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匯總18篇)

字號:

    好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有條理地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在編寫教案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教學評價的方法,及時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教學調(diào)整和改進。教案的質量不僅體現(xiàn)在設計和編寫上,更要通過實踐檢驗和不斷優(yōu)化改進。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一
    從前,有人養(yǎng)了許多羊。一天早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大窟窿,夜里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
    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又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于是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會認4個生字,學寫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2、認識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通過句式比較體會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一則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內(nèi)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寓言故事。
    2、體會寓言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流程: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好,請坐。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那好,我們現(xiàn)在來看圖猜成語。準備好了嗎?誰來猜第一幅圖?(守株待兔)對了,那這一幅呢?(揠苗助長)這一幅?(刻舟求劍)難不倒你們,再給你們幾個難的(畫蛇添足掩耳盜鈴)還有更難的。
    2、你們真聰明,都猜對了。那你們知道這些成語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嗎?是的,它們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嗎?(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小故事里藏著大道理。)
    3、今天我們學習第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故事《亡羊補牢》(板書,讀題)
    4、我們要怎樣才能學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對,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讀通為止。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同桌交流生字學習情況。
    2、字詞學習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點?輕聲。
    理解詞意:你們家有街坊嗎?你們家和街坊的關系怎么樣?我們中國有句話說的是“遠親不如近鄰”,如果相處好了,鄰居會比自己家的親戚都好?!翱吡本褪?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書寫)我們再一齊來讀一遍這些詞語,注意讀好輕聲哦。
    第三行:領讀指導書寫:叼悔。
    我們再把這些詞語讀兩遍。開小火車讀詞語。
    3、(讀得很正確)如果這些詞語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嗎?
    誰愿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正音,齊讀)大家很厲害,這么難讀的段落都讀通順了,2-5自然段每一排讀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讀得最正確,最通順。(點評)
    4、我們又讀了一遍課文,你們能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嗎?可以用上上面的詞語來說。
    三、理解題意
    師:哦,是聯(lián)系課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們還可以通過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課件)選擇正確意思。小結:對于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板書:失去養(yǎng)牲畜的圈)請像老師這樣把這兩個字的意思寫在課題下。
    3、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亡羊補牢”就是羊——丟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讀課文,體會寓意
    1、課文中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會丟羊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句子。
    2、有些同學已經(jīng)找到了,那你來說說養(yǎng)羊人丟了幾次羊?(兩次)板書:丟羊
    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是什么?(課件出示)板書:羊圈破了。
    哪個詞告訴我們這句話是原因?(原來)齊讀
    3、(課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說)
    4、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過渡: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是因為羊圈破了,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羊圈破了個窟窿,你會怎么做?(把窟窿補上)
    5、他的街坊也發(fā)現(xiàn)了,請你當當養(yǎng)羊人的街坊,快來勸勸他。(把窟窿補上吧)還有什么想說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會丟羊。評價:你真是個好心的街坊)
    我們來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勸說的,課件出示,指名讀。
    (課件)街坊還會用怎樣的語氣勸說呢?現(xiàn)在我就是養(yǎng)羊人,你來勸勸我。(擔心、著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養(yǎng)羊人的表現(xiàn)呢?誰來做養(yǎng)羊人?(出示: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來讀不同的語氣,還可以加上動作。)這個養(yǎng)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將他的話換個說法嗎?(羊已經(jīng)丟了,不用修羊圈了。)
    這個養(yǎng)羊人,自己的羊丟了都不在乎。街坊著急,他無所謂。下面我們就來分角色朗讀一下他和街坊的對話。
    7、就因為他不聽勸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讀(出示: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這是養(yǎng)羊人第幾次丟羊?你是從那個字中讀出來的?(又)
    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語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剛才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兩次亡羊之后,(課件)養(yǎng)羊人現(xiàn)在心情怎樣?這時,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請自由讀讀第五自然段,劃出相關的詞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樣?(后悔)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
    他又是怎么做的?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來什么來?(知錯就改)
    現(xiàn)在“窟窿”終于被結結實實地堵上了,羊再也沒有丟過了。此時,你想對那個養(yǎng)羊人說些什么呢?(接受勸告,知錯就改)
    9、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告訴我們的道理?(出示寓意)齊讀
    (寓意: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類似亡羊補牢的事,你能舉個例子嗎,可以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的?(看書姿勢,寫字姿勢,學習不認真等)
    小結:犯錯不怕,只要我們能像亡羊補牢中的養(yǎng)羊人一樣知錯就改,就還不晚,所以,人們經(jīng)常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五、復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講給別人聽呢?我們學校最近要舉行講故事比賽,讓老師先進行海選,那我們就從這個故事開始吧!講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細聽:首先要把故事熟練地記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動作和聲音的變化,這樣才能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看看上面老師給你提供的小幫助,自己先練練。(學生準備,課件播放音樂,師巡回指導)
    2、展示前,提示學生自己發(fā)言時希望別人怎么聽?
