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案例14篇)

字號:

    建筑總結是對建筑工程實施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以提高建筑質量和安全性。寫總結需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觀點,展示個性和特色。在這里,我們分享一些總結的技巧和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需要美德,需要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構筑我們美好的和諧家園。與人交往要以誠相待,要誠實、誠信,不能言而無信,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要多替別人著想;做事要踏實、要勤奮、要有始有終,做每一件事,只要是自己經過考慮決定要做的,就要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懈努力,要勤奮耐勞,更不能半途而廢;要樂于助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只有互相幫助,我們做事才會事半功倍,人與人之間也會因此而更加親近……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將愛心與溫暖相互傳遞,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才能讓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之花永遠鮮艷而芳香,也才能讓美德代代流傳。
    自參加soho基金會組織的美德項目培訓以來,我們師生對美德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自美德課程開始以來,學生變得更加活潑可愛了,更加聰明乖巧了,更加惹人愛了!通過課程的開設情況來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對每一個話題的實踐都非常到位,效果很明顯。尤其通過禮貌、干凈、尊重、團結等內容的學習后,學生都勤于實踐、樂于實踐,能時刻以學習的主題為自己行為的準則?,F在,學生見了任何人都比以前禮貌了,也能為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個人衛(wèi)生,還是能做到的其他衛(wèi)生,都比以前干凈徹底了,同學之間、伙伴之間也更加團結和諧了,所有孩子變得更有自信、更有活力了。
    總之,通過對美德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學生變得更可愛了,小家伙們經常得到家長和老師們的贊揚!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更加惹人愛,一個個小家伙都會在和諧美好的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二
    前不久,我看了《中華美德故事》中的愛國篇。其中,《大禹治水》這篇歷史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天下發(fā)了大洪水。大禹的父親鯀被派去治水。但由于鯀治水不利,大禹繼承了父業(y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遇到了種種困難,但都一一克服了。三次路過家門,他都沒有進去一次。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寧的日子。
    大禹堅持不懈,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令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我想: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學習大禹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上,我們遇到了難題,不應該退縮,而是要迎刃而上,以問同學、問老師、上網查等辦法解決。在培養(yǎng)興趣愛好時,也要堅持下去,要不然肯定是一事無成。在舍小家、顧大家方面,一部分干部做得很好,一部分則有愧“人民公仆”的'稱號。比如,在5?12大地震時,有些干部在不知家人死活的情況下仍然在全力救援受災群眾??蛇€有些當地干部,為了中飽私囊,在災后居然貪污救災物資,搜刮當地人民財產,難道他們就不愧疚?難道他們就不臉紅?我真替他們害臊!
    我暗暗立志,一定要以大禹為榜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發(fā)揚堅持不懈的精神;長大后,時刻牢記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位,為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三
    傳統(tǒng)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
    “修身”,是指通過修養(yǎng)使個人具備美德。儒家經典《大學圣經》中說:“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毙奚淼哪康氖菫榱她R家、治國,修身的標準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yǎng)。
    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
    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
    “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為人處世之道。處世美德包括職業(yè)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zhí)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yè),救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跡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著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因此,我們要善于運用歷史上的正氣人物、正氣故事來教育青少年學生。特別是要善于運用我們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培養(yǎng)起來的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來教育青少年學生。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培養(yǎng)出來的符合時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們應該將其歸納整理,寫入教材,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長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結合青少年的學習、社會參與、休閑娛樂、課外活動等多層次需求,提供具體有形的服務,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心、寬容心、誠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義、責任、參與、奉獻、仁愛、尚義、敬業(yè)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時,還要注意從小培美學生勇于擔當責任的意識,友愛互助的團結意識和堅毅自信的強勢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學生善于面對困難和危難,在困難和危難面前,要不僅不怕,還要能從內心激發(fā)一種力量去戰(zhàn)勝困難和危難。