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國學經典讀后感(通用18篇)

字號:

    讀后感是一種表達個人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通過它,我們可以展示自己對作品的獨特理解和感受。寫讀后感可以從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以豐富讀后感的內容和表達的深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l(fā)和靈感。通過閱讀這些范文,我們可以學習借鑒一些寫作技巧和結構安排,同時也可以了解到不同讀者的不同感受和思考方式。讀后感是一種交流和分享的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和思考可以通過寫作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我們的思想和感受。希望大家都能寫出一篇令人贊嘆的讀后感,共同感受閱讀的魅力。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一
    這一周,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是《國學經典》,在這一本書里有四種類型:弟子規(guī)、朱子治家格言、大學、中庸。
    弟子規(guī)當然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了。里面有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八個類。入則孝是教我們怎樣去孝順父母,照顧他們,因為是他們辛苦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出則弟是說一些關于長輩的禮儀方面。在一個家里,如果有長輩的到來,你必須讓長者先坐下,然后長者讓你坐,你才能坐下。余力學文里面講了讀書法,一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沒有這三到中的任何一到都不會養(yǎng)成讀書法靜心的習慣。
    朱子治家格言大家應該十分少見,傳聞也很少。但在我讀了《國學經典》這本書后,我對朱子治家格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里面有幾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句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告訴了我們每天黎明時起床,先用水灑濕內外,然后掃地。使里面外面干凈,到了黃昏就要休息,并檢查關鎖的門戶,不能有一絲馬虎。還有一句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意思是:凡是都要做好準備,不要像口渴的時候,才會來掘井。這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人不可以臨時抱佛腳。
    最后是大學和中庸。這兩個是從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畢生的精力所編的《大學中庸論語》這就是其中的兩類。大學,就是讓我們一定要多學習,不能害了國家。比如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后面的同伴增添一股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中庸一共有三十三章,這幾張大約是一樣的,告訴我們人生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保持中正平和;人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這本《國學經典》的書,會一直伴隨我走完五年級和今后的讀書之路,當我讀完時,我一定會對“你”進行深刻理解的!這本書,我真想再讀上千百遍啊!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二
    自從上小學起,我就個性愛看書。所以,我讀的書十分多,書架也擺滿了我的課外書。但是,有一本書讓我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忘記,它就是老舍的《經典賞讀本》。
    本書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愛,名字叫做《養(yǎng)花》。
    這篇散文寫的是老舍先生一生愛花,視花如友,《養(yǎng)花》便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
    這本書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三
    素來對國學懷有一種崇敬之情,覺得它那樣高高在上、觸不可及。對于如我一般底蘊并不深厚人而言,國學,或多或少帶著些深奧、博大的感覺。傅佩榮先生所著的《國學的天空》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也同樣如此。但當我不斷深入去品讀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傅先生以他淵博的學識,褪去長久以來國學被人們批上的厚重外衣,用易懂的語言讓讀者領會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國學內涵,讓讀者在欣賞國學美妙之處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人生觀。
    傅佩榮在《國學的天空》一書中為我們很好地闡釋了孔子的真誠、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智慧以及莊子的逍遙。他還用這四位圣人的理論,以最樸實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在這個物欲橫流、急功近利的時代,提高能力降低欲望,人才能快樂。要有修養(yǎng),修養(yǎng)是成就自己。到達某種程度之后,快樂就會由內而發(fā),自然隨之而來。
    關照各人的內心,在快樂中成就立體的生命。在這一點上,孔孟是一致的??鬃诱f:“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又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弊鼍泳褪亲鲆粋€內心完善的最好的自己。當內心強大,開闊而坦然時,當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時,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生命的境界也不斷得到提升。
    傅佩榮教授筆下的孟子,是一個真誠的人,快樂的人,他的內心有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這樣的人他的人生也是自信而快樂的。傅教授重新解讀了孟子的快樂人生,他所展現(xiàn)的孟子,是全方位的孟子:教育,人倫,修養(yǎng),人生等。并以他的樸素主義哲學觀點為依據對現(xiàn)今人們的困惑一一做了點撥,古事寓今,啟發(fā)人深思。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四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么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tài)度。
    平時在班里,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xiàn)!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xù)誦讀了《論語》,多學學里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五
    經典,是指傳統(tǒng)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被經典誦讀所陶冶,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后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知識的拓展,能對經典詞句做到耳熟能詳,這無疑是讓我們在享用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盛宴。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講述了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觸到很多人,而每個人又都各有自己的長處值得我們彼此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就像我們班里的張宇涵她的語文學習成績特別好連續(xù)五年來每次都考全班第一;王梓桐學習努力,做題仔細認真,從不馬虎,這正是我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改掉我粗心的壞毛病……真的是讓我不由得產生贊嘆羨慕之情。同時也激勵我以他們?yōu)槟繕税l(fā)奮圖強、揚長避短,做一位敢于爭先得自己。