    (要安靜,這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聽后能給我指出優(yōu)缺點。)
    六、總結學法
    寓言是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小花,中國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書是《墨子》,國外適合大家閱讀的還有《伊索寓言》。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希望大家在課外閱讀寓言時,也能采用這種方法。
    七、作業(yè)設計
    1、將這則寓言故事給爸爸媽媽聽,請家長點評。
    2、寫寫讀了《亡羊補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3、收集并閱讀寓言故事,下周班隊課舉行講故事比賽。以上作業(yè)任選兩項完成。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三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 “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懂得做錯了事 要即時糾正。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 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1課時
    投影
    一、談話激趣 揭示課題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教 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過 么補羊圈?)
    5、 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 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 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 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的過程
    4、 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增刪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四
    1、認識2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
    3、懂得應該聽取他人的勸告,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為。
    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義。
    談話法、啟發(fā)法、小組合作學習。
    課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一)課前幸?;貞?分鐘。(學生主持)
    生:大家好,今天的幸?;貞?分鐘由我來主持。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幸福話題為“幸福的課堂”。開學以來,在語文課上你感覺什么是最幸福的?(學生回答),大家說的也是我的幸福感受,在幸福的課堂上,讓我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幫助。
    師:帶著美好的心情,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語文學習,好嗎?
    (二)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學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盜鈴、自相矛盾……)
    (學生回答:蘊含一定的道理,給人以啟示,故事是人虛構的……)
    3、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師就和大家再來學習一則寓言。師板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后齊讀。)
    (三)質疑課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這個詞語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嗎?(亡、牢)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生:我是通過查字典的方式理解這個字的,我是通過聯(lián)系課文的內(nèi)容理解的`……
    3、請你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生:羊丟失了把羊圈修補好。)
    (四)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說的真清楚,課前的預習很全面!首先,請大家聽課文的朗讀,邊聽邊注意生字詞的讀音。(課件播放)
    2、下面,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檢查字詞:(開火車讀)
    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
    多音字:圈近義詞:街坊-鄰居
    4、強調(diào)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頭,所以和洞有關。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橫。
    “街坊”:你家有街坊嗎?街坊就是鄰居的意思。
    5、指導寫字。
    (五)精讀課文,小組學習。
    字詞掌握的不錯,把字詞帶入故事中,每組選一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一下,亡羊補牢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5名學生讀課文)
    同學們概括的真清楚,講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組學習的方式,互相讀課文,依據(jù)自學提示的內(nèi)容,展開小組討論。
    出示自學提示:(課件)
    1、齊讀1-4自然段,思考: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2、羊丟了之后,街坊和養(yǎng)羊人他們分別是如何表現(xiàn)的:
    (1)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2)街坊真誠的勸告,可養(yǎng)羊人什么表現(xiàn)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jīng)心,不聽勸告。(指名分角色朗讀。)
    3、養(yǎng)羊人不聽勸告的結果怎樣?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剛才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句式變換(一、二)
    4、第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5、討論交流。
    6、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六)體會寓意。
    1、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2、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3、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七)總結全文。
    1、故事我們已經(jīng)讀懂了,那么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再把課文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師總結:
    是的,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能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并認真改正,還不算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板書:為時不晚)
    3、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先讀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蘊涵著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時,就可以按“理解題意―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這樣的方法學習。
    板書設計:
    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第一次丟羊毫不在意
    第二次丟羊后悔――修羊圈
    結果再也沒丟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五
    美麗富饒的大草原上,有個以放牧為生的村落。村子里有個小牧民,他天天給他的羊兒們吃帶著露珠的青草,把羊兒們養(yǎng)的又肥又嫩,誰見了都會夸他能干,這讓小牧童感到無比自豪,但小牧童只顧著放羊,從來都不去檢修他的羊圈。
    一天晚上,失修多年的羊圈被大灰狼搞出了一個洞,并叼走了一只羊。一早,發(fā)現(xiàn)了此情況的小牧童坐在了地上,放聲大哭:“該死的狼,為什么要偷我的羊啊!還是最肥的那只!”他的哭聲引來了鄰居家的老爺爺。老爺爺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哭有啥用,還是快把羊圈補起來吧,要不然今晚還會丟羊?!毙∧镣犕炅藸敔?shù)脑挘粯芬獾泥洁炱饋恚骸皝G了一只羊而已,再說,今晚狼也不一定再來,補什么羊圈啊,還是快去放剩下的羊吧,把剩下的養(yǎng)養(yǎng)好才是正事?!毙∧镣胖鴫牧说难蛉Σ还埽^續(xù)去放羊。
    天黑了又亮了,小牧童早早地又準備去放羊,可他發(fā)現(xiàn)羊圈的洞更大了,而且一下子就丟了三只,傷心的小牧童想起了爺爺?shù)脑?,一下子明白起來,他趕忙找來許多小木棍和一段粗繩,開始認真地修補羊圈,不但補好了洞,還把羊圈加固了,鄰居爺爺路過的時間,小牧童不好意思地對爺爺說:“爺爺,我沒聽您的話及時補羊圈,又丟了幾只羊,我錯了。”爺爺笑了:“知錯就改就行,凡事不能等發(fā)生了才去做準備,要提前做準備,這就是那幾只羊換來的教訓啊!”
