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匯總8篇)

字號:

    心得體會是對一段經歷、學習或思考的總結和感悟。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一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陵墓,乾陵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太祖)及其皇后的永寧陵。乾陵景區(qū)作為中國四大帝陵之一,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的目光。近日,我有機會參觀乾陵,親身感受了這座令人陶醉的古陵墓,讓我對明朝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重要性
    乾陵景區(qū)不僅僅是一座古陵墓,更是歷史遺跡的寶庫。在參觀過程中,我被乾陵博物館中收藏的大量考古文物深深吸引。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明朝時期的生活和文化,更為我們了解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在這里,我見到了刻有皇帝與皇后生平事跡的石碑、保存完好的明代青銅器、絢麗多彩的明代彩瓷等,這些文物無一不讓我感受到明代輝煌文化的印記。
    第三段:建筑工藝的巧奪天工
    乾陵景區(qū)內的建筑工藝也令我贊嘆不已。乾陵的墓道被稱為“天下第一坡”,其陡峭的坡度讓我十分驚嘆。據說,這個陡坡是為了將壞人排除在外,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繼續(xù)向前進入墓道。此外,乾陵內挖掘的水溝,如細絲般交錯,排水排氣的設計令我深感明代人的智慧。在乾陵景區(qū)內還矗立著一座宏偉壯麗的建筑,那就是“永陵”,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明代神道,它是一條整齊的神道,兩旁樹立著巨大的石獸,形態(tài)各異。這些石獸造型逼真,給人一種莊嚴而神秘的感覺。
    第四段:墓穴深埋的歷史情懷
    乾陵的墓穴位于丘陵之中,墓道的長約180米,陡度達70°,曲折蜿蜒,仿佛進入了一個迷宮。在這段陡坡上,我感受到了明朝時期的皇帝的恢弘氣勢和無比威嚴。一旦進入墓道,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我能夠想象到當年的建筑師、士兵們是如何艱辛地建造乾陵,將其宏偉的外觀與雄偉的墓室巧妙地相結合。乾陵還有一處特殊之處——“明孝陵小徑”。這是往墓穴順利的去路,細長隱秘,狹窄而曲折,墓主人的葬地臨近園中之墻,更好的體現(xiàn)了古人“掩映而藏之”的意境。
    第五段:對歷史的思考與反思
    乾陵景區(qū)的參觀不僅僅是對古陵墓的贊美,更是對歷史的思考與反思。乾陵不僅代表明朝時期的文化,更展現(xiàn)了明朝時期的制度和社會狀況。在參觀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帝國的輝煌與沉寂,明朝的興衰也通過乾陵得以體現(xiàn)。而在乾陵景區(qū)中,保留下來的古建筑、稀有文物和雄偉險峻的墓穴構筑,使我不禁思考著我們應如何保護這些一代又一代歷史的見證。同時,乾陵景區(qū)也教會了我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對歷史充滿感慨和敬意。
    總結:
    通過參觀乾陵景區(qū),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偉大與厚重,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明朝時期的文化與制度。乾陵景區(qū)所展示的考古文物及其建筑工藝,讓我深感古人的智慧和無限魅力。乾陵景區(qū)的參觀不僅使我對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參觀乾陵景區(qū)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它讓我對歷史充滿了敬畏之情,同時也讓我更加珍視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二
    xx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馬江海戰(zhàn)爆發(fā)120周年。以成立于1866年福州船政局為代表的“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在中國近代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西工科福州服裝學院團委在20xx年初就精心制定“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計劃,特別是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一、活動的意義
    按照省委領導的指示精神,“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要立足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教育為重點,以思想到的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堅持三個“貼近”,努力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方法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按幕笔侨珖ㄒ坏膼蹏髁x歷史文化教育資源,其主要內涵是“愛國創(chuàng)業(yè)、開拓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歷史進程中必須進一步弘揚“愛國創(chuàng)業(yè)、開拓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的船政文化精神,同時讓大學生自覺了解家鄉(xiāng)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實,更有利于激發(f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二、活動的情況
    市委、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視對外宣傳“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準備投資1.6億元用于修復、重建相關歷史遺跡。今年春節(jié)前,耗資51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春節(jié)一過,農歷正月十四,在輔導員鄭誠德、鄢宜老師的帶領下20名在榕學生(包括春節(jié)留校學生)一同赴福州市馬尾區(qū)的參觀“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遺跡。時值一年一度的“兩馬”元宵燈會即將舉行之際,馬尾街頭到處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祥和。