    讀了古詩文,使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識,使我們好似又穿越了歷史時空,回到了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中。
    經典誦讀是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傳統(tǒng)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張揚中國文化的魅力法寶,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唱起發(fā)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最強音。它是民族傳統(tǒng)與民族精神的化身,我們要加強學習發(fā)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六
    《
    國學
    經典》設有六個分冊:《國學經典》、《自然景觀》、《民俗風情》、《飲食天下》、《建筑藝術》和《城鎮(zhèn)魅力》,蘊藏著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智慧的精髓,構成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客觀環(huán)境。小編為大家搜集了3篇“國學經典讀后感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在班級內掀起了閱讀《國學經典》的高潮,學生們讀得津津樂道,我也是樂此不疲。,每每端起這本書,就會開啟我一天的好心情。
    打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醒目的大字。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歷史上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 這里有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里有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這里有《國語》、《左傳》、《資治通鑒》;這里有“莊子”、“老子”、“韓非子”;更有《楚辭》、《李太白集》;還有《
    三字經
    》、《
    千字文
    》、《朱子家訓》.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币槐緡鴮W誦讀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繼承、發(fā)展,最終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國學經典》中給我感觸最大的是《論語》。但是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guī)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yǎng)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隨后,我又讀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講解,她的講解給我?guī)砗艽蟮膯l(fā),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獲!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后再溫習一遍,好好溫習了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后,我都會復習一下當天的內容,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復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討厭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己所討厭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后,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于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啊!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钡鹊览怼?BR>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荆奁渖?,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BR>    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后,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七
    “國學”是中華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國學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
    《弟子規(guī)》作為國學經典,對世人的影響自是不必多言,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弟子規(guī)雖淺顯卻極富哲理,能夠給人以生活上的指點、學習上的教導,成長中的導航……它教會我們: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它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社交禮儀,這也是我們父母長輩的`行為準則,因為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教育好下一代。
    國學激勵著我們,當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時,應樂觀積極,努力爭取向上,不要被挫折打倒,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指導自己的人生。
    古人所言:“百善孝為先?!薄抖男ⅰ酚涊d:“周朝閔損因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全,便再取了后母,而后母卻虐待子騫。在寒冷的冬天只給他穿單衣,父親知道子騫受后母虐待后,便要休了她,子騫便為后母求情,最終一家人生活和諧美滿――單衣順母。想想我們呢?身為人子,我們對父母卻知之甚少,關心更是不多,任性的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對我們的關心,還天真地說著他們不理解我們的話語。真的覺得自己不懂事。
    細細體會,其中包含著尊重師長、孝敬長輩、誠實守信等可貴的品質,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的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華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的傳世之寶。
    讓我們一起了解國學,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跟我們共同走進《弟子規(guī)》,體會國學的經典;讓我們一起誦讀經典國學,品味精彩人生;讓我們一起倡導經典國學,完善自己的人生吧!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八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里有幾樣不可缺少的東西-----仁、義、禮、智、信,國學經典讀后感作文。這五個字是孔子到孟子以及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讀了這一套書以后我真是感慨萬千,它讓我知道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的心靈?!叭省崩锩娴摹睹澜鸬膬r值》、“義”里面的《大義橋》、“智”里面的《無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歡“信”這本書,我能從中體會到“信”讓人受益非淺,那一句句簡練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古今中外誠信使人們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困難他都想辦法辦到。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幾次打敗漢軍。劉邦當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季布只好化裝到山東一朱姓家當傭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guī)退騽钫f情。劉邦后來封季布為中朗。季布有個朋友叫曹丘生,專愛拍馬屁,聽說季布當了官便來巴結。季布見曹丘生來就虎起了臉,罵了他幾句。誰知無論季布態(tài)度多嚴厲,曹丘生照舊陪著笑還說:“我聽說楚地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奔静悸牶蠛芨吲d就待他為上賓,曹丘生走后到處宣揚,季布的名生就越來越大。這就是一諾千金。