    自那以后,小牧童的工作又多了一項,那就是檢修羊圈。從此,他的羊就再也沒有丟過。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六
    從前有一個孩童,名叫張三,他家里養(yǎng)了許多羊,但他做事馬馬虎虎的。
    一天,羊圈上的欄桿上塌了一個洞,張三的鄰居看見了,就提醒他趕快修羊圈,他呢,搖搖頭說:“只有一個小小的洞,沒關系的,過幾天再修吧?!编従記]辦法,只好走開了。
    當張三準備修補羊圈的欄桿,順便看看小寶貝羊羔長的怎么樣時,發(fā)現(xiàn)羊跑掉了不少,沒剩幾只了,他看到這番景象,不禁傷心地大哭起來:“我的羊兒呢?哇……哇……”
    有一位老人家聽到了張三的哭聲,就走了過來,關心地問他:“你怎么啦?哭得這么傷心?吵得我沒法睡覺了?!睆埲龗熘蹨I珠子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給了那位老人家聽,老人家聽了,笑著對張三說:“你的羊兒不見了,是因為羊圈上欄桿的洞修得太遲了。你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修補,否則羊就一只一只地跑走了,你現(xiàn)在修補還不算晚,還能挽救剩下的羊只?!睆埲D時醒悟過來,謝過老人家,拿起錘子,把羊圈上的欄桿修得牢牢的。
    從此以后,張三家的羊再也不少了,他也徹底改掉了這個拖拉的壞毛病。雖然張三丟了不少羊,但他從這件事情汲取了很大的教訓,從此養(yǎng)成了有錯即改的好習慣。
    造句:
    1、大司馬這次沒考好,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訓,亡羊補牢還為時不晚。
    2、雖然你已經(jīng)犯下了錯誤,但是亡羊補牢也為時不晚。
    3、本期考得不好不要緊,只要你及時亡羊補牢,在假期認真復習,下學期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4、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5、他們單位昨天發(fā)生失盜后,領導立即亡羊補牢,果斷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雖然電腦中了病毒,不過現(xiàn)在安殺毒軟件,也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7、雖然損失了一些財物,但是你現(xiàn)在作出決定,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8、雖然你以前做錯了事情,但只要你亡羊補牢,就為時不晚。
    9、只要有亡羊補牢的思想,人生的`各種挫折和困難都會被克服的。
    10、等到馬兒跑掉才關門,為時已晚。亡羊補牢,后悔已晚。
    11、當一些超出我控制地外界因素使我延誤時,我就亡羊補牢,盡快把失去地時間彌補回來。
    12、亡羊補牢,尤未為晚,布什和他的國務卿賴斯終于開始著手處理巴以問題,至少這股熱情應該是值得歡迎的。
    13、可惜大多數(shù)的事業(yè)經(jīng)營者未能認識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14、從傳統(tǒng)的觀點來看,這是壞事事后亡羊補牢很困難,就象向一個寫得馬馬虎虎的軟件添加一個可靠性模塊來除去錯誤一樣困難。
    15、與其把精力消耗在譴責這些害群之馬,不如從根本上全盤思考青年才俊的成就路上,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該如何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七
    戰(zhàn)國時楚襄王不理朝政,執(zhí)迷不悟,將勸諫的大臣莊辛趕出楚國。秦國趁機征伐,很快占領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趙國請回莊辛,莊辛鼓勵楚襄王勵精圖治、重整旗鼓。
    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就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本瓦@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么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于就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xiàn)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xiàn)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現(xiàn)在還遲不遲?”
