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范文(17篇)

字號:

    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我們的閱讀體驗和感受。讀后感可以融入個人的情感和體驗,讓寫作更富有感染力和感情色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一
    相傳在戰(zhàn)國時期,宋國有個農(nóng)民,他整日在地里偷懶,所以即使是遇上好年景,地里的糧食也僅夠他填飽肚子的。一旦要是遇上荒年啊,那他可就要挨餓嘍。
    這一天,他正在農(nóng)田里耕地,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打獵的吆喝聲。那聲音啊,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不斷回響,受了驚的小動物在農(nóng)田周邊的草叢中竄來竄去,拼命奔逃。
    突然,一只小兔子慌慌張張地從草叢中跑出來,一頭撞在地里的樹上,折斷脖子死了。農(nóng)夫趕忙撿起兔子,心里甭提多高興:“呵呵,一只送上門的兔子”
    當天晚上,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把肚子吃了個溜圓。
    第二天,他照舊到地里干活兒,可是卻心不在焉,時不時地向草叢中瞄一眼,希望還能撿到一只送上門來的兔子。
    就這樣,他在地里晃悠了一天,該干的活兒全都沒干完??墒?,直到太陽落山,也沒有兔子來撞樹,他只好扛著鋤頭,失望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nóng)夫把農(nóng)具往地里一扔,索性坐在那顆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樹。他等啊等,等了整整一天,可還是什么也沒等到?!昂?,肯定等得到,我明天還等。”農(nóng)夫不甘心,絮絮叨叨地向家走去。
    從此,農(nóng)夫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在大樹旁,可是兔子撞樹的.事情再也沒發(fā)生。地里的草越長越高,已經(jīng)成了一片荒地,農(nóng)夫也因此成了全國人的笑柄。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二
    這篇文章講了古時有一個農(nóng)夫,一天他在田里干活,看見一只兔子從森林里跑出來撞死在樹樁邊,農(nóng)夫看見了就高興的不得了,他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于是,他就每天在樹樁邊等兔子跑過來撞死,可是等了很久,也沒有再見一只兔子。但他的莊稼也全都荒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不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心血,做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三
    這學期我學了寓言《守株待兔》。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農(nóng)夫在田里干活,看見一只兔子急匆匆的從樹林里躥出來,一頭撞在樹樁上,農(nóng)夫沒花一點力氣,就撿了一只野兔,農(nóng)夫高興壞了,從此他什么也不做,就在樹樁旁坐等著兔子來撞死,再撿走??墒沁^了好多天,兔子再也沒有來過,他的莊稼也荒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應積極主動的去做,不能寄希望于意外的收獲。
    文中的農(nóng)夫做了一件愚蠢的事,他不應該不管自己的田地,因為田地是他的主要生活來源。
    生活中也有這種事情發(fā)生,比如說:有一個人有一天在路上撿到了一個錢包,從此他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大街上溜達,準備在撿錢包,讓他連工作也沒有了。
    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有一次考試成績還可以,從此在學習上就不那么努力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的成績明顯下降,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天上不會有掉餡餅的事,必須自己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學了這篇課文后,我明白了,凡事應積極主動去做,不能寄希望于意外的收獲。以后我一定要吸取教訓,要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作者:山西大同城區(qū)十七校四(3)班滑思冉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四
    從前,有個農(nóng)夫正在干活突然一只兔子竄了出來,撞到樹上撞死了。農(nóng)夫趕緊撿回家美美的.飽餐了一頓。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農(nóng)夫又去那顆樹旁邊等兔子,可是一只兔子也沒有等到,他的莊稼也全部荒蕪了。
    我們可不能像這個農(nóng)夫一樣,想不勞而獲,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勞動來獲取我們的食物。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五
    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正在耕種,種的滿頭大汗。忽然,他聽到“砰”的.一聲,他大驚:“什么聲音啊?這么大動靜!”他循聲而去,只見一只兔子撞在大樹墩上,他高興得說:“哈哈,原來是只兔子撞樹而亡,太棒了!有兔子肉吃了!”他便把兔子撿起來,興沖沖的往家里跑。
    在門口,鄰居遇見了他就問:“阿三,今天怎么這么早就回家了?”他興奮得說:“嘿嘿,今后我就坐在這里等兔子撞樹,一樣能過好日子?!彼稳税淹米臃旁谝贿叄贿呅χ?,一邊喃喃自語:“呵呵,有兔子撿,誰還會去種地阿!兔子肉多香啊,趕快去把水燒開了,我還得扒兔子皮呢!”