    誠信是不分國界的,在美國一個莊園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莊園主的兒子看見了十分喜愛,他想試試斧子快不快,就對準一棵櫻桃樹砍去,只聽“咔嚓”一下樹被砍斷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進了小屋,但后來因為‘誠信’還是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就是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小時候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還是華盛頓,在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點“信”,我們必須要以誠待人,正如李嘉誠的所說“我們要以誠代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說:“謝謝你”!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九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后再溫習一遍,好好溫習了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后,我都會復習一下當天的內容,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復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討厭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己所討厭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后,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于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啊!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钡鹊览?。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么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
    作文
    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里能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fā)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里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為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jié)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了《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并被《國學經典誦讀》里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軍隊有規(guī)矩,為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zhàn)斗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發(fā)現(xiàn)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薄吧仙迫羲?,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薄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边@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游手好閑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仆”,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F(xiàn)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并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后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里感悟真諦吧!
    《
    弟子規(guī)
    》也許在我們大家還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接觸過了吧,《弟子規(guī)》中的每一個字都蘊藏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如今不得不去把它理解的更透徹。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yǎng)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yōu)楦改父梢恍┎恢档靡惶岬募覄栈?,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yè)兒發(fā)著牢騷?!皝恚瞄|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yè)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著。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痹谌说囊簧须y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于埋怨??墒窃谧x完《弟子規(guī)》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guī)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guī)砹藛⑹尽!靶?、悌、謹、信、愛、仁”就是一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愛做學習孔圣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
    話說,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兩種人,一種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學會合度適中,做事有底線、有原則,這種人道德修養(yǎng)高“君子”。一種違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穩(wěn)重最后一事無成“小人”。
    難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通過學習、反思而得到,學習中庸思想,獲得中庸品行。行是實踐,明是認知。中庸之道,聰明的人過頭自以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間萬物都是理開頭,有理當先,無理當后,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自信,不要太過自卑,對于消極的思想要去除,對于積極的思想要推薦。
    善于向人學習,光明正大發(fā)揚正能量。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懂時,向他人請教,經長時間積累,知識便加多,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往往是勝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聰明的人不是智慧過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護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護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說自己很聰明,可是,最后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了太多的誤事。
    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確的路;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確的方向;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心靈開闊。懂得牢牢抓住,這種抓住是有道理的,沒有違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對。中庸之道,是遙不可及的、深遠的。
