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四年級教案(案例17篇)

字號:

    通過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前規(guī)劃好課堂教學的步驟和過程。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通過學習這些教案,大家可以了解到不同學科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年級教案篇一
    第1課文件的查找與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件的自動查找。
    2、能夠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
    3、能夠更改快捷方式的圖標。教學重點: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文件。
    2、學會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教學難點:
    綜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準備:
    安裝一些漂亮的圖標。教學建議:
    這是一堂操作系統(tǒng)內(nèi)容的課時,內(nèi)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
    文件查找:文件的查找界面比較簡單,只是由兩部分組成。但在使用上還是有很多的技巧。在輸入需查找的文件名時,可以通過兩個例子(一個把文件輸全,一個輸入文件名的其中幾個)讓學生明白,有時查找一個文件,如果文件名記的不全照樣可以把文件找到。搜索的路徑選擇學生比較容易遺忘,教師可以設置一兩陷井,如:在d盤的文件讓學生在c盤找。
    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引入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可以通過比賽來實現(xiàn)。如:讓幾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執(zhí)行一個命令(例如執(zhí)行word,1、可以用從開始按鈕進入執(zhí)行2、查找到word,雙擊執(zhí)行3、一步一步找到word并執(zhí)行4、雙擊桌面的word快捷圖標……)由學生來評說喜歡哪一種方法并說一說原因。這樣即可以引入快捷方式的創(chuàng)建又可以讓學生明白快捷方式的作用。
    快捷方式的創(chuàng)建有很多方法:教材講述的先用查找軟件找到需要創(chuàng)建的文件再用快捷菜單來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這種方法簡單實用,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特點及學生水平選擇其它的創(chuàng)建方法。
    更改“快捷方式”圖標:這個內(nèi)容比較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更改的圖標也可讓學生試著找到那些漂亮的圖標。
    第2課從這里啟航
    教學目標:
    1.認識word的基本界面、啟動方法及其作用。
    2.熟悉word的編輯環(huán)境,能在word中錄入文字及文字的格式化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重點:
    啟動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排版文字課前準備:
    1.排版好的word文章供學生欣賞(文章可在光盤中找到)
    2.如果學生機沒有光驅(qū),將“萬里長城”拷到網(wǎng)絡中或?qū)W生電腦中。教材分析:
    1.介紹office:office2000(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2000outlook2000access2000)是微軟公司的辦公系列軟件。我們平時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軟的產(chǎn)品。
    2.word是功能十分強大的文字處理軟件,包括文章的編輯、排版和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xiàn)圖文混排??梢酝ㄟ^欣賞word的作品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3.word的啟動。
    4.word的基本界面:word的基本界面和寫字板很相似,因此在這里,完全可以簡單帶過。word中的文字錄入、編輯,凡和寫字板一致,教材上都寫得非常簡單。
    6.動態(tài)效果文字:這是word的一個十分出色的地方,也是學生很感興趣的,因此可以提高學生學習word的積極性。
    7.這里應留一定的時間,學生試一試,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摸索一下,看看他可以發(fā)現(xiàn)word有哪些功能。
    8.文件的保存:教材上是打開光盤上的文件進行修改的。文件是只讀的,所以要用“另存”的方法,并提醒學生記住保存文件的文件是什么。
    第3課給我們的文章加圖畫
    教學目標:
    1.學會在word中插入剪貼畫和來自文件的圖片。
    2.掌握圖片的移動、縮放等設置。
    3.了解word的頁面邊框。
    課時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剪貼畫的插入、移動和縮放。
    1.word97默認的圖片是浮于文字上方的,因此一插入就可以動,word2000默認的方式是嵌入式的,圖片不能移動,可以先在圖片上單擊鼠標右鍵,選擇“設置圖片格式”,單擊其中的“版式”,單擊“浮于文字上方”就可以移動了。
    2.word2000的對話框的word2000略有不同,但大體操作類似,這一點在以后的各課中均會碰到。
    3.word啟動后,其工具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有的工具欄沒有顯示,可以通過“視圖”菜單中的“工具欄”,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
    4.當圖片的疊放次序定義為“置于文字下方”后,圖片就不容易被選擇,這時可單擊繪圖工具欄上的選擇工具,就可選擇圖片。
    教材分析:
    1.插入剪貼畫: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操作并不復雜,因此可以通過大屏幕演示,學生就可以掌握。但一味的模仿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太大的幫助,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觀察屏幕提示,自己想一想怎么操作。
    2.圖片的移動和縮放:要提醒學生注意鼠標指針的變化。
    4.設置圖片的疊放次序:可以改變圖片的疊放層次和使圖片存于文字下方。
    5.插入來自文件的圖片:這樣就可以插入自己原先在畫筆里畫的畫及電腦中的圖片文件。
    6.圖片工具欄:利用圖片工具欄,我們可以對圖片進行一些修改和設置。這里可以學生自己摸索得個按鈕的功能??梢愿嬖V學生,如果對哪個按鈕表示的意思不清楚,可以將鼠標指向這個工具。
    7.頁面邊框:讓學生了解就可以了。
    第4課讓我們的文章更有藝術(shù)性-藝術(shù)字
    教學目標:
    1.學會在word中插入藝術(shù)字。
    2.了解分欄。
    課時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藝術(shù)字的設置。
    注意點:
    剛插入藝術(shù)字時,默認的環(huán)繞方式一般是浮于文字上方的,這樣就把下面的`文字擋住了,可以在藝術(shù)字上單擊右鍵,選擇“設置藝術(shù)字格式”,可以改變它的環(huán)繞效果。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nèi)容包括如何插入藝術(shù)字和如何修改藝術(shù)字兩個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還應讓學生掌握圖形的旋轉(zhuǎn)及陰影和三維的設置。
    1.插入藝術(shù)字:利用第二種方法插入藝術(shù)字更方便簡潔,但前提是打開繪圖工具欄,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打開繪圖工具欄。
    2.藝術(shù)字在word中是作為圖形處理的,因此,藝術(shù)字的移動,縮放等設置均和圖片一樣的。
    3.藝術(shù)字工具欄:利用藝術(shù)字工具欄對藝術(shù)字進行修改更快捷方便,并且有更多的選擇,在操作上難度不大,可以讓學生自已看書和嘗試。
    4.藝術(shù)字的旋轉(zhuǎn):這里要強調(diào),在選中藝術(shù)字的情況下,單擊繪圖工具欄上的旋轉(zhuǎn)按鈕。
    擊陰影按鈕,選擇“陰影設置”,將出現(xiàn)如下工具欄。
    第5課有趣的自選圖形
    教學目標:
    1.學會在word中插入自選圖形。
    2.掌握填充效果的設置。
    3.知道文本框的作用,掌握文本框的使用。
    課時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學會插入自選圖形。
    教學難點:
    填充效果的設置和文本框的操作。
    教學任務:
    完成禁止吸煙標志。
    課前準備:
    注意點:
    教材分析:
    本課和后兩課一起完成一篇關于倡導禁止吸煙的文章,從這一篇倡議書的制作過程中,將學習自選圖形、word中制表和word中的圖表制作。
    1.打開光盤上錄入好的原文件,這是未經(jīng)處理的文章。
    2.進一步認識繪圖工具欄。
    3.畫一支煙:這一步比較復雜,不僅用到如何插入自選圖形,還涉及圖形形狀的調(diào)整,圖形的旋轉(zhuǎn),圖形的復制,圖形的填充。因此教師可以先演示一遍,再讓學生操作。注意,如果不能很好地將過濾嘴和香煙對齊,可以按住ctrl鍵不放,用光標鍵來微調(diào)位置,也可以單擊繪圖工具欄上的“繪圖”從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調(diào)整坐標線”命令,將水平間距和垂直間距均設為1。
    4.畫禁止符時可能會畫不圓,可以按住shift鍵再畫。豐富多采的填充效果是word的一大特色,利用它可以作出各式各樣的圖畫,因此可以作適當?shù)难a充。
    5.這里的文字因為位置不一定正好在一行上,所以要用文本框。文本框要設置無填充色,無線條色。
    無填充色的目的是可以使文本西框透明。
    第6課制作表格
    教學目標:
    1.學會在word中插入簡單的表格。
    2.掌握對表格的一些設置,能在文章中利用表格。
    課時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表格的插入和修改。
    教學難點:
    表格中直接畫表線。
    教學任務:
    將數(shù)據(jù)改為表格。
    注意點:
    教材分析:
    1.本課內(nèi)容是表格制作,但并不是單純地介紹表格的操作,而是將表格的應用整合在文章中,注重知識的運用。
    2.表格的一般知識。(1)如何插入表格;(2)改變單元格的高度和寬度,如果修改的是整行和整列的大小,可以直接去拖拽表格邊線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標尺上直接拖動。但如果改變是某個單元格的大小,就必需先選定這個單元格,再去拖拽這個單元格的邊線。(3)插入行列,在word97中插入列,必需先選定一列,這個問題在word2000中得到解決,可以直接插入。(4)利用表格工具欄畫修改表格,包括畫表格線、擦表格線等,word中的表格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利用畫線和擦線工具,可以畫出復雜的表格。(5)表格線色和表格底色,課文中雖沒有講到,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讓學生自己試一試。(練習中用到)。(6)合并和拆分單元格在教材中沒有講到,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添加。
    3.利用表格,修改文章。將文章中的對比數(shù)據(jù)用表格表現(xiàn)出來,更清晰。
    4.練習做課程表。
    5.表格還可以發(fā)揮許多特殊的作用,如國際橡棋棋盤,中國橡棋等。
    第7課制作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學會在word中插入對象。
    2.掌握統(tǒng)計圖表的制作方法。
    課時按排:1課時。
    教學重點:
    統(tǒng)計圖表的制作方法。
    教學任務:將吸煙和不吸煙的得病情況制作統(tǒng)計圖。
    課前準備:
    教材分析:
    1.制作統(tǒng)計圖在生活中非常有用,但非常繁瑣,而電腦制作卻相當快捷。學習這一課,能讓學生確確實實感受到電腦的快捷實用。
    2.word中可插入的對象很多,課文以graph對象為例,要求學生掌握插入對象的一般方法。
    3.圖表的插入及數(shù)據(jù)的修改對部分學生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可以教師先用大屏幕演示,學生再做。
    4.統(tǒng)計圖插入好后,在統(tǒng)計圖上不同的地方雙擊,可以修改相應的內(nèi)容,如在圖例上雙擊,就可以設置圖例的格式。也可以刪除統(tǒng)計圖的某一部分。
    5.word中有多種圖表類型,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哪一種最適合這里。
    6.制作圖表可以和數(shù)學中的統(tǒng)計圖內(nèi)容相結(jié)合。
    第8課在word中編一份小報
    教學目標:
    進一步熟悉word的功能,全面復習word的基本操作。
    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時安排:
    1~3課時。
    教學重點:小報主題的選擇和排版。
    教學任務:制作小報。
    注意點:
    1、排版上盡可能用文本框,文本框用無線條色和無填充色,以便可以隨意移動。
    2、當圖片置于文字下方后,很難選中,可以用繪圖工具欄上的選擇工具(箭頭)來選擇圖片。
    教材分析:
    1.制作小報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煅煉,也是對word的全面的練習。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想好,制作小報的主題。
    2.本課另一個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收集資料的方法是各式各樣,課文中列舉了很多種方法。
    3.制作小報要求主題突出,美觀大方。
    第9課走進幻燈片世界
    教學目標:
    1、會打開powerpoint,了解幻燈片的界面。
    2、會根據(jù)“內(nèi)容提示向?qū)А敝谱骰脽羝?BR>    3、會播放幻燈片。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制作一組幻燈片范例―海報。
    教學提示: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創(chuàng)設了學校舉行籃球比賽這樣一個情境,引出海報制作這樣一個任務,然后以制作海報為基本任務引出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分在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打開powerpoint。
    第二部分:根據(jù)“內(nèi)容提示向?qū)А敝谱骱?。這部分內(nèi)容完全是根據(jù)計算機的提示來完成,因此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網(wǎng)或大屏幕投影儀演示,讓學生跟著做。
    第三部分:在大綱視圖中修改海報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修改海報內(nèi)容,第二層次是進入幻燈片視圖看一看海報的效果。
    “內(nèi)容提示向?qū)А辈僮魍瓿珊?,海報的雛形已經(jīng)具備了,進入了大綱視圖,這時可以向?qū)W生介紹powerpoint的五個視圖,即幻燈片視圖、大綱視圖、幻燈片瀏覽視圖、備注頁視圖、幻燈片放映。大綱視圖中也可以創(chuàng)建幻燈片,在這兒工作的好處是可以仔細考慮幻燈片的內(nèi)容,而先不考慮幻燈片的整體外觀。在大綱視圖中可以象在word里一樣修改文本,在這兒每輸入一個主題(打一個回車)系統(tǒng)就會自動生成一張幻燈片,因此最好不要隨便打回車。我們可以在這里有兩個主題,因此有兩張幻燈片。只要把“事件名稱”改成海報的名稱――“籃球比賽”;把“日期”改為“2000年9月15日15:30”;把“地點”改為“校體育館”;將“其他重要信息-攜帶內(nèi)容-方向”改為“四(3)班‘猛獸隊’――四(4)班‘飛豹隊’”;把“rsvp:電話”一行刪除,海報的內(nèi)容就完成了。
    內(nèi)容修改完成后,切換到幻燈片視圖,這里是設置和調(diào)整幻燈片的整體外觀效果的地方,在這兒可以看到幻燈片的效果。要切換到幻燈片視圖可以單擊“視圖”中的“幻燈片”,也可以單擊左下角的幻燈片按鈕。
    第四部分:放映幻燈片?;脽羝鐾暌院缶蛦螕粢晥D中的“幻燈片放映”,進入放映視圖看一看整體效果。
    這一課的內(nèi)容比較少,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其他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點。如:
    1、挑戰(zhàn)書
    2、倡議書
    第10課制作第一張幻燈片
    教學目標:
    1、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板,并根據(jù)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2、會在幻燈片視圖中修改和編輯文本。
    3、會在幻燈片視圖中插入藝術(shù)字、剪貼畫和圖片并會對它們進行必要的修改。
    4、會保存演示文稿。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制作演示文稿范例――春曉。
    2、為學生提供風景畫圖片(光盤上的“風景畫”文件夾下)。
    教學重點:
    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板后,能在幻燈片視圖中添加和修改文本。
    教學難點:文本的修改以及文本框的移動。
    教學建議:
    1、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分散,在組織教學時要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情境,然后提出一個好而切實可行的任務,除了教材中的任務外,還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個繞口令的演示文稿或猜謎語的演示文稿。
    2、在教學模板選擇和自動版式選擇時,可以放開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比較,最終找到他們喜歡的模板。
    3、在對文本進行修改以及對藝術(shù)字、剪貼畫和圖片等對象進行處理時,要讓學生明白必須先選中它們,否則無法對它們進行處理。移動文本框時一定要將鼠標指針指向文本框的邊框,然后才能移動。縮放藝術(shù)字、剪貼畫和圖片等對象時,要先將它們選中,再將鼠標指針指向周圍的句柄,然后再縮放。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該適當?shù)胤怕菔镜墓?jié)奏,或者通過教師的誤操作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4、保存演示文稿時,要讓學生明白保存一個文件要有文件名,還要有一個保存位置。
    第11課讓文字和圖片飛起來
    教學目標:
    1、會打開已有的演示文稿。
    2、會設置文字、圖片和藝術(shù)字等對象的動畫效果,并會給每個對象配上聲音。
    3、培養(yǎng)學生經(jīng)常保存文件的良好習慣。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
    2、提供聲音素材(光盤里的“聲音”文件夾下)。
    教學重點:
    設置文字、圖片和藝術(shù)字等對象的動畫效果并配上聲音。
    教學難點:
    在設置動畫效果之前要先選中對象。
    教學建議:
    1、可以為對象設置動態(tài)效果是powerpoint和word最大的區(qū)別,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動畫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先將范例演示給學生看,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打開演示文稿可以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啟動powerpoint時從“powerpoint”對話框里選擇“打開已有的演示文稿”來打開,第二種是啟動powerpoint以后,選擇從常用工具欄中或從文件菜單中選擇“打開”命令,然后從中選擇需要的文件。
    3、設置動畫效果之前必須先選中要設置的對象,打開“自定義動畫”對話框也有不同的方法。第一種:選中對象后選擇“幻燈片放映”中的“自定義動畫”命令;第二種:選中對象后單擊鼠標右鍵,從快捷菜單中選擇“自定義動畫”命令。從自定義動畫對話框里,為選中的對象選擇動畫效果,配上聲音,這里要讓學生明白,為對象設置了動畫效果以后才能為它配上聲音。如果想為其他對象設置動畫效果,可以在自定義對話框里單擊“確定”后,選擇其他對象進行設置,再進行設置,也可以不退出自定義對話框,單擊“時間”按鈕,從“無動畫的幻燈片對象”中選擇一個對象,然后單擊“動畫”按鈕,進行動畫設置。
    4、教學時,要讓學生試試各種動畫效果,既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他們更快地掌握對象的動畫設置。
    5、引導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保存文件的良好習慣。
    第12課制作一組幻燈片
    教學目標:
    1、會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燈片。
    2、能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中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
    3、會在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輸入文本。
    4、能修改項目符號。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動物之愛)。
    2、提供動物圖片(光盤“圖片動物”文件夾里)。
    教學重點:
    為每一張幻燈片設置一種切換效果。
    教學建議:
    1、這節(jié)課的基本任務是制作一組介紹動物的幻燈片,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以上說到的知識點。這是一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任務,教師的范例要選擇幾種學生特別喜愛的動物,畫面要盡可能的活潑、兒童化,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新建幻燈片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選擇“插入”菜單中的“新幻燈片”命令;第二種方法,單擊常用工作欄上的“新幻燈片”按鈕。
    3、一張新幻燈片沒有文本框就不能輸入文本,這時可以從繪圖工具欄中為它添加文本框,然后輸入需要的文本。
    4、幻燈片里可以為標題添加“項目符號”,項目符號還可以修改,方法是先選中該項目符號所在的文本,再選擇“格式”中的“項目符號”,通過改變字體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符號。
    5、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中可以通過拖動的方法改變幻燈片的位置。
    6、為幻燈片設置切換效果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從幻燈片瀏覽視圖中選擇要設置的幻燈片,選擇“幻燈片放映”中的“幻燈片切換”按鈕,或者單擊“幻燈片切換”銨鈕;第二種方法,右鍵單要設置的幻燈片,從快捷菜單中選擇“幻燈片切換”。
    7、切燈片的切換效果有幾十種,并且可以選擇一種合適的切換速度。有了切換效果以后還可以為整張幻燈片配上一段音樂,音樂可以循環(huán)播放,直到下一個聲音播放為止。如果不希望通過單擊鼠標來換頁,可以選擇“每隔秒”一項,輸入時間后,就可以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自動換頁,這樣的設置比較適合自動演示。
    第13課在幻燈片里播放電影
    教學目標:
    1、學會在幻燈片里插入影片對象。
    2、認識影片對象。
    3、學會修改幻燈片的背景。
    4、會在幻燈片排序視圖中的指定位置插入新幻燈片。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演示文稿范例。
    2、電影片斷(光盤上的“電影”文件夾下)。
    教學難點:
    插入新幻燈片時要先確定插入點。
    教學建議:
    1、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在幻燈片里播放電影,學生對電影是非常感興趣,因此這一節(jié)課是要讓學生完成這個任務的同時來完成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可以選擇一段有關動物的有趣電影片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范例的成功制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幻燈片時,先切換到幻燈片瀏覽視圖,在要插入的位置用單擊鼠標左鍵,然后單擊新幻燈片按鈕。
    3、插入影片對象時,先要確定影片所在的位置,然后再確定想要的影片文件的文件名。可以向?qū)W生介紹一下影片文件,影片文件的特點,一方面可以從圖標的外形上看出來,也可以從文件類型上看出來,影片文件的文件類型是“.avi”,也叫做視頻文件??梢酝ㄟ^windows的自動查找功能找到影片文件,方法是啟動“查找文件或文件夾”,然后在名稱一欄里輸入“*.avi”,這樣windows會列出所有的影片文件,雙擊就可以打開它們。影片對象被插入到幻燈片以后,放映幻燈片時只要單擊一下就能播放了。
    4、修改幻燈片對學生也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學生可以輕松得到自己想要又非常美觀的效果。修改背景有兩種方法,一是選擇格式中的“背景”命令,二是右鍵單擊幻燈片的空白部分,從快捷菜單中選擇“背景”命令??梢詾榛脽羝尘斑x擇一種單色,也可以為它選擇一種填充效果。其中填充效果又分過渡、紋理、圖案、圖片四種,這節(jié)課可以著重講一講雙色過渡效果的設置方法,其他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試一試。
    第14課參觀動物的家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超級鏈接的含義。
    2、會設置演示文稿內(nèi)部的超級鏈接。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演示文稿范例。
    2、上次制作的演示文稿“動物的家”。
    教學重點:
    學會在幻燈片中設置超級鏈接。
    教學難點:
    理解超級鏈接的含義
    教學建議:
    1、這節(jié)課的基本任務是制作一張像菜單一樣的幻燈片,想看什么只要在“菜單”里選擇就可以了,最根本的知識點則是超級鏈接,由于超級鏈接的概念非常的抽象,因此用菜單來比喻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
    引入:
    同學們,你們點過菜嗎?想吃什么就點什么,一會兒想吃的菜就端上來了。你信不信在電腦上也可以“點菜”,當然這“菜”你只能看不能吃。(開始演示范例)
    在這一張幻燈片里,有四種動物,想看什么就點什么,它馬上會出現(xiàn)在你眼前。想知道這是怎么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請同學們先打開上次保存的演示方向――“動物的家”。
    2、制作超級鏈接之前,首先要制作一張類似于菜譜的幻燈片,在上面列出了被鏈接的幻燈片名稱?;脽羝拿Q可以以文本的方式出現(xiàn),也可以以藝術(shù)字或圖片的形式出現(xiàn),然后就可以在名稱和實際的幻燈片之間建立一一對應的超級鏈接了。
    在演示文稿中,一個對象可以鏈接到同一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燈片,也可以鏈接到其他文件,還可以鏈接到一個網(wǎng)站,這節(jié)課是要在一個對象和同一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燈片之間建立鏈接。
    首先選中需要設置超級鏈接的對象,然后選擇“幻燈片切換”中的“動作設置”,或者右鍵單擊對象后從快捷菜單中選擇“動作設置”,選擇“超級鏈接到”“幻燈片”,,從幻燈片標題列表選擇目標幻燈片就可以了。
    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要盡可能放慢節(jié)奏。
    3、最后可以讓每個學生演示一下自己做的演示文稿,以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第15課我的作品
    教學目標:
    1、學會整理自己的文件,能把自己的文件分類保存。
    2、學會設置對象與文件之間的超級鏈接。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作品:自己畫的圖片、word文檔、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范例。
    教學重點:
    設置對象與文件之間的超級鏈接
    教學難點:
    整理文件
    教學建議:
    1、這節(jié)課的基本任務是用幻燈片來展示自己的電腦作品,是學生展示自己的好機會,學生要在完成這個基本任務的過程中掌握兩個知識點,一是整理自己的作品,將它們分門別類保存好;二是學會設置對象和其他文件之間的超級鏈接。
    2、整理自己的作品,將它們分門別類保存在不同的文件夾里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文件結(jié)構(gòu)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這又是比較重要的技能和習慣,因此要正確引導學生去嘗試這件事情。首先可以讓學生看一看已經(jīng)整理好了的作品,即在“我的作品”文件夾里有“幻燈片”、“圖片”、“作文”三個子文件夾,然后讓學生看一看自已的作品,都放在一個文件夾里,結(jié)果是比較雜亂,不容易查找。然后引導學生先建立一個“我的作品”文件夾,然后在這個文件夾里建立“幻燈片”、“圖片”、“作文”三個子文件夾,再分別把演示文稿剪切到“幻燈片”文件夾里,把自己畫的圖片剪切到“圖片”文件夾里,把word文檔剪切到“作文”文件夾里。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整理文件的好習慣。
    3、設置對象與其他文件之間的超級鏈接與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基本相似,當選擇了一個對象,選擇“幻燈片切換”中的“動作設置”,選擇“超級鏈接到”“其他文件”,再從文件列表中選擇需要的文件。
    四年級教案篇二
    傳統(tǒng)的體育課中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忽視了體育教學中情感的注入和培養(yǎng)。怎樣才能使學生樂于上體育課、參與體驗、享受快樂呢?為此,教師要善于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帶著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合作的.學練活動中去。
    本課以發(fā)展學生投準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與同伴友好交往與合作為主要目標,選擇了以投準與游戲中的“沙包投準”和游戲“趕小豬”為教材內(nèi)容。注重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運用情景教學手段,通過模仿解放軍戰(zhàn)士趕跑大灰狼救回農(nóng)民伯伯小豬的情景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沙包投準動作技術(shù)的探究學習;同時通過游戲《趕小豬》提高學生手指、手腕的控制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發(fā)揚學生集體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想象創(chuàng)造的空間,為學生營造團結(jié)合作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互相幫助、互相指導的機會。課的最后部分安排放松舞蹈《擁軍花鼓》,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3.身體健康目標:通過投擲、滾球和奔跑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反應、協(xié)調(diào)性和力量素質(zhì),增強上肢力量,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fā)育。
    四年級教案篇三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三年級觀察由3個、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分別從正面、上面、側(cè)面三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的基礎上,添加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所擺成的物體,從正面、上面、側(cè)面所看到的形狀不變。
    在學習新知識的開始,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所擺物體的正面的形狀,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添加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從正面看形狀不變,想一想,該怎樣擺?這當中強調(diào)要有各自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里討論,待有結(jié)果以后,再嘗試拼擺,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驗證自己的設想,這樣設計一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猜想,富于實踐。二是親身經(jīng)歷數(shù)學學習歷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由猜想、假設到操作驗證,既掌握了知識,又形成了能力。
    得出各種不同擺法以后,再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擺在原物體某一個正方體的前面或后面,對齊著擺就行了。擺在后面,如果允許不對齊,就會出現(xiàn)更多不同的擺法。
    此刻,我又作了拓展;可以再添加相同的小正方體了嗎?學生回答:可以??梢蕴砑佣嗌賯€?1個、2個、3個……一直到無數(shù)個。學生的思維很發(fā)散,很有創(chuàng)意,真了不起,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拼擺中的規(guī)律:只要在原某一個小正方體的前面或后面即可。
    從上面、側(cè)面看形狀不變,改變了教學的策略,先研究側(cè)面,后研究上面。因為側(cè)面的擺法和正面擺法有相似之處,仍然有無數(shù)種不同的擺法,在教學中直接讓學生拼擺,再借助多媒體演示多種不同的擺法。當研究從上面看時,要求學生直接通過展開豐富想象無需拼擺,直接借助電腦上拖動小正方體展示不同的擺法,同時還提問:有不同的擺法嗎?學生舉出了多種不同的擺法。
    整個探究過程,大膽放手、扎實有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教案篇四
    1.欣賞課件圖片:四季的樹木實景,體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賞課件圖片:樹木的色彩畫,說說色彩畫與攝
    影圖片的不同感受。
    課件出示圖片
    1.觀察課件圖片:自然界的樹。思考如何用色彩進行表現(xiàn)。
    2.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整體感知用色彩畫風景的表現(xiàn)方法。
    3.師生歸納方法步驟:第一步用線條畫樹:先畫近處的樹,再畫遠處的樹;先畫樹干,再畫主枝,最后畫樹葉。第二步用淡彩著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變化。
    4.觀察課件圖片(結(jié)合教材圖例),了解幾種不同的構(gòu)圖方教案頻道式和色彩表現(xiàn)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適當勾畫幾筆線條來表現(xiàn)樹林。
    (2)樹木局部的表現(xiàn):前后層次在形的處理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主次關系和空間大小關系,在色彩的處理上主要為色彩的深淺關系。
    1.課件圖片:自然界的樹
    2.課件出示方法步驟
    1.教師演示樹干的線描畫法。
    2.教師演示樹葉的線描畫法:
    (1)三種常見的葉叢畫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出不同樹葉的'特征。
    3.學生嘗試在教材范例圖上進行添畫練習。
    4.仔細觀察教材色彩圖片,思考下列問題:
    (1)紅色為什么會有深淺變化?