這就不僅要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浩然之氣,還要培養(yǎng)其處變不驚,知難而上的堅強品格。傳統(tǒng)是以前時代留下的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確鑿無疑的觀念有時候是下一個時代的難題。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超脫習俗和限制,但不能無視它們走得太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中國傳統(tǒng)文化長期發(fā)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tài)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xié)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于《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fā)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于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tǒng),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欲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偟膩砜?,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tǒng)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tǒng)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tǒng)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tǒng)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此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具有發(fā)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于做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四
    傳統(tǒng)美德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踐行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傳統(tǒng)美德的價值顯得格外重要。在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傳統(tǒng)美德的偉大意義,并從中體會到了生活的精彩。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對踐行傳統(tǒng)美德的體會和認識。
    第二段:厚德載物的品質
    我們常常會被那些擁有卓越品德的人深深地感染,他們以其高尚的行為和崇高的精神將紛繁復雜的世界化繁為簡。在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學習到了“厚德載物”的精髓,即要有良好的品德,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我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為學校、社區(qū)和其他公共場所提供志愿服務,同時始終身體力行,努力成為一名讓社會放心、群眾信得過的人。
    第三段: 尊老愛幼的情操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僅是家庭和社會中最核心的價值觀,也是我們對于人際關系的基本規(guī)范。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孝敬父母、關愛老人,還要細心照顧兒童的成長。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里,我們常常會忽略家人的需求,但卻要時刻銘記孝恩、孝順的重要性。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更應該恪守這一精神準則,牢固樹立起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念。
    第四段:誠信立業(yè)的操守
    在現代社會中,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根本。誠信對于個人的成長和職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作為一名高校學生和未來的職場人,我始終以‘得信’、’守信’為準則,自認為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在人際之間建立起互信和長久的合作關系。在未來的職場上,我要秉承著誠實守信的原則,不斷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和管理能力,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機會和未來。
    第五段:和rague-free的自我修養(yǎng)
    謙虛、尊敬、獨立、優(yōu)雅、自律是和rague-free的自我修養(yǎng)的核心價值。在人生的漫長旅程中,我們時常被托付著各種任務和責任,因此,我們需要養(yǎng)成健康、積極、穩(wěn)健的習慣和行為,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以實現積極人生的目標。作為一名年輕人,我們要有堅韌的意志,勇敢的面對失敗,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
    總結:
    在踐行傳統(tǒng)美德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更能夠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成就貢獻社會的價值。踐行傳統(tǒng)美德,不僅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我們成為公民、職場人、優(yōu)秀的個體人的代名詞。回首人生,我們將會發(fā)現幸福在于堅信、精進、奉獻,我們也將充滿感恩地向傳統(tǒng)美德致敬。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五
    感恩學校的領導,給了我這一次學習《弟子規(guī)》的機會。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數學老師,同時也是一位父親。但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總感覺缺少了什么東西,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吹浇裉焐鐣械脑S多不良現象,看到孩子們的浮華,孩子們的躁動,看到孩子們的不禮貌行為,我心里非常不安,著急,總感覺現在社會的風氣每況愈下,但總找不到原因,找不到答案,總是很困惑??傆X得這是社會問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還會想,我一個人改變不了什么,這種極不負責任的想法都會出現,通過四天《弟子規(guī)》的學習,我終于找到了答案,是?。『⒆邮菬o辜的`,沒人教過他們??!