    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就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yǎng)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于就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于就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就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就是根據(jù)上面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八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故事,今天我來給你們講一講吧。
    從前,在一座山下有一個平靜的村莊,有一個牧羊人叫秦英,他家的羊是全村最好的,秦英每天把羊趕到山上去吃草,幾個月下來,秦英的羊長的又肥又壯,秦英可高興了!一天晚上,雷雨交加,把羊圈的籬笆劈掉了一根,此時在森林里等了好久的狼正好借這個機會把一只羊叼走了。
    第二天,秦英一大早就到羊圈里去看,他走到羊圈一看,“哎呀,不對呀!怎么少了一只羊啊?!鼻赜⒃谘蛉χ車屑氂^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了一些蛛絲馬跡,他看見地上有幾根散落的羊毛,還有幾個狼的腳印,這時,秦英才悄然大悟,“肯定是惡狼偷走了我的羊,”秦英一屁股坐在地上,絞盡腦汁地想辦法。
    這時,秦英的老父親朝這邊走來,他說:“孩子啊,昨天我看見有一只狼鉆進了羊圈把一只羊叼走了,你快把這個洞補上吧?!薄鞍パ?,爹爹沒事的,不就少了只羊嘛,沒事的,不要小題大做作了?!钡诙焱砩希怯謥砹?,它到羊圈一看,“啊,原來羊圈的洞還沒補上,我今天又可以飽餐一頓了?!庇谑抢怯值鹱吡艘恢谎颍谌煸缟?,秦英到羊圈一看,“啊,怎么又少了一只羊?!边@時,秦英一想:不會又是狼把我的羊叼走了吧,此時,秦英才拿起工具將這個洞補上了。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羊圈破了及時修補還是來得及,等到一只羊都沒了再補就來不及了。現(xiàn)在告訴我們做任何事不能懶惰,不能“等明天,”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九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告”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一、揭示課題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 揭題解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亡羊補牢》。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 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 交流: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 板書:趕快 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趕快沒丟過……”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jīng)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如果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使勁地修補羊圈,這回街坊們在說什么?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告,繼續(xù)丟羊,聽了勸告,不再丟羊??梢?,做錯了事聽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zhàn)國策》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告”故事。戰(zhàn)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fā)現(xiàn)楚王整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心,對楚王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辦法,連忙請莊辛出主意,莊辛說了很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BR>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 “補牢”呢?——及時補救 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立即改正了錯誤,終于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須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1、 抄寫生字
    2、 講故事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學習寓言的一個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對故事內(nèi)容的學習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從而給學生一些做人的啟示。因此,教學中必須考慮寓言的特點以及學習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因此本課教學從解題入手梳理課文,從而避免了在內(nèi)容上打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習字、讀文,拓展運用,這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課教學,以“勸”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深切的感悟,將學習文本與追本溯源,學習語言與生活運用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故事所告訴我們道理,并自覺地將它運用到生活中,最終根植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
    戰(zhàn)國末期,楚國已由強盛走向衰敗。楚襄王即位以后,整日尋歡作樂,不理朝政,還任用奸臣子蘭為令尹。子蘭把持朝政后,朝綱敗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臣莊辛看到楚國如此境況,痛心疾首,寢食難安。有一天,他闖進深宮勸諫楚襄王。他對楚襄王說:“大王,令尹子蘭專權妄為,排斥異己,迫害賢臣,長此以往,楚國危矣!”
    此時,楚襄王正玩得開心,看到莊辛闖進來斥責自己,頓時大發(fā)雷霆,高聲罵道:“你真是個老糊涂,楚國現(xiàn)在平安無事,你怎么說出這種不吉利的話來,還不快給我滾出去!”莊辛回到家中,想想自己闖宮進諫,卻遭到昏君的一頓辱罵,深感痛心,一氣之下,便帶著全家遷到趙國去了。
    莊辛走后不久,秦國派大將白起率強兵直逼楚國。秦軍來勢洶洶,殺得楚軍兵逃將散,都城郢很快便陷落了。楚襄王倉皇出逃,直到陽城才暫時脫離了險境。此時,楚襄王冷靜下來,想起莊辛闖宮時勸諫的忠言,追悔莫及。于是,他立即派人去趙國接莊辛。
    楚襄王見到莊辛馬上說:“當初我聽不進您的金玉良言,使國家敗落到如此地步,令人痛心。事已至此,我該怎么辦呢,還請您為我指點一二!”
    莊辛見楚襄王確有悔改之意,便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養(yǎng)了一群羊。一天清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仔細查看,原來是羊圈破了個洞,夜里狼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鄰居都勸他趕緊修補羊圈,但那個人不聽勸告,說:“羊已經(jīng)丟了,何必再修羊圈呢?”第二天,他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他后悔沒有聽從鄰居的勸誡,于是趕快把羊圈修好。以后,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
    講完故事后,莊辛又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然被攻陷,但楚襄王只要振作起來,楚國是不會滅亡的。楚襄王聽后,便依莊辛所說勵精圖治,重振了國威。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從前,有人養(yǎng)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亡羊補牢”這個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的故事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同時,還有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后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參賽作品: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1、認識2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1、通過多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懂得應該聽取他人的勸告,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為。相機進行偷盜法制教育。
    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義
    一、溫故揭題,引入新課
    1、回憶學過的寓言。
    2、說說什么是寓言?
