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托班手工教案(案例17篇)

字號:

    教案不僅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學(xué)評估和記錄學(xué)生學(xué)習(xí)情況的依據(jù)。教案中的教學(xué)方法要多樣化,靈活運用。準備一份好的教案是教師教學(xué)工作的重要任務(wù)之一,希望這些教案范例可以給你一些啟示和幫助。
    托班手工教案篇一
    1.學(xué)習(xí)做糖葫蘆的'技能。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蘆(實物)
    2.錄音機、磁帶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糖葫蘆)
    “小朋友吃過糖葫蘆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葫蘆,我們來給它們做糖葫蘆吧!我們一起來做糖葫蘆?!?BR>    2、老師示范做糖葫蘆。
    掰一塊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兩手合起來搓成小圓,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搓幾個小圓,然后用小棒串起來,變成糖葫蘆狀。糖葫蘆就做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蘆后,還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蘆,比比誰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蘆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BR>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將糖葫蘆送到娃娃家去,給娃娃吃。
    托班手工教案篇二
    1、學(xué)習(xí)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我動手操作裝飾的歡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和設(shè)計本事、審美本事。
    紙漿等
    導(dǎo)入—演示—操作—欣賞
    (一)導(dǎo)入
    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明白,教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么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能夠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日啊。教師就教小朋友制作大獅子。
    (二)演示
    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只眼睛貼上去,然后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頭的胡須用歡色的。最終,做獅子的頭發(fā),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制作好了。
    (三)操作
    師:你們也來嘗試著做一只可愛的大獅子吧!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給與幫忙。
    (四)欣賞
    師:小朋友都制作好了嗎我發(fā)現(xiàn)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齊來看一看,看看誰制作的最好呢,下次教師教小朋友制作另一個小動物。
    托班手工教案篇三
    1、學(xué)習(xí)用撕貼的方法粘貼大樹的樹葉。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撕貼習(xí)慣。
    1、固體膠、抹布、撕碎的各色彩紙若干。每組一個放碎紙的'盆,粘貼用的大樹若干。
    2、教學(xué)自制圖片一套。
    1、引出課題
    以講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兒興趣:
    春天來了,太陽光照在小朋友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陽光照在大地上,大地上的小草穿上了新衣裳,太漂亮了;太陽光照在花園里,花兒都開放了,哇,真美麗!太陽光照在小河里,小魚快活的游到了水面上,他們高興的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太陽光照呀照,當快要照到大樹身上的時候,突然天空中飄來了一片烏云,烏云遮住了太陽,于是,大樹就沒能穿上新衣裳。
    2、討論
    (1)、大樹沒能穿上新衣裳,身上會怎么樣?(冷的)
    (2)、還會怎么樣?(生病的)
    3、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大樹(幼兒討論后回答)
    ——去超市買衣服給大樹穿;把我的衣服脫下來給大樹穿;用廢紙撕成樹葉,涂上膠水貼在大樹身上。
    4、教師示范
    (1)、先給大樹的身上涂上很多膠水,盡量不要把膠水涂到大樹身體外面。
    (2)、把廢紙用兩只手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邊撕邊貼。
    (3)、給大樹身上全部貼上碎紙后,再用手輕輕壓一下。大樹伯伯的新衣裳就做好了,花花綠綠的好漂亮。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鼓勵幼兒大膽撕紙并把它撕的小一點,邊撕邊貼。
    提醒幼兒要把膠水涂在大樹身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兒互相講述:看看誰做的新衣裳好
    托班手工教案篇四
    1、學(xué)習(xí)做糖葫蘆的'技能。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蘆(實物)
    2、錄音機、磁帶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糖葫蘆)
    “小朋友吃過糖葫蘆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葫蘆,我們來給它們做糖葫蘆吧!我們一起來做糖葫蘆?!?BR>    2、老師示范做糖葫蘆。
    掰一塊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兩手合起來搓成小圓,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搓幾個小圓,然后用小棒串起來,變成糖葫蘆狀。糖葫蘆就做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蘆后,還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蘆,比比誰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蘆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BR>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將糖葫蘆送到娃娃家去,給娃娃吃。
    托班手工教案篇五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1、分好的橡皮泥人手一份
    2、活動前與寶寶一起到戶外觀察過小樹的變化,引導(dǎo)寶寶找一找樹枝上的新芽芽,觀察新芽芽長在哪里,看看新芽芽是什么顏色的。
    一、將事先準備好的枯樹枝給寶寶看,引導(dǎo)寶寶觀察,并示范團泥和粘的方法,激發(fā)寶寶操作的興趣。
    師:這些樹枝跟外面的樹枝一樣嗎?怎么光禿禿的呀?我們一起幫它長出新芽芽吧!