    通過讀《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帶著虔誠的心,學習中庸之道吧!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一
    國學,一個并不陌生的詞?!肚ё治摹匪怯赡铣褐芘d嗣取王羲之字跡中不同的一千個字,以四言韻語寫成。從南北朝到清末,《千字文》流傳了1400多年,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出書最早、影響最大的識字課本?!肚ё治摹匪腵內容非常廣泛,雖然只有一千字,卻包括天地、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藝、園林、以及祭祀等社會文化活動。
    在我讀過《千字文》之后,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最深刻,那就是:“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意思就是道德樹立起來了,名聲就會和圣人一樣傳播到遠方,就如同形體端正了,儀表就正直了一樣。
    《千字文》向我們訴說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無愧是我們的精神寶藏,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正在嘗試著按照它的行文準則去做。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和時間賽跑才能抓住童年時期的手,時間總是不善待每一個人,悄然流逝,無聲無息,你不吝嗇時間,它就會對你吝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堅持到最后,必然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要做時間的主人。不要為那過去的失敗而懊悔,不要為那錯誤而譴責自己,不要為過去的事情而憂郁,過去的將不會再有,拍拍身上的塵埃,去繼續(xù)追趕時間吧!不要向它臣服,爭分奪秒,用我們的行動證明一切!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二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學瑰寶似滿天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其學說不僅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fā)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老子》作為國學的精粹,它像春風細雨絲絲入地,慢慢的滲透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感悟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書。無論是其宇宙論還是其人生觀,無不放射著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滿了一種徹察徹悟的大智慧,體現(xiàn)出人類從原始崇拜時代走入理性思考時代的文化提高。并且,正如多數(shù)中國古代圣賢一樣,其思維的焦點在于人生。雖然老子對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運動變化規(guī)律都作了深刻的追問和解答,創(chuàng)造了獨特并且自洽的形而上體系,但他所最關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問題。他敬畏自然、尊重規(guī)律,強調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啟發(fā)人們從“天道”體察“人道”,引導人們順從規(guī)律而少犯錯誤。
    道,這一課告訴我們:能夠用語言表達的“道”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能夠用概念來表達的“名”,不是永恒不變的“名”,“常無”和“常有”同出于道,名稱卻不一樣,同樣叫做微妙。
    國學世界的知識是無限的,是永不泯滅今后,今日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更應當加強學習,要多讀書,讀好書,讀自我感興趣的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我走出迷茫,使自我的人生簡便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以此為驕傲,也期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國學,必將世代相傳!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三
    以全課程教育理念為引領,以傳統(tǒng)文化與民族精神為載體的經典誦讀活動在洛龍區(qū)已經開展了幾個學期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該項活動的開展并科學運作,不僅拓寬了學科課程與非學科課程的課程資源,更給新洛龍教育人的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了最佳契機。此次活動,本人與學生共同參與,熟讀精思,感悟頗深,真乃受益非淺。
    經典誦讀,是大課間行為藝術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謂經典,是指傳統(tǒng)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tǒng)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在享用用傳統(tǒng)文化精華組合的精神盛宴。“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這是告訴我們,一個從小就要養(yǎng)成勤奮,樸實,愛勞動的好習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勞節(jié)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之所在,對他們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小至家庭,大至國家與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良好習俗的'形成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安回澮馔庵敚恢\意外之想”這是告訴我們,做人從要保持艱苦樸素、淡泊明利、廉潔處事,公正做人的崇高品質,“父母訓,要牢記”這是在向我們闡釋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同時更提醒我們從小養(yǎng)成做謙虛、誠實之人的習慣,經典精華,更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宜未雨而綢繆,無臨渴而掘井”提醒我們做事應有充分準備,亦不打無準備之仗,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傳統(tǒng)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族精神,張揚中華文化的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使我們跨越了時空界線,連接起亙古爍今的世族文化精粹,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唱響了發(fā)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最強音。它是民族傳統(tǒng)與民族精神的化身。
    經典誦讀,不僅有其獨特的精神魄力,更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知識拓展的廣闊空間。
    從表層看,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作為教師,不僅拓展了課程思維領域,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底蘊,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而學生在從科學的記憶規(guī)律中體驗了傳統(tǒng)習俗中所倡導的“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了也會吟”的勤奮學習之妙訣。
    如果說,全課程教育是科學教育領域之中的一棵長青之樹,那么,經典誦則是這棵長青之樹所結的金色碩果,愿這累累碩果為洛龍教育這塊希望的沃土孕育出更多的輝煌與絢爛。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四