    1、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馬尾造船廠)。據了解,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當年沈葆楨創(chuàng)辦的福州船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近代中國造船工業(yè)、海軍建設、飛機制造、科技教育、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發(fā)祥地”,我國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艘木殼巡洋艦、第一架水上飛機都誕生于這個廠。現(xiàn)在,廠區(qū)內還留存了許多文物建筑,其中船政建筑群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xx年船廠改制為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為由多元投資主體組建的股份制企業(yè),取得了iso9001認證證書,資本總額2億多,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具有開發(fā)研究、設計制造3.5萬噸級(靈便型5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和修理2萬噸級船舶的能力,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和東南亞,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
    2、參觀馬江海戰(zhàn)紀念館——昭忠祠。該館是專門紀念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zhàn)死難烈士的,內有烈士的衣冠冢。特別是增設了船政精英館。展廳內展示了多組蠟像和豐富的實物,向參觀者再現(xiàn)了嚴復、詹天佑、魏瀚、王壽昌、羅豐祿、薩鎮(zhèn)冰、陳兆鏘等為代表的船政兒女的生平事跡。
    3、中坡炮臺。建于1868年,在中法馬江海戰(zhàn)中曾起到阻擊法軍登陸的作用,后被毀。1888年重建,占地3800平方米,安放210毫米克虜伯后膛炮1尊和120毫米克虜伯大炮2尊。這是當時德國產的最先進的大炮。但抗戰(zhàn)中再次被日寇炸毀。現(xiàn)在完全按照當年格局修復了中坡炮臺,并仿制了當年兩尊克虜伯炮。
    4、馬限山公園——英國分領事館和梅園監(jiān)獄。英國領事館這是一座西洋式單層豪華建筑,建于1870年,至今建筑保存完好。在建船政文化公園馬限山園時,政府出資做了全面修復,并四處收集舊照和文獻,了解當年分領事館里的陳設,而后出巨資收購了大量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具和文物?,F(xiàn)在游人走進這座西式豪宅,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只有在反映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電影里才能出現(xiàn)的場景。梅園監(jiān)獄原來僅留主體及地下部分,此次做了全面修復。福州是《南京條約》劃定的五口之一,殖民主義勢力很早就滲透進來。這些遺跡是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活證據,讓游人能夠借此再一次領悟“落后就要挨打”。
    5、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原名“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經重新定位,改為現(xiàn)名。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船政文化主題公園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其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包括船政概覽、科教夙興、產業(yè)先驅和海軍根基,涉及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船政文化的形成和船舶產業(yè)的興起等,展覽全面展示了“船政文化”的歷史和內涵。此外,還有馬限山下的船政文化廣場,修建了百米浮雕、水上飛機、大型噴霧泉三大景觀。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三
    乾陵景區(qū)是中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武則天的陵墓所在地,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東郊乾縣。我有幸參觀了乾陵景區(qū),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讓我對這位歷史上的偉大女皇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參觀乾陵景區(qū),我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還深刻體會到了武則天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貢獻。
    第一段:解說員的詳細介紹
    我進入乾陵景區(qū)后,首先遇到了專業(yè)的解說員。解說員詳細地介紹了乾陵的建筑風格、歷史意義以及文化內涵。她講解的聲音婉轉動聽,讓我不禁陶醉其中。通過她的介紹,我了解到乾陵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陵墓,是武則天即位后親自規(guī)劃、修建的。而乾陵的建筑風格則融合了漢、唐、明等多個時期的建筑特色,是古代中國建筑藝術的杰作之一。
    第二段:參觀乾陵景區(qū)的感受
    接著,我進入了乾陵景區(qū)的核心區(qū)域。這里有莊嚴肅穆的主陵門、富麗堂皇的神道、古老而神圣的石馬、以及華麗絢爛的宮殿。每一個景點都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氛圍,讓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在古人的心中,乾陵被視為圣殿,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象征。感受到這些歷史積淀,我不禁默默祈禱,祝愿這位偉大的女皇能夠安息在天堂。
    第三段:了解武則天的歷史貢獻