    (2)綠色是直接畫上去的嗎?
    (3)兩色間的邊緣線為什么這么清晰?
    5.學生嘗試進行調(diào)色練習,同桌或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6.師生合作驗證討論結(jié)果:
    (1)紅色顏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產(chǎn)生了濃淡深淺變化;
    (2)黃色與藍色相互滲透出現(xiàn)了綠色;
    (3)兩色相接部位運用了干畫法,學生說原因,教師重點用教案頻道/jiaoan/色彩演示幾種不同的調(diào)色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干、濕、濃、淡以及自然滲透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調(diào)色注意事項:
    (1)顏色不宜調(diào)得太均勻,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適當;
    (3)防止把色彩畫得太臟。
    1.課件出示色彩探究的三個問題
    2.鉛筆、白紙、色彩畫工具、教材
    1.作業(yè)要求:用線勾畫一片樹林,再涂上較淡薄的顏色,體現(xiàn)對自然的感受。
    2.教師巡回指導。
    色彩畫工具材料
    作業(yè)展評,小結(jié)全課。
    四年級教案篇五
    教材第16~18頁。
    1.了解數(shù)的產(chǎn)生,理解自然數(shù)的概念。
    2.認識億級的計數(shù)單位,掌握十進制計數(shù)法的含義。.
    重點:理解自然數(shù)的概念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
    難點:掌握含有億級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知道數(shù)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地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些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數(shù)的知識。
    (板書:數(shù)的產(chǎn)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
    (1)如果沒有了數(shù)字,怎樣表示我手中的粉筆有多少根呢?(教師舉起手中的4根粉筆)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表示有4根粉筆?
    (學生通過討論,會想到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2)在生產(chǎn)勞動中,人們需要數(shù)人數(shù)、數(shù)物體個數(shù)或記錄打獵后捕獲的野獸的數(shù)量等等,這樣就逐漸產(chǎn)生了數(shù)。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7頁中的圖片,讀下面的文字。了解在遠古時代,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法來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逐漸發(fā)明了一些記數(shù)的符號,這就是數(shù)字。如:巴比倫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羅馬數(shù)字。還有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后來流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即0,1,2,3,4,5,6,7,8,9……經(jīng)過了幾千年,才產(chǎn)生了現(xiàn)在通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
    (3)了解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師教育學生要珍惜人類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認真努力地學好知識,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知識。
    2.認識自然數(shù)。
    (1)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shù)。(板書:自然數(shù))
    (2)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shù)。所有的自然數(shù)都是整數(shù)。最小的自然數(shù)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shù),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
    3.十進制計數(shù)法。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億以內(nèi)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還經(jīng)常用到比億大的數(shù),例如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shù)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億等。
    (2)用計數(shù)器數(shù)數(shù),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教師在計數(shù)器上先撥珠,讓學生數(shù)數(shù):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板書:十億、百億、千億)
    指出:十億、百億、千億和以前學過的個(一)、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shù)單位。
    (3)在數(shù)位順序表上填出億級的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指名匯報,共同訂正。
    (4)說一說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教師指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shù)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shù)法。
    (板書:十進制計數(shù)法)
    (5)觀察比較:比較數(shù)位順序表上個級、萬級和億級有什么異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分別說一說各自的看法。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一百億里有()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十億位。
    (3)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shù)位是()和()。
    2.教材“練習三”第1題。
    想一想,說一說。
    3.教材“練習三”第2題
    同桌兩人合作完成。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學習,你對數(shù)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四年級教案篇六
    【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了解這個童話故事是如何編出來的。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放開膽子說自己心中的故事,表達意思,培養(yǎng)獨創(chuàng)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話故事寫下來,語句完整、通順,能較準確用詞。
    4、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和欣賞評價他人的習作,感受編童話帶來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編故事,培養(yǎng)認真傾聽、主動評價的良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讀童話、寫童話的興趣,感受童話的魅力及編童話帶來的快樂。
    重點
    1、拓展習作思路,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
    2、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編寫內(nèi)容比較完整的童話故事。
    難點
    開拓學生思維,習作寫得富有想象力,童話故事情節(jié)合理。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學生典型的習作例文。
    學生:多多讀一些神話和童話故事,初步了解神話故事大膽的想象。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打開思路,海闊天空地想
    我們學過《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等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是真的嗎?仔細想想,人類的想象力太神奇了。正是因為這神奇的想象力,才有了這些美麗的神話。想象有多大膽,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們也去放飛想象,編織我們心中精彩的故事吧。
    二、交流最喜歡的故事人物
    1、出示搜集到的人物。
    (1)今天老師把神話中的人物請到我們的課堂,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體逐一展示:盤古、大禹、沉香、后羿、嫦娥、精衛(wèi)鳥、女媧等神話人物。
    (2)學生談談對人物的認識。
    (3)教師小結(jié)。
    盤古開辟了天地,并用自身創(chuàng)造了萬物;大禹,帶領百姓戰(zhàn)勝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沉香,習武練功,翻山越嶺,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這些人物都有鮮明個性和特點,因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2、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人物。
    3、討論喜歡人物的特點。
    他們的本領大,能呼風喚雨。
    他們都是神仙,女的美麗善良,男的英勇威武。
    他們都樂于助人,與自然作斗爭。
    他們身上有一種無私無畏、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4、引導學生說會選擇跟誰過一天?為什么會選它?(指名回答后、小組互說)
    三、放飛想象,酣暢淋漓地講
    1、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都選擇了要跟誰過一天,現(xiàn)在有誰愿意把自己和他(她)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引導學生說這一天里會去哪里,會做些什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2、生講,師引導,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具體。
    3、同桌交流。
    4、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巡視,傾聽他們的交流,給予適時恰當?shù)募睢Ⅻc撥。
    四、學生習作
    看到你們說得那么興奮,你們的故事一定很精彩。你們想不想把你們的變化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講給老師聽?現(xiàn)在拿出紙筆,把你們的故事寫下來。寫完后交給我們看。寫的時候注意要把故事寫完整。
    五、佳作引航
    我和賣火柴的小姑娘過一天
    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此時我在大街上走著,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噴香味道。哇,真香!
    墻角下,我看到了一個人,一個熟悉的人——賣火柴的小女孩。她長得很漂亮,蜷縮在墻角,凍得直打哆嗦。我關切地問:“你沒事吧?”“還好。”小女孩小聲地問,“你,你是誰?”“你不認識我,但我認識你呀,賣火柴的小女孩?!闭f著我把棉襖脫下來遞給她。她擺擺手說:“奶奶不讓我要別人的東西……”她美麗的大眼睛閃著純潔的光芒?!拔?,我不冷。”說著幫她穿上,并夸贊說:“瞧,多合身呀!”“謝謝!”她的臉凍得像紅蘋果。
    突然我聽到咕嚕一聲響,原來是她的肚子餓了。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捂著自己的肚子。我哈哈地笑了,拿出我的蛋糕遞給了她。她接過去馬上吃起來,突然慢慢抬起頭,眼淚順著漂亮的臉頰流下來,她拉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謝謝!”