    實際上是我們沒做好,是我們沒教他們,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懂,通過學習我們懂了。的確,我們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好的東西,我們?yōu)槭裁窗阉鼇G了呢?為什么不把它傳承下去呢?是的,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得把它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我作為老師,身為父親,我更有責任,所以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該做什么。
    我要從我做起、從我的家庭做起、從我的學校做起。讓《弟子規(guī)》走進我的家庭;走進我們的課堂;走進我身邊的人;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的學生,甚至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加入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中華文化的行列。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六
    在道德教育中,美德教育比道德規(guī)范教育更具有優(yōu)先性,無論是誰,只有擁有美德的人才會遵守道德規(guī)范。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
    心得體會
    ,希望大家喜歡!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需要美德,需要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構筑我們美好的和諧家園。與人交往要以誠相待,要誠實、誠信,不能言而無信,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要多替別人著想;做事要踏實、要勤奮、要有始有終,做每一件事,只要是自己經過考慮決定要做的,就要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懈努力,要勤奮耐勞,更不能半途而廢;要樂于助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只有互相幫助,我們做事才會事半功倍,人與人之間也會因此而更加親近……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將愛心與溫暖相互傳遞,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才能讓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之花永遠鮮艷而芳香,也才能讓美德代代流傳。
    自參加soho基金會組織的美德項目培訓以來,我們師生對美德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自美德課程開始以來,學生變得更加活潑可愛了,更加聰明乖巧了,更加惹人愛了!通過課程的開設情況來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對每一個話題的實踐都非常到位,效果很明顯。尤其通過禮貌、干凈、尊重、團結等內容的學習后,學生都勤于實踐、樂于實踐,能時刻以學習的主題為自己行為的準則?,F在,學生見了任何人都比以前禮貌了,也能為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個人衛(wèi)生,還是能做到的其他衛(wèi)生,都比以前干凈徹底了,同學之間、伙伴之間也更加團結和諧了,所有孩子變得更有自信、更有活力了。
    總之,通過對美德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學生變得更可愛了,小家伙們經常得到家長和老師們的贊揚!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更加惹人愛,一個個小家伙都會在和諧美好的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能生活在這個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為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如果沒有我們親愛的父母就不會有我們的存在。我認為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不但教會了我們人生的每一個第一,而且還教會了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記得最刻骨銘心的一件事:“我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在寒假期間,也就是 農歷臘月28日那天, 我與父親每人背一大背籃青菜到 集市上去賣,從28日凌晨3點鐘就開始出發(fā),途中老父親由于不小心扭傷了腳,可沒辦法,老父親只得強忍劇痛,硬著頭皮一顛一簸地背著菜繼續(xù)步行,到集市 已是近10多點鐘了,可運氣還好,到下午3點鐘左右菜已全部賣完,父親清算一下賣了 28元錢,老父親給了我5角錢去賣了一碗 面條充饑,可他自己還強忍饑餓,沒舍得花一分錢,直到晚上7點多鐘回到家才吃晚飯。在回家的路上,他跟我講,每省下1角2錢,就夠得我在學校吃上1頓飯的錢,我們一路上談了許多,他說的最具有鼓勵的一句話,要我好好讀書,將來才會有好日子過”。
    那種日子真的是困難得難以形容?,F在回想起來,既感到高興,又感到心寒。高興的是我們 姐妹 都 成家立業(yè)了,再也不忍心讓父母去為我們操勞了;心寒的是想起當年父母為我們所做的艱辛和努力,含心如苦將我們撫養(yǎng)成人的經歷,真是心如刀絞?,F在,雖然生活比以前好了幾十倍,而且,我們已是為人父為人母了,但年邁的父母仍然時時牽掛著我們,是的,“天下不牽掛兒女的父母是沒有的”這句話太真實了。所以,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父母,不去贍養(yǎng)父母,不去感恩父母呢?因此,從現在起,通過對《
    弟子規(guī)
    》的學習和理解,使我認真吸取了前人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精華事跡,更加加深了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孝敬之心。我希望:為人子女的我們,再也不能因為事業(yè)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多一點孝敬父母的機會!還是找點時間,留點空閑,帶著親人,?;丶铱纯窗?
    《
    三字經
    》里面有這樣一句:“守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意思是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是因為父母教會我們的一切,是因為老師教會我們認識數字、認識文字等等。目前,“三讀”活動激發(fā)了我學習《弟子規(guī)》的興趣,其中入則孝〉:“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 ”后,頗為感悟。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孝順,要有一顆善良和仁慈的心,他才能夠很愉快地生存于社會的各個角落。否則,他將會被社會拋棄,同時更會被家庭、親人和朋友拋棄。如:在我很小年齡之時,我就曾經記得我們寨鄰有位我稱呼他叫老婊,那時他應該是近30歲來歲,從不聽父母教誨,甚至有時還打罵父母,從不懂得什么叫感恩和孝順父母,隨時都是小偷小摸的,寨鄰小到5、6歲的小孩,大到80、90來歲老人都咒他“不得好死”,果真如此,他有一次外出做工,站在擋墻上解小便時,不小心就摔死了,你看,老天都不容他,這就叫做“罪有應得,不得好死”。