    在乾陵景區(qū),我還進一步了解到武則天的歷史貢獻。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實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改革。她努力恢復了國家的繁榮與安定,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提高了婦女的地位。同時,她還注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推行科舉制度,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官員。通過了解武則天的歷史貢獻,我深感她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影響與作用。
    第四段:乾陵景區(qū)的保護與傳承
    乾陵景區(qū)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保護這片寶貴的歷史遺址,相關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他們對乾陵進行了細致入微的修復,恢復了古代的建筑風貌。同時,景區(qū)也加強了文物保護和參觀管理,嚴格控制游客的參觀行為,確保歷史遺址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這種積極的保護與傳承工作,讓我感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強大與寶貴,也讓我對保護文物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五段:參觀乾陵的感悟與收獲
    參觀乾陵景區(qū)讓我收獲頗多。我不僅了解到了武則天這位偉大的女皇帝的歷史貢獻,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通過乾陵景區(qū)的參觀,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魅力,親身體驗了歷史的厚重與深遠。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的重要性,也激發(fā)了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的興趣。
    參觀乾陵景區(qū)是一次難以忘懷的體驗。通過參觀,我不僅對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乾陵景區(qū)的保護與傳承工作讓我深感歷史文化的珍貴與寶貴,也激發(fā)了我更深入探索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情。我相信,在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歷史將繼續(xù)延續(xù),傳承的火炬將在我們手中閃耀。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四
    xx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馬江海戰(zhàn)爆發(fā)120周年。以成立于1866年福州船政局為代表的“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在中國近代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西工科福州服裝學院團委在xx年年初就精心制定“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計劃,特別是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一、活動的意義
    按照省委領導的指示精神,“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要立足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教育為重點,以思想到的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堅持三個“貼近”,努力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方法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按幕笔侨珖ㄒ坏膼蹏髁x歷史文化教育資源,其主要內涵是“愛國創(chuàng)業(yè)、開拓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歷史進程中必須進一步弘揚“愛國創(chuàng)業(yè)、開拓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的船政文化精神,同時讓大學生自覺了解家鄉(xiāng)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實,更有利于激發(f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二、活動的情況
    市委、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視對外宣傳“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準備投資1.6億元用于修復、重建相關歷史遺跡。今年春節(jié)前,耗資51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春節(jié)一過,農歷正月十四,在輔導員鄭誠德、鄢宜老師的帶領下20名在榕學生(包括春節(jié)留校學生)一同赴福州市馬尾區(qū)的參觀“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遺跡。時值一年一度的“兩馬”元宵燈會即將舉行之際,馬尾街頭到處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祥和。
    1、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馬尾造船廠)。據了解,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當年沈葆楨創(chuàng)辦的福州船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近代中國造船工業(yè)、海軍建設、飛機制造、科技教育、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發(fā)祥地”,我國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艘木殼巡洋艦、第一架水上飛機都誕生于這個廠。現(xiàn)在,廠區(qū)內還留存了許多文物建筑,其中船政建筑群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xx年船廠改制為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為由多元投資主體組建的股份制企業(yè),取得了iso9001認證證書,資本總額2億多,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具有開發(fā)研究、設計制造3.5萬噸級(靈便型5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和修理2萬噸級船舶的能力,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和東南亞,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