    在宋人去燒水的同時,兔子卻……“喔———頭好暈啊!”兔子醒來了,宋人拿了一把菜刀,興沖沖的跑過去,“扒兔子皮了!”“什么!”此時,兔子已經(jīng)蘇醒了,兔子火冒三丈,憤怒的咬牙切齒,宋人很害怕,“啊!怎么回事?你……你怎么……活過來了!”兔子二話沒說,“咚——啪——“宋人變成了熊貓。兔子又使用雙截輥,邊唱道:“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六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一文,里面說的是一位農(nóng)民在鋤地,砰的一聲一只兔子撞到樹上撞倒了,那位農(nóng)民正好撿到,農(nóng)民心想:如果我天天在這等不就天天能得到兔子了嗎??墒且惶焯爝^去了,連兔子的影子也沒等到。最后那農(nóng)民俄死了。
    我想:這位農(nóng)民可真貪,大家不要像他那樣,等著兔子送上門來,學習也一樣,不學習等不來,只有自己拼命學習,才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七
    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每天在田地里勞動。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著鋤頭往田野走;傍晚太陽快落山了,又扛著鋤頭回家。他實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這個農(nóng)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nóng)夫地頭的一截樹樁子上,折斷脖子死了。農(nóng)夫放下手中的農(nóng)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nóng)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nóng)夫照舊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他干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后來,農(nóng)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而農(nóng)夫地里的野草卻越長越高,把他的莊稼都淹沒了。農(nóng)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當作常有的現(xiàn)象、看成是一種必然規(guī)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據(jù)和十分輕率的。一個人如果那樣去看問題,就會做出像這個宋國人一樣的蠢事來。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八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這篇成語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突然看見一只野兔子從樹林中竄了出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想:要是每天能撿一只兔子,那多好呀!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等,看有沒有撞死的野兔。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了,他的田里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我讀了這篇成語故事明白了一道理:沒有勞動,靠運氣過日子,是沒有好結果的。像我們學習,偶然的一次成功不能說明什么,必須再努力,用勤勞的汗水,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九
    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不能死守狹隘經(jīng)驗、墨守成規(guī)。
    守株待兔主要批評
    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把偶然的事件當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想法。主要是諷刺那些不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卻想有回報的人。同時也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諷刺官員的愚笨。
    守株待兔揭示道理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會天天有,如果自己不努力勞動,總有一天會什么都沒有得到,卻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要自己主動努力。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
    《守株待兔》里有個種田人,因為偶然撿到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從此就守在樹樁旁邊,結果,不但沒撿到兔子,莊稼也枯死了,種田人唉聲嘆氣的自言自語:“真倒霉,又要挨餓了?!边@時他的鄰居剛好經(jīng)過這里,問他:“你為什么愁眉苦臉呢?”
