺哲在晚年考證了《淮南子〃兵略訓(xùn)》中"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這段文字,認(rèn)為當(dāng)時出現(xiàn)的這顆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計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軌道,并從其他相互印證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紂的確切年代應(yīng)為公元前1056年,這樣又把我國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獅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別出名。從公元902~1833年,我國以及歐洲和阿拉伯等國家,總共記錄了13次獅子座流星雨的出現(xiàn),其中我國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紀(jì)事。從公元前7世紀(jì)算起,我國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這類流星雨紀(jì)事。
2015教師資格考試小學(xué)《綜合素質(zhì)》高頻考點七: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e#
位考生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園丁”夢想!
考點七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qū),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2.參商: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3.流火: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4.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5.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
6.農(nóng)歷: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tǒng)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jié)氣以指導(dǎ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故稱農(nóng)歷,俗稱陰歷。
7.二十四節(jié)氣: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nóng)歷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類推。
9.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紀(jì)年法:我國古代紀(jì)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jì)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shù)來紀(jì)年。
(2)年號紀(jì)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jì)年。
(3)于支紀(jì)年法。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jì)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
《后漢書?梁鴻傳》中介紹漢代梁鴻和孟光的愛情故事時說:“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绷壶櫭刻齑蚬せ貋恚拮用瞎舛紴榱壶櫆?zhǔn)備好了飯菜,跪在梁鴻面前,不敢仰視丈夫,雙手舉著盛有飯菜的托盤,舉得與自己的眉一樣高,請自己的丈夫吃飯。梁鴻呢,也是跪著將托盤接下來。梁鴻與孟光的愛情故事,其精髓就在于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要有距離,距離產(chǎn)生美。太過親昵,沒有距離,反而會適得其反。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一
1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2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4四夢:《南柯記》《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
5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6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7、歷代文壇“四大家”
8、初唐文壇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9、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10、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11、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洵、元代趙孟頫。
12、宋代書法四大家:蔡襄、黃庭堅、米芾、蘇東坡。
13、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14、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張耒、晃無咎、秦觀。
15、南宋詩壇四大家: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1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白樸。
1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二
“宮商角徵羽,琴棋書畫唱……”,這是歌曲《龍文》里的一句歌詞,我開始不懂什么叫做“宮商角徵羽”,只覺得譚晶唱得婉轉(zhuǎn)動聽,充滿中華古風(fēng)的詩情畫意,更誤認(rèn)為是作詞人為了押韻而賣弄的文字把戲。近期,我看了一本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書,方知“宮商角徵羽”就是我們上學(xué)時音樂課上的“12356”,此乃古代文化里有關(guān)樂律方面的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涵蓋了“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共14個范疇的古代文化內(nèi)容,幾乎是無所遺漏地將日常生活里碰到的常識項目一一列舉。
常識,百度百科給出了如下定義。普通知識,即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應(yīng)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基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勞作技能、基礎(chǔ)自然科學(xué)以及人文社會科學(xué)知識等,一切基于敬畏自然。此書封面上“常識”字,給很多人造成一種直覺:“‘常識’?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還要花錢買嗎?”但是,我要說,不讀這本書,中國古代文化里的很多東西,我們永遠(yuǎn)都不得知。
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成年人,一個自詡為生活在科技高度發(fā)達(dá)的智能社會的成年人,在讀完王力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書后,內(nèi)心如打翻的調(diào)味瓶,五味雜陳。咱在古人的常識面前,就是一個無知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鮮、那么神奇、那么有趣。只能忽閃著雙眼,連連發(fā)出一聲聲的喟嘆!
在天文、歷法兩章中,看著二十八星宿那陌生而又怪異的名字,捧著厚厚的古代漢語詞典,像是在啃一個風(fēng)干了五千年的燒餅,硌牙!但在堅持不懈的咀嚼中,一個被遺忘了的世界慢慢在心中復(fù)活,在宗法、禮俗、職官、科舉幾章里,為我們呈現(xiàn)了遠(yuǎn)古的禮樂之邦,禮崩樂壞后的百家爭鳴,以及在儒道思想維系了兩千多年的皇權(quán)時代。隨著閱讀的深入,卻發(fā)現(xiàn)古代先祖在天文、歷法、地理、樂律上的常識,與我卻是猶如天書,除了對祖先的高山仰止,內(nèi)心悄然升起一絲惴惴不安。自己作為一個年近不惑的中國人,對祖先的常識竟然只剩驚嘆和嘆服,不得不反思是什么模糊甚至抹掉了祖先們遺留下來的常識。
王力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書中,行文非常樸實平靜,不疾不徐的羅列著遙遠(yuǎn)過去的點滴常識,但這種羅列,竟然有一種考古般的儀式感和莊嚴(yán)感,慢慢的清理著那層歷史的塵土,給我們證實著這片土地上曾經(jīng)存在過的璀璨,這璀璨的歷史之光,逼視著我們的眼神,拷問著我們的靈魂。讓口口聲聲號稱自己是那個偉大民族的后裔的我們,實在羞愧難當(dāng),除了方方正正的漢字字型以外,還有哪一點傳承證明今與古的的聯(lián)系?祖先生活的常識竟能以陌生的美感讓我驚訝;時光流轉(zhuǎn)的太快總是把后人的記憶匆匆填滿。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每一步都好象踩在前人的腳印上,俯身就能擷取昔日的生活片斷,看真切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不曾偏離片刻。
反觀當(dāng)今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之光讓我們一個個都淹沒在數(shù)據(jù)的海洋里,忘卻了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意蘊,就我而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與其說是求知,更像是一種“掃盲”,了解未知領(lǐng)域或不精通的領(lǐng)域,是一種自我學(xué)習(xí)和修養(yǎng)的過程。作為新時期的檢察人應(yīng)該讀書多一點,發(fā)現(xiàn)多一點,懂得多一點,學(xué)有所用,學(xué)有所悟,然后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發(fā)揚下去,這是一種責(zé)任,需要堅持。
中國古代文學(xué)常識讀后感篇十三
3.戰(zhàn)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白樸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洵元-趙孟?
10.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11.文房四寶:湖筆微墨宣紙端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棋書畫。
14.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15.書四庫:經(jīng)史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