    2、參觀馬江海戰(zhàn)紀念館——昭忠祠。該館是專門紀念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zhàn)死難烈士的,內有烈士的衣冠冢。特別是增設了船政精英館。展廳內展示了多組蠟像和豐富的實物,向參觀者再現(xiàn)了嚴復、詹天佑、魏瀚、王壽昌、羅豐祿、薩鎮(zhèn)冰、陳兆鏘等為代表的船政兒女的生平事跡。
    3、中坡炮臺。建于1868年,在中法馬江海戰(zhàn)中曾起到阻擊法軍登陸的作用,后被毀。1888年重建,占地3800平方米,安放210毫米克虜伯后膛炮1尊和120毫米克虜伯大炮2尊。這是當時德國產的最先進的大炮。但抗戰(zhàn)中再次被日寇炸毀?,F(xiàn)在完全按照當年格局修復了中坡炮臺,并仿制了當年兩尊克虜伯炮。
    4、馬限山公園——英國分領事館和梅園監(jiān)獄。英國領事館這是一座西洋式單層豪華建筑,建于1870年,至今建筑保存完好。在建船政文化公園馬限山園時,政府出資做了全面修復,并四處收集舊照和文獻,了解當年分領事館里的陳設,而后出巨資收購了大量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具和文物?,F(xiàn)在游人走進這座西式豪宅,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只有在反映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電影里才能出現(xiàn)的場景。梅園監(jiān)獄原來僅留主體及地下部分,此次做了全面修復。福州是《南京條約》劃定的五口之一,殖民主義勢力很早就滲透進來。這些遺跡是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活證據,讓游人能夠借此再一次領悟“落后就要挨打”。
    5、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原名“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經重新定位,改為現(xiàn)名。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船政文化主題公園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其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包括船政概覽、科教夙興、產業(yè)先驅和海軍根基,涉及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船政文化的形成和船舶產業(yè)的興起等,展覽全面展示了“船政文化”的歷史和內涵。此外,還有馬限山下的船政文化廣場,修建了百米浮雕、水上飛機、大型噴霧泉三大景觀。
    參觀后同學們還利用獲得的資料,上網、去圖書館深入學習船政文化,寫出了新的體會。
    三、關于繼續(xù)加大“船政文化”對外宣傳的力度意見和建議。
    繼續(xù)加大“船政文化”對外宣傳的力度,向海內外推介“船政文化”的品牌,不斷提升我市的知名度。歷史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據了解,雖然省市都非常重視,但是從現(xiàn)實效果來看,與船政文化的歷史地位仍不相稱。
    我們在去年底開通的中國船政文化網的論壇上看到,迄今為止只有10篇帖子,日最高發(fā)帖數(shù)是3篇。而同類型的“北洋水師”網站(由中國海軍史研究聯(lián)合創(chuàng)辦)論壇帖子總數(shù)16145篇,日最高發(fā)帖量207篇。相比較,我們的網站可謂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人人都是旅游城市的形象。特別是要加強對福州市民和所有學生鄉(xiāng)土歷史的教育,讓船政文化在福州市、福建省先做到盡人皆知。只有做好船政文化的知情者,才能做好船政文化的宣傳者。同時要加快信息更新、擴容的速度和力度,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船政文化。
    要特別重視在大、中、小學生中開展宣傳工作。采取最優(yōu)惠的政策吸引他們來參觀,培養(yǎng)他們自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的好習慣??梢钥紤]對上述人群實行免票、免費導游解說等服務,鼓勵、引導他們帶動更多的人來關注船政文化??傊?,有關單位不應只把眼睛盯在經濟利益上,要首先考慮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社會功能,把蛋糕做大,然后帶動經濟利益的實現(xiàn)。堅決杜絕殺雞取卵的短期行為。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3篇馬尾參觀心得體會精選馬尾船政文化景區(qū)參觀有感,希望可以加深您對于寫作馬尾船政文化主題公園的相關認知。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五
    旅游已經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花時間、金錢去賞玩人間美景。但是在旅游過程中,參觀景區(qū)并不是單純的游玩或者觀賞,而是與自然環(huán)境和所在地的文化有機結合的體驗。參觀后景區(qū)的心得體會是我們走出舒適區(qū),在旅途中學會探索、學習、欣賞和思考的必須過程,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參觀后景區(qū)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觀察環(huán)境
    在參觀后景區(qū)的過程中,首先我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并留意其他游客的行為。尤其是在自然風光勝地,環(huán)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關系到游客的舒適度和整體的旅游體驗。有時候我會看到有人在景點周圍亂扔垃圾或者無意中破壞了自然環(huán)境,這時候我會提醒他們,讓他們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參觀后景區(qū)不僅僅是為了看風景,更要培養(yǎng)我們的環(huán)保意識。
    第三段:了解歷史
    在參觀名勝古跡或者博物館的過程中,我總會把注意力放到歷史背景的了解上,不只是看到珍貴文物、聽到講解員的介紹,我會不斷思考這些文物、歷史的背后所隱藏的故事和情感。穿越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人類的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了解不同文化的淵源,并通過對歷史的學習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