    二、請寶寶團泥粘貼,觀察并進行個別指導(dǎo)。
    1、指導(dǎo)寶寶兩手手心相對轉(zhuǎn)動將橡皮泥團成球狀。如寶寶不會團,可進行個別指導(dǎo)。
    2、如寶寶沒有把泥團粘在樹上,可用擬人的口吻提示寶寶。
    托班手工教案篇六
    教孩子們進行手工制作,對于孩子們來講,是最棒的動手能力體驗,那么,孩子們就用橡皮泥開始今天的手工制作吧。
    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動機。
    西瓜
    紅色、綠色、白色的橡皮泥。
    1.將紅色的橡皮泥,搓成一個大的圓球;
    2.切好的西瓜,是成刀型,所以,我們將就紅色的圓球捏成一個刀型吧;
    3.再將綠色的橡皮泥,搓成一個圓球狀;
    4.將綠色橡皮泥搓長,兩頭搓細一點;
    5.將綠色的橡皮泥捏成薄片,做成西瓜皮;
    6.將做好的綠色西瓜皮和西瓜瓤組合到一起,西瓜的雛形就做好了;
    7.取白色橡皮泥搓成細長條,將這些長條弄成小的白色顆粒,放到做好的西瓜上,這樣生動形象的.西瓜就弄好了。
    以上就是教給大家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孩子們在這個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只要根據(jù)上面的提示就會進行西瓜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啦。
    托班手工教案篇七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1、分好的橡皮泥人手一份
    2、活動前與寶寶一起到戶外觀察過小樹的變化,引導(dǎo)寶寶找一找樹枝上的新芽芽,觀察新芽芽長在哪里,看看新芽芽是什么顏色的。
    一、將事先準備好的枯樹枝給寶寶看,引導(dǎo)寶寶觀察,并示范團泥和粘的方法,激發(fā)寶寶操作的興趣。
    師:這些樹枝跟外面的樹枝一樣嗎?怎么光禿禿的呀?我們一起幫它長出新芽芽吧!
    二、請寶寶團泥粘貼,觀察并進行個別指導(dǎo)。
    1、指導(dǎo)寶寶兩手手心相對轉(zhuǎn)動將橡皮泥團成球狀。如寶寶不會團,可進行個別指導(dǎo)。
    2、如寶寶沒有把泥團粘在樹上,可用擬人的口吻提示寶寶。
    托班手工教案篇八
    1、在教師的提示、幫助下,學(xué)習(xí)將平面小魚貼在作業(yè)紙空白處。
    2、在教師示范及自我語言提示下,學(xué)習(xí)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學(xué)習(xí)使用糨糊等粘貼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過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凈。
    1、幼兒人手一張畫有魚缸輪廓的作業(yè)單,用各色彩紙剪成各種形狀的`魚。(每名幼兒3―4張。)
    2、教師教具作業(yè)單和各種形狀的魚卡片,內(nèi)容同幼兒學(xué)具,放大2――3倍。
    3、糨糊、抹布,每組兩份。
    1、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誰來了)
    (2)出示教具作業(yè)單。(小魚要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里?)