    我猛然想起什么事,對她說:“跟我走吧,去我們的校園游玩吧!”小女孩信任地點了點頭。
    我拉著她飛向我們的學校,向同學們介紹她并和我們一起上課。
    她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快樂幸福地生活了一天……
    點評:這篇習作發(fā)揮想象,走進童話世界里,幫助賣火柴的小女孩擺脫痛哭,又帶著她來到幸??鞓返默F(xiàn)實世界里度過一天。描寫抓住細節(jié),細膩傳情,文字里涌現(xiàn)出濃濃的愛意,給人滿心的溫暖和芳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別人交換意見,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讀童話、寫童話的興趣,感受童話的魅力及編童話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修改,領會修改方法
    1、激發(fā)修改興趣。
    2、出示修改要求:想不想給自己打分呢?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要求?請看大屏幕:
    習作自評要求:
    (1)語句通順,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敢于大膽想象。
    (2)語句通順、生動;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還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想象豐富。
    3、教師示范修改。
    (1)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習作例文。
    (2)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依次當面進行修改。
    二、修改作文,分享成功的喜悅
    1、“文章不厭百回改?!闭埻瑢W們把自己寫好的習作按照習作提示檢查一下,大聲地朗讀自己的習作,進行獨立修改,看看語句是否通順,標點使用是否正確,是否有錯別字。
    2、自主修改習作,培養(yǎng)修改能力。
    3、把自己的習作跟你的學習伙伴交換一下,或者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互相提一提修改意見。
    4、小組內(nèi)同學互相修改習作。(重點從語句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晰,情節(jié)是否具體等方面評改。)
    5、班級交流。
    三、教師激勵學生,繼續(xù)完善習作
    1、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根據(jù)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剛才同學間的匯報,在原文上修改。
    2、自主交流習作修改體會。
    3、教師面批面改,提高效率。
    4、謄寫習作。(要求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5、優(yōu)秀習作或優(yōu)美片段賞讀。
    四年級教案篇七
    1、認識“拽、茸、副”等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語言、內(nèi)心活動,并在反復的朗讀當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學習續(xù)編故事。
    理解課文內(nèi)容,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語言、內(nèi)心活動。
    1課時
    1、按課文前“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
    2、了解一點木偶的知識。
    3、準備與課文相協(xié)調(diào)的音樂及道具。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3、教師小結(jié):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笑多重要呀!可是我們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對笑有新的理解。
    1、朗讀課文,讀后互評:生字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得通順。
    2、交流:讀了課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結(jié):因為只擁有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紅狐搶走了,熊警察卻不信;頭疼得厲害,老婆婆卻說是撒謊。哎!好可憐的小木偶呀!同學們,你們想親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嗎?老師有個主意,咱們分角色來演演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們已經(jīng)演過了好幾篇童話了,積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總結(jié)方法基礎上,學生合作試演。
    3、學生展示——觀眾評議、教師指導——學生再演——配樂、帶上頭飾表演。
    4、同學們,在親身經(jīng)歷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能告訴大家嗎?
    5、齊讀最后一句話:“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比缓笠龑W生對這句話的理解。
    6、小結(jié):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樂都需要我們?nèi)ソ?jīng)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在小木偶身上,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來接著編下去。
    1、自由準備。
    2、學生續(xù)編故事。
    1、本單元的童話故事,到此已全部結(jié)束了,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2、總結(jié);童話讓我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話的世界里,我們可以自由翱翔,想我們所想,思我們所思,憧憬美好的未來,思索生活的真諦。希望小作家們也提起筆寫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話故事。
    1、續(xù)寫《小木偶的故事》
    【板書設計】
    12* 小木偶的故事
    笑—— 感受生活的快樂
    只會笑遠遠不夠
    1、我的發(fā)現(xiàn):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童話的興趣。
    2、日積月累:積累詩中優(yōu)美語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為學生創(chuàng)作童話提供參考。
    3、展示臺: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1、課件(童話片段)、音樂。
    2、課前有關童話的資料。
    1、放映《神筆馬良》、《哈利波特》、《指環(huán)王》的片段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都是些什么電影嗎?
    3、師:是的,這些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jù)童話故事改編拍成的。其實,童話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童話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絢麗多姿吧。
    1、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現(xiàn)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嗎?
    2、全班交流
    3、師:老師也從網(wǎng)上下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外童話名著、中外童話名家)
    1、師:這么多美妙的童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其實呀,童話故事的編寫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小林和小東就發(fā)現(xiàn)了一些,我們來看看。
    男女生分讀書上的“我的發(fā)現(xiàn)”
    2、說說小林和小東經(jīng)過本組童話故事的學習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回顧讀過的童話書,看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4、小組交流,師巡視指導。
    5、全班交流。
    教師可隨機播放cai,對童話編寫三要素:幻想、夸張、擬人等特點作簡要介紹。
    1、配樂朗誦《雨中的樹林》
    2、喜歡這首詩嗎?
    3、用心、用情地練讀。(自由練讀)
    4、指名朗誦一點評一再讀
    5、教師小結(jié):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所說,童話是小精靈,童話是滾動的雨珠,是串串項鏈,是青蛙擊鼓跳舞,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術(shù)的雨點兒。讓我們再一次用情地朗誦這首小詩,讓多彩、新奇的童話永駐心間。
    6、感情朗讀。(自由朗讀、表演讀、師生合作讀、配樂讀)
    7、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象為船,夸張為槳,擬人為帆,讓你們的“童話號”駛向幸福的彼岸。
    1、過渡: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jié)束,先請同學們看一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比他們更多,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組展示學習成果。
    3、組織參觀學習成果展。
    4、評價,然后把評價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
    《童話天地》即將組稿,希望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寫童話、演童話、講童話、辦童話墻報、讀童話、合作編寫童話——精心準備,走進下節(jié)課的“大看臺”。
    四年級教案篇八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引領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需要教師在細化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細讀文本,確定具體學習內(nèi)容。
    《桂林山水》排比句“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通過先贊賞后描述的寫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學生感悟積累、練習表達的佳句。
    1、通過品讀,引導學生學習“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2、學會運用“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來寫身邊的景物。
    教學重難點:學會運用“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來寫身邊的景物。
    教學方法。
    品讀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
    學
    過
    欣賞導入。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裴翠。
    請你默讀想象,想一想:這句話寫了什么?出示:靜、清、綠再聽老師讀一遍,想想這句話寫得美嗎?美在哪里?你想學會這種寫法嗎?明確學習主題:學習“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品讀感悟1、句式對比,感悟用“先贊賞、后描述”的句式表達得更具體形象。
    2、感悟排比句式朗讀起來整齊美,節(jié)奏美。
    3、感悟從多角度來寫景:感覺、視覺、想象后的比喻句。
    1、回顧用“先贊賞后描述”的句式寫排比句的方法,多角度寫出具體形象寫出景物的特點。
    2、提供圖片,景物特點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總結(jié)1、讓學生通過想象讀、聽范讀、對比讀,思考讀等方法,便于感悟積累。
    2、選取的內(nèi)容來源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優(yōu)美的圖片,多彩的語言,便于調(diào)動興趣、指導和實踐。
    3、隨文練筆選取學生最常見、最熟悉的美景,更有效果。前有鋪墊后有實踐,水到渠成。讀寫緊密結(jié)合,相得益彰。
    四年級教案篇九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度鹧﹫D》一文所描繪的美麗雪景是我所教的這些南方孩子不曾見到過的,如何讓他們通過閱讀作品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我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品讀課文、課外延伸相結(jié)合,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使之達到預期的效果。
    1、識記本課13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通過學文,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象,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希望。
    3、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優(yōu)美片段。
    1、理清文章的脈絡,知道本文是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的順序來展開描寫的。
    2、品讀佳段,在讀中感悟,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與希望。
    1、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2、學習作者有序地進行觀察、描寫的寫作特點。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雪景圖片,師邊解說)每到冬天,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能下場大雪,好痛痛快快地玩玩。而農(nóng)民伯伯們更是滿心歡喜,因為瑞雪兆豐年呵!你們瞧,畫面上的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瑞雪圖》。(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2、開火車分節(jié)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3、師: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指名回答)
    4、請按照時間順序?qū)⒄n文分成四個部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5、師:你能從文中找出關鍵字詞給這四部分內(nèi)容分別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嗎?
    6、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嘗試概括。
    7、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整合意見,確定小標題。
    8、小組派代表回答,推選出加得既生動又貼切的小標題作為該部分內(nèi)容的題目。
    (三)檢查、交流預習情況,質(zhì)疑、解疑
    1、師:通過預習,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場瑞雪有獨特的感受,誰愿意先來說一說?(學生用一兩句談談自己預習后的感受)
    2、師:在預習中你遇到什么問題需要大家?guī)椭獯鸬?,先在四人小組中交流,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同組伙伴幫助解答,確實無法解答的再請老師幫忙。
    (四)學習課文1、2節(jié)――下雪前
    1、默讀課文1、2節(jié),思考:下雪前天氣變化有什么特點?