    第四段:接觸文化
    在前往景區(qū)的路途中,我常常沿途了解當?shù)氐奈幕尘昂兔袼琢晳T。在景區(qū)里,我們也可以體驗到不同的文化,例如品嘗當?shù)孛朗场㈩I略民間藝術、體驗民族舞蹈等等。這些親身參與和接觸,不僅讓我們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更讓這些文化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成為了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風景。
    第五段:總結
    參觀后景區(qū)是一種體驗,可以讓我們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歷史文化和社會民俗的觀察和接觸,了解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從而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更重要的是,參觀后景區(qū)是一種長期的、可持續(xù)的體驗,可以持續(xù)地讓我們保持探索的心態(tài)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從而讓我們的人生不僅豐富多彩,更充滿了信心和勇氣。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六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fā)現(xiàn)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并相繼進行發(fā)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余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余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huán)形方陣??訓|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zhí)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后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zhí)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zhàn)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后衛(wèi)部隊。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zhàn)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zhàn)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zhàn)車80多輛,并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tǒng)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fā)掘對外開放后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出土后由于空氣干燥,顏色就慢慢地脫落了?,F(xiàn)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fā)型、體態(tài)、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秦始皇兵馬俑(一說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墻,兵馬俑排列在墻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zhàn)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xiàn)。秦俑大部分手執(zhí)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zhàn)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shù)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有差異。
    統(tǒng)一六國之后秦國實行全國征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xiàn)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v觀這千百個將士俑,其雕塑藝術成就完全達到了一種藝術美的高度。無論是千百個形神兼?zhèn)涞墓俦蜗?,還是那一匹匹躍躍欲試的戰(zhàn)馬塑造都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著力顯現(xiàn)它們“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苯^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滿了個性特征,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俑坑發(fā)現(xiàn)種類齊全,數(shù)量空前的青銅兵器極大地豐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領域,其中長鈹,金鉤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發(fā)現(xiàn)。兵器鑄造的標準化工藝、兵器表面防腐處理技術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填補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xiàn)20__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于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余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guī)模龐大的軍陣體系。右側為一個巨大的方陣,左前方為一個大型疏陣,左后方則是指揮部。那數(shù)千名手執(zhí)兵器的武士,數(shù)百匹曳車的戰(zhàn)馬,一列列、一行行,構成規(guī)模宏偉、氣勢磅礴的陣容。有的頭挽發(fā)髻,身穿戰(zhàn)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沖鋒陷陣的銳士;有的免盔束發(fā),身穿戰(zhàn)袍,外披鎧甲,手持弓弩,背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為短兵相接的甲士。