    (3)教師介紹小魚的家。
    (4)幼兒嘗試將小魚送進魚缸,幫助幼兒了解“家”的含義。
    (5)教師將手松開,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小魚會掉下來,并出示糨糊。
    2、教師引導(dǎo)幼兒學(xué)習(xí)活動的玩法和操作規(guī)則。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提醒幼兒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展示、欣賞作品。
    托班手工教案篇九
    1、學(xué)習(xí)用撕貼的方法粘貼大樹的樹葉。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撕貼習(xí)慣。
    1、固體膠、抹布、撕碎的.各色彩紙若干。每組一個放碎紙的盆,粘貼用的大樹若干。
    2、教學(xué)自制圖片一套。
    1、引出課題
    以講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兒興趣:
    春天來了,太陽光照在小朋友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陽光照在大地上,大地上的小草穿上了新衣裳,太漂亮了;太陽光照在花園里,花兒都開放了,哇,真美麗!太陽光照在小河里,小魚快活的游到了水面上,他們高興的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太陽光照呀照,當快要照到大樹身上的時候,突然天空中飄來了一片烏云,烏云遮住了太陽,于是,大樹就沒能穿上新衣裳。
    2、討論
    (1)、大樹沒能穿上新衣裳,身上會怎么樣?(冷的)
    (2)、還會怎么樣?(生病的)
    3、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大樹(幼兒討論后回答)
    ——去超市買衣服給大樹穿;把我的衣服脫下來給大樹穿;用廢紙撕成樹葉,涂上膠水貼在大樹身上。
    4、教師示范
    (1)、先給大樹的身上涂上很多膠水,盡量不要把膠水涂到大樹身體外面。
    (2)、把廢紙用兩只手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邊撕邊貼。
    (3)、給大樹身上全部貼上碎紙后,再用手輕輕壓一下。大樹伯伯的新衣裳就做好了,花花綠綠的好漂亮。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鼓勵幼兒大膽撕紙并把它撕的小一點,邊撕邊貼。
    提醒幼兒要把膠水涂在大樹身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兒互相講述:看看誰做的新衣裳好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1、分好的`橡皮泥人手一份
    2、活動前與寶寶一起到戶外觀察過小樹的變化,引導(dǎo)寶寶找一找樹枝上的新芽芽,觀察新芽芽長在哪里,看看新芽芽是什么顏色的。
    一、將事先準備好的枯樹枝給寶寶看,引導(dǎo)寶寶觀察,并示范團泥和粘的方法,激發(fā)寶寶操作的興趣。
    師:這些樹枝跟外面的樹枝一樣嗎?怎么光禿禿的呀?我們一起幫它長出新芽芽吧!
    二、請寶寶團泥粘貼,觀察并進行個別指導(dǎo)。
    1、指導(dǎo)寶寶兩手手心相對轉(zhuǎn)動將橡皮泥團成球狀。如寶寶不會團,可進行個別指導(dǎo)。
    2、如寶寶沒有把泥團粘在樹上,可用擬人的口吻提示寶寶。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一
    1、學(xué)習(xí)做糖葫蘆的技能。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蘆(實物)
    2、錄音機、磁帶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糖葫蘆)
    “小朋友吃過糖葫蘆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葫蘆,我們來給它們做糖葫蘆吧!我們一起來做糖葫蘆。”
    2、老師示范做糖葫蘆。
    掰一塊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兩手合起來搓成小圓,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搓幾個小圓,然后用小棒串起來,變成糖葫蘆狀。糖葫蘆就做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蘆后,還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蘆,比比誰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蘆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BR>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將糖葫蘆送到娃娃家去,給娃娃吃。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二
    1、學(xué)習(xí)用撕貼的方法粘貼大樹的.樹葉。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撕貼習(xí)慣。
    1、固體膠、抹布、撕碎的各色彩紙若干。每組一個放碎紙的盆,粘貼用的大樹若干。
    2、教學(xué)自制圖片一套。
    1、引出課題
    以講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兒興趣:
    春天來了,太陽光照在小朋友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陽光照在大地上,大地上的小草穿上了新衣裳,太漂亮了;太陽光照在花園里,花兒都開放了,哇,真美麗!太陽光照在小河里,小魚快活的游到了水面上,他們高興的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太陽光照呀照,當快要照到大樹身上的時候,突然天空中飄來了一片烏云,烏云遮住了太陽,于是,大樹就沒能穿上新衣裳。
    2、討論
    (1)、大樹沒能穿上新衣裳,身上會怎么樣?(冷的)
    (2)、還會怎么樣?(生病的)
    3、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大樹(幼兒討論后回答)
    ――去超市買衣服給大樹穿;把我的衣服脫下來給大樹穿;用廢紙撕成樹葉,涂上膠水貼在大樹身上。
    4、教師示范
    (1)、先給大樹的身上涂上很多膠水,盡量不要把膠水涂到大樹身體外面。
    (2)、把廢紙用兩只手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邊撕邊貼。
    (3)、給大樹身上全部貼上碎紙后,再用手輕輕壓一下。大樹伯伯的新衣裳就做好了,花花綠綠的好漂亮。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鼓勵幼兒大膽撕紙并把它撕的小一點,邊撕邊貼。
    提醒幼兒要把膠水涂在大樹身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兒互相講述:看看誰做的新衣裳好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三
    教孩子們進行手工制作,對于孩子們來講,是最棒的動手能力體驗,那么,孩子們就用橡皮泥開始今天的手工制作吧。
    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動機。
    西瓜
    紅色、綠色、白色的橡皮泥。
    1.將紅色的橡皮泥,搓成一個大的圓球;
    2.切好的西瓜,是成刀型,所以,我們將就紅色的圓球捏成一個刀型吧;
    3.再將綠色的橡皮泥,搓成一個圓球狀;
    4.將綠色橡皮泥搓長,兩頭搓細一點;
    5.將綠色的橡皮泥捏成薄片,做成西瓜皮;
    6.將做好的綠色西瓜皮和西瓜瓤組合到一起,西瓜的雛形就做好了;
    7.取白色橡皮泥搓成細長條,將這些長條弄成小的白色顆粒,放到做好的西瓜上,這樣生動形象的西瓜就弄好了。
    以上就是教給大家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孩子們在這個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只要根據(jù)上面的提示就會進行西瓜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啦。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四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1、分好的橡皮泥人手一份
    2、活動前與寶寶一起到戶外觀察過小樹的變化,引導(dǎo)寶寶找一找樹枝上的新芽芽,觀察新芽芽長在哪里,看看新芽芽是什么顏色的。
    一、將事先準備好的枯樹枝給寶寶看,引導(dǎo)寶寶觀察,并示范團泥和粘的方法,激發(fā)寶寶操作的興趣。
    師:這些樹枝跟外面的樹枝一樣嗎?怎么光禿禿的呀?我們一起幫它長出新芽芽吧!