    3、揭示課題,齊讀。說說你對“亡”和“牢”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教師范讀課文,注意聽準生字的發(fā)音。
    2、自由讀課文,讀后把本課的生字帶詞讀一遍。
    3、檢查自學效果:
    (1)抽讀字詞,正音
    (2)強調(diào)字形,理解字意
    如:“窟窿”都是穴字頭,所以和洞有關。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橫。
    “街坊”:你家有街坊嗎?街坊就是鄰居的意思。
    三、通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這則寓言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話概括)
    2、 交流、匯報,相機引導。
    四、悟理
    1、默讀,想一想:養(yǎng)羊人共丟了幾次羊?是在什么情況下丟的?
    2、交流:
    (2)、學生結合問題自由回答:第一次丟羊是因為羊圈有個窟窿。第二次丟羊是因為他沒有及時把羊圈修補上。
    (3)、小結:那么這部分可以用課題中的哪兩個字概括?(亡羊)對,這部分告訴我們,養(yǎng)羊人是怎么會丟了兩次羊。
    3、養(yǎng)羊人又是怎樣“補牢”的呢?結果又怎樣呢?讓我們自由地讀一讀第5自然段。
    (1)、結合朗讀,自由回答:養(yǎng)羊人后悔了,趕快把羊圈補上了,以后再也沒丟羊。
    4、練習復述
    五、品讀評價,體會寓意
    1、請你評價評價這位養(yǎng)羊人,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
    (1)自由讀課文,動筆畫一畫。
    (2)在小組內(nèi)交流
    2、全班交流評價
    3、默讀最后一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抓住“后悔”“不該不”想象一下養(yǎng)羊人當時后悔的心情。嘗試讀出當時的心情。你能把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嗎?(改成一般陳述句)
    (2)、抓住“趕快”“結結實實”指導朗讀,從這兩個詞你知道了什么?(養(yǎng)羊人的可貴之處:發(fā)現(xiàn)錯誤后,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3)、養(yǎng)羊人最可貴之處就是他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看到這句話,你想說點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4、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六、明確寓意,指導實際
    1、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寓言《亡羊補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在我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相機進行偷盜法制教育,交給學生一些常見的防偷盜方法。)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內(nèi)容淺顯,寓意深刻,教學時應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品讀、實踐等教學活動,理解內(nèi)容,感悟寓意,從而陶冶情操,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并能組詞、擴詞。
    2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兩則寓言的意思,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3有主動學習寓言的愿望。
    會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寓意。
    教學掛圖、動物頭飾、生字卡片。
    2課時。
    一、談話情景導入
    1祖國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有語言精湛、意境優(yōu)美的唐詩宋詞;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練的成語,還有約定俗成的俗語、諺語。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叫寓言。
    2板書課題:寓言兩則。借助拼音讀課題。
    3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道理的文學體裁,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坐井觀天》。
    4媒體出示:(小鳥飛來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師解說圖像。
    5青蛙和小鳥見面了,它們說些什么,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聽聽吧。一邊看著書,一邊聽錄音。
    二、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
    3小組交流: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識記生字。
    4教師檢查識字情況:抽讀、正音、齊讀。
    5指導書寫“此”、“渴”(可讓學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詞,并讀幾遍。
    三、熟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體會寓意
    1釋題:坐井觀天。質疑:誰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樣?
    2齊讀課文,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為什么事而爭論不休?
    3小組討論:
    (1)青蛙和小鳥為什么事而爭論?
    (2)青蛙和小鳥各自認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
    4匯報交流。
    5媒體出示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對話。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讀,通過讀、議、評,體會句子的意思。
    6你認為青蛙和小鳥誰對誰錯,為什么?
    7實踐活動:用白紙卷成一個小筒,從筒的一頭看天。交流體會,從而理解青蛙認識事物的局限性。
    8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拓展練習
    1分角色表演《坐井觀天》。
    2引導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怎么想,怎么說?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學了這則寓言的感受。
    五、學法遷移,自主學習《亡羊補牢》
    1小組讀課文,交流:你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讀不懂?