    童年和青少年,正是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初期,其言行都處在仿效過程,感受性很強。無論是優(yōu)秀人格的培養(yǎng),還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無論是面對挫折時應有的勇氣,還是迎接挑戰(zhàn)時應有的信心,都離不開少年時期所受的教育和影響。因此作為一個家長對自己孩子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負有很大的責任。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生影響,所以家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美德,方能在知識上回答孩子的提問,行動上感化孩子。
    根據幾年來對孩子的教育談幾點體會:孩子剛上學對學習各門功課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家長首先要認真給孩子反復講第一要聽老師的話,第二還是要聽老師的話,這樣形成一個概念就是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只要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就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就能有好成績,經過一段時間后在孩子思想里老師就有了一個高大的形象,比家長要高大,時間一長尊敬師長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當然這當中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關老師優(yōu)秀成績的故事,同時家長要帶頭尊敬老師,保持一定的溝通。一個孩子上學后學習好壞,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培養(yǎng)一個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這幾年來的體會。我的體會是只要是老師和學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認真去做決不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 會害了孩子的,幾年來的體會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現在學習、辦事都比我認真,這點上我覺得是一個成功的經驗。
    對孩子的教育要堅持原則問題決不妥協(xié)。記得孩子剛剛上學一個多月,有天中午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學要讓其看電視,不同意就又哭又鬧,當時奶奶看到后竟然說給請半天假,我很生氣,不頭疼、不腦熱憑什么這樣慣孩子,我是堅決反對毅然拉著孩子上學了。經過這一次嚴厲的舉動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訓,從此上學比誰都積極,從不耽誤一節(jié)課,而且感冒發(fā)燒還沒完全好也要趕去上下午的兩節(jié)課?,F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yǎng)、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理能力差,這就需要家長一步步引導他管理自己。這就要平時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時要幫家人做一些家務事,成為一個勤快的好孩子。我發(fā)現凡是平時勤快的孩子,學習上、辦事上都認真,成績上也不錯。凡是好吃懶做的孩子,要想學習好挺難的。好學上進品德應著重培養(yǎng),比如我家的孩子喜歡歷史,我就鼓勵其讀歷史故事,平時多抽時間與孩子探討歷史知識,引導孩子多讀四大名著,對現在做語文作業(yè)很有幫助,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家長就可以放心了。
    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不論學習、做事、說話要給孩子一個好榜樣,比如現在孩子吃飯時,把好吃的飯菜拉到自己面前,不管其他人,這時就要從自己做起,要把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的道理講給他聽,一次兩次堅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懂了??措娨曇葱侣劼摬ヒ约坝欣谏倌瓿砷L的故事,從小關心國家大事,比如四川地震時那些搶險救人的場面,特別是災區(qū)老師在危難時候舍身救學生的報道和畫面對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使其對別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從而讓孩子理解別人感情,能鼓勵孩子做好事,讓那些舍己救人、奉獻愛心的事情,在孩子的心中記憶深刻。利用假期和傳統(tǒng)節(jié)日,帶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感觸到節(jié)日的快樂和意義,同時對孩子也是傳統(tǒng)教育,回老家后到親戚家去串串門,看看老家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別人家是怎樣生活的,這對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是非常有益處的。比如燈會,游樂園,搭臺演戲等等,會使孩子長見識,提高知識水平,懂得什么是文明、禮貌、禮儀等知識,從不懂到懂是一個很好的過程。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利用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抽出時間,去圖書館、書店去看些有用的書,英雄是怎么來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社會又是在怎樣的發(fā)展,從書中能讓孩子明辨是非,明辨忠奸邪惡,孩子經常看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對他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誠實、責任心、正直的良好基礎。我家孩子原來總感覺
    作文
    挺難,我們就給他買一些有關作文知識的書,學習有興趣了,作文比以前進步大多了??傊w會和做法不夠深刻不夠具體。今后我也要學習,像那些有經驗的家長學習,一個目的: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良好美德和有用的人。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七