    《大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把它從《禮記》中抽出,單獨成篇,并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大學開篇便提出了自己宗旨,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把它稱之為“三綱領”。實現(xiàn)三綱領的途徑是“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要做到修身,就必須心正意誠,改掉自己不好的習慣,養(yǎng)成美好的品德。對于子女來說,修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將來在工作上才能夠做到忠和義。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事例很多,比如,趙善應就是這樣的人。
    趙善應是宋朝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次,趙善應的母親得了一種怪病,他四處尋醫(yī)為母親醫(yī)療,但母親的病還不見好轉。后來靠皇室親族的關系,請來御醫(yī)為母親診治,御醫(yī)說要用人血和藥,趙善應二話沒說,便用刀刺破手臂,用他的血和藥一起給母親服下,不久,母親的病就好了。但卻留下了心悸的病根,害怕雷鳴。所以一到打雷下雨天,趙善應就去陪伴母親。曾經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趙善應出遠門回來,手下人要敲門,卻被趙善應給制止了,他說:“不要敲了,我怕驚動母親?!本瓦@樣,趙善應和手下人在門沿下過了整整一夜。趙善應做到了“百善孝為先”,也正因為趙善應孝敬母親,才被大家擁護稱贊,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這也正應了《大學》中的那句話:“孝者,所以事君也?!敝挥性诩倚⒕锤改?,在外才能有所成就。
    與《大學》提出的修身要求相比,與古代圣賢相比,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比如在家里,我有時會不聽話、和家長頂嘴;有時家長讓我寫作業(yè),我想出去玩;還有時會挑食。在學校,我有時會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和同學鬧不和,還有……。
    《大學》提出:“為人子止于孝,與國人交止于信”。所以說,作為青少年,在家聽家長的話,做力所能及的活;在學校,見到老師要問好,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學習考高分;與同學交往言而有信,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學習。做到這些,就做到“止于至善”了。
    我愛《大學》這本書,愛里邊的名句,愛圣賢的智慧,更愛《大學》提出的人生境界。今后,我要努力鉆研這本書,以古代圣賢為榜樣,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五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期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此刻,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游。國學,能讓我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伙伴,國學的讀者吧!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么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我不斷改善?!暗隆笔恰兜茏右?guī)》主要講的'資料,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教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感觸異常深刻,因為自我平日里的一些舉動,使自我對《弟子規(gu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明白了,一會就來?!敝笥致耦^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么不應當啊!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六
    暑假我認真看了《國學經典與教育》的視頻和讀本,其中《弟子規(guī)》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愛國首先要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當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父母就為這個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媽媽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為我洗衣做飯,輔導我功課?,F(xiàn)在我們已經是成家立業(yè)了,也為人父母了,我經常教育我的孩子,做人要有愛心,要學會體貼父母,關心別人,也可以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長大后會更加孝順父母,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要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并一代一代傳下去。
    人與人之間都要和睦相處,互相關愛,別人做錯了,就要以理服人,盡量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幫助自己改正壞習慣。學習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見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這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完美。
    通過視頻和讀本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我自認為學到了許多,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今后在工作中一定會努力按照書中的意思去做得更好的。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七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國學經典名著,名字叫論語,讀完以后,我有了許多的感受。
    相信大家對《論語》了解的還不是很透徹吧,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論語》這本書吧: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一共二十卷,11705個漢字,是流傳下來的語錄體的匯編??芍^漢語文章的典范。
    其中,我最欣賞的幾句話是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边@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思念道德,小人思念鄉(xiāng)土;君子關心法令制度,小人關心恩惠?!?BR>    這句話就寫出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處。君子,時時刻刻都在考慮著自己的道德,自己的修養(yǎng),而不在乎財富,所以君子為人正直,品德高尚。而小人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xiāng),說明他們就沒有雄圖大志。君子關心的是國家的法律,在覺得不合適的時候會進諫。而小人則關心的是別人給了他多少好處和恩惠,這樣的人必成不了大器。所以我們一定要往君子的方向發(fā)展。
    國學經典讀后感篇十八
    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開始教我讀《國學啟蒙經典》了,《三字經》、《弟子規(guī)》一直陪伴著我的成長,凈化著我的心靈,啟蒙著我的每一步。
    爸媽常年在外打工,記得有一次去爸媽那玩,我做錯了事,媽媽批評我。我不服氣,打電話向爺爺告狀,爺爺讓我背《弟子規(guī)》中有關章節(jié),使我感悟到"父母教,須敬聽,------德有傷,飴親羞"的含義,心也就平靜了。
    爺爺是個農民,沒讀多少書,可自打我上學開始,他不管白天干活多苦多累,每到晚飯后,除特殊事情出門外,他總是陪著我讀書,輔導我做作業(yè),當我遇到難題時,他總是及時地和我共同探討、解決,特別是在寫作上,是爺爺手把手地把我?guī)У浇裉?。從多少個日日夜夜中讓我感悟到“昔孟母,擇鄰處”的良苦用心。
    通過讀國學經典,我從小養(yǎng)成了喜歡認字的習慣,每當上街看到有不認得的字時,總會問爺爺,并追問這個字的意思?!叭匾?,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蔽覀冋的晟伲侨松鷮W知識的最佳時期,不求懸梁刺股,但求“而小生,尚勤學”。
    讀一本好書,抱一腔志向,我要從“掃一屋”做起,將來能成為祖國作出貢獻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