    2全班齊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地方:討論、交流、理解。
    3媒體出示句子:“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把反問句變?yōu)殛愂鼍洌笇W生反復朗讀,讀中感悟句子意思和養(yǎng)羊人的心情。
    4鄰居和養(yǎng)羊人的看法誰對誰錯?為什么?
    6總結寓言:亡羊補牢。亡:丟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丟失了再修補羊圈。比喻:錯誤發(fā)生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為遲。
    六、拓展延伸
    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錯誤發(fā)生后,應該怎樣做。
    附:板書設計
    青蛙坐井觀天(眼界狹小)
    天井口般大(所見有限)
    亡羊補牢
    羊丟失了第一次不修羊圈,羊又丟了
    第二次趕緊修羊圈,羊再沒丟了
    比喻:錯誤發(fā)生了,及時糾正,還來得及。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告”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揭題解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亡羊補牢》。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1、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交流: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找出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板書:發(fā)現(xiàn)
    指導:讀準多音字“圈”,范寫“窿”提示第11筆,“叼”的最后一筆是什么?
    找出第二次發(fā)現(xiàn)又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板書:發(fā)現(xiàn)
    再次書寫“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板書:趕快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趕快沒丟過……”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jīng)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如果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使勁地修補羊圈,這回街坊們在說什么?
    (如果……幸虧……)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告,繼續(xù)丟羊,聽了勸告,不再丟羊??梢姡鲥e了事聽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zhàn)國策》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告”故事。戰(zhàn)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fā)現(xiàn)楚王整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心,對楚王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辦法,連忙請莊辛出主意,莊辛說了很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BR>    2、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钡囊馑?。
    聽了故事,你說楚王丟羊了嗎?那么莊辛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補牢”呢?——及時補救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立即改正了錯誤,終于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須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1、抄寫生字。
    2、講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五
    1.掌握本課生字的讀音結構,并能給生字組詞,理解含義。
    2.理解本課詞語的含義,并能用詞語造句。
    3.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含義,并能實際運用課文里的
    1.借助圖片字詞典及教材,學習每個生字詞語的讀音及含義。練習使用工具書,提高自學能力。
    2.通過對詞語的學習,學習并理解課文。
    3.學習重點句型,練習造句,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主動學習的興趣.
    2.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1.掌握生字詞語的讀音結構偏旁,并會組詞。
    2.理解詞語含義,能用詞語造句,并能實際運用重點句型。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心思想。
    4.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窟窿、堵、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5.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1.理解詞語含義,并能實際運用.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總結中心思想。
    3.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引導學生在體會寓意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
    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手段:教科書插圖,生字和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解法,啟發(fā)引導法,合作探究法,示范例舉法,練習法。
    教學內(nèi)容:課文一(詞語、生字)
    課型:詞語課、生字課
    1.掌握生字詞語結構、偏旁及含義。
    2.能為詞語造句,并能實際運用。
    導入:談話,提問方式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亡羊補牢》,齊讀課題。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很有道理的故事)
    師:蘊涵著道理的故事。
    (它的特點就是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則:相當于篇
    師:那我們要怎樣學好寓言?(學習道理)板書:道理)師:除了學習道理,還要學習什么?一開始就學習道理嗎?(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
    師:今天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習好課文。
    師:誰能給《亡羊補牢》的“亡”組詞?(亡羊補牢滅亡死亡)(板書:死亡)
    (字典中“亡”有3種解釋1.逃跑2.死3.丟失)
    (字典中“牢”也有三種解釋1.養(yǎng)牲畜的圈2.監(jiān)牢3.結實、堅固)
    師:那你們覺得“亡”“牢”是什么意思?讓學生猜想。
    (“牢”是牢房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是失去的意思)
    師:平時,我們學習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認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認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請你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師:找證據(jù)必須先讀課文,下面請同桌一起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聽到誰讀不準,熱心幫幫他。
    師:小黑板出示三句話:(目的在于鞏固字音)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老師這里有三句話,分別請三個小朋友來,比比誰讀得準。
    師:抽生讀這三句話
    師:分小組朗讀這三句話,
    師:全班再齊讀。
    師:課文讀熟了,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請默讀課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你得找出證據(jù),看看從哪個句子找到的,用橫線把它劃下來。
    師:提醒大家,證據(jù)可能不止一處。師巡視學習,作適當?shù)狞c撥。
    生:匯報:
    (“亡”是丟失的意思:我是從“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找到證據(jù)的。)
    師:剛才讀的句子有幾個字沒有讀好。
    (指名幫助再讀這句話。)
    師:要讀準“圈”、“咬”等字。
    師:“亡”不是“死亡”嗎?