    寬容是一種智慧。寬容自己,就是給自己一片快樂的空間;寬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他人一片快樂的空間;寬容自然,就是一種豁達。
    古語說的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為化能容納百川。天空之所以蔚藍,是因為它有廣闊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懷。
    寬容自己,就是給自己一片快樂的空間,戰(zhàn)勝困難。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困難與挫折,面對困難時,應正視困難,戰(zhàn)勝困難寬容自己,縱觀歷史,許多寬容自己的人都有了偉大的成就。周處擺脫自己的過去,從新做人,為國家效力,是寬容自己;司馬遷成對困難不放棄,堅持寫《史記》,是寬容自己;勾踐面對挫折不氣餒,實施偉大報負,是寬容自己。寬容自己,也就是給了自己一片快樂的空間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給他人一個快樂的空間,在人與人相處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v觀歷史,許多寬容別人的人都受到了別人的尊敬。寬容他人,就是藺相如對廉頗忍耐;寬容他人,就是齊桓公對管仲的不計前嫌;寬容他人,就是諸葛亮對孟獲的大度。寬容他人,使自己得到一種快樂,一種愉悅,是一種自己,架起了人生溝通的橋梁,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自然,就是一種豁達。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人的力量和自然相比,就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天氣不好的時候,總是有人抱怨,可仔細想想看,抱怨是沒有用的,該來的還是要來,自然是不會根據人類的想法而改變的。去抱怨天氣,生活在抱怨之中,不如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去感恩于自然,去想想人類的過失,學者反思,學者去寬容自然。我們應該寬容自然,寬容自然,是人生的大智慧。
    寬容是抑郁時的解決方法,使你豁然開朗;寬容是人生航船上的指明燈,指引你前進;寬容是煩惱時的一縷微風,輕輕的撫去心中的不快。寬容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八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對我們有養(yǎng)育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老年人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愛。
    關愛老人從關愛自己的父母做起,從關愛身邊認識和不認識的老人做起,古有:木蘭替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有首歌《常回家看看》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里話,《感恩的心》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父親》、《母親》唱出了兒女的心聲。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倍乙f,老人為社會建設、為子女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崩先说淖蛱炀褪俏覀兊慕裉?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尊敬老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愿天下所有老人天天笑口常開,青春常在。在重陽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祝愿所有老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幸福安康,愿夕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愿所有的老人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九
    美德夏令營活動開始了,高橋小學副校長陸老師娓娓動聽地給小記者們講述了季羨林平易近人;呂霞光把自己畢生所收藏的文物獻給國家;高小師生幫助白血病患兒;公車上集體讓座等美德故事。通過這些美德故事,陸老師給小記者們解讀了美德的深刻含義:感恩、責任、勇敢、孝順、樂觀、公正、勤奮……陸老師希望小記者們提高對美德的認識,增強對美德的實踐,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培養(yǎng)自己的美德意識。
    結合陸老師的講話,小記者們就美德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小記者們列舉了許許多多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韓信用千金報答一飯之恩;孔子的大弟子顏回吃有灰塵的米飯,偉人不忘恩師,好軍醫(yī)華益慰……在激烈的討論中,我們被這些美德故事深深地感染著,對美德有了更深的認識。
    小記者美德夏令營活動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要用自己的筆宣揚發(fā)生在周圍的美德人物、美德故事,用自己的雙手在以后的生活與學習中踐行美德,讓美德之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里。
    美德無處不有:有堅強內心的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吳金承……美德可以讓我們的社會、生活更美好,讓我們作一個有美德的`人吧。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十
    家庭美德: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尊老,顧名思義,就是尊敬老人。尊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尊老作為一種責任和行為規(guī)范。社會也十分重視尊老,我國還把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
    鄭娜,女,1981年6月21日出生于一個軍人干部家庭,從小在父親嚴謹、認真、傳統(tǒng)的教育下健康成長,現為蒙自市中醫(yī)醫(yī)院護理部主任。她是一名細心孝順的女兒,也是一名體貼入微的兒媳: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憂解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她是老人的細心家長,隊老人真心呵護,備至關懷;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尊老敬老的美德。
    作為一名兒媳,她無時無刻不在記掛著公公婆婆。盡管忙碌在醫(yī)療工作中也要抽出時間陪老人,每周組織家中4為老人活動一次,陪老人聊天解悶。