    還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zhàn)袍,著長甲,手執(zhí)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tài)、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如將軍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著雙重短褐,外披彩色魚鱗甲,頭帶雙卷尾長冠,昂首挺胸,巍然佇立,有非凡的神態(tài)和威嚴的魅力。一般戰(zhàn)士的神態(tài):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內心似聚結著怒氣;有的立眉圓眼,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唇,性格憨厚純樸;有的舒眉秀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有的昂首靜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兩者雖然得刻畫一個“思”字,由于表現(xiàn)手法不同,前者給人的印象是氣宇軒昂略帶傲氣,后者沉靜文雅。秦俑表現(xiàn)的是古代軍事題材,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zhàn)、將士廝殺的戰(zhàn)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盡管我在這個井然有序的靜態(tài)軍陣營,藝術家們在單個陶俑的雕塑上,還是力求“偶動與靜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銳的武士俑昂眉張目,肅然佇立,神態(tài)堅定而勇敢,他們好似整裝待發(fā),又好似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還有那一件件駕車的御手俑,雙臂前伸,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待命而發(fā);那一匹匹曳車的陶馬,兩耳豎立,雙目圓睜,張鼻嘶鳴,躍躍欲試;那一件件騎士俑,右手牽馬,左手提弓,機警的立于馬前,一旦令下,就將馳騁疆場。正是由這千百個充滿生氣、神態(tài)各異的陶俑構成整體靜態(tài)的軍陣地,達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靜極則生動,愈靜則愈動”。惟有這種靜態(tài)的軍陣才能使人們感到軍陣巨大威懾力的深淺莫測。這樣恢宏的陣列,宏偉的構圖,空前絕后,無與倫比。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觾冉ㄖc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zhàn)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xiàn)代化遺址陳列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zhàn)車80余輛,青銅兵器數(shù)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fā)現(xiàn)。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觾炔季址譃?個單元。第一單元,位于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采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第二個單元,位于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zhàn)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后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于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第三單元,位于中部,由19輛戰(zhàn)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后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第四單元,位于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zhàn)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而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在服飾裝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嚴格模擬古代騎兵的戰(zhàn)時形象。與步兵、車兵俑顯然不同。它頭戴圓形小帽,帽子兩側帶扣系在頜下,身著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襠長褲,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輕巧的特色,鎧甲顯得簡單而靈活。騎兵俑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zhàn)術特點密切相關。
    秦始皇三號俑坑位于一號兵馬俑坑西端北側,與二號兵馬俑坑東西相對,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zhàn)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tǒng)帥左、右、中三軍。三號俑坑號的陶俑大部分沒有頭,陶馬馬頭也同樣殘缺不全,甚至有的殘破陶片坑內也不見蹤影。由此不難看出,三號俑坑曾遭受過嚴重的人為破壞。三號俑坑對于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春秋戰(zhàn)國之前的戰(zhàn)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戰(zhàn)爭規(guī)模的增大,作戰(zhàn)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zhàn)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zhàn)術發(fā)展的一大進步。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zhàn)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zhàn)術發(fā)展成熟的重要標志。