    種田人把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了鄰居,鄰居一聽,笑了,說:“你不要偶爾撿到一只兔子就想永遠能撿到兔子,那樣,你就吃了大虧,就像現(xiàn)在,你不但沒撿著兔子,田里的莊稼也全死了。你看看,如果你把所有荒山荒地都種上樹,你將會成為一名知名人士,那它的價值不比10只野兔都高很多倍?!?BR>    種田人聽后,果真把樹一棵一棵的栽在荒山荒地上,他澆水施肥,漸漸的',樹長高了,到處綠樹成蔭,美麗極了。他果然成了知名人士,還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一
    就這樣,學生一下子想到了許多種答案。有的還真得很有創(chuàng)意。
    當講完課文,提問學生:“如果你看見那個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時,你會怎么勸他?”同學們又議論開了。整節(jié)課,全班同學都在開動腦筋。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二
    第二天,農(nóng)夫照舊到地里干活,可是他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偸瞧诖儆幸恢煌米痈Z出來撞死在樹樁上。可是直到天黑也沒看見兔子,他很不甘心的'回家了。
    第三天,農(nóng)夫已經(jīng)無心鋤地了。他把農(nóng)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田埂上,專門等待兔子竄出來。從此之后,農(nóng)夫每天都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再也沒有兔子出現(xiàn),農(nóng)田里的莊稼因為無人耕種而枯死了。
    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延伸出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不努力希望獲得意外收獲。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三
    《守株待兔》講的是宋國有個農(nóng)夫種了一片地,旁邊有個樹樁,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突然看見一只兔子飛奔而來,撞死在了樹樁上。
    那個農(nóng)夫跑過去,白白撿了一只肥大的兔子,當晚就把那只兔子吃了,第二天,他還想在樹樁旁撿到兔子來飽餐一頓,所以農(nóng)夫就在樹樁旁等著,等了好多天都沒有再撿到兔子,而雜草卻長滿了田地,最后他的莊稼荒蕪了,兔子也沒有得到。農(nóng)夫的行為被當作笑話,傳遍了整個宋國。
    他真蠢,撿到那只兔子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農(nóng)夫卻希望這偶然的事件天天發(fā)生,我們可以用“妄想不勞而獲,必然一無所獲”來形容農(nóng)夫的這種行為。就比如說,我們班有些同學有不會寫的題,就等著老師講。有一次老師講解了那道題,他們以后有不會的題就天天等著老師講,有一次老師專門不講解,先讓同學們自己寫,有些人就不知道怎么做題了。
    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學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理解每道題,取得好成績。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四
    前幾天,我學了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它主要寫的是:從前有一個農(nóng)民,忙完了田里的活,準備回家。忽然,有只兔子撞死在樹下。農(nóng)民沒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很高興。從此,便放下鋤頭,守在樹樁旁等待前來撞死的野兔。可是過了很多天,農(nóng)民不但沒有等到兔子,田里的禾苗也干枯了,最后農(nóng)民死掉了。故事告訴我們:天上沒有掉餡兒餅的好事兒,世界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
    這本是一個偶然事件,可那個農(nóng)民卻一直以為容易不勞而獲,因此才會天天死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莊稼也不種了,什么活兒都不干了,直到田地荒蕪,家中無糧,兩手空空。要知道這樣的偶然事件,是不會重復出現(xiàn)的。俗語說的好:“天上掉餡餅,哪有這樣的好事?”可是生活中,這樣認為的人卻不是少數(shù)。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期待天上掉餡餅的人很多:比如那些買彩票的人不就是這樣的想法嗎?就連我也有過這樣的愚蠢想法。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了一元錢。我就天真地想:如果我每天都走這條路的話,是不是就能天天撿到錢?現(xiàn)在想想,當時的我是多么可笑??!再比如有一些同學平時不努力,不刻苦,卻又想憑著僥幸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和“守株待兔”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也許憑著僥幸可能會有一兩次考好了,但這也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我想到頭來也會像那個農(nóng)夫一樣——一無所獲的。相反,那些在平時學習刻苦的人在考試時就有很大的把握,成績也會次次都好。