    換著花樣給婆婆做可口的早餐,和公公討論婆婆的飲食調護,每天下班抽時間陪婆婆看電視、聊天。就是這樣,她從點滴關愛著老人,從瑣碎中牽記著老人,用言行感染著老人。用善良的心、熾熱的思想、無私的行為、堅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生活摯友和堅實后盾,從平凡中體現了真誠,從細節(jié)中傾注了關愛,寫下了一篇篇尊老詩篇,湊響了令人敬佩的敬老樂章。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十一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能夠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教師問好,有禮貌,于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jié)儉,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于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必須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此刻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要不要堅持中華美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就是要把傳統(tǒng)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yōu)秀精華發(fā)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禮貌,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胞湲攧谖幕闭谇治g著中國文化。對于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我國國情不貼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夢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明白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確定現實生活中的丑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丑惡行為的影響。所以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么,讓他們明白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fā)展起來的;今日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公民道德,今日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干,所以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齊奔向現代化吧!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十二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公園玩,我們坐出租車去公園,突然,我看到了一位奶奶,我叫住了出租汽車,我和媽媽下去,這位老奶奶有一臉的皺紋和一頭的`白發(fā),我上去問她在這兒干什么,她說我的忘帶了,我要去我孫子家,我看著她那雙擔憂的眼睛,我去問媽媽說;媽,我們把錢給這位老奶奶,好嗎:媽媽想了一陣子說好,我把這位老奶奶送上了車。
    我們送走了老奶奶后,又前去公園,我們在公園里轉了一圈,我對媽媽說我累了,讓我們去前面那座亭子上,我們來到了亭子里,發(fā)現那里有許多游客留下的名字,這些人真沒公德心,讓我們擦掉吧,我拿起一張紙把它放在水里,我把它拿出來擦了我在里面擦,媽媽在外面擦,我拿紙在亭子上左擦右擦,終于把亭子擦干凈了,我在看一下紙,只見上面全都是灰。
    我們來到了一座小林子里,我們在石階上跑來跑玩去,我發(fā)現腳底有一個錢包,我打開一看,全都是一百元,還有一張身份證,上面寫了失主的名字,我急忙跑到媽媽那邊讓她出出主意,媽媽說:“我們在錢包上貼上字條,在門口喊誰的錢包丟了?失主一定會聽到的,我們在門口喊了一兩個小時終于失主來了,他們非常感謝我們,要沒有了這個錢包,我都不知道我以后怎么生活呢!
    我們中國有美德的人有很多,我們要把這些美德發(fā)揚出去,才能顯示我們中華傳統(tǒng)的美德。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十三
    有八個字是我人生的引導,也是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忠”,是家庭鞏固的基石;“忠”,是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忠”,是“吏德”的核心。如果一代人沒有“忠”--責任意識,不僅失去了為人民服務的基礎,而且給社會帶來災難。因此,培養(yǎng)國民、尤其是青年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歷史責任感,應當是精神文明建設、學校德育一個新的立足點。一代人如果沒有了“忠”的精神,將會失敗連連。
    “孝”是人與禽獸區(qū)別的一個標志,是“人性”的體現;“孝道”是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孝”,是人倫之本,是個體德行之首。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百行孝為先”。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那就和禽獸沒什么區(qū)別。在家盡孝,在國盡忠。忠臣與孝子的統(tǒng)一,是中國古今名人的一個共性。
    “誠”一是“真”,二是“實”?!靶拧比藷o信不立,家無信不睦,業(yè)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合同”與遵守“合同”都是講“信用”。“信”,是政府、國家的形象,農民承包土地“三十年不變”;在東亞經濟危機時,宣布“人民幣不貶值”,就是“取信于民”,“取信于世”。
    “禮”,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做人”,“不學禮,無以立”。一個有禮貌、知禮節(jié)、循禮儀、能禮讓、遵禮制,又能禮尚往來的民族,才能成為真正的“禮儀之邦”。不要人會鞠躬,有道德的黃種人是日本人。
    “義”,是一種體現凜然正氣的人生觀、價值觀。兄弟間需要“義“。朋友間需要“義”。社會間需要“義”
    “廉”,是“清潔白白的做人”。
    “恥”,是“切切實實的做人”。
    中華與世界的不同就是擁有這樣的精神。
    傳統(tǒng)美德的心得篇十四
    今天老師帶我們參觀了社區(qū)。
    在路上賈老師對我們說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我看到了很多名言和詩句,有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請您為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和開文明車,行平安路,回幸福家走進社區(qū),弘揚美德——武文琦走進社區(qū),弘揚美德——武文琦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墻上還有濟南的特色,比如;油旋、吹糖人等。
    這節(jié)課我收獲了很多知識,讓我懂得了要文明出行,弘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