    匯報:
    (是羊被叼走,他丟失了羊。)
    (“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齊讀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保?BR>    (一直都是說羊丟了,沒有說羊死了,可能羊還沒有死呢。)
    師:(齊讀)“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
    師:小結:現(xiàn)在大家認為“亡”是什么意思?(齊回答:丟失板書在題目“亡”下面)
    師:“牢”是什么意思?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保ā袄巍笔恰把蛉Α币馑?。)
    師:“補牢”就是“修羊圈”。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保?BR>    師:街坊說修羊圈就是“補牢”。
    師;(解說)“牢”的構字意義:寶蓋頭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給牛羊住的地方。
    師:請把剛才找出丟羊和補窟窿的句子再自由練讀。
    (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
    (二)知識鞏固拓展
    老師寫出詞語,組織學生認讀生詞。老師請學生個人讀,開火車讀,并請學生讀一讀句子。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六
    《亡羊補牢》是一篇寓言,魯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通過一個牧羊人兩次丟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這則寓言內(nèi)容較短,清潔簡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和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主,抓住重點字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方法的特點,,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等詞語
    2.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3.理解寓言內(nèi)容,結合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寓言故事。
    未突破這一重難點,我將采取以下教學法:
    1.直觀法:運用課間播放寓言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津津有味的觀看中了解寓言內(nèi)容。
    2.比較法:把文中幾個關鍵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語氣的句子與幾個普通的句子相比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學習法:為突破哦這只重難點,我將采用直觀法,比較法來引導學生自學,合作討論,交流寓意。
    4、“以讀代講法”: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有幾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合作、交流寓意。
    教學過程:將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圖文結合,理解內(nèi)容---反復朗讀,悟出道理---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從疑問開始。首先用多媒體出示課題“亡羊補牢”,看到課題你想問些什么問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由于亡羊補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題目是文言,學生不太理解,可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從而初步了解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羊丟失后修理羊圈”.
    在這里我采用直觀教學法。1.電腦課件播放“亡羊補牢”的動畫,解說詞既是寓言內(nèi)容。由于小學生還是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所以有趣的動畫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內(nèi)容。
    2.小組用自己的話講講這篇寓言故事,讓學生整體感知這篇寓言。
    寓言的道理是蘊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間的。因此要緊扣故事內(nèi)容,讓學生在反復的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用“---”劃出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聽了街坊鄰居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第二次丟羊后他是怎樣想的,并說說兩次的結果分別是什么?學生通過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次丟羊他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且直接導致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是不聽勸告結果繼續(xù)丟羊,一是接受勸告結果不丟羊。養(yǎng)羊人這前后兩次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正是理解本篇寓言寓意的關鍵。
    2.重點句子理解。因此,在這里我設計了對比法,通過兩個不同句式的對比說一下那一個更好,為什么?進一步理解寓意,體會兩次態(tài)度的差別。
    3.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鄰居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和養(yǎng)羊人的兩次不同態(tài)度。
    4.小組合作學習,歸納寓意。寓意是本課的難點,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在遇到學生單獨解決問題比較困難時,小組合作比較有效。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基本可以突破重難點。
    5.朗讀課文并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先小組討論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總結。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的越快,錯誤造成的惡果就越小?,F(xiàn)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fā)生錯誤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1.熟讀本則寓言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3.搜集其他寓言,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七
    1.借助拼音會認4個生字,學寫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2.認識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通過句式比較體會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一則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4學情分析
    5重點難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內(nèi)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寓言故事。
    2、體會寓言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6教學過程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
    1、同學們好,請坐。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那好,我們現(xiàn)在來看圖猜成語。準備好了嗎?誰來猜第一幅圖?(坐井觀天)對了,那這一幅呢?(揠苗助長)難不倒你們,再給你們幾個難的(畫蛇添足)還有更難的。
    2、你們真聰明,都猜對了。那你們知道這些成語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嗎?是的,它們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嗎?(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小故事里藏著大道理。)
    3、今天我們學習第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故事《亡羊補牢》(板書,讀題)
    4、我們要怎樣才能學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對,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好寓言故事了。
    活動2【講授】亡羊補牢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先請大家自由讀讀《亡羊補牢》,注意要讀準生字、多音字,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為止。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同桌交流生字學習情況。
    2、字詞學習
    師:有些同學的習慣非常好,讀完了課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讀完了嗎?請看大屏幕,老師把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請到了上面,誰來當小老師讀一讀。
    3、(讀得很正確)如果這些詞語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嗎?
    誰愿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正音,齊讀)大家很厲害,這么難讀的段落都讀通順了,2-5自然段每一排讀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讀得最正確,最通順。(點評)
    4、我們又讀了一遍課文,你們能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嗎?
    三、理解題意
    1.課文讀通順了,題目的意思你讀懂了嗎?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預設:學生知道正確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從課文哪個句子讀懂這個字的意思?