    不過,在我軍歷史上,有不少指揮員在作戰(zhàn)中成功地運用過“守株待兔”戰(zhàn)術戰(zhàn)功卓著呢。我從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個戰(zhàn)例:19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內(nèi)的娘子關方向進犯,在河北與山西交界的七亙村被劉伯承指揮的129師打了個伏擊戰(zhàn),死傷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擊勝利后,劉伯承思慮再三:“用兵不復”是中國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則,即一個指揮員不會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樣的戰(zhàn)法對付同一個敵人,而諳熟此法的日軍指揮員一定會陷入“八路軍不會再在七亙村打伏擊”的慣性思維。于是,劉伯承決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亙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擊。果然不出所料,10月28日,日軍又進入七亙村地段,就在他們大搖大擺地走過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遠,就被我軍又一次痛擊,損失慘重,傷亡100多人后狼狽逃竄。戰(zhàn)后,國民黨將領杜聿明贊此役是“用兵的典范”。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生活中,只要我們正確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并將它很好地運用在生活中,以不變應萬變,也許會有其他的樂趣呢!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五
    前幾天,我學了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它主要寫的是:從前有一個農(nóng)民,忙完了田里的活,準備回家。忽然,有只兔子撞死在樹下。農(nóng)民沒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很高興。從此,便放下鋤頭,守在樹樁旁等待前來撞死的野兔??墒沁^了很多天,農(nóng)民不但沒有等到兔子,田里的禾苗也干枯了,最后農(nóng)民死掉了。故事告訴我們:天上沒有掉餡兒餅的好事兒,世界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
    這本是一個偶然事件,可那個農(nóng)民卻一直以為容易不勞而獲,因此才會天天死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莊稼也不種了,什么活兒都不干了,直到田地荒蕪,家中無糧,兩手空空。要知道這樣的偶然事件,是不會重復出現(xiàn)的。俗語說的好:“天上掉餡餅,哪有這樣的好事?”可是生活中,這樣認為的人卻不是少數(shù)。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期待天上掉餡餅的人很多:比如那些買彩票的人不就是這樣的想法嗎?就連我也有過這樣的愚蠢想法。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了一元錢。我就天真地想:如果我每天都走這條路的話,是不是就能天天撿到錢?現(xiàn)在想想,當時的我是多么可笑啊!再比如有一些同學平時不努力,不刻苦,卻又想憑著僥幸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和“守株待兔”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也許憑著僥幸可能會有一兩次考好了,但這也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我想到頭來也會像那個農(nóng)夫一樣——一無所獲的。相反,那些在平時學習刻苦的人在考試時就有很大的把握,成績也會次次都好。
    不過,在我軍歷史上,有不少指揮員在作戰(zhàn)中成功地運用過“守株待兔”戰(zhàn)術戰(zhàn)功卓著呢。我從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個戰(zhàn)例:19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內(nèi)的娘子關方向進犯,在河北與山西交界的七亙村被劉伯承指揮的129師打了個伏擊戰(zhàn),死傷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擊勝利后,劉伯承思慮再三:“用兵不復”是中國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則,即一個指揮員不會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樣的戰(zhàn)法對付同一個敵人,而諳熟此法的日軍指揮員一定會陷入“八路軍不會再在七亙村打伏擊”的慣性思維。于是,劉伯承決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亙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擊。果然不出所料,10月28日,日軍又進入七亙村地段,就在他們大搖大擺地走過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遠,就被我軍又一次痛擊,損失慘重,傷亡100多人后狼狽逃竄。戰(zhàn)后,國民黨將領杜聿明贊此役是“用兵的典范”。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生活中,只要我們正確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并將它很好地運用在生活中,以不變應萬變,也許會有其他的樂趣呢!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六
    要想得到回報,就應該自己去創(chuàng)造機會。而不是去在那里傻傻地等著。
    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把偶然的事件當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是諷刺那些不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卻想有回報的人。同時也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諷刺官員的愚笨。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讀后感篇十七
    今天我讀了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感受非常深刻。
    我覺得第一次農(nóng)夫是靠運氣好才撿到那只驚慌失措的兔子,總不會每次都有這樣幸運的機會。果實是要靠勞動和努力去得到的,不能坐享其成。你偶爾的一次的成功,可能是靠運氣。不過,如果你想持續(xù)的取得成功,就踏踏實實的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一定要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這就是我讀完“守株待兔”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