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筑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占及出戰(zhàn)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大凡參觀過兵馬俑的人們,對于少數(shù)陶俑臉部殘留的彩繪或許還記憶猶新。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陶俑的戰(zhàn)袍上繪有朱紅、桔紅、白、粉綠、綠、紫等色。褲子繪有藍、紫、粉紫、粉綠、朱紅等色。甲片多為黑褐色,甲組和連甲帶多為朱紅。同時也有一部分甲組、連甲帶繪成紫色。陶俑的顏面及手、腳面顏色均為粉紅色,表現(xiàn)出肌肉的質感。特別是面部的彩繪尤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連眼睛的瞳孔也彩繪的活靈活現(xiàn)。陶俑的發(fā)髻、胡須和眉毛均為黑色。整體色彩顯得絢麗而和諧。同時陶俑的彩繪還注重色調的對比。從個體看,有的上著綠色長襦,下穿綠色短褲。再從整體來看,如探方20戰(zhàn)車后的一排陶俑,第一個身著紅袍第二個身著綠袍,第三個身著紫袍,第四個身著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陶馬也同樣有鮮艷而和諧的彩繪。如探方20出土的一組陶馬,其局部仍然保留著鮮艷的色彩。四匹馬似為白蹄棗紅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如馬軀體部分為棗紅色,前體腔及肚皮部位分綠色,生殖器則繪為黑色。馬腿表面也是棗紅色,內面異為粉綠色,蹄為白色。馬前腿內側的兩個小夜眼(俗稱)也繪為白色。馬頭部的顏色更是精心彩繪,兩腮及眼睛以下部位為白色,鼻梁棗紅色,鼻孔為粉紅色,嘴唇下部亦為棗紅色,舌胎則為粉紅色,牙齒又繪為白色,馬鬃、馬尾均為黑色??傊?,陶馬的色彩既逼真又艷麗,使之靜態(tài)中的陶馬形象更為生動,更具有藝術魅力。
    秦俑彩繪主要有紅、綠、藍、黃、紫、褐、白、黑八種顏色。如果再加上深淺濃淡不同的顏色,如朱紅、粉紅、棗紅色、中黃、粉紫、粉綠等,其顏色就不下十幾種了?;灡砻鬟@些顏色均為礦物質。紅色由辰砂、鉛丹、赭石制成。綠色為孔雀石,藍色蔚藍銅礦,紫色為鉛丹與藍銅礦合成,褐色為褐鐵礦,白色為鉛白和高嶺土,黑色為無定形炭。這些礦物質都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主要顏料。秦俑運用了如此豐富的礦物顏料,表明20__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已能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這些顏料。這不僅在彩繪藝術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著重要意義。秦俑彩繪技術也有許多獨到之處。一般在彩繪之前對陶俑表面先進行處理。由于陶俑是沒有釉的素陶,具有較多的毛細孔,表面不能滑潤。而彩繪則要求毛細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澀。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陶俑在燒造之前表面似用極細的泥均勻涂抹,并加以壓光,減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潔度,同時在陶俑燒造之后,似進行了”"化學”"”"物理”"處理。從陶俑陶片斷面觀察,也證明了陶俑燒造之前表面曾用細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還涂有一層薄薄的類似以膠質的物質,表面涂膠減少了陶俑兩者緊密地粘接起來,使之彩繪不易脫落。彩繪技法則是根據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顏面、手、腳面部分先用一層赭石打底,再繪一層白色,再繪一層粉紅色,盡量使色調與人體膚色接近。而袍、短褲、鞋等處的彩繪則是采取平涂一種顏色,只是在衣袖與袖口、甲片與連甲帶之間運用不同的色調作對比,更顯示出甲衣的質感。有些胡須、眼眉的處理,則是用黑色繪成一道道細細的毛發(fā)??傊世L工序復雜,手法多樣,著色講究,充分顯示了彩繪的層次和質感,使雕塑與彩繪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其中有些彩繪技法為漢代所繼承。陶俑、陶馬彩繪嚴格模擬實物,但在色調的掌握上以暖色為主,很少使用冷色。紅、藍、綠等色調的使用,巧妙地表現(xiàn)出秦軍威武。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七
    xx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馬江海戰(zhàn)爆發(fā)120周年。以成立于1866年福州船政局為代表的“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在中國近代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西工科福州服裝學院團委在20xx年初就精心制定“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計劃,特別是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一、活動的意義
    按照省委領導的指示精神,“愛祖國、愛福建”學習討論活動要立足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教育為重點,以思想到的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堅持三個“貼近”,努力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方法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按幕笔侨珖ㄒ坏膼蹏髁x歷史文化教育資源,其主要內涵是“愛國創(chuàng)業(yè)、開拓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歷史進程中必須進一步弘揚“愛國創(chuàng)業(yè)、開拓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的船政文化精神,同時讓大學生自覺了解家鄉(xiāng)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實,更有利于激發(fā)當代大學生的愛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二、活動的情況
    市委、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視對外宣傳“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準備投資1.6億元用于修復、重建相關歷史遺跡。今年春節(jié)前,耗資51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春節(jié)一過,農歷正月十四,在輔導員鄭誠德、鄢宜老師的帶領下20名在榕學生(包括春節(jié)留校學生)一同赴福州市馬尾區(qū)的參觀“馬江海戰(zhàn)——中國船政文化”遺跡。時值一年一度的“兩馬”元宵燈會即將舉行之際,馬尾街頭到處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祥和。