    師:哦,是聯(lián)系課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們還可以通過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課件)選擇正確意思。
    2、小結:對于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板書:失去養(yǎng)牲畜的圈)請像老師這樣把這兩個字的意思寫在課題下。
    3.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亡羊補牢”就是羊――丟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讀課文,體會寓意
    1、課文中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會丟羊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句子。
    2、有些同學已經(jīng)找到了,那你來說說養(yǎng)羊人丟了幾次羊?(兩次)板書:丟羊
    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是什么?(課件出示)板書:羊圈破了。
    哪個詞告訴我們這句話是原因?(原來)齊讀
    3、(課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說)
    4、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過渡: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是因為羊圈破了,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羊圈破了個窟窿,你會怎么做?(把窟窿補上)
    5、他的街坊也發(fā)現(xiàn)了,請你當當養(yǎng)羊人的街坊,快來勸勸他。(把窟窿補上吧)還有什么想說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會丟羊。評價:你真是個好心的街坊)
    我們來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勸說的,課件出示,指名讀。
    (課件)街坊還會用怎樣的語氣勸說呢?現(xiàn)在我就是養(yǎng)羊人,你來勸勸我。(擔心、著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養(yǎng)羊人的表現(xiàn)呢?誰來做養(yǎng)羊人?(出示: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來讀不同的語氣,還可以加上動作。)這個養(yǎng)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將他的話換個說法嗎?(羊已經(jīng)丟了,不用修羊圈了。)
    這個養(yǎng)羊人,自己的羊丟了都不在乎。街坊著急,他無所謂。下面我們就來分角色朗讀一下他和街坊的對話。
    7、就因為他不聽勸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讀(出示: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這是養(yǎng)羊人第幾次丟羊?你是從那個字中讀出來的?(又)
    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語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剛才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兩次亡羊之后,(課件)養(yǎng)羊人現(xiàn)在心情怎樣?這時,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請自由讀讀第五自然段,劃出相關的詞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樣?(后悔)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
    他又是怎么做的?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來什么來?(知錯就改)
    養(yǎng)羊人這樣做,對嗎?從哪知道?(課件)從此,什么意思?
    現(xiàn)在“窟窿”終于被結結實實地堵上了,羊再也沒有丟過了。此時,你想對那個養(yǎng)羊人說些什么呢?(接受勸告,知錯就改)
    9、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告訴我們的道理?(出示寓意)齊讀
    (寓意: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類似亡羊補牢的事,你能舉個例子嗎,可以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的?(看書姿勢,寫字姿勢,學習不認真等)
    小結:犯錯不怕,只要我們能像亡羊補牢中的養(yǎng)羊人一樣知錯就改,就還不晚,所以,人們經(jīng)常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五、復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講給別人聽呢?我們學校最近要舉行講故事比賽,讓老師先進行海選,那我們就從這個故事開始吧!講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細聽:首先要把故事熟練地記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動作和聲音的變化,這樣才能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看看上面老師給你提供的小幫助,自己先練練。(學生準備,課件播放音樂,師巡回指導)
    2、展示前,提示學生自己發(fā)言時希望別人怎么聽?
    (要安靜,這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聽后能給我指出優(yōu)缺點。)
    六、總結學法
    寓言是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小花,中國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書是《墨子》,國外適合大家閱讀的還有《伊索寓言》。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希望大家在課外閱讀寓言時,也能采用這種方法。
    七、作業(yè)設計
    1.將這則寓言故事復述給爸爸媽媽聽,請家長點評。
    2、寫寫讀了《亡羊補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亡羊補牢的故事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2、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重點: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難點: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
    1、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點?
    3、天,我們又來學習一則寓言。師板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后齊讀。
    二、 質疑,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三、 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由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 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文哪幾個自然段講丟羊的?
    2、讀1-4自然段,思考: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3、學多音字:圈
    4、丟了之后,誰知道這個情況?(街坊、養(yǎng)羊人)他們分別表現(xiàn)得如何?
    街坊勸說養(yǎng)羊人
    1、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2、街坊的勸說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導評議,齊讀。
    養(yǎng)羊人不聽街坊勸告
    1、坊真情的勸告,可養(yǎng)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2、學肯定式的反問名。
    3、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4、養(yǎng)羊人的不聽勸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jīng)心,不聽勸告。分角色朗讀。
    6、人不聽勸告的結果怎樣?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1) 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 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 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7、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8、交流
    (1)、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2)、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教學雙重否定句式。)
    (3)、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6)、能否從“后悔、接受、再也”這幾個詞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五、 體會寓意。
    1、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3、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4、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 總結全文。
    1、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