    (出示表格,學生填提示:抓住關鍵字詞填寫)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2、投影學生填寫的表格,講評。
    3、品讀句子
    a、連日來,暖和得如同三月陽春的氣候驟然變得冷起來了。
    (“驟然”是什么意思?你還可以用哪個詞語替換它?)
    b、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
    (從這個句子中的哪些詞語你看出這更來得猛,來得快?)
    c、指導朗讀句子。
    4、齊讀1、2自然段。
    5、小結(jié):我們通過“讀――思――寫――品”的方法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
    在學習課文時,我們應該學會抓住關鍵字、詞來品讀課文,理解課文。(課件出示學法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習題2。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誰能說說,下雪前天氣有什么樣的變化?
    (指名回答)
    2、學習“下雪前”這部分內(nèi)容,我們采用了什么學習方法?
    (復習學法,為下文的學習做準備)
    (二)學習課文3~6自然段
    學習課文第3節(jié)
    1、學生根據(jù)“導讀卡”自學“下雪時”這部分內(nèi)容。
    (1)讀:默讀課文第3小節(jié)。
    (2)思:這一段話寫了哪些景物?天氣有什么特點?
    (3)寫:根據(jù)上述問題填寫表格。
    2、指名朗讀第三小節(jié),匯總第二欄表格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大雪紛飛小雨、大雪飄降雪下得大、穩(wěn)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3、找出你覺得描寫得特別好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些句子中哪些字詞用得特別準確?根據(jù)學生的理解引導品讀以下句子。
    a、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降下來。(“大片大片”、“簌簌落落”可見雪下得很大)
    b、夜里,冬天的山村,萬籟俱寂,只聽到那大雪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你從這句話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場雪下得很大、很穩(wěn)?)
    4、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學習課文4、5節(jié)
    1、默讀第4、5節(jié),完成表格第三欄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大雪紛飛小雨、大雪飄降雪下得大、穩(wěn)
    2、與同桌合作流利地朗讀出第四自然段,挑選你覺得描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你覺得這句話中哪些詞語用得巧妙?)
    3、學生匯報學習結(jié)果,師播放雪后美景圖片,幫助理解“粉妝玉砌”、“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雪末兒隨風飄揚”這些詞句,進一步感受“動”與“靜”相結(jié)合的雪后美麗景致。
    4、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美美地朗讀第四節(jié)。
    5、播放雪后孩子玩樂的錄像,用喜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jié)。
    6、配樂朗讀4、5小節(jié),并完成課后填空題。
    雪后的景色,先寫(),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先寫靜,再寫();先寫(),再寫()。
    (三)總結(jié)
    ??!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ㄕn件出示“瑞雪豐年圖”)
    (四)布置作業(yè)
    1、觀察本地一次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學習本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觀察描繪景物的方法,為習作做準備。
    2、積累abb和aabb的疊詞。
    3、背誦精彩片段。
    (五)板書設計
    瑞雪圖下雪前:烏云密布、寒風呼呼
    下雪時:簌簌落落、大、穩(wěn)
    下雪后:粉妝玉砌
    瑞雪兆豐年
    11月17日,氣象臺發(fā)布了強大的冷空氣即將南下的消息,第二下下下遼遠的西伯利亞地帶襲來的寒流,就侵入了膠東半島。
    連日來,暖和得如同三月陽春的天氣,驟然變得冷起來了。一清早,天空布滿了鉛色的陰云。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了。
    這是入冬以來膠東半島上的第一場雪。這雪下得很大,也很穩(wěn)。開始的時候,還伴著一陣小雨。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一會兒,地面上就發(fā)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萬簌俱寂,只聽到那大雪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樹木、房屋,都籠罩上一層白茫茫的厚雪。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衛(wèi)個粉妝玉砌的世界。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一陣風吹來,樹木輕輕地搖晃著,那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落落地抖落下來。下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積雪足有一尺深。人在雪地上走著,腳下就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嘻鬧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在結(jié)構(gòu)上本文層次清楚,條理明確,重點突出,采用了聯(lián)想,夸張的手法,語言生動優(yōu)美,情景交融。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脈絡,按照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的順序?qū)W習全文。“以學生為主體”,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想象,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讀是一種古老的卻極富生命力的學習方法,也是品讀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用朗讀去體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這堂課總得來說是較好得完成了教學任務的。整堂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合理,上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課的始終都保持著一種高昂的情緒,這種情緒一直帶領著學生從課堂的開始到結(jié)尾。這堂課我自己感覺最值得珍藏的一點便是學生的朗讀,從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讀書聲中,我們似乎已經(jīng)可以體會到學生從誦讀中享受到了快樂。特別是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先讓學生默讀,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這個句子讀出聲來,之后讀給你的小伙伴聽,接著指名讀他(她)喜歡的句子,一邊讀還一邊做朗讀指導。這個自然段的教學我引導學生運用了多種讀書的方法,從第一次讀到最后的一次讀,學生實際上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經(jīng)歷一個精讀的過程了。
    當然,這堂課也讓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這些不足帶領著我進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師基本職業(yè)素質(zhì)方面,我感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除了課前設計過的一些過渡語和敘述性語言外,其余在課堂臨場發(fā)揮的語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夠美!這一點也直接牽扯到我對學生的評價語。所以,第二點便是評價語單調(diào),對孩子沒有起到實際性的激勵或糾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沒有體現(xiàn)出來。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這堂課讓我積累了不少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這堂課的反思與感悟,我想自己會在教學道路上前進一步的。
    四年級教案篇十
    1、認識“硯、痕”這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借助注釋、結(jié)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的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的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讀了那么多的書,老師考考你們的課外知識,怎么樣?
    a“歲寒三友”是哪“三友”?b、你能背出有關“歲寒三友”的詩句嗎?(指生背)
    預設《青松》、《竹石》、《梅花》。
    師:在歲寒三友中,松是堅貞不屈的典范;竹是一個頑強,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象征;而梅呢,傲霜斗雪,芳香高雅??梢杂靡痪湓拋硇稳輾q寒三友: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2、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欣賞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讀課題。
    釋題:墨梅,就是王冕用墨畫的一株梅花樹。
    簡介詩人:王冕是元朝的詩人和畫家,多才多藝。他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jīng)綸。
    二、讀詩。
    1、打開課本,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讀。讀準“硯、痕”這兩個字的讀音。
    4請同學們試著有節(jié)奏地來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自由練習,再指讀,齊讀。
    三、解詩。
    a、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一段時間,結(jié)合書上注釋,自學這首詩??醋约耗茏x懂多少,把讀懂的內(nèi)容用鉛筆寫在書上,把自己讀不懂的地方打上“?”。
    1、學生自學。
    2、小組內(nèi)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
    (1)結(jié)合注釋能理解的重點詞有:淡墨、痕、清氣、乾坤。
    (2)交流每句詩的意思。師小結(jié):這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畫的一株盛開的梅花。
    (3)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帶著對這首詩的理解自由讀讀這首詩。
    可能提出的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畫“墨梅”,而不畫鮮艷的梅花?
    (2)這是一幅畫,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
    (3)為什么說“不要人夸好顏色”?
    ……
    師小結(jié):
    四、品詩。
    1、品“淡墨”。
    (1)同學們,誰見過盛開的梅花?老師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賞?(出示:幾幅盛開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樣子?你能用上一、兩個詞描述一下嗎?
    (2)王冕筆下的梅花從外表上看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默讀前兩句詩,思考一下。
    生說:淡墨;痕跡一般淺;顏色不夠驕人……
    生說:素潔、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氣……
    (4)指導朗讀:你們說的老師深有同感。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
    指點:“淡墨痕”淡雅的,要讀得輕一點。
    2、品“清氣”。
    指生說。
    現(xiàn)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顏色”了嗎?指生說。
    (2)正如詩中所說:“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謝謝同學們,在你們的幫助下,老師讀懂了“墨梅”。
    3、品讀。
    過渡:(對照板書)這梅花是痕跡一般的淡墨色,但卻素潔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這是一幅畫呀,“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誰已經(jīng)明白你們提出的問題了?生回答。
    (1)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讓墨梅的形象走進你的心中吧。生自讀。
    (2)把書扣在桌上,閉上眼睛,讓你的思維跨越時空,讓你的想像飛起來,飛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師的語氣要飽含深情,有一種靜謐之感)。(師將古詩編成一個簡短的故事,講述給學生聽)
    五、品詩人。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都陶醉于這梅香中了。回憶一下前面學過的《竹石》等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墨梅》與這首詩對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處?(板書: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師:作者借墨梅到底想表明自己怎樣的心跡呢?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況,你們的感悟會更深!
    出示:王冕資料。
    師:王冕雖然學得滿腹經(jīng)綸,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jié)僅貴,一次次傷盡失意之后,他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沂東九里山,以作畫換米為生。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作者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2、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課始提到的問題:指名提出問題的同學:你明白作者為什么畫“墨梅”了嗎?生回答。
    師評:你們真正讀懂了《墨梅》,讀懂了王冕,老師很高興。
    4、升華讀:同學們,看著這幅墨梅圖,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墨梅、對王冕說嗎?
    指生說,該生接著讀出自己的情感。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千般喜歡、萬般敬佩化成一首詩,表達出對墨梅對王冕的由衷贊美吧!
    齊誦《墨梅》!