    二、請寶寶團泥粘貼,觀察并進行個別指導(dǎo)。
    1、指導(dǎo)寶寶兩手手心相對轉(zhuǎn)動將橡皮泥團成球狀。如寶寶不會團,可進行個別指導(dǎo)。
    2、如寶寶沒有把泥團粘在樹上,可用擬人的口吻提示寶寶。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五
    1、 在教師的提示、幫助下,學(xué)習(xí)將平面小魚貼在作業(yè)紙空白處。
    2、 在教師示范及自我語言提示下,學(xué)習(xí)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 學(xué)習(xí)使用糨糊等粘貼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過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凈。
    1、 幼兒人手一張畫有魚缸輪廓的作業(yè)單,用各色彩紙剪成各種形狀的魚。(每名幼兒3—4張。)
    2、 教師教具作業(yè)單和各種形狀的魚卡片,內(nèi)容同幼兒學(xué)具,放大2——3倍。
    3、 糨糊、抹布,每組兩份。
    1、 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誰來了)
    (2) 出示教具作業(yè)單。(小魚要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里?)
    (3) 教師介紹小魚的家。
    (4) 幼兒嘗試將小魚送進魚缸,幫助幼兒了解“家”的含義。
    (5) 教師將手松開,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小魚會掉下來,并出示糨糊。
    2、 教師引導(dǎo)幼兒學(xué)習(xí)活動的玩法和操作規(guī)則。
    3、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提醒幼兒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 展示、欣賞作品。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六
    1。學(xué)習(xí)做糖葫蘆的技能。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蘆(實物)
    2。錄音機、磁帶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糖葫蘆)
    “小朋友吃過糖葫蘆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葫蘆,我們來給它們做糖葫蘆吧!我們一起來做糖葫蘆?!?BR>    2、老師示范做糖葫蘆。
    掰一塊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兩手合起來搓成小圓,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搓幾個小圓,然后用小棒串起來,變成糖葫蘆狀。糖葫蘆就做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蘆后,還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蘆,比比誰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蘆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將糖葫蘆送到娃娃家去,給娃娃吃。
    托班手工教案篇十七
    1. 在教師的提示、幫助下,學(xué)習(xí)將平面小魚貼在作業(yè)紙空白處。
    2. 在教師示范及自我語言提示下,學(xué)習(xí)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 學(xué)習(xí)使用糨糊等粘貼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過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凈。
    1. 幼兒人手一張畫有魚缸輪廓的作業(yè)單,用各色彩紙剪成各種形狀的魚。(每名幼兒3—4張。)
    2. 教師教具作業(yè)單和各種形狀的魚卡片,內(nèi)容同幼兒學(xué)具,放大2——3倍。
    3. 糨糊、抹布,每組兩份。
    1. 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誰來了)
    (2) 出示教具作業(yè)單。(小魚要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里?)
    (3) 教師介紹小魚的家。
    (4) 幼兒嘗試將小魚送進魚缸,幫助幼兒了解“家”的含義。
    (5) 教師將手松開,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小魚會掉下來,并出示糨糊。
    2. 教師引導(dǎo)幼兒學(xué)習(xí)活動的玩法和操作規(guī)則。
    3.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提醒幼兒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 展示、欣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