    1、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馬尾造船廠)。據了解,福州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當年沈葆楨創(chuàng)辦的福州船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近代中國造船工業(yè)、海軍建設、飛機制造、科技教育、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發(fā)祥地”,我國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艘木殼巡洋艦、第一架水上飛機都誕生于這個廠?,F(xiàn)在,廠區(qū)內還留存了許多文物建筑,其中船政建筑群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xx年船廠改制為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為由多元投資主體組建的股份制企業(yè),取得了iso9001認證證書,資本總額2億多,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具有開發(fā)研究、設計制造3.5萬噸級(靈便型5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和修理2萬噸級船舶的能力,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和東南亞,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
    2、參觀馬江海戰(zhàn)紀念館——昭忠祠。該館是專門紀念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zhàn)死難烈士的,內有烈士的衣冠冢。特別是增設了船政精英館。展廳內展示了多組蠟像和豐富的實物,向參觀者再現(xiàn)了嚴復、詹天佑、魏瀚、王壽昌、羅豐祿、薩鎮(zhèn)冰、陳兆鏘等為代表的船政兒女的生平事跡。
    3、中坡炮臺。建于1868年,在中法馬江海戰(zhàn)中曾起到阻擊法軍登陸的作用,后被毀。1888年重建,占地3800平方米,安放210毫米克虜伯后膛炮1尊和120毫米克虜伯大炮2尊。這是當時德國產的最先進的大炮。但抗戰(zhàn)中再次被日寇炸毀?,F(xiàn)在完全按照當年格局修復了中坡炮臺,并仿制了當年兩尊克虜伯炮。
    4、馬限山公園——英國分領事館和梅園監(jiān)獄。英國領事館這是一座西洋式單層豪華建筑,建于1870年,至今建筑保存完好。在建船政文化公園馬限山園時,政府出資做了全面修復,并四處收集舊照和文獻,了解當年分領事館里的陳設,而后出巨資收購了大量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具和文物?,F(xiàn)在游人走進這座西式豪宅,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只有在反映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電影里才能出現(xiàn)的場景。梅園監(jiān)獄原來僅留主體及地下部分,此次做了全面修復。福州是《南京條約》劃定的五口之一,殖民主義勢力很早就滲透進來。這些遺跡是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活證據,讓游人能夠借此再一次領悟“落后就要挨打”。
    5、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原名“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經重新定位,改為現(xiàn)名。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船政文化主題公園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其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包括船政概覽、科教夙興、產業(yè)先驅和海軍根基,涉及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船政文化的形成和船舶產業(yè)的興起等,展覽全面展示了“船政文化”的歷史和內涵。此外,還有馬限山下的船政文化廣場,修建了百米浮雕、水上飛機、大型噴霧泉三大景觀。
    上面內容就是為您整理出來的3篇《馬尾參觀心得體會精選馬尾船政文化景區(qū)參觀有感》,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景區(qū)參觀心得體會篇八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讓我向往。在這漫長的假期里,我終于如愿以償,跟著媽媽來到了我向往的“世外桃源”!
     “玉帶蜿蜒,畫面雄壯,漓江秀麗深?!惫舻囊皇自娊沂玖斯鹆掷旖拿利惥吧?。山峰高聳,河流清澈見底,鳥兒不時啼叫;那些依山傍水的河岸小村莊,在這個仙境里一定很滿足,很幸福。
     漓江上有很多景點,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黃布的倒影。高聳的山峰映出綠色的河流,分不清哪座山是哪座水。清代詩人袁枚的一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令人陶醉的“黃布倒影”景觀。
     游覽完漓江,我們來到了被譽為“詩意家園的典范”的銀子巖風景區(qū)。踏入景區(qū)就像進入了“世外桃源”,四面環(huán)山,流水潺潺。洞穴里到處都可以看到鐘乳石和石筍。獨柱蒼穹、佛經、滴水形成的雜珠傘等獨特奇觀,令人嘆為觀止、瞠目結舌。
     用“銀河落九天”這句話來形容洞內白雪皚皚的瀑布再合適不過了。這一幕中,銀白色的鐘乳石倒映在水中,宛如水中的宮殿。
     第二天,我們早早起床,趕到坐竹筏的地方。玉龍河兩岸布滿山峰,多山,連綿起伏。我坐在竹椅上,耐不住寂寞,把腳伸進清澈的河里。哇!多爽啊!使船緩緩前行的竹竿入水,平靜的水面上出現(xiàn)了漣漪。當金色的陽光照射下來時,水面突然變得閃閃發(fā)光。
     下午,我們真的來到了世外桃源。乘船游覽雁子湖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突然,一首悠揚的歌來了。我跟著歌曲的流行走。哦,原來是董姑娘在附近的舞蹈樓里載歌載舞。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歡迎我們!繞過燕子洞,我恍然大悟,——桃花島到了。雖然現(xiàn)在已經不是桃花開的季節(jié),但島上還是有幾朵桃花在對我們微笑!
     在短暫的兩天桂林之旅后,我們將再次乘坐高鐵去貴陽。再見,桂林!