    五、拓展。
    1、師:同學們,通過品詞品句,結(jié)合詩人的身世背景等方法,我們走進了王冕的內(nèi)心,看到了一個不向世俗低頭的高潔之士。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也贊美過梅花:
    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2、指導學生了解大意,練習誦讀。
    3、課后進一步搜集、積累詠梅頌梅的詩詞名句。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花色淡
    朵朵花開淡墨痕。不同凡俗
    不要人夸好顏色,氣清香
    只留清氣滿乾坤。托物言志
    四年級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圍繞“師生”這一主題,編排了兩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前一篇課文作者記敘了童年時代的啟蒙老師對自己成長的點滴幫助。雖然作者從老師那里獲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詩引申的一個小故事,但從這篇課文里我們都能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殷殷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深厚感情。另一篇記敘的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為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學生的尊重,從而使得學生明白了自己雖然各有優(yōu)點,但都還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還有部分學生卻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師生”間感情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2、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3、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重點難點:
    通過語文的各項訓練,使學生能較好地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與老師交流感情,使師生間情意進一步加深。
    教學策略:
    課余時間多與不善于交流的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從而增進師生情感,利于課中的學習,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了解課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標記,試著尋找答案。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根據(jù)你預習的情況說說課題的意思。
    3.引導學生思考:讓作者難以忘記的老師是誰?什么事讓他難忘?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2.全班交流,弄清課文主要寫了“我”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用講故事的方法教“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給“我”巨大影響的事。
    1.分小組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2.小組匯報本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在小組內(nèi)未解決的問題。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重點理解詞語:
    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勝、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成語造句。
    5.引導學生重點理解課文第七段。
    質(zhì)疑:田老師的故事講得怎樣?從“我”的表現(xiàn)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生朗讀第七段,找出相應詞語理解交流(入迷、恍如、發(fā)呆、驚醒)。
    請生分別扮演田老師講故事,“我”聽故事,再現(xiàn)場景,體會當時作者的心情。
    6.過渡:田老師編故事講課對“我”以后有什么影響?
    7.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第九段。(簡介“劉紹棠”,幫助學生理解。)
    1.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田老師是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嗎?”說出理由。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交流成果。
    4.過渡:作者對田老師的態(tài)度如何?
    5.生找相應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6.小結(jié):田老師用心地教導學生,對“我”有巨大的影響,“我”深深地敬愛著這位老師。
    7.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摘錄下來。注意寫清文章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以備查閱。
    恍 畔 杖 描
    光 伴 仗 瞄
    板書設計:
    師恩 難忘 (劉紹棠)
    編故事 行禮
    讓我入迷 感念
    讓我開了竅 終生難忘
    師生情深
    1.自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識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邊讀邊圈點自己遇到的問題。
    1.出示“孔子”的畫像,你認識他嗎?板書“孔子”。
    2.根據(jù)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生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4.板書課題:“孔子和學生”,齊讀課題。
    5.引導學生思考: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1.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2.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
    四年級教案篇十二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感受古詩的意境,讓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1、課前請學生搜集王冕的資料
    2、制作好課件
    1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冕寫的《墨梅》(電腦出示全文),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二、解題
    1、你們也試著讀讀,看看能否讀通,開始。
    2、好,能讀通嗎?那老師來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詞語)。
    吾家洗硯淡墨痕乾坤
    誰來讀一下,讀對了其余同學跟讀兩遍。
    3、齊讀古詩。
    三、看來通過第一遍讀大家已經(jīng)把這首古詩讀通了,收獲挺大的。
    四、討論
    大家讀得很認真,有收獲嗎?也有問題吧?這樣,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的收獲(當然也包括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討論討論,你們說好不好?暢所欲言吧!
    ……
    五、師點評
    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幾個小組特別的投入,老師要表揚他們。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討論的結(jié)果。
    ……
    還有沒有什么疑問?老師有一些問題,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電腦出示《墨梅》圖),這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2、看著這樸實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長繪畫,他為什么尤其喜歡畫梅花呢?
    4、王冕自學成才,鄙視權(quán)貴,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5、對啊,這素潔的梅花不正是詩人鄙視俗流,貞潔自守高尚情操的寫照嗎?
    七、同學們,再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從中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八、說說本首詩與《石灰吟》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九、欣賞課外的兩首托物言志的古詩,學生進行自讀自悟(電腦出示兩首古詩)。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四年級教案篇十三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六)指導背誦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讀和賞析中,讓學生達成共識: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諧的。我們?nèi)酥蒙碛谶@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
    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1.了解外洞、內(nèi)洞的特點以及怎樣從外洞入內(nèi)洞。
    2.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1. 檢查預習。
    2. 學習游覽路上看到的景色。
    3. 練習朗讀第二三段。
    4. 提出自學要求:認真讀讀下面的課文,想一想,外洞和內(nèi)洞各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的。學生按要求自學,可在書上圈圈畫畫,同桌也可討論討論。
    5. 討論外洞特點。
    6. 討論內(nèi)洞的特點。
    7. 討論作者是怎樣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的。
    8. 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如何讓情境教學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整節(jié)課都活躍在老師悉心創(chuàng)造的`氛圍情境中,恐怕最辛苦的環(huán)節(jié)莫過于教學設計了,在設計整堂課之前,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只有在此基礎上老師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就如同導演設計一個好的劇本一樣,讓學生像演員一樣在你創(chuàng)造好的劇本中積極主動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時又有自己靈活發(fā)揮和再度創(chuàng)造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課堂中重視體現(xiàn)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重體現(xiàn)對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努力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但是由于本課知識點較多,一課時時間又比較緊張,所以安排朗讀與指導朗讀的安排就顯得少了些,文本對話體現(xiàn)得還不夠,如果能用兩課時安排進度慢一點,帶著學生細細體會.感悟文章本身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對于豐富他們的情感.學習寫作都會有更大的幫助。
    四年級教案篇十四
    1、讓學生通過游戲、實驗等掌握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在玩中體會聚和散的感覺,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2、通過欣賞吳冠中的作品和學生作品擴大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聚和散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
    重點:體會聚和散的感覺。
    難點: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聚和散。
    吳冠中的作品、學生作品、水粉顏料、排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1、讓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nèi)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點的位置及產(chǎn)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課題——聚聚散散。
    這里有作品欣賞,請大家欣賞后小組討論:“你最想為大家介紹哪幅作品?作品描繪了什么?”
    “纖細的線條宛如少女長發(fā)般的垂柳傳遞了生命的信息。宣紙上彩墨點點,如春雨播灑池塘;又如春花燦爛點點梨白桃粉、迎春黃?!?BR>    通過欣賞你能不能找出吳冠中老師繪畫的特點,體會其中的精髓。(板書:點線結(jié)合)。
    在大師的筆下“點就是跳躍的音符,線就是舞動的長袖?!彼\用點和線歌頌了江南,歌頌了春天,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無限眷戀。
    “大師與大師”:同樣都是用點和線來作畫,吳冠中和西方畫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課后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畫家資料和搜集他們的作品進行對比。
    1、教師語言引導,啟發(fā)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是否有見過聚和散。
    2、師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xiàn)聚和散。
    4、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范例。師生共同研究課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教學反思:對于吳冠中的作品,多數(shù)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認為這些畫是“亂畫”。為了讓他們都理解其作品的內(nèi)涵,我?guī)麄優(yōu)g覽了吳冠中作品的網(wǎng)站,從時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紹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們終于從畫面中悟出了“聚”與“散”。
    1、教師重點講解并示范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強調(diào)水分的掌握。
    2、學生動手嘗試顏色的噴與點,體驗聚和散的感覺。
    3、師生對學生的嘗試練習進行評價。
    作業(yè):用各種工具滴(噴)灑顏料,產(chǎn)生聚和散的效果。
    引導學生欣賞用多種方法制作表現(xiàn)的聚和散的效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制作。
    :在用噴灑的方法進行作業(yè)時,很容易濺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囑咐好學生避讓,噴灑時動作幅度小一些,盡量保持好衛(wèi)生。
    四年級教案篇十五
    四年級上冊第78、79頁上的例l及相應的課堂活動,練習十五第1~2題。
    1.經(jīng)歷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會進行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2.能應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乘第二個因數(shù)十位時積的寫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一、復習引入,準備學習
    1.口算。(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2、用豎式計算。(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23×32 24×27
    指名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完成后集體評議。
    教師:怎樣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引導學生說出:用第二個因數(shù)的個位和十位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乘到哪一位,積就從那一位寫起;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最后再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課件顯示)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基礎上來探究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板書課題: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一)。)
    二、探究例1,學習新知
    1.提出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教師:我們繼續(xù)走進豐收的果園。從題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1:張阿姨32時共采摘臍橙多少千克?
    學生2:李叔叔一共包裝臍橙多少筐?
    (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以上兩個問題)
    2.初步嘗試
    (1)嘗試口算
    教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列出算式:123×32。(課件顯示算式并板書)
    教師:如果要口算123×32,你覺得該怎樣口算?
    引導學生說出:可以先口算123×2=246,再口算123×30=3690,再把246+3690=3936。
    (2)嘗試筆算
    教師:是不是感覺口算起來很困難?也容易出錯?如果數(shù)字再大一些,我估計就有同學吃不消了。為了讓計算更準確,通常我們用豎式來進行計算。你能仿照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方法用豎立計算123×32嗎?試試看。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做完后讓學生同桌或小組進行交流。
    教師: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上臺來給大家講講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指名學生上臺匯報,學生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積怎樣寫,最后又怎么辦。(課件顯示結(jié)果)
    (3)探討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后說出:計算123×30這一步時,由于第二個因數(shù)的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與123個位上的3相乘,就得9個十,也就是90,所以9應寫在十位上,個位的0省略不寫,因為9寫在十位上就已經(jīng)能表示9個十了。也就是說123×30的積要從十位寫起。
    3.再次嘗試
    教師:現(xiàn)在請同學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一下第2個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二),完成后指名上臺匯報,重點說說是怎樣用豎式計算的。(課件顯示第二個問題的算式及結(jié)果)
    4.總結(jié)算法
    引導學生說出:一樣,只是多乘一位。
    教師:那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該怎樣用豎式計算呢?同桌說一說。
    學生討論后匯報: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用第二個因數(shù)的各個數(shù)位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乘到哪一位,積就從那一位寫起;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最后再把幾次乘得的積加起來。(課件顯示,學生齊讀)
    5.提煉數(shù)量關系
    教師:剛才解決這兩個數(shù)學問題,用到的數(shù)量關系分別是什么?
    學生1:每時采摘的千克數(shù)×時間=一共采摘的千克數(shù)。
    學生2:每天包裝的筐數(shù)×時間=一共包裝的筐數(shù)
    引導學生說出:兩個數(shù)量關系都可以用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課件顯示)
    三、練習提高,加深理解
    1.數(shù)學書79頁課堂活動(課件出示題目)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學生上臺匯報展示。(可讓學生邊板書邊匯報;也可指名4名學生板演,完成后結(jié)合豎式介紹自己的算法。)
    2.數(shù)學醫(yī)院(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學生獨立判斷后,說出錯在哪里,應怎樣改正。
    3.數(shù)學書81頁練習十五1、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校對答案。(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的收獲是什么?
    四年級教案篇十六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70-71頁例1,練習十二相關練習題。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發(fā)展空間思維能力。
    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圖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
    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理解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教具:課件,四邊形關系圖,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模具各一個。
    學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師:我們以前已學過很多圖形了,請認真觀察下面圖形它們是由幾條邊圍成的?(課件出示)
    生:四條。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由四條邊圍成的這些圖形叫四邊形。
    師:在這些四邊形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
    師: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
    生: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對邊平行,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對邊平行,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真牢固!正方形是長方形嗎?
    生:是。
    師: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我們也可以說長方形包含正方形。
    師:你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嗎?(指課件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生: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師:你們認識得真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點呢?現(xiàn)在我們用學具分別量一量它們的邊、角各有什么特點,把你的發(fā)現(xiàn)像這樣寫下來。并相互說說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四人小組活動開始。
    生: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二)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匯報發(fā)現(xiàn)。
    師:誰來大膽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你是怎樣知道的?
    (指名說說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師:誰還有其它的發(fā)現(xiàn)嗎?
    2、?驗證結(jié)論
    師:剛才有的'同學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互想平行的,我們一起來驗證吧,請看大屏幕?。ù笃聊徽故痉椒ǎ河弥背摺⑷浅咂揭乞炞C)
    3、總結(jié)概念。
    師:(邊操作邊說)這組對邊平行,這組對邊也平行,兩組對邊都平行。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嗎?(指名回答)
    師:請打開課本71頁,找找課本是怎么說的,畫起來齊讀一遍。
    揭示概念:[課件展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并板書)
    4、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
    師:在這定義中,你認為哪些詞語比較重點?
    生:兩組,平行,四邊形。
    師:你真會找。我們把重點詞讀重音,齊讀一遍。
    生:學生讀。
    師: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看誰讀得好。(男女分別讀)
    師反問:要想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5、穿插練習。
    請判斷下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打“”,不是打“”。
    (三)認識梯形
    1、匯報發(fā)現(xiàn)
    師:梯形的邊又有哪些特點呢?
    生: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師:你們都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嗎?(板書)
    生:有。
    2、?驗證結(jié)論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師:(邊操作邊說)這組對邊不平行,這組對邊平行,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3、總結(jié)概念。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四邊形叫“梯形”嗎?
    師:請打開課本71頁,找找課本是怎么說的,畫起來齊讀一遍。
    揭示概念:[課件展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并板書)
    4、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
    師:在這定義中,你又認為哪些詞語比較重點?
    生:只有一組,平行四邊形。
    師:你找得真準確,我們把重點詞讀重音,再讀一遍。
    師:下面我們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師反問:要想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梯形,必須要符合什么條件?
    5、穿插練習。
    請判斷下面圖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6、比較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有什么不同。
    三、教學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么多的圖形了,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課件出示四邊形的集合圖)
    師:我們先看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兩組對邊都平行。
    師: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嗎?(四人小組討論)
    師:指名匯報。
    師總結(jié):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們特殊在哪里?
    生: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梯形有沒有兩組對邊平行?
    生:沒有。
    師:所以梯形自己為一類。
    教師總結(jié):所以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中[展示:四邊形集合圈],有平行四邊形、梯形、一般四邊形這幾個家庭組成[展示:平行四邊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邊形這個家庭中,包含有長方形這個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長方形集合圈],長方形這個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這個特殊的成員[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師:現(xiàn)在我們對照課本71頁的這個集合圖,同桌互相說說這些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生:學生活動。
    師:誰來說說它們的關系。(指名說)
    四、質(zhì)疑。
    師:請打開課本70--71頁,看書有沒有要問老師的呢?
    五、鞏固練習。
    1、判斷: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3)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
    (4)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師:你們判斷得真準確。其實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就在我們的身邊,你們在哪里看到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指名說說)
    師:好,老師現(xiàn)在帶你們?nèi)バ@找找,看這美麗的校園哪里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主題圖)
    師:誰愿意上來找找?
    師:同學們真會找,我們在生活中也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老師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和梯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欣賞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生:想。
    3、拼圖。
    師:拼圖要求:用學過的圖形,拼出你們喜歡的圖畫。
    (1)找圖形(2)小組拼圖畫。(3)展示作品。
    生:學生動手拼。
    六、總結(jié):談收獲。
    師:同學們,你覺得這節(jié)課里你表現(xiàn)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四年級教案篇十七
    1.我們每天上午8:00到校11:00離校,下午1:00到校
    4:00離校??谒愠鑫覀兠刻斓脑谛r間。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學會計算同一日內(nèi)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今天我們要繼
    續(xù)學習有關經(jīng)過時間問題的計算。(板書課題)
    1.出示例3,學生讀題。
    提問:求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的計算,我們可以借助于什么方法?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在黑板上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一艘輪船從南京開往南通,什么時候開出的?是什么時候到達的?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在直線圖上標出。
    提問:這艘輪船一共行駛了多少時間?你是怎樣想的?
    指出:這艘輪船從第一天出發(fā)到第二天到達目的地,經(jīng)過的時間是由兩部分合起來的:從第一天22時到24時經(jīng)過了2小時,又從第一天24時(也就是第二天0時)到8時經(jīng)過了8小時,所以一共經(jīng)過了10小時。
    追問:一共行駛了多少小時?是由哪兩部分時間合起來的.?
    2.做練一練。
    提問:從第一天18時到第二天10時,經(jīng)過的時間是由幾部分合起來的?是哪幾部分了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說說每一步是怎樣想的。
    1.練習十第7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是怎樣想的。
    指出:求兩天間經(jīng)過的時間,要先算出第一天用了多少小時,再加上第二天用了多少小時。
    2.判斷下面的每一種說法對不對。
    (1)20時就是晚上10時。()
    (2)0時就是晚上12時。()
    (3)一、三、五、七、月是大月。()
    (4凡是單月都是大月。()
    (5)凡是雙月都是小月。()
    (6)8月30日的后一天是9月1日。()
    3.練習十第8題。
    怎樣算出一共放假多少天?
    請大家算一算,一共放假多少天,告訴老師。
    4.練習十第9題。
    向?qū)W生說明在生活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時間問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寫出來,然后口答每次時刻。(老師板書)
    讓學生說一說,第二、三次取信時間各是下午的幾時。
    5.練習十第10題。
    讓學生填在課本上,然后口答。要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6.練習十第11題。
    讓學生填表中的數(shù),然后口答。
    提問:這兩列火車到達的時間有什么不同?在計算運行時間時,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始的時刻到24時經(jīng)過的時間,再加上第二天所用的時間。
    1.練習十第6題,直接填在書上。
    2.練習十第12、13題。
    課后感受
    經(jīng)過時間=結(jié)束時間-開始時間,學生在練習中經(jīng)常會在減不夠的時候倒過來計算的,尤其是在跨2天的經(jīng)過時間計算上,還是有點問題。也許是我講的并不是很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